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悟人生經(jīng)典短句 佛悟人生一句話(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8 06:57:35
禪悟人生經(jīng)典短句 佛悟人生一句話(四篇)
時間:2023-03-18 06:57:35     小編:zd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禪悟人生經(jīng)典短句 佛悟人生一句話篇一

2. 能過清淡的生活,最滿足;有余力幫助別人,最富有。

3. 人生中出現(xiàn)的一切,都沒法占有,只能歷經(jīng)。我們只是時間的過客,終有一天,我們會和全部的一切永別。深知這一點的人,便會懂得:無所謂失去,而只是歷經(jīng)而已;亦無所謂得到,那只是感受罷了。

4. 失去了鴨子,你會急忙找回來,失去了良心,卻不見有人著急。

5. 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6. 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挽回。

7. 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為菩提心,無論修何種法,沒有菩提心,無法獲得解脫,根本沒有成就的可能,若發(fā)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夠成佛。

8. 很多人信佛,學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會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9. 形式上學佛、念佛,實際上求名聞利養(yǎng),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遠一些,少發(fā)俗愿,多做利益眾生的事。

10.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快樂,但卻沒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樂。

11. 要真正了悟我們需要禪修,時間與心,這些全都是有主客體的,結合主客體是最困難的一件事,是無法通過僅僅看一本書來體會的,你必須思維與禪修。

12. 如果朋友讓你生氣,那說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13. 如果生活精神文化豐富,即使物質(zhì)生活平淡,也會感到快樂。

14. 做人間菩薩,首先要做好個人修養(yǎng)。

15. 沒有大病,因為這個人根本沒有能量排出病毒。

16. 過去,已成過去,它只是記憶的殘影。

17. 宇宙在我心中,只是一朵花,一粒沙子,一片葉子,一朵浮云。瓶子里的水,天心月亮,空云。一個佛陀的名字,一個禪宗的心。佛陀說,生命的呼吸。瞬間是永恒的。

18. 每個人都要面對生老病死,誰都逃避不了,誰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科學家、哲學家解決不了,有錢有權也解決不了,只有用佛的智慧,用佛法的教育,面對現(xiàn)實,什么問題都能解決。

19. 有生必有死,人應懼生,不應懼死。無生即無死,究竟解脫。

20. 生活多數(shù)是平淡的重復,活得快樂的人,正是那些守得平淡、懂得感恩的人。我們總是太忙,忙到?jīng)]時間感受生活、享受快樂。奮斗,拼搏,忙碌追逐一輩子,即便取悅了整個世界,最終委屈的還是自己的心靈。不知足,放不下,把好好的人生弄得苦不堪言?;磉_一點,看淡一些,人生沒有多少事情比快樂更重要。

21. 不畏后人,無惡不作?!吨邪⒑?jīng)》卷三,《羅云經(jīng)》

22. 首先要帶兩只眼睛,照透兩頭事,不要只帶一只眼睛,走到一邊。(唐)百丈懷海禪師《古尊宿語錄》卷一卷

23. 符合自然法則,萬物相安無事,相生相成。

24. 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25. 看得破的人,處處都是生機;看不破的人,處處都是困境。拿得起的人,處處都是擔當;拿不起的人,處處都是疏忽。放得下的人,處處都是大道;放不下的人,處處都是迷途。想得開的人,處處都是春天;想不開的人,處處都是凋枯。做何人,在自己;小自我,大天地。——星云大師

26. 活著的氣度是昂首挺胸,獨立寒冬,面對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動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書房,面不改色,揮筆題書的那份悠然寧靜。

27.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49字]

28. 禪語悟道煩惱不除,慧不生;不造福,福不生。

29. 人的一生,沒有一味的苦,沒有永遠的痛;沒有邁不過的坎,沒有闖不過的關。

30. 佛心禪語 縮小自己,縮小對方的眼睛和耳朵。既不傷害他,也能嵌在對方的心里。-證嚴法師

31. 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

32. 禪語悟道懺悔是干凈的,祝福就是祝福。

33. 天天禪語珍惜和培養(yǎng)孩子是責任;孝順和供養(yǎng)父母是責任。

34. 活在當下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人生苦短,光陰金貴。珍惜當下的每一分鐘,心靈之花自然鮮明、生命之花自然蔥蘢。不要總是期待未來怎樣,而忽視了當下?lián)碛小H裟悴荒芗皶r珍惜當下?lián)碛械乃查g,你將錯過一個又一個生命的美好,那么,你又談什么未來?

35. 無憂無慮、灑脫的付出行的目標。

36.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37字]

37. 夢想是一個幸福的念想,想著想著就快樂了,它執(zhí)著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個界標,代表著活力與向上。

38. 常常使別人過快樂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樂。

39. 論理。觀者、以自心眼、反觀本覺、真心之中、有無塵相否。有塵相者、即當、舍之斷之、“滅之”絕之。無塵相者、即為真心也。真心者、到彼岸也。觀者、喻立大圓寶鏡之前、當知、寶鏡之中、之人是誰。亦名、回光反照、照明本心也。 ——滌華禪師 《心經(jīng)注解》

40. 自信不是傲慢,自信也不是自戀。自信實際上是一種揚長避短的大學問題。

41. 最禪意的句子認為自己最好或不如別人是內(nèi)心的障礙;只有能執(zhí)著于我,我才能安心。

42. 不能擁有的,懂得放棄,不能碰觸的,學會雪藏。讀懂了淡定,才算讀懂了人生。淡定需要時間和實踐的積淀和凈化,是一種撥云見日,是一種豁然開朗!少走了彎路,也就錯過了風景,無論如何,感謝經(jīng)歷;生活的主題就是面對復雜,保持歡喜;現(xiàn)在事,就是現(xiàn)在心,隨緣即是可;未來事,未來心,何須勞心。

43. 有翅膀就該去飛翔,有夢想就要去追逐。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卻不能沒有夢;可以一次次跌倒,卻不能一蹶不振。能夠傲視風雨的人,必是生命的強者。

44. 萬物非有非無,而又非非有非非無;中道不片面,而又非不片面。 《大藏經(jīng)卷四十五》

45. 佛心禪語 執(zhí)著時執(zhí)著,放棄時放棄,一切隨緣,以后不后悔!

46.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35字]

47. 在生活中,沒有功利主義的善言善行總是最感人的;此外,真誠的善良,就像珍貴的寶藏一樣,將被珍藏在心中,永遠傳播。

48. 心善,事事皆善;心美,事事皆美。

49. 常常原諒自己,不改進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蒼的原諒。

50. 人生苦短、別省、別等、別放、別忍、別恨。風雨一輩子、開心最重要。人心簡單就快樂!生活簡單就幸福!

