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通過文字記錄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思考和體驗,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學(xué)作品。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要善于歸納思考,總結(jié)書籍中給予自己的啟示和感悟,發(fā)現(xiàn)其中的深層內(nèi)涵??纯聪旅娴囊恍┓段?,或許能給你寫讀后感提供一些思路和靈感。
壞孩子的故事讀后感篇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xí)相遠”。孩子的自信、自尊和責任來源于父母、老師的態(tài)度和眼光。這本書中所描寫的一個令班主任頭疼的差生葉小開是一個性格頑皮,喜歡惡作劇的男孩,是一個沉浸在快樂日子里、不知世事變化、有集體榮譽感的男孩。然而突然有一天得知自己在老師心中竟然是一個個壞孩子,于是開始了自己不是壞孩子的證明過程。葉小開通過努力學(xué)習(xí)、做好人好事來證明自己,但是由于家長、校長和老師的不經(jīng)意,使得葉小開證明自己不是壞孩子的努力失敗。葉小開在學(xué)校得不到老師和同學(xué)關(guān)愛的陽光,在家里父母也沒有細心關(guān)注過他的感受,整天生活在不尊重、不理解、不信任之中,最終走向了絕望,記錄了一個天使翅膀漸漸消失的心疼歷程。
“寬容、理解和關(guān)愛”是凈化孩子心靈的過濾器,是締造孩子美好人生的源泉!多年來,我們對孩子的評論似乎就形成了一種定論,那就是孩子是否聽話、成績是否好。聽話、成績好就是好孩子,反之就是壞孩子。一個孩子再聰明,只要不聽話,給別人帶來一些麻煩,日子久了就成了大家都看不順眼、討厭的壞孩子。
通過這個故事,我深刻地認識到要細心關(guān)注孩子的內(nèi)心活動,特別是調(diào)皮搗蛋孩子的心靈世界。不要用成績好壞作為衡量孩子好壞的標準,“分數(shù)至上”的教育會傷害絕大多數(shù)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承受自卑的情緒和巨大的壓力,甚至?xí)纬砂殡S孩子一生的陰影。其實無論成績好壞,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都渴望被尊重、理解、關(guān)愛,渴望被公平對待。孩子也是有思想有大腦的人,不是一個任人支配的木偶?;顫姾脛印⒑闷妗⒄{(diào)皮搗蛋是孩子的天性,屬于正?,F(xiàn)象,這說明了他們生命力旺盛、有思想和冒險精神、有獨立意識。我們不能以這些理由過分批評、打罵刺傷孩子的自尊,給他們框上一個“壞孩子”的罪名。
我們都愛孩子,都希望他們將來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那么我們家長應(yīng)先從提高自身做起,身教更甚于言教。家人對待孩子的教育方法要一致,要和藹,沒有壓力地和孩子聊天,真正的了解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和他們成為好朋友。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不要用脫離孩子能力的高目標來要求孩子,要知道成績不是唯一,一個擁有健康身體,良好心態(tài)的孩子也一樣能在其它方面贏得掌聲。多用欣賞、贊許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多用肯定、表揚、鼓勵的話去激勵孩子,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能夠做的更好。試想如果葉小開在證明自己的過程中,有人能發(fā)現(xiàn)并及時給于肯定就絕不會有這樣的悲劇發(fā)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家長老師要多一些細心、耐心、愛心來對待孩子,正確引導(dǎo)啟發(fā)、鼓勵協(xié)助他們向著健康積極的方向發(fā)展。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希望!
孩子的路還很長很長……而我們需要做的則更多更多!
