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教案板書設計圖(模板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2 06:43:03
醉花陰教案板書設計圖(模板8篇)
時間:2023-12-02 06:43:03     小編:FS文字使者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醉花陰教案板書設計圖篇一

(一)

一樹花叢芳影動,雅韻馨香弄。

嬌媚臥黃昏,遮面含羞,醉賞妖嬈共。

黛煙裊裊潮浪涌,喚醒蔥籠夢。

美艷換新妝,景色斑斕,滿目芳菲送。

(二)

玉潤天然香滿晝,朵朵含羞透。

旖旎滿庭芳,美韻風情,獨醉花陰后。

影姿婀娜娉婷秀,靜佇情依舊。

何處可消愁,幾度飄零,又惹相思瘦。

(三)

三月暖風吹碧樹,沐浴晨曦露。

蝴蝶醉花叢,淺語呢喃,繾綣頻回顧。

滿園秀色馨香吐,裊娜和燕舞。

冬去又春來,云淡風輕,莫把芳華負。

(四)

纖眉慧目花一朵,靚麗枝頭臥。

潔雅蘊高風,幾縷幽魂,化作相思果。

管弦撥動流年磨,日轉云煙過。

點點送芳姿,不用涂朱,嬌嫩馨香裹。

(五)

水翦雙眸凝望遠,深邃含情戀。

靈韻閃流光,飛向心來,縷縷攜溫暖。

清純俏媚青絲綰,惹卻相思漫。

婀娜落霞中,百感人生,難忘西湖畔。

醉花陰教案板書設計圖篇二

閱讀是人類的一種綜合性的能力。語文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勤奮好學、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以下這篇閱讀答案是由本站小編為您收集整理,希望能借此提高同學們的閱讀、鑒賞、寫作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4)詞人運用哪些景物來烘托心情?表達了詞人怎樣的心情?

3、1)天空濃云密布又有薄霧籠罩,瑞腦香的煙霧從獸形的香爐上裊裊升起?!氨§F濃云”:渲染了一種陰沉憂郁的氛圍?!俺钣罆儭睒O言白晝漫長沒有盡頭——這是因為孤單寂寞,內(nèi)心憂愁,所以才會覺得時間特別的漫長?!叭鹉X銷金獸”作者靜靜地看著裊裊煙霧從金獸爐上慢慢升起——百無聊賴。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佳節(jié)又重陽”:“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重陽佳節(jié)時本應夫妻團圓,而如今卻自己孤身一人,獨對良辰美景虛度光陰。“又”表明與親人離別已久,獨過佳節(jié)已非一回。“涼”不但寫出了秋氣的蕭瑟,更反映出詩人心境的凄冷。 涼意表面上是因為重陽秋夜,天氣轉冷,玉枕紗廚,難御風寒;深層次原因是獨居家中,沒有家庭的溫馨,內(nèi)心感覺到孤獨凄涼。

3)黃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與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體態(tài)相近,貼切地反映了當時作者由于與丈夫分別而產(chǎn)生的孤獨、愁悶的生活狀態(tài)和內(nèi)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傳統(tǒng)象征意義,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這樣的比喻極切合女詞人的身份和精神氣質。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營造了婉曲優(yōu)美的藝術情境。

4)景物:薄霧、濃云、瑞腦、金獸、玉枕、紗廚、酒、簾、西風、黃花;本詞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別之后所寫,表達了思念丈夫的寂寞與孤寂的愁緒。

醉花陰教案板書設計圖篇三

1。了解詞人的人生際遇,體會其“愁”情。

2。解讀詞的意象,感受詞的意境美,把握景與情的關系。

1。解讀詞的意象,把握詞的意境。

2。理解作品中“愁”的內(nèi)涵。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環(huán)形山,用15個世界名人的名字來命名他們,其中有一個是中國古代女性,她的名字叫李清照。作為一個封建時代女性,這是一種何等的榮耀?。∧撬秊槭裁传@得如此名譽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詞人的世界,感受她的非凡才氣。

