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夠提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教學素材和教學步驟,以及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依據(jù)。那么,如何編寫一份合格的教案呢?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確立中心任務;其次,要合理安排教學步驟,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完成任務;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此外,教案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編寫教案時,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中的評價和反饋,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使教學更加有效。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的教案范文,可供參考和學習。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一
1、教學目標的確定:數(shù)學教學的目標是從三個維度來確定的。張老師制定的第三個目標是:在小組合作中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培養(yǎng)口頭表達的能力。但實際在課堂中合作的成分并不大,學生交流的機會也挺少的。是否可以從此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方面去考慮。
2、小組評價應有結(jié)果:雖然在黑板上已經(jīng)展示了結(jié)果,但應在小結(jié)時對本次比賽進行總結(jié)、肯定,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更好的延伸,這也關(guān)系到評價的完整性。
3、角的呈現(xiàn)方式應多樣化。這堂課呈現(xiàn)的角基本上是朝右的,雖然在畫角時,教師提到過可以朝上、朝左,但強調(diào)得不夠,應該將角的形式多樣化的呈現(xiàn)給學生。
4、這張長長的桌子有4個角。書本有4個角。這兩句話敘說不夠妥當。課后的做一做1是這樣描述的: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數(shù)學是一門嚴謹?shù)膶W科,我們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應注意科學性。
5、活動角的展示可否再充分些。活動角展示時不少學生還在做角,是否可以等學生做完了再展示。老師說的那些活動角的認識也應該讓展示的學生來說,從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他們應該能說也能夠說完整的,而且這是下節(jié)課角的認識的知識基礎。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二
“沒有學生就沒有課堂,課堂以學生為本,天經(jīng)地義;教師引領課堂是為了成就學生成為課堂資源的消費主體?!甭犃缩U老師的《認識厘米》一課,我覺的對這段話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這堂課教師旨在通過教學,使學生經(jīng)歷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初步學會用工具量物體的長度。
聽了這堂課后,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點。
一、注意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本課的教學讓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是個難點,厘米是個抽象的概念,小學生的形象思維還未成熟,抽象思維還未形成,來看看鮑老師是怎么做到讓學生認識1厘米的。教學中,鮑老師出示1厘米長的小棒,告訴學生,這根小棒的.長度是1厘米,再讓學生用食指和拇指“握”小棒,讓學生說一說,兩指間的距離是多長。接著鮑老師讓學生輕輕地抽出小棒,再讓學生觀察兩指間的距離,并相互說一說這是長1厘米。這個充滿創(chuàng)意的設計讓厘米這個抽象的概念先是很形象地讓學生初步感知1厘米有多長,抽出小棒后,學生對1厘米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1厘米這一表象在學生腦海中有了深深的烙印。鮑老師沒有就此止步,而是讓學生動手,用1厘米長的小棒擺出2厘米、3厘米有多長,通過這樣一個動手操作的過程,學生對厘米的認識不再停留在1厘米上,而是更加豐富了學生對厘米的認識。尤為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學生所有對厘米的認識都是在學生親自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到的。這樣習得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是不容易忘記的。
二、注意呈現(xiàn)知識的現(xiàn)成過程。
鮑老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了給照片配相框的情境,由此學生很自然地想到要先量一量照片的邊有多長。學生用老師提供的幾種不同的學具量過后發(fā)現(xiàn),他們量同一長度的邊得到的結(jié)果是不一樣的,由此引發(fā)認知沖突,最后得出要量長度,必須有一個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教師順勢介紹了長度單位厘米。短短的幾分鐘,讓學生體會人類文明發(fā)展進程中,建立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三、關(guān)注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的培養(yǎng)。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三
1、學生尋找身邊物體表面上的角。
請同學們仔細地找一找,看看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先說給同桌聽聽,再舉手說給全班同學聽。(讓學生說)。
2、教師示范指角方法,讓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幾何形狀。
大家剛才找到的角究竟是物體表面上的哪一部分呢?這就需要我們注意指角的方法。
老師也找到一個角(出示一塊三角板),它有許多的角,老師指的其中的一個,請認真看老師是怎么指的(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在我們數(shù)學中的角,它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大家想知道嗎?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四
1、演示角從小到大,感受角的大小。
教師演示滑動角,做一個銳角,請同學們看老師這里的這個角,請同學擺一個跟老師這個角差不多的,你會擺嗎?(點擊課件)。
再演示滑動角,做一個直角,再讓學生擺直角。(點擊課件,出示直角)。
再演示滑動角,做一個鈍角,讓學生擺。(點擊課件)。
剛才我們造出了三個角,它們都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誰發(fā)現(xiàn)這三個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p>
你們覺得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說說你們的理由。
:一號角最小,說明角的兩條邊張開得小;三號角最大,說明角的兩條邊張開得大。原來角是有大有小的。
2、師生操作活動角,進一步感受角的大小。
學生用活動角造角:
(1)任意造出一個角。
(2)按要求造角:老師造出一個這么大的角,你們要造一個比老師這個角要小的角。
(3)同桌互相玩玩。
3、擺角指角,深化角的認識。
請每個同學都拿出兩根小棒,擺出一個有角的圖形,然后在圖形中找到角,并指出每個角的頂點和邊。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五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北師大版)第四冊第三單元第二節(jié):認識路線。
1、在辨認方向的基礎上,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jù)路線圖說出從出發(fā)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離和經(jīng)過的地方。
2、借助認識路線活動,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實踐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感受到合作交流的重要,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與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驗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重點: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運用方位詞語描述行走路線。
難點:能根據(jù)路線圖說出出發(fā)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經(jīng)過的地方。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有了路線圖,還要認識路線圖才能不迷路,所以認識路線很重要,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認識路線”。
到了撫順,笑笑住在十道街的叔叔家里,她想到去勞動公園去玩,應該做幾路公交車?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一)從十道街到新華大街的行駛路線。
(1)從十道街出發(fā)向行駛站到三道街,再向行駛站到西一路,再向行駛站到百貨大樓,再向行駛站到友誼賓館,再向行駛站到勞動公園。
1、瞧,這里是一張1路車從十道街到新華大街一段的公交路線圖。仔細看圖,你能按照1路公交車的路線說一說,我們乘車從十道街按照什么方向,怎么走到勞動公園?請你當小司機,手握方向盤自己說一說。
2、小組討論,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
3、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二)從勞動公園到十道街的行駛路線。
1、笑笑游完勞動公園要回到十道街又該怎么走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2)從勞動公園出發(fā)向行駛站到友誼賓館,再向行駛站到百貨大樓,再向行駛站到西一路,再向行駛站到三道街,再向行駛站到十道街。
2、把結(jié)果記錄在練習卡上。
3、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4、對照答案訂正錯誤。
(三)看路線圖回答問題。
(1)小明從三道街出發(fā)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車的?說說他的行車路線。
(2)小紅坐了3站在百貨大樓下車,她可能是在哪站上車的?她又是怎樣走的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課件演示。
(3)你想從哪兒到哪兒去?在小組內(nèi)交流你的行車路線。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在小組內(nèi)交流。
小結(jié):我們在乘車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車的行駛方向,然后根據(jù)需要,正確的選擇乘幾路公交車和下車地點。
1、這是笑笑的小表妹小紅上學和放學的回家的路線圖。
說出小紅上學和放學的回家的路線,同桌互相說一說,再填在書上。
學生匯報,課件演示。訂正錯誤。
2、笑笑為了感謝同學們?yōu)樗嘎?,請你們到“海上樂園“去游玩,但是我們要先弄清它的內(nèi)部路線圖,防止迷路。我想這一定難不倒大家的。(出示”海上樂園“彩圖)。
提問:a海底世界,海上樂園,居民區(qū),果樹林分別在中心公園的什么方向?
b居民區(qū)的居民怎么走可以到山洞?
