2023年語文教案信(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30 11:48:14
2023年語文教案信(模板14篇)
時間:2023-11-30 11:48:14     小編:靈魂曲

教案可以使教學有計劃、有條理,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水平,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小編整理了一些編寫教案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語文教案信篇一

通過教學,使學生們能夠歸納并運用閱讀理解的基本方法,激發(fā)學生們思維,培養(yǎng)學生們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目標設(shè)定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強調(diào):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們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如何達到?無疑,學生們必須掌握閱讀方法。而學生們的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提升,正是在這種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閱讀過程中得以實現(xiàn)的。)。

通過教學,學生們能夠歸納并運用閱讀理解的基本方法。

:學生們能運用閱讀理解的基本方法。

:課件。

1課時。

一、談話導入,直奔主題。

以有關(guān)讀書方面的名言警句導入,直接導入本課教學。

二、閱讀品析,歸納方法。

1、適當過渡,明晰思路。

面對一篇陌生的文章,需解決閱讀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字詞、句子、中心)。

(設(shè)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是本節(jié)閱讀理解課的引子。本節(jié)課,師生需通過交流,歸納、運用閱讀的基本方法。從何入手?則必須事先讓學生們明確閱讀時應解決哪些方面,達到何種目標。)。

2、存疑解問,深層感悟。

(2)師生交流,圍繞“字詞、句子、中心”,學生們有次序地大膽地提出問題。

注: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動筆圈畫。

(3)學生們再讀文章,深入思考,自主解決大家提出的疑問。

(4)交流匯報。

師生能夠按照預設(shè)的順序交流,解決問題。

(5)回讀,品味文章。

這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學生們能否總結(jié)出方法,并正確運用方法,這相環(huán)節(jié)尤為重要。因為只有學生們扎實有效地去讀、去思、去悟,才能歸納方法、領(lǐng)悟方法、運用方法。

3、回味過程,歸納方法。

師生共同回味閱讀過程,歸納閱讀基本方法。適時板書。

三、自讀自悟,運用方法。

1、學生們自主學文。

學生們能夠沿用歸納出的方法,自主學習一篇文章。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動筆圈畫,做到大膽質(zhì)疑,深入思考,自主釋疑。并能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進行回讀,再次品味。

“閱讀是學生們的個性化行為”,自主閱讀更應是學生們個性化思維的體現(xiàn)。從方法上看,那應是從初讀到再讀再到回讀的過程;從思維上看,那就是由質(zhì)疑到釋疑再到深層感悟的思維推進;從提升能力方面看,那就應是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過程。

2、交流。

四、總結(jié)拓展,學以致用。

1、交流總結(jié)。

2、課后作業(yè)。

閱讀理解。

初讀感知大意提出問題。

再讀深入思考解決問題。

回讀入文品析自我感悟。

語文教案信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通過學習,了解保護森林的戰(zhàn)士們單調(diào)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發(fā)學生熱愛邊防戰(zhàn)士的思想感情。

3、了解課文內(nèi)容,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主要事件,并體會怎樣把事件寫具體。

4、了解到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體會“家書抵萬金”的深刻含義。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為邊防戰(zhàn)士寫信的熱情。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了解保護森林的戰(zhàn)士們單調(diào)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發(fā)學生熱愛邊防戰(zhàn)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了解課文內(nèi)容,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主要事件,并體會怎樣把事件寫具體。

2、了解到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體會“家書抵萬金”的深刻含義。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1、出示古詩,讀古詩談理解

春望

國破山河在, 烽火連三月,

城春草木深。 家書抵萬金。

感時花濺淚, 白頭搔更短,

恨別鳥驚心。 渾欲不勝簪。

(1)讀古詩,在小組內(nèi)討論,說說自己都明白了什么。

(2)教師重點講解學生普遍不理解的地方,最后聯(lián)系當時的時代背景,把故事表達的意思從整體上讓學生理解。

(3)背誦古詩。(自己背,小組檢查,集體背誦。)

2、由古詩引入新課:

在身處和平年代的今天,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現(xiàn)代通訊方式越來越發(fā)達,可在偏遠地區(qū),他們唯一的通訊方式還是寫信,而且信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揭示課題。

1、自瀆課文,想辦法解決文中生字。(出示語文天地中“抄一抄“中的詞語)

單調(diào) 書籍 浸濕 郁郁蔥蔥

集體讀,指名讀,說說自己還有哪個詞語不理解意思,結(jié)合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理解。

2、檢測字詞:對照一類、二類生字條,同桌一起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后,概括總結(jié)主要內(nèi)容。

2、分小組討論:為什么“家書抵萬金”?這封家書和平常的家書一樣嗎?

(1)抓重點詞句體會森林戰(zhàn)士生活艱苦、單調(diào)、寂寞。

(2)鼓勵學生把自己理解到的讀出來。

(3)用語言渲染:信可以使他們消除寂寞,與外界取得聯(lián)系,點明信對戰(zhàn)士來說多么重要啊。

3、當他們得到信時,又是什么表現(xiàn)?

