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蜜蜂的教案(優(yōu)秀2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4 04:00:24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優(yōu)秀21篇)
時間:2023-12-04 04:00:24     小編:書香墨

編寫教案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進行調整和改進。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教案的編寫要遵循科學的教學原則和方法。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一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4、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生字卡、搜集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弄清實驗過程。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1、回憶舊知。

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2、導入新課。

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2)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

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1)明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

(2)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復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試驗的過程說一說。

【有目標地讀,有層次地讀,循序漸進,學生才能讀出水平來,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四、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1)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書寫,然后,教師用投影展示,集體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二

蜜蜂》我上的是第二課時,教學目標主要是了解做試驗的過程及試驗得出的結論。

(1)我首先以開火車的游戲方式復習課文詞語。接著提問,“我”為什么要做試驗,引讀第一自然段。通過理解聽說,聽說說明了什么?并板書:聽說!將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框出來!但由于疏忽,遺漏了此環(huán)節(jié),以至于板書沒達到理想的效果。

(2)接著我讓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畫出法布爾做試驗的句子,并引導學生用先——然后——接著——最后——概括做實試驗的步驟,試問能去掉中間一個步驟嗎,以此讓學生體會法布爾是個怎樣的人!學生很容易理解!

(3)當蜜蜂飛回來時,作者和小女兒的心情怎樣?(激動,驚喜,意外等),讓學生帶著這種感受讀小女兒說的話。我只是從語言方面讓學生去體會心情激動,其實還可以從動作,神態(tài),去體會,如果換中方式來問:你從哪里看出小女兒很激動?這樣也許學生理解會更深,朗讀的效果會更好一點。

(4)在本文教學中,我抓住課文的重點詞語“摧測,準確無誤,本能等”通過對詞語的理解,更好去理解課文!近反義詞一直是我們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在讓學生理解詞語的同時,讓他們說出這個詞的近義詞,這個環(huán)節(jié)花的時間太多,以后還要加強。

總之,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要多思考,勤總結,使自己的教學水平能夠進一步提高。學問勤中得,學無止境,只要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努力,我一定會在教學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三

《蜜蜂》是人教版部編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的作者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這是一篇敘述線索清楚,情節(jié)完整的科普說明文,講的是法布爾為了證明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個實驗。文章語言簡短精煉,通俗易懂,實驗過程十分清楚,值得學生去細細品味,從而對科普說明文有進一步的了解。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體會課文介紹實驗過程的方法。

2、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實驗的過程,體會用詞的準確性,從而感受作者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介紹實驗的方法。

(一)揭題導入,檢查預習。

1、揭題。

今天,我們非常有幸,將走進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一篇科學觀察的`文章(板書課題,指導“蜜蜂”的書寫)。

2、檢查預習,認讀詞語。

(1)對照學習單,結合評價,同桌對讀。

學習單如下:

(2)反饋交流預習情況。

(3)詞語分類學習,鞏固落實。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個什么實驗?

2、學習第一小節(jié):作者為什么要做這個實驗?抓“聽說”一詞。

3、得出作者做實驗的目的。

(三)再讀課文,了解過程。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法布爾實驗的步驟是什么?分幾步完成的?

2、概括實驗過程,教會學習方法:運用讀一讀、圈一圈、連一連、補一補的方法提煉實驗過程(捉蜜蜂、等蜜蜂、做記號、放蜜蜂)。

3、從這些過程感悟法布爾實踐檢驗的科學態(tài)度。

4、學習第二段下面部分,抓住法布爾看到的和想到的內容,感悟法布爾善觀察、細思考。

(四)通讀課文,得出結論。

1、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有關法布爾實驗結論的段落。

2、交流提煉實驗結論。

(五)認識法布爾。

1、出示“資料袋”,進一步了解法布爾。

2、指名談對法布爾的印象。

3、推薦法布爾的巨著《昆蟲記》。

板書設計:

14.蜜蜂。

敢質疑。

親實踐。

善觀察。

細思考。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四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會寫“蜜蜂、辨認”等詞語。

2.默讀課文。能梳理并按順序說出實驗過程,感受法布爾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3.運用多種方式,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

過程與方法:。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義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

多媒體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指導寫字。

2.明確實驗內容,解疑促讀。

1.板書課題。(齊讀:蜜蜂)。

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除了采蜜外,蜜蜂還有什么本領?(做向導、辨認方向)。

2.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3.出示法布爾的資料,師生交流。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蜜蜂的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結合資料,初步了解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1.初讀課文,處理生字。

