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教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編寫教案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通過不斷改進教案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一
本節(jié)內容是在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了周長概念的基礎上安排的,使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總結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通過觀察、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過程,加深對周長的理解,初步形成計算周長的能力。
2、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發(fā)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探究的意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長方形紙一張,磁性小棒20根,10根作為長方形的長,10根作為長方形的寬,正方形紙一張。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北菊n設計以這一基本理念為指導,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和“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線”,重社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鼓勵算法多樣化,努力使學生在探索交流中獲得新知,同時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一、導入課題。
出示課本例3情境圖。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熟悉這個生活情景嗎(籃球場)?今天我們先要研究一道和籃球場有關的問題。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學?;@球場為情境圖,便于他們聯系籃球場的形狀,探索、交流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二、探索交流、展開新課。
(1)出示課本上的例題,學生自讀題并理解題意。
師:從題目當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籃球場長28米,寬15米、要求周長是多少厘米、籃球場是一個長方形。
師:你們找得真仔細,誰來指一指這個籃球場的周長在哪兒,并告訴同學們哪條邊是28米,哪條邊是15米?(指名學生上臺指一指)。
(出示事先準備好的長方形,貼在黑板上)。籃球場的兩條。
長對應這個長方形的哪兩條邊(課件上籃球場的兩條長閃爍)?
生:上下兩條邊。(教師拿表示長的磁性小棒擺在長方形的上下兩條邊上,并寫上28米)。
師:那兩條寬呢?(課件上籃球場的兩條寬閃爍)。
生:左右兩條邊。(請學生上臺拿表示寬的小棒擺到長方形上去,并寫上15米)。
師:要求籃球場的周長,其實也就是求這個形的`……(周長)。
師:這也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第一個知識。(板書課題:長方形的周長)。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師:下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道題你準備怎樣解答?
(這里注意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想的方法來算一算這個籃球場的周長。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做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師:從同學們的臉上我就知道大家都成功了,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自己是如何計算的?
(此時教師下去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并選擇有代表性的方法,讓其把他的答案寫在磁性小黑板貼上,然后請他帶著自己的方法上臺)。
(學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同時要求學生說出這樣做的道理,還可以借助老師的小棒解釋。)。
預設1:
長
寬
寬
長
(1)28+15+28+15=86(米)。
86。
30。
56。
寬
寬
長
長
預設2:(。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
15×2=30(米),56+30=86(米)。
43。
43。
長
寬
長
寬
預設3:(4)28+15=43(米)。
43×2=86(米)。
師:這四種方法都算出了長方形的周長,你認為哪種方法更簡便?
生:第四種。
師:為什么?
生:只需兩步計算。
師:這也是在計算長方形周長時候經常采用的方法。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認識到這里求長方形籃球場的周長無論用哪種方法都要知道它的長和寬。)。
設計意圖:這里教師要注意讓學生說完整的話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更要注意調控課堂。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各人喜歡的方法肯定有所不同。在討論四種方法時可能對第1種方法和第2種方法不屑一顧,從而有些不耐煩,教師要及時對該同學的發(fā)言進行肯定并重復,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從而滲透體現新課標“鼓勵算法多樣化”的新理念。
(學生交流后請一名學生總結一下。)。
(3)“練一練”。
那我們就用剛才的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吧?(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的前兩道)。
學生在作業(yè)紙上獨立完成,再指名匯報,集體糾正。
師:通過這兩題可以看出同學們對如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掌握得很好,如果換成正方形如何求它的周長呢?(課件出示“試一試”)。
師:請你們自己讀題,并獨立解決。
學生完成后,指名匯報結果。
預設1:25×4=100(米)。
師:這位同學做的對嗎?(對)這里為什么要乘“4”?
生:因為正方形有四條邊,四邊相等。
預設2:50+50+50+50=100(米)。
師:這樣做對嗎?(對)。
生:這樣做太麻煩了。
師:這也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第二個知識。(補充課題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已經有了學習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又相對容易,這里就讓學生自己讀題并解決,充分體現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致力把學生推向學習的主體地位,使之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品質。完成“試一試“后再出示一個一般的正方形,幫助學生歸納計算正方形的公式,加深對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比較歸納。
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相同:都是求四條邊的和。
三、練習鞏固。
1、快速搶答,看誰答得又對又快。
課件依次出示:
長方形:長6米,寬3米,周長()米。
正方形:邊長12分米,周長()分米。
師:下面我們再運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打開課本第42頁,自己獨立完成第3、4兩題,同時指名兩位同學黑板板演。
(教師下面巡視,有必要的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完成“想想做做“第3、4兩題。
學生完成后。
(1)課件出示第3題。
師:你能說說為什么這樣做嗎?哪里告訴你是算這個長方形周長的?
生:跑一圈。(課件將“一圈“一詞圈出)。
師:你的眼睛真厲害,以后我們要注意這一類詞語。
(1)課件出示第4題。
師:哪里告訴你是算這個正方形周長的?
生:邊框。(課件將“邊框“一詞圈出)。
師:你真了不起。
設計意圖:由于課本上這兩題的難度不大,憑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這兩道簡單的實際問題沒有難度,所以這里放手讓學生自主在課本上解答,培養(yǎng)學生獨立審題、解題的能力,學生完成后,在校對過程中總結以后會經常出現一類求周長的詞語,如:一圈、邊框、四周等詞語。
3、拓展提升。
師:老師這邊還有一道和長方形周長有關的問題,你們敢挑戰(zhàn)一下嗎?(課件出示第4題:4、一個長方形的池塘,長126米,寬74米,小明每天早上繞著它跑兩圈,小明每天跑了多少米?)。
師:這道題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要求什么問題?