(1)指導員怎樣送信?戰(zhàn)士們又是怎樣拆信、讀信?體會指導員對戰(zhàn)士的一片愛心,以及戰(zhàn)士們對信的珍愛。

(2)怎樣才能把那種感情讀出來呢?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第二課時

體會三名森林警衛(wèi)是為了保護祖國最北部九十七萬公頃的原始森林,寧愿自己過上這樣艱苦的生活,他們是多么偉大啊。

(合語文天地d4讀一讀,比一比。)

1.三個戰(zhàn)士誰也不舍得立刻拆開信,實在憋不住了,就從口袋里慢慢掏出慢慢撕開慢慢地讀。從這天起,他們每天把信掏出來讀一遍,直到一字不差地把信的內(nèi)容都背下來。

2.他們沒有立刻拆信,過了好幾天,才把信掏出來仔細地讀。從這天起,他們經(jīng)常讀信,最后把信的內(nèi)容都背下來了。

自己讀,想想第一段比第二段好在什么地方?把自己認為好的詞語多讀幾遍。在班里交流。

如果讓你給這些守衛(wèi)森林的戰(zhàn)士們寫封信,你會和他們說寫什么?

1、小組交流。

2、小組代表發(fā)言。找出最家方案,班上派兩名代表執(zhí)筆寫信。

1、抄寫生字詞語

2、背誦并試著默寫《春望》,或把古詩改寫成一段話。

板書設(shè)計:

送往小木屋的信

戰(zhàn)士 為保護森林 克服單調(diào)和寂寞 軍愛民

指導員 為送信 一路上小心翼翼 官愛兵

語文教案信篇三

1、引導學生將板塊學習中積累的讀寫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2、能夠較完整地將愿望表達清楚,表達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圍繞主題選材,內(nèi)容要與現(xiàn)實生活或真實想法緊密相關(guān)。

教學難點故事要完整,表達出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自主設(shè)計。

在這一板塊的三課文中,作者都表達了怎樣的愿望?分別是怎樣表達的?

你曾實現(xiàn)了哪些愿望?

是怎樣實現(xiàn)的?

你現(xiàn)在正努力實現(xiàn)什么愿望?

都怎么做的?

你還有哪些愿望尚未實現(xiàn)?

打算怎么做說一說。

內(nèi)容是否完整?是否表達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是否感動了你?

相互,既要肯定同學哪些地方符合習作要求,又要提出修改建議,態(tài)度要真誠。

將自己的愿望寫下來。

指導學生修改習作草稿。

自己先修改字詞句,做到文通字順,再對照要求檢查一下是否把自己的愿望表達清楚,是否表達出真情實感。然后師生共同參與修改。

語文教案信篇四

書寫規(guī)范漢字,認識兩種新筆順規(guī)則。

能有節(jié)奏地朗誦古詩,了解古詩所表達的大意,激發(fā)對古詩的興趣。

學習兩種新筆順規(guī)則: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內(nèi)。

能正確朗讀古詩,了解古詩大意。

多媒體課件。(教師)

生字卡片。(學生)

師出示第八單元會寫字卡片,抽讀漢字,重點抽查“小、水、月、問?!?/p>

課件演示“小、水、月、問”四個漢字筆順。

說說上面四個漢字共有幾畫。

觀察課件中“小、水”兩個漢字的書寫筆順,先中間后兩邊。

按此規(guī)則,學生在書中田字格練習書寫“小、水”。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古詩,你們想聽嗎?

多媒體課件播放《風》,引導學生欣賞。

老師范讀。

引導學生借助拼音,把詩讀順、讀熟。

學生嘗試說說詩的大致意思。

教師抽查。

教師學生評議,糾正個別讀錯的字音。

教師引導學生練習背誦。

將你今天的收獲講給你喜歡的人聽。

課外閱讀。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春節(jié)童謠》。

語文園地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夯實語言的基礎(chǔ),將學語文知識與能力的系統(tǒng)化,強調(diào)“學以致用”,而更重要的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學時,我讓學生進行小組間互相交流,展示識字成果,交流識字體會,體驗識字的樂趣。這樣,就能引導孩子們有意識地關(guān)注身邊的漢字,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主動運用語文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

語文教案信篇五

1、學習伽利略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2、通過伽利略的事跡,總結(jié)知識創(chuàng)新的經(jīng)驗。

3、讀準字音,理解新詞,領(lǐng)會語意深刻的句子。

4、進行朗讀、寫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技能的訓練.

