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的教案(模板2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7 07:20:16
練習的教案(模板23篇)
時間:2023-12-07 07:20:16     小編:MJ筆神

一份好的教案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有序,學生學習更加有效。編寫教案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情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練習的教案篇一

1、通過折一折、搭一搭、數一數、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動,加深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并初步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初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意識,增強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提高學習興趣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1課時。

三角形、園形各一張,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各二張,正方形4張。

修改意見這是實踐操作課,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參與實際的操作活動。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小朋友們,在知識的海洋里,有一個奇妙的圖形國,圖形國里有很多寶藏,這節(jié)課請我們的好朋友花仙子帶我們到奇妙的圖形國里探寶,看,花仙子來了。(屏幕出現花仙子)。

二、實踐操作。

(1)講述:小朋友們,這就是奇妙的圖形國里的游樂園,漂亮嗎?

(2)看一看:游樂園是由哪幾種圖形組成的'?

(3)數一數:各種圖形各有幾個?

(4)同桌同學互相交流,并把答案填在第22頁第1題。

請學生拿出一張正方形紙。

(1)先對折一次,說出對折后是什么圖形。

(2)在第一次對折的基礎上,再對折一次。問:第二次對折后的圖形又是什么圖形。

(3)小組討論:正方形對折兩次有幾種方法。

為學生多準備幾個平行四邊形紙片,讓他們充分體驗圖形的轉化過程。

(4)班內匯報:學生拿著自己折出來的圖形上臺匯報對折的結果。

3、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一個正方形。

(1)獨立試做,四人小組交流。

(2)展示比較,那種方更科學,更好。

方法一:尺子量好再折。

方法二:慢慢回折,憑感覺折出;

方法三:折三角形的方法。

5、練習四的第5題(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1)電腦演示剪拼課本介紹的兩種剪拼的過程;

(2)學生動手做一做;

(3)自己想怎樣剪怎樣拼就怎樣剪怎樣拼,動手再做做看。

獨立操作,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匯報,對拼出的圖畫,給予肯定,并把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組合圖形展示。

三、總結評價。

這節(jié)課,同學們在圖形國里學到了很多知識,特別是通過操作實踐,掌握如何把一種圖形轉化成為另一種圖形的方法,能用幾根同樣大的小棒,擺出幾種不同的圖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圖形等著我們去折、剪、拼。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爭取有更多的新發(fā)現。

通過折一折、搭一搭、數一數、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動,加深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并初步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初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意識,增強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

練習的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按筆順寫字。

2.學用字詞句:認真讀詞語和描紅;制作課程表;給句子加標點,再分角色朗讀。

3.讀讀背背:讀背成語,讀背古詩。

4.寫鉛筆字,認識先橫后豎的筆順規(guī)則。

5.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家。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認清筆順”

1.審題。

(1)引導學生看題目要求,聽老師范讀。學生齊讀一遍。

(2)組織討論:這道題可以怎樣去完成?

(3)老師小結,明確要求:讀準每一個字音自學筆順表,熟記生字筆順,按筆順寫字。

2.學生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

(1)各自輕讀,書空筆順。

(2)同桌交流說筆順。

3.指導。

(1)指名認讀生字,并書空筆順,相機糾正。

(2)質疑:哪幾個字的筆順你覺得很難記,需要多練。相機出示生字(視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3)強化記憶板書下來的生字的筆順。

(4)同桌互相抽查筆順容易錯的字。

(5)教師小結。

(1)強調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

(2)學生按筆順寫字一遍,教師個別輔導。

5.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

二、教學“寫好鉛筆字”

1.審題。

(1)練讀題目。

(2)引導與上題比較,明確寫字要求。

2.弄清筆順,練習描紅。

(1)認讀生字。

(2)提名說筆順,教師同步師范描紅。

(3)強調描紅要求與寫字姿勢。

(4)學生完成描紅練習,師個別輔導。

3.點撥筆順規(guī)則,仿影體會。

(1)師生談話,引導學生發(fā)現筆順規(guī)則——先橫后豎。

(2)學生仿影體會。

4.指導臨寫。

(1)出示“干”,提醒學生注意“干”的第二筆橫較長。

(2)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干”。

(3)學生練習寫一個“干”。

(4)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學寫“羊”和“草”。

(5)反饋。

第二課時。

教學“學用字詞句”。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學生分組練說本班的課程名稱。

3.提名說,其他人補充。

4.學生借助拼音認讀詞語。

5.檢查認讀,相機正音。

6.學生質疑生字的筆順,教師師范描紅。

7.明確描紅要求,強調寫字姿勢,學生練習描紅。

8.反饋。

二、學第二題。

1.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投影空白課程表,教師示范填寫縱橫序數并講解。

3.學生在印發(fā)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數的填寫。

4.投影班級課程表,師生討論填法。

5.學生自選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課程表,相互詢問,熟悉班級開設的課程。

7.反饋。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說說題目有幾個要求。(加標點;分角色朗讀)。

2.習學過的標點,討論如何試用。

3.學生各自試加標點,練習朗讀。

4.集體討論,相機點撥。

(1)出示第一句話:你們明天上午有什么課。

(2)指名讀句子,并說出所加標點。

(3)評判對錯,再說出自己的理由,練習讀出疑問的語氣。

(4)依照第一句話完成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話的加標點和朗讀練習。

(5)教師小結。

5.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教師巡視輔導。

6.反饋。

(1)指名兩位學生分角色讀。

(2)引導學生評議:讀得怎么樣?好在哪兒?有什么不足?

