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精選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2 07:45:03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精選17篇)
時間:2023-12-02 07:45:03     小編:念青松

教案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教案的編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關系。以下是一些教師編寫的精彩教案,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一

1、認識常見的修補圖書的工具。

2、樂意主動探索、動手嘗試,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修補圖書。

3、養(yǎng)成愛惜圖書的好習慣。

損壞圖書一本、幼兒用書。

1、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被撕爛的書,問幼兒為什么會被撕爛?撕爛的書還能看嗎?

小結(jié):書是我們的好朋友,書是大家看的,一定要愛惜圖書。

2、了解修補圖書的方法。

(1)圖書被撕爛了,我們可以修補它,怎么修補圖書?

(2)幼兒探討修補圖書的方法。

(3)請幼兒說說修補圖書的方式。

(4)翻看幼兒用書p25頁,了解修補圖書的方法。

(5)師:修補圖書需要哪些工具?

(6)師: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訴我,書上介紹的修補圖書的方法有哪些?

小結(jié):修補圖書需要膠水、剪刀、透明膠帶、訂書機等工具。修補圖書要看需要修補的事書的那個部分:撕壞的書要放平整,用透明膠帶黏貼好。掉頁的書需要把有關內(nèi)容打印到紙上,黏貼到原來的地方;卷腳的書應該將書角撫平,找厚實的紙壓平。

3、討論:怎樣愛惜圖書?

(1)請幼兒自己討論并找出原因。

(2)請幼兒說說愛惜圖書的方法。

4、制作愛護圖書小手冊。

收集破損圖書,讓幼兒嘗試修補破損圖書。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二

本活動是在“我要上小學”主題中的一個生成的內(nèi)容。是實施新課程,實踐新教材,并嘗試著自我創(chuàng)新的內(nèi)容。

針對大班下學期幼兒即將上小學情況,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參觀了小學;采訪了哥哥姐姐;認識了書包、書本……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做事拖拉、計劃性差,許多家長擔心孩子上小學以后怎么辦,特別怕早上遲到。所以我選擇了符合他們實際問題與需求的切入點,希望通過活動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小學生活,積累粗淺的生活經(jīng)驗,同時學著安排計自己的時間,有一定的時間意識,知道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1、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部分時間,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生活,并具有初步的計劃做事的意識。

2、體驗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錄象、計劃表、書包文具、筆、紙張、翻翻牌等

一、交流分享

對個別化活動中的記錄結(jié)果進行有選擇的交流,解決“合理不合理”的問題

重點提問:

1、 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上學的早晨調(diào)查表”。

2、你們覺得有什么問題嗎?

引導幼兒交流對計劃“上學的早晨”中遇到的疑問,鼓勵孩子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預計幼兒會就整理書包、早晨拖拖拉拉、喝水等不合理的行為或是不好的生活習慣提出自己的疑問,請幼兒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小結(jié):

我們要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

二、“閱讀”、游戲

重點提問:

1、觀看小學生上學前的生活情景。(錄象通過一個小學生自述的形式,完整表達小學生從起床到出門做的事情若干項,并說出每一項花了多少時間,同時整合有關的小學生的生活學習內(nèi)容。)

2、這個小學生早上做些什么事情,每件事情花多長時間?

3、早晨上幼兒園與上小學的準備有什么不同?

4、推算并交流上學的早晨的準備工作究竟花了多少的時間。

小結(jié):

上小學的早晨和上幼兒園的早晨有很多不同之處,一定要安排好時間,不能遲到哦。

三、討論交流

圍繞問題“如何合理安排不遲到”進行討論交流,了解如何才能合理安排

提問:怎樣才能合理安排時間不遲到呢?(預計:用鬧鐘、抓緊時間、叫爸爸媽媽提醒、晚上算好起床時間……)

小結(jié):要作好準備工作,看好時間,有計劃地做事才能保證準時上學不遲到。

四、游戲、“閱讀”

比一分鐘整理書包誰快,感受不同職業(yè)的人一分鐘可以干什么重要的事---了解時間的重要與寶貴。

1、重點提問:一分鐘有多長呢?

(用一分鐘來整理書包,開展一分鐘競賽,讓自己一分鐘成為一個小學生的樣子。)

小結(jié):我們用一分鐘可以做那么多事情,一分鐘不象看起來那么短呢。

2、重點提問:我們身邊的人又能用一分鐘做些什么事情呢?

