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愛彌兒讀后感(實用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2 07:55:15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實用14篇)
時間:2023-12-02 07:55:15     小編:影墨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后對所讀內容的主觀感受和思考。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需要我們先仔細閱讀原文,在閱讀過程中注意理解作者的觀點、論證手法和表達方式。讀后感應當包含對作者觀點的理解、對內容的評價和個人的感悟。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或其他閱讀體驗進行思考,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出來。讀后感是通過閱讀來體驗并分享自己對書籍內容的理解和感受。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需要先對書籍的基本情節(jié)和主題進行把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篇一

只有自己實現(xiàn)自己意志的人,才不需要借用他人的手來實現(xiàn)自己的意志;由此可見,在所有一切的財富中最為可貴的不是權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夠得到的東西,只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parti。

你好,媽媽!我是愛彌兒!今天我八歲了。

我能平安無事地長成那么大,現(xiàn)在回想起來,應該是個“意外”吧。

為什么我掉進河里,你都不來救我,不救我也就算了,還在岸邊哈哈大笑?

你好,愛彌兒!我是你媽媽!今天你八歲了。

關于“掉河里”

如果在我的一再提醒之下,你仍然一意孤行地在河邊肆意玩耍,那么你就必須獨自承擔掉下河的后果。河水很淺,你會游泳,掉進這樣的河里你并不會有多大危險。讓你感到疼痛的并不是肢體的傷痛,而是心理上的害怕。如果我驚慌失措,那么你會更加害怕,如果我鎮(zhèn)定,那么你也會很快鎮(zhèn)定下來。經受疼痛與害怕,是你人生學習的第一課,也是你最需要懂得的事情,在無所畏懼地忍受疼痛的過程中,你才能逐漸學會承受更大的痛苦。

“遵循自然,沿著自然指明的道路前進。它持續(xù)不斷地訓練兒童,通過各種各樣的考驗磨煉他們的性格,使他們變得更堅強;它要讓兒童從小就知道,什么叫辛勞,什么是悲痛……經過種種磨難和考驗,兒童會變得有力量;一旦他們能掌控自己的生命,他們生命的本原就會變得更加堅實,更加有保障?!?/p>

“人們只想到保護自己的孩子,這是不夠的,應該教他長大成人后如何保護自己,教會他承受命運的打擊。”

partii。

你好,媽媽!我是愛彌兒!今天我十二歲了。

時間過得好快,我都五年級了。

為什么你只讓我玩音樂,看書,從不帶我去上補習班。

為什么你從不給我買作文書,我明明求了你很多次。

你好,愛彌兒!我是你媽媽。今天你十二歲了。

關于“作文書”

排列文字是一件很妙的事情,你喜歡,這很好。但你的文字只能取決于你自己的思想,而不取決于他人的思想。不能讓那些墨守成規(guī)的條框桎梏了你的思維。清規(guī)戒律的習慣是會扼殺想象的,而只有想象的火焰才能點燃你內心創(chuàng)作的激情。不可否認《滿分作文》里有不少好文章,但那些都不是你的,你有你自己獨特的思考,你會形成只屬于你的文風,哪怕奇奇怪怪,那就是你。

“如果一個人在兒童時期沒有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那么他一生都難以具備思考能力。在童年時期的學習中,我們要拋棄那些不適合的東西,而要把學習的范圍集中到我們的本能引發(fā)我們去尋找的知識上”

關于“補習”

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則,應該是培養(yǎng)你對知識的興趣,產生足夠的興趣,才能激發(fā)你有足夠的動力去學習去探究。但如果僅僅只是因為隨大流,那么大可不必,因為你很快就會因為不斷重復而厭倦,反而喪失了原本應有的學習的樂趣。

我的職責不是安排你去學習什么,而是發(fā)現(xiàn)你真正對什么感興趣,從而為你提供滿足興趣的方式。如果你真能夠很好地理解和利用你所學到的知識,那么無論你學習什么,都不是那么重要。

在人的全部財富中,最為寶貴的就是自由,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媽媽也會被時代的洪流裹挾前行,與你一起奔波在去機構的路上,但那時你已長大,會明白為了目標而有所取舍。而當你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滿是肆意歡笑與靈魂自由,哪怕因為這樣,我們在求學途中走得比同齡人慢一些,也是值得。

無論是誰,能夠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幸福?!叭松旐б?,白首亦少年”,即便我們無法做到白首亦少年,至少我還能讓你感受到“少年當恣意”。

“兒童在長大成人之前就是兒童。如果我們想要打亂這個次序,就只能培育出早熟的果實,這樣的果實既不成熟,也沒有甜味,而且很快就會爛掉。

如果我們不急于對孩子進行教育,我們就不必急于要求他什么,就能夠更加從容地對他提出要求。這樣,只要不溺愛孩子,就一定能把他教育好?!?/p>

愛彌兒是虛構的,我的孩子是真實的。

你好,愛彌兒!

你好,陳一言!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篇二

前段時間,大學即將開學的表弟送了我一本書,他說:“姐,我要去上學了。估計等你生產的時候不一定能趕回來,就送你一本育兒書吧,希望能對我小侄子(侄女)以后的教育有點兒幫助?!北疽詾槭且恍┏R姷挠齼簩<业挠齼簳?,但接過書,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經典教育名著――《愛彌兒》。閑暇時翻起了這本書,而它對我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愛彌兒》是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盧梭所著的一部關于教育的名著,主要記敘了一名虛構的貴族子弟――愛彌兒的人生經歷,把他從出生到成年各個時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長過程,教育經歷等從客觀的角度記錄下來,是一部值得珍藏在心中的教育理論著作,也是值得每一位教師和家長閱讀的經典。

