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6 14:49:04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大全(20篇)
時間:2023-12-06 14:49:04     小編:文軒

總結(jié)不僅是對個人經(jīng)歷的總結(jié),也可以是對某一領(lǐng)域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jié)。在寫總結(jié)之前,我們需要明確總結(jié)的目的和對象,以便更好地展開思路。掌握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jié)范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總結(jié)的寫作風格和技巧。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一

1、讓學生在自制量器的過程中嘎巴手并進一步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2、讓學生練習估計一些常見的容器的容量,并能對自己的估計作適當解釋,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3、讓學生練習用自制的量器測量一些液體的多少,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現(xiàn)實情景中提取的數(shù)學問題加以解釋說明。

4、培養(yǎng)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培養(yǎng)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并在探索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感知1升有多少,培養(yǎng)學生對容量的估計能力。

感知1升有多少,培養(yǎng)學生對容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光盤,紙杯等實物。

一、復習引入。

二、自主探究,實踐求知。

1、前面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容量的概念,并學習了升這個容量的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出示課題:認識升)。

2、請每個小組拿出課前準備的瓶子。我們將用這個瓶子來制做自己的量器。

3、師用量杯給每個小組的'瓶子里倒入一升水?,F(xiàn)在,每個小組的瓶子里都有了一升水。請小組的同學在瓶子上貼上一張紙,并在一升的地方做上記號。

4、接下來,請小組里的同學把紙條1升處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分別做上記號?,F(xiàn)在,我們自己的量器就完成了。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量器,感覺一下1升,1/2升,1/4升,3/4升各是多少。

5、請每個小組拿出課前準備的紙杯,試試你們量器中的一升水能倒?jié)M幾個紙杯?(小組活動)。

6、各小組匯報結(jié)果(結(jié)果不同可提問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

7、請同學們再拿出另一個容器,小組里先估計一下它的容量比1升多還是比1升少。再用你們的量器量一量,大約有多少升。

8、小組里如果還有不同的容器,讓學生多做幾次。

三、運用新知、展示能力。

“想想做做”第1題。

1、師拿出6種不同的容器,分發(fā)給6個小組,并將一升水分別倒入幾個容器中。(生可下面觀察其他小組)。

2、請同學們觀察水面各在哪里。

3、你能估計出它們的容量是多少嗎?說說你的理由。

4、請同學們將它裝滿水之后再量一量。

四、解決問題,升華提高。

“想想做做”第2題。

1、指名讀題后生獨立完成。

2、師公布答案后了解學生完成情況。

“想想做做”第3題(課前布置完成)。

課前讓同學們在家里稱一稱1升的水有多重,誰來匯報一下。

五、總結(jié)評價,拓展延伸。

1、這節(jié)課同學們能積極動腦筋,與同伴合作一定收獲不小吧。誰能談談有什么收獲?

2、同學們回到家里再找一找一些容器,先估計一下能盛多少水,在實際量一量。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二

1.通過觀察、操作和比較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

2.經(jīng)歷物體表面和圖形大小的比較活動,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鍛煉數(shù)學思考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教學重點:初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通過操作得到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并會運用。

1.涂色比賽:教師出示黑板上提前準備好的小正方形。選兩名學生進行填涂比賽,甲同學填涂小正方形,乙同學填涂老師指定的黑板部分。

你們猜一猜,哪位同學先涂完?說說你的判斷理由。

師:小正方形比較小,其實就是說這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比較小。(板書:面積)。

2.揭示課題。到底什么是面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面積”。(板書課題:認識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涂色小正方形和黑板的面,直觀感受面積,建立面積的表象。因為是比賽的形式,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認識物體表面。

學生舉例交流。注重學生摸的過程。

師:剛才同學們在摸物體表面的時候,有什么感受?

老師提煉:平整、光滑、連續(xù)、面是有大小的。

1.黑板表面的大小是和黑板表面的面積,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是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黑板表面的面積比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大。

2.我們周圍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你能想老師這樣來說一說,比一比嗎?請看自學學習單:

自主學習單。

(1)摸一摸:用手摸一摸身邊物體的面。

(2)說一說:()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積。

(3)比一比:()面的面積比()面的面積大(或?。?。

3.小組交流。

小組交流單。

(1)邊摸邊說:()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積。

(2)比一比:()面的面積比()面的面積大(或?。?/p>

4.全班交流。

通過剛才的比較,我們知道,每個物體的表面都是有大小之分的,我們就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物體表面的面積。

(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物體表面的面積)。

[設計意圖]選取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學習材料,組織學生參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說一說等實踐活動,使學生親身體驗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體上的一個面有大有小,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體的面積。

(三)認識平面圖形面積。

1.出示一組平面圖形。說說什么是圖形的面積?

2.總結(jié):一個平面圖形的大小就是這個平面圖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當學生感知物體上面積的含義之后,再順理成章地引入平面圖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積,使學生對面積有全面的認識,也為教學下面的內(nèi)容作鋪墊。

1.觀察法。

比較剛剛平面圖形的大小和四個省的大小。

點撥:有時通過觀察能直接比較。

2.重疊法。

出示兩張面積大小接近的紙,讓學生感知當觀察法不行時可以用第二種方法:重疊法。

3.數(shù)格法。

出示小組合作要求:(提供材料:小正方形、小長方形、透明方格紙)。

(1)可以自己想辦法,也可以借助老師提供的材料。

(2)想出一種方法后,組長帶領(lǐng)大家去探究其它的辦法。

(3)操作后把得出的結(jié)論在小組里說一說。

4.全班交流比較的方法。靈活使用三種方法。

[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自主探索的空間,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自主探索的過程。在探索活動中,激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探索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

1.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題。

師:涂色部分是圖形的什么?哪個圖形面積最大?你打算用什么辦法比較?

師:梯形面積你是怎樣數(shù)出來的?

點撥:將半格與半格拼接起來,其他是整格子,數(shù)一數(shù)就可以了。

紅色的邊線指的是什么?