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設計一張從家到學校的導游路線。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六
1、師:剛才我們認識了角,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創(chuàng)造一個角。
2、學生用不規(guī)則的紙折角。
3、集體交流自己創(chuàng)造的角,完整的指出每個角。
4、摸摸你折的角有什么感覺和發(fā)現(xiàn)?
5、學生匯報。
6、師: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是角的邊。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七
1、師:角無處不在,在我們的校園中就有很多,不信你就試著找找吧?。ǘ嗝襟w演示:美麗校園的主題圖。突出:門窗上的角、鐘面上的角、操場中場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時上下肢組成的角……)。
2、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找到了這么多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許多物品上也有角,我們一起來看看。(多媒體出示圖:剪刀、飲料吸管和水管實物圖片,指出在物品上顯出角)。
3、師:在我們的教室中也有角你能找一找,并試著把它找出來嗎。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八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很多圖形,你會辯證嗎?(課件依次出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2、試擺小棒引入新課。
你會用小棒擺三角形嗎?桌上有3根小棒,看誰能最快地擺出一個三角形。
請大家在擺好的圖形里任意地拿走一根小棒,然后看看桌上的這個圖形,有誰認識它?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新的平面圖形——角。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九
師:想玩游戲嗎?我們就來玩一個超級變變變的游戲。
1、師:變變變,把角變大,變更大。變變變,把角變小,變更小。
2、小組內(nèi)玩這個游戲,并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指名匯報: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guān),張開的越大,角就越大,張開的越小,角就越小。
4、同桌兩人把角張開同樣的角度,看看會發(fā)現(xiàn)什么?
5、生匯報: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guān)。
6、師總結(jié)。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十
上課前,將學生按作為分成5個小組,師在黑板右邊寫著:星級小組,及1、2、3、4、5字樣。接著說明星級小組評比方法。
上課。
師(拿出一個五角星):同學們,喜歡這個嗎?
生:喜歡。
師:怎樣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五角星呢?
生:上課好,聽得認真的。
生:舉手積極。
師:為什么叫五角星呢?
生:因為它有五個角。
師:誰上來找找?
生上臺指五角星的五個角(點了一下角尖)。
師:老師有個小小的問題要補充,剛才這個同學指得太快了,只指了個頭,應該還有什么?
生:邊,2條邊。
師:誰再來指?
生上臺指(這次是將整個角捏?。?/p>
師:看老師怎么指。(指點、邊)大家一起跟老師指。同桌2人互相指。
生拿起桌上的五角星互相指角。
師:張老師看大家指得都很好,每個小組加一個五角星,現(xiàn)在你們是幾星級了?
生:一星級。
師:下面我們繼續(xù)學習,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有幾個角?互相指一指。(后補充:看誰指得好)。
師(指名一學生拿三角板上):大家看好了,看他指的是否和大家一樣?
生指。
師:同意的給他鼓鼓掌。
再指名一學生上臺指。
師:找一個你自己最喜歡的角,輕輕壓它的頭,有什么感覺?
生1:癢癢的。
生2:有點痛。
生3:尖尖的。(板書:尖尖的)。
師:再壓壓邊,有什么感覺?
生1:滑。
生2:溫柔。(課堂上出現(xiàn)一陣笑聲)。
生3:舒服。
師:為什么會舒服?
生:平平的。
生:直直的。(板書:直直的)。
師:請大家在自己的身邊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
生1:桌子上的角。
師:請指出。
生上臺指桌面上的4個角。
師:對,這張長長的桌子有4個角。
生2:這個鉛筆盒上有角。
師(舉鉛筆盒):大家看看,這個頭是(生:圓圓的),所以(不是角)。
生3:書(用手指)。
師:書本有4個角。
生4:門。
師:上來指一指。
生指教室門上的角(4個)。
師:大家找的很好,老師這兒有幾張圖,看誰能找出角,把它指出來。(課件出示剪刀圖)。
生1指剪刀頭。
師:同意嗎?(生不同意)誰來說說不同意的理由。
生:有一條邊是彎彎的,不能算。
師:回答的很好,給第二小組加一個五角星。
生2:指剪刀把上突出的部分。
師:這個是角嗎?
生:不是。
師:到底這個角藏在哪里呢?再仔細找找。
生3:指剪刀張開部分。(課件顯示找正確了)。
師:大家一起來做運動,描一描角。這個角找得好辛苦呀!下面來看這個(顯示插一根吸管的可樂罐)。
生指吸管上的角。
師:你也找對了嗎?對的給自己鼓勵一下。
師:看看鐘面上的。出示第三幅圖:一個鐘面。
生指分針和時針的夾角。
師:很好,我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三個角?,F(xiàn)在我們把這些角的外衣脫掉,來仔細看看。(課件顯示3個角)。
師指第一個角:這個點叫什么?
生:起點。
生:頂點。
生:點。
師:(板書頂點)這兩條呢?
生:邊。(師板書:邊)。
師:請同學們指這個角(第二個角)的頂點和2條邊。
生指。
師指第三個角:看你指的是否和大家一樣。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是不是角,是的請露出你的笑臉,不是的用哭臉表示。
逐個判斷:1、兩條邊沒連上的(離得較遠);
2、正確的;
3、一邊是曲線的。
師:為什么不是?
生:因為有一條邊是圓圓的。
4、兩條邊沒連上的(離得較近);
師:為什么不是?
生:兩條邊沒有連住。
師:沒有頂點了。
5、正確的。(要求學生指出頂點和邊)。
師:剛才大家表現(xiàn)得很好,每個小組再加一個五角星。現(xiàn)在是幾星級了?還是二星級的別灰心,因為還有(生:機會)。
師:這是老師畫的一個角。大家也想畫畫嗎》。
生畫角。師提醒不要用波浪線畫角,有的尺子的一條邊是波浪線的。
很快有學生畫好了。
師:畫好的,再好一個。
生繼續(xù)畫,有的還沒畫好,有的2個都畫好了。
師:畫好的小朋友把漂亮的姿勢擺出來,讓老師一看就知道你已經(jīng)畫好了。
師:誰愿意把你畫的角展示給大家?
生1上臺展示:畫了2個。
師:你是怎么畫的?
生1:先畫一條邊,再畫一個點。
師插:叫什么?
生:頂點。
生1:再畫一條邊。
師:我知道了,他是先畫。
生2展示。
師:你是怎么畫的?
生2:先畫2條邊,再畫頂點。
生3展示:畫了2個三角形。有學生嘆氣。
師:為什么?他畫了2個三角形,其實他畫了幾個角呀?
生:6個角。
師問生3:你是不是描出來的?
生3:是的。
師: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師是怎么畫的?
生:想。
師邊畫邊說:先畫一個頂點,再畫一條邊有沒有和老師一樣畫的?(有幾個學生舉手)大家用老師這樣的方法再畫一個角。
生畫,師提醒:角的嘴巴可以朝上,也可以朝左邊。
師:畫角就到這兒。下面我們來做游戲。
要求學生用信封里提供的材料做角,材料有:繩子,圖釘,長方形小紙片,小棒??梢宰杂蛇x擇。
生做角。
師:做好后將你的角展示給同學看,你的角在哪里。
有學生開始展示。
師展示一學生的角(用紙片和圖釘做的):你們看看,這個角會怎樣?
生:會變形。
師:對,可以變形,它的嘴巴可以張大,也可以縮小。(邊說邊演示)。
有一個學生說象:剪刀。
師:做好的可以展示給聽課老師看看。
師:我們今天學了什么?