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出一個觀點:要按照兒童的天性自然地發(fā)展。盧梭認為教育遵循自然,順應孩子的天性,不要對孩子橫加干涉,把成人的思維強加在孩子身上。現(xiàn)在年輕的家長們切身感受到社會日趨激烈的競爭,唯恐自己的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以至于將來被社會淘汰。于是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風,陪伴著孩子穿梭在各種不同類型的輔導班之間,肆意侵占了孩子們的玩耍的時間,絲毫沒有考慮孩子的想法。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這樣對孩子的發(fā)展是不利的。但作為一位準媽媽,我也非常能理解父母們的想法,也常常糾結以后自己要不要變成這樣的家長。但在讀了這本書后,我真的想通了,我們應該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長,而社會對孩子任何的干涉,都會使孩子覺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產生罪惡;任何違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會導致孩子的畸形發(fā)展,產生嚴重的后果。

孩子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則的“自然的存在”。我們在教育生活中,應把兒童當作活生生的人來進行教育,任何違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都是不人道的,不可能長時間存在?!耙磺谐鲇谧匀坏膭?chuàng)造者皆好,一經人手卻變壞了?!币虼?,盧梭極力主張:在兒童的理解力尚未發(fā)達之前,要讓兒童遠離社會,回歸自然,到自然環(huán)境中去看、去聽,不接受世俗的影響。讓他們自由地奔跑,盡情地哭笑打鬧?;貧w自然,讓孩子采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才是有靈性有個性的孩子。而反思我們的教育,夜深人靜時,我感覺好像是在培養(yǎng)應付考試的機器。

所以,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然教育觀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賦,讓孩子的心貼近自然,讓孩子在自由的空氣中成長。盧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果實早熟,它們長得既不豐滿與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币虼嗽诮逃⒆拥臅r候,應盡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讓他們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盡情地玩耍打鬧,在游戲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快樂地成長。

在我們平時的教學當中應更加注重孩子思想情操的陶冶,要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驗自然之美,鍛煉孩子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克服困難和團結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在更大的意義上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主動發(fā)展。

盧梭的《愛彌兒》是一本非常清新,有著獨特見解的教育名著,雖然經過了漫長的風雨考驗,但直到如今,依然煥發(fā)著迷人的光彩。無論是對于教育工作者,還是家長,我們都需要從教育的原點出發(fā),不忘教育的初心,遵循自然,順應孩子的天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fā)展!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篇三

盧梭先生并不是陌生人,他的名著《社會契約論》與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都是法律系同仁的必讀書目之一;他在《社會契約論》中的“平等、自由”“天賦人權”的理論,在《愛彌爾》這本教育類著作中,同樣有所體現(xiàn)。

一、孩子是應當自然的成長的,但也不能無節(jié)制的滿足其欲望。

“感覺是他知識唯一的來源,他什么東西都想去摸一摸、弄一弄”;所以自然是孩子的本源,孩子天然就對所有的事物都感興趣,并天然就會模仿大人的言和行;所以,孩子本身是不需要被教育的,他或她天然就能夠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成人的過多干預才是導致教育偏離本源的主要原因。

“他們先是想依賴,隨后才想指使別人。不過,這一現(xiàn)象并不是由本性產生的?!迸c此同時,孩子天然又是極聰明的,或者說人類天生又是極其聰明的;如果他們發(fā)現(xiàn)了可以為所欲為,可以通過哭鬧、撒嬌、投訴、控告獲得利益,他們自然不會通過自身努力去實現(xiàn)利益,而顯然會其他更容易的方式去實現(xiàn)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要在他或她明白,真正疼痛的時候再請求幫助,而不是將他人當做自己的拐棍,那樣注定是走不快、走不遠的。

成人世界的規(guī)則也應當遵循這個原則,否則就會出現(xiàn)通過法外途徑反而能夠得到更多利益的怪事,且可能導致惡性循環(huán)。

另外,家長也不應當焦慮,該會走路的時候,他或她就會自然學會走路;該會說話的時候,他或她就會學會說話;家長能夠做的不是替他或她走路或說話,而是創(chuàng)造機會練習,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或她自然的學習,比如盧梭筆下的假面具練習,比如我們小時候慢慢學會跳繩。

焦慮走路、焦慮跳繩、焦慮成績、焦慮工作、焦慮婚姻。這些焦慮都是同樣的問題,關心則亂。自然之道、順應趨勢之道才是解決問題的本源之道。

二、孩子是應當被平等對待的,雖然這知易行難。

如果孩子是自然成長的,那么他或她應當是能夠獨立照顧自己的,能夠不依賴拐棍而自然站立的。那么作為獨立的人,他或她理應獲得家長的尊重。不過,客觀上大部分家長包括我自己,都很難那樣平等的對待他們,如同我們在社會中沒被他人平等的對待或往往不能平等的對待他人一樣。

當代社會,追求效率,能夠短平快的實現(xiàn)目標的方法被廣泛宣傳和使用,加上刻意不刻意的焦慮,使得大家都變得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無論是報班還是作業(yè)時間,無論是生活自理還是購買衣物,我們總在以“我是為了你好”為借口,不平等的對待孩子,急功近利的強制對方。而當一個人不能被平等的對待,真正的獨立是不會從天而降的;真正的成長也是不可能靠強制得來的;這正是我們要修行之處,只有做到了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愛彌爾終將長大,終將獨立的生活在這個世界,希望他或她是自然的,是獨立的,是能夠平等善待他人同時被他人平等善待的!我們能做的是盡量創(chuàng)造上述條件,共勉。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篇四

最近讀了法國教育學家盧梭的曠世名作——《愛彌兒》,開篇的第一句就讓人覺得這是蘊涵著深邃哲理和沸騰感情的文化結晶。

“出自造物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

盧梭主張的教育觀念,即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fā)展。而如何來平衡好孩子的現(xiàn)實壓力和保持天性自然,的確也是我們家長迫切需要解決的困惑。

盧梭崇尚的自然教育,渴求孩子的“個性解放”,蔡志忠也曾經說過:“讓孩子快樂地成為他自己。我們家庭的教育也要遵循孩子的興趣和尊重孩子的感受。但是遵從天性自然在現(xiàn)實中做起來感覺挺困難的,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把握好手中教育的羅盤,朝這個方向努力!”