同學們聽說過比薩斜塔嗎?(出示)。

比薩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薩城內(nèi)。建于1174年。塔體共8層,高54.5米。該塔建至第3層時,發(fā)現(xiàn)地基開始傾斜。當整座塔體完工后,塔頂中心線已偏離塔體垂直中心線2米左右。由于該塔“斜而不塌”,名聲大噪。但它的更因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體試驗成功,比薩斜塔更加有名了。

先找學生們談一下對伽利略的了解。

(1610年初,他用放大率為3倍的望遠鏡發(fā)現(xiàn)了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太陽黑子、金星的盈虧現(xiàn)象。1610年他還發(fā)現(xiàn)了木星的四顆衛(wèi)星。)(出示下列內(nèi)容)。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主張研究自然界必須進行系統(tǒng)的觀察和實驗,是近代實驗科學和機械唯物主義的奠基者之一。它通過實驗,建立了自由落體定律。還發(fā)現(xiàn)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拋體運動規(guī)律,并確定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他因此被認為是經(jīng)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qū)。

聽了伽利略的介紹,你有什么感受?

這么偉大的人物我們應該產(chǎn)他什么樣的精神?這節(jié)課我們來看第18課,斜塔上的實驗。

1、學習伽利略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實驗的創(chuàng)新精神。

2、進行朗讀、寫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技能的訓練。

1、全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路展開的。

2、文章寫了伽利略的那兩個發(fā)現(xiàn):________和__________。

讀完課文:1、先解決生字詞。

2、回答以上兩個問題。

(1、全文按照擺動掛燈的啟示、孩子和學生時代、比薩斜塔上的實驗的思路展開的。

2、文章寫了伽利略的那兩個發(fā)現(xiàn):自然節(jié)奏原則和自由落體定律。要求學生能用課文中的話或自己的話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個事例。)。

1、讀第4自然段:

為什么伽利略能從一個不起眼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擺動的自然節(jié)奏原則呢?他的哪些行為對你有所啟發(fā)?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來回答。

(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實驗的創(chuàng)新精神)。

2、伽利略除了從大自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外,課文中還講了他從哪里發(fā)現(xiàn)了問題(亞里士多德的學說中)。

亞里士多德是個什么樣的人呢?(從課文中找可以獲得的信息)。

亞里士多德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可用文中的一詞來說?(權(quán)威)。

3、伽利略向權(quán)威挑戰(zhàn),就好像一棒子打在了馬蜂窩上,后果如何呢?

請找出文中的相關(guān)語句,并招手一下這些壓力來自哪些方面。(家庭、社會、同行、學生)。

反對勢力很大,也很劇烈,重點看一下17自然段(找同學有感情的讀)。

觀看的隊伍盛大突出了什么?(表現(xiàn)這次實驗影響很大,反科學的勢力非常強大)。

4、伽利略質(zhì)疑權(quán)威的行動受到了人們?nèi)浩鸲ブ囅胍幌录偃缬幸淮钨だ院鸵蝗航淌谕谝婚g辦公室中,教授會如何圍攻伽利略?他又會如何反駁呢?請快速寫一個的反映當時情景的精彩片段。(注意對話的同時要注意神態(tài)動作方面的刻畫)。

品評好的地方,帶動對人物性格的理解。

5、面對壓力,伽利略最后卻用實驗證明了自己成功了!同學們再品讀一下18自然段,體會一下伽利略成功的和想看他笑話的人愿望的破滅。

同學們齊讀課文。

學生自由說,扣課文中表現(xiàn)的人物性格來說。

同學們,如果說科學是一架天平的話,真理往往被埋得很深,但它象沙里的金子一樣,總有一天會被人們發(fā)現(xiàn),而權(quán)威往往高高在上,像一支斷了線的氣球一樣,經(jīng)不起高空的考驗。伽利略憑借自己對科學的熱愛、執(zhí)著和重視實驗的精神,戰(zhàn)勝了困難,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見,偉大處于平凡,理論來自實踐,希望大家在學習過程中,能勤于學習,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成為新世紀的伽利略。

權(quán)威。

真理。

科學。

語文教案信篇六

1、文學常識:酈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度龒{》一文出自《水經(jīng)注》這是記敘我國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書。

2、實詞:

自:從。嶂:像屏障一樣的高山。曦月:陽光,月亮。襄:漫上。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御:駕。獻:山峰。良:實在、真。肅:寂靜。屬:連續(xù)。引:延長。絕:消失。

清榮峻茂素;白色。旦;早晨。

3、詞類活用:奔:動詞作名詞,飛奔的馬。湍:形容詞作名詞,急流的水。

4、一詞多義。

屬:屬引凄異(連續(xù))絕:久絕(消失)自三峽……(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絕巘:極自非……(如果)。

屬予作文以記之(囑咐)。阻絕:斷。

5、通假字:闕;同“缺”,中斷。

6、重點句翻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7、理解性背誦:

1)寫山連綿不斷(長)的句子: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2)寫山高峻的句子: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從側(cè)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3)寫夏水的句子:

寫水勢兇險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寫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4)寫春冬三峽水的特點的句子: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峽秋景凄涼的語句是;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6)引用漁歌反襯三峽深秋清幽寂靜的句子是: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8、中心內(nèi)容及結(jié)構(gòu):文章先寫三峽地貌,(總寫)(第一段)再寫三峽四季壯麗景色,表現(xiàn)作者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分寫)。

9、運用:(1)20xx年6月,世界人民見證了“三峽蓄水315”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象,酈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的三峽秋日的凄異景象將一去不復返。

(2)由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边@一詩句,你想到《三峽》中與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討:(1)文章為何先寫夏而后寫春冬、秋,春冬為何放在一起寫?