生:認識角。(師板書)。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十一
1、描角想角,體驗角的抽象過程。
剛才我們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現(xiàn)在老師就把這部分在黑板上描了出來。(教師描出三角板其中一個角)。
現(xiàn)在老師把三角板移開以后,留在黑板上的會是一個什么樣子的圖形呢?(移開三角板)像這樣的圖形,就是我們數(shù)學中的角。
2、課件演示,形成角的正確表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許多物體表面上某一部分形狀是一個角。比如:房子的頂部,五星紅旗,剪刀張開的這部分形狀是一個角,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圖形也是一個角。(課件演示實物的角到數(shù)學的角的抽象過程)。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十二
對于小學生來說,多做二年級數(shù)學練習題有助于同學們成績的提高,接下來為大家提供了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時間練習題,同學們可以認真做一下,相信一定會幫助到大家的!
一、我會填。
1、在鐘面上,時針從7走到8的時間是()小時,時針走1小時,分針正好走()圈,是()分。鐘面上一共有()個大格,()個小格。
2、時針指在4上,分針指在12上,表示()時。分針從12走到12,是()分,是()小時。
3、7時30分到10時30分,經(jīng)過()小時。時針從7到11,經(jīng)過了()小時。分針從2走到6,共走了()分鐘。
4、學校下午2時上第一節(jié)課,每節(jié)課40分,第一節(jié)下課是()時()分,課間休息10分,第二節(jié)是()時()分上課,()時()分下課。
5、1小時=()分,120分=()時。
6、()時整,時針、分針重合。
7、學校秋游,8:00出發(fā),9:10到達,路上用了()時()分。
8、上午8:00開始下雨,下了4個小時,()時雨才停止。
二、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1.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
2.小學生每天在校時間是6()。
3.看一場電影要2()。
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
5.從上海坐火車到北京要17()。
6.李勇從家走到學校要15()。
7、我們放學的`時間是11()30()。
三、判斷。
1、分針走一圈是1分。()。
2、晚上7時新聞聯(lián)播開始。()。
3、小明下午2:00到校,4:30分放學,下午在校的時間是2小時30分。()。
4、鐘面上最短的針是分針。()。
5、電子表上顯示6:45就是6時45分。()。
6、分針從一個數(shù)字走到下一個數(shù)字是5分鐘。()。
7、媽媽每天工作8小時。()。
四、在鐘表盤上撥出下列時刻。
1、5:559:3512:009:003:00。
2、鐘面上時針和分針形成鈍角的是:
鐘面上時針和分針形成形成銳角的是:
鐘面上時針和分針形成形成直角的是:
五、拓展延伸:
1、博物館開放時間是上午8:00~下午4:30。
(1)現(xiàn)在是7:35,離開放還有多長時間?
2、小花貓從一樓到二樓用了1分鐘,按這樣的速度,它上到六樓共要多少時間?
3、鋸一根木頭,每鋸一段要用8分鐘,鋸成5段要用多少分鐘?
4、小明從家到學校走了40分鐘,在7;30到學校,小明在()時()分從家出發(fā)。
5、老師從9時40分開始開會,開了40分鐘,會議應在()時()分結(jié)束。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十三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大小有關(guān),與兩邊的長短無關(guān)。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學會畫角、做角,能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認角。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以及認真傾聽他人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的習慣。并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源于實踐的思想.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十四
(2)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1個大格有5個小格。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
(3)時針走1大格分針要走一圈,所以1時=60分;。
(4)半小時=30分,一刻鐘=15分鐘。
(5)時間的讀與寫:如3:30,可以讀作3時30分,也可以讀作3點半;8時零5分應寫作8:05。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要按著時間的先后順序安排事件,時間上不能重復。
(2)問過幾分鐘后是幾時,先要讀出現(xiàn)在是幾時,再推算過幾分鐘后是幾時幾分。
(3)時針和分針能形成直角的時刻是3時和9時。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十五
知識與技能: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了解平年、閏年的有關(guān)知識,能判斷平年、閏年。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交流、討論、計算培養(yǎng)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讓學生感悟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記住各月及平年、閏年天數(shù)。
發(fā)現(xiàn)并掌握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引思
1、觀看孫悟空贈送的禮物—年歷片,激疑引思。"這上面有許多關(guān)于年、月、日的秘密,你們快把答案找出來吧!"
2、燈片出示思考題,同時師板書課題: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大、小月
同桌同學交流觀察結(jié)果,老師請學生回答發(fā)現(xiàn)
(1)1年有12個月。
(2)1、3、5、7、8、10、12月都有31天。
(3)4、6、9、11月都有30天。
(4)2月有時28天,有時是29天。
總結(jié):習慣上將31天的月份叫"大月",一年中有幾個大月?
哪兩個連續(xù)的大月?
把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一年中有幾個小月?
2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有時28天,有時29天,我們叫它"平月"。
2、如何記憶大、小月呢?
先組織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3、計算全年天數(shù)
問:知道了每個月的天數(shù),能算出一年有多少天嗎?
學生回答,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哪種算法最簡便,再用計算器算出得數(shù),匯報結(jié)果。
問:為什么一年會有兩種天數(shù)?主要原因在哪?
歸納:二月有28天的一年有365天,我們叫它"平年"。
二月有29天的一年有366天,我們叫它"閏年"。
問:為什么會有平年、閏年之分呢?
問:閏年比平年多幾天?多的這一天放在哪個月?
區(qū)分平年、閏年主要看什么?
4、判斷平、閏年
持有1900年年歷的同學有爭議,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并說明:遇到整百年份時,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
《年、月、日》教學反思教學反思練習:說一說下列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閏年?
1600年、1700年、1840年、1949年、1997年
5、課外知識拓展
關(guān)于年、月、日的知識,除了剛才所學的,你還知道哪些?說給大家聽聽。
三、理解運用
1、小明滿12歲時,只過了三個生日,他的生日是幾月幾日?
2、動手操作
放申奧實況的錄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及愛國思想。
璧合將不完整的20xx年年歷片制作完整。
要求:先兩人交流討論,再用最快的方法制作,做完后可美化年歷卡。
四、課后延伸
同學們,你想知道有關(guān)年、月、日的更多秘密嗎?那就課后查資料研究吧!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十六
認識厘米是義務教育課程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經(jīng)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用為什么他們說的數(shù)不同?引起學生思考,體會建立統(tǒng)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按照課程要求,要讓學生了解米尺,懂得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并通過看、量、畫等學習活動形成厘米的長度表象。
1、數(shù)學活動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小學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學時要讓學生感到生活之中處處有數(shù)學。認識厘米的教學,就是從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矛盾中引入的。由此教師引導學生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事物,想身邊的事情。在學生獲得新知以后,教師又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估測周圍事物的長度,去調(diào)查厘米在生活中的運用。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可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拓展創(chuàng)新空間。
2、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知識,形成技能。
教學不僅要重視知識的最終獲取,還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探究過程。本課教學注重引導學生以合作探究為主要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求學生通過在尺上找一找1厘米是從哪兒到哪兒,用手比畫1厘米的長度,閉眼想一想1厘米的長度以及找一找生活之中l(wèi)厘米長的物體等活動來建立1厘米的表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2厘米、3厘米等幾厘米的具體長度,進一步認識厘米。其次,在探究用厘米量、用厘米畫的活動中,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小組合作、,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使他們在發(fā)現(xiàn)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獲得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3、加強估測,發(fā)展空間觀念。
估測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加強估測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正確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強其空間觀念與學習興趣。教學時,教師通過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l厘米以及對周圍物體的長度先估計、再量一量的活動,使學生在比照中積累經(jīng)驗,形成初步的估測能力。
1、結(jié)合生活實際,經(jīng)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l厘米的表象,初步學會量線段的長度。
3、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發(fā)展空間觀念。
4、培養(yǎng)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其進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數(shù)學事實。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學會用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建立正厘米的表象;
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尺以及可度量長度的物體若干。
一、聯(lián)系生活,統(tǒng)一認識。
1、找原因。小豬能能可能干啦!有一天,它幫媽媽鋤地。它干了一整天,餓極了。晚上回家吃了2碗飯。第二天,它又干了一整天的活,到了晚上,它吃了8碗飯。這可能嗎?(碗有大有小。)。
2、量課桌。(1)讓學生選擇一個課前準備好的鉛筆、小紙條、文具盒等物體,和自己的課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測量工具為標準匯報每個人課桌的長度。(答案不一。)。
3、師:大家說得都對,但為什么所說的數(shù)不同呢?(因為我們測量課桌所用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有什么辦法可以使我們量的結(jié)果一樣呢?(大家都用同樣的工具去量。)。
4、導入揭題:你們的辦法真妙!要想取得一致的結(jié)果,我們需要有統(tǒng)一的測量工具。有誰知道我們通常用什么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尺子。)今天,我們就要認識在量比較短的東西時所使用的國際上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厘米。(板書課題:認識厘米)。
探究一:認識直尺。
2、指生交流,相機引導學生認識刻度數(shù)、刻度線、刻度0。
1、看一看:1厘米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來聽一聽電腦博士的介紹。
(多媒體動態(tài)顯示尺上1厘米的線段,并說明:從刻度0到刻度l,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板書:1厘米)。
請大家拿出尺子,好好看看,土厘米有多長?