2.出示“想想做做”的第5題。

(1)觀察題找那中的每個圖形,你知道些什么?(交流圖形面積的大?。?/p>

(2)辯一辯:下面兩個問題分別是求圖形的周長還是面積?

a.學校要在草坪上重新鋪一層草坪,要鋪多大的草坪?

b.在草坪的四周圍一圈圍欄,圍欄是有多長呢?

[設計意圖]鞏固練習中安排了周長和面積的比較,借助生活中熟悉的場景,加深學生對面積含義的理解,也更生動詮釋了這兩個不同的概念。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三

一、教學目標:

2、學會用工具畫圓;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征。

三、教學準備:

紙、剪刀、圓規(guī)、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1、(大屏幕展示高年級同學課間投籃比賽情境圖)。

2、師質(zhì)疑:你們認為安排這樣的隊形公平嗎?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議?

3、生自由回答,師相機點撥。

4、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guān)圓的知識。(板書:圓的認識)。

(二)、恰當引導,自主學習。

1、師:你們認為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么區(qū)別?

2、(師板書:圓是一種由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

3、生齊讀三遍。理解意思。

(三)、師生交流,感受新知。

1、找身邊的圓。

2、師:(出示教具圓規(guī))這是什么?它表面上有圓嗎?(生邊看邊答。)。

3、在你的紙上畫一圓。

4、師抽生在黑板上畫圓。

(1)沒成功:他為什么沒畫成功?(1是沒有固定好有針的那個腳;2是沒固定好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3是可能不太好旋轉(zhuǎn);4是黑板比較滑,不太好固定)。

5、師示范畫圓。

師:剛才同學們總結(jié)得很好,看來,用一只手固定住圓規(guī)的針尖很關(guān)鍵??蠢蠋煯?。

師:我們把……統(tǒng)稱為圓上【板書:圓上】。

師:只能畫這一條嗎?生:還能再畫!

師:再畫一條。還能再畫嗎?再畫一條。還能畫嗎?到底能畫多少條?

師:所畫出來的表示圓規(guī)兩腳間距離的這幾條線段,一個端點都在哪?另一個端點呢?

生:一個端點都在圓心,另一個端點都在圓上。

師:我們給這樣的線段起個名字吧!

師:【板書:半徑(r)】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在你的圓上標上r。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叫半徑。(一個端點在圓心,另一個端點在圓上的線段就叫半徑。)。

師:在同一個圓里,半徑有多少條?長度怎樣?

生:在一個圓里,半徑有無數(shù)條,長度都相等。

師:既然半徑有無數(shù)條,那么在圍成圓的這條曲線上,像這樣的端點能找出多少個?

生:能找出很多(無數(shù))個。

師:(在三個點的旁邊緊密地多點幾個點)這行嗎?

師:正是這無數(shù)個點緊緊地手拉手,靠在一起,連接成一條完美的曲線,圍成了圓。

師:請同學們拿出剪刀,剪下你所畫的圓。

生:一條折痕?!竞圹E、印子、折痕】。

師:我們把對折產(chǎn)生的這條線段、這條痕跡統(tǒng)稱為折痕。

師:朝不同的方向再對折一次,用手觸摸折痕,打開,請同學們照這樣再做幾次。生:折圓。

師:原本平展的圓上,多了很多很多的折痕,在這些折痕里藏著許多許多關(guān)于圓的奧秘,同學們想發(fā)現(xiàn)吧?請同學們在4人小組里圍繞折痕,展開討論,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然后由組長記下“我們的發(fā)現(xiàn)”。匯報發(fā)現(xiàn)的時候,由組長上來發(fā)言,組員可以補充。但每一組只能用一句話匯報一個自己認為最精彩的發(fā)現(xiàn),別的組發(fā)表過的觀點,其他組便不再重復,開始討論。

1、(小組合作,討論問題)。

2、各小組匯報討論結(jié)果。

師:同學們在回過頭去,你現(xiàn)在知道為什么投籃比賽要站成圓形了嗎?誰來說說為什么?

(四)、鞏固練習,問題解決。

1、判斷直徑、半徑。

2、[媒體]填一填:

3、[媒體]再請你辯一辯:下面各句話對嗎?

4、畫圓。

請你畫一個半徑為4厘米的圓。

畫的圓半徑為4厘米的同學,說說你是怎么畫的?簡單地說你是怎么確定半徑為4厘米的?

師:下面我們還將面臨3個實際問題的挑戰(zhàn),同學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

問題1、你能測量出1圓硬幣的直徑嗎?(參考用工具:直尺,一副三角板)。

問題2、你能在地面上畫一個半徑1米的圓嗎?(參考用工具:繩子、粉筆)。

問題3、車輪都做成圓的,車軸裝在哪里?為什么?(參考用工具:自行車)。

師: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都笑了,這說明他心里有底了。每個同學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課題來研究。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四

1、出示地磚圖,師:這是裝修用的地磚。這塊地磚的面是什么形狀?(長方形)那我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紙來表示這個面,數(shù)一數(shù)這個長方形有幾條邊?(4條邊)那老師有個問題:在這個長方形上“邊”在哪里呀?(引導學生說說邊)。

2、師:誰來摸一摸,數(shù)給大家看。(4條邊)。

3、師范指:1條、2條、3條、4條,長方形一共有四條邊。

4、師:那這塊地磚的面是什么形狀?(正方形)那我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來表示這個面,數(shù)一數(shù)這個正方形有幾條邊?誰來摸一摸,數(shù)給大家看。(4條邊)。

要求:全班一起數(shù)。

5、師:現(xiàn)在誰來說一說這兩塊地磚的面各有幾條邊?(各有四條邊,學生回答板書:4條邊。)師:因為它們都有四條邊,所以它們都是四邊形。(回答板書:四邊形)。

誰來說說它們?yōu)槭裁词撬倪呅文??(因為它們都有四條邊)。

對了,因為它們都有四條邊。(師邊說邊用手比劃出它們的四條邊)。

師:(出示不規(guī)則的四邊形圖紙)這是四邊形嗎?(是)為什么是?(因為它有四條邊)。

再出示下面這個圖形,讓學生來判斷一下是不是四邊形?并說說為什么不是四邊形?(因為沒有圍成)師:對,那由四條邊圍成的圖形就是四邊形。(師邊說邊比劃出四條邊。)。

談話:小朋友,剛才我們認識了四邊形,現(xiàn)在老師在一張正方形的紙上剪去一個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圖形呢?(同桌互相討論并說一說)。

