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整理思緒,對過去的經(jīng)驗做一個回顧。在寫總結時,我們要保持客觀性,不夸大自己的成績,也不過分苛責自己的缺點。在寫總結之前,先參考一下以下小編整理的總結范文,相信可以給您提供一些寫作上的靈感。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3、能聯(lián)系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1、理解“我”為什么發(fā)出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2、理解“和平之神并沒有永駐人間。”和“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边@句話的含義。
多媒體課件。
一、談話導課。
1、師:今天,老師想跟你們聊一聊幸福,你覺得我們的生活幸福嗎?你覺得什么是幸福?(生自由說)是的,我們能享受到這樣幸福的生活,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里,可是,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如我們一樣幸運。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走進第15課,來傾聽這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2、齊讀課題。
二、復習鞏固。
1、出示生詞,自由讀。
維和犧牲失去悲痛。
戰(zhàn)爭呼吁制止維護。
凱旋征戰(zhàn)貢獻圣壇。
罪惡健康阿姨妻子。
威脅藍盔彌漫永駐。
2、你能不能用前兩行的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回憶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談談雷利的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
三、精讀課文,感悟悲痛。
1、爸爸就是這么一個令我驕傲的人,他自從踏上維和的征程就再也沒有回來,與爸爸臨別時的場景至今難以忘懷。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想象當時的場面。從這個自然段中體會到了什么?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
2、集體交流。
(1)生讀句子,課件出示。
(2)談體會。
(3)感情朗讀。
3、是啊,我們和爸爸相約,等他凱旋的那一天,我們要捧著世界上最美的鮮花迎接他。這一天終于到了,我和媽媽早早地來到機場等待爸爸的歸來。體會一下,此時雷利的心情是什么樣的?(激動、高興)。
4、飛機的門緩緩打開,我馬上就要沖過去擁抱我親愛的爸爸,可我看到的卻是——(師配樂朗讀正文第三自然段)。
5、聽了老師的朗讀,此時你有什么感受?試著用朗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6、這個自然段中哪個地方最令你難受、悲痛?你能帶著你的心情讀一讀嗎?
7、從“染紅、浸滿”這些詞語中你仿佛能看見什么?
8、“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你知道爸爸在呼喚什么嗎?這里為什么要用三個“和平”?(引讀)。
9、是呀,有了和平,才有——,有了和平,才有——,有了和平,才有——。
10、戰(zhàn)爭,讓祖國失去了一名卓越的戰(zhàn)士,戰(zhàn)爭,讓雷利失去了愛他的父親,讓我們再切身地感受小作者內(nèi)心的痛苦,入情入境地讀一讀這令人難忘的一幕吧?。R讀第三自然段)。
四、結合圖片,體會戰(zhàn)爭帶來的災難。
1、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度里,多幸福呀!可世界上其他地區(qū)的國家也和平、安寧嗎?默讀5、6自然段,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畫出不懂的地方。
2、交流。引導理解“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3、(播放圖片,渲染情境)孩子們,這,就是戰(zhàn)爭!這,就是在戰(zhàn)爭中生活的人們!
4、看完了這些圖片,此時的你,最想說什么呢?
5、戰(zhàn)爭中,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是民族的希望,沒有了他們,祖國的明天又在哪里呢?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相信你們肯定有更深的體會。
6、此時,我們是否會和雷利一樣,情不自禁地發(fā)出這樣的呼聲: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
7、讓我們和雷利一起向全世界呼吁——(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8、想到那些無辜的孩子們,想到他們那充滿了驚恐的童年,讓我們把這呼吁讀得更響些,傳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傳到還存在戰(zhàn)爭的土地上,讓那些挑起戰(zhàn)爭的人,為了孩子們,放下武器。(齊讀)。
五、拓展。
孩子們,相信你們學完這篇課文后一定會思緒難平,請拿出你的筆,把你此時最想說的話寫出來。
六、總結。
這篇文章帶給老師很多思考,我們走出課堂,每個人都應該想想,地球為什么會有戰(zhàn)爭,我們該怎樣制止戰(zhàn)爭,維護和平?這才是我們今天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
要和平!和平!和平!不要戰(zhàn)爭。
由于現(xiàn)在的孩子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中長大,較難體會這種情感,因此,教學時,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畫面、補充資料等方式,不斷引導學生朗讀語段。先由抓關鍵詞體悟“父親之愛”,到深情范讀,以情激情地體會“痛失父愛”,由學生朗讀中噴涌而出的對“和平”的呼喚,再自然升華為“戰(zhàn)爭之恨”,層層深入,自始至終都使學生深深扎根在語言文字中,讀出畫面,讀出情感,讀出見解,也讀出方法。整堂課就是以讀促悟的過程,與此同時,學生又在朗讀中歷練了能力、積淀了語感,在過程中體驗了閱讀的樂趣。
閱讀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時創(chuàng)造。上面這9篇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就是為您整理的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給予您一定的參考價值。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兩條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閱讀課文,感悟雷利與爸爸訣別時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戰(zhàn)爭的決心。體會他從心底里迸發(fā)出的讓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與愛的美好情感。
1課時。
開展世紀回望,百年戰(zhàn)場的活動:收集有關戰(zhàn)爭的圖片、資料,對戰(zhàn)爭的殘酷性有所了解,擴大學習本課的知識背景,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匯報課前收集的資料。
2、師述導語:當人類滿懷和平的渴望步入21世紀的時候,戰(zhàn)爭卻仍在這個星球繼續(xù)......愿這些戰(zhàn)爭的畫面能夠到此靜止、凝固--成為歷史。這就是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詞句,讀通課文。遇到不懂的詞語,盡量自己動手掃清障礙。
2、檢查自學效果:指名輪讀課文,理解生詞意思。
(三)再讀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由讀課文第一段,討論:秘書長為什么評價他爸爸是一個卓越的觀察員?
(2)齊讀。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要怎樣讀?為什么要這樣讀?
(2)指名讀,評議,練讀。
(3)全班練讀第二段,讀出雷利與爸爸依依不舍的語氣。
(4)學生自讀第三段后,用悲傷的音樂作背景,讓學生配樂朗讀。
3、學習課文第三段。
(1)師述:爸爸為維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了,作為兒子的我怎樣呢?