知人論世:父親李格非,飽讀詩書,精通儒家經(jīng)典,進士出身,才學之士。母親王氏,其祖父是王拱辰,宋仁宗時的科舉狀元,先后擔任過翰林學士,吏部尚書、三司使,王氏從小在詩書世家里長大。

李清照:(1084—1151?),字漱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宋代婉約派代表詞人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詞》。她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比當時的女孩子有著更為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其文學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后世影響較大,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巴窦s詞的正宗”,“亂世中的美神”。

丈夫:趙明誠。為人品行端正,情趣高雅,從小喜歡收集金石字畫文物,其父趙挺之,與李格非是同鄉(xiāng)人,但在政治上是變法派,與李格非剛好相對,后政治矛盾暫趨緩和,故趙明誠與李清照得以結為秦晉之好。這時李18歲,趙21歲?;楹蟛痪茫屡f兩黨又開始爭斗,趙挺之打擊李格非,李格非被貶回老家。后新黨內(nèi)部爭斗,趙挺之死于京師,趙家也遭受災禍。靖康事變后,北宋滅亡。北方大亂,趙家大多書冊文物被焚,逃難到南方。丈夫病逝,李清照也一個人在孤獨中去世。

李清照的詞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期:

a。南渡前:內(nèi)容:閨情(離愁)詞風:清麗明快。代表作:《一剪梅》、《醉花陰》

《醉花陰》寫于前期。夫妻倆婚后不久,感情甚篤。后來,趙明誠宦游在外,李清照生活孤寂,因思念遠行的丈夫,在重九當日,便寫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1.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薄霧”、“濃云”,意境凄涼,借景抒發(fā)孤寂的愁情。薄霧濃云:霧氣不散,猶如心中無法消散的惆悵;濃濃的云,給人壓抑之感。“永晝”,整日,點出愁的長久,時間難熬,這一切何時才是盡頭!“瑞腦銷金獸”,看著瑞龍腦在金色獸形的香爐里慢慢地燒盡。既寫出了時間的漫長,烘托出了環(huán)境的凄寂,更寫出了詞人的百無聊賴的愁情。

2.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a表面上:重陽秋夜,天氣轉冷。玉枕紗廚,難御風寒。

b深層面:獨居家中,沒有家庭的溫馨,內(nèi)心感覺到孤獨凄涼。

既是身體感受,也是內(nèi)心寒冷。

重陽節(jié)對這種“涼”意,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重陽佳節(jié),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逢丈夫不歸,以佳節(jié)團聚反襯獨處之悲,更增添涼意。

總結:上片寫秋涼,既寫季節(jié)之涼,更寫內(nèi)心凄涼,情景交融。這是下文“人比黃花瘦”的原因。下片寫賞菊飲酒,并抒發(fā)感受。

3.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4.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為絕佳三句)

明確:用簾外的黃花之瘦比喻人之形體銷魂,創(chuàng)意極美。古人喜歡用花來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畫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紅”。她卻以憔悴的“黃花”自指,此為獨創(chuàng)。人稱“李三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新來瘦,非于病酒,不是悲秋。

思考:“人比黃花瘦”的“瘦”字作用:

a寫出了菊花的形態(tài),傳達出了秋菊的神。

b描寫思婦因思念而面容清減的形象,寫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營造了婉曲優(yōu)美的藝術情境。

總結:下片以“愁”為暗線,“東籬把酒”為了排遣離愁,“暗香盈袖”更觸動愁緒,“莫道”提出“銷魂”,正是“愁”的表現(xiàn),最后落到“瘦”字,是愁的深化,與上片的“愁”相呼應。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分析下片烘云托月的手法:下片寫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卻不見一個“菊”字?!皷|籬”,本來是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詩意,但卻隱去了“采菊”二字,實際是藏頭。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來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飲菊花酒的風習,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氣。“黃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見,全詞不見一個“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態(tài)卻俱現(xiàn)紙上。

