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近代史論文 中國近代史論文十(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2 08:37:10
2023年中國近代史論文 中國近代史論文十(大全12篇)
時間:2023-12-02 08:37:10     小編:筆硯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國近代史論文篇一

摘要問題討論法教學是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之一,能夠較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本文通過闡述問題討論法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中的必要性和具體實施方案以及運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以期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綱要》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問題討論法教學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outlineofchinesemodernhistory"

xuying

zhong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he'nan450044)

abstractdiscussionmethodteachingisoneofinnovativeteachingmethods,itcanbperdescribestheproblemthroughdiscussionmethodinthe"outlineofmodernchinesehistory",thenecessityofteachingandthespecificimplementationanduseoftheprocessshouldpayattentiontoinordertoenhancestudents'awarenessoftheproblemandimprovethe"outline"ofteachingeffectiveness.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是我國高等學校本科學生必修的一門歷史課程,其內容主要介紹中國自1840年以來抵御帝國主義侵略、爭取中華民族獨立自強、實現(xiàn)中國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大學生進一步認知中國的國史、國情,并增強對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以及社會主義的信念,提高運用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分析評價歷史問題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能力。要想達到這樣的教學目的,問題討論法教學是一個很好的手段。

1“問題討論法”在《綱要》教學中的必要性

“問題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zhèn)危@取知識的方法,也是一種以學生自己的活動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首先由教師提出問題,引起學生興趣,繼而引發(fā)討論,在討論中探究問題的本質,最后由教師總結,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很多中學思政課都采用了問題討論法教學,但是進入大學以來,因為許多《綱要》課采用了大班授課,有些老師就認為采用問題教學法在教學內容安排、教學進度上都有難度,因而不再用這種教學方法,殊不知大班授課也同樣可以采取問題討論法教學,只要創(chuàng)立問題合理,教師引導有方,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問題討論法”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綱要》課的興趣。《綱要》課部分內容和中學課程存在著重合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簡單重復課本內容,就很難突出重點、挖掘新意。對“90后”大學生來說,他們對重復學習的內容極易產生厭煩情緒。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就需要改變理論說教的形式,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問題討論法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第二,“問題討論法”教學有利于對學生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總結?!毒V要》課講述了1840年至今170年的歷史,時間跨度長,重大的歷史事件和歷史問題紛繁復雜,很多學生面對這些問題,摸不著頭緒,不能準確把握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而問題討論教學法采用問題導入,讓學生深入認識問題的本質,以及引起問題的前因后果,由此及彼的認識相關問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能夠科學地理解和掌握中國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第三,采用問題討論法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評價歷史問題、辨別是非的能力。在對問題的討論過程中,通過對有關歷史事件、人物的分析,讓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使問題簡單化,讓學生不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找到促使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合力,從而提高辨別歷史是非的能力。眼下在社會上出現(xiàn)了一些不符合歷史發(fā)展觀的看法,比如某些人提出“侵略有功論”、“非暴力革命論”等,90代大學生對這些歷史問題知道的史料少,容易被誤導,也容易感到迷茫。這就需要把《綱要》課程中有些有爭議的、并且容易讓學生歷史思想混亂的問題明確的提出來,讓他們在問題討論中比較分析,通過以事實為根據(jù)的爭辯,找出問題的本質所在,存真去偽,從而達到是非分明的目的,很好地解除學生的困惑,也提高了他們分析歷史問題辨別是非的能力。

2問題討論法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案

“問題討論法”教學的關鍵是在教和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或中心作用。正確運用該教學法,學生主動學習的舞臺就可以很好的搭建,學生活躍的思維就能很好的體現(xiàn)。否則,就成了只有教師唱獨角戲了,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所以說“問題討論法”的實施是有條件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2.1討論問題的內容準備

課堂問題討論,教師要通過展示某個教學問題,去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或對某些觀點進行比較全面的論證。所以,我們老師提出問題時要深思熟慮、精心策劃,而不是隨意信手拈來,所提問題要讓學生感興趣,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話有所說,理有所辯。一般來說,問題的選擇要遵照這樣幾個原則:第一,符合歷史學規(guī)律前提下,有典型性和針對性。問題討論教學的目的是使教學任務更好的完成,所選擇的問題一定要體現(xiàn)《綱要》課的教學目的,要抓住理解和應用理論的關鍵提出問題。使討論能擊中要害,辨出是非,在學生知識和發(fā)展方面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第二,設問要生動具體。創(chuàng)設問題要達到明確具體,易于學生理解,題目形式要生動,問題的提出要能引人入勝,以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第三,具有系統(tǒng)性和啟發(fā)性。在充分解讀綱要教材的基礎上,將本課程要選擇的問題作一系統(tǒng)性的規(guī)劃,不能僅僅拘囿于某一問題,要注意設立問題之間的關聯(lián)性,問題的敘述要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涉及的知識要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fā)逐漸接近未知,要有深度和廣度。比如說在上編綜述中選擇“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這樣一個學生了解但又不完全知道的問題,讓學生討論,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又可以讓學生有話可說,經過討論辯駁,讓學生深入了解到在鴉片戰(zhàn)爭之前的清嘉慶朝時,中國已經大大落后于西方了,鴉片只是戰(zhàn)爭的一個導火索,沒有鴉片,帝國主義同樣會找其它借口侵略中國,這樣就會使學生深入理解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侵略的歷史必然性,學生就會清醒認識到要想改變落后就要挨打的被動局面,就必須有新的進步社會形態(tài)來代替封建主義,讓學生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有比較全面的深刻的認知,多方位、多棱角的去看待中華民族的近現(xiàn)代歷史。

2.2組織好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是問題教學法的核心,學生一般按照10人分組,各小組認真討論,教師要在教室時刻關注學生的活動,留心觀察學生在討論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還要避免有些同學不發(fā)言,盡量使每一位同學都要參與到討論中。討論完畢后,由各小組指定一名學生發(fā)言。發(fā)言的學生也要回答其他小組提出的問題,甚至可以對同一問題產生的不同觀點展開辯論。

2.3教師歸納總結

通過對某個歷史問題的分析、討論獲得對問題的正確認知,以此提高大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是問題討論教學法的最終目的。所以,教師在學生討論后要及時的歸納學生的觀點,并對其進行適當?shù)狞c評和歸納總結。如同學的發(fā)言是否主動、討論課堂問題發(fā)表的言論觀點是否符合歷史和社會規(guī)律、分析問題是否運用了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老師要中肯的指出發(fā)言學生所得結論的優(yōu)點和不足,讓學生學會分析矛盾,把握重點,使問題教學法發(fā)揮其最大的課堂效果。比如,在對“帝國主義侵略給中國帶來了什么”這一歷史問題進行教師歸納總結時,老師就要明確指出,鴉片貿易本身就是一種非法貿易,其致使白銀外流,國民身體素質下降,帶給中國人民不可估量的損害。另外,中國政府禁止鴉片貿易是合情合法合理的措施,英帝國主義以此為借口侵略中國是沒有道理的;第三是帝國主義通過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是其侵略本性使然,主要是想把中國變成他們原料產地和商品輸出地;第四是隨著帝國主義的侵略,不僅沒有給中國帶來現(xiàn)代化,而且使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后指出中國近些年的崛起是1978年改革開放帶來的。這樣就使學生了解到帝國主義侵略是中國發(fā)展的最大障礙,我們只有靠自己發(fā)展,才能屹立世界之巔。

3問題討論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3.1準備工作要充分,控制好討論時間

運用問題討論法教學,涉及到的教學內容比較多,這就要求我們歷史學老師要具有較寬的知識視野和良好的歷史學、社會學理論基礎,老師應提前準備好充足的歷史和社會學資料等,甚至要預測到討論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不僅如此,老師還要有序的控制好問題討論,對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要進行有準備的合理的布置和策劃:一般來說,要把需要討論的問題提前布置,要求學生提前做好預習和準備,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書目,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史論水平。同時教師要控制好課堂討論時間,既讓學生進入到討論狀態(tài),又不能影響教學進度。

3.2教師的正確引導作用

在問題討論教學實施時,老師要做好對學生的引導,要讓學生明確本次問題的主題思想,避免在課堂上發(fā)生“跑題”的情況。如對于“帝國主義侵略給中國帶來了什么?”這一歷史問題,首先要明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有些學生可能會受到目前社會上某種不健康觀點的影響,在學生中會存在著帝國主義的侵略給我們國家輸入了先進的思想或技術,更甚者會認為如果沒有帝國主義的早期侵略,就沒有中國的現(xiàn)代化的認識。教師對這些問題要有充分的了解,在學生討論時要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正確解決這些問題。

3.3啟發(fā)式教學不容忽視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啟發(fā)式教學的采用可以可以讓學生變成有主體意識的學習者。啟發(fā)式教學是問題討論教學法要經常采用的。第一,設計討論問題時,老師不能單單從自己的主觀出發(fā),自己想出什么題就出什么題,要考慮大學生所學習的專業(yè)、知識視野等來進行問題的選擇。例如,針對文科專業(yè)的學生,設計問題時要相對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而對理工醫(yī)學科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則要選擇比較容易一點的問題。第二,要布置任務,讓學生充分利用大學圖書館或網(wǎng)絡搜集資料,為進行問題討論做應有的素材準備,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與分析,一步一步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點,讓學生自己總結出規(guī)律,最終解決問題。

總之,問題討論法教學是提高《綱要》課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如何創(chuàng)設問題,組織好課堂是一項教學藝術,我們要更多地了解青年學生實際和社會問題,不斷總結經驗,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編號:2009-jkghag-0821

參考文獻

[1]沙健孫.關于“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教學的若干問題.教學研究,2006.2.

[2]金曄.“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研究.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0.12.

[3]錢文艷.“問題教學法”與“梯度性提升學生問題能力――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為例.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1.

