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培養(yǎng)人才、促進社會進步的基礎工作,對國家和個人都有著重要意義??偨Y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偨Y是對過去一段時間經歷的回顧和總結,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寫作可以幫助我們理清思路,增加思考深度。總結的價值不僅僅在于總結本身,更在于思考和改進的過程。
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論文篇一
微課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手段,微課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目前,大部分教師應該開始在教學中應用微課,以此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效果。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探索能力和理解能力。微課僅僅是對一兩個知識點進行講授,沒有較為復雜的課程體系,也沒有設置教學目標及教學對象,從表面上來看,微課呈現的是碎片化的學習內容,實質上微課是針對一定的目標人群,并且微課自身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全面性。
一、微課的概念。
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娛樂已經離不開網絡。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到最前沿的信息,這很好地擴大了人們的知識面。近些年,移動電子設備得到了普及,人們的學習與溝通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微課,是運用信息技術按照一定的認知規(guī)律,碎片化地呈現學習內容及過程,以此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的出現滿足了人們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的需求,微課在高中信息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使得信息教學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局限。
(一)有利于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在傳統(tǒng)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師采取的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傳統(tǒng),通常為信息技術教師照搬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講解。長此以往,高中生難免覺得信息技術課程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高中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教學形式。微課的核心內容為教學視頻,其時長通??刂圃?到8分鐘。而傳統(tǒng)的教學課時一般為40或45分鐘,與傳統(tǒng)信息技術教學相比較,微課的教學時間較短。例如,信息技術教師在講“word修飾文章”時,可以通過微課視頻的方式,將相關的基礎知識制作成結構圖,利用視頻直觀地呈現給高中生,以此促使高中生充分了解word基本結構,并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印象,這樣可以使高中生在以后的微課學習中更具有目的性。微課結束后,信息技術教師再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加深高中生對word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課,有利于高中生信息技術知識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有利于拓寬教學手段。微課是一種全新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有效地滿足了高中生對信息技術的求知欲望[1]。微課是對一兩個知識點進行全面且細致的講解。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高中生可以對自身的信息技術知識結構進行查漏補缺,有選擇性地進行學習,以此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微課的應用通常是針對信息技術教材中的某一知識要點、難點、易混點及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某一環(huán)節(jié)而展開的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特別是近幾年,互聯網得到了普及,傳統(tǒng)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是促使高中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信息技術學習成績。而微課的應用,則側重于教會高中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運用方法,并非是為了應付考試,提高學習成績而進行學習,這樣不僅有利于提升高中生自身的知識水平,還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學習效率。
(三)有利于縮短高中生之間的差異。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有效的更新和補充以往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學形式,這就充分體現了微課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高中階段,高中生面對較大的升學壓力,缺乏對信息技術知識學習的重視,高中生之間的信息技術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微課的出現,使得高中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高中生可以通過移動電子設備,在線學習信息科技內容或者下載學習。微課可以將信息技術知識按照知識結構進行分解,以此開展具有一定針對性的微課教學[2]。另外,教師可以將微課視頻分享到網絡中,便于高中生自主進行選擇,這樣既有利于縮短教學時間,又有利于高中生整體構建完整的信息技術知識體系,以此縮短高中生之間的差異性,從而實現高中生整體信息技術知識水平的提升。
(一)課前教授。信息技術教師在開展微課教學前,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教授學生熟悉并掌握微課學習的方法,教師可以將制作完成的微課上傳至班級學習交流平臺,如微信群、qq群等,學生可以自行下載微課并進行學習。
(二)課堂自主學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計算機、多媒體等觀7月看微視頻,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根據微課提示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小組自主探索學習,并共同探討不明白的操作問題。假設還有不能理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統(tǒng)一講解,學生在教師講解的基礎上再對照微課,能有針對性地進行二次理解,并完成微課資源中的專項練習題。
(三)課后鞏固練習。教師根據本節(jié)課的重點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有針對性地制作能突出重點問題的微課,供學生在課下繼續(xù)鞏固學習。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學習情況,有選擇性地下載并進行學習,從而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發(fā)展空間,提高學生水平。
(一)微課的制作。1.準備階段。在制作信息技術微課的準備階段,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制定一個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將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講的每句話進行認真的推敲,并轉換成文字的形式,語句要合理、通順,以教學設計為重要依據,準備好微課錄制所需要的信息技術教學資源,包括文本、圖片、視頻、音頻等。在選擇錄制信息技術微課的地點時,應該選擇一些較為安靜的地方,以此保障在錄制信息技術微課的過程中不被外界因素所影響。2.制作階段。在信息技術微課課件的制作階段,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將全部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機的結合,大多數的信息技術教師采用ppt課件進行教學演示,無論選擇什么樣的信息技術教學形式,都需要注重設計課件的精美,排版需要整齊,合理選擇文字的大小,教學課件的模板,以及畫面的風格需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總而言之應該做到最大化地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充分體現信息技術教學課件設計的亮點。3.錄制階段。在信息技術微課的錄制階段,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在錄播教室進行錄制,也可以利用一些軟件進行錄制,錄制畫面必須清晰、穩(wěn)定,吐字需要清晰,語言表達要具有一定的親和力,教師講解的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必須與課件的畫面保持一致,對于知識要點與難點要做出一定的提示,微課錄制接受后,對于其中存在的瑕疵進行后期剪輯處理。
(二)微課的使用。微課的主要呈現形式是視頻。在高中信息技術微課的使用階段,高中學校需要具備計算機和網絡平臺等教學資源[3]。根據信息技術學科本身的特點,其教學是在計算機房進行的。因此,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進行使用。由于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不同,部分微課是在教學前或者教學完成后進行使用的,因此,就需要具有聯網功能。目前,我國部分高中學校已經建立了網絡空間站、電子閱覽室及視聽多媒體教室,全天開放,并且有專門的人員負責。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只需要在本校局域網內發(fā)布微課,高中生就可以進行使用。高中生在放假休息期間,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聊天軟件共享信息技術微課視頻,促使每一名高中生都能夠看得到,也可以在一些視頻網站上進行發(fā)布。
(一)加強微課教學硬件設施建設。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政府應該加強高中學校微課教學硬件設施建設,以此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水平。針對教師錄制微課過程中存在的拍攝問題進行積極的解決,并且加強對專業(yè)錄播教室的`建設,同時為信息技術教師微課課件的制作提供一些專業(yè)的協(xié)助人員。
(二)加強對信息技術教師的微課培訓。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微課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部分信息技術教師對微課概念的理解不夠全面,這部分教師未能夠對微課進行深入了解。因此,高中學校需要加強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微課培訓,其中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微課的制作方法及各種設備的使用,盡量采用實例演示,具體的規(guī)范講解過程,清晰的明確演示過程,具體化微課步驟等。
(三)提高微課的質量。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創(chuàng)新應用的選題階段,并不是信息技術教材中全部的知識點都能夠制作并錄制微課。而是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一部分重要知識點和難點、易錯點。微課的使用有效地擴展了知識面,高中生需要通過信息技術教師的講解才能夠充分地掌握相關知識。
(四)及時對應用效果進行評價。教學結束后,信息技術教師應該針對微課的使用效果進行綜合評價,一方面,對信息技術教師課程講解中的順暢性及高中生的滿意度進行評價,可以利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來完成,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設計一份調查問卷,對高中生課堂教學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行調查;另一方面,針對高中生是否充分地掌握了信息技術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和難點,教學目標是否實現,這些方面的問題,教師都可以通過隨堂練習和課后感的闡述來充分了解。
綜上所述,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地深入,微課這項全新的教學手段被提出,現階段已經被廣大教師所認可,并積極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有利于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還有利于激發(fā)高中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同時,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也有利于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拓寬教學、縮短高中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微課的運用,通過加強微課教學硬件設施建設、加強對信息技術教師的微課培訓、提高微課質量等多種有效的途徑來實現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3]王甲云.微課:讓學習變得簡單而有趣:淺談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與評價,(11):5.
