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論文(專業(y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6 13:25:02
初一地理論文(專業(yè)18篇)
時間:2023-12-06 13:25:02     小編:LZ文人

寫總結可以激發(fā)我們對于學習和工作的熱情和動力。結合案例和實例進行說明。這些范文反映了不同人不同時期的總結風格和方式。

初一地理論文篇一

1、地理位置:亞洲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西部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為界與歐洲相鄰,西南以蘇伊士運河為界與非洲相鄰,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以白令海峽為界與北美洲相望。(圖6.2p2)亞洲的地理分區(qū):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2、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注意不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南極洲和北冰洋)。

3、地形與河流: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勢影響,發(fā)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圖6.5p4,結合圖認真完成第5頁的活動題)。

4、亞洲之最:

(3)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發(fā)源于中國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歐洲],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亞馬孫河)。

(4)亞洲面積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俄羅斯];世界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

5、氣候:亞洲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

初一地理論文篇二

摘要: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改革對教材內容做出了較大改動。七年級上冊主要講述的是世界地理,而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在每一章的總結中加入了“課堂活動”的小結性總結。而教師正好可以借助這個活動板塊,對章節(jié)知識做進一步的梳理和總結,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教材更新;學習能力;培養(yǎng);提升。

新課改實施以來,初中課堂的教學不再像以前一樣,以知識教授為中心,而是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方面。而“課堂活動”這一教學教材的改革,正好應對了課改施行的適應對象,讓教師有的放矢。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新時代的義務教育,越來越強調學生的個人能力。然而傳統(tǒng)教材中,基本上只強調了知識概念的教學重點,基本上沒有將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列入考慮范圍之中?!凹埳险劚钡慕虒W,始終是沒有多大益處的,而“課堂活動”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讓學生在學習到地理知識的同時,將知識加以運用鞏固,同化為自身的知識。

在學習了“全球資源分布”的內容以后,“課堂活動”中要求學生就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面對自然災害的態(tài)度以及當下的一些熱門資源問題作出討論。這種收集資料的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他們對相關時事增加了解。有很多學生依據韓國的地理特點,分析了如何將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充實了他們對資源分配的了解。而關于自然災害,學生接觸較多的資訊就是關于地震的,所以對地震發(fā)生的原因、地球板塊的運動、各個地震帶的分布以及受災地的拯救措施和房屋抗震能力都做了詳細的調查。

作為銜接階段,初一的地理課程中還有很多相對學生來說比較難理解的學科術語和地理現象。在介紹“經緯度”的有關概念時,筆者充分利用了“課堂活動”的教學板塊,“自造地球儀”活動的開展,讓學生通過對大地球儀的'仔細觀察,畫出五大洲的基本版圖,通過學生的自我思考、觀察、分析和總結,了解經緯網的構成。親力親為地動手實踐,讓學生對地理概念的學習更加牢固。

二、有利于在學習中聯合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的學習習慣。

現代的教育理念,越來越重視生活細節(jié)在學習過程中占有的比例。這個教學理念強調的重點就在于生活和知識之間的相互滲透,將“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貫徹到底。生活實際的融入,能夠讓學生增進對地理知識學習的鞏固,同時拓寬知識面。不讓知識變成應付考試的書面內容,而要成為能夠在生活中得以運用的工具之一。課堂教學效率不僅要靠考試成績來判斷,更是要通過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來評判。比如,筆者在分析了教材內容之后,設置了一個“家鄉(xiāng)變化我觀察”的課外活動,讓學生結合家鄉(xiāng)的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工農業(yè)在近些年的發(fā)展狀況等,寫一篇調查報告。這一學習任務的布置,讓地理課程很好地貼近了生活實際,培養(yǎng)了學生對地理知識運用的學習習慣。

這樣的學習方式,將知識學習和生活實際做了很好的結合,讓地理知識的學習變得不再枯燥,而學生也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培養(yǎng)自我學習的能力,擴寬了知識學習的視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有利于加強學生圖形識別的地理學習能力。

地理知識的學習,從來就離不開圖形識別能力。地理圖形在某一程度上,能夠將一些地理特性通過簡單直觀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初中地理教師如果想發(fā)揮這一教學“利器”的最佳功效,就要培養(yǎng)學生對圖形的識別能力,其實這也是地理知識的學習基礎。教師對七年級教材下冊,第六章“亞洲”的介紹中,除了用文字對亞洲的地理面貌和自然環(huán)境進行講述之外,還設計了一些需要開動腦筋的課堂活動,比如,從教材提供的地形走勢圖中找到華北平原或青藏高原的具體位置,并依據給出的圖形說出它們的海拔高度,再從各個平原的走勢中,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分析,得出亞洲整體呈“中間高,四周海拔逐步降低”的梯形特征。

總體來說,初一年級的地理課程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作出相應的教學模式調整,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以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為教學目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地理課程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保庭春。優(yōu)化地理概念教學。提高地理學習效率[j]?,F代閱讀:教育版,(24)。

[2]林志偉。淺談初中學生地理興趣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30)。

[3]宋祥菊。談初中地理學習興趣的激發(fā)[j]?,F代閱讀:教育版,(19)。

初一地理論文篇三

本節(jié)教材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是學習陸地和海洋的基礎與鋪墊。本節(jié)教材內容包括海陸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線三部分內容。

1、海陸分布:教材利用文字和圖從兩方面來說明世界海陸分布及其特點,使學生了解“地球”“水球”稱謂的依據。

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從大陸、島嶼、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說明通常情況下,人們把全球陸地劃分為七大洲。通過“讀圖”,分別認識七大洲的名稱、大小和位置,進而通過文字和圖來介紹連接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線。另外,還通過“活動”來啟發(fā)學生用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示大洲基本輪廓,引導學生通過輪廓來認識各大洲。四大洋:首先說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陸地分割,又相互連通。然后介紹了四大洋的名稱,進而通過圖表對比四大洋的大小,最后通過“閱讀”介紹大洋、海、海峽。

3、各大洲的分界線:利用圖片來說明各大洲的分界線。

學生已經學習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經緯網、五帶的劃分和地圖等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已經涉及到若干本節(jié)課的內容,尤其是前幾節(jié)中出現的地球人造衛(wèi)星照片、半球圖等,使學生具備了學習本課的基礎,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傊灰右赃m當的情景創(chuàng)設、問題引導和學法指導,就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預期的效果。由于初一的學生在小學中已學過一部分地理知識,所以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并不陌生,但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認識等方面都存在著欠缺與不足,針對這些情況,在學習時主要利用地圖和學生的參與,培養(yǎng)讀圖分析能力,并指導學生用“圖上記憶法”記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

知識目標:用地圖說明全球海陸分布特征在地圖上能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等。

在地圖上能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悟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歷程。

1、地球表面海陸面積比例。

2、識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3、七大洲的名稱、面積排序。

4、四大洋名稱、面積排序。

1、識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2、海峽的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新授課。

教法:講授法,讀圖分析法,討論法,啟發(fā),互動,提問?

學法:學生緊跟老師的思路,學會分析地圖,及時動手記筆記。

教具使用:多媒體課件,大洲輪廓圖卡片、地球儀、地理圖冊。

(一)導入新課。

我們居住在這個美麗星球上可是我們真的了解它么?接下來跟著老師一步一步的探索和了解地球吧。同學們,你們知道的中人類第一個乘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人是誰呢?(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那中國第一個登入太空的`宇航員又是誰?(楊利偉)。

播放ppt,展示太空中拍攝的地球的圖片。提問:看這張圖片有沒發(fā)現什么特點?

那么人類給地球起名字的時候,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

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員,當你在太空中遨游的時候,你會發(fā)現地球上有什么?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板書)。

1、設計目的:以加加林、楊利偉等事跡提出地球像一個水球的觀點,使學生感覺真實,既創(chuàng)設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景,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二)講授新課。

步驟一:世界海陸分布。

教師:翻開課本26頁,我們一起來看下p26圖2、1“世界海陸分布”,學生觀察海洋和陸地的面積后回答:“海洋面積大還是陸地面積大?”

