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4 10:16:18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范文(15篇)
時間:2023-12-04 10:16:18     小編:曼珠

教案的編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發(fā)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編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呢?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教學目標,明確學生應該掌握的內容和能力。然后,我們要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確保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接下來,我們需要設計合理的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以及恰當的教學媒體和教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最后,我們要對教學進行評價,總結教學效果,為下一次教學做好準備。優(yōu)秀的教案范文能夠幫助教師從整體上把握教學內容和目標,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一

1、知道冰的特性,并通過操作活動,了解冰和水之間的不同點和關系。

2、引導幼兒對事物的特征進行大膽的描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fā)幼兒探索水變化的興趣。

1、課件-觀察冰塊。

2、每人1小塊冰,半碗水。

3、幾盆熱水,抹布。

一、觀察冰塊,感知冰的特性。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冰森林的小動物們來這里做客,它們都住在一個特別的小房子里。

請你來看一看,猜猜這個特別的小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它是什么樣的?

你還可以摸一摸,有什么感覺?你覺得它像什么?

2、啟發(fā)幼兒說出冷冷的、冷冰冰的、光滑的、硬硬的.、沒有顏色、透明的等等。

二、發(fā)現冰和水的關系,并比較它們之間的不同。

1、教師:我們的手上有什么呀?水是從哪里來的呢?

哪里不一樣呢?

比的時候請你注意:不要把碗里的水灑到外面,如果手弄濕了,你可以在抹布上把手擦干。

3、師生共同小結:冰比水冷,冰是硬的,不會流,能抓起來,水是液體,不能抓起來。

三、感知冰的變化。

要想一個既方便、安全,又不會傷害到小動物的辦法。

(引導幼兒說出把冰放進熱水中。)。

2、教師:我們現在就來試一試,旁邊已經準備好了幾盆熱水,

請你自己選一盆,如果一盆水的周圍已經有很多人了,你還要不要擠進去?

小朋友把冰塊放進水里的時候,請你拿好繩子,手不要碰到熱水,會燙手的。

3、提醒幼兒操作時注意觀察冰塊的變化,看看冰變成什么樣子了?

四、結束。

教師:現在我們可以和小動物們一起做游戲了!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二

1、通過玩水,發(fā)現有的材料能浮在水面上,有的材料能沉在水里。

2、在玩水發(fā)展幼兒對操作的興趣。

盛水的大盆3—4個,內裝有半盆水;每人一個塑料筐,內有多種材料(小積木。塑料玩具。玻璃球。鐵夾子。木夾子等)

1、介紹各種材料,引起幼兒的操作興趣。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并引導幼兒邊玩邊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1)組織幼兒談話,問幼兒玩水時發(fā)現了什么。

(2)根據幼兒的發(fā)現,教師請幼兒再玩一次,看是否是這樣?(不同的材料有的會浮起來,有的會沉下去。)建議: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三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于將自己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地方、粉筆。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么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么感覺。

3、怎樣才能有冰塊?

4、小結: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會結成冰的。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將有冰的地方告訴大家。

2、請幼兒運冰塊。每人拿一塊冰塊在陽光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么?

三、欣賞冰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塊化成了什么?

2、有粉筆將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么?

大自然的水、雪、冰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玩具”,在這個玩的過程中,又有千變萬化的科學知識隱藏其中,利用孩子們身邊感興趣的“冰”來引導他們探索、發(fā)現、學習和玩耍。活動中幼兒不僅學習了科學知識,還知道自己動手操作和探索,對科學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真是受益不淺啊。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四

1.能自己動手探索冰的特征。

2.對玩冰感興趣。

1.觀察過室外結的冰。

2.每人1只小碗,碗里有1小塊冰。

3.3—4盆熱水。

1.感知冰的特征。

·提問:小碗里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的?

·幼兒將冰拿在手上看看、摸摸、玩玩。

提問:冰是什么顏色的?

摸在手里有什么感覺?(滑滑的、冷冷的)。

冰掉在水泥地上會怎么樣?