壞孩子的故事讀后感篇二
《孩子們喜愛的詩詞故事》是一本我喜歡的書。書中介紹了很多包括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等大詩人的故事,都很生動有趣。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詩人高適“兩次大敗仗成就大將軍”的故事,講述他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思考一步步成為大將軍的。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說起高適大家可能不熟悉,可說起這首高適經(jīng)典的送別詩,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高適先投奔張守珪,夢想和吐蕃人大干一場。誰知吐蕃來勢洶洶已到城下,張將軍卻還在城樓飲酒觀舞不想迎戰(zhàn),高適難以理解,一氣之下離去轉(zhuǎn)投哥舒翰。
哥舒翰鎮(zhèn)守潼關(guān),吐蕃人對他聞風喪膽。皇帝唐玄宗讓他攻打安祿山,但哥舒翰只守不攻,高適覺得很奇怪??锤哌m納悶,哥舒翰這才告知他守城的重要和兩面夾擊的戰(zhàn)略,并向他闡述當年張守珪是仿效諸葛亮的“空城計”使吐蕃人心生怯意調(diào)頭離去,高適恍然大悟。但唐玄宗不明白哥舒翰的想法,一道圣旨下令他出關(guān)攻打。哥舒翰只能硬著頭皮出戰(zhàn),結(jié)果中了埋伏慘敗。潼關(guān)失守,叛軍直逼長安,這時高適憑借自己的智慧幫助唐玄宗逃出了長安城。從這之后,高適做任何事情都會動腦子好好思考,也因此打了很多勝仗,立下赫赫戰(zhàn)功,最終當上了大將軍。
看到這里,平時學(xué)古箏的場景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眼前。練習(xí)的時候我一心只想著練琴時間達標,只動手不動腦,不及時總結(jié)回顧老師教的要點,結(jié)果速度上去了但練琴效果直線下降考級只得了合格??次揖趩实臉幼?,媽媽讓我及時反省,陪我一起總結(jié)經(jīng)驗,這時想到老師說的“磨刀不誤砍柴工”我才茅塞頓開。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中,遇到困惑,我也是急著完成任務(wù)不愿意多思考。語文題意理解力差是我最大的弱點,讀了一遍看不懂,再讀一遍我就不耐煩了,其實多讀幾遍意思自然就明白了,古人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高適的故事讓我深受啟發(fā)。平時遇到困難我們可以努力思考各種方法試試看,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也可以多向別人虛心請教,學(xué)習(xí)別人的閃光點。只有這樣,學(xué)習(xí)路上的“攔路虎”才會逐漸被我們吃掉,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如果一直不想辦法,問題越積越多,離成功就會越來越遠。生活中也是如此。
壞孩子的故事讀后感篇三
“給孩子讀文言”是一套由獲得第三屆韜奮出版獎的出版家、學(xué)者鍾叔河先生二十多年前為外孫女學(xué)古文編寫的百字小古文。鍾先生一生愛書、讀書、編書、寫書,最是懂書。他認為,學(xué)古文,寫作文,首先應(yīng)學(xué)其短,“給孩子讀文言”正是凝聚了文言短篇的精華。
這套書不同于普通的文言文啟蒙讀物,它內(nèi)容豐富,包羅萬象,從古代經(jīng)典到古人的短信、筆記,涉及歷史、地理、名物、民俗、傳說等文本,儼然一套少年版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百科全書”。
譯文流暢,不生澀,如行云流水、自成風格,離開文言原文,也是一篇優(yōu)秀的現(xiàn)代散文。這對于小讀者理解、欣賞、愛上文言文有著巨大的幫助。
作者坎坷的一生和近九十年的人生閱歷,讓他充滿了睿智和幽默,解讀部分不僅言之有物、切中肯綮,并且高屋建瓴、獨出機杼,充滿著人文情懷,少年時讀過會從中受益一輩子。這也是這套書近三十年來一直被一些文言文輔導(dǎo)教輔書不斷模仿卻從未被超越的原因。
每篇古文都有專門繪制的憨萌可掬、令人腦洞大開的插圖,有助于孩子理解文言文。同時附有專業(yè)的朗讀音頻,可以引領(lǐng)小學(xué)中高年級學(xué)生以及根基尚淺的傳統(tǒng)文化愛好者,走上正統(tǒng)的傳統(tǒng)文化學(xué)習(xí)門徑。
《給孩子讀經(jīng)典》《給孩子讀短信》《給孩子讀故事》,三本書就像三個點,鋪展出小學(xué)階段文言文穩(wěn)穩(wěn)的知識面。
壞孩子的故事讀后感篇四
上周去表姐家做客,又被她家小不點考住了。寶貝又在問:小姨,你說,世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啊?面對寶貝的問題,我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想起不久前看的一本書叫《給孩子的哲學(xué)探險故事》里剛好講到這個問題。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是一個哲學(xué)層面的問題,它涉及到生命起源和世界本質(zhì),引發(fā)人們探索世界和自己。哲學(xué)在我們大人眼里,都是枯燥無味的,哪里還敢想去探索世界和自己。