上片:愁永晝:薄霧濃云,瑞腦銷金獸——孤獨寂寞

佳節(jié)重陽,半夜涼初透——思念難眠

下片:人更瘦:把酒賞菊,暗香銷魂——自憐愁悶

醉花陰教案板書設計圖篇四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鑒賞:

這首詞是作者婚后所作,抒發(fā)的是重陽佳節(jié)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后,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shù)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此詞在藝術上的一個特點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從天氣到瑞腦金獸、玉枕紗廚、簾外菊花,詞人用她愁苦的心情來看這一切,無不涂上一層愁苦的感情色彩。在結構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鋪敘筆法;而把節(jié)日離索的刻摯深情留在結拍,使它如高峰突起?!澳啦幌?,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成為全篇最精彩之筆。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詩詞中不乏類似的句子,這是因為正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才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個凄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澳啦幌辍?,直承“東籬把酒”以“人擬黃花”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相結合?!昂熅砦黠L”一句,更直接為“人比黃花瘦”句作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畫面:重陽佳節(jié)佳人獨對西風中的瘦菊。有了時令與環(huán)境氣氛的烘托,“人比黃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為千古傳誦的佳句。

此詞的另一個特點是含蓄。唐司空圖認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及,若不堪憂?!保ā对娖贰ず睢罚淖置嫔峡?,這首《醉花陰》沒有寫離別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細尋味,它的每個字都浸透了這一點。從她不時去看香爐里的瑞腦燃燒了多少(也即時間過去了多少)的細節(jié)中,讀者可以感到她簡直是度日如年。白天好不容易挨過去了,晚上更加難捱。李清照不直接寫“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而是寫失眠,寫一直到半夜都沒有睡著??磥硭恢皇巧眢w感到?jīng)?,主要的還是內(nèi)心感到?jīng)?。于是她對趙明誠那苦苦思念之情便從字里行間洋溢而出。讀罷全詞,一位不堪忍受離別之苦的少婦形象生動地立在讀者眼前。

全詞明白如話,沒有冷澀難懂之處,表達的感情卻十分深沉細膩。暢達與深沉相結合,這正是李清照詞風的一個重要特點。

醉花陰教案板書設計圖篇五

1、品味語言,理解“閑愁”的特點,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陰》的抒情藝術;

2、比較閱讀,了解“易安體”的藝術特征,了解李詞多方面的風格美。

進入詩境,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2、過程方法目標:誦讀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較中辨情。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正確對待閨情詞中的婉約細膩的感情,欣賞其中彰顯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陽剛豪放的一面。

多媒體

一、導入:創(chuàng)設詩境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章有后主遺風”。這個大明湖畔的絕代詞人就是李清照。她,我們并不陌生,初中時學過她的《如夢令》《武陵春》,昨天又請大家預習了《醉花陰》,相信我們對她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以為她是怎樣的人呢?說說你對她的認識。

生答。師小結學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閑適、柔媚、多才多藝、命運多舛是現(xiàn)在同學們對李清照的認識。相信這堂課結束后,你對她的了解會更深入一些。

二、誦讀,感受音韻美

師:詩歌是一門聽覺的藝術,它的本質在于抒情。請你帶著對這首詩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誦讀。

1、個別朗讀。

2、自主評價。

3、誦讀提示:讀對節(jié)奏,讀出韻腳,讀出情味。

4、教師范背。

三、思讀:體會意境美

師生討論后明確:愁。

2、作者為什么愁?你了解類似的愁嗎?

師生對話,教師小結:這首詞以愁發(fā)篇,一開篇就愁云籠罩,重陽無陽,有高難登,詩興難發(fā),此一愁也;丈夫遠離,獨飲悶酒,此二愁也;秋風颯颯,菊殘人瘦,此三愁也。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三愁聚集一處,于是借酒銷愁,但“借酒銷愁愁更愁”,何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呢!