學生:(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2、教師;通過看p26圖2.2“世界海洋和陸地面積比較”,我們是不是清清楚楚的看到海洋和陸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快速記憶,七分海洋,三分陸地(地表的海陸分布:海洋:71%;陸地:29%)(板書)。

教師提問:觀察地球儀說明,南北半球海洋和陸地的分布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略。

教師:世界海陸分布并不是均勻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上的,而是陸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邊說邊在地球儀上指示)。

人們沒有交流,海洋被視為天地的盡頭,他們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目的: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談談對地球名稱的看法,不是讓學生爭議地球的名稱是否科學合理,而是通過學生討論、運用地球儀和地圖求證,加深對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認識。)。

3、教師:下面閱讀下書本“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歷程”部分,談感想。

學生:略。

(目的:了解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艱苦歷程,知道我們今天能夠從課本上認識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大勢,這是無數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險家、外交使節(jié)拼搏奮斗和科學探究的結果,培養(yǎng)勇于探索的精神。)。

步驟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2、首先,讀課本圖2.5,認識下“大陸、半島、島嶼與海洋”

(課件展示)大陸:指地球表面面積廣大的大陸塊;

半島:指陸地延伸進海洋的部分;

島嶼:指與大陸分離,面積較小的陸地;

海洋:面積廣大且包圍大陸的水系。

初一地理論文篇四

摘要: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改革對教材內容做出了較大改動。七年級上冊主要講述的是世界地理,而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在每一章的總結中加入了“課堂活動”的小結性總結。而教師正好可以借助這個活動板塊,對章節(jié)知識做進一步的梳理和總結,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教材更新;學習能力;培養(yǎng);提升。

新課改實施以來,初中課堂的教學不再像以前一樣,以知識教授為中心,而是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方面。而“課堂活動”這一教學教材的改革,正好應對了課改施行的適應對象,讓教師有的放矢。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新時代的義務教育,越來越強調學生的個人能力。然而傳統(tǒng)教材中,基本上只強調了知識概念的教學重點,基本上沒有將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列入考慮范圍之中?!凹埳险劚钡慕虒W,始終是沒有多大益處的,而“課堂活動”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讓學生在學習到地理知識的同時,將知識加以運用鞏固,同化為自身的知識。

在學習了“全球資源分布”的內容以后,“課堂活動”中要求學生就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面對自然災害的態(tài)度以及當下的一些熱門資源問題作出討論。這種收集資料的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他們對相關時事增加了解。有很多學生依據韓國的地理特點,分析了如何將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充實了他們對資源分配的了解。而關于自然災害,學生接觸較多的資訊就是關于地震的,所以對地震發(fā)生的原因、地球板塊的運動、各個地震帶的分布以及受災地的拯救措施和房屋抗震能力都做了詳細的調查。

作為銜接階段,初一的地理課程中還有很多相對學生來說比較難理解的學科術語和地理現象。在介紹“經緯度”的有關概念時,筆者充分利用了“課堂活動”的教學板塊,“自造地球儀”活動的開展,讓學生通過對大地球儀的'仔細觀察,畫出五大洲的基本版圖,通過學生的自我思考、觀察、分析和總結,了解經緯網的構成。親力親為地動手實踐,讓學生對地理概念的學習更加牢固。

二、有利于在學習中聯合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的學習習慣。

現代的教育理念,越來越重視生活細節(jié)在學習過程中占有的比例。這個教學理念強調的重點就在于生活和知識之間的相互滲透,將“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貫徹到底。生活實際的融入,能夠讓學生增進對地理知識學習的鞏固,同時拓寬知識面。不讓知識變成應付考試的書面內容,而要成為能夠在生活中得以運用的工具之一。課堂教學效率不僅要靠考試成績來判斷,更是要通過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來評判。比如,筆者在分析了教材內容之后,設置了一個“家鄉(xiāng)變化我觀察”的課外活動,讓學生結合家鄉(xiāng)的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工農業(yè)在近些年的發(fā)展狀況等,寫一篇調查報告。這一學習任務的布置,讓地理課程很好地貼近了生活實際,培養(yǎng)了學生對地理知識運用的學習習慣。

這樣的學習方式,將知識學習和生活實際做了很好的結合,讓地理知識的學習變得不再枯燥,而學生也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培養(yǎng)自我學習的能力,擴寬了知識學習的視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有利于加強學生圖形識別的地理學習能力。

地理知識的學習,從來就離不開圖形識別能力。地理圖形在某一程度上,能夠將一些地理特性通過簡單直觀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初中地理教師如果想發(fā)揮這一教學“利器”的最佳功效,就要培養(yǎng)學生對圖形的識別能力,其實這也是地理知識的學習基礎。教師對七年級教材下冊,第六章“亞洲”的介紹中,除了用文字對亞洲的地理面貌和自然環(huán)境進行講述之外,還設計了一些需要開動腦筋的課堂活動,比如,從教材提供的地形走勢圖中找到華北平原或青藏高原的具體位置,并依據給出的圖形說出它們的海拔高度,再從各個平原的走勢中,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分析,得出亞洲整體呈“中間高,四周海拔逐步降低”的梯形特征。

總體來說,初一年級的地理課程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作出相應的教學模式調整,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以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為教學目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地理課程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保庭春。優(yōu)化地理概念教學。提高地理學習效率[j]?,F代閱讀:教育版,(24)。

[2]林志偉。淺談初中學生地理興趣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30)。

[3]宋祥菊。談初中地理學習興趣的激發(fā)[j]?,F代閱讀:教育版,2012(19)。

初一地理論文篇五

知識目標:(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面積所占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的特點。

(2)分清大陸、半島、島嶼、大洲、海、海峽。

(3)、運用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4)、能簡單地說出大洋與海的區(qū)別,記住四大洋的名稱、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點。

能力目標:(1)、能看懂簡單的地理統(tǒng)計圖,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統(tǒng)計圖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學會繪制簡單幾何圖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輪廓及相互位置關系。

(2)、構建七大洲的基本輪廓特征和空間分布特征,能夠在地圖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動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報告的撰寫能力的培養(yǎng)。

情感目標:(1)、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嚴謹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逐步體會學習和生活必須具有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

重點:海陸分布情況,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識記和相對位置的空間關系。

難點:學生空間感的建立。

關鍵點:靈活運用地圖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對位置關系及海陸分布是關鍵。

教學媒體:地球儀、地圖冊、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知識目標:1.了解全球海陸面積比較,海洋和陸地分布的特點。

2.理解大陸、島嶼、大洲、洋、海、海峽等的概念。

3.通過讀圖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學會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輪廓。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對地球表面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興趣和科學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1.全球海陸面積比較,海洋和陸地分布的特點。

2.大陸、島嶼、大洲、洋、海、海峽、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分布及突出特征。

教學難點:海陸分布情況及學生的觀察力和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讀圖分析法。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設疑,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叫地球叫的很習慣,順理成章,但是有人卻偏偏認為,叫“水球”才合理。為什么呢?引導學生看圖,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總結:通過看圖可以很容易的發(fā)現,地球總是以藍色作為主色調的,這說明,除了我們腳下所踩的陸地外,地球上面積更大的是廣袤的海洋。

讀圖,分析衛(wèi)星圖片或各種地圖上的顏色。

思考、看地圖交流,小組代表發(fā)言。

過渡,對新舊知識承上啟下。

對所學知識形成系統(tǒng)印象,將孤立的知識點穿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海洋與陸地的分布。

組織游戲,任意拋出一個有海陸輪廓的氣球狀地球儀,接住時記錄右手大拇指接觸到的是陸地還是海洋,拋接10次以上,統(tǒng)計接觸到的海洋和陸地的面積。做游戲、統(tǒng)計,得出結論:地球上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海陸面積比為7:3。學看世界海陸面積比較(餅狀圖)引起學生興趣,直觀、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指導學生讀圖總結地球上水多于陸。

提出疑問,調動學生好奇心;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陸地與陸地的差別,海洋與海洋的差別:

介紹:大陸:面積廣大的陸地;。

島嶼:面積較小的陸地。

大洲: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

大洋:海洋的主體部分,離大陸較遠,面積廣闊,深度多在20xx米以上;海:海洋的邊緣部分,靠近大陸,面積小,深度淺。海峽: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通過閱讀書上的課文及教師的講解理解各概念的含義,并落實到圖上。

文字與圖結合。加深對概念的認識。

對大洲有個完整的認識。

板書設計海洋與陸地:1、地球、水球。2、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大陸、島嶼、海峽、大洲、大洋、海。