51. 怎么才能得到快樂?只要放棄滿腹的牢騷,摒棄虛偽的喬裝,放棄對金錢的渴望,放棄對權勢的窺探,你會發(fā)現(xiàn)快樂隨之而來,懂得放棄才能收獲快樂!

52.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積極地為大眾服務。

53. 戒珠不假刀兵護,戒為伏藏無所侵,戒為勇伴導,戒為出世莊嚴。

54. 受是接受,想是妄想,行是行為,識是識別,與前色字、合并為伍、其名為、五蘊、其號為五陰。

55. 用心凝聚愛的力量,創(chuàng)造愛的循環(huán)。

56. 稻穗成熟,頭自然低下。

57.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21字]

58. 世間上沒有一樣東西是永遠屬于你的,包括你最愛的人,養(yǎng)大的孩子,包括你的財富,你的身體,最后也會回歸塵土。世間的一切我們只有使用權而非永久擁有權。世間的一切都是借給我們用的。所以,凡事都有緣起緣滅,強求不得。人生如過客,歡歡喜喜的來,高高興興地走。最重要的是,把握當下。

59. 人生有輸有贏,得勢順境時不要得意忘形,放縱自己;失勢逆境時不可消極頹唐,放棄自己。成功的人生,要自己定義;快樂的人生,要自己創(chuàng)造!

60. 以自己為真是佛,一念相應的佛,一念相應的佛,無意外國,無意外國佛。《華嚴經(jīng)合論匯編》卷三

61. 世界上最美妙的禮物是朋友的祝福,它如同黑夜里的點點繁星,雖遠在天際,但那份光明卻是彼此的永恒,心里因有了這份祝福而充滿開心,因這點點的星光而充滿幸福。愿您天天喜悅,事事順心,健康始終,天天快樂!

62. 天天禪語一味想改變別人,不自我修正會導致精神障礙。

63. 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經(jīng)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64. 為自己求解脫,還是沒有忘掉xxx我xxx,真正想解脫的人,完全為眾生,為度眾生而成佛。

65. 幸福不是你能擁有多少,而是你的心滿足了多少。一個人的欲望越少,就越能享有幸福的生活。

66. 量大福大。

67.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68. 懂得享受生活的過程,人生才會更有樂趣。每個人都會碰到一些陷阱,每個人都有過去,有的甚至是失敗的往事。過去的錯誤只能說明過去,真正能代表人一輩子的,是他現(xiàn)在和未來的作為。

69. 永遠保持自我警惕,知道如何做正確的事情,生活不會后悔。

70. 事不做,才難;路不走,才遙遠。

71. 我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72.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nèi)心,你放不下。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73. 最禪意的句子幸福不是財富多、權力大、地位高,而是自由、快樂、安全。

74.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觀心、觀相。追求形式,執(zhí)著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遠也成不了佛。

75. 學佛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同情心。如果你失去了同情心,你就會失去佛教的精神。

76. 各有因緣莫羨人。

77. 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78. 誹謗他人就像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79. 嫉妒別人,仇視異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給別人。

80. 不在乎的人是超越自己的人,也是活得瀟灑的人。因為沒有瑣事的羈絆和纏繞,他們相信自己會得到解放,有自己的自由世界讓你馳騁。

81. 每個人都會拖——一輩子有一輩子的拖,中國人常講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那是拖了少年時。相同的,一個月又有一個月的拖,你不是每到學期結束前,就特別忙嗎?那是因為前面大半個學期都比較放松,造成功課的堆積。

82.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83. 煩惱比歲月更易催人顏老。

禪悟人生經(jīng)典短句 佛悟人生一句話篇二

1. 壽者福之本,福者惠之基,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福與壽之源。(明)《靈峰宗論》卷二之四

2. 會說的人用嘴排斥寂寞,會寫的人用筆宣泄孤獨——人生總會有一條路讓你活下去,走與不走看你自己。

3. 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4. 夢,不能做得太深,深了,難以清醒;話,不能說得太滿,滿了,難以圓通;調(diào),不能定得太高,高了,難以合聲;事,不能做得太絕,絕了,難以進退;情,不能陷得太深,深了,難以自拔;利,不能看得太重,重了,難以明志;人,不能做得太假,假了,難以交心。

5. 人生,恰似一次遠足,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人懂你,只是你不懂自己。我們既到世上走了一道,就得珍惜生命的價值。在某種意義上說,生要比死更難。死,只需要一時的勇氣,生,卻需要一輩子的膽識。

6. 生活禪語助人,凈化自己。

7. 參天大樹挺拔聳立,枝繁葉茂,正是來自于深扎大地的根與干構成的三角形的支撐。所以,根死樹必枯。

8. 佛心禪語 用同樣的敵人讓不穩(wěn)定的心穩(wěn)定,用降伏的仇恨讓穩(wěn)定的心穩(wěn)定,用愛讓穩(wěn)定的心發(fā)揮作用。

9. 天天禪語因為過于追求這輩子的名利,往往忽略了修行,所以沒有為死亡做好準備,也沒有把握確的方向。

10. 算什么命,能算出來嗎?除了自己,誰也改變不了你的命運,上師告訴你的是改變命運的方法,你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解脫。

11. 假如我們把煩惱當成處理品,我們都不會自找煩惱。

12. 你的善心,就是佛力的加持,就是上師三寶的加持,上師三寶不在別處,就在心中。你的恭敬心,你的誠心,你的信心,就是上師三寶的加持。心不善,心不誠,怎么求,怎么拜都沒有用。

13. 空者、是真空也、真空者、有靈有覺也。而不是玩空者、玩空者、空無靈覺也、真空能含一切、一切不礙真空。所謂真空、能含妙有、妙有能顯、真空、之德、之用、之靈也。 ——滌華禪師 《心經(jīng)注解》

14. 人生好比一條長長的路,命運之神會為每條路都設置一些障礙,只不過有的設在路前端,有的設在路后端。若把人生拉長看,就會發(fā)現(xiàn)命運總體是公平的。不要在逆境的時候悲觀絕望,前面也許就是一馬平川,也不要在順境的時候得意忘形,前面也許暗礁密布。

15. 若不修內(nèi)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16.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7. 不能把握現(xiàn)在,就無法獲得永恒。

18. 世人誤將假我當真我,以無常當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緣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19. 輕信道聽途說,就像一只傻狗,別人隨便扔了一塊石頭就急忙跑去撿。

20. 佛心禪語 怕寒時欲夏,苦熱復思冬,妄想可以消滅,安身處同。草食勝空腹,茅堂露居,生活滿足,煩惱一時消除。(蓮池大師)

21. 不論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別讓別人的一句話將你擊倒。人生沒有對錯,只有選擇后的堅持,不后悔,走下去,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22. 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獲一個命運!