中國近代史論文篇二

摘要:孫中山的思想和業(yè)績是中國近代發(fā)展史上的一座豐碑。在處理國內民族問題時,孫中山和諧思想正是基于對中國社會不和諧的原因而形成的。他贊成“五族共和”,反對民族歧視,主張各民族和諧共處,促進各民族發(fā)展,不僅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統(tǒng)一的自覺認同意識具有積極意義,而且對當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也是構建大陸和臺灣和平統(tǒng)一的重要思想基礎和解決民族、宗教問題的參照標準,同時是中國特色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孫中山;民族和諧;和諧社會

翻開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人類古往今來所有世俗的、宗教的思想學說,以和諧理念為其終極與歸宿,以和諧社會藍圖為目標和旗幟,號召人們?yōu)橹畬崿F(xiàn)而努力奮斗?;仡櫜⒖偨Y孫中山的民族和諧思想,對于21世紀如何對待民族和諧問題無疑具有參考和借鑒意義。

(一)形成的背景

孫中山民族和諧思想誕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大動蕩的年代。在此期間,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日益擴大。孫中山之所以認為“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xiàn)的,但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幾千年的歷史過程所形成的?!盵1]正是孫中山對社會的不和諧認識基礎上提出的。這不和諧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政治方面,孫中山痛感“中國現(xiàn)行政治,可以概括之曰:無論為朝廷之事,為國民之事,甚至為地方之事,百姓均無發(fā)言或與聞之權?!盵2]第二,在經濟方面,針對因中國的生產力落后、區(qū)域經濟不協(xié)調、經濟結構畸形、經濟秩序混亂等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因素而造成的中國經濟現(xiàn)代化的障礙,孫中山提出建立生產發(fā)達、區(qū)域協(xié)調、公平正義、充滿活力的和諧經濟。第三,在文化方面,東方與西方、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文化形成沖突,多元文化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存在現(xiàn)實差異。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價值取向,不同的行為方式,都需要創(chuàng)新文化和主流價值觀進行對話、融會、整合與引導。最后,在個人經歷方面,與孫中山的民族和諧思想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孫中山學習中國經史,不但對孔孟的忠恕之道和仁義思想情有獨鐘,而且完全繼承了孔子所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痹缒暝诤M鈱W習、流亡,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崇尚西方民主。他為了民族和諧,一生為之奮斗。

(二)孫中山的民族和諧思想的發(fā)展過程

1894年11月,孫中山成立資產階級早期的革命團體——興中會,提出要“驅逐韃虜,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的口號。孫中山在東京《民報》創(chuàng)刊周年慶祝大會上的演說中指出,“這樣看來,我們并不是恨滿洲人,是恨害漢人的滿洲人?!盵3]他明確地提出要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就必須推翻滿洲貴族的統(tǒng)治。但這一時期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思想還是處在狹隘的排滿狀態(tài)。1905年同盟會成立,同盟會的章程中規(guī)定“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4]為盟會的政治綱領,同盟會成立以后,“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思想已經漸為人知、深入人心,在《民報發(fā)刊詞》中孫中山把這個政治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三民主義,后來統(tǒng)稱三民主義。民族主義則是孫中山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基本綱領和原則?!皾M洲以一民族宰割于上”的民族壓迫制度,實現(xiàn)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完成祖國的統(tǒng)一和“中華民族自求解放”,實現(xiàn)“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5]。由狹隘的革命的民族主義變成民族同化的民族主義。

新三民主義時期,孫中山的民族觀產生了新飛躍,在反帝為首要任務和民族自決原則上,同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基本上達成一致,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和國民革命時期的旗幟。孫中山先生高舉起民族主義的大旗,從“民族自治”到“必須喚起民眾,聯(lián)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1]。為促進中華民族的覺醒、為克服民族自卑感、為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孫中山的和諧社會思想依據(jù)中國國情而形成并不斷發(fā)展的,并經常將其作為論證和諧社會的依據(jù)。

(一)政治領域

政治領域分別體現(xiàn)在政黨和政權方面:第一,政黨問題。孫中山不僅領導資產階級為代表的人民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是仿效了西方政治,他指出“要知文明各國不能僅有一政黨,若僅有一政黨,仍是專制政體,政治不能有進步。吾國帝皇亦有圣明之主,而吾國政治無進步者,獨裁之弊也……要皆為利國福民者也”[6]“夫法久必弊,施行者終有不適之時,學勤益精,研求者自有特優(yōu)之點”[6]。力圖把政黨政治引入到中國的軌道,推進了中國資產階級的政治現(xiàn)代化進程,以促政治日日向上。第二,政權問題。孫中山抨擊了其黑暗現(xiàn)狀,專制政體的種種弊端。他對民國的政治藍圖作了精心規(guī)劃,高舉“廢除專制,實行共和”的大旗。通過權力的分解、制約而達到社會和諧,是其核心部分。

(二)文化領域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們很早就具有了“和諧”的意識。道家宣揚的“天人合一”說是其最高理想境界,古代人們向往和追求友善、和睦相處、平等對待,社會財產為公共所有,孫中山先生“天下大同”的社會,對以后國家政治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均有廣泛的影響。與我們今天所倡導建設的和諧社會,在本質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在民族共和下,在這個意義上,“民族共和”類似于現(xiàn)代人們所說的文化(宗教信仰)多元主義體制,就是說,在同一個體制下,各種文化和宗教和平共處。文化多元主義的本質不是讓各種文化的載體居住在特定的空間,而是在同一空間里,各種民族或者族群共同生活和互動。各民族之間的日?;訒l(fā)展出一系列的行為規(guī)范,有助于和諧狀態(tài)的達成。因此,繼承發(fā)揚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應當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xiàn)代國家有機結合起來。

(一)正確理解孫中山的民族和諧的內涵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要的思想文化資源

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在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從“民族自治”到“中華民族為統(tǒng)一體”等這些民族和諧思想。孫中山先生提倡的“民族必須獨立”、“祖國必須統(tǒng)一”、“天下為公”等思想文化,為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文化資源。這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從文化層面講,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是對孫中山文化思想在新時代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發(fā)展。

(二)民族和諧的內涵是構建大陸和臺灣和平統(tǒng)一的重要思想基礎

民國建立以后,孫中山更是重視一個和平的環(huán)境對于國家建設的重要意義,多次呼吁各方力量“以和平方法促成統(tǒng)一”,表示自己一定要盡心竭力,實現(xiàn)敦促和平統(tǒng)一,并倡導南北議和,以實現(xiàn)祖國的和平統(tǒng)一。但是,恰在祖國大陸迅速崛起的時候,在海峽對岸“臺獨”勢力最為猖獗的時候,“臺獨”不但不承認自己是中華民族,甚至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我們必須從正反兩面提醒中國人。在對待“臺獨”的態(tài)度問題上,中國共產黨從構建和諧世界的大視野出發(fā),本著兩岸的互贏共生,用和平的手段,極大地改進了兩岸關系的生態(tài)。對等、對話、對流,代替或部分代替了對立、對抗、對壘。因此,孫中山的民族和諧思想,是構建大陸和臺灣和平統(tǒng)一的重要思想基礎。

(三)民族和諧思想是解決民族、宗教問題的參照標準

孫中山在就職演說中莊嚴宣告:“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則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tǒng)一?!盵7]民國成立,他強化民族和諧,依法打擊民族分裂勢力。這對中國共產黨處理民族問題提供了借鑒意義。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國少數(shù)民族、民族地區(qū)、民族關系的面貌都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轉變,以雄辯的事實印證著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的主旨:在統(tǒng)一的中華民族大家庭里,進行多民族間的多維交流與對話、健全民族和諧的制度保障,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觀念將有助于我們實現(xiàn)民族和諧,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fā)展。中國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fā)展,充分發(fā)揮民族政策對民族和諧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考慮民族問題的同時,不能無視宗教。《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中華民國領土,“為二十二行省,內外蒙古、西藏、青海”,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qū)別”[7]。這對中國共產黨處理宗教問題提供了借鑒意義。1957年1月,周恩來同__在印度新德里談話時明確表示:“我們歡迎發(fā)展宗教聯(lián)系,不但和印度,而且和東南亞各佛教國家均要發(fā)展這種聯(lián)系。但是,我們反對那種以宗教為外衣而以政治為內容的活動。……如借宗教名義向我們進行顛覆活動,那我們就要堅決反對?!敝泄彩鶎昧腥珪僖淮翁岢觯尕瀼攸h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發(fā)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

(四)民族和諧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為指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前進方向,繼承“和為貴”、“和而不同”的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借鑒人類有益文明成果,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guī)范,確立牢固的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道德基礎,是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和思想基礎。孫中山崇尚以人為本,重視人生價值,倡導自由、平等和人與社會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下大同”、“中華民族和諧統(tǒng)一”等文化思想傳承了五千年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智慧文明,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是一種不斷地豐富發(fā)展、兼容的文化集合。它的內在含義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等先進理論有著眾多不謀而合之處,是以科學理性精神、人文價值精神為支撐的現(xiàn)代文化精神主流,是社會主義和諧在思想文化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孫中山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孫中山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75.

[5]孫中山.建國方略之一:孫文學說——行易知難[c]//孫中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87..

[6]孟慶鵬.孫中山文集(上)[m]北京:團結出版社,1997.