(2)文章第一段寫山,第二段寫水,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寫山的特點,為寫水設(shè)置了條件或為下文作鋪墊,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11、欣賞:(1)你喜歡文中那一點?說出喜歡的原因。如;用詞精當,趣;表愉快心情。或引用漁歌起反襯作用。

(2)本文語言精致、洗煉,用語俏麗貼切,選一點分析。

(如:描寫三峽深秋清幽靜寂,說明人們感傷程度。如:描寫三峽春冬時,因急流險灘,雪浪飛濺,故以“素”字修飾“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寧靜,故以“綠”字修飾“潭”字。)。

(3)、作者是如何從不同的季節(jié)景象來描寫江水的特點的?夏天,寫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險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兇險和疾速的特點。春冬之時,水退潭清,景色秀麗,突出了三峽春冬景色的清麗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靜,水枯氣寒冷以高猿哀鳴襯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

(4)文章結(jié)尾引用了漁者的歌詞,有什么作用?襯托“晴初霜旦”之時“林寒澗肅”的凄涼情景,渲染蕭瑟的氣氛。

語文教案信篇七

1、學習本文截取人物表現(xiàn)中最典型的經(jīng)歷來表現(xiàn)人物,語文教案-我的母親...。

2、理解作者通過對母親生活片段的回憶,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偉大的母親形象。

1、重點: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經(jīng)歷來表現(xiàn)人物。

2、難點:語言細膩、真摯、深沉。

二教時

第一教時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鄒韜奮,新聞記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潤,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畢業(yè)于上海圣約翰大學。自1926年在上海主編《生活》周刊起,畢生從事新聞出版工作。1932年創(chuàng)辦生活書店。1936年與沈鈞儒、李公樸等七人被捕。先后在上海、漢口、重慶主編《抗戰(zhàn)》、《本民抗戰(zhàn)》等刊物,積極宣傳團結(jié)抗戰(zhàn),反對妥協(xié)投降。著作編有《韜奮全集》《韜奮文集》等。

鄒韜奮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蹤寄語》《萍蹤憶語》等散文作品。

2、導語

有人說過:“父母對子女的愛,尤其是母愛,是人類最高尚純潔的、美好的感情,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我的母親...》?!蓖瑯邮侵翋塾H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寫父愛,而課文是寫母愛。讓我們來欣賞作者如何寫一位普通而偉大的母親形象吧。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交代母親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3—6),回憶關(guān)于母親的四個片段,表現(xiàn)母親的慈愛、善良、能干和奉獻精神。

第三部分(7—8),以無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親去世時還年輕,概括母親的良好品質(zhì)。

四、探究

學生概括關(guān)于母親的四個片段,教師評價。

第一個片段中最感人的話語是:“我由現(xiàn)在追想當時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見著她的容態(tài),還感覺到她的活潑的、歡悅的、柔和的、青春的美?!斑@是從幼兒的感覺中寫出母親可愛的形象,筆墨不多,但母親的形象栩栩如生。

第二個片段中最感人的細節(jié)是:“往往講到孤女患難,或義婦含冤的凄慘的情形,她兩人便都熱淚盈眶,淚珠盡往頰上涌流著。”這個細節(jié)真實而傳神,表現(xiàn)了母親感情豐富,對患難女性有著深切的同情心。

第三個片段中最感人的細節(jié)是:“我自己嗚咽著,同時聽得見坐在旁邊縫紉著的母親也唏唏噓噓地淚如泉涌地哭著。”這個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母親對子女無限憐惜和疼愛之情。

第四個片段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著她額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針不停地做著布鞋——做給我穿的。這時萬籟俱寂,只聽得嘀嗒的鐘聲和可以微聞得到的母親的呼吸?!边@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動作描寫,也有環(huán)境描寫,以寂靜的環(huán)境襯托母親的勞苦。這段文字是從我的視覺、聽覺、感覺中寫出來的,頗為真摯動人。

五、小結(jié)

本文截取人物表現(xiàn)中最典型的經(jīng)歷——四個片段,來表現(xiàn)人物的。

六、布置作業(yè)

課外練習四

語文教案信篇八

1、掌握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道理。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nèi)容是詳寫的,哪些內(nèi)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lǐng)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重點:

1、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2、分清文章的主次,體會詳略得當?shù)膶懛ā?/p>

一、猜謎語導入,認識花生。

1、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jié)果,地下結(jié)果不開花。

2、暢談花生。

3、認識作者(讀“資料袋”)。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順序,認識文章的詳略。

1、自由朗讀課文,同位學習生字、組詞,體會“居然、開辟”的意思。

2、檢查學生預習生字的情況。

3、以“種花生——()——()——()”為訓練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順序。

4、了解文章的詳略,簡單學習第一、二部分。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小組合作朗讀課文第三段。

1、討論:姐弟們說到了花生的哪些好處?