如今社會上教育內卷已經成為了常態(tài)化,雖然政府頒布多項舉措來緩解家長的焦慮,以期望改變教育內卷現(xiàn)狀。但是家長們切身感受到了社會日趨激烈的競爭,唯恐自己的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以至于將來被社會淘汰。于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肆行,家長陪著孩子穿梭在各種不同類型的輔導班之間,肆意侵占了孩子們玩耍的時間,絲毫沒有考慮孩子的想法,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現(xiàn)在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已經開始有了獨立的想法,需要被尊重,被肯定,我們家長需要的是像朋友一樣與他們探討未來,給予他們試錯的勇氣,成為孩子堅強的后盾。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在學習生活上既要順應孩子的天性,也要根據(jù)孩子的興趣給予正確的引導,不能只是一味的保護他們,更需要教會他們如何去保護自己,教他經受得住命運的打擊,適應現(xiàn)實的社會。

以前,在教育內卷的影響下,有一段時間,我也偏離了教育的軌道,沒有遵守孩子的天性,將我們大人的期望強壓給了孩子,一度使孩子失去了快樂的源泉,每天只一味的上課學習,他的臉上再也看不到笑容。某一天,突然驚覺孩子好像很久沒有笑了,我開始反思自己,反思我們的教育,反思我們對孩子最終的期望,難道我們對孩子只是希望他考試成績優(yōu)異,只是希望他能夠考上某一所重點初中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期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我們開始聆聽孩子的夢想,尊重孩子的選擇,尋找孩子快樂學習的源泉,他又開始有了笑容,更神奇的是他的學習沒有下降,反而有了提升,那一刻我明白了,發(fā)掘孩子自己的學習主動性比一切的填鴨式學習更有效。

所以,我們的教育既需要保持孩子的天性自然,但同時也需要我們平衡好與社會現(xiàn)實的關系,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

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明確教育的目的,既要遵從孩子的自然天性,教給孩子生活的技能,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又要結合我們的社會現(xiàn)實,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這樣,當孩子走向社會,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有自己的目標,能夠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斗。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篇五

從大一上外國教育史王秀麗老師介紹《愛彌兒》這部書到大叁《中外教育名著導讀》課中自己選擇并從頭到尾閱讀這本書,再到這門課程在大家的忙綠、批判與贊同的聲中正接近尾聲,我的感觸頗深。

首先,來談一下《愛彌兒》這本書。此書由法國教育家盧梭創(chuàng)作。撇開社會背景、地域文化不談,我看到得是愛彌兒在教育家的指導下,由嬰兒長至成人并與自己的所愛結為伉儷的過程。愛彌兒是幸福的,更是幸運的。看看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似乎從出生得那一刻,他的人生軌跡已由父母繪制好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從頭細想,教育真正帶給我們的是什幺?我想我們是悲哀的。

其次,在經典教育名著的選擇上,我想說說自己的看法。所謂經典,即經久不衰的作品。老師們給的著作名很多《最偉大的教育家》、《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大眾心理研究》、《夢的解析》等等,十有七八都是國外的,為什幺?難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為大丈夫也不是現(xiàn)代人所缺乏的嗎?難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不為我們感動嗎?難道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修身不再重要了嗎?我很失望。我想著去讀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學專著《學記》,不足千字的著作,而且老師在課程上也說大家有機會一定要讀讀,可是,沒有。我沒有去批判,也沒有走歪路,仍選擇了老師所推薦的書。這就是教育帶給我們的老師,教育帶給我們的學生,我也為自己蒙羞。

最后,再說說教育名著了吧。我覺得這種另類的教學形式很好,但我沒看到老師預想的結果。記得何老師在第一節(jié)課上說如何我們每個人都好好的讀一本書,我們一百個人,最后,我們每個人就都讀了一百本書。然而,結果卻不是的。再說說我們的老師,有的教師在學生講時并不尊重學生,讓我很失望。不過,中國的老話還是有用的萬事開頭難,我想,在大家的評論中,何老師及眾位老師會把《教育名著》課辦的更好,一起期待!

這段時間認真閱讀了盧梭所著的《愛彌兒》,書中闡述了盧梭對人的教育的觀點,使我受益匪淺。

盧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恒法則,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fā)展,他認為,這種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他主張采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反對抽象的死啃書本。這種自然教育,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要讓兒童從個人活動中求得知識。冰心曾經說過: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蔡志忠也曾經說過:讓孩子快樂地成為他自己。

書中有這幺一段話,很值得借鑒:“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yǎng)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yǎng)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盧梭的這段話有叁個關鍵詞,那就是“興趣、方法、習慣”。的確,做好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幾點。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動力。因此,興趣是前提。那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孩子的對事物的或學問的興趣呢?我認為應該保持孩子對事物或學問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學習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如學生在學習中,教師應該不要吝嗇自己的贊賞,要及時給予孩子肯定,當孩子覺得學習很有意思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自我學習的方法。自我不斷學習操作的過程就是養(yǎng)成習慣的過程。

盧梭說:在兒童期,不要給孩子講道理,那樣只會使他覺得“道理”令人生厭,從小就對“道理”產生反感。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天資,我們一定要對他特有的天資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尋找最適合他的方法施以教育,因材施教,才能使付出獲得回報。教學中,我經常對學生講道理,但感覺效果不是很好。盧梭的這個觀點,對我啟發(fā)很大。學生年齡小,對一些道理不能真正理解領悟。對他們講道理,不如認真觀察他、了解他,盡可能讓他的心靈只關注快樂和玩耍。在快樂和玩耍中學習知識。對他的一些缺點或錯誤,要謀定而后動,就像一位良醫(yī),不會煳里煳涂開藥方,一定是在研究診斷后才開始治療的。

