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手的教案(優(yōu)質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2 05:20:21
認識手的教案(優(yōu)質17篇)
時間:2023-12-02 05:20:21     小編:筆舞

教案既要滿足教學的全面性和系統(tǒng)性,又要注重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教學要求。教案的反思和總結是教師不斷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認識手的教案篇一

一.教學內容:p2---4及相應的練習。

二.教學目標:

1.在認識萬以內數(shù)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使學生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shù)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幫助學生建立有關數(shù)的概念,掌握-系列的計數(shù)知識,從而培養(yǎng)。

3.突出我國四位一級的計數(shù)規(guī)律,鼓勵學生在科學領域中研究與創(chuàng)新。

三.重點難點。

1.計數(shù)單位以及各計數(shù)單位間的關系。

2.數(shù)級,數(shù)位,計數(shù)單位的區(qū)別以及“位值”的理解。

四.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儀。

創(chuàng)新點:注重以舊知帶新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五、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答。

(1)一千里面有()個百,一萬里面有()個千。

(2)()個一百是一千,()個一千是一萬。

2.口述萬以內的數(shù)位順序。

5.自由讀一讀下面的話。

p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shù)據(jù)。)。

6.我們已經(jīng)學會萬以內的數(shù),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還經(jīng)常用到比。

萬大的數(sh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shù)的認識。并進行板書。

(二)講授新課。

1.教學計數(shù)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

(1)觀察板書:個、十、百、千、萬,想一想:它們之間有什么規(guī)律?

四人小組計論,再匯報。

你能按這樣的規(guī)律繼續(xù)往下讀呢?

(2)教師撥算珠,讓學生觀察,思考能得出的規(guī)律是什么。

根據(jù)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的規(guī)律自己數(shù)出:10個。

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lo個一百萬是一千萬,lo個-千萬是一億。

(3)結合板書指出:個、十、百、千......等都是計數(shù)單位。

(4)億以內的計數(shù)單位有哪些呢?

(5)從剛才數(shù)數(shù)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6)引導學生明確: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都足10,即:十進關系。

2.教學數(shù)位和億以內的數(shù)位順序表:

(1)引導學生觀察計數(shù)單位之間是怎樣排列的?

(2)師生共同完成億以內的數(shù)位順序表。重點提示億位前面要加“...

(3)分清數(shù)位與計數(shù)單位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引導學生明確個位上的計數(shù)單位是一,十位上的計數(shù)單位是十,......

千萬位上的計數(shù)單位是千萬;幾個一寫在個位上,幾個十寫在十位上......

幾個千萬寫在千萬位上。同一個數(shù)字,把它寫在不同的數(shù)位上,它表示的計數(shù)單位就不同。

為了便于讀億以內的數(shù),我國沿用了四位一級的計數(shù)規(guī)律,即:從右。

起每四位為一級。個、十、百、干是個級,表示多少”個“;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萬級,表示多少個”萬“。

看書質疑。

問:本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

(三)利用新知,解決問題。

1.回答下面的問題。

(1)萬級的數(shù)位有哪些?

(2)每相鄰的兩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

(3)說說萬級中各個數(shù)位的計數(shù)單位。

(4)有34560783中,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各表示多少?

2.課本p4頁的做一做。

3.判斷題:

(1)十個一千是一萬。()。

(2)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3)5050中這兩個5表示的數(shù)值是一樣的。()。

(四)課后延伸。

看書:p2---4。

認識手的教案篇二

小班《認識圓形》的教學反思《認識圓形》這節(jié)課在開始部分我首先和孩子們一起玩拋皮球的游戲,然后讓幼兒想一想,說一說什么物體和這個球的形狀一樣的呢?借助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并且讓孩子們給小兔送生日禮物的辦法了解,圓形的特征,孩子們都能勇躍的參與進來,并且在動手將圓形的物體從許多物體中拿出來,孩子們也都能成功的完成任務。緊接著提供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橡皮泥)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幼兒不受任何的限制。我用鼓勵、啟發(fā)性的語言,建立激勵鼓舞的環(huán)境,讓幼兒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使幼兒個性化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傊罕敬位顒又形覟橛變簞?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開展的橡皮泥手工制作,比較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經(jīng)驗,激勵了幼兒自主探索。給了幼兒一個探索的空間,讓他們再一次次的嘗試中積累了經(jīng)驗。學會了自主的學習。

認識手的教案篇三

1、復習鞏固對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

2、培養(yǎng)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圖片一幅、紙制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小白兔頭飾一個,內裝有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的“魔術箱”一個。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題。

二、復習圖形師:小朋友真聰明,全都答對了,今天老師跟小朋友復習這些圖形。

1、出示“魔術箱”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從魔術師那里借來了魔術箱。今天老師就要為小朋友表演魔術,你們可要仔細地看喲!

三、游戲—鋪路。

2、擺出各種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嗎?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狀,請你們把圓形材料放進圓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進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進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鋪平?。ㄟ呏v解邊示范)。

3、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根據(jù)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應的材料。

四、結束部分讓幼兒扮小兔跳,沿著鋪好的路去探望受傷的小白兔。

認識手的教案篇四

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二)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征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過學生自主研究,使學生掌握研究立體幾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精神,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高的認識。

教師:課件,長方體模型,圓柱模型,卡紙做的長方形(長10cm,寬5cm),小棒(可用筷子代替),備用剪刀若干。

學生:每生自帶一個圓柱形物體,草稿紙。

(一)復習舊知,引出課題。

學生1:長方體的組成,就是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觀察:數(shù)一數(shù)。(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研究方法)。

學生2: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動手操作:畫、剪、比、量。

教師:我們在認識一種幾何圖形時,可以用這些方式研究一種新的立體圖形。

【設計意圖】用長方體、正方體的學習方法來研究圓柱體,體現(xiàn)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為接下來的小組合作學習提供方法上的指引。

2.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的形狀設計不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你們看(課件出示):

這些物體的形狀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如果把這些物體的形狀畫下來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課件演示:從實物圖抽象出圓柱圖形。

3.小結:上面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柱體。

揭題: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研究圓柱。(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圓柱的特征。

1.小組合作:探究圓柱各部分的組成和特征。

教師:那么圓柱究竟是怎么樣的呢?(課件出示合作要求)。

(1)請你拿出你所帶的.圓柱形物體,看一看它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小組合作研究各部分有什么特征,如果需要用到特別的工具,比如剪刀,可向老師借用。

(2)有困難的小組可以到書中去尋找或補充答案。仔細閱讀教材18頁例1的內容,注意邊讀書中內容,邊用筆畫一畫。

(3)小組內互相交流:組織整理好匯報的內容(如:有什么發(fā)現(xiàn)?是用什么方法來研究的?)。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學習,明確要求有利于學生有序地開展研究活動,在互相合作、互相補充中培養(yǎng)小組協(xié)作精神。

2.小組匯報:

(1)結合實物,初步探索圓柱的組成。

哪一組同學來給大家說說看,圓柱有哪些特征?你們是怎么驗證的?(學生匯報,教師相機質疑)。

學生:我們知道了圓柱有3個面組成。上下兩個圓叫做底面,圓柱周圍的面叫做側面。(課件出示圓柱和相應的名稱)。

(2)觀察、比較圓柱底面的特征。

學生:圓柱的兩個底面都是圓,大小相等。(板書:面積相等)。

教師:你是怎樣知道兩個底面相等的?