2、比一比:你能用兩個手指比畫出1厘米大約有多少長嗎?(師做拇指與食指比畫狀。)。
3、記一記:請小朋友看看這一段距離,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4、找一找:
(1)你還能在尺上找到其他的1厘米嗎?
學生自由回答,要求說清從刻度幾到刻度幾之間的長度也是土厘米。
(2)找找看,大家?guī)淼奈矬w中,還有你的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同桌交流后匯報。(手指的寬、牙齒的寬、橡皮的厚度、扣子的直徑等。)。
1、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是2厘米長?(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答案。如:從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從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從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2、請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畫一下2厘米大約有多長。
4、思考:通過在尺子上找這幾個不同的長度,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相機點明:從0刻度到刻度幾就是凡匣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數(shù)減去前面小的刻度數(shù),得幾就是幾厘米;是幾厘米,這幾厘米里就有幾個1厘米。
三、實踐應用,練習鞏固。
(一)學習用厘米量。
1、量整厘米數(shù)。
(1)嘗試測量同一學具。
出示書上量一量的主題圖,要求學生按圖上的方法量一根8厘米長的小棒。(師留意不同量法。)。
(2)交流測量結(jié)果,說說你是怎么量的。
(3)實物投影演示正確量法與錯誤量法,進行辨析比較。
(4)小結(jié):量一個物體時,可以把尺子o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再看這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刻度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5)口答想想做做第1題。(媒體出示,關(guān)鍵處閃動識別。)。
(6)學生填寫書上量一量中的鉛筆長、線段長。
2、量非整厘米數(shù)。
(1)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中的兩條線段(紅線段與藍線段),要求男生測量紅色線段的長,女生測量藍色線段的長。
(2)交流:男生可能說紅色線段長8厘米,女生可能也說藍色線段長8厘米。
(3)比較:紅色線段和藍色線段一樣長嗎?(電腦驗證不一樣長。)。
(4)辨析:紅色線段的長是8厘米多一些,藍色線段的長是8厘米少一些。
(5)指出:像這樣的兩條線段都可以說是大約長8厘米。以后我們遇到量線段或物體的、長度不正好是整厘米數(shù)時,可以看它最接近幾厘米,就說它是大約幾厘米長。
(6)量一量,,填一填。(想想做做第3題。)。
(7)學生活動:先估計,再量一量。(想想做做第4題。)。
先完成的小組還可組織估計、測量其他物體的長度。
交流反饋,追問:你是怎樣進行估計的?相機表揚用身上的厘米尺去解決問題的學生。
(二)畫整厘米的線段。
1、學生嘗試畫一條4厘米的線段。有困難可以看書自學。
2、指生上臺示范畫,要求邊畫邊說畫的過程。(注意肯定其他畫法。)。
3、檢驗:用尺量一量所畫線段是不是4厘米。
4、練習:
(1)想想做做第5題。(指生板演,同桌互相檢驗。)。
(2)想想做做第6題。(鼓勵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四、總結(jié)延伸。
1、師:通過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2、布置延伸作業(yè)。
(1)回家后,以厘米為單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歡的物體的長度。
(2)課后調(diào)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是以厘米作單位的。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十七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謎引入?!拔矣幸粋€好朋友,嘀噠嘀噠的不停的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這是什么?鐘表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間)請你來說說這是幾時?(生:8時多)8時多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繼續(xù)研究有關(guān)時間的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時間。)。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認識鐘面。
師:我們要想認識時間可離不開鐘表這個朋友,請大家仔細地觀察一下鐘面,看看鐘面上有什么,同桌一起說一說。
師:好,說完了吧,誰愿意來把你看到的說給大家聽。誰想來?
(對,它和尺子上一樣,也有刻度線,看看這些刻度線有什么不同?)師:對數(shù)字的都是長一點的刻度線,這些長刻度線把鐘面分成了幾大格?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生:1,2,3,4,5,6,7,8,9,10,11,12。
師:好,這12個大格你們也數(shù)出來了嗎?
生:數(shù)出來了。
師:除了長刻度線,還有許多短刻度線,這些短的刻度線把一大格分成了幾小格?小朋友們自己來數(shù)一數(shù)一大格是幾小格,一共有幾小格?可以同桌商量一下。有知道的你說說。
生:有5個小格。
師:一共有幾小格呢?
師:對不對?咱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可以和屏幕一起數(shù),聲音大一點。(課件演示一個大格有五個小格)。
生:2,3,4,5。
師:那整個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大家都數(shù)的是60個嗎?你是怎么數(shù)的?
師:那你是怎么數(shù)的?
生:我是一大格,一大格數(shù)的。
師:你給大家上前面數(shù)數(shù),我們看看她是怎么數(shù)的?
(課件演示:鐘面上有60個小格)。
認識1分,幾分。
師:(課件演示:時針走一大格是一時)那我們看分針走了1小格是幾分啊?(課件演示)。
生1:分針走1小格是1分。
師:不錯,分針走1小格就是1分鐘。分針走兩小格呢?你說?生:分針走兩小格是2分。
師:那分針從12走到1是幾分?
生:分針從12走到1是5分鐘。
師:是的,走到1是5分鐘。那分針如果從12走到2是幾分?
生:12走到2是10分。
師:對,分針從12走到2是10分鐘。如果分針繼續(xù)走,走到3。多少分?生:分針從12走到3是15分鐘。
師:對,分針從12走到3是15分,如果分針繼續(xù)走,走到4是多少分呢?走到5是多少分?走到6、7、8,9、10、11、12各是多少分,你知道嗎?生:知道。
師:我請##給大家說?大家注意傾聽哦!
生:分針走到4是20分鐘,分針走到5是25分鐘。
師:誰想接著說?生:分針走到6是30分鐘。
······走到12是?
師:回到12了,這時分針正好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生:60分。
師:真不錯,分針走一圈正好是60分(課件演示:分針走一圈是60分)。
認識1時=60分。
師:時針和分針是一對好朋友,時針走,分針也走,現(xiàn)在請你再次觀察屏幕上的時針和分針是怎么走的。男生觀察時針,女生觀察分針(播放課件)。
(1)男生匯報:時針走了一大格,是1小時。
(2)女生匯報:分針轉(zhuǎn)動了一圈,是60分。
(3)研討:剛才時針走了一大格,是1小時,分針轉(zhuǎn)動了一圈,是60。
分,時針和分針同時走同時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時=60分)。
師: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時針和分針同時走,又同時停,雖然他們所走的路程不同,但他們所用的時間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說,1時就等于60分。誰給大家讀一遍?好,你來讀。
生:1時等于60分。
讀時間。
我們認時間的時候,不僅要看分針,而且要看誰?