(放錄象提升:一分鐘阿姨可以包幾十個小餛飩、給警察叔叔一分鐘可以抓住一個壞人、醫(yī)生的一分鐘也許可以拯救一個病人的生命、多給運動員一分鐘也許他能進球改變一場比賽的結(jié)果、給世界冠軍一分鐘他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

小結(jié):原來一分鐘對我們來說這么重要,讓我們合理安排每一分鐘,珍惜每一分鐘。

1、目標達成,符合孩子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2、缺少對孩子整理書包時方式與習慣的關注。

3、設計上對大班孩子有挑戰(zhàn),本班孩子大部分能完成任務。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三

1.在游戲中知道海綿比其他物品更能吸水。

2.積累初步的測量和比較的經(jīng)驗。

1.相同大小的積木、布片、紙片、海綿若干塊,相同大小的塑料盆或水桶(裝上水)。

2.計時器或鬧鐘一個、量筒、不干膠若干。

3.數(shù)量相等的紅黃藍綠貼卡若干。

(一)玩一玩,什么東西最吸水?

請幼兒將相同大小的積木、布片、紙片、海綿分別放入裝有水的盆中,自由探索,看看什么東西最吸水。

(二)玩玩海綿。

1.捏一捏海綿,有什么感覺?把海綿放進水里,再拿起來,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海綿會吸水)。

2.擠一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水被擠出來了)。

3.引導幼兒探索用海綿吸水、擠水的過程。

(三)運水接力賽。

1.教師示范講述游戲規(guī)則:和你的朋友一起用海綿將水盆中的水運到場地另一端的盆子里,當計時器響起時,大家停止運水,比比哪一組運的水最多。游戲中幼兒無需刻意排隊運水,游戲開始前強調(diào)安全規(guī)則,要求幼兒按規(guī)定方向行進運水。

2.運水游戲: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四組(紅、黃、藍、綠組),手臂上分別戴上顏色標識,教師將計時器定時三至五分鐘。游戲開始,幼兒用海綿運水,計時器響起時,游戲停止。

(四)量一量,哪一組運水量最多?

1.引導幼兒認識量筒,知道刻度的大小代表水的數(shù)量的多少。

2.教師將幼兒運過來的水倒入不同標記的量筒中,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看看哪個組運的水最多。

游戲重復兩次。

活動延伸:找一找,海綿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四

1、認識眼睛的重要性,知道保護眼睛的方法,改點不良的用眼習慣。

2、學做眼保健操。

二、ppt課件、人頭像,鼻子圖,絲巾。

三、

(一)活動導入;

1、師:小朋友,我們欣賞一些圖片好嗎?(放課件)

幼:好!

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什么?

幼:花,小鳥,大雁飛翔,大樹醫(yī)生啄木鳥,大海,天安門,鳥巢等等。

師:用什么可以看到這么美麗的景物呢?

幼:眼睛?

師:爸爸媽媽給了我們一雙明亮的眼睛,眼睛是用來干什么的

幼:是用來看東西的。

師:喜歡自己的眼睛嗎?幼:喜歡

師:眼睛能幫我們做什么呢?幼:畫畫,寫字,看書,玩游戲等

2、師:請朋友們閉上眼睛說說你的感受。

幼:什么也看不到了?

師:只能看到一片黑顏色。

師:沒有眼睛,看不見東西,能做好事情嗎?幼:不能!

2、小游戲《蒙眼貼鼻子》,引出眼睛的重要性。

師:那我們就一起來試試吧!

師:請一名小朋友到前面來,黑板上的小朋友沒有鼻子,我們給貼鼻子,把小朋友的眼睛用絲巾遮住,拿好鼻子,再把鼻子貼上去,貼完了,我現(xiàn)在把絲巾摘掉,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鼻子貼錯位置了。

師:小朋友們都笑了,沒有眼睛,能做好事情嗎?幼:不能!

小結(jié):通過這個小游戲,小朋友一定認識到,沒有眼睛,干什么都很不便。眼睛對于我們可真重要啊!

師:出示小安圖片,她有什么和我們不一樣?幼:她戴眼鏡了。

猜一猜,小安為什么戴眼鏡了?

幼:眼睛近視。

師:為什么會近視?

幼:長時間看電視,玩游戲,讀書寫字姿勢不正確.......

師:對,你們說對了,小安平時總是開電視,玩電腦,趴著寫字......

幼:不向他學習。

師: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墒侨绻覀儾蛔⒁獗Wo,就會形成近視,戴眼鏡是多么不方便??!吃飯時,熱氣把眼鏡弄糊了什么也看不清;夏天,汗很多,眼鏡會從鼻梁上掉下來。容易碎,運動、游泳不方便......

