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范文(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2 06:22:09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范文(18篇)
時間:2023-12-02 06:22:09     小編:GZ才子

教案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等重要信息。教案的編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需求進行個性化設計。小編整理了一些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的教案范例,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示。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一

(找兩組學生代表上黑板填實驗數(shù)據(jù))。

vr()51015。

i(a)第一組。

第二組。

引導學生觀察表中數(shù)據(jù),找出數(shù)據(jù)變化規(guī)律,讓學生總結電流與電阻關系。

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電阻成反比.。

教師強調。

(1)實驗條件電壓一定。

(2)要求學生記住結論.。

(3)i、r的含義:i是通過r的電流,r是導體本身的電阻.。

學生歸納實驗結論。

總結。

板書設計。

第八章歐姆定律。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二

1.知道導體中的電流決定于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初步理解電流跟電壓、電流跟電阻的關系,為學習歐姆定律打下基礎。

2.注意培養(yǎng)學生綜合使用電學儀器的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實驗規(guī)律的能力。

3.在實驗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以及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三

1、知道導體中的電流決定于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初步理解電流跟電壓、電流跟電阻的關系,為學習歐姆定律打下基礎。

2、注意培養(yǎng)學生綜合使用電學儀器的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實驗規(guī)律的能力。

3、在實驗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以及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四

在《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一節(jié)的教學中,我采取了探究的方式。通過這一節(jié)的教學,使我深受啟發(fā)。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常常采取講授式的方法進行教學,在我的思想深處一直認為教師講的要比學生說的明白。但是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使我真正體會到了學生經(jīng)歷探究過程的'重要性。

本節(jié)課主要研究了電流跟電壓的關系及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在研究電流跟電壓的關系時,首先,我讓學生設計了電路圖,學生發(fā)言非常積極勇躍,爭先恐后地上黑板畫圖,學生畫出了如下的五種圖形,我沒有想到學生思維如此開闊。

接著,我和學生一起分析采用哪個圖更合適,學生各抒已見。有的同學認為,以上五個圖都可以,因為r兩端的電壓和通過r的電流都可以測出來。有的同學認為要研究電流跟電壓之間的關系,就必須能夠改變r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而第一、二兩個圖不能完成這一任務。有的同學認為,雖然第三、四兩個圖可以改變電阻r兩端的電壓,但不一定能使r兩端的電壓成倍的變化,不利于研究電流跟電壓之間的關系。最后一致認為,第一、二兩個圖不能改變電壓和電流,就不能研究電流跟電壓的關系,第三、四兩個圖可以改變電阻r兩端的電壓,但不一定能使r兩端的電壓成倍的變化,只有第五個圖能使改變r兩端的電壓和通過r的電流,又可使r兩端的電壓成倍的變化。因此,選第五個圖為研究電流跟電壓之間的關系的電路圖。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五

1.知道導體中的電流決定于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初步理解電流跟電壓、電流跟電阻的關系,為學習歐姆定律打下基礎。

2.注意培養(yǎng)學生綜合使用電學儀器的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實驗規(guī)律的能力。

3.在實驗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以及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具。

教師使用:投影儀,自制投影片,2.5v、6.3v小燈泡各一個,演示電流表,干電池兩節(jié),電鍵,導線。

學生分組實驗使用:學生用電源,電鍵,直流電流表,直流電壓表,滑動變阻器(50ω、1.5a),簡式電阻箱,導線。

(一)引入新課。

在前面幾章中分別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物理量。你認為電流跟電壓、電阻有沒有關系呢?(學生發(fā)表意見)。

利用演示實驗(電路圖見圖1),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電流跟電壓、電阻間的關系。

實驗過程如下:

步驟1.分別用一節(jié)干電池、兩節(jié)串聯(lián)的干電池組給2.5v小燈泡供電,觀察小燈泡的亮度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

問:第二次實驗中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為什么較大?

問:通過2.5v、6.3v小燈泡的電流為什么不同?