生:時針。
師:好,下邊我們一起來認認時間,這是幾時?
大屏幕出示鐘表。(5時)。
生:5時?
生:時針指向5和6的中間,還沒有指到6,指到5和6的之間,所以就是5時多。
師:時針指在4和5之間,就是4時多。我們繼續(xù)看,這是幾時多?(出示:6時10分)。
(學生討論)。
小朋友們,知道幾時我們看時針,那要知道分就得看分針了。
出示4時5分。
們還可以寫做8時05分。(板書:8時05分)像這樣的時間,你們會寫吧。
生:這是8時半。
師:我們還可以說成8時多少分?
生:30分。
師:對,8時半也就是8時30分。再看,這個時間可難,誰認出來了?(出示:4時55分。)。
生:5時55分。
師:還有什么不同意見,你說說?
生:5時55分。
師:都認為是5時55分嗎?就沒有不同意見,你說說?
生:這是4時55分。
師:那你說說怎樣想的,為什么是4時55分呢?
生:沒有。
師:所以我們說它是4時多,分針指向11,所以我們說它是4時55分。聽懂了嗎?
生:聽懂了。
師:4時55分,還差多少分就是5時了?
生:差5分,
師:4時55分也可以說成差5分5時。
誰能這樣說說?
生:差5分5時。
生活中的.數(shù)學。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時間無處不在,現(xiàn)在咱們來看,這是在哪?
生:天安門廣場。
師:北京天安門前,這是__日北京天安門前升降國旗的時間。誰認識這個時間?
升旗降旗。
師:再看這是一張北京西到鄭州的火車票,你知道是幾時幾分開?
總結(jié)讀時間的方法。
生:聽懂了?(課本91做一做)。
師:學會了認時間,你們高興嗎?老師也很高興,我們一起聽1分鐘的歌曲。(放歌曲,同時屏幕鐘表鐘表計時一分鐘)。
(聽歌曲)。
師:歌還沒有聽完呢,1分鐘的時間就到了。那你覺得1分鐘的時間怎么樣?你說說。
生:我覺得1分鐘的時間很快。
師:很快,的確,1分鐘的時間快的連一首歌都聽不完,雖然一分鐘很短暫,
生:能。
三、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1、練習二十三第1題。
紅紅的一天。
自己先說一說,生說。
第一幅誰來說?
生:7時5分,紅紅在刷牙。
······。
2、連一連。
練習二十三第2題。
2、你能在鐘表上播出下面的時刻嗎?
表格出示:上午預備時間:7:50。
本節(jié)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使學生覺得數(shù)學就在身邊。我不是為了教學而教學,而是遵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精心設計,讓學生懂得學好數(shù)學就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我充分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同時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運用多媒體與實物相結(jié)合的教學手段,構(gòu)建教學模型,使原來抽象的概念更加具體化、生動化,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認識時間”是在認識鐘表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由于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教學時,我注意選取富有情趣的學習素材并借助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時間概念。教學開始,我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和課本的主題圖引入,使學生感受到時間與生活的關(guān)系,并提高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新授部分分為這幾個層次:首先,多媒體展示了一個鐘面,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鐘面上有12個數(shù)、指針和格子。緊接著,通過圖像的閃爍及聲響效果,讓學生了解到12個數(shù)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每個大格又被分成了5個小格。然后,再通過動態(tài)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小格的過程,讓學生清楚地認識了時和分。接著,通過動畫演示和__的變化,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周的過程,讓學生得出1時等于60分,較好地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最后通過“小芳的一天”、給小動物找座位、“吃”水果,認時間這幾個活動來鞏固新知,貼近學生生活,體現(xiàn)了“生活數(shù)學”的新理念。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十八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為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初步認識,并結(jié)合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有趣的七巧板》。
本單元教材的編排特點:
1、緊密聯(lián)系學生以有的經(jīng)驗,通過豐富的活動,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中的多邊形。教材以學生已經(jīng)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為起點,引導學生關(guān)注這些圖形邊的數(shù)量,知道可以以它們邊的數(shù)量分類、命名。這樣安排,有利于學生主動地認識平面圖形。
2、通過折、剪、拼等活動,突出圖形的變換,是學生感知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折、剪、拼等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充分感受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和變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一向開放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行能力,并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合作意識。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認識四邊形、五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2、通過對圖形的折、剪拼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意識。
課時安排:共3課時:
認識多邊形2課時有趣的七巧板1課時。
課題一、認圖形(一)。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認識多邊形的過程,能夠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2、進一步增強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引導學生回憶節(jié)假日和爸爸媽媽去哪些地方玩過。。
2、談話: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你們從沒有去過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圖形王國”(出示圖片)。
二、主動探索,合作領悟。
1.認識四邊形。
(1)知道長方形、正方形也可稱為四邊形。師:讓我們打開“圖形王國”的門,瞧瞧遇到了誰?(出示長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讓同學們認一認)“小朋友好,出示對話框:謝謝大家還記得我們。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我倆還有一個同樣的名字呢?你們能猜到嗎?”(學生猜一猜)(師邊說邊示范,學生跟著摸一摸)再拿出依請小朋友拿出一張長方形紙片,用手沿著四周摸一摸。(會發(fā)現(xiàn)它們都有四條邊)仗正方形沿著四周摸一摸,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分小組討論一下。
出示畫好的長方形、正方形圖,指名上來指一指長方形、正方形的四條邊各在哪里?
師:其實,我們剛才摸的地方就是圖形的邊,請大家再分別摸一摸長方形、正方形的邊,數(shù)給同桌(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數(shù))看看是不是都有四條邊。學生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相互交流。
出示:它們各有四條邊,是四邊形。
(2)認識其他形狀的四邊形。談話:讓我們再到“圖形王國”看看,還能遇到哪些圖形。(出示書上“試一試”圖形)如果將這些圖形分類,你想怎樣分?學生拿出相應學具分一分。(師指名在幻燈機上分)展示學生的分類,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分。
學生的分類可能有下面兩種:認識的分一類,不認識的分一類;四邊形分一類,三角形分一類。它們手指著學生分出的其他四邊形說:這些圖形和我們一樣。出示長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它們也都有四條邊,是四邊形。
引導學生在釘子板上圍出不同形狀的四邊形,先小組交流,在組織全班交流。
2.認識五邊形談話:小朋友,剛才我們認識了四邊形,現(xiàn)在請拿出一張四邊將它任意次,然后用剪刀沿著折痕剪下,看能見剪出個什么圖形。學生動手操作。如果剪出的圖形給它取個名字,你想叫它什么呢?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參與活動,發(fā)現(xiàn)剪法不同的學生。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兩個畫好的五邊形,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邊的跳數(shù),說一說各有幾條邊,是幾邊形,最后出示話框,讓學生齊讀。讓學生在釘子板上圍出不同形狀的五邊形。
3、認識六邊形想一想、議一議:六邊形是什么樣子呢?動手折一折、剪一剪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圍一圍。
三、總結(jié)評價,應用擴展。
出示“想想做做”
第1題。(指名上來指一指、說一說,其余學生補充)分小組討論,匯報。引導回憶:平常還見過哪些物體的面的形狀是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分小組討論,讓幾名學生說一說。
2.做“想想做做”第2題。組織學生想一想,再搭一搭,最后在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
四、總結(jié)評價,點撥學法今天,我們?nèi)チ恕皥D形王國”,你學到了哪些本領?教學隨筆:
課題二、認圖形(二)。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27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等方法,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2、參與對圖形的圍、搭、折等實踐活動,體會圖形的變換,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意識。教學過程:
一、認識圖形的練習。
2、完成第4題。(1)教師出示依仗長方形紙,沿著長邊對折,展開后,再折入一個角,成為一個五邊形。提問:現(xiàn)在是幾邊形?請學生照樣子折一折。(2)再將另一個角折入。提問:這又是幾邊形?你會折嗎?學生照樣子折一折。(3)看書第27頁,請學生照樣子繼續(xù)折一折,并根據(jù)折的情況填寫題中的小括號。(4)啟發(fā):你還能繼續(xù)往下折嗎?組織學生先小組討論、交流,再指名匯報。小結(jié):剛剛我們利用手中的四邊形--一張長方形紙,折出了許多五邊形、六邊形。
3、完成第5題。(1)說明要求。(2)小組討論,動手實踐并交流。(3)指名匯報,表揚有多種想法的學生。4、完成第6題。(1)說明圖意。(2)學生動手試一試,剪的結(jié)果可有多種方法,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三、全課總結(jié)提問: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目標:
1、通過拼圖形,體會填寫的變換,發(fā)展空間觀念。
2、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與同學的交往、合作意識。
3、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發(fā)展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過程:一、認識七巧板。
2、請學生試著用兩塊拼成一個正方形。(1)學生們拼,指名板演(2)說說自己是怎樣拼的。(3)動手操作:試一試用七巧板中的兩塊,拼成一個三角形、再拼成應該平行四邊形。
二、動手操作。
1、提問: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圖形?
