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預先規(guī)劃和準備的一種方式。教案的編寫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動性,設計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下面是一份精心編寫的教案,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一
《登上企鵝島》以一個隨行小記者的身份,記敘了“我”跟隨南極考察隊來到那南極大陸登上企鵝島的所見所聞。課文通過對企鵝樣子、種類、特點及生長過程的介紹,說明了企鵝的可愛,表達了“我”喜愛動物的思想感情。
三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概括能力還有較豐富的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本課淺顯易懂,語言流暢、生動、充滿童趣。孩子們讀完課文后會對企鵝的樣子、種類、特點及生長過程有比較細致的了解,能對企鵝產(chǎn)生喜愛,對企鵝島產(chǎn)生興趣,從而產(chǎn)生探索南極的美好愿望。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使學生能夠了解企鵝的外形、種類以及生活習性,培養(yǎng)學生概括能力,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而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加強詞語積累。
通過引導學生對文中作者提出的三次看到,兩次聽到的內(nèi)容整體把握課文,讓學生始終沿著這條主線進行學習,通過朗讀、多媒體資料等手段的運用在具體學習過程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進行寫作方法的滲透,使學生能夠一課多得。
激發(fā)學生熱愛企鵝,熱愛南極的思想感情。
引領學生抓住文章的主線學習描寫企鵝的三部分內(nèi)容,從中體會寫作方法。
引領學生透過對課文的學習體會出作者的寫作方法。
多媒體課件。
美麗的南極是一個冰雪的世界,給人以神秘,令人向往。楊海藍和吳弘也有幸來到了南極喬治島長城站,開始了南極之旅,聽高伯伯說長城站對面有個企鵝島就迫不及待的要去看看,讓我們也跟著一起去看看吧!
1、學生自己讀第三自然段。
——出示圖片展示大小企鵝。
(過渡)多可愛呀,剛才聽高伯伯說島上的企鵝成千上萬,可壯觀了。但是這么多的企鵝它們都一樣嗎?快讓我們來觀察觀察吧!
(2)、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出示題卡。
島上的企鵝各種各樣,有()的(),有()的(),還有()的()。
(3)、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金企鵝最漂亮。
帽帶兒企鵝彬彬有禮。
阿德雷企鵝兇猛。
(4)、自己再來讀一讀介紹三種企鵝的部分(找三個同學以讀的方式來介紹。
a、這么漂亮的金企鵝,你能給大家讀出來嗎?
b、誰來讀出帽帶兒企鵝的彬彬有禮呀?
c、你就是阿德雷企鵝,你能把不允許別人侵犯自己的領地讀出來嗎?——出示圖片“你認識我嗎?”
展示圖片時讓學生讀出書中的文字(看它的名字是__,誰來介紹它一下)。
(5)、活動:角色扮演。
帶著動作給我表演表演,好嗎?(請學生表演,體現(xiàn)喜愛之情)。
你們演的真棒,這下我認清他們了。我可要考考大家了。
——展示組圖(展示組圖只說出名字就行了)。
b、老師小結(jié):腦袋全黑的,個性兇猛的是阿德雷企鵝,頸部有一圈黑線的是帽帶兒企鵝,紅嘴兒的是金企鵝。
c、再讀。
三種企鵝真是各有各的特點,多有意思呀!大家喜歡這些看似笨笨的可愛的企鵝嗎?請大家齊讀這一部分,快讀出你的感受吧!
(6)、介紹寫作方法。
作者抓住金企鵝的顏色寫出了它的漂亮,抓住帽帶企鵝最突出的特點頸部有一圈黑毛來告訴我們帽帶企鵝名字的`由來,通過寫阿德雷企鵝的尖叫寫出了它的兇猛。(題卡出示)小作者之所以給我們介紹的這么詳細是因為她太喜歡這些可愛的企鵝了。
(7)、寫作訓練。
你能用這樣的方法介紹一下你了解的其他種類的企鵝,比如(出示帝企鵝圖片,找同學介紹)。
2、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這些企鵝多么惹人喜愛呀!它們有時排著整齊的隊伍就像等候檢閱的戰(zhàn)士;有時一起擁入水中,如千軍萬馬,聲勢浩大;看他們笨頭笨腦,卻又是那么乖巧可愛。可你知道小企鵝是怎么長大的嗎?讓我們來聽聽高伯伯的介紹吧!
(1)、老師來讀(我抱起一只小企鵝——就是成年企鵝了)大家認真聽,你從高伯伯的話語里聽到了哪些知識。
——出示喂食圖片并介紹。
有同學可能覺得小企鵝吃媽媽嘴里的食物很惡心,其實企鵝媽媽胃里的食物能保鮮擔起這個任務,他們輪流外出捕食,另外一方留下照顧寶寶,多幸福的家庭呀!
瞧,看著可愛有趣的企鵝,小作者情不自禁的抱起了小企鵝還跟它合影呢!
3、學生讀第6自然段,
思考:(1)、“我”抱起小企鵝的原因是------。
(2)、“我”跟小企鵝合影的目的是------。
學生匯報。
(找?guī)酌麑W生表達感情)。
4、總結(jié)。
(1)、美麗的南極孕育了這群可愛的生命,也正是它們帶給這個冷落寂寞的冰雪世界無限的的生機與活力。在即將結(jié)束這次旅行之際讓我們再次回味課文把這有趣的企鵝深深印在心里吧!
(2)、再讀全文。
把你課下了解到的南極風光介紹給同學或父母挺好嗎?
板書設計。
帽帶兒企鵝、彬彬有禮。
阿德雷企鵝、兇猛。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二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詞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南極企鵝的可愛。
(二)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獨立識字。
2、查找圖片資料,結(jié)合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感受企鵝的可愛,激發(fā)學生對南極的熱愛與向往。
2、激發(fā)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去探索神奇的地球。
1、了解企鵝,感受企鵝的可愛。
2、激發(fā)對南極的熱愛與向往。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1、老師出示南極的課件。
2、學生課件,感知南極冰天雪地的景象。
4、學生看圖感受島上成千上萬只企鵝的壯觀景象。
5、激趣:大家想不想也去企鵝島上看一看?
6、板書課題。
7、學生認讀生字:“企”。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出段落序號。
2、分段指名讀課文,評議正音。
3、說說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其中主要是介紹了什么?
4、指名反饋,評議、交流。
5、學生齊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1——3自然段了解企鵝島的數(shù)量與個頭大小。
1、出示導學提綱,引導同桌合作學習。
(1)認讀課文1——3自然段。
(2)、找出介紹南極氣候特點的句子,畫上“——”。
(3)找出介紹企鵝數(shù)量的句子畫上“~~~”。
(4)想一想這些句子中那些詞語用得好,好在哪里?
