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案要合理安排教學步驟和時間分配,保證教學過程的連貫性和高效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天地教案設計篇一
1、交流摘錄筆記。
2、暢所欲言《看月亮,說月亮》。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進入語文天地的學習。
二、交流摘錄筆記。
1、交流以前的摘錄筆記,找出筆記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
2、讀讀課本中出現(xiàn)的詞語。
3、說說丁丁和冬冬教給了我們什么好方法?
4、鼓勵學生寫好摘錄筆記。
三、練習填成語。
1、找出規(guī)律。
2、集思廣益,填寫成語。
四、讀一讀。
1、開展學生間賽讀、賽背。
2、鼓勵學生把這些名句記錄在摘抄本上。
五、暢所欲言《看月亮,說月亮》。
教師巡視,鼓勵每個學生發(fā)言,為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參與小組學習。
第二課時。
1、讀“開卷有益”中著名作家的作品中對月亮的描述。
2、寫一寫自己眼中、心中的月亮。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語文天地的有關內(nèi)容。
二、開卷有益。
1、我們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明月》,學習了本單元的3篇課文之后,大家對月亮有了很大的認識。今天,我們再來讀四段話,這四段話都是摘自著名作家的作品中對月亮的描述。
2、學生自讀。
3、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筆下生花。
1、不同的作家,筆下的月亮是不同的。你喜歡月亮嗎?你眼中、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樣的?
2、為自己心中的月亮畫像。展開聯(lián)想,想象練說。
3、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4、組內(nèi)交流,集體評議。與金鑰匙結合進行。
語文天地教案設計篇二
1、讀一讀第一行詞,想想這些詞有什么特點?(都有一個"樹"字)。
2、讀一讀第二行詞,這些詞和句子有什么特點?(都有"幸福"這個詞。)。
3、我們學的許多字都可以組成詞,幾個詞一起可以組成句子。
1、讀書上的句子。
2、出示句子:老師愛我,同學愛我,我也愛-------。
(1)說出橫線上應填的內(nèi)容。
(2)老師和同學怎么愛我,我又是怎么愛老師和同學的?
3、仿照前兩組句子,說說后兩組句子可以填什么內(nèi)容。(學生自由發(fā)揮,體現(xiàn)課堂的開放性。)。
1、讀詞語。
2、樹林是誰的家?(小鳥)把它們連起來,讀一讀。
3、照樣子,完成后面的練習。
4、全班交流。(答案可以多選。比如學??梢允俏覀兊募遥部梢允切W生的家。)。
1、出示"家",指名讀。
2、你能用"家"組什么詞?組得越多越好。
3、出示蝸牛圖,把學生組的詞盡可能寫在蝸牛上。
1、認識詞語:爸爸、媽媽、我、爺爺、奶奶、哥哥、妹妹等。
2、連線。
3、小組互相說,家里都有誰?每個人長什么樣?
4、展示。
1、丁丁向我們介紹了他的家,誰愿意介紹一下自己的家?
2、出示小黑板。(題目)。
3、同桌互相說一說。
4、指名到前面說給大家聽。
1、談話導入。
3、指導朗讀,采取各種形式讀。
4、小結:你們喜歡丁丁嗎?喜歡他什么?你想為小鳥做點什么?
1、老師帶讀詞語。
2、說一說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3、認識自己的爸爸媽媽的職業(yè)。
4、我們的爸爸媽媽是普通的勞動者,要為他們感到驕傲。
1、指導看圖:丁丁的家里都有誰?他們在做什么?
2、丁丁有話想和大家說,我們一起來聽聽。(老師范讀)。
3、回家把丁丁說的話說給爸爸媽媽聽聽,請他們和你一起讀書,好嗎?
