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山西蒙山大佛景點介紹篇一
隋朝仁壽年初,開化寺中新建佛閣以保護大佛,并改名為凈明寺。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淵曾來此禮佛,并將寺名改回開化寺。另一說李淵禮佛是在稱帝之前,禮佛回去后當夜夢化佛滿空,毫光數(shù)丈,登基后李淵將寺名改為開化寺。公元657年(唐顯慶二年),唐高宗李治巡幸并州,與皇后武則天同游童子寺、開化寺,童子寺佛像高一百七十多尺,開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李治與皇后、妃嬪、宮人施舍了很多珠寶、財物、衣服。
毀滅破壞
公元844年(唐會昌四年),開化寺佛閣在唐武宗滅佛中廢毀,蒙山大佛遂暴露在風雨中。公元895年(唐乾寧二年),盤踞并州的河東節(jié)度使、后來追封后唐武皇帝的晉王李克用參拜蒙山大佛后,命人重建開化寺佛閣。歷經(jīng)五年,佛閣終于建成。公元945年(后晉開運二年),鎮(zhèn)守太原的北平王、后來的后漢高祖劉知遠到開化寺焚香禮佛后,出資重修佛像和佛閣,留有蘇禹圭所撰《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
公元990年(北宋淳化元年),開化寺中新修二座高二丈釋迦牟尼舍利塔(即今開化寺連理塔)。元朝末年,開化寺毀廢,只有僧房舍利塔尚在。通常認為,蒙山大佛在這時一齊被毀。公元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晉恭王朱棡重建開化寺,開化寺改名為法華寺。
重新發(fā)現(xiàn)
1983年,參加太原地名普查的市政工作人員王劍霓重新發(fā)現(xiàn)了蒙山大佛。因調(diào)查地名時,王劍霓發(fā)現(xiàn)太原蒙山一帶有很多帶寺字的地名,還有一處地名叫做大肚崖,覺得非常奇怪。實地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大肚崖其實是蒙山大佛的胸部,大佛的頭部已經(jīng)遺失,露出的胸部高度為15.75米,胸部以下埋在土石之中,土石厚達數(shù)十米。佛像背后的山崖頂上的平地還有綿延大約五百米的古建筑遺跡。1983年12月11日,《人民日報》的簡訊中報道了這一消息。20__年9月21日蒙山大佛被列入太原市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_年9月,新修佛頭工程開工,20__年1月,佛頭安放完畢,10月7日,完成修復的蒙山大佛景區(qū)向公眾開放。
蒙山大佛為利用陡直崖壁開鑿而成,位于蒙山近山頂處。佛龕為摩崖敞口式,寬29.60米,進深17米,平面大約為半橢圓形。佛像頭部已經(jīng)遺失,山與頸部平齊,研究者推測當時此處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巖石,開鑿時將它刻成佛頭。佛像背后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遺址,散落有殘碎磚瓦,還有刻著杭州天目山峰徹禪師的斷碣。蒙山大佛為單體佛像,龕內(nèi)外沒有脅侍像的遺跡。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