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論文篇二
信息技術新課標著重提到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積極倡導自主學習方式,學生的知識必須是由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動學習、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資源獲得,所以教師必須將課堂教學和學生主動學習融合為一體。那么,新課改后,信息技術課堂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這已成為信息技術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個課題,也是教學能夠成功的關鍵所在。結合近幾年的教學經驗,我談一些這方面的體會。
一、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才能積極思考,主動學習,學習起來才有積極性。那么在課堂引入的時候我們只要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不動感情的腦力活動就會帶來疲倦。”因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感官上的愉悅或驚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有質量的學習才能持續(xù)展開。
根據不同的表現形態(tài),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較多,常見的情境創(chuàng)設有游戲、任務、演示、故事、問題、懸念等。比如講獲取網絡信息的策略和技巧時,我們就可以利用《開心辭典》的節(jié)目來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設置《開心辭典》中幫助朋友答題這一緊張場景,一方面提高學生興趣,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另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掌握網絡搜索技巧快速獲取信息是多么重要。有時根據課堂需要我們經常把幾種情境創(chuàng)設有機結合起來,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講解表格信息的加工時,我們可以先用文本演示學生感興趣的數據信息,然后提出任務將文本數據信息表格化。這樣既用到了演示,又用到了任務創(chuàng)設情境。
二、改進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信息技術課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往往是先由老師講授知識,演示操作,然后由學生進行練習的教學方法。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未能很好的調動,因此也就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新課程理念提倡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們在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少講多練,能不講的就不講,能少講的則少講。
設計出讓學生能自主學習、探究的教案,配備輔助學案資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學生喜歡自己多動手操作,不喜歡教師滿堂灌。比如在講授數字化圖像的采集時,我們可以讓每個小組準備一個數碼相機,讓學生自己拍攝圖片,然后通過掃描儀等方法導入電腦,通過那些方法導入電腦。如何使用掃描儀這些新知識,我們可以做成學案的形式呈現,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生為了將自己的作品快速導入電腦,就會主動、積極的去學習新知,從而達成教學目標的要求。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若能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方式和方法調動學生、感染學生、創(chuàng)造出教學的主動氛圍,那么教學就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使學生自覺調動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設法創(chuàng)設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條件,以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落實。
常見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如分層次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個人自學、開放網絡環(huán)境下的在線教學等。分層次教學可以關注每一個學生,既可以讓基礎較差的學生完成教學目標,不會因為教學目標太高,難以達成從而失去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在完成基礎教學目標之后還能夠拓展所學知識,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xié)作和分享。根據教學要求,選擇合理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時,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非常有成就感。但多次努力仍然失敗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影響學習積極性。因此,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成功的機會,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有效方法。
在教學設計時,結合學生的特點,可以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與梯度、適應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創(chuàng)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例如.在設置課堂提問的內容與對象時,可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難的問題不應提問差生,以免他們由于答不出而處于尷尬的境地,從而產生自卑感。
此外,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及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好奇心,并對學生的積極表現給予肯定。例如:學生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學習熱情,聰明智慧,大膽質疑,自主探究要大力表彰,鼓勵他們不斷進步。我們不必吝嗇對學生的鼓勵,讓學生感到“我可以”,“我能行”,讓每個學生都切身感到教師時刻都在看著他的表現,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知道他是怎么做的,會給他最恰當的評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信息技術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設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探究、取得成功的機會,充分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參考文獻】。
2、徐雪梅,漫談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第16期。
3、李藝、李冬梅,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繼承與創(chuàng)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論文篇三
由于中考取消了對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考核,導致初中階段很多學校停開了信息技術這門課,即使有的學校開設了,通常也是讓學生自己在機房玩,教師很少去講解內容,從而導致了高中階段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和素養(yǎng)水平參差不齊,同時也使學生降低了對信息技術課的期待和熱情。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硬性地按照學業(yè)水平測試的要求進行教學,會導致學生除了高一剛開始的前幾節(jié)課和對搜索引擎教學內容感興趣外,其他時間大部分學生好像已經失去了學習的熱情,認為學習內容枯燥乏味。
那么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持久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呢?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因此筆者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做了如下一些嘗試:
一、精心準備高一學生的開學第一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剛踏入高中的大門,對于第一節(jié)課,每位學生都充滿了期待,他們想了解這門學科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學科?相較初中的內容,高中的學習內容有哪些新穎和不同之處?因此,上好第一節(jié)課至關重要,通過精心準備的第一節(jié)的教學必定會激發(fā)起同學們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
使用幽默的語言來吸引學生,并同時告訴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上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每位同學在老師的眼里都是平等的,沒有學習好的和學習不好的學生。充分尊重每位學生,使學生立即對老師產生好感。由此也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產生好感。
二、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的“調皮搗蛋”
每一個學生都渴望在學習上缺的成功,都希望自己的進步能夠得到老師的贊揚。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心理上已經對自尊心有一定的自我認識,有時還會表現出強烈的爭強好勝心。作為老師應當根據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在日常的學習過程進行引導,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膽創(chuàng)新,培養(yǎng)他們敢攀高峰的堅強意志。
在信息技術課上,鼓勵學生提一些關于計算機的任何問題,利用網絡為學生解答這些問題,允許學生修改和“破壞”計算機系統(tǒng),只要能從中學到一點東西,計算機系統(tǒng)或者一個程序出錯了都是值得的,因為學生在“破壞”的過程中有所收獲了。在收獲的過程中也提高了對于信息技術科的學習熱情。
三、精心為每節(jié)課準備一個計算機小常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
”興趣是積極探索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是求知的起點,是思維培養(yǎng)和能力提高的內在動力。對信息技術課程感興趣的學生,往往都能主動學習,聽講時全神貫注,也積極參加動手實踐的活動;不感興趣的學生,則是被動應付,精神渙散,參與性不高。
在每節(jié)課的前幾分鐘時設計一個由學生輪流介紹一條計算機應用技巧或心得的教學在課程教學時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每個學生為了能讓自己的計算機“招數”贏得大家佩服的目光,學生們不但課上勇于親自探索嘗試,甚至課下還經常瀏覽各類計算機書籍,到各大論壇切磋探討,以獲取更多更實用的計算機知識。學生收集到的東西可謂五花八門、包羅萬象,有時連我這個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從教5年的信息技術教師也不得不為之驚訝,感覺到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
四、使每位學生學習上都有成就感。
在講解文字處理教學內容,讓每個學生為班級做一個黑板報,做好后讓全體同學作為評委進行評價,自行設立各種特色獎項進行評比。此外還可以讓學生給同學,家長,朋友運用學習到的信息技術手段制作電子賀卡等等。設計網頁制作的教學內容時,可以讓每個同學做一個介紹自己的'小網站發(fā)布到學校的校園網上。這樣通過各種與我們實際聯系的方式使學生既掌握了知識也提高了學習的熱情,學習的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五、充分尊重學生,煥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無論是自己的學生時代的親身體驗還是和其他同仁的交流,都發(fā)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一個學生喜歡那個任課老師,那么他對這么學科就會投入極大的熱情。如何讓一個學生喜歡自己呢?首先當然要“學高為師”,自己的知識要全面,學生任何時候求知的欲望都能滿足,他將會對老師產生敬意。其次,對待學生要平等,要充分尊重每個學生。在學習上要多鼓勵,平時上課回答問題后正確的就多夸獎,錯誤的也要鼓勵,比如:“不錯,非常好”“這個想法有想象力”多用這些煽動、鼓勵性的語言學生一定會在情感上得到滿足,從而對自主學習和這門課產生熱情。
總之,讓學生在鼓勵與贊美聲中嘗試成功,學生渴求知識,熱愛學習的激情就會提高并持之以恒。
教學是一門藝術,如何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的確需要廣大教師的苦心探討與摸索??偟恼f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方法不是單一的,枯燥的,而是多向性的,趣味性的,只要教師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注意變換多樣性的方法,課堂氣氛一定會鮮活起來,學生的學習熱情一定會得到充分的調動與舒張。
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論文篇四
師:我們以前學過了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它們統(tǒng)稱為四則運算。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師:接下來我們又要進行闖關游戲了,獨立計算下列兩道題:127+308-24636÷18×200。開始!
學生們在自備本上獨自解答,教師在黑板上解答。(2分鐘后,先做完的學生坐不住了,左顧右盼、交頭接耳,老師不得不提醒他們,明顯看出遭受批評的學生活力大幅度地下降。)。
生:(絕大多數學生舉手,氣氛不如前)。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兩道題有什么特點,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請將答案寫在本子上。
生:(寫完后,紛紛舉起了手)。
師:有誰愿意朗讀自己所寫的答案?
生:(大多數都舉手爭搶著發(fā)表意見)。
生:第一題里只有第一級運算,第二題里只有第二級運算,它們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師:(小結)很好,在一個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按照從左往右的次序計算。
生:(對照小結語,修改自己的答案)。
……。
教學反思:
這是教學《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時的片段。在教學時試圖通過“提問--思考--發(fā)現”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營造學生高參與的課堂氛圍。但從課堂實施效果來看,喜憂參半!