對于昆蟲,同學們了解得真多,說得也很流暢。大家讀課文讀得怎么樣呢?要想讀得正確、流利,首先要把一個個“攔路虎”消滅掉,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把“攔路虎”圈出來。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同學幫忙消滅“攔路虎”。

2.出示本課字詞,檢查認讀情況。

出示:。

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

設計意圖:。

檢查課文朗讀情況,鞏固生字、詞語。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么寫。

說說文中的作者做了一項什么實驗,得出了什么結論。

預設:法布爾為了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實驗,證實蜜蜂確實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1.讀課文,說說是什么原因讓作者想到做這樣的實驗的。

為什么法布爾一定要加上“聽說”這個詞呢?

(生齊讀后回答)(說明他做科學研究講究事實,非常嚴謹)。

2.作者是怎樣做這個實驗的?請默讀第2~6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實驗步驟可以分哪幾步。

3.學生畫,回答。(用“先……接著……然后……最后……”)師板書。

4.請同學們齊讀第2自然段法布爾做實驗的步驟,你從實驗過程中感受到法布爾是個怎樣的人?(做事認真,十分嚴謹)。

5.請同學們再默讀第2自然段,從哪些句子或者詞語可以看出法布爾做事認真呢?

出示:二十只左右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這時候刮起了狂風,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預設:“二十只左右”“好像”“大概”說明法布爾觀察得仔細,用詞準確。

說明法布爾邊實驗邊觀察蜜蜂的活動情況,還動腦筋思考。

我們再一起讀讀第2自然段,感受法布爾做實驗的過程和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認真態(tài)度。

設計意圖:。

了解實驗過程,抓住重點句子體會法布爾認真觀察、動腦思考的精神。

這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法布爾的實驗及其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

法布爾的實驗結論是什么呢?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為什么說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呢?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讀課文,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第二課時。

精讀描寫作者的實驗過程及結論的句子,感受他認真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文學家。他寫了《昆蟲記》這本書,我們還學習了這一課的生字和新詞?,F(xiàn)在,我們再復習一次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吧。

2.出示生字詞,學生齊讀。

3.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這篇課文講的是……(生答)法布爾為了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實驗,證實蜜蜂確實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板書:做實驗)。

4.說說作者這樣做實驗的原因。

板書: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設計意圖:。

復習生字新詞,鞏固課文內容,引出法布爾的實驗精神。

1.法布爾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實驗證明:蜜蜂飛回來了。(板書:飛回來)繼續(xù)默讀第3、4、5、6自然段實驗結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時候飛回來的?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

2.學生匯報,教師隨即點撥,出示句子。

出示:(1)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沖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里,肚皮下面還沾著花粉呢?!?/p>

小女兒很激動,為什么?(沒想到)。

“兩點四十分”說明了什么?(女兒記錄時間的準確性,“我”用詞的準確性)。

出示:(2)第二天我檢查蜂窩時,發(fā)現(xiàn)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記號的蜜蜂。

這樣,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準確無誤”指什么?(逆風沒有使它們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環(huán)境沒有讓它們偏離方向,它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指導朗讀,讀出重點詞。

出示句子: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哪些詞語能體現(xiàn)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強?(確確實實、盡管……但……)。

課文第1自然段中還有一組關聯(lián)詞也強調了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很強,請你找出來。

(無論……總是……)。

這兩組關聯(lián)詞都說明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很強,所以,實驗的結果是:蜜蜂確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這么強,但是為什么還有五只左右的蜜蜂沒有飛回來?(學生發(fā)揮想象,自由討論、匯報)。

設計意圖:。

通過重點詞句,研讀實驗結果,培養(yǎng)學生賞析語句的能力。

1.法布爾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出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為什么說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蜜蜂被裝在紙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覺得蜜蜂辨認方向不是靠記憶力。

(2)在放飛時刮起了大風,蜜蜂逆風飛行,又飛得很低,它們不可能看到遙遠的家園。所以“我”認為蜜蜂認路靠的不是記憶力,而是一種本能。

2.什么是本能?當時法布爾為什么無法解釋?

