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船的教案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4 04:46:10
幼兒園船的教案大全(13篇)
時間:2023-12-04 04:46:10     小編:ZS文王

教案的編寫過程需要教師經(jīng)過認真思考和準備,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編寫教案時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技術(shù)手段,為教學提供支持。教案的評價可以反映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對提高教學質(zhì)量具有重要作用。

幼兒園船的教案篇一

1、對玩圈感興趣,嘗試用多種方法玩圈。

2、練習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場景準備,放松及活動背景音樂。

每人一個小型呼啦圈;拱圈;平衡木;自制教具。

一、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們,們要開火車進站嘍。

1、師幼用圈搭小火車入場。

一、會變的圈圈,激發(fā)興趣。

哇,剛才們的圈圈朋友變成了什么?(變成了方向盤)下面它還要和們做體操呢。

2、圈操熱身。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探索圈的玩法,教師巡回引導。

2、個別幼兒展示玩法。請xx小朋友上來展示一下玩法。

3、相互學習分享。

老師還有不同的玩法,請看大屏幕。

教師小結(jié)幼兒在探索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玩法,體驗成功。

4、情景游戲:替xx運糧食。(唉,唉……)公雞大哥出場。

師:咦?小朋友們,是誰在嘆氣呀?哦,原來是xx,請一個小朋友去問問他怎么了?

師:小朋友們,這可怎么辦呀?

生:們一起幫助他!

師:你們真是樂于助人的好孩子!想幫助他可是有很多困難的,而且還要遵守規(guī)則,這樣才能完成任務!

(老師講述規(guī)則,示范玩法。幼兒按照規(guī)則完成任務。)。

三、活動結(jié)束:小朋友們,你們太棒了,們幫助了公雞大哥,好開心呀!讓們跳一支舞慶祝一下吧!(聽音樂做律動帶出)。

幼兒園船的教案篇二

1、開火車通過不同難度的隧道,發(fā)展合作鉆爬能力。

2、能與同伴動作協(xié)調(diào)地通過障礙,體驗游戲快樂。

1、音樂。

2、竹梯、凳子、繩子等。

一、熱身活動。

念兒歌活動身體。

小火車,跑得慢,一、二、三,跑得快,三、二、一,左跑跑,一、二、三,右跑跑,三、二、一,跑到很多地方去旅游。

嗚嗚嗚——,我們火車開到了北京,看到長城了嗎?

讓我們一起來登一登,一、二、三。嗚嗚嗚——,我們火車開到了海南,看到大海了嗎?

讓我們來游游泳吧,一、二、三。嗚嗚嗚——,我們變成一列長長的火車,嗚嗚嗚——,我們變成兩列火車。

二、基本活動。

1、直線鉆爬(鉆爬凳子)。

(1)教師:你們試試看,你們通得過這些隧道嗎?。ㄗ杂蓢L試過凳子)。

(2)教師:你們能開小火車通得過這些隧道嗎?(以小火車形式鉆爬過凳子)。

(3)提問:過這些隧道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師小結(jié):小火車要注意安全,頭和身體要低一些才能不撞到隧道。

2、寬曲線鉆爬(鉆爬垂吊彩帶)。

(1)教師:你們能開小火車通過這些隧道嗎?試試吧。(以小火車形式鉆爬過垂吊彩帶)。

(2)提問:小火車怎么樣才能又快又好地鉆爬過隧道呢?

教師小結(jié):小火車的眼睛要看著前面的小火車,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距離如果太近,

要撞車的,不安全,如果太遠,時間就浪費了。

3、窄曲線鉆爬(鉆爬梯子)。

(1)教師:讓小火車試試能不能通過這些隧道吧!(以小火車形式鉆爬過梯子)。

(2)提問:你們是怎么通過這些隧道的?

教師小結(jié):通過這些狹窄的竹梯通道,要收縮身體才能順利地通過。

三、放松活動。

1、乘著小火車旅游去,小火車鉆更有難度的山洞。

2、整理活動材料。

幼兒園船的教案篇三

1、認識洋花蘿卜,知道其主要特征和對人身體的好處。

2、通過觀察、交流、品嘗了解洋花蘿卜的特點。

3、愿意講述把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喜愛洋花蘿卜。

活動準備。

1、幻燈片-蘿卜。

2、洋花蘿卜、記錄紙、刀,兔媽媽的標志牌。

3、洋花蘿卜人后一個洗凈切好的生洋花蘿卜,糖、醋、小盤子、調(diào)羹。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洋花蘿卜。

1、今天,兔媽媽給小朋友帶來一件小禮物,看看,這是什么呀?(小蘿卜)。

2、它其實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洋花蘿卜。

3、你們和它打個招呼吧!