語文天地教案設計篇三
三、事例賞析,教給學生觀察方法。
1、例文解析。
2、觀察景物的方法:要抓住景物的形狀、顏色、味道等方面觀察。
四、小練筆。
1、用幾句話寫寫你觀察到的景物,盡量寫出景物的顏色、形狀、味道等。
2、對先完成的同學進行修改,全班講評。
語文天地教案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指導學生掌握比較同音字并組詞的方法,正確書寫單元中的重點生詞和常用書面詞。繼續(xù)指導學生寫句子,提高學生派句能力。
2、繼續(xù)培養(yǎng)訓練學生積累詞語、成語和誦讀古詩的良好習慣。
3、指導學生學習引號的使用,掌握方法,規(guī)范寫法。
4、進一步指導并提高學生搜集、整理、運用資料以及閱讀、習作的方法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引號的用法,搜集、整理、運用資料,完成習作。
教學構想:
1、把抄寫詞語的練習放到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解決。
2、舉行“成語交流大集”,不僅完成書中練習,而且進行拓展活動,以此擴大學生積累量。
3、把“暢所欲言”與“筆下生花”練習相結合,進行處理,直到學生完成。
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組成詞語。
1、讀一讀這四組字,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小組討論,說說區(qū)分它們的好辦法,并在小組里組詞。
3、全班交流。
二、抄一抄。(這一題在學習課文過程中完成。)。
1、開火車讀一讀。
2、再次列舉在抄寫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舉行“錯別字診所”活動。
3、齊讀。
三、填一填。
1、給學生10秒鐘時間看題,并說說這個練習的要求。
2、指導學生回顧列舉學過的和自己知道的偏旁部首??纯茨男┛梢院汀笆弊纸M成新字。
3、以小組為單位設計這樣的練習考一考其它小組。
4、完成“石”字組成語的練習。并指導學生平日積累成語可以運用這樣的方法。
四、讀一讀,注意引號。
1、學生默讀句子,思考每一句話中引號的用法。
2、小組里交流一下,說說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教師強調(diào)引號的用法。尤其以第三個句子為重點,體會兩個“祖國”的意思。
4、設計練習,進一步訓練學生對引號用法的掌握。
5、齊讀句子,加深印象。
五、照樣子,寫句子。
1、給學生時間,自由讀題和句子,說說對要求的理解。
2、讀例句,分別說說“當……的時候,就……”和“當……時,……”的用法。
3、指導學生說句子。
六、總結本課練習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背一背:
1、給學生時間,讓學生把古詩讀順。遇到不認識的字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比一比,看誰能把古詩讀順、讀準確。
3、評一評。
4、齊讀。
5、老師大體講解一下詩意,以幫助學生從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方面進行體會,把詩讀懂,讀出韻味、感情。
二、暢說欲言、筆下生花、開卷有益。
1、給學生5--10分鐘時間,看明白這幾個題目的要求,并想想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討論活動方法。
2、指導學生如何設計、開展活動,并完成手抄報及自己喜歡的匯報形式。
3、確定活動時間范圍和紀律。
最美的美束。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會寫的字5個,會認的字2個。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種族歧視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詩中有關字詞。
2.反復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感情。
導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在世界上除我們黃種人,你還了解到了什么人種?你覺得他們一樣嗎?
二、初讀詩文,學習生字詞。
1.自讀全詩,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和同學互學。
2.教師通過不同的方法檢測。
3.同桌互相讀文,達到讀準讀通。
三、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理解詩文。
1.配樂范讀,學生感受。
2.聽完詩后你們有什么感受?從哪兒感受到的?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進一步體會感情。
四、學生交流資料,描述自己所見全世界兒童在一起載歌載舞的情景。
五、總結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進一步有感情朗讀詩文體會感情。
2.指導學生會寫5個生字和有關的詞。
3.背誦全詩。
導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
1.今天繼續(xù)學習《最美的花束》一文,誰愿意給大家讀讀全詩。
2.師生共同評價。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4.課文中的你、我、他指誰呢?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課文內(nèi)容。
5.自讀全詩,練習背誦。
6.指名學生背誦。
二、引導學習語文天地中的讀一讀、填一填,會用________和________一樣________。說一句話。
三、指導學生寫生字。
1.觀察生字表中的字,提出難寫的字。
2.教師示范:冠、漆。引導學生說出怎樣記住這個字。
3.對于“冠”,同學們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4.學生練習寫字。
四、布置作業(yè)。
[語文天地六(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
語文天地教案設計篇五
預習提示:
查閱資料,了解“路”的多種含義。
讀背與“路”有關的名言。
教學目的:
1、積累名言警句。
2、“暢所欲言”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3、“開卷有益”學習鄧稼先熱愛祖國,默默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zhì)。
4、“金鑰匙”促成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完成積累,“暢所欲言”“金鑰匙”
教學過程:
一:抄書比賽。
1、全班限定時間開展書寫比賽。
2、請寫得又快又好的談經(jīng)驗。
3、把好方法運用到今后的學習中。
二:讀一讀。
1、先讓學生讀熟這句話。
2、說說自己的理解。
3、背誦。
4、鼓勵課后繼續(xù)搜集有關路的名言警句。
三:暢所欲言。
1、聯(lián)系實際談自己認識的更多的路。
2、在你知道的路中,你最愿意探索的是一條什么路?