盧梭闡述的對女孩和男孩的不同教育方法,對我也很有啟發(fā)。盧梭說,教育女孩,只需對她說,別人怎幺會看她就可以把她們管理的好好的。而對男孩如此,則如對牛彈琴。我塬來在教育學生時,也特別注重因材施教。但很少想到不同的性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今后,我要積極采用學到的這些好的教育方法,我想教育學生會更加得心應手,效果會更好。

這本書,使我學到了很多教育學生的新觀念,收獲很大。今后,我在教學當中應更加注重少年兒童教育方法,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一切從育人出發(fā),發(fā)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主動發(fā)展。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篇六

近幾天在看《愛彌兒》讀后感,一張張的紙,一個個的觀點,一個個的例子,正面的,反面的,贊同的,憤慨的。讀著讀著,我就想到了我唱歌的經歷。

本人天生五音不全――只不過,專家表示,唱歌不在調上,其實并不是嗓子的問題,而是耳朵的問題――聽不出音高。我說呢,我的聲音一再被人表揚好聽,唱歌不行原來是聽覺有問題(耳朵聽進去后,自己想象出一種音高加以模仿,可因為開始就聽得不對,因此模仿出來的也是錯的。聲樂老師們把這種情況稱為沒有音樂的耳朵,也就是天生的音準不行。)朋友小聚,結束后有人建議去歌廳,我內心實際是很不情愿的,但為了不掃大家的興,我總是裝著興高采烈的樣子。到了,我就忙著喝水,一可以潤嗓,二可以頻繁地上廁所排毒,以逃避被人叫唱的時刻。別人在唱時,我為了融入,就在旁邊扭啊扭的,跟著節(jié)奏跳跳,可以抽空鍛煉一下。有時,一個一個唱過了,朋友說,每個人必須唱一首,不能放過。我一聽,頭就大了。這個時候我是不接口的,怕被第一個叫上。我總是推托,讓別人先來,也總希望多出現(xiàn)幾個麥霸,這樣就輪不到我了。有時,我知道逃不過,便在心里想,唱什么呢?兒歌?小朋友的歌曲?算了吧。記得有一年,剛畢業(yè)那會兒,單位開聯(lián)歡會,我主持,在同事們的起哄中,我不得不硬著頭皮唱了首《小燕子》,我知道我唱不準的,唱時,臺下的同事們笑得花枝亂顫。

但我堅持唱完,誰讓我是主持呢?我的任務是要讓大家開心的,權當給大家講個笑話吧,讓大家樂一樂。就年輕時會有那樣的勇氣。后來,我是能躲就躲,能推就推。但在小范圍,在親密的好友一起時,我的膽子就在朋友們的鼓勵聲中漸漸大起來了。記得師范里的有一個暑假,我在聽收音機,有一首歌重復聽了好多遍――《風中有朵雨做的云》,也跟著在心里哼,次數(shù)多了,歌詞有點熟了,心里就有了一個躍躍欲試的念頭。一個一個都輪過了,話筒就那樣傳到了眼前,沒辦法,得邀約上另外唱得準的陪我。還好,朋友唱得準,我就被人帶著,手拿著話筒,讓自己出聲了!聲音肯定是輕輕的,透著極度的不自信,有時,朋友不出聲了,我就找不著北了。然后就很歉意地笑笑。大家也包容我,不笑話我,朋友依然接下去,我就有勇氣再發(fā)出聲音來。有時,夫陪著一起去,他比我有勇氣,在大家的鼓動下,他要拉著我唱《選擇》,雖然音不準,但情卻是真的。我在心中默念歌詞,跟著哼哼,夫唱得很投入,唱畢,掌聲鼓勵。家里也有唱歌的設備,新搬家那會兒,朋友們常來唱,有時,我們兩個開著也學唱??上Х孔硬桓粢簦绊懙綐窍锣従?。那個房間就那樣空著了,那套設備也被冷落了。

我說這個唱歌的事是我的親身體會,我就想到了寫文章這件事。這兩件事的共同點是什么呢?我可以很愉悅地欣賞歌曲,但我怕唱歌;就像有人可以很快樂地讀文章,卻怕寫文章!我現(xiàn)在所做的事,就像在歌廳里極力要我唱歌的朋友一樣,他讓我為難,我又不能拒絕;我布置讓大家寫這個寫那個,我知道,我讓大家很為難,但我沒權力讓大家不寫。我就在想,我的聽力通過訓練應該可以提高(專家說的,只不過我本人沒這個動力),那么,寫文章的能力也應該可以提高的。我覺得可以模仿,可以借鑒,但一定要是自己的觀點自己的體會。能夠把自己的思想通過寫文章這種形式與別人共享,那是一件很讓人開心的事!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篇七

經典,能為教育給出系統(tǒng)建議的人沒有幾個,看了這本書一段時間曾經放下。最近才讀完全書。真的很好,雖然有些觀點已經過時,但我們不能苛求作者。一下是我的一些有用的摘抄。

主要的觀點:

1.三種教育:自然教育、事物教育、人的教育。

2.教他認識自己,教他利用自己的長處,叫他如何生活和謀求自己的幸福。

3.節(jié)制和勞動是人類的兩個真正醫(yī)生。

4..感覺是知識的原料。

5.孩子們只是在事物方面而不是意志方面受到阻止的話,他們是不至于表示反抗或憤怒的。

6.準則一:必須讓他們使用大自然賦予他們的一切力量。準則二:一切身體的需要,不論是智慧方面或體力方面,都必須對他們進行幫助,彌補他們的不足。準則三:在給他們幫助的時候,應當只限制在他們真正需要的時候才幫助他們。應當仔細研究他們的語言和動作,以便辨認。

