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的冰小班教案(專業(yè)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6 06:18:18
冷冷的冰小班教案(專業(yè)12篇)
時間:2023-12-06 06:18:18     小編:雅蕊

教案的編寫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教案的編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水平,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掌握好教案的編寫方法可以提高教學效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冷冷的冰小班教案篇一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于將自己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場地,粉筆。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么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么感覺?

3、怎樣才能有冰塊?

4、小結:冰是冷冷的、光滑的。很冷的田,水就會結冰。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和老師到外面去尋找有冰的地方。

2、請幼兒運冰。每人拿一塊冰放在陽光下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么?(水)。

三、欣賞冰漬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化成了什么?

2、用粉筆將冰漬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么?

冷冷的冰小班教案篇二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于將自己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地方、粉筆。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么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么感覺。

3、怎樣才能有冰塊?

4、小結: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會結成冰的。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將有冰的地方告訴大家。

2、請幼兒運冰塊。每人拿一塊冰塊在陽光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么?

三、欣賞冰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塊化成了什么?

2、有粉筆將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么?

但由于現在的氣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這樣的雪景;父母長輩的過度關愛,怕受傷、怕凍壞、怕生病,也使孩子們享受不到玩雪的樂趣。而在《冷冷的冰》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給了幼兒與雪、與冰的親密接觸。當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冰塊放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小手親自摸一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時,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膽地伸出手,來來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還一直嘀咕著:“怎么這么硬呀?”;有的孩子膽怯地用一個手指,輕輕地觸碰了一下;還有的孩子根本就沒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辭地說:“我爸爸、媽媽說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冷冷的冰小班教案篇三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于將自己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地方、粉筆。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么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么感覺。

3、怎樣才能有冰塊?

4、小結: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會結成冰的。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將有冰的地方告訴大家。

2、請幼兒運冰塊。每人拿一塊冰塊在陽光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么?

三、欣賞冰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塊化成了什么?

2、有粉筆將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么?

大自然的水、雪、冰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玩具”,在這個玩的過程中,又有千變萬化的科學知識隱藏其中,利用孩子們身邊感興趣的“冰”來引導他們探索、發(fā)現、學習和玩耍。活動中幼兒不僅學習了科學知識,還知道自己動手操作和探索,對科學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真是受益不淺啊。

冷冷的冰小班教案篇四

1.能自己動手探索冰的特征。

2.對玩冰感興趣。

1.觀察過室外結的冰。

2.每人1只小碗,碗里有1小塊冰。

3.3—4盆熱水。

1.感知冰的特征。

·提問:小碗里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的?

·幼兒將冰拿在手上看看、摸摸、玩玩。

提問:冰是什么顏色的?

摸在手里有什么感覺?(滑滑的、冷冷的)。

冰掉在水泥地上會怎么樣?

2.感知冰的變化。

·提問:現在你們的手上有水嗎?

·請幼兒把冰拿在手上握緊,過一會兒看看有什么變化。

提問:手上現在有水了嗎?水是從哪里來的?

·配班老師端來3—4盆熱水,幼兒將冰放在熱水里,繼續(xù)探索冰的變化。

提問:冰有沒有了?冰到哪兒去了呢?

3.討論:還有什么辦法能讓冰變成水。

建議:

此活動后可引導幼兒做結冰實驗。(回家用一個小瓶裝點水放在外面,第二天觀察水結冰了沒有。)。

評價:

1.對玩冰感興趣,能認真地進行實驗。

2.會用語言和別人交流。

但由于現在的氣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這樣的雪景;父母長輩的過度關愛,怕受傷、怕凍壞、怕生病,也使孩子們享受不到玩雪的樂趣。而在《好冷的冰》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給了幼兒與雪、與冰的親密接觸。當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冰塊放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小手親自摸一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時,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膽地伸出手,來來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還一直嘀咕著:“怎么這么硬呀?”;有的孩子膽怯地用一個手指,輕輕地觸碰了一下;還有的孩子根本就沒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辭地說:“我爸爸、媽媽說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看著孩子們的表現,我覺得這次的教學活動安排是正確的,因為在我們印象中再普通不過的冰,在幼兒的眼中,成了陌生的“玩具”,成了不可觸摸的“禁地”,也成了無法想象的“危險品”。我想這都是大人過度保護的結果吧!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鼓勵不敢與冰塊親密接觸的幼兒,拋開顧慮,開開心心地做游戲,讓他們在玩樂中進一步了解了冰、認識了冰、喜歡了冰,也通過切身體驗,學到了許多知識,讓孩子走進了有趣的冰的世界!

