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教案的編寫要注重教學活動的順序和層次,確保教學進程的連貫性。尋找一份完善的教案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詩歌夢的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2、理解動詞;搖、張、拔,嘗試仿編詩歌,發(fā)散幼兒的想象能力。
3、體驗和感受詩歌獨特的情趣和意境。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ppt;雨聲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你知道小雨點落下來了,它們都落到哪里去了嗎?今天老師帶來的這首好聽的詩歌,就能告訴你答案。
二、引導幼兒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提問:詩歌的名稱叫什么?詩歌里有誰?(小魚,小花,小苗)。
2、出示ppt圖片,請幼兒觀看圖片再次欣賞詩歌。
花園里有誰?花兒怎樣了?(理解動詞:張)詩歌里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一起做做看。
苗兒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動詞:拔)誰來說說看?小苗兒是怎么往上拔的呢?
(1)引導幼兒完整跟讀詩歌,提示幼兒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
(2)分別以集體、小組形式背誦詩歌。并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表演。
三、學習創(chuàng)編詩歌。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1,提問: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誰會怎么樣呢?(荷花,青蛙的引導。荷花樂的張嘴巴,青蛙樂的叫呱呱,笑哈哈)。
2、觀察森林圖片,提問: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誰會怎么樣呢?引導幼兒用詩歌里的句式說話。(小樹樂的往上拔,小鳥樂的叫喳喳)3、與幼兒一起將新編的詩句組成新的詩歌內容,并完整朗誦一次。
附教材:小班詩歌《小雨點》。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魚池里,樂得魚兒搖尾巴。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花園里,樂得花兒張嘴巴。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稻田里,樂得苗兒往上拔。
小班:詩歌《小雨點》。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魚池里,樂得魚兒搖尾巴。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花園里,樂得花兒張嘴巴。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稻田里,樂得苗兒往上拔。
小雨點1。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2、理解動詞:張、搖、拔。
3、激發(fā)幼兒觀察事物的興趣,發(fā)展幼兒思想力和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1、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觀察自然景象。
2、錄音機、磁帶、可操作性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1、猜謎語,激發(fā)幼兒興趣。教師說千條線、萬條線,掉在水里看不見。(雨)。
2、請幼兒欣賞兒歌《小雨點》(放錄音)。
提問:
兒歌的名稱叫什么?
噢,小雨點落下來了,我們會聽到什么呀?
它們都落到哪里了?
3、出示可操作性圖片,請幼兒再次欣賞兒歌。提問:
花園里有誰?花兒怎樣了?(理解動詞:張)誰在魚池里?魚兒怎樣了?(理解動詞:搖)苗兒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動詞:拔)。
(1)引導幼兒完整跟讀兒歌,提示幼兒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
(2)分別以集體、小組形式背誦兒歌。
5、仿編兒歌。
教師:小雨點除了會落在花園、魚池和田野里,它們還會落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揭開公園圖片,提問: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誰會怎么樣呢?
2)揭開森林圖片,提問: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誰會怎么樣呢?
引導幼兒園用兒歌里的句式說話。
(3)請想想小雨點還會落在哪里呢?誰會怎么樣呢?
引導幼兒大膽、合乎邏輯地想象。
a讓幼兒自由說。
b請幼兒個別說。
(4)引導幼兒將新編的詩句組成新的詩歌內容。
6、教師小結評價幼兒編詩歌的表現(xiàn),鼓勵幼兒回家后繼續(xù)編。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簡單的詩歌,整節(jié)課幼兒在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的過程中,能夠較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夠用簡單的動作表現(xiàn)小雨點以及花園里的花兒、池塘里的小魚、田野里的麥苗的快樂心情,在快樂中我真切感受到他們對春天的喜愛。
1、教師當?shù)恼Z言運用是語言活動的關鍵。
語言活動的本生應該具有生動性、準確性、趣味性,這樣對于幼兒認知和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節(jié)課中開始的時候我先讓孩子聽了沙沙沙的春雨聲音,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然后用較為生動的語言,我邊做動作表達,這么美的畫面,我講的仔細,孩子們也聽得認真。
2、恰當?shù)沫h(huán)境和材料,是目標達成的基準。
本節(jié)課為了讓孩子在教師語言的表達過程中我還準備了豐富的教學圖片資料,幼兒通過觀察畫面探索問題,感知到春天的快樂。在準備圖片材料的時候,為了讓孩子有大膽不同的想法,我作畫準備的圖片沒有局限于教學內容中,還加入了森林,果園等內容,為了讓孩子更好感知,還準備了“小雨點”。
3、運用多中語言教學策略。
在語言活動的認識方面,我進行的時候加入了游戲“小雨點找朋友”,讓幼兒為小雨點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大膽鼓勵幼兒表達。
詩歌夢的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知道人和小動物都有自己的家,在自己的家里很快樂。
2.簡單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懂得要保護大自然。
3.有愛家的意識。
活動準備:
1.預先排練好情景表演。
2.故事《小烏龜找家》課件。
3.各小動物圖片(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已粘貼好雙面膠);預先布置好(小河、草地、花園、森林)場景。
3、音樂《我有一個家》、《我愛我的家》。
活動重點:
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知道人和小動物都有自己的家,在家里很快樂。
活動難點:
培養(yǎng)幼兒保護大自然、愛家的情感。
活動過程:
1.觀看情境表演,引發(fā)幼兒興趣,引出故事”小烏龜找家“。
?幼兒觀看情境表演:一幼兒扮演小烏龜邊哭邊進入活動室。
?提問:小烏龜為什么哭呀?小朋友有家嗎?你的家在哪里?