沒想到竟然有《給孩子的哲學(xué)探險故事》用通俗有趣的方式,引導(dǎo)孩子思考和探索世界、認識自己。《給孩子的哲學(xué)探險故事》是海天老師創(chuàng)作的一本哲學(xué)普及讀物,被譽為中國版《蘇菲的世界》。全書沒有通篇大論哲學(xué)原理,而是通過“自由男神”這一哲學(xué)啟蒙者引導(dǎo)奇奇、妙妙完成哲學(xué)探險任務(wù),一步步闡明生活的哲理、感悟或思考,實現(xiàn)知識講解這一目的,進而讓哲學(xué)思維在孩子們的心里扎根。
對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有標準答案嘛,并沒有。不如就像書封面的那句話所說“與其給出標準答案,不如讓孩子學(xué)會如何思考”,讓孩子學(xué)會思考,才是我們應(yīng)該關(guān)心的,而不是給孩子一個標準的答案。
想要真正了解別人,就要學(xué)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想要給孩子們講述哲學(xué)道理,我們也應(yīng)該站在他們的角度、基于他們的思維、嘗試用他們喜歡的方式來和他們做朋友、聊人生,才有可能把我們想教給孩子的知識傳授給他們。
孩子關(guān)注的東西常常是被大人忽視的事物。事實上,關(guān)注細小事物時孩子心理的一種特殊的需求,因為他們總覺得在成人面前是那么無能為力,所以更愿意去關(guān)注比自己看起來更弱小的事物。應(yīng)該不斷讓孩子探索的內(nèi)容向深度和廣度發(fā)展,讓孩子開闊眼界,提高孩子的探索和觀察興趣。
自由男神設(shè)置游戲任務(wù),讓奇奇和妙妙去水木大學(xué)找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通過孩子們自己的探索發(fā)現(xiàn),然后再給孩子們解釋,德國哲學(xué)家萊布尼茨的觀點:天地間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
不僅僅是樹葉,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即使是一對雙胞胎,不管他們長得有多像,總是可以找出差別來的,哪怕他們在外形上真的完全一模一樣,他們的頭腦里也一定有各自不同的思想。
通過孩子們自己的探索發(fā)現(xiàn),加上自由男神的解釋,由此可以推出結(jié)論:“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都沒有完全相同的?!?/p>
“自由男神”選取國內(nèi)外哲學(xué)達人小故事、先賢經(jīng)典話語、詩詞文化等,旁征博引,正確引導(dǎo)奇奇、妙妙構(gòu)建起自己的世界觀,從而一步步開啟哲學(xué)之門,完成了人生最基礎(chǔ)的哲學(xué)教學(xué)。3.哲學(xué)給人插上夢想的翅膀。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種問題,我們從哲學(xué)層面來探討這個問題,會發(fā)現(xiàn)非常有趣。雞生蛋,蛋孵化出雞,是一個循環(huán),但并非是一個簡單的死循環(huán)。
舊有的思想會消亡,而新思想會誕生,新思想不可能憑空產(chǎn)生,它必定是對舊思想的顛覆,也就是舊思想生的蛋。
整個宇宙也遵循這個規(guī)律,舊的星系會消亡,而新的星系會誕生。人類文明的進步也是在這個規(guī)律下不斷演進,科技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
《給孩子的哲學(xué)探索故事書》這本書在結(jié)構(gòu)上比較新穎,作者巧妙地將探險、故事、對話、漫畫、迷宮等孩子們感興趣的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得哲學(xué)這么枯燥的課程,變得有趣起來。
40節(jié)哲學(xué)課就有40幅不同的漫畫,都是貼近我們生活的故事。比如我們古代矛和盾的故事,或者孔子的漫畫故事,還有刻舟求劍的漫畫故事。
這本書注重引導(dǎo)孩子去思考每個哲學(xué)問題,作者在拋給孩子一個問題的時候,還會交給孩子一個場景似的任務(wù)。在與哲學(xué)問題相關(guān)的場景中,孩子思考哲學(xué)問題的時候,身邊的場景中的事物給孩子以方向和提示。這讓孩子們有思考的方向,從而對于哲學(xué)問題有所感悟。
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孩子提出的問題,沒有辦法回答時,有的人選擇一笑而過或者敷衍孩子,有的人選擇了沉默,避開那些讓自己“難堪”的問題。
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給孩子一個高深或者標準的答案,我們可以就像海天用《給孩子的哲學(xué)探索故事書》這樣的方式來進行,站在孩子的角度,從他們的思維來想他們的問題,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壞孩子的故事讀后感篇五
多花時間和孩子待在一起,擁有高質(zhì)量的一對一時間,這樣你可以有機會和孩子發(fā)展更強有力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甚至?xí)饶銈冞€不是單親家庭的時候所建立的聯(lián)系還要緊密。當然,這對于許多照顧孩子的家長來說,是可以實現(xiàn)的。但是對于無監(jiān)護權(quán)的父母來說,同樣也可以實現(xiàn),他們同樣有機會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獨特的角色。
1.不要減少你角色的重要性。
2.要意識到,如果你和孩子之間的聯(lián)系還沒有到你希望的程度,你是可以努力加強它的。