師:(拿出不規(guī)則的五邊形圖紙)這是五邊形嗎?(是)為什么是五邊形?(因為它有五條邊)將五邊形圖紙貼在黑板上。

誰再來說說什么樣的圖形是五邊形?(由五條邊圍成的圖形就是五邊形。)。

你們能給它起個名字嗎?(六邊形,板書:六邊形)。

師:(拿出不規(guī)則的六邊形圖形)這是六邊形嗎?(是)為什么是六。

邊形?(因為它有六條邊)誰再來說說什么樣的圖形是六邊形?(由六條邊圍成的圖形就是六邊形。)。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超級小棒變變變的游戲吧,要求用最少的小棒搭出指定的圖形。

師:聽好要求,用最少的小棒搭出四邊形,開始。(學生迅速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檢查。)提問:用了幾根小棒?(4根)。

邊形至少需要幾根小棒?(5根)。

師:最后請變六邊形,開始。(學生迅速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檢查。)。

誰能說說搭六邊形至少需要幾根小棒?

通過搭小棒,我們知道了四邊形是由四條邊圍成的,五邊形是由五條邊圍成的,六邊形是由六條邊圍成的。那如果老師再讓你們搭七邊形想一想至少需要幾根小棒?(7根)有幾條邊?(7條)八邊形呢?(8根)十六邊形呢?(16根),對了,象這樣由幾條邊圍成的圖形我們就叫它們是幾邊形,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多邊形。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五

這部分內(nèi)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認識體積之后學習的,但在學生的生活中已被廣泛運用,學生具有一定的感知。

知識目標:使學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認識容量單位“升”,了解“一升”的實際意義,體會“容量”的含義,通過操作讓學生體會采用統(tǒng)一的容量單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標:增強空間大小的量化觀念,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實際應用能力。

情感目標:在操作活動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使學生認識“升”這個容量單位的'大小,加深對“升”的認識。

講授法,操作法。

4人小組。

電腦課件。

1.出示兩個茶杯: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茶杯,誰來說出哪個杯子里盛水多?

3.說明:哪一個杯子盛的水多,我們就說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們就說它的容量小一些。(板書:容量)。

4.出示兩個水壺:

5.你知道哪一個水壺的容量大一些嗎?(如果學生是通過觀察得到的結(jié)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樣來證實)。

6.你說舉舉例子來比較容量的大小嗎?(如家中的熱水壺跟水瓶比較)。

7.請同學們觀察在這個水壺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說出這個水壺的容量是多少嗎?你是怎么想的?

9.我們可以把這壺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組活動,將一壺水分別倒入各自準備的水杯中。

11.誰來說一說,這壺水有幾杯?

13.因此,人們就給容量定出了統(tǒng)一的單位。

二、認識升:

1.請同學們拿出從家中帶來的各種容器。

2.請同學們分別在小組里交流一下你帶來的容器上標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單位?

3.指名兩小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書:升或l)如果有毫升則向?qū)W生說明下面再來學習。(板書完整課題)。

4.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單位之一,那么,你認為1升有多少呢?小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學的認識升這個單位,我們先來認識這個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來測量液體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標著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7.板書: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實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圖。

2.圖上的3個容器,哪個容量最小,最個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辦法比較嗎?

3.指名生上臺操作。

想想做做2。

1.請每個小組將準備的杯子拿出來,先估計一下,哪個容量最大,哪個容量最?。?/p>

2.接下來,請每個小組像剛才一樣實驗一下,你估計對嗎?

3.指各兩小組回答:你們是怎樣做的?

想想做做3。

1.指名讀題。

2.指名口答。

想想做做4。

你能估計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嗎?說說你的理由。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六

學生已能正確的認識容量的含義和升這個容量單位,同時,通過生活實際,一部分學生已知道毫升這個單位,但對毫升具體含義以及升和毫升之間的關(guān)系不是很了解。

1、使學生正確認識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觀念。

2、知道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使學生正確認識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講授法,實踐法。

2人小組。

電腦課件。

一、認識毫升: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毫升”

(板書課題:毫升)。

3、請幾位同學上臺來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單位的`容器。

4、大家覺得,用毫升做單位的容器和前面我們學習的用升做單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5、可見,毫升是在講師比較少的液體時常用的單位。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來表示。(板書:ml,ml)。

7、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實驗,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數(shù)一數(shù),幾滴水大約是1毫升。

8、通過這個實驗,你對毫升有了什么認識?

二、升與毫升的進率:

1、請每個組長拿出課前老師發(fā)的量杯。請小組里的同學仔細觀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來,請同學們將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幾杯。

(提醒學生注意倒入量杯時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過實驗,請小組里的同學討論,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書:1升=1000毫升,說明升與毫升的進率是1000。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指名讀題后指名口答。全班集體訂正。

2、再請同學們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單位,在小組里說一說它們的容量各是多少。

想想做做3。

1、指名分別說一說三種飲料的容量。

2、說一說,每一種飲料分別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為什么?

想想做做4。

1、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2、指名:為什么毫升是2升?

想想做做2、5課前完成,課上匯報結(jié)果。

四、你知道嗎?