2、匯報,板書:味美可以榨油便宜大家都喜歡吃。

五、分角色朗讀第三段,思考:父親怎樣議花生?

1、匯報,找重點詞語,板書:

最可貴矮矮地長在地上果實埋在地里必須。

2、朗讀該自然段。

3、以練習加深體會。

父親的話中提到了。

四種事物,父親雖然認為讓人一見就。

但是和相比還是最可貴。

4、所以父親要我們做怎樣的人?說說對父親的話理解。

5、討論:生活中有哪些像花生一樣的人?

6、“桃子、石榴、蘋果”是不是就不是好東西呢?作者是以花生講到做人,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這就叫借物喻人。

六、有感情朗讀全文。

七、復習生字詞語,做詞語作業(yè)。

附板書:

15、落花生。

種花生收花生。

準備品嘗花生。

品花生。

議花生。

(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父親的話中提到了。

四種事物,父親雖然認為讓人一見就,但是和相比,還是最可貴。

語文教案信篇九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語文教案-《第一場雪》。在發(fā)展語言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和創(chuàng)造潛能。創(chuàng)設(shè)情境,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將讀的訓練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在尊重學生個性感悟的基礎(chǔ)上,開展研究性閱讀。引導學生通過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自主探究精神,訓練閱讀能力,豐富語言積累,提升情感價值。

教學內(nèi)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語文第十一冊(人教版)第19課:《第一場雪》。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雪后的美麗景象,體會大雪給人們帶來的喜悅心情。

3、領(lǐng)悟抓住特點描寫下雪景象和通過寫景及聯(lián)想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麗及作者的聯(lián)想,體會作者喜悅的心情。

教學難點:

領(lǐng)悟抓住特點描寫下雪景象和通過寫景及聯(lián)想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時間:20xx年10月20日。

教學地點:

教學班級:六年1班。

教學準備:雪景錄像。

授課類型:精讀課。

教學特色:自主閱讀、自主感悟、主動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閱讀,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

教學流程:

[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都是南方孩子,在我們每年冬天很少見到雪。你們喜歡雪嗎?大家對下雪時的情景不熟悉,誰愿意說說你印象中下雪時的情景?(生簡要描述從電影或電視劇中看到的雪景)。

(點評:通過聯(lián)系已有視覺經(jīng)驗導入課文,調(diào)動了學生的求知欲和閱讀的興趣。)。

師:從你們對雪的印象中,老師看出來你們對我們雪的喜愛,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第一場雪》》。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寫的是哪兒的雪呢?(膠東半島),那么讓我們現(xiàn)在就隨著作者峻青一起走進膠東半島40多年前的那[指板書,生齊讀課題]——“第一場雪”

[初讀感知]。

(師配樂范讀)。

師:現(xiàn)在對課文有點認識了嗎?對作者的寫作順序有點認識了嗎?(生:有)。

師:那么要有進一步的了解,要有深入的認識,你們還需要進一步讀書。請你們快速地再讀一遍課文,繼續(xù)考慮一下。

(生自讀0.5-1分鐘)。

師:讀好了嗎?(讀好了),誰來說說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qū)戇@第一場雪的?(生匯報,師相繼板書:)。

(雪前、雪中、雪后)聯(lián)想。

[自讀自悟,讀中悟情、語法]。

師:在我們進一步讀書之前,老師想問一下:大家了解哪些讀書的方法?

(生:邊讀邊想;聯(lián)系上下文;抓重點詞句,抓住修辭方法;把心放到文中設(shè)身處地去讀……)。

(點評:在教學過程中,方法的提升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最大的意義在于使學生學會感受和品悟課文的途徑,通過調(diào)動已有經(jīng)驗,使學生運用多種學習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符合課標中提出的“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

師:下面請用你們喜歡的方法來讀書,按照雪前,雪中、雪后的順序來了解第一場雪的特點,看看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出來的?把心放到文章中去,看看你能體會到什么?(老師提示你,讀書時可以勾勾畫畫,寫一點自己的感受)。

(生自讀3-4分鐘)。

師:讀好了嗎?讀好了可以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希望你們相互之間會有些啟發(fā)。(2-3分鐘)。

(讀書匯報)。

雪前:天氣變化快,驟然。

雪中:又大、又急、又猛,鵝毛般飄落(看到的,聽到的)。

(略)。

雪后:

生:我覺得非常美。松樹上柏樹上堆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亮晶晶的,非??蓯?,非常動人,非常的美,到處都是粉妝玉砌的世界。

師:我們來看一看,讀一讀,想想粉妝玉砌是怎樣的畫面呀!

