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能夠幫助我們更有序地安排時間,避免拖延和浪費。在編寫計劃時,我們應該考慮到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挑戰(zhàn),并制定相應的對策。計劃制定和執(zhí)行是我們解決問題和實現目標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案例和經驗分享。
小學奧數教學計劃篇一
點撥:掛鐘報時是身邊的事,也是學生容易忽略的事。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掛鐘報時在敲擊時并不費時,而是兩次敲擊之間需要間隔一段時間,這就符合植樹問題中的兩端植樹這種情況。由此可知,敲鐘6下,(6-1)個間隔,5秒鐘敲完,所以,兩次間隔5(6-1)=1(秒);敲鐘12下,(12-1)個間隔,用時為1*(12-1)=11(秒)。
解:5(6-1)=1(秒)1*(12-1)=11(秒)。
答:敲鐘12下,11秒鐘敲完。
小學奧數教學計劃篇二
石彥芳。
一、指導思想:
當學生接受一定的課本數學知識后已不滿足課內的學習,希望通過豐富的課外活動來擴大自己的視野、拓寬知識、發(fā)展特長。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積極組織各種數學課外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它比課堂教學更具開放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開展豐富的數學筆記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著眼點,使學生喜歡活動,樂意參與。無論是活動的目標設計、題目擬定、內容安排、形式選擇、效果評價都應體現趣味性。趣味性是針對活動課的內容和方法而言,以吸引學生參與,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寓學于樂、寓智于趣,生動活潑主動地獲取知識。讓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了學生健康的學習情感,創(chuàng)設了一個敢于競爭、善于競爭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了學生忠誠、堅定、自信的意志品格。
二、活動目標:
通過開設數學奧數社團活動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穩(wěn)定而有效的數學學習興趣,產生積極的內部動機,培養(yǎng)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的良好習慣,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三、活動要點:
認真組建數學奧數社團,帶領學生走進豐富的數學世界。
1、開學初組織成立數學奧數社團。制定興趣小組活動計劃,落實詳盡的興趣小組活動方案,體現小組的特色。
2、奧數社團活動定課程,為開展廣泛的數學活動提供切實素材。把學生的數學活動落到實處,為學生安排一定的時間,每周的活動時間,教師專門指導。力求做到周周有內容,有目標。
3、開展讀報和閱讀數學書籍活動。指導學生廣泛閱讀,讓學生享受讀報的快樂。要求有條件的學生自行購買數學書籍,課外閱讀的書籍還可以向學校圖書館借閱。教師在學生開展閱讀前都搜集了一些書籍中的背景資料介紹給學生。教材中的思考題、你知道嗎等內容教師都在數學興趣活動課上組織學生閱讀并指導,并適當介紹拓展些的知識,鼓勵學生自行閱讀、獨立思考等。利用生活中的數學資源,讓學生體驗數學的實用價值。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各種媒體中數學內容也非常豐富。一方面教師要廣泛收集適合于學生的數學資料、信息,一方面要求學生針對學習內容收集生活中的各種數學問題,旅游中購買門票的數學問題等等,然后組織學生在課堂中討論研究收集到的數學問題和信息,這樣既拓展了教材內容,又讓學生充分體驗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同時又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數學興趣活動”提供動力支撐。在正常進行數學興趣活動的同時,開展一定的主題活動把數學課外活動推向高潮。
四、活動安排。
有理數及其運算一元一次方程與一元一次方程組。
應用題三角形。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整式的運算。
平行線和相交線生活中的數據。
小學奧數教學計劃篇三
本班共有學生43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8人。學生都來自農村,大部分從小就參加勞動,尤其是家務勞動和簡單的田間勞動,有較好的勞動習慣和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兩大部分,構成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它是學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學生走向生活的起點.在這個世界里,學生將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家政類的手縫、洗滌、烹飪、編織、家用電器、種植等內容,學習技術類的紙工、泥工以及其他多種材料制作等項目。為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奠定必備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基礎,本冊教材正是以此為出發(fā)點而編排的。
三、教學目的。
1、適應新時期素質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養(yǎng)成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和勞動習慣。
2、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協(xié)調發(fā)展。