(3)教師小結。

7.多種形式練習,分角色朗讀。

四、整體回顧,教師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先了解了所學課程名稱,接著自己動手制作課程表,最后通過朗讀對話弄清了課程表的作用。希望你們積極發(fā)揮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學的功課早知道,提前預習并做好學習準備。

第三課時。

教學“讀讀背背”。

一、讀背成語。

1.師談話激趣:成語是漢語的精華,一個人如果從小就誦讀它,他的語言能力就會得到鍛煉、??提高,文化知識也會越來越豐富,這學期我們就開始練習“讀背成語”這種童子功。

2.學生借助拼音試讀4條成語。

3.提名讀,相機正音,教師范讀。

4.學生再以多種形式練讀。

5.借助圖片、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理解成語的意思。

(1)映示圖片,撥放錄象,引導學生觀察、體驗。

(2)指導學生表達感受,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成語。

6.學生練讀練背成語。

7.反饋。

(1)指名背誦說說記憶方法。

(2)多種形式背誦成語。

8.教師小結。

二、讀背古詩《村居》。

1.

同學們,你們讀過哪些描寫春天的詩歌,能背給大家停一停嗎?

2.映示古詩的背景圖,引導學生觀察,弄清圖意。

3.

揭示古詩《村居》,明確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學生借助拼音各自練讀古詩。

5.提名讀,相機正音,教師示范讀。

6.學生再練讀,直到讀準音,讀通句子。

7.借助生活經驗與圖片,引導學生弄懂詩的大概意思。

(1)詩歌主要寫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風光;兒童放風箏)。

(2)田野的風光美在哪兒?

(3)兒童是怎樣放風箏的?

8.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9.反饋讀背古詩效果,交流學習方法。

教學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家。

一、觀賞圖片揭示話題。

1.出示掛圖,引導觀察。

2.弄清圖意,板書話題:說說我的家。

二、教師示范說話,明確要求。

1.學生看圖聽老師說話。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環(huán)成花園2號樓201室,家里有爸爸、媽媽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媽媽是一位售貨員。我很喜歡自己的家?!?/p>

2.思考問題,明確說話要求。

(1)提問:聽了王小明的介紹,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況?

(2)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學生借助拼音讀讀本次說話的具體要求。

(4)借助板書內容,教師提示說話要求。

1.指名學生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練說。

2.將四個問題連起來練說,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3.提名說,對照要求評議。

4.學生分小組練說,

教學后記:學生對練習一的學習很感興趣,學習《村居》很樂學。

練習的教案篇三

1、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能比較指定的形近字。

2、會給指定的詞語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能劃初步同類的詞。

3、能看圖回答問題,并按要求寫幾句話:進一步懂得鄰居間應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2課時。

1、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能比較指定的形近字。

3、會給指定的詞語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

一、第1題。

1、比較上半部分的`3組形近字,想想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再指名說。

2、比較下半部分的3組形近字,同桌互相說說。

3、獨立完成組詞。

4、反饋、校對。

二、第2題。

1、復習音序查字法。

2、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并填空。

3、校對。

三、第3題。

1、讀題,明確題意。

3、讀句子,看一看詞語填得對不對。

4、說說你還知道哪些近義詞。

例:迎—送生—熟收—放早—晚苦—甜。

四、、第4題。

1、讀題,明確題意。

3、校對。

4、讀讀句子。

1、能劃出不同類的詞。

2、能看圖回答問題,并按要求寫幾句話;進一步懂得鄰居間應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一、第5題。

1、指名讀題,說說題目的要求以及做法。

2、看例子,說說為什么“鴨子”這個詞下面要劃上橫線。

3、做題。

4、說說為什么這么劃。

二、第6題。

1、指名讀例句,說說句式。(什么和什么都是什么。)。

2、讓學生說說:家用電器有哪些?水果有哪些?

3、獨立把句子補充完整。

三、第7題。

1、指名讀圖下的問題,搞清題意。

2、自由練說。

3、指名看圖說話。

4、講評。

練習的教案篇四

3.重點練習歌曲最后一句。

4.小朋友跟隨課件完整演唱歌曲,啟發(fā)小朋友用聲音表現歌曲的情緒。

5.請小朋友配合動作來表演歌曲。

小紙船。

引導小朋友用正確的呼吸及歌唱方法,表現出歌曲中的連與跳;能較流暢地唱出歌曲.

