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小學語文教案(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5 12:33:12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模板17篇)
時間:2023-12-05 12:33:12     小編:雨中梧

編寫教案可以促進教學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規(guī)范性。在編寫教案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習慣,給予他們恰當?shù)膶W習支持。下面是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編寫的教案,其中包含了一些獨特的教學思路和策略。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一

二??學生自己探究課文內(nèi)容。

因此,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蜜蜂是渺小的,卻又是多么的偉大呀。

三??讓學生自由地想象。

反饋交流時,我發(fā)現(xiàn)他們寫得真好。

(我的反思: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感悟了課文語言后,讓學生模仿,仿寫片段,能及時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且效果好。)。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二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3、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三

根據(jù)《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動力來開展音樂課堂,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體態(tài)律動,玩游戲的形式來學習歌曲,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主動、積極去感受音樂,學習音樂。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理念出發(fā),引導(dǎo)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動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以創(chuàng)造性理念豐富學生想象力,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帶有個人特點與同學們和諧交流相處,求個性,特性,多樣化理念推動課堂氣氛與學習氛圍。

《小蜜蜂》是一首德國兒童歌曲,節(jié)奏簡單,易于演。

唱和表演。人們形容勤勞、默默無聞、付出都會想到一種非常勤快的小動物,它帶著翅膀,還能給我們釀好吃的蜜,它就是勤快的小蜜蜂。音樂形象鮮明、節(jié)奏感強、結(jié)構(gòu)規(guī)整,有著動物典型節(jié)奏形象的短小的樂曲。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生性好奇、好動、模仿能力強,喜歡形象鮮明的音樂。

在知識儲備上已基本掌握c大調(diào)自然音階,認識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基本節(jié)奏;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qū)χ笓]動作及前奏做出反應(yīng)。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小蜜蜂辛勤勞動的形象。

重視音樂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親身體驗。

激勵學生發(fā)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能促進學生間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增進同學間的情感溝通,改善人際關(guān)系。強調(diào)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習任務(wù)由大家共同分擔,問題就變得比較容易解決。

多媒體,鋼琴,課件,游戲道具。

用彈性的聲音自信的歌唱與表演。

難點:會分辨相同旋律,第二樂句吐字要快、咬字清晰,能背唱歌詞。區(qū)分樂句特點。

情境法、觀察法、聽唱法、對比法等。

講述故事直接導(dǎo)入,給小朋友放一個關(guān)于小蜜蜂故事視頻,在旁邊講述。

小朋友你們喜歡誰?

學生:我喜歡小蜜蜂,因為它勤勞愛勞動采蜜,我喜歡小熊,因為它跟小蜜蜂一起玩……。

老師:你們喜歡小蜜蜂是因為它勤勞愛勞動采蜜,你們還有人喜歡小熊是因為它敢認錯誤,改正錯誤。

老師:我們也要學習小蜜蜂和小熊能知錯就改,互相原諒,大家都做好朋友!

師:看到小蜜蜂和小熊成為好朋友,你們高不高興???

學生:(高興)。

視覺感知:

老師:我們現(xiàn)在來認識下小蜜蜂長得是什么樣的,圖片小蜜蜂長什么樣子呢?

學生:它有兩只角,還有雙翅膀……。

節(jié)奏游戲。

xx|x0|xxxx|x0|。

嗡嗡嗡,飛吧,小蜜蜂。

出示歌譜。

1、聆聽一遍歌曲,邊聽遍畫旋律線,感受歌曲旋律。

2、用聽唱法教唱歌曲。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2)分段讓學生學唱。

(3)鼓勵學生每段創(chuàng)編動作,通過模仿蜜蜂的基本舞步和動作,學生在音樂中找出節(jié)奏規(guī)律,進行模仿表演,進一步熟悉旋律。

對學生進行節(jié)奏及視唱教學,目的是對學生進行音樂技能的訓練讓他們不但會感受表現(xiàn)音樂,也會學習音樂。朗讀歌詞的過程也就是在對歌曲進行情感的處理。采用聽唱法進行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聽力。

(4)邊唱邊做動作,完整表演。

本次音樂游戲,我根據(jù)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了音樂形象鮮明、節(jié)奏感強、結(jié)構(gòu)規(guī)整,有著動物典型節(jié)奏形象的短小的樂曲。首先通過視頻,故事,ppt形象深入讓幼兒感知音樂歡快與緩慢。

老師帶動學生一起有感情地唱歌:

找出歌曲中的相同的旋律。

之后放小蜜蜂的音樂老師與學生扮演小蜜蜂采蜜一起勞動……。

1、小蜜蜂給大家?guī)砹诉@么好吃的東西,真是我們的好朋友,那我們應(yīng)該怎么對待它們呢!