?教師小結: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不僅我們小朋友有家,小動物們也有家呢,小烏龜?shù)募以谀睦锬?,讓我們一起來聽一個好聽的故事《小烏龜找家》。
2.邊欣賞課件邊傾聽故事”小烏龜找家“,讓幼兒初步了解一些小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
?小烏龜找到自己的家了嗎?它的家在哪呢?它找到家后心情如何?
?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它的.家又在哪里?幼兒相互交流。
3.游戲”送小動物回家“,進一步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
?引導幼兒觀察設置好的場景,介紹送小動物回家的方法。
?幼兒玩”開火車“游戲,一個跟著一個按順序取一張小動物圖片,把小動物送到相應的場景中,粘貼在適當?shù)奈恢谩?/p>
?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是否都找到了家?
?教師對幼兒的操作情況進行評價小結:對,有的小動物的家在森林里,有的小動物的家在大樹上,有的小動物的家在草地上,有的小動物的家在花叢中,有的小動物的家小河里,小動物的家都在大自然里,它們在自己的家里很開心、很快樂。
4.討論、體驗、感受有家的快樂,培養(yǎng)保護大自然、愛家的情感。
?小朋友們喜歡自己的家嗎?為什么?
?如果小朋友也沒有家,那你心里有什么感覺?
?教師小結:對,有家的感覺真好。
?播放被污染的河水、踐踏草坪、在樹上蕩秋千、被砍伐的森林圖片,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小動物失去家的感受。
?小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為了不讓它們失去家,我們應該怎么做?
?教師小結: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家會帶給我們幸福溫暖的感覺,在家里很快樂。我們不僅要愛我們自己的家,還要愛幼兒園,愛我們的班級。
5.教師帶幼兒邊聽音樂《我愛我的家》邊自由表演,在歌聲中自然走出活動室。
附故事:《小烏龜找家》。
沙灘上一只小烏龜出現(xiàn)了,它東瞧瞧西看看,外面的世界真大,可我的家在哪兒呢?
小烏龜爬呀爬,爬到小河邊,看見許多小魚在河里游來游去,就問:”小魚,小魚,你們知道我的家在哪兒嗎?“對不起,小烏龜,我們不知道,我的家是小河我們在河里真快樂。
詩歌夢的教案篇三
又一次帶孩子們學習這首兒歌《畢業(yè)詩》,每當孩子們畢業(yè)時,都要學習這首兒歌,每次活動時,我都會收獲許多的感動。這次也不例外。因為這首《畢業(yè)詩》,描述的是孩子們畢業(yè)時的真切想法。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和孩子們一起回憶在幼兒園的美好時光,回憶孩子們剛入園時哇哇大哭喊媽媽,到現(xiàn)在變成了有禮貌愛學習的好孩子。感受著孩子們那純真而又細膩的情感,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動著。
我示范朗誦《畢業(yè)詩》,孩子們若有所思地聽著。第一遍朗誦結束后,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幼兒園有什么愉快歡笑的事情讓你特別難忘?"孩子們將上幼兒園以來的大大小小的活動,都描述得清清楚楚。我真的好感動,原來以前的一些辛苦真的沒有白費,那些過去的事情都已經成為孩子們腦海中的美好回憶。接著,我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即將離別,你們有什么話要對老師和同伴說?"孩子們說的最多的就是"舍不得","不想離開幼兒園","我還會回來的"……雖然顯得有些單一,卻是最真、最深的情感流露。這個活動還能對孩子們進行團結友愛的教育。我告訴孩子們:"其實,畢業(yè)了也還是可以聯(lián)系的。大家可以互相留下電話號碼,以后想老師和好朋友的時候,可以打電話。我們很快就會畢業(yè)跟自己的好朋友分開了,所以接下來的時間里,老師希望你們能更加團結、友愛,多做一些讓好朋友開心的事情,不要再亂打架了。畢業(yè)以后,大家就會永遠的想著你,還會牢牢地記住你。"。
詩歌夢的教案篇四
1、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理解詩歌“家”所表達的含義。
2、引導幼兒結合自己所了解的動物、植物、“生活區(qū)域和活動范圍”等知識經驗,運用一定的形容詞進行詩歌創(chuàng)編,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萌發(fā)熱愛家園、保護地球的情感。
詩歌夢的教案篇五
1、樂意參與文學活動,體驗詩歌所展示的“白天真熱鬧、夜晚靜悄悄”的意境。
2、學習短句:“__醒來了”、“__睡著了”。
3、根據(jù)生活的經驗,想象,仿編出新的短句。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1、課件《太陽和月亮》。
2、音樂:《歡樂的牧童》、《搖籃曲》。
一、引題。
1、教師以媽媽的`口吻:“孩子們,天黑了,我們休息一下吧?!苯處煼乓魳贰稉u籃曲》,幼兒安靜地“睡覺”。
2、教師播放課件:“呀!天亮了,看看誰出來了?”
