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書法班教案(專業(yè)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2 08:45:19
三日書法班教案(專業(yè)16篇)
時間:2023-12-02 08:45:19     小編:雅蕊

教案需要體現(xiàn)教學目標的達成和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教案的編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和個性差異,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可以借鑒其中的教學思路和方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改編。希望對大家的教案設計有所幫助,祝大家教學順利,學生進步。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一

1認識漢字筆畫“撇”和“捺”,了解撇和捺的書寫筆順、規(guī)則。

2學習正確的書寫姿勢,培養(yǎng)幼兒對漢字書寫的興趣。

3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理解相關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老爺爺的畫像;沒有胡子的小貓、小兔等的圖片;寫有虛線型漢字的練習卡若干;彩繪筆、鉛筆等。

1出示老爺爺的畫像,引出課題。

2示范撇和捺的書寫方法。然后讓幼兒討論撇和捺的書寫順序。(撇:從上往左下方斜出;捺:從上往右下方斜出,先寫撇,后寫捺等。)。

3幼兒逐一練習書寫“撇”和“捺”,教師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拿筆、寫字姿勢。

4幼兒書寫練習。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書寫自己想到的帶有撇和捺的漢字。

5總結評價:對書寫認真、書寫姿勢正確、有創(chuàng)新字等優(yōu)點的幼兒給予肯定和表揚。

6延伸:到蒙臺索利語言區(qū)漢字盒中找?guī)А捌病焙汀稗唷钡臐h字。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二

第2課四點底。

第3課木字底。

第4課心字底。

第5課皿字底。

第6課建字底。

第7課走之底。

第8課同字框。

第9課國字框。

第10課門字框。

第11課橫長豎短,橫短豎長。

第12課橫長撇短、橫短撇長。

第13課長短參差。

第14課邊學邊用第。

第15課認識行書。

綜合實踐我們班的書法展。

【教案范本】。

第5課皿字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部首皿字底的形態(tài)特點,學會皿字底的書寫方法。

2、教學生欣賞范字“盈”和“監(jiān)”,認識上下部分的寬窄長短特點,感悟這類字的書寫規(guī)律。

3、引導學生觀察一組同方向的筆畫的變化,領略書法的變化美。

4、培養(yǎng)學生整體觀察字形、分組研析筆畫的賞析思維。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使學生認識部首皿字底的形態(tài)特點,學會皿字底的書寫方法。

2、難點:培養(yǎng)學生整體觀察字形、分組研析筆畫的賞析思維。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出示圖片:

“皿”象形字?!墩f文解字》解釋為“飯食之用器也”。它在甲骨文中的形象就量個盛東西的器具模樣。以它為偏旁時,說是放在字的底部,表形意,稱為“皿字底”。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部首“皿字底”和含有這類部首的范字的書寫。(板書課題)。

(二)自學仿寫。

1、出示顏體“皿字底”。

(1)引導學生觀察“皿字底”與硬筆書法中的“皿字底”字形變化。

教師提問:哪些筆畫發(fā)生了變化?它是怎樣變化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指導。

(2)教師小結:(出示課件ppt)。

a、逆鋒輕頓寫短豎,微向左斜。

b、寫橫折先輕頓,再提筆重寫豎,橫細豎粗。

c、中間兩豎是短豎,細短面正直。

d、逆鋒放筆寫長橫,重頓回收。

2、出示范字“盈”和“監(jiān)”。

(1)學生觀察,討論: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特點?(上長下短)。

(2)書寫范字時應特別注意哪些關鍵的筆畫?