23.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28字]

24. 要真正完成人格,就必須付出代價——無私。

25. 傳說只有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才能在這苦海中普及眾生,讓你順利到達幸福的彼岸。

26. 珍惜和培養(yǎng)孩子是責任;孝順和養(yǎng)育父母是責任。

27. 佛教講真空,什么都沒有;講妙有,萬行有足。這是最實用、最生動的辯證法。

28. 抱怨就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于人無益,于己不利,于事無補。

29. 知直了這顆心,無行不足,一心有萬行,無一行而非心故。(五代)延壽《宗鏡錄》卷30卷

30. 征服世界,并不偉大,一個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31. 佛性的人,即人法二空所如。(古印度)世親《佛性論》卷一

32. 家里的垃圾知清倒,內(nèi)心的垃圾(貪、嗔、癡)不知‘倒’。

33.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34.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所有的導師,都是生的。在《維摩經(jīng)》卷中,佛產(chǎn)品

35. 看起來幸福的人,心里也有難言的苦;時常微笑的人,心里也有無聲的淚;炫耀生活的人,可能遠沒表面那么風光。一個人的幸福,只有自己懂得生活的快樂。所以,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不要糾結于別人的評說,照自己舒服的感覺生活。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的幸福,不在別人眼里,而在自己心里。

36. 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會后悔的地方。

37. 禪宗啟蒙成佛的方式分為道的意義和滅絕的意義。宗教、哲學和科學屬于道的意義。滅絕的意義超越了宗教、哲學和科學。成佛有兩種方式,方便和智慧。宗教、哲學和科學屬于方便道。智慧之路超越了宗教、哲學和科學。成佛有兩種方式,暫時的幸福和解脫。宗教、哲學和科學屬于前者,后者超越了宗教、哲學和科學。

38. 能順天理,就有福;逆道而行,平安難求。

39. 禪宗是一種精神實踐。印度禪宗希望修行者能夠集中精力進入固定狀態(tài),從而放棄煩惱和妄想,獲得解脫。

40. 笑容、柔軟、體貼、付出是愛的表達。

41.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26字]

42. 聽話,說話要完整,不要只挑前一句,后一句,合起來剛好刺進人心,創(chuàng)傷也無法彌補。

43. 一個人如果不被惡習所染,幸福近矣!

44. 癥結出在自己身上,因為我無法忍受,不知道如何吞下這口氣,更不知道如何消化這口氣。

45. 待人處事,原則上方便,方正中和諧。

46. 大悟佛教智慧為什么要修心?佛陀在經(jīng)典中說得很清楚:如果我們的心是好的,我們說的話和行為都可以是好的;如果我們的心是壞的,我們說的話和行為都會是壞的。我們說的和行為是好是壞取決于我們自己的心態(tài)。同樣,我們的幸福或痛苦完全取決于我們內(nèi)心的善惡。

47.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21字]

48. 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我們心中應總是充滿陽光?;钤诋斚?,享受生活。任何事情即使再壞,也有好的一面,選擇人生最積極的一面;心態(tài)好,一切才會向好的方向轉變;決定成敗的關鍵是心態(tài),而不是智商;生活在天堂還是地獄,取決于你的態(tài)度。

49. 別人做什么,我們強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則,即使心累了,也要好好的生活,做一個接近幸福的人。

50. 最禪宗的句子這些無辜的生命在極大的恐懼和難以忍受的痛苦下被殺死,但大多數(shù)人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感受,很少有人同情他們,并輕松地享受這些肉。特別是在舉辦大型宴會時,有些人會在桌子上準備大量的肉,以炫耀他們的經(jīng)濟實力和社會地位,而且大多數(shù)人都會被浪費。這種行為是對生命和地球環(huán)境保護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51. 喜劇中的歡樂是為了讓人笑,而悲劇中的歡樂是為了讓人在結尾時的憂傷加倍,你曾有多開心,就得用雙倍的憂傷來買單。

52. 發(fā)心、用心、集人愛心;借力、用力、集人力。

53. 如果你想解脫,好好學佛。佛是大慈大悲,大覺大悟,念佛就是念心,把心放正、放平,每個起心動念都轉換到正知正念,每個起心動念都是平等心、清凈心、慈悲心、菩提心。

54. 有志氣的人發(fā)一次愿,終身堅持。沒志氣的人天天發(fā)愿,浮而不實。

55. 一教授向禪師問禪,禪師將茶水注入其杯,溢出后繼續(xù)。教授:漫出來了。南隱:你不先把你的杯子空掉,我如何對你說禪?

56. 佛經(jīng)講:一切諸果,皆從因起,一切諸報,皆從業(yè)起。也就是說,我們今天遭受的一切,都是由前世的因決定的。

57. 無始輪回以來,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積累了r根深蒂固的持續(xù)習慣是我們不斷陷入痛苦生活流動的原因,也成為我們自由的障礙。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缺乏佛法,那么我們可能會誤入歧途,充滿困惑。就像盲人獨自走在空曠的荒野中一樣,他們只會迷失方向。

58. 律己要嚴,待人要寬。

59. 生活禪語真誠的微笑和祝福,是穩(wěn)定人心的大力量。

60. 生命像夢一樣短暫而虛幻,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切都是空的,沒有什么值得追求的,而是提醒我們把握當下,珍惜擁有,感受幸福。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孩子、兄弟姐妹應該互相寬容,和睦相處。在短暫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應該為瑣事爭吵或沖突。我們應該在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庭里過上幸福的生活。

61. 與其抱怨黑暗,不如點燃蠟燭;與其抱怨混濁,不如沉淀心湖。不要急躁、發(fā)牢騷,一定要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只有靜下來,你才能聽到鐘表擺動的聲音。

62. 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師三寶、念念不忘父母眾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63. 例如,如果有人喉嚨閉塞,他可能會死。如果是這樣,一個好人:只有我的洞察力才能打破智慧的根源?!洞蟪藢氃平?jīng)》卷九

64. 你真正從內(nèi)心發(fā)出慈悲心、菩提心,才能改變命運,冤親債主不會再找你,他知道你在修行,能度化他,他不會找麻煩,會喜歡你、保護你、幫助你,成為你的護法,這就是改變命運的方法。

65. 不求去與人相比,但求超越你自己,自己豐富才可以感知世界的豐富;自己好學才可以感知世界的新奇;自己善良才可以感知世界的美好;把別人想象成天使,你就不會碰到魔鬼;我們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你如何看待別人,別人便會如何看待你。

66.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67. 最禪宗的句子貪婪的人追求名聲和財富,導致饑餓的鬼魂;行者不那么滿意,產(chǎn)生一顆離開的心,超越三個循環(huán),獲得自由。憤怒的人傷害他人,導致地獄;行者利他主義,完成菩提的心,普及所有感情的生物,成就色身佛果。瘋狂的選擇逆轉,導致動物;行者證明了空虛,完成了法國的智慧,遠離了所有的戲劇,實現(xiàn)了佛和水果。

68. 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人們總是忙于奔赴目的地,卻往往忽略了路邊的風景!