2、逐項指名反饋、評議、交流。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四)學習生字新詞,結(jié)束課堂。
1、老師導言:企鵝島上居然生活著這么多的小巧可愛的企鵝,那里是否所有的企鵝都長得一樣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查查資料,我們等到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2、學習本課的生字。
(1)出示本課的生字詞,指名認讀。
企鵝、大陸、盡管、厘米、有趣、頸部、帽子、嘴里、毛驢、捕食、所以、魚鱗狀。
(2)學生以各種形式地讀生字。
(3)說說這些字在讀音和書寫上要注意些什么?
(4)老師小結(jié),強調(diào)重點。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結(jié)束課堂練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讀生字。
2、老師強調(diào)作業(yè)中的書寫錯誤。
3、要求學生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表達企鵝島上企鵝的數(shù)量。(成千上萬)。
4、老師導言:這成千上萬只企鵝都一樣嗎?
5、出示圖片,指名發(fā)言,評議。
二、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了解種類、體會可愛。
1、學生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思考:課文中主要介紹了哪幾種企鵝?各是什么樣的?
3、指名反饋,評議,并朗讀句子。
4、引導概括:請你從文中找出一個詞來形容這三種企鵝的特點。
5、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句子。
6、談話,引導體會企鵝的可愛:這三種企鵝中你最喜歡哪一種,說說喜歡的原因,并請你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企鵝。
7、學生暢所欲言,交流體會,齊讀文中2~6句。
8、老師導言:在這段課文中,除了介紹三種企鵝的特點,還介紹了什么?
9、出示相關的多媒體課件,形象的感受企鵝的軀體特點以及行走與喂食時的可愛。
10、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了解換毛,感受有趣。
1、你知道小裙鵝是怎樣長大的嗎?
2、學生自由讀課文第5自然段。
3、引導學生了解企鵝換毛長大,感受企鵝成長的有趣。
4、齊讀課文的5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的6自然段,總結(jié)拓展。
1、看到這些可愛的企鵝你有什么想法?
2、學生暢所欲言,引讀課文最后一段。
3、總結(jié)拓展:南極是一個神秘而奇特的地方,在那冰天雪地的地方居然還生活著這么多可愛的企鵝,除了企鵝,大家對南極還了解些什么?趕快來介紹。
4、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適時點評。激發(fā)學生對南極的向往。
5、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金企鵝(最漂亮)。
阿德雷企鵝(最兇猛)。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三
2、積極參與個表演的創(chuàng)編活動,體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
3、主動積極的參與傳電波的游戲。
教學重點:學會演唱唱歌曲《小企鵝》。
教學難點:傳電波的游戲。
教學設想:將制成動態(tài)動畫片,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方法讓學生感受和表現(xiàn)音樂。
聽歌曲進教室。
1、情景鋪墊。
(1)同學們,你們?nèi)ミ^南極嗎?你們看到過企鵝嗎?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吧!
(3)今天早上我收到了它們從南極傳來的電波你們想知道嗎?
(4)我們一起來聽(播放節(jié)奏)。
(5)請學生模擊。
(6)請你們來想象電波的內(nèi)容。
2、活動。
(1)我們趕快回電給小企鵝吧!
(2)分組傳電波開展比賽。
xxxx|xx||xx|xx||。
(3)評比傳送結(jié)果。
(4)全體學生跟老師模擊節(jié)奏。
1.隨音樂帶學生感受南極風光,聽歌曲想象情景。
2.布置好教室變換場景。
3.讓學生了解企鵝的生活習性。
4.我們一起來模仿企鵝的叫聲。
5.鼓勵學生用不同的節(jié)奏;模仿企鵝的叫聲。
6.帶學生念節(jié)奏。
7.播放小企鵝走路的樣子和其威風的神態(tài)。
8.請學生來模仿。
9.隨著歌曲的旋律自由的學它們跳舞。
聽歌曲進教室。
11)仔細聽歌曲。
12)(學生仔細聽歌曲的范唱)。
13)學生輕聲跟琴演唱。
14)引出歌詞。
15)充滿情趣的朗誦。
1.跟琴輕聲演唱歌詞。
2.采用師生對唱,讓學生風趣演唱。
3.全班集體演唱。
(1)討論,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討論表演動作。
(2)自編動作進行個表演。
(3)學生即興表演。
(4)相互表演,評價和學習。
(5)讓部分學生上臺展示。
(6)學生帶上自制的頭飾,穿上服裝與企鵝聯(lián)歡。
(7)富有表情投入的進行個表演。
(8)全體圍成圓圈共同隨音樂舞蹈。
同學們,小企鵝是我們的朋友,大家應該多多關心好朋友的生活情況,保護它們的家—南極,讓我們在以后的課堂中認識更多的朋友吧!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南極大陸的企鵝島上的企鵝的樣子、種類、特點及生長過程,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繼續(xù)學習分清主次,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3、學習本課的16個生字,了解音形義。
4、學習使用隔音符號。
5、練習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重點、難點:
1、掌握16個生字的音形義。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練習抓往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4、背誦第4自然段。
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請同學查找有關企鵝的圖片和資料。)。
1、請同學介紹一下自己查找的有關企鵝的知識。
教師小結(jié):生活在遙遠的南極大陸的一個小島上,離北京有17501公里,島上生活著成千上萬的企鵝,因此,那里也叫企鵝島,今天就讓我們一同“登上企鵝島”。板書課題。
2、范讀課文,了解大意。(“我”跟隨南極考察隊來到南極大陸,登上企鵝島的所見所聞,介紹了企鵝島上企鵝的樣子、種類、特點及生長過程,表達了“我”喜愛企鵝的思想感情。)。
3、自學生字詞。
(1)讀準字音。
(2)分析字形,寫出偏旁部首、余筆。
注意:兇逐彬絨企。
(3)練習生字組詞。
(4)利用學過的方法,記往生字詞。
(5)查字典,了解字義、詞義。
附近驅(qū)逐彬彬有禮。
4、預習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5、講讀課文: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這段主要講什么?(198年1月4日,我們來到了南極大陸。)。
(2)講讀第二自然段:
每句講的是什么意思?
哪幾句講的是一個意思?
分三層,怎樣劃分?哪層與“登上企鵝島”的關系最密切?