2、老師:那我們唱著歌曲飛出教室。

表達對小蜜蜂的喜愛之情,滲透熱愛大自然、保護益蟲的教育。教學流程:

講述故事揭示課題····。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四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

2、學會8個生字,理解“引路、附近”等詞語的意思。

學習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生字字形的掌握。

1、出示課題:蜜蜂引路教生字“蜜、蜂”?!懊邸弊⒁庵虚g部分的筆順?!胺洹弊x準后鼻音,字形上與“鋒”區(qū)別。指導(dǎo)書寫。教師范寫,學生在課堂作業(yè)本上各寫一個。

2、“引路”什么意思?

3、讀課題,說說你看了課題后想要說什么?

1、聽錄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2、討論后,教師簡介列寧的生平。

(1)理解莫斯科養(yǎng)蜂附近談天字音重點:斯(注意讀準平舌音。)字形重點:養(yǎng)(與“美”區(qū)別)、斯(與“期”區(qū)別)詞義重點:教師簡介“莫斯科”。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教師簡筆畫:莫斯科小山房子并隨即理解“附近”詞語的意思。

(3)請小朋友結(jié)合板畫,說說列寧的住處。

1、說說下面字的偏旁。引()旁,共()畫。斯()旁,共()畫。蜜(0旁,共()畫。

2、抄寫本節(jié)課學過的生字。

設(shè)計理念:

注重讀中理解,朗讀感悟,進行探究性學習,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從小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善于思考的科學探究意識。

設(shè)計特色:

重點詞句,主動發(fā)展,積極思考,進行探究性教學。

1、指名認讀生字,并重點指導(dǎo)書寫生字“附、派”。

2、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并小結(jié)。

導(dǎo):列寧想和養(yǎng)蜂人交談什么事,他為什么這一回要親自去?找到蜂人了嗎?

1、指名朗讀第二自然,并說明原因,列寧為什么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兩個原因)。

2、理解“經(jīng)常、常?!?/p>

出示句子:兩個帶點詞意思一樣嗎?

a、列寧常常請養(yǎng)蜂的人來談天。

b、經(jīng)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寧只好親自去找。

導(dǎo):列寧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找到了嗎?是怎樣找到的?

1、帶著問題,學生輕聲自讀課文第三段,并用劃線畫出有關(guān)詞句。

(一邊走一看,看見:花叢,蜜蜂、園子、小房子)。

同桌,小組討論并糾正。

2、老師巡視,加入討論并糾正。

3、小組再用你喜歡的方式朗讀第三段并由組員回答:老師板書:花叢,蜜蜂、園子、小房子)。

注意發(fā)現(xiàn):花叢中的蜜蜂。

仔細觀察:蜜蜂—園子—小房子。

分析思考:蜜蜂—蜂房—養(yǎng)蜂人之間的相互。

作出判斷:養(yǎng)蜂人就住在這小房子里。

馬上驗證:果然就是要找的養(yǎng)蜂人。

4、再由幾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小組讀,齊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理解:“附近,果然”兩個詞語的意思。

5、聽伴音朗讀,學生戴頭飾表演(實踐活動)。

(明確主次角色:聽——看——畫;老師巡視)。

6、學生展示:畫線路圖,并口頭說一說:列寧在蜜蜂這個小向?qū)У摹爸敢隆闭业搅损B(yǎng)蜂人。

老師板書:畫簡筆圖。

7、小結(jié):列寧由于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終于在蜜蜂這個小向?qū)У摹爸敢隆闭业搅损B(yǎng)蜂人。

老師板書;(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導(dǎo):列寧找到養(yǎng)蜂人,他們見面后是怎么樣的?

1、出示掛圖:看——想。圖上畫著誰?他們的表情怎樣?會說些什么話?

生回答:

2、課文是怎樣寫的,我們齊讀、、、、、、

生讀;養(yǎng)蜂人的話。

導(dǎo):列寧是怎樣回答的?

生接著讀列寧說的話。重讀“向?qū)А薄邦I(lǐng)”并理解。

3、同桌對讀,分角色讀,并口頭交際。(續(xù)編故事)。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

2、學會8個生字,理解“引路、附近”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教學難點:生字字形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蜜蜂引路教生字“蜜、蜂”。“蜜”注意中間部分的筆順?!胺洹弊x準后鼻音,字形上與“鋒”區(qū)別。指導(dǎo)書寫。教師范寫,學生在課堂作業(yè)本上各寫一個。

2、“引路”什么意思?

3、讀課題,說說你看了課題后想要說什么?