二、感受白天與黑夜,學習詩歌《太陽和月亮》。
(一)、看課件,理解詩歌第一段內容:
a、太陽出來了,是什么時候?(白天)我們來看看誰醒來了?(太陽出來了,小鳥醒來了,小樹醒來了,小朋友醒來了)。
b、他們醒來時會做什么動作呢?(揉揉眼睛、伸伸懶腰)。
c、我們一起來學學他們起床時的樣子。(師生邊念詩歌邊表演)。
2、學編詩句“太陽出來了,__醒來了?!?/p>
a:太陽出來了,還有誰醒來了?
b:白天有這么多的小動物、小朋友都醒來了,他們會做些什么事情呢?
c:師小結:他們會唱歌跳舞,白天真熱鬧啊!我們也來唱歌跳舞熱鬧一下!
3、感受熱鬧的音樂:隨音樂師生共舞。
(二)、繼續(xù)看課件,理解詩歌第二段內容:
a、誰出來了?月亮出來了,是什么時候?小草在干什么?還有誰在睡覺?
b、它們是怎么睡的?我們也來學一學!
c、教師用詩歌小結:月亮出來了,小草睡著了,小花睡著了,小朋友睡著了,黑夜靜悄悄。
2、學編詩句“月亮出來了,__睡著了?!?/p>
a、月亮出來了,還有誰睡著了?(鼓勵幼兒用詩歌中的結構說出來)。
b、夜晚大家都睡著了,你感覺怎么樣?(很安靜、一點聲音也沒有。)。
3、感受安靜的音樂,在《搖籃曲》的音樂中做花、草、睡覺的動作:夜晚靜悄悄,大家都睡著了,我們也休息吧。
三、完整欣賞:
1、幼兒欣賞詩歌:今天,太陽和月亮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太陽和月亮》,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師生共同表演詩歌!
四、游戲:《白天和黑夜》。
1、今天太陽和月亮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一個游戲。
2、幼兒扮演各種動物,老師擔任太陽和月亮的角色。當老師說:“太陽出來了!”小動物們邊做醒來的動作邊說:“__醒來了。”放一段熱鬧的音樂,大家一起跳舞,從而感受白天真熱鬧!當老師說:“月亮出來了。”小動物們邊做睡覺的動作邊說:“__睡著了?!狈乓欢伟察o的音樂,幼兒表演睡覺的動作,從而感受夜晚靜悄悄!
五、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白天真熱鬧,黑夜靜悄悄。小動物們都睡著了,我們輕輕的離開這兒吧!
2、帶幼兒自然地離開,結束活動。
活動中我選擇了幼兒熟悉的太陽、月亮作為內容,以動靜結合作為活動的主線。冷暖色調的兩幅圖幫助幼兒感受了熱鬧與安靜。同時,在表現(xiàn)詩歌內容時請幼兒用肢體表現(xiàn),從而更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結尾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的介入,滿足了孩子們對詩歌的詮釋。另外,我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原詩歌進行了改變:太陽出來了,小狗醒來了;太陽出來了,__醒來了;太陽出來了,__醒來了......詞語的重復便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整節(jié)活動中,幼兒能積極主動的描述圖片內容,參與活動的參與性很高。
只是我在出示圖片后,沒有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同時,我應該把幼兒自己說出來的詩句“__醒來了,__睡著了”也加入到詩歌當中,以滿足幼兒的成就感。在以后的語言活動中,我要更加以幼兒為主體,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敢說、想說、喜歡說的語言環(huán)境,積極有效的組織好每節(jié)活動。
詩歌夢的教案篇六
1、猜謎語,激發(fā)幼兒興趣。教師說千條線、萬條線,掉在水里看不見。(雨)。
2、請幼兒欣賞兒歌《小雨點》(放錄音)。
提問:
兒歌的名稱叫什么?
噢,小雨點落下來了,我們會聽到什么呀?
它們都落到哪里了?