一、快節(jié)奏的課堂教學是引導學生高參與的基礎。
我相信,一個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隊伍里排隊等候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厭倦、沮喪”來形容。在我們的教學中,由于受“希望學生盡快掌握所學知識”的心理影響,教師往往更樂意將知識嚼得碎碎的喂給學生,期望學生都能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欣喜,所以突破難點時總愛嘮叨幾句,練習中總愿意等最慢的一個學生也把題目做完,哪怕減緩上課節(jié)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學生為本,卻不知這正是消磨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癥結所在。美國“啟發(fā)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當老師在整堂課里快節(jié)奏地講解授課內容時,學生們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教學是門永遠帶有遺憾地藝術。我們的課堂中應該以快節(jié)奏方式來維持一定的學生參與度,當我們感到學生參與程度在下降、學習活力在減弱、注意力在轉移時,應盡快向下推進課程,讓學生們感到課在不斷地推進,總覺得有事要做、有問題要思考。老師講解、問題解釋和學生練習、答寫只要有約一半的學生明白、完成就盡快變化,哪怕對反應相對遲緩的學生來說,我們也不能減慢速度去適應他們,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漲地學習積極性激勵他們趕上教學的節(jié)奏。
本片段中我根據學生已有的學習基礎,粗略地解釋了四則運算后,立即轉入闖關游戲之中,此時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兩道習題做得很快。但隨即教師的處理減緩了上課的節(jié)奏,等所有同學都做完后才提問,反應快、不安分的學生就按奈不住“等待”,左顧右盼、交頭接耳的現象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再加上老師的“提醒”,這部分學生的參與率和專注力就大打折扣,再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就很難了。
二、“提問--答寫”是引導學生高參與的重要策略。
細細品味課堂上的提問和答問,我們不難發(fā)現它關注更多地還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流,體驗快樂變成了反應靈敏、成績優(yōu)異者的專利,思考不成熟和反應遲緩者得到的永遠是“你再好好想想!”“你怎么連這個問題也不會?!焙芏鄬W生就在這種循環(huán)往復地提問與答問中磨滅了舉手回答問題的沖動,選擇了消極坐等,課堂上的“聽眾”越來越多。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年級升得越高,舉手回答問題的人越少!其實并不是他們不愿“再好好想想”,也不是他們真的“連這個問題都不會”,而是在問與答的過程中,他們得不到仔細思考、判斷的時間和空間。本片段中教師一改以往常用的“提問--答問”,采用“提問--答寫”策略,它就是讓所有的學生解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快速寫下自己的答案。答寫為所有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問題的時間,同時促使所有學生都去認真地思考。當大多數學生寫完答案,老師問“有誰愿意朗讀自己所寫的答案?”時,由于前面每一個學生都有了各自的“產品”,舉手自然也就踴躍了。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不能將答寫的重點由激活學生思維偏向檢查答案的正確與否,避免給反應遲鈍的學生過大的壓力,造成關注老師臉色比思考問題多的局面,這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是遠遠不夠的。
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論文篇五
摘要:隨著現在化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推進,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模塊越來越受到重視。初中物理實驗的過程就是要把抽象的物理知識用實驗現象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通過物理實驗的現象,學習到自然界中的本質規(guī)律。文章就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問題展開詳細討論。
物理是一門科學實驗學科,它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物理主要是通過一些可以看到的實驗現象去解釋自然界中存在的規(guī)律。因此,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育部對物理學科的考查主要以實驗的形式呈現。物理課程中的規(guī)律都是建立在實驗現象的基礎上去解釋的。教師在物理課堂上做實驗展示,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吸引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通過演示實驗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將教學課程中的實驗在學生面前進行展示,以幫助學生了解該實驗所用到的儀器,讓學生學會該實驗操作的具體步驟,這也是初中物理實驗學習很重要的內容。教育部規(guī)定學生在初中階段升高中的考試中,要對學生初中階段所學物理實驗操作過程、實驗現象以及最后得出的物理結論進行考查。這就要求初中生要對物理課程學習中的實驗操作部分特別熟悉,要能夠自己獨立完成物理實驗,并能夠獨立分析實驗現象,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實驗現象給予科學解釋。這對初中生來說要求較高,難度也相對較大。學生必須對教師課堂上所做的實驗特別熟悉,要知道每一個實驗中用到哪些教學儀器,各個儀器的用途是什么,各個儀器的使用方法,具體某一個操作過程的作用是什么,這個實驗中出現了哪些實驗現象,各個實驗現象又怎么解釋,各個實驗最終得出了什么結論。這些問題都是要求學生們熟練掌握的,平時的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思考,對遇到的問題給學生標準的解答。在做物理展示實驗時,要一邊做實驗一邊給學生講解實驗現象,可以引導學生先思考出現該實驗現象的原因,看看學生是否能夠回答出來,再給學生標準的解答,這樣可以誘導學生增強對物理現象解釋的記憶,更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做出的物理現象的解釋,通常會較長時間地儲存在學生的記憶中,這直接影響到以后學生的答題,因此教師給學生做出的物理解釋一定要用專業(yè)術語。教師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二、通過物理實驗,將生活現象引入物理課堂。
結合所學的物理知識可以聯系生活現象,課堂上所做的物理實驗只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實驗現象,它只是用來解釋存在于生活當中的一些現實規(guī)律。每一條物理規(guī)律都可以解釋一系列的物理現象。從微觀到宏觀,從微粒到宇宙的一系列現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識來解釋。從初中生物理學習的考查內容上看,更偏重于學生對生活現象的解釋,換句話說,就是要學生能夠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所見到的物理現象。同時還要掌握物理實驗所用到的一些方法以及這些方法的好處,這都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另外,物理中的一些名詞應該準確記憶,這是學好初中物理最基本的前提。將生活現象引入物理課堂,有助于加強學生對于物理知識點的記憶,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的物理學習更加貼近生活,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另外,在物理課堂上引入生活現象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物理的壓力,避免學生由于物理學習困難而產生的焦慮感。正是物理實驗使得物理課堂充滿生動而新奇的氛圍,真正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比如在進行“壓強”知識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手指分別壓住圓珠筆的兩端,讓學生感受一下哪一端的手指比較疼,從而讓學生對壓強知識有初步的認識。通過生活中的知識,可以遷移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既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也能提高教學效率。
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課堂實驗活動中。
初中物理課程中的實驗很多,內容很豐富,其中包括了聲、光、電、熱以及力學等方面的內容。大多數教師都會認為課本上面的小資料或者小卡片里提到的實驗都是小實驗,看看就可以,不需要親手去做,他們都陷入了一種誤區(qū)。正是這種小的實驗才能夠說明物理規(guī)律。這種實驗比較貼近生活,操作簡單,適合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而且實驗現象很清楚,結論容易理解。物理的實驗現象通常與生活聯系十分緊密,這很符合初中生所具有的對外界事物都很好奇的特點。初中物理課本中的實驗剛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到物理實驗的操作中,更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實驗知識的掌握,提高了學生積極學習的參與度,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更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電路這節(jié)課的內容的時候,教師把實驗器材帶到教室里,讓學生們分組連接電路,并討論在電路短路和斷路情況下的實驗現象。另外,講凸透鏡成像這節(jié)課時,教師把需要用到的光學儀器帶到教室,讓學生們分組安裝儀器,操作實驗觀察現象,每一組分別對凸透鏡成像的原理進行探討。學生們通常會對新奇的實驗現象感興趣,讓學生們積極參與到物理實驗操作過程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可以讓學生面對各種物理實驗時表現得更加自信。
綜上所述,通過給學生展示物理現象的操作過程,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引入物理課堂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課堂的實驗活動中,不僅可以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加學生的課堂記憶能力,更重要的是,做實驗這一過程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引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在講課時應該注重對物理過程、物理現象以及得出結論的準確解釋,讓學生真正地懂得實驗,熱愛實驗。
參考文獻:
[1]梁玉芬.利用初中物理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中華少年,(17).
[2]王芳.合理利用物理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64).