師:原來眼睛不好有這么多不方便,看來我們真該格外愛護自己的眼睛了。

(三)糾正不良用眼習慣,學會保護眼睛的方法。

1、師:有一位老師告訴我們怎樣預防近視,讓我們看看吧!幼兒看視頻。

師:看電視久了,眼睛會變紅變酸疼,應該怎么辦呢?

幼:不能看時間長了,關上電視休息一會。

師:近視的原因還有很多,寫字姿勢不正確,端正讀書寫字的姿勢,做到:“一尺一寸一拳頭”長時間打電腦,?在過強或過暗的光線下看書、躺著和乘車時看書,躲在被子里看書,用臟手揉眼睛,貪玩電子游戲機......

(四)教幼兒學做眼保健操。

1、師:還有更重要的保護眼睛的方法是做眼保健操,想學嗎?

幼:想學。

師:做眼保健操先認識一下穴位(出示穴位圖片)?

2、師:先學第一節(jié)按揉攢竹穴:大拇指按攢竹穴,其他四指撐在前額。做四個八拍。和幼兒一起做。

3、學做眼保健操第二節(jié)按壓睛明穴: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精明穴,擠按畫圈。

4、第三節(jié)按揉四白穴:食指與中指并攏,放在鼻翼兩側(cè),大拇指撐在下巴處,然后放下中指,食指揉按四白穴。

5、第四節(jié)按揉太陽穴:刮上眼眶,大拇指按住太陽穴,拳起其他四指,食指第二關節(jié)從眉頭到眉梢輪刮一圈。下側(cè)從內(nèi)眼角到外眼角輪刮一圈。

6、第五節(jié):按揉風池穴

用雙手食指和中指的螺紋面分別按在兩側(cè)穴位上(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于耳垂齊平),其余三指自然放松。有節(jié)奏地按揉穴位。

7、第六節(jié)揉捏耳垂

用雙手大拇指和食指的螺紋面捏住耳垂正中的眼穴,其余三指自然并攏彎曲。用大拇指和食指有節(jié)奏地揉捏穴位。

伴隨視頻幼兒和老師一起再做一遍眼保健操。

小朋友們,眼保健操是一種科學預防近視眼的方法,只要堅持下去,做到做操穴位正確就可以起到預防近視眼的作用。希望小朋友們今后能認真完成每天的眼保健操,護眼、愛眼。愿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擁有一雙明亮健康的眼睛。

(五)拓展:保護視力。

1、去醫(yī)院眼科配近視鏡。

2、出示對視力有益的食物圖片,如胡蘿卜、蝦、大豆、豬肝、雞蛋、牛奶、水果、肉類等,引導幼兒每樣菜都要吃,食品應多樣化,葷素合理搭配,這樣對我們的眼睛、身體有好處。

3、眼睛疲勞時怎么辦:

(1)眼珠運動法。

(2)遠看近看法。

(3)眨眼法。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五

1.掌握字母d、t的讀音。

2. 能正確書寫字母d、t。

3. 能正確區(qū)分d與b,f與t。

能正確認讀和書寫字母 d t

第一課時

花朵字母卡、小紅花

一、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客人,都是像媽媽一樣關愛著你們的老師。我想請一位小朋友來對你最喜歡的那位老師說句心里話,好嗎?(好)

小朋友:我想對某某老師說,老師,您辛苦了,我愛你。

然后讓幼兒把自己感恩的懷抱送給這位老師。

二、 復習導入課題

教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好些個聲母和韻母了,現(xiàn)在讓我們先來復習一下好嗎?

1. 游戲,讓花兒回家。(出示帶有字母的.花朵,讓學生認讀,認讀對了才能讓花兒回到枝葉上。)

2. 在拼好的花朵中自由選擇聲母和韻母進行拼讀。對拼讀準確的小朋友獎勵小紅花。

教師:小朋友們都表現(xiàn)得不錯,今天讓我們再來認識兩個好朋友吧。

三、 出示聲母d

1. 老師先范讀一遍。

2. 學生跟讀。兒歌記字形,左下半圓d d d

3. 指導小朋友觀察b和d,說說能從哪些方面區(qū)分它們的不同.(從筆順上:b先寫豎,后寫半圓;d先寫半圓,后寫豎。從半圓位置來看b是右下半圓,d是左下半圓)