師問:同學們你們認真觀察一下“盈”字,中間又部筆畫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細看上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左撇長,右撇彎短)。

(3)觀察“監(jiān)”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上部稍寬下略窄,長短相近。書寫是兩豎筆畫要變化為“臣”字。但上橫短小,右上部分撇短捺舒展。)。

3、學生臨習范字各三遍。寫完一遍不要急著寫第二遍,先看看哪些筆畫寫不好。

4、教師示范,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臨寫反饋。

1、出示學生臨寫的作業(yè)展示,師生評議。

(1)字形特點是否準確。

(上長下知,“盈”字上窄下寬,而“監(jiān)”字下窄上略寬。)。

反饋范字上下部分是否“中心對正”。

2、學生練寫,自我校帖修正。

3、教師巡視指導。

四、賞析拓展。

1、出示歐體、柳體、趙體中的“盈”、“監(jiān)”進行對比欣賞。

2、討論各字體中“皿字底”的形態(tài)處理的同異之處。

3、課堂小結。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三

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初步學會橫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橫的寫法;方起筆、圓收筆的提按。

書寫用具、掛圖、米字格卡片等。

一、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三、講授新課。問:橫畫有什么特點?橫畫的特點是:

1.兩頭粗中間細;

2.起筆方收筆圓;

3.有一定的斜度(左低右高)。橫畫的寫法:先左上,右下按,轉筆右行(邊行邊提筆,邊行邊按筆),提筆向上,右下按,提筆回收。

四、鞏固練習:完成第三課練習冊上的作業(yè),注意坐姿、執(zhí)筆的姿勢。老師行間巡視,糾正同學們書寫時出現(xiàn)的錯誤。(老師糾正同學們書寫的錯誤時,說話聲音要小,不要干擾其他同學,除發(fā)現(xiàn)全班性的問題時才可請全班同學停筆,及時糾正,在學生書寫時,可放一些較合適的樂曲,但音量應控制,不可過大,否則反而影響學生書寫。)。

五、總結:表揚好的為主,指出不足。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四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中國書法史的發(fā)展歷程。整本書由前言,十一章介紹書法史發(fā)展歷程的內容和贅語、跋、修訂后記以及書法名碑的附圖組成。前言就已經向我們闡述了中國書法史“世界唯一”的藝術,是中華文化審美的獨特輝煌,向我們述說了整本書的大概輪廓。

在這本書的背后還有贅語、王春南先生所寫的跋以及作者本人的修訂后記,并且,還有眾多的書法附圖。

從小到大,在親人的耳濡目染下,就對中國的書法產生了深深的敬意;讀書時代中,老師們更是滿懷自豪地向我們介紹著顏真卿、蘇軾等書法名家在書法當中的偉大成就,讓我更是對中國古代名家們頂禮膜拜。近日抽空讀了《中國書法簡史》后,對中國的書法發(fā)展的歷史及其在發(fā)展過程中更是產生了進一步的了解。

在前言中就已說明中國書法是世界“唯一的”藝術,就充分說明了中國漢字在世界文化上的特殊地位。從原始圖畫中產生象形文字開始,就經過了不斷的發(fā)展,形成了具有中華特色的文化。在第一章中記述了美學家宗白華所說的一句話:“中國人寫的字,能夠成為藝術品,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國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國人用的筆。”對于宗白華先生所說的原因,我是比較贊同的。正是因為象形所具有的獨特的圖形,才賦予了他獨特的意義,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文字,也才吸引了眾人。不過我認為,中國的字能夠成為藝術品,不僅僅是因為起始于象形,還應該包括它本身所具有以后繼續(xù)發(fā)展的獨特的其他五種造字方法,即形聲、指示、會意、假借、轉注。幾種因素結合起來,才構成了他的獨特的魅力。第二,關于他所說的中國人的筆,我想這是無可爭議的,是值得國外友人贊賞的,是值得每個中國人自豪的。因為中國人練書法所用的筆是用柔軟的動物的毛所制成的,但是非常的講究腕力、筆力。外國人曾評論柳公權的字:“中國人造出了世界上最柔軟的筆,卻寫出了世界上最硬的字?!边@也就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

通讀全書,了解了中國書法在歷史上不同階段的輝煌及遭遇,但它卻延綿不斷地發(fā)展起來了,而且還生生不息,在書法史上顯示了它的燦爛輝煌。從甲骨文到篆書,再到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世界奇跡。從漢朝發(fā)展起來的立碑到魏晉南北朝的禁碑而中國人有發(fā)展出了墓志銘,這是中國人在保護中國書法得以流傳下來的偉大貢獻。