生自由閱讀后交流感想。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七

1.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2.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過程與方法: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guān)系和變化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1.重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五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2.難點: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3.關(guān)鍵: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

1.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1課時。

2.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1課時。

3.練習四……………………………………………………1課時。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八

蘇教版第八冊數(shù)學第二單元第一課時p.10~12。

這部分內(nèi)容包括初步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這是學生學習過長度、質(zhì)量、時間及其計量單位后,認識的又一類量及其計量單位,這對于豐富學生對量及其計量單位的認識是十分有益的。

1、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感受,體會容量的含義。

2、讓學生觀察幾種常用容器,了解在日常生活里常用“升”作為容量的單位。

3、通過實驗認識1升容量的大小,感受1升的實際意義;然后通過進一步的操作、觀察,讓學生利用生活中幾種常見的容器加深對1升的認識。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2、使學生初步了解測量、比較容量的方法,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3、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積極參與操作、實驗等學習活動,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形成1升的具體概念。

大小不同的茶杯、水壺、標有容量的飲料瓶、罐,容量是1升的正方體容器和量杯等。

一、教學“容量”。

(1)老師取兩個大小明顯有區(qū)別的容器,問:這兩個容器,哪個可以裝得更多?在學生回答的時候,教學生用“容量”來說一說,指出:這個容器所能裝的液體的多少,可稱之為“容量”。

(2)拿兩個差不多大的容器,讓學生猜一猜哪個容量比較大。當有分歧的時候,讓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來驗證猜想?(可裝水倒一倒)。

實驗,(略)得出結(jié)論。

想象一下,如果反過來倒水,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說明了什么?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九

本單元在學生掌握20以內(nèi)數(shù)的基礎上,聯(lián)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認識鐘表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時間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認識鐘表的經(jīng)驗,但他們認時間、看鐘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體的`;也有些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時間觀念差,對鐘表的知識感到陌生。

設計理念:設計本課時力求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整堂課都以學生自主探究和活動為主,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親自體驗,認識鐘表。擬在本課教學中體現(xiàn)以下幾點:

(一)知識呈現(xiàn)生活化:“數(shù)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是新課程理念之一。

(三)學習過程活動化:新課程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方式,把學習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

一)導入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識 1、認識鐘表

學生匯報觀察結(jié)果,教師板書:時針 分針 12個數(shù) 2、教學整時

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表示的是是什么時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3、教學大約幾時

出鐘面上大約是幾時 (三)鞏固練習

2.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提問:一天有幾個8時,幾個9時?

3.撥一撥:學生在鐘面上撥出自己起床和睡覺的時間,然后同桌的同學說一說,要求說完整。

4.說一說:讓學生說說自己的一天是怎樣安排的?

教學內(nèi)容與

教師的活動

媒體的運用

學生的活動

教師進行邏輯選擇

本節(jié)課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有效突出了重點,分解了難點;多媒體介入了學生感興趣的鐘面,激起了學生說的欲望。課堂效果顯示學生能較靈活地運用自己小結(jié)出的方法進行練習。

篇二: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方案

篇三: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方案01(作業(yè))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內(nèi)容:

1.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2.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過程與方法: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guān)系和變化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重難點、關(guān)鍵:

1.重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五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2.難點: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3.關(guān)鍵: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

課時劃分:

1.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1課時。

2.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1課時。

3.練習四……………………………………………………1課時。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十一

百分數(shù)是在學生學過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特別是解決“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幾分之幾”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這一內(nèi)容是學習百分數(shù)與分數(shù),小數(shù)互化和用百分數(shù)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是小學數(shù)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百分數(shù)在實際生活生產(chǎn)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大部分學生都直接或間接的接觸過一些簡單的百分數(shù),對百分數(shù)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從學生實際入手,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感知并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真正體會“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結(jié)合本節(jié)教材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知識現(xiàn)狀和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

2、能正確又規(guī)范地讀寫百分數(shù)。

3、體會百分數(shù)與分數(shù)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教學重點:百分數(shù)的意義和讀寫法。

教學難點:深入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2、知識遷移,以舊帶新

3、循循善誘,適時啟發(fā)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十二

1、養(yǎng)成良好的作業(yè)習慣。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數(shù)孩子缺少自我控制能力,所以需要家長們平時多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家庭作業(yè),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作業(yè)習慣,寫字姿勢。家長督促他們寫作業(yè),及時檢查他們的作業(yè),發(fā)現(xiàn)沒學會的知識要及時給他們講解,每天的作業(yè)認真完成是學習的基本保障。對于學習相對落后的同學,我總是利用課外時間給他補,但是,課外時間有限,需要補課的學生較多,老師的精力也有限,這就需要家長們的積極配合。有時候,一個孩子忽然學習進步很大,老師就感到很欣慰,一旦孩子學習退步了,一問原因,一般就是家長最近很忙,沒時間管他。學生學習退步老師利用課余時間給他們補課。老師不希望有一個學生掉隊。

2、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孩子每個星期回家做作業(yè)時要采取這樣的方法:先復習這一星期所學的知識,理通脈絡;然后再把這周的作業(yè)做出來,并進行檢查;最后把下周要學的知識進行預習。如果采用這樣的方法并堅持下去,我相信孩子的學習一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3、養(yǎng)成不懂就問的習慣。

有些題目孩子不懂,家長要耐心地解釋題目的意思,鼓勵孩子不懂就問。但是家長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訴他,我想只要你把題目解釋清楚,孩子是能夠自己解答的。我發(fā)現(xiàn)成績不夠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賴性比較強,不愿獨立思考,課堂上要么等著老師講解,要么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指望其他同學。這些同學在家里做作業(yè)也肯定很拖拉。家長要注意正確引導。

二年級學生已入學一年,有了一定的學習習慣的基礎,但由于年齡特點,在數(shù)學學習上容易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一、注意力方面:學生年齡小,有意識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長,一節(jié)課40分鐘,很難堅持到底,往往聽了一半就思想就開起了小差,或東張西望,隨意說話,或小動作不停。

二、聽講方面:不能傾聽是許多低年級學生的通病。但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欲較強,往往一句話還沒有來得及聽完整,一知半解時便搶著回答,聽不進老師的建議和其他同學的發(fā)言。

三、看和寫的方面:粗心馬虎,經(jīng)常把題看不完整、把數(shù)左右看顛倒或上下看錯行、把運算符號看錯,或把圖看不全面。寫的時候精力不夠集中,算對的卻抄錯,書寫不認真,書面不整潔,寫完不檢查。

四、想的方面:二年級學生思維發(fā)展還不全面,沒有系統(tǒng)性,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遇到需要邏輯思維或考察空間想象能力的問題,思維跟不上,腦子里轉(zhuǎn)不過來彎,便會不知所措,應付塞責。