板書:無法解釋的本能。

“本能”指人類和動物不學就會的本領。

3.由于法布爾生活在100多年前,可能因為當時的研究條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但蜜蜂的這種本能是否無法解釋呢?請看老師帶來的資料。

預設:來源于他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和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4.從作者的實驗獲得成功的過程看,要想實驗取得成功,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1)對問題要考慮周密。

(2)要有吃苦的精神。

(3)要有探索的精神。

設計意圖:。

研讀實驗結論,感受法布爾的科學精神,激發(fā)學生探究實驗的興趣。

法布爾出生于法國南部山區(qū)的一戶農家。是對動物、植物的興趣把他帶入了科學研究的殿堂。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像法布爾那樣做事抱著嚴謹的態(tài)度,像蜜蜂一樣勤勉一生。相信每個同學都能釀出屬于自己的甜蜜!

14蜜蜂。

聽說——做實驗——飛回來。

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無法解釋的本能。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五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戳诉@個題目,你們想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各自發(fā)表各自的想法。)。

2讀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作者提出了一個關于蜜蜂的什么問題,讓我們讀讀閱讀提示。

二、自讀課文,合作探究。

1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閱讀提示出的問題,把有關的閱讀語句畫出來。

2自由組合或小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試驗的經過。

(1)把捉來的蜜蜂放在一個袋子里。

(2)在捉來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記號。

(3)在兩里遠的地方放飛。

(4)檢查蜂巢。

三、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1學生就學習小組中討論的結果進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觀點及依據。

2從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或感受呢?

(1)勇于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給了你這么深的感觸呢?

(2)對問題考慮得很周密)具體表現(xiàn)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3)對蜜蜂的喜愛之情)找一找,讀一讀,想一想。先讀給同位聽,讀時教師適機調撥,體會作者對蜜蜂的喜愛之情。

四、歸納小結。

1再讀課文,整體感悟。

2談談你談了這篇課文后受到什么啟發(fā)?

作業(yè)設計。

你熟悉哪一種小動物,它有什么習性?做個小試驗來證實。驗證過程要做到多觀察、多思考。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六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會寫“蜜蜂、辨認”等詞語。

2.默讀課文。能梳理并按順序說出實驗過程,感受法布爾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3.運用多種方式,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

過程與方法:。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義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七

一、復習導入: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這篇文章給我們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設計意圖】重視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法布爾為什么要做這個試驗呢?(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板書:聽說)。

3、法布爾在聽說了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說明他不盲信,講究事實,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語感悟文本是三年級閱讀訓練的重點,但也常常是三年級孩子的一個難點。為了降低難度,讓學生更好地感悟“聽說”一詞的含義,特在此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境,讓學生在聯(lián)系實際的深刻體會中感悟“聽說”所蘊含的法布爾求實的作風。

三、學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試驗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筆畫一畫他所做的事。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而在默讀中邊讀邊畫,可以促進學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2、抽生匯報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著……然后……最后……”來說一說嗎?再給你的同桌說一說吧?。ò鍟鹤矫鄯渥鲇浱柦信畠旱茸邇衫锒嗦贩棚w蜜蜂)。

設計意圖】對于較復雜的內容,交給學生用一定的句式組織語言,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并把語言的實踐與內容的感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在實踐中通過同桌互說的形式,讓每個孩子都得到了訓練提高的機會。

3、再次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個步驟行嗎?再在小組里討論一下。然后全班匯報。(體會法布爾嚴謹的科作風)。

設計意圖】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段落之一。也是充分體現(xiàn)法布爾嚴謹的科學作風的段落。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的小組討論與全班交流可以讓學生在生與生、師與生的合作學習與交流中,逐步學會閱讀。

4、讀到這里你想對法布爾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心中的情感早已溢滿于胸,噴薄欲出了。此環(huán)節(jié)可以給學生提供很好地表達自己個性化閱讀體驗的機會。更讓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得到一次升華。

5、放飛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為什么“我”會這樣推測呢?(同桌同學討論)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法布爾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6、假如你是作者,聽到蜜蜂回來了你的心情會怎樣?

7、作者和小女兒此時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詞來形容?(激動)你認為怎樣讀才能表達他們的心情。(指生讀,大家評議。)。

設計意圖】抓住朗讀訓練點,充分地進行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語感,在讀中感悟人物內心。

8、已經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結論呢?為什么?