4. 教學d的書寫。注意它在四線格中占中上兩格,兩筆寫成,半圓在中格。

5. 進行d與單韻母的拼讀。

四、 教學聲母t

1. 指導學生觀察,說說它跟哪個字母很像。(f)教師畫兩把撐開的傘,總結(jié)傘柄朝上f f f,傘柄朝下t t t 。

2. 讀:跟讀、齊讀,正音。

3. 教學t的書寫。注意它在四線格中也是占兩格,兩筆寫成,先寫豎彎,再寫橫。

4. 進行t與單韻母的拼讀。

五、 拓展延伸

學習聲母拍手操。也可以自己編這套操,并教家人做。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六

1、鼓勵孩子說出擔憂,在嘗試解決“擔憂”的過程中進一步形成積極樂觀的入學準備。

2、通過聆聽、視頻、記錄提升幼兒的觀察、傾聽和表達能力。

繪本ppt 、小學生及小學老師的視頻錄像及錄音、記錄紙筆

一、入學前的準備與擔心

欣賞繪本故事第一部分,引發(fā)幼兒共鳴,表述自己對入小學的擔憂

關注:關注幼兒入學前的心理狀況,梳理孩子對入學前的擔憂

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準備好了嗎?做了哪些準備哦?

進小學前還有沒有擔心的事呢?

小結(jié):大家都為入小學準備了很多,但是也有那么多的擔憂,有的是……還有的是……

二、解決擔憂并交流分享

1、故事導入:《小阿力上學》

老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引出阿力對入小學的三個擔心。

呈現(xiàn)3幅擔憂的圖片,過程中關幼兒對情景圖片的觀察及合理推斷

你能看出阿力在擔心什么嗎?

生活方面:找?guī)?/p>

情感方面:交朋友

學習方面:做作業(yè)

2、嘗試解決

請幼兒想辦法嘗試幫助阿力解決擔心,并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規(guī)則:后面每張桌子上都放著一個阿力擔心的問題,每人選一個問題想一想,我們有3分鐘的時間,請把你想到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記錄下來,然后貼到黑板上。

(認識時鐘,開始記錄)

3、交流匯總

分別對這些“擔憂”進行交流,各組表述出羅列的應對方法,教師加以梳理。

a)生活方面――先請幼兒介紹記錄,交流后以小學老師的錄音來為幼兒進行小結(jié)。

(小學每一層樓都有男、女廁所,根據(jù)標志找到廁所,下課時分鐘時可以去上廁所。)

b)情感方面――請幼兒解讀記錄卡

小結(jié):交朋友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我們都可以去試一試,一定會交到更多的朋友。

c)作業(yè)方面

(1)觀看小學生做作業(yè)的視頻,幼兒從中觀察梳理出正確的學習方法。

(視頻中包括的學習方法:抓緊時間,先做作業(yè)后玩,做完后自己檢查,完成后整理書包為第二天上學做好準備)

(2)幼兒的記錄中是否有視頻中沒有提到的學習方法,請幼兒進行補充。

三、延伸活動

告訴幼兒如果有其他的擔憂可以記錄下來,然后去尋找解決的方法;

欣賞故事的結(jié)尾部分,感受小阿力鼓氣勇氣面對擔心,引發(fā)對小學的向往之情!

小結(jié)

上小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如果有那么一點點的困難、擔心,這也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勇敢地去面對,不要把擔心都藏在心里,要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都會很樂意幫助你的。

辦法總比擔心多。

這樣困難會越來越少,本領會越來越大,你們會很快成為快樂的小學生。

現(xiàn)場教研

作為“邵乃濟名師工作室”第二屆學員展示匯報活動,在邵乃濟的領銜下,學員們以“本次活動的視聽材料對幼兒發(fā)展有哪些價值,教學現(xiàn)場的互動是否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為議題展開了現(xiàn)場教研,研討中大家踴躍發(fā)言,提出自己的質(zhì)疑點及調(diào)整策略。

專家評析:

傅堅敏:本次教學活動選材和表達方式非常貼切,智慧的設計、智慧的回應等很多方面都值得肯定,很好的提升了孩子的個體體驗與綜合能力。如在繪本呈現(xiàn)方式上能夠再加以提煉,處理好大小圖的關系,幫助孩子提升閱讀能力會更好。

黃瓊:本次教學活動很有價值,目標定位準確,關注幼小銜接,抓住了主流內(nèi)容,互動上重情感重方法。

互動有潛力:作為有三年教齡的非專業(yè)師范教師,跟孩子互動中有自己的評價,該肯定的肯定,該否定的否定,該引導的引導非常好,但在互動上還要進一步提高,如小結(jié)上適當?shù)淖鲂┦崂硇缘目偨Y(jié)會更好。

建議調(diào)整策略:本次執(zhí)教活動的遺憾之處是沒有把“小阿力”的擔心回歸孩子的生活,解決孩子所擔憂的問題,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充分分析教材和孩子,梳理出問題的共性,采用“標志放大提醒孩子、求助詢問等實際操作辦法、利用暑假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等方法,解決孩子所擔憂的實際問題。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七