中國近代史論文篇三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然而在取得巨大革命成果之后,在當時復雜的國際和國內環(huán)境下,辛亥革命果實最終被竊取,中國反帝反封建任務并沒有完成,也為本次轟轟烈烈的革命蒙上了失敗的陰影。

一、辛亥革命爆發(fā)的歷史條件

1、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戊戌維新運動失敗后,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國掀起了一場資產階級革命運動。這場革命的發(fā)生,是當時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的結果。

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日益擴大。他們迫使中國簽訂《辛丑條約》之后,加強了對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擴展在華經濟實力。外國在華投資規(guī)模急速擴張,包括擴大設廠規(guī)模和給清政府大量高息貸款,而鐵路、礦山的權利更成為帝國主義掠奪的重要目標。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了。

2、清末“新政”及其破產。革命醞釀之際,正是清政府處于內外交困之時。為了擺脫困境,清政府于1904年4月宣布實行“新政”。此后,陸續(x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于1908年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制定了一個學習日本實現(xiàn)君主立激化了社會矛盾,加重了危機。

3、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和骨干力量。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首先發(fā)動的。

隨著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數(shù)量的增多和規(guī)模的擴大,民族資產階級及與他相聯(lián)系的社會力量也有了明顯的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為了沖破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桎梏,發(fā)展資本主義,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經濟利益的維護者。這正是資產階級革命派形成的階級基礎。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骨干使一批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個知識分子群的出現(xiàn)與戊戌維新運動及20世紀初清政府新學堂、派留學生的措施有關。

二、辛亥革命的爆發(fā)及失敗

一九一一年清政府“鐵路國有”的政策點燃了辛亥革命的導火索。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駐軍武昌的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起義的第一槍。一月之內,有十三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的統(tǒng)治,在中國延續(xù)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于覆滅。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初十,孫中山以16票的絕對多數(shù)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tǒng)。一九一二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三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孫中山成立;二十八日,各省代表會議改組為臨時參議院,成為臨時政府的最高立法機關。一九一二年三月,臨時參議院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

然而,由于革命黨的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革命的果實終究被軍閥勢力所竊取。

三、辛亥革命的影響

1、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影響

辛亥革命被認為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高峰。其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統(tǒng)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國,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起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辛亥革命期間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觀念開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國形成了“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的民主觀念。盡管后來民主共和的規(guī)則受到北洋軍閥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一度有短暫制帝的復辟,如袁世凱洪憲帝制,張勛的復辟帝制,但都是曇花一現(xiàn),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他們都不能從根本上顛覆眾望所歸的共和國體,民主主義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辛亥革命也為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做了思想的準備。

辛亥革命給人們帶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自古以來,皇帝被看作是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絕對權威,如今連皇帝都可以被打到,那么還有什么陳腐的東西不可以被懷疑,不可以被拋棄的呢?辛亥革命激發(fā)了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覺悟,打開了思想進步的閘門。

2、辛亥革命在經濟上的影響

在經濟上,辛亥革命開創(chuàng)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次騰飛,把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引向了近代化的發(fā)展道路。興中會成立之初,孫中山就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指出“是會之設,專為振興中華,維持國體起見”,“以申民志,而扶國宗”。進一步“民生主義”關于土地問題的解決。之后南京政府成立后,孫中山頒布了一系列獎勵工商業(yè)發(fā)展的規(guī)章制度,頒布了若干提倡和保護工商業(yè)的法令。制定了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經濟政策,提高了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刺激了人們發(fā)展民族工商業(yè)工業(yè)的熱情,鼓勵人民興辦實業(yè),從事農墾;獎勵華僑回國投資;要求各省成立實業(yè)公司,鼓勵民間成立實業(yè)團體。在革命政府的獎勵、推動下,一個興辦近代工業(yè)的熱潮在全國范圍內興起,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黃金時代”來臨。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3、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上的影響

在思想文化,辛亥革命也開創(chuàng)了一代新風,掃除舊時代的“風俗之害”。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博愛的新思想,開始吹拂古老的中國大地,砸碎了“忠君盡道”的封建專制文化的枷索,人們開始用新的道德觀念和新的價值觀念思考問題認識社會,封建道德日益為人們所遺棄。如:以公元紀年,改用公歷;下級官吏見上級官吏不再性跪拜之禮;男子以“先生”,“君”的互稱取代“老爺”等稱呼;男子剪辮,女子放足之風迅速席卷全國等等。這些變化不僅改變了社會風氣,也為后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共產黨的崛起奠定了思想根基。辛亥革命它播撒了民主主義的種子,使中國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大解放,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不過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封建帝制政治的價值觀和政治思想的同時,也對于中國傳統(tǒng)以儒家為主的諸多價值觀的權威性產生沖擊,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運動中一度出現(xiàn)打倒孔孟、“全盤西化”等偏激思想,對文化的發(fā)展有些不良影響。

不過,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并不如想像中來得大。辛亥革命并沒有像西方資產階級革命那樣,重新建構社會結構。參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軍人,舊官僚,各地士紳。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權力。雖然其主要領袖孫中山出身平民知識分子,但中國貧窮的平民階層沒有參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脫離了廣大的人民群眾,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條件沒有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辛亥革命不是一次徹底的革命,后期軍閥割據(jù),相互混戰(zhàn),沒有使中國社會成為一個和平的社會。

經過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從此流傳廣遠,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人們對革命的繼續(xù)追求也綿延不絕。

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不可抹煞的歷史功績。它的失敗使人們認識到,軟弱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沒有能力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道路在中國行不通。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卻始終鼓舞著中國人民在探索救亡圖存之路上繼續(xù)前進。

【參考文獻】

[1]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蔣廷黻。中國近代史綱[m].中華東方出版社,1996.

中國近代史論文篇四

作為早期中國共產黨人之一,蔡和森在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立場和方法的基礎上,運用這些原理對中國社會的性質、社會主要特點以及社會各階級及其政治態(tài)度進行了探索和分析,形成了一些理論觀點。

蔡和森對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正確認識經歷了一個過程。蔡和森最早提到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論述是在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的《中國勞動運動應取的方針》一文中,該文指出:“在中國現(xiàn)在半封建的武人政治之下,無論哪派軍閥財閩得勢所形成的資本主義,總不外是‘恐怖的資本主義’”[1](p88),首次提出了“半封建”概念。盡管這時蔡和森還沒有跳出中國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模式,但是他已經邁出了正確認識中國近代社會性質的可喜的第一步。一九二二年九月,《統(tǒng)一、借貸與國民黨》一文中指出:“中國在國際地位上早已處于半殖民地地位”[1](p107),又提出了“半殖民地”的概念。之后,一九二六年蔡和森在莫斯科做了《中國共產黨史的發(fā)展》的長篇報告,這篇報告完整地指出,中國近代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這在當時的中國無疑是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

蔡和森對近代中國社會的一些主要特點很早就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他對近代中國社會特點有其獨到的論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隨著帝國主義國家的入侵,中國社會發(fā)生了變化。蔡和森認識到,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目的是為了使中國成為他們的經濟附庸,“決不會容許中國自成為大工業(yè)生產國,以謀經濟上、政治上之自由發(fā)展與完全獨立”[1](p107)?!爸袊馁Y本家”,“一面為國際資本所資助,一面結合野蠻的反動勢力,來爭取全國政權”[1](p88)。這就從政治和經濟兩方面指出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成為支配中國的決定力量,控制著中國政治和經濟命脈,以及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相勾結統(tǒng)治中國的社會特征。

如同早期中國共產黨人一樣,蔡和森對中國革命性質的認識,不是一帆風順的。最初都曾認為中國的革命性質是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主義革命。中共二大上,中國共產黨提出了黨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并認為現(xiàn)階段中國革命的性質就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此后,蔡和森也提出了自己對中國革命性質的看法。

一九二三年二月七日,蔡和森在《反對敦請友邦干涉中國內政》一文中指出:“中國國民革命運動惟一的正軌:對內是打倒軍閥,對外是打倒侵略中國,扶植中國的帝國主義”[1](p260)。這就表明了中國革命的性質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一九二三年五月二日,蔡和森在《中國革命運動與共產國際之關系》一文中明確指出,“中國三十年來的革命運動,雖然是幼稚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1](p283),同時又一次指出,“中國革命的任務是一面打倒國內的封建勢力,一面反抗外國帝國主義”,“殖民地的革命運動已不是純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p284)。這就區(qū)分了中國革命與前歐美國家資產階級革命的不同之處。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一日,蔡和森在《中國革命的性質及其前途》一文中再次強調:“民族資產階級國民黨反革命后,中國革命的動力和革命的階段雖有明顯的變化,但是革命的性質仍然是資產階級民權革命”[1](p989)。這就既批判了“一次革命論”又批判了“二次革命論”的錯誤觀點。由于歷史局限性,他沒有把民族資產階級和國民黨做出區(qū)分,但蔡和森在對中國革命性質、對象和任務的認識上基本是正確的。

關于無產階級,蔡和森高度評價了中國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中國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早在一九二二年九月,蔡和森就認為無產階級是“最能革命的”,“中國的唯一出路”,由無產階級來實現(xiàn)“革命的統(tǒng)一”[1](p114),包含了無產階級是革命領導者的思想。一九二六年,蔡和森在《中國共產黨史的發(fā)展(提綱)》中明確提出“只有無產階級是民族革命的領導者”[1](p843)的觀點,深刻地認識到了中國無產階級的偉大力量。蔡和森認為“無產階級的政黨領導無產階級參加民族革命不是為資產階級利益而參加,附屬于資產階級,而是為本階級的利益而去參加民族革命,所以無產階級在民族革命中不僅是獨立的,而且為民族革命的領導者”[1](p843)。

關于農民階級,蔡和森深刻地論述了農民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地位。蔡和森對農民問題較早的論述是一九二四年九月三日的《義和團與國民革命》一文中,他認為“由資本帝國主義剝奪了生存方法的中國農民群眾,本來是國際無產階級的天然同盟”[1](p657)。他之所以得出這樣的觀點,是因為農民在中國各階級中占多數(shù),深受帝國主義和國內剝削階級嚴酷的壓迫,他們有著徹底的革命要求。同時蔡和森還意識到,由于階級的局限性,農民雖是革命的動力卻不能領導革命運動取得勝利,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的失敗都證明了這一點。之后,蔡和森在總結工人運動特別是五卅運動的教訓時,進一步認識到無產階級不能孤軍奮戰(zhàn),而需要可靠同盟,這個可靠的同盟就包含廣大的農民群眾。大革命失敗以后,蔡和森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慘痛教訓,更進一步認識到了農民問題的嚴重性。他在《中國革命的性質及其前途》一文中說:“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中國資產階級民權革命,換過說也就是資產階級性的農民革命”,“農民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自然比俄國更重要”[1](p984)。這就更加強調了農民階級在中國革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國無產階級如果不聯(lián)合廣大農民階級,就不可能戰(zhàn)勝國內外強大的敵人,就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最后勝利。