2、分小組活動:用七巧板中的三塊,拼出一個已經(jīng)認識的圖形(1)學生分小組活動。(2)指名板演、講解。(3)指名分組匯報時,應多鼓勵、表揚有多種結(jié)果的同學。
3、分小組活動:用七巧板中的四塊、五塊、六塊。是否也能拼成我們認識的圖形?
4、出示第29頁的四幅圖。5、說明:用七巧板不光可以拼出我們認識的圖形,還能拼出有意思的圖形。請形式分別說說著四幅圖是什么?再讓學生分組動手拼出美麗的圖案。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十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鐘的表面結(jié)構(gòu)及時針、分針運轉(zhuǎn)規(guī)律,學習看整點。
2、養(yǎng)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內(nèi)容:
《時鐘》。
活動準備:
時鐘模型一個、小時鐘若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猜謎語你見過什么樣的鐘?(鬧鐘、座鐘、落地鐘)鐘有什么作用?(起床)。
小結(jié):最短的叫時針,較長的是分針。鐘面上有數(shù)字1-12,數(shù)字緊挨著數(shù)字之間為1格,一共有12格。
三、《龜兔賽跑》故事導入師:誰贏了?
小結(jié):分針跑一圈,時針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時。
四:出示三個鐘,請幼兒觀察。
師:這三個鐘一樣嗎?哪里一樣?有不一樣的'地方嗎?請幼兒回答。
例: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1,是1點整。
(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游戲:考考你,請幼兒撥鐘。
那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來記錄時間?(幾點整就寫幾,兩個點,兩個0,表示整點)。
五、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幼兒說:老狼老狼幾點了?教師出示卡片,幼兒撥。
六、出示兩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為什么時間一樣,而小朋友干的卻不一樣?
你的一天是怎樣安排的?回家和媽媽一起制定一個時間表。
教學反思:
幼兒興趣非常高,并記住了時間,培養(yǎng)了他們熱愛時間的好習慣。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二十
教學內(nèi)容:
教材解析:
倍是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的內(nèi)容,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這一內(nèi)容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nèi)乘法和初步認識了除法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有關(guān)倍數(shù)、分數(shù)、比例等知識的基礎。教材選取了老師帶領同學們到大海邊采集貝殼標本的情境,以解決問題為主線,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倍的意義,建立倍的概念,溝通倍與幾個幾之間的聯(lián)系,知道解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可以用除法計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通過實物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理解倍的意義,知道解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用除法計算。
2、在比較兩個數(shù)量時溝通同樣多和1倍的聯(lián)系以及幾個幾和倍的聯(lián)系,使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3、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體驗,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養(yǎng)成樂于動腦的良好習慣,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建立倍的概念,知道解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用除法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倍的意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貝殼圖片,練習作業(yè)紙,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素材。
2、交流反饋問題。
預設一:學生可能提出有關(guān)和、差的問題,說明:同學們提的是我們以前學的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和、差關(guān)系的問題。
預設二:學生可能提出有關(guān)倍的問題。
(說明:預設二是根據(jù)上課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提出倍的問題這一生成而設計的。)。
3、談話:王晶也提了一個問題,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生齊讀問題,師板貼問題。
4、談話:讀完后,你有什么問題嗎?(生可能提問:什么是倍?)是啊,倍的知識咱們以前沒有見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它,和倍做朋友。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喜歡的海邊拾貝殼的情境導入新課,容易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新課的教學做好情感的鋪墊。利用課件出示的問題,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一)操作演示,初步認識倍的意義。
1、談話:請同學們再仔細讀一遍問題。(生齊讀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指生說)。
2、擺一擺:用你手中的學具把王丁和李飛的貝殼數(shù)擺出來。
生操作學具,師巡視指導。
交流展示擺法。
3、觀察:李飛拾的6只貝殼和王丁拾的3只貝殼有什么關(guān)系。
預設一:(1)李飛拾的貝殼數(shù)比王丁拾的多3只。
(2)王丁拾的貝殼數(shù)比李飛拾的少3只。
預設二:李飛拾的貝殼數(shù)有兩個王丁拾的那么多。
預設三:李飛拾的貝殼數(shù)是王丁的2倍。(這是上課時課堂上生成的內(nèi)容。)。
4、(1)根據(jù)預設一來設計的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談話: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一眼就看出李飛的貝殼數(shù)比王丁的多3個?
預設一:畫豎線(在李飛和王丁同樣多的3只貝殼后面畫豎線)。
預設二:分一分(將李飛的貝殼數(shù)分成3只和3只兩部分)。
談話:現(xiàn)在李飛的貝殼數(shù)分成了幾部分?
預設:兩部分。
談話:(師指著每一部分)李飛的這一部分和王丁的貝殼數(shù)有什么關(guān)系?這一部分呢?
預設:同樣多。
預設:也是同樣多。
(2)根據(jù)預設二來設計的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談話:你能給大家擺一擺,讓我們一眼就看出李飛拾的貝殼數(shù)有兩個王丁拾的那么多嗎?
生到黑板擺一擺,分一分。
談話:現(xiàn)在李飛的貝殼數(shù)分成了幾部分?
預設:兩部分。
談話:(師指著每一部分)李飛的這一部分和王丁的貝殼數(shù)有什么關(guān)系?
預設:同樣多。
這一部分呢?
預設:也是同樣多。
(3)根據(jù)預設三即課堂生成來設計的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談話:李飛的貝殼數(shù)是王丁的2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給大家說一說嗎?
課堂生成:李飛的貝殼數(shù)里面有2個3,所以李飛的貝殼數(shù)是王丁的2倍。
談話:你真棒!老師這節(jié)課要講的內(nèi)容你都提前會了。真是個喜歡學習的孩子!
談話:同學們看,如果把王丁的貝殼數(shù)3只看做1個3,根據(jù)這位同學說的,李飛的貝殼數(shù)里面是否有2個3?(預設:是)。
談話:那誰能上來指一指,說一說?