二、觀察洋花蘿卜,感知蘿卜的外形特征。

1、教師:請你們想看看洋花蘿卜到底長得是什么樣子嗎?

每個小朋友可以拿一個,可以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哦!

(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

2、誰來告訴我,你看到的洋花蘿卜是什么樣子的?

(顏色,形狀,味道)。

(1)形狀:圓圓的扁扁的顏色:紅色的。

(2)摸摸它們的皮有什么感覺?(滑滑的)。

(3)咦!洋花蘿卜上面是什么呀?(葉子)。

(4)誰能告訴我,洋花蘿卜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

(綠綠的)。

追問:葉子什么形狀?只有一片葉子嗎?引導:長長的,有很多。

3、洋花蘿卜下面的這是什么?(根)。

教師:洋花蘿卜的根長得是什么樣子的?(細細的,長長的,上面有很多小的毛毛)。

其實,這些根上的毛毛就是根須呢!

4、教師小結(jié)洋花蘿卜的外部特點。

的葉子,還有一條像小尾巴似的細細的根呢!!

三、觀察探究洋花蘿卜肉的特點。

1、誰知道洋花蘿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

2、幼兒猜測。

教師:你們猜一猜,蘿卜里面的肉到底是什么顏色的?

3、教師出示記錄表,記錄幼兒的猜測。(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涂色)。

洋花蘿卜圖片。

4、教師小結(jié):原來我們看到的這紅紅的是洋花蘿卜的皮,切開洋花蘿卜我們能看到白白的肉。

四、品嘗蘿卜。

1、幼兒品嘗生洋花蘿卜,講述自己品嘗中的發(fā)現(xiàn)?

(1)你們誰吃過洋花蘿卜呀?是什么味道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

(2)洋花蘿卜吃起來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

兔媽媽請你們嘗一嘗,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3)幼兒品嘗。

(4)誰來告訴我,洋花蘿卜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脆脆的,有些辣,有水分,有點甜)。

(5)你們吃過洋花蘿卜做的菜嗎?

2、幼兒品嘗糖醋洋花蘿卜,講述自己品嘗中的發(fā)現(xiàn)。

你們嘗一嘗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品嘗。

(3)涼拌糖醋楊花蘿卜好吃嗎?是什么味道的?

五、介紹洋花蘿卜的營養(yǎng)及對人身體的好處。

教師:其實楊花蘿卜最喜歡春天,這個季節(jié)它生長的最快,味道最好!!

洋花蘿卜有很多的吃法,可以做湯,涼拌,紅燒,都可以呢!我們也可以讓爸爸媽媽。

做一些洋花蘿卜的菜,看看吃起來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哦!

幼兒園船的教案篇四

綠一方凈土,多一份溫暖。

澆一棵小樹,放一顆童心。

松一片土地,飛一片夢想!