冷冷的冰小班教案篇五

1.感知冰的各種特性。

2.嘗試利用工具積極探索,感受探索的樂趣。

3.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吹風機、錘子、餐刀、熱水袋、熱水,內含一顆糖果的冰塊若干(同幼兒數)。

一、導入1.出示大冰塊,激發(fā)孩子參與的熱情,初步感知冰塊的特性。

提問:你們看這是什么?摸摸看,你有什么感覺?(教師手持冰塊讓每個小朋友先摸一摸,進行初步感知)你們能看見大冰塊里有什么呢?(糖果)2.教師小結:原來冰塊是透明的,我們可以看到里面有一顆糖。

提問:你們想吃冰塊里的糖嗎?怎么才能把糖果取出來吃呢?(幼兒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的辦法。)二、介紹工具師:老師幫你們準備了很多工具,我們來看一看都是些什么。(重點介紹電吹風及各工具的使用安全)三、幼兒嘗試1.幼兒自己取冰塊,教師引導孩子觀察冰塊,進一步感知其特性。

提問:你拿的冰塊摸起來有什么感覺啊?(冰冰的、涼涼的、硬硬的、滑滑的)2.幼兒取工具,嘗試將冰塊中的糖塊取出。

2.小結:小朋友們很聰明,都利用工具從冰里取出了糖,我們來給自己鼓鼓掌。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冷冷的冰小班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認識桂花,知道桂花的顏色、形狀和香味等。

2、知道桂花是秋天開的花。

3、嘗試畫一畫桂花。

活動準備:

1、室外桂花樹的場地,桂花的圖片,圖畫筆和畫畫本人手一份。

2、小朋友對桂花的香味和顏色有了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激發(fā)好奇心:這段時間,小朋友有沒有聞到一股香香的氣味,誰知道這氣味哪里來的?

出示桂花的圖片,認識桂花。這是什么花?它長什么樣?

教師帶領小朋友念童謠:金桂樹,開金花,銀桂樹,開銀花,開金花,開銀花,秋風一吹,香萬家。

2、帶領幼兒外出觀察桂花。

站在樹下聞聞花香。

提問:

桂花樹的香味來自哪里?

桂花的形狀、顏色是怎樣的?

除了這種顏色的桂花,你還看見過別的顏色的桂花嗎?(如幼兒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教師可事先可準備不同顏色的桂花樹枝供幼兒觀察。)。

3、你們想把這漂亮的桂花畫到紙上嗎?教師示范如何畫桂花。

教師邊示范作畫,變強調桂花的特征,如形狀,顏色。

4、幼兒嘗試作畫。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作畫。

5、欣賞美麗的桂花。

將幼兒畫好的桂花放在桌子上或柜子上,供大家欣賞。(鼓勵幼兒將桂花圖片送給家人或中大班的哥哥、姐姐)。

冷冷的冰小班教案篇七

1、感知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知道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2、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學習探索空氣的簡單方法。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關心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重點難點重點:

感知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知道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難點:

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學習探索空氣的簡單方法。

活動準備。

1、玻璃杯、玻璃缸;

2、毛巾一條;

3、背景音樂;

4、袋子、氣球。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要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磕切⊙劬梢醋屑毩?!

2、教師: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還是濕的呢?來,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樣的毛巾?。渴菈K干毛巾。

3、教師:這是什么呀?(杯子)老師現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們猜一猜毛巾會不會濕?(請你說一說)。

(二)引出空氣原理。

1、教師:老師再來變一個魔術,這是什么?(毛巾)這是什么?(杯子)我們也要把毛巾放進杯子里面,這次老師是斜斜地放進水里,小朋友仔細觀察哦。看一看會發(fā)生什么現象。(氣泡產生)小朋友,猜一猜毛巾有沒有濕呢?(請你說說看)。

(三)身邊捕捉空氣,初步感知空氣。

2、教師:老師捉了一袋子的空氣,你們也想來捉捉空氣嗎?老師幫你們每人準備好了一個袋子,都有了嗎?現在我們把袋口張開,來捉捉空氣,捉好后要捏緊袋口,舉起來,我看看,誰捉空氣又多又快?(表揚幼兒)。

