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教學步驟和方法是教師教學時的重要參考,它們能夠幫助教師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知識。教案的編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合理安排教學步驟和教學活動。編寫教案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下面是一些教案范本供教師們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備課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漫漫人生路,其實關鍵的只有幾步。初中是人生關鍵步履中的第一步。邁好它關系到學生的將來,牽動著家長的希望,這使身為初中教師的我們深感自己責任巨大。而作為預備新生的班主任,我們的工作和責任更是重中之重,因為預備新生一入學,就是站在了邁入青春、步入人生之旅的起跑線上,開始的步子扎實與否,其穩(wěn)健程度,無一不影響著他們今后的發(fā)展道路。剛進入初中的預備學生,從心理上對別人的依賴程度還很高,非常需要老師及時積極的引導。因此,作為學生引路人,我們必須幫助學生邁好這起跑線上的第一步,這其中組織好第一次班會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形式:教師主講。
教學內容:
一、自我介紹。
教師自我介紹。
學校文化背景介紹---我們學校是三十年名校,培養(yǎng)了很多驕傲的學子,有清華高材生,有各行各業(yè)的管理人才,這些優(yōu)秀的校友在學校的領導下有自己的成才方式,這就離不開我們的共同努力,有老師的付出,也有學生的奮斗。我們都知道,建房子最開始的時候是打好地基,練武功也一樣,都是從最先的扎馬步這些開始,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做一件事必須得從一開始就做好,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作為預備班的我們就要踏踏實實地邁好第一步。
二、靜坐三分鐘。
靜坐后,在黑板上寫上“昨天——今天——明天”這幾個大字。
我們的一生一共有多少天呢?其實,只有三天,這就是“昨天”“今天”“明天”?!白蛱臁币殉蓺v史;“今天”拼搏努力;“明天”才會美麗。
三、行為規(guī)范教育。
基本要求:今天我們走進了這個新集體——預備(1)。這個新集體如同我們自己的家,是個大家庭。這個家有48個成員,47個學生加1個我,我們生活在一起,學習在一起,成長在一起。四年的時間。我們要愛護這個家,為這個家盡自己的綿薄之力。誰也不能做有損集體利益和集體榮譽的事。作為一個集體,必須要團結,班集體的每一份子都要有強烈的集體意識,班級的榮辱觀,我們做一件的事的時候要想一下,你的這個行為是否會影響其他人,是否會給班集體帶來什么影響,只有班集體好了,大家才會共同進步,才會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個道理跟每一個小家庭一樣,家庭和睦,樣樣第一,那么這個家就一定是一個五好家庭。
具體表現(xiàn):校規(guī)、班規(guī);課上、課下;校內、校外。課上、課下:(1)上課不得遲到或早退,班干部做好記錄;如有特殊情況需請假,三個步驟完成后才算請假成功,寫請假條,在我批準后;給任課老師說明情況,給值日班長說明情況(2)按時出勤,早操,升旗儀式都要按時參加。(3)課堂上,認真聽講,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打瞌睡,講話,看其他書籍,頂撞老師),做好作業(yè),每天按時完成作業(yè)。(4)積極參加勞動,每天都做好清潔衛(wèi)生。(5)安全,放學后及時回家,不吃路邊小攤上食物,從東西穿馬路走斑馬線。
習慣的養(yǎng)成:學習習慣、生活習慣。
第一:要主動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中學改變了小學那種事無巨細式的教學方式,老師往往集中講解難點、要點,并且講過就不再重復,我們要主動去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包括語音、板書、思路、要求以及某些教學習慣。想做到這一點有兩個訣竅:一是預習,拿著書本隨便翻看不是預習,預習是把第二天的功課盡可能看懂,并找出不懂的地方,在課堂上做為重點聽,這可以提高我們的聽課效率,培養(yǎng)自學華考范文能力。二是多請教,主動把自己的學習狀況向老師介紹,有問題就大膽問,千萬不要礙于面子而把聽不懂的知識留到明天,從一開始就不能欠學習賬,否則學習中的漏洞越來越多,到了高年級就難以彌補了。
第二:要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要解決科目多,學習量大的問題,最好方法就是制定學習計劃。包括長期計劃,新學期我的目標是什么,到期中期末我要達到什么水平,還可以找個競爭對手來激勵自己;此外還有短期計劃,也就是周計劃、天計劃,比如:我怎樣安排這一天的學習和玩耍時間,利用什么時間做哪門作業(yè),何時預習,何時做系統(tǒng)復習等等。只要這樣踏踏實實完成每天的計劃和小目標,就可以自如地應對新學習,達到長遠目標。
三要:注意摸索適合自己的學法,學會自己吃飯。課堂上做好筆記,在初中階段學習方法的重要性體現(xiàn)的尤為突出,因為學習的難度加深、靈活性加大,不能單憑死記、死學,要講究記憶的方法,注意對知識的消化和理解。而且各學科的特點不同,學法也有區(qū)別,我們在新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不斷反思和調整,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法,做到事半功倍。
2、生活習慣:以新的行為規(guī)范要求自己,到了中學階段,許多行為規(guī)范發(fā)生了變化。一進入中學校門,你就要認真學習《中學生守則》,知道作為一名中學生,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努力進行行為規(guī)范的訓練。同學們,行為規(guī)范看上去都很細小,對于你來說只要用心就會做得很好,養(yǎng)成良好習慣,邁好中學生活第一步。生活就是一方沃土,你播種什么,就會收獲什么:播下一種心態(tài),收獲一種思想;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動;播下一種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命運。良好的書寫習慣、良好的作業(yè)習慣、良好的紀律習慣、良好的聽課習慣、良好的自我學習習慣,都會奠定我們中學以后的命運。選擇從現(xiàn)在開始,讓良好的習慣成就我們的未來。
具體看《x中學一日常規(guī)》《學生日常規(guī)范訓練應知、應會、應行要求》。
四、結束語:
最后送給學生一首詩以共勉:
做最好的你。
如果你不能成為山頂上的青松,
那就當棵山谷里的小樹吧。
如果你不能成為一棵大樹,
那就當叢小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為一叢小灌木,
那就當一片小草地。
如果你不能成為一條大道,
那就當一條小路。
如果不能成為太陽,
那就當顆星星。
決定成敗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
而在于做一個最好的你。
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性。
學?;厩闆r介紹。學生到了新學校,一定充滿了好奇心和神秘感,學校抓住這個時機,介紹學校的變遷發(fā)展、近年來取得的成績,以及學校的設施、基本管理情況等,增加學生對學校的熱愛之情,產生“以校為榮”的自豪感。介紹學?;厩闆r不一定要開會,可引導學生參觀學校榮譽室、實驗室、圖書室、微機室,欣賞學校文化長廊,這樣的“走讀”教育效果更佳。