因而,“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難免了。(邊總結邊板書)這種愁我們在“不見復關,泣涕漣漣”中感受過,在“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中體味過,在“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遙想過,在“你寂寞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中領略過,甚至我們在戀愛中的哥哥、姐姐落寞的眼神中發(fā)現(xiàn)過。這種人性人情之美就是詩歌、也是一切文學作品穿越時空魅力永存并深深打動我們的原因。

提示:鑒賞古詩詞要發(fā)揮想象、借助聯(lián)想和類比,調(diào)動生活積累,以便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3、當堂背誦

四、品讀,領略語言美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準備:

“永”:即“長”。時近重陽,已白日漸短,作者卻以為長,可見百無聊賴之感,寂寞孤獨之深。

“又”:佳節(jié)又至,而人依舊天各一方,可見離別時間之長,令人不堪忍受。

“薄霧濃云”:勾畫出重陽節(jié)暗淡陰沉的天氣,烘托出一種沉郁的氣氛。此為環(huán)境烘托愁情。

“把酒”:兩人對飲,方有雅趣,可現(xiàn)在花間獨酌,形單影只,那一口口的淡酒,是相思的血淚呀!此為用細節(jié)寫愁。

“銷魂”:直抒胸臆,點明刻骨相思。

提示:讀書切忌在匆忙,涵詠工夫興味長。詩詞鑒賞要注意咬文嚼字,揣摩感情。

2、師:關于這首詞,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穿插課后習題中《醉花陰》的故事,)請問,這三句好在什么地方?請自主賞析“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辈⒔涣鳌?/p>

教師準備:以“黃花”自喻,讓人聯(lián)想起少婦因思夫而憔悴的面容,即含蓄又富有美感,同時,黃花傲霜的美質,更能烘托出詞人高潔的情懷,意韻豐富。而“瘦”呼應上闋的“愁”,使上下闋由淺入深,渾然一體。而人瘦勝于花瘦,最深摯最含蓄地表達了詞人的離思之重,給人以余韻綿綿、美不勝收之感。

提示:分析名句從修辭、情感角度闡述,還要有篇的意識。

明確:清照重陽獨酌,切身感受,有感而發(fā),明誠則代人立言,難免隔靴搔癢。再加上清照終身未育,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雖然與明誠情投意合,但女人弱勢的地位,清照恐不得不憂,所以她的情感比明誠要復雜得多呀!正如魯迅說:“從血管里噴出的都是血,從水管里流出的都是水。”

如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紅耦香殘玉簟秋》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

提示:詩詞背誦積累要有整合意識,冰糖葫蘆式的記憶效果更明顯。

5、讀了這些閨情詞,你能感受到李清照詞作的特點嗎?

小結:詞風婉約,多用白描,語言清麗淺近,意境自然渾成,后人謂之“易安體”。

——在在程朱理學盛行的宋代,一女子能如此大膽直白地表達思夫之情,是需要勇氣和膽量的。

提示:理解詩歌要學會由個性到共性,由個別到一類,以收舉一反三之效果。

五、比讀,鑒賞情感美

小結:這兩類詞寫于不同時期。李清照一生經(jīng)歷以宋室南渡為界,前期書香門第給了她良好的文化教養(yǎng),與趙明誠琴瑟和諧讓她飽嘗幸福,所以此時雖愁,但還有詩酒自娛的閑適,還有暗香盈袖的浪漫,這愁是明麗而纏綿的,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閑適之愁。后期,國家風雨飄搖,丈夫先她而去,她只身一人顛沛流離,漂泊江南,此時正值暮春,斷紅狼籍,徒留塵香,這愁是慘痛而凄絕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離亂之愁。離別之怨、相思之苦為南渡前愁詞的基本旋律,《醉花陰》是代表;身世之悲、家國之痛為南渡后愁詞的主題音樂,《武陵春》是典型。解讀詩詞,應學會知人論世。