生:池塘的長是126米,寬74米,小明每天繞著它跑兩圈,問題:小明每天跑多少米?(課件依次標出這些信息)。
師:題目大家都清楚了,但是你們的表情告訴我你們有點困難了,請四人小組討論,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小組。
學生完成后,小組代表發(fā)言。
師:以后在做題時一定要報題目的意思弄清楚了在做。
三、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
你能用簡短的話告訴大家嗎?同桌互說,然后告訴大家。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總結,既可以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又可以使學生從中總結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了周長含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中,我從學生熟悉的學?;@球場導入新課,進而把它抽象成求一個長方形的周長。在求長方形的周長時,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并且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探索交流的時間。由于學生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樣的,讓學生尋求各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并不強求一致,同時又注意引導學生:策略一定要合理而科學。在這里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操作、交流等學習形式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已使學生感悟到學習方法,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就由學生主動去探索,展現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二
本課時的教學是在學生已認識了長、正方形,并了解和掌握了長、正方形的特點,學會了測量長度,了解一些測量單位,對周長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本課時的教學又為學生今后學習計算其它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奠定了基礎。
教材的設計是從聯系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重視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探索新知。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方法,從中總結歸納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進而讓學生獨立思考,進行推理,歸納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在學生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的基礎上,引導、組織學生通過探索活動總結出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準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推理能力,學會合作學習。
投影儀、每小組木棒4支(長、寬各一對)。
(一)動手操作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讓學生指出各個圖形的周長。
意圖:聯系學生已有的“周長”概念為探索“周長的計算”的活動予做準備。
2、讓學生分小組擺出一個長方形。
3、教師提出探索活動的目的、要求,并板書課題。
師:你能求出所擺出的長方形的周長嗎?這是我們師生今天要研究的課題。(師:板書:長方形的周長)。
(二)分級探究,發(fā)現規(guī)律。
1、教師提出要求:先量出長方形的長與寬,再通過不同的方法算出它的周長,請小組的記錄員做好記錄。
意圖:提出明確的要求,使學生明確思維方向。
2、學生分組進行探索活動。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意見:
(1)長+寬+長+寬。
(2)長×2+寬×2。
(3)(長+寬)×2。
意圖:通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意識,學會合作學習,讓學生從不同的方法得出探索結果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三)匯報交流,總結規(guī)律。
1、讓學生代表到講臺前,通過投影儀,說自己小組探索結果(教師邊板書上來)。
2、師生共同總結規(guī)律。(板書:長方形周長=(長+寬)×2)。
意圖:通過討論,引導學生總結出最簡捷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聚合思念能力。
練一練:
學生在所發(fā)練習紙上做練習。
計算下面各圖形的周長。(圖略)。
(1)長方形長12厘米,寬8厘米。
(2)長方形長10厘米,寬4厘米。
意圖:通過練習,鞏固學生的認識,初步形成能力。
(四)自我探究,擴展認識。
邊長6厘米(圖略)。
請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探求結果,總結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板書:正方形周長=邊長×4)(將課題補充完整)。
意圖:讓學生自己獨立探究,同時發(fā)展他們的推理能力。
(五)結合實際,學會運用。
讓學生結合自己身邊的長方形,正方形,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意圖: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中深化知識,并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靈活訓練,發(fā)展思維。
比較下面的兩個圖形,它們的周長相等嗎?(用投影儀)。
意圖:通過平移轉化成一個長方形,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
板書設計:
正方長周長=(長+寬)×2。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三
認知目標:
使學生能運用周長定義、長方形特征計算長方形周長。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數學,感受數學的樂趣,培養(yǎng)對數學積極的情感。
心理目標: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及合作習慣。
課前準備:發(fā)給每桌一張長方形紙;準備好點子圖;學生尺。
(一)復習鋪墊,回憶舊知。
板書課題“長方形的周長”(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預想:x長方形特征。
x“長”“寬”
x周長定義。
(學生回憶時,要求展開具體說,沒回憶到的由教師提示。)。
(二)創(chuàng)造情境,主動探究。
師:“今天老師請你們幫自己一個忙,好不好?”
師:“元旦快到了,搞聯歡的時候,我們需要把教室布置一下,其中有一項就是裝飾黑板,要把黑板的四周圍上彩帶,如果既不想浪費,還要圍滿,那需要買多長呢?現在你們就幫自己這個忙,提前預算一下,好不好?”
1、自由結組(個別組,教師幫忙分配)。
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辦法。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思路(組內同學可以補充)。
預想:x可以用繩量。
x可以用尺轉圈量。
x可以計算一下黑板四條邊的長度。
明確黑板是一個長方形,剛才這些方法最后的結果求得都是黑板即長方形周長。
師:“如果老師既沒繩又沒尺,那我們只能采用哪種方法來求?”
(計算的方法)。
需要知道:長?寬?或者四邊各是多少?
(在“毫米、分米”的認識一節(jié)中已經知道黑板長4米,寬1米)。
3、動筆算一算(能用幾種方法就用幾種方法求)。
4、全班交流。
預想:x4+1+4+1。
x4+4+1+1。
x(4+1)×2。
x4×2=81×2=28+2=10。
x4×2+1×2。
5、針對算式提問。
預想:x(4+1)×2中,“4+1”求得是什么?
為什么還要乘以2?