69. 人生誰能不被傷害,但真正打擊我們的不是傷害,而是我們對傷害的反應;或積極扭轉心情樂觀未來,或消極跟隨心情悲觀當下,或發(fā)狠撕破心情仇視過去!

70. 不要回憶過去,不要迎接未來,也不要執(zhí)著現(xiàn)在。把心自然安住下來,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隨他,不要阻擋他,不要拒絕他。讓他來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覺當中,真正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成佛了。

71. 如果一個人連對手都沒有,那就是孤獨和悲傷;如果一個人樹敵太多,那就是悲傷和孤獨。

72. 悟性是每個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73. 給人穩(wěn)定和幸福,是大慈的作用;用心救拔和度化是大悲的發(fā)揮。

74. 有病不要怕,機會來了。有病是消業(yè)的機會,還債的機會,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機會。有病時發(fā)大愿,發(fā)大心,觀想和我一樣的眾生,他們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擔,很快就會好的。什么病都能好。

75. 佛心禪語 生活中應以慈悲為懷,不以惡小為,不以善小為。

76. 盡職盡責,得本事。

77. 當脾氣來的時候,福氣就走了!人的優(yōu)雅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嘴傷人是最愚蠢的一種行為。一個能控制住不良情緒的人,比一個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強大。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我們花了兩年時間學說話,卻要花數(shù)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說,是一種能力;不說,是一種智慧。

78. 君子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41字]

79. 冷靜與人與人相處,貴在于和字;和則順昌,不和則弊端叢生。

80. 人生如茶,茶只有兩種姿態(tài),沉,浮。飲茶人兩種姿勢,拿起,放下。沉時坦然,浮時淡然。人生不過一杯茶,滿也好,少也好,爭個什么!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緩也好,那又如何?

81. 佛心禪語 任運不知名,輕輕地聽著。水是綠色的,原來是浮萍。-《法演禪師語錄》

82. 有德不在年高,無智空長百歲。

83. 前心作惡,如云覆月;后心起善,如火炬消暗?!斗鹫f沒有因緣經(jīng)》卷2

84. 離開兩邊,在中道而言,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峨s阿含經(jīng)》卷2,第35經(jīng)

85.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則甘于平凡,卻享受平凡。

86. 當面對兩個選擇時,拋硬幣總能奏效,并不是因為它總能給出對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拋在空中的`那一秒里,你突然知道你希望它是什么!

87. 背匣牽馬老仆駐足轉身,深深地看著徐鳳年,喊著兩人共同的口頭禪風,然后滑稽可愛又傻乎乎地跑了。

88. 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21字]

89. 活著,一定要有氣度,這不僅僅是涵養(yǎng),也是一種標識。在與人交往中,為人所看中的第一要素即是氣度。修煉人生,展示自己活著的氣度,讓生命更有意義。

90. 人,只要擁有微笑,就能夠豁達樂觀地活著;人,只要時刻保持微笑,就能夠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擁有一張永久的通行證。

91. 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92. 人必須在自我中覺醒,才能破除我執(zhí)。

93. 佛心禪語 只聞名利養(yǎng),甜愛軟賊,以及憤怒和憤怒,雖然有佛力,但是救不了。行者應該深入進步,以此熙攘。(妙葉禪師)

94. 人心不好,環(huán)保、治安自然不好。

95. 算命不如認命。

96. 黃金無種子,惟生于勤儉之家。

97. 大家都知道,生氣是一種無知,又無濟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98. 人活得累,是因為能左右你心情的東西太多。天氣的變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風景都會影響你的心情。而他們都是你無法左右的。看淡了,天無非陰晴,人不過聚散,滄海桑田,我心不驚,自然安穩(wěn)。活在當下,并安于自已的選擇,為自已的每一個選擇負完全的責任,便是晴天。

99. 如果心能融入真理,人生的方向就不會出錯。

100. 平時要多調(diào)整自己的思想,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如果能降伏煩惱的魔軍,看不起世間的利欲,那就是進入解脫門。

101. 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

102. 透視一切變化的結果都是‘空’,就不會掛礙任何事物。

103.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23字]

104. 三世諸佛以自心為本師。

105.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27字]

106. 人生的很多煩惱,其實源于自己。只需擺正心態(tài),自然順暢。風的搖曳,只是一道自然的風景,無需牽強。雪的飛舞,只是一頁自然的詩詞,無需奢念。心的悸動,只是一抹自然的情愫,無需過多的在乎。有些人在風雨飄搖中笑看風景,有些人在安樂窩里哭泣說不快樂,一切皆來自于心,就只看你自己如何面對!

107. 培養(yǎng)自己的氣質(zhì),不要爭面子;爭來的是假的,養(yǎng)來的才是真的。爭只能與時日爭,爭善、爭美,不可去爭本不該擁有的人或物。

108. 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109. 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110. 若無‘是非’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111. 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112. 學悟的孩子不變壞,學悟的老人不癡呆,學悟的少年永不敗。

113. 時間總是如大浪淘沙,淘盡生命中的匆匆過客。不要緊,時間會幫我們過濾掉那些不是很重要的人,留下的全是真心的人。

114. 佛心禪語 般若無形相,智慧心是,如果是解,就是名般若智。·若品第二般若品

115. 為什么要修行死亡無常?對于修行者來說,最大的障礙是對這一生的貪婪,也是對這一生名利的過度追求。只有觀察和修復無常,我們才能擺脫這種貪婪,擺脫對名利的過度追求。如果我們不斷擺脫對這一生的貪婪,無論佛教知識多么豐富,練習時間多么長,無論戒律多么干凈,我們都不是修行者。

116.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23字]

117. 為什么我們會有麻煩?因為我們看到所有生物的行為都有過錯。雖然這種麻煩是由所有生物引起的,但事實上,我們?nèi)匀挥新闊?。佛陀的心沒有麻煩,所以他沒有錯,因為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污垢,所以他會看到別人的錯。

118.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36字]

119. 凡事當有度,現(xiàn)在的事,努力去做,但不要固執(zhí);未來的事,盡情描繪,但不要幻想。取舍得當,人生多姿。

120. 人的性格就像土壤,佛教就像種子,菩薩的功德就像芽,佛教的境界就像果實。沒有肥沃的土壤,即使播下優(yōu)質(zhì)的種子,也長不出挺拔的芽,更不用說結出飽滿的果實了。同樣,如果一個人缺乏高尚的性格,即使他獲得了獨特的法律教育,專注于念佛,他也無法得到佛菩薩的祝福和保護,更不用說達到圣人的任何境界了。