關于資產階級,蔡和森同時也認識到了資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認為,由于資產階級的兩面性,不能領導這次革命,而代表小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黨由于政策不當、組織渙散也無力領導這次革命。一九二六年二月,蔡和森在共產國際作的《中國共產黨史的發(fā)展(提綱)》長篇講演中回顧中國革命及黨的發(fā)展歷程時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資產階級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壓迫,在其內心是有革命需求的。但由于資產階級自身軟弱妥協(xié)性,他們與軍閥有沖突,又不愿意為消滅軍閥而進行積極的斗爭。與帝國主義者發(fā)生沖突,卻不愿拒絕他們的援助。所以“資產階級力量薄弱,只參加了革命,但不能指導革命”[1](p803)。而“代表小資產階級的政黨,就是國民黨”[1](p798),他們“雖參加了革命,但領導的方法、策略是不對的,不知抓住群眾”,因此“不能領導這個革命”[1](p803)。蔡和森還指出,“大資產階級及買辦階級都是帝國主義的工具”,“他們不要革命”,而是“勾結帝國主義的勢力來壓迫革命”[1](p843)。由于歷史條件的局限,蔡和森未能像后來毛澤東那樣準確地對民族資產階級進行定位。但他將資產階級進行了基本的劃分并意識到在資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這在當時看來是十分可貴的。

蔡和森對中國社會的性質、社會主要特點、革命性質以及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等近代中國國情的認識,雖然有其歷史局限性的一面。但是這些探索和認識畢竟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資源,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近代史論文篇五

這個學期通過學習中國近代史,讓我們知道我們中國共產黨是歷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中國要獨立和自強就必須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是人民的選擇和歷史的必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選擇的符合國情的唯一正確道路,是我國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確道路。

鴉片戰(zhàn)爭,打破了長期封閉的中國社會,使延續(xù)了幾千年的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一代民族精英覺醒: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龔自珍“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書,則能以良史之憂憂天下”。林則徐、魏源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洪秀全領導的反清農民起義;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圖強”;孫中山的國民革命。正是他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為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同仇敵愾,英勇奮斗,前赴后繼,拼搏不息,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壯篇章。這讓我們看到了民族的內部團結和力量凝聚是抵抗外辱和實現(xiàn)復興的基本前提。共產黨就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應運而生的。

共產黨最初登上歷史舞臺時就是無產階級(即工人階級)利益的代表。鴉片戰(zhàn)爭,打破了長期封閉的中國社會,但是,由于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和國內封建勢力的壓迫,中國沒有走上獨立發(fā)展的資本主義道路,而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這就決定了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因而,要完成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反動統(tǒng)治的任務,就不能不經過一個長期的艱苦奮斗過程。從鴉片戰(zhàn)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中國人民進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撓的英勇斗爭。其中包括太平天國革命、洋務運動、義和團運動、戊戌維新等,這些斗爭不同程度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統(tǒng)治,但最終都失敗了。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幾千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但辛亥革命沒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進行到底,最終以同舊勢力妥協(xié)而告終。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給人們以重要的啟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都不能領導革命取得最終勝利,要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反動統(tǒng)治,完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任務,必須有新的階級領導和新的思想指導。

建國后,在黨的號召下,全國人民也曾經克服了多少艱難險阻,如抗美援朝、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等,其社會動員之廣泛、組織領導之有力、應對行動之迅速,取得成效之顯著,讓全世界都不得不由衷地表示佩服。在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一旦有事,只要黨和政府一聲號令,馬上就會聞風而動,群起響應。之所以能這樣,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在民心。政權的穩(wěn)固主要靠民心,失去民心就丟掉了政權賴以生存的基石。但民心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我們黨長期以來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和行動贏得的,它是執(zhí)政黨和政府的公仆用熾熱的誠心換來的。如果沒有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心里沒有人民群眾,只知對上負責,養(yǎng)尊處優(yōu),那就必然會失去民心?;A不牢,地動山搖 !

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根本對立的;它掌握著馬克思主義這個銳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理論,為中國人民對于中國社會問題的解決指出了一條基本線索,指明了走向勝利的道路。中國共產黨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指示了明確的斗爭目標。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的全部活動都是為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謀利益的,是為他們的解放事業(yè)服務的,它就敢于相信、發(fā)動和依靠群眾。中國共產黨采取群眾路線的革命方法,這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政黨和政治派別沒有也不可能采取的。這個情況表明,它能夠勝利地擔當起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

毛澤東說:“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庇纱丝梢姡瑳]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人民選擇了共產黨的領導,走上社會主義的道路,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社會主義是中國歷史道路是中國的必然出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選擇什么樣的社會制度,都是與其歷史發(fā)展走向密切相關的,都有其歷史決定性。

總之,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鞏固和發(fā)展,體現(xiàn)了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變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是一百多年來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發(fā)展得出的必然結論。此外,社會主義制度有著無比的優(yōu)越性。作為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是針對資本主義的弊病而產生的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F(xiàn)實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yōu)越性。第一,社會主義的產生,徹底改變了人民群眾受壓迫受剝削的社會地位,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從根本上保證了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一切愛國人士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權力和他們的民主權利。第二,社會主義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礎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礎上發(fā)展生產力,從根本上解決了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從而為生產力的發(fā)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第三,社會主義提倡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方式,不斷擴大社會福利,實現(xiàn)社會平等,避免兩極分化。第四,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建立在對內剝削、對外掠奪的基礎上,并用低價商品摧毀弱小國家的民族企業(yè),用堅船利炮把它們變?yōu)樽约旱母綄伲绕涫菍Φ谌澜鐕覍嵭胁坏葍r交換。而我們的社會主義,主要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通過充分利用本土資源,不斷完善和發(fā)展自己。

中國共產黨誕生90年來,從一個只有53名黨員的小黨到今天擁有7800萬黨員的世界上最大的黨 ,中國共產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在總結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我們黨提出了適應新的時代要求的科學發(fā)展觀。要求我們把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落實到堅持以人為本,實現(xiàn)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上來,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作為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重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解決城鄉(xiāng)困難群眾的基本問題上來。

總的來說,黨的性質、宗旨,堅定了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必須堅持以黨為領導核心。黨的執(zhí)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但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長期執(zhí)政是所有政黨追求的目標,共產黨也不例外。面對新世紀新階段國內外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中國共產黨已經在適應執(zhí)政環(huán)境,加強執(zhí)政能力方面,做出了相當?shù)呐Γ胰〉昧艘欢ǖ慕涷灐?/p>

面對新世紀、新階段國內外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中國共產黨站在時代和戰(zhàn)略高度,把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作為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總體目標之一鮮明地提出來,自覺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是與時俱進的先進的政黨。

由此可見,歷史和現(xiàn)實告訴我們一個不可爭辯的事實,中國的發(fā)展道路坎坷曲折,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中國近代史論文篇六

[摘要]近現(xiàn)代思想史中對國民性的討論批判從未停止,國民性問題關系著民族的存亡與發(fā)展。而近代民眾劣根性的流弊是民族發(fā)展的嚴重阻礙。許多思想家均著眼于國民性的改造。現(xiàn)樹立介紹了即為典型的思想家關于國民性問題的思考,并對其進行簡單對比。

[關鍵詞]國民性;近代思想

晚晴啟蒙思想萌發(fā)后,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界逐漸發(fā)起國民性討論的熱潮。嚴復、梁啟超、胡適、陳獨秀等人都有其對中國國民性的思索與探究。國民性在政治心理學中是群體心理學的研究范疇,是將國民作為一個大群體所具有的典型特點,在一定意義上國民性與民族心理等同,包括該民族的成員個體身上所體現(xiàn)的心理特點。國民性是特定民族在長期的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的制約與歷史環(huán)境的積淀過程中形成的,并通過一定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各種文化產品得以表現(xiàn),它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多數(shù)成員共有的、特有的、反復起作用的心理和行為特質、性格特點、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文化精神和價值觀念。一個民族的政治活動、政治行為、政治制度以及政治觀念往往會集中地展現(xiàn)其民族心理特點。因此在討論國民性本身的同時,也是對這一時期的政治心理文化的探索,會對國民的政治行為有導向作用。

近代中國思想史中之所以發(fā)生關于國民性問題的批判討論,是在列強壓迫侵略,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企圖通過國民性的改造來提高國民的素質,擺脫民族被壓迫、被奴役的地位,爭取民族的獨立和強大?!皣裥浴边@一話語是從西方傳人的,18、19世紀,西方以及日本對國民性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究,在日本留學的中國精英群體深受其影響,從中獲得啟示:一是一個落后的民族可以通過培養(yǎng)出一些發(fā)達的民族所具有的習慣或特性,來提高本民族成員的素質,從而推動民族的文明進步;二是消除阻礙民族進步的消極因素,使人從政治、宗宗教及其它壓迫體制下解放出來,能夠促使民族的進步。近現(xiàn)代許多政治思想家都有關于國民性問題的思考。

首先要提到的是嚴復?!皣裥浴备拍钤谕砬逅枷虢绲膹V泛使用和流行,是以現(xiàn)代“國家”、“國民”意識的出現(xiàn)為前導的,而中國現(xiàn)代“國家”意識及“國民”概念,是在晚清啟蒙運動中才產生的。據(jù)梁景和考證,中國近代史上最先表達國民意識的是嚴復。1895年3月,甲午中日戰(zhàn)爭之后,嚴復在天津《直報》上連續(xù)發(fā)表《論事變之亟》、《原強》、《救亡決論》等文章,首先將國民的精神素質視為救亡興邦的根本,進而提出挽救國家危機的措施,嚴復思考的國民性問題,是怎樣能夠實現(xiàn)民族的復興保住民族生存的活力。在《論事變之亟》一文中,嚴復在中西文化的對照中來探索中國的國民性:“嘗謂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斷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勝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亂、一盛一衰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進無疆,既盛不可復衰、既治不可復亂,為學術政化之極則。”認為中國人“好古而忽今”。嚴復推崇進化論,其進化論來自于西方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和斯賓塞、赫胥黎的社會進化論,認為“弱肉強食”、“優(yōu)勝劣敗”、“適者生存”不但是生物界的規(guī)律,也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只有那些適應生存競爭的智者、強者才能贏得生存和發(fā)展。而個人作為國家的一個細胞在國家興亡盛衰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就成為關乎國家強弱存亡的一件大事。嚴復認為“民智者,富強之原”,而精神的渙散衰頹、道德心的喪失,是中國失敗的根源。嚴復提出的啟蒙“三民”說,是在西方進化論學說的影響下提出的改造中國國民性的具體方案,成為近現(xiàn)代改造國民性思潮的先聲。