小結(jié):用取主舍次的方法,概括這段的段意。(高伯伯告訴“我”,企鵝島上有很多企鵝,“我”真想去看一看。)練習有語氣地朗讀。
(3)按照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讀書。
討論。
板書整理:
流線型。
外行黑白不分。
一搖一擺。
段意:企鵝的外形很有趣。
(4)島上有哪三種企鵝?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讀書第三自然段。
討論。
板書整理:
金企鵝--漂亮。
種類帽帶企鵝--彬彬有禮。
阿得雷企鵝--兇猛。
段意:島上有漂亮的金企鵝,溫順的帽帶企鵝,還有兇猛的阿德雷企鵝。
(5)講讀第五自然段。
主要講什么,在哪幾句?
讀書。
討論。
段意:小企鵝不能下海捕食,只能吃母企鵝嘴里的食物。
(6)通過高伯伯的介紹,我還知道了什么?
讀第六自然段。
段意:企鵝換兩次毛,就變成大企鵝了。
(7)最后一自然段寫什么?
讀書。
段意:因為企鵝很有趣,所以我很喜歡它。
6、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要讀出作者對企鵝的喜愛之情。)。
板書設計:
流線型。
黑白不分。
外行一搖一擺有趣(喜愛)。
金企鵝--漂亮。
種類帽帶企鵝--彬彬有禮。
阿德雷企鵝--兇猛。
練習:
1、組詞:
仍()付()里()林()。
扔()咐()厘(.)彬()。
驅(qū)()撓()鏡()級()。
軀()繞()境()極()。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企鵝島上有三種企鵝,它們的名稱和特點是:()和()。
(2)它們的軀體呈(),背部(),腹部()對比很(),走起路來(),十分有趣。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五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登上企鵝島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版三年級上冊第8課。南極大陸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使人向往的地方,那的企鵝更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愛的一種小動物。這篇課文記敘了小作者跟隨南極考察隊來到南極大陸登上企鵝島的所見所聞,這篇課文通過對企鵝的樣子、種類、特點及生長過程的介紹,說明了企鵝的可愛,表達了小作者對企鵝的喜愛之情。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先講述了企鵝的種類、特點,最后講的是企鵝的生長過程。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細致具體的描寫了島上的三種企鵝:金企鵝、帽帶兒企鵝和阿德雷企鵝。通過文中“它的嘴是金紅色的,頭部有兩塊白毛,又叫花臉企鵝”“他們彬彬有禮,站在遠處向我們點頭,像歡迎我們似的”“我剛踏進他們的領地,一只企鵝就尖叫著把我驅(qū)逐出境了”等細致描寫,抓住了這三種企鵝的特點:金企鵝漂亮;帽帶兒企鵝彬彬有禮;阿德雷企鵝兇猛。這篇文章語言生動流暢、充滿童趣。
教學時教師要帶領孩子們走進教材,走進課文的情境,要領著他們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讀中識字,在讀中積累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以及收集、整理和利用相關信息資料的良好習慣。針對教材的要求和課文自身的特點,我擬定如下教學目標:認知目標:了解南極大陸企鵝島上企鵝的外形、種類、特點及生活習性。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的思想情感。教學重點:了解南極大陸企鵝島上企鵝的外形、z種類、特點及生活習性。教學難點:展開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對第二學段的課程有明確的目標:識字與寫字目標: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的能力。閱讀目標: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結(jié)合《登上企鵝島》一文的具體情況,在第一課時學習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之后,我是這樣安排第二課時的:
首先教學中,我注重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時空,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時空無限延伸的學習環(huán)境。課前導入時,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直活潑可愛的卡通小企鵝,它做了這樣的開場白“三年級的小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企鵝島上的豆豆,歡迎大家登上企鵝島”學生立即被企鵝豆豆熱情、生動的開場白吸引,帶著新鮮與好奇很快走進課文、走進企鵝豆豆為他們所展示的那片白雪冰封的晶瑩世界。這樣也自然延伸了這堂課的學習環(huán)境。作為教師的我則把握時機以導游的身份繼續(xù)引導學生,模仿導游的語言、姿態(tài)說到“歡迎搭乘旅游直通車,來企鵝島上交朋友”我與學生們的距離沒有了,我是活潑愛玩的導游姐姐了,而學生們則是興致勃勃的小游客。
采用直觀教學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準確理解語言文字,從而自然地激發(fā)學生對企鵝的喜愛之情。在學習企鵝的樣子時,文中是這樣寫的.“”我首先出示成年企鵝玩具,讓學生比一比成年企鵝三十多厘米是多高。放在地上讓學生感受。然后出示小企鵝玩具,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讓學生找出成年企鵝與未成年企鵝的相同點。然后師生共同填空,加深對企鵝樣子的了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能力。
其次:擁有童心才能激發(fā)兒童的天性、發(fā)展兒童的天性,才能在教學中產(chǎn)生創(chuàng)新。面對一群頗愛幻想的孩子,教師的思維應具有創(chuàng)造性,只有這樣才能影響并帶動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課文的第四自然段作者詳細介紹了三種企鵝為了讓學生能夠準確了解三種企鵝的外貌、特征,我為學生準備了頭飾,學生們帶著頭飾,按照課文的描述,又另加了稚氣的童語表演的惟妙惟肖,大家不但喜歡上了可愛的企鵝,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最后在課堂設計時,我用“趣”和“思”繞合起來的方式繼續(xù)引導學生。我問學生:“我們就要離開天藍、地白、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南極了,你想抱著小企鵝照相嗎?你還想對小企鵝說些什么呢?”學生們爭著與小企鵝照相,并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其中有一個學生說道“我們的首都北京就要舉辦奧運會了,作為北京的南大門我們會把家鄉(xiāng)建設得更加美好,并歡迎小企鵝來我們這兒做客。”學生們立志去探索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愛護動物的情緒被激發(fā)??粗麄円粡垙埑錆M稚氣的臉、一顆顆純潔的心,我深深為之感動。
學習應該是件快樂的事,《登上企鵝島》的學習氣氛就應該是快樂的、輕松的。課堂上導游的姿態(tài)、語言,課堂上學生們認真的表演,我和同學們都仿佛身臨其境。在整個教學中,我既是導演、又是演員,還是導游,更是教師,和學生們一起進入角色、引導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去體現(xiàn)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
這篇課文我以“童心體驗、童趣引導、學玩同樂”的教學策略、積極探索,饒有興致的與學生一同參與學習,一同《登上企鵝島》。
謝謝大家!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六
1、使學生了解南極大陸的企鵝島上的企鵝的樣子、種類、特點及生長過程,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繼續(xù)學習分清主次,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3、學習本課的16個生字,了解音形義。
4、學習使用隔音符號。
5、練習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1、掌握16個生字的音形義。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練習抓往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4、背誦第4自然段。
3課時。
(課前請同學查找有關企鵝的圖片和資料。)。
1、請同學介紹一下自己查找的有關企鵝的知識。
教師小結(jié):生活在遙遠的.南極大陸的一個小島上,離北京有17501公里,島上生活著成千上萬的企鵝,因此,那里也叫企鵝島,今天就讓我們一同“登上企鵝島”。板書課題。
2、范讀課文,了解大意。(“我”跟隨南極考察隊來到南極大陸,登上企鵝島的所見所聞,介紹了企鵝島上企鵝的樣子、種類、特點及生長過程,表達了“我”喜愛企鵝的思想感情。)。
3、自學生字詞。
(1)讀準字音。
(2)分析字形,寫出偏旁部首、余筆。
注意:兇逐彬絨企。
(3)練習生字組詞。
(4)利用學過的方法,記往生字詞。
(5)查字典,了解字義、詞義。
附近驅(qū)逐彬彬有禮。
4、預習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5、講讀課文: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這段主要講什么?(198年1月4日,我們來到了南極大陸。)。
(2)講讀第二自然段:
每句講的是什么意思?