[3]陳虎.利用物理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
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論文篇六
論文摘要:大學基礎物理實驗,對培養(yǎng)學生掌握科研方法和思維能力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認為與專業(yè)的直接關系不大,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從改進實驗教學方法,結合專業(yè)、力求體現專業(yè)特色,開放實驗室等方面加大實驗教學改革力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基礎物理實驗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功能。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學生的就業(yè)范圍在擴大,非對口就業(yè)在不斷增多,對學生的適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養(yǎng)的人才應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yè)知識,才能適應人才流動和市場需求。為此,高等教育圍繞如何加強基礎理論、拓寬專業(yè)知識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我院基礎物理實驗在這次改革中得到了高度重視,原來沒有開設物理實驗的農林學科新增了物理實驗課,原來開設物理實驗課的理、工學科增加了實驗學時數。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多數學生尤其是農林、畜牧學科的學生對物理實驗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認為與本專業(yè)聯系不太緊密、沒用、枯燥、無味、沒興趣;而理工科學生認為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專業(yè)課程更新速度加快,新的課程設置增加,另外公共必修課的學時也在增加,相應地減少了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時間,認為物理實驗學時設置太多。針對存在這一問題,如何端正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基礎物理實驗的教學功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就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物理實驗積極性談以下自己的看法。
基礎物理實驗是學生進入高等院校接受科學實驗基本訓練的基礎,是促進學生逐步從“唯書本”向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思維方法轉變的重要步驟;它是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科學意識、創(chuàng)造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保證;是科學技術的生長點和誕生的搖籃。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不失時機地讓學生了解物理學的輝煌歷史及其對現代科學技術的推動作用。例如,物理學基礎研究與現代信息技術的關系;物理學為現代生命技術提供的裝備以及對現代生命科學的直接介入。
在實驗教學方法上應注重啟發(fā)學生科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課堂上,靈活運用啟發(fā)式、互動式教學,教師一般不做講解,根據學生的提問及實驗的進展給予個別指導,鼓勵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進行交流討論,以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讓學生在嚴肅、緊張、活躍、開放的氛圍中完成實驗的全過程,進而激發(fā)起對自然科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基礎物理實驗的教學功能。
2、保證基礎、結合專業(yè),力求體現專業(yè)特色。
基礎物理實驗室往往承擔一個學校的各專業(yè)的基礎物理實驗任務,容易形成不分專業(yè),不論施教對象,千篇一律的力、熱、電、光等傳統(tǒng)內容,缺乏反映最新科學技術成果和農業(yè)、工程技術方面的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看不到它應有的價值,削弱了學習興趣。所以必須改革物理實驗項目,更新實驗內容,打破傳統(tǒng)的力、熱、電、光實驗界限,反饋最新的科技信息,對于不同的對象,提供不同的“實驗菜譜”。即“保證基礎、結合專業(yè)”,力求體現專業(yè)特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基礎實驗內容安排上,應著眼于訓練基礎實驗技能,對于不同的專業(yè)側重面也應有所不同,如機械專業(yè)的力學實驗可多些,而自動化、電子專業(yè)電磁學實驗可多做些。結合專業(yè)的實驗則是物理知識的具體應用,應注重學生運用物理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用手持糖量儀測量果品含糖量,為果樹育種和果品分級提供科學依據;為食品加工專業(yè)開設熱電偶溫度計及應用,介電常數的測定;為計算機、電子專業(yè)增設傳感器特性的測量實驗以及開設多媒體仿真物理實驗和計算機實時采集實驗數據。這樣可以形成一個基礎與專業(yè)相融合、認識與應用相統(tǒng)一的實驗教學體系,這些實驗的開設,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開放實驗室。
縱觀當前的實驗教學“統(tǒng)的太死”,缺乏開放性。除教學計劃規(guī)定的實驗課外,學生往往沒有機會到實驗室熟悉儀器設備,動手做一些教學計劃外的實驗,更不可能搞一些實驗課題。這樣使實驗變得枯燥乏味,激發(fā)不了學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欲望,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開放實驗室,使學生在實驗教學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開放實驗室能為學生提供了自由、寬松的實驗環(huán)境,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由“被動式”實驗變?yōu)椤爸鲃犹剿魇健睂W習,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使自主實驗成為可能。自主式實驗就是在實驗教學中采取創(chuàng)造性、靈活性、動態(tài)性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即在實驗教學中增加綜合型、設計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由學生自主選擇實驗項目、自主設計實驗程序、放寬實驗時間等。自主式實驗是學生走上科技創(chuàng)新之路的“墊腳石”,它不僅可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另一方面,根據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對學習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而言,與教師的面對面交流甚至比課堂教學更為重要。開放實驗室,為學生和教師充分接觸和交流提供了機會,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使教師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掌握教學中的不足和學生的'需求,從而達到因材施教、教學相長的目的。同時學生還可學習到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的方法、作風和科學態(tài)度。
4.組織興趣小組。
為了推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組織對物理實驗有濃厚興趣的優(yōu)秀學生成立課外小組,組織閱讀有關文獻,選作一些與專業(yè)結合緊密的物理實驗,定期開展專題研討,以及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與儀器維修等。這樣不但可以引導這些學生增強科研意識,學會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較早地走上學、研結合之路;還可以帶動廣大學生對物理學學科的認識,提高學習物理的積極性。為鼓勵學生參加科研活動,學??梢栽O立學生科研基金,學生可以自立課題或參與教師的申報項目,或參加教師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對成績突出的學生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促進教師不斷拓寬知識面,了解物理學在專業(yè)領域中的應用,從而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以適應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的需要。
5.開展專題講座。
定期或不定地開展專題講座,讓更多的學生了解物理學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最新科技成果以及在工、農業(yè)生產和生活當中的具體運用。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物理學離他們并不遙遠,而且與工作、生活息息相關。例如介紹納米技術、高溫超導體的應用等。納米科技是在現代物理學和新興的高新科學技術相互融合的基礎上于20世紀80年代迅速形成和發(fā)起來的一門前沿科學技術。納米技術與傳統(tǒng)學科相結合形成了納米電子、納米機械、納米材料學、納米物理學和力學、納米生物、納米化學和納米醫(yī)學等。用納米技術或材料制造的各種家用電氣及其它家用器具的性能將會有很大提高,使生活更方便;納米科技挑戰(zhàn)能源現狀,一方面,利用納米技術能夠制造出低能耗的各種機電設備。另一方面利用納米技術還可以開發(fā)出新的能源,大幅度提高能源供給量。高溫超導體按磁化特性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利用高溫超導材料制成超導輸電線,不但可以大大減少遠距離輸電中線路上的能量損耗,而且大功率的超導輸電線可鋪設地下管道中,省去了傳統(tǒng)輸電線的架設鐵塔。用第二類超導材料制成直流輸電線允許電流密度大而且設計簡單,既安全又省錢。此外,可以借助磁場儲存電能,以調節(jié)城市每天用電高峰與低潮。在各種現有的儲能方式中,磁場儲能造價低而效率高、裝置簡單。
6.建立一套合理、科學的實驗課成績考核辦法。
實驗課成績的考核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制定合理、科學、準確的考核辦法,發(fā)揮考核對實驗教學的推動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提高物理實驗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己宿k法可以采用平時成績和期末考核相結合的評定辦法,平時成績占60%,期末成績占40%。增加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權重可以促進學生重視平時實驗,養(yǎng)成認真完成實驗報告的良好學風在期末考核中增設綜合性或設計性實驗,則能促進學生對學習過程認真思考,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創(chuàng)新之目的。
參考文獻。
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論文篇七
教學反思:課堂上要盡量調動學生發(fā)言興趣呂芝輝的工作室教學反思課堂要盡調動學生發(fā)言興趣。
我覺得,引導學生上課積極發(fā)言,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落落大方的.性格。因此,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敢于發(fā)言積極發(fā)言的習慣。這樣,使學生的思維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更加活躍,也提高了課堂效果。
如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設計說話訓練時段,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暢所欲言。同時,分層次要求學生,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要求稍低一些,可以說幾句話或兩三段內容,只要把中心意思說出來就可以了;而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我要求他們講話要有條有理,層次要分明。學生之間交流時,我鼓勵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敢于發(fā)言,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多鼓勵、引導,讓他們反復去練習。這樣,學生們上課的情緒會調動起來,發(fā)言也會踴躍。
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論文篇八
教師首先讓學生認識、了解感知新的內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達到一定的程度,為學生情感的產生夯實基礎。要想學生有的,首先必須自己得有。教師應將自己置身于那情那景中,來感染、誘發(fā)學生,觸及學生心靈,引起關愛、憎恨,從而達到一花引來萬花開的效果,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1.激發(fā)情感。
中學生知識尚淺,感受、領悟能力較差,情感難以形成和調動。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開導學生,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去分析、識別事物,自鉆自感,以形成豐富的情感。多年來的語文教學,使我充分地認識到:語文教師的情感投入更為重要,一定要在備課時千方百計地考慮如何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使他們一上課就進入角色,投入到良好語文論文的教學情境之中。
同時還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知識情境,問題情境和競爭情境,充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有新鮮感,時時處于學習的最佳情緒狀態(tài),從而產生師生間的情感溝通,使教與學升華為愉悅的情感交流。教學中的情感,往往是因課文的內容而產生的,學生對于這些新的內容大多是局外者,經歷少,未能及時產生教師所希望的情感。