七大洲:名稱、面積大小、輪廓、分布。

四大洋:名稱、面積大小、分布。

初一地理論文篇六

精心選一選(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50分)。

1.本初子午線是()。

a.180°經線b.西經20°經線c.東經160°經線d.0°經線。

2.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地球是球體形狀的是()。

a.晝夜交替現象b.日、月星辰,東升西落c.水往低處流d.登高遠望。

3.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我國陸地最低處吐魯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

a.8693米b.9003米c.8690米d.9000米。

4.地球五帶中,熱帶一溫帶的分界線是()。

a.南北極圈b.南北回歸線c.赤道d.30°緯線。

5.經過測算,地球的平均半徑為()。

a.6357千米b.6378千米c.6371千米d.40000千米。

6.下列各種類型地形圖中能夠直觀地表示地面某一線段上地勢起伏的是()。

a.等高線地形圖b.地形剖面圖c.平面示意圖d.分層設色地形圖。

7.當圖幅一定時,繪制一幅青神縣地圖,若選用的比例尺越大,則()。

a.所繪范圍越大b.圖上內容越簡略c.比例尺大小與內容無關d.圖上內容越詳細。

8.一年中,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的這一天是()。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9.下列敘述中,不是地圖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b.方向c.圖例d.等高線。

10.在畫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指向標的箭頭指向()。

a.東方b.南方c.西方d.北方。

13.德國科學家魏格納認為,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結的一塊大陸,后來原始大陸才逐漸分離,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這一學說被認為是()。

a.板塊學說b.地心說c.同心說d.大陸漂移假說。

14.下列語句描述中,說明氣候的是()。

a.東邊日出西邊雨b.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c.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d.四季如春。

15.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是()。

a.從赤道向兩極遞增b.從赤道向兩極遞減c.從北向南遞減d.從北向南遞增。

16.一般山地迎風坡多雨,背風坡少雨,是受什么影響()。

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c.地形因素d.人類活動。

17.阿拉伯國家居民大多信奉()。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蘭教d.喇嘛教。

18.我縣新修的眉青路兩旁,已有許多新建的房屋、工廠,這主要是什么原因()。

a.水源b.地形c.土壤d.交通。

19.某地區(qū)人口的出生率為1.2%,死亡率為0.6%,自然增長率是()。

a.2.1%b.0.3%c.0.6%d.0.5%。

20.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人種是()。

a.黃種人b.黑種人c.白種人d.棕色人種。

21.西亞、北非、我國大西北,人們居住應重點考慮()。

a.交通b.地形c.土壤d.水源。

2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發(fā)達國家人口多,國內生產總值高b.發(fā)達國家人口少,國內生產總值高。

c.發(fā)展中國家人口少,國內生產總值低d.發(fā)展中國家人口多,國內生產總值高。

23.中國于2003年10月,首次發(fā)射了載人太空飛船,這次成功發(fā)射,使得中國成為第幾個發(fā)射載人飛船的國家()。

a.第一個b.第二個c.第三個d.第四個。

24.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其總部設在()。

a.日內瓦b.瑞士的洛桑c.雅加達d.紐約。

25.2000年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有()。

a.7個b.8個c.9個d.10個。

答案:

以上對七年級地理上學期期末考試題一的練習,相信同學們對上面的知識點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識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初一地理論文篇七

本學期我任教七年級6個班的地理教育教學工作。一學期來兢兢業(yè)業(yè),扎實刻苦,圓滿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好的實效?,F歸納如下幾個方面:

一、認真分析,積極制定切實可行的學期教育教學計劃。

本學期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導下編寫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本人承擔七年級幾乎整個年級的地理教學任務,希望該年級學生通過一學年的學習,了解了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技能。但由于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基礎較差,并且地理是中考選擇的科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更何況我還是一名非專業(yè)老師,這樣給我?guī)砹撕艽蟮膲毫Α?/p>

分析和了解學生以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對以前的學習進行分析,通過與原來所任教的教師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通過初考檢測成績的名次,分析同學們的學習效果;從與同學們的交流、交談中,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真實呼聲和感受。七年級學生是剛從小學畢業(yè),所以在初中第一年的學習中一定要給他們打好基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我把以前教育教學得失進行一個回顧、歸納,找出在教育教學中出現的缺憾,避免老問題再次出現;把具有積極意義的教育教學思想、方法發(fā)揚,形成具有個性的教育教學風格。另一方面,對學生入學的成績進行分析,通過與學生的溝通及間接了解,對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有了一個粗略的印象。為本期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把好了脈,明確了本期的教育教學重點。

二、認真?zhèn)湔n、上課,細致批閱作業(yè)。

(一)一堂好課,前提還在于備課的質量好與壞?!跋蛩氖宸昼娨|量”,離不開夜以繼日的研究教材及學生、查閱資料、學習各種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手段。由于第一次接觸新教材,對教材的思想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把握不足,所以,我經常為了備好一堂課,不厭其煩的問同事,尤其向那些在地理教學中積累豐富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從他們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到圖書室查找資料,到網絡上查找各種媒體等,為上好一堂課竭盡所能,付出了許多的精力,也為課堂良好教學奠定了基矗因此,每次課堂下來,我都有種充實的感覺,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汗水沒有白流,同學們開心的笑容是我最大的鼓勵與快樂。

(二)精講精練抓提高。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了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系和思維方法。

及解題思路,避免了面面俱到、拖泥帶水等一些問題。在本學期的第五章內容《發(fā)展與合作》講解中,我重點交給學生們如何總結歸納教材內容,把比較煩雜的內容梳理清楚,從四個方面了解各個國家之間的差異,最后又回到各個國家地位是平等的,這樣本章內容條理究非常清楚,學生也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做到精癬精練,對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地指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了復習效率。

(三)認真對待每個同學的作業(yè),因材批閱每位同學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每一個班級的學生數都在四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業(yè)就是一項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yè)本,我沒有覺得是一種負擔,而深感責任之重,是一種使命。對成績差的同學的作業(yè),我更顯得認真仔細。要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的關愛,作業(yè)是與他們最直接的交流、與溝通。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我很少劃“×”,對于錯題我只是在題的旁邊劃上“?”,或者給一些提示性的評語以及告知學生應該怎樣避免錯誤。對他們的每一次進步,我都不吝筆墨,用鮮紅的話語對他們進行表揚、鼓勵,使之成為他們進步的起點、臺階。期中考試結束后,有些學生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了改變,變得厭學了。這樣作業(yè)便成為我與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我給了他們更多鼓勵的話,也談到了我得期許,希望他們在期末的考試中能取得好成績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安慰。在最后一次的作業(yè)中,我的批語是“現在進入復習階段,以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投入到期末的復習當中,為了自己的夢想加油!”。

(四)地圖訓練抓能力。學生地理成績的優(yōu)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地理圖表的理解、分析、運用能力的高低。在這學期的教學中,我在上課的時候都要把世界地圖掛在黑板上,從一開始我就給學生強調地圖的重要性,也在不斷的教學中培養(yǎng)他們讀圖分析能力。尤其是在12月份的地理期末模擬測試中,我命題重點以讀圖分析為主,就是讓學生明白,地理教學尤其是世界地理教學必須學會識圖。教學中我善于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地圖知識,重點掌握最基本的地圖閱讀和使用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圖像思維能力,掌握讀圖技巧,將所學知識落實到地圖上。熟練地掌握圖文轉換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相互聯系,完成對地理事物的準確定位,對重要大洲和重要國家的準確位置的掌握。

三、深入教研教改,加強校本研究,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

1、積極進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學習、與運用實踐。

現正值教學改革的新時期,一場教育的革命正在興起,尤其以新教材為代表的教育教學思想蓬勃發(fā)展,只有融入這時代的步伐,都能適應教育的發(fā)展。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教改的活動,把學習的方法應用到實踐中來。本學期學校的公開課,我也積極的參加。

在整個公開課的活動中,我學會了聽課;學會了評課;學會了備課;學會了講課;學會了我知道我學到的這些只是皮毛和其他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沒有辦法相比較??墒牵@是一種進步,一種來自內心最深處的喜悅油然而生?!靶坳P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以后工作和學習中去我將會更加積極、主動,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新的教學中。

2、學以致用,課程整合,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模式。

“科學技術是一生產力”,運用平生所學,才物有所值。我大膽償試,積極進行地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學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學實效。

一學期的努力沒有白費在期中期末考試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給了我很大的鼓舞,使我知道“只有付出,才有收獲。”付出的多收獲的也多!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以滿腔熱情付諸于教育事業(yè),爭取取得更好的好成績!