五、語言方面:由于生活經(jīng)驗和積累的詞匯少,語言單調(diào)、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頭表達時也常常說不清、道不明。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十三

受圓與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的不同之處。教材里沒有直接指出圓是曲線圖形,把機會留給學生體驗和交流。這樣,學生在直觀認識圓的基礎上深入了一步。例2通過用圓規(guī)畫、用尺量來教學圓心、半徑、直徑,使學生能更準確地把握圓心、半徑、直徑的概念。例3安排學生通過畫、量、折等活動,深入體驗圓的特征。練習十七在安排練習基礎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圓,開展數(shù)學思考,發(fā)展空間觀念。

特別說明:由于本屆五年級學生還沒有使用蘇教版國標本教材,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有關(guān)軸對稱及平移,旋轉(zhuǎn)的內(nèi)容無法涉及。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十四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感受數(shù)學的意義提出了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shù)學和理解數(shù)學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作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平行與垂直有著廣泛應用,對于這兩個概念的體驗尤為重要。

反思這節(jié)課,首先我能重視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教學完平行與垂直兩個概念后,我引導學生從觀察自己的作業(yè)本、教室到觀察書中運動場情景圖,了解像單杠、雙杠等就蘊涵平行與垂直的原型。使學生發(fā)現(xiàn)平行與垂直在生活中時時能看,處處能見的,學生直觀看到真實的世界中的平行與垂直,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課堂上我還引導學生思考:假如我們的教學樓不與地面垂直,會怎樣?讓學生在對問題思考與回答的過程中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其次我鼓勵學生用多種感官感受數(shù)學,培養(yǎng)數(shù)學情感。學生在本課中是用眼睛觀察數(shù)學現(xiàn)象,用身邊的數(shù)學現(xiàn)象理解數(shù)學知識,在探討、交流、分析中獲得數(shù)學概念的。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平行與垂直是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guān)系,我采取的方法是讓學生自己先在白紙上任意畫兩條直線,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它們的位置關(guān)系。根據(jù)相交和不相交的情況進行觀察和討論分別得出平行與垂直的含義。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也有不少不足之處,如:

1、重難點處理速度較快,后進生沒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學中應因材施教,照顧后進生。

2、有一名學生的發(fā)言不夠準確,我沒有及時指正出來。

3、時間把握不夠好,后面還有一個小環(huán)節(jié)沒有完成,學生們也失去了一個自我小結(jié)、交流的機會,這也算是一個遺憾吧。

總之,面對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我將真實地對待,坦然地看待,將在不斷地自我反思中加強新理念的再學習、再實踐,相信自己能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成長,在不斷的自我實踐中發(fā)展,在不斷的自我成長中創(chuàng)新。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十五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64—66頁的例題及“想想做做?!?/p>

教材分析:

一、內(nèi)容設計。

這部分教材是初步認識角,共安排了三道例題:第1道例題是在觀察實物的基礎上抽象出圖形,認識角的形狀,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第2道例題是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做角,并在操作活動中感悟角是有大小的;第3道例題是觀察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zhuǎn)動所形成的角,體會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guān),并通過觀察直接判斷角的大小,接著教材還介紹了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想想做做”共安排了5道題,大體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2、3題,主要是從圖形中辨認出角或數(shù)出角的個數(shù),以進一步幫助學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第二部分為第4。5題,意在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角的大小的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guān),并提高對角的大小的直觀判斷能力。

二、編寫特點。

1、初步認識角時,教材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實物,首先引導學生觀察,抽象出角的圖形,指出這就是角。然后,讓學生從教材所給的圖形中找出更多的角。就這樣,把角的認識和生活情境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激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教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2、教材設計了做一個角和比較兩個角的大小的活動?;顒泳帉戦_放程度大,有一定的彈性,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滿足學生不同學習的需求,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每個學生都能給出想法、做法,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既可加深對角的認識,又豐富學生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

3、教材加強與其他知識內(nèi)容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綜合性。比較角的大小時選擇“鐘面”作為學習素材,通過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的轉(zhuǎn)動,不僅直觀地感受到角的大小變化,而且也深化了對有關(guān)鐘面的認識。

4、教材結(jié)合已經(jīng)初步認識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以及其他的多邊形,讓學生數(shù)出這些圖形中角的個數(shù),引導思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樣既鞏固了對角的初步認識,又從不同角度豐富了對多邊形的認識。這些安排對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有關(guān)數(shù)學內(nèi)容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很有意義的。

5、例題的編寫有層次,有一定的彈性,條理清晰,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基本線索。如“你知道還有什么辦法可以比較角的大小嗎?”等啟發(fā)性的語言確立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建構(gòu)自己的數(shù)學知識。例題和習題可操作性強,調(diào)動了教師的能動性,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真正體現(xiàn)了《標準》提出的教材編寫思想。

三、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比較、判斷等活動中初步認識角。

2、并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索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3、在多樣學習活動中感受學習的快樂。

四、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一套。

學生:每人準備一副三角板,一些實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抽象感知。

課件出示教材提供的實物素材(鐘、瓷磚、五角形、三角板等)。

1、導學:瞧!同學們,出版社的叔叔阿姨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的禮物,喜歡嗎?請每個小組拿出這些禮物摸一摸,看一看,他們各是什么樣兒的。(學生觀察、相互議論、師參與)。

2、展交: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些禮物里藏著一些新的幾何圖形,瞧?。ㄕn件演示抽象角的過程)我們把這些圖形就叫做“角”。

這些角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請仔細觀察、找一找,是幾部分組成的。(先讓學生說,如有困難教師幫助。)。

3、組織互學:你還能找出這些禮物的哪些地方還藏著角嗎?(自己找一找,然后在小組里指一指、說一說。小組長匯報學習情況。)。

4、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呢?找出后指給同學或老師看一看。(相互評價)。

二、動手做角,加深認識。

5、導學:從叔叔阿姨送來的禮物中我們認識了角,你能說一說角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嗎?(相互說說后指名說)你能想辦法做一些角嗎?請動手試一試。

6、組織展示。(教師評價、鼓勵)。

7、引導自學:看看蔬菜老師們又是怎樣想辦法做角的(引導學生讀圖)?你也拿出自己的學具學一學,做一做。做出后相互看看。

三、觀察比較,感悟大小。

演示活動:教師轉(zhuǎn)動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叉開的大小,感知角的兩條邊叉開的大小與角的大小的關(guān)系。

1、導學:剛才我們轉(zhuǎn)動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時看出兩針形成了一些大小不同的角。你能說說自己的體會嗎?(組織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展示交流:根據(jù)你的想法判斷教材74頁四個鐘面上的角哪個最大,哪個最小。(判斷后在小組里說一說,相互評價。)。

3、導學:我們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呢?