2.感知冰的變化。

·提問:現在你們的手上有水嗎?

·請幼兒把冰拿在手上握緊,過一會兒看看有什么變化。

提問:手上現在有水了嗎?水是從哪里來的?

·配班老師端來3—4盆熱水,幼兒將冰放在熱水里,繼續(xù)探索冰的變化。

提問:冰有沒有了?冰到哪兒去了呢?

3.討論:還有什么辦法能讓冰變成水。

建議:

此活動后可引導幼兒做結冰實驗。(回家用一個小瓶裝點水放在外面,第二天觀察水結冰了沒有。)。

評價:

1.對玩冰感興趣,能認真地進行實驗。

2.會用語言和別人交流。

但由于現在的氣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這樣的雪景;父母長輩的過度關愛,怕受傷、怕凍壞、怕生病,也使孩子們享受不到玩雪的樂趣。而在《好冷的冰》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給了幼兒與雪、與冰的親密接觸。當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冰塊放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小手親自摸一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時,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膽地伸出手,來來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還一直嘀咕著:“怎么這么硬呀?”;有的孩子膽怯地用一個手指,輕輕地觸碰了一下;還有的孩子根本就沒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辭地說:“我爸爸、媽媽說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看著孩子們的表現,我覺得這次的教學活動安排是正確的,因為在我們印象中再普通不過的冰,在幼兒的眼中,成了陌生的“玩具”,成了不可觸摸的“禁地”,也成了無法想象的“危險品”。我想這都是大人過度保護的結果吧!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鼓勵不敢與冰塊親密接觸的幼兒,拋開顧慮,開開心心地做游戲,讓他們在玩樂中進一步了解了冰、認識了冰、喜歡了冰,也通過切身體驗,學到了許多知識,讓孩子走進了有趣的冰的世界!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五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于將自己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地方、粉筆。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么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么感覺。

3、怎樣才能有冰塊?

4、小結: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會結成冰的'。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將有冰的地方告訴大家。

2、請幼兒運冰塊。每人拿一塊冰塊在陽光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么?

三、欣賞冰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塊化成了什么?

2、有粉筆將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么?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六

1、知道冰的特性,并通過操作活動,了解冰和水之間的不同點和關系。

2、引導幼兒對事物的特征進行大膽的描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fā)幼兒探索水變化的興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1每人1小塊冰,半碗水。

2幾盆熱水。

3抹布。

1組織幼兒操作,感知冰的特性。

師:今天湯老師請來了冰森林的小動物們來這里做客,它們都住在一個特別的小房子里。請你來看一看,猜猜這個特別的小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它是什么樣的?你還可以摸一摸,有什么感覺?你覺得它像什么?(啟發(fā)幼兒說出冷冷的、冷冰冰的、光滑的、硬硬的、沒有顏色、透明的等等。)。

2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現冰和水的關系,并比較它們之間的不同。

比的時候請你注意:不要把碗里的水灑到外面,如果手弄濕了,你可以在抹布上把手擦干。

師生共同小結:冰比水冷,冰是硬的,不會流,能抓起來,水是液體,不能抓起來。

3通過小實驗,感知冰的變化。

師:現在,小動物們想從冰房子里出來和小朋友做游戲了,請你想一個好辦法來幫幫它們,好嗎?要想一個既方便、安全,又不會傷害到小動物的辦法。

(引導幼兒說出把冰放進熱水中)。

我們現在就來試一試,旁邊已經準備好了幾盆熱水,請你自己選一盆,如果一盆水的周圍已經有很多人了,你還要不要擠進去?小朋友把冰塊放進水里的時候,請你拿好繩子,手不要碰到熱水,會燙到的。

在幼兒操作時,請幼兒注意觀察冰塊的變化??纯幢兂墒裁礃幼恿?