初一地理論文篇八

摘要:課堂導入是最為有效的切入課堂的方式之一,也是高中地理課堂上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課堂教學的實際開展中,課堂導入因為方法眾多,且能夠迅速的將學生的狀態(tài)進行轉換,所以被多數高中地理教師所青睞。只要在地理課堂中對課堂導入進行靈活的應用,就能取得較為顯著的導入效果。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導入;巧設懸疑;媒體渲染。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課堂導入是極為重要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是課堂開始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依照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對課堂導入進行靈活的設計,使課堂導入在具備個性的同時,也具備一定的共性,從而全面的將課堂教學進行激活。也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一開始就引起學生的關注,使學生的注意力在三五分鐘之內就集中起來,迅速的進入到課堂學習的狀態(tài)之中,從而將課堂教學的各種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進而促使課堂學習氛圍向著良好的方向發(fā)展。但是正是由于課堂導入的靈活度極高,因此課堂導入的方式眾多,所以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進行綜合考慮,然后選出最適宜的課堂導入方法進行運用。

故事導入是課堂教學中最為常用的導入形式之一,也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導入形式之一。故事有人物有情節(jié),一般都較為完整的敘述了一件事或一個過程,最易被學生所接受,能夠迅速的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將其帶入到和故事相關的情景之中,讓學生受到全方位的刺激。高中生的思想已趨近于成熟,顯得比較活躍,但是其好奇心仍然較為強烈,因此對故事的接受較快,反應也較為明顯。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開始前,使用故事作為引導來進行課堂導入,能夠對學生的思維起到很好的激發(fā),并將學生的想象力激活,特別是一些學生從來沒有聽過的陌生地理故事,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一下子就將注意力放到故事上面來了,使學生不光是從故事從獲取了一些和教學有關的地理信息,還激起了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更為投入的進行地理學習,對地理中的一些現象、概念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從而形成良好的地理學習習慣,這對培養(yǎng)學生地理綜合素養(yǎng)是有重要意義的。

例如,在進行《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這一章的學習時,就可以《狼圖騰》來作為開場,里面寫了知青陳陣在內蒙的一些事兒,也寫了人類不恰當的放牧、狩獵、農耕,導致草原荒漠化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主人翁陳陣多次隨著牧民一起遷徙,就是為了找到新的草場,只是和以往不同的是,離開的草場并不是等來年恢復后再去,而是因為已經沒有草,只剩下沙子而被荒廢了。此時就可趁機告訴學生內蒙荒漠化的土地面積從2009年開始,正在人們的治理下逐年減少,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著。這樣學生被故事吸引住了注意力,然后再聽見教師講內蒙古的土地荒漠化有所緩解,這就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其對地理知識有了繼續(xù)探索下去的動力,想要搞清楚荒漠化的原因和荒漠化面積減小是因為什么。這個時候教師就能順利地將學生引入到教材的講解之中,讓學生對“荒漠化”一詞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從而學習到相關的地理知識。學生通過教師講訴的故事對內蒙古大草原有了新的認識,知道了內蒙古大草原綠色不是其唯一的顏色,還有我們大家都不喜歡看見的荒漠的黃色也同樣存在于大草原之中,讓學生開始對如何保衛(wèi)大草原的綠色進行關注,這樣就使得學生的學習思維被成功的激發(fā),從而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就自然而然的'高了起來。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是朱熹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雖然短短十字,卻倒出了學習的真諦,說明了質疑是學習的必要態(tài)度之一,學生只有在學習中保持一定的自主思維能力,對教師所教授的內容要聽,也要敢于進行質疑,這樣才能真正主動的學到知識,而不是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高中地理的課堂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合理地進行質疑,同時也要巧妙的設置一些帶有懸疑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對教學的內容進行質疑。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探究來完成學習,在學習到相關的地理知識的同時,也豐富自己對于地理學習的認知。高中地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同時,也要進行不斷的學習,要搶在學生的前面對教材進行全面細致的把握,將教材搞懂搞透,從而對教材進行更為深入的挖掘,并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考慮其中,設置一些有懸疑的問題,誘使學生去對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在思考、討論、歸納、總結的過程中完成對地理教材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將相關的地理知識進行內化,從而將這些知識真正的掌握。當然,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懸疑問題設置時,要注意將問題落到實處,從地理教學的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進行問題設置,并引導學生根據教材的設置情況來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讓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問題的解決之中,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激發(fā)。

當前的教育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設備已經基本達到了全覆蓋,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導入中,多媒體教學導入也是方法之一。高中地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便捷和信息量大的特點,為學生的課堂導入提供更多的可能,讓學生通過多元化的導入材料的運用,在聲光電的“三維”刺激下,迅速的進入到課堂教學的狀態(tài)之中。因為,直觀形象的教學視頻、豐富多彩的教學圖片、奇妙有趣的教學文檔等等,都能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進行有效的展示,所以學生能夠更為有效的接受課堂導入的相關信息,并且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更容易被激發(fā)起來,從而使得高中地理課堂能夠很順滑的切換到課堂教學的狀態(tài)之中。

例如,在學習《行星地球》的相關內容時,由于天體的可全面觀測性較弱,學生無法較為直觀的對天體進行觀測,就更不用說對天體運行軌道的觀測了。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導入的手段,用一段3d模擬的視頻,將各大天體的情況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同時還可以以動態(tài)圖形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天體的運行軌道,從而讓學生能夠以一種較為直觀的方式對天體進行觀察,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該部分的知識。

一次優(yōu)質的課堂教學導入,往往伴隨著的是一次成功的課堂教學,正是課堂導入這一優(yōu)美的樂章,才奏響了課堂教學的序曲,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更為深入的了解,在課堂氣氛得到全面活躍的同時,使課堂教學得以順利的開展。

初一地理論文篇九

南方的水汽源源不斷冷暖交匯點處于北京上空。

暴雨量級了。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和強盛的西南暖濕氣流在華北一帶劇烈交匯,因此,這一帶產生了強降雨。此次天氣系統(tǒng)覆蓋了整個華北地區(qū),冷暖空氣的交匯點恰好處于北京上空。并且,持續(xù)幾天的悶熱給京城積蓄了充沛的水汽,北京以南的水汽又源源不斷地輸入,將空氣濕度送至飽和,為降雨營造了良好的水汽條件。

二.熱島效應。

城市化增加降雨量下墊面熱力大促使云系新生,城市化導致的熱島效應,也是加大雨量的因素之一。早在2002年,美宇航局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謝潑德博士就發(fā)表過論文稱,受熱島效應影響,城市地區(qū)氣溫有可能比周圍郊區(qū)或農村高出0.56℃至5.6℃。這些多余的熱量會破壞城市空氣循環(huán)的穩(wěn)定,并有可能促進降水云層的形成,使降雨量增多。城市化的發(fā)展,改變了城市的下墊面,地面熱力比原先大。這導致城區(qū)氣溫難以回落,水汽無法流失。

在此次降雨過程中,正是由于地面熱力大,產生對流運動,使得云系不斷地新生和發(fā)展,加大了降雨強度。不過也有氣象專家認為,城市化進程對降水的影響有著非常復雜的物理機制,因此,尚不能斷言像北京這種特大城市,城市化進程是造成降水時空分布特征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

我認為,這次北京暴雨災害給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影響,無論是自然原因還是人為因素,市政府都應該即使找到緩解這個問題的辦法。同時應該加強北京的排水系統(tǒng),使洪水暴雨來臨時不會無法排水。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一地理論文篇十

在素質教育中,各門學科都應該受到重視,各學科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正確對待每一門課,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素質,推動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地理是高中的一門基礎課,但是,在眾多的高中學習科目中,地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長期以來,地理被放到了副科的位置之上,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在平時,應該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語數外、理化生的學習之上,地理學習不重要,也不需要深入理解,只要在考試之前結合課本簡單看看,記住相關的內容就可以了。即使學不會地理也沒有關系。由于學生對地理學習存在著誤區(qū),導致學生們在地理課堂上表現不積極,地理課堂的教學氣氛沉悶,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不高。

地理是一門重要的學科,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首先自己要認識到地理學習的重要性,擺在地理教學的位置。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向學生逐步滲透地理學習的重要性,綜合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地理教學工作,以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

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組織課堂教學,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呢?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學實踐,談談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舉措。