3月12日4月12日。

幼兒園操場周圍綠化帶和小操場周圍綠化帶(具體劃分見“植樹節(jié)各班活動場地劃分表”)。

1、各班級教師知道各班綠化場地。

2、各班自備水桶、灑水壺、小鏟、植樹用工具若干。

植樹節(jié)當天。

第一項:“綠色小衛(wèi)士”進場活動(依年級組次序:班、中班、小班、小小班)。

第二項:園領(lǐng)導講解植樹節(jié)的來歷,宣布活動開始。

第三項:主持人給小朋友介紹種樹的意義,講解護廬樹的重要性。

第四項:幼兒一起唱響《小樹之歌》、喊出植樹節(jié)活動口號“你來我來家來,植樹造林、綠化幼兒園”。

活動階段:(初期、中期、后期)。

一、活動初期:(3月12日3月19日)。

活動內(nèi)容:“我給小樹澆澆水,我給小樹松松土,我給小樹修枝葉”活動。

活動流程:以各班為單位,劃分綠化場地,給幼兒園內(nèi)的小樹澆水、松土、修枝葉。

二、活動中期:(3月22日3月31日)。

活動內(nèi)容:“綠化環(huán)境、美化家園”,綠色植物種植活動。

活動流程:以各班級為單位,在各班種植園地,請幼兒撒播種子,進行“綠色種植活動”。

三、活動后期:(4月1日4月12日)。

活動內(nèi)容:“放一顆童心、飛一片夢想、我與小樹一起成長”,心愿樹祝?;顒?。

活動流程:各班幼兒將自己的夢想寫在心形紙上,在種植園地祈禱祝愿后,懸掛在小樹上,并與小樹合影留念。

幼兒園船的教案篇五

1、在活動中讓幼兒知道一年有十二個月,有大月小月之分,初步學習使用日歷查找日期的方法。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

1、大掛歷一本、數(shù)字卡片(12、365、31、30、28)。

2、幼兒人手一本日歷。

提問: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張什么?(大掛歷)它是哪一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1、出示數(shù)字12,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個數(shù)字12與掛歷有什么關(guān)系?(一年有12個月)與幼兒一起翻看,并數(shù)數(shù)。

2、出示數(shù)字365,幼兒認讀,并猜猜這個數(shù)字是多少?它與掛歷有什么關(guān)系?(一年有365天)。

3、出示數(shù)字31,一起讀一讀,31與掛歷有什么關(guān)系?(幼兒觀察日歷)(有的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1天呢?(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4、出示數(shù)字30,方法同上,一起發(fā)現(xiàn)哪幾個月只有30號?

5、出示28,一起讀一讀,28與掛歷有什么關(guān)系?二月是28天。

師:我們把有31天的月稱為大月,30天的稱為小月,二月最小叫平。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些大月小月嗎?(拳頭)。

四、欣賞故事,加深理解。

師:老師還把這些數(shù)字編到了故事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師:請小朋友找找你們的日歷上還有哪些秘密呢?

幼兒尋找,鼓勵幼兒間能相互提問。(比如:星期,英語,節(jié)日、節(jié)氣等)。

老師根據(jù)幼兒的生活請幼兒學習查找日期,如六一節(jié),九月一日等,并請幼兒介紹自己尋找日期的方法,比較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

在活動區(qū)請幼兒學習制作一本自己的精美掛歷。

在活動中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并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班上的干婧奶奶用“拳頭”形象地來區(qū)分大月小月,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在學中樂,玩中學,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在尋找日歷秘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有的孩子說:“老師,我發(fā)現(xiàn)了日歷上的數(shù)字顏色。”“為什么不一樣呢?”,我把這個球又拋給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說:“紅色是休息天,我們可以不上課?!庇械暮⒆诱f:“不對,有的紅色不是休息天,是節(jié)日,你看!”還用自己發(fā)現(xiàn)的事實給你證明。還有個孩子說:“我要考考你們,哪幾個月有30天?”,而很多的小朋友們走進了大月小月的誤區(qū),回答錯誤,而他則得意地宣布:“除了2月以外,所有的月都有30天的?!保屛覀兇蠹医蛔」恼坪炔?。小小活動讓幼兒接觸到了身邊的數(shù)學奧秘,激起了幼兒探索知識的熱情。

年媽媽的孩子真多呀!他給孩子起了一個奇怪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數(shù)呀數(shù)呀,一共有365個日娃娃。

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媽媽就為它們蓋起了12座漂亮的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里,并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房,二月房,三月房……十二月房。

咦,這些房子怎么看起來有的大,有的???而且還有一座頂小頂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吭瓉?,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一點兒,每座有30個日娃娃。

那座頂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幼兒園船的教案篇六

1、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知道秋天是美麗多彩的。

2、嘗試按照原文仿編活動;

1、收集圖片:小草、楓葉、菊花、松樹、大地。

2、掛圖。

3、幼兒活動材料第20—21頁《秋天的顏色》。

一、活動導入。

——你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幼兒自由討論)。

——你覺得秋天是什么顏色的呢?

(提醒幼兒說完整句子“秋天是”)。

——出示圖片,幼兒討論。

圖一指導語:小草會覺得秋天是什么顏色呢?為什么?