3、出示可操作性圖片,請幼兒再次欣賞兒歌。提問:
花園里有誰?花兒怎樣了?(理解動詞:張)誰在魚池里?魚兒怎樣了?(理解動詞:搖)苗兒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動詞:拔)。
(1)引導幼兒完整跟讀兒歌,提示幼兒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
(2)分別以集體、小組形式背誦兒歌。
5、仿編兒歌。
教師:小雨點除了會落在花園、魚池和田野里,它們還會落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揭開公園圖片,提問: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誰會怎么樣呢?
2)揭開森林圖片,提問: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誰會怎么樣呢?
引導幼兒園用兒歌里的句式說話。
(3)請想想小雨點還會落在哪里呢?誰會怎么樣呢?
引導幼兒大膽、合乎邏輯地想象。
a讓幼兒自由說。
b請幼兒個別說。
(4)引導幼兒將新編的詩句組成新的詩歌內容。
6、教師小結評價幼兒編詩歌的表現(xiàn),鼓勵幼兒回家后繼續(xù)編。
詩歌夢的教案篇七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個大家庭,每個小朋友要關心愛護幼兒園。
ppt課件:家。
趣味練習。
幼兒園課件。
1.出示:課件1,引導幼兒觀察背景圖。
天空、樹林、草地、河水、幼兒園的背景。
2.引導說說圖上都有些什么,讓幼兒猜猜這些地方都是誰的家?
1.啟發(fā)幼兒發(fā)散思維,大膽的想,然后告訴大家。
(1)藍藍的天空是誰的家呢?
(幼兒可以相互議論、啟發(fā))。
(2)密密的樹林是誰的家?
(3)清清的河水是誰的家?
(4)紅紅的花兒是誰的家?
(5)快樂的幼兒園是誰的家?
2.小朋友在這些家里想到了那么多的好朋友,現(xiàn)在,我們開看看到底是誰的家呢?
(1)課件2。
教師:你們看藍藍的天空是誰的家?
(引導幼兒完整說出:藍藍的天空是小鳥的家。)。
(2)課件3。
密密的'樹林是誰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蘑菇的家)。
(3)課件4。
綠綠的草地是誰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4)課件5。
清清的河水是誰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5)課件6。
紅紅的花兒是誰的家?
(紅紅的花兒是蜜蜂的家)。
(6)課件7。
快樂的幼兒園是誰的家?
小朋友一起說: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1.課件8。
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2.課件2-7。
教師演示課件,幼兒跟隨朗誦,啟發(fā)幼兒朗誦詩注意感情和語氣。
1.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密密的樹林又可以是誰的家?
(幼兒自由發(fā)言后,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并把詩歌念給小朋友欣賞)。
2.藍藍的天空是()的家。
(太陽、飛機、月亮、星星、宇宙飛船、外星人、直升飛機……)。
密密的樹林是狐貍()的家。
(孔雀、大象、大灰狼、長頸鹿、啄木鳥……)。
3.教師對幼兒的想象要給予充分肯定。
活動延伸。
讓幼兒畫出想象中的家。
詩歌夢的教案篇八
大班詩歌“四個太陽”,這是一首具有奇妙別致的想象和熾熱愛心的散文詩。
它將太陽在四季里變成了不同的顏色,在孩子們的幻想中,用生動而簡潔的語言勾勒了一幅美麗的畫面,綠色、金色、紅色、彩色這些美麗的色彩都代表了每一季節(jié)的太陽,把孩子們帶入一個快樂美好的幻想世界中。要想讓幼兒理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就必須對詩歌中所提到的各種景色和事物有所了解,知道它們之間的依存關系。這是理解這首詩歌的知識基礎也是本次活動的知識點。所以我準備在課前可以利用散步活動、談話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認識詩歌中所提到的這些事物,如感受太陽的溫暖,觀察了解太陽的顏色,四季中的變化及與我們人類的關系等,讓幼兒親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為詩歌教學的開展奠定了情感基礎。
《綱要》中指出“要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和能力?!钡囊螅坝變簣@語言教學的任務。
1、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感悟太陽的可愛、體會文中的意境,初步嘗試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能大膽表達,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欣賞為學作品的興趣和想象力,并進行仿編詩歌的嘗試。
3、體驗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理解詩歌的內容初步學習有感情的朗誦。這是依據(jù)了語言的教育意義指出:語言是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fā)展,提高審美觀。這首詩歌含有豐富的想象意境,用詩一般的語言勾畫了一幅引人入勝的畫面,是幼兒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好教材。幼兒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內容感受到詩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產生共鳴進行朗誦。