121. 生活總是這樣,你以為失去的,可能在來的路上;你以為擁有的,可能在去的途中。生命中有很多事情足以把你打倒,但真正能把你打倒的是你的心態(tài)。

122. 不要相信權威,權威有時也會錯誤。

123. 正確地認識自己,這叫覺,很多人還沒有認識自己,沒有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認識不到,就是凡夫。

124. 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125.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卻又每天想去干涉別人,弄得痛苦不堪。

126. 一個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127. 遇到困難時不害怕,心中無事,是名真修。

128. 向人低頭,不曾矮小過。

129. 發(fā)脾氣是內(nèi)外的煩惱,是內(nèi)心的煩惱,是外在的煩惱。

禪悟人生經(jīng)典短句 佛悟人生一句話篇三

1. 慈悲需要是非分明;道德需要毅力和勇氣。

2. 問:是否佛教一切人都出家?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是教一切眾生明白本有佛性,不受生死回的痛苦,不是教一切人都出家。

3. 戴三百塊的表和三萬塊的表,時間是相同的;喝三十塊的酒和三千塊的酒,嘔吐是相同的;住三十平米的房和三百平米的房,孤獨是相同的。我們需要的是存在感,而存在感,不關愛馬仕和蘭博基尼的事。終有一天你會明白,你心里真正的快樂,是物質(zhì)世界始終都給予不了你的。

4. 昨天和明天對我們來說都是不真實的,唯有今天才是我們能夠把握得了的。因此,唯有珍惜今天,才能使我們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5.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忘記別人的缺點吧!

6. 成功需要八個從不:從不放棄夢想,從不懈怠努力,從不遺忘友情,從不疏忽聯(lián)系,從不錯過信息,從不松開堅持,從不迷茫目標,從不三心二意。

7. 做人千萬不要太敏感,要豁達一些,不僅僅是對別人,也要對自己。想太多傷到的是自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隨隨便便一句話,你都要想東想西琢磨來琢磨去太累了,許多事情全是聽的人記住了,說的人早忘了。不要錯誤地認為別人都自我意識太強,實際上是自己

8. 欲杜絕奸佞之徒的跋扈,須為其留條去路,若其無逃遁之處,便如堵塞鼠穴,老鼠無去路會將所有重要器物咬碎,災害更大。

9. 氣象要高曠,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縝密,而不可瑣屑;趣味要恬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嚴明,而不可激烈。

10. 天天禪語:樂觀、善解、有愛。

11. 有些人,有些事情,只有用心去欣賞,才能更真實地理解。心平靜,一切都會平靜;心正確,一切都會順利;心放下,幸福和幸福就會隨之而來。

12. 佛心禪語 能救人的人是菩薩。把握一天的努力,就是一天的菩薩。-證嚴法師

13. 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14. 知因果即知進退,知悟性即得‘開心果’。

15. 大徹大悟佛學智慧自愛是報恩,付出是感恩。

16. 浮生若茶,甘苦一念。茶,甜藏于苦中,苦醞釀著甜,人生如是。是苦是甜,自己知道,卻也未必知道。你知道的,只是當下的感受,卻未必看得見下一刻的轉變。人生若茶,生活似水,水能讓茶由苦變甜,生活的磨礪能使人超越苦難而嘗到幸福的甜蜜。不經(jīng)苦,何來甜。一念苦,一念甜,轉個念就是希望。

17. 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18. 貪心,你的嘴臉,就是貧窮相。

1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4字]

20. 卻物為上逐物為下,此乃是學道省力工夫。

21. 在在處處,若有此經(jīng),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yǎng),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22. 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最終只有兩種結局:要不自己被累死,要不讓別人整死。不要在別人的目光里找開心,不然始終悲哀;不要在別人的嘴巴里找尊嚴,不然始終卑微。你始終不能滿足任何人,無須為了討好這世界而扭曲了自己

23.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35字]

24. 無法改變別人,但可以改變自己;無法改變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擴展它的寬度!換個角度,生活每天都是精彩的!

25. 如果你能把辛苦當成幸福,你就能愿意而不累。

26. 人的一生,沒有一人的一生,沒有一味的苦,沒有永遠的痛;沒有邁不過的坎,沒有闖不過的關。讓我們像楊柳,看似柔弱卻堅韌,狂風壓頂難催折;讓我們像勁竹,拱土而起望日月,傲然挺立見精神;讓我們像荷花,出身淤泥不染塵,亭亭笑看水世界。保持個性,完善自我,追求真實,呵護幸福,就足夠了。

27. 最禪宗的句子當我們死的時候,我們不能帶走任何財產(chǎn),死后我們的親戚也不能陪伴我們。如果我們不遵循教學和實踐,誰會拯救我們?我們能依靠誰?佛陀曾經(jīng)說過:我為你說解脫的方便,當知道解脫依賴于自己時。這就是為什么尋求別人比尋求自己更好!一起勇敢精進地修行,才有解脫的希望!

28. ,認真投入;遠離錯誤的事情,你可以把痛苦變成祝福。

29. 生命猶如一片綠葉,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變的枯黃,但他的葉脈,還是那么清晰可見。

30.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31. 用法度自己,智慧成長;再一次,別人就是回到他身邊。

32. 想象一下,當你沒有人陪伴時,你會有什么感覺;當你失去財產(chǎn)時,你會有什么感覺;當你獨自走在陌生的黑暗道路上時,你會有什么感覺。即使親戚、財產(chǎn)和身體陪伴著靈魂,靈魂仍然會沖動、焦慮、不安,更不用說靈魂孤獨地漂泊了。為死亡做準備,等于為靈魂找到一個美好的家,但也為靈魂選擇一個光明的未來。

33. 色者、多種顏色也、色者、多者、多種、多類、之別也。色者、是某心內(nèi)、分別、諸眾生相中、多類之別也、色者、凡是、有形有相、有動、有止者、其性皆不離、其色也。以及妄念、與欲性、亦復如是、總名為色也、甚至舉心動念、行住坐臥、生活之中、皆有色性也。 ——滌華禪師 《心經(jīng)注解》

34. 禪宗啟蒙曾經(jīng)有一個乞丐躺在宮殿附近的一條路邊。他缺乏愛,經(jīng)常感到惡意。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他一直期待著宮殿里的國王盡快死去,希望成為國王,并擁有宮殿里所有的財富和美麗。由于業(yè)力的激勵和惡意報應,乞丐被一輛馬車壓在路上,遭受了無盡的痛苦。這就是《法句經(jīng)》中的故事。

35. 傳說惠能就因經(jīng)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經(jīng)文而開悟。 ——鳩摩羅什三藏法師