先判斷教材75頁兩個鐘面上角的大小,然后再看看蘿卜老師是怎樣比較的。(課件演示教材所示的比較方法)。

用這種比較方法比較老師給你們畫的兩個角的大小,并給你的同伴說出比較的結(jié)果和比較的方法。

導學:你知道還有什么辦法可以比較角的大小嗎?請想一想,試一試。(學生探索討論后組織展示交流)。

四、應用拓展,積累經(jīng)驗。

1、“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同學們表現(xiàn)真棒,從叔叔阿姨們送來的禮物中學會了這么多的數(shù)學知識,老師也想考考你們,請完成第1題。

組織交流,評價鼓勵。(作出判斷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判斷的理由。并指出角的頂點和邊。)。

2、自己測試。

完成“想想做做”2、3題。(老師報結(jié)果學生自己評價)。

引導思考:“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組織全班交流。

按規(guī)律判斷。(師說圖形生判斷,相互評價)。

3、玩一玩。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準備的紙扇和剪刀按老師的要求玩一玩。(師說要求,生親自操作。)。

多玩幾次后組織說說得出的結(jié)論。

根據(jù)剛才的結(jié)論你能很快判斷一些角的大小嗎?請試試看。(投影出示一些大小有區(qū)別的角。)。

4、總結(jié)評學,拓展延伸。

總結(jié)評學。

從生活中找出更多的角。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我應用:“導學、展交、訓練”教學模式,按照“由實物抽象出圖形并認識圖形、做角并認識角的大小、體會兩條邊叉開得越大角就越大,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這個思路分層次組織教學,巧妙地把導學、展教、訓練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思路清晰,有條有理,引導學生逐步深化對角的認識。

課堂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倍归_教學。課堂活動中把課件演示和學具操作有機結(jié)合起來,共同促進對角的認識,根據(jù)活動內(nèi)容的特點和意圖選擇合理的方式,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突出了‘動手操作’這一學習方式的有效性。總之,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做到為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條件,使他們學得輕松,學得愉快。真正體現(xiàn)“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的教學理念。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十六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比較、變化、抽象中,讓學生經(jīng)歷建構(gòu)倍的直觀模型學習過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質(zhì)。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操作、推理、遷移及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基本數(shù)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義。

課件,實物圖片。

(一)復習導入,舊知回顧。

師: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瓜果飄香,蔬菜滿倉。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先后出示)。

1、先觀察再說一說。

(1)先出示第1幅圖(2個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圖。

問題:先擺了幾個2?又擺幾個2?現(xiàn)在有幾個2?

(2)出示玉米圖(3個一組)。

問題:幾根玉米為一組?有幾組?可以說是幾個幾?

(3)出示紫薯圖(5個一組)。

2、讓學生看圖表述(用“幾個幾”)說出圖中的物品:4個2、5個3、3個5。

3、思考:

(1)5個3,從哪里體現(xiàn)出“5”,又從哪里體現(xiàn)出“3”呢?

(2)3個5,從哪里體現(xiàn)出“3”,又從哪里體現(xiàn)出“5”呢?

(3)3個5與5個3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的食物圖片,增強了簡單情境創(chuàng)設的動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通過圖片復習舊知“幾個幾”,與新知“倍”形成知識的對接,做好表示“幾個幾”的乘法意義和“倍”概念意義的先前儲備,為溝通兩者的聯(lián)系做好鋪墊。

(二)情景創(chuàng)設,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倍”,建立“倍”的概念。

師:在豐收的季節(jié)里,勤勞的小兔子也忙著收獲呢,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小兔子拔蘿卜”主題圖。

2、用“幾個幾”表述,初悟“倍”的含義。

(1)胡蘿卜2根,紅蘿卜6根,白蘿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蘿卜看成1份,你能把紅蘿卜的根數(shù)用“幾個幾”來表述嗎?一起數(shù)一數(shù):1個2,2個2,3個2。

板書:3個2。

3、找準關(guān)系,用“倍”進行語言表征。

(1)紅蘿卜的根數(shù)有3個胡蘿卜那么多,呈現(xiàn)更簡單的表述方法:“紅蘿卜的根數(shù)是胡蘿卜的3倍”。

板書:

的根數(shù)是的3倍。

指名說,再集體說。

師:還可以說成幾是幾的3倍呢?

(2)自主說一說白蘿卜與胡蘿卜的倍數(shù)關(guān)系。(白蘿卜的根數(shù)是胡蘿卜的5倍。)。

及時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因為白蘿卜有5個2。)集體數(shù)一數(shù)。如果有6個2呢?(就是2的6倍。)10個2呢?(2的10倍。)。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幾個2就是2的幾倍。)如果有幾個3呢?(就是3的幾倍。)有幾個4呢?(4的幾倍。)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幾個幾就是幾的幾倍。)。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十七

1、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的基本知識。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yǎng)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并發(fā)揮創(chuàng)新認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鐘面,認識整時。

教學難點】區(qū)分時針、分針。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教具鐘、大鐘面、11份空鐘面及其部件(紙制),45份練習紙。

學具: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數(shù)字”游戲。

同學們,今天有十二位老朋友來了,他們要跟同學們玩?zhèn)€游戲,他們把身體的一部分遮起來,請你們猜猜他們的名字。你們有信心參加這個游戲嗎?(課件演示)。

2、情境引入:··。

(1)12位數(shù)字朋友為我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課件展示小朋友小智的房間)。我們的十二位數(shù)字朋友去哪了,你們能把他們找出來嗎?(課件:鐘面放大,數(shù)字閃動。)。

(2)這張面孔這么熟悉,你們見過嗎,在什么地方見過?你們知道他的名字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新朋友“鐘表”。(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鐘面。

1、說鐘面。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一說鐘面上有些什么?