在實驗基礎上,使學生對電流的大小跟電壓、電阻的大小之間的關系有初步的定性的認識。

教師向學生介紹,本章知識教學的線索,點明本節(jié)研究的課題及研究方法。

(二)講述新課。

(板書)第五章歐姆定律。

學生思考后回答。

(板書)1.在電阻不變時,研究電流跟電壓的關系。

出示實驗電路圖(圖2)講解各元件的作用,講解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考慮器材在桌上碼放的位置(如是否便于操作等)。

(2)為便于讀電表示數(shù),電路連接完畢并檢查無誤后,應將兩電表靠在一起。

(3)定值電阻r用簡式電阻箱提供,取r=5歐。

(4)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分別選用0.6安和3伏。

(5)其他注意事項同過去要求一樣。

學生動手連接電路。

教師指導學生對電路進行檢查,如:電鍵是否斷開;滑動變阻器滑片是否放在了阻值最大處;簡式電阻箱提供的阻值是否為5歐。

出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一)(自制投影片)。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檢查指導。實驗完畢,讓同學匯報實驗數(shù)據(jù)。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

問:電流隨電壓變化時,符合什么規(guī)律?

換用其他導體做實驗,都能得到上述正比關系。

教師按下面格式板書,然后讓學生在空白處填上適當?shù)脑~語。

實驗結論:在________不變時,__________的電流跟______的電壓成_______。

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一),應用比的關系,進行口算練習。

問:若電壓加大到5伏,通過導體的電流是多少安?

簡要小結,指明下面所研究的問題及方法。

實驗前的幾點說明:

(1)實驗電路與前面實驗相同。

(2)實驗中電阻的阻值依次為5歐、10歐和20歐。改變阻值前,一定要斷開電鍵。

(3)閉合電鍵后,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每次電壓表的示數(shù)均為2伏,讀出各次電流值,并填入下表。

出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二)(自制投影片)。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檢查、指導。實驗完畢,讓同學匯報實驗數(shù)據(jù)。

問:(1)電流與電阻這兩個電學物理量,是誰隨誰的變化而變化?

(2)電流隨電阻變化時,符合什么規(guī)律?

(3)怎樣完整地表述這一規(guī)律?

(板書)實驗結論:在電壓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三)課堂小結。

學生應明確,在本節(jié)課中我們研究的是什么問題,采用什么方法進行研究以及研究后得到了什么結論,這些結論對后面學習有何意義。

(四)鞏固知識。

1.指出下列說法是否正確(自制投影片)。

(1)導體中的電流在電阻不變時,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2)在電壓不變時,一段導體的電阻跟電流成反比。

(3)導體中電流的大小,不僅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有關,還與導體的電阻有關。

2.利用電路圖二提問。

(1)閉合電鍵后,發(fā)現(xiàn)兩個電表的指針均不偏轉,說明此電路處于什么狀態(tài)?

(五)布置作業(yè)。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六

1、知道導體中的電流決定于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初步理解電流跟電壓、電流跟電阻的關系,為學習歐姆定律打下基礎。

2、注意培養(yǎng)學生綜合使用電學儀器的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實驗規(guī)律的能力。

3、在實驗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以及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電學儀器的綜合使用。

教師使用:投影儀,自制投影片,2.5v、6.3v小燈泡各一個,演示電流表,干電池兩節(jié),電鍵,導線。

學生分組實驗使用:學生用電源,電鍵,直流電流表,直流電壓表,滑動變阻器(50ω、1.5a),簡式電阻箱,導線。

(一)引入新課

在前面幾章中分別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物理量。你認為電流跟電壓、電阻有沒有關系呢?(學生發(fā)表意見)

利用演示實驗(電路圖見圖1),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電流跟電壓、電阻間的關系。

實驗過程如下:

步驟1、分別用一節(jié)干電池、兩節(jié)串聯(lián)的干電池組給2.5v小燈泡供電,觀察小燈泡的亮度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

問:第二次實驗中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為什么較大?