(3)感知圓柱側面的特征。

教師:圓柱周圍的面有什么特征?與底面有什么不同?(板書:曲面)再用手摸一摸。

【設計意圖】動手操作有利于增強學生直觀感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圓柱的特征,通過多種方法的展示驗證拓寬學生思維。

(4)圓柱的高。

課件顯示:一個圓柱高度變化過程。

請同學觀察:圓柱的什么發(fā)生了變化?

引導:哪段距離表示圓柱的高?請看屏幕,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就叫圓柱的高。

(課件出示: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教師:圓柱的高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上顯示并用有顏色的線閃爍。

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教師:你能在你的圓柱上指出這條高嗎?(圓柱中心的高,指不到)。

面對無數(shù)條的高,測量哪一條最為簡便?(為了方便一般測量側面上的高)。

教師:請看這樣畫一條線段是它的高嗎?(三角板斜放)。

預設:高是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應該垂直于兩個底面。

在我們的生活中,圓柱的高還有其他的說法。

(課件演示)你看:一口水井是圓柱形的,這個圓柱的高還可以說是“深”,一個1元硬幣是圓柱形的,這個圓柱的高還可以說是“厚”,水管也是圓柱形的,它的高還可以叫“長”。

【設計意圖】把抽象的立體圖形還原于生活原形,更好幫助學生建立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為以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作好鋪墊。

(5)小結圓柱特征。

教師:現(xiàn)在誰來完整的說說圓柱有什么特征(看板書)?

(三)練習鞏固。

1.教材p18做一做第1題。

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應名稱。

2.教材p20練習三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校對答案,不是圓柱的說說理由。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和特征,鞏固所學的知識。

(四)游戲拓展,感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轉換。

1.出示一個硬紙板做成的長方形(長10cm,寬5cm),用長尾夾將其10cm的長固定在小木棒上。

學生:轉動起來是一個圓柱。

教師:是怎樣的一個圓柱?你能用具體數(shù)據(jù)來描述一下嗎?(底面半徑為5cm,高為10cm的一個圓柱)。

2.如果我把這個長方形5cm長的那一邊夾住后再轉,轉出來的圓柱跟剛才的一樣嗎?

想象一下:這又是一個怎樣的圓柱?(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

出現(xiàn)的圓柱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樣嗎?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什么物體大小差不多?

3.同一個長方形,為什么轉出來的圓柱不同?

如果有一個長方形長是150厘米,寬是30厘米,快速旋轉,會形成一個多大的圓柱?學生回答,課件出示:油桶。

4.考考你:教材p18做一做第2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從旋轉的角度認識圓柱,即長方形的一條邊快速旋轉,形成圓柱形狀,感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轉換。通過想象、用手勢比劃大小、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的物品,最后看圓柱辨長方形,層層遞進,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五)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和感想?

認識手的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1.知道圓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與其它圖形區(qū)分開來。

2.能正確尋找周圍生活中類似的圓形的物品。

活動準備。

1.自制的圓形蛋糕,小兔、小豬、小貓的頭飾圖片各一張,各種圖形的餅干若干。

2.教室的四周擺放各種圓形的物品。

活動流程。

一、引題,引發(fā)幼兒興趣。

1.今天小兔要過生日,有兩個朋友來做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誰吧。出示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它們叫什么名字,并請幼兒向小動物問好。

噢,原來是小豬和小貓來啦。

2.朋友們送來了一個蛋糕還有各種美味的餅干。出示自制的圓形蛋糕和餅干。(通過教具吸引幼兒的眼球,更好的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提出問題,認識圖形。

1.寶寶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形狀的蛋糕嗎?可以提問個別幼兒?;卮饒A形。然后講解圓形的特征:邊不是直的,沒有角,摸一摸是光滑的。

2.因為小兔喜歡吃圓形的蛋糕。看看美味的餅干里有沒有圓形,小兔還喜歡吃圓形的餅干。請幼兒在各種形狀的餅干里找到圓形的餅干,并檢查幼兒是否拿對。

3.現(xiàn)在寶寶們來告訴老師小兔、小豬、小貓的哪個部位是圓形。

4.請寶寶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圓形。(蘋果,西瓜,籃球,碗,盆等)。

活動結束。

認識手的教案篇六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三者之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使學生認識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確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較大小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初步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關于線段、射線、直線和角的空間觀念。

投影儀,紅色、白色細木條做的角各一個。

1、認識線段的特征。(下面的板書填在一個表里)。

出示線段。(長4分米)。

提問:誰來告訴大家,黑板上的圖形叫什么?(板書:線段)。

提問:線段要怎樣畫?(按學生的回答畫線段)。

畫線段時,開始和結束都要注意什么?

指出: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板書:直的有兩個端點)是有限長的,(板書:有限長)我們可以用直尺量出線段的長度。

誰能來量一量黑板上的線段,告訴大家,它的長是多少。

現(xiàn)在看老師再來畫一條5分米長的線段。(邊說明邊畫出線段)。

如果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老師延長第二條線段)就得到一條射線。(板書:射線)。

把射線與線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點?

指出:射線也是直的,(板書:直的)它只有一個端點。(板書:一個端點)另一方?jīng)]有端點,可以無限地延長下去,是無限長的。(板書:無限長)。

用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畫出射線:先點一點,再沿著尺的一邊畫射線。(邊說明邊示范)。

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條射線。

誰再來說一說,射線有哪些特點?

射線可以量出長度嗎?為什么?

指出:射線只有一個端點,是無限長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長度。手電筒、太陽射出的光線,都可以看做是射線。

現(xiàn)在,我們把線段兩端無限延長,(邊說邊把第三條線段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板書:直線)。

大家把直線和線段、射線的特點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線有哪些特點?(板書:直的沒有端點無限長)。

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條直線。

4、提問:誰來看著黑板上的圖說一說,射線、直線是怎樣得到的?線段、射線和直線有什么相同的特點?(板書:相同點)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板書:不同點)。

5、做“練—練”第1題。

小黑板出示,讓學生判斷,要求說明理由。

1、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過角。誰能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過的角?

今天這一節(jié)課,我們要一起來進一步學習角。(板書課題:角)。

請同學們結合下面的問題,看第110頁上面的三節(jié)。出示小黑板上的三個問題:

(1)角是怎樣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請你分別填在書上的括號里。

(3)角用什么符號表示?

提問:角是怎樣組成的?

誰能上來,從這點(在黑板上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畫一個角?這個點叫做角的什么?(板書:頂點)這兩條射線呢?(板書:邊邊)。

‘提問:如果寫數(shù)字2,應該怎樣讀?