7.當我們受傷的時候,使我們感到痛苦的,并不是所受的傷,而是恐懼的心理。

8.我們的痛苦正是產生于我們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稱。

9.在所有一切的財富中最為可貴的不是權威而是自由。

10.身體太舒服了,精神就會敗壞。沒有體會過痛苦的人,就不能理解人類愛的厚道和同情的溫暖。

11.按照你的學生的年齡去對待撻。

12.有節(jié)制的自由。

13.你必須鍛煉他的身體、他的器官、他的感覺和他的體力。

14.在任何事情上,你們的教育都應該是行動多于口訓。

15.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條:絕不損害別人。

16.不按照成規(guī)來管教你的學生,要放任無為才能一切有為。

17.人為什么會顯得柔弱呢?由于他的體力和他的欲望不平衡。

18.需要記住的是,我們想取得的不是知識,而是判斷的能力。

收獲:

感覺鍛煉孩子,自己是不在行的,主要的方法還是讓他多接觸自然,多身體力行去游戲。激發(fā)求知欲和探求真理的方法這是在需要教育階段自己要著重認識的問題。愛情和性是一體的問題,自己要好好認識。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篇八

暑假里我有幸讀到法國教育學家的盧梭的曠世名作——《愛彌兒》,開篇的第一句就讓人覺得這是蘊涵著深邃哲理和沸騰感情的文化結晶?!俺鲎栽煳镏髦值臇|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敝苯颖磉_了盧梭主張的教育觀念,即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fā)展,這也正是我我在過去一年的教學中所欠缺的,而在《愛彌兒》這本書中,我也重新定義了自己教學的目標和方向。

一、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

“生活,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從我的門下出去,我承認,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侶;他首先是人:一個人應該怎樣做人,他就知道怎樣做人,他在緊急關頭,而且不論對誰,都能盡到做人本分;命運無法使他改變地位,他始終將處在他的地位上?!痹谖覀冎虚g,誰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憂患,我認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訓而在于實行。我們一開始生活,我們就開始教育我們自己了;我們的教育是同我們的生命一起開始的,我們的第一個教師便是我們的保姆。

二、怎樣教學生

“應該教他成人后怎樣保護他自己,教他經受得住命運的打擊,教他不要把豪華和貧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時候,在冰島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馬耳他島的灼熱的巖石上也能夠生活?!瓎栴}不在于防他死去,而在于教他如何生活。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動,那就是要使用我們的器官,使用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們感到我們的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并不就是年歲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而現(xiàn)代社會,每個人的壓力都不小,特別是中國的孩子,從小就面臨學業(yè)的巨大壓力。好不容易辛苦考上大學之后,又面臨就業(yè)的壓力。如今大學生、研究生失業(yè)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前不久還有大學生自殺,去年也有研究生自殺的報道。盧梭的教育觀點是,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能吃苦,有承受能力,教育就是要教學生如何生活,如何面對挫折。

三、痛苦教育

“我非但不小心謹慎地預防愛彌兒受什么傷,而且,要是他一點傷都不受,不嘗一嘗痛苦就長大的話,我反而會感到非常苦惱的。忍受痛苦,是他學習的頭一件事情,也是他最需要知道的事情?!行┤擞酶魇礁鳂拥臇|西把孩子圍起來,預防他受到任何傷害,以致他在長大后一有痛苦便不能對付,既沒有勇氣,也沒有經驗,只要刺痛一下便以為就要死了,看見自己流一滴血便昏倒過去,弄成這樣的結果,我們還能說這一大堆設備有什么用呢?”痛苦教育大概也應該是現(xiàn)代社會所必須的,我們不能總是小心翼翼地避免孩子們受傷,因為受傷總是難免的。但是我們可以告訴他們避開無謂的傷害或受傷。比如利器戳到眼睛總不是好事。但是,有一些傷痛大概再所難免,比如奔跑中的摔倒。我們應該讓孩子們知道誰也不能避免痛苦的困擾,但這不意味著我們一遇到痛苦就要投降。不然我們的孩子就會太軟弱,太沒有力量。如果被打火機的火花燒了一下手指,他們就知道玩火是危險的;如果手指流血我們就要教他們學會使用創(chuàng)口貼,方法是最重要的!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篇九

盧梭通過其虛構的小說主人公愛彌爾從出生到成人的教育歷程,系統(tǒng)地闡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論”。他主張教育要服從自然的永恒法則,聽任人的身心的自由發(fā)展,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

在盧梭看來,人所受的教育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自然的教育,即我們的才能和器官的內在發(fā)展;二是人的教育,即別人教我們如何利用這種發(fā)展;三是事物的教育,即我們對影響我們的事物獲得的良好經驗。在一個人身上,如果這三種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趨向同樣的目的,兒童就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自己達到他們的目標,生活得有意義。否則,兒童的天性就會被摧毀,成為“沒有味,沒有香氣的早熟的果子,乃至爛掉”。

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明確教育的目的。最主要的便是教給學生生活的技能,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這樣,當學生走向社會,無論在何時他們都會有目標,能為了理想而奮斗,都能堅持做人的本分。其次,要依照兒童身心自然發(fā)展的規(guī)律,根據(jù)兒童的能力和自然傾向進行恰當?shù)慕逃駝t會讓學生感到束縛,不能自由、健康地發(fā)展。

在教學方法上,盧梭反對脫離實際、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強調教學應以學生的經驗為基礎,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和親自動手取得對事物的觀念。并且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親自觀察和研究各種事物,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使他們學會正確的思維和判斷。這樣獲得的知識要比從書本上獲得的知識清楚得多、深刻得多,還可以使孩子的身體和頭腦都得到鍛煉。這對于我們化學學科來說是非常有啟發(fā)的。針對那些抽象、枯燥的化學知識,教師可以廢棄以往灌輸?shù)姆绞?,通過讓學生親手實驗去感受這個過程中的美妙,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興趣。