學校生活基本常識教育。利用入學教育的機會,對學生生活給予指導,告訴學生學校作息時間,生活上有了困難,應該及時尋找相應的管理教師和班主任解決等。讓已經習慣學校生活的高年級學生成立志愿者小組,幫助新生適應學校生活,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告訴學生學校有關制度要求。制度不少,但是有先后與輕重緩急之分,有些可以在學校管理過程中逐步落實,但是像和學生人身健康密切相關的安全制度和請假制度、一日生活常規(guī)、一日學習常規(guī)等基本要求都要及時告知學生。只有學生了解這些要求,并且落實在行動上,學校才能很快進入有序狀態(tài),避免忙中出亂,忙中出錯。相關制度可以通過學校大會、班會課,或者警示、公示的形式進行,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全。
了解班級和教師情況。學生可以通過自我介紹,相互熟悉情況,班主任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初步了解學生,建立班級組織,討論班級發(fā)展目標,制定班規(guī)班約。班主任還要向學生介紹班級任課教師情況,任課教師也不妨在見面會上自我介紹,寫出對學生新學期的寄語。這種親近的互動方式對以后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大有好處。
小學備課教案篇二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倍的認識、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及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倍的認識是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數(shù)的運算”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比率。比率這一概念在數(shù)學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學生以后學習比例、一元函數(shù)的基礎。理解兩個量的倍數(shù)關系(比率)也是學生乘法認知結構建立的重要方面。
本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乘法與除法的基礎上安排的,在此基礎上學習倍的認識,能夠準確領會教材的層次和緊密銜接的用意,把握教材例題前后的聯(lián)系。
倍的認識
倍的認識(1課時)倍的意義
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實際問題(1課時)
解決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實際問題
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1課時)
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操作活動中,獲得“倍”的概念的直觀體驗。
2.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幾倍”與“幾個幾”的聯(lián)系。
通過具體情境,經歷解決“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和“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的過程。
1.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等能力。
2.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3.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培養(yǎng)幾何直觀,滲透數(shù)形結合思想。
重點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能正確解答“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實際問題。
3.能正確解答“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難點
1.理解“倍”的意義,并能正確運用。
2.把“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問題轉化成“求一個數(shù)里面含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的問題。
3.理解兩個數(shù)量間的倍數(shù)關系。
小學備課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七個生字,并正確書寫七個會寫的生字,學習一個新筆畫“豎彎”。
2、熟讀并背誦課文,了解農諺所提示的時間的變化。
3、處理課后練習,相繼發(fā)展語言。
教學重點:
認識并正確書寫六個要求會寫的生字,掌握新的筆畫。
教學難點:
背誦諺語。
教學準備:
幻燈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觀看冬天的錄像。
1、你覺得錄像的景色怎么樣?你知道冬天節(jié)氣的嗎?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冬季節(jié)氣的課文。
3、板書:九九歌。
4、解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
2、借助拼音,自己試著讀準生字。
3、教師板書生字。
4、開火車讀生字。
5、指名讀,齊讀。
三、聯(lián)系生活,感受冬天
1、聯(lián)系生活中觀察到的和課前同學們搜集到的有關資料。說一說冬季節(jié)氣的特征。
2、教師巡視指導,如何運用資料,把話說清楚。
3、匯報交流。
4自由讀,指名讀。
5、小結學習方法。
四、指導書寫
1、指導“四”的寫法。
認識新筆畫“豎彎”,教師在虛宮格中范寫,學生仿寫。
2、指導“九”的寫法。
重點指導筆順。
3、指導“手”的寫法
小學備課教案篇四
1.通過讀、聽、辨活動,充分認識青春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時期。
2.在教師的指導下,制訂青春期健康計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2.關注自己青春期的身體、心理健康。
3.意識到個人對自身健康負有責任。
4.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發(fā)展特點。
5.初步掌握一般的青春期保健常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發(fā)展特征。
難點: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辨析。
【教學準備】。
有關青春期生理變化特征、青春期保健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課外調查了青春期的有關知識,你知道青春期是怎么回事嗎?
2、關于青春期你還知道一些什么?
(讓學生充分匯報自己了解的有關青春期的知識,有的學生可能在匯報的過程中有點羞澀,老師要給學生打氣,告訴學生人體的發(fā)育是科學的事實。)。
3、老師對學生的匯報做小結并揭示本節(jié)課的研究內容。
二、閱讀:了解青春期的生理變化特征。
1、進入了請春期我們的生理變化有哪些主要變化呢?請同學們閱讀71面的資料。
(也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關于青春期生理發(fā)展特征的視頻)。
2、學生自由閱讀書上的資料。
3、通過閱讀,你對青春期有什么新的認識?