3、通勞動技術教育課的教學與實踐,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
5、增強學生的自我服務和服務他人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3、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五、教學措施。
1、強調具有開放性,盡量加大容量,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注意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通過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注重在勞動實踐中樹立學生的勞動觀念,體會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的道理,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并在勞動實踐中學會觀察世界、認識世界。
第一周始業(yè)教育。
第二周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
第三周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第四周怎樣閱讀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
第五周做家用電器的主人(1)。
第六周做家用電器的主人(2)。
第七周做家用電器的主人(3)。
第八周做家用電器的主人(4)。
第九周生活中運用多種材料制作的器物。
第十周運用多種材料制作作品。
第十一周讓我們的制作件亮起來。
第十二周電子與電子技術。
第十三周安全使用工具。
第十四周小提籃。
第十五周美麗的桃花。
第十六周反季節(jié)的蔬菜。
第十七周塑料棚栽培技術。
小學奧數教學計劃篇四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或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簡稱奧數。1934年和1935年,蘇聯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并冠以數學奧林匹克的名稱,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辦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由國際數學教育專家命題,出題范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難度大大超過大學入學考試。有關專家認為,只有5%的智力超常兒童適合學奧林匹克數學,而能一路過關斬將沖到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頂峰的人更是鳳毛麟角。8月21日,北京采取多項措施堅決治理奧數成績與升學掛鉤。
奧數對青少年的腦力鍛煉有著一定的作用,可以通過奧數對思維和邏輯進行鍛煉,對學生起到的并不僅僅是數學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數學要深奧些。
拓展閱讀:奧數的競賽規(guī)定。
(1)一年一度的imo的東道國由參賽國(或地區(qū))輪流擔任,所需經費由東道國負擔,整個活動由東道國出任主席,由各國領隊組成的主試委員會主持,試題和解答由參賽國提供,每國3―5題(也可不提供),東道國不提供試題,而由東道國組成選題委員會,對各國提供的試題進行評議與初選,主要考慮試題是否與以往的試題重復,并把試題按代數、數論、幾何、組合數學、組合幾何等分類,確定試題難度(a、b、c三級),選擇30題左右。如果這些題有新解法的話,還要求提供原解法以外的解答,譯成英文供主試委員選用。
(2)每個參賽團組織一個參賽隊,成員不超過8人,其中隊員不超過6人(是中學或同等級學校學生),正、副領隊各1人,考試分兩天兩試,每試3題,每試4.5小時,每題7分,所以每個選手的最高得分是42分。
(3)imo的官方用語為英、法、德、俄語,而參賽國大約需要26種文字,屆時由各領隊把試卷譯成本國語言,并經協(xié)調委員會認可。度卷先由各國的正、副領隊評判,再與協(xié)調委員會協(xié)商(每個協(xié)調員負責一個試題的評分),如有分歧,由主試委員會仲裁,協(xié)商工作是在信任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
(4)imo的獲獎人數約占參賽人數的一半,評獎根據分數段評出一、二、三等獎獲得者,其比例平均為1:2:3。此外,主試委員會還可因在某個試題上作出了非常漂亮(指思路簡捷巧妙,有獨創(chuàng)性)或在數學上有意義的解答的學生給予特別獎。
為避免再次出現1980年那樣的中斷,imo設立一個專門的委員會(有的譯為場所委員會)負責確定各屆的東道主。
按imo的規(guī)定,每一屆的東道主必須向上一屆的所有參賽國發(fā)出邀請,而新參加的國家則應當向東道主表明參加的意愿,再由東道主發(fā)出邀請。
東歐外的國家中,第一個加入的是芬蘭(1965年第7屆),接著法國、英國、意大利、瑞典、荷蘭等也都在60年代陸續(xù)加入。1974年,美國、越南加入。此后,參加國逐年增加,并遍布歐、美、亞、非及大洋洲,imo才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性的數學大賽。
1988年第29屆,根據香港的建議,imo首次設立了榮譽獎,獎給那些雖然未得金、銀、銅牌,但至少有一道題得滿分的選手。這一措施,大大調動了各參賽國及其參賽選手的積極性。
imo的精神就是奧林匹克精神:“重要的不在于取勝,而在于參加?!睋?,自1983年第24屆以來,雖然每一個代表隊(6個人為組員)都計算自己的總分,且知道按總分的順序排在多少名,但組織委員會不向團體優(yōu)勝者頒獎,因為imo只是個人的競賽,不是團體的競賽。
1981年第22屆,美國是imo的東道主。美國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格雷策發(fā)信邀請我國參加,中國數學會復信同意參加,后因故未能成行,只派了當時在美的訪問學者作為觀察員參加了。