(2)自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說雷利的決心與呼吁。注意用上彌漫、威脅、嬌嫩、比例失調(diào)、制止、充滿等詞。
(四)齊讀全文。
(五)注意書信的格式。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信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對父親的真摯情感。
3、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教學重點:
1、理解“我”為什么發(fā)出呼吁。
2、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師走到學生身邊小聲地問)你愛你的父親嗎?為什么?
父親就像是一艘小船,載著我們的夢幻,到達人生的每一站;
父親還像是一棵參天的大樹,為我們遮風擋雨;
父親更像是一盞路燈,在人生的每一個路口,為我們指明方向;
父親所給予我們的是一顆心,窮盡一生的愛。
雷利的父親原本是一個精通四國語言,出色的經(jīng)濟學碩士,還是一名聯(lián)合國軍事觀察員,可是一場戰(zhàn)爭無情地奪走了這位了不起的父親。小雷利在悲痛之極,帶著對父親深深的思念和對和平的強烈渴望之情,給聯(lián)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寫了一封信。今天就讓我們來讀這封信,近距離地去聆聽這個孩子此刻的內(nèi)心。
二、深入感悟、有感情地朗讀。
(一)學習第3自然段,體會失父之痛。
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邊讀邊可以做些批注。)。
2、集體交流。
(1)說說哪一段的內(nèi)容讓你最感動?(指名找)。
(2)你為什么感動?誰還想把自己的感動說出來?(交流感動的地方)。
(3)指導朗讀:一位捍衛(wèi)和平的勇士,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一位可親可敬的父親,就這樣被戰(zhàn)爭無情地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作為他最親的人――兒子,雷利,面對這一切,心情哪能平靜呢!
我們怎樣把作者真實的感受讀出來呢?自己先練練這一段吧!
(自讀、指名讀、齊讀)。
(4)想象說話練習:
請把你此刻想說的話寫下來。
1.學生寫,教師隨機指導。
(1、爸爸,雖然你犧牲了,可你是為了世界的和平犧牲的,你犧牲得值得,我為你自豪。
3、爸爸,罪惡的戰(zhàn)爭,罪惡的子彈,奪去了你的生命??粗銤M身的鮮血,我憎恨戰(zhàn)爭,我要向所有的人大聲喊: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
4、爸爸,你看見了嗎?我和媽媽捧著你最喜歡的百合花來接你了。請你睜開眼睛看一看??!我以前常惹你生氣,以后我再也不了。我只要你醒過來,我要你陪我放風箏,像別人的爸爸那樣,放學接我回家。
5、爸爸,你走了,走得這樣匆忙,來不及擦一下手表的血跡,來不及看一眼我們?nèi)缂s捧來的鮮花,來不及再和我們說一句話??粗銍煜碌倪z體,我們的心都碎了,爸爸,你知道嗎?我們不能沒有你?。。?。
b、學生基本寫完時,教師:寫完的同學,請你們深情地把它朗讀出來。
c、交流。師:誰能深情地來讀讀你想說的話?
(二)痛恨戰(zhàn)爭、渴望和平。
師:同學們,可這所有的一切又是什么造成的呢?
1、指名說:戰(zhàn)爭。
3、點擊課件,出示圖片。
(1)學生接說點擊課件: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
(2)朗讀指導:這是小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呼聲,這是浸滿淚水的呼喊,一起再來喊喊。
5、寫話練習。
師:同學們,此時,你恨戰(zhàn)爭嗎?你向往和平嗎?把你對戰(zhàn)爭的恨和對和平的渴望寫幾句話。
(1)自由寫。
(2)交流。
三、課堂總結。
是的,戰(zhàn)爭是殘酷的,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們痛恨戰(zhàn)爭,向往和平。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生活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中。就讓我們珍惜現(xiàn)在和平幸福的生活吧!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四
通過資料查閱,信息分析,激發(fā)起讓世界遠離戰(zhàn)爭,成為充滿陽光、鮮花與愛的情感。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認識“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qū)還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引入:請大家看一組鏡頭:
(多媒體放映)。
解說:這是一個不平靜的新世紀,“9·11”引起的連鎖反應徹底擊碎了世界的寧靜,伊拉克的土地上硝煙四起,昔日的學校成了廢墟,就在昨天,或是今天,地球另一端的孩子們正在遭受著生命的威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聆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吶喊吧!
1、讀題質(zhì)疑。
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1)這個中國孩子是誰?他向誰呼喚?
(2)他的呼聲是什么?
(3)他為什么發(fā)出這樣的呼聲?
2、讀通課文。
同學們,帶著我們想知道的問題,仔細入神地讀讀課文,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1)學生自讀課文。
(2)檢查讀的情況。
3、交流討論,主要解決問題:
這個中國孩子是誰?他向誰發(fā)出呼喚?為什么發(fā)出這樣的呼聲?
1、進入“網(wǎng)海采集”了解有關維和行動,藍盔部隊的資料。
2、交流自己得到的'信息。
3、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為什么父親要送我藍盔?
“藍盔‘:榮譽的象征。
齊讀最后一句(感情上很肯定堅信爸爸會回來帶著藍盔)。
對藍盔的期待中轉(zhuǎn)向失落。
(撲到爸爸的身體上大哭)為什么哭的這么傷心?(對話)。
再也看不到父親深情的母光。
我們?nèi)找才?,夜也盼,高高興興地捧著鮮花去迎接爸爸,沒想到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
很傷心。僅僅就是傷心?
是什么讓雷利失去了父親?戰(zhàn)爭!
爸爸的嘴張著,似乎還有未了的心愿要傳達給大家,?。∥衣犚娏?,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們都聽見了,你們聽見了嗎?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重點朗讀)。
5、了解戰(zhàn)爭的罪惡。
雷利的爸爸為什么這么強烈的呼喚和平,他看到了什么?
(看戰(zhàn)爭的視頻)。
教師解說:戰(zhàn)爭的罪惡。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全球性大戰(zhàn),波及六十一個國家和地區(qū),全球二十多億人口被迫卷入戰(zhàn)爭。
那些死去的戰(zhàn)士們,他們也是有父母、有愛人,有朋友,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是一個個的生命。只是戰(zhàn)爭讓他們走進了罪惡!
許多年前邁克杰克遜唱了一首叫《healtheworld》的歌。歌前有這樣一段童聲的旁白:
拯救這個世界,是為現(xiàn)在也是為未來。
我們需要一場靈魂的懺悔!然后要做的正如邁克杰克遜所唱“創(chuàng)造一個沒有恐懼的世界……拯救這個世界/把她變的更美好/為了你也是為了外我/為了全世界!”