投影出示:大雪整整……。

生讀。

生:一片雪白的世界,晶瑩的世界,十分的美麗。

師:他想得跟你一樣嗎?

生:我想那里全部都是白色的世界,還可以看到美麗的彩虹。

師:你們是怎么想象出來的?

生:讀課文。

師:你讀哪看出來的?

生:從第三句到最后。

生:我覺得這場雪很美,非常潔白的世界。

生:雪非常的純潔,非常的潔白,像白色小天使,從天而降,仿佛置身于白色的世界。

師:白色小天使,你想像力多豐富??!

(點評:師生在這一部分對話中,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落實了語言文字的訓練任務。)。

師:不僅能聯(lián)系上下文,還能借助生活體驗來理解這粉妝玉砌的世界。我們看到大地一片銀白,在陽光照射下千樹萬樹仿佛看到了迷人的雪世界,想不想讀一讀。

生:想。

師:好,讀出美來。等一會兒我們要開展一個朗讀比賽,開始讀。

生讀。

師:朗讀比賽現(xiàn)在開始,誰來參加比賽,誰先開始。

兩個同學比賽讀。

師:他們朗讀你們別閑著,一會當評委,給他們評評。

生讀。

師:誰來評評他們倆的朗讀?

生:他們讀的停頓時間不夠。生:我覺得他讀得比較有力。

師:你能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真不錯。

生:他們讀“好大的雪啊”,沒有讀出雪大的語氣。

師:你能不能讀一讀,試一試。

生讀。

師:你覺得你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我讀得不錯,還可以再努力一下,讀得更好。

師:那你再讀一讀。

生讀。

師:你讀得真好。(面向全體同學)你們行不行?

生:行!

生齊讀。

師:告訴老師你讀這句心情怎么樣?

生:很興奮。非常大的雪可以打雪球,堆雪人。通過孩子們的歡樂,表達了人們無比喜悅的心情。要讀出喜悅。

生:我覺得彩虹應該讀得重一些。

生:讀得輕和讀得重是兩種不同的美,讀得輕都讀出輕飄飄的美,讀得重是雪落時的那種美,但都是美的。

師:還有誰有信心讀得好,站起來。沒信心的。

語文教案信篇十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認識基本筆畫“彎鉤”。

2、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文化。

1、認識生字。

2、初步感受象形字的來歷。

聯(lián)系生活,自主識字。

1、嘗試認字。

人、口、耳、目、手、足、有、會、穿、自、已。

生:我認識“人”字,一撇一捺就是一個“人”字……。

2、圈生字,讀生字。3、借助拼音,讀準每個字。

(1)出示11個生字的拼音,讓生借助拼音讀準每個字。

(2)指名帶讀。

(3)讀生字,并組詞。

(4)齊讀,開火車讀。

3、交流識字方法。

生:我記住了“口”字,張開嘴就像一個“口”字。

游戲:找朋友,認識“會、有、已、耳”等字形。

識字2

1、會寫“人、口、目、耳、手、足”6個生字。

2、誦讀兒歌,知道人的雙手作用很大。

3、教育學生自己的事自己做。

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6個生字。

會寫6個生字。

出示卡片,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

有會穿自已

人口手目耳足

1、認識基本筆畫:彎鉤()

2、學習“人、口、手、目、耳、足”等字的筆順。

人:口:手:

目:耳:足:

3學生書空練習,并說說這幾個字的筆順規(guī)則

人:先撇后捺。手:耳足(從上到下)目:先里邊后封口。

4、在田字格里練習寫生字。

語文教案信篇十一

課文通過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苦練眼神,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說明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課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抓住梅蘭芳苦練前后的眼神的變化,充分展現(xiàn)了他苦練基本功的過程。

1、德:使學生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他們從小苦練基本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明白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

生字卡片

3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解題,介紹梅蘭芳生平。

3、學習詞語:學藝

二、初讀課文。

1、自由練讀課文。

要求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找出難讀的句子。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1)出示小黑板。

(2)指名認讀詞語。

(3)抽讀生字卡片。

3、試讀課文。

(1)指名說說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4、教師范讀。

5、填空,出示小黑板。

這篇課文講的時梅蘭芳小時候拜師(),苦練(),終于成為世界聞名的()的故事。

三、作業(yè):

1、練讀生字詞。

2、練習朗讀課文。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說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3)“不是唱戲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師傅為什么說梅蘭芳不是唱戲的料子?

(板書:不是料子)

2、細讀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3)理解:世界聞名、大師

(4)學過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細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初步理解句意。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3)進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況下,梅蘭芳學藝的決心沒有動搖?這說明什么?