縱觀全書,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在《愛彌兒》的字里行間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極其富有內在意蘊,具有巨大的歷史價值和現(xiàn)實價值。作為一名初踏上工作崗位的新手教師,我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授知識,這樣只會泯滅孩子的好奇心。我要做的應該是竭力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促進學生自由、健康成長的適當?shù)沫h(huán)境條件,通過對孩子的行為的細致的觀察,盡量能選擇一種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幫助他們更好的接受知識,獲得個性發(fā)展,而不是一味地強迫學生變成一個模子里澆灌出來的玩偶,沒有思想,沒有個性,這應該是教育最失敗的模樣。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篇十

讀此書之前,盧梭的教育理論已經多次在不同的育兒書籍中被引用過,愛彌兒早就不是個全然陌生的孩子了。但或許正如很多育兒理論說的,了解一個人要從他的童年開始,早期教育的影子將與一個人終身相伴。

和有些根據(jù)自身育兒經歷為藍本寫就的育兒書籍不同,盧梭筆下的愛彌兒是個虛構的形象。既然是描述一種育兒理念,既然是抒發(fā)自己對政治、道德的鮮明觀點,既然是一組虛構的人物、虛構的故事,為什么作者不將理想主義進行到底,給愛彌兒一個完美的結局呢?是一定要有過足夠的磨礪和挫敗,一定要支離破碎過,才能顯示出主人公的強大,才能表明在任何不順遂、不走運、不公平中,他的教育成果都不會覆滅,才能不遭人嫉妒地回歸平淡?空想的教育結果究竟如何不得而知,并不值得讓我們的孩子完全照本宣科地實踐,僅僅提取起閃光點還是有不少的。不過啰啰唆唆寫了近七十萬字,任誰如此鋪陳,要從中挑出若干金句都是可能的吧?耐心讀完此書只能說是盧梭之所以為盧梭的號召力。

就我的讀書體驗來講,上卷的前半部讀得飛快,可讀性很強。在孩子早教問題上,盧梭是偏向自然教育的。最讓我深以為然的是他對早教的準備工作和背景的挑剔,諸如怎樣為孩子選老師(或者說怎樣為老師選學生)、教師的絕對權威等等,盡管有些理想主義,但真的是我一直努力打造卻難以實現(xiàn)的。作為家里唯一一個熱衷早教的鉆研者,看到了靠譜或有同感的文章,總希望能進行嘗試,若有人反對,特別是在孩子面前唱反調真是教育的大敵。再比如父母以身作則這件事,我可以為了孩子不看電視不玩游戲,卻無法約束家里的每個人都能自律,又如何能真正給孩子做榜樣?孟母之所以能三遷,一方面是當時房價便宜,另一方面反而是得益于他是單親家庭。父親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被反復提及,可是不配合的父親只是教育的絆腳石。盧梭的立足點是大多數(shù)家庭做不到的環(huán)境,那接下去的論述就只能水中望月了。

伴隨著盧梭教育理論的展開,愛彌兒一點一點長大了,到他的青春期,盧梭重點探討了如何避免早戀以及隨之引發(fā)的后果,如何挑選伴侶(順便討論了淑女的養(yǎng)成和他認為理想的素養(yǎng)),如何談戀愛,夫妻雙方如何維持婚姻幸福,其間也穿插著盧梭的政治觀點。畢竟是不同國度,隔了這么長的時代,作者的品位基本讓我不敢茍同,偶有真知灼見,大抵當小說讀過,事事都要參合在里面的.作者真是礙眼。愛彌兒和蘇菲結合了,作者也像父親一樣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故事進行到這里還算圓滿。然而從愛彌兒獨挑大梁開始,劇情才剛剛開始。

愛彌兒的書信中也透露,是從作者離開以后故事急轉直下。愛彌兒的最大考驗是原本對不能白頭偕老嗤之以鼻的妻子忽然出軌這件事。能否從奇恥大辱中調整好心態(tài)走出來是一個男人成熟與否的標志,而作者正想告訴大家,在他功成身退之后,他的教育成果完全具備了自我教育的能力,能夠獨自直面新的問題,勇敢堅強合乎道德地處理。最后再給他一個還算歡喜的結局(假結婚那幕瞬間出戲?。?/p>

如是觀之,我并不認為愛彌兒是個教育成功的典范,至少像愛彌兒這樣的男人出現(xiàn)在我面前,我是不會動心的(好在以蘇菲的標準擇偶,他也不會看上我)。他健康強壯,他人格高尚,他興趣廣泛,他有能養(yǎng)活自己的一技之長,他還家底殷實,但缺乏的恰恰是作為一個人該有的情趣和生命力。人可以有缺點,未必要像愛彌兒這樣表面事事完美,但不能缺少情趣,不能凡事像機器人一樣地理性思考下判斷,狀似嚴謹,實則呆板過頭,和這樣的人生活,每一天將是無比沉悶了無生氣啊。我并不希望我兒子將來是這樣的,哪怕這樣的他能像愛彌兒一樣娶個合我心意的媳婦,代價也未免太大。我希望他發(fā)自內心真正的快樂,而不只是按照我灌輸給他的標準下的快樂。

教育是一生的修行,孩子終要獨立。在自我修行的漫長的道路上,始終熱愛并享受平淡生活的樂趣才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篇十一

在《愛彌兒》這部作品原序中,作者有著這樣的一句話:我們身患一種能夠治好的?。晃覀兩鷣硎窍蛏频?,如果我們愿意改正,我們就得到自然的幫忙。思考社會教育中有關這方面的一些問題,我們必須能感受很多作為教育者應當具備一些基本觀念與思想。教師務必受過教育,才能教育他的學生,才能擔負起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重要歷史職責。