3.當孩子滿18歲時,你們之間的聯(lián)系也不會結(jié)束,這種聯(lián)系在孩子們成年時依然會繼續(xù)。
體驗社區(qū)。
我們都很熟悉這句話:“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大環(huán)境?!眴斡H家庭的孩子,通常都需要大環(huán)境的支持。在很多情況下,大家庭的成員都會參與孩子的養(yǎng)育,并且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些住的離大家庭遠的單親父母們,可能就會選擇加入社區(qū)團體——包括單親支援團體、教堂等。
共同責任。
單親家庭的孩子,不只是為了賺取零用錢而象征性的做家務(wù)。相反的,他們對整個家庭系統(tǒng)的`貢獻,是有必要的。這樣的需要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貢獻的價值,也能培養(yǎng)他們的自豪感。
1.對孩子在家里提供的幫助比表示贊揚。
2.讓他們知道你看到了他們的努力。
3.期待他們的幫助,讓他們幫忙做事。
處理沖突和失望。
單親家庭的孩子,會看到父母解決沖突的技巧。他們會看到父母努力,盡管他們有區(qū)別,進行有效的合作。另外,孩子們也會被迫處理自己在早期的失望。
面對真實的生活。
在單親家庭成功長大的孩子,他們知道自己是父母的生活中最主要的任務(wù),但是他們不會被視為宇宙的中心。這種健康的方法,有助于孩子面對真實的世界。
1.幫助孩子平衡自己的需要與整個家庭的需要。
2.要意識到即使作為單親,你也可以繼續(xù)追求自己的需要。
3.教孩子能夠經(jīng)常為他人考慮,而不是自私自利。
壞孩子的故事讀后感篇六
這些天讀了盧勤的《好父母好孩子》這本書,雖未讀完感觸卻頗深,讓我這個做母親的心里不禁深深的自責起來,覺得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夠好,很對不起孩子,我將感觸最深的一些內(nèi)容匯總?cè)缦拢员闳蘸缶咀约骸?/p>
第一、尊重孩子的媽媽才能培養(yǎng)出懂得自尊的孩子。
少年期的孩子有秘密,說明他正從幼稚走向成熟,善思考,有獨立見解,自尊心也在增強。進入青春期,孩子對成人的封閉性,對伙伴的開放性更顯得突出。這些“小大人”似地孩子尤其需要得到尊重。
如果孩子從小就受到尊重,他便能懂得自尊,也會懂得怎樣去尊重別人。那些對人彬彬有禮的孩子,肯定是在家里很受到尊重的孩子;那些蠻不講理、行為粗野的孩子,在家里,一定得不到他人的尊重,甚至常常受到傷害。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成為高素質(zhì)的人,成為有教養(yǎng)的人,那么,你首先要做這樣的人。要讓孩子尊重你,你便應(yīng)當先尊重孩子。
第二、孩子需要大人賞識。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
壞孩子的故事讀后感篇七
于是我去拜訪那個農(nóng)民,問他當時是怎么想的。他答道:“我什么也沒想。洪水襲來,妻子在我身邊,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當我返回時,孩子已經(jīng)被洪水沖走了”。
歸途上,我琢磨著農(nóng)民的話,對自己說:所謂人生的抉擇不少便是如此。
故事二:愛人之心。
這是發(fā)生在英國的一個真實故事。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病,他決定搬到養(yǎng)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了10萬英鎊。價錢還在不斷攀升。老人滿目憂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會賣掉這棟陪他度過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個衣著樸素的青年來到老人眼前,彎下腰,低聲說:“先生,我也好想買這棟住宅,可我只有1萬英鎊??墒?,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里,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天天都快快樂樂的——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照顧您”!老人頷首微笑,把住宅以1萬英鎊的價錢賣給了他。
完成夢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廝殺和欺詐,有時,只要你擁有一顆愛人之心就可以了。
故事三:博士。
有一個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為學(xué)歷最高的一個人。
有一天他到單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這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蹭蹭蹭從水面上如飛地走到對面上廁所。博士眼睛睜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飄?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蹭蹭蹭地從水上飄回來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哪!