36. 每個人都應該珍惜自己和大地。

37. 度者、從此岸度到彼岸也。度者、經(jīng)過其度者、從苦厄處、度到常樂我凈之處。度者、度出我等、出此生死海也。度者、使諸眾生、出此五陰之獄、直赴無為之大道、而到究竟、之彼岸也。度者、度我離欲離妄、真心歸覺地也。 ——滌華禪師 《心經(jīng)注解》

38. 也許有些人很可惡,有些人很卑鄙。而當我設身為他想的時候,我才知道:他比我還可憐。所以,請原諒所有你見過的人,好人或者壞人。

39. 人生無須過于執(zhí)著,盡人事安天命而已。選擇了,努力了,堅持了,走過了,問心無愧就好,至于結果怎樣,其實并不重要。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如行云般自在,像流水般灑脫,才是人生應有的態(tài)度。

40. 人生是不可能沒有暴風雨的,避免痛苦的唯一辦法,是把自己磨煉的更堅強,如同抵抗病毒的免疫系統(tǒng)。

41. 妻子應該體貼賢惠,一天后,家庭瑣事,盡量不要用這些小事打擾丈夫,讓丈夫好好休息。

42.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43. 皈依很早,仍然不能產(chǎn)生一顆虔誠的心,應該背誦一百字的咒語來懺悔業(yè)力障礙;學習佛教很長一段時間,仍然不能產(chǎn)生離別的心,應該觀察和修復來打破貪婪;認真實踐,仍然不能產(chǎn)生菩提的心,應該修復自己的交流來降低自私;冥想很長一段時間,仍然不能產(chǎn)生空洞的積極觀點,應該背誦心經(jīng)和金剛經(jīng),練習大手印的智慧來摧毀無知的堅持。

44. 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脫的利益,你就會認識到修行的重要。

45. 讓一切眾生快樂?!度A嚴經(jīng)》卷54,離世產(chǎn)品

46. 如果你能夠平平安安的渡過一天,那就是一種福氣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經(jīng)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多少人在今天已經(jīng)成了殘廢,多少人在今天已經(jīng)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經(jīng)家破人亡。

47. 人這一生,不是活過了多少日子,只是記住了多少日子。每一個被你記住的日子,都將成為生命里不可復制的那一天。

48. 學佛成功的標準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佛教知識,也不在于你在山洞里關閉了多少年,而在于你能做多少佛教教導我們的人格標準。

49. 從來沒什么成就是輕輕松松就能得到的,需要備考就分秒必爭,事業(yè)攻堅就迎難而上,想要旅行就著手計劃。別總說為什么成功的總是別人,跟那個拖延懈怠的自己揮手作別,只要你愿意,隨時都可以出發(fā)。堅持,勇敢,沉住氣,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創(chuàng)造它。新一天,

50. 出去坐臥不亂?!赌υX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十七

51. 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52. 如果一個人沒有苦難的感受,就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你要學救苦救難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難。

53. 念佛不是數(shù)字越多越好,而是看你能不能反聞自性。

54.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4字]

55. 人生中難免遭遇痛苦,生起煩惱,但我們不必為此自我折磨。如果一直盯住白墻上的幾個墨點不放,黑暗就會占據(jù)你的視野。同樣的道理,如果總是粘著于生命的某些片段,就會讓你失去完整的人生。放過自己,不折磨自己,也是一種放生。

56. 若能自識本心,念念磨練;莫住者,即自見佛性也。

57. 禪師同弟子外出,見一犬嫌騾子拉車慢,在旁吠叫,被騾子一腳踢開。禪師:不要自以為是,做超越自己范圍的事,會招人厭。

58. 為了讓眾生心滿意足,內(nèi)外無所事事,可以凈檀波羅蜜?!度A嚴經(jīng)》卷十八,明法

59. 勇敢面對現(xiàn)實,快樂承擔困難,把握生活,做好事,聚集大力量為眾生服務。

60. 我不知道我現(xiàn)在做的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而當我終于老死的時候我才知道這些。所以,我現(xiàn)在所能做的就是盡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著老死。

61. 做事不怕不成,只怕無恒。

62. 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悅。

63. 活著的氣度則是要剛柔并濟,胸中有天地。要堅韌不拔,頑強不屈。要傲骨俠腸,正直勇敢。

64. 言多必失,盡量少給自己這種機會。

65. 人之所以心累,是因為常徘徊在堅持和放棄之間,舉棋不定;之所以會困惑,是因為喜歡消極地看待事物,不能自拔;之所以不快樂,不是擁有的太少,而是奢望的太多;之所以會痛苦,是因為記性太好,該記和不該記的都留在記憶里。簡而言之,人的煩惱緣于:放不下,想不開,看不透,忘不了。

66. 我思故我在,我觀故自在。

67. 人生在世,有許多的不如意,該面對的面對,該化解的化解,不要用一種苛刻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自己的努力改變著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樂觀活出一個全新的自我。

68. 有四種僧侶。什么是四種?一個贏得了義僧。兩個世俗僧侶。三個啞羊僧。四個無恥的僧侶?!洞蠓綇V地藏十輪經(jīng)》卷五

69. “照見者、而不是眼見也、亦非非眼、”以回光反照、照明自心“空”。觀自在者、其意若似也、所謂、修菩薩行讀恒時、行讀形菩提道者、必須回光反照、反照自心、之中、所見五蘊、空是不空。五蘊不空者、生死不空也、生死不空者、即生死不能了也。五蘊空時、生死亦空也、生死空者、是不生不死也。 ——滌華禪師 《心經(jīng)注解》

70. 世上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并無自性,所謂“緣起性空”。

71. 木桶最短一節(jié)決定其容量;鐵鏈最弱一環(huán)決定其強度;人最大的缺點決定其是否成功。完善自己,讓夢想不再是幻想,讓未來充滿希望。

72. 國與國之間應提供移民和開放觀光,尊重國際人民進出海關檢查;旅客還應配合和接受當?shù)爻鋈刖炒胧?/p>

73.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74. 永遠不要去羨慕別人的生活,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快樂富足。永遠不要去評價別人是否幸福,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孤獨無助。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樂與苦。

75. 心清凈故世界清凈。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 注:心若清凈,則世界清凈。心若染污,則世界染污。所以,佛法以心為關鍵,世間萬法,都是由自己的心變現(xiàn)。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

76. 老實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77. 讓你煩惱的人,是來幫你的;讓你痛苦的人,是來渡你的;讓你怨恨的人,是你生命的貴人;讓你討厭的人,是助你成長的;因為,凡是你所抗拒的事物,其實都是你自己的側面,是另一個你自己。

78. 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79. 人生無常,有得意,有失意,有順境,有逆流,可謂悲喜交織,苦樂參半。品味了苦澀,方懂得甘甜的滋味;經(jīng)受了苦難,才知道堅強的美麗。壓抑了,那就換個環(huán)境呼吸;困惑了,那就轉個角度思考;沒路了,不妨回頭,路在腳下,哪個方向都可以走;只要你不沖動不放棄不煩惱,其實天湛藍、路很寬。