音樂《小紙船》、七個臺階。

1.小朋友跟唱《小紙船》兩遍。

2.老師:“小紙船變成一只華麗的大船,把我們帶到一個美麗的島上?!?/p>

3.老師:島上有這座美麗的宮殿,五彩鳥把我們帶到這座宮殿面前,進入宮殿必須上七個小臺階,每個小臺階都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第一個臺階叫do,第二個臺階叫rai,第三個臺階叫mi……”

4.學唱c大調音階(上行及下行)。

5.老師:“真好玩!我還想再玩一次,這一次請小音符跟我一起上來,好嗎?”

6.再學唱一次音階(稍慢),讓小朋友唱準每一個音,并走上相應的音符臺階。

練習的教案篇五

教學難點:理解”這樣”在句子中的意思以及頓號的準確應用.

教學準備:小黑板、快板

(1)出示例句,知道句子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講小小的一樣東西“來得不容易”,后面部分是講我們應該怎樣對待 這樣東西。

(2)學生補充句子的`內容。

(3)交流

(1)讀懂例句,理解“這樣”在句子中的意思。

(2)小結:前半句表示一件事,后半句表示這件事帶來的結果,中間用“這樣”來連接

(3)說說議以可能出現的結果,再寫下來。

(1)自由反復朗讀,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糾錯。

(3)范讀,思考:快板中提到了哪幾個標點?用-------畫出。

(4)填空

逗號表示( )

句號表示( )

問號表示( )

嘆號表示( )

頓號表示( )

(5)表演小快板。

(1)認真讀句子,把句子的停頓和語調讀正確。

(2)說說句子中的標點應該怎么加

(3)學生獨立嘗試做題

(4)點名朗讀,并說說所加的標點

(5)補充練習

a小猴 小兔 小熊和小貓來報名了

b回家的路上 又開出了一朵朵傘花 紅的 黃的 藍的……

:習題內容

練習的教案篇六

鞏固千克、克、噸的認識,進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噸的質量觀念。

2.過程與方法。

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和噸有關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經歷質量單位的形成過程,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鞏固千克、克、噸的認識。

[教學難點]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噸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稱物品,認秤。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一說為什么下面兩樣物品稱出的質量用“千克”作單位。

2、貼標簽。

以給商品貼上質量標簽的.游戲形式出現,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千克和克的實際質量,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3、補標簽。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下面這些物品和動物的質量標簽上的質量單位漏寫了,你能把它們填補完整嗎?”學生用不同的手勢表示“千克、克、噸”,集體完成,并請學生陳述自己的理由。

4、比較下面物品的輕重。教師用第3題中單純的式子變?yōu)楸容^兩種標明質量的物品輕重,吸引學生參與。

復試。

1、第5、6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第7題。學生獨立觀察思考、理解圖意;嘗試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3、第8題。學生獨立嘗試解決;同桌交流。

4、第9題。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在此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問題,給每個學生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最后全班交流,看哪個小組想出的方法最多。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第10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交流,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際操作。學生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可能有:10克10克地稱5次;先稱30克,再稱20克;先稱2個20克,再稱10克等。

6000克=()千克3kg=()g。

4噸=()千克6000t=()kg。

4千克500克=()克3噸70千克=()千克。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第11題。這道思維訓練題蘊含著代換的數學思想,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用學具代替蘋果梨子擺一擺,增強直觀性。解題思路是:3個蘋果和3個梨合起來剛好和9個桃子一樣重,所以1個梨和1個蘋果應和3個桃子一樣重。學生若有其他的合理想法,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練習的教案篇七

1.處處留心,了解“水獺”等一類詞的正確讀音,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

2.熟記成語,積累詞匯。

3.朗讀背誦古詩風。

4.說話訓練,指導學生學會感謝。

5.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請學生講解題目要求。

2.指導。讀準課文圖示上標牌上動物名的字音。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請學生講解題目要求。

2.指導。

修改短文。能讀懂這段話的主要問題:語言不簡潔。

4.反饋。

交流討論,評講。教師小結。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注意謙讓。

四、口語交際。

1、?教師示范:感謝同學們教師節(jié)給我的驚喜入手。

2、請學生說說你有想感謝的人嗎?為什么感謝他?(學生可能開始說的時候,范圍比較狹窄,多是感謝同學借給他文具用品。為開闊學生思維,可以再讀了口語交際的提示。尋找練習素材。

3、討論:如何表達感謝?聯系課文《老師,您好!》同樣是感謝的話語,這位詩人是用自己的筆,寫下激情的詩來表達情感的。你們能用自己的筆寫下幾句詩來感謝你想感謝的人嗎?然后請學生隨性寫上幾句,并朗誦給大家聽。

5、嘗試情景再現,將說、演、聽、看匯為一體。

成語教學與古詩誦讀教學(略)。

本次練習,口語交際是教學重點、難點,下足工夫,要上出實際效果。

練習的教案篇八

1、了解擬人的修辭手法,并初步學會運用,四下教案練習1。

2、熟記八個描寫景色的詞語。

3、寫好鋼筆字。

4、練習口語交際,推薦或自我推薦。

1、教學第一部分。

(1)要求學生自讀第一部分,引導學生概括這段內容是爸爸和小芳的對話。

(2)出示《秋天》這首詩里的詩句,請同學們讀一讀,想想詩句主要寫了什么。

(3)引導學生說說爸爸對詩中的哪些地方感興趣。

(3)詩句為什么不直接寫秋天到了,蘋果、葡萄都成熟了,而要寫成蘋果娃娃、葡萄娃娃呢?齊讀,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5)從學過的課文中,你能找出這樣的句子嗎?請學生在課文中勾畫,全班交流。