3、做“練—練”第2題。

讓學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課桌上,一邊指頂點和邊,一邊自己說出名稱。

老師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個角的三個部分,學生齊說各部分名稱。

4、角的大小比較。

現(xiàn)在請大家在自己的練習本上按剛才的方法,畫一個角。(教師巡視)。

剛才同學們畫的角與黑板上的差不多樣子。你們還能再畫一個角,使一條射線的方向跟剛才不同嗎?請大家畫一畫。(指名學生畫角,老師巡視)。

5、教學角的大小比較。

提問:你覺得剛才畫的兩個角大小一樣嗎?

指出:也就是說,角是有大有小的。(板書:角有大有小)。

演示兩根紅色細木條做成的角。說明:旋轉這兩根中的一根木條,形成的是什么圖形?(按逆時針方向旋轉)。

提問:這兩根細木條是這個角的什么?

現(xiàn)在我把這根細木條繼續(xù)旋轉,使兩條邊比剛才叉開一些,你覺得現(xiàn)在這個角比剛才怎樣?如果兩邊再叉開一些呢?(繼續(xù)旋轉)。

指出:旋轉其中一根木條,就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提問:現(xiàn)在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的角比較大?角的大小要看什么?

指出:角的大小要看角的兩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越大。(板書:邊叉開的大,角就大)。

角的大小怎樣比較呢?現(xiàn)在看老師比一比,請你說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再取出一個白色木條的角,把角重疊起來)。

指名學生口答哪個角比較大,為什么?

誰來說一說,可以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方法:把頂點和頂點重合,一條邊和條邊重合,看另一條邊的位置。

再請大家看一看,這兩個角的大小怎樣?(紅色木條的角和同樣大的白色木條的角重合起來)。

指名學生口答兩個角大小怎樣,為什么?

說明看出兩個角相等的方法。

再用紅色木條的角與黑板上畫的角比較,(使木條擺的角和畫出的角相等)要求學生說明這兩個角大小怎樣,是怎樣比出來的。

說明:把頂點和頂點重合,一條邊和一條邊也重合,如果另一條邊重合,則這兩個角就相等。

6、做“練—練”第3。

讓學生把三角尺按在課桌上,先用銳角分別比一比,(在下面放等腰直角三角形)說說哪個角大一些;再用兩個直角比,說說大小怎樣。

三、課堂小結。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二十二第1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一畫,老師巡視。

2、練習二十二第2題。

讓學生在書上畫直線。

第(2)題還能再畫一條直線嗎?經(jīng)過這兩點只能畫幾條直線?

3、練習二十二第3題。

‘學生先做在課本上,再口答,并說明理由。

4、練習二十二第4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畫一個角。

追問:這個角你是怎樣畫出來的?

請你再告訴大家,角是什么樣的圖形?

認識手的教案篇七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三者之 的聯(lián)系和區(qū) 別。

2.使學生認識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確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較大小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 初步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關于線段、射線、直線和角的空間觀念。

投影儀,紅色、白色細木條做的角各一個。

一、認識射線和直線

1.認識線段的特征。(下面的板書填在一個表里)

出示線段。(長4分米)

提問:誰來告訴大家,黑板上的圖形叫什么?(板書:線段)

提問:線段要怎樣畫?(按學生的回答畫線段)

畫線段時,開始和結束都要注意什么?

指出: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板書:直的有兩個端點) 是有限長的,(板書:有限長)我們可以用直尺量出線段的長度。

誰能來量一量黑板上的線段,告訴大家,它的長是多少。

現(xiàn)在看老師再來畫一條5分米長的線段。(邊說明邊畫出線 段)

2.認識射線。

如果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老師延長第二條線段)就得到一條射線。(板書:射線)

把射線與線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點?

指出:射線也是直的,(板書:直的)它只有一個端點。(板書:一個端點)另一方?jīng)]有端點,可以無限地延長下去,是無限長的。(板書:無限長)

用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畫出射線:先點一點,再沿著尺的一邊畫射線。(邊說明邊示范)

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條射線。

誰再來說一說,射線有哪些特點?

射線可以量出長度嗎?為什么?

指出:射線只有一個端點,是無限長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長 度。手電筒、太陽射出的光線,都可以看做是射線。

3.認識直線。

現(xiàn)在,我們把線段兩端無限延長,(邊說邊把第三條線段延長 就得到一條直線。(板書:直線)

大家把直線和線段、射線的特點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線有哪些特點?(板書:直的沒有端點無限長)

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條直線。

4.提問:誰來看著黑板上的圖說一說,射線、直線是怎樣得到 的?線段、射線和直線有什么相同的特點?(板書:相同點)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板書:不同點)

5.做“練—練”第1題。

小黑板出示,讓學生判斷,要求說明理由。

二、認識角

1.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過角。誰能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過的角?

今天這一節(jié)課,我們要一起來進一步學習角。(板書課題:角)

2.認識角和各部分名稱。

請同學們結合下面的問題,看第110頁上面的三節(jié)。出示小黑板上的三個問題:

(1)角是怎樣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請你分別填在書上的括號里。

(3)角用什么符號表示?

提問:角是怎樣組成的?

誰能上來,從這點(在黑板上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畫一個角? 這個點叫做角的什么?(板書:頂點)這兩條射線呢?(板書:邊 邊)

‘提問:如果寫數(shù)字2,應該怎樣讀?

3.做“練—練”第2題。

讓學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課桌上,一邊指頂點和邊,一邊自己說出名稱。

老師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個角的三個部分,學生齊說各部分名稱。

4.角的大小比較。

現(xiàn)在請大家在自己的練習本上按剛才的方法,畫一個角。(教 師巡視)

剛才同學們畫的角與黑板上的差不多樣子。你們還能再畫一 個角,使一條射線的方向跟剛才不同嗎?請大家畫一畫。(指名學生畫角,老師巡視)

5.教學角的大小比較。

提問:你覺得剛才畫的兩個角大小一樣嗎?

指出:也就是說,角是有大有小的。(板書:角有大有小)

演示兩根紅色細木條做成的角。說明:旋轉這兩根中的一根木 條,形成的是什么圖形?(按逆時針方向旋轉)

提問:這兩根細木條是這個角的什么?

現(xiàn)在我把這根細木條繼續(xù)旋轉,使兩條邊比剛才叉開一些,你 覺得現(xiàn)在這個角比剛才怎樣? 如果兩邊再叉開一些呢?(繼續(xù)旋轉)

指出:旋轉其中一根木條,就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提問:現(xiàn)在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的角比較大?角的大小要看什么?

指出:角的大小要看角的兩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越 大。(板書:邊叉開的大,角就大)

角的大小怎樣比較呢?現(xiàn)在看老師比一比,請你說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再取出一個白色木條的角,把角重疊起來)

指名學生口答哪個角比較大,為什么?

誰來說一說,可以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方法:把頂點和頂點重合,一條邊和條邊重合,看另一條邊的位置。

再請大家看一看,這兩個角的大小怎樣?(紅色木條的角和同樣大的白色木條的角重合起來)

指名學生口答兩個角大小怎樣,為什么?