二、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聽錄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2、討論后,教師簡介列寧的生平。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理解莫斯科養(yǎng)蜂附近談天字音重點:斯(注意讀準平舌音。)字形重點:養(yǎng)(與“美”區(qū)別)、斯(與“期”區(qū)別)詞義重點:教師簡介“莫斯科”。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教師簡筆畫:莫斯科小山房子并隨即理解“附近”詞語的意思。

(3)請小朋友結(jié)合板畫,說說列寧的住處。

四、作業(yè)。

1、說說下面字的偏旁。引()旁,共()畫。斯()旁,共()畫。蜜(0旁,共()畫。

2、抄寫本節(jié)課學過的生字。

第二課時。

設(shè)計理念:

注重讀中理解,朗讀感悟,進行探究性學習,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從小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善于思考的科學探究意識。

設(shè)計特色:

重點詞句,主動發(fā)展,積極思考,進行探究性教學。

教學流程:

一、復(fù)習鞏固。

1、指名認讀生字,并重點指導(dǎo)書寫生字“附、派”。

2、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并小結(jié)。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

導(dǎo):列寧想和養(yǎng)蜂人交談什么事,他為什么這一回要親自去?找到蜂人了嗎?

1、指名朗讀第二自然,并說明原因,列寧為什么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兩個原因)。

2、理解“經(jīng)常、常常”

出示句子:兩個帶點詞意思一樣嗎?

a、列寧常常請養(yǎng)蜂的人來談天。

b、經(jīng)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寧只好親自去找。

導(dǎo):列寧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找到了嗎?是怎樣找到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自讀自悟)。

1、帶著問題,學生輕聲自讀課文第三段,并用劃線畫出有關(guān)詞句。

(一邊走一看,看見:花叢,蜜蜂、園子、小房子)。

同桌,小組討論并糾正。

2、老師巡視,加入討論并糾正。

3、小組再用你喜歡的方式朗讀第三段并由組員回答:老師板書:花叢,蜜蜂、園子、小房子)。

注意發(fā)現(xiàn):花叢中的蜜蜂。

仔細觀察:蜜蜂—園子—小房子。

分析思考:蜜蜂—蜂房—養(yǎng)蜂人之間的相互。

作出判斷:養(yǎng)蜂人就住在這小房子里。

馬上驗證:果然就是要找的養(yǎng)蜂人。

4、再由幾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小組讀,齊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理解:“附近,果然”兩個詞語的.意思。

5、聽伴音朗讀,學生戴頭飾表演(實踐活動)。

(明確主次角色:聽——看——畫;老師巡視)。

6、學生展示:畫線路圖,并口頭說一說:列寧在蜜蜂這個小向?qū)У摹爸敢隆闭业搅损B(yǎng)蜂人。

老師板書:畫簡筆圖。

7、小結(jié):列寧由于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終于在蜜蜂這個小向?qū)У摹爸敢隆闭业搅损B(yǎng)蜂人。

老師板書;(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導(dǎo):列寧找到養(yǎng)蜂人,他們見面后是怎么樣的?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出示掛圖:看——想。圖上畫著誰?他們的表情怎樣?會說些什么話?

生回答:

2、課文是怎樣寫的,我們齊讀、、、、、、

生讀;養(yǎng)蜂人的話。

導(dǎo):列寧是怎樣回答的?

生接著讀列寧說的話。重讀“向?qū)А薄邦I(lǐng)”并理解。

3、同桌對讀,分角色讀,并口頭交際。(續(xù)編故事)。

五、總結(jié)。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六

1.會認10個生字詞,初讀課文,學習1、2自然段。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

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

學習法布爾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弄清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

引導(dǎo)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圖片,問:這是什么昆蟲?(板書:蜜蜂)。

2.誰可以介紹一下蜜蜂?剛才你們說的情況都是自己親眼見過的嗎?法國有一位昆蟲學家也聽過蜜蜂的介紹,可是他卻要做個試驗。你們想知道他的試驗是怎樣進行的嗎?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4課吧!

3.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發(fā)準字音;。

2.檢查字音,認讀生字;。

3.生字游戲;。

4.默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你是從哪知道的?

(三)細讀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問:作者為什么要做這個試驗?理解:聽說(板書)。

2.默讀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請用“”點出作者所做的.動作詞。(板書動作詞)。

3.自由讀,想象一下:作者是怎樣做這些動作的?

4.同位一讀一演,看怎樣才能把這些動作演好?

5.展示演讀,其他學生評價。(板書:觀察)。

6.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小結(jié)、延伸:

1.看著板書,小結(jié),說說:你認為作者是個怎樣的人?

2.上課前,大家介紹了蜜蜂可以采蜜,你們想親眼看一下嗎?(防錄像)。

板書:14蜜蜂。

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聽說試驗。

捉、放、做、叫、走。

打、放、(觀察)、想。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七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4、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guān)蜜蜂的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準備。

生字卡、搜集有關(guān)蜜蜂的有趣知識。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過程。

教學流程。

一、回憶舊知,導(dǎo)入新課。

1、回憶舊知。

同學們,我們曾經(jīng)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2、導(dǎo)入新課。

法國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jié)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請已經(jīng)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lǐng)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2)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

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luò)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三、細讀課文。

(1)明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

(2)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復(fù)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試驗的過程說一說。