六、擴讀:明了豐盈美

1、李清照是北宋詞壇婉約詞之宗,然其亦有豪放之作,說說你所知道的李清照豪放風格的詩詞。

2、出示《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及《夏日絕句》,并說說這兩首詩詞給了你這樣的感受。

小結:《夏日絕句》中憂國之念,恢復之志,不下陸游《書憤》,顯示其性格剛烈一面。在《漁家傲》中,詞人通過神奇瑰麗的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廣袤無垠的太空,不顧“路長”“日暮”,在九萬里風的推動下,泠然作海外行。反應了李清照不滿現(xiàn)狀,要求打破沉悶狹小生活空間的愿望。雖然詞中沒有出現(xiàn)象《烏江》詩的直語豪言,但我們能感受到李易安不遜須眉的那份颯爽豪氣,梁啟超就說“此絕似蘇、辛派”。

小結:西諺云,我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薔薇。任何一個出色的作家,他都不會只有一種風格。豪放的東坡者,也有婉約之情。清照也具有這種剛柔相濟的美。

七、小結課堂

梁衡說,李清照是亂世中的美神。誠哉斯言,清照之美,美在其剛柔相救濟的詩詞,美在其真摯動人的情感,美在其冠絕一時的才情,更美在其大膽追求自我的執(zhí)著以及面對黑暗的錚錚鐵骨。斯人已沒,而其留風余韻必將澤被后人。

八、作業(yè)布置

1、課下搜集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詩詞,運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重點探討其內(nèi)容、詞風的變化及其原因,寫一篇鑒賞小論文。(選做)

2、幾年前,有教授出書——《莫道不銷魂——楊雨解秘李清照》,聲稱李清照好酒,德行有虧。請你搜集并研究她的和酒有關的詩詞,然后作一回應。(選做)

3、課外閱讀梁衡《亂世中的美神》,加深對李清照的了解。

醉花陰教案板書設計圖篇六

1、了解李清照及其代表作品的風格。

2、理解內(nèi)容,體味意境。

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

背景:此詞是李清照前期作品。當時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遠游在外,李清照寫了這首詞寄給丈夫,用婉轉含蓄的筆調(diào),表達了無比深厚的相思之情。詞以重陽為背景,喻佳節(jié)思親之意。

語速,語調(diào),節(jié)奏

1、“永晝”是漫長的白天。作者為什么會為白天漫長而發(fā)愁?作者為什么會感覺白天會漫長?——因為丈夫不在身邊,作者倍感孤獨寂寞,因此而感覺到白天漫長,也因此發(fā)愁。

2、“瑞腦消金獸”這一景物有何特點?是從誰眼里看出來的?

——這一景物是變化的,但變化極為緩慢,不是長時間注意,根本看不出來變化。這一景物是從作者眼里看到的。作者兩眼緊盯著香爐,希望香燃得快一些,但香卻燃得非常緩慢。表明作者極盼無聊的白天趕緊過去的焦急心情,實際是寫孤獨難耐。

3、“佳節(jié)又重陽”喻每逢佳節(jié)備思親之意。

4、“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此句中的“涼”指什么?

——這里的“涼”表面上寫的是天氣涼——秋天了——實際上是寫內(nèi)心的孤寂凄涼。涼意透帳,實際是涼穿心啊。還是寫孤獨難耐。

5、上片寫了詩人孤獨的處境,寫詩人寂寞的心緒。

6、東籬,泛指菊園,因陶淵明有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因此,后世用“東籬”泛指菊園。黃錯后獨自一人賞菊,看似快樂,實則更添惆悵。

7、“暗香盈袖”是寫自己的品格,志節(jié)不變,如花之香?!叭吮赛S花瘦”是一個比喻,與人的愁思相符。人因消魂而變得消瘦,憔悴,極寫了作者因思念丈夫而產(chǎn)生的刻骨銘心的離愁。