生到黑板上指一指,說一說。
5、講解:我們把王丁拾的3只貝殼看作一份,是1個3,李飛拾的貝殼數(shù)里面有這樣的2個3。
小結(jié):6里面有2個3,我們就說,6是3的2倍。
6、談話:伸出你的小手指,和老師一起來指一指,圈一圈,說一說。
同位互相說。
7、談話:現(xiàn)在請你再動手擺一擺學具,看誰最棒,能讓老師一眼看出李飛的貝殼數(shù)是王丁的2倍。
學生再擺一擺,讓生到前面展示。
追問:為什么要3個一份,3個一份的擺?是根據(jù)誰的只數(shù)擺的?
談話:李飛拾的貝殼數(shù)是王丁的幾倍?現(xiàn)在你知道了嗎?誰來說一說。
(二)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倍的意義。
學生擺,師巡視,指導。
3、展示交流:你是怎么擺的?追問:為什么要2個2個地擺?
4、課件演示:6里面有3個2,6是2的3倍。
設計意圖: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遵循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為學生創(chuàng)造充分的操作活動,并在每次操作前提出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的操作,然后通過操作之后的追問,幫助學生理解每次操作活動的意義,使學生初步體會倍的含義。
三、借助素材,總結(jié)概念。
1、談話:李飛同樣是6只海螺殼,為什么一會兒是王丁的3倍,一會兒又是王丁的2倍?
生交流想法。
2、回顧總結(jié):我們是用什么方法認識倍的?
引導學生梳理認識倍的方法:擺一擺,圈一圈。
3、揭示課題:我們通過擺一擺,圈一圈,說一說,認識了6里面有2個3,6是3的2倍,同學們真的和倍交上了朋友。
設計意圖: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觀察比較,使學生發(fā)現(xiàn)倍數(shù)會因比較標準的改變而改變,初步體會比較標準的重要性,進一步加深對倍的認識。
四、鞏固拓展,應用概念。
1、圈一圈,填一填,說一說,深入理解倍的意義。
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紙的內(nèi)容,然后展示交流。
2、解決問題。
談話:再讓我們回到大海邊,你還能提出有關(guān)倍的問題嗎?
生提問題,師選擇其中三個問題解決。
(1)劉林拾的貝殼數(shù)是王晶的幾倍?
生圈一圈,匯報結(jié)果:8里面有2個4,8是4的2倍。
師說明:8是4的2倍??梢杂靡粋€除法算式來表示:84=2。
讓學生說一說:8表示什么?4和2分別表示什么?
師說明:倍不是單位名稱。學生齊讀有關(guān)倍的小知識。
(2)學生獨立解決丁明拾的貝殼數(shù)是王丁的幾倍?交流算式,訂正結(jié)果。
(3)解決林杰拾的貝殼數(shù)是李飛的幾倍?,
學生獨立解決,交流想法,認識3是3的1倍。
遷移學習:4是4的1倍,5是5的1倍。
學生舉例:說一說誰還是誰的1倍。
觀察:這三個問題有什么共同點?學生交流看法。
小結(jié):像這樣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也可以用除法計算。
設計意圖:在本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通過圈一圈的操作活動進一步加深對倍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引入除法算式,使學生體會,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也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解決。通過解決問題,遷移學習1倍的知識。然后讓學生通過閱讀有關(guān)倍的小知識,理解倍是表示兩個量的關(guān)系,不能做單位名稱。
五、回顧梳理,總結(jié)提升。
談話: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從知識、方法、情感方面進行回顧總結(jié)。)。
設計意圖:在本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從知識、方法、情感方面進行回顧總結(jié),梳理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jié)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倍,解決倍,溝通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二十一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理解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的含義,并能正確運用這些詞匯。
2、讓幼兒初步感知晝夜更替的概念,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時間觀念。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早上、白天、晚上、夜晚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認識早晨。出示早晨圖:圖上有什么?這是什么時候?(早晨)為什么?(因為太陽升起來了,小朋友在洗漱)帶幼兒念讀詞語:早晨。早晨起床后小朋友該干什么呢?教育小朋友早早起床來園參加晨間鍛煉。
2、認識白天。出示白天圖,讓幼兒說說圖上畫了什么?這是什么時候(白天)為什么?(天上掛著太陽,小朋友在做游戲。)帶幼兒念讀詞匯:白天?,F(xiàn)在是白天嗎?(是)為什么?(不開燈,我們可以看到遠處的東西)白天,我們小朋友做些什么事情?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
4、認識黑夜。出示黑夜圖:圖上有什么?是什么時候?(黑夜)為什么?(有月亮和星星,電燈關(guān)了,小朋友在床上睡著了)帶幼兒念詞匯:黑夜。讓幼兒說說黑夜里自己是不是和圖片上的小朋友一樣睡著了。教育幼兒早睡早起。
二、了解時間的晝、夜更替。
1、早晨我們小朋友起床后,上幼兒園。白天我們一起游戲,晚上我們回家,夜里就睡覺休息。第二天我們又開始活動,一天又一天地過去,小朋友就慢慢地長大了。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二十二
《厘米的認識》是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的開始,也是今后學習其他長度單位和有關(guān)測量問題的基礎。教材在安排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以連環(huán)畫“阿福的新衣”為背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感受問題,激發(fā)興趣,為認識“厘米”提供背景。第二部分:“你說我講”包括1個紅點問題和1個綠點問題。紅點問題“這是怎么回事?”引出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引導學生認識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綠點問題“徒弟的一拃有多長?”引導學生探究測量的方法。第三部分:“自主練習”。第1、3題,目的是讓學生應用正確的測量的方法進行測量;第2題,目的是讓學生在有趣的情境中鞏固從不同的起點量得的物體長度的讀法,加深對厘米的認識。
大部分學生對尺子有一些粗淺的了解,極少數(shù)的孩子會測量長度,但對長度單位的概念,1厘米究竟是多少沒有印象,因此本節(jié)課重難點幫助孩子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學會用尺子測量長度。
1、在實踐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2、結(jié)合實際,經(jīng)歷用不同的方法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3、在具體的測量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通過分析,我們確定了本節(jié)課目標的核心概念是:“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學會用尺子測量”。學生需要掌握的行為程度是:“掌握、學會”。本著“目標是方向,目標是程度、目標盡量要檢測”這一原則,基于對教材、學情的具體分析,我們對該目標進行了如下修改,突出了行為動詞,設立本課的學習目標。
1、結(jié)合生活實際,通過幫阿福找原因,體會到統(tǒng)一長度的必要性。
2、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能用手比劃出1厘米長。
3、認識刻度尺,學會測量物體的長度,借助尺子畫線段。
4、通過“長長長”小魔術(shù),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能力。
1、通過故事引入,學生發(fā)言,達成學習目標1,教師及時進行表現(xiàn)性評價。
2、通過用小棒比劃、用手指比劃、尋找生活中大約1厘米長的物體等活動達成學習目標2,教師適時進行形成性評價。
3、通過量長方形邊長、用斷尺量物體長及畫一拃長等一系列動手操作活動,學生能夠有序地思考完成新知識的探究過程,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成學習目標3。
4、通過表演“長長長”小魔術(shù),達成學習目標4。
課前談話:故事《阿福的新衣》。
有個人叫阿福,他到裁縫店想做一件新衣服。師傅說:“你想做什么?”阿福:“我想做一件上衣?!睅煾担骸拔矣脪€來量一量,(說到這里,你知道什么是一拃嗎?)(告訴大家吧,伸出小手,使勁張開,從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之間的長度就是1拃)。我們接著講。師傅量了量阿福身長三拃。量完之后,小徒弟也伸出自己的小手,一拃、兩拃、三拃……照量好的尺寸認認真真地做起衣服來。過了兩天,阿福高高興興地來取新衣服,穿上一看:“啊,這衣服太小了!”徒弟:“師傅說三拃,我明明也做了三拃長啊,這是怎么回事?”