根據(jù)詩歌的結構及語言情緒進行詩歌創(chuàng)編。語言教育能激發(fā)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培養(yǎng)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語言的感情色彩對幼兒有很大的感染力。作為大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理解語言、表達語言的基礎,幼兒往往不滿足于對一首詩歌的朗誦,他們有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創(chuàng)編的欲望和渴望??墒沁@種渴望要變成實踐行動,幼兒靠自己是難以實現(xiàn)的,必須有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因此這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所在。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huán)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fā)展的?;顒訙蕚浔仨毰c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詩歌內容的多媒體課件,每組操作用四季景觀圖一套,紅色、綠色、黃色太陽各一個,空白太陽輪廓人手一個,水彩筆等。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知道四個季節(jié)的變化特點及與人們的關系。
詩歌夢的教案篇九
1.理解詩歌內容,感知事物與色彩的關系。(認知)。
2.學會傾聽,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情感)。
3.學習朗誦兒歌并嘗試模仿兒歌的句式進行創(chuàng)編。(技能)。
1.小草、小花、白云、小女孩圖片各一張;
2.各種顏色的卡片若干;
3.水果磁鐵若干。
理解詩歌內容并學習朗誦。
感受詩歌中描述的事物與顏色的關系和仿編。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觀看背景圖。
師:今天張老師帶小朋友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夢幻谷。你們都看到了什么?(讓幼兒說說小草、小花、白云的顏色)他們都閉著眼睛在干什么呢?(請個別或集體回答)。
(2)小朋友的夢。
師:那就讓它們先睡一會吧。小朋友們喜歡睡覺嗎?你們做過什么樣的夢?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做過的快樂的夢,教師對幼兒的夢進行總結。)。
出示小朋友圖片:小朋友也愛做夢,每個小朋友每次做的夢都不同,夢是豐富多彩的,所以你們的夢是彩色的。
引導說詩歌里的句式:小朋友愛做夢,夢是彩色的。
2.理解詩歌,感知事物與色彩的關系。
(1)小草的夢(出示小草圖片)。
師:小草睡覺的時候做了一個美麗的夢,一起來問問它吧。(小草小草,你做的什么夢呀?)(播放錄音:我夢見我在綠綠的草地上跑來跑去,到處都是綠綠的,好美啊。)師:小朋友說說小草的夢是什么顏色的?(綠綠的)為什么說小草的夢是綠色的?引導說詩歌里的句式:小草愛做夢,夢是綠綠的。
(2)小花的夢(出示小花圖片)。
師:小花睡覺的時候做了一個快樂的夢,聽聽它是怎么說的?
引導說詩歌里的句式:小花愛做夢,夢是紅紅的。
(3)白云的夢(出示白云圖片)。
師:白云也愛做夢,小朋友猜白云的夢是什么樣的?(幼兒猜測)。
(播放錄音:我夢見自己在藍藍的天空中和太陽公公捉迷藏,到處都是藍藍的,好有趣啊。)師:白云的夢是什么顏色的?(藍藍的)。
引導說詩歌里的句式:白云愛做夢,夢是藍藍的。
3.朗誦詩歌,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1)老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播放輕音樂)。
(2)老師領誦,幼兒跟誦。
(3)提出朗誦的要求,模仿動作,有感情的再次朗誦。
4.創(chuàng)造想象,仿編詩歌。
(請幼兒大膽表述,仿編詩歌。)。
(2)完整地朗誦詩歌:把香蕉、草莓、葡萄和橙子(小朋友創(chuàng)編的內容)請到大樹媽媽的懷抱里,進入甜甜的夢里吧。(把仿編后的詩歌完整的朗誦一遍)。
5.活動結束。
師:你們覺得夢幻谷有趣嗎?把這里的故事告訴你們的爸爸媽媽去吧!給爸爸媽媽朗誦一下這首優(yōu)美的詩歌,好讓他們也做個快樂的、甜美的夢。
小草愛做夢,夢是綠綠的。
小花愛做夢,夢是紅紅的。
白云愛做夢,夢是藍藍的。
小朋友愛做夢,夢是彩色的。
詩歌夢的教案篇十
1、初步感知理解詩歌中”家”的含義,讀準”樹林、田野、花園”的字音。
2、借助教師提供的圖片,學習詩歌,并遷移生活經驗,進行仿編詩歌的活動。
3、積極參與仿編活動,體驗仿編后的成功感。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音樂起,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邊唱歌邊表演《辦家家》。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
教師分別出示圖片:云朵、花朵、小鳥、魚兒、小朋友,提問:這是什么?它(他)們的家在哪里?啟發(fā)幼兒說出:天空、田野、樹林、小河、幼兒園。并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圖片。
三、教師采用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講出詩歌的部分內容。
1、教師指著天空,說:藍色的天空是誰的家?
2、教師指出田野,說:廣闊的田野,是……采用等待或放慢速度的方式鼓勵幼兒接著往下說出:是花朵的家。
3、下面幾句詩的學習方法同上,并帶領幼兒重復說一遍。
四、教師帶領幼兒根據(jù)圖片的提問完整地朗誦1-2遍。
五、教師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每段句中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這樣提問:
1、為什么說藍色的天空是云朵的家?
2、為什么說廣闊的田野是花朵的家?