(這里,老師要進一步營造安全和諧的氛圍。應該告訴學生,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誰了解得更清楚,更有利于自己擁有健康。)。
4、老師進行小結,并說明青春期發(fā)育有早有晚,存在個體之間的差異,進入和沒進入青春期的學生都不要緊張。
三、活動:要有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
(學生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發(fā)言,相機指導觀察書上的圖片。)。
2、老師就學生沒有注意到的方面做一些補充講解。
3、師生共同梳理小結。
(讓學生明確:充足的營養(yǎng)、足夠的睡眠、積極的鍛煉――是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并自覺加以注意。)。
三、活動:關注心理健康。
1、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注重生理健康的同時,還要注意心理健康。進入青春期后會有哪些心理特征呢?請同學們觀察73面的圖片。
2、青春期的青少年有那些心理特征?
3、能談談你自己某一個方面的心理特點嗎?(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談)。
4、告訴學生上面討論到的現(xiàn)象都是成長過程中正常的心理反應,只要我們能正確認識自己,增強分辨是非的能力,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都能順利地度過自己的青春期。
四、拓展活動。
布置學生課外討論:進入了青春期我們怎樣保護好自己?我們怎樣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
小學備課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學會比較大小明顯的三個同樣的物體。
2.了解排序的簡單方法。(大中小、小中大)。
活動準備:
1.小豬、小熊一家頭飾。
2.大中小號碗、叉子、禮物盒、球、玩具、生日蛋糕等。
3.大中小三個大小不一樣的字卡。
4.ppt課件。
活動過程:
1.出示幻燈片。請幼兒觀察,圖片上是什么?
師:大家看,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什么美味的食物?
幼:蛋糕。
師:小朋友知道什么時候吃蛋糕嗎?
幼:過生日的時候。
師:那么,大家猜猜看,今天是誰的生日?()。
幼:小豬。
2.出示幻燈片。
幼:……。
3.出示幻燈片。
師:小豬的好朋友是小熊一家,請小朋友說一下,這位戴著大大的眼鏡,身材也是大大的,是小熊家的誰?中間的第二大的,穿著漂亮衣服的是誰?個子小小的是誰?(簡單灌輸給幼兒大中小的概念。)。
幼: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
4.出示幻燈片。
師:再一次展示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讓幼兒自己說出大大的熊爸爸,小小的熊寶寶,第二大的熊媽媽。
5.出示幻燈片。
師:接著講故事,收到小豬的邀請,小熊一家?guī)献约旱亩Y物盒準備出發(fā)了,請幼兒說出禮物盒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幼:大中小。
6.出示幻燈片。
師:請幼兒說出哪些禮物盒是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帶的?
7.出示幻燈片。
師:收到禮物,聚會馬上也要開始了,小豬要請好朋友們開始吃蛋糕了,請幼兒幫助小豬來分餐具和蛋糕。
二、引導幼兒學會思考,養(yǎng)成物品用完,要隨時整理整齊的好習慣,知道如何將物品排列整齊。
1.出示幻燈片。
師:吃飽了,喝足了,小豬的家里成什么樣子了?
幼:亂糟糟。
師:那我們怎樣幫助他們收拾一下呢?
幼:把相同的物品擺放在一起。
2.出示幻燈片。
師:展示大中小三種不同的柜子,請幼兒說出這三種柜子有什么不一樣地方?
幼:大中小。
師:出示幻燈片,展示大中小三個字,讓孩子認識大中小三個字。
師:出示大小不一樣的大中小字卡。鞏固認識。
師:現(xiàn)在我們把物品擺放到這三個大小不一的柜子里(禮物盒、球、碗、叉子)。
幼:……。
師:物品擺放整齊了,屋子里干凈整齊了很多,大家也要養(yǎng)成物品擺放整齊的好習慣。
三、活動延伸。
收拾完屋子,天也黑了,小熊一家要回家了。這一天,大家玩的太開心了。小朋友也要學習小動物們團結友愛的精神,也要養(yǎng)成物品隨時擺放整齊的好習慣。
小學備課教案篇六
1.放大鏡是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看清更多細節(jié)的作用。
2.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厚,邊緣薄;鏡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數(shù)越大。
3.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學習、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過程與方法。
1.經歷觀察工具共同點和不同點的對比活動,探究放大功能器具的的特點。
2.學會使用放大鏡,對比肉眼觀察和使用放大鏡,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細節(ji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理解使用放大鏡觀察的意義,培養(yǎng)持續(xù)用放大鏡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
2.了解放大鏡的發(fā)明史,認識到從肉眼觀察到發(fā)明放大鏡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3.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樂于與人合作,共同探究。
知道放大工具的結構特點,了解放大鏡能放大物體圖像,看清更多細節(jié)。
通過對比,探究具有放大功能器具的特點,明白放大鏡是“凸”“透”鏡,凸度越大,放大倍數(shù)越大。
分組實驗器材:放大鏡(每生一面)、信封、錢幣;十種對比觀察的器具;燒杯、水、記錄紙。
教師演示: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放大鏡、圖片或課件。
一、導入。
課前視頻導入。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與我們看到的實物有什么不同。
2.組織學生回答,導入新課。
二、探究器具放大的秘密。
1.出示10種不同的器材,分別用它們觀察文字,尋找哪些器具具有放大功能。
(1)將器具按能否放大分成兩類。(預測-實測)。
(2)比較能放大的器具,找一找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3)比較能放大的器具,比一比,想一想,怎樣的器具能放得更大?