到了1984年,在寧波召開的中國數學會首次普及工作會議上,確定1985年派兩名選手參加第26屆imo,以了解情況、取得經驗。由于選拔時間倉促,只指派了北京、上海各1名優(yōu)秀學生參加。結果有1人得三等獎,兩人平均成績與以色列第17位,兩人總分則排在32位。1986年起,我國均派6名選手參賽。
我國選手的輝煌成績,極大地激發(fā)了千百萬中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熱情,也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的民族榮譽感。
小學奧數教學計劃篇五
根據家長要求,在充分把握學生學習特點和學校所學課程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小升初考試的發(fā)展形勢,以專業(yè)和先進的奧數教學理念為指導,**校長、教務聯合專職奧數老師在第一時間內制定了**同學三年級奧數課的教學大綱,具體內容如下:
(一)教學基本信息。
任課老師:專職或在校奧數老師。
上課地點:
上課時間:每個周末(具體時間待定)。
計劃課時:15次課(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5-10次課),一次課2小時。
(二)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概括、抽象、類比等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學的能力。
2.通過奧數課學習進行數學思維訓練,進一步開發(fā)學生智力,開拓其視野,充分發(fā)掘學生的數學才能,培養(yǎng)其數學特長。
3.課外奧數學習與學?;A知識學習是相輔相成的,通過奧數學習,會加強對學?;A知識的溫故、總結與提高,同時會促進下一階段的學校學習,達到預習的效果,使學生的在校數學成績進一步提高。
4.從小升初考試的角度來看,經過奧數課的系統(tǒng)訓練,進入五、六年級后就能得心應手,在小升初的各類考試與競賽中也能輕松面對,游刃有余,最終達到一步領先、步步領先的目標。
(二)教學方法。
總體來講,**奧數課程將采用重點精講與梯度練習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重點精講:包括基礎知識、例題、例題的鋪墊、鞏固、拓展等。雖然奧數知識點繁多,但是從考試的角度來說,直接命中的題型將仍然以重點專題知識為主,涉及到的有綜合應用題(平均,盈虧,雞兔,植樹,方陣等),幾何(面積與周長,割補),計算問題(湊整,拆分,分組)等。合理分配時間,對重點環(huán)節(jié)及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專項突破,具體包括鋪墊、鞏固和拓展三個環(huán)節(jié)。
其中,鋪墊的例題較難,直接給學生講解可能難以接受,鋪墊的題目更側重介紹例題相關內容的基礎知識;而鞏固的題目與例題近似,幫助學生鞏固練習例題;拓展的題目是例題的變形或延伸,幫助學生舉一反三。
梯度練習:奧數的考題具有很強的規(guī)律性,多學多練一定是出成績的基本手段。根據王博的在校學習情況及奧數課程的進度,進行梯度練習,練習題是與例題在思想方法上有共同特征、難易程度不同的習題,通過做練習可以強化、鞏固本講所學的重要數學思想、方法與技巧。
(三)教學內容。
*****。
2014年1月23日星期四。
小學奧數教學計劃篇六
一、學生現狀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經過了五年的美術學習,他們對美術了解的也相對較多,大多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其抽象思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動手制作能力也相對有所提高。本學期繼續(xù)一方面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認識美術這一學科的特點,了解更多的美術知識,嘗試使用不同的工具,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體驗形、色的變化與魅力。另一方面則更加側重對美術文化的學習和滲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感受美術所帶來的樂趣。
二、教學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運用各種工具材料進行制作。運用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了解書作品的特征,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熟悉美術語言的基本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huán)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
容前后聯系比較緊密,非常適合學生較深入地做一個專題。并且有些教學內容還設計成了案例學習、問題學習和項目學習,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應多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究學習,增加學生集體合作的機會。其次本冊教材繼續(xù)體現了湘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強、貼近生活、關注美術文化的滲透和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等特點。
四、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造型表現”:在教學中,讓學生運用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選擇合適自己的各種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fā)展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設計應用”:運用對比和和諧、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chuàng)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huán)境。