其中最受感觸的還是古代書法家們在書法方面的孜孜以求的精神。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與張旭合稱“顛張醉素”的懷素和尚,懷素家里很窮,他便在庭前屋后種了很多芭蕉樹,用芭蕉樹的葉子來練習書法,用壞的筆堆成了小山,他便稱之為“筆冢”。為了更好的學習書法,他又不遠萬里從湖南長沙到長安向張旭及張旭的弟子鄔彤請教。在古代,貧苦的人連衣食都無法保證的情況下他卻能堅持追逐自己的夢,在交通異常不便的情況下他卻能排除一切艱難萬險,這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應是當代中華兒女應該繼承和發(fā)揚的美德,在追逐自己夢想的道路上永不言棄。

最后,附圖向我們展示了不同時期異彩紛呈的部分書法,雖然說不比看到真跡好,但從中我們也能大概體會到中國書法的獨特魅力。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五

教學目的: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初步學會橫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重、難點:橫的寫法;方起筆、圓收筆的提按。

教具準備:書寫用具、掛圖、米字格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三、講授新課。問:橫畫有什么特點?橫畫的特點是:1.兩頭粗中間細;2.起筆方收筆圓;3.有一定的斜度(左低右高)。橫畫的寫法:先左上,右下按,轉筆右行(邊行邊提筆,邊行邊按筆),提筆向上,右下按,提筆回收。

四、鞏固練習:完成第三課練習冊上的作業(yè),注意坐姿、執(zhí)筆的姿勢。老師行間巡視,糾正同學們書寫時出現(xiàn)的錯誤。(老師糾正同學們書寫的錯誤時,說話聲音要小,不要干擾其他同學,除發(fā)現(xiàn)全班性的問題時才可請全班同學停筆,及時糾正,在學生書寫時,可放一些較合適的樂曲,但音量應控制,不可過大,否則反而影響學生書寫。)。

五、總結:表揚好的為主,指出不足。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六

1、以“美”字為切入口,引導學生讀懂詩歌內容,讀出作者的豪邁性格。

2、以“美”“醉”為例,讓學生掌握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漢字楷書字形的美觀書寫。

一、誦讀詩歌。

1、請學生齊讀詩歌。預設:能讀整齊,但是讀不出詩歌的韻味。

二、品味詩歌,以詩促寫。

2、如何寫得“美”?

2教師示范書寫以此類推,詩中的“盛”“客”“是”在結構的處理上都應注意上下比例的處理。

3學生臨摹字帖中本詩上下結構的字。

4教師巡視點評:大家的書寫效果,怎一個“美”字了得!

1學生發(fā)言。

預設答案:香氣宜人:郁金香酒具華美:玉碗盛來色澤透潤:琥珀光。

3教師追問:難道好酒就美在包裝、色澤和香氣嗎?美酒終究還是品出來的滋味。詩中可還寫出了此酒美在何處?學生討論后發(fā)言明確:能醉客使宦游在外,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沉醉其中,忘記思鄉(xiāng)之情。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州》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旅次經寒食,思鄉(xiāng)淚濕巾。李中《客中寒食》年年春日異鄉(xiāng)悲,杜曲黃鶯可得知。韋莊《江外思鄉(xiāng)》預設:少了一些離家在外的憂愁,更多的表現(xiàn)了詩人豪放的性格特點。

4有感情吟誦詩歌,讀出蘭陵酒之美,讀出詩人李白的豪放之性情。

4、分析落實上下結構字形書寫的處理方式。

2教師板書示范“醉”字的美觀書寫。

3學生臨摹字帖中本詩左右結構的字。

三、提高鑒賞。

結束語:

蘭陵的美酒醉了李白,使他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美觀的書寫醉了我們,讓我們借《客中作》領略到漢字之美。在此乘興作詩一首:投影出示蘭陵美酒醉李白,忘卻何處是他鄉(xiāng)。美觀書寫詩中悟,巧用詩歌在汾陽。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七

3、學習橫的起筆、行筆、收筆的運筆要領。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學習書法的興趣。