如果沒人提問,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提。
直觀演示:x長方形紙沿對角線對折,感知長方形包含兩個“長+寬”
x出示教具長方形框架,可以沿對角線拿開,再次感知長方形包含兩個“長+寬”
6、評價與交流。
師:“你認為哪種方法好理解?”
師:“你認為哪種方法簡單?”
師:“你喜歡哪種方法?”
師:“解題時使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好不好?”
(三)質疑問難,交流收獲。
師:“關于長方形你知道了什么?”
預想:x特征;長方形的周長含義;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
(四)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x小黑板出示例7(以練習形式完成,不寫答句)。
x量出長方形紙的長和寬(每桌一張)(單位可以是“…厘米…毫米”也可以是“…厘米”還可以是“…毫米”)。
(五)作業(yè)。
在家里或教室里找到三件長方形物品,量出它的長和寬并計算出它的周長寫在作業(yè)本上(或仿照例題、練習題聯系生活實際出題也可以)。
格式:
物品名稱:
長寬。
周長: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四
本課時的教學是在學生已認識了長、正方形,并了解和掌握了長、正方形的特點,學會了測量長度,了解一些測量單位,對周長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本課時的教學又為學生今后學習計算其它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奠定了基礎。
教材的設計是從聯系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重視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探索新知。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方法,從中總結歸納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進而讓學生獨立思考,進行推理,歸納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在學生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的基礎上,引導、組織學生通過探索活動總結出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準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推理能力,學會合作學習。
投影儀、每小組木棒4支(長、寬各一對)。
(一)動手操作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讓學生指出各個圖形的周長。
意圖:聯系學生已有的“周長”概念為探索“周長的計算”的活動予做準備。
2、讓學生分小組擺出一個長方形。
3、教師提出探索活動的目的、要求,并板書課題。
師:你能求出所擺出的長方形的周長嗎?這是我們師生今天要研究的課題。(師:板書:長方形的周長)。
(二)分級探究,發(fā)現規(guī)律。
1、教師提出要求:先量出長方形的長與寬,再通過不同的方法算出它的周長,請小組的記錄員做好記錄。
意圖:提出明確的要求,使學生明確思維方向。
2、學生分組進行探索活動。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意見:
(1)長+寬+長+寬。
(2)長×2+寬×2。
(3)(長+寬)×2。
意圖:通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意識,學會合作學習,讓學生從不同的方法得出探索結果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三)匯報交流,總結規(guī)律。
1、讓學生代表到講臺前,通過投影儀,說自己小組探索結果(教師邊板書上來)。
2、師生共同總結規(guī)律。(板書:長方形周長=(長+寬)×2)。
意圖:通過討論,引導學生總結出最簡捷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聚合思念能力。
學生在所發(fā)練習紙上做練習。
(1)長方形長12厘米,寬8厘米。
(2)長方形長10厘米,寬4厘米。
意圖:通過練習,鞏固學生的認識,初步形成能力。
(四)自我探究,擴展認識。
教師在投影儀上出示一個正方形,讓學生自己探求正方形的周長如何計算:
邊長6厘米(圖略)。
請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探求結果,總結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板書:正方形周長=邊長×4)(將課題補充完整)。
意圖:讓學生自己獨立探究,同時發(fā)展他們的'推理能力。
(五)結合實際,學會運用。
讓學生結合自己身邊的長方形,正方形,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意圖: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中深化知識,并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靈活訓練,發(fā)展思維。
比較下面的兩個圖形,它們的周長相等嗎?(用投影儀)。
意圖:通過平移轉化成一個長方形,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
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五
《長方形的周長》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學會了測量并對周長的概念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課時的教學,使學生學會測量長、正方形的周長,掌握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并會計算它們的周長。
三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平面圖形,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習熱情。通過摸課本,課桌等面的邊線,量長、正方形紙的各邊,發(fā)現長、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明白長、正方形的周長公式算理。
1、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并掌握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會策略的多樣化。
3、在測量、計算、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并能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
重點: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難點:能運用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課件、長正方形生日卡片、尺子。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生日卡片,要求給四周裝上花邊。
2、猜一猜,哪張卡片需要的花邊長?