2、教學第二部分。

(1)把一個事物當作人來寫,讓它和人一樣有感情,會說話。這樣可以使文章生動形象,讓人特別喜歡讀。其實,這樣的表達方法我們也會,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我們會說成小溪在唱歌;荷花在風中擺動,我們會說成荷花在跳舞。書上也有幾個句子,請讀讀。

(2)你能用這樣的方法把下面幾個句子寫生動嗎?

(3)四人一組交流。

(4)全班交流。

3、教學第三部分。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圖上畫了什么?

(2)想一想,怎樣才能把“太陽、鬧鐘、小鳥”寫得更生動些?指名交流。

(3)學生試寫。

(4)朗讀。

1、指導,教案《四下教案練習1》。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植、輕、祖“這三個字。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這三個字的結構和關鍵筆畫的書寫要求。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小結:“植、輕、祖“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三個字的右半邊中”橫“畫比較多,并且最后一筆都是橫。

(3)教師范寫“植”。提醒學生注意:“橫”畫在右邊別頂住“豎”畫,還要寫得穩(wěn)一點。

(1)學生練習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兒。

(2)對寫得不好的字,予以糾正,再練習。

1、請學生借助字典,認讀這幾個詞語。

2、指名讀詞語,齊讀詞語。

3、同學們有什么發(fā)現嗎?春深似海:指春色像大海一樣深廣,形容大地充滿了明媚的春光。古木參天:古老的樹木高聳著,直指天空。蔚為壯觀:蔚,薈萃、聚集。匯聚成盛大壯麗的景象。

4、同學們都在哪兒見過這樣的景色?

5、學生練習朗讀的背誦。

6、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三)學生推薦及自我推薦。在發(fā)言過程中需注意:

1、要實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談。

2、要有禮貌,學會傾聽。

3、要心態(tài)平穩(wěn),能主動祝愿別人心想事成。

4、推薦別人要說明理由,自我推薦要說清自己準備怎么做。

(四)根據推薦及自我推薦定出班委候選人的名單。

(五)民主評議,最后確定班委人選。

練習的教案篇九

6、讀背古詩《望岳》。

7、說話:漫話奇思妙想。

8、學寫毛筆字。

目標中的3、4、5(重點)。

目標中的7(難點)。

奇思妙想。

發(fā)現的源泉。

口語交際:說說奇思妙想。

課外:收奇思妙想寫在日記里。

用鋼筆描紅;

認識繁體字;

選詞填空;

照樣子寫句;

熟記成語;: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復習描紅要求。

2、指導描紅。

3、描紅。

4、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讀對照,認識繁體字。

3、同桌互讀。

4、指名朗讀。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明確要求(選詞填空)。

2、學生自讀。

3、交流反饋。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明確要求(照樣子寫句)。

2、例句指導,例句:”幾乎不假思索地”(說)寫清了說時的神情。

3、學生照例寫句子。

4、反饋交流。

五、教學第五題。

1、審題明確要求(熟記成語)。

2、讓學生反復讀。

3、熟讀記憶并說說成語大體意思。

六、作業(yè):

練習3、4做在2號本上。

說話:漫話奇思妙想。

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學第六題。

1、審題明確要求(口語交際:漫話奇思妙想);

2、說說”奇思妙想”有什么意義;

3、在小組里全合作說說自己的奇思妙想;

4、在班上交流奇思妙想;

5、鼓勵收奇思妙想寫在日記里。

二、學寫毛筆字(略)。

練習的教案篇十

教法教具:。

將四幅圖制作成掛圖.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懂圖片,喚起記憶。

1,出示圖片,問:你能說出這四幅圖的表情嗎。

2,你能猜想一下他們臉上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情嗎。

4,你能在省略號后面再補充一些這樣的語句嗎。

5,小組交流:那一次,我感到,因為.

6,交流素材,指導寫作。

(1)這篇例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作者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3)小作者把哪部分內容作為重點來寫的他是怎么寫的。

7,小結.

8,當堂寫作,及時反饋.

二,指名讀幾篇寫得不太好的草稿,師生共同糾正.

1,寫一件事情要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3,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內心.

幾篇寫得好的習作,讓學生說說好在哪里。

三,指導學生抄寫.

字跡要工整,標點符號要準確.

教學內容:練習5。

1,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準確,生動,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觀察所得.

2,能有感情地誦讀《邊疆小夜曲》,感悟詩的意境的情感.

3,理解公益用語,并能根據具體的場景設計合適公益用語.

4,寫好鋼筆字和毛筆字.

第一課時。

語文與生活。

(1)大海真大!(替換"真大")。

(2)今天真累!(替換"真累")。

3,自由選擇一處家鄉(xiāng)的自然景物或名勝古跡,用這樣的句式來介紹.