圖二指導語:楓葉會覺得秋天是什么顏色呢?為什么?

圖三指導語:菊花會覺得秋天是什么顏色呢?為什么?

圖四指導語:松樹會覺得秋天是什么顏色呢?為什么?

圖五指導語:大地會覺得秋天是什么顏色呢?為什么?

二、欣賞散文詩。

1、第一遍欣賞,感受秋天的五顏六色。

提問:誰來說說你聽到詩歌里都有誰呀?

3、出示圖片,欣賞詩歌。理解詩歌的句式:????說:秋天是?......

三、嘗試運用已有經(jīng)驗替換詩歌中的事物,進行詩歌仿編活動。

2、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在黑板上記錄剛才小朋友說的話,老師把它編成了一首詩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蘋果說:“秋天是紅紅的。”小白菜說:“秋天是綠綠的?!泵藁ㄕf:“秋天是白白的?!保?/p>

3、帶領(lǐng)幼兒有感情地朗誦仿編詩歌。

(原來我們看到的很多東西都可以用好聽的詞語、好聽的句子、編成好聽的詩歌,小朋友真是太棒了,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讓自己的爸爸媽媽帶你們?nèi)タ纯辞锾?,看看秋天里還有那些景物,然后小朋友可以用自己喜歡的詞語把秋天記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1、鼓勵幼兒用色彩表現(xiàn)秋天的顏色。

2、在自然角收集、展示秋天的水果、種子。

幼兒園船的教案篇七

1.了解一些禽中之最。

2.能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收集“鳥類”的材料。

一、認識禽類:

1.鳥可以叫什么?(出示文字:“禽”)。

2.禽類可以分成哪幾類?

歸類:被人飼養(yǎng)的禽,叫什么禽?(家禽)食肉的、兇猛的禽,叫什么禽?(猛禽)叫聲非常動聽的禽,叫什么禽?(鳴禽)棲息在水邊的禽,叫什么禽?(水禽)。

3.那么家禽、猛禽、鳴禽、水禽各有哪些?每種舉例:家禽雞、鴨、鵝......

猛禽鷹、鷲......

鳴禽黃鶯、畫眉鳥。水禽丹頂鶴、魚鷹。特殊的鳥類不會飛的鴕鳥普通飛禽麻雀。

老師小結(jié)。

二、了解禽中之最:

1.鳥類中,最的鳥是什么鳥?(鴕鳥高度2、5米左右)。

2.最小的鳥是什么鳥?(蜂鳥)。

3.最重的鳥是什么鳥?(鴕鳥比蜂鳥重78000倍)。

4.飛得最快的鳥什么鳥?(雨燕)。

5.地面上跑得最快的是什么鳥?(鴕鳥)。

6.最長壽的.是什么鳥?(鸚鵡)。

7.最短命的是什么鳥?(燕子)。

三、分享交流自己收集的鳥類資料,并進行傳閱。

新《綱要》科學領(lǐng)域提出:讓幼兒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我設計了班科學活動《鳥的世界》,在這個活動中能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讓幼兒真正感受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幼兒園船的教案篇八

1、掌握系鞋帶的正確方法。

2、理解故事,記住短句“先繞一個圈,兩頭交叉繞一繞,拉拉緊”。

系鞋帶幼兒人手一根短綢帶,練習扎蝴蝶結(jié)。提醒幼兒根據(jù)短句,運用正確的方法。先繞的兩個圈要小一些,交叉的也要小,不要拉緊容易拉過頭。形不成蝴蝶結(jié)。

4、娛樂活動幼兒互相幫助把蝴蝶結(jié)扎在食指上,顫動食指模仿蝴蝶飛動。

活動二:學系鞋

1、討論:早上,爸爸媽媽是怎樣給你系鞋帶的?