“欣賞評述”: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綜合探索”:結合學校和社區(qū)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huán)境及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
重點:在學習中逐步體會美術的學習特征,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了解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靈活的掌握對造型、色彩的運用,發(fā)展美術實踐能力,滲透人文精神。
難點:發(fā)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培養(yǎng)審美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同時滲透德育教育。并且繼續(xù)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五、教學措施:
1、教師本人積極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多看、多讀、多思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案例。在深入透徹地鉆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靈活多樣的實施教學。
2、在教學中,多遵循審美的規(guī)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多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3、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老師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4、注重教學評價,使評價能真正地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5、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小學奧數教學計劃篇七
專題簡析:
數學開放題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封閉題而言的一種題型。由于客觀世界復雜多變,數學問題也必然復雜多變,往往不可能得到唯一答案。
一般而言,數學開放題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1,條件不足或多余;。
2,沒有確定的結論或結論不唯一;。
3,解題的策略、思路多種多樣。
解答數學開放題,需要我們從不同角度分析和思考問題,緊密聯系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一般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以問題為指向,對現有條件進行篩選、補充和組合,促進問題的順利解決;。
2,根據知識之間的不同聯系途徑對給定的條件進行不同的組合,采用不同的方法求解;。
3,避免“答案唯一”的僵化思維模式,聯系實際考慮可能出現的多種情況,得出不同的答案。
分析與解答:由條件“a、b都是自然數,且a+b=10”,可知a的取值范圍是0~10,b的取值范圍的10~0。不妨將符合題意的情形一一列舉出來:
0×10=01×9=92×8=163×7=214×6=245×5=25。
a×b的積可能是0、9、16、21、24、25。當a=b=5時,a×b的積的最大值是25。
從以上過程發(fā)現,當兩個數的和一定時,兩個數的差越小,積越大。
練習一。
1.甲、乙兩數都是自然數,且甲+乙=32,那么,甲×乙的積的最大值是多少?
2.a、b兩個自然數的積是24,當a和b各等于多少時,它們的和最小?
例2:把1~5五個數分別填圖中的五個圓圈內,使每條直線上三個圓圈內各數的和是9。
分析與解答:每條直線上三個圓圈內各數的和是9,兩條直線上數的和等于9×2=18(其中中間圈內的數重復加了一次)。而1、2、3、4、5的和為15,18-15=3。所以,中間圈內應填3。這樣,兩條直線上的圓圈中可以分別填1、3、5與2、3、4。
這個解我們也叫做基本解,由這個基本解很容易得出其余的七個解。
小學奧數教學計劃篇八
奧數是一種高水平的智力競賽。其目的是激勵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開發(fā)智力,促進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fā)展,引導有才能的學生步入科學的殿堂。在教學結構的安排上即全面系統(tǒng)而又相對獨立,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guī)律,遵循思維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直觀到抽象,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循序漸進的展開。既可調動普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激發(fā)資優(yōu)生的學習主動性。目標主要分以下幾步:
第一、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復雜應用題的能力。
第二、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使其熟練掌握解決平面圖形的多種方法和技巧。
二、教學內容安排:
一、談話導入。
因為我們有一份共同的信念,有緣相聚在這里,讓我們?yōu)樽非笠粋€共同的夢想,一起努力,共同提高!
二、自我介紹。
1、老師自我介紹。
我是×年級的數學老師,姓×,本學期我擔任咱們奧數×班的教學任務。從今以后,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2、學生自我介紹。
二、對奧數的基本介紹。
1、什么是奧數?