誦讀與感悟。

1,播放傣族的《小夜曲》.

2,介紹小夜曲.

3,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首詩,題目是《邊疆小夜曲》.

4,布置自學任務:自由練讀《邊疆小夜曲》,想一想: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

5,交流:。

6,指名朗讀詩歌,引導學生互評.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

2,你知道這條標語說的是什么意思。

3,老師這兒還有一些標語:。

別讓眼淚成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為災不留情,預防要先行.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4,自由練讀,想想這些標語想告訴人們什么。

5,介紹什么叫公益用語.

6,你能試著設計一條公益用語嗎。

7,學生認真思考,同桌討論后,引導學生集體交流.

三,作業(yè)設計。

1,為學校的食堂,圖書館,操場等公共場所設計一些標語.

2,仿照《莫高窟》第2,3段的寫法,介紹家鄉(xiāng)的一處自然景物或名勝古跡.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讀要寫的一段話.

(3)提示個別不太容易寫好的字應認真描紅.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二,教學第五題(略)。

1,觀察共同點:左窄右寬.

2,釘"寫法提示:金字旁的三橫排布在注意.

3,"給"寫法提示:要把絞絲旁寫到位.右邊寫大一點.

教后感:。

練習的教案篇十一

1、通過活動進一步鞏固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技能。

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與交流合作的能力。

提高學生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能力。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這節(jié)課一些小客人和我們一起學習,你們看,這些小動物可愛嗎?想不想把它們領回家和自己交朋友?好,我現在就把這些可愛的動物放在講桌上,誰在這節(jié)課表現得好,我就把它們獎勵給誰。

1、第1題。

先引導學生審題找規(guī)律,再請學生完成,最后結合答案再研究算式之間的規(guī)律。

2、第2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請部分學生上臺板演,結合算式訂正,并請生說出不同類型算式的計算方法。

3、第3題。

這里有一個通道,全對才能順利從一頭走到另一頭,你們能連過6關嗎?

4、第4題。

5、第5題。

這道題的.意思誰看懂了,給大家講講。

6、第6題。

小烏龜舉行了一個計算比賽,小猴子、小兔、小狗還有狐貍都已經準備好了,你們想參加嗎?那好,我把這個頭飾獎勵給做得又對又快的小朋友。

7、第7題。

媽媽揣了40元錢去超市買菜,超市里的菜可多了,你們看看,有哪些?40元錢可以買什么呢?你幫媽媽設計設計。

8、實踐活動。

課外,老師請你們收集自己課外書的本數,現在請和你的同桌交流,把數填在括號里,再計算出一共有多少本。

每人準備10張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口算卡片,多人一組開展游戲。先將所有口算卡片混在一起,然后依次抽題回答,回答正確歸已所有,回答錯誤,下一個接著抽題回答,一直將所有口算卡片抽完成為止。最后比賽誰獲得的卡片最多。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問題需要提出來討論?

練習的教案篇十二

1、用鋼筆描紅,努力寫得入體。

2、讀讀每組詞語,了解普通話里輕聲有區(qū)別詞義的作用。

3、選詞填空,辨別一些意思相近的詞。

4、給一段話加上標點符號。

一、鋼筆描紅。

這次鋼筆描紅的一段話選自課文《秦兵馬俑》。我們先來讀一讀,從“惟妙惟肖的模擬”、“生動地再現”、“形象地展示”中,充分展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非凡創(chuàng)造力,字里行間流溢著贊頌、自豪之情。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些鋼筆字的特點,細細揣摩一下運筆方法。同學們要從每個字的整體去觀察,不要看一筆描一筆,要一氣呵成。

二、了解普通話里輕聲有區(qū)別詞義的作用。

同學們,我們來讀一讀每組的詞語,想想他們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嗎?原來,我們發(fā)現普通話中的輕聲還有區(qū)別詞義的作用呢!說一說,他們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讓我們再讀一讀,想一想。

三、辨析詞義。

讀一讀每個句子,再進行嘗試性填寫。你填的合適嗎?

關于對于為了由于自從經過。

(1)(關于)灰椋鳥的電視錄像,我一連看了好幾遍。

(2)(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李時珍終于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

(3)(對于)這個問題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

(4)(為了)彌補身體條件的不足,鄧亞萍常在雙腳上綁上沙袋練習打球。

(5)陸地上的煤、石油等礦藏,(由于)長期開采,已經越來越少。

(6)我(自從)參加了體育鍛煉,身體強壯多了。

(練一練)為了由于關于對于自從經過。

寫好字每個學生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種種原因,這個問題,學校過去一直沒能引起足夠重視。這學期,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學校組織開展了寫字“大比拼”活動。開展活動以來,同學們寫字的積極性十分高漲。同學們近一學期的努力,大家寫字的水平明顯得到了提高。

同學們,我們還可以用這些詞造句呢!試試看。

四、[標點符號]。

讀一讀書中的一段話,試著給它點上標點。

去年暑假,爸爸帶我游覽了黃山。黃山上的怪石千姿百態(tài),有趣極了。其中比較奇特的有“猴子觀?!?、“仙人踩高蹺”、“夢筆生花”、“金雞叫天門”……遠遠望去,真是惟妙惟肖?;貋砗?,我寫了一篇作文,題目是《黃山怪石》。每想到,這篇作文竟在《小學生作文》上發(fā)表了。我高興極了!