9、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結論的呢?請大家默讀第5自然段,找出能說明結論的句子。(這樣,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10、誰來讀一讀這一句。并請說一說你這樣讀的原因。(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準確無誤、確確實實讀”的意思。)。

設計意圖】這是文中的第二個朗讀訓練點,在朗讀中將詞語的理解溶入了學生個性化的朗讀體驗之中。

設計意圖】在學生多元化的解讀中,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四、反復朗讀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同學們,讀到這里,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還是聽說的嗎?那么法布爾可以肯定地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此時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動,他興奮地對人們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設計意圖】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這個結論并沒有在文章中直接呈現(xiàn),此時,通過對第一自然段的改讀,及在教師引導下的一句三讀,使學生從中得到了感的遷移,情的激發(fā),智的啟迪。從而體察作者透過文字傳遞的感情。

五、學習最后一段。

1、除此之外,法布爾還得出了什么結論。(齊讀最后一段)。

2、在這個結論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認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無法解釋的是(能辨認方向的本能。)。

3、對這句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4、根據學生的提問,著重理解“本能”的意思。并舉例說明。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氨菊n正好適合對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開發(fā)、科學態(tài)度和方法熏陶的培養(yǎng),因此,緊扣末尾這一結論,引導學生質疑,解疑、再生疑,促使學生去主動發(fā)現(xiàn)、自主地探究。

六、拓展延伸:

看來,自然界的確有無數解不開的奧秘。由于法布爾生活在離我們現(xiàn)在100多年前,當時的研究條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在幾十年后,有一種研究結論,你們聽聽有沒有道理。(教師講述奧地利生物學家費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學們對蜜蜂的知識感興趣,可以去查查資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設計意圖】資料的適時補充,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了距離孩子年代久遠的事實,從而更好地感悟法布爾求實嚴謹的科學作風。

七、作業(yè)布置:

1、把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句子抄下來。

2、課外閱讀:《昆蟲記》《木木的昆蟲日記》。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八

1、學習默讀課文,感受說明時語言運用的準確,并能積累好詞佳句。

2、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難點:體會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這篇文章給我們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九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理解“辨認、阻力、準確無誤”等詞語的意思。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弄清楚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認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是怎樣得出結論的。

3.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的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的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課前準備:

猜謎語:

團結勞動是能手,家家住著小門樓,個個開著糖坊鋪,日日夜夜忙不休。

預設:謎底:蜜蜂。

2.學生自由表達。

3.走近作者:法布爾。

法布爾,法國著名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代表作品《昆蟲記》。

4.談話導入:

請說一說你所了解到的關于蜜蜂的情況。

5.讀一讀課題《蜜蜂》。

二、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概阻括誤逆途陌超。

1.領讀生字,注音拼讀。

2.觀察每一個生字的特點,看一看誰最先記住這些字。

3.通過猜謎語、形近字、多音字等方式識記生字。

(1)猜謎語:

言說吳家事,咋也說不對——誤。

相反的方向——逆。

(2)兒歌識記:

雙人徐向前。

走之路途遠。

水彩來涂抹。

又來敘一敘(途)。

交完房租。

回鄉(xiāng)祭祖。

組織有序。

排除險阻(阻)。

三、整體感知,朗讀課文。

1.聽老師范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自由朗讀《蜜蜂》。

出示朗讀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畫出難理解的字、詞。

3.感知內容:

(1)同學們,你想了解更多的“蜜蜂”知識嗎?跟著法布爾一起來吧!

(2)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注自然段號。

(3)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預設:法布爾做實驗。

(4)朗讀課文,圍繞著實驗,把課文劃分為三部分,試著說一說你的意見。

預設:

第一部分(1):作者想做實驗的.原因。

第二部分(2—7):實驗的經過和結果。

第二部分(8):實驗得出的結論。

4.課文解讀:

(1)作者為什么要做這個實驗?

預設: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我想做個實驗。

(2)實驗是如何進行的?

預設: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窩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們放在紙袋里。我叫小女兒在蜂窩旁等著,自己帶著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開紙袋,在它們身上做了白色記號,然后放了出來。

(3)為什么要抓自己家的蜜蜂,還做記號呢?

捉自己家的蜜蜂——便于觀察。

給蜜蜂做記號——便于區(qū)分。

(4)為什么走了四公里才放,還叫小女兒等在蜂窩旁?

四公里后放蜂——更能說明問題。

小女兒等著——掌握準確數據。

(5)實驗結果如何?