(一)教學方法單一。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過分注重“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不能做到“教”和“學”的有機結合。這種“重知識傳授”,輕“學生能力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模式,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更不能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單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到厭倦、乏味,學生在課堂上不能集中精力聽教師講課,自然不會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對地理學習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

一直以來,許多學生和家長都地理學習都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他們認為,地理學習不重要,沒有給予學習地理的充足時間。及時在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時,他們也是根據教材和教師的講解進行進行機械記憶,不能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進行知識的學習,由于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導致地理學習的效率低下。

(三)學生的認知及思維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地理知識包括的內容廣泛,有些地理知識比較抽象。由于高中生的生活閱歷有限,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也沒有發(fā)展成熟,在學習地理時,對于一些不熟悉,尤其是抽象的地理知識難以理解,在地理學習上遇到了攔路虎,削弱了他們地理學習的興趣,影響力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運用直觀教學法進行地理課堂教學。

高中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對于形象的事物他們最感興趣,印象也更深刻。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直觀教學法,以便于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在地理課上,教師可以使用地理圖冊、地理掛圖、圖片、實物等為學生再現地理現象,進行直觀教學。通過直觀教學教學,能夠讓學生從生動形象的畫面中獲得感性認識,學生對感性認識進行處理加工之后,最終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形成理性認識。運用直觀教學法進行教學時,還可以把問題深入淺出的為學生講解清楚,學生在理解知識時會感到更容易,教師講解起來也更加方便,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地理課堂教學。

多媒體技術是輔助課堂教學的先進手段,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進行地理教學時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把地理場景更加生動、形象的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讓學生感到興奮,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多媒體技術能夠把教學內容以豐富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由于多種展示形式相結合,學生感到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教學內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學習《地球的公轉》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把“地球繞日運動”、“太陽光照射地球示意圖”等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能夠把眾多的信息生動、有序的展示給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輕松,興趣更濃。

(三)理論聯系實際。

地理是一門實用的課程,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身邊的許多地方都要用到地理知識。單純按照課本講解地理教學內容,就會使地理課堂變得空洞,脫離實際。在地理教學中,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既能夠幫助學生輕松理解地理知識,又能夠促使學生把所學地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為了更好地做到地理知識的學習和生活實際相結合,教師就要深入研究教材,從中挖掘出地理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有聯系的部分。在平時,教師還要多讀書看報,關心時政熱點,以豐富自己的知識,以便于把教學內容和生活更好地結合起來。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手段豐富多樣,每種教學手段都有著自身的優(yōu)勢,我們不能單純的評定哪種教學手段的優(yōu)劣。只要是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就是有效的。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要找到當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問題尋找解決對策。只有找到正確的教學方法,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從而構建出高效的課堂。我相信,只要教師不斷努力,一定能夠發(fā)揮出教育在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初一地理論文篇十一

”可見高中地理課程的復雜與困難。課堂上往往是教師講得淋漓盡致,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導致學生對高中地理課程產生了厭倦的情緒。教師達不到地理課程教學的目標,學生也學不到地理的知識。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培養(yǎng)地理課堂注意力的有效催化劑。因此,教師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高中地理知識的興趣,要把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效地結合起來,采用靈活新穎的教學方式,要讓學生從頭到尾對高中地理課程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很多學生認為地理太難學,因為又要背又要記,十分枯燥,對地理不感興趣。這時我們就要對學生說:“學習地理知識可以讓我們對地球有所了解,可以增長我們對自己國家的大好河山的認知,也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祖國的、家鄉(xiāng)的地理環(huán)境,地理知識在生活中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它還能使我們更好地了解世界,擴展我們的胸懷,能在我們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帶我們游遍世界,能上高山下海底。”這樣能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地理的重要性和學習地理的好處。例如,教師在開始講課之前,在黑板上掛圖,由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曾有學者對學生講了個案例:我們的地球好比一輛遠途旅行的汽車,這輛汽車規(guī)定成員是50億人,我們給這輛車準備了相應的燃料,給乘客準備了食物等生活必需品,如果在旅行的途中,我們無限制、無規(guī)劃地亂搭乘客,汽車就會嚴重超員,車上備用的東西遠遠滿足不了需要,結果不到目的地燃料就會被耗盡了,汽車會中途停下,或者是車子底盤變形,輪胎也可能會爆破,在缺食缺水的情況下,會導致客人死亡。這樣一則故事激發(fā)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思考,就會令他們產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使課堂達到積極活躍的氣氛。

在傳統(tǒng)概念的教學方式下,多數地理教師在課堂上大多采用黑板、粉筆、地圖等方式為學生講解高中地理知識,教師取代了學生的位置,成為了課堂的主體,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那這樣的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地理知識的特點是內容多,比較繁瑣,知識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教師在地理課程教學中,采用現代多媒體手段,可以更加直觀、更加動態(tài)地展現地理現象,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課堂學習中解脫出來。

初一地理論文篇十二

本學期我擔任的是七年級3個班的地理教學工作,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主要經驗和收獲。

1、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

在地理教學中要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狀態(tài),經過認真的分析、思考,才能體會教材中蘊含的知識,產生探索地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地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鼓勵他們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學時盡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激發(fā)學生興趣。

重視學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fā)進行教育。同時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給予了耐心幫助,鼓勵他們通過一系列的探索活動去發(fā)現結論,如地理名稱、概念、事實、原理等,使他們基本達到教學要求。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采取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參加學習過程,并且注意將知識內化為不同的層次,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取得成功。同時,鼓勵學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種假設和預見,充分尊重他們的思想觀點,使學生敢想敢干,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學要以讀圖、分析為基礎。引導學生聯系身邊的實際進行分析,能夠使學生對地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通過一學期教學,使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識圖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2、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識的多少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學中注重方法的傳授。地理概念和規(guī)律是地理知識的核心內容,培養(yǎng)學生關注地理現象,引導其從現象的觀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學習地理規(guī)律。既而對規(guī)律的發(fā)現過程產生興趣,避免靠單純機械記憶的方式學習地理,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對重點的概念和規(guī)律要使學生學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發(fā)揮他們在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識的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要求其過高過急。

3、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教學中應注意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幫助學生通過熟悉的現象理解所學地理知識。如氣溫在冬夏季節(jié)的分布規(guī)律,降水的分布,天氣預報等等。讓學生知道地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學試驗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習地理的興趣和信心。

4、應通過讀圖、學生練習和課堂討論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在討論中,教師要做必要的講解。做練習時,要求學生弄清地理事實,獨立思考,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能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

5、考核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檢查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在重視考試的同時也要形成對學生多方面的評價而不是僅停留在成績上。

6、適當課后作業(yè)幫助知識鞏固。大多數學生能夠及時按質按量按時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yè),但也存在不少學生作業(yè)完成不及時質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況。

今后應注重思想教育,加強輔導,端正部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二、存在問題及改進方法措施。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如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一節(jié)課下來,總覺得原來會的還會,不會的還不會。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教的有新意,有時內容講解不靈活,沒有吸引力,致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第三,關于課堂管理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對于部分學生擾亂課堂的行為制止不力,根源在于和學生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

在以后的教學中,努力做到:

1、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重視地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

3、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

4、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多與家長溝通交流。

總之,我要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學工作??偨Y經驗,查找不足,爭取在新的學期,取得好成績。

20xx年x月x日。

初一地理論文篇十三

本學期我兼擔任的是初一級5個班的地理教學工作,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工作做如下總結:

1、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

在地理教學中要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狀態(tài),經過認真的分析、思考,才能體會教材中蘊含的知識,產生探索地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地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鼓勵他們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學時盡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激發(fā)學生興趣。

有余力的學生,采取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參加學習過程,并且注意將知識內化為不同的層次,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取得成功。同時,鼓勵學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種假設和預見,充分尊重他們的思想觀點,使學生敢想敢干,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學要以讀圖、分析為基礎。引導學生聯系身邊的實際進行分析,能夠使學生對地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通過一學期教學,使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識圖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力,對重點的概念和規(guī)律要使學生學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發(fā)揮他們在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識的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要求其過高過急。

3、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教學中應注意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幫助學生通過熟悉的現象理解所學地理知識。如氣溫在冬夏季節(jié)的分布規(guī)律,降水的分布,天氣預報等等。讓學生知道地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學試驗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習地理的興趣和信心。

4、應通過讀圖、學生練習和課堂討論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在討論中,教師要做必要的講解。做練習時,要求學生弄清地理事實,獨立思考,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能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