2.交流學生的發(fā)現(xiàn)。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能放大物體圖像的器具具有“透”“凸”(中間厚)不能空心的特點。能放大的.器具如果中間越厚,邊緣越薄(凸度越大)放大物體的圖像也就越大。知道放大鏡也叫凸透鏡。
3.拓展活動: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不具放大功能的器具也成為一個“自制的放大鏡”。
4.小結,并介紹放大鏡的歷史。
三、放大鏡下的新發(fā)現(xiàn)。
2.用肉眼和放大鏡正確的操作方法進行物體觀察,比較肉眼觀察和在放大鏡下觀察有什么不同。并記錄在記錄紙上。
3.組織學生觀察,教師巡視。
4.組織學生匯報各自的發(fā)現(xiàn)。
5.小結放大鏡的作用。
四、總結延伸。
1.你還想用放大鏡觀察什么?你還希望用什么工具觀察物體?
2.總結。
小學備課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能從身邊常見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能夠自己設計實驗,探究水能溶解固體物質的特征,并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和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2、體驗到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jù);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意識到科學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
1、知道水有溶解物質的特征;。
2、能定性地描述溶解變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準備:
食鹽、白糖、勺子、筷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直奔主題。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我們今天研究的主題是什么?
生:水變咸了(師同時板書)。
師:水為什么變咸了?
生:因為放了鹽。
師:怎么知道水里放了鹽?
生:嘗一嘗。
師:老師這有一杯溶液,誰來嘗一嘗?(指生品嘗)。
師:是鹽水嗎?
生:不是,是糖水,因為它是甜的,說明放了糖。
二、認識溶解。
師:同學們想不想做一杯甜水和一杯咸水呢?生:(齊答)想。
師:怎么做?說說你的方法,并說一說要用到哪些物品和器材。
(小組討論、交流并匯報)表現(xiàn)好的同學給予小組鼓勵。學生按照老師給的提示來配置溶液。(師巡視、指導)。
強調:邊做實驗變把你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
學生配置的溶液展示,并匯報實驗結果。
教師引導:那我們剛才放到燒杯里的鹽和糖去哪了?
(生來回答:化了、看不見了……)。
引出:我們科學上稱這種現(xiàn)象為“溶解”,根據(jù)我們剛才做的實驗,你認為什么樣的是溶解?(生討論交流匯報,師簡述溶解的意義)。
三、深入探究,拓展認識。
在水里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溶解?學生交流后師小結。
四、課堂反思:
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指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五、作業(yè)布置:
把食鹽水倒入盤子里,放在窗臺上,沒議案進行觀察,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學備課教案篇八
1、認識誠信對人格形成的意義。
2、學習在故事敘述中插入“點睛式議論或抒情”的寫作方法。
3、欣賞精彩的心理描寫。
預習課文。
一、交流預習感知內容。
板書:積攢糖紙。
對故事的感受。
(一)師生共同探討學習重點。
1、質疑。
2、討論得出學習重點。
1)、我們?yōu)槭裁匆獢€糖紙?
2)、我們是怎樣攢糖紙的?
3)、我對“一千張?zhí)羌垺惫适掠性鯓拥母惺?
i、自主、合作解決問題。
a、商量后出示解決問題的途徑:
1)、瀏覽,找出相應小節(jié)。
2)、自讀,找出相應語句。
3)、合作探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
b、共同解決問題。
2、出示句子:
1)、是啊,什么叫累呢?我們從來沒有思考過累的問題?!袄邸本嚯x我們是多么遙遠呵。
2)、那該是怎樣一筆財富,那該是怎樣一份快樂!更何況,這財富和快樂將由我們自己的勞動換來呢。
3、讀句子,說說兩句句子寫出了什么?
4、作者在大段的敘述中,穿插了自己內心的意見、看法。這就是點睛式議論。
a、作者在寫攢糖紙過程的時候,選擇了很多典型的細節(jié)。
b、讀第8自然段,找這樣的典型細節(jié)。
板書:
買糖、吃糖——尋找、追隨——等待、撿起——盼望。
c、再讀這一小結,體會這細節(jié)描寫的好處。
d、小結:作者通過這樣的細節(jié)描寫,寫出了我們的天真、純情。但追求、盼望得越真切,失望也就越深切。
a、讀最后一部分,談談自己對“一千張?zhí)羌垺钡目捶ā?/p>
b、辯論賽:我對“表姑的行為”的看法。
ii、課外延伸。
1、辯論賽的延伸:課后收集相關資料(故事、名人名言)來為自己的“看法”尋找充足的論據(jù),準備再次辯論。
2、擴展閱讀:《又見香雪》。
iii、作業(yè)。
1、查字典理解文中引號的作用。
2、片段練習:我們的純真不容欺騙。
小學備課教案篇九
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jié)。
2、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3、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凸起)。
過程與方法。
1、正確用放大鏡觀察物體。
2、比較用肉眼觀察和用放大鏡觀察的不同。
教學重點:能正確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細微部分。
教學難點:放大鏡是“凸”“透”鏡。
教學準備:放大鏡(每個學生都能有一個放大鏡,如果只能提供給學生一種放大鏡,盡量放大倍數(shù)大一點),平面鏡片。
教師演示: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放大鏡、圖片或課件(如放大鏡鏡片的結構等)。
教學過程。
一、問題與猜想。
1、導入:
師出示放大鏡:“看,這是什么?”(生:放大鏡)。放大鏡大家很熟悉,我來介紹一下放大鏡。(從放大鏡的構造、作用、用途三個方面展開介紹)。
2、小組討論交流放大鏡的構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鏡的構造——鏡架、鏡片(如果學生能說出凸透鏡也可以)。
(1)放大鏡的作用——放大物體的像(可能學生會說“把物體放大”,提醒學生物體并未變大)。
二、探究與實踐。
1、師:誰給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鏡的正確使用方法?