幼兒每人一份書法工具、毛巾、盆兩個、報紙多份、橫畫結構圖

一、手指游戲導入課題,拿出書法工具。

1、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書法的橫畫。

2、 學書法就要用到文房四寶,小朋友知道是哪四寶嗎? 幼兒回答。

3、請小朋友從抽屜拿出 書畫氈,與課桌邊對齊,拿出我們其中的第一件寶貝墨盒,打開蓋子,自己檢查刮筆的地方和蓋子是不是放在指定的位置,墨盒統(tǒng)一放在右上角。

4、 請小朋友聽音樂排隊拿第二件和第三件寶貝毛筆、墨汁回坐位 ,毛筆放在墨盒的蓋子上,墨汁放在地上靠桌子角,坐好后拿出第四件寶貝宣紙,對折宣紙成小正方形壓一下打開放好,然后輕輕的拿起墨汁倒?jié)M,蓋好后放到原位。

二、老師示范握筆方法、怎樣蘸墨刮筆

1、念坐姿歌,老師檢查小朋友坐姿,示范握筆姿勢及方法,請小朋友自己握筆, 注意小朋友握筆姿勢:拇指食指夾住筆,中指向后勾,無名指甲根抵筆,小指輕輕靠。

2、老師示范怎樣蘸墨與刮筆,然后出示橫的運筆示意圖,示范寫橫。 小朋友一起說: 逆鋒起筆,翻筆向下,提筆下頓向右行筆;向右上稍提筆,折鋒下頓,回鋒收筆。

三、小朋友調整坐姿,蘸墨刮筆開始寫橫,老師巡回輔導。

1、寫完后請小朋友聽音樂排隊把寫好的橫畫放在指定的報紙上。

2、老師小結,然后和小朋友一起做律動:我真的很不錯,接著小朋友拿墨汁、毛筆有次序的放到指定的位置,然后洗手。

四、老師收墨盒和書畫氈,結束。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八

1、掌握鉛筆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2、能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練習寫字。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書寫時精神集中。

4、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品質,在習字過程中滲透審美教育。

教學掛圖。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請學生欣賞幾幅硬筆書法作品,激發(fā)學習書法的興趣。

2、說說自己的感受。

4、板書課題,第一課,鉛筆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二、寫字姿勢。

1、出示正確的寫字姿勢圖。

請學生說說圖中的學生是怎樣坐的?

總結:正確的寫字姿勢要求:頭正、身直、臂開、足平。

2、全班學生練習正確的坐姿,師巡視糾正不良坐姿。

三、執(zhí)筆方法。

1、老師講解執(zhí)筆方法。

2、老師示范,學生學習執(zhí)筆,同桌互相檢查是否正確。

四、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練習寫字。

學生練習寫“三、九、中、元”

老師巡視,重點指導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五、課間活動。

手指操,活動手腕,促進手指和諧操作。

六、學生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練習寫字。

七、小結。

同學們,學了這課,我們懂得了書寫時只有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正確,才能做到正確、整潔,有速度,希望同學們多寫多練,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橫和豎的寫法。

1、使學生掌握橫和豎這兩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包括起筆、收筆。

2、寫好帶有這兩種基本筆畫的'字“十”、“三”、“工”等,注意生字中橫、豎的寫法。

3、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品質,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先讀帖,再臨帖,后評品。

4、繼續(xù)培養(yǎng)良好的握筆姿勢,坐姿。

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請了兩位嘉賓,看哪位同學能認出他們?