5、考核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檢查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在重視考試的同時也要形成對學生多方面的評價而不是僅停留在成績上。

況。今后應注重思想教育,加強輔導,端正部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如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一節(jié)課下來,總覺得原來會的還會,不會的還不會。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教的有新意,有時內容講解不靈活,沒有吸引力,致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在以后的教學中,努力做到:

1、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重視地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

3、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

4、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

總之,我要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學工作??偨Y經驗,查找不足,爭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績。

20xx年x月x日。

初一地理論文篇十四

本份試卷單選題就占了40分,這些題目都是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中的基礎,選擇題考查的知識,有一部分題目基礎性強,如第1、4、6、17、18、19、20題,只要學生記住了知識點、稍加用心即可得分。還有一部分,重視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題目較靈活,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讀圖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如第2、3、5、7題。當然,關鍵是要細心、靈活,死板、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讀圖,題多變,并賦予不同的問題情境。

地理離開了地圖,那就不叫地理,地圖才是地理的重頭戲,本份試卷中讀圖分析占了70多分,主要考查了學生的'讀圖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該試卷強調地理讀圖能力的考查,特別是圖文轉換能力的考查,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簡單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試題有一定的靈活性。有的問題情景創(chuàng)設,不是教材直接的內容,但運用所學知識,都能靈活解答。本試卷考察的方面從一般讀圖到實際應用,可謂面面俱到、靈活多變、無所不考,從而全方位地考查學生地理學習情況,由此可見命題人的良苦用心。

二、學生在試卷中出錯較多的題。

(一)單選題:第1、4、6、17、18、19、20等小題考查知識的識記能力,答題情況比較好一些。第2、3、5、7小題錯得多的原因是讀圖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基礎掌握不夠牢固,審題不仔細造成的。

(二)綜合題:第一個綜合題主要考察七大洲、四大洋的有關知識。但本題沒有直接填圖,而是把此知識寓于情景之中,因此,有一部分同學沒能理解題意,故失分較多。第二題考查了等高線的有關知識,情景相對簡單,故失分較少。第三題屬于連環(huán)題,既考查了學生的讀圖能力,又考查了讀圖表的能力,有些同學由于讀題不認真,致使一步錯,步步錯。故失分較多。

讀圖分析題:盡管這些是教師在講課中多次強調過的題,但仍有部分同學出錯,實屬不該。許多同學由于對地圖不熟悉,導致答案五花八門,亂七八糟。最后一題,多數學生此題得了滿分。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對于每一個知識點都應多加強調,告訴學生會怎樣考查這個知識點,引起學生的注意。

結合本試題的難易度,本次考試成績沒有達到預期成績。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應該說,不管是學生個體之間還是班級之間,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平時教學中就有所反映,那些分數較低甚至不及格的學生大多都是平時課堂上的“陌生人”,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從自身方面分析,我認為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還需更加周全,照顧到不同興趣點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進活動,只有參與教學活動才能有收獲,有長進。

其次,學生對知識的系統(tǒng)性掌握還比較扎實,還不能熟練地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在以后的教學中,基礎性的知識還是應該多提、多問,做到及時復習、及時鞏固。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p>

初一地理論文篇十五

【內容摘要】思維品質反映了每個個體的智力或思維水平的差異。本文結合思維品質的特點及旅游地理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分析了從激發(fā)學生興趣入手、充分利用中國旅游資源分布圖、設置障礙、模擬情境等教學方法,探討如何在學科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以達到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培養(yǎng)學生將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的能力。

教學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所學專業(yè)的應用能力,最終達到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高。中國旅游地理是職業(yè)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yè)的核心課程,承擔著向學生傳授旅游工作所需的文化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將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的能力,和其他學科一樣承擔著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任務。該門學科不僅涉及地理學的諸多知識,而且還涉及到同旅游有關的學科,如社會學、民俗學、地質學、建筑學、宗教等眾多學科。學習中國旅游地理,不但可以掌握中國旅游地理基礎知識和技能,樹立較強的空間地域意識,并且能夠在豐富多彩的自然美景中陶冶情操,使學生樹立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學生在光輝璀璨的中華文明中受到啟迪,激發(fā)愛國熱情,成為具有現代服務與管理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本文將結合教學實例探討旅游地理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一、旅游目的地景區(qū)實地講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最活躍因素之一。旅游地理知識本身具有豐富性、趣味性、實用性、綜合性、多學科交叉的邊緣學科特點,對學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使旅游地理的教學活動貼近學生的生活,把教學活動同學生今后要從事的旅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如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今后從事的工作有更直觀的體驗和感受,通常要安排一次旅游目的地景區(qū)實地講解。教師在旅游景區(qū)講解時要做到講解全面,從地理知識、景區(qū)歷史沿革、文化背景等方面聲情并茂地進行現場導游講解,使學生增加對旅游地理課程的興趣和熱愛。在教學手段的使用上,配合景點講解,教師還可以將錄制好的、圖文并茂的景點視頻發(fā)到班級qq群里。在景區(qū),結合手機的視頻,教師帶領學生邊游覽、邊講解,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旅游地理的興趣,提高學生對旅游地理的認知,為培養(yǎng)出合格的、有較強專業(yè)素養(yǎng)的旅游從業(yè)人員作準備。

二、充分利用地圖,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維。

中國旅游地理的內容是與中國一定地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各地域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huán)境對各地旅游特色的形成影響至深。旅游地理課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較強的空間地域意識。因而學生不僅要會識別地圖,更為關鍵的是要樹立較強空間地域意識。換句話說,每個學生的心中都要有多張地圖,如中國行政區(qū)劃圖、中國旅游交通圖、中國旅游資源分布圖等。而中職生和普高生相比,在主動性、積極性、學習能力等方面還有所欠缺。上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結對子、一對一的指圖識圖,還可以再讓學生回答所指地點有什么美景、美食等等,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如在上課時,教師給學生布置一道“特殊”作業(yè),要求學生在教室地面空白處畫出一幅中國行政區(qū)域圖。在布置作業(yè)之前,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負責一個區(qū)域。對于這樣特殊的“作業(yè)”,學生感覺很是驚奇,帶著迷惑、好奇的心情完成作業(yè)。

在畫圖過程中,各組學生潛意識中會比較圖的質量,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團隊競爭意識。布置讓學生獨自畫出中國行政區(qū)圖的目的,實際上就是增強學生對中國行政區(qū)劃熟悉的過程、樹立空間地域意識。通過畫圖,實現三個教學目標。第一,熟悉、記憶中國的行政區(qū)劃及其所在地理位置,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記憶能力是很重要的思維能力之一。第二,隨著學習旅游景點數目不斷增多,面對眾多旅游景點所在地理位置的記憶也出現了困難。教師可充分利用畫在地上的行政區(qū)劃圖,像玩跳房子的游戲一樣,把每一個省份、自治區(qū)當做一個“小房子”,教師每提問一個景點,要求學生能夠迅速從一個“小房子”跳到另一個“小房子”,以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識記地圖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熟練掌握景點地理位置后,進行旅游路線的設計,而旅游路線的設計始終離不開地圖。通過利用地圖設計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發(fā)揮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在“玩中學”,“學中玩”,使學生思維能力不斷提高。

三、巧設障礙,培養(yǎng)思維的獨立性。

思維的獨立性是思維的內容、途徑、方法的重要一環(huán)。教學活動中要設計一些思維障礙,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戰(zhàn)勝困難的能力。在教學方法上,盡可能采用自主探究學習方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教授“黃山”這個景點時,給學生布置的作業(yè)是:假如你是一名導游員,你會怎樣向游客介紹黃山呢?請撰寫一篇黃山導游詞并進行現場導游模擬講解。學生需要結合教材、網絡或其他文本資料進行搜集、整理黃山導游詞。一篇優(yōu)秀的導游詞,不僅需要旅游地理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還需要導游實務等其他相關學科中學到的知識才能完成。通過布置作業(yè),給學生設置了一道道“障礙”,學生在越過“障礙”的過程中,不僅要查閱大量資料,還要對資料進行篩選、語言上的組織和再創(chuàng)作,形成獨特講解風格導游詞。在上課檢查學生現場模擬講解導游時,教師還要要求學生在模擬講解過程中要注意表情、肢體語言的使用,語言要幽默、語速快慢得當、抑揚頓挫和親和力等導游講解技巧。教師和其他學生充當“游客”,對講解的景點進行提問。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過程中,學生們積極發(fā)表不同看法,相互補充,不斷完善,從而完成教學任務。通過類似作業(yè)的完成,學生不僅溫習了旅游地理學科知識,而且還將其他學科的知識也應用到課堂上,使所學知識形成體系。在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在挑戰(zhàn)自我的過程中收獲了自信和成功的喜悅。