請學生演示放大鏡的使用方法。根據(jù)學生的演示師講解正確使用放大鏡的兩種方法:目、鏡、物三者,目不動,鏡動或物動。
2、師:選擇一小塊面積,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圖片、屏幕、織物等看誰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3、交流新發(fā)現(xiàn)后,師歸納:放大鏡把物體的圖像放大,讓我們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
三、拓展與創(chuàng)新。
1、師:放大鏡顧名思義是能“放大”,說說它在生活中的應用。
2、學生嘗試利用放大鏡來放大物體。
四、小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備課教案篇十
科學概念:
1.材料經過加工、改造、優(yōu)化后,它的性能會發(fā)生改變。
2.性能得到改變與優(yōu)化的材料可以用來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科學探究:
1.通過折的方法對普通的紙進行簡單加工與改造,比較紙在改變前后的變化。
2.在老師引導下,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紙折疊前后紙的承重、隔熱、彈性等方面的變化。
科學態(tài)度:
1.激發(fā)學生加工、改造材料的興趣。
2.嘗試多角度、多方式地認識材料。
二、教學準備。
1.學生材料:普通a4紙、橡皮、訂書機、方形塑料盒、熱水、活動手冊、小盒子、卡紙帶。
2.教師材料:瓦楞紙板、課件、紙彈簧、普通a4紙、紙彈簧禮盒。
三、教學過程。
(一)任務驅動、展示交流。
1.(出示一張普通a4紙)小朋友們,認識嗎?這是一張普通的(白紙)(板書:普通紙)它有什么特點呢?(板書:薄、軟、容易撕、可以畫……)。
2.你有什么辦法讓這張紙發(fā)生變化嗎?
3.今天,老師沒有帶剪刀、彩色筆等工具,所以,我們用折的方法讓它發(fā)生神奇的變化。注意,是神奇的變化。到底有多神奇呢?我們來看,這張普通的紙橫跨在盒子上,不能承受小木塊的重量。(演示)我們要來折一折,讓這張紙橫跨在盒子上能承受訂書機的重量。想挑戰(zhàn)嗎?(ppt出示要求:挑戰(zhàn)任務1:讓加工后的紙橫跨在盒子上,能承受訂書機的重量!挑戰(zhàn)時間:2分鐘,音樂響起,停止挑戰(zhàn)。)注意,成功的小組要保護好自己的紙,等會要上臺來展示的哦!材料在桌子上,白紙每人一張,塑料盒和訂書機同桌共用。
4.學生活動:每人一張白紙,嘗試著用折的`方法讓白紙能承受訂書機的重量。
5.(瓦楞狀紙)上臺接受挑戰(zhàn),展示說一說,你是怎么折的?(ppt出示)。
6.其他成功的同學也是這樣折的嗎?一樣的嗎?
(二)實驗探究、交流研討。
1.是什么讓這張白紙產生了神奇的力量呢?這兩張紙有什么不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折疊后白紙側面的形狀。這種波浪形的紙,(板書記錄紙的側面形狀)我們把它叫做瓦楞狀紙。(板書:瓦楞狀紙)。
2.經過我們的加工,瓦楞狀紙產生了神奇的力量,能承受比較重的東西,那它還有其他方面的變化嗎?讓我們一起來測試一下紙的變化。怎么測試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實驗記錄單。會操作嗎?真的會?那老師要考考你了,摸一摸該怎么來操作?實驗之前,老師還有一些小小的提醒:兩人合作;每個小朋友都操作一下,記錄在活動手冊上。完成后,整理材料上交。特別提醒,手拿玻璃瓶時小心燙手!!!
3.匯報交流(板書:承重本領好,隔熱好,有彈性)。
(三)舉例應用、引導思考。
1.你在哪里見到過瓦楞狀紙?介紹瓦楞狀紙的應用。
2.觀察瓦楞紙板。瓦楞紙板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要這么設計?
3.(ppt)出示各種瓦楞狀紙的應用,思考:這些物品為什么要用瓦楞狀的紙做?
4.小結:我們把一張白紙折成瓦楞狀的紙后,它的承重能力變強了,隔熱效果好了,而且還有彈性了。
(四)課后延伸、演示操作。
1.今天,我們利用了折一折這么簡單的方法,加工了一張白紙,使這張白紙發(fā)生了神奇的變化。其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對一些常見的材料進行加工改造,讓它們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2.課后,我們嘗試著在報紙上刷一層食用油,再拿一張沒有加工過的報紙,往兩張紙上分別滴上一滴水,觀察它們的變化。播放視頻。(活動手冊)。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備課教案篇十一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一個數(shù)除以小數(shù)、商的近似數(shù)、循環(huán)小數(shù)、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解決問題。
學習小數(shù)除法的必要性有三。
第一,構建完善的運算體系。小數(shù)除法是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百分數(shù)四則運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解決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需要?,F(xiàn)實中需要運用小數(shù)除法計算的實際問題十分豐富。
第三,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提高計算能力,形成靈活選用合理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shù)除法、小數(shù)乘法、商不變的性質、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繼續(xù)學習小數(shù)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學好這部分知識對于今后學習及解決實際問題有著重要的作用。
小數(shù)除法
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1課時)基本算理和算法;除到被除數(shù)的末位有余數(shù);整數(shù)部分不夠商1。
一個數(shù)除以小數(shù)(1課時)基本算理和算法;被除數(shù)的小數(shù)位數(shù)比除數(shù)少。
商的近似數(shù)(1課時)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數(shù)。
解決問題(1課時)用“進一法”解決實際問題;用“去尾法”解決實際問題。
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1課時)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的方法。
循環(huán)小數(shù)(1課時)認識循環(huán)小數(shù)、有限小數(shù)和無限小數(shù)。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掌握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能根據(jù)算式的特點,合理選擇計算方法。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運用“進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數(shù)。
3.認識循環(huán)小數(shù)、有限小數(shù)和無限小數(shù)。
4.能借助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并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5.經歷將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
6.經歷求商的近似數(shù)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取商的近似數(shù)是實際應用的需要。
7.經歷探究循環(huán)小數(shù)的'過程,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
8.經歷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知識。
9.在將除數(shù)轉化為整數(shù)的過程中,體會事物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的辯證觀點。
10.感受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11.感受數(shù)學的美與樂趣,激發(fā)探究的欲望。
12.體會計算器的作用,增強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意識。
重點
1.掌握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小數(shù)除法的筆算和簡便計算。
2.能正確應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數(shù);能運用小數(shù)除法及其他運算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難點
1.在理解小數(shù)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礎上,掌握確定小數(shù)除法中商的小數(shù)點位置的方法。
2.會把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小學備課教案篇十二