一個好教師就應具有哪些品質,人們對這個問題是討論了很多的。人天生具有自我實現(xiàn)和向善的傾向,只有帶給適宜的環(huán)境和社會,人性就能向善、美的方向發(fā)展,人總是追求自我完善的。我們的每個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fā)展的人、有尊嚴的人教師就應關注每一位學生在內的全班所有的學生,教師不僅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教師就應成為學生的“精神教練”,教師也不再是過去的“道德說教者”“道德偶像”,而是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催化劑,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適、自我選取。

遵循自然,跟著它給你畫出的道路前進。它在繼續(xù)不斷地鍛煉孩子;它用各種各樣的考驗來磨礪他們的性情;它教他們從小就明白什么是煩惱和痛苦。這就提示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尊重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主體性包括:自主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幾點: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要尊重學生的感受;教育活動中,要給學生留有選取的余地,并尊重學生的選??;教育中要個性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使學生健康、和諧發(fā)展的重要保證,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良好的師生關系有賴于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教師在師生關系建立與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著主導作用。要建立民主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師來說,有著幾個方面要做的: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發(fā)揚教育民主,教師要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正確處理師生之間的矛盾,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矛盾是難免的,重要的是怎樣處理好這些矛盾;要主動與學生溝通,善于與學生交往。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加強學生的生活目的性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多組織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取得意志鍛煉的直接經驗;根據(jù)學生意志品質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鍛煉措施;加強自我鍛煉,從點滴小事做起。

在教育中,認識到學生是發(fā)展的人,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同時注重與學生的交流,注意到了以上幾點,才是為教育真正的開始做好準備。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篇十二

他的小腦袋瓜里裝滿了十萬個為什么,總是嘮叨個沒完;他嘗試去觸摸未曾見過的東東,即使是個癩蛤?。凰梢詳[弄個玩具娃娃一上午不休息,可下午卻直接把它打入冷宮。他接收著周圍的一切帶給他的信息,然后依靠著大腦中尚不成熟的信息處理機能給予反饋,帶著大腦的指令去做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讓人直呼:我滴個乖乖來。可他是如此的純粹,不藏著掖著,該哭哭,該鬧鬧,前一秒還噗嗒噗嗒的掉著眼淚,下一秒就能因為你的一個鬼臉哈哈大笑,看著淚珠掛在那開心的嘟嘟臉上,竟讓人有一絲成就感。他是如此的自然,還未受到這世間丑惡的熏染,我是如此的想要靠近他,可又怕身上的惡魔有機可乘。親愛的愛彌兒,跟你在一起,我怎感到無所適從。親愛的愛彌兒,我還未用指尖觸摸你的小手歡迎你的到來,便已慌亂,我怕自己還不夠成熟,我怕還沒有想好該給你一種怎么樣的陪伴,我又能為你做些什么呢。

我想要教你美德,可又不想你這么早接觸到善惡。我希望在你年幼時看到的是童真無邪的你,我希望你在童年時盡情的玩耍,盡情的去揮霍你的時光,這將成為你一生中美好的記憶。我不想你小時候就那樣懂事,我不希望你成為一個小大人,不希望你明辨是非。有些人天天把真善美掛在嘴邊,卻成了他們偽裝自己的工具,也成為了自己的束縛,甚至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我和他們一樣,對真善美的含義都沒有了解清楚,又怎敢教授你。

我想要教你語數(shù)外,可一想到你那抓耳撓腮的模樣,我又怎么忍心。你知道嗎,現(xiàn)在的孩子三歲就開始上學,這太可怕了,他們從小就要學習英語,熟讀弟子規(guī),背誦乘法口訣?,F(xiàn)在的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當父母頂著巨大壓力,買到了學區(qū)房,支付高昂的學費把孩子送到學前班,又怎會控制住自己不把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呢。當父母對孩子抱著巨大的希望,當他們跟“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攀比,親愛的愛彌兒,如果我這樣做的話,你還有什么自由可言呢。你不需要借助這些去獲得智力、邏輯上的開發(fā),這些知識反而會消磨你的意志,掩埋你的潛力。我只希望能和你一起做做小游戲、造一所小房子、捏一下小泥人。

我不希望你迷上手機,看到現(xiàn)在太多的孩子無時不刻盯著手機,我真的很害怕,怕你也會像他們一樣。你的世界如此之大,怎能偏居手機一隅,這個角落的內容確實很精彩,它像是另一世界,但是親愛的愛彌兒,你的世界不在這。很遺憾我們沒能給你做個榜樣,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樣自制力神經發(fā)達,在手機面前我們表現(xiàn)的就像個低能兒,甚至一些父母親自將手機送到孩子的面前,以免他們嚷嚷個不停,讓自己取得片刻的寧靜。我不否認,從手機中你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可現(xiàn)在的手機傳達信息更多的是你這個年齡不相匹稱的,如果可以,我多么希望你接觸手機的時間盡可能的往后推延,哪怕是一天,但在你拿到手機的那一天,我一定給你拍張照片:親愛的愛彌兒,歡迎來到互聯(lián)網的世界。但請不要忽略外面的世界,它是如此的美麗、讓人陶醉,你要了解的東西太多太多,我多么想帶你去鄉(xiāng)下沾花惹草、騎驢牽羊、逮個魚兒摸個蝦,這大自然的饋贈,我敢保證,會讓你一刻也不想離開。

我會給你講故事,我會給你讀伊索寓言、格林童話,但我僅僅是跟你講故事的內容,我不會告訴你故事中誰對誰錯、我們以后應該怎么做。在大灰狼與小紅帽的故事中,我希望你不僅因為小紅帽和奶奶的得救而手舞足蹈,我也希望你對大灰狼也有一絲的同情心。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你也可以站在更多的角度考慮問題,不因為別人所謂的大道理先一步進入你的耳朵,而一直牽引你思考的方向,如此,我會很欣慰。