80. 這世界不符合任何人的理想,只是有人學會了忘卻,有人卻始終堅持。

81. 對上師三寶的功德生起歡喜心,你自己的相續(xù)中也能產(chǎn)生這些功德。你喜歡,你相信,你想得到,這就是信心。

82. 能舍才能得,菩薩因能舍盡一切,施予眾生,故能得大成就。

83. 若復有人于此經(jīng)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84. 過年的時候,人們?yōu)榱讼硎軋F圓餐而殺死各種生命,吃活海鮮,真的很可悲。請不要把過年的快樂建立在動物的痛苦之上!你得到的只是一頓飯的溫飽,但他們失去的是寶貴的生命!至少不要殺人,也不要浪費太多的肉。沒有必要傷害無辜的生命。請謝謝。我真誠地祝福你!幸??鞓罚?/p>

85. 信念不堅的人,如同墻頭草,容易被他人的三言兩語,乃至自己的疑慮打倒。

86.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27字]

87.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nèi)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

88. 有緣而來,無緣而去。世上之事,就是這樣,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也無用,求也無益。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來的,歡迎,去的,目送。一切隨緣,順其自然。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方無悔,盡心則無憾。

89. 成功歸功于大眾。(當代)星云《人間佛教戒定慧》

90. 佛心禪語 從普通人到成佛的起點,就是開始觀察和反思混亂的生活,耐心地一點一點地調(diào)整我們的日常思想、行為和情緒——覺非

91. 人生逆境時,切記忍耐;人生順境時,切記收斂;人生得意時,切記看談;人生失意時,切記隨緣。心情不好時,當需涵養(yǎng);心情愉悅時,當需沉潛。

92. 用感恩心珍惜大地萬物,生活簡單無缺。

93. 用智慧行慈悲路,不會差之毫厘,千里之外。

94. 太多的人想改變這個世界,卻極少有人想改變自己。其實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就能改變自己的世界,心是一切的根本。

95. 圣人可以掌握時空,而凡夫卻被時空所限制。

96. 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97. 世界原本就不是屬于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zhí)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98.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99. 佛心禪語 佛善良且熱心助人,經(jīng)常幫助那些在困境中的人,同時也會讓自己感 受到幸福的味道。

100. 佛經(jīng)是佛的言論,禪是佛的心性,二者宗旨是一致的,如果執(zhí)著于文字,尋言逐句,不知道自心便是佛性,終究不能悟道。

101. 禪語悟道包容:水遇到阻擋物并不會爭鋒相對,而是繞道而流,包容和寬恕的人就像水一樣,既不計較,也不爭論。以善巧智慧,不傷害眾生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目標。

102. 世界上總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這是人生旅途中的真實存在。走不完的路適可而止,過不了的河及時掉頭,也不失為一種智慧。

103. 珍惜生命是責任,尊重彼此的愛是祝福。

禪悟人生經(jīng)典短句 佛悟人生一句話篇四

1. 來自外星球的人才叫外來人口,我們?nèi)祟惐緛砭驮谕粋€星球上,哪里有什么內(nèi)外?

2. 肯低頭的人,永遠不會撞到矮門。

3. 生命是無價的,能用就有價值,不能用就是浪費。

4. 神仙尚有缺陷,人生豈能盡如意!

5. 業(yè)力與輪回 聰明不能敵業(yè)力,財富不能免輪回;消除業(yè)力靠功德,免輪回靠修行。

6. 所有的苦都源于尋求現(xiàn)世的快樂,而這種快樂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會長久,很快又會消失的。

7. “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慧能 《壇經(jīng)》

8.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猬,繁華浮世本身就是一杯毒酒,不要只想要,付出不可以少;不要急著要,一定要戒躁;不要求回報,該到自然到;不要急得到,心靜便無惱;不要怕人笑,看誰笑到老;不要裝知道,不懂就請教。

9.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28字]

10. 感謝所有的繁榮,給我們帶來幸福;感謝所有的逆境,增強我們追求幸福的能力。感恩,心會得到平靜和平;生活中會有很多怨恨和麻煩。

11. 時間總會過去的。

12. 空即是色者、真空能含、萬象、其萬象者、皆是真空之中、而顯也。凡夫倘能、空其心、即不名為凡夫也??招恼?、何能無四相、能空五蘊、與眼之所見、耳之所聞、鼻之所嗜、舌之所嘗、身之所觸、意之所感、識之所別者、見如是等、而不生其心者、其名為、能空其心也。而不是、不見、不聞、不嗜、不嘗、不觸、不感、不別者。而是、無染、無住、無能動其心也、倘能如是、即證得三果之人也。 ——滌 華禪師 《心經(jīng) 注解》

13. 人生的苦惱是無法與自己和人事相處。

14. 悟心容易息心難,息得心緣到處閑。

15. 有智慧的人,從周圍取樂,沒有智慧的人,希望別人給予快樂。

16.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27字]

17. 是非入耳不起分別,是為無過之人;善惡入目不生欣大厭,是為凈土中人。

18.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19. 人生是一種承擔,我們要學會支撐自己。時光,是心里的一條河,時而靜默,時而澎湃如歌。成熟的,實際上不是時光,只是歷經(jīng)。我們,雖然不可以擁有整個世界,但是能夠擁有自己的世界!

20. 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25字]

21. 一切皆為虛幻。

22. 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么,所以請不要抱怨。

23. 當日常逆境來臨時,能不動心,能做主,常常能做到,在大限到來時,也能做主。

24. 人生的境界,是心靈的境界。若心亂神迷,無論我們走多遠,都是難以捕捉人生的真象,難以領略雅韻的風景。唯有我們心靈的安靜,才能鑄就人性的優(yōu)雅。這種安靜,是得失后的平和,是誘惑時的淡定,是困苦中的從容,是微笑地面對娑婆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個漫長的過程。

25. 鼓勵善行是為了喚起每個人純潔的愛。

26. 去掉我執(zhí)我愛的最好辦法就是發(fā)慈悲心,愚者為自己,智者為別人。

27. 佛語禪話造福世界,保護地球,都要從自己做起。

28. “隨其心靜,則佛土凈”。 ——慧能 《壇經(jīng)》

29.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50字]

30. 寬恕由愛而起,是人間最動人的篇章。

31. 尊重眾生有三個原因:-、在過去,所有的眾生都曾經(jīng)是父母;現(xiàn)在,所有的眾生都是修行的支撐;在未來,所有的眾生都是未來的佛陀。

32. 擁有財富的人,不如擁有智慧的人。

33. 自然災害無法抗拒,但善念可以消除災難。

34. 無論哪個宗xxx系,只要有同情心和智慧,都值得我們追求。正如佛經(jīng)所說:大智慧不能生死,大悲傷不能離開所有的生物。只有有同情心和智慧,我們才能利他主義,有意識地意識到他,自我衡量他。誰提倡同情心和智慧教學,誰就是我們的宗教;誰宣布同情心和智慧的真理,誰就是我們的導師。