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是按照教育部頒發(fā)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編寫的,經過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通過,供二年級上學期實驗和教學使用。
根據(jù)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幾個密切聯(lián)系的信息窗,每個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個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現(xiàn)形式是把這些學生感興趣的現(xiàn)實活動情境貫穿起來,編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從而引出一系列相對獨立而又有著一定邏輯關系的問題,形成了“問題串”。
(二)教材的特點
1、素材選取的廣泛性和趣味性。
本冊教材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活經驗,廣泛選取了新穎、有趣的素材,幫助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廣泛存在于他們經驗世界的各個領域。同時,也借以使他們認識自我、了解社區(qū)、了解自然等等。本冊的主要素材有魔術、雜技、童話、標本等,對學生來講,這些都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內容。這些素材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由“情境串”引發(fā)出“問題串”。
根據(jù)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除小單元外),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幾個有密切聯(lián)系的信息窗,每個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個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現(xiàn)形式是把這些學生感興趣的現(xiàn)實活動情境貫穿起來,編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從而引發(fā)一系列相對獨立又有著一定邏輯關系的問題,形成了“問題串”。
3、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優(yōu)化單元知識結構。
本冊教材注重知識結構的創(chuàng)新。例如,乘法口訣的編排,我們從“5的口訣”切入,這樣編排,一方面是它的得數(shù)特點突出,易于學生記憶,另一方面,它有五句,易于學生發(fā)現(xiàn)和總結規(guī)律,便于學生自主編制口訣。又如,分東西是學生的生活經驗中常有的事情,豐富的經驗已使他們明確如何平均分物體時,,教材這樣安排了除法的初步認識,這樣安排教材內容,有利于學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除法的意義。
4、把解決問題與數(shù)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融合為一個過程。
本教材不受嚴格的知識體系束縛,由解決現(xiàn)實情境中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然后把學到的知識又作為解決新情境中問題的工具,讓學生把解決問題與知識學習融合在同一過程中,形成以解決問題為線索的基本框架。
5、每一部分的“你問我說”板塊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引導學生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開展合作交流活動,展示自己的潛能,體現(xiàn)方法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學習。第二個層次,運用初步學到的知識方法,通過聯(lián)想、推斷等探索活動,獨立地解決綜合情境圖中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將新知識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初步掌握新知識。同時,初步學到解決問題的策略,體驗到探索的樂趣。
6、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每個單元之后,設計了“我學會了嗎?”、“豐收園”等欄目,以自我檢測和涂“蘋果圖”的方式,啟發(fā)學生從興趣習慣、合作交流、知識技能、問題意識、發(fā)揮潛能等多方面的自我評價、自我反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建立自信、認識自我的能力。本冊書中的最后,還特設了“老師,我想對您說”、“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我想對同學說”、“我想對自己說”專頁,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與教師、家長、同學之間的交流,溝通感情,為教師改進教學提供依據(jù)。同時,培養(yǎng)學生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的觀念,從小學習做人。
(三)本冊教材內容結構及特點:
看魔術――乘法的初步認識;看雜技――表內乘法(一);小制作――角的初步認識;凱蒂學藝――表內乘法(二);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認識;美麗的校園―認識方向;制作標本――表內除法;過年――總復習八個單元和兩個實踐活動:神奇的小棒和我喜歡的地方,還有兩個智慧廣場。
(四)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義,知道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地運用乘法口訣求積、求商。理解“倍”的意義。
2、能應用表內乘、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角。能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3、學會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判斷其余三個方向。
4、會看簡單的線路圖。
難點:能自己編乘法口訣,會背乘法口訣,會根據(jù)表內口訣計算乘除法。能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五)單元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有相同的數(shù)連加;乘法的初步認識。本單元是乘法學習的初始單元,是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
第二單元:表內乘法(一)。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有1―5的乘法口訣,口訣的應用。本單元是乘法口訣的起始學習階段,將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
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識。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初步認識角,比較角的大小,畫角。本單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是進一步學習幾何知識的基礎。
第四單元:表內乘法(二)。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有6、7、8、9的乘法口訣以及乘法口訣的系統(tǒng)整理。本單元通過學習1―9的乘法口訣的系統(tǒng)整理,為進一步學習乘法計算奠定基礎。
第五單元:除法的初步認識。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平均分,除法的意義,除法算式及各部分的名稱,有關0的除法。本單元是學習除法的開始,是進一步學習除法計算的基礎。
第六單元:認識方向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有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他三個方向,會看簡單的線段圖,本單元的學習將為進一步學習復雜的辨認方向打下基礎。
第七單元:表內除法。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有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乘法除法的關系,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倍意義及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本單元的教學內容較復雜,關鍵是學生掌握好乘法口訣,是后繼學習除法相關知識的基礎。
(六)教材的基礎、學完本冊教材應達到的水平
學習本冊教材,學生應比較熟練地掌握100以內的加減法此外,在學習除法之前,學生應熟練運用乘法口訣。學完本冊教材應達到的'水平: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義,知道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地運用乘法口訣求積、求商。