3、按照上述方法,引導提問,理解詩歌的含義。
六、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閱讀”幼兒觀察圖夾文”,閱讀詩歌《家》。
七、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原詩歌的'結構仿編部分詩歌。建議提問:
1、藍色的天空是云朵的家,還是誰的家?還有誰在天空上?
2、廣闊的田野還是誰的家?
3、密密的樹林還是誰的家?
4、清清的小河除了是魚兒的家?還是誰的家?(鼓勵幼兒仿編每段詩歌的第二句,教師可以將幼兒仿編的內容,快速地畫在紙上,然后,帶領幼兒完整地念一念仿編的詩歌。
八、教師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想象,鼓勵幼兒仿編詩歌。
詩歌夢的教案篇十一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感。
2、知道人和動植物離不開陽光,嘗試創(chuàng)編詩歌。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幼兒用書《天晴了下雨了》。
教師準備:1.掛圖《曬太陽》。
2.《種太陽》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種太陽》,提問:歌中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你們喜歡太陽嗎?太陽隊我們有什么好處?請小朋友講一講。
二、出示《曬太陽》的掛圖,觀察畫面。
圖上都有哪些景物?是什么季節(jié)?圖中的娃娃在干什么?她曬著太陽是什么樣的心情?指名說一說。師引導幼兒讀懂圖意:天上掛著一輪金燦燦的太陽,金色的陽光撒向大地,現(xiàn)在正是秋季,遠處金黃的稻子成熟了,在陽光下閃著金燦燦的光,近處,一棵蘋果樹上掛滿了又大又紅的蘋果,空氣中飄散著蘋果的芳香,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陽光下玩耍,她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中,不禁說了句::“啊,秋天多美啊!太陽曬在身上真舒服?。 彼麄兌荚陉柟庀陆】党砷L。
師小結出:萬物生長離不開太陽,多曬太陽可以殺菌消毒,增強抵抗力,使身體更健康。
三、欣賞詩歌,了解詩歌內容。
1、邊看掛圖,教師念兒歌。
為什么說娃娃曬了太陽才健康?
先分組討論,再指名說,師小結。
四、學習詩歌。
1.幼兒跟老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翻開幼兒用書《天晴了,下雨了》第7頁,觀察圖畫,仿編詩歌。
你還知道什么東西曬太陽,穿上了什么顏色的衣服?請你模仿它的口氣說一句。
幼兒上臺來,邊表演做出生動的造型,邊說:
我是草莓,草莓曬太陽,穿上紅衣裳。
我是櫻桃,櫻桃曬太陽,穿上紅衣裳。
我是荔枝,荔枝曬太陽,穿上紅衣裳。
我是桃子,桃子曬太陽,穿上紅衣裳。
我是李子,李子曬太陽,穿上紅衣裳。
我是香蕉,香蕉曬太陽,穿上黃衣裳。
我是迎春花,迎春花曬太陽,穿上黃衣裳。
我是桔子,桔子曬太陽,穿上黃衣裳。
我是梨子,梨子曬太陽,穿上黃衣裳。
我是杏子,杏子曬太陽,穿上黃衣裳。
我是菠蘿,菠蘿曬太陽,穿上黃衣裳。
我是大樹,大樹曬太陽,穿上綠衣裳。
我是葡萄,葡萄曬太陽,穿上紫衣裳。我是桃花,桃花曬太陽,穿上粉紅衣裳。
我是梨花,梨花曬太陽,穿上白衣裳。
我是杏花,杏花曬太陽穿上黃衣裳。穿上黃衣裳。
我是牡丹花,牡丹花曬太陽,穿上紅衣裳。
我是紫藤花,紫藤花曬太陽,穿上黃衣裳。
......。
六、幼兒在音樂聲中,隨意起舞,模仿一種果實或者花兒或者小動物,小娃娃在陽光下曬太陽的表情和愉快心情。進一步懂得太陽的重要和好處,表達對太陽的喜愛之情。
詩歌夢的教案篇十二
意象是主觀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詩歌創(chuàng)作總是從捕捉“意象”入手,圍繞著“意象”的安排和經營完成創(chuàng)作全過程的。詩人或因物生情,或移情于物,使得外在物象成為思想、情感的“凝結點”,從而誕生出詩歌的意象。
意象的生成,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繼承傳統(tǒng)意象和獨創(chuàng)現(xiàn)代意象是較常用的兩種手法。
生成詩歌意象,可以繼承傳統(tǒng)意象。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許多物象,比如春華秋實、日、月、星、辰等,本是無情無知的客觀物象,經過歷代詩人的反復繼承、運用和發(fā)展,積淀了豐厚的象征意蘊,成為符號化了的“客觀物象”和“象征意蘊”的有機結合體。這些古典詩歌中的意象,我們可以稱之為“傳統(tǒng)意象”。從詩歌創(chuàng)作的實際情況來看,任何人都不可能白手起家,都必須對前輩留下的寶貴遺產進行繼承、發(fā)展和突破,在“傳統(tǒng)意象”這一點上同樣也不例外。從廣義上說,許多“傳統(tǒng)意象”都不會過時,重要的是我們能運用自己的詩心慧眼,在“傳統(tǒng)意象”固有的“象征意蘊”上,灌注新鮮的時代氣息,融入嶄新的審美趣味,賦予我們獨立的思考、獨特的感情。比如丁香結(即丁香的花蕾),是古典詩歌中寄寓愁心、抒寫愁情的“傳統(tǒng)意象”,唐代李商隱有“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南唐李璟有“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詞句。戴望舒《雨巷》借鑒并改造了這一“傳統(tǒng)意象”,從丁香的愁心發(fā)展為“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賦予丁香新的社會心理內涵,給予丁香人的形象容顏,從而和“雨巷”、“我”等意象構成了《雨巷》美好而朦朧的意境。