針對一年級學生特點,通過聽過故事讓學生感受到因為師傅手大,徒弟手小。師徒二人一拃的長度不一樣才造成了誤會,讓學生體會到統(tǒng)一單位的必要性。
(一)感知厘米、初步認識。
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認識——厘米。(板書課題:厘米的認識)。
1.感知1厘米。
(1)1厘米有多長呢?看老師手里這根小棒的長度是1厘米。請你也在盒里拿出1厘米的小棒,體會一下它有多長吧。
(3)在生活當中,你見過哪些物體長大約1厘米?
大拇指指甲蓋的寬度(師邊指邊說從這兒到這兒)大約1厘米。這就是你隨身攜帶的尺子了,當你忘記1厘米有多長時,可以隨時拿出來看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體驗1厘米小棒的長度,在腦子中建立對1厘米的感性認識,再比劃1厘米,由易到難,從抽象到具體的一個學習過程。學生掌握了1厘米的長度后,讓他們找找生活中或者是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最接近1厘米,這樣會加深他們對厘米的認識,牢固建立起1厘米的長度觀念。
誰知道他擺得是多長?
你怎么知道的?
那我要擺出6厘米長,就得需要幾個1厘米?
(2)大家擺得真好,我們來看這根彩條長是幾厘米呢?(課件呈現(xiàn),分別是3厘米,6厘米,18厘米)。
標上數(shù)字后,你看它像什么呀?(對,尺子)科學家就是這樣發(fā)明出尺子。我們天天用到尺子,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個智多星交流會,介紹一下尺子的有關(guān)知識。小組四人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在交流中鞏固了讀看幾厘米的方法,體驗到尺子的由來,又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使學生的認識不僅停留在表面,更看到了它的實質(zhì)。
(二)認識尺子、探究測量。
1、認識直尺。
為了看得更清楚,老師把尺子放大了。誰先來交流?
師相機進行板書:0刻度刻度線cm。
你能從尺子上找到1厘米嗎?
真不錯,還有哪到哪也是1厘米?
他們找到了1厘米,你還能找到幾厘米?
設計意圖:讓新知識在合適時機“閃亮登場”,吸引我們的眼球,是我們焦點關(guān)注的對象。讓孩子仔細觀察,自由交流,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也關(guān)注了學生的“語言思維”和“傾聽能力”,語調(diào)的變化加深了學生對“厘米”的關(guān)注。
學生找到:從0-2,從0—3,那從0到4、從0到5呢,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從0到幾就是幾厘米)。
誰還能找到不同的幾厘米?板書:1——3,3——5,5——8,
2、測量長度。
誰來展示給大家看你是怎樣測量的?
同意嗎?物體的一端對準直尺的0刻度,另一端對準幾就是幾厘米。
辨析:看小軍和小剛他們是怎樣量的。你看他量的對不對呢?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測量紙條的方法,以及辨析兩種不同的'測量方法,逐步引導學生歸納出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物體的一端對齊0刻度,另一端對著數(shù)字幾就是幾厘米。
(三)解決問題、目標評價。
1、動手操作:量長方形各邊的長。
那你能不能自己量出長方形四條邊的長是幾厘米呢?拿出作業(yè)紙,寫在上面。量好了用精神的坐姿告訴老師。
2、斷尺。
咱們都成功了,可小強不小心把尺子弄斷了,你能用這把尺子量出彩條的長度呢?誰來幫幫他。
(四)認識線段,鞏固所學。
1、畫線段。
想不想知道你的1拃有多長?感興趣的同學回家看看。
2、小魔術(shù)。
看同學們表現(xiàn)這么好,老師給大家表演個小魔術(shù)。注意看。
(1)變——1厘米,估一估這是幾厘米?(1厘米)你怎么估的?
(2)再來看——3厘米。你估的真準。
(3)再來一次。10厘米。怎么估的?
(4)這會是多長呢?(20厘米)怎么估計的。
你知道老師是用什么來變魔術(shù)的嗎?(卷尺)對,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一種尺子,用于測量較長的物體。
設計意圖:不同的練習有不同的目標,第一層練習包括判斷正確的測量方法以及測量長方形的邊長,鞏固用直尺測量物體的長度。第二層是關(guān)于斷尺的練習以及畫一拃長。在發(fā)展性練習中,我還創(chuàng)新的使用“卷尺”設計了一個“長長長”小魔術(shù),培養(yǎng)學生估計意識和能力,讓學生在游戲中積累經(jīng)驗,把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來。
(五)拓展延伸、全課小結(jié)。
其實人們在測量過程中為了方便還發(fā)明了軟尺來測量衣服,發(fā)明了很長的卷尺用于室外的測量等。我們今天認識的厘米只是比較短的一個長度單位,隨著今后的學習,會了解更多的長度單位,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回家作進一步研究。
設計意圖: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與課題的開題首尾呼應,讓學生既懂得測量又能將課堂知識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且為下節(jié)課學習米的認識作好鋪墊。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篇二十三
2.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及動手操作能力.。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投影片,紙條、小棒、各種尺子、釘子、圖釘?shù)取?/p>
復習導入。
1.讓學生們用課前準備好的鉛筆、小紙條、釘子等物體和自己的課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測量工具為標準匯報每個人課桌的長度.(答案五花八門:有4拃那么長,8根小紙條那么長……)。
2.教師談話:同學們說得都對,但為什么結(jié)果卻都不一樣呢?(因為我們測量課桌所用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3.導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結(jié)果,我們需要有統(tǒng)一的測量工具,有誰知道測量長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剛才有同學用尺子來量課桌的長,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單位,課桌到底有多長.今天我們就要學習在量比較短的東西時,所使用的單位和測量的方法.(板書課題:認識厘米、用厘米量)。
4.師:當我們要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時,一般用“厘米”做單位進行測量.(擴展介紹:厘米在國際上,都用字母cm來表示.板書:cm)。
二、新授。
1.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師:請同學們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師: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長呀?
師:閉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長.。
問:找找看,大家?guī)淼奈矬w中,還有你的周圍,什么物體的長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徑、指甲蓋的寬度、牙齒的寬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是2厘米長?(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答案,如:從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從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從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是3厘米長?從哪兒到哪兒是5厘米長?(匯報)。
問:通過在尺子上找這幾個不同的長度,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從0刻度到刻度幾就是幾厘米;2.用后面大的刻度數(shù)減去前面小的刻度數(shù),得幾就是幾厘米;3.是幾厘米,這幾厘米里就有幾個1厘米.)。
2.學習用厘米量。
嘗試測量同一個學具(一根8厘米長的小棒)。
師:每個同學都有一根小棒,請你用尺子試著量一量這個小棒有多長?
問:測量的結(jié)果是多少?說說你是怎么量的?
正確的量法與錯誤的量法對比(利用實物投影演示兩種量法),使學生鑒別出正確的量法.。
3.師:通過學習,你們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每人拿出一根細繩,分別量出3厘米,5厘米,和相鄰的同學比一比,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發(fā)展性練習。
四、歸納質(zhì)疑。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布置作業(yè)。
1.回家后,以厘米位為單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歡的物體的長度.。
2.課后調(diào)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是以厘米做單位的.。
cm。
當我們要測量比較短物體的長度時,一般用“厘米”做單位進行測量.。
導入時先讓學生以各自不同的測量工具為標準匯報每個人課桌的長度,隨后通過一個“為什么結(jié)果都不一樣”的提問很自然地引出測量單位和測量方法,數(shù)學教案-認識厘米用厘米量,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認識厘米用厘米量》。
教學認識厘米時,先讓學生發(fā)揮想象,隨后通過實物來感受1厘米的長度,實現(xiàn)由抽象到具體的認識過程。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718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