博士生也內(nèi)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墻,要到對面廁所非得繞十分鐘的路,而回單位上又太遠,怎么辦?博士生也不愿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過。只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學(xué)歷代表過去,只有學(xué)習(xí)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經(jīng)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一個好的團隊,也應(yīng)該是學(xué)習(xí)型的團隊。
故事四:給予。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板,說要離開建筑行業(yè),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后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斑@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他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么會這樣呢?現(xiàn)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濫造的房子里!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漫不經(jīng)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yīng)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guān)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當成那個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進去一顆釘,加上去一塊板,或者豎起一面墻,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chuàng)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yōu)美、高貴,墻上的銘牌上寫著:“生活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
故事五:窗。
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面的太太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干凈,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原來,是自己家的窗戶臟了。
故事六:提醒自我。
有個老太太坐在馬路邊望著不遠處的一堵高墻,總覺得它馬上就會倒塌,見有人向墻走過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墻要倒了,遠著點走吧?!北惶嵝训娜瞬唤獾乜粗竽4髽拥仨樦鴫Ω哌^去了——那堵墻沒有倒。
老太太很生氣:“怎么不聽我的話呢?”又有人走來,老太太又予以勸告。三天過去了,許多人在墻邊走過去,并沒有遇上危險。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墻根下仔細觀看,然而就在此時,墻綞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塵磚石中,氣絕身亡。
提醒別人時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時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卻很難。所以說,許多危險來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因此而生。
故事七: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后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歷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xiàn)了人生的突圍和超越。
故事八:簡單道理。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于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zhuǎn)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xù)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jīng)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后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并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jīng)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后,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xiàn)實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現(xiàn)實有機結(jié)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壞孩子的故事讀后感篇八
我在兒童網(wǎng)站上看過有的家長說池莉(來吧,孩子)這本書很有教育意義。我迫不及待的在網(wǎng)上搜集,對于孩子該怎樣教育我們都想上這一課,當我仔細的把“來吧,孩子”讀完,我真切的感受到父母的教育是從孩子還沒來到世上就應(yīng)該做好準備的。而我忽略了兩年的時間,把孩子的教育錯過了。池莉說“他對育兒有三條原則。”第一條:讓孩子盡情玩耍和相處。第二條:跟從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讓他在最喜歡最開放的狀態(tài)中接受大自然。第三條:一個古老的方法為孩子講故事和閱讀。當我讀完這三條,我知道我們陪孩子的時間太少,工作太忙。我也想領(lǐng)著孩子出去玩,讓他接受大自然,感受一下這個世界。孩子的爺爺奶奶在農(nóng)村,有時候休假就得回家看望老人,我也想領(lǐng)著孩子出去見識見識,多拍一些照片給孩子留下紀念。孩子不斷成長,我們沒有抓住機會把他一段段的成長經(jīng)歷留下將來很遺憾。從這一刻開始,我要不斷地讓孩子接受大自然,穿暖花開的季節(jié)正是出去享受大自然的好季節(jié),要讓孩子感受外面的世界。
閱讀,兒子也喜歡,只是他喜歡我給他讀,我很想讓他自己用手指著我和他一起讀,不過兒子只用手讀一個故事就不指了,讓我讀他聽著,我不知道這樣他能認識上面的字嗎?不過,我知道,每次給他買的故事書,。每晚給他讀,他都背下來了。可我希望他不但能背下來還能讀那就更孩了。在幼兒園里老師都讓用小手指著讀,我也發(fā)現(xiàn)很神奇,幼兒園里的書孩子都能讀下來。我知道還是指著讀最有效。我們休假少,平常孩子休假都是老人看著,老人看就讓他玩,孩子又不愿意和老人一起讀.我沒有讓孩子養(yǎng)成用手指讀的習(xí)慣,從這一刻開始,我要糾正我的錯誤。池莉說:“書籍為主的家,成為我和孩子最適宜的小窩。這個小窩是我們的江山,書籍是我們的伴侶和玩具,在這里我們其樂融融!