(練一練)。

教學要求:

1、熟記12個成語。

2、讀背一段選自《三字經》的話。

3、口語交際:暢想未來。

4、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熟記12個成語。

它的要求是:熟記,大概了解成語的意思,能適當運用。

1、把握成語之間的聯系蘇教版教材中每個練習有12個成語,表達著相同或相近的主題,這就給同學們很好的學習切入口。如:高朋滿座賓客盈門一見如故一見傾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相見恨晚交淺言深形影不離難舍難分情同骨肉十指連心在學習時,我們先來讀一讀,再想一想這12個成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從從整體上感知這12個成語都是表達朋友多、情誼深的,而且每一組的兩個成語意思相近。接著,們再逐一了解成語大意。

二、讀讀《三字經》。

《三字經》是古時候一部流傳很廣、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從內容上看,它提倡尊敬、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其中,又用較長篇幅告訴了自三皇五帝到宋代的史事,還講了許多我國歷史上發(fā)奮求學、終至成才的名人故事,內容廣博,非常豐富。特別是它采用三言韻語的形式,讀起來瑯瑯上口,不信,試試看。

昔仲尼師項橐。

古圣賢尚勤學。

披蒲編削竹簡。

彼無書且知勉。

——摘自《三字經》。

三、口語交際。

暢想未來。

(老師想對你們說:)只要我們有夢想,我們就能實現。

想象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四、毛筆字。

本次毛筆臨寫的“司”、“氧”都是右上半包圍結構的字?!八尽钡摹啊涂凇币蠓牛疑?、右中、右下要多留白,以求整個字的重心平穩(wěn)。“氧”字著重練好橫折斜鉤這一筆:露鋒起筆,順勢向右上作橫畫,漸輕,在折處稍提后向右下作頓,再轉勢向下,作背彎后回峰向上輕快挑出。

練習的教案篇十三

1、讀讀背背。

2、學寫鉛筆字。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3)師:這次讀讀背背學習分兩個部分,借助拼音把每個部分的題目讀一讀。

(1)學習成語歌。

看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師:這個小朋友從小就學寫毛筆字,你看他已經能寫二年級才學的一些復雜的字了,他可是從練習寫基本筆畫開始的呀!

(2)出示: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讀正確。

檢查讀正確情況。

(3)這兩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呢?請同學們想想。

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教師補充。

(4)指導朗讀,讀出韻味。

師:你怎么看出他很認真?

師:這個小朋友他今天練習一個類型的字,明天再練習一個類型的字,還不忘記復習前幾天寫過的字。

(1)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讀正確。

(2)檢查讀正確情況。

(3)這兩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呢?請同學們想想。

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教師補充。

(4)指導朗讀,讀出韻味。

練習:學生練讀,同桌練習背誦。

(5)檢查背誦情況。

(1)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生借助拼音試著大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

指名朗讀,教師范讀。

學生自由朗讀,回答教師問題:

“花兒”指什么?

“風雨”指什么?

(3)同學們遇到困難應該怎么做?應帶著什么樣的心情讀呢?

(4)師:同學們現在我們就好象小一個下雨的早晨,打著小傘去上學,誰來讀一讀?

(5)練習朗讀、背誦。

(6)檢查朗讀、背誦。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1)復習以前學過的書寫規(guī)則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2)今天,我們學寫“同、問、網”3個字,看看這些有三框兒的且框口朝下的字應按什么順序書寫。

(3)出示:同。

(1)練習描寫“同”3個,仿影1個。

(2)教師巡視指導。

(1)表揚寫得好的同學,指出問題。

(2)進行糾正性練習。

其余兩個字教學方法相同。

練習的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讀對聯,了解有關岳飛的歷史資料。

2、積累詞匯與古詩。

3、學寫鋼筆字,寫好包圍結構的字;學寫毛筆字,掌握豎鉤和橫鉤的寫法。

4、學寫請假條。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用詞用句。

1、指名讀題,弄清題目的要求。

2、讓學生查字典,查出“辜”、“鑄”、“佞”的意思。

3、查查資料,了解岳飛的有關歷史資料。

4、再讀讀這副對聯,看看學生們是否弄懂對聯的含義。

(辜:罪過??鑄:鑄造???佞:指*詐諂媚的小人。)。

二、讀讀備備。

1、教學第一部分。

(1)讓學生讀讀這些詞語,讀準字音。

(2)讓學生對這些詞語提出不懂的地方。

(3)老師簡單講解。

[學海無涯:學習像是在海上航行,沒有邊際,要學的知識無窮無盡。

書山有路:讀書就像是登山,有路可走的,路徑是什么?就是勤奮。

九牛一毛:像是九頭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大的數量中微不足道的數量。

滄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顆谷粒,比喻極大的數量中微不足道的數量。

孜孜以求:不斷追求,不知勞累。

全力以赴:付出所有的精力去做成一件事情。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比喻在學問、技術等方面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后,再繼續(xù)努力,向前發(fā)展。