奧數就是奧林匹克數學的簡稱。至今已有30年的歷史。在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蘇步青等人的倡導下,由中國數學理事會發(fā)起。我們學的奧數內容是源于課本,但高于課本。
2、小學生學習奧數的幾點好處。
對于學校課堂內容學有余力的學生來講,適當學習小學奧數能夠有以下方面的好處。
(1)促進在校成績的全面提高,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
(2)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優(yōu)勢,培養(yǎng)自信;
(3)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fā);
(4)數學是理科的基礎,學習奧數對于這個學生進入初中后的學習物理化學都非常有好處(很多重點中學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招奧數好的學生)。
(5)很多重點中學招生要看學生的奧數成績是否優(yōu)秀。
但是對于一個學習學校課本內容都很吃力的學生來講,不顧現狀的貪多求快,不僅學不好,可能反而因此帶來負面的心理壓力;如果明知不適合學習奧數而勉強為之,反而會因此喪失自信,最后甚至厭惡學習。
3、奧數學習的有哪些方法?
學習沒有捷徑,但是有技巧,同樣,奧數學習也是如此,學好奧數要做到以下幾點:
(1)學會主動預習。
老師講之前要認真閱讀要學的內容,自學例題。
(2)學會記筆記。
學生將老師講的精華記錄在書上。
(3)及時總結解題規(guī)律,養(yǎng)成質疑問難得習慣。
(4)小組交流。
定期地和小組成員分享好試題,好方法,好技巧,好經驗,即可以增加同學之間的情感,又可以在交朋友的過程學習到新的東西,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合作精神,增強協(xié)調能力。
三、數學游戲。
1.搶30。
兩個人在一起輪流數數,每次只能數一個或兩個數,從一開始,誰先數到三十誰就贏!
2.猜數字。
你在心里想一個數字,然后將此數乘以2,再加上5,接著乘以5,再把所得的積加上10,再把和乘10,最后減去350,把現在的答案告訴我,我就知道你當時心里想的那個數!
四、做題大比拼。
五、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奧數教學計劃篇九
6×2=12種。
4×2=8種。
24+12+8=44種。
【小結】首先考慮從國畫、油畫、水彩畫這三種畫中選取兩幅不同類型的畫有三種情況,即可分三類,自然考慮到加法原理。當從國畫、油畫各選一幅有多少種選法時,利用的乘法原理。由此可知這是一道利用兩個原理的綜合題。關鍵是正確把握原理。
符合要求的選法可分三類:
設第一類為:國畫、油畫各一幅,可以想像成,第一步先在6張國畫中選1張,第二步再在4張油畫中選1張。由乘法原理有6×4=24種選法。
第二類為:國畫、水彩畫各一幅,由乘法原理有6×2=12種選法。
第三類為:油畫、水彩畫各一幅,由乘法原理有4×2=8種選法。
這三類是各自獨立發(fā)生互不相干進行的。
因此,依加法原理,選取兩幅不同類型的畫布置教室的選法有24+12+8=44種。
2.從1到100的所有自然數中,不含有數字4的自然數有多少個?
【解答】從1到100的所有自然數可分為三大類,即一位數,兩位數,三位數.。
一位數中,不含4的有8個,它們是1、2、3、5、6、7、8、9;
三位數只有100.。
所以一共有8+8×9+1=81個不含4的自然數.。
小學奧數教學計劃篇十
9、一根鐵絲長25厘米,把它剪成5厘米的小段,需要剪幾次?
11、一條河堤長40米,每隔4米栽一棵樹,從頭到尾要栽多少棵?
12、學校的舞臺,長16米,在它的前面,每隔2米放1盆花,從頭到尾要放多少盆花?
16、時鐘2點鐘敲兩下,2秒鐘敲完,5點鐘敲五下,幾秒鐘敲完?