本節(jié)教學設計,是在幼兒學習了10以內(nèi)數(shù)字后安排的一個新教學內(nèi)容,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比較難理解、抽象的數(shù)的概念。因此本節(jié)教學活動設計以游戲為主,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干,“賽”中增勇氣。想通過趣味性的游戲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把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融入游戲使幼兒在玩中不知不覺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知道中心數(shù)比相鄰兩數(shù)多1和少1。通過本課教學幫助幼兒在“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數(shù)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幼兒理解掌握概念、法則等知識,引導幼兒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八

1.在玩棋游戲中了解正確的閱讀方法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2.遷移經(jīng)驗,嘗試設計、制作閱讀棋。

3.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其中的樂趣。

1.教師自制的閱讀棋兩副,棋譜由數(shù)字1~100和圖片組成(圖片有兩種,一種是有關正確與錯誤的閱讀方法的圖片,一種是教師日常捕捉到的幼兒各種閱讀行為的照片)。圖片下方有表示相關行為和進退方向的文字說明,如看書認真仔細前進1格,與同伴爭搶圖書后退3格等。

2.骰子和方形小串珠(紅、黃、藍、綠)。

3.多種多樣的游戲棋譜。

1.可2~4人一起玩。每人選一種不同顏色的小串珠,自主決定擲骰子的順序。游戲開始,一個幼兒擲骰子,投出的數(shù)字是幾就往前走幾步。如果第×格正好是關于閱讀行為的圖片,幼兒則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及進退方向走棋,如看書認真仔細前進1格,與同伴爭搶圖書退3格等。游戲者按序進行,先到終點者為勝。

2.在學會下教師制作的閱讀棋及熟知棋譜中所示的閱讀方法的基礎上,嘗試繪制關于其他閱讀方法或行為的圖片,自制棋譜。第一步:臨摹教師繪制的棋譜圖案;第二步:參考其他游戲圖案,小組分工、設計制作各種閱讀行為棋。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九

設計意圖:

“對稱”的物體、圖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告訴幼兒“對稱”的條件,幼兒就能容易找到,但是這種方法回到了原來的“灌輸、傳授”式,幼兒在活動中永遠是處于被動者。所以如何讓幼兒主動學,樂意去尋找發(fā)現(xiàn),這是活動設計的關鍵。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要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觀,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于是我設計了“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了“對稱”所需的特點,環(huán)節(jié)清晰、明了,重點突出。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對稱圖形并理解對稱圖形的含義,嘗試找出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

3、引導幼兒領略自然世界的美妙與對稱世界的神奇,激發(fā)幼兒的數(shù)學審美情趣。

4、通過猜,找,做,畫等方法表現(xiàn)對稱。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兩對稱圖片:蘋果,蝴蝶。

2、對稱及不對稱圖片若干。

3、操作紙每人一張。

教學過程:

一、“玩”對稱、體驗特征。

1、每人一張白紙,把紙對折,然后從折痕處開始撕,撕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

2、展示部分幼兒的作品:看一看這些圖形,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共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小結(jié)出這些圖形的特點:對折左右兩邊都相同,把它疊在一起,會重合。)。

教師提出概念:像這種對折后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我們叫它對稱圖形。

3、看看你自己手中的作品有沒有這樣的特點。

二、識對稱,找對稱軸。

1、引導幼兒找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再次感受對稱圖形的特征。

(1)指一指、摸一摸這條折痕,說說它有什么作用?

(2)告訴幼兒對稱軸的概念:把對稱圖形分成了一樣的兩部分的直線,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對稱軸。

2、操作活動:找對稱軸。

(1)猜想: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有對稱軸嗎?有幾條?

(2)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嘗試找出三種形狀的對稱軸。

(3)展示操作的結(jié)果(根據(jù)幼兒的操作情況畫上對稱軸),并檢驗找得對不對。

3、根據(jù)幼兒的操作結(jié)果,引導幼兒找出各圖形的對稱軸。

三、找對稱,提高認識。

1、找一找,我們身上和周圍有哪些事物是對稱的?(如:人體、蝴蝶、標志等等)。

2、觀看多媒體短片,了解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

四、結(jié)束。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十

(都住在紅色的房子里)。

(紅色小朋友住紅房子,黃色小朋友住黃房子)。

5.噢,那我們看一下8位小朋友是不是這樣選擇房子的呢?

(ppt播放紅色圖形寶寶回家,回紅房子)。

6.它們找到自己的家了么?