2、師范寫:—、

3、學生評議,起筆、收筆的輕重。

4、思考:橫、豎的書寫有什么特點。

5、揭題,板書課題。

二、指導書寫“—”。

(一)1、師范寫,生觀察結構,琢磨如何寫重筆。

2、指名寫,評議指出臨帖要領,橫的行筆方向稍向上行。

3、全班練習寫三個“—”

(二)指導書寫長橫、短橫。

注意:長橫起筆、收筆較重。

短橫起筆較輕。

1、指名板演:評議。

2、全班練習長橫、短橫各寫三個。

三、指導書寫帶有橫的字。

1、指名讀:一、二、三。

2、引導觀察占格。

3、生仿例寫字,同桌評議。

四、指導書寫“一”。

1、師范寫,生觀察結構,琢磨如何寫重筆。

2、指名寫,評議指出臨帖要領,豎的行筆方向稍向下。

3、全班練習寫三個“一”

(二)指導書寫垂露豎、懸針豎。

注意:垂露豎起筆、收筆較重。懸針豎起筆較重、收筆較輕。

1、指名板演:評議。

2、全班練習垂露豎、懸針豎各寫三個。

五、指導書寫帶有豎的字。

1、指名讀:十、土、士、干、上、王、工、止、正。

2、引導觀察占格。

3、生仿例寫字,同桌評議。

六、行款練習.學生抄寫第十八頁的一段話。

七、小結。

第三課撇的寫法。

1、使學生掌握撇這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包括起筆、行筆、收筆。

2、寫好帶有這種基本筆畫的字“千”、“開”、“左”等,注意生字中撇的寫法。

3、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品質,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先讀帖,再臨帖,后評品。

4、繼續(xù)培養(yǎng)良好的握筆姿勢,,坐姿。

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一、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兩個筆畫朋友,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個。

2、出示“”,同學認讀。

3、師范寫“”,請同學評議。

4、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指導書寫斜撇、平撇、豎撇、弧撇。

1、老師指導學生觀察斜撇、平撇、豎撇、弧撇的不同。

注意:行筆方法不同。

2、指名在田字格中寫斜撇、平撇、豎撇、弧撇,指導學生結合習字要點進行評議。

3、全班練寫,老師巡視輔導。

三、指導書寫帶有撇的字。

1、指導名讀“千、午、牛、開、升、生、左、天、”。

2、引導觀察“千、開、左、天”四個字中撇的寫法。

3、指導在田字格中書寫一個,與例字比較,同桌評議。

4、總結:行筆方法不同,形成各種撇。

5、全體學生練習寫這些字。

四、練習行款。

抄寫一段話。

五、小結。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九

2、在觀察、比較、臨摩的基礎上,學會書寫基本筆畫“撇”。

3、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逐步提高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4、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一課時教學過程:

1、導入:復習上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指名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新授:

(1)講解“撇”書寫要領。

1、老師示范書寫,指名說筆畫名稱。老師領讀筆畫名稱。

2、講解筆順。

3、再次范寫,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撇”有什么特點。分小組討論。

4、教師分析講解:書寫每一個筆畫都要有起筆、行筆、收筆,不能平拖或平劃;要有輕重變化,不能寫得像個火柴棒。詳細講解:撇畫在一個字中很有裝飾性,如能寫得自然舒展,會增加字的美感,有時還與按畫相對稱起著平衡和穩(wěn)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豎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寫法是,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左下行筆,收筆時出尖。豎撇,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下行筆,行至撇的長度大半部分處,向左下撇出,收筆時出尖。圖示:短撇,寫法同斜撇,只是筆畫較短。圖示:

5、指名說一說斜撇、豎撇、短撇怎樣書寫。6、師邊講解邊示范。

(2)學生練習書寫撇,師行間巡視輔導。展示優(yōu)秀的學生作業(yè)。

(三)學習書寫帶撇的字。

1、出示范字。斜撇:豎撇:短撇:

2、指名認讀。

3、指名說筆順,書空。

4、帶領學生分析書寫要領。

5、演示書寫過程。

6、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行間巡視。

三小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十

通過講解運筆方法,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運筆方法。

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運筆方法。

xxx

運筆方法,是指書寫點畫時書寫工具移動運行的具體方法,又稱“行筆法”。

法,缺了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其點畫就不完美。起筆、行筆、收筆等動作各有要領。

1.起筆。有露鋒和藏鋒兩種。鋼筆寫字大都為露鋒。只有個別筆畫(如平捺或單獨出現(xiàn)的捺)例外。起筆有作頓、輕作頓、不作頓三種。一般起筆有提、有按、有輕、有重。