小學奧數教學計劃篇十一
【試題】計算199999+19999+1999+199+19。
【解析】此題各數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湊整法。不過這里是加1湊整。(如199+1=200)。
199999+19999+1999+199+19。
=200000+20000+2000+200+20-5。
=222220-5。
=22225。
【試題】計算(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分析】:題目要求的是從2到1000的偶數之和減去從1到999的奇數之和的差,如果按照常規(guī)的運算法則去求解,需要計算兩個等差數列之和,比較麻煩。但是觀察兩個擴號內的對應項,可以發(fā)現2-1=4-3=6-5=…1000-999=1,因此可以對算式進行分組運算。
解:解法一、分組法。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1+1+1+…+1+1+1(500個1)。
=500。
解法二、等差數列求和。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2+1000)×500÷2-(1+999)×500÷2。
=500。
【試題】計算9999×2222+3333×3334。
【分析】此題如果直接乘,數字較大,容易出錯。如果將9999變?yōu)?333×3,規(guī)律就出現了。
9999×2222+3333×3334。
=3333×3×2222+3333×3334。
=3333×6666+3333×3334。
=3333×(6666+3334)。
=3333×10000。
=33330000。
【分析】:乘法分配律同樣適合于多個乘法算式相加減的情況,在計算加減混合運算時要特別注意,提走公共乘數后乘數前面的符號。同樣的,乘法分配率也可以反著用,即將一個乘數湊成一個整數,再補上他們的和或是差。
=56×99。
=56×(100-1)。
=5544。
【分析】:將乘數進行拆分后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將98766拆成(98765+1),將98769拆成(98768+1),這樣就保證了減號兩邊都有相同的項。
=98765×98768+98768-(98765×98768+98765)。
=3。
小學奧數教學計劃篇十二
班級情況分析:
一、基本情況。
總人數男生女生552827。
二、學習情況。
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如郝蘇湘、周葉凡等),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態(tài)度較端正;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如郭沖、郭加林等),不能主動去學習等,對于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里,在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yǎng)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以前對知識掌握較好部分是:。
1、學生的基礎的知識、概念、定義掌握比較牢固。
2、學生的口算、筆算驗算及脫式計算較好。
3、學生解答文字題和應用題的思路和步驟清楚。
4、學生能很好的解答幾何畫圖形方面的題目。
5、學生書寫較工整美觀。
不足之處:
1、學生粗心大意忘寫答案。
2、運用知識不夠靈活,表現在已掌握的知識,做題目時不能靈活地運用。
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內容:百分數的應用、圓柱和圓錐、比例、確定位置、正反比例、解決問題的策略、統(tǒng)計以及小學六年來所學數學內容的總復習。本冊教材的這些內容是在前幾冊的基礎上按照完成小學數學的全部教學任務安排的,著重使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立體圖形,掌握它們的體積等計算方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進一步形成統(tǒng)計的觀念,掌握用扇形統(tǒng)計圖表示數據整理結果的方法,提高依據統(tǒng)計數據的分析、預測、判斷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認識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然后把小學數學的主要內容加以系統(tǒng)的整理和復習,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新的教學內容與系統(tǒng)的整理和復習,進一步發(fā)展思維能力,培養(yǎng)思維品質,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冊教材中的圓柱和圓錐、比例都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首先,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征,掌握圓柱和圓錐的一些計算,既可以為進一步學習其他形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及其計算打好基礎,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也可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強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意識和能力。最后學習好比例的知識,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用數學方法處理數學問題的能力,而且也使學生獲得初步的函數觀念,為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作初步的準備。因此,讓學生認識這些內容的概念,學會應用這些概念、方法和計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應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理解稅率、利率、折扣的含義。