問:通過2.5v、6.3v小燈泡的電流為什么不同?

在實驗基礎上,使學生對電流的大小跟電壓、電阻的大小之間的關系有初步的定性的認識。

教師向學生介紹,本章知識教學的線索,點明本節(jié)研究的課題及研究方法。

(二)講述新課

(板書)第五章歐姆定律

1、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

學生思考后回答

(板書)1、在電阻不變時,研究電流跟電壓的關系。

出示實驗電路圖(圖2)講解各元件的作用,講解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考慮器材在桌上碼放的位置(如是否便于操作等)。

(2)為便于讀電表示數(shù),電路連接完畢并檢查無誤后,應將兩電表靠在一起。

(3)定值電阻r用簡式電阻箱提供,取r=5歐。

(4)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分別選用0.6安和3伏。

(5)其他注意事項同過去要求一樣。

學生動手連接電路。

教師指導學生對電路進行檢查,如:電鍵是否斷開;滑動變阻器滑片是否放在了阻值最大處;簡式電阻箱提供的阻值是否為5歐。

出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一)(自制投影片)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檢查指導。實驗完畢,讓同學匯報實驗數(shù)據(jù)。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

問:電流隨電壓變化時,符合什么規(guī)律?

換用其他導體做實驗,都能得到上述正比關系。

教師按下面格式板書,然后讓學生在空白處填上適當?shù)脑~語。

實驗結論:在________不變時,__________的電流跟______的電壓成_______。

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一),應用比的關系,進行口算練習。

問:若電壓加大到5伏,通過導體的電流是多少安?

簡要小結,指明下面所研究的問題及方法。

(板書)2、在電壓不變時,研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

實驗前的幾點說明:

(1)實驗電路與前面實驗相同。

(2)實驗中電阻的阻值依次為5歐、10歐和20歐。改變阻值前,一定要斷開電鍵。

(3)閉合電鍵后,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每次電壓表的示數(shù)均為2伏,讀出各次電流值,并填入下表。

出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二)(自制投影片)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檢查、指導。實驗完畢,讓同學匯報實驗數(shù)據(jù)。

問:(1)電流與電阻這兩個電學物理量,是誰隨誰的變化而變化?

(2)電流隨電阻變化時,符合什么規(guī)律?

(3)怎樣完整地表述這一規(guī)律?

(板書)實驗結論:在電壓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三)課堂小結

學生應明確,在本節(jié)課中我們研究的是什么問題,采用什么方法進行研究以及研究后得到了什么結論,這些結論對后面學習有何意義。

(四)鞏固知識

1、指出下列說法是否正確(自制投影片)

(1)導體中的電流在電阻不變時,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2)在電壓不變時,一段導體的電阻跟電流成反比。

(3)導體中電流的大小,不僅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有關,還與導體的電阻有關。

2、利用電路圖二提問。

(1)閉合電鍵后,發(fā)現(xiàn)兩個電表的指針均不偏轉,說明此電路處于什么狀態(tài)?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習題(曹廣建)

本節(jié)教案從總體上來看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是一個好教案。教案很完整,教學內容的引入,教學內容的安排都比較合理。在教學重點和難點中,突出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特別是通過實驗如何分析、概括出這種規(guī)律顯得不夠,分析概括出這種關系應該說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因為這種“分析概括”是物理學中經(jīng)常用的,而初中學生對此又比較生疏,不太習慣。另一方面在實驗結論中寫有“在___________不變時,_________的電流跟__________的電壓成__________?!边@一段寫的比較含糊,橫線上要求填的內容不突出,也不重要。如第一橫線上可填:電阻、導體、電路等;第二、三橫線上也存在此問題。另外,在行文中兩次用到“應用比的關系”,這句話里的“比”作者是指“比例”的意思,但這種簡化的用法不合適,“比”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一般在正式行文中一定在語言意思上不要給讀者造成含義不清的句子。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七

研究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關系.

實驗器材(每一實驗小組):

電源,一只電流表,兩個小燈泡(附燈座),一個開關,導線若干條.