親愛的愛彌兒,我不會悉數(shù)滿足你的要求,即使你在哭泣;親愛的愛彌兒,我不會因想讓你停止哭泣,而對你許諾什么或對你撒謊;親愛的愛彌兒,我不會因為你即將犯錯而制止,那只會讓你以后栽更大的跟頭。如果你跑的太快,我不會大聲對你喊:愛彌兒呢,請慢一點,如果你因此摔了一跤,那請你自己爬起來好了。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篇十三

最好的.辦法是達到欲望和能力之間的平衡,用擁有的能力去滿足擁有的欲望。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的同時,欲望也得到了滿足,這樣人就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從而投入到有序的生活之中。

人越是接近自然狀態(tài),能力和欲望之間的差距就越小,因而更容易獲得幸福。我們擁有的東西越少,所感覺到的痛苦也就越少,因為讓我們痛苦的不是缺乏什么,而是需要什么。

除了公認的幸福因素健康、體力、良知以外,每個人對人生幸福的理解都各不相同。事實上,除了身體上的不適和良心上受到的譴責,其他一切痛苦都源于個人的想象。

法沃蘭曾經說過:“一個人的財富越多,他想要的東西也就越多。所以,要想獲得自己所缺少的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舍棄自己所擁有的東西?!?/p>

所有的痛苦都源自對幸福永無止境的追求。一個人如果能在自己現(xiàn)有的物質基礎上安排自己的生活,那他就會很快樂。同時,他也會是一個善良的人,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做壞事的必要。人啊!把你的欲望限制在你的能力之內吧,這樣痛苦就會離你而去。大自然有它本身的秩序,安心地堅守在大自然所賦予你的位置上,無論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要脫離了那里。

名著愛彌兒讀后感篇十四

愛彌兒里總歸來說吧,在孩子嬰兒、童年時期,不要剝奪了孩子自由的快樂,但要注意保持孩子純潔不受污染的內心(道德教育),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溝通而不用自己的方式,教育的著重點是鍛煉身體和感官(觸覺、視覺與繪畫;聽覺、味覺、嗅覺與第六感,這里還潛藏著學問哦)。在這一階段只讓孩子從他能理解的理性世界教起,所以體育運動、繪畫、音樂、自然現(xiàn)象(涉及物理、地理、生物、幾何等方面的表面與常識)是可以教給愛彌兒的,語言可以稍微遲一點(這與先教音樂不矛盾,因為音樂常與感情結合比語言更容易理解),至于歷史和政治這個階段沒有讓孩子接觸與明白的絕對必要,套用馬克思原理,那些是“上層建筑”的東西,離這個時候愛彌兒接受的世界還有距離。這個時候就放心大膽的讓孩子無知吧,養(yǎng)成勇敢而活潑、誠實而真純、對事物充滿興趣、又善于學習等方面的品質以及保有優(yōu)良的身體素質比擁有知識不知重要多少倍。

不知不覺已經花了這么多時間和文字在闡述我對本書關于兒童期及以前教育的理解,現(xiàn)在終于要開始談談少年期了。盧梭認為當孩子到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差不多步入少年期,是開始用有限的人生學習無限知識的時候了。但是盧梭首先強調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問題不在于孩子學到的是什么樣的知識,也不管孩子最終學到的有多少,而在于所學知識是有益處的?!币驗檫€是必須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把教的知識限制在與現(xiàn)時有緊密關系的范圍內…拋開那些需要成熟的理解力的,牽涉人際關系的,容易使孩子產生錯誤想法的知識?!绷硗?,我覺得盧梭的另一句話也很有道理“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謬誤;要記住,人之所以誤入歧途,并不是因為無知,而是由于他自以為是?!边€需注意的一點是,在知識選擇與判斷上,一定要樹立孩子獨立思考、自主判斷的能力。“你不能告訴他答案,要讓他自己去理解。學問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自己掌握的,絕不能讓你的學生被他人的見解所左右。”

在具體教導孩子學知識的方式方法上,我十分推崇盧梭所倡導的科學研究精神。有多少耐心的老師通過帶著學生看日出日落,讓孩子在為自然壯美景色驚嘆不已的同時燃燒起學習的熱情,如此渴望明白太陽東升西落的道理?有多少家長曾帶著孩子看大熊星座,讓孩子想要破壞星象的神秘?有多少煞費苦心的教師在教學生看地圖前先帶學生觀光游覽讓學生饒有興致的畫一幅專屬于自己的地圖?其實教育的確是不拘泥與方法的,不管分析還是綜合,不管是書本還是實務……“親力親為取得的成績,肯定比從他人學來的觀念清楚得多。同時,他會養(yǎng)成不輕易迷信權威的習慣,把自己的思想融會到學習中去?!边@是多么好的想法,的確,純理論的知識一般而言并不適合孩子,探索從最普遍、最明顯的現(xiàn)象開始才是更正確的選擇。

“實用法則”,是本于自然盧梭倡導的一大法則,它對愛彌兒養(yǎng)成好學精神、獨立思維以及自然狀態(tài)下的價值判斷有重大的影響。而在職業(yè)的選擇上,“盧梭”這位家庭教師在將愛彌兒引導去“魯濱遜”漂流的那個島嶼探尋了自然的法則之后,又把愛彌兒引導回現(xiàn)實世界里來。

而到十六歲,愛彌兒步入青年期了。這個時候愛彌兒開始有了第二性征,他慢慢的要成熟為一個男人,在這個時間階段里要教導好愛彌兒處理男女兩性之間的關系,要讓愛彌兒逐漸樹立起博愛和信仰,要開始用成人的方式與他交流,他會漸漸接觸和體驗到純真、幸福和愛情。最后遇到如蘇菲一般的女子,經受住愛情的考驗,然后有能力承擔起一個作為公民的責任,并步入婚姻的殿堂。至此,這位家庭教師便可以功成身退了。

關于少年期和青年期愛彌兒的教育由于篇幅限制,我就不做過多介紹了。其實這本書不只可用于教育孩子的成長,對任何時期人的教育都會有啟發(fā)的。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94871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