2、比賽擺鐘面。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擺鐘面,看哪一組擺得又快又好。

3、發(fā)現(xiàn)鐘面知識。

你們在擺鐘面的過程中有沒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4、認識時針、分針。

a、認識。

(2)胖胖矮矮的是哥哥,名字叫時針。高高瘦瘦的是弟弟,名字叫分針。

(3)先小組內(nèi)學生拿學具鐘相互介紹指針名稱。后請學生上臺向全班介紹。

b、鞏固。

(1)看誰能最快說出指針名稱。(課件演示:時、分針閃爍)。

(2)貼指針名稱。(請學生上黑板為鐘面貼指針名稱并領(lǐng)讀。)。

5、拓展鐘面認識。

你們能說說指針是怎樣運動的嗎?(課件演示指針運動軌道。)。

(二)認識整時。

1、直觀認識時鐘整時。

(1)(鬧鐘聲響)這是什么聲音?你們能說說現(xiàn)在是幾時嗎?

(2)教師小結(jié):當分針指12,時針指7是7時。

鬧鐘響了很久,小智才起床,你們知道是幾時嗎,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師評價)。

小智遲到了,他是幾時到學校的。?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先小組討論,后匯報,師評價)。

2、認識整時規(guī)律。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個鐘面,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課件出示剛認識的7、8、9時三個鐘面)。

(2)學生與教師共同歸納小結(jié)整時規(guī)律: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板書)。

(3)以歸納的整時規(guī)律說鐘面時間。(課件出示3、6時兩個鐘面)。

3、鞏固。

(1)教師說幾時,學生撥鐘。

(2)學生說幾時,學生撥鐘。

(3)小組內(nèi)學生相互說幾時,撥鐘。

4、認識時間有白天與黑夜之分。

(1)同學們,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課件出示小智白天9時與黑夜9時的活動情境。)。

(2)教師小結(jié):時針在一天里轉(zhuǎn)兩圈,所以,一天的各個時間都有白天和黑夜之分。

(3)游戲:“猜白天或黑夜”。(課件演示)。

5、認識電子鐘。

(1)小智決定改掉遲到的壞習慣,讓我們第二天早上再去看看。小智去哪了?房間里有什么東西變化了?(課件演示)。

(2)電子鐘和時鐘有什么區(qū)別?它是用什么來表示時間的?

(3)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課件演示:電子鐘表示隨著時鐘整時變化而相應變化)。

(4)師生共同小結(jié)規(guī)律:“:”后面“00”,前面是幾就幾時。(板書)。

(5)鞏固游戲“找朋友”。

三、反饋練習:

1、找錯誤。(課件演示)。

2、補充完整。

四、總結(jié)及學習評價:

1、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

2、學生完成自我評價表。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本頁“看圖填空”。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十八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88~89頁的內(nèi)容,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認識小數(shù),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shù)的實際含義。

2、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shù)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shù)表示。

3、能識別小數(shù),會讀、寫小數(shù)。

4、培養(yǎng)主動探索的意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使學生正確理解小數(shù)的含義。

教學難點:

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與幾元幾角幾分的互相改寫,以米為單位的小數(shù)與米、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寫。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方法:

講授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小數(shù)。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小數(shù)。

同學們平時跟自己的父母去逛過超市嗎?今天你們和老師一起去超市看看。(播放課件)。

這些圖片認識嗎?是什么?(標價)那你們認識這些標價嗎?待會高老師要考考大家。

昨晚高老師特意去超市調(diào)查了四種商品的價格(課件展示四種商品價格),大家先觀察下標價中的數(shù)字。(張貼小數(shù):5.9823.700.852.60)。

這些數(shù)有什么特點?(中間有個點)象這樣的數(shù)你們知道叫什么數(shù)嗎?(小數(shù))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小數(shù)。(板書:認識小數(shù))。

這些小數(shù)中間的點叫什么呢?(小數(shù)點)板書:小數(shù)點。

二、認識小數(shù)。

1、讀小數(shù)。

生匯報小數(shù)的讀法。

師總結(jié):讀小數(shù)的時候,小數(shù)點左邊是整數(shù)部分(板書整數(shù)部分),按照整數(shù)部分的讀法來讀,小數(shù)點右邊是小數(shù)部分(板書小數(shù)部分),要依次讀出它的數(shù)字,每一位是幾就讀幾。

全班齊讀最后兩個小數(shù):0.852.60。

2、認識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的實際含義。

商品名稱價格/元表示。

火腿腸5.98元角分。

牛奶糖0.85元角分。

面包2.60元角分。

文具盒23.70元角分。

生答,有異議的多請幾個同學回答。

看來大家確實都看得懂這些價格,那誰來說說小數(shù)點左邊的整數(shù)部分表示什么?(元)小數(shù)點右邊的第一位表示什么?(角)第二位表示什么?(分)。

在小數(shù)上方板書:元角分。

二、教學例1。

1、尋找生活中的小數(shù)。

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對用小數(shù)表示商品的價格是幾元幾角幾分很清楚了。下面請大家在你們的桌面上或者文具盒里找一找還有哪些地方也有小數(shù)存在。生回答。

我們水筆上的小數(shù)0.5后面的單位應該是毫米,它表示筆芯的粗細,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除了毫米,還有米,分米,厘米。大家還記得一米有多長嗎?伸出你的手比劃下。