教學過程:

一、復習電流表使用。

1)連接形式。

2)量程和分度值。

3)讀數(shù)。

二、教師講解示范。

1)連接電路時,一定要把開關打開.使用電源絕對不允許用導線直接跟電源兩極相連,以防短路.

2)連線的先后次序.應根據(jù)電路圖按照一定的順序連接(一般從電源正極出發(fā)),防止漏接或錯接.讓學生從開始做電學實驗就養(yǎng)成這種接線的良好習慣.

3)接線的技能。

4)了解實驗室用的是什么種類的電源,分清電源的正、負極.

6)連線完畢,對照電路圖,按接線的思路順序檢查一遍電路,再閉合開關.

7)對沒有把握的電路,用試觸(瞬時碰接)的方法,試探接通電路.一般提倡用這種方法.

8)如果發(fā)生故障應立即斷開電路,然后從電源的一個極出發(fā),逐段檢查原因.

9)做好實驗紀錄.讀數(shù)要客觀,要實事求是.

10)實驗結束后,整理好實驗器材使其恢復原狀.

三、學生對實驗提出疑問,并核查本組實驗器材。

四、學生實驗。

實驗步驟。

數(shù)據(jù)記錄。

數(shù)據(jù)分析并得出結論。

(以上均參考參考教材)。

五、實驗結果交流。

六、完成實驗報告(可作為作業(yè))。

探究活動。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八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學到了一種研究物理的方法----控制變量法,深刻地理會了方法的實質,在探究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依據(jù)問題設計電路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深刻地理解知識的內涵創(chuàng)造了條件,為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搭建了舞臺。

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來分析:喜愛這樣課堂的人更多,原因是:教師講的少,自己動手機會多;課堂比較輕松;具有挑戰(zhàn)性;但也有同學反映部分同學沒有積極性,玩了兩節(jié)課,什么也沒學到;同組的同學太霸道沒有別人動手的機會;這些跡象表明在探究課中如何調動全組同學的積極性?組內成員間如何協(xié)調?教師如何有效監(jiān)控各個組的動向?怎樣在探究的過程中加強同學間的協(xié)作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是教師必須關注的問題,也反映出在新的課堂模式下教師的駕馭課堂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九

1.猜想。

2.實驗驗證。

1.實驗條件電阻一定。

2.實驗電路圖。

3.實驗數(shù)據(jù)表。

u(伏)。

1

2

3

i(a)。

第1組。

第2組。

4.實驗結論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1.實驗條件電壓一定。

2.實驗電路圖(同上)。

3.實驗數(shù)據(jù)表。

v

r()。

5

10。

15。

i(a)。

第一組。

第二組。

4.實驗結論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十

d.都研究。

2.關于歐姆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電阻成反比。

b.導體的電阻由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決定,

c.r=u/i可作歐姆定律的表達式。

d.加在某導體兩端電壓增大時,該導體中電流也增大。

四、計算題。

電阻是10歐的導線在3分內通過的電量是108庫,求導線兩端的電壓。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十一

1、電壓:形成電流的原因。

2、電阻: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當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當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1.某同學在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時,根據(jù)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畫出了如圖所示的i-r圖像,下列結論與圖像相符的是:()。

【分析】。

(2)首先判斷當a、b兩點間的電阻由5ω更換為10ω后,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化情況,根據(jù)串分壓的知識判斷出滑動變阻器阻值的變化,得出滑片的移動方向.

【解答】探究“一段電路中電流跟電阻的關系”,需保持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當a、b兩點間的電阻由5ω更換為10ω后,電阻變大,則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所以此時應該增大變阻器的電阻減小電阻r兩端的電壓,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保持不變.

則滑片需向右移動增大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所以abc錯誤,d正確.