另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梁啟超。梁啟超在其《十種德性相反相成義》、《新民說》、《中國積弱溯源論》等文章中均有提到其關于中國國民性的論斷。梁啟超認為中國國民缺乏獨立、自由之德?!拔嶂袊圆怀蔀楠毩撸試穹Κ毩⒅露?。言學問則依賴古人,言政術則依賴外國。官吏依賴君主,君主依賴官吏。百姓依賴政府,政府依賴百姓。乃至一國之人,各各放棄其責任,而唯倚賴之是務?!倍遗陨钪亍皵?shù)千年民賊之以奴隸視吾民”,既然如此便罷了,但國民不能自己視自己為奴隸。并感嘆“吾不解吾國之秉奴隸性者何其多也。”梁啟超認為奴性導致中國數(shù)千年的腐敗,而且奴性不除可能會導致亡國滅種。梁啟超對國民性的批判是建立在當時的客觀事實基礎之上的,他對國民性的論述主要也是對劣根性的批判。中國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專制壓迫制度以及家族部落思想等,都是劣根性形成的動因。民主法治觀念幾乎沒有,而且在教育上,學而優(yōu)則仕的導向,后來嚴格的八股取士制度嚴重壓抑了國民的思想。除此之外,我認為儒家傳統(tǒng)思想中的一些觀念發(fā)展到另一方面會產生消極的影響,比如“中庸”,強調克制自己來達到整體的和諧,學會寬容與忍讓,這樣的思想理念在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同時也使國民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獨立與反抗的精神。在趨同的過程中磨損了個性。

梁啟超在對國民性進行批判的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拯救方案。梁啟超主張以“新民”來“新吾國”。梁啟超提出了“新民”的兩個途徑:“一日淬厲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日采補其所本無而新之?!辈煌趪缽偷恼确桨钢?,主要是學習西方的先進的科技和思想。梁啟超也看到了要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在繼承和發(fā)揚古代中華民族精粹的同時采補外來文化中新的價值觀念,學習其它民族的優(yōu)秀文明以實現(xiàn)本民族國民性的改組。梁啟超強調國民意識的塑造,除了有“國”的概念,還看到了強調國民個人權利的重要意義。認為“國權”與“民權”是緊密聯(lián)系的。國民個人權利的倡導將個人由以往的對君主意志被動服從的臣民而推為主動參與國家意志形成的國民,由“國”而“人”的觀照,為五四新文化運動“人的覺醒”和“人的解放”奠定了思想基礎和前提。梁啟超將國民素質的改造與提升視為社會會政治改革發(fā)展、民族復興的首要前提。

晚清啟蒙意識到這個國民是民族自立的根本,“國民性”的改造便是有效的方法方案。但是,他們基本上還是從傳統(tǒng)的“用民”的角度出發(fā)來倡導“重民”甚至“新民”。他們的“新民”之道,還是比較狹隘的,設想的是在舊有的文化體系內部借助一些外來文化的力量以輔助民族實現(xiàn)自新、自強。在嚴復、梁啟超等中國第一代知識分子那里,“民”的概念是作為建立“民族一國家”的必備因素被提出來,其涵義與西方人道主義立場上的“人”的概念有本質差別。而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開始用現(xiàn)代“人”的標準來反省國民性的弱點。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包括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思想家。 魯迅對國民性的批判更是其作品思想的靈魂。魯迅在其眾多文章以及言論中對中國國民的劣根性進行毫不留情的批判。魯迅筆下的民眾盲目自大死要面子、奴性十足、麻木冷漠、愚昧無知,魯迅一向不吝使用最尖銳的詞匯也不吝以最惡來論述中國的國民性。魯迅受“世紀末”思潮的影響。世紀末思潮視現(xiàn)代文明為頹廢、摧喪本能、造成人種退化,認為文明的再生有賴少數(shù)天才或杰出的個人。魯迅筆下的革命者作為杰出個人,為了革命流血犧牲,課面對的是無知看客的麻木不仁,革命者為他們獻身,他們非但不會理解,而且還把他的遭遇受刑當作娛樂節(jié)目。魯迅一方面對庸愚大眾進行批判,但是他又不能離開群眾,他不能沒有聽眾。魯迅常常在文章中把自己的同胞比作蟲豸,而蟲豸一般是族群意向,需要相互協(xié)助完成艱難的任務。這體現(xiàn)出對群眾的依靠。因此“超人”在情感上得依靠庸眾,至于庸眾,卻連自己被貶為昆蟲都不知情。這是一種復雜的雙重情感。魯迅批判國民劣根性,而劣根性的來源是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壓迫,封建禮教的束縛另外還有外來侵略的刺激的因素作用在里面。眾所周知,魯迅棄醫(yī)從文,便是認為國民病的不是身體,病在國民的性格國民的素質,麻木愚昧的民眾是不可能有帶領其走向反抗、帶領民族走向復興的希望的。

除此之外,林語堂、梁漱溟、張君勱等人也有關于國民性問題的討論,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關于國民性問題的討論是近現(xiàn)代思想中的熱門話題。這是如當時的歷史背景直接相關的。我認為單從國民性本身來看,可能包含的內容會更多也更溫和。近代思想中主要是對國民劣根性進行批判,并企圖通過對國民性的改造來實現(xiàn)民眾的覺醒民族的復興。中國國民的國民性的形成與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文化相關聯(lián),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作為正統(tǒng)文化,其“仁”的核心并由此而來的行為導向深深的影響著中國國民的思維習慣道德風俗。道家等陰陽調和無為自然的思想也對國民性格有影響。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本就是辯證的,有精華的同時也含有糟粕,儒家的封建等級教化的束縛等為國民劣根性的形成埋下禍根。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登峰造極,使封建專制統(tǒng)治下的民眾的性格受到嚴重壓抑。而中國的閉關鎖國在思想技藝上逐漸落后于西方國家后的對比更加使近代中國國民性的劣性彰顯。

近現(xiàn)代思想家之所以均從國民性的批判與改造入手是因為國是由民組成,民眾的思想行為會對國家的生存發(fā)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近代中國國民的劣根性的根種已經嚴重阻礙了民族的救亡圖存發(fā)展復興。所以欲救國,首先要開民智要改造國民性。

從主要思想家關于國民性的討論中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有發(fā)展創(chuàng)新之處,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下面來談談自己的總結歸納。

一、正如前文所訴,從嚴復梁啟超等啟蒙思想家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思想家。后者更多了對個人精神的探索與重視,不再是在國家一民族的構架中來,討論因為民眾是其組成部分,需要發(fā)揮民眾的作用,民眾的思想意識存在問題所以要對其進行開化。五四時期魯迅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更多的是從人本身來論述,看到了國民應該擁有權利。

二、陳獨秀等批判的矛頭更多的是指向綱常禮教,改造國民性的要求是與反傳統(tǒng)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與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題相符合。

三、我認為對五四時期對國民性的批判由于提出反對傳統(tǒng)文化的口號,雖然嚴復的思想中也有提倡西方思想反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但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顯然要更激進更偏至。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國民性批判本就是深受啟蒙思想家影響的,所以有很多共性字不用說。對國民劣根性產生的根源的分析都是一致的,是封建專制制度下的產物。思想家們都受到進化論思想的影響。批判的目的都是一樣的而且有破有立,在不同程度上提出自己國民性改造的方案。都接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響與刺激,而且將中西方的文化進行了對比,發(fā)現(xiàn)了文化中落后之處,并相應的提出了自己的改造處方。都看到了民眾在國家發(fā)展中的中的重要作用,將民眾作為民族發(fā)展的載體,只有民眾的問題解決了,才能進而談進步談發(fā)展。

國民性的問題一直都在提,現(xiàn)如今的一些社會現(xiàn)象如集體過馬路便不用管紅燈等也會歸結到國民性問題上去思考討論。我認為,國民性雖是一個民族所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但是它還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如地域環(huán)境等,而且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會有一成不變的傳統(tǒng)保留,但同時絕對會有發(fā)展變化。因此它包含的內同是十分豐富的。對國民性的批判是有其特定歷史環(huán)境背景的,在當時,只有將國民的思想打開智慧開啟,才能夠求得民族的發(fā)展。我們現(xiàn)在再來談國民性,更多的應該是一種對自己的觀照,能夠以之為鏡,進行反思,實現(xiàn)現(xiàn)代人國民性的發(fā)展。國民性問題應該重視和思考,但是不能過度。

中國近代史論文篇七

摘要:《建黨偉業(yè)》這部電影所敘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拉開的辛亥革命開始,至1921年6、7月間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時止,在這十年里,許許多多影響中國歷史發(fā)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發(fā)生在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護法戰(zhàn)爭、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真正稱得上是“風雷激蕩”、“巨變迭起”。這部史詩巨著使我們在建黨就是周年之時得以重溫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輩在那段崢嶸歲月里的熱血與激情,感受他們對共產主義事業(yè)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國情;教訓

《建黨偉業(yè)》這部電影所敘述的故事是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拉開的辛亥革命開始,至1921年6、7月間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時止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短短的十年時間內的歷史故事與風云人物,它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蔡和森、張國燾、周恩來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黨員為中心,講述了他們在內有軍閥混戰(zhàn)、外受帝國主義欺辱這樣風雨飄搖的時代,為國家民族的獨立而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旨在向那些為革命奮斗犧牲的先烈們致敬,也提醒現(xiàn)代觀眾特別是黨員們不要忘記那些新中國的開拓者們。觀看完該片,我同大多數(shù)觀看者一樣,被深深感動,同時也深受啟發(fā)。該片對于我們今天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