3、教師:現在我們把袋口慢慢張開,用眼睛看一看空氣,你能看得見里面的空氣嗎?(看不見)對,空氣是看不見的。那么袋子里的空氣有顏色嗎?(空氣是沒有顏色的)。

4、教師:(用同樣的方法來捕捉)袋口張開,用你的小鼻子聞一聞空氣是有沒有味道的呢?(對,空氣是沒有氣味的)用你的小手伸進袋子里去摸一摸,能摸到空氣嗎?(空氣是摸不到的)。

(四)周圍捕捉空氣,加強對空氣的認知。

1、教師:我們到別的地方去捉空氣好不好?試試能不能捉到空氣?(帶領幼兒到各個地方捉空氣,播放背景音樂)。

2、教師:好,請小朋友把袋子收回來,我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你是從哪里捉到空氣的?(你告訴旁邊的小朋友在哪里捉到空氣的,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原來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也摸不著,因此小朋友通常認為我們周圍沒有的東西,實際上空氣是的確存在的。我們用小手扇一扇空氣,有什么感覺?說明空氣是存在的,流動的。

(五)與空氣寶寶做游戲。

2、教師:如果氣球小說明我們吹進去的空氣是多還是少呢?老師給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個氣球。(幼兒操作,個別指導)吹好了以后捏緊你的氣球。

3、教師: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氣球最大,說明他吹進去的空氣最多。誰的氣球最小,說明他吹進去的空氣最少。好了,氣球寶寶累了,我們讓它在邊上休息一下。

(六)保護空氣,爭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2、教師:我們人需要空氣,動物呢?花草樹木呢?它們也需要空氣,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空氣。如果沒有空氣會怎么樣呢?會無法生存。

3、教師:我們雖然離不開空氣,我們需要怎樣的空氣呢?是干凈的空氣還是受到污染的空氣呢?如果我們吸進了不干凈被污染的空氣就會生病,對我們的身體就不好,所以小朋友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空氣,保護好我們的環(huán)境。垃圾能不能亂扔,能不能隨地吐痰,爸爸抽煙了,我們應該怎么對他說?我們還可以怎么做呢?我們來看一看別人是怎么做的好不好?小朋友說說他們在做什么?(幼兒說一說)他們在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來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讓我們的空氣更加清新干凈,我們吸入干凈的空氣,我們的身體才會棒棒的,身體才會健康。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好玩的空氣》通過看得見的實驗和游戲,讓幼兒親子體驗空氣力量的存在。為了能有序的進行活動,我在活動場地安排上進行了調整,設為第一活動區(qū)和第二活動區(qū),利用場地的標記讓幼兒熟知游戲規(guī)則,能有序的、有目的的進行探索。為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激發(fā)孩子的探究欲望,我通過設計的三個游戲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發(fā)現,感知空氣力量的存在。在幼兒自主的探究中,引導幼兒發(fā)現空氣的秘密。從活動現場來看,我覺得游戲環(huán)節(jié)還是有點凌亂,需要做適當的調整。教師的語言還要更加游戲化、情景化,帶領孩子們玩起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冷冷的冰小班教案篇八

1、引導幼兒體驗玩水的快樂。

2、激發(fā)幼兒的合作和創(chuàng)造意識。

3、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初步感知水的特征。

塑料水盆若干;大、中、小透明杯子(大杯盛清水、中杯盛牛奶、小杯盛醋);玩水材料:空礦泉水瓶、毛巾、塑料袋、小籃子等。

一、引出課題。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

4、提問:你怎么知道這里面藏的是水寶寶?你是怎么找出來的?誰是什么顏色?什么味道的。

5、教師小結: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

6、請小朋友告訴水寶寶以后不要再調皮了,并把水寶寶送到水媽媽的身邊。

教師小結:水是透明的。

二、幫水寶寶搬家。

1、老師:水寶寶都找到了,水媽媽怎么好象還有心事,我們再一起問問她:“水媽媽您怎么還是不高興?”錄音:我的一些孩子要搬家,我又沒辦法幫他們,怎么辦呢?老師:我們來幫水寶寶搬家好不好?錄音:那太好了,你們若幫水寶寶搬完家,我就告訴你們一些水寶寶的`秘密。