【有目標地讀,有層次地讀,循序漸進,學生才能讀出水平來,以讀促悟,以悟促讀?!俊?/p>

四、指導(dǎo)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1)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dǎo)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dǎo)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dǎo),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jié)書寫,然后,教師用投影展示,集體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五、作業(yè)設(shè)計。

練習默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八

(二)聆聽《蜜蜂》。

1、在《春天在哪里》的歌聲中,春天早已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你們看,外面太陽多好啊,花兒開了,小草綠了,小朋友們明天就要去春游了,開心吧。春天一到,不僅小朋友們開心,許多小動物也忙碌起來了。你們聽,這是誰來了?(放器樂曲《蜜蜂》)。

(小蜜蜂)。

2、你是怎么聽出是蜜蜂呢?(嗡嗡嗡的聲音)。

3、這“嗡嗡”聲啊是蜜蜂飛舞時翅膀扇動的聲音。那到底是哪件樂器朋友有這么大本事,能把小蜜蜂的“嗡嗡”聲模仿得這么像呢?(再聽《蜜蜂》)。

(小提琴)。

4、原來啊是我們的小提琴,小提琴本事可大了,不僅能把小蜜蜂的“嗡嗡”聲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她連小蜜蜂飛舞的舞姿路線都演奏出來了。再聽,隨樂曲將旋律線畫一畫。

(三)表演《小蜜蜂》。

嗡嗡嗡嗡嗡嗡嗡嗡。

(1)自己先試試。

(2)請學生來試試。

(3)一起拍一拍節(jié)奏。小蜜蜂的嗡嗡聲很輕,所以你也要拍得輕一點。

2、你們拍得真好聽,如果配上音樂那就更棒了。(用這條節(jié)奏為歌曲伴唱伴奏。)。

3、小朋友發(fā)出的“嗡嗡”聲招來了一大群的小蜜蜂,它們一邊飛著一邊還唱著歌呢。你聽,它們在唱些什么呀?(放錄音范唱,學生聽。)。

那你用動作來告訴我,好嗎?(配上三段歌詞的動作)。

5、小朋友們真厲害,一下子就編了那么多動作了那就用你自己的動作來為小蜜蜂表演吧。

6、小蜜蜂要開始飛了,你準備好了嗎?輕輕地飛到大樹林中去。(輕聲跟琴唱第一段。)。

小蜜蜂飛舞的舞姿可美了,讓我聽聽它的歌聲美不美呀?(再唱第一段)。

7、小蜜蜂在花叢中采了好多好多的蜜,可忙了。(跟琴唱第二段)。

小蜜蜂采得蜜,可甜了,讓我們甜甜地唱一唱。(再唱第二段)。

8、小蜜蜂采得蜜啊又多又香,準備高高興興地飛回蜂房去了。(跟琴唱第三段)。

我從第三組的歌聲中聽出來,你們肯定是飛得很輕松,很高興的,另外三組小蜜蜂也向他們學一學。

9、小蜜蜂采完蜜高高興興地飛回蜂房了,越飛越遠,越飛越遠,這越飛越遠該怎么樣用歌聲來表示呢?誰來想想辦法呀。(越來越輕,越來越慢)教師范唱,學生跟著試一試。

10:歌曲處理:

(1)第二天一大早,小蜜蜂早早地出來了,高高興興地飛去大樹林中采蜜去了。

(2)哇,變天了,好像下雨了,怎么辦呀,小蜜蜂可著急了。

(3)原瞇虛驚一場,天沒有下雨,太陽又從云朵姐姐后面探出大半個腦袋了。

(4)哇,歌聲真美啊,讓我們也加入小蜜蜂的隊伍,跟它們一起唱一唱吧。跟伴奏唱一唱。

(5)小蜜蜂們采了好多好多的蜜,可開心了,他們在家里高興得跳起舞來了,讓我們一起為小蜜蜂慶祝吧。(邊唱邊表演)。

(四)小結(jié)。

1、哇,真是一群勤勞又可愛的小蜜蜂,正是因為小蜜蜂的.勤勞可愛,歌唱小蜜蜂的歌可多了。這兒就有一首,請你來聽一聽。(看flash動畫)。

2、你喜歡小蜜蜂嗎?為什么?(勤勞,為人類釀造蜜糖。)。

3、我相信我們的小朋友也會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讓我們學做勤勞的小蜜蜂,在歌聲中“飛”出教室吧。

四、教學反思。

小蜜蜂》教學結(jié)束之后,我陷入了思考當中。教學環(huán)節(jié)清晰,教學語言準確生動,能夠很好的吸引學生學習音樂。課上學生能夠比較好的掌握《小蜜蜂》這支曲子,并在創(chuàng)編活動中將小蜜蜂辛勤勞作的身影展現(xiàn)出來,并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方面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學會歌曲的基礎(chǔ)上,為了培養(yǎng)學生唱歌的興趣和合唱的意識,良好的習慣,我創(chuàng)設(shè)的三個情境,也將本課推向了高潮,孩子們充分地表達了對這三個情境理解與感受。效果非常好,我更有信心投身音樂教育改革,更愿意嘗試不同的方式,創(chuàng)新音樂教育教學。