哪幾句講的是一個意思?
分三層,怎樣劃分?哪層與“登上企鵝島”的關系最密切?
小結(jié):用取主舍次的方法,概括這段的段意。(高伯伯告訴“我”,企鵝島上有很多企鵝,“我”真想去看一看。)練習有語氣地朗讀。
(3)按照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讀書。
討論。
板書整理:
流線型。
外行黑白不分。
一搖一擺。
段意:企鵝的外形很有趣。
(4)島上有哪三種企鵝?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讀書第三自然段。
討論。
板書整理:
金企鵝——漂亮。
種類帽帶企鵝——彬彬有禮。
阿得雷企鵝——兇猛。
段意:島上有漂亮的金企鵝,溫順的帽帶企鵝,還有兇猛的阿德雷企鵝。
(5)講讀第五自然段。
主要講什么,在哪幾句?
讀書。
討論。
段意:小企鵝不能下海捕食,只能吃母企鵝嘴里的食物。
(6)通過高伯伯的介紹,我還知道了什么?
讀第六自然段。
段意:企鵝換兩次毛,就變成大企鵝了。
(7)最后一自然段寫什么?
讀書。
段意:因為企鵝很有趣,所以我很喜歡它。
6、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要讀出作者對企鵝的喜愛之情。)。
流線型。
黑白不分。
外行一搖一擺有趣(喜愛)。
金企鵝——漂亮。
種類帽帶企鵝——彬彬有禮。
阿德雷企鵝——兇猛。
1、組詞:
仍()付()里()林()。
扔()咐()厘(.)彬()。
驅(qū)()撓()鏡()級()。
軀()繞()境()極()。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企鵝島上有三種企鵝,它們的名稱和特點是:()和()。
(2)它們的軀體呈(),背部(),腹部()對比很(),走起路來(),十分有趣。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七
1.了解南極大陸企鵝島上企鵝的種類、特點,感受他們的可愛。
2.學習本課生字,自主積累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南極大陸企鵝的種類、特點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南極風光。教師簡介:南極大陸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又使人向往的地方。1986年1月,北京大學附小的楊海藍和蓬萊路第二小學的'吳弘,與北京時間13日21時,順利到達南極喬治島長城站。當天下午,考察隊隊長帶領他倆游覽了企鵝島,還同小企鵝合了影。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標出課文里的生字、新詞。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ハ嘟涣髯R字方法。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課文主要介紹了哪幾種企鵝?
四.小組合作,學習課文重點段。
1.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第四段,完成表格。
企鵝種類。
特點。
2.匯報交流學習成果。
金企鵝漂亮。
帽帶兒企鵝彬彬有禮。
阿德雷企鵝兇猛。
3.指導朗讀。
(1)抓住表示顏色的詞語,讀出金企鵝的漂亮。
(2)抓住“站”、“點頭”等詞語,讀出帽帶兒企鵝的彬彬有禮。
(3)抓住“尖叫”、“驅(qū)逐”等詞語讀出阿德雷企鵝的兇猛。
五、朗讀課文,整體回顧。
課文里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了南極美麗的風光,有感情的讀一讀。
六、拓展延伸,交流資料。
根據(jù)課前查找的資料,說說你對南極還有哪些了解?
七、作業(yè):
把你了解到的南極風光介紹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
種類特點。
金企鵝漂亮。
帽帶兒企鵝彬彬有禮。
阿德雷企鵝兇猛。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八
《登上企鵝島》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我和考察隊員登上企鵝島看到的島上企鵝的樣子,并抓住不同企鵝的特點重點介紹三種企鵝,了解他們的成長過程。教學時首先從字詞入手,到句子,再到段進行學習。其間配以圖片幫助學生記憶和感受內(nèi)容。其次抓住重點內(nèi)容,細讀課文,品味語言,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企鵝的有趣、可愛。第四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難點,教師組織學生自主學習,邊讀邊批注,在此基礎上獨立完成小卷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然后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通過角色轉(zhuǎn)換,體驗學習,展開想象進一步體會企鵝的可愛。在感悟?qū)懛ǖ幕A上,結(jié)合資料,進行課外延伸;總結(jié)全文,抒發(fā)對企鵝的喜愛之情。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讀中品味,提高朗讀水平。教學中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讀的訓練,使學生透過語言文字,感受到企鵝的可愛有趣,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如:“這么漂亮的金企鵝,你能給大家讀出來嗎?”“你就是阿德雷企鵝,你能把不允許別人侵犯自己領地的情景讀出來嗎?”“三種企鵝真是各有各的樣子,各有各的.特點,多有意思呀,請你們再讀讀這一段,快讀出來你的感受吧?!边@樣就把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有機結(jié)合起來。
2、圖文對照認識企鵝,本節(jié)課中,教師為學生出示了圖片,目的是讓他們在直觀感受的基礎上,理解、感悟語言。例如:金企鵝、帽帶兒企鵝、阿德雷企鵝三幅圖片的出示,猜一猜它們分別是誰,孩子們的興趣起來了,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不同種類企鵝的不同特點。
3、利用教材進行閱讀筆答訓練,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時,我要求學生不只把答案批畫在書上,還要學生根據(jù)批畫的內(nèi)容獨立完成卷子的填空。
4、拓展資料,讀寫結(jié)合。在了解了三種企鵝之后,教師滲透寫法,要求學生進行仿寫。
在教學中,我還存在很多不足:
1、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不合理,出現(xiàn)前緊后松的情況。致使后面的內(nèi)容沒有時間深入完成。使整個課堂教學不完整。
2、在學習企鵝樣子時,如果加入它們走路的視頻,那一搖一擺的形象就能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企鵝的有趣,更能激發(fā)學生要了解企鵝的__。
3、在讓學生了解完三種企鵝的特點后,教師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總結(jié)歸納寫法,而是生硬地告訴學生,致使學生記憶不深。在下筆寫時有一定的困難。
4、在學生進行默讀獨立完成小試卷時,教師沒有注重教給學生批畫的方法,教師的引導作用也不夠。只是學生在說時沒有條理,部分學習差的學生不會獨立寫卷子。
總之,回顧這節(jié)課從準備到教學完的整個過程,使我收獲很多。首先給學生營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然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什么,就取什么,可以獨自向書本中的內(nèi)容索取信息,可以向小伙伴索取信息,當然也可以向老師索取信息。這樣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過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九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的動作發(fā)展趨勢較好,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xié)調(diào)、靈敏,這個游戲是我們小時候經(jīng)常玩的游戲,趣味性強,操作簡單,不需要什么器械,它不但能鍛煉幼兒單腿站立、單腳跳躍的能力,還能促進幼兒之間的相互團結(jié),培養(yǎng)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游戲。