說明看出兩個角相等的方法。

再用紅色木條的角與黑板上畫的角比較,(使木條擺的角和畫 出的角相等)要求學生說明這兩個角大小怎樣,是怎樣比出來的。

說明:把頂點和頂點重合,一條邊和一條邊也重合,如果另一條邊重合,則這兩個角就相等。

6.做“練—練”第3

讓學生把三角尺按在課桌上,先用銳角分別比一比,(在下面 放等腰直角三角形)說說哪個角大一些;再用兩個直角比,說說大 小怎樣。

三、課堂小結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二十二第1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一畫,老師巡視。

2.練習二十二第2題。

讓學生在書上畫直線。

第(2)題還能再畫一條直線嗎?經(jīng)過這兩點只能畫幾條直線?

3.練習二十二第3題。

‘學生先做在課本上,再口答,并說明理由。

4.練習二十二第4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畫一個角。

追問:這個角你是怎樣畫出來的?

請你再告訴大家,角是什么樣的圖形?

認識手的教案篇八

教材分析:

教材從觀察情景圖入手,讓學生說一說圖中的事情,然后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說一說人民幣的用處;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離學生生活實際比較近,他們在學前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所以接著可以讓學生自主觀察、認識、交流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再從分類、換錢等活動中深化人民幣的認識,從中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目標:

1、在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認識人民幣。

2、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過換錢的游戲活動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認識人民幣及單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課件、各種面值人民幣票樣、零錢。

教學流程:

一、故事導入。

了解人民幣的歷史,體會認識人民幣的重要性。

二、說說人民幣的用處。

1、同桌互相認。

2、考眼力,指名認識人民幣。

3、交流你是怎么認的。

4、仔細觀察,你還能看到哪些主要的圖案。

四、分類。

1、同桌合作將各種面值的人民幣進行分類。

2、在實物投影下匯報。

五、猜價錢。

出示一些文具,猜猜它們的價錢,再出示實際應付的錢,讓學生認一認。

六、在換錢過程中體會1元=10角,1角=10分。

1、師用1角換學生手中1元,在活動中體會1元=10角。

2、唱歌《一分錢》。

七、小小銀行,模擬換錢。

(1)師生換錢。

(2)同桌練習。

(3)指名表演。

八、摸袋游戲。

九、全課小結。

課堂實錄:

一、故事導入。

師:我們都知道,現(xiàn)在在買東西的時候用什么付帳?(錢)可是,古時候還沒有出現(xiàn)貨幣之前,人們是怎么購買東西的。讓我們一起來看個小故事。(課件播放故事)。

老師帶著學生回顧這個故事,故事中的這個人想買什么?(船)賣船的人讓他用什么買才肯把船賣給他?(羊)他又找賣羊的人,賣羊的人需要什么?(斧頭)還好他身上帶有斧頭,這樣他用斧頭買了羊,又用羊買了他想要的船。你覺得他這個買法怎么樣?(很麻煩)還是現(xiàn)在有了錢便利多了,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人民幣)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

二、說人民幣的用處。

師:想一想,我們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會用到人民幣?

生1:買吃的東西的時候。

生2:買衣服的時候。

生3:買車,給車加油用到錢。

生4:媽媽發(fā)工資。

師:老師這也有些例子,咱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出示課件)。

1、上車投幣;

2、到超市購物;

3、到柜元機提款。

師:剛才我們說了人民幣有這么多用處,那你認識它們嗎?

1、同桌互相認人民幣。

師:老師給你和同桌準備了一個盒子,盒子里裝著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你和同桌一張一張的往外拿,每拿一張就互相認一認。(老師巡視并提醒邊認邊說說是怎么認識的?)。

2、匯報交流。

(1)師:老師這也有一套人民幣,想考考你的眼力,你能快速認出他們嗎?

課件依次出來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學生認。

(2)師:你們可真厲害,是怎么認的?

生1:我是根據(jù)顏色認的,我知道100元是紅色的。

師:你說得很多,那是不是只有100元是紅色的呢?只根據(jù)顏色認行嗎?

生2:我是根據(jù)大小認的,大點的是100元的,小點的是1元、2元的。

師:那差不多大的怎么區(qū)分?

生3:我是根據(jù)上面的數(shù)字認的?

師:只看數(shù)字行嗎?那1元和1角都寫著1。

生4:除了看數(shù)字還要看上面的漢字。

師:數(shù)字后面都有哪些漢字?

生:有圓、角、分。

師板書:圓(元)角、分,這就是人民幣的單位,一齊讀一下。

(3)你們靜靜地觀察這些人民幣,看看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小秘密?

生1:我發(fā)現(xiàn)上面有毛主席的頭像。

生2:我發(fā)現(xiàn)上面有花卉。

生3:我發(fā)現(xiàn)上面有國徽。

師:“國徽”你找到了嗎?它是什么?(它是我們國家的標志,所以我們在使用人民幣時一定要愛護它,不要亂寫亂畫)。

四、分一分。

師:你們看,這些人民幣這么放在桌子上是不是太亂了,咱們給它分分類整理一下吧。

(1)先自己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再和同桌商量商量,一起在桌子上把它整理好。

(2)集體交流(實物投影演示)。

生1:是按錢上的數(shù)字的位數(shù)。

師:你的想法真獨特。

生2:是按紙幣和硬幣分的。

生3:是按元、角、分分的。

師:同學們整理得都不錯,不過小朋友們要注意,因為人民幣有很多人都用過,上面難免會留下病毒和細菌,所以為了保障小朋友們的健康,要養(yǎng)成用完人民幣及時洗手的好習慣。

五、猜價錢。

課件依次出示:一支鉛筆、鉛筆盒、書包讓學生猜,再出示錢讓學生認。它們分別是3角、6元5角、35元。

師:我們現(xiàn)在了解了這些文具的價錢,又認識了錢,以后再買文具時我們就可以不用爸爸媽媽帶著了。

六、兌換人民幣。

1、1元=10角。

師:咱們又認錢又換錢一定很累了,一起唱首歌休息一下吧。課件放《一分錢》。

七、小小銀行,換錢游戲。

(1)師生換錢。

師:您好,我有一張5元錢,麻煩您給我換些零錢好嗎?

生1:好的,我用5張1元錢換給你。

師:謝謝。

生:不客氣。

師:我這有一張2元錢誰愿意換給我?

生2:我用兩張1元錢換給你。

(2)同桌練習。

(3)指名表演。

生1:您好,我有一張1元錢,麻煩您給我換些零錢好嗎?

生2:好的,我用2張5角錢換給你。

師:謝謝。

生:不客氣。

師:這個小營業(yè)員不僅稱職還很有禮貌,這1元錢還可以怎么換?