為此,教師首先讓學生認識、了解感知新的內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達到一定的程度,為學生情感的產生夯實基礎。要想學生有的,首先必須自己得有。教師應將自己置身于那情那景中,來感染、誘發(fā)學生,觸及學生心靈,引起關愛、憎恨,從而達到一花引來萬花開的效果,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2.轉化情感。
情感也有好、壞之分。不是說有情感就能達到目的,就意味著成功。符合理想的、適應客觀規(guī)律、符合原則的情感,才是高尚的情感。課文中所選取內容大多是名家經典的優(yōu)秀之作,文章滲浸情感是多樣的、復雜的:悲、樂、喜、憂不一而足。這就對情感提出多樣化的形式?,F在的課文,特別是更高年級的課文對學生的情感要求更多了,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情感的轉化。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對于勒的悲慘命運,學生們深切同情。一些學生在課堂上讀完此文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同情的淚水,但我們不能滿足把學生置于這悲傷、惋惜的情感之中,必須引導:是誰造成于勒如此悲慘的命運挖出禍根,轉而對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冷漠的那種金錢關系表示無比憤恨;同時還要進一步引導學生,讓其感受到社會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那種和諧的人際關系,使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黨,勤奮學習,激勵學生樹雄心,立壯志。這里學生的悲――恨――喜――愛就是情感不斷轉化的過程。當然情感的轉化不是一說就成功的事,關鍵是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如何激發(fā)學生,讓學生的心靈經過一次次的碰撞。
3.掀起情感的高潮。
激情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參與教學很重要,教師如何抓住作者的情感發(fā)展變化投入進去與作者情感融為一體更重要。每篇文章,每個句子都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要細細體會,自己先進入角色,再引導學生進入角色。以文章飽含的真情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從而產生情感共鳴。隨著文章高潮的出現,師生情感進入高潮,課堂教學也就自然出現了高潮。定制論文例如:高爾基《海燕》最后一句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擲地有聲,是海燕的戰(zhàn)斗宣言,體現一種豪情與力量之美,是全散文詩豪壯之美最高點。讓學生自身揣摩,如何去讀,從讀中聽出學生的感情是否和作者一樣進入高潮,是否蓄積力量以最豪壯的語氣,最強烈的感情一字一頓讀完這個感情十分強烈的祈使句,并戛然而止,來體會到作品所表達的感情及濃厚的抒情性色彩,在一次次的朗讀與感悟中,從而掀起情感的高潮。
4.教師必須挖掘自身潛能,全面提高個體素質。
語文不僅是一種技能,同時還是一種文化積淀,具有深層次的民族文化背景。應試教育下的語文教學,過分強調了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整齊劃一,同樣的教師、教材、課本、教室、時間表帶來了一個同樣的答案語文論文來符合所謂的標準答案,這就抹煞了語文人文性學科的特點。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目標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為實現這一教育目標,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探討一些新的、與教學目標相適應的教學模式以體現素質教育的特征。
5.真正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教師要樹立與新的教學理念相適應的學生觀,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采取多種形式的方法和手段,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揮,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研究教學與發(fā)展的關系,把教學立足點轉向學生,不能千篇一律按一個教學模式教。而是通過學習主體本身的活動與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質和人文素質,而不是在教師的指揮下,家長的壓迫下機械從事語文學習的應考機器。
6.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一是采用多種方法,營造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環(huán)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即使簡單的知識也難以掌握。教師可以故意設置障礙,誘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二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給學生以充分的心理安全感和自由的空間,使學生進入敢于說話、敢于爭辯的學習狀態(tài)。三是改變語文學習中非對即錯的簡單化評價方法,留有創(chuàng)造空間。四是允許不同觀點的存在,如果強求統(tǒng)一,就會堵塞思維。
7.創(chuàng)設情境,使課堂成為語文積累、釋放、組合、撞擊的舞臺。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十分重視媒體的中介作用定制論文,如實物、錄音、錄像、幻燈、電腦等?,F代化教學設施的應用,使靜止、平面、單一的情境轉化為活動、立體、多維的情境,從而給學生以全方位的視聽沖擊和強烈的心靈震撼,使整個課堂成為一個巨大的教學磁場,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當前的語文教學是死板的,缺少激情,缺少活力。填鴨式封閉式強授式和分析式教學,不能真正實現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學生沒有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如果把語文學習與豐富自己的心靈世界聯系起來,語文學習才可能是件有意義的事情學習語文有什么用有學生用這種懷疑的口吻問我這個問題。論考試得分,語文遠不如數理化那樣來得直接。
摘要: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基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從課堂導入、課堂環(huán)境、實踐活動、競爭機制、學習評價等方面闡述了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措施,并對這些措施進行了詳細地探究。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模式,不斷豐富教學手段,不斷更新科學理念,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閱讀課程課堂效率的提高。本文將從提高課堂導入的趣味性,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設計豐富的實踐活動,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引入競爭機制,開展激勵性評價這幾個方面來調動學生對語文閱讀的積極性。
一、提高課堂導入的趣味性。
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充的導入分印證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句話的正確性。美國著名學者布魯姆曾說;對學習材料的好奇心,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語文教師應該將閱讀學習文章的過程變?yōu)橐粋€探索解謎的過程,運用謎語、報道、傳說、神話等材料進行引入,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朗誦《圓明園獸頭國寶流失海外多年終歸國》的新聞報道,通過新聞報道引入圓明園毀滅的主題,提問:大家對圓明園有怎樣的了解有著天價國寶的圓明園為什么會毀滅呢通過報道材料和提問,學生一下就產生了學習的積極性。因此,生動有趣的引入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熱情,這樣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就對文章的閱讀產生了興趣,求知欲的產生,能促進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
二、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課堂環(huán)境。
閱讀課堂環(huán)境包括教師教育環(huán)境和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就教育環(huán)境而言,一方面,教師要提升自身水平,多學習,多積累,了解當下的社會熱點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平時注意加強材料的積攢。將這些材料運用到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去,使得教學的內容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針對學習的不同階段的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依據實際情況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避免課堂內容單調枯燥。從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來說,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為學生搭建小組合作和學習交流的平臺。只有教學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都好了,才能讓學生愛上語文閱讀,愛上語文閱讀課堂。
三、設計豐富的實踐活動。
語文學習是一個學以致用的過程,只有教師架起知識和生活的橋梁,才能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升學生自主性和積極性的目的。教師要適當組織學習實踐活動,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例如,組織學生將課文改編成小短劇,分角色進行表演。用這種活動方式,既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又能便于學生充分理解作者的情感。再如:組織與閱讀教材內容相關的名勝景點的參觀活動,要求學生在參觀后完成表格,對比作者筆下的景觀與自己看到的景觀的異同,從而豐富學生的主觀感受,便于學生體會到作者要表達的情感。通過多彩的實踐活動,達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目的,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引入競爭機制。
傳統(tǒng)教學的缺陷在于,教師一味地講,學生一味地聽,課堂沉悶無趣,教學手段也極為單一,因此學生學習效率低下,主動性不高。通過圖片、音樂、電影、等多媒體工具,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播放記錄片《印象劉三姐》的選段,加深學生對桂林山水甲天下雋永的景觀的認識,同時也增強了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達到提升課堂效率的目的。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生生之間、組組之間進行競爭。例如,在進行閱讀學習時,看哪一組能用最少的語言更充分地概括文章的中心內容。在進行問題回答時,看哪一組給出的回答更合理,更貼近作者的意圖。以競賽的方式進行學習,從而鼓勵學生相互競爭,共同學習,不斷進步。
五、開展激勵性評價。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中遇到難題和挫折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閱讀是一項主觀性非常強的活動,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對句子或段落的有不一樣的見解也很正常,教師要對學生發(fā)表自己意見的行為進行鼓勵,來提升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例如:學習成績好,各方面較優(yōu)異的學生,通常自尊心較強,我們在糾正他們錯誤的同時,還應該合理地對其進行心理引導,避免一蹶不振的情況的發(fā)生。而那些成績較差,各方面較為落后的學生,常常因為對學習沒有什么自信,害怕老師點他回答問題,擔心說錯了會丟臉,我們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寬容耐心,引導學生戰(zhàn)勝自我,正確掌握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其學習的能動性。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語文閱讀的學習也是一點一滴不斷積累不斷完善,最后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既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在教學活動中引導者和組織者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總結: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促進學生積極提問,勤于思索。本文從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設計豐富的實踐活動,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引入競爭機制,開展激勵性評價這五種手段來調動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曲晶.關于小學語文創(chuàng)造性教學的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5).