2.如圖所示,在探究“一段電路中的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當a、b兩點間的電阻由5ω更換為10ω后,為了探究上述問題,應該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保持變阻器滑片不動。

b.將變阻器滑片適當向左移動。

c.適當增加電池的節(jié)數(shù)。

d.將變阻器滑片適當向右移動。

【答案】d。

b選項增加電池個數(shù),則電壓表的示數(shù)會更大,所以b錯誤.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十二

1.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電阻一定時,電流跟電壓成正比,電壓一定時,電流跟電阻成反比”.

2.使學生初步熟悉如何用電流表測同一只電阻的電流及其兩端電壓,會用與待測電阻串聯(lián)的滑動變阻器調節(jié)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

能力目標。

1.使學生初步領會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物理規(guī)律的思路.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電路連接和有關電路的電學實驗操作能力及根據(jù)實驗結果分析、概括實驗結論的能力.

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愿望.

2.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在前三章的學習中已經(jīng)把電路中的三個基本物理量電流、電壓、電阻分別進行了學習,而本節(jié)是一節(jié)建立電流、電壓、電阻三者關系的課.采用控制變量法通過實驗得出當電阻不變時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當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的關系.使學生初步建立了電流、電壓、電阻的聯(lián)系.

教法建議。

教學設計方案。

引入新課。

問題1電流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電壓是產(chǎn)生電流的原因.)。

同學們從這一點可以猜想電流大小可能跟什么有關?

導體中電流大小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大小可能有關,電壓大,電流可能大.。

問題2什么叫電阻?(電阻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大小.)。

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電阻一定時,導體中電流限電壓的定量關系,電壓一定時,

導體中的電流跟電壓的定量關系;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電阻關系.。

(3)使學生初步體會多變量問題的研究方法.。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十三

一、新課的引入:從復習提問“什么是電流?”“怎樣才會產(chǎn)生電流?”引入新課。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導體兩端有電壓,導體才會有電流。由此可以猜想:所加電壓越高,電流可能越大。另一方面,任何導體都有電阻,電阻對電流有阻礙作用??梢圆孪耄弘娮柙酱螅娏鲿叫?。接下來對猜想進行實驗研究。

二、向學生交待實驗研究的方法:通過回憶“決定電阻大小因素”的實驗入手,進一步引出用“控制變量法”來做這個實驗。在這個實驗中,第一次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和滑動變阻器,因此,在連接實驗電路時,除了復習電壓表和電流表及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外,還要提醒學生一些應當注意的問題。每個實驗做完后,利用取得的數(shù)據(jù)啟發(fā)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并且要再次強調實驗的條件。

三、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來分析:喜愛這樣課堂的人更多,原因是:教師講的少,自己動手機會多;課堂比較輕松;具有挑戰(zhàn)性;但也有同學反映部分同學沒有積極性,玩了一節(jié)課,什么也沒學到;同組的同學太霸道沒有讓別人動手的機會;這些跡象表明在探究課中如何調動全組同學的積極性?組內成員間如何協(xié)調?教師如何有效監(jiān)控各個組的動向?怎樣在探究的過程中加強同學間的協(xié)作,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是我必須關注的問題,也反映出在新的課堂模式下教師的駕馭課堂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十四

新課標中指出:“物理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這節(jié)課利用不同導體(銅線和鎳鎘合金線)接入電路,導致小燈泡亮度不同的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吸引學生注意力,把學生帶入問題情境,引起學生思考“為什么不同導體(銅線和鎳鎘合金線)接入電路,燈亮不同?”從而指導學生閱讀,從導電性和對電流的阻礙兩方面分析原因,幫助學生理解電阻的概念,對學生掌握電阻理解其含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節(jié)課對控制變量法及轉換法,類比法等科學方法進行了很好的的滲透,通過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學生掌握了控制變量的基本方法通過用小燈泡亮度體現(xiàn)電阻的大小使學生對轉換法有了進一步認識,電阻概念是很抽象的一個知識,直接用教材知識下定義學生很難明白,不利于后面相關知識的學習。通過汽車走不同路面阻礙不同與電阻類比,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電阻的含義。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十五