2、使學生在經歷觀察、操作等活動的過程中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征,能正確地判斷圓柱和圓錐,理解、掌握圓柱的表面積、圓柱和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計算。
3、使學生結合實例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理解眾數和平均數。
4、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5、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的過程中,學會用轉化的策略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具體的問題確定合理的解題方法,從而有效地觶決問題。
小學奧數教學計劃篇十三
經過主席臺光華路小學三年級學生有125人參加運動會入場式,他們每5人一行,前后每行間隔為2米,主席臺長42米,他們以每分鐘45米的速度通過主席臺,需要多少分鐘?分析:從表面上來看這道題與前面的例是完全不同但從實質上看,它是植樹問題的逆解題目.根據題目中三年級參加運動會的總人數與每行的人數.可求出三年級共列隊多少行?每行相當于已知的樹木棵數,每行前后間隔2米,相當于每兩棵樹間的`距離,這樣可以求出入場式隊伍的全長;再用隊伍的長度加上主席臺的長度,就是每個人通過主席臺所走的路程,再用所行的路程除以行進的速度,就可以求出通過主席臺所需的時間。解答:(1)三年級入場式列隊的行數是:125÷5=25(行);(2)三年級入場式隊伍的全長是:2×(25-1)=48(米);(3)三年級入場式隊伍的全長加上主席臺的長度,即每個人通過主席臺所走的路程是:48+42=90(米);(4)通過主席臺所走的路程是:90÷45=2(分鐘)綜合算式:[2×(125÷5-1)+42]÷45=2(分鐘)。
答:通過主席臺需要2分鐘。
小學奧數教學計劃篇十四
一年級的孩子剛剛踏入小學。不論是學習習慣還是學習方法,都需要全面的培養(yǎng)和正確的引導,這就需要家長對整個六年的小學學習有一個全面的規(guī)劃。
1、接觸華數,興趣第一。
我們接觸過不少四五年級希望開始學習華數的學生,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其實在低年級時曾經學過華數的,但因為當時學習聽課效果不好便放棄了,到了高年級,迫于小升初形勢又不得不學。對于這樣的學生,學習華數是有一定陰影的,甚至有些學生抱定了自己不適合學華數的念頭,有一定抵觸心理。
所以既然家長決定低年級開始學習華數,一定要首先注意興趣上的培養(yǎng),幫助他們找到數學中引起他們興趣的事情,比如數字游戲等等。
2、找一位孩子最喜歡的老師。
既然剛剛接觸華數,興趣是第一位的,那找一位孩子喜歡的老師就是學習的重中之重。一位好的老師能夠讓孩子迅速喜歡上課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在課堂上,老師不僅是孩子的是師長,也是孩子的朋友,和孩子們一起探討問題,一起思考,使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喜歡老師同時喜歡數學。
3、用一套最權威的教材。
華數課程使用的教材是《仁華學校奧林匹克數學》(簡稱“華數課本”),這套教材是最具系統(tǒng)、使用時間最長的奧數教材。通過長期的華數學習,可以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素質得到培養(yǎng),思維能力、智力潛能得到很好的開發(fā),現已被眾多學有余力和學有興趣的學生所青睞。華數課程可以使您的孩子“開思維之竅,入解題之門”,幫助孩子奠定堅實的基礎,攀登數學的顛峰!
4、從最合適的起點開始。
剛剛接觸華數,學不懂不是孩子不適合學數學,是起點不合適。舉個例子:《仁華學校奧林匹克數學課本》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但是《仁華課本》中的很多知識超前于學校的課本,如果利用的不好,很容易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這是目前導致很多孩子不喜歡數學,厭惡數學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學習重點難點解析:
1.巧算與速算的基本知識: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計算是學生學習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如果能夠在看似無序的算式中尋找到一定的規(guī)律,化繁為簡,那么學生一定能夠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另外,計算與速算是各種后續(xù)問題學習的基礎。學好數學,首先就要過計算這關。
2.認識并學會數各種基本圖形:正方形、長方體、圓和立方體等是小學學習中最常見的圖形。通過系統(tǒng)的指導,使一年級的學生能夠計算出各種基本圖形的個數;使學生建立起有序思維,為建立思維模式打下基礎。
3.學習簡單的枚舉法:枚舉法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的確是有一定的困難。在華數課本中,介紹這一難題時采用數數這種更為直觀的方式,將復雜抽象的問題形象化,便于孩子們理解。枚舉法訓練的重點在于有序的思維方式,學習之初將抽象問題形象化,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去主動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思維方式。
4.數字的奇與偶、不等與相等等關于數論的基礎知識:數論問題是后續(xù)學習中的一個重點,而這學期將要學到的:數字的奇與偶、不等與相等等無疑將會是今后學習的基礎,在這里我們把數論問題分解為各種類型逐一講解,使華數學習更加系統(tǒng)。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04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