3、為什么?
四:金鑰匙。
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三條基本要求:
一是:每天閱讀的數(shù)量必須保證,養(yǎng)成堅持閱讀的習慣。
二是:邊讀邊記,養(yǎng)成作批注的習慣。
三是:養(yǎng)成查閱工具書的習慣。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通過讀課文,體會“路”的靈位一層含義-----人生之路。
學習鄧稼先熱愛祖國、默默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zhì)。
學習文章按時間順序記述重點事件的寫法,并能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放手讓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做批注。
1.交流讀書體會和感想。
2.默讀深思:鄧稼先的人生之路。
3.(哪一年干什么?怎么干?)。
4.再次讀課文,討論:你覺得鄧稼先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
5.引導學生學習這種按時間順序選重點事件寫人的方法。
6.小練筆《我的成長經(jīng)歷》。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熟讀古文和譯文,對照著理解古文文意。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題目什么意思?
2.看了題目之后你有哪些疑問?
二:深入學習。
1、學生熟讀古文。
2、對照譯文,感知古文。
3.小組討論,故事中蘊涵著怎樣與路有關的深刻道理?
4.再讀課文,思考。
5.富和尚為什么慚愧?
6.富和尚和窮和尚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7.鼓勵課后自愿搜集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讀一讀,感受中國古代文學的魅力。
課后檢測:
默寫有關“路”的名言或諺語。
小練筆《我的成長經(jīng)歷》。第四課時。
審題。
出示“筆下生花”,了解內(nèi)容。
明確要求。
分小組匯報材料。
1、《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
要求:(1)以寫人寫事為主。
(2)材料要獨特。
(3)要敘述清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4)要寫清自己的感受。
2調(diào)查路的變遷,繪一張家鄉(xiāng)的道路交通圖。
指導習作。
注意點題,點明中心。
共同提供好詞句。
生習作,師輔導。
評改部分習作。
欣賞佳作。
共同修改病文。
習作抄正。
作業(yè)。
抄寫習作。
語文天地教案設計篇六
1、繼續(xù)用學過的方法積累新詞、好句。
2、提醒學生自學生字,在積累的同時理解詩意。
3、讀一讀課文中摘錄筆記的內(nèi)容,體會因果關系句子。
a、先表明態(tài)度,后說明理由;
b、先說明理由,后表態(tài)度。
4、引導學生摘錄課文中類似的因果關系的句子。
5、四人小組交流體會。
二、讀一讀。
1、學生自讀古詩句。
2、學生自學詩句,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意。
3、四人小組交流詩句含義。
4、全班交流體會。
a、人要順應天時,具備自強不息的精神。
b、有了財富,不能放縱自己,整天沉溺于酒色??吹截毟F的人,不能欺辱,面對威武的武力也不去沒有原則的屈就,這才是大丈夫。
c、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5、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尊嚴”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開卷有益。
1、學生自讀課文,了解文意。
2、討論:文章所表達的意思。
思考:“嗟來之食”的的含義。
3、學生復述課文。
4、討論交流:展開辯論--那個人該不該吃黔敖的東西。
二、辯論會。
1、全班分為兩組,展開辯論。
正方:那個人不該吃黔敖的東西。
反方:那個人該吃黔敖的東西。
2、正反方自由組合討論。
3、全班交流。展開辯論。
4、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一、導入習作主題。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尊嚴)。
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一件尊重他人的事。
二、完成習作。
1、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
2、全班談論。
3、教師點評。
4、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5、學生開始習作。
6、修改習作。
7、抄清習作。
語文天地教案設計篇七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文我們一起來學習《語文天地》。
二、講授新課:
(一)進行形近生字的比較,組詞練習。
1、[出示投影片]。
從--叢。
評--坪。
靜--凈。
搏--博。
2、想一想:觀察這每一組生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老師進行巡視了解情況。
4、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完整。
5、這些生字形狀和發(fā)音差不多,那么我們怎么來區(qū)分他們呢?