探究教學,是理科實驗教學的一大難題:《控制變量法》這一研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貫穿整個初中物理教學中,很多實驗都體現(xiàn)探究思想和理念,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把這一節(jié)內容分解為三個部分來進行,第一部分先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第二部分再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第三部分,最后總結出電流與電壓、電阻三者之間的關系---歐姆定律。歐姆定律揭示了電路中電流遵循的基本“交通規(guī)則”,是電學中的最重要的規(guī)律之一,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電學知識和分析電路的基礎。因此,歐姆定律的探究實驗就成為理解i、u、r三者之間關系的基石。但是在實驗中以下幾個問題容易被忽視。

按照控制變量法來研究,應當是保持其中任何一個物理量不變,研究其他兩個量之間的關系,而在這個實驗中,為什么不研究“保持電流i不變,探究電壓u與電阻r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學生感到困惑不解。其實,電阻是導體的本身性質,它并不隨著電壓、電流的變化而變化,當電壓變了,電阻不改變,只能電流變化了,保持電流變化不可能。

問題二:實驗中為何要用滑動變阻器?

如果不用滑動變阻器,雖然能夠測量出r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但該電路只能測量出一組電壓和電流的值,而從一組電流和電壓的數(shù)據(jù)是無法找出二者之間的關系的,應該再測幾組電壓和電流,因此就需要改變r兩端的電壓,可以不斷改變電阻,也可以采用改變電池節(jié)數(shù)的方法,還可以用滑動變阻器,比較下來,當然是用滑動變阻器更方便快捷。同時,滑動變阻器還可以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

如何保持電壓u不變?即改變定值電阻的阻值的同時,該電阻兩端的電壓就發(fā)生了變化,因此,要及時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以保持電壓不變,觀察并記錄電流表的示數(shù)隨電阻的變化關系。

問題四:在本實驗之前要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實驗之前,不僅要按照正確的操作規(guī)程辦事,還要有檢查電路的良好習慣,而學生往往急于動手實驗,忽視實驗規(guī)則。本實驗中,實驗之前,開關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在電阻最大位置。其次,為測量誤差減少,要選擇適當?shù)碾姳砹砍獭?/p>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十六

1.伏安法測小燈泡電阻,需要器材伏特表、安培表、小燈泡、導線即可。()。

2.實驗中也可用改變電池的個數(shù)來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

3.實驗中能測得的.物理量是電阻。()。

4.導體的電阻值不隨電壓改變而改變,因此實驗只需測一組電壓、電流數(shù)據(jù)。()。

二、選擇題。

1.實驗室測導體電阻的方法叫[]。

a.歐姆法b.電阻法。

c.伏安法d.以上都不是。

2.在圖1中,a、b電表表示[]。

a.a(chǎn)是安培表,b是伏特表。

b.a(chǎn)是伏特表,b是安培表。

c.a(chǎn)、b都是安培表。

d.a(chǎn)、b都是伏特表。

a.0~0.6安、0~3伏。

b.0~0.6安、0~15伏。

c.0~3安、0~3伏。

d.0~3安、0~15伏。

a.電流表兩接線柱接觸不良。

b.電燈的兩個接線柱有斷路。

c.滑動變阻器斷路。

d.電燈兩端的接線柱短路。

a.電源無輸出電壓。

b.電鍵接觸不良。

c.小燈泡兩端短路。

d.伏特表接線柱松動而接觸不良。

6.圖2中,合上電鍵,當滑片向右移動時,將伏特表示數(shù)變化的正確答案填入括號內。

伏特表接a、b兩點間,示數(shù)是[]。

伏特表接b、c兩點間,示數(shù)是[]。

伏特表接c、d兩點間,示數(shù)是[]。

伏特表接a、d兩點間,示數(shù)是[]。

a.為零b.不變。

c.變小d.變大。

三、說理題。

一同學在做測定電阻實驗中將完好的電流表、電壓表、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當接通電鍵時電壓表示數(shù)相當于電源電壓,電流表示數(shù)過大,請分析一下原因。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十七