1、小結:是的,是可惡的戰(zhàn)爭,殘酷的戰(zhàn)爭,無情的戰(zhàn)爭,奪去了許許多多的生命,為了孩子們,為了地球的未來讓我們和雷利一同呼吁:“(生齊)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
這是誰的呼聲?
雷利。
僅僅是雷利的呼聲嗎?
是全世界的呼聲。
過渡:是的,這不僅僅是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而是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民的呼聲啊!
(生自由讀)。
2、創(chuàng)設情景呼吁。
(1)現(xiàn)在你就站在曼哈頓聯(lián)合國會議大廈內(nèi),面對各會員國代表呼吁。(聽了你的呼吁,各國代表一定會向人民傳達你的呼聲)。
(2)現(xiàn)在你正在cctv中文國際頻道直播現(xiàn)場,攝象機正面對著你,要你向全球億萬觀眾呼吁。
(3)現(xiàn)在請你們面對的是那些蓄意挑起戰(zhàn)爭的人,請大聲疾呼!
過渡:你們的呼聲正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聲。
1、看有關與戰(zhàn)爭的詩歌,2、討論交流“為了制止戰(zhàn)爭,保衛(wèi)和平,我們能夠做點什么?”
4、指名讀呼聲。
5、師小結:孩子們,老師相信,你們今天一定將“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的信念深深地刻在了心里,將來你們就是和平的使者!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五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閱讀課文,感悟雷利與爸爸訣別時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戰(zhàn)爭的決心。體會他從心底里迸發(fā)出的讓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與愛的美好情感。
3、結合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孩子們熱愛和平的情感。
二、教學準備:收集有關戰(zhàn)爭的圖片、資料,對戰(zhàn)爭的殘酷性有所了解,擴大學習本課的知識背景,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重點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展開想像,體會中國孩子熱愛和平、渴望和平的真摯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初讀:啟疑導入,感知全文。
二、細讀:深入探究,感悟形象。
雷利的爸爸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我們再來自由地讀讀這篇文章,把描寫雷利爸爸的句子勾畫下來,讀一讀,可以自己在旁邊寫一寫體會,哪怕是只字片言也可以,寫完后可以同桌、小組間交流感受。
(生自讀交流)。
師:誰來說說雷利的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交流重點句子)。
生:他是一個維護和平的人。
師:你從哪兒知道的?
兩年以前,我親愛的爸爸作為聯(lián)合國的一名軍事觀察員,在執(zhí)行維護和平行動中壯烈犧牲。
師:還有誰有不同的體會?
生:我覺得爸爸是一個愛自己的妻子,也愛自己孩子的人。
師:哦!你是這樣認為的,那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呢?
生:(讀文中句子)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
師:還有誰和他有相同的體會,也可以來讀讀這段。
生:我覺得爸爸還是一個有才華的人。
師:說說你的感受吧!
生:我是從“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看出來的。
師:好,他讀了,誰來評評他讀得怎么樣?(自讀、評價讀)。
生:他讀出依依不舍的味道。(生讀、評價讀、齊讀)。
生:我覺得爸爸臨行前說的話要讀得肯定些。
師:肯定些,也就是堅定的語氣。你很會體會,你能不能讀一讀?
(生讀爸爸的話)。
三、品讀領悟:入情入境,潛心會文。
師:爸爸對這次出行充滿了勝利的信心,有這樣一位好爸爸怎能不讓雷利感到自豪和驕傲?他是多么熱切地盼望著爸爸凱旋回來,把那頂藍盔親手戴在自己頭上?。?/p>
(出示課件,師配樂讀“現(xiàn)在這頂藍盔回來了……”)。
師: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對爸爸的遺體,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生(吞吐):我覺得……我想,我是雷利……。
師:我知道你很激動,是的,你是雷利,你怎樣想?
師:同學們,帶著這種又悲、又痛、又恨的感情,自由地讀一讀,體會體會,在這一段里面,哪些句子最能打動你,說說你的感受。
(生自由讀)。
生:我覺得“鮮血染紅了……”這句話讓我感動。
師:說說你的感受,是什么地方讓你最感動?
生:我覺得爸爸犧牲了,但他的心還在呼喚和平。
師:還有誰有不同的感受?
生:我覺得這幾句最讓我感動,“我們?nèi)缂s捧著鮮花……”本來我們是高高興興地去接爸爸,可是我們卻接到了爸爸的遺體。
師:是啊!我們?nèi)找才危挂才?,高高興興地捧著鮮花去迎接爸爸,沒想到接到的卻是爸爸那冰冷的遺體。
生:這句話最讓我感動:“現(xiàn)在,這頂藍盔回來了……”說明爸爸臨死前都不忘和兒子的約定。
師:爸爸和雷利有個約定,雖然他犧牲了,還是不忘把那頂藍盔帶回來。
師:還有讓你感動的句子嗎?
生:我覺得最讓我感動的是“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爸爸流了那么多血,他還是想家。
師:流了那么多血,說明什么?
生:說明爸爸死得很慘烈。
師:同學們,帶著這些感覺,老師和你們一起來讀讀這段,好嗎?
(配樂,師領讀第一句,生跟讀)。
師:爸爸就這樣犧牲了,他還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嗎?
生:他還有個心愿,就是思念家人,希望世界永遠和平!
師:是的,爸爸還有未了的心愿,因為現(xiàn)在世界并不太平。自由地讀讀這段話,你怎樣理解世界并不太平?可以結合我們收集的資料談。
四、誦讀:點題明理,拓展升華。
師:下面,就讓我們來親身感受一下戰(zhàn)爭給我們帶來的.災難吧!
(課件顯示戰(zhàn)爭場面,師解說)。
師:看到這兒,你們的心里怎樣想?
是的,是可惡的戰(zhàn)爭,殘酷的戰(zhàn)爭,無情的戰(zhàn)爭,奪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此時此刻,我們禁不住要和雷利一同呼吁——(生齊: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
師:這是誰的呼聲?
生:雷利。
師:僅僅是雷利的呼聲嗎?
生:是全世界的呼聲。
師:是的,這不僅僅是中國孩子的呼聲,還是全世界人民的呼聲??!
師:雷利的呼聲也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聲,讓我們到課文當中找到雷利的呼聲,自由地讀一讀,體會一下吧!