[2]張玲玲.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學生積極性[j].讀寫算(教研版),2013,(12).
[3]劉柏林.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的創(chuàng)意[j].神州(下旬刊),2012(12).
[4]趙明杰.小學生作文積極性培養(yǎng)策略之思考[j].閱讀與鑒賞:中旬,2011(11).
[摘要]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是否有積極性是衡量教學成功與否的標準之一,也是覺得政治教學質量好壞的因素之一。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本文針對學生上課堂的積極性不高的問題,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從教師自身、學生以及課堂設計方面探討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性的有效辦法。
對于政治教師而言,能否把握課堂的教學氛圍,能否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是評價教師是否合格的關鍵所在,也是衡量學生參與度的重要的評價標準之一?,F在的教師不應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知識的傳播者和引導者。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和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能力,即如何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這是政治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我結合自己教學心得,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大家共同探討:
首先,教師自身要熱愛教育教學事業(yè)。
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熱愛教育教學事業(yè),工作上盡心盡責。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yè)就要盡力去做,注重師德修養(yǎng),保持良好的教師形象,這樣學生才能從心里認同你,并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教師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學生,愛護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他們的人格,;注意教育教學要嚴而有格,愛而有度,既反對高高在上威嚴地苛責學生,也反對為追求高滿意率而放松原則的放任自流;遵紀守法,嚴守工作紀律,不能說你要求學生不遲到,而自己有遲缺現象;另外教師應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關注本學科及教育領域的前沿動向,避免出現太多的一問三不知。教師淵博的學識,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也是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
其次要了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眾所周知,因材施教,就是根據不同的材質選擇不同的裁制方法。一個老師要教好學生,首要的任務該是了解學生,只有對學生有一個客觀的,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學生也才能更好的配合你的教學。而了解學生對一個老師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選用恰當的方法去了解學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是選擇了不合適的方法,老師很可能會失去和學生溝通的機會,也很有可能遇到被學生不信任,學生不愿或害怕與之溝通的難題,我認為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了解學生:
1.觀察法這是一種在自然條件下,隨時隨地的對學生的動作、神態(tài)、學習情況等進行的有目的的觀察。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作業(yè)情況、聽課的狀態(tài)、學生平時對教師的態(tài)度、一言一行等方面觀察和了解,做到心中有數,對癥下藥。
2.提問法這既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了解學生的一條重要途徑。有經驗的教師,通過課堂提問能夠探測到學生諸多方面情況,如本堂課學習內容的預習、掌握情況,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學習態(tài)度等等,靈活調整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消化知識。
3.課后交談這是一種了解學生內心活動的極好方式。它不拘泥于形式,氣氛更為輕松融洽,容易縮短師生距離,讓學生產生信任感,使其在無拘無束的狀態(tài)下向對方敞開心扉。教師應有熱情、真誠的態(tài)度和親切信任的語言。要尊重學生,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平等地位上,消除學生的顧慮;語言誠懇,注意傾聽,不指責教訓,不隨意打斷學生的話,講究自己的儀表、風度,以給學生盡可能完美的形象,得到學生更多的信任和尊敬。
4.通過與其他教師的交流中了解。作為任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沒有班主任全面,而學生在任課教師面前可能回展現更多的缺點,所以教師之間的交流也是了解學生的重要方式,這可以讓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做到心中有數,實時改進教法。
第三、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
回到最重要的課堂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根本上講是要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
1.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動起來。在課堂上,改變教師一言堂的傳統(tǒng)做法,做到師生互動。根據教材的內容,設計一些生活小情景,以小組為單位,團隊學習、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能力。比如在上《政治權利與義務》這一課時,設計了兩個個生活小情景,每個小組討論自己感興趣情景,然后每組將學習結果派代表上講臺進行展示。通過這樣的活動,既提高了他們上課的興趣又培養(yǎng)了他們合作學習的能力。
2.鼓勵學生主動提問,激發(fā)學生興趣。我們要在課堂上應樹立言者無畏的意識,不管學生所提問題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是幼稚的還是較有深度的,教師都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傾聽,多鼓勵、少責難。
3.開展課堂時事評述讓學生感受政治就在我們身邊。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他們普遍非常關注社會上的時政熱點,國內外大事,并以最先得到信息為自豪。針對學生的這種特點,我在政治課堂上設置了時事評述的環(huán)節(jié)。每節(jié)課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學生陳述國內外大事,并加以點評。通過時事評述,既鞏固了書本知識,又讓學生感受到學好政治課可以很好地理解社會事件,充分感受到學習政治能夠提高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4.視頻音樂的加入。例如在我的政治課中也嘗試課中穿插視頻、音樂,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注意力,改變學生長期以來對政治課枯燥無聊的看法,調動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
最后要關注課堂變化適時做出調整。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其主要弊端是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知識的呈現――灌輸――接受的教學模式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教師心中想著教案,卻沒有裝著學生。他們對學生的即興發(fā)揮、當堂靈感無動于衷、置之不理。新課程理念下的政治課堂教學,要求我們老師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涌現出來的各種信息,推動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動態(tài)生成。教師并不能預見課的所有細節(jié),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巧妙的在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的變動。課堂上的不可測因素很多,預設在實施中難免會遇到意外。或者預設超越了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力不從心,或者預設未曾顧及學生的認識特點,學生不感興趣,或者預設滯后于學生的實際水平,課堂教學缺少張力。在課堂上,不管遇到什么情況,都需要教師對預設進行適時調整,使它更加切合實際,切合課堂,切合學生。促進政治課堂的有效生成。
總之,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政治教育教學活動中來,即是新課改對我們教師提出的要求,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的有效方法。拋去傳統(tǒng),更新觀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才能讓他們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1]《中學教學參考》李琪.2010.3。
[2]《教學研究》李素華.2012.8。
[3]《考試周刊》朱慧燕.2013.7。
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論文篇九
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習慣了以“我”為中心,唯“我”獨尊。常以放大鏡看別人的缺點視自己的優(yōu)點,這是他們走向社會,走向成功的主要障礙之一。在體育教學中,人與人之間會發(fā)生頻繁的合作,一場球賽,一次接力跑,一個游戲,如果同們間沒有集體主義精神,沒有合作意識,就很難取得勝利。
集體主義精神和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要緊密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提出具體要求。例如,在籃球這個集體項目比賽中,要讓學生懂得誰上場誰替換,替換誰都要以實現最高目標為準則。一場比賽的勝利,除場上個人技能、技術的充分發(fā)揮外,主要還有同伴間的默契配合,特別是個別技術好的學生,更應該教育他們要有集體主義精神,要與同伴相互配合,切忌“單干”。比賽中,由于各種原因,隊友發(fā)揮失常甚至出現失誤都是難免的。在這種情況下,隊員之間要相互諒解,鼓勵與支持,切忌埋怨、責備,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只有具備良好的合作意識和以集體主義精神,才能相處得更融洽、親和,取得成功的機會也就更大。
體育教學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助和反饋在課堂上表現得特別的明顯,學生對運動知識的掌握和對運動技能的形式與提高,都只有通過自身活動,自覺活動,才能將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自己的認識與行為方式,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有的放矢地指導和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通過參加各項體育活動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將教師的教轉化為學生自主地學,使學生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教師的指導下,給學生以自由想象與練習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利用師生之間信息交流,給學生自主練習,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特長,提倡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勇于對教師的教進行質疑,能夠自我表現,發(fā)揮潛力。如舞蹈教學為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只教正面的示范動作,讓學生自愿組成小組,然后一同分析、研究、體驗、用集體的智慧將正確的動作遷移到背面去練習,再請其他小組的成員來再現他們共同總結出來的動作,最后大家再一次地分析、糾正、完善。通過這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學生們不僅掌握了動作,還萌發(fā)了創(chuàng)造新的舞蹈詞匯的強烈愿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活躍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上進心,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也更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