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思維的主動性。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于激發(fā)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具有重要意義。如果教學只憑教師的語言或教材的文字符號,從一個抽象概念到另一個抽象概念,很難激起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深層興趣,尤其是對于旅游地理這種應用性的學科更是如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讓學生來分析、判斷問題,把問題層層解開,最終尋找到正確的答案。在講授宗教古跡類景區(qū)時,教師設置的問題是“假設你是一名導游,帶團到五臺山旅游,見到僧人時最常見的見面禮儀是什么”?學生在經過教師點撥、思考后回答:“合十禮”;接著教師繼續(xù)設置情境,“假如你自己就是一名僧人,你能夠示范施禮的動作嗎”?有了前面的`啟發(fā),學生做出了規(guī)范的“合十禮”動作。教師繼續(xù)播放有關“藏族民眾對藏傳佛教無限尊崇、在寺廟前深度行禮”的視頻,并且設置情境“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說到五體投地這個成語,實際上五體投地是佛教中的最高禮儀,“五體”指的是人體的哪五個部位”?請學生思考后回答并示范動作。

學生面對情境的設置參與意識強烈,興奮點不斷強化,大腦潛能被充分釋放,思維的主動性增強,在教學過程中同時也將職業(yè)教育思想融匯在學習過程中。再比如,講授到江南風姿、山水園林———華東旅游區(qū)安徽省旅游資源時,課前把學生分成若干課題小組,準備了包括交通工具、酒店、景點、游客類別等相關內容的數據材料和圖片資料,供學生查閱。上課時教師先對安徽省的概況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接下來的時間由學生做主角,請他們以導游員的身份,通過對課本的探討、研究分析,設計四條針對不同特色旅游團隊的游覽路線,要求每條路線配上簡單路線圖,具體要求如下:a.如果游客是從未到過安徽的國內游客,應如何根據他們的需要組織安排線路?b.如果是一個歐美團隊,且其中的大部分是第一次到中國旅游,你在安排線路進行講解時要突出哪些方面?c.如果是一個老年旅游團,你該如何安排?d.如果是一群以學生為主的夏令營活動,你在安排旅游線路時要注意什么?在上述問題的引導下,再加上學生對安徽主要景點有了較清晰的了解和掌握,他們很快進入到情境之中。面對來自不同地域的游客,如何讓來到安徽的游客在離開安徽時留下“美好安徽”的印象呢?各組的學生積極思考、分析問題,這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更深層。通過上述情境教學,以動手、動腦的探究式教學方式,在活潑、緊張、高效的課堂氣氛中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探究性和思維的主動性。

五、對比分析,擴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中國旅游地理教材涉及景區(qū)眾多,具有空間性、地域性、綜合性和復雜性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對比、組合,使學生狹隘的思維擴展延伸為廣闊性思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教學中,列表比較分析是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如華北旅游區(qū)、華中旅游區(qū)、華南旅游區(qū)等八大旅游區(qū)可以在地理位置、旅游資源優(yōu)勢、氣候類型、最佳旅游季節(jié)等方面進行比較,巖溶地貌和熔巖地貌進行比較,花崗巖地貌和石英砂巖峰林地貌、丹霞地貌進行比較等等。把分散在各章的同類知識點串聯起來,通過對比分析“同類知識點的不同點、異類知識點的相同點”等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培養(yǎng)學生對同類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探究,加強思維的交錯和發(fā)散,鍛煉學生思維廣度和深度。

六、設組競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采取必答、搶答、互問互答的方式,是提高學生思維敏捷性的最好途徑之一。學生小組之間不僅形成一種競爭意識,同時培養(yǎng)了小組成員間的團隊合作精神。旅游地理教學內容涉及的景點眾多,知識點之間基本上都是獨立存在,少有共性。教師在課前準備競賽題目時,可以把要競賽的內容進行分類,比如說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景點有哪些?我國哪些地方的建筑擁有“世界建筑博物館”之稱?哪些名山屬于丹霞地貌?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等等。這些內容可以作為搶答題或必答題來進行設置。另外一種競賽題型是分組設計旅游線路。要求各小組之間根據線路進行互相提問。比如,旅游路線經過哪些省份?省份的簡稱是什么?省會是哪?沿途會經過哪些鐵路線和水路線?途徑哪些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等等。學生在考問別人的同時,自己首先要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實際上也是處在被考問狀態(tài)中,時時準備解答其他小組可能提出的質疑。在這種模式狀態(tài)下思維得到了積極的開發(fā),學習情緒異常興奮,達到了理想的學習目的。

再比如,在講解旅游地理學的概念時,也可以設置競賽題目分小組搶答的方法進行學習。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置,如“旅游地理學起源于什么時候?”、“什么叫旅游地理學?”、“旅游地理學的學科性質?”。教師預設的問題,要求學生課前必須進行教材閱讀,找出答案,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做好充分準備。上課時,教師提問,由小組代表進行搶答,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補充。當各小組對他組答案有分歧時,教師可以指導小組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教師再對問題進行點評、補充。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競爭意識不僅得到了加強,同時培養(yǎng)了思維的敏捷性??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所作為,要有意識地加強學生思維品質培養(yǎng),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陳錫疇.中國旅游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2]葉瀾.教育學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8。

[3]王鳳華.觀念更新:教育發(fā)展方式轉變的先決條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3,9.

初一地理論文篇十六

1、地理位置:亞洲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西部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為界與歐洲相鄰,西南以蘇伊士運河為界與非洲相鄰,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以白令海峽為界與北美洲相望。(圖6.2p2)亞洲的地理分區(qū):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2、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注意不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南極洲和北冰洋)

3、地形與河流: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勢影響,發(fā)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圖6.5p4,結合圖認真完成第5頁的活動題)

4、亞洲之最:

(3)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發(fā)源于中國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歐洲],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亞馬孫河)

(4)亞洲面積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俄羅斯];世界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

5、氣候:亞洲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

1、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地區(qū),世界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11個(2003年)。分別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俄羅斯孟加拉國、尼日利亞日本和墨西哥。人口最多的是亞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除南極洲外);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是非洲,人口增長率最低的是歐洲。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

1、日本是一個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自北向南依次為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最大的是本州島。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是一個多火山和地震的國家,最著名的火山是富士山。地形以山地為主,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日本為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對漁業(yè)、造船業(yè)、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圖7.2p18,活動p19)

3、日本的首都是東京,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橫濱。日本由于地域狹小,資源貧乏,二戰(zhàn)以后,經濟高速發(fā)展,對工業(yè)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之國內供給不足,對外依賴很強。日本的經濟特點是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工業(yè)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地區(qū)。

1、東南亞在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地處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圖7.17-18p26-27)

2、東南亞最大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唯一的內陸國是老撾。

3、氣候類型主要包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東南亞人口稠密,耕地較少,高溫多雨,將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濕熱的氣候條件,使得東南亞成為世界重要的熱帶作物生產基地之一。東南亞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國,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產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產國,菲律賓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產國和椰子出口國。(圖7.22p29活動p30)

3、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

城市附近大河所在國家

河內紅河(上游為元江)越南

金邊湄公河(上游為瀾滄江)柬埔寨

萬象同上老撾

曼谷湄南河泰國

仰光伊洛瓦底江(上游為怒江)緬甸

1、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中部,澳大利亞主要位于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

澳大利亞利用不同地區(qū)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發(fā)展農牧業(yè),形成四個不同的農牧業(yè)區(qū),讀圖8.37p74。澳大利亞又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人口密度小,農場規(guī)模很大,農牧業(yè)生產機械化程度很高,并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主要農牧產品大部分供出口,除羊毛外,澳大利亞還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和小麥的出口國。

澳大利亞服務業(yè)已大大超過農牧業(yè)和工礦業(yè),成為澳大利亞的`主導產業(yè)。

悉尼是全國最大的工業(yè)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是全國第二大城市。

獨占大陸的國家,三個美名傳天下。特有動物大袋鼠,鴨嘴鴯鹋和考拉。

氣候環(huán)狀多樣化,咱是冬來它是夏。地廣人稀好牧羊。煤鐵資源儲量大。

人口集中東南部,暖濕氣侯好安家。港口悉尼墨爾本,首都卻在堪培拉。

1、美國位于西半球,美國本土有48個洲,位于北溫帶;兩個海外洲,一個是位于寒帶的阿拉斯加洲,一個是位于熱帶的夏威夷洲。美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北部與加拿大接壤,南部與墨西哥接壤。