4結束。

好了,現在我們和小動物們一起做游戲吧!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發(fā)展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而科學活動最能有效地讓孩子們實現探索、發(fā)現的愿望,讓孩子們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的所隱藏著的奇特奧秘。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七

1、感受冷和暖,發(fā)展感知、分類和配對的能力。

2、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裝有冷水和熱水的.瓶子各10個,熱水袋、冰塊各一份,布袋兩個,各種物品圖片大小各一份。

一、布袋里的秘密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布袋袋,里面藏著小秘密,你們想不想知道?

請兩名幼兒來摸摸,說說摸到了什么?

2、教師出示熱水袋和冰塊,讓孩子們摸摸,說說感覺。

3、你喜歡冷冷的還是熱熱的?

4、小結:冬天到了,我們喜歡熱熱的,天氣熱了,我們就喜歡冷冷的。

二、冷冷的和熱熱的

1、請幼兒觀察各種圖片,說說什么是冷冷的,什么是熱熱的。

2、分類:誰和誰是好朋友?它們都是冷冷的(或者熱熱的)

三、瓶子寶寶找朋友。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瓶子寶寶,它們也想來找朋友,請小朋友拿一個瓶子摸一摸、抱一抱,再想一想它能和誰做朋友?請你把它的照片貼在瓶子寶寶的身上。

四、延伸活動:喝熱熱的牛奶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八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于將自己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地方、粉筆。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么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么感覺。

3、怎樣才能有冰塊?

4、小結: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會結成冰的。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將有冰的地方告訴大家。

2、請幼兒運冰塊。每人拿一塊冰塊在陽光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么?

三、欣賞冰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塊化成了什么?

2、有粉筆將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么?

但由于現在的氣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這樣的雪景;父母長輩的過度關愛,怕受傷、怕凍壞、怕生病,也使孩子們享受不到玩雪的樂趣。而在《冷冷的冰》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給了幼兒與雪、與冰的親密接觸。當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冰塊放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小手親自摸一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時,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膽地伸出手,來來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還一直嘀咕著:“怎么這么硬呀?”;有的孩子膽怯地用一個手指,輕輕地觸碰了一下;還有的孩子根本就沒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辭地說:“我爸爸、媽媽說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九

1、知道冰的特性,并通過操作活動,了解冰和水之間的不同點和關系。

2、引導幼兒對事物的特征進行大膽的描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fā)幼兒探索水變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觀察冰塊。

2、每人1小塊冰,半碗水。

3、幾盆熱水,抹布。

活動過程。

一、觀察冰塊,感知冰的特性。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冰森林的小動物們來這里做客,它們都住在一個特別的小房子里。

請你來看一看,猜猜這個特別的小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它是什么樣的?

你還可以摸一摸,有什么感覺?你覺得它像什么?

2、啟發(fā)幼兒說出冷冷的、冷冰冰的'、光滑的、硬硬的、沒有顏色、透明的等等。

二、發(fā)現冰和水的關系,并比較它們之間的不同。

1、教師:我們的手上有什么呀?水是從哪里來的呢?

哪里不一樣呢?

比的時候請你注意:不要把碗里的水灑到外面,如果手弄濕了,你可以在抹布上把手擦干。

3、師生共同小結:冰比水冷,冰是硬的,不會流,能抓起來,水是液體,不能抓起來。

三、感知冰的變化。

要想一個既方便、安全,又不會傷害到小動物的辦法。

(引導幼兒說出把冰放進熱水中。)。

2、教師:我們現在就來試一試,旁邊已經準備好了幾盆熱水,

請你自己選一盆,如果一盆水的周圍已經有很多人了,你還要不要擠進去?

小朋友把冰塊放進水里的時候,請你拿好繩子,手不要碰到熱水,會燙手的。

3、提醒幼兒操作時注意觀察冰塊的變化,看看冰變成什么樣子了?

四、結束。

教師:現在我們可以和小動物們一起做游戲了!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十

活動目標: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于將自己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場地,粉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么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么感覺?

3、怎樣才能有冰塊?

4、小結:冰是冷冷的、光滑的。很冷的田,水就會結冰。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和老師到外面去尋找有冰的地方。

2、請幼兒運冰。每人拿一塊冰放在陽光下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么?(水)。

三、欣賞冰漬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化成了什么?