2、教師介紹材料:出示各種材料,幼兒說出其名稱。要求孩子幫水寶寶搬家時,可以用這些材料,也可不用:如:用兩手捧水等,看誰想的辦法好,再幫水寶寶搬家時,還要注意觀察、發(fā)現水寶寶的秘密。

3、幼兒操作,(先往小籃子里搬)教師巡回指導。

4、老師:拿起小籃子看看,里面有沒有水寶寶?他們到哪里去了?(幼兒回答)教師:他不能住在這里,他會流出來的,那干脆我們就把水寶寶搬到這個小動物盆里吧,看那一組的小朋友最先搬完。

5、幼兒操作。

7、個別提問,問題同上。

8、小結:誰會流動。

老師:水媽媽剛才說的這些,其實我們早就知道了,小朋友真了不起,為自己鼓鼓掌。

四、游戲:快樂的小溪流,并提問有關水的特性的問題(復習鞏固)。

簡單介紹水的用途,并教育幼兒節(jié)約用水。

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于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因此,整個活動以幼兒的親自感知、操作、擺弄為主。如:看一看、嘗一嘗、聞一聞,幫水寶寶搬家等,了解水的特性,同時由于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fā)現水會流動的特性。所以活動中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借助這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小班的幼兒特別喜歡聽故事,把東西擬人化,賦予他們感情、思想,于是我就把水比喻成水寶寶和水媽媽,利用幫水媽媽找孩子、幫水媽媽的孩子搬家等情節(jié)把整個活動串起來,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容。

冷冷的冰小班教案篇九

1、知道冰的特性,并通過操作活動,了解冰和水之間的不同點和關系。

2、引導幼兒對事物的特征進行大膽的描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fā)幼兒探索水變化的興趣。

1、課件-觀察冰塊。

2、每人1小塊冰,半碗水。

3、幾盆熱水,抹布。

一、觀察冰塊,感知冰的特性。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冰森林的小動物們來這里做客,它們都住在一個特別的小房子里。

請你來看一看,猜猜這個特別的小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它是什么樣的?

你還可以摸一摸,有什么感覺?你覺得它像什么?

2、啟發(fā)幼兒說出冷冷的、冷冰冰的、光滑的、硬硬的.、沒有顏色、透明的等等。

二、發(fā)現冰和水的關系,并比較它們之間的不同。

1、教師:我們的手上有什么呀?水是從哪里來的呢?

哪里不一樣呢?

比的時候請你注意:不要把碗里的水灑到外面,如果手弄濕了,你可以在抹布上把手擦干。

3、師生共同小結:冰比水冷,冰是硬的,不會流,能抓起來,水是液體,不能抓起來。

三、感知冰的變化。

要想一個既方便、安全,又不會傷害到小動物的辦法。

(引導幼兒說出把冰放進熱水中。)。

2、教師:我們現在就來試一試,旁邊已經準備好了幾盆熱水,

請你自己選一盆,如果一盆水的周圍已經有很多人了,你還要不要擠進去?

小朋友把冰塊放進水里的時候,請你拿好繩子,手不要碰到熱水,會燙手的。

3、提醒幼兒操作時注意觀察冰塊的變化,看看冰變成什么樣子了?

四、結束。

教師:現在我們可以和小動物們一起做游戲了!

冷冷的冰小班教案篇十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于將自己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場地,粉筆。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么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么感覺?

3、怎樣才能有冰塊?

4、小結:冰是冷冷的、光滑的。很冷的田,水就會結冰。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和老師到外面去尋找有冰的地方。

2、請幼兒運冰。每人拿一塊冰放在陽光下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么?(水)

三、欣賞冰漬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化成了什么?

2、用粉筆將冰漬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么?