2、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角。能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學會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判斷其余三個方向。會看簡單的線路圖。
【知識與能力】
數(shù)與代數(shù):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義,知道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地運用乘法口訣求積、求商。理解“倍”的意義。
空間與圖形: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角。能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學會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判斷其余三個方向。會看簡單的線路圖。
實踐活動:通過測量、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等活動,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增強學生認識自我的興趣。在現(xiàn)實情境中辨認方位,發(fā)展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乘、除法產生、發(fā)展的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號感。經歷乘法口訣的編制、應用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在認識角、辨別方向活動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間方位感。能應用表內乘、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運用四則混合運算的有關知識采用多種方法,解決綜合性的實際問題(兩步)。能運用有關方位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相關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如何傾聽、接納別人的意見,如何進行合作等技能,提高合作交流的水平。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的作用。經歷和教師、同伴一起克服學習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冊教材共需68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數(shù)
1―――――2
一、看魔術
8
3―――――5
二、看雜技
10
6
三、小制作
6
7―――――8
四、凱蒂學藝
11
9
期中檢測
1
10―――――12
五、森林里的故事
10
13
六、小橋流水人家
5
14――――16
七、制作標本
12
17
八、過年總復習
4
18
期末檢測
小學備課教案篇十三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6課《觀潮》。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課文,了解了什么?(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奇異景象。
小學備課教案篇十四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板書)。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板書)。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附:板書。
觀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
(時間順序)。
教學反思:字詞的理解、學習太過粗略。雖然是四年級,是向高年段過度的時期。但對于字詞的理解掌握不夠重視。對個別詞的運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積累的機會。
第二課時。
小學備課教案篇十五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熟練地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和計算能力.
3.通過教學,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合作意識,激發(fā)他們計算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整十數(shù)連加、連減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開火車口算:20+50=3+2+4=。
10+80=8-5-2=。
30+70=8-6-2=。
師:你們在做連加、連減題的時候,是按什么順序做的?(從左到右)如果題目中的數(shù)變大了,該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的計算問題.(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的.連加.板書:30+20+40=。
(1)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30、20和40這三部分合并起來)。
問:你會算嗎?
學生自己試算,然后集體交流.
(2)問: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誰和他想得不一樣?
(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0等于90.)。
(想:3加2加4等于幾,就是幾十.)。
(1)師:這道連減的題目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從80里面去掉50這部分,再去掉20那部分或從80里面去掉50和20這兩部分)。
問:怎么算?(學生試算,然后集體交流.)。
(2)問:誰來匯報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80減50等于30,再算30減20等于10.)。
(想:8減5再減2等于幾,就是幾十)。
(1)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2)各組進行匯報.
(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和10以內的連加、連減計算順序是一樣的,都是從左到右,不同的是計數(shù)單位,10以內的連加、連減是以“一”為單位的,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是以“十”為單位的.)。
三、鞏固練習。
1、對比練習。
口算:2+5+1=9-4-3=1+3+4=8-2-6=。
請一位女生代表做第1行,一位男生代表做第2行,女生和男生交錯進行,其他同學做裁判.
問男生代表:你為什么算得這么快?(因為每組題相加減的數(shù)是一樣的,只是計數(shù)單位不同,所以第2行不用算,根據(jù)女生算的結果推想一下就可以了.)。
2、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9頁做一做的第1題和第50頁的第4題.
3、應用問題。
(1)有50個花生,大猴吃掉30個,小猴吃掉10,還剩多少個?
師:請你幫小猴算一算.
訂正:你是怎樣算的?
師:你會解答嗎?請你試著做一做.
訂正:你是怎樣想的?
4、出示圖片“填一填”
把10、20、30、40、50填在圓圈里,使。
每條直線上三個數(shù)的和相等.
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在全班進行匯報.
小學備課教案篇十六
科學概念:
1.材料經過加工、改造、優(yōu)化后,它的性能會發(fā)生改變。
2.性能得到改變與優(yōu)化的材料可以用來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科學探究:
1.通過折的方法對普通的紙進行簡單加工與改造,比較紙在改變前后的變化。
2.在老師引導下,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紙折疊前后紙的承重、隔熱、彈性等方面的變化。
科學態(tài)度:
1.激發(fā)學生加工、改造材料的興趣。
2.嘗試多角度、多方式地認識材料。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
了解材料會隨著人類的需求而不斷改進。
1.學生材料:普通a4紙、橡皮、訂書機、方形塑料盒、熱水、活動手冊、小盒子、卡紙帶。
2.教師材料:瓦楞紙板、課件、紙彈簧、普通a4紙、紙彈簧禮盒。
(一)任務驅動、展示交流。
1.(出示一張普通a4紙)小朋友們,認識嗎?這是一張普通的(白紙)(板書:普通紙)它有什么特點呢?(板書:薄、軟、容易撕、可以畫……)。
2.你有什么辦法讓這張紙發(fā)生變化嗎?
3.今天,老師沒有帶剪刀、彩色筆等工具,所以,我們用折的方法讓它發(fā)生神奇的變化。注意,是神奇的變化。到底有多神奇呢?我們來看,這張普通的紙橫跨在盒子上,不能承受小木塊的重量。(演示)我們要來折一折,讓這張紙橫跨在盒子上能承受訂書機的重量。想挑戰(zhàn)嗎?(ppt出示要求:挑戰(zhàn)任務1:讓加工后的紙橫跨在盒子上,能承受訂書機的重量!挑戰(zhàn)時間:2分鐘,音樂響起,停止挑戰(zhàn)。)注意,成功的小組要保護好自己的紙,等會要上臺來展示的哦!材料在桌子上,白紙每人一張,塑料盒和訂書機同桌共用。
4.學生活動:每人一張白紙,嘗試著用折的方法讓白紙能承受訂書機的重量。
5.(瓦楞狀紙)上臺接受挑戰(zhàn),展示說一說,你是怎么折的?(ppt出示)。
6.其他成功的同學也是這樣折的嗎?一樣的嗎?