(生自由讀、指生讀)。
師:你的呼聲真正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聲,我們在場的老師都被你感動了。這是小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呼聲,這是浸滿淚水的吶喊!讓我們一同來呼吁吧!
(全班齊讀)。
(課件顯示和平鴿、世界人民祈盼和平的畫面)。
師:讓我們一起呼吁——。
(課件顯示: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課后延伸:
五、寫一封信,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寫給處在戰(zhàn)爭中的孩子。
寫給遠在云南的希望小學的同學。
寫給自己的一位親人。
寫給凱旋歸來的航天英雄。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六
思想品德要求:通過閱讀課文,了解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要堅決反對各種戰(zhàn)爭;體會孩子呼吁和平、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摯感情。
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信中都寫了哪些內(nèi)容;積累印象深刻的詞句。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舉出例子說明“世界并不太平”;展開想像,體會中國孩子和平的`真摯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展開想像,體會中國孩子和平的真摯感情。
1、中國孩子雷利為什么要給聯(lián)合國秘書長加利寫信?
2、信中主要寫了什么事?
1、讀準字音
2、記清字形
3、理解詞義
1、學習信的第一自然段,討論:這段中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2、讀讀這一段
繼續(xù)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找出信中哪些內(nèi)容是作者回憶的?從他的回憶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小組討論,全班討論
3、點撥:爸爸的嘴張著,孩子想到了什么?
4、讀最后一個部分課文
a、五十一年前和五十一年后各指哪一年?
b、五十一年后是什么情況?讀讀課文
c、舉例說說你對這段的理解
d、老師用現(xiàn)在發(fā)生身邊的事實說明“世界并不太平”
5、討論對作者呼吁的理解
6、帶感情讀課文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七
這篇課文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lián)合國秘書長的一封信,信中飽含著一個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摯情感?,F(xiàn)在的孩子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中長大,較難體會這種情感。因此教學時要注意聯(lián)系生活的實際,聯(lián)系當前世界的局勢,通過錄象畫面讓學生親身感受戰(zhàn)爭給世界人民帶來的災難,引導學生體會理解,并在充分的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體會、感悟書中的這種情感,感受和平的可貴,通過多種形式的語文實踐來表達自己愛好和平的美好的愿望。
課前放錄像(戰(zhàn)火紛飛的伊拉克)創(chuàng)設情境。
課上導入:課前大家注意到電視中的節(jié)目了嗎?你看到了什么?
通過伊拉克戰(zhàn)事情況的介紹,聯(lián)想9年前,引發(fā)學生去聆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板書課題: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1、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來讀,體會文中的情感和內(nèi)容。
(1)失父之痛的感悟
a 讀有關的.句子,通過讀、評議讀的情況,體會情感。
b 比賽讀,激發(fā)學生對內(nèi)容的深刻的感悟、理解
c 引讀,激起全體學生與小作者達到心靈的共鳴。
(2)世界并不太平。
抓住重點詞句的感悟。
“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huán)境之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qū)還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a引導學生通過讀來體會重點句的意思
b引導學生舉出具體事例,讓學生具體感受“世界并不太平”。
“具體事例”可以是圖片的展示、文字的說明等。
c小結,和平需要全世界人們?nèi)ゾS護。
(3)渴望和平。
體會讀。學生在讀的時候,通過對朗讀的情況的評議,尤其是讀的語氣。從而讓學生更好的體會文中的內(nèi)容,掌握朗讀的感情基調(diào),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板書: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
比賽讀,深入體會情感。達到與小作者的又一次共鳴。
2、閱讀小結,激發(fā)情感:
這篇文章,小雷利以書信的形式,向我們傾訴了一個孩子失去父親的悲憤,表達了自己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的強烈呼聲。情感真摯、催人淚下。
(放錄象,通過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人們的痛苦畫面,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最后定格在“和平的燭光閃動”)
此時此刻,大家一定都想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就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不同形式來表達我們愛好和平的心聲。
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也可以幾個人合作。
1、指名展示。
2、師生點評
世界需要和平。這不只是一個孩子的呼聲,這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喚。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八
課前:教師為學生講述兩個真實的故事,其中一個是自己小時侯失去父親的故事。
一、引入。
1、觀看央視國際4套上播放的伊拉克專題,加上教師錄制的音樂和旁白。
2、抽學生說說自己看了之后自己的感想。
3、教師小結:戰(zhàn)爭是無情的,戰(zhàn)爭是殘酷的……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吶喊吧!
學生齊讀課題,再讀。
效果很好,哀婉的音樂與悲慘的景象呼應,很快就為本課的學習定下了“基調(diào)”,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課文,體會思想感情做了一些鋪墊。
二、按要求自讀課文。
多媒體出示自讀要求:
思考并勾畫句子:
1、作者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用橫線勾出)。
2、當今的和平環(huán)境怎樣?(用波浪線勾出)。
3、作者為誰呼吁?(用著重符號標出)。
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相應句子。
這幾個問題提得比較好,有利于進一步理解課文,把握了課文的重點。只是從實際操作來看,學生受前面“哀婉”基調(diào)的影響,雖是讓自由朗讀,學生卻都是默默地朗讀,不管怎樣,只要學生是在“讀”,就是可以的,不一定非要出聲。
三、交流問題,學習課文。
1、教師: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學生:爸爸是個出色的人。我們能夠從“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看出來。
教師:請你再讀一讀,讀出自豪的感情。
學生:我的爸爸是個熱愛和平的人。我們可以從“兩年以前,我親愛的爸爸作為……”看出來。
教師:還有什么地方能夠看出爸爸是個熱愛和平的人。
學生:“爸爸的嘴張著……”
教師:還有要補充的嗎?
……(略)。
教師:羅老師找到一個句子?!拔抑两穸纪涣恕?。你能看出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是個愛妻子,愛孩子的人。
教師: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教師:“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你體會到什么?