壞孩子的故事讀后感篇九
讀了《水孩子》這本書后,我覺得水孩子很勇敢。他從一個水孩子成長為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他經(jīng)歷了很多的艱難困苦,走過了很多的地方,但是他毫不畏懼,他堅信自己講戰(zhàn)勝任何困難,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著他,一步一步勇敢向前,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
我也要像水孩子一樣,不怕危險,勇敢地朝著自己的理想努力。
壞孩子的故事讀后感篇十
這是原雅軒的一部電影。原雅軒并不著名,我也并不知道他。但是,我知道他的《念書的孩子》,這個非常感人的電影。
主人公名叫開開,是一個留守兒童。他與爺爺互相照顧,活得很快樂。開開撿來的流浪狗“小膽兒”,是非常通人性的,也是我們這些人買不來的。
開開家沒有電腦,也沒有游戲機,連電視都沒法看。放學(xué)后唯一的快樂,就是告訴爸爸“復(fù)習(xí)了,預(yù)習(xí)了”后聽到爸爸的夸獎。
開開的爸爸給開開和爺爺買了煤氣,使要跺腳取暖的家庭暖意四溢??墒且绲奶?,讓爺爺煤氣中毒。開開哭的死去活來,還是林醫(yī)生把爺爺從閻王爺那里拽了回來。開開感動的淚水四射,給林醫(yī)生磕頭表謝。
但是,人免不了一死,爺爺最后還是走了……。
開開開始一個人在家生活,自己起床,自己做飯,自己上學(xué)……陪伴他的只有“小膽兒”。我一邊看,一邊擤鼻涕。
爸爸還是不忍心,想把他接到城里去。開開當然愿意,但還是有點舍不得大家。
但他爸爸還是把他拽上了車。車走了,“小膽兒”在后面追。漸漸地,變得模糊起來……。
是啊,留守兒童都那么認真的學(xué),咱再偷懶,可就說不過去了。
壞孩子的故事讀后感篇十一
曾經(jīng)的我們,就像這吵鬧村里的孩子一樣,有那使我們歡呼雀躍的事情;有那使我們覺得很無聊的事情;有那和伙伴們一起感到慶幸,感到愉悅的事情;還有那伴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吵鬧村有七個孩子,我們卻有47個,吵鬧村的孩子們過的生活,是我們現(xiàn)在沒有擁有的。他們大膽、勇敢,他們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們的腦袋里永遠有著你意想不到的主意。今天烤甜點、明天去油東西。唱著歡快的歌,走在去學(xué)校的路上。這些我們都沒有嘗試過。他們獨立、自由,任何事情打聲招呼就行了。他們動手能力強,會自己照顧自己,而我們卻不行。
我們的動手能力很弱,自己絕不會碰油漆,也不會去想著自己烤甜點,獨立性雖說有,但絕對不會自己跑出去待一個晚上,也不會和朋友們?nèi)ネ嫣诫U一類的游戲。這使我感到很悲哀。
說句實在的,我很向往吵鬧村。那里有歡歌笑語,那里有最純真的一切,那里有的,是我們都缺少的七美德:誠信、希望、慈善、正義、勇敢、節(jié)制和寬容。這些,我們身上都可以呈現(xiàn),但是,誰又敢保證,這七美德一定會出現(xiàn)在我身上呢?吵鬧村的孩子做到了,從他們的身上,我找到了這七種美德。這就是我們要向他們學(xué)習(xí)的。
壞孩子的故事讀后感篇十二
《水孩子》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名叫湯姆的掃煙囪男孩,他從小就失去了爸爸媽媽,他的師父經(jīng)常打他、罵他。在一次掃煙囪時,他被仙女變成了水孩子,從此他就在水里快活的游來游去。他身上有許多壞毛病,但他勇敢的生活下去,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壞毛病,經(jīng)過了許多挫折和困難,最終使自己變成了一個善良、可愛的水孩子。
我比湯姆可幸運多了,我有爸爸媽媽,沒有多少壞習(xí)慣,又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湯姆有勇敢面對困難和堅持到底的好習(xí)慣,我卻沒有,所以我要向他學(xué)習(xí)者兩點,才能成為更優(yōu)秀的孩子呀!
讓我們向湯姆這個勇敢、堅強的孩子學(xué)習(xí)吧!
壞孩子的故事讀后感篇十三
我讀了查理金斯萊寫的《水孩子》之后,我知道了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掃煙囪的小男孩湯姆,湯姆的師傅格林姆不管生氣還是不生氣都常常打湯姆,有時候還不給東西他吃。
湯姆一天當中,有哭,有笑。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壞孩子的故事讀后感篇十四
水孩子是個很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的是水孩子湯姆他剛開始是個連水都沒見過的掃煙囪的小孩,經(jīng)常給有錢人家掃煙囪。有次被一個仙人追趕到海邊,把他變成了水孩子。
可以在海底生活,湯姆在海底的生活的非常開心非常快樂,讓湯姆在海底受教育,交到好朋友,從一個非常調(diào)皮的孩子變成一個講文明有用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08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