6、引導學生理解生字的意思。
7、進行生字的組詞練習。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鼓勵進行說話練習。
(二)進行詞語抄寫、說話練習。
[出示投影]。
渴求盤旋。
滑行綠盈盈。
空隙撒落。
追逐素質(zhì)。
立即猛烈。
敏捷晴朗。
搖晃遮蔽。
討人喜歡。
互相交流不懂的詞語意思。
老師重點指導“滑行、渴求、遮蔽”
先指有能力的學生進行說話,給其它學生做個范例。
(三)積累表示動作的詞語,練習使用。
1、學生看書中給出的例子:
蹦跳、捧扒、退、追。
2、學生模仿例子,自己思考表示動作的詞語。
3、指學生回答。老師進行板書。
老師將相應的部分進行標示。
(四)積累表示時間的詞語,練習使用。
[出示]。
描寫小蝦吃東西、松鼠搭窩的兩段話。
指學生朗讀,其他學生思考這些時間詞語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指學生嘗試用這些時間詞語說說話。
老師重點關注口頭表達能力一般的學生進行輔導。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形近生字生字、表示動作、時間的詞語和句子,嘗試自己也用表示時間和動作的詞語造句。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語文天地》。
二、講授新課:
(一)閱讀短文《人民幣背后的風景名勝》。
1、思考:你了解了哪些內(nèi)容?
2、在預習過程中,你對短文有哪些感想?說一說。
(二)暢所欲言,積累學習方法。
周圍的同學怎樣支配壓歲錢?
老師結合學生交流的資料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討論:我們應該怎樣的愛護金錢呢?
指學生集體交流發(fā)表想法,互相點評,互相補充。老師結合學生的意見進行板書。
總結:大家都是從哪里獲得的這些信息?大家再看的時候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醒大家?
老師將學生的建議用投影片進行展示,學生閱讀。
三、課堂小結:
好我們就請大家用自己想出的合理的方法來表正確看待金錢在生活中的地位。
語文天地教案設計篇八
設計目的。
在學習“明月”這個單元的過程當中,學生從古人、今人的筆下感受到月色的美,又從人類登月使學生感受到月亮無窮的奧秘,激發(fā)學生去探究月亮。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去說月亮,寫出自己心中的月亮,以期達到激發(fā)學生探究月球奧秘、訓練學生文字表達內(nèi)心世界的完美結合。
課前準備。
學習這個單元之前開始布置學生做長時間的觀察月亮(不是一次兩次的觀察)、查閱有關月亮的資料、了解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等,以日記形式做下觀察記錄。
教學構想。
本單元的習作進度大約在本學期的第三周,但中秋節(jié)正好在第三周周末。我們有中秋賞月的習俗,為了使學生有話題可說,有內(nèi)容可寫,教師根據(jù)情況可把本次習作的時間定在第四周。并且與“暢所欲言”“開卷有益”密切結合。
第一課時。
一、復習第二單元課文內(nèi)容(5分鐘)。
本單元主題是《明月》,說說你對哪篇課文內(nèi)容最感興趣,為什么?
二、習作準備(15分鐘)。
1、歷代文人都有吟誦月亮的文章,不同作家筆下的月亮是不同的,我們再來看看幾位大作家又是怎樣描寫月亮的。(開卷有益中的片段可在學習《月跡》一文后就安排學生閱讀,使學生對這些作品有所了解。)。
2、學生自由選擇性地閱讀自己喜歡的幾個片段,細細品味。
3、學生朗讀自己欣賞的片段,說說自己喜歡的地方和喜歡的原因。啟發(fā)學生由看到的月亮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
4、根據(jù)學生說的不同文章,讓學生說說這段時間觀察到的月亮或中秋佳節(jié)自己賞月的情景、說知道的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查閱資料了解到的有關月球知識、我國登月計劃等。
同學們看到這么多,說得這么好,有沒有想寫下來的沖動?