首先,影片展現(xiàn)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中國革命選擇中國共產黨來完成其歷史使命,不是偶然的,這是歷史的必然。近代中國自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一直遭受列強入侵,逐漸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封建統(tǒng)治者對內鎮(zhèn)壓人民的反抗,對外賣國茍活,國將不國;中國各階級的有識之士起來反抗,代表農民階級的太平天國起義、代表地主階級的洋務運動、代表上層資產階級的戊戌變法和代表民族資產階級的辛亥革命,可謂風起云涌,但是,由于受階級自身的局限所影響,或者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lián)合絞殺下,這些革命或者改革自救運動先后都失敗。這表明,這些階級所領導的革命和改革運動不能救中國,不能將中國救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苦難深淵。那么,中國的出路在何處?中國國情的特殊性決定,必須要有新階級來領導新式的革命,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革命的重任帶有歷史的必然性地落到了先進階級的身上,此時,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如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一批人從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們終于找到了革命的正確方向——以蘇維埃俄國為師,走社會主義道路,和指導革命的真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就這樣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代表著先進階級——無產階級和千千萬萬勞苦大眾的利益,他們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剝削和壓迫,天生具有徹底的革命性,又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加上與農民有著天然的同盟,這些優(yōu)勢就決定了革命的光明前途。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在她的領導下,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建國偉業(yè)》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愛國家愛民族的人。唯有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才能安居樂業(yè),才能享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近代中國風雨如晦的年代里,民族遭受外敵蹂躪,喪權辱國的事屢見不鮮,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巴黎和會上,作為戰(zhàn)勝國的中國卻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原本想借此機會收回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卻被列強拱手轉讓給日本。這讓人何等的憤怒,何等的不平!但是,作為當時腐敗的北洋軍閥政府,又能怎么樣呢?具有愛國良知的學生們終于不能忍受政府的無能,起來抗爭,爆發(fā)了震驚中外的五四愛國運動,痛打賣國賊,火燒趙家樓,卻遭到政府的鎮(zhèn)壓,愛國工人和商界也聯(lián)合起來援助學生的行動,最終迫使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奥浜缶鸵ご颉钡慕逃枙r刻警示著中國人,必須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必須實現(xiàn)民族獨立,否則就會成為奴役的對象。這些參加五四運動的青年學生,其中就有許多人后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xiàn)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奮斗終身。

《建黨偉業(yè)》教育廣大黨員,應樹立起遠大理想,堅守信念,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事業(yè)而不斷努力奮斗。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周恩來等一大批共產主義知識分子就是懷著偉大的理想、崇高的追求,經歷巨大的艱難險阻,冒著生命危險,頂著牢獄之災,赴湯蹈火,憂國憂民,無所畏懼,真正表現(xiàn)出共產主義戰(zhàn)士革命英雄主義的崇高品質,永遠值得后人學習、敬仰、緬懷。對比之下,貪生怕死,動搖信念,最終難免為世人不齒,甚至淪落為千古罪人。陳公博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本來參加黨的成立大會的他被酒店里的槍殺案所嚇倒,竟然忘記自己的使命,被妻子勸說潛回老家廣東。從這里就可以窺見一個人的精神品質,歷史也證實,后來陳公博叛黨,投靠軍閥陳炯明,然后又跑到國民黨陣營里去了,再后來跟隨汪精衛(wèi)叛國投敵,淪為大漢奸,成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罪人,抗戰(zhàn)勝利后最終被處決。這就是陳公博的下場,也值得后人警醒與深思。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應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先烈的高尚品質和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始終保持先進性,做好先鋒帶頭作用,沖鋒在前,享樂在后,舍小家為大家,創(chuàng)先爭優(yōu),做好表率作用,唯有這樣,才能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才能凝聚民心,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我們的事業(yè)才能取得成功。

《建黨偉業(yè)》還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堅持與時俱進。時代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是時代不可逆轉的潮流,然而,少數(shù)逆歷史大勢者,違背民心搞復辟,下場自然悲慘。袁世凱妄圖復辟帝制,結果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夢,在人民的唾罵聲中抑郁而死;張勛復辟,也只上演了一回十二天的小丑鬧劇就草草收場。這就說明,帝制時代在中國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只能順應潮流向前看,不能開歷史倒車。新的歷史時期也是如此,必須堅持與時俱進,否則必然會被時代淘汰出局。那么,就要做到:一是要弄清時代的主題是什么。當今時代,和平與發(fā)展是時代的主題,就要維護和平、促進發(fā)展。二是要了解新生事物、接受新生事物,促進新生事物的成長。新生事物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它是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而產生,是進步的。三是要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不竭的動力。只有開拓創(chuàng)新,我們的事業(yè)才會進步,才能在國際社會有著較強的競爭力,我們的國家民族才會屹立不倒。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學習歷史,就是為了總結經驗教訓,面向未來,促進發(fā)展。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過去,要牢記歷史,因為這是一個民族的“魂”。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九十年風風雨雨,她的豐功偉績已載入史冊,萬古不朽。讓我們攜起手來,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牢記歷史使命,堅持信念,開拓進取,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理想,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2]吳恩遠.十月革命:必然性、歷史意義和啟迪,2007

[3]斯大林.《斯大林集》.人民出版社,1959

[4]柯云;麗陽.《鐘山風雨》,2006.06

中國近代史論文篇八

摘要:在大學學科教育里,思想政治教育、歷史等許多學科都能幫助大學生真正尋求到到社會的價值觀,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觀念。本文筆者主要就中國近代史教學與思想道德教育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校教育中國近代史思想道德教育現(xiàn)狀重要性強化教育

在大學學科教育里,思想政治教育、歷史等許多學科都能幫助大學生真正尋求到到社會的價值觀,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觀念。在中國近代史的教材中,列舉了許多的事例,這些事例蘊含著有豐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內容,這些具備道德教育的事例,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能夠最大程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提升大學生的道德情操,從中國近代史的學習中了解公民在社會中應該盡到的責任和可以享受的權利,從而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思想。

一、當前我國高校中國近代史教學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現(xiàn)狀

高校學生不同于初中生,高中生,他們對于學習歷史有自己的特點,他們已經不滿足于只學習書本上的內容,他們更感興趣的是書本背后的知識,書本外可以延伸的東西,針對高校學生學習歷史的這些特點,高校教育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進展也很順利,學生的素質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但是,在高校當前的歷史教學中開展思想道德教育,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

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教師思想更新不夠,還在運用傳統(tǒng)方式開展教學,只強調傳授知識,就書本而進行教學,課堂上思想道德教育喊得響,但都是學用脫節(jié),表里不一,仍然流于形式,并沒將中國近代史中的思想道德內容與大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機結合;二是一些老師教學方式單一、陳舊,還在沿用以的老套路,還是傳統(tǒng)的“口耳相授”,他們不想花時間去制作多媒體課件,沒有想到調動學生學習性;三是沒有積極開辟中國近代史教學的第二課堂,出現(xiàn)就書本內容進行書本教育的情況,思想品德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佳;四圍是教學中并不關注學生的主體情感和生活需要,課堂上更多的是大話、空話和套話,沒有緊密聯(lián)系實際,學用脫節(jié),知行脫節(jié),沒有真正做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這樣的教學模式注定會導致高校中國近代史教學效果不好,出現(xiàn)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是當前不良的社會文化影響了學生的思想,導致學生出現(xiàn)道德問題,而教育教學模式還囿于原有思維模式,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阻礙,改革一直推進不理想。當今社會中的功利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錯誤觀念嚴重影響學生正常道德意識的形成,這些消極的反面現(xiàn)象,嚴重摧殘著學生的身心。部分學校德育工作者也受到影響,從而讓學生逐步失去學習歷史的興趣,歷史的學習對于他們來講,可有可無,沒有任何價值。

加之,當今社會上的許多家庭中家長錯誤的認識也成為影響高校學生道德意識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學生在歷史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建立的思想道德意識與社會生活中相抵觸,在生活中并不適用,甚至遭到大多數(shù)的諷刺、嘲笑,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讓高校課堂中的教育與學生生活距離越來越遠,一些學生由相信這些觀點到懷疑這些觀點,到后來公然反對教師的觀點。歷史教師的教學中也存在偏離正確教育導向的情況,教學中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表現(xiàn),輕內在,觀念極為落后,自身素質也不高,大大降低了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影響。歷史知識浩如煙海,包羅萬象,信息量世大,師生之間在課堂中缺乏互動,一些教師拿著國家發(fā)的工資,安逸于輕松的教學,的巨大信息世界,但師生之間互動作用發(fā)揮得并不明顯,整個課堂死氣沉沉。

二、當前我國高校中國近代史教學滲透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長期受到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壓迫,英勇無畏的中國人并沒有被嚇倒,更沒有屈服,他們奮起抗爭,積極探索救國之路,為的是讓國家定富強,社會安寧,人民幸福。讓高校學生通過這中國近代這段歷史的學習和理解,進一步加深大學生對人文主義精神的認識,培養(yǎng)大學生們健康的審美情趣,在了解當時國情的同時,增強與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激發(fā)學生樹立追求真善美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大我的的人生境界。讓學生深入學習和認識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讓學生熱愛并樂于繼承中化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樹立正確的,積極的,向上的,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激發(fā)對祖國悠久歷史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豪感,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建立起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使學生樹立為國家作貢獻,為社會努力,為人民服務的偉大的人生理想。

通過對悠久歷史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入學習,強化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充分認識到人類在發(fā)展中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在不斷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能自覺做到真善美,杜絕假丑惡。在中國近代史上滲透思想道德,為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三、要強化在高校中國近代史教學滲透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力度

牛根生說: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yǎng)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從這位知名企業(yè)家的言語中看出思想道德的重要性。思想道德教育是學校的終極目標,是歷史教學的一個永恒主題。在中國近代史的教育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明禮知恥,崇德向善,讓學生形成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樹立正確的歷史意識、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和公民意識。

教學中,合理使用教學方法,可以使用移情體驗法,在學生眼前、腦海中再現(xiàn)歷史情境,從而形成道德表象;可以使用對比法,讓學生在鮮明的歷史對照中深入深化道德認識;可以使用故事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傊?,教學中只要能讓學生專注于歷史知識的學習,教師就要不斷致力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創(chuàng)新,讓中國近代史中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更好,影響更大。