7.那剩下的黃色圖形寶寶是不是也能找到自己的家呢?(ppt播放)。

8.剩下的`黃寶寶也回到了自己的黃色房子里,咦,家住在紅色房子里的寶寶有幾個?(4個)家住在黃房子里的有幾個寶寶?(4個)所以4+4=?(8)所有的小朋友都找到家了么?(找到了)。

9.圖形寶寶回家睡了個美美的覺,它們現(xiàn)在想去自己的好朋友家里玩耍,它們的好朋友有兩個房子,一個大一點,一個小一點。

10.哎呀,這可怎么辦呢?這么多的寶寶該去哪個房子玩呢?小朋友幫他們出出主意吧。|(一起去小房子)。

11.哇,房子這么小,大哥哥大姐姐好像連門都進不去呢?。ㄒ黄鹑ゴ蠓孔樱?。

12.一起去大房子,8個兄弟姐妹擠在一個房間里,小弟弟說:“我的屁股都被擠在外面了呢(小的去小房間,大的去大房間)。

13.咦,這個主意聽起來不錯哦,我們一起看一下弟弟妹妹是不是去了小的房間呢?(ppt展示小圖形去小房間)。

14.還剩下三個大哥哥大姐姐,它們舒舒服服地進了個大房間(ppt展示)。

展示數(shù)字5.3.5個小朋友住在了小房間,3個大姐姐大哥哥住進了大房間,你們和他們都找對了房間。

16.打開課本,指導完成課本上的圖形分類(做一道題發(fā)放一次幼兒用貼)。

17.指導完成第3頁數(shù)糖果,并指導幼兒說出哪個動物分到的糖果比別人的少(小豬)它有幾顆?(4顆)小兔和小狗分到幾顆?(1顆)。

18.在黑板上講解給花瓶涂色,四個花瓶,分別裝有5朵、6朵、5朵、4朵小花(幼兒數(shù)數(shù)后的到的結(jié)果)。

19.師示范把有5朵小花的花瓶里面的小花涂上顏色(師發(fā)蠟筆)。

20.幼兒自己完成幼兒用書給花瓶涂色。

21.作業(yè)安排:數(shù)學練習冊第3頁。

22.結(jié)束教學。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十一

1. 認讀漢字:“象”、“猴”、“馬”、。

2. 初步學說短句“xx,我送你回家了!”

3. 培養(yǎng)幼兒認讀漢字的興趣。

1. 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動物園”。

2. 大字卡“象”、“猴”、“馬”各一張,小字卡若干。

3. 場地上畫有三間房子,分別貼有“象”、“猴”、“馬”的小圖片及小字卡。

4. 錄音機、輕松的音樂。

一、去動物園玩

1. 教師出示字條“小朋友們好”、“老師好”,師生互相問好。

2. 師:今天天氣真好,咱們一起去個好玩的地方。

帶領幼兒來到“動物園”。

師:我們來到什么地方呀?(引導幼兒認讀“動物園”。)

3. 師:動物園里有許多有趣的動物,你們認識嗎?

幼兒自由參觀,互相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認讀動物身上的字寶寶。

4.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把相應的.字寶寶拿出來與大家一起認讀。

二、游戲“找家”

1. 師:小動物出來玩了好久了,也該回家了。我們幫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家吧!

2. 幼兒每人手里拿著一套小字卡,分別把小字卡送到相應的動物家中,并學說短句“xx,我送你回家了!”

3. 師幼一起檢查大家是否把小字卡送對家了。

三、在愉快的音樂聲中結(jié)束活動。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

學習用統(tǒng)計表按圖形的`兩個特征統(tǒng)計圖形數(shù)量。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幾何圖形卡片若干。

2.大象、小鳥、魚、烏龜、圖片。

3.統(tǒng)計表圖一、圖二、鉛筆。

活動過程:

二、學習用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幾何圖形數(shù)量。

1.出示烏龜圖片,幼兒嘗試用各種辦法按形狀記錄每一種圖形數(shù)量。

2.出示統(tǒng)計表(圖一),指導幼兒按照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的順序和方法,學習按形狀統(tǒng)計出烏龜圖案中每一種圖形的數(shù)量。

3.幼兒嘗試用各種辦法按形狀、顏色記錄烏龜每一種圖形數(shù)量。

4.出示統(tǒng)計表(圖二),學習按形狀、顏色統(tǒng)計烏龜圖案中的圖形數(shù)量。

小結(jié):剛才我們學習了用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烏龜?shù)膱D形數(shù)量,統(tǒng)計時要仔細觀察,從上到下,或者從左到右的順序統(tǒng)計,不容易出錯。