生成詩歌意象,還可以獨創(chuàng)現(xiàn)代意象??梢赃@樣說,衡量一個詩人對詩歌世界在深度和廣度上開掘的程度,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有沒有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意象,他是否擁有獨特的意象群。王維的詩歌境界清新、潔凈、恬淡、和諧,這一詩情、畫境和禪意渾融無間的藝術境界,大多是由空山、明月、清泉、翠竹、蓮花等一系列帶有象征意味的意象構成的。李白的詩歌境界神光離合,偉岸超邁,和他的“明月肺腑”、“淋漓酒膽”是分不開的;明月、美酒、成為他“迷狂”狀態(tài)下催生的詩歌的重要意象。聞一多《發(fā)現(xiàn)》中“掛著懸崖”的“噩夢”、“嘔出”的“一顆心”,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淤灘上的駁船”、“雪被下古蓮的胚芽”、“掛著眼淚的笑窩”、“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食指《相信未來》中“蜘蛛網”、“灰燼的余煙”、“失望的灰燼”、“凝露的枯藤”、“溫暖漂亮的筆桿”、“孩子的筆體”,等等,都是從客觀世界中抽取出來的獨特的象征性事物,飽含他們對這些事物的神圣情思,這些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意象成為他們提供給現(xiàn)代詩歌的寶貴財富,詩人們這種惟新是求的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我們寫詩歌,不妨在詩歌意象生成上進行一些有益的嘗試,或者繼承傳統(tǒng)意象,或者獨創(chuàng)現(xiàn)代意象,從而寫出具有當代青年意氣風發(fā)、昂揚進取的“少年精神”的詩篇來!
甲、乙兩個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寫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時,甲不小心掉進河里,乙把他救了上來,甲在石頭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币覇柤诪槭裁匆@樣記錄?甲說:“寫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風幫助我忘記;刻在石頭上,是希望刻痕幫助我銘記?!鄙钪杏性S多事情是可以忘記的,有許多事情又是需要銘記的。
請以“忘記和銘記”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文題既平中見奇,又平中見深,有助于培養(yǎng)考生處理社會關系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寬容,學會大度,并善于隨時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懂得哪些該忘記,哪些該銘記,或進行生動地敘寫,或進行深情地言說,或進行深刻地說理。如寫詩歌要注意意象的選擇與生成,可以把目光投向現(xiàn)實生活,也可以回眸歷史事件,其中哪些事物銘刻在你的腦海中,永遠不會忘卻,激起你腦中想象,或繼承傳統(tǒng)意象,或創(chuàng)造現(xiàn)代意象,把自己的情感依附在所選擇的意象上,做到景中見情,情景合一,寫出自己飛揚的詩篇。
母親,像一堵墻,遮住了風雨,擋住了烈日,好讓我們這些不經風雨的小樹苗能茁壯成長;母親,像慈祥的鳥媽媽,每天都用充滿愛的手撫摸著我們這些幼雛的羽毛,鼓勵我們去搏擊萬里長空。
母愛是深沉的,母愛是細膩的,母愛也是無私而偉大的。請你寫一首詩,獻給母親,表達自己的情感。
詩歌是最為精練的文學品種,往往選取生動、典型的藝術形象,集中地反映生活的本質,以巨大的概括力激發(fā)讀者的想象,給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如何寫好這樣的一首詩歌呢?我以為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xiàn)自我,來寄托主觀情思。寫獻給母親的詩篇時,就可以精選和母親有關的意象,比如,母親的白發(fā)、眼睛、手腳等;也可以選擇母親勞作時的工具,比如鋤頭、鐮刀、鐵锨等。無論選取哪種意象,都要把自己的情感蘊涵在其中。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一詩選取了“云彩”、“金柳”、“艷影”、“青荇”、“水草”、“虹”、“夢”、“長蒿”、“星輝”、“笙簫”、“夏蟲”、“康橋”、“衣袖”等意象,這些意象都已超越了它們的自然屬性,是詩人珍藏在心靈深處的一份情感,意象的“虛”與詩人心中情的“實”,相映成趣,一張一合,無不流露出意象的張力。