3、導入,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
(一)探討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第48頁長方形插圖。
2、請學生獨立看圖,先自己說說圖意,說說什么是長方形的周長。
3、匯報各自的算法:
方法一:先量出4條邊的長度,再加起來。
5+3+5+3=16(厘米)。
方法二:先分別量出長和寬的長度,再把2個長和2個寬加起來。
5×2+3×2=16(厘米)。
方法三:先把一個長和一個寬加起來,再乘2。
(5+3)×2=16(厘米)。
4、理解并比較計算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
1、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
2、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匯報各自的算法。
方法一:把4條邊長加起來。
3+3+3+3=12(厘米)。
方法二:4條邊都是3厘米,邊長乘4就可以了。
3×4=12(厘米)。
4、比較,選擇最簡方法。
三、鞏固練習:
2、再次拿出生日卡片,讓生量一量,再算出各圖形的周長。見證課前到底誰猜對了。
四、拓展延伸:(課件出示)。
引導學生認真分析題意,學生可能只想出一種方法,教師予以點撥。
五、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yè):
“練一練”第3、4題。
5+3+5+3=16(厘米)。
3+3+3+3=12(厘米)。
5×2+3×2=16(厘米)。
3×4=12(厘米)。
(5+3)×2=16(厘米)。
《長方形周長》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學會了一定的測量方法,并對周長的概念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課時的教學,使學生學會測量長、正方形的周長,掌握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并會計算它們的周長。本節(jié)課教學時,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展開教學的:
一、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生活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學生已經學習了平面圖形,有了一定的知識經驗,教師聯系班級中的實際情況,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習熱情。
生3、兩張的花邊一樣長吧?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猜個不停,這樣調動了課堂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通過具體的情境引入新課,使學生既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又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帶著問題去探究,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長、正方形的周長概念時,通過讓學生摸課本,課桌等面的邊線,量長、正方形紙的各邊,讓學生理解周長的概念,經歷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并在其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做數學”中學會知識,并為求周長作鋪墊。這樣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積極探究,合作交流,在多種方法的探索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發(fā)現長、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明白長、正方形的周長公式算理。
三、緊扣教學目標,恰當把握教學要求。
《長方形周長》的教學,教材并沒有概括出相應的計算公式,而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得出了多種計算方法,然后問學生,你認為哪種方法比較好,你喜歡哪一種方法,進一步體會周長的含義,掌握周長的計算方法。這節(jié)課我沒有把公式強加給學生,而是尊重學生的意見,讓他們運用自己想出的方法來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學生真正掌握了求周長的方法。
但是,這節(jié)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從課堂上學生的信息反饋來看,學生的語言表達不夠清晰,不夠流暢,可見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對學生的口語表達指導不夠,要求不嚴,以至于學生回答問題不完整。另外,測量、探討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時,用時過多,以至于忘記測量、計算生日卡片的周長這一活動環(huán)節(jié),沒有做到首尾呼應。課堂教學時間沒有把握好。這些不足之處還有待在今后工作中不斷改進,才能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六
1.通過觀察、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過程,加深對周長的理解,初步形成計算周長的能力。
2.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發(fā)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探究的意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使學生認識到相同個數的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并能理解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為什么不相等。
實物投影儀一臺、長方形正方形紙各一張大的、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硬紙片每小組20張。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北菊n設計以這一基本理念為指導,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和“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線”,重社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鼓勵算法多樣化,努力使學生在探索交流中獲得新知,同時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1.提問: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周長”,誰來舉例說明周長是什么意思?
(教師可多讓幾位學生舉例說說,學生的回答肯定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有困難可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三角板、課桌面、樹干等說起,再逐步抽象到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指什么。)。
3.導入: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舉例以及指一指知道了周長的意思,我們來看生活中的一個問題。
1.投影出示課本上的例題,學生讀題。
2.“理清題意。
師:看懂了題目的意思,誰來告訴同學們你對這個問題是怎么理解的?
(通過指一指、想一想使學生認識到求籃球場的周長實際上就是求籃球場四條邊長度的總和。)。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對題意理解得很清楚,下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道題你準備怎樣解答?
(這里注意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想的方法來算一算這個籃球場的周長。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做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師:從同學們的臉上我就知道大家都成功了,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拿到前面來展示一下?
(學生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自己的方法,同時要求學生說出這樣做的道理。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板書)。
學生的方法可能有以下這四種:
(1)26+14+26+14=80(米)。
(2)26+26+14+14=80(米)。
(3)26*2=52(米)。
14*2=28(米)。
52+24=80(米)。
(4)26+14=40(米)。
40*2=80(米)。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認識到這里求長方形籃球場的周長無論用哪種方法都要知道它的長和寬。)。
師:請同學們說說,你喜歡用哪一種方法?并說說這種方法的意思。
(這里教師要注意讓學生說完整的話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更要注意調控課堂。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各人喜歡的方法肯定有所不同。在討論四種方法時可能對第1種方法和第2種方法不屑一顧,從而有些不耐煩,教師要及時對該同學的發(fā)言進行肯定并重復,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從而滲透體現新課標“鼓勵算法多樣化”的新理念。)。
(學生交流后請一名學生總結一下。)。
師: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是有這么幾種,今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長方形的周長。
4.“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對個別差的可稍作指點。集體訂正后可粗略統(tǒng)計正確情況。)。
5“試一試”。
師:通過這兩題可以看出同學們對如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掌握得很好,如課換成正方形如何求它的周長呢?(投影出示試一試)。
師:這題是老師把算式寫在黑板上再來分析呢?還是同學們償試一下自己解答呢?
(學生練習,靜等幾分鐘。)。
(討論后請一組派個代表匯報,其它組如有不同意見可補充。)。
1.“想想做做”第3題。
(要求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解答,集體訂正時注意了解全班的正確率。)。
2.“想想做做”第4題、第5題。
(要求學生先默看題目,然后說說對題目的理解,使他們認識到第4題實際上就是求一個長2米、寬1米的長方形的周長。第5題實際上就是求邊長是6米的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這里可讓前面題目做錯的同學上前板演,再有針對性地訂正。)。
3.“想想做做”第6題。
師:下面我們來玩一個“拼圖”游戲,大家有興趣嗎?(投影出示題目)。
師:請各組同學拿出小正方形紙片,同心合力,先按要求拼出圖形,再討論出問題的。
答案,同時請組長安排一名同學作好記錄。
(學生動手操作、合作討論,教師可參與其中一組。)。
學生到實物投影儀前匯報,肯定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答案。
(這里讓學生稍作討論,努力通過學生的回答得出因為拼出的兩個長方形的長和寬不同,所以周長也就不同,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拼出的長方形的周長與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長短有關。)。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你有什么收獲?你能用簡短的話告訴大家嗎?同桌互說,然后告訴大家。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七
1.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概括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計算公式。
2.初步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和求知欲。
概括和抽象出長(正)方形周長公式。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都喜歡看《貓和老鼠》的動畫片嗎?今天,進行了一場競走比賽,他們?yōu)檫@事爭論不休,請看大屏幕:貓和老鼠各沿著長方形和正方形跑一圈,他們誰跑的路線長?喜羊羊和灰太狼可不是光憑你們的猜想就能說服的,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讓他們心服口服。你覺得貓和老鼠走的路線與我們所學的哪一個數學知識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揭題:你們真聰明!老師非常欣賞你們對數學的敏感。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問題。
二、探索新知:
1.擺一擺,一個長6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一生上臺擺)。
生:四條邊的長度之的和。
師:我把這個長方形放大放在黑板上,求黑板這個長方形的周長,要量出哪些長度?