預設:這樣,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四、課堂展示。

認真讀一讀文中描寫實驗過程的段落,看誰讀得出字里行間的嚴謹來。

五、學寫生字。

今天我們要學會12個生字,現(xiàn)在讓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

1.課件出示:蜜、蜂等12個生字。

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認字,說說自己是從什么渠道或通過什么方法認識的。

2.打開“優(yōu)教學生字”,逐個學習,引導學生邊觀察邊跟隨老師書空,注意筆順。

3.指導書寫。

(1)每個字在書寫之前先想一想怎樣才能寫得美觀。

(2)觀察字的結構,說說書寫注意點,以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辨”:不要寫成“辯”;“跨”:不要少一筆橫;“查”:底橫要夠長。

(4)學生在田字格里仿寫,教師提醒寫字姿勢:頭正,身直,背挺,足安。

六、鞏固提高。

打開“基礎訓練-《蜜蜂》”,一起來闖關吧!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好多生字,有些要求會寫的生字還比較難。你都記住了嗎?讓我們來看拼音寫漢字吧!寫得正確還不夠哦,一定要寫得端正、美觀哦!

2.出示拼音,學習寫詞語。

小組評價書寫情況。

3.出示認讀漢字:要求試著組成詞語記住它!

二、課文賞析。

(一)同學們,讓我們和法布爾一起去做這個實驗吧!

(二)理清條理。

思考:作者是按著怎樣的思路進行這個實驗的?

預設:實驗目的——實驗過程——實驗結論。

事理說明文:對事物的情況或道理進行說明的文章。

思考:課文是怎樣進行事理說明的?

預設:提出問題——進行實驗——得出結論。

(三)實驗目的。

驗證蜜蜂是否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出示句子一:

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我想做個實驗。

1.“聽說”是什么意思?

2.說明了什么?

3.“聽說”表明不一定真實而可靠,所以我要做實驗求證。

4.談一談你對這段文字的理解。

5.“聽說”可以去掉嗎?

(四)實驗過程。

認真分析課文內容,進行總結。

捉蜜蜂,做記號。

放蜜蜂,測能力。

檢查蜂窩,了解蜜蜂飛回來的情況。

6.思考:這一系列的實驗過程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科學態(tài)度?

預設:用心、認真、嚴謹、細心……。

7.出示句子:

二十只左右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這時候刮起了狂風,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1)“左右、大概……”詞語,你是怎樣理解的?從中體會到什么?

(2)“左右”“大概”“幾乎”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3)體現(xiàn)了說明文用詞的嚴謹準確。

8.出示句子:

我想,它們飛得這么低,怎么能看到遙遠的家呢?

預設:我想,它們飛得這么低,不能看到遙遠的家。

(4)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5)反問句表示語氣強烈。反問的語氣,起強調的作用。

9.出示句子: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1)過渡句——承上啟下。

(2)“推測”這個詞語準確地寫出了作者的心理,同時體現(xiàn)了作者善于思考的品質。

10.出示句子:

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沖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里,肚皮下面還沾著花粉呢。”

預設:記錄很詳細,嚴謹,認真。

(五)實驗結論。

蜜蜂辨認方向是一種無法解釋的本能。

這樣,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出示句子二: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1.“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鞭D折關系。試著進行仿寫。

2.思考:你知道蜜蜂靠的是什么本能嗎?

三、知識盤點。

1.盤點說明文語言:嚴謹性、科學性、準確性。

2.盤點說明方法:列數字、打比方。

3.進行句子仿寫。

1.實驗目的:驗證蜜蜂是否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實驗過程:捉蜜蜂,做記號。

實驗結論:蜜蜂辨認方向是一種無法解釋的本能。

2.學習了課文,談一談你對法布爾的了解和認識。

五、鞏固練習。

1.查一查相關資料,做一份關于蜜蜂的說明表格。

2.打開“閱讀訓練-《蜜蜂》”,一起來闖關吧!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十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3、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第一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法國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卡,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4、呼應導語。

現(xiàn)在你知道法布爾做了一個什么有趣的實驗了嗎?

三、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么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二、細讀課文。

默讀課文,明確默讀要求。

a、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讀,帶著問題思考: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結果怎樣?。

c、同桌復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實驗的過程說一說。

三、精讀課文,感悟作者嚴謹的科學作風和探索精神。

1、細細品讀,畫出體現(xiàn)作者嚴謹科學作風的詞句。引導學生從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論幾個方面去體會。

a、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證實“聽說”一詞,體現(xiàn)作者不親信盲從,探個究竟。

b、實驗的過程,考慮周全嗎?能不能少掉一個環(huán)節(jié)?

c、實驗的結論為什么沒有明確的答案?