2.行筆。是運筆第二步。通常提筆運行。但行筆時不能簡單地平拖而過,要講究輕重快慢,提按頓挫,如人在行走時,兩腳必須一起一落,隨時結合著才能行走,提按動作也是如此,才按便提,才提便按。

3.收筆?;劁h收筆是完成整個點畫書寫的最后一步,有起必有收。收筆方式有兩種:一是回鋒收筆。筆鋒行到點畫尾處,不能直接提起收筆,而應放慢速度,稍作停頓,如垂露豎畫應將筆鋒向上回收;橫畫則將筆鋒向左回收。使起筆與收筆相互照應。點畫含蓄,渾厚有力。二是出鋒收筆。即筆鋒直接順勢出鋒,在空中收筆。如撇、捺、懸針豎等,鋒芒外露,挺勁犀利。

由于用筆有提按、輕重、徐疾的節(jié)奏,所以線條才表現(xiàn)出剛柔粗細的變化,字的結構就有了如同音樂、舞蹈等美的造型及韻律,字才耐看,有品味。

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點

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運筆寫好點。教學時間:教學過程:

點:楷書中的點豐富多彩,有側點、垂點、挑點、撇點、長點等。點的形態(tài)雖然不同,但都如人的眼睛,顧盼生情,最為傳神。因此,點要寫得圓滿精致,或象高山上滾下來的石頭,勢猛力足;或象蘋果中的內核,渾厚圓潤。

點是筆畫和筆法的基礎。所有筆畫都是從點開始延伸的。它在書寫結構組合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所謂“一點成一字之規(guī),一字乃終篇之準”。

(1)右側點:因點取側勢,故叫側點。寫法是落筆要輕,向右下45°按筆,再順勢斜下頓筆,然后筆尖向左內迅速提起回鋒。表現(xiàn)為線條由細到粗,顏色由淺到深。如:“泛、掠、濱”等。

(2)左垂點:因形似垂露,故叫垂點。寫法是由輕到重,從右至左下呈15~20°,再順勢向直下,由快到慢按筆,然后筆尖向右內迅速提起回鋒。表現(xiàn)為由細到粗,由淺到深。如“小、濱、東、京”等字中的垂點。

(3)挑點:形似挑畫,但比挑畫短小有力。寫法是落筆由按到提,由重到輕,由慢到快,從右下45°頓筆,轉筆向右上呈45°,迅速用力挑出。如:掠、勻、羊等字中的挑點。

(4)撇點:形似短斜撇,但更短小些。寫法是向右下45°落筆,然后轉筆向左下45°迅速撇出。如六、只、總、普等字中的撇點。

(5)長點:是側點的延長,故名。寫法是落筆要輕,隨著向右下方45°行筆逐漸用力,最后斜下按拉,頓筆回鋒收筆。長點的形態(tài),上細下粗,顏色從淺到深??瑫杏胁簧僮值霓喈嬍怯瞄L點來代替,故又稱“反捺”。如“女、以、李、英”等字中的長點。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十一

1、認識橫折、豎折的形態(tài)特點。

2、掌握橫折、豎折的運筆方法和步驟。

3、按照這兩個字的筆畫的書寫方法描仿課文中的例字。

橫折、豎折的書寫方法。

描仿好以橫折、豎折組合的三個例字。

教具準備:

范字、筆畫掛圖、錄音機。

一、組織教學:放輕松音樂,穩(wěn)定學生情緒,檢查學生學習用具。

二、引入新課:

1、復習橫畫和豎畫的寫法。然后了出示課文的'范字掛圖,讓學生認識范字的筆畫,哪些是學過的,哪些是沒有學過的。

2、導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1、板書:橫折、豎折。

2、出示橫折、豎折的筆畫,讓學生觀察筆畫的形態(tài)特點,師總結特點,學生齊讀。

3、出示橫折、豎折的運筆方法掛圖,引導學生分析筆畫的書寫順序。

4、教師講解示范筆畫的寫法。

5、組織學生練習橫折、豎折兩個筆畫,教師巡視指導。

6、組織學生觀察課文中的例字,引導分析它們的組合規(guī)律。

7、教師范寫例字。

8、學生描仿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9、出示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學生共同評論。