體育教師在布置學生課堂練習時可以運用競賽的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一般在競賽前先讓學生練習幾分鐘,這樣每組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就會互相督促,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形成好幫差,共同提高的氣氛。進行了比賽時,同組中的學生就會互相吶喊助威,從而促進學生間進行了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獨生子女身上存在的任性、驕縱、自私等不良個性品質,使情感得以升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個性發(fā)展。教師還可以利用不同時進行各種比賽形式,如長跑比賽、籃球比賽等,培養(yǎng)學生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同學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鍛煉個人意志和競爭意識,培養(yǎng)抗挫折的能力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
體育教學要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就應正確發(fā)揮評價的功效。正如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所說的:“要讓每一個人都抬起頭來走路?!北局@一教育目的,教師在具體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就需要用一種欣賞的眼光來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盡量用科學、規(guī)范、賞識,激勵性的語言做出評價,而少用或慎用批評、責備性的語言。教書育人的種種跡象表明,對學生優(yōu)點、長處的欣賞贊美,可以使一個人獲得心理精神上的滿足,從而使人產生輕松愉快的心情。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一個成人都有這樣的心理,何況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呢?對于他們更需要一種賞識激勵性的語言,才能保證學生持有積極的進取心和強烈的榮譽感,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如果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能用一種賞識,激勵性的語言來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學生,都能發(fā)自內心地給予學生贊美和鼓勵,那么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將會變成“聚光燈”,照亮他們的成才之路。
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論文篇十
一、發(fā)揮教師情感的積極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學生往往由喜歡一位老師,到喜歡老師所教的這一門課,再到這一門課學的很優(yōu)秀。因此,老師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對每一位學生都要充滿愛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于參與的條件。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會產生對話的欲望,課堂才能實現智慧的碰撞、經驗的共享、心靈的契合和理性的升華。師生之間這種平等的雙向交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創(chuàng)設令人耳目一新的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币虼?,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通過設置各種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各種具有啟發(fā)性的外界刺激,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激起學生要“弄懂”、“學會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欲望。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例如在《認識面積》教學時,我這樣設計,師:家里有電視嗎?有多大?生:有這么大。(學生張開雙臂比劃)。生:比教室里投影機的屏幕小一半。師:你們說的大小是指什么的大小呢?師:(出示小黑板)有它大嗎?……從而引出面積的概念。又如教學《時、分的認識》,我設計了一首兒歌引入:“嘀嗒,嘀嗒,鐺,鐺,鐺;滴答,滴答,鐺,鐺,鐺,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弊寣W生猜這是什么?同學們猜謎語的興致很高,通過這樣的引入,就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上。
三、選擇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素材,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問題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小學數學教學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將數學活動置身于真實的生活背景之中,為他們提供觀察、操作、探索、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蘇聯教育家斯卡特金認為“數學是一種傳授社會經驗的手段”。因此我們今天的數學教學要與信息社會發(fā)展的趨勢相適應。要從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的素材,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學生就會產生親切感和求知欲,形成似曾相識的接納心理,對于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學《確定位置》時,我聯系學生的課堂實際,讓他們說說自己坐在第幾排第幾個,并說說是怎樣確定自己的位置的。這樣設計更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經驗,使學生學習探索更感興趣。用上課班級小朋友做操的隊列圖片替代教材上安排的小動物圖片,使學生身臨其境,將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解決自己班級小朋友的位置問題,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在練習的設計中,除了完成書上有關的習題,還增加了一些趣味的題目,如畫一畫、猜一猜等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斷地給學生以“有趣”和“成功”的體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主地探索,自由地思考,自信地表達,在充滿情感和智慧交織的流光溢彩中,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自信心,增強了學習的動力和能力。
四、引導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于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學習時明顯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把學科特點和年齡、心理特征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愿意學、主動學。如果教師用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動手練”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很乏味,越學越不愛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形式新穎,寓教于樂,減少機械化的程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皮亞杰曾說,“兒童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fā)展?!爸腔鄣孽r花是開在手上的,動手操作活動就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展現,是經驗不斷內化、提升的過程,也是學生主動發(fā)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動手操作的課堂將成為學生探索的樂園,創(chuàng)新的搖籃。如在教學《千位數大小的比較》時,我設計了一個活動,就是在兩個紙箱里裝了很多0――9數字的紙條,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每組選出一名同學作為代表抽數字。進行比賽,決定輸贏。比賽規(guī)則:“隨意放,可調整”。學生通過用石頭、剪刀、布決定那位同學先抽,由生來抽數字,并決定放在什么位置上,每抽一個數字,我都引發(fā)學生進行一次大討論,“你想抽幾?放在什么位置?為什么?依次四輪。最后兩組學生分別抽出9865、9961兩組數字,整堂課我沒有機械地講解比較的方法,而是讓學生在不斷比較中加深對數位、計數單位、十進制的透徹理解。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去發(fā)現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設計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練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蔽覀儜粩噢D變觀念,在數學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數學真正成為學生善學、樂學的學科,讓數學成為學生了解生活、服務生活的工具,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實踐的空間或時間,才能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論文篇十一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述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書本知識,由于教學手段的落后,學生對某些抽象的東西得不到感性的認識,只能憑教師的“紙上談兵”,學生的學習往往是“枯燥無味”的。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教育家們探討各種新的教學法,但都走不出這個圈子,學生獲取信息量如同“井底之蛙”。上課時老師通過大屏幕投影向學生提出本課的中心問題,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步發(fā)展到抽象思維。對于學生難以接受的內容,軟件中設有動畫,既生動又形象,學生一見就知,學習的勁頭特足,個個都非常感興趣,學生還根據自身的能力選擇學習內容,人人都享有充分的自由,再也不會被老師牽著鼻子轉了,一節(jié)課下來學得非常輕松。
二、多層次的內容,因人而學。
在常規(guī)教學中常常出現這種現象,教師的教學總是難以合全體學生的“口味”,有的覺得老師講的問題太簡單,吃不飽,而有的則吃不消,在課堂教學中怎么樣解決這個矛盾呢?要掌握的知識放在基礎篇中學習,把擴展的知識放在難題篇中學習,這樣優(yōu)秀學生弄清基礎知識就會向難題挑戰(zhàn),他們被這些有趣的問題吸引了,越學勁頭越足,一個個疑難問題迎刃而解。對于平時反應慢的學生也不會產生畏難情緒,學生根據電腦動態(tài)顯示,調動了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機地組合展示頻率的調控,使所學知識異常容易掌握,有些學生輕松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外還試著向難題進軍,結果少數人能做出幾個較難的題目來,消除了畏難心理,極大地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起到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多種能力,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學玩結合,寓教于樂。
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創(chuàng)設情景,其目的是把學生置身于良好的氛圍之中,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寓知識教學于活動之中。使學生通過玩其喜愛的游戲活動,掌握所學知識,同時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總之,我們面臨著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對于廣大教育工作者來說,不僅僅只是挑戰(zhàn),更多的是機遇,要轉變觀念,不斷創(chuàng)新,正視現實,接受新鮮事物,為把學校教改工作全面推向高潮!