2、思考推測: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齊讀課文,討論交流: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將你收集到的相關知識與同學們一同分享。

板書設計:

蜜蜂。

做記號做事嚴謹。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十一

1.會認10個生字詞,初讀課文,學習1、2自然段。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

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

學習法布爾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弄清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

引導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

1.出示圖片,問:這是什么昆蟲?(板書:蜜蜂)。

2.誰可以介紹一下蜜蜂?剛才你們說的情況都是自己親眼見過的嗎?法國有一位昆蟲學家也聽過蜜蜂的介紹,可是他卻要做個試驗。你們想知道他的試驗是怎樣進行的嗎?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4課吧!

3.讀課題。

1.自由讀課文,發(fā)準字音;

2.檢查字音,認讀生字;

3.生字游戲;

4.默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你是從哪知道的?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問:作者為什么要做這個試驗?理解:聽說(板書)。

2.默讀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請用“”點出作者所做的動作詞。(板書動作詞)。

3.自由讀,想象一下:作者是怎樣做這些動作的?

4.同位一讀一演,看怎樣才能把這些動作演好?

5.展示演讀,其他學生評價。(板書:觀察)。

6.齊讀第二自然段。

1.看著板書,小結,說說:你認為作者是個怎樣的人?

2.上課前,大家介紹了蜜蜂可以采蜜,你們想親眼看一下嗎?(防錄像)。

14蜜蜂。

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聽說試驗。

捉、放、做、叫、走。

打、放、(觀察)、想。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十二

1.出示圖片,問:這是什么昆蟲?(板書:蜜蜂)。

2.誰可以介紹一下蜜蜂?剛才你們說的情況都是自己親眼見過的嗎?法國有一位昆蟲學家也聽過蜜蜂的介紹,可是他卻要做個試驗。你們想知道他的試驗是怎樣進行的嗎?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4課吧!

3.讀課題。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十三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問:作者為什么要做這個試驗?理解:聽說(板書)。

2.默讀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請用“”點出作者所做的動作詞。(板書動作詞)。

3.自由讀,想象一下:作者是怎樣做這些動作的?

4.同位一讀一演,看怎樣才能把這些動作演好?

5.展示演讀,其他學生評價。(板書:觀察)。

6.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十四

2、同學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區(qū)分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身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一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俺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局部是什么?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果。

2、同學匯報,師生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寫內容。

3、質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呢?(要求同學讀出有關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考慮,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十五

驗證過程。

驗證結果。

2、同學匯報,師生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寫內容。

3、質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呢?(要求同學讀出有關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考慮,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十六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圖片,問:這是什么昆蟲?(板書:蜜蜂)。

2.誰可以介紹一下蜜蜂?剛才你們說的情況都是自己親眼見過的嗎?法國有一位昆蟲學家也聽過蜜蜂的介紹,可是他卻要做個試驗。你們想知道他的試驗是怎樣進行的嗎?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4課吧!

3.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發(fā)準字音;

2.檢查字音,認讀生字;

3.生字游戲;

4.默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你是從哪知道的?

(三)細讀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問:作者為什么要做這個試驗?理解:聽說(板書)。

2.默讀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請用“”點出作者所做的動作詞。(板書動作詞)。

3.自由讀,想象一下:作者是怎樣做這些動作的?

4.同位一讀一演,看怎樣才能把這些動作演好?

5.展示演讀,其他學生評價。(板書:觀察)。

6.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小結、延伸:

1.看著板書,小結,說說:你認為作者是個怎樣的人?

2.上課前,大家介紹了蜜蜂可以采蜜,你們想親眼看一下嗎?(防錄像)。

板書:14蜜蜂。

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聽說試驗。

捉、放、做、叫、走。

打、放、(觀察)、想。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十七

2、同學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區(qū)分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身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一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俺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十八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研究蜜蜂識別方向的天性,給俺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俺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yǎng)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力量。

五、作業(yè)。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十九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字。正確讀寫“無論、紙袋、證實、飛散、幾乎、大概、減少、陰力、遙遠、推測、包括、檢查、迷失、準確無誤、沿途、確確實實、超常、記憶力、本能”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進一步學習作者具體描寫的方法。

教學方法設計?

1、朗讀法。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質疑,在讀中解惑,進一步加深課文內容的理解。

2、、自主學習法。在讀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討論中思考和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積極的學習氛圍,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課程理念。

教學程序設計教材處理設計師生活動設計。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二十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1)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書寫,然后,教師用投影展示,集體評議學生寫的字。

三年級蜜蜂的教案篇二十一

依據新課標的“三維”目標設計理念以及本課教材特色,對于本課教學我擬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指導運用默讀方法,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和實驗過程。

3.指導學習法布爾樂于思考的探索精神與嚴謹的的科學態(tài)度。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16268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