活動目標:
1.能雙腳連續(xù)跳。
2.體驗同伴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兒歌《小青蛙找家》。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教師帶領幼兒邊唱《小青蛙找家》邊跟節(jié)奏做熱身活動。
二、活動過程。
2.教師邊講解邊請部分幼兒示范這個游戲玩法及游戲規(guī)則:一個小朋友背對其他小朋友站立,念口號123木頭人,念完口號馬上轉(zhuǎn)回頭,動了的小朋友游戲,其他幼兒繼續(xù)游戲。
3.幼兒開始游戲,教師從旁指導。
4.教師總結(jié)剛才哪些幼兒沒有遵守游戲規(guī)則。
5.再次游戲,教師強調(diào)游戲規(guī)則,加大游戲難度,當前面幼兒說完123木頭人時,其余幼兒要兩兩拉在一起單腳站立,反之游戲結(jié)束。
6.游戲升級,分組游戲,看那組幼兒最先到達指揮幼兒的旁邊。
7.教師小結(jié)。
三、放松活動。
1.幼兒跟隨教師做放松運動,跑跑跳跳回到”家“。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十
《登上地球之巔》描述的是年輕的中國登山隊員從珠峰北坡攀緣而上,踏過千年的冰封,克服重重的困難,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在了地球之巔的事跡。登山隊員的大無畏精神,讓每個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使這些怕苦怕累的中學生為之觸動。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功能,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
【學習目標】。
1、培養(yǎng)快速默讀全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
2、提高品味語言的能力,理解課文中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3、感受課文中團隊協(xié)作精神,集體主義觀念在事業(yè)中的意義。
4、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快速默讀全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重點、難點)。
2、提高品味語言的能力,理解課文中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有關喜馬拉雅山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山的雄奇險峻。播放珠穆朗瑪?shù)母枨?。珠穆朗?你對她了解有多少呢?(學生介紹)[教師總結(jié)補充]:珠穆朗瑪,藏語的意思是“圣母”,因為峰頂長年積雪,一派圣潔的景象.它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海拔8848.13m,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坐落在西藏定日縣中尼邊境處.其北坡被許多登山家稱為“連飛鳥也無法越過”,是一條“充滿死亡的路線”但我們偉大的人類卻創(chuàng)造了奇跡,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中成功的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頂,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看看這些偉大的登山隊員們是怎樣實現(xiàn)之一偉大的壯舉的。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學習積累文中的重點字詞。
2、快速默讀全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3、提高品味語言的能力,理解課文中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4、感受課文中團隊協(xié)作精神,集體主義觀念在事業(yè)中的意義。
三、課前預習展示。
1給下列詞語注音。
峰巔砭骨崔巍滯留窒息匍匐。
2解釋下列詞語。
砭骨。
履踐。
養(yǎng)精蓄銳。
齊心協(xié)力。
勇往直前。
四、自主閱讀。
1、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并完成下列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述幾名登山隊員突擊主峰的經(jīng)過。
(3)、文中的哪些情節(jié)感動了你?說說你的感受。(重視朗讀以及重點語段的推敲和品味)。
(5)、文中的優(yōu)美的寫景句無疑是文筆的精華,請找出這些語句并體會其作用。
2、展示交流。
學生自主閱讀后,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小組推選代表全班交流展示。
3、小結(jié)并延伸。
五、品味語言。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們心潮澎湃,登山隊員們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感染著我們。文章之所以如此感人肺腑,是因為作者運用了很多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可以說,本文中作者對登山隊員的敬佩之情是處處體現(xiàn)在他的字里行間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賞析這篇課文的語言。再次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用“我認為文中(詞語、句子)好,是因為”說一句話。
2、你對文中的語言還有不理解的嗎?請找出,大家一起幫你解決。
六、課堂小結(jié)。
“無限風光在險峰”,正是因為有了英雄們的挑戰(zhàn)地球之巔的壯舉,珠峰,一個令萬千人頂禮膜拜的圣地,一個令旅游者心馳神往的盛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與偉岸。重溫往事,我們更有理由相信人類征服自然的腳步走得更穩(wěn)健、更遠。
七、布置作業(yè)。
1、抄寫文后“讀一讀,寫一寫”兩遍。
2、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
板書設計:
郭超人。
一、登山隊員向頂峰攀登。
二、登山隊員征服“第二臺階”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團結(jié)協(xié)作。
三、劉滿連把氧氣留給同志。
四、登上頂峰,完成創(chuàng)舉。
【設計思路】。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十一
活動目標:
1、學習2得相鄰數(shù),感知相鄰數(shù)多1少1的關系。
2、在教師引導下,發(fā)現(xiàn)相鄰數(shù)的規(guī)律。
3、在游戲中培養(yǎng)傾聽的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企鵝圖片6張,1―3數(shù)字卡片。
2、音樂《找朋友》。
活動重難點:
初步理解相鄰數(shù)的概念,學習2的相鄰數(shù)。
理解相鄰數(shù)的含義,感知相鄰兩數(shù)多1或少1的關系。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以故事形式引出活動。
今天一大早,企鵝新村特別熱鬧,因為他們要搬新家了。企鵝哥哥一搖一擺走來了,我們來看看,來了幾只企鵝哥哥?一只企鵝哥哥用數(shù)字幾表示……企鵝哥哥、姐姐、弟弟都搬進了新家,他們心里真高興呀。
2、嘗試運用相鄰數(shù)規(guī)律,找出3的相鄰數(shù)。
小企鵝們來做智力游戲了,他們要給長條點卡排隊。
找出1、2、3、4的點卡,按從少到多的順序給長條卡排隊。
3有好朋友嗎?3的好朋友是幾和幾?為什么?(因為3在中間,它比前面的2多1,比后面的4少1。)。
引導幼兒觀察長條卡片加以驗證。
3、游戲:企鵝請客。
今天,小企鵝們要請小朋友到他們的新家來聚餐。
小朋友每人一張數(shù)字卡,音樂響起,小朋友又唱又跳自由活動,音樂停,小企鵝出示數(shù)字幾,他的好朋友就進入企鵝家里來,圍到他的左右來聚餐。
一、觀察企鵝的外形,找不同。
老師:有6只小企鵝來到了咱們的教室里,歡迎他們吧!