10、組織學生書法比賽。

每組推選寫得最好的三個學生,每個學生只寫一個字,由老師評比出“書法冠軍”。

四、課堂小結:

1、號召其他學生向“書法冠軍”學習。

2、在今后的學習中,希望同學們能認真觀察每一個字的結構,把字寫對寫好。第二課豎鉤彎鉤教學內容:豎鉤、彎鉤。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的: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學會筆順規(guī)則(二):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筆順規(guī)則(二):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筆畫的粗細變化。

教具準備:書寫用具、掛圖、米字格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二、用幾分鐘時間講一個書法家刻苦學習的故事。

三、講授新課。

老師出示課題:第十二課筆順規(guī)則(二)。同時出示掛圖“工”字,請同學們說出筆順;老師引導學生說出它的規(guī)律:“從上到下”。同時板書:從上到下。

老師啟發(fā)學生說出“工”的具體寫法:

(1)先說出第一筆的位置,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的斜線上,穿過豎中線上半部分的三分之一處,這一筆畫較粗。

(2)第二筆豎,在豎中線上,有一定的斜度,較短。

(3)第三筆較長,與第一筆和橫中線的距離相同,左低右高。

(4)整個字形大致呈梯形。

“王”的具體寫法:在分析“王”字的基礎上,盡量請同學們說出其寫法。

(1)第一筆和第二筆兩個短橫較粗。第一筆在豎中線上半部分的二分之一處。

(2)第三筆在豎中線上,有一定的斜度。

(3)第四筆是長橫,較細,與第一二筆之間的'距離相等。

(4)整個字形大致呈梯形。

從左到右:“川、林”的寫法。

(1)說出筆順;

(2)總結出“從左到右”的筆順規(guī)則;

(3)說出每筆的位置;

(4)每個筆畫的不同點;

(5)這兩個字所呈現(xiàn)的大致圓形,這些可分兩組討論,得出結論。硬筆部分,熟悉筆順規(guī)則,強調一下起筆收筆動作稍大。

四、鞏固練習:完成第十二課作業(yè),伴以較輕松的音樂,老師巡視行間,糾正同學們書寫中的錯誤。

五、總結:展示學生的作業(yè),給予表揚,號召同學們課下多練習。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十三

2、正確書寫上下結構的字。

一、導入新課。

公布答案:指名分析,楚中天寫成林蛋大的原因。

總結:要寫好字,首先要把字間架結構放正。

二、引導觀察。

1、我們來看“六”是什么機構?(上下結構)。

2、范寫指導:從上往下分層寫。

3、學生模仿寫。

4、點名寫,評議。

5、范寫“聲、歲、尖、走”邊寫邊講述。

6、學生自由練習寫。

(略)。

1、掌握上下結構中字頭要端正,看準豎中線。

2、正確規(guī)范書寫。

一、導入新課。

二、引導觀察。

1、范寫“井”

2、學生仿寫3個。

3、我們再學習“云”起筆是橫,橫要平,豎中線一般在橫的`中間。

4、學生模仿寫3個。

5、范寫“石,春”讓學生仿寫。

6、自由練習。

7、布置作業(yè):“瓜、象、多、傘”

(略)。

1、正確認識上下結構的字,字底要支撐好上面的筆畫。

2、規(guī)范書寫。

一、導入新課。

1、評講作業(yè):好的投影展示,寫的不好的投影指導,讓其他學生避免犯錯誤。

2、展開今天課堂內容,出示“定”的下片。

二、引導觀察。

1、讓學生觀察“定”分析書寫結構。

2、分析,下層的“工”是字底,承托上面的筆畫。

3、范寫引導。

4、讓學生在田格上范寫3個。

5、小組評議。

6、范寫“衣忘變”