(二)實驗探究、交流研討。
1.是什么讓這張白紙產生了神奇的力量呢?這兩張紙有什么不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折疊后白紙側面的形狀。這種波浪形的紙,(板書記錄紙的側面形狀)我們把它叫做瓦楞狀紙。(板書:瓦楞狀紙)。
2.經過我們的加工,瓦楞狀紙產生了神奇的力量,能承受比較重的東西,那它還有其他方面的變化嗎?讓我們一起來測試一下紙的變化。怎么測試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實驗記錄單。會操作嗎?真的會?那老師要考考你了,摸一摸該怎么來操作?實驗之前,老師還有一些小小的提醒:兩人合作;每個小朋友都操作一下,記錄在活動手冊上。完成后,整理材料上交。特別提醒,手拿玻璃瓶時小心燙手!
3.匯報交流(板書:承重本領好,隔熱好,有彈性)。
(三)舉例應用、引導思考。
1.你在哪里見到過瓦楞狀紙?介紹瓦楞狀紙的應用。
2.觀察瓦楞紙板。瓦楞紙板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要這么設計?
3.(ppt)出示各種瓦楞狀紙的應用,思考:這些物品為什么要用瓦楞狀的紙做?
4.小結:我們把一張白紙折成瓦楞狀的紙后,它的承重能力變強了,隔熱效果好了,而且還有彈性了。
(四)課后延伸、演示操作。
1.今天,我們利用了折一折這么簡單的方法,加工了一張白紙,使這張白紙發(fā)生了神奇的變化。其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對一些常見的材料進行加工改造,讓它們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2.課后,我們嘗試著在報紙上刷一層食用油,再拿一張沒有加工過的報紙,往兩張紙上分別滴上一滴水,觀察它們的變化。播放視頻。(活動手冊)。
小學備課教案篇十七
1、能從身邊常見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能夠自己設計實驗,探究水能溶解固體物質的特征,并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和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2、體驗到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jù);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意識到科學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
1、知道水有溶解物質的特征;。
2、能定性地描述溶解變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應用。
食鹽、白糖、勺子、筷子。
一、談話導入,直奔主題。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我們今天研究的主題是什么?
生:水變咸了(師同時板書)。
師:水為什么變咸了?
生:因為放了鹽。
師:怎么知道水里放了鹽?
生:嘗一嘗。
師:老師這有一杯溶液,誰來嘗一嘗?(指生品嘗)。
師:是鹽水嗎?
生:不是,是糖水,因為它是甜的,說明放了糖。
二、認識溶解。
師:同學們想不想做一杯甜水和一杯咸水呢?生:(齊答)想。
師:怎么做?說說你的方法,并說一說要用到哪些物品和器材。
(小組討論、交流并匯報)表現(xiàn)好的同學給予小組鼓勵。學生按照老師給的提示來配置溶液。(師巡視、指導)。
強調:邊做實驗變把你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
學生配置的溶液展示,并匯報實驗結果。
教師引導:那我們剛才放到燒杯里的鹽和糖去哪了?
(生來回答:化了、看不見了……)。
引出:我們科學上稱這種現(xiàn)象為“溶解”,根據(jù)我們剛才做的實驗,你認為什么樣的是溶解?(生討論交流匯報,師簡述溶解的意義)。
三、深入探究,拓展認識。
在水里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溶解?學生交流后師小結。
四、課堂反思:
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指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五、作業(yè)布置:
把食鹽水倒入盤子里,放在窗臺上,沒議案進行觀察,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學備課教案篇十八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運水游戲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
2.能認識和選擇在不同情況下適宜運水的工具、材料,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3.在活動中充分感受玩水帶來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準備:
水、充氣盆、空桶、漏斗、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鏟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紙、海綿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起學生對水的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玩過水嗎?""水是什么樣的?""玩水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呢?"(不能把自己和同學的身上弄濕)。
(二)通過玩水,自由探索。
1.運水。
(1)我們今天接到一個新任務,就是把這邊水槽里的水運到那邊的水槽里去。(不能直接倒,并且不能漏了水或著撒了水。)。
(2)學生運水。(滲透教育“水是很珍貴的,別把它漏到地上了?!?/p>
2.看圖片。
師:看著圖片你想到了什么?
(水會流東,水很珍貴,要節(jié)約用水;誰能給人們帶來方便,也能帶來危害。)。
(三)活動延伸:
師:今天的任務都完成得很好,下面讓小水輪轉起來。(兩人一組)。
小學備課教案篇十九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么?(板書:籠罩白霧風平浪靜)指導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默讀讀課文,進行畫批。
3、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1)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板書:遠近)。
(2)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xiàn)。(板書:聲如悶雷遠處白線)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看圖片)“白浪翻滾”、“白色城墻”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zhàn)馬齊頭并進,聲如山崩地裂。(看圖片)(板書:白浪翻滾山崩地裂)(看錄像片斷)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后安排齊讀。(讀整段時注意讀出潮水形聲的變化,氣勢由小到大。)交流學生喜歡的句子。(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隨即通過大屏幕展示寫潮水的句子,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語句,想象錄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加深理解體驗大潮的奇特。)。
(4)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余波涌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后,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適時板書: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6、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么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01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