8、詞人形象:日夜思念丈夫,愁情滿懷的少夫人形象。

1、背誦并默寫這首全詩。

2、搜集李清照的其他的詩,讀給大家聽。

醉花陰教案板書設計圖篇七

2.比較閱讀,了解“易安體”的藝術特征,了解李詞多方面的風格美。

教學難點:進入詩境,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學目標】

2.過程方法目標:誦讀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較中辨情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正確對待閨情詞中的婉約細膩的感情,欣賞其中彰顯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陽剛豪放的一面。

【教學設施】多媒體

【教學步驟】

一、導入:創(chuàng)設詩境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章有后主遺風”。這個大明湖畔的絕代詞人就是李清照。她,我們并不陌生,初中時學過她的《如夢令》《武陵春》,昨天又請大家預習了《醉花陰》,相信我們對她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以為她是怎樣的人呢?說說你對她的認識。

生答。師小結學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閑適、柔媚、多才多藝、命運多舛是現(xiàn)在同學們對李清照的認識。相信這堂課結束后,你對她的了解會更深入一些。

二、誦讀,感受音韻美

師:詩歌是一門聽覺的藝術,它的本質在于抒情。請你帶著對這首詩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誦讀。

1.個別朗讀

2.自主評價

3.誦讀提示:讀對節(jié)奏,讀出韻腳,讀出情味

4.教師范背

三、思讀:體會意境美

師生討論后明確:愁。

2.作者為什么愁?你了解類似的愁嗎?

師生對話,教師小結:這首詞以愁發(fā)篇,一開篇就愁云籠罩,重陽無陽,有高難登,詩興難發(fā),此一愁也;丈夫遠離,獨飲悶酒,此二愁也;秋風颯颯,菊殘人瘦,此三愁也。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三愁聚集一處,于是借酒銷愁,但“借酒銷愁愁更愁”,何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呢!因而,“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難免了。(邊總結邊板書)這種愁我們在“不見復關,泣涕漣漣”中感受過,在“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中體味過,在“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遙想過,在“你寂寞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中領略過,甚至我們在戀愛中的哥哥、姐姐落寞的眼神中發(fā)現(xiàn)過。這種人性人情之美就是詩歌、也是一切文學作品穿越時空魅力永存并深深打動我們的原因。

溫馨提示:鑒賞古詩詞要發(fā)揮想象、借助聯(lián)想和類比,調(diào)動生活積累,以便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3.選用詞中意象,擬寫下聯(lián):

上聯(lián):愁滿佳節(jié),永晝難熬夜初涼;

參考答案:酒對東籬,西風消魂人空瘦。

4.當堂背誦

四、品讀,領略語言美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準備:

“永”:即“長”。時近重陽,已白日漸短,作者卻以為長,可見百無聊賴之感,寂寞孤獨之深。

“又”:佳節(jié)又至,而人依舊天各一方,可見離別時間之長,令人不堪忍受。

“薄霧濃云”:勾畫出重陽節(jié)暗淡陰沉的天氣,烘托出一種沉郁的氣氛。此為環(huán)境烘托愁情。

“把酒”:兩人對飲,方有雅趣,可現(xiàn)在花間獨酌,形單影只,那一口口的淡酒,是相思的血淚呀!此為用細節(jié)寫愁。

“銷魂”:直抒胸臆,點明刻骨相思。

溫馨提示:讀書切忌在匆忙,涵詠工夫興味長。詩詞鑒賞要注意咬文嚼字,揣摩感情。

2.師:關于這首詞,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穿插課后習題中《醉花陰》的故事,)請問,這三句好在什么地方?請自主賞析“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辈⒔涣鳌?/p>