學生:我能從這里體會到爸爸的盡職盡責。
教師:請同學們互讀互評。(學生讀,較有感情。)。
教師用學生“找”和自己“引”的辦法初步讓學生掌握了課文的部分內(nèi)容,“拉”得比較快。目的顯然是為后面“突出重點”——感情朗讀做一些準備。
2、教師:下面我請三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的三至五自然段,要讀得好象在和父親面對面地交流。
學生讀,比較好,全體學生自發(fā)鼓掌。
教師:我們把第三自然段讀一讀,體會低沉、堅定的思想。(學生讀)。
教師:可是當作者看到爸爸的靈柩時,心情怎樣?(由激動到悲傷),請大家再讀“現(xiàn)在……浸滿了凝固的血?!保R讀)。
教師:嘴張著,在呼喚什么?我們該怎樣讀?誰來給大家示范一下。
抽讀,一學生讀得很到位。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出心底的呼喚。
全班再讀。
教師:“我”的爸爸本來還可以作出更大的貢獻,因為他是精通四國語言的……(學生回答:經(jīng)濟學碩士)。請大家讀四自然段。
教師:自豪的“味兒”不夠,請大家再讀一遍。
學生再讀,很有感情。
展示“萬人送英雄,鮮花贈英?!钡漠嬅?。加上背景音樂和一個孩子對爸爸緬懷的旁白,課堂上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
羅老師對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是很精彩的,重點指導了學生的朗讀,以讀悟情。我覺得也可以從爸爸和我們“相約”,到我們“如約”前往,再到爸爸的“失約”,這樣可以更清楚地理清文章的線索,后面探討爸爸“失約”的原因。這和重點指導朗讀并無矛盾。
教師:爸爸為和平獻出自己的生命,卻“死不瞑目”,原因是什么?
多媒體出示:“世界并不太平……”一段。學生齊讀。
學生列舉自己收集的資料。
教師: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艘唤M數(shù)據(jù)。(主要是一些戰(zhàn)爭中帶來災難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教師:同學們,如此嬌嫩的和平之花怎么經(jīng)得起戰(zhàn)爭的摧殘?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地球的呻吟》。
地球的呻吟。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給了我們,
它從來不懂得自私和吝嗇,
總是傾其所有。
可是人類,
曾經(jīng)和正在做著多少慚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園里廝殺,
為野心和貪欲去爭斗,
用刀槍去撕裂土地,讓馬蹄去踐踏豐收,
硝煙窒息兒童的歌聲,
鮮血染紅清澈的河流……。
教師:地球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我們,可罪惡的戰(zhàn)爭卻……(引用上面詩句中的話)。所以,這個中國孩子會向國際社會呼吁。想想,他為什么呼吁?呼吁什么?(學生回答)。
抽讀課文七自然段。
隔海相望的陸地,
都伸出友誼之手,
相視一笑,
泯滅舊日的怨仇。
沒有掠奪者的咆哮,
也沒有反抗者的怒吼。
人們彼此贈送的禮物,
是平等、自由。
齊讀。
教師:孩子們,為了制止戰(zhàn)爭,讓世界充滿愛,我們能夠做點什么呢?
多媒體出示:讓和平駐人間,讓世界充滿愛?。ㄒ魳讽懫?,《讓世界充滿愛》)。
教師:讓我們一起呼吁,一起疾呼!連讀兩遍。
羅老師的這節(jié)課上得非常精彩,也非常感人。許多聽課的老師也不禁落淚。我覺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情景的創(chuàng)設,還有感情朗讀的導引。另外,拓展閱讀也做得不錯。只是我覺得教師的“導引”多了一些,學生“自主”的空間相對被壓縮了,如果從倡導互動學習的角度,本課可以嘗試另外一種強調(diào)互動學習的方案。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九
1、讀懂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和平的情感。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含義。
設計特色引導探索、自主、合作。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揭示課題、質(zhì)疑導讀。
1、請大家看屏幕上的這個人誰認識?
2、此時此刻,看到這個場面,你想說什么?
3、九年前就曾發(fā)生過同樣類似的悲劇。這節(jié)課老師將要和同學們一起閱讀一封信。一封由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lián)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的信,去傾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二、自由讀書,深入理解。
1、自由讀: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法讀,有哪些沒有讀懂的地方畫上問號,問號魚的時間里,我們大家將一起討論。
三、研讀體悟,合作探究。
1、學生答疑質(zhì)難、老師隨機進行點拔。
2、創(chuàng)設情境、感情朗讀孩子那渴和平的真摯情感深深地打動了我們在座的心,誰能帶著這種情感來讀孩子的呼聲。
3、加顧畫面理解句子盡管我們憎恨戰(zhàn)爭,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讓我們先回顧不久前曾發(fā)生的不堪回首的血腥畫面,真正理解戰(zhàn)爭的罪惡。思考題:“說說你對”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qū)還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的理解。
四、延伸拓寬,積累運用。
五、實踐活動:
六、激情朗讀、升華情感。
同學們,你們可曾知道現(xiàn)在許多國家的孩子正在飽受戰(zhàn)爭的煎熬,與他們相比,你們是多么的幸福。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時光,好好學習,用我們的聰明才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全體學生起立大聲疾呼:我們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正確讀寫,并理解詞語。
2、朗讀課文并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本組前兩篇課文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兩位小英雄(小夜鶯、雨來),他們都是十分的(勇敢、機智)。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戰(zhàn)爭是非常(殘酷的)。我們雖然不能阻止戰(zhàn)爭的發(fā)生,但是我們能不斷壯大和平的力量!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5課。
二、檢查預習,學習字詞,朗讀課文。
1、師:課前,同學已經(jīng)預習過課文,那本課的生字新詞你能讀準確、正確書寫并理解嗎?課文能正確地朗讀嗎?下面,我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檢查預習的情況。
2、小黑板出示要求:
3、小組合作檢查預習。
4、全班交流展示:
(1)正確讀詞:
抽一小組:師:有哪些易錯的字音要提醒?(小組提醒字音,全班跟著一起讀一讀。)師:還有補充嗎?(再請一組提醒字音,全班跟讀)。
師:現(xiàn)在大家能正確朗讀這些詞了嗎?(抽兩小組讀,然后全班齊讀)。
(2)理解詞義:
師:這些詞你們能理解哪些?(各組簡單理解詞義。由學生暢談已經(jīng)理解的,不能理解的放到理解課文的`過程理解。老師指導查字詞典、結合上下文理解)。
(3)正確書寫:
師:對于本課中要寫的字,你們有哪些提醒的?(抽小組的同學上臺板書并提醒,然后全班同學用手書空鞏固。)。
(4)師:剛才大家所提醒的這些字,希望同學們要牢記在心,正確地書寫。下面,請各組的同學再來展示展示課文的朗讀。
正文部分1-4自然段,哪個小組愿意讀?5-7自然段,哪個小組讀?