生3:5張2角。

生4:10張1角。

八、游戲:摸袋。

師:我這還有一個好玩的游戲,想不想玩?仔細聽規(guī)則。

我這有兩個袋,一個上面寫著1,里面裝著帶有數(shù)字1的錢,一個上面寫著5,里面裝有帶有數(shù)字5的錢,咱們男一組,女一組,每組派一個代表各從袋子里摸一個錢,大者為勝。

利用課件分別從兩個袋子里隨機抽出5分、1角;5角、1元;5元、1分。

九、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人民幣,肯定有很多小朋友會獨立到使用人民幣了,但我們還是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不要亂花錢。

課后反思:

課程改革賦予我們很多新思想和新理念,對教師角色的定位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本節(jié)課我正是用這種理念來設計教學的,力爭體現(xiàn)課程標準中的三維目標。

這節(jié)課我根據(jù)低年級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通過講故事、做游戲、唱歌等活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開始的故事引入,使學生了解了人民幣的發(fā)展歷史,從中體會人民幣的優(yōu)越性以及認識人民幣的重要性。猜價錢的游戲是讓孩子們在生活中鞏固人民幣的認識,培養(yǎng)他們的估計意識,在猜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摸袋的游戲是讓學生在深化人民幣認識的同時,在比較過程中體會到辨認人民幣不僅要看數(shù)字還要看后邊的單位。這些知識都滲透在這些有趣的活動中,使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探索學習中來。

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有三次進行了自主合作學習,分別是認錢、分錢、換錢。為了使他們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我首先為他們創(chuàng)設合作的氛圍,課前我讓他們與同桌交朋友,握握手,為合作創(chuàng)造條件。學習前我讓他們明確內容和要求,使他們知道該干什么和怎么干,保證了活動順利進行。學習時我以朋友的身份加入到他們的討論中,指導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生生互動、師生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內化了所學知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在后來模擬換錢游戲時學生不夠熟練,主要是因為為學生提供的時間不夠充分,為他們準備的學具不太好辨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感到對于一年級的孩子,除了要讓他們扎實地掌握所學知識外,更主要的是要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他們如何思考問題,如何傾聽交流,使數(shù)學課堂真正成為全體學生的課堂。對于教師而言,更要提高駕御課堂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使我們的課堂更加和諧。

認識手的教案篇九

1、通過操作讓幼兒知道4添上1是5。并知道5所表示的含義。

2、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出操作的結果。

3、鞏固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4、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5、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不同形狀的樹葉,磁性教具數(shù)字5,數(shù)字1--4。雪花片人手若干。

一、通過游戲,復習1-4的形成,復習對1--4的認識。

1、讓幼兒看數(shù)字,做相應的動作。

師:今天,我們的數(shù)字朋友又來到我們班里,想和小朋友們做游戲呢!

我們來看看誰來了呢!請你們拍拍手吧!數(shù)字4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2、拍手游戲,復習數(shù)字1-4的形成。

師:我們好久都沒有玩拍手的游戲了,我想和幾個小朋友們一起來玩玩,我問到誰,那他就要大聲地回答我哦!

二、通過初試樹葉,學習5的形成。

1、出示樹葉,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呀?小樹葉都會怎么樣呢?(要求幼兒完整描述小樹葉的命運)對了,小樹葉會離開自己的媽媽,掉到地上,你們看。老師就撿來了好多的樹葉,我們來看看吧!

1、認真仔細觀察不同的樹葉,學習5的形成。

師:我們先來看看這些尖尖的樹葉吧!有多少片尖葉子?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呢?(要求幼兒完整地描述)對了,數(shù)字4可以表示4片葉子!。咦!這里怎么樣還有這樣的樹葉呢?現(xiàn)在有幾片這樣的葉子呢?怎么樣變成5片尖葉子呢?(引導幼兒完整描述4片樹葉添上一片樹葉是5片樹葉)5片葉子可以用數(shù)字5來表示,所以我們可以說4添上1是5.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其他五片葉子的形成。教師小結:4添上1是5.(在說的時候,教師要同時用手勢進行表演,幫助幼兒鞏固數(shù)字5的形成)。

三、通過操作雪花片,復習4的形成1、拿雪花片(請小朋友拿4個雪花片,看看怎樣變成5個雪花片,集體說說操作過程)2、變手指數(shù)量。

四、初步認識數(shù)字5.初步知道5所表示的數(shù)量。

師:剛剛我們知道數(shù)字5可以表示5片葉子,那數(shù)字5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并大膽的描述數(shù)字5所表示的.物體)教師小結:數(shù)字5可以表述所有數(shù)量為5的物體。

五、收拾用具后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認識手的教案篇十

1、感知紅、黃、藍、綠4種顏色,對顏色感興趣。

2、體驗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在活動中感識顏色,激發(fā)幼兒對各種顏色不同玩法。

活動準備。

塑料籃子(紅、黃、藍、綠)4個、塑料果蔬模型(紅、黃、藍、綠)若。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出示一個大盒子)。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份禮物,請小朋友猜猜盒子里面有什么呢?(幼兒自由談)。

二、觀察交流:

1、(圍坐)。

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拿的是什么東西?(從盒子里拿出實物西紅柿,引導幼兒說出實物的名稱、顏色)。

(幼兒可集體自由說說:也可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認一認)。

(幼兒討論還有什么東西是紅色的)。

2、出示第二種實物,香蕉。

師:孩子們說說它是什么,像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實物名稱、顏色)。

(幼兒討論,展開想像。)老師肯定每個幼兒的想法。

3、出示第3、第4個實物(綠色的大樹葉、藍色的杯子)。

(問題設計同(1、))。

三、游戲:

1、出示紅、黃、藍、綠四個塑料籃子。(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顏色。)。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水果或一種蔬菜(幼兒自由拿)。

(個別提問幼兒手上拿的是什么顏色的水果或蔬菜。)。

2、師:老師手上拿的是紅色的西紅柿,誰手上拿的東西也是紅色的請站到老師這里來。(引導幼兒再次說出各自拿的是紅色的.)。

3以同樣的方法,讓幼兒辨認自己所拿的東西認黃色、藍色、綠色。

師:我們要把果寶寶,菜寶寶送回它們的家,誰手上抓的是紅色的水果或蔬菜就送到紅色的籃子,拿著黃色水果或蔬菜的就送到黃色的籃子,拿著藍色的水果或蔬菜就送到藍色的籃子,拿著綠色的水果或蔬菜就送到綠色的籃子。

——放背景音樂《豐收》。活動在歌聲中結束。

教學反思。

我認為這次活動設計能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認識紅、黃、藍、綠4種顏色。

2、活動中,我通過游戲活動看一看、拿一拿、辯一辯強化幼兒的感官。

不足:我設計的問題過于單調、乏味,不新穎,請專家老師給以指點。

認識手的教案篇十一

1、本課從無色、透明的液體的分辨引入,意圖在于引導學生運用觀察和比較的學習方法,感受和認識水的基本性質和液體的一些共同特征,欣賞體會水體的美麗。

2、本課主要組織學生對水和其他外觀與水一樣的液體進行觀察實驗,知道水的物理性質、水的溶解性、水的凈化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判斷及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江、河、湖、泊、溪流、瀑布等水域景觀,學會欣賞美麗的水體。

3、本課是以“水及外觀與之相同的液體”展開研究,認識水的一些性質。所以應重點選擇一些學生常見的典型實驗材料,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判斷,最后得出結論。

1、科學知識:

(1)知道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它能溶解一些物質。

(2)知道影響溶解的因素。

(3)通過學習過濾的實驗操作,初步了解分離混合物的常用方法和基本步驟。

2、能力培養(yǎng):