但由于現在的氣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這樣的雪景;父母長輩的過度關愛,怕受傷、怕凍壞、怕生病,也使孩子們享受不到玩雪的樂趣。而在《冷冷的冰》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給了幼兒與雪、與冰的親密接觸。當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冰塊放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小手親自摸一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時,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膽地伸出手,來來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還一直嘀咕著:“怎么這么硬呀?”;有的孩子膽怯地用一個手指,輕輕地觸碰了一下;還有的孩子根本就沒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辭地說:“我爸爸、媽媽說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看著孩子們的表現,我覺得這次的教學活動安排是正確的,因為在我們印象中再普通不過的冰,在幼兒的眼中,成了陌生的“玩具”,成了不可觸摸的“禁地”,也成了無法想象的“危險品”。我想這都是大人過度保護的結果吧!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鼓勵不敢與冰塊親密接觸的幼兒,拋開顧慮,開開心心地做游戲,讓他們在玩樂中進一步了解了冰、認識了冰、喜歡了冰,也通過切身體驗,學到了許多知識,讓孩子走進了有趣的冰的世界!

冷冷的冰小班教案篇十一

36個月前的寶寶感知經驗少,表象貧乏,思維的直覺行動性以及對自己活動的控制和小肌肉發(fā)展還不完善,動手操作的能力較差,支配能力差。因此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且能使畫面產生較好效果的塑料瓶,在小熊吹泡泡的情景下,既能較容易地操作,又能讓幼兒輕松獲得成功,而且還能使畫面產生很好的效果。

1.認識紅、黃、藍3種顏色,對色彩產生敏感。

2.在家長的指導鼓勵下,愿意自己動手畫畫。

3.感受活動的樂趣。

物質準備:

泡泡槍,人手一份畫有熊貓吹泡泡形象的作業(yè)紙,各色(紅、黃、藍)顏料,沒有瓶蓋的塑料小瓶若干,抹布。

經驗準備:

寶寶有過吹泡泡的經驗。

(一)教師用泡泡槍打出五顏六色的泡泡,引起寶寶的注意。

1.引導寶寶觀察泡泡的形狀與顏色:"看,這是什么?"(泡泡)。

2."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呢?"(圓圓的)。

3."有一只小動物也喜歡吹泡泡,他是誰呢?""教師出示印有熊貓吹泡泡圖案畫紙:"原來是一只可愛的熊貓,熊貓可喜歡吹泡泡了!今天我們和他一起吹泡泡好嗎?"。

(二)教師示范用小瓶瓶口蘸上顏料在畫紙上印泡泡。

1.邊印邊說:"紅泡泡、黃泡泡……"。

2."泡泡圓圓的,小心不能讓他破哦!"。

3.給予寶寶更多有關泡泡的經驗。

4.提示幼兒換顏色作畫時,應用抹布將瓶口抹干凈,再蘸其他顏色。

5.提示家長:盡量讓寶寶自己操作,不要過多干預:在家中要多給寶寶涂涂畫畫的機會。

(三)寶寶自主選擇工具印畫泡泡。

教師巡回觀察寶寶的操作情況,鼓勵寶寶蘸取不同的顏料印畫泡泡,表揚"泡泡"印花的有多有好的寶寶。

(四)展示作品,引導寶寶相互欣賞。

本次活動在開展之前,請家長帶孩子玩吹泡泡的游戲并觀察。

冷冷的冰小班教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

1、感知冰的特征,知道冰塊是水變的,冰又能變成水,并能用語言表達。

2、有探索冰變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冰塊、毛巾、熱水、大盆子、冰花、紙。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小結:水遇到冷會變成冰。

二、引導幼兒感知冰的特征。

1、幼兒第一次玩冰。

提問:有什么感覺?(冷、滑)。

2、再次玩冰(引導幼兒壓衣服、壓冰兩者進行比較)。

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硬)。

3、(紙和冰進行比較)冰是什么顏色的'?(透明)。

4、小結。

三、冰的融化。

2、實驗:熱水和冰。

“如果有很多冰,有什么辦法讓它馬上變成水?老師給冰請來了好朋友,請小朋友把冰放在大盆子里。管好自己的冰,看看冰碰到好朋友后有什么變化?”老師到熱水,引導幼兒觀察。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豐富詞:融化)。

3、老師這里有許多冰,請小朋友把它們拿到太陽底下去,看看它是怎么樣變化的?

四、延伸活動。

1、幼兒到室外觀察冰的變化。

2、幼兒觀察冰花,教師講解冰花的制作過程。

3、請幼兒回家制作冰花。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發(fā)展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而科學活動最能有效地讓孩子們實現探索、發(fā)現的愿望,讓孩子們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的所隱藏著的奇特奧秘。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54295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