請幼兒區(qū)分6支企鵝的不同之處,將相同的企鵝挨在一起,并將代表圖片展貼在黑板上。
老師:他們有什么不同?
二、感知相鄰數(shù)之間多1少1的關系。
1、將數(shù)字1、2、3于相同數(shù)量的企鵝圖片對應擺放。
老師:誰上來數(shù)一數(shù)這里分別有幾只企鵝?幫老師把小數(shù)字貼上。
2、分別說出3種企鵝的數(shù)量,并比較3種企鵝的多少。
老師:哪一種企鵝的數(shù)量是最多的?哪一種是最少的?
3、按從少到多的順序給3種企鵝排隊。
三、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相鄰數(shù)的規(guī)律。
老師:請你觀察一下,小企鵝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呀?
1、數(shù)字1、2、3是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1比2少1,排在最前面;3比2多1,排在最后面;2在中間,所以1和3是2的好朋友。
2、幼兒嘗試運用相鄰數(shù)的規(guī)律,找出3的相鄰數(shù)。
老師:小朋友想一想,3的好朋友是誰呢?
3、電腦游戲測試。
分別找出1、2、3的相鄰數(shù)。
老師:現(xiàn)在考一考小朋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們的相鄰數(shù)。
四、游戲《找朋友》。
幼兒每人拿一張數(shù)字卡片,聽音樂傳球。音樂一停,球傳到誰的手里,誰就說出自己卡片上的數(shù)字,如:“我是2,我的朋友在哪里?”手里數(shù)字卡片1和3的幼兒迅速舉起卡片并回答:“我是你的好朋友,再見!”
活動延伸。
教師把動物頭飾、數(shù)字1――10按順序排列,長條點卡等投放到數(shù)學區(qū)角中,共幼兒練習尋找其他數(shù)的相鄰數(shù)。
活動反思。
數(shù)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nèi)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讓幼兒能感知相鄰兩數(shù)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根據(jù)前一個數(shù)或后一個數(shù)猜相鄰數(shù),同時認識數(shù)字。培養(yǎng)幼兒喜歡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戲。我在設計這堂數(shù)學課程時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以游戲為主,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相鄰數(shù)之間的關系。第一個游戲:“朋友在哪里”“找朋友”游戲是幼兒一日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他們每天樂此不疲的做著各種游戲,枯燥無味的上課他們毫無興趣,因而在組織這節(jié)課時我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游戲。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感受到、實踐到,使他們自己體會和理解相鄰數(shù)間的關系,并根據(jù)前一個數(shù)或后一個數(shù)猜相鄰數(shù)。場地也不局限于教室,而是運用到孩子們熟悉的各個環(huán)境中,如走廊、廁所等等,讓孩子在不同的空間感受相鄰數(shù)。真正做到了“玩中學,學中玩”,孩子興趣濃厚,掌握得也很牢固。一節(jié)課下來我收獲頗多,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要勤于動腦思考選擇好教學方法,更加勤于動手多制作能夠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教學具。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十二
活動目標:
1、了解企鵝的身體結(jié)構(gòu)特征和習性,感受環(huán)境與動物生活的關系,有適應環(huán)境的意識。
2、知道企鵝在南極的特殊生活環(huán)境,學習詞語:“冰天雪地”、“搖搖擺擺”等。
3、對探索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和動物本身興趣。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企鵝)在南極生活的其他動物的圖片、地球儀一個。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動物世界類的碟片。
活動過程:
1、猜謎語,讓幼兒產(chǎn)生對企鵝的興趣。
(1)教師說謎面:是鵝不是鵝,海島上生活,冰天雪地里,玩得真快樂。
(2)請幼兒猜猜是什么動物。
2、老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
3、幼兒觀察幼兒用書,感知企鵝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教師提問:
(1)這是什么動物?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2)他們走起路來是怎樣的?請你學一學。
(3)企鵝有那些本領?你知道企鵝喜歡吃什么?
(4)企鵝生活在那里?(南極)那里的天氣是這樣的?
(5)企鵝怕冷嗎?為什么?你知道那些不怕冷的動物也喜歡在南極生活?(出示相應的動物圖片)。
4、播放關于南極動物的影像資料,充分感知冰天雪地的南極環(huán)境,以及各種南極動物。并向幼兒重點介紹關于企鵝的生活趣事。重點介紹企鵝的身體特征,生活習性以及生寶寶的過程。
5、教師小結(jié)。
南極是非常冷的地方,那里也生活著一些動物,企鵝就是不怕冷的動物之一,它們十分愉快地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極。
活動延伸:
1、讓幼兒收集動物過冬的圖片、故事等資料,布置主題墻。
2、引導幼兒根據(jù)企鵝的特點進行歸類,總結(jié)禽類的特點,并與應經(jīng)認識的禽類動物進行比較。
3、引導幼兒互相介紹本地動物的過冬方式。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十三
運用所學的識字方法學會生字詞,了解南極。
結(jié)合文意理解詞語的意思。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學文興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學生練習讀課文。
2、檢查字詞的讀音:
1)詞語:
登上企鵝大陸紀念(指名讀,領讀,齊讀)。
彬彬有禮。
厚厚的()厘米形近字區(qū)分。
2)認讀字:腹部頸部嘔出來。
3)比較同音字:毛茸茸絨毛身軀驅(qū)逐出境。
4)鞏固容易錯的字音:
(出示)盡管南半球正是夏天,可是南極大陸上仍然覆蓋著厚厚的白雪,只有在考察隊建立的長城站附近才能看到一些露出的地面。
我看到長城站旁邊有幾只黑白相間的小動物。
他們彬彬有禮,站在遠處向我們點頭,像歡迎我們似的。
4、師:請你們再讀一讀課文,注意在讀準字音的同時把句子讀通順。(自由讀)。
指名讀,評議、反饋交流。
三、細讀一、二自然段,了解南極。
1、默讀課文1、2自然段,提出要求:
指名反饋。
氣候特點:盡管南半球正是夏天,可是南極大陸上仍然覆蓋著厚厚的白雪,只有在考察隊建立的長城站附近才能看到一些露出的地面。
讀有關句子,說感受。
引導理解“盡管……可是”所表達的意思。
“覆蓋”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感受?