2、用粉筆將冰漬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么?

教學反思:

但由于現在的氣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這樣的.雪景;父母長輩的過度關愛,怕受傷、怕凍壞、怕生病,也使孩子們享受不到玩雪的樂趣。而在《冷冷的冰》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給了幼兒與雪、與冰的親密接觸。當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冰塊放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小手親自摸一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時,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膽地伸出手,來來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還一直嘀咕著:“怎么這么硬呀?”;有的孩子膽怯地用一個手指,輕輕地觸碰了一下;還有的孩子根本就沒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辭地說:“我爸爸、媽媽說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看著孩子們的表現,我覺得這次的教學活動安排是正確的,因為在我們印象中再普通不過的冰,在幼兒的眼中,成了陌生的“玩具”,成了不可觸摸的“禁地”,也成了無法想象的“危險品”。我想這都是大人過度保護的結果吧!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鼓勵不敢與冰塊親密接觸的幼兒,拋開顧慮,開開心心地做游戲,讓他們在玩樂中進一步了解了冰、認識了冰、喜歡了冰,也通過切身體驗,學到了許多知識,讓孩子走進了有趣的冰的世界!

小百科:冰是無色透明的固體,分子之間主要靠氫鍵作用,晶格結構一般為六方體,但因應不同壓力可以有其他晶格結構。密度比水小。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十一

隨著天氣慢慢地變冷,我們的主題活動已進入了《冬天來了》。冬天謾天的雪花,到處白茫茫的一片美景是幼兒所向往的,尤其是玩雪、打雪仗等更是如今的孩子最愛。記得當前幾天的那場大雪,紛紛飄揚的時候,我看到孩子們眼中流露出的是欣喜的目光,發(fā)出的是興奮的歡叫。但由于現在的氣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這樣的雪景;父母長輩的過度關愛,怕受傷、怕凍壞、怕生病,也使孩子們享受不到玩雪的樂趣。而在《冷冷的冰》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給了幼兒與雪、與冰的親密接觸。當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冰塊放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小手親自摸一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時,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膽地伸出手,來來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還一直嘀咕著:“怎么這么硬呀?”;有的孩子膽怯地用一個手指,輕輕地觸碰了一下;還有的孩子根本就沒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辭地說:“我爸爸、媽媽說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看著孩子們的表現,我覺得這次的教學活動安排是正確的,因為在我們印象中再普通不過的冰,在幼兒的眼中,成了陌生的“玩具”,成了不可觸摸的“禁地”,也成了無法想象的“危險品”。我想這都是大人過度保護的結果吧!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鼓勵不敢與冰塊親密接觸的幼兒,拋開顧慮,開開心心地做游戲,讓他們在玩樂中進一步了解了冰、認識了冰、喜歡了冰,也通過切身體驗,學到了許多知識,讓孩子走進了有趣的冰的世界!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

1、感受冷和暖,發(fā)展感知、分類和配對的能力。

2、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裝有冷水和熱水的瓶子各10個,熱水袋、冰塊各一份,布袋兩個,各種物品圖片大小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布袋里的秘密。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布袋袋,里面藏著小秘密,你們想不想知道?

請兩名幼兒來摸摸,說說摸到了什么?

2、教師出示熱水袋和冰塊,讓孩子們摸摸,說說感覺。

3、你喜歡冷冷的還是熱熱的?

4、小結:冬天到了,我們喜歡熱熱的,天氣熱了,我們就喜歡冷冷的。

1、請幼兒觀察各種圖片,說說什么是冷冷的,什么是熱熱的。

2、分類:誰和誰是好朋友?它們都是冷冷的(或者熱熱的)。

三、瓶子寶寶找朋友。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瓶子寶寶,它們也想來找朋友,請小朋友拿一個瓶子摸一摸、抱一抱,再想一想它能和誰做朋友?請你把它的照片貼在瓶子寶寶的身上。