三、學生寫草稿(大約20分鐘時間)。
1、大家讀了這么多寫月亮的文章,現(xiàn)在請把你眼中、心中的月亮寫出來畫出來吧?。ń處熖岢鲆螅喊炎约嚎吹降牧私獾降拿鑼懗鰜恚炎约合胂蟮降膶懗鰜?,體裁不限。配上簡單的畫。)。
2、學生動筆寫草稿,教師巡視。對寫作有困難的同學加以引導。
作業(yè):完成習作。
注:片段練習,最好20分鐘內(nèi)完成,限定習作時間是必要的。
第二課時。
一、指導修改。
1、出示例文,共同修改。(注意引導學生從句子完整、層次清楚、用詞準確方面修改)。
2、默讀自己的習作,圈出錯別字并修改。
3、同位交換,圈出錯別字,畫出好句子。
4、同位互相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再提出意見或建議。
5、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二、抄寫習作。
抄寫完后,鼓勵學生再次認真讀自己的習作,發(fā)現(xiàn)問題用另一種顏色的筆修改。
三、年級習作教案。
語文天地教案設計篇九
1、全班齊讀文中摘錄筆記的內(nèi)容。
3、學生合作找到重點句子。
4、全班交流。
5、師:你能說說他們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6、指名回答。
《中華民族的最強音》大量比喻手法。
《月光曲》形象的情景描寫。
《林中樂隊》擬人手法。
7、舉例說明。
a、血肉:比喻為抗擊入侵者而拼搏的人們。
b、長城:比喻在入侵者面前建立起堅實的堡壘保衛(wèi)我們的祖國。
c、魔爪: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8、找一找課文中類似的句子。
1、師:這個單元我們都圍繞著“音樂”來說,其實在很早以前人們就會用象聲詞來表示聲音。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2、全班齊讀古詩。
3、自學并交流古詩的含義。
4、學生交流預習資料。
5、學生質(zhì)疑詩意。
6、全班交流講解。
嘈嘈:聲音沉重悠長。
小弦:指最細的弦。
切切:弦聲幽細瑣碎。
(自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2、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合作學習。
1、四人小組接力朗讀課文,思考:詩人分別把吉他比喻成什么?
2、四人小組交流。
3、全班討論。
把吉他比喻成:丑小鴨、竹籬笆、少年的夢想和童話、星星、朝霞、友人的悄悄話、駝鈴、燈塔、我需要的聲聲回答。
三、體會思想。
1、討論:詩人的比喻是否合適?
2、指名回答。
3、師:這些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充分反映了吉他在西班牙詩人心中的地位和影響。)。
4、師:誰能發(fā)現(xiàn)這首詩還有什么特點?
(每一段歌詞的結尾都是一句:你是我的吉他。)。
5、師:作者為什么這么寫?
6、四人小組交流。
7、個人匯報。
(重復出現(xiàn),反復強調(diào),抒發(fā)了詩人熱愛音樂的思想感情。)。
四、課外拓展。
1、師:詩人這么喜愛他的吉他,那你們知道什么是吉他嗎?
2、指名回答。
(習作)。
一、導入習作主題。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音樂)。
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假如世界沒有了音樂。
二、完成習作。
1、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
2、全班談論,指名說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
3、教師點評。
4、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5、引導習作主題。
a、注意音樂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b、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
c、合理、大膽地想象,沒有音樂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d、拓寬視角,引向人、動植物、大自然等等。
6、學生開始習作。
7、修改習作。
8、抄清習作。
語文天地教案設計篇十
學習日積月累、初顯身手。
學習開卷有益,明確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練習習作。
進行字詞、句子的積累。
懂得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講授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觀察詞語的特點。
摘錄的方法二:可按不同的類型積累。
根據(jù)不同的類型積累詞語
初顯身手。
小組合作玩游戲“傳口令”。
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依照規(guī)則重新做游戲,繼續(xù)修改規(guī)則中的不足。
感悟規(guī)則的好處。
根據(jù)課題提出問題。
什么事諾言?誰說的諾言?說了什么諾言?