而本課的不足之處是,在課末由于多媒體出現(xiàn)了點問題,還是第一年的新教師課堂經(jīng)驗不足,缺少一定的教育機智,我讓兩組同學上臺表演小蜜蜂。課后師父給我提了一個好建議,要求兩組小朋友做花草樹木,兩組小朋友扮演小蜜蜂,邊唱,邊飛去采花。這是一個了設(shè)計,可以讓學生投入的表演,積極的參與。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九

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1課時。

一、導(dǎo)入。

1、同學們,你們對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同學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區(qū)分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身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一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俺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局部是什么?

1、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nèi)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jié)果。

2、同學匯報,師生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寫內(nèi)容。

3、質(zhì)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呢?(要求同學讀出有關(guān)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jié)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dǎo)。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考慮,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jié):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研究蜜蜂識別方向的天性,給俺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俺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yǎng)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力量。

五、作業(yè)。

1、完成相應(yīng)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3、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第一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曾經(jīng)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法國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jié)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卡,請已經(jīng)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lǐng)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luò)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4、呼應(yīng)導(dǎo)語。

現(xiàn)在你知道法布爾做了一個什么有趣的實驗了嗎?

三、指導(dǎo)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dǎo)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dǎo),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jié)應(yīng)該怎么寫。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二、細讀課文。

默讀課文,明確默讀要求。

a、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讀,帶著問題思考: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結(jié)果怎樣?。

c、同桌復(fù)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實驗的過程說一說。

三、精讀課文,感悟作者嚴謹?shù)目茖W作風和探索精神。

1、細細品讀,畫出體現(xiàn)作者嚴謹科學作風的詞句。引導(dǎo)學生從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jié)論幾個方面去體會。

a、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證實“聽說”一詞,體現(xiàn)作者不親信盲從,探個究竟。

b、實驗的過程,考慮周全嗎?能不能少掉一個環(huán)節(jié)?

c、實驗的結(jié)論為什么沒有明確的答案?

2、思考推測: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齊讀課文,討論交流: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guān)蜜蜂的有趣知識?將你收集到的相關(guān)知識與同學們一同分享。

板書設(shè)計:

蜜蜂。

做記號做事嚴謹。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一

年級:四年級(第一學期)。

課型:綜合課。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本課,教育學生愛護蜜蜂,學習蜜蜂的優(yōu)良品質(zhì),音樂教案-小蜜蜂。

1234|5-|15|31|5432|1-||。

(師)同學們好(生)老師您好老師您好!

本課教學內(nèi)容有:學習音樂知識。

節(jié)奏練習。

視唱練習。

學唱歌曲。

頓音記號。

1234|5432|1-|10||。

mi。

ma。

要求:聲音圓潤,連貫。

xx|x-|xxxx|1-||。

54|3-|2342|1-|。

七.。

(師)同學們:我們見過蜜蜂嗎?它對人類有什么貢獻?(生)“見過”蜜蜂能釀蜜,幼兒教案《音樂教案-小蜜蜂》。(師)對,蜜蜂勤勤懇懇為人類做貢獻,我們應(yīng)該愛護小蜜蜂,好不好?下面我們就學習一首表現(xiàn)小蜜蜂的歌曲《小蜜蜂》。(出示大歌片)。

1、這首歌曲表達了什么內(nèi)容?

2、用什么感情演唱?

師:你們眼睛看著大歌片,耳朵聽老師演唱,心里想著這兩個問題。(范唱后提問)。

(生甲)表現(xiàn)了兒童愛護蜜蜂。

(生乙)用親切的感情去演唱。

隨琴默唱二遍。

師彈琴輕聲視唱。

大聲視唱。

聲音要輕。

唱足時值。

通過學習《小蜜蜂》一課,我們要愛護小蜜蜂,學習小蜜蜂辛勤勞動的優(yōu)良品質(zhì)。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二

1.會認10個生字詞,初讀課文,學習1、2自然段。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

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

學習法布爾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弄清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

引導(dǎo)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

1.出示圖片,問:這是什么昆蟲?(板書:蜜蜂)。

2.誰可以介紹一下蜜蜂?剛才你們說的情況都是自己親眼見過的嗎?法國有一位昆蟲學家也聽過蜜蜂的介紹,可是他卻要做個試驗。你們想知道他的試驗是怎樣進行的嗎?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4課吧!

3.讀課題。

1.自由讀課文,發(fā)準字音;

2.檢查字音,認讀生字;

3.生字游戲;

4.默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你是從哪知道的?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問:作者為什么要做這個試驗?理解:聽說(板書)。

2.默讀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請用“”點出作者所做的動作詞。(板書動作詞)。

3.自由讀,想象一下:作者是怎樣做這些動作的?

4.同位一讀一演,看怎樣才能把這些動作演好?