教師準備:以“黃花”自喻,讓人聯(lián)想起少婦因思夫而憔悴的面容,即含蓄又富有美感,同時,黃花傲霜的美質,更能烘托出詞人高潔的情懷,意韻豐富。而“瘦”呼應上闋的“愁”,使上下闋由淺入深,渾然一體。而人瘦勝于花瘦,最深摯最含蓄地表達了詞人的離思之重,給人以余韻綿綿、美不勝收之感。

溫馨提示:分析名句從修辭、情感角度闡述,還要有篇的意識。

明確:清照重陽獨酌,切身感受,有感而發(fā),明誠則代人立言,難免隔靴搔癢。再加上清照終身未育,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雖然與明誠情投意合,但女人弱勢的地位,清照恐不得不憂,所以她的情感比明誠要復雜得多呀!正如魯迅說:“從血管里噴出的都是血,從水管里流出的都是水?!?/p>

如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兑患裘芳t耦香殘玉簟秋》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

溫馨提示:詩詞背誦積累要有整合意識,冰糖葫蘆式的記憶效果更明顯。

5.讀了這些閨情詞,你能感受到李清照詞作的特點嗎?

小結:詞風婉約,多用白描,語言清麗淺近,意境自然渾成,后人謂之“易安體”。

——在在程朱理學盛行的宋代,一女子能如此大膽直白地表達思夫之情,是需要勇氣和膽量的。

溫馨提示:理解詩歌要學會由個性到共性,由個別到一類,以收舉一反三之效果。

五、比讀,鑒賞情感美

小結:這兩類詞寫于不同時期。李清照一生經(jīng)歷以宋室南渡為界,前期書香門第給了她良好的文化教養(yǎng),與趙明誠琴瑟和諧讓她飽嘗幸福,所以此時雖愁,但還有詩酒自娛的閑適,還有暗香盈袖的浪漫,這愁是明麗而纏綿的,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閑適之愁。后期,國家風雨飄搖,丈夫先她而去,她只身一人顛沛流離,漂泊江南,此時正值暮春,斷紅狼籍,徒留塵香,這愁是慘痛而凄絕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離亂之愁。離別之怨、相思之苦為南渡前愁詞的基本旋律,《醉花陰》是代表;身世之悲、家國之痛為南渡后愁詞的主題音樂,《武陵春》是典型。解讀詩詞,應學會知人論世。

六、擴讀:明了豐盈美

1.李清照是北宋詞壇婉約詞之宗,然其亦有豪放之作,說說你所知道的李清照豪放風格的詩詞。

2.出示《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及《夏日絕句》,并說說這兩首詩詞給了你這樣的感受。

小結:《夏日絕句》中憂國之念,恢復之志,不下陸游《書憤》,顯示其性格剛烈一面。在《漁家傲》中,詞人通過神奇瑰麗的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廣袤無垠的太空,不顧“路長”“日暮”,在九萬里風的推動下,泠然作海外行。反應了李清照不滿現(xiàn)狀,要求打破沉悶狹小生活空間的愿望。雖然詞中沒有出現(xiàn)象《烏江》詩的直語豪言,但我們能感受到李易安不遜須眉的那份颯爽豪氣,梁啟超就說“此絕似蘇、辛派”。

小結:西諺云,我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薔薇。任何一個出色的作家,他都不會只有一種風格。豪放如“大江東去”的東坡者,也有“十年生死兩茫?!钡耐窦s。清照也具有這種剛柔相濟的美。

溫馨提示:要全面了解一個人的詩歌風格,避免以偏概全。

七、學法小結

1.深情誦讀,吟詠詩韻;

2.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3.含英咀華,領略語言;

4.分析手法,以明技巧;

5.知人論世,以明其本。

八、小結課堂

梁衡說,李清照是亂世中的美神。誠哉斯言,清照之美,美在其剛柔相救濟的詩詞,美在其真摯動人的情感,美在其冠絕一時的才情,更美在其大膽追求自我的執(zhí)著以及面對黑暗的錚錚鐵骨。斯人已沒,而其留風余韻必將澤被后人。