7、學生自由練習。

三、總結。

上下結構的字要整體分析在田字格的占位情況再下筆,上下結構的上下層不能分離成為2個字,要書寫規(guī)范,多練習多書寫才會把字寫得工整。

教學反思: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十四

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

讓學生運筆寫好鉤。

鉤:是筆畫的附屬物,是由于某些筆畫的連接呼應而產生的。漢朝以前的文字幾乎沒有鉤,漢隸也極少有鉤。鉤本身就起連帶作用,因此,凡鉤都要寫得短小、尖銳、有力。勾時先用力頓一下,隨后才迅速勾出。頓一下,是為了積蓄力量,迅速勾出,才顯得尖銳有力。

(1)豎鉤: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轉筆直下,至鉤處先用力頓或向左下挫,然后提筆向左上呈45°勾出。如:“寸、示、可、寺”等字中的豎鉤。

(2)弧鉤:寫法是輕落筆,徐向右下彎再向左下彎,呈弓背形(起筆和出勾處在一條線上),勾時用力,向左上呈45°勾出。如:“子、手、家、象”等字中的弧鉤。

(3)提鉤:寫法是起筆作頓,轉筆直下,至提鉤處略頓,然后向右上呈45°挑出。如:“長、民、良、切”等字中的`提鉤。

(4)橫鉤:寫法是輕落筆,橫向行筆,左低右高,至鉤處略頓呈45°,然后向字心迅速勾出,角度太大太小都不好看。寫橫鉤時要注意兩肩平齊,勾尖對字心。如:“它、皮、寫、字”等字中的橫鉤。

(5)戈鉤:寫法是起筆作頓,再縱筆向右下弧行運筆,多呈45°;出勾時略駐,再翻筆向上勾出。整個戈鉤,直中帶弧,充滿了力量,形同滿月之弓,富有彈性,氣勢開張。如:“戈、成、我、武”等字中的戈鉤。

(6)拋背鉤:先寫橫畫,轉折處作頓,折筆成環(huán)狀寫彎鉤。勾時稍駐,用力向上勾出。拋背鉤弧度較大,要既圓活,又遒勁。如:“飛、氣、風、氫”等字中的拋背鉤。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十五

1.掌握是字旁和走字旁的寫法技巧,并將它們寫美觀。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寫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書法鑒賞能力。

寫法技巧、占格,并將它們寫美觀。

一、觀察是字旁的占格、學習它的運筆方法。(是字旁,左伸右縮,捺畫伸展。)。

二、學習“題”和“匙”的書寫。

1.“題”的寫法:是的捺畫要伸展,頁寫得窄長。

2.“匙”的寫法:是的捺畫要伸展,里面的寫舒展。

三、實踐演練。

1.臨寫、默寫“題”、“匙”

2.自己找類似的字,練習書寫。

四、觀察走字旁的占位、學習它的運筆(走字旁,也是左伸右縮,捺畫伸展。)。

五、學習“起”“越”的`寫法。

1.“起”的寫法:最長的捺,寫舒展。

2.“越”的寫法:捺畫舒展,里面的部分寫得緊湊。

六、實踐演練。

1.臨寫、默寫“趙”、“趁”、“超”、“趕”、“趟”、“超”“趨”

三日書法班教案篇十六

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初步學會點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難點:捺的`寫法、捺角捺尖的寫法。

書寫用具、掛圖、米字格卡片等。

一、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二、講書法家刻苦學習的小故事。

三、講授新課。

老師出示掛圖。請學生看圖,這一筆象什么,老師出示課題,第七課捺的寫法。

請同學觀察“捺”的特點:

1、它象一把笤帚;。

2、上細,下粗,出尖。

3、在斜線上。

捺的寫法:先左上,轉鋒斜下行,邊行邊按,把筆毛鋪開,到捺角處,慢提平出鋒,(由于此筆劃較難,老師講述要準確,演示要稍慢,讓同學看清楚)。

四、鞏固練習:完成第七課作業(yè),范字的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

1、園行;

2、筆順;

一些毛病。

五、總結:展示作業(yè),給予表揚,希望同學們課下多練習,老師要了解課下練習的實例,以多種辦法表揚,促進同學們的進步。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96054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