5.展示演讀,其他學生評價。(板書:觀察)。

6.齊讀第二自然段。

1.看著板書,小結(jié),說說:你認為作者是個怎樣的人?

2.上課前,大家介紹了蜜蜂可以采蜜,你們想親眼看一下嗎?(防錄像)。

14蜜蜂。

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聽說試驗。

捉、放、做、叫、走。

打、放、(觀察)、想。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三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4、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guān)蜜蜂的知識。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生字卡、搜集有關(guān)蜜蜂的有趣知識。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過程。

一、回憶舊知,導(dǎo)入新課。

1、回憶舊知。

同學們,我們曾經(jīng)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2、導(dǎo)入新課。

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jié)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請已經(jīng)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lǐng)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2)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

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luò)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1)明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

(2)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復(fù)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試驗的過程說一說。

【有目標地讀,有層次地讀,循序漸進,學生才能讀出水平來,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四、指導(dǎo)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1)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dǎo)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dǎo)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dǎo),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jié)書寫,然后,教師用投影展示,集體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四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圖片,問:這是什么昆蟲?(板書:蜜蜂)。

2.誰可以介紹一下蜜蜂?剛才你們說的情況都是自己親眼見過的嗎?法國有一位昆蟲學家也聽過蜜蜂的介紹,可是他卻要做個試驗。你們想知道他的試驗是怎樣進行的嗎?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4課吧!

3.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發(fā)準字音;

2.檢查字音,認讀生字;

3.生字游戲;

4.默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你是從哪知道的?

(三)細讀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問:作者為什么要做這個試驗?理解:聽說(板書)。

2.默讀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請用“”點出作者所做的動作詞。(板書動作詞)。

3.自由讀,想象一下:作者是怎樣做這些動作的?

4.同位一讀一演,看怎樣才能把這些動作演好?

5.展示演讀,其他學生評價。(板書:觀察)。

6.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小結(jié)、延伸:

1.看著板書,小結(jié),說說:你認為作者是個怎樣的人?

2.上課前,大家介紹了蜜蜂可以采蜜,你們想親眼看一下嗎?(防錄像)。

板書:14蜜蜂。

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聽說試驗。

捉、放、做、叫、走。

打、放、(觀察)、想。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五

一、激發(fā)興趣,導(dǎo)入新課。

1板書課題??戳诉@個題目,你們想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各自發(fā)表各自的想法。)。

2讀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作者提出了一個關(guān)于蜜蜂的什么問題,讓我們讀讀閱讀提示。

二、自讀課文,合作探究。

1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閱讀提示出的問題,把有關(guān)的閱讀語句畫出來。

2自由組合或小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試驗的經(jīng)過。

(1)把捉來的蜜蜂放在一個袋子里。

(2)在捉來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記號。

(3)在兩里遠的地方放飛。

(4)檢查蜂巢。

三、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1學生就學習小組中討論的結(jié)果進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觀點及依據(jù)。

2從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或感受呢?

(1)勇于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給了你這么深的感觸呢?

(2)對問題考慮得很周密)具體表現(xiàn)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3)對蜜蜂的喜愛之情)找一找,讀一讀,想一想。先讀給同位聽,讀時教師適機調(diào)撥,體會作者對蜜蜂的喜愛之情。

四、歸納小結(jié)。

1再讀課文,整體感悟。

2談?wù)勀阏劻诉@篇課文后受到什么啟發(fā)?

作業(yè)設(shè)計。

你熟悉哪一種小動物,它有什么習性?做個小試驗來證實。驗證過程要做到多觀察、多思考。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六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會寫“蜜蜂、辨認”等詞語。

2.默讀課文。能梳理并按順序說出實驗過程,感受法布爾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3.運用多種方式,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

過程與方法:。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義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dǎo)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

多媒體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指導(dǎo)寫字。

2.明確實驗內(nèi)容,解疑促讀。

1.板書課題。(齊讀:蜜蜂)。

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除了采蜜外,蜜蜂還有什么本領(lǐng)?(做向?qū)А⒈嬲J方向)。

2.把自己從書上或網(wǎng)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3.出示法布爾的資料,師生交流。

設(shè)計意圖:。

引導(dǎo)學生說說自己對蜜蜂的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結(jié)合資料,初步了解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1.初讀課文,處理生字。

對于昆蟲,同學們了解得真多,說得也很流暢。大家讀課文讀得怎么樣呢?要想讀得正確、流利,首先要把一個個“攔路虎”消滅掉,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把“攔路虎”圈出來。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同學幫忙消滅“攔路虎”。

2.出示本課字詞,檢查認讀情況。

出示:。

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

設(shè)計意圖:。

檢查課文朗讀情況,鞏固生字、詞語。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dǎo)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dǎo),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jié)應(yīng)該怎么寫。

說說文中的作者做了一項什么實驗,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

預(yù)設(shè):法布爾為了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實驗,證實蜜蜂確實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1.讀課文,說說是什么原因讓作者想到做這樣的實驗的。

為什么法布爾一定要加上“聽說”這個詞呢?