參考文獻:

中國近代史論文篇九

[摘要]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為求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民族奮斗史。民族民主革命是他的主題,舊、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他的內容。回顧中國近代史,探索中國近代史上的革命歷程。

[關鍵詞]中國近代史、民族民主革命、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族主義革命。

中國的近現(xiàn)代發(fā)展史,是一卷被鮮血浸滿鮮血又慘遭蹂躪的長卷。中國人民飽受列強的欺壓與凌辱,深受國弱民貧的危害。鴉片戰(zhàn)爭的屈辱、聯(lián)軍侵華的無奈、日本擴張的悲慘遭遇??但同時,就其本質與主流上來說,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又是中國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英勇奮斗民族民主革命、艱苦探索的歷史。1840年,英國發(fā)動了世界知名的鴉片戰(zhàn)爭,中國歷史的發(fā)展從此發(fā)生了巨大的轉折。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過是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鴉片戰(zhàn)爭以后,通過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中國的主權遭到破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中國的社會矛盾也由階級矛盾轉化為民族矛盾,革命任務也發(fā)生變化,由反對本國的封建統(tǒng)治轉變?yōu)榉磳ν鈬Y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tǒng)治的雙重任務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鴉片戰(zhàn)爭掀開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頁,也拉開了中國革命的序幕。面對帝國主義的入侵,我們不得不拿起武器,保衛(wèi)自己的祖國,實現(xiàn)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

中國革命的目標是爭取國家與民族的獨立和富強,革命性質是民族民主革命。革命因為前后期的領導階級分別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而又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族主義革命兩個時期。

民主政治建設是一個國家實現(xiàn)近代化的重要內容。在我國明末清初開始出現(xiàn)了民主政治的啟蒙思想;鴉片戰(zhàn)爭后,隨著西方政治思想的傳入,先進的中國人開始了建立民主政治的探索,都以失敗告終。

舊民主主義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封建統(tǒng)治的革命。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的79年,即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日益擴大,然而當時的統(tǒng)治者大清王朝卻對此置若罔聞,甘當“洋人的朝廷”,使得國人對清政府更加失望,國內要求變革的呼聲日益高漲。廣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洋務運動,等一系列的變法革命運動爆發(fā),一位位愛國主義分子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受啟蒙思想的影響,一批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知識分子發(fā)動了救亡圖存的戊戌變法,卻慘遭清政府的屠殺。我們付出了血的代價,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犧牲讓我們認識到,想通過改良的方法來救中國是行不通的。我們不能依靠清政府,而是要依靠人民大眾。于是偉大的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了世界聞名的辛亥革命,要通過武裝斗爭的方式來救中國。辛亥革命成功了,但它也是失敗的。不可否認,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勢力的代表、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歷史上延續(xù)兩千多年的封建居住專制制度,是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但是中華民國卻錯誤地將帝國主義列強當作了朋友,孫中山先生甚至發(fā)表了《告各友邦書》,承認各個不平等條約的有效,期望換來帝國主義的支持。這充分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的革命性與妥協(xié)性。

盡管如此,中國的歷史通過這次革命被改變了。我國的社會性質雖然沒有改變,依舊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是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清政府,為中國的未來帶來了希望。但畢竟由于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導致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事實證明資產階級革命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然而就在這時,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西主義,中國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中國無產階級是革命性最徹底的階級,也因為如此才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xiàn)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于是,又一批以陳獨秀、李大釗等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發(fā)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從此無產階級知識分子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決定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道路在中國行不通,中國必須擁有一個新的救國陣營,有一場新的、來自于人民群眾的民主革命,這樣,由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了!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其本質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無產階級將“三民主義”取代的革命斗爭,也是中國社會制度進步的象征。此次革命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19~1927)

1919年爆發(fā)的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并直接促成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擁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此后,中國共產黨不斷發(fā)起工人暴動,反抗北洋政府統(tǒng)治。1924年國民黨“一大”后,國民黨與共產黨實現(xiàn)第一次合作,促成1926年開始的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進行。1927年,在國民黨右派的破壞和中共內部右傾錯誤思想的影響下,接連出現(xiàn)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大革命宣告失敗。

第二階段(1927~1937)

這一階段被稱為“土地革命”時期。

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開始,中國共產黨代表人民群眾打響了武裝反抗反動派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后,確定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開辟了以井岡山為代表的無數(shù)農村革命根據(jù)地,并成功粉碎國民黨數(shù)次“圍剿”。1933年由于王明左傾錯誤路線影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開始工農紅軍被迫進行長征。1936年三大主力會師陜北,標志著長征的勝利結束。

在此期間,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了中國東北并虎視眈眈、不斷向南推進。中共主張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戰(zhàn);而國民黨為了穩(wěn)固政權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最終導致國土淪喪。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結局后,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三階段(1937~1945)

這一階段被稱為“抗日戰(zhàn)爭”時期。

以“七七事變”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艱苦卓絕的八年全面抗戰(zhàn)時期。以國共第二次合作為代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維護了國家的主權獨立,極大地提高了國際地位。中國在此后稱為聯(lián)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第四階段(1945~1949)

這一階段被稱為“解放戰(zhàn)爭”時期。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國共進行重慶談判,簽訂關于和平建國問題的協(xié)定(即“雙十協(xié)定”)。1946年,蔣介石撕毀雙十協(xié)定,發(fā)動內戰(zhàn)。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戰(zhàn)爭最終獲得勝利,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除臺灣、西藏以及港澳以外全部的大陸領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香港和澳門分別于1997、1999年回歸祖國)。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即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中國近代史的結束,也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數(shù)千年來,中國的歷史是極少數(shù)剝削者統(tǒng)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近百年來,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又憑借堅船利炮,把中國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在中國延續(xù)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但是卻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中國人民為了自由、民主、獨立和統(tǒng)一整整奮斗了一個世紀,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從此,勞動人民成了新中國的主人。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點,標志著中國社會進入了新的時期。

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國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的抗爭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xiàn)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xiàn)人民富強的斗爭史。我們從中吸取了寶貴的經驗。

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取得了紅軍長征的勝利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

4、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團結就是力量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中國革命取勝的法寶5落后就要挨打。

通過學習中國近代仁人志士對國家出路的探索,我們深刻地了解了國情,堅定了信念: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了國家富強做出了不朽的犧牲,使我們深感肩負的重任。當代社會要求我們有開闊的眼界和博大的胸襟,又要求我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不迷惘,不惶惑。這就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便是這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通過不斷完善自己,一定能能夠肩負起歷史賦予振興中華的神圣使命。

讓我們銘記歷史,開創(chuàng)未來。

中國近代史論文篇十

摘要:《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是高等院校新開的一門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搞好本課程的教學,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教學方法:一是于敘事中寓論斷;二是注重多媒體教學;三是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四是課堂討論和演講;五是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關鍵詞:《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目的教學方法

中宣部、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社政教〔2005〕5號)中規(guī)定,在一年級本科大學生中開設《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這門新課。該課程的開設是在新形勢下對歷史教育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對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愛國主義觀念和民族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怎樣才能上好這門課呢?我在此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請各位同行指教。

一、明確教學目的

教學工作必須圍繞教學目的展開。沒有明確的教學目的,不僅會導致教學工作紊亂,而且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從這種意義上講,確定教學目的是組織和實施教學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中宣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社政教〔2005〕9號)規(guī)定,《綱要》課程“主要講授中國近代以來抵御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推翻反動統(tǒng)治、實現(xiàn)人民解放的歷史,幫助學生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怎樣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根據(jù)這個規(guī)定,進行《綱要》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

第一,充分認識近代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正義性、必要性和進步性,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內容的民族精神。通過教學,學生了解帝國主義與中國封建勢力相互勾結,使中國社會長期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嚴重阻礙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因此,不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朽社會制度,不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集中力量進行現(xiàn)代化建設,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實現(xiàn)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并加深學生對近代中國革命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必然性的認識,自覺繼承和發(fā)揚近代中國人民革命斗爭中所形成的光榮革命傳統(tǒng)和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時代的使命感、責任感。

第二,了解近代先進中國人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重大斗爭,明確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必然性。通過教學,學生了解到近代中國社會各個階級、階層和集團都進行過挽救民族危亡的英勇斗爭,提出并實施種種救國方案。但無論是和平式的救國方案(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還是革命式的救國方案(如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都避免不了失敗的命運。即使像辛亥革命那樣一場比較完整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最終也只能以失敗告終。由此學生懂得:沒有一個先進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沒有一套科學的革命理論作指導,要想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聯(lián)合統(tǒng)治,完成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不可能的。因此,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并成為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以此增強學生擁護黨的領導和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堅定信念。

第三,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史實,加深學生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真理的認識。通過教學,學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偉大實踐,加深對黨的先進性的理解,進而懂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為了中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的利益,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對中國革命的新道路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惟一正確的革命道路。為了中華民族的利益,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大旗,進行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英勇斗爭,為奪取抗戰(zhàn)勝利、實現(xiàn)民族獨立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長期的艱苦斗爭,最終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tǒng)治秩序,實現(xiàn)了徹底解放。

第四,充分認識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和進步性,深刻領會“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這一真理。通過教學,學生了解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國內外形勢及特點,加深對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歷史必然性的認識,明確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同時,也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認識堅持社會主義、堅持改革開放的重要性,以此增強青年學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自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