抽兩個小組讀課文,讀完后其他評價。
5、小結評價:
師:在剛才的小組學習展示中,你認為哪些組表現(xiàn)得好?
學生互相評價。
師:希望小組的同學們在后面的學習繼續(xù)努力!
三、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1、師:讀過了課文,那課文先講了什么?再講什么?大家了解了嗎?
2、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分段落標注。
3、小組內(nèi)交流。
4、全班交流,理清脈絡,師相機板書。
5、師:了解了各部分的內(nèi)容,現(xiàn)在我們用通順的語言連貫起來,就能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自已先在心里試著說一說。
抽學生完整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四、總結。
1、師評價各組的學習情況。
2、生說說自己的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作業(yè)。
抄寫生字、詞語。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十一
思想品德要求:
通過閱讀課文,了解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要堅決反對各種戰(zhàn)爭;體會孩子呼吁和平、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摯感情。
知識要求:
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信中都寫了哪些內(nèi)容;積累印象深刻的詞句。
能力要求: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舉出例子說明“世界并不太平”;展開想像,體會中國孩子和平的真摯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展開想像,體會中國孩子和平的真摯感情。
常規(guī)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聯(lián)合國簡介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中國孩子雷利為什么要給聯(lián)合國秘書長加利寫信?
2、信中主要寫了什么事?
四、自學生字詞
1、讀準字音
2、記清字形
3、理解詞義
五、學習課文
1、學習信的第一自然段,討論:這段中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2、讀讀這一段
六、課堂作業(yè)
第二課時
繼續(xù)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找出信中哪些內(nèi)容是作者回憶的?從他的回憶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小組討論,全班討論
3、點撥:爸爸的嘴張著,孩子想到了什么?
4、讀最后一個部分課文
a、五十一年前和五十一年后各指哪一年?
b、五十一年后是什么情況?讀讀課文
c、舉例說說你對這段的理解
d、老師用現(xiàn)在發(fā)生身邊的事實說明“世界并不太平”
5、討論對作者呼吁的理解
6、帶感情讀課文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十二
1、觀看央視國際4套上播放的伊拉克專題,加上教師錄制的音樂和旁白。
2、抽學生說說自己看了之后自己的感想。
3、教師小結:戰(zhàn)爭是無情的,戰(zhàn)爭是殘酷的……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吶喊吧!
學生齊讀課題,再讀。
效果很好,哀婉的音樂與悲慘的景象呼應,很快就為本課的學習定下了“基調(diào)”,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課文,體會思想感情做了一些鋪墊。
多媒體出示自讀要求:
思考并勾畫句子:
1、作者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用橫線勾出)。
2、當今的和平環(huán)境怎樣?(用波浪線勾出)。
3、作者為誰呼吁?(用著重符號標出)。
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相應句子。
這幾個問題提得比較好,有利于進一步理解課文,把握了課文的重點。只是從實際操作來看,學生受前面“哀婉”基調(diào)的影響,雖是讓自由朗讀,學生卻都是默默地朗讀,不管怎樣,只要學生是在“讀”,就是可以的,不一定非要出聲。
1、教師: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學生:爸爸是個出色的人。我們能夠從“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看出來。
教師:請你再讀一讀,讀出自豪的感情。
學生:我的爸爸是個熱愛和平的人。我們可以從“兩年以前,我親愛的爸爸作為……”看出來。
教師:還有什么地方能夠看出爸爸是個熱愛和平的人。
學生:“爸爸的嘴張著……”
教師:還有要補充的嗎?
……(略)。
教師:羅老師找到一個句子。“我至今都忘不了……”。你能看出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是個愛妻子,愛孩子的人。
教師: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教師:“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你體會到什么?
學生:我能從這里體會到爸爸的盡職盡責。
教師:請同學們互讀互評。(學生讀,較有感情。)。
教師用學生“找”和自己“引”的辦法初步讓學生掌握了課文的部分內(nèi)容,“拉”得比較快。目的顯然是為后面“突出重點”——感情朗讀做一些準備。
2、教師:下面我請三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的三至五自然段,要讀得好象在和父親面對面地交流。
學生讀,比較好,全體學生自發(fā)鼓掌。
教師:我們把第三自然段讀一讀,體會低沉、堅定的思想。(學生讀)。
教師:可是當作者看到爸爸的靈柩時,心情怎樣?(由激動到悲傷),請大家再讀“現(xiàn)在……浸滿了凝固的血?!保R讀)。
教師:嘴張著,在呼喚什么?我們該怎樣讀?誰來給大家示范一下。
抽讀,一學生讀得很到位。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出心底的呼喚。
全班再讀。
教師:“我”的爸爸本來還可以作出更大的貢獻,因為他是精通四國語言的……(學生回答:經(jīng)濟學碩士)。請大家讀四自然段。
教師:自豪的“味兒”不夠,請大家再讀一遍。
學生再讀,很有感情。
展示“萬人送英雄,鮮花贈英?!钡漠嬅?。加上背景音樂和一個孩子對爸爸緬懷的旁白,課堂上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
羅老師對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是很精彩的,重點指導了學生的朗讀,以讀悟情。我覺得也可以從爸爸和我們“相約”,到我們“如約”前往,再到爸爸的“失約”,這樣可以更清楚地理清文章的線索,后面探討爸爸“失約”的原因。這和重點指導朗讀并無矛盾。
教師:爸爸為和平獻出自己的生命,卻“死不瞑目”,原因是什么?
多媒體出示:“世界并不太平……”一段。學生齊讀。
學生列舉自己收集的資料。
教師: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艘唤M數(shù)據(jù)。(主要是一些戰(zhàn)爭中帶來災難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教師:同學們,如此嬌嫩的和平之花怎么經(jīng)得起戰(zhàn)爭的摧殘?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地球的呻吟》。
地球的呻吟。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給了我們,
它從來不懂得自私和吝嗇,
總是傾其所有。
可是人類,
曾經(jīng)和正在做著多少慚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園里廝殺,
為野心和貪欲去爭斗,
用刀槍去撕裂土地,讓馬蹄去踐踏豐收,
硝煙窒息兒童的歌聲,
鮮血染紅清澈的河流……。
教師:地球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我們,可罪惡的戰(zhàn)爭卻……(引用上面詩句中的話)。所以,這個中國孩子會向國際社會呼吁。想想,他為什么呼吁?呼吁什么?(學生回答)。
抽讀課文七自然段。
隔海相望的陸地,
都伸出友誼之手,
相視一笑,
泯滅舊日的怨仇。
沒有掠奪者的咆哮,
也沒有反抗者的怒吼。
人們彼此贈送的禮物,
是平等、自由。
齊讀。
教師:孩子們,為了制止戰(zhàn)爭,讓世界充滿愛,我們能夠做點什么呢?