2、請會系鞋帶的幼兒表演一次,激發(fā)幼兒學習鞋帶的愿望。

3、引導幼兒根據(jù)扎蝴蝶結(jié)的經(jīng)驗,學系鞋帶。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提醒幼兒一定要系緊鞋帶,不然鞋帶容易散開。

4、比一比,誰的鞋帶系得又快又好。

在區(qū)角中增設自理區(qū),投放扎蝴蝶結(jié)的短綢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讓幼兒繼續(xù)學習系鞋帶。

本活動設計體現(xiàn)出以下特點:

1、循序漸進,巧妙過渡。系鞋帶是一項幼兒較難掌握的技能,練習時幼兒往往會因為枯燥難學而失去興趣,扎漂亮的蝴蝶結(jié)卻是幼兒樂于學習的。該活動從讓幼兒聽故事開始,先學主人公扎蝴蝶結(jié),再遷移至學系鞋帶,如此循序漸進,巧妙過渡,幼兒愿意學,有興趣學。

2、以語言指導行動,且貫穿整個學習活動。故事中的短句實際上把系鞋帶的方法具體詳細地表達出來,而且念起來象兒歌般朗朗上口,很有韻味,幼兒樂于接受。在整個活動進程中,教師充分發(fā)揮了這一指導語的作用,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3、教育、保教并重?;顒右皇且淮握?guī)的教育活動?;顒佣t是保教方面的學習內(nèi)容。整個活動,教育是為保教服務,保育中又有教育的成分。兩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的活動延伸非常必要,因為幼兒動手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絕非一兩次學習活動所能達到的,必須在平時多次練習、鞏固。

幼兒園船的教案篇九

1.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及有關(guān)習俗,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團圓節(jié);激發(fā)幼兒愛長輩的情感。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3.參與節(jié)日游戲。

4.簡單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有關(guān)中秋節(jié)的資料、 月餅

班級集體主題活動

一、介紹節(jié)日向幼兒介紹有關(guān)中秋節(jié)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nóng)歷8月15日是中秋節(jié)。

二、教師向幼兒介紹有關(guān)中秋節(jié)的習俗,知道中秋節(jié)是團圓的節(jié)日。引導幼兒尊敬長輩的情感。

三.欣賞故事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1.中秋節(jié)吃什么?

2.幼兒品嘗月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象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

本次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很高, 預設的活動目標基本上能達到,孩子們不僅在課堂上了解了中秋節(jié)的習俗和意義。

幼兒園船的教案篇十

1.幼兒聽故事,了解小雨點的形成。

2.了解水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三種形態(tài)。

經(jīng)驗準備:對水蒸氣、下雨、下雪、結(jié)冰的自然現(xiàn)象有一定的了解。

物質(zhì)準備:故事視頻《小雨點的旅行》。白紙、水彩筆人手一份。

電水壺,冰塊。

一、活動導入。

師:天空有時候會下起雨,你們知道小雨點是從哪里來的呢?

二、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雨的形成及其變化。

1.欣賞“故事開頭……不知我會落在哪里呢?”

關(guān)鍵提問(1)小雨點的家在哪?它想去哪里看看?

小結(jié):小雨點住在天上的白云房子里,有一天它想去地面上看看。

關(guān)鍵提問(2)是誰幫助他的`?小雨點身上有什么感覺?

小結(jié):寒風大哥幫助了他。小雨點感覺渾身一涼,感覺身體被什么東西托著,離開了云房子。

2.繼續(xù)欣賞故事視頻。

關(guān)鍵提問(1)小雨點落到了哪里?遇到了誰?

小結(jié):小雨點落到了寬寬的大河里,它遇到了浪花表哥。

關(guān)鍵提問(2)小雨點還遇到了哪些人?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它們住在哪里?

小結(jié):小雨點遇到了住在山頂上的雪花姐姐,小雨點還遇到了從空中落下來的冰雹弟弟。

關(guān)鍵提問(3)冰和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探索游戲一:冰變成水。

小結(jié):原來,你們發(fā)現(xiàn)冰遇熱會化成水,水遇冷時會變成冰和雪。

3.欣賞“這天小雨點瞇起眼睛····結(jié)尾”

關(guān)鍵提問(1)最后小雨點是怎么回到自己的云房子里的?(小組討論)是風帶它回去的?還是太陽公公帶它回到云房子里的?)。

鍵提問(2)水蒸氣從哪里來的呢?