分角色讀對話。
按照要求做摘錄筆記。
交流筆記。
拓展練習。
實踐作業(yè):編排課本劇。
為你喜歡的游戲?qū)懸?guī)則和玩法說明。
考察我們的校園生活,你覺得那些地方需要建立規(guī)則?和同學們討論,制定規(guī)則。
學生交流,并進行習作。
注意:(1)觀察游戲的過程。
(2)介紹時,語言要簡潔,敘述要清楚。
(3)寫后,思考有無遺漏。
【習作要求】
國有國法,家有家法,有了規(guī)則,遵守規(guī)則,人們才能和諧有序的生活,選擇以下一種情況寫一寫。
在規(guī)則面前,我……
為你喜歡的游戲?qū)懲娣ㄕf明和游戲規(guī)則。
本單元的學習中圍繞的主題是什么?(規(guī)則),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寫規(guī)則。
指導構思,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全班討論。
教師點評。
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學生開始習作。
修改習作。
謄抄習作。
語文天地教案設計篇十一
一、拓展閱讀《樂山龍舟會》:
1、激情導入:出示圖片,引出課文;
2、自讀品味,思考:這文章重點寫了什么活動?
4、師生交流,全文;
5、拓展延伸:課后繼續(xù)了解自己感興趣的民間風俗節(jié)日活動;
二、暢所欲言。
(一)、日積月累。
1、積累和“龍”有關的成語。
2、積累和“龍”有關的寓言故事。
3、和同學們進行交流。
(二)書法欣賞。
1、欣賞“龍”字的各種寫法。
2、了解有關的書法家的資料:王羲之、顏真卿、米芾、懷素、張旭、王鐸。.。.。.
一、初顯身手。
1、搜集有龍的形象的工藝品。
2、你的家鄉(xiāng)有哪些帶“龍”字的特產(chǎn)或地名?
3、查閱資料,對搜集的信息進行,向同學們介紹。
二、金鑰匙。
組織活動的有關要求。
三、單元。
1、學生自我。
2、學生他人。
語文天地教案設計篇十二
1、學習摘錄筆記,積累帶“手”的成語。
2、實踐初顯身手,閱讀〈〈手指〉〉,體會手指的用途。
3、習作。
通過積累,了解更多關于手的知識。
學會審題、會分析作文題。
多媒體電教
第一課時
1、出示書中的例子。
2、交流你這一單元的摘錄筆記。
3、指導學生在筆記中加入適當?shù)牟鍒D。
1、觀察一下成語的特點。
2、你理解他們中的那些詞?
3、選你理解的詞語造句。
4、你還知道哪些帶“手”字的成語。
1、分小組,選擇一種有趣的游戲。
2、合作完成游戲,另選一個有條理地記錄下游戲的過程。
3、組員共同思考,用簡單的、準確的詞語概括每一步。
第二課時
1、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記下不懂得問題,做簡單的歸納概括,這些都是做批注筆記。
2、回憶這一單元此方法的運用過程。
1、讀文,用批注的方法自學。
2、交流學習體會。
3、朗讀好詞佳句。
4、這篇短文讓你懂得了什么?