35. 一瞬間,土中各有佛興世,一切剎中佛,億數(shù)不可思議。《華嚴經(jīng)》卷七,世界成就

36. 金錢化妝你的外表,佛法啟悟你的內(nèi)在。

37. 在蕭瑟的冬天,梅花需要盛開才能感受到世界的美麗;苦難的眾生需要愛心人士的愛和幫助,才能感受到人情的溫暖和社會的和平。

38. 隨說是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yǎng)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39. 生活磨礪了人生,這一路走來,學會了接受。

40. 欲剛者必以柔守之,欲強者必以弱保之;積于柔則剛,積于弱則強。[26字]

41. 時間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跨度,讓慘痛變得蒼白,讓執(zhí)著的人選擇離開,然后歷經(jīng)滄桑人來人往,你會明白,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42. 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堅定;不如水不能曲達。

43. 生命是妄想的產(chǎn)物。

44. 任憑你有多大的快樂,無??偸莵淼?。

45. 水有美德。我們應該向水學習,因為水具有人類值得學習的十一個特點,即清潔、透明、恒順、原則、謙遜、寬容、和諧、毅力、勇氣和利生平等。

46. 亦復如是者、是標明、受想行識、與前色字、合為五字、一體也、五字者、五蘊也、五字、五則者、亦名五陰。亦復如是者、五蘊、五則、亦如是也、如是者、五蘊、五則、非一非二也。非一者、色、受、想、行、識、五則、五義也。非二者、其五蘊、五則、即是一體也、一體者、喻人身、與兩手、兩足、合為一體也、所謂一體者、非一非二也。我等參者、理當、一體皆空也、方為、五蘊皆空也。集 句。亦 復如是者 、如是 修、如是行、如是悟、如是證、如是本末一體、即無有不清凈、之處。清凈者、空五蘊也、能空五蘊時、其他諸行、不空亦空盡矣。 ——滌華禪師 《心經(jīng)注解》

47. 沒有經(jīng)歷過失敗的人是不完美的,是孤獨的,是無味的,是缺乏激情的。唯有挫折可以磨煉你的意志,提升你的境界,充實你的人生!

48. 一憂一喜皆心火,一榮一枯皆眼塵,靜心看透炎涼事,千古不做夢里人。

49.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50. 生命的樂趣是親自付出,發(fā)揮生命的價值。

51. 清靜處于,虛以待之,無為無求,而百川自為來也。[19字]

52. 面對現(xiàn)實,逆境也會變?yōu)轫樉?,總有機會轉機。逃避現(xiàn)實,雖暫時偷安,但沒有翻身余地。

53. 只有心無雜念,才能有一顆平常心,才能看透名利,看透勝負成敗,看透名譽得失,從而享受寧靜的幸福。

54. 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信心是生命的泉源。

55. 自治其心·自凈其心若人善治心,則除諸過患,離過乃智人,于苦則不受?!吨T法集要經(jīng)》卷五

56.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28字]

57.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8. 淡淡的日子淡然地過。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時間久了,也就淡了。也許是棱角平了,或許是成熟穩(wěn)重了,腳步越來越踏實,日子越來越平淡。人生步入另外一種境界——淡然。得與失,成和敗,聚或散,雖然一樣渴望一切都好,但也能安然地接受一切不好。淡然,是人生的一種成長。

59. 愛啟發(fā),行善有信心。

60. 佛中關于四句偈,歷代注疏者的`猜測大概有這么一些: 一是第五節(jié)中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二是第二十六節(jié)中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三是第三十二節(jié)中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最近還有研究者根據(jù)佛陀之言,認為四句偈是:“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61. 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

62. 任何念佛的人,xxx都在心中蓋上南無xxx六字印章,表示驗收合格,允許死亡,永不褪色,永遠有效。

63. 不要讓外界影響內(nèi)心,要用心轉移。

64. 簡單是修行者的生活方式和目標。從簡單到簡單,簡單就是方法,只是目的。《老子》說:為道日損。損壞,以至于無為。

65. 得到的越多,煩惱越多,壓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愛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66. 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67. 人與人之間的很多矛盾都是從傲慢中來的;都覺得自己比別人更高明,比別人更有見識,比別人更正確,于是相互輕視,矛盾也就逐漸生起了。

68. 不必過于在意人與人之間一些表面的情緒。摯交之人不需要、泛交之人用不著。“情緒”這東西,你不在乎,它就傷不到你。

69. 佛心禪語 不求名利不求榮,只隨緣度過這一生。三寸氣消誰是主,百年后辱虛名?!毒荻瓷轿虮径U師錄》

70. 想編織未來的美夢,現(xiàn)在正是時候。

71. 不要因為學歷或?qū)I(yè)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為你的學校專業(yè)冷門不好而自卑,要記得,學歷學位不是最重要的。

72.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22字]

73. 秋天的野花足以讓你興奮嗎?它會給你穿越的沖動嗎?許多年前,老房子附近池塘邊青少年眼中的夢想是否與歲月永恒?

74. 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75. 用雙腳丈量大地,用雙眼飽覽美景,用身體擁抱自然,用汗水洗凈心靈,用愛情升華情懷,用歌唱美化年華,用意志戰(zhàn)勝自我,用智慧感悟人生。

76. 老僧調(diào)了敲鐘小僧的職位,讓他去劈柴。小僧辯解:我敲得很準時啊。老僧:敲鐘是要喚醒眾生,你敲的鐘聲乏力,做的只是表面文章。

77. 最禪宗的句子你學習佛教的時間越長,你的實踐技能就越高,你就越應該完全降低和消除你的麻煩、堅持和習慣。同時,愛和智慧也得到了無限的提高。然而,有些人往往相反,麻煩比沒有佛xxx更強烈,內(nèi)心的堅持和習慣比沒有開始練習時更嚴重。原因是我們在實踐過程中缺乏正確的知識和積極的觀點,所以我們所學到和實踐的一切都成為邪惡知識和邪惡觀點的幫助。

78. 智慧的代價是矛盾。這是人生對人生觀開的玩笑。

79. 于此經(jīng)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80. 常常責備自己,不斷改進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81. 善于保護自己的,永遠謙虛談話。

82. 粗茶淡飯,清心靜欲,生活簡單了,人就快樂了;燈紅酒綠,利欲熏心,生活世故了,人就變老了。歡笑增加的只是臉上皺紋,而煩惱卻是刻在心上的皺紋!

83. 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43字]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7620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