1、知道導體中的電流決定于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初步理解電流跟電壓、電流跟電阻的關系,為學習歐姆定律打下基礎。

2、注意培養(yǎng)學生綜合使用電學儀器的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實驗規(guī)律的能力。

3、在實驗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以及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篇十八

教師使用:投影儀,自制投影片,2.5v、6.3v小燈泡各一個,演示電流表,干電池兩節(jié),電鍵,導線。

學生分組實驗使用:學生用電源,電鍵,直流電流表,直流電壓表,滑動變阻器(50ω、1.5a),簡式電阻箱,導線。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在前面幾章中分別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物理量。你認為電流跟電壓、電阻有沒有關系呢?(學生發(fā)表意見)。

利用演示實驗(電路圖見圖1),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電流跟電壓、電阻間的關系。

實驗過程如下:

步驟1、分別用一節(jié)干電池、兩節(jié)串聯(lián)的干電池組給2.5v小燈泡供電,觀察小燈泡的亮度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

問:第二次實驗中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為什么較大?

問:通過2.5v、6.3v小燈泡的電流為什么不同?

在實驗基礎上,使學生對電流的大小跟電壓、電阻的大小之間的關系有初步的定性的認識。

教師向學生介紹,本章知識教學的線索,點明本節(jié)研究的課題及研究方法。

(二)講述新課。

(板書)第五章歐姆定律。

學生思考后回答。

出示實驗電路圖(圖2)講解各元件的作用,講解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考慮器材在桌上碼放的位置(如是否便于操作等)。

(2)為便于讀電表示數(shù),電路連接完畢并檢查無誤后,應將兩電表靠在一起。

(3)定值電阻r用簡式電阻箱提供,取r=5歐。

(4)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分別選用0.6安和3伏。

(5)其他注意事項同過去要求一樣。

學生動手連接電路。

教師指導學生對電路進行檢查,如:電鍵是否斷開;滑動變阻器滑片是否放在了阻值最大處;簡式電阻箱提供的阻值是否為5歐。

出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一)(自制投影片)。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檢查指導。實驗完畢,讓同學匯報實驗數(shù)據(jù)。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

問:電流隨電壓變化時,符合什么規(guī)律?

換用其他導體做實驗,都能得到上述正比關系。

教師按下面格式板書,然后讓學生在空白處填上適當?shù)脑~語。

實驗結論:在________不變時,__________的電流跟______的電壓成_______。

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一),應用比的關系,進行口算練習。

問:若電壓加大到5伏,通過導體的電流是多少安?

簡要小結,指明下面所研究的問題及方法。

實驗前的幾點說明:

(1)實驗電路與前面實驗相同。

(2)實驗中電阻的阻值依次為5歐、10歐和20歐。改變阻值前,一定要斷開電鍵。

(3)閉合電鍵后,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每次電壓表的示數(shù)均為2伏,讀出各次電流值,并填入下表。

出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二)(自制投影片)。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檢查、指導。實驗完畢,讓同學匯報實驗數(shù)據(jù)。

問:

(1)電流與電阻這兩個電學物理量,是誰隨誰的變化而變化?

(2)電流隨電阻變化時,符合什么規(guī)律?

(3)怎樣完整地表述這一規(guī)律?

(板書)實驗結論:在電壓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三)課堂小結。

學生應明確,在本節(jié)課中我們研究的是什么問題,采用什么方法進行研究以及研究后得到了什么結論,這些結論對后面學習有何意義。

(四)鞏固知識。

1、指出下列說法是否正確(自制投影片)。

(1)導體中的電流在電阻不變時,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2)在電壓不變時,一段導體的電阻跟電流成反比。

(3)導體中電流的大小,不僅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有關,還與導體的電阻有關。

2、利用電路圖二提問。

(1)閉合電鍵后,發(fā)現(xiàn)兩個電表的指針均不偏轉,說明此電路處于什么狀態(tài)?

(五)布置作業(yè)。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92746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