2、引出以米為單位的一位小數(shù)。

課件展示1米有多長。課件邊演示,教師邊講解。

如果把這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長?(板書1分米)。

那它是1米的幾分之幾呢?(1/10)。

因此1分米也就是幾分之幾米?(板書1/10米)。

當天它也可以用今天剛認識的小數(shù)來表示也就是0.1米。(板書:0.1米)。

大家看看,小數(shù)點右邊的1表示什么?(生答1分米)。

同學們真厲害,這都答對了。那既然1分米是1/10米還可以寫成0.1米,那二分米呢?生答師板書:2分米=2/10米=0.2米,并請生說說想法。

既然1分米,2分米可以寫成0.1米、0.2米,那4分米呢?生答師板書:4分米可以寫才0.4米也就表示4/10米。

1分米、2分米、4分米用米怎么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那3分米。5分米,7分米你們會嗎?請同學們翻開課本91頁,完成練習二十一第一題的第(1)題。

生獨立完成,師巡視。并講評。

師小結(jié):通過剛才的學習和練習我們發(fā)現(xiàn)十分之幾米可以寫成零點幾米,零點幾米就表示十分之幾米。

3、引出以米為單位的兩位小數(shù)。

1分米是1米得1/10,1厘米又是1米的幾分之幾呢?(1/100)。

是幾分之幾米呢?(1/100米)。

那用小數(shù)會表示么?(0.01米)板書:1厘米=1/100米=0.01米。

真是聰明,大家看看,這小數(shù)點右邊第二位表示的是?(厘米)。

3厘米用米你會表示嗎?生答。

板書:3厘米=3/100米=0.03米。

板書18厘米=18/100米=0.18米。

請同學們比較下,0.10.20.4和0.010.030.18這兩組小數(shù),都是小數(shù),他們有什么不同?(0.10.20.4小數(shù)點后面都是一位數(shù),0.010.030.18小數(shù)點后面都是兩位數(shù)。)。

師:觀察得真仔細,像0.10.20.4小數(shù)點后面只有一位數(shù),這樣的小數(shù)叫做一位小數(shù)。板書:一位小數(shù)。

像0.010.030.18小數(shù)點后面有兩位數(shù),這樣的小數(shù)叫做兩位小數(shù)。板書:兩位小數(shù)。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十九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區(qū)分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具準備:

四種立方體,印泥,白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今天的課要從一位我們喜歡的老朋友說起,看看他是誰?

一向斷案入神的黑貓警長,今天來到我們的教室,卻是要找?guī)孜缓眯娜?,找什么樣的好人呢?事情是這樣的,張爺爺生病了,他一直惦記自家花園里的草沒有除掉,幾天之后,張爺爺身體恢復了回到了花園,卻驚喜的發(fā)現(xiàn)這些雜草被哪些好心人除掉了,張爺爺請來了黑貓警長幫助他找到這些好心人,經(jīng)過仔細觀察,黑在地上發(fā)現(xiàn)了這四個腳印,看到這四個腳印,您能想到哪些我們以前認識的立體圖形。那黑是怎么想的呢?黑經(jīng)過仔細觀察,終于確認了四個一向愛做好事的朋友,老師也把它們請到了課堂。

二.教學新知。

1、這個有點陌生,它叫三棱柱,她叫正方體,長方體,猜猜還有誰?球(看來你們都具備了做小偵探的潛質(zhì))。

3、同桌之間先討論討論,怎么把這些腳印取下來。(匯報方法可以描一描,可以》。

4、現(xiàn)在就請你們同桌兩人合作取腳印,至少取下兩個腳印。

5、老師很好奇,你們都用了哪些好方法,愿意和老師分享一下嗎?

6、剛才你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證明了,張爺爺要找的就是這四個好朋友。

7、這些腳印的身上還藏著很多很多的秘密,它們都是圖形王國里很重要的成員,有沒有興趣想繼續(xù)研究它們,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圖形,去找到這些圖形身上的秘密。

8、老師把你們剛才采集到的這些圖形腳印放在了ppt上,它們擠在一起很雜亂,那孩子們你們能給它們分分類嗎?(準備怎么分)。

9、把像這種形狀的分在一起,像這樣的圖形寶寶,它們都有很好聽的名字。

10、誰能像小老師一樣,介紹一下它們的名字。

11、這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這四個新朋友,那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記住它們,把你的好方法介紹給同桌聽一聽。

12、李老師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正方形有點像,你有什么好方法區(qū)分它們嗎?

13、這些圖形的家都在哪呢?想想我們剛才取腳印的過程,我們發(fā)現(xiàn)從長方體的表面能找到長方形。

三.練習鞏固。

2、猜猜我是誰?

四.總結(jié)回顧。

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小學數(shù)學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篇二十

這節(jié)課在探索平行線畫法時我設計了前置性小研究:自己畫一組平行線。學生通過操作、討論、交流,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了探究,在學生開始活動之前,明確提出了合作學習的要求,保證了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應該說這樣的合作學習是有效果的。從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來看,學生在小組活動之后進行全班交流時,以小組的身份來匯報,而且展現(xiàn)了許多不同的畫法,其中不少是獨特的、有創(chuàng)意的,這也正是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通過與他人交流,思維碰撞的結(jié)果。我發(fā)現(xiàn)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時,能把各自的畫法展示給小組成員看,確實起到了知識互補的作用,使畫法更豐富了。

但學生在小組交流時,小組成員缺乏良好的傾聽習慣,有的組員確實在聽,但僅僅局限于聽,而沒有在積極思考別人說的是否正確,更別說提出意見了,學生的小組合作缺少共同探究、有效交流的氛圍。作為我們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在交流時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互評,同時我們更要注重以小組為對象對學生進行評價,對表現(xiàn)突出的小組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如“集體智慧獎”、“組合默契獎”、“共同進步獎”……在開展小組合作活動時,也要注意與教材的內(nèi)容是否匹配,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

在探索平行線畫法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了前置性小研究――小組交流――全班匯報的教學模式,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花費了較長的時間,使得“用直尺、三角尺畫平行線”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時間比較緊張,影響了教學效果。實施合作學習,學生花費探索的時間較長,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多樣化,交流討論所花費時間又較多,這樣就顯得課堂時間相對偏少,如何處理更好地處理這一矛盾也是我所困惑著的。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677275.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