探索游戲二:水蒸氣的形成。

游戲材料:燒開的水壺,盤子。

看一看:水壺口往外冒熱氣時,壺口的盤子上有什么變化?蒸氣凝成小水珠,小手摸一摸蒸氣,有什么變化?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同伴一起分享-----我的手變濕了。

小結(jié):原來水遇熱就變成氣體了。

4.完整欣賞故事:

(1)聽完故事,和同伴說一說雨是怎么形成的?小結(jié):水被太陽曬得熱得受不了了,就變成了水蒸氣,飄到天上去,在天空中遇見風,水蒸氣被風吹著變冷了,就變成小水珠從空中落下來了!這樣就形成了雨!

(2)讓我們一起來把雨的形成畫下來!加深幼兒對水的循環(huán)過程的理解。

三、活動延伸:繼續(xù)探索自然界其他現(xiàn)象。

你們知道霧和云是怎么形成的嗎?回去后可以翻一翻圖書,或者看一看電視,和爸爸媽媽一起聊一聊,再到班上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幼兒園船的教案篇十一

1.理解歌詞內(nèi)容,學唱歌曲。

2.在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節(jié)奏,并跟著節(jié)奏表演。

3.有主動演唱歌曲有愿望及行動,能大膽表現(xiàn)自己。

理解歌曲節(jié)奏、歌詞,并能跟著音樂表演。

一、音樂游戲進場,

師:小朋友們,我們踩上滑板,準備出發(fā)啦。

師:你們踩滑板的姿勢,踩滑板還有什么其他動作?

師:小朋友們,請找到你的椅子坐下來。

二、熟悉歌詞及節(jié)奏

1.找歌詞

師:剛剛的滑板好玩嗎?那首好聽的音樂還可以配上歌詞哦。找一找,歌詞就藏在你們的旁邊。

幼兒自己尋找,

哇,有的小朋友真亮,眼睛真亮,發(fā)現(xiàn)歌詞已經(jīng)藏在你們的椅子底下了。

師:上面都有一些什么?

2.聽歌詞

教師演唱,幼兒觀察找到的歌詞。

準――備――開――始――。一下、兩下、一下兩下、摩擦、摩擦、摩擦摩擦、想想、想想、哪里摩擦、滑板、地板、摩擦摩擦。

3.填歌詞

教師演唱,幼兒嘗試將歌詞整理。

師:我有唱到你們的歌詞嗎?

4.檢查歌詞

師:這個順序?qū)??那我們試一試?/p>

準――備――開――始――。一下兩下、一下兩下、摩擦摩擦、摩擦摩擦、想想想想、哪里摩擦、滑板、地板、摩擦摩擦。

5.表演歌曲

看著圖譜教師和幼兒變換不同的速度共同演唱歌曲。

師:加入動作、節(jié)奏完整的來一遍好嗎?

師:我們能加快一點節(jié)奏嗎?

師:我要挑戰(zhàn)升級,再加快點哦。敢挑戰(zhàn)嗎?

三、跟音樂表演。

1.師:哎喲,這個節(jié)奏都難不倒你們。我們能跟音樂來試一試嗎?

音樂起。

2.藏掉一張歌詞,幼兒嘗試演唱。

師:沒有難度,嗯?我藏掉了一張,你現(xiàn)在還能完整的唱出來嗎?

3.藏掉三張,幼兒嘗試演唱。

師:哎喲,這個也難不倒你們,我又拿走了兩張,還能行嗎?

4.右邊的全部藏掉。

師:我還能再藏嗎?我們還剩下了4張,敢挑戰(zhàn)嗎?

5.幼兒站起表演。

師:這個也難不倒你們!愿意站起來的小朋友就站起來試一試。

師:擺出了一個ending pose。很帥耶!好,請坐下。

四、pk斗唱

1.幼兒互相pk

規(guī)則:今天分為藍隊和黃隊,藍隊唱左半邊的四句歌詞,黃隊唱右邊的四句歌詞,如果你選擇藍隊,就請你搬起自己的小椅子和你的同伴在藍隊的這一邊排成一條隊。如果你選擇黃隊,就請你搬起自己的小椅子和你的同伴在黃隊的這一邊排成一條隊。兩隊要面對面的坐好。

幼兒進行自主選擇。

師:今天我們是pk斗唱。斗唱是斗什么呀?斗唱歌。那怎樣才算唱得好呢?節(jié)奏、有表情、還有動作。

師:誰愿意來評價一下?有的人提出了不一樣的想法,我們再來試一試,這一遍我們站起來、把你的動作做起來。

師:覺得兩隊唱的很贊的請給兩隊點贊

2.師幼pk

師:你們敢跟我們今天來的老師pk一下嗎?