(1)通過觀察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討論活動,培養(yǎng)學生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探究的樂趣。

(2)學會欣賞美麗的水體,體會自然界的美麗。

通過觀察、比較,知道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它能溶解一些物質,初步了解什么是溶解。

讓學生掌握運用對比實驗來進行探究活動,知道影響溶解的因數(shù)。

活動1:白酒、純水、白醋各一小瓶。

活動2:氣球、燒杯、燒瓶、錐形瓶等不同形狀的透明容器、常見的液體圖片。

活動3:滴管、燒杯、水、食鹽、糖、小石子、墨水、油、玻璃棒。

拓展:茶水一杯。

活動4:燒杯、玻璃棒、方糖、冷水,熱水、小錘。

拓展:一杯渾濁的泥水、玻璃棒、過濾裝置(鐵架臺、漏斗、燒杯、濾紙)。

資料:自來水過濾示意圖、視頻。

活動5:美麗水體的相關圖片、視頻。

1、通過找出純水的活動,區(qū)分不同的液體,知道水是無色無味的,以及水與其他液體的不同。

2、通過討論,區(qū)別白酒、白醋與純水,知道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

3、通過玩水球,把水倒入不同的容器,知道水是可以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的,像這樣的物體叫做液體。

通過找出純水的活動,區(qū)分不同的液體,知道水是無色無味的,以及水與其他液體的不同。

通過玩水球,把水倒入不同的容器,知道水是可以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的,像這樣的物體叫做液體。

活動1:白酒、純水、白醋各一小瓶。

活動2:氣球、燒杯、燒瓶、錐形瓶等不同形狀的透明容器、常見的液體圖片。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帶來一條謎語,讓大家猜一猜,好嗎?

生:水。

師:同學們真聰明!水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我們的生活十分重要。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水。

引出課題,板書:4 清清的水。

問題情景:海水很清澈,為什么不能喝呢?

活動1:哪瓶是純水?

臺面三個小瓶里分別裝有白酒、白醋和純水。你能找出哪一瓶是純水嗎?

討論:根據(jù)平時你對白酒、白醋和純水的了解,想一想它們有什么不同?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出哪一瓶是純水?把方法寫在p28中間。

學生討論后交流匯報。

師提示:實驗時,不能采取嘗的方法。聞的時候,要用扇聞的方法,以保護我們的鼻子不受刺激。

師示范方法:輕輕地用手扇動瓶子上方的空氣,用鼻子聞此空氣。

學生探究活動后,請一名或兩名學生到講臺用扇聞的方法觀察這三個小瓶,并把聞到的結果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區(qū)分它們。

歸納:無色無氣味的那一瓶是純水,白酒有很刺激的氣味,白醋聞起來有酸味。

師:白酒、白醋都是無色透明的,它們和純水有什么不同?

活動2:給水變個樣

(1)玩水球

(出示裝滿水的氣球)你玩過水球嗎?能把水球變成不同的形狀嗎?

師提示:往氣球里加水時,不要裝過多的水,要把球口扎緊。

實驗:分小組做玩水球實驗,把水球捏成不同的形狀,并畫出每次捏成的形狀。(學生畫在課本第29頁)

匯報交流各組捏成的形狀。

歸納:水可以捏成任意一種形狀。

(2)倒水游戲

學生猜想。

實驗:將水倒入不同形狀的容器中,觀察水倒進不同容器中形狀的改變。

歸納:水倒進什么形狀的容器里,就會變成什么形狀。原來,水是沒有固定形狀的。

(3)認識液體

師出示概念:像水那樣,可以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的`物體叫做液體。(板書)

提問:想一想還有哪些物體像水那樣可以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的呢?

學生討論后匯報交流。

師:常見的液體還有許多,如油、橙汁、牛奶,這三種液體也像水一樣可以流動、沒有固定的形狀。

板書:

4 清清的水

像水那樣,可以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的物體叫做液體。

認識手的教案篇十二

1.了解竹筍的外形特征,知道它與竹子的關系。

2.能大膽說出自己對竹筍的觀察結果,并樂于將想法與同伴分享。

3.學剝筍殼,并在嘗試玩筍的過程中得到樂趣。

了解竹筍的外形特征,知道它與竹子的關系。

能大膽說出自己對竹筍的觀察結果,并樂于將想法與同伴分享。

1.竹林圖片若干。

2.竹筍每人一根。

一、以謎語引出主題。

1.孩子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一起來猜猜吧!

一頭尖,一頭圓。身穿多件棕色衣,真像一枚小火箭。脫去十七件外衣,露出嫩黃黃的肉。(謎底:竹筍)。

2.你們見過竹筍嗎?在哪里見過呢?竹筍長的怎么樣的?

3.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二、認識竹筍。

(一)觀察竹筍的外形。

1.竹筍是什么顏色的?形狀看起來像什么?摸上去是什么感覺?

3.你會剝竹筍嗎?請你來試一試,剝開以后的筍寶寶跟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樣?

(二)剝竹筍。

請幼兒自己動手剝一剝,發(fā)現(xiàn)竹筍里面與外面的不同。

(三)好吃的竹筍。

1.你吃過竹筍嗎?媽媽是怎么燒來吃的?你覺得味道怎么樣?

2.教師出示一些圖片或菜,讓幼兒說一說。

3.竹筍有什么營養(yǎng)?

(四)了解竹筍與竹子的關系。

1.出示竹子圖片,竹筍長大了會變成什么?(竹筍寶寶長大變成竹林,竹媽媽小時候是筍寶寶)。

2.竹子有什么用?

三、品嘗竹筍。

1.教師小結竹筍的特點,竹筍的營養(yǎng)價值,竹子的用途。

2.大家一起品嘗美味的竹筍。

認識手的教案篇十三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4—6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由實物上的角抽象為幾何圖形的角的過程,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名稱,能正確指出物體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角。感知角是有的大小的,能夠直觀區(qū)分角的大小。

2、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jīng)驗,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

3、讓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

通過直觀感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并體會角的大小與邊的關系。

教學過程:

游戲導入:

一、游戲導入,感知角。

1、引出角。

談話:同學們,在平面圖形的王國里,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

(學生紛紛舉手。)。

指一名學生上臺來摸。學生摸出后,加以激勵。隨后提問:如果讓你們來摸你也能摸出來嗎?(生齊答:能!)。

師:你們都這么確定能摸出圓來,請問有什么竅門嗎?

(學生答:因為別的圖形都有角,可是圓邊上都是滑滑的,沒有角。)。

師:同學們真有辦法!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這個新朋友“角”,角也是平面王國里的一個成員。(板書:認識角)。

2、找角。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除了圓,其余的圖形中都有角,那么我們就先拿出三角形,請你把角找出來。

指名學生在三角形上找角。

(學生找角只摸頂點。)。

教師示范指角:剛才同學們摸的是角的一部分,正確的摸角方法應該是這樣的:(教師從頂點出發(fā)摸兩條邊)。

讓學生用這樣的方法重新摸三角形的三個角。

師:現(xiàn)在讓我們到生活中去找找角吧!