(4)比一比,看誰記得快,看誰記得準。

2、教學第二部分。

(1)先讓學生試著讀讀這首詩。

(2)簡要講講這首詩的含義。

(3)領著學生反復吟誦,體會梅花的堅強品質。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寫好鋼筆字。

1、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

a說說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

b出示:困、周、間,指名讀一讀,并說說這三個字是什么結構,有什么發(fā)現?(三個字是包圍或半包圍結構。)。

c在寫的時候,包圍的外框不要寫得太滿,里面部分不要寫得太大或太小。

d出示“困”,指導書寫,學生書空。

e教師范寫,注意里面的木的最后一筆要寫成點。

f學生練習在田字格里描紅“困”,并臨寫。

g按以上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書寫“周、間”兩個字。(教師巡視指導)。

二、學寫毛筆字。

1、指導學生觀察“水”中的豎鉤。在豎中線居高起筆,下行至“鉤”處微向左下挫筆,再提鋒向上縮筆,然后快速向左上鉤出。

2、教師執(zhí)毛筆范寫豎鉤。

3、學生臨帖描紅(提示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

4、指導觀察“家”中的鉤——橫鉤。

5、學生臨貼描紅。

6、學生自由練習寫兩種鉤,互相交流書寫心得,教師巡視指導。(程度高的學生還可以練習寫含有鉤畫的字。)。

第三課時。

學寫請假條。

1、講解請假條的格式。

2、讓學生讀讀前兩個自然段,說說謝哲平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了請假條。

3、讓學生自學請假條,歸納出請假條的格式,并且說一說,怎樣寫。如開頭,結尾。

4、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什么情況下用請假條。

5、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寫請假條。

6、寫完后修改、評議。

?[2]??下一頁。

關于處處留心:

秦檜是忠良,千古罪人是冤案,看看考古驚現秦檜遺囑,我們就能明白幾分:

出土該批文物的村莊位于本市郊區(qū),早先名為麓洱,現名為壺侑,因風光優(yōu)美,出產茶葉,宋代時一度是高官們的莊園。此次所發(fā)掘的宋墓,專家估計為秦氏子侄輩的墓穴,時間應在1178年(宋孝宗淳熙五年,為岳飛平反昭雪)后,秦氏此時逐漸失勢,一些身前文物成為族人累贅和朝野忌諱,干脆采用殉葬方式掩藏。

巧合的是,隨本次墓葬發(fā)掘一起出土的地契資料表明,此地莊園基本為岳秦兩家分領。兩家比鄰,這也是宋史研究的研究的新發(fā)現之一。

秦檜在該份遺囑中,首先告誡子孫遠離,自己深知將“獲譴汗青”,“蒙羞萬年”,叮囑子孫在他死后萬莫貪戀祿位,急流勇退,也不可在風暴來臨后為他爭辯,“庶幾可得茍全性命”,并對幾個已身據高位的族人詳細指示了退出政壇的方略。專家正是據此認定此書信為家族內的遺囑。

據了解,秦檜在遺囑中說,高宗與岳飛的晤談一概秘密進行,他也不能與聞。但事后高宗告訴他,岳飛一再表態(tài)自己只想規(guī)復北方迎還二帝,私心最多就是成就功名,待成功后愿意效仿石守信等解甲歸田。至于帝位歸屬,岳飛表示那是“皇家手足間事”,沒有旗幟鮮明地表態(tài)。

秦檜在遺囑中對岳飛的戰(zhàn)功給予很高評價,認為岳飛的善戰(zhàn)為其議和提供相當大的便利空間,以打促談效果很好。但岳飛有功名心,性格也比較孤僻,與人不好相處,容易招疑招忌,好多次甚至與皇帝言語不合而撂挑子走人,與皇帝結了深怨。

岳飛不大考慮高宗本人的利益,不僅和被囚敵國的欽宗有謠傳中的來往,還多次當面勸高宗立嗣,高宗本人因有隱疾(據后世醫(yī)學推斷是陽痿)而無子嗣,因此十分懷疑岳飛擁兵欲立擁立之功,犯了人臣的大忌,違背了祖宗傳下的抑武揚文的宗旨,估計也是因此引發(fā)高宗殺機,不惜破除有宋以來不殺大臣的誓言。秦檜表示,他已竭盡全力至少保全岳云和張憲,但高宗指示全殺,他亦無奈。同僚們在岳飛被殺后不敢質問皇帝,都來質問秦檜,秦檜也不敢和不便說皇帝的意思,只好說“莫須有”含糊應對。