九、作業(yè)布置

1.課下搜集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詩詞,運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重點探討其內(nèi)容、詞風的變化及其原因,寫一篇鑒賞小論文。(選做)

2.幾年前,有教授出書——《莫道不銷魂——楊雨解秘李清照》,聲稱李清照好酒,德行有虧。請你搜集并研究她的和酒有關的詩詞,然后作一回應。(選做)

3.課外閱讀梁衡《亂世中的美神》,加深對李清照的了解。

醉花陰教案板書設計圖篇八

李清照一生的生活經(jīng)歷與情感遭遇前后期變化巨大,詩詞創(chuàng)作風格變化也很明顯。課文選詞兩首是前后期的代表作,感情色彩懸殊。本課著重分析鑒賞《醉花陰》,重在品味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麗與纏綿。

1、有感情地朗讀、吟誦這首詞,做到借聲傳情。

2、從煉字、煉句的角度,體會本詞的語言美、意境美。

3、通過本詞的學習,掌握鑒賞詞的一般方法,并學會運用。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感受李清照婉約的詞風。

2、鑒賞詞人的寫作技巧,體會李清照詞用語精美、淺俗、清新的藝術特色。

3、掌握鑒賞詞的一般方法,并學會運用。

誦讀——引導——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

一課時

以郭沫若的一幅對聯(lián)導入,讓學生猜一猜對聯(lián)中寫的`是誰,進而引入新課。

讓學生回憶初中學習《如夢令》時對李清照的介紹,最后教師總結、補充:號“易安居士”、前后期作品風格、“易安體”、《漱玉詞》。

(一)讀一讀

1、先讓學生結合注釋看三分鐘,字面意思不懂之處做好標記,學生間互問互答。

2、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先自讀三分鐘。

3、點兩位同學來讀,讀完后師生一起點評,最后教師作朗讀指導。

4、聽朗讀帶,讓學生注意朗誦家對本詞節(jié)奏的劃分、輕重音的處理等。

5、再給兩分鐘時間,讓學生自讀。

6、點學生來讀,檢查同學們的朗誦水平進否有進步。

(二)找一找

1、這首詞中有哪些意象?(薄霧、濃云、瑞腦、玉枕、紗廚、酒、暗香、西風、黃花)

2、這首詞中有哪些表現(xiàn)情感的詞?(愁、涼、銷魂、瘦)

(三)寫一寫

請從詞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或幾個意象,根據(jù)詞中的意境,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擴寫成一段話。(高考小作文訓練)

(一)品一品

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句或幾句,品一品,看它好在哪里?

(讓學生自己先把玩品味,然后跟周圍同學交流自己的心得,最后點學生發(fā)言。在這期間,教師巡回觀察同學們的交流情況,必要時適當點拔一下。這里是學生的舞臺,教師在這里只是起穿針引線的作用。)

可以說,這首詞實在是太美了,可圈可點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如首句渲染出的這種氛圍;如“涼”字的雙層意;“酒”這一經(jīng)典意象;“暗香”的“暗”字,用得實在是太妙了;還有作者以“黃花”自喻,不僅形似,更是神似;下片:不露一“菊”字,可處處在寫菊,這種“烘云托月,藏而不露”的寫作妙作。

(二)背一背:根據(jù)詞上下片的思路,要求學生當堂背誦。

悟一悟:“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來總結一下,鑒賞詞一般有哪些方法?”

知人論世,聯(lián)系詞人生平和寫作背景,

把握意象,想象畫面,鑒賞意境美;

反復誦讀,煉字煉句,品味語言美。

練一練

一剪梅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請找出這首詞的詞眼。

2、從詞中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句或幾句,進行賞析。

醉花陰·重陽

上片

愁緒濃且長

佳節(jié)心更涼

下片

把酒欲遣愁

人比黃花瘦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93149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