師:給老師們掌聲,也給孩子們掌聲。給全場的大朋友、小朋友們點贊。

五、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摩擦,編入歌曲里。

師:我們?nèi)ネ饷嬲乙徽?,還有哪里有摩擦吧。

幼兒園船的教案篇十二

1、能聽信號和報紙做游戲,活動中注意保持身體的平衡。

2、在頂報紙的活動中,感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

1、廢舊報紙若干張。

室內(nèi)或室外無障礙、平坦、較寬敞的場地

2、檢查幼兒的穿戴。

1、自由玩耍。

幼兒每人拿一張報紙自由地站在場地上等待。

――上一次,我們和報紙一起玩了游戲,這次它們又來啦!我們可以怎么玩呢?

――自己想一想,試一試吧!

教師適當總結(jié)幼兒的幾種玩法,選擇其中的“頂報紙”為今天的主要玩法。

音樂聲響起,教師發(fā)出口令:“頭頂報紙慢慢走!”幼兒立刻將折疊的報紙放在頭頂上,在場地中隨著音樂聲自由分散地慢慢走。

――將報紙放在頭頂上走時,不能用手扶;在游戲過程中,報紙不能落地;頭頂報紙自由地在場地上行走時,不能故意碰撞他人哦。

2、兩兩游戲。

幼兒兩兩一組,分別將報紙頂在頭頂上,各自伸出一只手拉手等待。音樂聲響起,教師發(fā)出口令:“兩人牽手,頭頂報紙在場地上走!”幼兒立即兩兩手牽手,頭頂報紙在場地上自由地慢慢走。

――現(xiàn)在,去找你最好的朋友,兩個人一起合作把報紙試著頂起來,小心別讓報紙掉地了。

3、小組比賽。

幼兒兩兩頭頂報紙,面對面站立,互握雙手在場地的起點線外等待。音樂聲響起,教師發(fā)出口令:“兩人握雙手頭頂報紙向場地對面走!”幼兒兩兩頭頂報紙從起點用側(cè)步走的方法走到場地對面。

4、活動結(jié)束

――今天的游戲是靠你和好朋友共同來完成的,你覺得這樣合作有什么好的地方?

――原來只要我們團結(jié),就能一定能獲得成功,謝謝你的好朋友們吧!

小朋友一起回教室休息。

幼兒園船的教案篇十三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藝術(shù)領(lǐng)域教育建議中提出,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體驗,為藝術(shù)活動積累經(jīng)驗。隨著十月的到來,小班孩子們在幼兒園開始了他們第二個月的“探險旅程”。在共同創(chuàng)設植物角的過程中,孩子們對“水果寶寶”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西瓜寶寶的形象更是受到了小朋友們的喜愛。在幼兒具備了解西瓜的已有經(jīng)驗基礎(chǔ)上,由此生成了此次音樂游戲《挑西瓜》。

《挑西瓜》的音樂結(jié)構(gòu)鮮明、生動形象、節(jié)奏歡快,有很強的吸引力,很容易激起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的欲望。為了使幼兒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音樂,活動中我還利用圖片、動作、故事、游戲等,讓孩子們更形象地感知和表現(xiàn)音樂。幼兒喜歡在游戲中表演他們感興趣的動作,并不斷求新與創(chuàng)造。

(一)認知目標:嘗試根據(jù)音樂的強弱,表現(xiàn)出西瓜逐漸長圓長大。

(二)能力目標:傾聽音樂,能在音樂的“咚”處,做出“成熟”的動作,體驗挑西瓜游戲的樂趣。

(三)情感目標: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在游戲中大膽表現(xiàn)自己,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重點:嘗試根據(jù)音樂的強弱,表現(xiàn)出西瓜逐漸長圓長大。

活動難點:傾聽音樂,能在音樂的“咚”處做出“成熟”的動作,體驗挑西瓜游戲的樂趣。

1.情景創(chuàng)設法。

小班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只有借助具體形象的事物,才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認識和接受。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創(chuàng)設了“挑西瓜”的教學情景,給幼兒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始終沉浸在挑西瓜的情景之中自由地學習。這一主線貫穿始終,既能更好的達到活動目的,又使整個情節(jié)完整,過渡自然。