指導朗讀。
出示有關圖片或錄象,感知南極冰天雪地的景象。
再讀,評議。
企鵝數(shù)量多:
“考察隊的'劉伯伯告訴我,長城站對面有個企鵝島,上面的企鵝成千上萬,可壯觀了?!?/p>
師:“成千上萬”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冰天雪地里成千上萬的企鵝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
你能用“成千上萬”說一句話嗎?口頭造句。
這句話應該怎樣讀?練習讀,指名讀,評議。
四、總結(jié)全文。
這成千上萬的企鵝是多么的壯觀呀!“我”真想早一點兒到企鵝島上去看看?你們呢?
五、作業(yè)。
1、課后完成生字的書寫作業(yè),用“成千上萬”和“彬彬有禮”造句。
2、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查找有關企鵝的資料或圖片。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十四
1、了解折企鵝的方法,學會將正方形的兩個邊對著對角線折。
2、學會看圖示將三角形的角向內(nèi)折,折出尾巴的基本技法。
3、對折紙活動和玩紙活動有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5、學會用簡單的線條添畫來表達自己的聯(lián)想。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黑色正方形蠟光紙、泥工板人手一套。
3、范例小企鵝一只。
1、出示范例,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折紙小企鵝,提問:這是什么?他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看圖示了解折紙步驟。
(1)將正方形紙角對角對折,折出對角線。
(2)將正方形相鄰的兩條邊,向?qū)蔷€折,要對整齊。
(3)先將三角形的兩個角折一下,再將兩個角向里折,折出尾巴和尖嘴巴。
3、幼兒看圖進行折紙——小企鵝在幼兒折紙過程中,教師巡回觀察,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幼兒折小企鵝。
4、讓幼兒借助泥工板玩一玩小企鵝,在游戲活動中充分感受折紙和玩紙工的快樂。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十五
活動目標:
1、引用小兔走路的姿勢,發(fā)展訓練幼兒立定跳遠。
2、培養(yǎng)能幼兒大膽跳躍移動身體的意識,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
3、發(fā)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xié)調(diào)性。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小兔頭飾若干、蘿卜卡片若干、紅、黑“圓石頭”各5個,彩帶4根,音樂。
2、場地布置(附后)。
活動重難點:
重點:掌握立定跳遠的基本要領。
難點:能連續(xù)的向前行進跳。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身體的舒展活動)。
小兔與兔媽媽在家睡覺,音樂起,在兔媽媽的召喚下,兔子做洗臉、刷牙、梳頭、伸伸臂、彎彎腰等基本動作。
附兒歌:(師:小兔子們,起床了,今天天氣真好,咱們一起做做運動吧!刷刷牙、刷刷牙,刷得牙齒白又白,洗洗臉、洗洗臉,洗得小臉紅彤彤,梳梳頭、梳梳頭,梳好頭發(fā)做早操,早上空氣真正好,大家都來做早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一二三四天天鍛煉身體好?。?。
二、基本部分。
師:小兔子們和媽媽一起手拉手圍成圓圈站好做游戲好不好?(好)。
師:小兔子是怎樣走路的?請小兔子做給媽媽看看(幼兒自由蹦蹦跳)。
兒歌:雙腳并攏腿彎一彎,小手往后擺一擺,使勁往上向前跳,輕輕落地站站好。
3、教師帶領幼兒練習立定跳遠的動作2--3遍。
師:請小兔子跟著兔媽媽一起跳起來吧。
4、小兔子自由練習跳躍的動作(游戲:比一比)。
師:小兔子,想不想和媽媽比一比,看看那只小兔跳得最遠,最先跳到前面紅線那里,預備…跳(往返兩次)。
5、游戲:拔蘿卜。
師:哎呀,天快黑了,媽媽的蘿卜還沒收回來,我們到對面的菜地里把蘿卜收回來好不好?
三、結(jié)束部分。
兔媽媽夸小兔子真能干,不僅學會了跳的本領,還幫媽媽把菜地的蘿卜收了回來,休息一會兒我們就回家吃蘿卜!(音樂起,做擦汗、甩手,拍腿等放松活動)活動結(jié)束!
教學反思:
從執(zhí)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jié)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十六
一、準備部分: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聲音?冬天北風刮在你身上的時候你感覺怎么樣?”“有一種小動物不怕冷,大冬天的還喜歡在雪地里玩,喜歡在冰水里游泳,你知道是誰嗎?”“今天我們要來學做小企鵝,也像它一樣不怕冷,好嗎?”“我來當媽媽,你們做我的小寶寶!”“愿意跟媽媽去玩嗎?”“企鵝怎么走?”“我們小企鵝除了搖搖擺擺地走,還會怎么走?”“對了!還會跳著走,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學企鵝“八字步”的走法與跳的動作入場地)(幼兒跟教師一起做動作。)“小小企鵝不怕冷,跟著媽媽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扭扭腰——扭扭腰,搖一搖——擺一擺,蹦一蹦——跳一跳,撲通!撲通!跳進水,快快樂樂洗個澡!”
二、基本部分:設計游戲情節(jié)。
游戲一:企鵝運蛋。
“昨天晚上一陣大風把雞媽媽家的房子給吹倒了,還好蛋寶寶一個也沒有碎。附近有只壞狐貍,專門來偷蛋,雞媽媽連忙去造了一座新房子。
今天我們就去幫雞媽媽把蛋寶寶運到新房子里,好嗎?”“天氣這么冷,為了讓蛋寶寶不受涼,我們可以把它藏到腿中間,然后再一下一下地往前跳著走,把蛋送到安全的地方藏起來?!薄罢l愿意來試試?”