梅蘭芳是怎么做的?

梅蘭芳為什么看空中的鴿子?看水底游動的魚?

“緊盯、注視”是什么意思?這里可以換成看嗎?

“常?!笔鞘裁匆馑??說明什么?

梅蘭芳的眼睛漸漸靈活起來,好像會說話,這說明了什么?

4、再讀第三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說說文中那個詞語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指導朗讀。

(4)“勤學苦練”、“終于”、“世界聞名”要重讀。

三、指導背誦

1、齊讀課文

2、看板書逐段背誦。

四、課堂練習

1、口頭擴詞

神()()()決()()()底()()()

2、口頭填空:

梅蘭芳常常()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水底游動的魚兒。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2、指名逐段背誦課文。

二、教學生字詞,指導書寫。

1、教學“或”

出示“或”,認讀。教學“戈”,戈字旁。

指導書寫、學生描紅。

2、出示“蘭、者、注”

要求學生用熟字記憶生字。

3、出示:底、臉、神

學生自由練習書寫。

教師范寫、指導學生描紅。

4、指導書寫。

或、者、蘭:要居中寫,結(jié)構(gòu)要勻稱。練、注、神:左窄右寬。緊:上中下三部分要寫緊湊。

5、學生進行描紅。

三、課堂練習。

1、抄寫詞語:

苦練或者水底明亮

決心終于空中眼神

2、組詞:

三()決()者()?。ǎ?/p>

蘭()塊()都()注()

語文教案信篇十二

品讀―――閱讀體會詩歌語言,感受意象,進入意境。整體把握與品味分析相結(jié)合。體會永恒的.愛國主題。

1、整體熟悉詩歌,注意突出意象。

2、了解相關(guān)資料,幫助理解詩歌:背景,時代特征,詩人的相關(guān)情況以及詩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等。

3、品讀感受詩歌意象,尤其是體會突出意象的具體內(nèi)涵。

4、誦讀再體會。

1、熟悉詩歌,盡可能從整體上感受了解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

全詩盡管流露了低沉悲愴的情調(diào),但貫穿全詩的是一種強烈的愛。作者從“恥辱的生活的人民,佝僂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時代的閃光、民族的轉(zhuǎn)機。詩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國、義無返顧的農(nóng)夫身上。當戰(zhàn)爭打破了鄉(xiāng)村的安寧,農(nóng)夫便聽從時代的召喚,踏上一條征戰(zhàn)之路。他是單個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著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全詩表達了對“一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的堅定信念。

2、了解詩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結(jié)合對全詩的整體感受進一步理解詩作。

詩人曾經(jīng)加入中國遠征軍赴緬甸作戰(zhàn),經(jīng)歷了抗日戰(zhàn)火的洗禮,這些激發(fā)了詩人深沉的愛國之情。詩人在清華園的時候,寫雪萊式的抒情詩,但是已經(jīng)常用“野獸”“旋轉(zhuǎn)的白骨”“紫色的血”之類的形象,基調(diào)是苦澀的??箲?zhàn)爆發(fā)以后,詩人的情緒高漲了,由于他的經(jīng)歷,他看到人民的苦難,又有憂郁的反思。

3、誦讀詩歌,指導學生品味重要意象。

a、找出詩中奇特突出的意象(一般是抽象、奇特的比喻、夸張等)。

b、從詞語運用、修辭方法、構(gòu)思特點等角度品味獨特的意象運用的妙處。

c、結(jié)合抒情主人公的具體感受品味該意象的內(nèi)涵。

例如:“我要以帶血的手和你們一一擁抱”/“堅定地,他看著自己融進死亡里”/“一樣的是這悠久的年代的風”/“等待著,我們無言的痛苦是太多了”以及反復吟唱的“一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的具體內(nèi)涵。

穆旦詩歌語言是他情思深化的化身。他憂患、多情、痛苦、迷惑,感情的復雜和熱烈形成詩的語言的紐結(jié),部分詩句是詩人喊出來的,他的詩內(nèi)涵突破文字,滿載以至超載。從詩人深沉的語言中感受到的不僅是詩人對祖國深沉的愛,還有中華民族愛國的光榮傳統(tǒng)。

4、教師進一步深化引導,體會詩人熱烈情感背后的深刻內(nèi)涵。

從這首長詩內(nèi)容的廣大的包容性和詩人全身心地對民族生存力的謳歌,能使時隔半個世紀后的我們?nèi)匀豢梢泽w會到詩人那顆為祖國激烈跳動的心。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詩人用自己的全部情感謳歌了一個永恒的愛國主題。這個主題已經(jīng)被詩人用自己的激情進行了升華。

語文教案信篇十三

課時目標:

認知技能目標:

1、掌握13個生字,理解“無憂無慮、任憑、豐富多腔、遭殃、責打”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大花貓的古怪和它小時候的可愛。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發(fā)展性目標:學習作者抓住貓的特點描寫的方法,體會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貓的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2、從描寫中體會對貓的喜愛之情。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guān)貓的資料。(比如貓屬于哪一類動物?有什么特點?)。

第一課時。

1、出示掛圖。

2、認識貓。(家貓、波斯貓)。

3、學生介紹貓。

4、師予以師納。

(貓:哺乳動物,面部略圓,軀干長,耳殼短小,眼大,瞳孔隨光線強弱而縮小放大,四肢較短,掌部有肉質(zhì)的墊,行動敏捷,善跳躍,能捕鼠,毛柔軟,有黑、白、黃、灰褐色。據(jù)說貓還是老虎的師傅呢?)。

5、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老舍先生寫的《貓》。

(一)自學生字詞后出示生字卡讀、記。

(二)形近字練習。

慮()稿()要()。

虛()搞()耍()。

(一)理清條理。

1、作者分別寫了什么時候的貓?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中?

大時候(第1~3自然段)。

小時候(第4自然段)。

2、每個自然段都寫了貓的什么特點?

第一自然段:寫大花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寫大花貓的高興與不高興時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寫大花貓又膽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寫大花貓小時候很淘氣。

1、自學第4自然段,讀懂什么就說什么?

生匯報讀懂的內(nèi)容。

學生a:讀懂了小貓很淘氣,好玩。

師引導:哪些句子描寫小貓?zhí)詺猓猛??找出來,讀一讀。

引導朗讀:要讀出小貓的可愛。

學生b:讀懂了小貓很勇敢,很堅強,不怕摔,不怕疼。

師引導:把這些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讀出堅強、可愛來。

學生c:讀懂了小貓很淘氣,折騰得花草枝折花落。

師引導:對,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讀出淘氣來。

2、歸納引導。

(1)這么淘氣的小貓,如果是你家的貓,你會怎么評價它?根據(jù)老師的指示說說。

這是一只。

(2)老舍老生又是怎樣評價它的,從文中找出兩個詞語來評價它。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3)你讀了課文和老舍先生產(chǎn)生的感情一樣么?說一說。(喜歡、喜愛)。

(4)大家一起讀一讀第4自然段,注意讀出喜歡的感情。

一只可愛的小貓,全身都洋溢著淘氣與生氣,它長大后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我們明天再學。

1、抄寫詞語。

2、完成思考?練習第1題。

語文教案信篇十四

1、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明白大自然中有無窮的奧秘和極大的學問,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的道理,并學習我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作者為什么把大自然稱為一本讀不完的大書。

理解作者為什么把大自然稱為一本讀不完的大書。

課件

同學們,又到了我們走進快樂讀書屋的時間了。讓我們共同走進快樂讀書屋吧。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本很大很大的書,讀也讀不完,這是什么書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讀不完的大書》。

板書課題

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那我們快到書中去看看吧。

1、初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同時標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容易讀錯的詞語,檢查讀音。

3、教師詢問在讀的過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難,學生討論解決。

4、同桌分自然段互讀課文,要求互相正音,對方讀得不流利的地方,請他再讀一遍。

1、默讀課文

邊讀邊畫,看看從文中你讀懂了什么?

品讀賞析

課件出示:大自然的鳥語花香。

請同學看后互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在互讀、互聽、互學中讀好描寫優(yōu)美景色的段落,通過朗讀體會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悅心情。

2、方法指導:這篇課文作者是怎樣表達“趣”的?采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找出來

讀了課文,有什么感想,說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拓展延伸

你見過大自然的哪些景象?

你享受過大自然帶給你的快樂嗎?說說你的感受。

1、同桌互相檢查識字情況。

2、指名讀要認的字。

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找出寫景的文章,自己讀讀。

1、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明白大自然里有無窮的奧秘和極大的學問,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的道理。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認識6個生字。

1、理解作者為什么把大自然陳維一本讀不完的大書。

2、認識6 個生字。

有一本書很大,讀也讀不完,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共同走進今天的“快樂讀書五”,從書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尋找答案吧!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職權(quán)篇內(nèi)容。

(讓學生自主選擇讀書方式,并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通過初度,讓學生底可聞又出不理解。)

(2)小組互動:

互讀課文,進行正音。

(3)集體交流讀書所得,了解自主讀書情況。

(在初讀課文,前線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樹木、充裕鳥獸給小朋友帶來的快樂。)

(1)像一項大自然中的鳥語花香。

(通過朗讀體會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悅心情。)

(2)把體現(xiàn)小作者仔細觀察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從中感受善于觀察是一種好習慣。

(3)啟發(fā)學生合作交流讀懂了什么,杜勒克問有什么感想,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1)你見過大自然中的那些現(xiàn)象?

(2)你享受過大自然帶給你的快樂嗎?說說你的感受。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67784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