2.角色扮演法。

在活動中,幼兒扮演西瓜,教師扮演挑西瓜的老爺爺,通過這樣的師生互動,幼兒更能從簡單的角色扮演中增強創(chuàng)編的興趣。

3.游戲激趣法。

教師通過老爺爺“挑西瓜”的游戲,幫助幼兒感受音樂并表現(xiàn)出小西瓜一點一點長大的過程,引導幼兒聽音樂并用自己的身體表現(xiàn)西瓜長大和被拍一下轉(zhuǎn)圈的樣子引導幼兒進行音樂游戲,感受音樂游戲的樂趣。

說學法。

1.聆聽法。

音樂是一門傾聽的藝術(shù),只有通過反復傾聽,幼兒才能充分感知音樂,從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2.游戲法。

《綱要》指出,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的活動形式。本活動以挑西瓜的游戲貫穿始終,我通過小西瓜變大、大西瓜被拍、老爺爺挑西瓜的游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地活動氛圍中,主動參與進來、發(fā)揮自己的想像,用肢體語言詮釋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激發(fā)出了孩子們的興趣。

3.體驗扮演法。

師幼分別扮演老爺爺和西瓜的角色,以挑西瓜的形式進行游戲,符合幼兒的想象特點,更能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欲望。

說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做律動入場。

(二)游戲引導幼兒圍圓坐好。

(三)完整欣賞音樂,理解故事情節(jié)。

第一遍完整欣賞音樂,初步嘗試理解故事情節(jié)。教師引出西瓜地的情境,鼓勵幼兒說出西瓜的樣子是又大又圓的`以及小西瓜是一點一點長成大西瓜的。

(四)傾聽a段音樂,完整隨a段音樂游戲。

1.在傾聽a段音樂前,我提出問題,幫助幼兒聚焦。

2.第一次傾聽a段音樂時,我將a段音樂完整播放后,重點播放了“咚”的聲音,引導幼兒感知小西瓜是在“咚”的聲音時長大。

3.第二次傾聽a段音樂時,幼兒根據(jù)音樂的強弱變化,表現(xiàn)西瓜逐漸長圓長大的樣子。

4.引導幼兒在第三次傾聽a段音樂時,自主創(chuàng)編西瓜長大的動作。

(五)隨b段音樂,熟悉“挑西瓜”的游戲規(guī)則,能在被挑到時做出西瓜“熟了”的動作。

傾聽b段音樂,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挑西瓜的游戲規(guī)則是在發(fā)出咚的聲音時被拍。然后我扮成西瓜,邀請幼兒來拍西瓜,我在被拍后做出“成熟”的姿勢,請小朋友們也來嘗試。教師先哼唱著拍幼兒進行游戲,直到大部分幼兒理解b段音樂的游戲規(guī)則,能夠在被挑到時做出“轉(zhuǎn)圈”的動作,教師和幼兒再隨音樂玩挑西瓜的游戲。

(六)、完整隨音樂玩“挑西瓜”的游戲,體驗其中的樂趣。

教師播放老爺爺?shù)穆曇粑變鹤⒁?,借助游戲里的人物形象再次強調(diào)游戲規(guī)則,并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音樂。

1.師幼共同完整的玩第一遍游戲,體驗挑西瓜游戲的樂趣。

2.站立游戲,教師引導幼兒用更舒展的動作展示西瓜長大的過程。

3.結(jié)束游戲,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示西瓜長大的喜悅。最后,根據(jù)音樂情節(jié)自然離場。

《挑西瓜》教育活動的生成來源于幼兒,游戲規(guī)則來源于幼兒。在教學活動中,我和幼兒圍成一個“大西瓜”,這樣的形式既能面向全體幼兒,又可以有充分的活動空間進行游戲。創(chuàng)設西瓜地的場景,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直觀、開放的氛圍,便于幼兒發(fā)揮自己想象,進行猜測表達,激發(fā)他們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大膽表現(xiàn)自己。

在表演區(qū)投放了挑西瓜的音樂,幼兒可以和同伴們一起根據(jù)音樂生成新的情境,進行游戲。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17374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