三、幼兒操作,能用統(tǒng)計表按圖形的形狀、顏色統(tǒng)計圖形數(shù)量。

為每組幼兒提供小動物圖片3幅及統(tǒng)計表(圖二),幼兒自選圖片進行統(tǒng)計。

四、師幼一起對統(tǒng)計結(jié)果進行檢驗。

五、結(jié)束。

師:今天小朋友們表現(xiàn)真棒,我們學習了用統(tǒng)計表按形狀、顏色對圖形進行統(tǒng)計,而且小眼睛觀察的仔細認真,學會了有序地觀察。老師還有一些圖形圖片,小朋友可以自己進行拼搭,并用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jié)大班的數(shù)學活動,這節(jié)活動有30名幼兒參加,分成三個小組,每組10人。第一個導入圖片環(huán)節(jié),動物是由不同形狀的圖形組合而成,每個圖形外邊框是不同顏色溝邊,圖形本身是白色,這樣從視覺上很清晰的觀察到每個圖形?;顒右婚_始,幼兒興趣濃厚,每當提問某種圖形有幾個的時候,孩子們都爭先恐后,有的幼兒伸出手指頭,有的站起來,都搶著爭當?shù)谝粋€說出答案的人。到了操作環(huán)節(jié),幼兒自選一幅圖片進行按兩個特征統(tǒng)計。體現(xiàn)了孩子的自主性,滿足了孩子的不同需求。在操作中,孩子們很認真的觀察統(tǒng)計,因為提供的圖片都是孩子們喜歡的圖案,如機器人、小公主等等。在最后和幼兒一起檢驗結(jié)果時,有的幼兒還在低頭統(tǒng)計著??梢姾⒆觽兒芟矚g這節(jié)活動。大家參與的興趣很高,到最后都完成了統(tǒng)計,雖然有的幼兒的統(tǒng)計結(jié)果不對,當?shù)弥?shù)時,孩子們臉上認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表情,是那么美好。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十三

1、了解班徽的作用,激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培養(yǎng)熱愛班級的情懷。

2、觀察、欣賞范例掌握班徽的基本特征。

3、運用班徽的基本特征,自己動手設計班徽。

4、發(fā)揮想象力,培養(yǎng)繪畫設計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作品展示,培養(yǎng)口語表達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1、讓幼兒了解班徽的作用,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熱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班級的情懷。

2、掌握班徽的基本特征。

3、運用班徽的基本特征,幼兒自己動手設計班徽。

4、發(fā)揮與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繪畫設計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1、ppt課件、活動前幼兒與家長調(diào)查或了解班徽的有關內(nèi)容。

2、準備設計班徽的紙、彩筆、油畫棒工具。

(一)活動導入;欣賞各種徽章。

2、了解國徽:國徽象征著一個國家,是我們國家的重要標志。我們班作為一個班集體也應該有我們的標志—班徽,班徽是班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xiàn)班級特色、凝聚人心和鼓勵師生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旗幟,是學校精神的載體。為提升班級文化內(nèi)涵,建設高品位的班級文化現(xiàn)向全班征集班徽。

3、請幼兒說說國徽的色彩。

4、了解奧運會會徽。

a、“舞動的北京”,奔跑的“人”形。

b、請幼兒欣賞會徽的色彩。

(二)設計班徽。

1、剛才小朋友看見各種會徽上的美麗圖案。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準備給我們班設計怎樣的班徽?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別的小朋友設計的作品。(出示教師從網(wǎng)上收集到的各種班徽作品)。

2、誰愿意將你心里想的班徽的樣子說給小朋友聽呢?

3、幼兒講述。

4、每個小朋友都想為班級設計班徽、請你們先想想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班徽,然后再畫到紙上。

5、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在設計時注意圖案色彩的搭配。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十四

1、體驗游戲的快樂。

2、了解字義并感知方位。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漢字的認讀興趣,學習新字。

大字卡一張,小字卡若干

1、律動

2、拍字卡游戲

請幼兒邊拍字卡邊叫出字寶寶的名字。

3、感知方位

字卡寶寶掉在地上了,我們把它舉過頭頂好不好?小朋友用聽的聲音把它請上去(感知方位)

4、給字寶寶穿衣服

5、給字寶寶找媽媽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媽媽,字卡寶寶也有,我們幫他們找到自己的媽媽好嗎?小朋友快幫這些上字寶寶找媽媽吧。

通過”上”字的學習,引出詞語:上學 身上 天天向上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十五

1、通過幼小銜接這一活動,保證良好的新生入學順序,開啟幸福的知識之旅。

2、通過幼小銜接這一活動,培養(yǎng)一年級新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入學適應期。

8月23日,8月24日每天上午8:00――11:00

全體一年級新生

各班一年級教室

一年級各班正副班主任和語數(shù)體任課教師

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后勤辦

教學樓巡視:德育處、教學處

禮儀生:大隊部

活動拍照:

活動報道:一年級年級組長

電子橫幅:辦公室

活動一:保證良好的新生入學順序,開啟幸福的知識之旅。(8:10之前)

負責老師:一年級各班正副班主任和禮儀生7點半,一年級班主任老師在校門口集合,迎接新生的到來。禮儀生引領新生進入各班教室。副班主任老師在各自教室里管理,確保教室里新生安全有序。

負責老師:一年級各班班主任和語、數(shù)、體任課教師23日上午和24日上午,教學處安排了6節(jié)大課和2節(jié)整理課。每節(jié)課之間課間休息十分鐘。一年級教師按照下沙一小幼小銜接課程表進行上課。

具體要求如下:

1、上課之前應該提前備課。語、數(shù)、體由各自備課組長負責,進行集體備課,統(tǒng)一規(guī)劃這第一課,確定上課教案。體育課主要是列隊訓練。各備課組長在22日之前把微課,上課ppt,教案等上傳至第一學期教導處教學處幼小銜接相應包包。

2、語數(shù)體由各班任課老師負責,班隊課,校課1由班主任負責,校課2由副班主任負責,整理課正副班主任一起負責。

1、班主任須提前打掃和布置好各教室,并通過校訊通短信通知一年級新生23、24日到校和離校時間。新生每天8:00到校,11:00家長接回。

2、原則上家長不進校園,班主任做好解釋工作。

3、特別關注學生的安全,保證每位新生開開心心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4、做好宣傳工作,每日一總結(jié),通過微信公眾號或者班級主頁傳播。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十六

2.讓孩子能掌算數(shù)的基本能力。

師;喔噢,小朋友真聰明,想不想跟我進羊村看看啊?幼;想。

幼;哈嘍嘍嘍嘍(圖片翻開給他們看)。

師;好了,小寶貝們看看圖片上面有什么啊?幼;房子。

師;寶貝們知道這些都是誰的房子嗎幼;不知道。

師;它們分別是喜洋洋,懶洋洋,美羊羊的家,它們家是不是都挨在一起的啊?幼;是。

師;那我們來看看數(shù)字和數(shù)字之間是不是挨在一起的吧!(出示卡片123)小朋友們來看看1的鄰居是誰啊?(舉手回答老師哦)(答對了就給一個神秘禮物)。

幼;二。

師;這么難的都沒有難到你們,哼,鄧老師太不甘心啦,老師這次要考你們一個難的。

師;看來小朋友們都學會了。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篇十七

1、在實際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并能正確口算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

2、初步學會根據(jù)實際情境提出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的10以內(nèi)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根據(jù)情景圖正確列式計算。

1、復習加法含義:

師:請小朋友們注意看,第一位來喵咪家做客的是誰呢?那第二位呢?(教師貼出2只小狗,3只小豬的圖片)。

師:哪個小朋友能根據(jù)剛才老師演示的情景來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

生提出問題。

師:誰能幫這位同學解答?

生:2+3=5(只)。

師:你能說說為什么要用加法嗎?

引導學生說出:因為是把兩部分合起來,求總數(shù),所以要用加法。

師評價:說的真不錯。

2、復習連加:

生提問題。

師:該怎樣解答?

生:2+3+1=6(只)。

師:這次是把幾部分的數(shù)合起來,求總數(shù)?引導學生得出:像這種把幾部分數(shù)合起來求總數(shù)的問題,我們要用加法來解決。(板書:加法)。

3、復習特殊的加法問題:

生:6+4=10。

師:為什么要用加法來解答呢?引導學生了解把吃掉的和還剩的合起來就是籃子里原來的蘋果數(shù)。所以用加法計算。

4、列舉生活中的加法問題:

師:小朋友們,想想在你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像這種用加法來解決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

學生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

1、復習減法含義:

生提出問題。

師:該怎樣解答?

生:10—6=4。

2、復習連減:

師:在咱們做題時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算式:10—2—3=這種算式有個名字,誰還記得?(連減),哪位同學能根據(jù)這個算式中的數(shù)字提一個連減的問題?指生提出幾個連減問題并解答。

4、學生列舉生活中的減法問題:

師:在生活中還有許多要用減法解決的問題,誰能舉出幾個?

指生邊提問題邊解答。

師:剛才有許多同學都沒有機會發(fā)言,特別著急,沒關系下面就給每個人一次鍛煉的機會,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說說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加減法的問題?再請小組內(nèi)的其他同學解答,小組長要記錄好你們組一共提了幾個問題,一會兒咱們比比看哪個小組提的問題最多。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94579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