(生齊讀后回答)(說明他做科學研究講究事實,非常嚴謹)。

2.作者是怎樣做這個實驗的?請默讀第2~6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實驗步驟可以分哪幾步。

3.學生畫,回答。(用“先……接著……然后……最后……”)師板書。

4.請同學們齊讀第2自然段法布爾做實驗的步驟,你從實驗過程中感受到法布爾是個怎樣的人?(做事認真,十分嚴謹)。

5.請同學們再默讀第2自然段,從哪些句子或者詞語可以看出法布爾做事認真呢?

出示:二十只左右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這時候刮起了狂風,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預(yù)設(shè):“二十只左右”“好像”“大概”說明法布爾觀察得仔細,用詞準確。

說明法布爾邊實驗邊觀察蜜蜂的活動情況,還動腦筋思考。

我們再一起讀讀第2自然段,感受法布爾做實驗的過程和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認真態(tài)度。

設(shè)計意圖:。

了解實驗過程,抓住重點句子體會法布爾認真觀察、動腦思考的精神。

這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法布爾的實驗及其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

法布爾的實驗結(jié)論是什么呢?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為什么說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呢?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讀課文,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第二課時。

精讀描寫作者的實驗過程及結(jié)論的句子,感受他認真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文學家。他寫了《昆蟲記》這本書,我們還學習了這一課的生字和新詞?,F(xiàn)在,我們再復(fù)習一次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吧。

2.出示生字詞,學生齊讀。

3.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這篇課文講的是……(生答)法布爾為了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實驗,證實蜜蜂確實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板書:做實驗)。

4.說說作者這樣做實驗的原因。

板書: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設(shè)計意圖:。

復(fù)習生字新詞,鞏固課文內(nèi)容,引出法布爾的實驗精神。

1.法布爾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實驗證明:蜜蜂飛回來了。(板書:飛回來)繼續(xù)默讀第3、4、5、6自然段實驗結(jié)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時候飛回來的?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guān)的句子。

2.學生匯報,教師隨即點撥,出示句子。

出示:(1)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沖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里,肚皮下面還沾著花粉呢?!?/p>

小女兒很激動,為什么?(沒想到)。

“兩點四十分”說明了什么?(女兒記錄時間的準確性,“我”用詞的準確性)。

出示:(2)第二天我檢查蜂窩時,發(fā)現(xiàn)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記號的蜜蜂。

這樣,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準確無誤”指什么?(逆風沒有使它們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環(huán)境沒有讓它們偏離方向,它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指導(dǎo)朗讀,讀出重點詞。

出示句子: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哪些詞語能體現(xiàn)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強?(確確實實、盡管……但……)。

課文第1自然段中還有一組關(guān)聯(lián)詞也強調(diào)了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很強,請你找出來。

(無論……總是……)。

這兩組關(guān)聯(lián)詞都說明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很強,所以,實驗的結(jié)果是:蜜蜂確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這么強,但是為什么還有五只左右的蜜蜂沒有飛回來?(學生發(fā)揮想象,自由討論、匯報)。

設(shè)計意圖:。

通過重點詞句,研讀實驗結(jié)果,培養(yǎng)學生賞析語句的能力。

1.法布爾通過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什么?

出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為什么說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蜜蜂被裝在紙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覺得蜜蜂辨認方向不是靠記憶力。

(2)在放飛時刮起了大風,蜜蜂逆風飛行,又飛得很低,它們不可能看到遙遠的家園。所以“我”認為蜜蜂認路靠的不是記憶力,而是一種本能。

2.什么是本能?當時法布爾為什么無法解釋?

板書:無法解釋的本能。

“本能”指人類和動物不學就會的本領(lǐng)。

3.由于法布爾生活在100多年前,可能因為當時的研究條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但蜜蜂的這種本能是否無法解釋呢?請看老師帶來的資料。

預(yù)設(shè):來源于他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和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4.從作者的實驗獲得成功的過程看,要想實驗取得成功,應(yīng)該具備哪些條件?

(1)對問題要考慮周密。

(2)要有吃苦的精神。

(3)要有探索的精神。

設(shè)計意圖:。

研讀實驗結(jié)論,感受法布爾的科學精神,激發(fā)學生探究實驗的興趣。

法布爾出生于法國南部山區(qū)的一戶農(nóng)家。是對動物、植物的興趣把他帶入了科學研究的殿堂。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像法布爾那樣做事抱著嚴謹?shù)膽B(tài)度,像蜜蜂一樣勤勉一生。相信每個同學都能釀出屬于自己的甜蜜!