生:一條長和一條寬。
師:為什么不量出4條邊的長度?
生:因為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地板書所擺小棒的長度。追問:現在可以求出它的周長了嗎?
3.用小棒來與同桌說明你的算法。
反饋:1生。
4.反饋交流算法。
引導:從同學們的臉上,我可以看出你們肯定有成果了,誰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學生說教師板書。要求用小棒說清這樣做的道理。)。
(1)6+4+6+4=20(厘米)周長=長+寬+長+寬。
(2)6×2+4×2=20(厘米)周長=長×2+寬×2。
(3)(6+4)×2=20(厘)周長=(長+寬)×2。
(誰來說說他的算法,你理解了嗎?)。
5.交流討論,優(yōu)化算法。
小組交流討論:
(1)這三種算法有什么相同點?
(2)有什么不同點?
(3)你喜歡哪種算法?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八
3、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周長的計算,
理解圖形的拼剪引起的周長的變化。
一、梳理舊知:
1、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和正方形了,誰能說說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先閉上眼睛想一想,再與同桌交流)。
你能整理成下列這張表嗎?
圖形。
相同點。
不同點。
邊
角
四條邊關系。
周長計算公式。
長方形。
正方形。
師:用手指一指課桌面和長方形紙(學生人手一張)的周長。(學生用手指周長。)。
二、引導探究,質疑拓展。
1、要知道這張長方形紙的周長,首先要知道什么?
(教師出示板書長25cm,寬20cm。)。
在紙上計算周長。
一學生板演,完成后并說說為什么這么做?
2、誰能在這張長方形紙上找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并說說理由。(學生操作)。
為什么用寬邊去比?
3、教師將一張長方形紙剪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并貼在黑板上。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5、師:剪下的這個圖形的周長怎么求?為什么?(學生獨立完成,同時請兩個解法不同的學生板演,再交流方法。)。
6、仔細觀察原來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和剪開后的兩個圖形的周長,你發(fā)現了什么?
(1)為什么剪開后兩個圖形的周長比原來一個圖形的周長要長呢?(同桌討論后再交流)。
(2)假如把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想一想,周長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三、鞏固深化,應用延伸。
1、列式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思考過程。
2、考考你。
多種方法分別請學生上來板演,講解思考過程。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九
1、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時發(fā)展他們的空間想象力。
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及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教學關鍵點:讓學生在自己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算法。
釘子板、直尺。
說:“請運動員小兔沿第一塊草坪跑一圈,運動員烏龜沿第二塊草坪跑一圈?!毙⊥靡豢粗钡卣f:“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烏龜的長!”
小組討論解決方法:小組討論看你們有幾種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匯報結果。
小組討論后匯報小結:寬+長+寬+長=周長寬+寬+長+長=周長寬×2+長×2=周長(長+寬)×2=周長師: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有這么幾種,這里的每一種方法都很棒,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你最喜歡哪種方法呢?今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長方形的周長。
2、小龜的路程提問:怎樣計算烏龜的路線(正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小組討論解決方法:討論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你有哪些方法?總結成公式。
匯報結果:邊長+邊長+邊長+邊長=周長邊長×2+邊長×2=周長邊長×4=周長。
3、得出他倆的路程一樣長烏龜和兔子比賽究竟誰勝利了?(對,小兔獲得了勝利。)。
4、給小兔點掌聲,有錯就改,真棒!希望我們也能像小兔那樣作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學生。
2、求數學課本封面的周長:(學生測量、計算。)。
3、求毛巾的周長:(出示)。
4、求跑兩周多長:(出示)5、求籬笆的長:(出示)。
1、尋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長的知識?(3-5個)。
2、小組為單位,搜集數據計算教室門、窗、課桌、凳子面的周長。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十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是本冊教材圖形與幾何中的教學內容之一。本課教材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前一課經歷了許多測量實踐活動了解周長的一般意義;了解了規(guī)則圖形和不規(guī)則圖形周長求法的基礎上的教學。學生通過自主探索,驗證猜想,合作交流,推導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學好這一內容將為今后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其它圖形的周長以及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認識了周長,能夠先進行度量,再計算圖形周長。學生個性差異大,課堂學習過程中自控力不強,學生排斥對話式的教學方式。因此,課堂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方法,多樣的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判斷、做出選擇。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逐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知數學是有趣有用的,初步了解數學的價值。
2、對日常生活和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3、在創(chuàng)設情景中,培養(yǎng)嚴謹求真、刻苦鉆研的學科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確立了如下教學重點、難點。
說教法: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十一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是本冊教材圖形與幾何中的教學內容之一。本課教材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前一課經歷了許多測量實踐活動了解周長的一般意義;了解了規(guī)則圖形和不規(guī)則圖形周長求法的基礎上的教學。學生通過自主探索,驗證猜想,合作交流,推導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學好這一內容將為今后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其它圖形的周長以及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認識了周長,能夠先進行度量,再計算圖形周長。學生個性差異大,課堂學習過程中自控力不強,學生排斥對話式的教學方式。因此,課堂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方法,多樣的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判斷、做出選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逐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知數學是有趣有用的,初步了解數學的價值。
2、對日常生活和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3、在創(chuàng)設情景中,培養(yǎng)嚴謹求真、刻苦鉆研的學科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確立了如下教學重點、難點。
說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思維,發(fā)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诒竟?jié)課的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規(guī)律出發(fā),為了更好的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化解難點,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操作發(fā)現。
(2)巧設疑問,體現兩“主”。
(3)運用遷移,深化提高。
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貴在擇法”,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將指導學生學會觀察、比較、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
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情境導入、探索新知、實踐應用、反饋總結。
(一)情境導入(3分鐘)。
我以學生熟悉的龜兔賽跑的故事情境引入,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學習的情境,提出學習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要講述的內容,以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是數學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二)探索新知(20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為了突出教材的重點,明了分析教材的難點,在探索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過程中,我設計了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總結歸納這三個環(huán)節(jié)。
1.首先讓學生回憶長方形的特點,學生很容易得就得出長方形的對邊相等這一特點,然后利用周長的定義,讓學生獨立算出小兔子所走的路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讓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第三種計算公式是最簡便的。在此基礎上,反問:要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考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接下來是探索正方形周長公式,有了前面探索長方形周長的鋪墊,本環(huán)節(jié)我完全放手給學生。由于正方形的四條邊長度相等,所以學生很容易得出5+5+5+5=20;5×4=20,通過比較學生很容易看出第二種算法簡便,重點讓學生說出5和4分別代表什么,從而得出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三)實踐應用(15分鐘)。