二、改進教學方法

(一)把握課程特色,于敘事中寓論斷。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設置新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綱要》課程的開設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設置系統(tǒng)性大大增強。但《綱要》課程進行思想教育的切入點和落腳點與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又有所不同,是以古喻今通過鑒史而明理,是從歷史教育的角度承擔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功能。其最大的課程特色在于它是在更長的時間跨度下(1840年至當代)、更廣闊的歷史背景(經濟全球化浪潮加速世界資本主義的上升、發(fā)展期)、更復雜的社會場景(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講述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復興和國家近代化、現(xiàn)代化的歷程。以歷史事實說話,幫助學生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三個選擇”的正確性?!毒V要》課程重心在于講“史”,但它與普通的歷史課又有所不同。普通的歷史課側重從史學學科本身或者從學術角度進行教學和研究,而《綱要》課程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則有著鮮明的思想教育目的。它的開設不單純是為了使學生從宏觀上對中國近現(xiàn)代史有一個基本認識,掌握中國近代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是要通過教學,幫助學生在了解國史、國情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擁護共產黨領導和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的自覺性,增強社會主義信念。因此,在《綱要》課程的教學中,應在加強理論性教育的同時,做到史論結合,于敘事中寓論斷,著力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注重多媒體教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認識活動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這是人類認識過程要遵循的一般規(guī)律。傳統(tǒng)的教學,基本上靠的是文字語言的闡述,其吸引力有限,不僅使學生產生模糊不清、枯燥無味的感覺,而且制約他們對歷史的形象性理解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梢猿浞掷冒l(fā)達的電腦網(wǎng)絡資源查找許多歷史圖片以豐富教學電子幻燈的內容。這些原始資料和圖片能給大學生帶來直觀的視覺印象和沖擊,讓他們感受到歷史不再枯燥,而是趣味的、生動的、深刻的。另外,結合專題講座,適時播放一些資料性強的愛國主義優(yōu)秀影片和相關紀錄片,用圖片和影視等手段加深學生對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認識,進一步強化他們對中國近現(xiàn)代歷程的艱辛、對中國共產黨的英明偉大的理解。除了幻燈和影視等教輔手段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校園網(wǎng),積極開設這門課的教學網(wǎng)頁,開展網(wǎng)上自學輔導、討論答疑等活動。

(三)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社會實踐由于涉及經費、安全、時間等諸多因素,在組織上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充分利用各地的歷史資源和革命老區(qū)資源,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形式。要使學生不只局限于課堂的講授,還要注重教學的拓展,即向第二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的拓展。教師應該在鼓勵學生在課上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在課下參觀學校所在地周圍的一些名人故居、革命紀念地等,通過歷史實物感受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進程;也可組織學生利用假期進行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比較不同時期社會的發(fā)展變化,提交相應的調研報告。這樣可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同時,該課教學還可結合團委、學工處等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從理論上對活動加以指導。

(四)課堂討論和演講。

討論與演講一定不能流于形式,在課前需做認真的準備工作,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材料的來源與線索,由學生自己選擇有興趣的題目,搜集材料,最好寫成文字,討論后再補充和完善,形成小論文,從而既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又鍛煉獨立或集體完成研究的能力。

(五)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為了保證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必須對原來的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出發(fā)點就是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具體做法:適當降低期末考試成績的比重,約占總成績的50%―60%;提高平時成績(作業(yè)、提問、討論和考勤)的比例,約占40%―50%;對一些回答問題、做作業(yè)和試卷思路寬、有自己見解且闡述合理的學生適當給予高分,避免以往期末考試一錘定音的現(xiàn)象。

三、結語

總之,《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的教學應當講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做到集知識性、理論性、生動性于一體,在準確把握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努力開創(chuàng)教學方式方法的新模式,改革傳統(tǒng)的考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加強教學效果,對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陶冶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情操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2]中國共產黨章程[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十七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沙健孫。關于《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若干問題[j].思想理論教學導刊,2006年增刊。

[5]本書編寫組。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中國近代史論文篇十一

首先第一點洋務運動不管有沒有成功都是中國人民的一次思想解放,因為在這次運動中很多的中國人開始意識到中國的落后之處,開始希望用這種改革的方式使中國人民的思想得到解放,讓他們獲得自由。所以在思想的層面上來講,洋務運動是一場標準的思想解放運動。

其次,從政治上來說,洋務運動的性質是一場救亡圖存的運動,具有非常鮮明的民族資本主義的性質,因為這一場運動原本就是由民族資本主義的代表人發(fā)起的,他們希望從這一場運動中讓當時的中國人民不再受到封建統(tǒng)治的壓迫,這一次運動之后的中國雖然并沒有使廣大的人民群眾從封建的牢籠中完全解放出來,但是卻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讓人們有了全新的認識。

從第三個方面來講,洋務運動除了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改革作用之外還在軍事上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洋務運動的性質中也可以說洋務運動是一場軍事改革運動,因為它使當時的中國軍隊從刀劍時代中解放出來了。

中國近代史論文篇十二

摘要:高等院校中國近代史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于教學用書。推進中國近代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必須打破現(xiàn)行傳統(tǒng)教材單一的局面,編寫與出版與教材相配套的系列用書勢在必行。

關鍵詞:中國近代史;教材改革;系列用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并提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要求。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深入發(fā)展的近些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進一步改革與發(fā)展,高等院校歷史專業(yè)的中國近代史教學(1840―1919年,即中國近代史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呈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局面。但我們在看到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還應看到它存在不足的另一面,即在中國近代史的教學中,所存在的實質性問題,長期以來,未能引起有關部門的真正注意,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對中國近代史教材改革,未有實質性進展,許多新的學術方法和研究成果未能融入教材。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雖然出版了許多不同版本的中國近代史教材,這些教材雖然編著者不同,出版社不同,但這些教材的體例、內容、所引文獻資料、所持學術觀點等,基本皆為同一模式,均未能從傳統(tǒng)史學觀念的框框中超脫出來,真可謂眾人一面。教學實踐已經充分地告訴了人們,以傳統(tǒng)史學觀念為指導所編寫的中國近代史教材,現(xiàn)在已經不能適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形勢需要。為了更好地貫徹與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我國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的戰(zhàn)略目標,全面提高歷史專業(yè)學生的整體素質,對此,筆者認為,要提高我國高等院校中國近代史教學的質量,努力發(fā)揮中國近代史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方面的功能作用,必須對現(xiàn)行的中國近代史教材進行改革。否則,中國近代史的教學方法就不會有實質性的改進,教學質量也不會得到顯著的提高,學生們的理論水平和創(chuàng)新思維也不可能得到較好的發(fā)展。

教材是教學的載體,是教學的根本之所在。由于我國目前未對中國近代史教材進行實質性的改革,這是導致中國近代史教學方法陳舊的最根本原因。教學實踐說明,中國近代史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之所以舉步維艱,不能取得實質性進展,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從中國近代史教材上去對其進行改革的結果。與高中的中國近代史教材相比,高等院校的中國近代史教材的老化程度極其明顯。

這正如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曾經指出的那樣:“我們的大學和中學還存在許多幾十年如一日的‘爺爺?shù)慕滩摹?,這明顯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也落后于國內社會發(fā)展實際需要和科學技術發(fā)展形勢。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中國教育落后的最重要部分。”可見,要使中國近代史的教學適應于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形勢,對中國近代史教材體例、內容、所引資料、所持學術觀點等方面的改革,已成為當前中國近代史教學創(chuàng)新工作的一項緊迫任務。然而在距瞿振元先生提出教材落后的意見十余年后,高校中國近現(xiàn)代史教材改革卻依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由于歷史專業(yè)的大學生(包括有關開設中國近代史課程的文科學生)在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都已學過中國近代史的知識,并對其中的有些史實和內容背的“滾瓜爛熟”。又由于高校的中國近代史教材,其中相當部分的基本知識和觀點等內容與高中階段所學的一樣,因此,大學生們對這種“炒冷飯”的現(xiàn)象也極不滿意。高中階段,學生們?yōu)榱烁呖既ケ粍拥厮烙浻脖持袊罚髮W階段,學生們?yōu)榱酥袊氛n程的過關,仍然要死記有關的內容。

這種為考而教,為考而學的被動教學方法,至今也未得到根本的改變。但隨著大學生們知識面的不斷擴大和理論程度的不斷提高,他們迫切需要教師改變中國近代史教材中的陳舊內容,要求教師講授新的史學觀點、新的史料和介紹新的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方法等。因此,要滿足學生們更新知識的正常要求,僅靠教師在課堂上所作的點滴介紹,是遠遠不夠的。要適應學生們的強烈求知欲望,我們必須改變目前在中國近代史教學中使用“單打一”教材的局面。即我國有關的教育行政部門,應積極地去組織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等編寫和出版有創(chuàng)新內容的中國近代史教材外,還需要編寫和出版與中國近代史教材相配套的系列用書。

筆者認為,系列用書應包括一份指導學生們學習中國近代史教材的大綱和編寫教材的說明書,讓學生們從中了解到,編寫中國近代史教材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其中包括編者們篩選史料和觀點的標準和原則,編者是如何處理編寫中的重難點等,對這些內容的說明,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去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有關問題,以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因這些內容不僅可以使學生們明白編寫中國近代史教材的一整套構思,及其編寫手法,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們學習到這些構思和方法,這對學生們智力的發(fā)展和寫作能力的提高,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還應編寫一份供學生們閱讀的參考書目,在這份參考書目中,必須注明書籍的作者、出版社地點及名稱、出版時間及著作的內容提要等。由于種種原因,因此,歷史系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專業(yè)知識面狹窄,史學信息不靈,在中國近代史領域里有哪些應該讀的著名書籍,學生們則很少知道。這當然不利于提高學生們的史學理論水平和拓展專業(yè)知識面。要改變這種局面,向學生們提供一定的參考書目,就顯得十分必要。

譬如在參考書目中列出由蘇雙碧主編,山東齊魯出版社1985年出版發(fā)行的《建國以來中國近代史若干問題討論舉要》一書,這樣,學生們就能根據(jù)參考書目中提供的線索,去借閱該書。通過閱讀,學生們就會從書中清楚地了解到建國后的30余年中,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者們,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中法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戊戌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北洋軍閥統(tǒng)治”等問題,進行研究的情況,從而使學生們基本上可以了解到中國近代歷史的復雜本相。這無論是對學生們進一步深入地學習中國近代史,還是掌握正確的研究方法等,都是大有益處的。有了中國近代史的參考書目,學生們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去有的放矢地查找自己所需的書籍,從而減少了學習中的盲目性,節(jié)省了有限的學習時間。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95816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