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論文篇十二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學認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蹦敲矗绾闻囵B(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從教師的“教”著手,創(chuàng)設愉悅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強調為學生創(chuàng)設完整,真實的問題情境,以激勵學生的認知需要,鼓勵學生的主動學習,生成學習,體驗學習,完整的經歷從識別目標到提出和達到目標的認知全過程。因此,情境設計有助于學生很好地投入學習,教師設置有效的情境尤為重要。
1.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寓學于樂。
“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币虼?,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就要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以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的解決為線索,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動機,誘導學生把學習新知的壓力變?yōu)樘剿鞯哪芰κ箤W生學習情緒達到最佳境界。例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時,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故事情境:幫自己設計一個圓柱體的紙箱用來存放物品,他又想裝東西多一些,又想節(jié)省些用料,班級里的4個學生聽說后,都為自己設計了一個方案,到底誰的方案比較理想呢?是否表面積大,能放的東西就多呢?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圓柱的體積”。通過這樣一個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新課的內容上。通過新課的學習,最后共同選擇了最佳方案。以生活情境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體現了課堂教學的整體性,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意識到學習是為生活服務的。學習了更多的知識,你就會有更大的本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2.創(chuàng)設懸念情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枯燥的概念,法則總是讓學生頭痛不已,背不出,記不住是最大的問題,往往教師的教總是有些給學生“灌”的感受。要避免這種“背誦式”教法,最好的方法是先提高學生的.興致,激發(fā)他們的熱情。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zhàn)意味的,懸念式的情境,把他們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時,教師先寫出一個一元二次方程“2x2-3x-4=0”,問學生這個方程有幾個實數解,經過計算后,學生回答:“有兩個。”接著教師讓每個學生自己任意準備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先自己計算一下有幾個實數解,然后來考考教師,每個同學報一個一元二次方程,看教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判斷出哪些有兩個實數解,哪些只有一個實數解,哪些沒有實數解。這時,教室里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似乎都想考倒教師。但教師對學生所報的一元二次方程能快速準確地判斷出有怎樣的實數根,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和羨慕。接著,教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解方程,能準確地判斷出一元二次方程實數解的情況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愿望。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望,這必然促使學生自覺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使情、知交融達到最佳狀態(tài)。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各種各樣的情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機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在認識所學知識、理解所學知識的同時,智力水平不斷提高。在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愿學、善學、樂學。
二、從學生的“學”入手,鼓勵“質疑”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學貴有疑”,主動學習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活動始于提出問題,讓學生敢于提問和善于提問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突破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嘗試提出一些問題,具體操作如下:
1.新知提問。
一堂課,出現了一些概念,一些新知識。同時,學生的頭腦中總會有一些疑問,而這些疑問正是他們求知的目標和方向。通過這些問題可以把新知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或許他們頭腦中的這些問題也正是新課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可以鼓勵他們提出對新概念,新知識的疑問。如:在教學“用圓規(guī)作圖時”時,在認識了圓規(guī)后,請學生對圓規(guī)這種新物品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學生提出了:“圓規(guī)只能畫圓,怎樣來作圖?”“圓規(guī)怎樣量長度?”“圓規(guī)怎樣畫一個相同的角?”等一系列有價值的問題,這些問題正是新課所要解決的知識點。然后,教師和學生圍繞這一系列問題開展學習,討論,從而完成了新課的教學。又如教學“分解因式”,出示課題后,讓學生對這個題目提問,學生也提出了:“什么是分解因式?”“怎樣來分解因式?”“學習分解因式有什么用?”等有價值的問題,由此開展新課的學習。
2.操作提問。
課堂中的操作并非是機械地動手,而是要在操作中通過動腦,思考,指導操作,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必然有問題產生,操作時產生的問題也可以讓學生提出來,讓大家一起思考,討論,解決,共同提高。如:在教學“幾何添輔助線證明時”時,出示一需要添輔助線的證明題,學生問:“這題該怎么證明?”讓大家共同討論這一問題,在大家七嘴八舌中,得出了“如果這有一條平行線”或“那有一條垂線就好了。”通過這樣的問題就可引出怎樣添輔助線。在圖形里添上需要的“輔助線”這樣就能證明了。通過操作,提出問題,共同解決,學生對學習的自信油然而生,對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有了提高。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數學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要因材施教,靈活多變,把握學生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有意識地給教學注入一些興奮劑,不失時機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作者單位:427110湖南省桑植縣上河溪中學)。
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論文篇十三
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學生不是消極被動的受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者,而是自覺的積極的參加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與水平狀況,創(chuàng)設符合和適應學生學習的情境,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去獲取知識,自覺地訓練技能,以達到教學的目的。下面就結合多年數學教學的實踐,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重視學習目的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誘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tài)度端正,是對提高學習積極性長時間起作用的因素。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結合實際,不斷向學生進行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看到數學的實際價值,誘發(fā)其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提出并說明課題內容的意義和重要性,還可以通過生活實例,知道學習到的知識能解決什么實際問題,讓其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數學學習的重要,激發(fā)和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動機。例如:學習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后,可以讓學生量出家中電視機的長和寬,然后求出它的面積;再讓學生想辦法求出學校沙池的面積。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實踐,體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從而提高學習的熱情。學生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明確學習的意義,對探求數學知識產生了樂趣,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就能一直保持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獲得優(yōu)良的成績。二、發(fā)揮情感的積極作用,強化學習興趣和信心。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數學教學中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發(fā)掘情感的積極因素,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數學活動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滿足。
1.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圍。
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于參與的先決條件。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在喜愛所教老師的前提下,才會樂于學習。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都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對數學的愛;其次,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一部分人,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卻漠不關心。
2.正確評價學生。
[1]?[2]?[3]。
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論文篇十四
教育部制訂的《普通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和教育部制訂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都明確地闡述了語文學科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認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肮ぞ咝浴迸c“人文性”并重,強調了語文課在陶冶情操、激發(fā)靈感方面的作用,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發(fā)揮語文課在育人上的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對文學語言敏銳的感知力,激發(fā)其對未知領域積極探索的精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人文素質,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力和敏銳的感知力,離不開對未知領域積極探索的精神,這些又主要體現在語文課堂上對學生積極性的培養(yǎng)。
首先,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明確,只有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與崇高的理想結合起來,才能產生真正的積極性。
因此,語文教師應滿懷深情向學生講明,并利用各種機會證明,語文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學生也懷著深情來學習語文。為此,教態(tài)應親切,營造良好的師生心理氣氛,使學生聽課如坐春風。這樣,學生能沿著教師引導的思路,在學習上孜孜以求。
如在上都德的《最后一課》時,引導學生感受小弗郎士在侵略者威逼下不能再學習祖國語言的痛苦復雜的心情,使學生把學習語言與熱愛祖國相聯系,就連平時最貪玩、怕學習的同學也深受觸動,表示要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真到“最后一課”時再來后悔就晚了。
在學習《爸爸的花兒落了》一課時,作者表現了父親對“我”嚴厲但又不乏關愛的感情,就讓學生聯想生活中長輩對自己的關懷和要求,使學生更深入理解作者表達的深沉的父愛。學生還積極討論了該如何努力回報長輩對自己的關心和期待,對學習的重要性加深了理解。
其次,要建立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師生真正做到和諧、民主、共進。
課堂上要激勵學生的表現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即時給予恰當評價,正確引導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課后可與學生談心、討論、游戲,為課堂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
上《爸爸的花兒落了》一課時,先帶領學生低聲朗誦那首驪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并鼓勵會唱這首歌的同學給大家演唱。當有位同學唱到“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時,很多同學想到畢業(yè)分別的情景,眼睛都潮濕了。他們聯系自己的經歷,紛紛回憶小學時的老師、同學,還在課后日記中寫到對老師的留戀,并把整首驪歌抄在日記中。
學生進入初、高中后,自尊心會增強,表現得特別敏感,老師批評學生時,如果措詞不當,就有可能讓學生反感,學習積極性下降,不再對這門學科感興趣,那時就難以挽回了。當平時害怕學習的同學有一點進步,哪怕只是答對一道簡單的題目、查出一個其他同學不認識的字、認真寫了一篇日記,我都會馬上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再次,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力求簡明、生動,避免累贅重復,適合學生的接受水平,學生樂于接受,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的導,要突出重點、有啟發(fā)性,使學生聽課思路清晰,以有利于發(fā)現學習中的新問題,引起學生的探索與思考。
如教學小說《藥》時,我先提示學生思考:為什么小說要以《藥》為標題?學生讀了課文,回答《藥》提示了明暗兩條線索。我又進一步追問:除此外還體現了什么?學生經過仔細閱讀、認真思考,聯系魯迅先生寫這篇小說時的社會背景,討論得出革命烈士夏瑜的鮮血做成的人血饅頭“藥”既然不可能救華小栓的病,那么就暗示在當時,舊民主主義者開出的療救藥方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是不可能真正起作用的。
再如上《林黛玉進賈府》時,讓學生著重對比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這三位主要人物的外貌描寫的異同,在學生進行比較并討論后,總結肖像描寫起到幾方面的作用:1、看出人物的性格、氣派:黛玉嬌弱、文靜、內向,熙鳳華貴、俏麗、潑辣。2、看出人物的社會地位:熙鳳好張揚、在賈府地位顯貴,寶玉則顯示出受寵的地位。3、反映觀察者的性格、愛好:通過寶玉的眼光來觀察,突出了黛玉面容體態(tài)嬌嫩柔弱、含情脈脈,反映出寶玉不看穿著而追求精神的瀟灑的性格。這樣使學生學習由淺入深,一步步遞進,適合學生的接受水平,又能使他們思考、探索得以深入。
最后,還必須改變教學方式。
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經常變換、交替,容易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如教學詩《山居秋暝》、詞《虞美人》時,我著重讓學生誦讀,在反復朗讀中感受詩詞的音節(jié)美、韻律美,再討論詩詞中的意象、抒情手法等,這樣由表及里、由一般到典型,就符合認知規(guī)律。教學《齊桓晉文之事》時,著眼于分析圍繞中心層層深入的論證方法和對孟子政治主張的評價;教《游褒禪山記》和《石鐘山記》時,則讓學生討論兩篇文章的不同。他們發(fā)現兩篇同是游記,一篇表現王安石由途中所見而引起的聯想,另一篇表現蘇軾善于考證、勇于質疑的精神。這樣更容易打開學生的思路,發(fā)現問題,提高鑒別力。教白居易的《琵琶行》時,用多媒體播放中國古典民樂《十面埋伏》,讓學生通過聽覺感受音樂的跌宕起伏,再來教學描寫琵琶女所演奏的琵琶變幻無窮的樂聲,從低沉到高昂到冷澀再到“此時無聲勝有聲”,學生與《十面埋伏》中的跌宕起伏進行聯系,更容易理解白居易文字的精妙之處。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50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