二、建構模型、抽象角。

1、抽象角。

(課件出示例題情境圖)。

師:同學們看一看,你能在哪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

(學生自由的找角,并全班進行交流。)。

師:將這些物體面上的角移下來就成了數(shù)學上的“角”。(教師邊說邊點擊課件從剪刀、三角形、鬧鐘上抽象出角。如圖:)。

2、畫角。

師:(教師邊示范邊講解)下面看一看老師怎樣畫角?先畫一點,再從這點出發(fā)畫兩條直直的線,再在里面畫一條弧線,就成了角。(教師分別在黑板上畫出以上三個角。)。

3、角的組成。

師:同學們觀察一下老師畫的三個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全班交流得出: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教師板書:如圖)。

邊邊。

頂點頂點頂點。

邊邊邊。

4、練習。

判斷:出示“想想做做”的第1題。

判斷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在追問:你能指出角的頂點和邊嗎?

5、做角“想想做做”的第2題。

用兩根小棒搭出一個角,并指出它的頂點和兩條邊。

學生操作,指名到視頻展示臺上操作,全班交流操作情況。

三、操作探究,比較角。

(1)談話:我們的這個新朋友真的很調皮,它還會變化呢!

教師再轉動分針和時針,使夾角變小。

提問:現(xiàn)在這個角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說明了角怎么樣?(板書:角有大小。)。

(2)課件出示例題2中的三個鐘面。

讓學生比較那個角最大,那個角最小,并說說是怎么比較的。

全班交流匯報。(學生可能是觀察邊叉開的程度,也可能數(shù)格子,都肯定鼓勵學生。)。

2、做角活動。

(1)談話:角有大小,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關呢?我們來做個實驗。

用準備好的材料做活動角。

(2)同桌每人做一個角,比一比誰的角大。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憑觀察難以比出大小的角,讓這兩位學生上臺全班進行比較。

引導學生用重疊法比較。

多媒體課件演示用重疊法比較的過程,讓學生觀察。

(3)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發(fā)現(xiàn)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

(4)引申。

a、“想想做做”第3題。

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的'角?(剪刀、扇子)引導學生把扇子和剪刀慢慢打開或合攏,觀察扇子和剪刀中角的大小的變化。

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b、“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明確題意。

學生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提問:你發(fā)現(xiàn)折出的角中,那個最大?那個最???指給同桌看。

四、全課總結,拓展角。

1、談話: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那個圖形?

如果你是角,你打算怎樣介紹自己。指名學生作角的自述。

3、實踐作業(yè):找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找一找,摸一摸。

認識手的教案篇十四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直觀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認識角的符號,比較角的大小。

3、在學習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的交往、合作的意識。

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

角的大小與兩邊張口的大小有關,與兩邊的長短無關。

白板課件。

揭示課題:認識角(用白板上的聚光燈)。

1、看一看(出示白板課件)找出剪刀、

三角板、鬧鐘上的角。

2、找一找身邊哪些物體上還藏有角?

3、指一指(白板上的資源庫學校大樓圖)學校大樓上的角在哪里?

數(shù)學家也給角的各部分起了名字,這個尖尖的點就叫角的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2、(白板課件)演示角的畫法。

3、教師示范角的畫法(白板上的直尺和筆盒)。

4、標記角(白板筆)。

1、(出示白板課件)比一比三個鐘面上角的大小。

2、教師演示(白板上的學科工具平面圖形),得出結論: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越大。

3、(白板課件演示)藍角和紅角比大小,得出結論: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1、判斷(看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為什么?)。

2、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平面圖形內各有幾個角?)。

3、說一說:(假如你是一個可愛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嗎?)。

4、小小歌謠:《小小角》九月開學季,老師你們準備好了嗎?

同學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特別認真,老師送給大家一份禮物---五角星(用白板上的插入功能出示五角星)請大家課后討論研究五角星上藏有幾個角。

認識手的教案篇十五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68~71頁。

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2、在觀察、操作、比較和交流等活動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

一、情境激趣。

生:想!

師:那我們今天就一起去認識圖形王國里的新朋友——角,好嗎?

二、自主建構。

1、聯(lián)系生活實例感知角。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8頁的情境圖。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幅圖,圖中哪些地方有角?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

生1:三角尺上有角。

師: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嗎?

學生指角時,教給學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兩邊,再在角的兩邊之間畫弧線)。

師:還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來指一指嗎?

生2:正方形上有角。(邊說邊到投影上指)。

生3:剪刀張開的地方有角。(邊說邊指)。

生4:鐘面上有角。(邊說邊指)。

2、抽象出角的圖形。

師:如果把這些角畫出來,是什么樣的圖形呢?請小朋友看屏幕。

動畫演示,分別畫出剪刀、長方形紙片、鐘面上的角。

師:(指畫出的角)像這樣的圖形都是角。角就藏在我們的身邊,請小朋友試著找一找在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

組織交流,并讓學生指出課桌、數(shù)學書等物體面的角。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角,請小朋友看老師畫一個角。(畫角,指角的一條邊)這條直直的線是角的一條邊,(指角的另一條邊)這條直直的線,是角的另一條邊,(指角的頂點)這里的一個點是角的頂點。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頂點,摸一摸角的兩條邊,說一說自己的感覺。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三角尺,同桌兩個人合作,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頂點,摸一摸角的兩條邊。

學生操作。

師:(指投影上的三個角)你能分別指出這里三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指名到投影前指出每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4、練一練。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師: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生:第一個圖形是角。

師: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

學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繼續(xù)完成后面三個圖形的判斷,并說明理由。

5、感知角的大小。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角,想不想自己“做”一個角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大家根據(jù)需要自己選擇合適的材料想辦法“做”出一個角來。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做”角的方法多。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給予適當?shù)闹笇А?/p>

師:請把你們“做”好的角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了這么多的角。我們來看這位小朋友“做”出的角(拿出用兩根硬紙條“做”成的角,使角的兩條邊重合),請大家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個角在怎樣變化?(邊說邊旋轉角的一條邊,使角慢慢變大)。

生1:角的一條邊在動。

生2:角在變大。

師:再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個角在怎樣變化?(邊說邊旋轉角的一條邊,使角慢慢變?。?。

生:角在變小。

師:你能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角,并像老師那樣,轉動角的一條邊使角變大或變小嗎?自己在下面試一試。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巡視并作適當指導。

師:(出示一個角)老師這里有一個角,你能用手中的角轉出一個比老師的角大的角嗎?(學生操作,教師注意指導)。

師:能轉出一個比老師的角小的角嗎?(學生操作)。

6、比較角的大小。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9頁第二個例題。

生1:第一個鐘面上的角最大。

生2:第三個鐘面上的角最小。

師:你們的眼睛真亮,一眼就看出來了,剩下的兩個鐘面上的角哪一個角大呢?

生1:第二個鐘面上的角大。

生2:第四個鐘面上的角大。

師:到底哪個角大呢?請小組內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想一想怎樣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參與小組的討論。

師:你有辦法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嗎?