要求:以短文為依據(jù),進行再創(chuàng)造,形式不限。
五、收集更多有關手的資料。
第三課時
*———的手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題目一:
1、可補的題目范圍很多。
2、思路。
題目二: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注意:想象要合理,要蘊涵一定的道理。
板書設計:
———的手
選定題目——描述手的特點——選擇事例加以說明——總結手的特點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語文天地教案設計篇十三
這一單元的語文天地安排了形近字組詞、抄一抄、填寫詞語、積累詞語、讀句子、背誦古詩、課外閱讀、等練習。
“比一比,組成詞語”是對四組形近字進行比較以后再進行組詞的練習。
“抄一抄”是對本單元學過的詞語進行鞏固性練習。
“填一填,說一說這是什么聲音”是為了讓學生積累象聲詞。
“找一找描寫聲音的詞語,填一填”是讓學生通過找近義詞和反義詞,了解并使用這些詞語。這一練習可以結合課文學習來進行。
“讀一讀,注意帶點的詞語”是讓學生通過理解帶點字的意思體會句子的意思。
“背誦古詩”,這是一首與聲音有關的古詩。
《世界上最響的聲音》寫的是王子想在自己生日那天聽世界上最響的聲音,結果沒有聽到,但是聽到了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大自然優(yōu)美的聲音,從而教育人們要懂得尊重自然,避免噪音。
為學生了一個口語交際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談自己對噪音的切身感受,體會噪音的壞處,引導學生探討消除噪音的措施。
讓學生通過選題,鞏固本單元學過的知識,并進行拓展延伸。
主要是讓學生練習脫離田字格寫字,使其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1、“比一比,組成詞語”,先正確區(qū)別三組形近字,再進行組詞,擴詞。前兩組形近字可從偏旁區(qū)別,“繼”和“斷”是學生易混淆的一組,應經(jīng)常練習擴詞。
2、“抄一抄”,抄寫要隨課文的學習相應進行,要指導學生從文中再找一些詞語抄下來。例如:熟悉、豐富等,同時可組織學生開展積詞競賽,看誰積累的詞語多,進行評比。
3、“填一填,說一說這是什么聲音”是為了積累象聲詞,體會象聲詞的作用,并能正確運用。填寫時要注意聯(lián)想,想象這是什么聲音。
4、“找一找描寫聲音的詞語,填一填”寫近義詞、反義詞,先了解區(qū)別,并學會運用。學生所選的詞語如果字面形式不工整,也能允許。
5、“讀一讀,注意帶點的詞語”,應在學習《你一定會聽見的》時完成,要注意帶點的詞語的意思和讀法,體會這些帶點詞語表現(xiàn)的狀態(tài)。在進行訓練時,不要單獨出現(xiàn),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去體會。
6、“背誦古詩”,兩首古詩均描述了聲音,有美妙的絲管音樂,有自然界的鳥鳴聲。學生大致了解詩意即可,整體感知詩的意境,進一步讓學生感受自然中聲音的美妙。
7、開卷有益:談談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懂得尊重自然,避免噪音。在閱讀中,教師避免分析講解,要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領會文章所表達的主題。
8、暢所欲言:可組織學生預先收集有關噪音危害的資料,在討論時交流;也可談談自己的切身感受;最后一起探討消除噪音的措施。
9、筆下生花:尊重學生的選擇,讓其選一項做,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10、金鑰匙:丁丁和冬冬的談話反映了三年級學生剛脫離田字格寫字的困難。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談談體會,并在今后書寫時注意。要注意指導學生,培養(yǎng)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語文天地教案設計篇十四
1、落實各項識字訓練,引導學生領悟識字規(guī)律。
2、聽故事,設計營救計劃。
3、自讀故事。領悟故事內(nèi)容。
4、學習參與討論的方法。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落實“描一描、寫一寫”的練習。
1、觀察“象、卻”和“垂、步”的筆順和占格位置。
2、討論: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3、學生練習,師巡視指導。
二、落實“比一比,組詞”的練習。
輕()腦()鉆()。
經(jīng)()惱()站()。
三、想一想詞語的意思。
1、出示帶成語的句子,熟讀,同桌互相說一說它們的意思。
2、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聽故事《猴子兄弟蓋房子》。
1、認真聽故事。
2、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再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金鑰匙”中介紹的學習方法,教師交待學習目標:運用金鑰匙的方法,學習今天的內(nèi)容。
二、分組討論,設計營救計劃。
1、提要求。要求全組齊心協(xié)力救掉到坑里的小兔子,不能有人袖手旁觀。
2、討論。各小組討論怎樣合作救小兔子。
3、表演。全組表演營救的全過程。
4、評價。全班評價合作最好的小組為“最佳營救小組”。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讀課文《做燈籠》。
(本篇自讀課文內(nèi)容較容易掌握,重點放在自學生字上。)。
四、小組討論: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該如何與別人合作?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247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