1、個別幼兒示范練習,教師講解并小結(jié)。
2、幼兒集體練習?!懊恐恍∑簌Z拿一個蛋,夾好后試一試,夾得牢不牢?!薄霸谒偷皩殞毜穆飞?,壞狐貍會來偷蛋,所以你們要非常小心,媽媽看到狐貍時就會叫‘狐貍來了!’,你們就馬上把蛋寶寶用雙手捂住,千萬不能發(fā)出聲音,讓狐貍發(fā)現(xiàn)的`話他就會來偷蛋,等媽媽告訴你們‘狐貍走嘍’,我們再接著送蛋寶寶回家?!薄半u媽媽造新房子的地方比較遠,要經(jīng)過小樹林和小路,一路上小企鵝們可要小心了,別撞到樹和小路邊的石頭,好嗎?”)。
游戲二:運磚。
“蛋寶寶已經(jīng)安全送到了,真累呀!我們一邊休息一邊參觀雞媽媽家的新房子,咦!怎么墻壁上有這么多漏洞呢!可能是磚塊不夠吧!我們再去幫雞媽媽找磚塊補房子吧!”幼兒跟教師聽音樂做跳的動作一起去找“磚塊”?!斑@些磚塊的形狀都一樣嗎?都有什么形狀呢?再看看房子漏洞的形狀一樣嗎?”“動動你的小腦筋,看誰能把房子上的漏洞補得最好!”“我們又可以用送蛋寶寶的方法來運磚塊,一會兒每只小企鵝選一塊自己喜歡的磚塊,用腿夾住它,把磚運到雞媽媽家?!鞍パ?!好累呀!休息休息!咦!怎么有這么多的小車!用小車來運磚的話應該會輕松許多吧!”“每人找一輛小車,把磚塊裝到小車上,把磚塊送到雞媽媽家?!保ㄖ笇в變喊葱螤畈煌a好“漏洞”。并啟發(fā)幼兒用小推車當刷子,粉刷墻壁,增強游戲性。)。
三、結(jié)束部分:放松活動。
“我們幫雞媽媽送了蛋寶寶,還幫它補好了房子,真開心呀!那么開心的時候,你是用怎么樣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示的呢!”鼓勵幼兒用大聲笑、跺腳、拍肚子、在地上打滾等形式來表現(xiàn)高興,以達到放松的目的?!盎丶业臅r間到了,我們拿上自己的小車,和雞媽媽再見,跟媽媽原路返回。(再次練習推、拉的動作)。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十七
目標引導幼兒認識企鵝,了解企鵝的生活的地方及特點。
活
動
過
程(一)教師出示企鵝圖片,引出教學主題。
(二)教師播放錄像,讓幼兒認識新朋友,—企鵝。
(三)教師說兒歌,幫助幼兒鞏固對企鵝的認識。
2、教師:你們知道企鵝都吃些什么嗎?
(四)教師請幼兒模仿企鵝走路。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十八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并攏夾物向前行進跳,進一步發(fā)展幼兒推、拉、走的動作和聽信號做動作的能力。
2.通過“造房子”貼“磚塊”,鞏固幼兒按形狀進行分類的數(shù)學知識。
3.培養(yǎng)幼兒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zhì)。
活動準備:
1.企鵝頭飾、沙包人手一個,小推車人手一輛。
2.各色泡沫紙做的反面有雌雄搭扣的磚塊若干,雞媽媽房子一座。
3.場地布置:樹林、小路。
4.幼兒已具有推、拉物體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聲音?冬天北風刮在你身上的時候你感覺怎么樣?”“有一種小動物不怕冷,大冬天的還喜歡在雪地里玩,喜歡在冰水里游泳,你知道是誰嗎?”“今天我們要來學做小企鵝,也像它一樣不怕冷,好嗎?”“我來當媽媽,你們做我的小寶寶!”“愿意跟媽媽去玩嗎?”“企鵝怎么走?”“我們小企鵝除了搖搖擺擺地走,還會怎么走?”“對了!還會跳著走,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學企鵝“八字步”的走法與跳的動作入場地)(幼兒跟教師一起做動作。)“小小企鵝不怕冷,跟著媽媽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扭扭腰——扭扭腰,搖一搖——擺一擺,蹦一蹦——跳一跳,撲通!撲通!跳進水,快快樂樂洗個澡!”
二.基本部分:設計游戲情節(jié)。
游戲一:企鵝運蛋。
“昨天晚上一陣大風把雞媽媽家的房子給吹倒了,還好蛋寶寶一個也沒有碎。附近有只壞狐貍,專門來偷蛋,雞媽媽連忙去造了一座新房子。
今天我們就去幫雞媽媽把蛋寶寶運到新房子里,好嗎?”“天氣這么冷,為了讓蛋寶寶不受涼,我們可以把它藏到腿中間,然后再一下一下地往前跳著走,把蛋送到安全的地方藏起來?!薄罢l愿意來試試?”
1.個別幼兒示范練習,教師講解并小結(jié)。
2.幼兒集體練習?!懊恐恍∑簌Z拿一個蛋,夾好后試一試,夾得牢不牢。”“在送蛋寶寶的路上,壞狐貍會來偷蛋,所以你們要非常小心,媽媽看到狐貍時就會叫‘狐貍來了!’,你們就馬上把蛋寶寶用雙手捂住,千萬不能發(fā)出聲音,讓狐貍發(fā)現(xiàn)的話他就會來偷蛋,等媽媽告訴你們‘狐貍走嘍’,我們再接著送蛋寶寶回家?!?/p>
登上企鵝島教案設計篇十九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將收集的豆子進行10以內(nèi)的分類、排列,嘗試用數(shù)字進行記錄。
2、感知物體的大小、數(shù)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
3、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材料,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進行探索發(fā)現(xiàn),激發(fā)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用的`蠶豆、黃豆、紅豆若干,幼兒操作紙2份,鉛筆,橡皮,盤子。
2、投影儀。
3、平時幼兒玩過豆子。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看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出示紅豆、蠶豆和黃豆)。
2、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shù)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豆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示范操作要領。
師:這些豆子想請你們幫個忙,給這些豆子排隊。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么?
師:那第二、第三條線上呢?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幼兒操作,用豆子在操作紙1上排隊,嘗試用數(shù)字記錄,教師巡視輔導個別幼兒。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jié)果,討論“為什么都是七顆,隊伍卻不一樣長呢?”
(4)小結(jié):在給相同數(shù)量的豆子排隊時,豆子大小不一樣,排列的隊伍不一樣長。
3、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豆子,排列相同長度時,所用豆子的數(shù)量不同。
(2)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視輔導幼兒完成作業(yè)。
(3)幼兒講述操作結(jié)果。幼兒討論操作結(jié)果。
教師:為什么排一樣長的隊伍時,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
(4)小結(jié):在一樣長的線上用大小不一樣的豆子排隊時,豆子的數(shù)量不一樣多。
4、活動拓展。
啟發(fā)幼兒利用生活中更多的豆子及日常生活用品進行比較,觀察還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69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