14蜜蜂。

聽說——做實驗——飛回來。

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無法解釋的本能。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七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

3、初步懂得遇到疑難的事情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事物之間的關(guān)系,就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1、了解由于列寧仔細觀察,善于聯(lián)想和科學分析而找到了養(yǎng)蜂的人。

2、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于從事物中得到啟發(fā),引起聯(lián)想,認真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學準備:微課:列寧與養(yǎng)蜂人事件背景介紹。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26課《蜜蜂引路》,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板書:蜜蜂引路。

學生匯報。板書:人物事情。

二、教學課文。

“驚訝”是什么意思?養(yǎng)蜂人見到列寧為什么會感到驚訝?應(yīng)該怎么讀出驚訝的語氣?(指名讀,評議,)。

列寧的話要讀的親切,風趣,誰來讀?

“向?qū)А敝傅牡氖鞘裁?

師:雙方見面,列寧終于找到了那個養(yǎng)蜂人,這是整個事情的結(jié)果。(板書:結(jié)果)。

列寧是怎樣一步步的找到養(yǎng)蜂人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學習后匯報,教師貼圖。師生交流:為什么要這樣貼。

3、學生同桌交流列寧邊走邊想,找到養(yǎng)蜂人的經(jīng)過。

學生在班級里說。

課文中哪個詞證明列寧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樣?(果然)。

(齊讀)列寧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

師:好,誰會看圖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生:說)。

生: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列寧想,這些蜜蜂大概是養(yǎng)蜂人養(yǎng)的吧?蜜蜂采了蜜是要飛回蜂房去的。要是我跟著蜜蜂走,不是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了嗎?于是列寧仔細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他想,蜜蜂總是和養(yǎng)蜂人住在一起的,這座小房子大概就是養(yǎng)蜂人的家吧?列寧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列寧就是這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yǎng)蜂人的。

師:小朋友,你們很聰明,不僅讀懂了課文,還像列寧一樣會觀察,會思考,列寧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的找到了養(yǎng)蜂人。這是整個事情的經(jīng)過。(板書:經(jīng)過)。

列寧為什么要尋找養(yǎng)蜂人呢?請同學們一起來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ppt出示):默讀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列寧為什么要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呢?用波浪線劃出列寧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的原因。并用上“因為…….所以…..”句式說一說。

學生自學后匯報。

師總結(jié):

這就是整件事情的起因。板書:起因。像這種記人寫事文章除了要寫明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外,一般在開頭還會交代時間和地點。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就是記人寫事文章的“六要素”。弄清了文章的六要素就弄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師:同學們想,蜜蜂真的能當向?qū)?,能引路?(點課題)。

生:不能。

師:那么,列寧是靠什么找到養(yǎng)蜂人的呢?想一想再來說說。

除了文章必須有“六要素”之外,這類文章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通過文中的人物或事情能夠讓我們明白什么或?qū)W到什么?師:一個是偉大的領(lǐng)袖,一個是平凡的'養(yǎng)蜂人,是什么將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了呢?請聽老師介紹事情背景。(微課介紹列寧與養(yǎng)蜂人活動背景)。

聽了介紹,你覺得列寧是個怎樣的人?

三、拓展遷移。

下面我們用這節(jié)課學到的提煉記敘文“六要素”方法來學習有關(guān)列寧的其他兩個故事。

附:《誰打碎了花瓶》《按次序理發(fā)》。

問題:

2、你從文章中列寧身上學到了什么?

誰打碎了花瓶。

列寧8歲的時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媽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見到列寧都很高興,拉著他一道玩兒。他們在房間里捉迷藏。列寧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來,打碎了。

孩子們正玩兒得起勁,誰也沒有注意,還在互相追趕。姑媽聽見聲音,跑進來一看,花瓶碎了,就問:“是誰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說:“不是我!”列寧也低聲說:“不是我。”姑媽笑著說:“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北硇值鼙斫忝枚夹ζ饋?,只有列寧沒有笑。

列寧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說話。媽媽問他為什么不高興,列寧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叫他寫封信給姑媽,承認自己說了謊。

過了幾天,郵遞員送來姑媽的回信。姑媽在信上說:“你做錯了事能自己認錯,是個誠實的孩子?!?/p>

(一)閱讀短文,找出本文中的“六要素”。

(二)你能試著把“六要素”連起來,形成一段通順簡潔的話嗎?

(三)你故事中學習到了什么?

“按次序理發(fā)”

有一次列寧去克里姆林宮理發(fā)室理發(fā)。當時,這個理發(fā)室只有兩個理發(fā)師,忙不過來,很多人都坐著排隊,等候理發(fā)。列寧進去后,大家連忙讓座,并且請列寧先理,可是列寧卻微笑著對大家說:“謝謝同志們的好意。不過這樣做是要不得的,每個人都應(yīng)該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發(fā)?!彼f完后,就隨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后一個位置上。

1、請試著說出本篇文章的記敘“六要素”都是什么?

2、你能試著把“六要素”連起來,形成一段通順簡潔的話嗎?

3、你從故事中學習到了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432283.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