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有層次、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填一填、選一選、判一判等多種形式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新知。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拓展練習,深化教學內容,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四)反饋總結(2分鐘)。
讓學生自己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既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回顧與整理,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表達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十二
在小學階段分別安排了物體與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其他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等內容。
本節(jié)課是學生學習并了解平面圖形計算的第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周長的意義及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對問題的探究,讓學生在經歷數學化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思考的合理性與價值,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應用意識,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我擬訂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合作探究,發(fā)現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利用這些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在探究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探究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并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的難點:是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最優(yōu)化計算方法。
(四)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卡片、尺子。
二、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活動有這樣的要求:教師應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依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從學生感興趣的事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相互交流。通過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活動,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景,設疑激趣;小組合作,探索新知;聯系生活,解決問題;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一)創(chuàng)設情景,設疑激趣。
在動物王國里,有對有趣的好朋友。它們是蝸牛先生和螞蟻xxx。它們倆都很喜歡散步。蝸牛和螞蟻每天分別沿著這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走一圈。有一天,它們卻吵了起來,吵什么呢,原來,它們倆都說自己每天走的路程比對方長。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設計思路:我從生動的故事情境引入,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學習的情景,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小組合作,探索新知。
1、想一想:我們要計算兩個圖形的周長,要知道些什么?怎樣才能知道?在小組里交流。
2、量一量:小組合作,動手量出計算這兩個圖形所需要的數據。
3、議一議:小組討論,有了這些數據,該怎樣計算這兩個圖形的周長。
4、算一算:獨立計算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并在小組里交流。
5、說一說:把自己的算法跟全班的同學說一說。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十三
上周我們學校開展了校級中心研究課,聽了岑老師的課,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這是一節(jié)高效課堂模式的課,與以往的傳統(tǒng)模式不同,使我有了向岑老師學習的機會,所以說談不上是評課,而是我聽課的收獲吧。
岑老師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一課,教學目標明確、具體,自學指導設計合理、清晰、操作性強,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符合教材和課程標準要求。再加上她豐富的教學經驗,扎實的基本功。所以老師看上去從容不迫,學生學得積極主動,通過課前的獨學、對學、群學,到課堂的大展示,使得課堂上呈現出濃濃的探索學習的氛圍。
我覺得這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亮點:
數學知識的學習有時是枯燥的,但是本節(jié)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與生活有關,為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提供了一個親切熟悉的環(huán)境。周長的概念對小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機械地學習只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本節(jié)課從我們熟悉的籃球場入手,引入自然。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過程,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
對學生而言,知識的獲取不應該是教師直接給予的,而是在充分經歷數學的過程中逐步構建的在出示了場景圖以后,岑老師馬上請一位學生展示:指出它的周長并思考:要求長方形的周長,我們必須知道什么?同學們討論得出答案以后又及時讓學生展示多種計算方法,充分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培養(yǎng)了學生解題的方法多樣化的能力。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著依賴性。在得出長方形周長的求法之后,岑老師根據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層次不等,難度遞進的一系列鞏固練習,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理解,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對知識進一步進行內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岑老師善于抓住課堂上學生容易犯錯的地方,適時介入強調。例如:本節(jié)課中,在求長方形的周長方法3里,關于(12+8)*2要不要加括號,岑老師及時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不加括號,求出來的是什么?讓學生了解正確的做法,從而避免以后的學習中出現類似的錯誤。
總的來說,岑老師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理念是體現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目標效率高意識強。讓學生在展示中發(fā)揮自己潛能。這是一節(jié)有效高效的課堂,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借鑒。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十四
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本課內容是在前幾冊直觀認識角、線段以及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礎上,老師和學生一起認識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并理解掌握周長的計算。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測量,小組一起討論學習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方法。要求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興趣和合作學習能力,為后面學習周長公式的變式運用及拓展和四五年級的長、正方形的面積等的學習作鋪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內容。
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對象是三年級學生。從心理特征和族狀況來說,他們已經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對未來世界充滿著更多的猜想和探索欲望。他們的年齡特點主要還是以直觀教學為主,通過動手實踐測量,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豐富學生的感性到理性的認識。《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課的.設計就以這一基本理念為指導,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為主線,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借助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手段,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使學生在學習交流中主動探究,獲取知識,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觀察、測量、討論的活動,使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過程,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意義,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能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3.發(fā)展學生的初步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十五