生1: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去量。

生2:可以數(shù)鐘面上的格子。

生3:可以把兩個角重疊起來,看哪個角大。

師:你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學生上臺演示,把兩個角的頂點和一條邊分別重疊起來,另一條邊分別在重疊的這條邊的同一方向。

師:現(xiàn)在你知道哪個角大了嗎?

生:第四個角比第二個角大。

認識手的教案篇十六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4―6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1、讓學生經(jīng)歷由實物上的角抽象為幾何圖形的角的過程,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名稱,能正確指出物體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角。感知角是有的大小的,能夠直觀區(qū)分角的大小。

2、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jīng)驗,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

3、讓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通過直觀感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并體會角的大小與邊的關系。

1、引出角

談話:同學們,在平面圖形的王國里,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

(學生紛紛舉手。)

指一名學生上臺來摸。學生摸出后,加以激勵。隨后提問:如果讓你們來摸你也能摸出來嗎?(生齊答:能!)

師:你們都這么確定能摸出圓來,請問有什么竅門嗎?

(學生答:因為別的圖形都有角,可是圓邊上都是滑滑的,沒有角。)

師:同學們真有辦法!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這個新朋友“角”,角也是平面王國里的一個成員。(板書:認識角)

2、找角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除了圓,其余的圖形中都有角,那么我們就先拿出三角形,請你把角找出來。

指名學生在三角形上找角。

(學生找角只摸頂點。)

教師示范指角:剛才同學們摸的是角的一部分,正確的摸角方法應該是這樣的:(教師從頂點出發(fā)摸兩條邊)。

讓學生用這樣的方法重新摸三角形的三個角。

師:現(xiàn)在讓我們到生活中去找找角吧!

1、 抽象角

(課件出示例題情境圖)

師:同學們看一看,你能在哪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

(學生自由的找角,并全班進行交流。)

師:將這些物體面上的角移下來就成了數(shù)學上的“角”。(教師邊說邊點擊課件從剪刀、三角形、鬧鐘上抽象出角。如圖:)

2、畫角

師:(教師邊示范邊講解)下面看一看老師怎樣畫角?先畫一點,再從這點出發(fā)畫兩條直直的.線,再在里面畫一條弧線,就成了角。(教師分別在黑板上畫出以上三個角。)

3、角的組成

師:同學們觀察一下老師畫的三個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全班交流得出: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教師板書:如圖)

邊 邊

頂點 頂點 頂點

邊 邊 邊

4、練習

判斷:出示“想想做做”的第1題。

判斷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在追問:你能指出角的頂點和邊嗎?

5、做角“想想做做”的第2題。

用兩根小棒搭出一個角,并指出它的頂點和兩條邊。

學生操作,指名到視頻展示臺上操作,全班交流操作情況。

1、認識角有大小

(1)談話:我們的這個新朋友真的很調皮,它還會變化呢!

教師再轉動分針和時針,使夾角變小。

提問:現(xiàn)在這個角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說明了角怎么樣?(板書:角有大小。)

(2)課件出示例題2中的三個鐘面。

讓學生比較那個角最大,那個角最小,并說說是怎么比較的。

全班交流匯報。(學生可能是觀察邊叉開的程度,也可能數(shù)格子,都肯定鼓勵學生。)

2、 做角活動

(1) 談話:角有大小,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關呢?我們來做個實驗。

用準備好的材料做活動角。

(2) 同桌每人做一個角,比一比誰的角大。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憑觀察難以比出大小的角,讓這兩位學生上臺全班進行比較。

引導學生用重疊法比較。

多媒體課件演示用重疊法比較的過程,讓學生觀察。

(3)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發(fā)現(xiàn)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

(4)引申

a、“想想做做”第3題。

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的角?(剪刀、扇子)引導學生把扇子和剪刀慢慢打開或合攏,觀察扇子和剪刀中角的大小的變化。

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b、“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明確題意。

學生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提問:你發(fā)現(xiàn)折出的角中,那個最大?那個最小?指給同桌看。

1、談話: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那個圖形?

如果你是角,你打算怎樣介紹自己。指名學生作角的自述。

3、實踐作業(yè):找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找一找,摸一摸。

游戲的導入引出“角”,然后教師點題說明本節(jié)課就來認識“角”,從生活實際引入,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使得學生對新知的認識有一種親切感,不是突如其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東西。同時因為他們對角并不陌生,也就增加了學生學習新知的信心?!懊恰焙偷缴钋榫持小罢医恰币约昂髞淼摹白鼋恰苯o了學生實踐操作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學會展現(xiàn)自己并有機會展現(xiàn)自己,在實踐中探索新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愿意嘗試的勇氣和實踐探索的精神。

認識手的教案篇十七

1、通過觀察梳子的外形,使幼兒正確地認識漢字筆劃“|”,鞏固復習已認識的漢字。

2、引導幼兒初步學習從上往下連點描畫“|”的技能,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前書寫活動的興趣。

3、教幼兒學會正確的握筆,逐步培養(yǎng)幼兒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

4、體會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長毛絨玩具狗一只,梳子一把,幼兒描畫練習紙每人一張,彩筆人手一支,幼兒已認識的漢字卡片若干張。

1、教師講述故事“送你一把梳子”,激發(fā)幼兒興趣,啟發(fā)幼兒想象出送一把梳子給長毛狗的好主意。

接著,教師出示梳子,引導幼兒一起觀察討論,知道梳子有把和齒,齒是一根一根的,直直地排列得很整齊。

2、教師與幼兒一起閱讀。

教師在黑板上寫“|”,然后與幼兒一起討論,認識豎的名稱,了解其特點,擴展幼兒的想象。

提問:1這是漢字筆劃豎的符號,請小朋友看看它像梳子上的什么?2它還像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還在哪里看過像這個符號的東西?(筷子、牙簽、鉛筆等)3請大家仔細看看,豎是什么樣子的?使幼兒知道豎是從上往下的一條直線。

3、圍繞閱讀重點活動。

教師組織找找豎線在哪里的活動,出示已認識的漢字,請幼兒仔細觀察并找出含有筆劃“|”的漢字。

出示“中、上、下、大、人、牛、羊”,請幼兒交流討論,并說出來。

4、歸納閱讀內容。

(1)教師出示梳子畫面,示范從上往下地連點添畫梳子的齒,進行豎線描畫練習,為幼兒獨立活動提供樣板。

(2)幼兒人手一張描畫練習紙,讓幼兒進行畫豎線做梳子送給長毛狗的活動。

(3)教師用一把真的梳子,為長毛狗梳頭,并以長毛狗的口吻對大家說:“謝謝你們送給我梳子,你們瞧!現(xiàn)在我的頭發(fā)很整齊了,謝謝小三班的小朋友!”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幼兒掌握了基本的筆順規(guī)則,提高了寫字興趣,激發(fā)了寫好字的欲望,掌握了正確的坐姿和寫字姿勢,學會了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足的是幼兒正確的坐姿和寫字姿勢堅持時間太短,一不注意就坐歪了。相似的筆畫寫著寫著就寫錯了。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91277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