多媒體出示:讓和平駐人間,讓世界充滿愛!(音樂響起,《讓世界充滿愛》)。
教師:讓我們一起呼吁,一起疾呼!連讀兩遍。
羅老師的這節(jié)課上得非常精彩,也非常感人。許多聽課的老師也不禁落淚。我覺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情景的創(chuàng)設,還有感情朗讀的導引。另外,拓展閱讀也做得不錯。只是我覺得教師的“導引”多了一些,學生“自主”的空間相對被壓縮了,如果從倡導互動學習的角度,本課可以嘗試另外一種強調(diào)互動學習的方案。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十三
一、引入課題。
(出示一幅小孩子痛哭的畫面。)教師:孩子們,老師給大家看一幅畫,誰能來給大家介紹這幅畫的內(nèi)容?(學生介紹略)。
教師:戰(zhàn)爭與和平,總是伴隨著人類歷史的進程。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生齊讀)。
利用畫面的目的是盡快進入情景,但實際反應來看,效果不是很好。
二、學生初讀課文,將體會最深的地方與同桌交流。班上交流,學習課文。
1、體會“兩年多來……”一節(jié)。教師的提問:你體會到什么?從哪里體會到的?
然后抽學生朗讀,教師評價。
以學定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但是將“評價”只是當做老師行為不是很恰當。
2、體會第三自然段,教師請學生找找有幾個“聽見了”,幾個“和平”。體會意思并自由感情朗讀。
請自認為讀得好的同學起立朗讀。然后全班齊讀。
這段話的學習教師基本上是讓學生“讀”完的,反復的讀。但是我們的感覺是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層次性”要求,有點“泛泛”而讀的感覺。
3、試著體會作者對父親才華橫溢而又英年早逝的痛苦而復雜的心情。也是先個別朗讀,再全班朗讀。
然后讓學生用一句話進行評價:“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學生朗讀“今天……”一段。教師提問:“和平之花”是指什么?
你知道哪些地方還“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學生展示收集的資料。
教師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
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這一步拓展得很好,但是稍覺膚淺。我覺得順序應該調(diào)整為:先展示資料。(很重要的一點是:收集來的資料反應什么問題?)然后再“回頭”體會文中句子。如果學生沒有深刻體會思想感情,表現(xiàn)出的可能僅是一些虛假的激情。
三、總結課文,引導實踐。
1、教師:你們說戰(zhàn)爭是什么?面對戰(zhàn)爭,你想說些什么?雷利(本文作者)怎么說?什么叫呼吁?他“呼吁”什么?讀“要……不要……”。
朗讀之后,學生板書: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
2、引導實踐。教師:孩子們學習了課文,為了制止戰(zhàn)爭,我們應該怎么做?
其實,情至深處,學生往往能夠體現(xiàn)出很強的背誦能力,對于“為了……為了……為了……”一段話,完全可以讓學生感情背誦!我覺得更好的設計是,在同學們的提議中,選擇哪些是“可行”的,讓這部分同學的發(fā)言稍微具體一點,避免走形式,也就是說,盡管是公開課,還是要考慮是否能夠落實的問題。
3、再讀課文,放飛“和平鴿”(紙做的)。
在充滿感情的朗讀聲中,下課鈴響,學生的感情達到了高潮。這點設計得很有新意。這是本課中設計較為成功的一點。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十四
這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四組的一篇課文,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和語文知識的融合。由于生活在和平而幸福環(huán)境中的孩子們對戰(zhàn)爭而言,是個有些遙遠的話題。因此,在設計這課時,我從聽覺到視覺,熏染學生對戰(zhàn)爭的認識:先是播放戰(zhàn)爭中令人揪心的槍聲,接著播放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悲慘、傷痛的畫面,讓學生在腦海烙下戰(zhàn)爭是無情的,是殘酷的印象,同時,在學生課前預習的基礎上,感受到戰(zhàn)爭中失去父母的孩子是多么可憐。
特別是當大家看到畫面:作者捧著鮮花來到機場,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和聽到凄涼、哀怨的音樂,有了這些催化劑,更讓學生感悟、體驗小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引起學生的情感底處的觸動,從他們筆下的文字得到淋漓盡致的流露,例如,林斯捷同學在學完本課后,也與作者雷利發(fā)出同樣的.呼聲,她寫出:“請不要再發(fā)出戰(zhàn)爭了,這樣會讓更多的人失去親人,會讓更多的人倒下,會讓更多的眼淚流下,不要讓我們沉浸在死亡的危機中。停止戰(zhàn)爭吧,讓大地恢復和平吧!讓我們共創(chuàng)美麗的家園吧!”同樣吳澤昊同學也表達出:“只要退讓一步,便可綿去多少戰(zhàn)爭,世界將充滿陽光、一個個可愛的笑容,呼喚和平,阻止戰(zhàn)爭,我們?yōu)檫@一刻的到來呼喚吧!”------這些正是對和平的強烈的渴望。
然而,通過此次課,我深刻的感受到:在教學過程中,仍需要在學生的朗讀上多下功夫。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十五
這篇課文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lián)合國秘書長的信,信中飽含著一個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摯情感。長期生活在和平環(huán)境中的孩子,較難體會渴望和平的情感。因此,教學時,為了讓學生體會這種情感,,一是要多讀,在反復的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情感;二是多揣摩,從作者的失父之痛中體會和平之可貴;三是適當補充事實,讓學生更具體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教學流程。
一、由題質(zhì)疑,激發(fā)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從課題的提示中,你想知道什么?