愛迪生曾說過:“我從來沒有做過一次偶然的發(fā)明,我的一切發(fā)明都是深思熟慮,嚴格實驗的結果。”教學也是一樣,學生的動作和思維密不可分的,讓他們親手去拼一拼、圍一圍、量一量,使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形象化、具體化,使他們在動手操作中獲取新知識。根據本節(jié)課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按照學生認知規(guī)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我主要采用了操作嘗試、觀察對比、發(fā)現歸納等方法進行教學。
“一切真理都要讓學生自己去獲得,由他重新發(fā)明,而不是草率地傳遞給他?!睘榇耍以诮虒W中通過讓學生嘗試圍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后,分別求出它們要用多長的線,嘗試感受“所有邊長的總和”是指什么?繼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求兩個正方形物體的周長,讓學生觀察、對比,從而發(fā)現求正方形周長和的一般方法和簡便方法。
如果學生能把概念、公式、方法等,通過自己的努力嘗試去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出來。那正是我們課堂教學中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迫切要求。為此,我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力求做到這一點。
為了更好實現以上的觀點,我在課前準備了自制的課件、釘子板、尺子、正方形的硬紙,而學生準備好釘子板、橡皮筋、尺子等,為課堂教學作好充分的硬件的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十六
《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是小學數學第五冊圖形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劉老師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使數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除了老師良好的教學基本功和數學素養(yǎng)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學生的表現更加引起了我的關注,整堂課中學生圍繞老師的問題積極熱烈地開展了討論,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有各自的想法,并且在和同學的不同觀點比對之后,能判斷選擇出更優(yōu)的計算方法,同時運用知識的遷移自己得出如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首先,教師準備充分,設計的課件精美而不嫌花哨,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參與積極性,同時又不會因漂亮的圖片轉移了學生的注意力。
其次,學生課前自學有效。學生在快樂自學中已經基本掌握了部分方法,這樣在小組合作和全班交流時看出了成效。
第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整節(jié)課中,老師設計了許多的問題,頻率較高,面較廣,學生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都能作出及時準確地回答,沒有重復發(fā)言和言不達題的,而且當一個學生的回答有錯誤時,其他的學生能及時地判斷和修改,對于表達不完善的發(fā)言,更能加以補充說明?!奥牎笔菍W生思考和作出回答的前提條件,只有學生進行認真的傾聽才能有良好的發(fā)言,從而使教學的過程更加流暢,使課堂討論的氣氛更加熱烈,學生的思維得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良好的數學語言的表達。整節(jié)數學課中,學生的回答充分體現出數學的特點,語言的表達科學,簡練。從學生數學語言的運用和表達也看出了這個班級的學生對長方形概念掌握得很好,能清楚地利用特征得出周長的計算方法。
第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的品質。學習數學除了有良好的習慣更應該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從而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學習的品質。在學習好長方形周長時,老師設計了一個練習,計算兩個長方形圖形的周長,其中一個是正方形。學生在交流發(fā)言時,首先想到了4×26這樣的算式,理由是:長方形是兩組對邊相等的,把長和寬加起來后乘2,正方形是4條邊都相等的,所以只要乘4就可以了。
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多做多說多看多交流,放手使學生在動手中深刻的體會,
并且驗證自己的觀點,并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與合作,得出結論。使學生操作,思維,語言相結合,深刻的體會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這樣的設計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鍛煉。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十七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發(fā)現的主體,實踐的主體。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因為這種發(fā)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規(guī)律和聯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學習的機會,提供嘗試探索的空間,使學生樂于、善于自主學習,能主動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求解決途徑。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經常進行合作學習訓練,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觀點激烈交鋒,在磨擦碰撞中閃耀出智慧的火花,實現知識的學習、互補和再創(chuàng)造。
在周長的認識過程中,我充分讓學生動手,從“看”到“指”從“指”到“描”,又從“描”到“量”。不斷更新的活動對學生來說充滿了挑戰(zhàn),使學生對周長的認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動機,使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學習效果很好。
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給學生探索、發(fā)現知識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又能合組員之間形成觀點交鋒,思維共享,達到學習互補的目的。因此在片段二的教學過程中,我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地位和主動性的發(fā)揮,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盡可能讓學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自主評價,自我感悟,老師成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和共同參與者。通過小組交流,學生從實踐的角度對其可行性加以思考、比較與取舍。體現了“跳出數學教數學”的教學思想,充分地讓學生經歷了“數學化”和“再創(chuàng)造”的學習探究過程,為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十八
我覺得這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亮點:
數學知識的學習有時是枯燥的,但是本節(jié)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與生活有關,為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提供了一個親切熟悉的環(huán)境周長的概念對小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機械地學習只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本節(jié)課從我們熟悉的籃球場入手,引入自然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過程,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
對學生而言,知識的獲取不應該是教師直接給予的,而是在充分經歷數學的過程中逐步建構的。在出示了場景圖以后,岑老師馬上請一位學生展示:指出它的周長并思考:要求長方形的周長,我們必須知道什么?同學們討論得出答案以后又及時讓學生展示多種計算方法,充分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培養(yǎng)了學生解題的方法多樣化的能力。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著依賴性。在得出長方形周長的求法之后,岑老師根據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層次不等,難度遞進的一系列鞏固練習,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理解,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對知識進一步進行內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岑老師善于抓住課堂上學生容易犯錯的地方,適時介入強調。例如:本節(jié)課中,在求長方形的周長方法3里,關于(12+8)*2要不要加括號,岑老師及時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不加括號,求出來的是什么?讓學生了解正確的做法,從而避免以后的學習中出現類似的錯誤。
總的來說,岑老師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理念是體現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目標效率高意識強。讓學生在展示中發(fā)揮自己潛能。這是一節(jié)有效高效的課堂,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借鑒。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十九
1、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時發(fā)展他們的空間想象力。
3、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及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讓學生在自己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算法。
課件、釘子板、直尺。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同學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自從“龜兔賽跑”兔子失敗之后,它一直很不服氣,就想找個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這一天,在遙遠的森林里,動物又舉行了一次龜兔賽跑。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裁判員虎王正在宣布比賽路線。說:“請運動員小兔沿第一塊草坪跑一圈,運動員烏龜沿第二塊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著急地說:“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烏龜的長!”