四、延伸活動:喝熱熱的牛奶。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十三

1.關注秋天樹葉的變化,認識秋天常見樹葉的名稱及特征。

2.通過簡單觀察、比較區(qū)分不同樹葉。

3.樂意參與大自然生活。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1.經驗準備:

(1)幼兒關注過秋天樹葉的變化,認識幾種常見的樹葉名稱。

(2)幼兒觀察過秋天樹葉掉落、變黃等自然現象。

2.物質準備:

(1)ppt課件

(2)不同樹葉若干

關注秋天樹葉的變化,認識秋天常見樹葉的名稱及特征。

能將樹葉與樹一一對應。

1.師幼共同觀看ppt圖片故事小兔子幫助小楓樹葉找媽媽引人課題。

師:秋天來了,風兒一吹,小樹葉們紛紛掉落下來,小樹楓葉找不到媽媽了,我們一起幫它找媽媽吧。

2.認識大樹及他們的孩子們。

(1)出示柳樹圖片幼兒觀察并自由發(fā)言;

(2)出示楊樹圖片幼兒觀察;

(3)分別出示松樹、楓樹等圖片幼兒觀察,此環(huán)節(jié)教師請幼兒猜測他們分別是什么樹葉,他們的媽媽是誰。

3.驗證猜想—認識樹葉的外形特點。

出示樹葉,觀察其外形。

師:我們來看一看這些樹葉,它是什么樹的樹葉?是什么顏位的?它長得像什么?師:請你幫幫它找到媽媽,猜一猜它是誰,再將樹葉和樹連一連哦!

活動延伸

手工活動:請你為小動物們穿花衣。

教師指導幼兒為圖片中的小動物們穿上漂亮的衣服,選擇自己喜歡的樹葉為小動物穿花衣。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十四

1、了解火車軌道是長長的。

2、學習建構火車軌道,能發(fā)展幼兒合作意識。

硬紙板、顏料、泡沫膠、示范圖。

學習建構火車軌道、培養(yǎng)幼兒合作意識。

一、出示火車軌道

1、這是什么呀?(火車軌道)

2、什么車在上面行駛呀?(火車)

3、為什么火車路和汽車路不一樣?因為火車比汽車長,有許多輪子。

二、了解軌道的建構。

1、火車軌道是長長的,一個紙框一個紙框連起來的,長長的。

2、教師示范建構火車軌道,先豎放兩根,再橫放許多根硬紙條。

3、火車軌道長長的,要求小朋友們和同伴合作。

三、幼兒建構。

1、幼兒嘗試,教師引導。

2、表揚合作得好的幼兒。

3、教師引導幼兒連起來,這樣火一軌道長長的。

四、展示講評。

你們建構的火車軌道真棒,下次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來開火車。

小班科學冷冷的冰教案篇十五

活動目標:

1、感知冰的特征,知道冰塊是水變的,冰又能變成水,并能用語言表達。

2、有探索冰變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冰塊、毛巾、熱水、大盆子、冰花、紙。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小結:水遇到冷會變成冰。

二、引導幼兒感知冰的特征。

1、幼兒第一次玩冰。

提問:有什么感覺?(冷、滑)。

2、再次玩冰(引導幼兒壓衣服、壓冰兩者進行比較)。

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硬)。

3、(紙和冰進行比較)冰是什么顏色的'?(透明)。

4、小結。

三、冰的融化。

2、實驗:熱水和冰。

“如果有很多冰,有什么辦法讓它馬上變成水?老師給冰請來了好朋友,請小朋友把冰放在大盆子里。管好自己的冰,看看冰碰到好朋友后有什么變化?”老師到熱水,引導幼兒觀察。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豐富詞:融化)。

3、老師這里有許多冰,請小朋友把它們拿到太陽底下去,看看它是怎么樣變化的?

四、延伸活動。

1、幼兒到室外觀察冰的變化。

2、幼兒觀察冰花,教師講解冰花的制作過程。

3、請幼兒回家制作冰花。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發(fā)展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而科學活動最能有效地讓孩子們實現探索、發(fā)現的愿望,讓孩子們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的所隱藏著的奇特奧秘。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24504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