(估計學生想知道的有:“一個中國孩子”是誰?他發(fā)出什么呼聲?表達什么愿望?他為什么會發(fā)出這一呼聲?)。
(第一遍讀,要讀準字音;第二遍讀,要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什么;第三遍讀找一找問題的答案,特別是要抓住重點語句找答案。)。
二、指導讀書,深入感悟。
1、正確、流利地朗讀。
在學生初讀課文后,教師指名朗讀,在朗讀的檢查中結合正音的指導。要讀準“卓越、沉浸、藍盔、腕上、圣壇、呼吁、充滿”等詞語的讀音。
2、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在學生第二遍讀的基礎上,通過交流讓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要讓學生了解到,課文先寫問候和表示真誠的謝意,再寫對在維和行動中犧牲的父親的回憶和懷念,最后是對世界和平的呼吁。學生對課文的感受,在交流時不要強求語句的一致,要鼓勵個性化的表達。
3、抓住重點語句感悟。
(1)對失父之痛的感悟。
引導學生尋找表達失父之痛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或通過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不一定是下面所舉的句子,說得有道理或能讀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如:
句子一:
現(xiàn)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事實是多么的無情??陀^的敘述中飽含巨大的悲痛。)。
句子二:
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衣犚娏?,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在聯(lián)想中表達失父之痛。)。
句子三:
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jīng)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對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zhàn)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在回憶中表達失父之痛。)。
(2)對“世界并不太平”的感悟。
學生再讀課文,提出有疑難的句子。問題比較集中的句子可能是:
“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huán)境之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qū)還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先引導學生理解字面意思:“和平之花”指的就是“和平”;“嬌嫩的‘和平之花’”,意思是說,和平很容易受破壞。再引導學生舉出具體事例,或教師補充有關事例,讓學生具體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熬唧w事例”可以是圖片的展示、文字的說明等。
舉例:200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市世貿(mào)大廈遭到恐怖襲擊,頃刻間倒坍,死亡兩千多人;印度和巴基斯坦經(jīng)常為克什米爾發(fā)生爭端,長期的爭端給當事國特別是當?shù)氐娜嗣駧淼臑碾y;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長期爭端所帶來的不斷的仇殺;阿富汗的長期內(nèi)亂給國家?guī)淼钠茐?;還有車臣的戰(zhàn)爭,以及南北朝鮮的長期對峙等等。
(3)對渴望世界和平的情感的感悟。
引導學生找出渴望世界和平的句子,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情感。不一定局限于哪一個句子,能讀出情感就行?!白?1世紀那已經(jīng)能夠聽到的腳步聲為戰(zhàn)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這句話的朗讀,要達到本文情感的最高潮。
四.導向?qū)嵺`,深化認識。
在深入感悟課文內(nèi)容后,引導討論:為了制止戰(zhàn)爭、保衛(wèi)和平,我們能夠做點什么?
五、全文朗讀,升華情感。
(全班齊讀:“敬愛的加利先生:人類家園?!保?。
六、課外延伸,呼喚和平。
鼓勵學生做選做題:給深受戰(zhàn)爭苦難的外國小朋友寫封信,表達對他們的同情,和對侵略戰(zhàn)爭的譴責。
(福建省安溪縣劉玉楷、林潤生)。
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篇十六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信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對父親的真摯情感。
3、 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1、 理解“我”為什么發(fā)出呼吁。
2、 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一、揭示課題:
1、(師走到學生身邊小聲地問) 你愛你的父親嗎?為什么?
父親就像是一艘小船,載著我們的夢幻,到達人生的每一站;
父親還像是一棵參天的大樹,為我們遮風擋雨;
父親更像是一盞路燈,在人生的每一個路口,為我們指明方向;
父親所給予我們的是一顆心,窮盡一生的愛。
雷利的父親原本是一個精通四國語言,出色的經(jīng)濟學碩士,還是一名聯(lián)合國軍事觀察員,可是一場戰(zhàn)爭無情地奪走了這位了不起的父親。小雷利在悲痛之極,帶著對父親深深的思念和對和平的強烈渴望之情,給聯(lián)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寫了一封信。今天就讓我們來讀這封信,近距離地去聆聽這個孩子此刻的內(nèi)心。
二、深入感悟、有感情地朗讀
(一)學習第3自然段,體會失父之痛
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邊讀邊可以做些批注。)
2、集體交流。
(1)說說哪一段的內(nèi)容讓你最感動?(指名找)
(2)你為什么感動?誰還想把自己的感動說出來?(交流感動的地方)
(3)指導朗讀:一位捍衛(wèi)和平的勇士,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一位可親可敬的父親,就這樣被戰(zhàn)爭無情地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作為他最親的人——兒子,雷利,面對這一切,心情哪能平靜呢!
我們怎樣把作者真實的感受讀出來呢?自己先練練這一段吧!
(自讀、指名讀、齊讀)
(4)想象說話練習:
請把你此刻想說的話寫下來。
1. 學生寫,教師隨機指導。
(1、爸爸,雖然你犧牲了,可你是為了世界的和平犧牲的,你犧牲得值得,我為你自豪。
3、爸爸,罪惡的戰(zhàn)爭,罪惡的子彈,奪去了你的生命??粗銤M身的鮮血,我憎恨戰(zhàn)爭,我要向所有的人大聲喊: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
4、爸爸,你看見了嗎?我和媽媽捧著你最喜歡的百合花來接你了。請你睜開眼睛看一看?。∥?以前常惹你生氣,以后我再也不了。我只要你醒過來,我要你陪我放風箏,像別人的爸爸那樣,放學接我回家。
5、爸爸,你走了,走得這樣匆忙,來不及擦一下手表的血跡,來不及看一眼我們?nèi)缂s捧來的鮮花,來不及再和我們說一句話??粗銍煜碌倪z體,我們的心都碎了,爸爸,你知道嗎?我們不能沒有你?。。?/p>
b、學生基本寫完時,教師:寫完的同學,請你們深情地把它朗讀出來。
c、交流。師:誰能深情地來讀讀你想說的話?
(二)痛恨戰(zhàn)爭、渴望和平
師:同學們,可這所有的一切又是什么造成的呢?
1、 指名說:戰(zhàn)爭
3、 點擊課件,出示圖片
(1)學生接說 點擊課件: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
(2)朗讀指導:這是小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呼聲,這是浸滿淚水的呼喊,一起再來喊喊。
5、 寫話練習。
師:同學們,此時,你恨戰(zhàn)爭嗎?你向往和平嗎?把你對戰(zhàn)爭的恨和對和平的渴望寫幾句話。
(1)自由寫
(2)交流
三、課堂總結
是的,戰(zhàn)爭是殘酷的,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們痛恨戰(zhàn)爭,向往和平。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生活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中。就讓我們珍惜現(xiàn)在和平幸福的生活吧!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07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