師述:到底小兔跑的路程是不是比烏龜的長呢?咱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多媒體課件)
你有辦法判斷出誰跑的路程長嗎?
學生討論。(得出可以比較這兩塊圖形的周長。)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出示目標指名讀讀)
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兔子的路程:
提問:兔子的路線有什么特點?(長方形)
長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呢?
怎么算長方形的周長呢?
小組討論解決方法:小組討論看你們有幾種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小組討論后匯報小結:
寬+長+寬+長=周長寬+寬+長+長=周長
寬x2+長x2=周長(長+寬)x2=周長
師: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有這么幾種,這里的每一種方法都很棒,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你最喜歡哪種方法呢?今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長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二十
徐春影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一課,目標明確,設計有條理,再加上豐富的教學經驗,厚實的語言功底。所以老師看上去從容不迫,但是學生卻學得積極主動,學生時而獨立思考,時而合作交流,還有適時的展示匯報,使得課堂上呈現出濃濃的探索學習的氛圍。
我覺得這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亮點:
數學知識的學習有時是枯燥的,但是本節(jié)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與生活有關,為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提供了一個親切熟悉的環(huán)境。周長的概念對小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機械地學習只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本節(jié)課從為幫老師想辦法解決需要多長的絲帶入手,引入自然、貼切。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過程,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學生而言,知識的獲取不應該是教師直接給予的,而是在充分經歷數學的過程中逐步建構的。在出示了長方形以后,徐老師馬上請一位學生指出它的周長并思考:要求長方形的周長,我們必須知道什么?同學們討論得出答案以后又及時讓學生動手測量各邊的長度并用多種方法計算,充分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培養(yǎng)了學生解題的方法多樣化的能力。
著依賴性。在師生共同得出長方形周長的求法之后,徐老師根據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層次不等,難度遞進的一系列鞏固練習,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理解,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對知識進一步進行內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徐老師善于抓住課堂上學生容易犯錯的地方,加以強調。例如:本節(jié)課中,在求長方形的周長方法3里,關于(12+8)*2要不要加括號,同學們的意見產生了分歧,這是蔡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不加括號,求出來的是什么?讓學生了解正確的做法,從而避免以后的學習中出現類似的錯誤。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篇二十一
聆聽了王老師和馮老師的這節(jié)《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課,感覺受益很深。整個課堂教學我覺得可以用十二個字來概括:情景生動,真實自然,重點突出。在教學設計上兩位老師都注重了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動腦思考,動手驗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成為積極的行動者、積極的參與者和合作者,通過合作交流,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觀點激烈交鋒,在磨擦碰撞中閃耀出智慧的火花,實現知識的學習、互補和再創(chuàng)造。
馮老師創(chuàng)設的龜兔賽跑的情景貫穿整節(jié)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細節(jié),指導點撥到位,如學生列式:6+4+6+4時及時的問每個數各表示什么,(6+4)*2時,問為什么上括號等。注重情景的完整性,探究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后,及時解決了開課時提出的問題。并從中教育學生各有所長,互相學習。
王老師的課最大的特點是把數學跟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覺得原來在生活中數學很有用,激發(fā)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王老師的復習很有效,尤其是對于周長的概念的理解,讓學生用手指繞長方形和正方形一圈,感受周長,對于后面的周長計算可以說已經突破了難點。在展示學生的探究結果這個環(huán)節(jié),王老師讓學生用學具擺在黑板上,直觀便于理解,學生的講述也很條理,清晰明了。老師在每一種方法之后都追問根據什么,使學生的知識更加系統(tǒng),并知其所以然。在學生得出的三種方法后,老師用一句“選擇第三種方法的'學生很有智慧”來引導學生選擇我們所希望的,王老師也很有智慧。
我們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設計精彩練習,促進概念內化生成”,我覺得兩位老師都體現的很好,尤其是練習,可謂是各領風騷。
建議:
馮老師:
1、(6+4)x2這個算是的讀法應該再強調一下,是6和4的和乘2。
2、老師還是有點包辦的意思,如判斷題的第5小題,問“差在哪兒了”我覺得學生完全可以自己說出來。
王老師:練習中1、2題和3題難度差異太大,可以中間稍微有個過渡,3題可以再往后放放。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96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