詩要高度地概括生活,這就需要用最精煉的語言去刻劃鮮明的藝術形象;詩要抒發(fā)強烈的感情,就需要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強化詩的感情。詩歌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象征、對比、夸張、對偶、擬人、反復等。采用不同的修辭格會取得不同的表達效果。給母親寫詩,可以運用比喻修辭。我們可以把母親比喻成“天空”,撐起我們的一片天;也可以比喻成“大地”,生育并養(yǎng)育著我們;還可以比喻成“春蠶”“蠟燭”等,生命不息,關愛不止。也可以運用排比的修辭:母親是什么?母親是在孤寂的深夜里為我遞上一杯熱牛奶的溫暖。母親是什么?母親是放學時永遠駐立于路口的等待。母親是什么?母親是在我們成功時那綴滿欣慰淚花的笑容。母親是什么?母親是我們欲逃避時那堅毅的眼神。這些排比句的運用,就會把對母親的那份濃濃感激之情真摯地表達出來,就能更好地打動讀者。
一首成功的詩歌,韻律是不可或缺的?!绊嵞_是詩歌的方向盤,像船只一樣,詩歌靠著它航行前進。”(美國教育家勃特勒語)詩句的末字韻母相近,詠唱起來就有一種動人的音韻美。我們在寫給母親的這首詩歌里也要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在不損害詩歌內容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做到雙句押韻。
黃昏已經來臨。
20多年來。
母親。
您走過的小路依然。
村口的槐樹已經枝葉茂盛。
我沿著門前的小河飛翔。
您給我的我怎能償還。
以陽光的名義為您祈禱。
母親今年雨水豐沛。
您給我結實的骨骼讓我收獲。
坐在南國潮濕的空氣中。
點一盞燈。
夜幕里我看到了您兩鬢的銀絲像北方的雪。
更像溫暖的棉。
母親當莊稼成熟的時候。
兒子一定回家。
這首詩首先精選了“小路”、“槐樹”、“小河”、“燈”、“莊稼”等這些鄉(xiāng)村特有的意象,寓情于景,抒發(fā)了對母親的感恩和思念之情;其次還恰切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把母親的白發(fā)比作“銀絲”,比作“北方的雪”,比作“溫暖的棉”,既準確形象,又給人帶來無限的暖意,那濃濃的溫暖不僅溫暖著小作者,也洋溢在每一個讀者的周圍,這不能不讓人佩服小作者對語言的駕馭能力;另外,“莊稼成熟”一詞語意雙關,既可以說是自然界田地里的莊稼成熟之時,也可以理解為小作者長大成熟之日,一語多意,給人帶來更多的思考。
詩歌夢的教案篇十三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個大家庭,每個小朋友要關心愛護幼兒園。
ppt課件:家。
一、觀察背景圖。
1.出示:課件1,引導幼兒觀察背景圖。
天空、樹林、草地、河水、幼兒園的背景。
2.引導說說圖上都有些什么,讓幼兒猜猜這些地方都是誰的家?
二、結合背景,理解詩歌。
1.啟發(fā)幼兒發(fā)散思維,大膽的想,然后告訴大家。
(1)藍藍的天空是誰的家呢?
(幼兒可以相互議論、啟發(fā))。
(2)密密的樹林是誰的家?
(3)清清的河水是誰的家?
(4)紅紅的花兒是誰的.家?
(5)快樂的幼兒園是誰的家?
2.小朋友在這些家里想到了那么多的好朋友,現(xiàn)在,我們開看看到底是誰的家呢?
(1)課件2。
教師:你們看藍藍的天空是誰的家?
(引導幼兒完整說出:藍藍的天空是小鳥的家。)。
(2)課件3。
密密的樹林是誰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蘑菇的家)。
(3)課件4。
綠綠的草地是誰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4)課件5。
清清的河水是誰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5)課件6。
紅紅的花兒是誰的家?
(紅紅的花兒是蜜蜂的家)。
(6)課件7。
快樂的幼兒園是誰的家?
小朋友一起說: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三、感受詩歌中優(yōu)美的語句。
1.課件8。
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2.課件2-7。
教師演示課件,幼兒跟隨朗誦,啟發(fā)幼兒朗誦詩注意感情和語氣。
四、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1.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密密的樹林又可以是誰的家?
(幼兒自由發(fā)言后,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并把詩歌念給小朋友欣賞)。
2.藍藍的天空是()的家。
(太陽、飛機、月亮、星星、宇宙飛船、外星人、直升飛機……)。
密密的樹林是狐貍()的家。
(孔雀、大象、大灰狼、長頸鹿、啄木鳥……)。
3.教師對幼兒的想象要給予充分肯定。
活動延伸。
讓幼兒畫出想象中的家。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18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