2、美國人口超過3億。是一個移民國家,有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華人華僑集中在舊金山、紐約、洛衫磯等城市。美國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3、美國地形呈縱列分布,西部為多條平行山脈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綿延于南北美洲西部,為世界上最大的山系。中部平原廣闊,面積占全國總面積一半以上,耕地廣大,約占世界耕地面積的10%。東部為阿拉巴契亞山脈。全國最大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長河。五大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蘇必利爾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各湖有水道相通,并通過圣勞倫斯河流入大西洋。

5、美國是世界農業(yè)大國,農業(yè)生產實現了機械化和專業(yè)化,效率高,產量大。閱讀材料p83,讀圖9.9p85,了解美國農業(yè)帶的分布。

6、美國是世界上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國家,主要工業(yè)區(qū)有東北部工業(yè)區(qū)、西部工業(yè)區(qū)、南部工業(yè)區(qū)。美國是世界上高新技術產業(yè)基地,位于舊金山(圣弗朗西斯科)東南端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yè)中心。讀圖9.12p86,了解美國的主要工業(yè)區(qū)和工業(yè)城市的分布。

7、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也是世界上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

初一地理論文篇十七

本學期我兼擔任的是初一級5個班的地理教學工作,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主要經驗和收獲。

1、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

在地理教學中要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狀態(tài),經過認真的分析、思考,才能體會教材中蘊含的知識,產生探索地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地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鼓勵他們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學時盡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激發(fā)學生興趣。

有余力的學生,采取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參加學習過程,并且注意將知識內化為不同的層次,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取得成功。同時,鼓勵學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種假設和預見,充分尊重他們的思想觀點,使學生敢想敢干,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學要以讀圖、分析為基礎。引導學生聯系身邊的實際進行分析,能夠使學生對地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通過一學期教學,使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識圖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力,對重點的概念和規(guī)律要使學生學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發(fā)揮他們在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識的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要求其過高過急。

3、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教學中應注意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幫助學生通過熟悉的現象理解所學地理知識。如氣溫在冬夏季節(jié)的分布規(guī)律,降水的分布,天氣預報等等。讓學生知道地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學試驗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習地理的興趣和信心。

4、應通過讀圖、學生練習和課堂討論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在討論中,教師要做必要的講解。做練習時,要求學生弄清地理事實,獨立思考,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能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

5、考核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檢查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在重視考試的同時也要形成對學生多方面的評價而不是僅停留在成績上。

況。今后應注重思想教育,加強輔導,端正部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二、存在問題及改進方法措施。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如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一節(jié)課下來,總覺得原來會的還會,不會的還不會。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教的有新意,有時內容講解不靈活,沒有吸引力,致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在以后的教學中,努力做到:

1、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重視地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

3、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

4、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

總之,我要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學工作??偨Y經驗,查找不足,爭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績。

20xx年x月x日。

初一地理論文篇十八

本學期我任教七年級6個班的地理教育教學工作。一學期來兢兢業(yè)業(yè),扎實刻苦,圓滿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好的實效。現歸納如下幾個方面:

本學期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導下編寫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本人承擔七年級幾乎整個年級的地理教學任務,希望該年級學生通過一學年的學習,了解了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技能。但由于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基礎較差,并且地理是中考選擇的科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更何況我還是一名非專業(yè)老師,這樣給我?guī)砹撕艽蟮膲毫Α?/p>

分析和了解學生以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對以前的學習進行分析,通過與原來所任教的教師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通過初考檢測成績的名次,分析同學們的學習效果;從與同學們的交流、交談中,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真實呼聲和感受。七年級學生是剛從小學畢業(yè),所以在初中第一年的學習中一定要給他們打好基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我把以前教育教學得失進行一個回顧、歸納,找出在教育教學中出現的缺憾,避免老問題再次出現;把具有積極意義的教育教學思想、方法發(fā)揚,形成具有個性的教育教學風格。另一方面,對學生入學的成績進行分析,通過與學生的溝通及間接了解,對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有了一個粗略的印象。為本期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把好了脈,明確了本期的教育教學重點。

(一)一堂好課,前提還在于備課的質量好與壞?!跋蛩氖宸昼娨|量”,離不開夜以繼日的研究教材及學生、查閱資料、學習各種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手段。由于第一次接觸新教材,對教材的思想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把握不足,所以,我經常為了備好一堂課,不厭其煩的問同事,尤其向那些在地理教學中積累豐富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從他們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到圖書室查找資料,到網絡上查找各種媒體等,為上好一堂課竭盡所能,付出了許多的精力,也為課堂良好教學奠定了基矗因此,每次課堂下來,我都有種充實的感覺,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汗水沒有白流,同學們開心的笑容是我最大的鼓勵與快樂。

(二)精講精練抓提高。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了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系和思維方法。

及解題思路,避免了面面俱到、拖泥帶水等一些問題。在本學期的第五章內容《發(fā)展與合作》講解中,我重點交給學生們如何總結歸納教材內容,把比較煩雜的內容梳理清楚,從四個方面了解各個國家之間的差異,最后又回到各個國家地位是平等的,這樣本章內容條理究非常清楚,學生也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做到精癬精練,對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地指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了復習效率。

(三)認真對待每個同學的作業(yè),因材批閱每位同學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每一個班級的學生數都在四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業(yè)就是一項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yè)本,我沒有覺得是一種負擔,而深感責任之重,是一種使命。對成績差的同學的作業(yè),我更顯得認真仔細。要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的關愛,作業(yè)是與他們最直接的交流、與溝通。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我很少劃“×”,對于錯題我只是在題的旁邊劃上“?”,或者給一些提示性的評語以及告知學生應該怎樣避免錯誤。對他們的每一次進步,我都不吝筆墨,用鮮紅的話語對他們進行表揚、鼓勵,使之成為他們進步的起點、臺階。期中考試結束后,有些學生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了改變,變得厭學了。這樣作業(yè)便成為我與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我給了他們更多鼓勵的話,也談到了我得期許,希望他們在期末的考試中能取得好成績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安慰。在最后一次的作業(yè)中,我的批語是“現在進入復習階段,以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投入到期末的復習當中,為了自己的夢想加油!”。

(四)地圖訓練抓能力。學生地理成績的優(yōu)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地理圖表的理解、分析、運用能力的高低。在這學期的教學中,我在上課的時候都要把世界地圖掛在黑板上,從一開始我就給學生強調地圖的重要性,也在不斷的教學中培養(yǎng)他們讀圖分析能力。尤其是在12月份的地理期末模擬測試中,我命題重點以讀圖分析為主,就是讓學生明白,地理教學尤其是世界地理教學必須學會識圖。教學中我善于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地圖知識,重點掌握最基本的地圖閱讀和使用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圖像思維能力,掌握讀圖技巧,將所學知識落實到地圖上。熟練地掌握圖文轉換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相互聯系,完成對地理事物的準確定位,對重要大洲和重要國家的準確位置的掌握。

1、積極進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學習、與運用實踐。

現正值教學改革的新時期,一場教育的革命正在興起,尤其以新教材為代表的教育教學思想蓬勃發(fā)展,只有融入這時代的步伐,都能適應教育的發(fā)展。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教改的活動,把學習的方法應用到實踐中來。本學期學校的公開課,我也積極的參加。

在整個公開課的活動中,我學會了聽課;學會了評課;學會了備課;學會了講課;學會了我知道我學到的這些只是皮毛和其他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沒有辦法相比較??墒?,這是一種進步,一種來自內心最深處的喜悅油然而生?!靶坳P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以后工作和學習中去我將會更加積極、主動,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新的教學中。

2、學以致用,課程整合,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模式。

“科學技術是一生產力”,運用平生所學,才物有所值。我大膽償試,積極進行地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學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學實效。

一學期的努力沒有白費在期中期末考試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給了我很大的鼓舞,使我知道“只有付出,才有收獲?!备冻龅亩嗍斋@的也多!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以滿腔熱情付諸于教育事業(yè),爭取取得更好的好成績!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65561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