秦檜在遺囑中辯解說,帝位一旦有紛爭,內戰(zhàn)必起,國家必亡,因此不如保全半壁江山;而即使帝室無恙,但畢竟皇帝已經對擁兵大將起了猜忌,此隙一開絕難彌合,即使岳飛本人無所謂,但手下驕兵悍將也難保萬一。至于自己事后為皇帝分謗,從公議而言,高據相位責無旁貸,為江山社稷只好犧牲自己的令名;從私情來說,高宗于他有“知遇之恩、信任之?!?,他也只能為知己者死。

只有張邦昌友婿朱勝非寫的《閑居錄》說,秦檜全家及婢仆從金國歸宋,不是“逃歸”。朱勝非是擁護張邦昌的,而秦檜是一直反對金人立偽張邦昌,秦檜與朱勝非矛盾尖銳。秦檜執(zhí)政時,朱勝非被廢居八年,有利益沖突,因此專家認為可以斷定朱勝非《閑居錄》所記是對秦檜的打擊報復。另有《金人南遷錄》說,天會八年,金國諸臣害怕宋朝君臣報復,主張放縱秦檜歸宋朝。然而《金人南遷錄》是一本謬誤百出的書,此書對秦檜的敘述是“曉然傅會”,是錯誤的。

而從宋高宗的詔令中可以看到趙構是熱烈歡迎秦檜逃歸宋朝,他將秦檜比作漢代的蘇武,常持漢節(jié)。秦檜自己寫的《北征紀實》中,可以看到他在金軍中想盡千方百計,最后才能逃歸宋朝,情節(jié)十分具體,絕難杜撰。秦檜逃回宋朝,皇帝趙構稱贊秦檜“忠樸過人”,比作蘇武,朝中宰相重臣如范忠尹,李回等人說秦檜是忠臣,使許多朝臣不再懷疑秦檜是“*細”,李綱書寫贊揚秦檜“精忠許國”,“立大節(jié)于宗社傾危之秋”。這充分說明金人并不是縱使秦檜歸宋朝。

課前思考:說說寫寫。

這一題要求學生學寫請假條,知道請假條的格式,了解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寫請假條。

首先,讓學生讀前兩個自然段,說說謝哲平在什么情況下寫了請假條。然后讓學生自學謝哲平寫的請假條,歸納請假條的格式,再說一說。第一行居中寫“請假條”三個字;開頭頂格寫稱呼加冒號。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正文;“此致”另起一行空兩格,另起一行頂格寫敬禮,標上感嘆號,右下角寫上請假人的姓名,再寫上日期等。

學生在寫請假條之前,讓學生說說生活中什么情況下可以寫請假條。

課前思考:

在交流學習收獲時,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一是鼓勵學生將學習收獲寫成研究報告,在課堂上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二是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將教材中的內容和自己通過自學學到的內容排成課本劇在課堂上表演。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學習收獲,又可以體現出學生互相間的交流、合作能力,同時實現課堂中的資源共享。

相關中華成語:

刺骨懸梁??勤能補拙??胸懷大志??業(yè)精于勤。

映雪讀書??愚公移山??鍥而不舍??發(fā)憤忘食。

專一不移??不甘后人??不恥下問??學無止境。

學如穿井??知難而進??穿壁引光??映月讀書。

讀書三到??圓木警枕??鐵林成針??鐵硯磨穿。

溫故知新??笨鳥先飛??十年寒窗??手不釋卷。

一寸光陰一寸金。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課前思考:寫請假條。

1、讓學生讀讀前兩個自然段,說說謝哲平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了請假條。

2、讓學生自學請假條,歸納出請假條的格式,并且說一說,怎樣寫。如開頭,結尾。

1、審題。

1)揭示說說寫寫的題目:請假條。

2)幫助學生弄懂本次說說寫寫的要求:學寫請假條,知道請假條的格式,了解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寫請假條。

2、指導。

1)請學生默讀課本上的相關內容,邊讀邊想謝哲平寫的請假條,然后討論歸納出請假條的格式。

2)指名說。

3)歸納出請假條的格式。

4)小組合作學習:自學謝哲平寫的請假條,然后討論歸納出請假條的格式。

5)匯報,教師總結。

6)想想在生活中還有什么情況下需要寫請假條。

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請學生練習。

學生寫,教師巡視,注意指導。

選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習作展出,請學生互相評價,提出修改意見,進一步熟悉請假條的格式和寫法。

課后反思:

(1)讀背詞語。

這些詞語都是激勵人們要勤奮學習,不斷進取的。教學中,讓學生反復誦讀,讀準字音。讀后提出不理解的地方。由于學生的積累程度不同,交流時,有的同學已經對其中的內容有所感知,通過討論,教師的講解,完全理解成語。再讓學生反復誦讀,熟記于心。比一比,誰記得多,誰記得快。表揚記得多,記得快的同學,鼓勵同學們要多積累。

上一頁??[1]??。

練習的教案篇十五

1、鞏固不進位加和不退位減的筆算。

2、進一步發(fā)展解決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的策略。

難點:理解“至少”、“最多”、“最少”的含義。

修改意見。

以搶答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通過對比題組引導學生分析算理。

同桌一起參與,交流猜的方法,可互相啟發(fā)、互相促進。

光盤介紹生動形象,吸引學生,再結合老師的.難題激發(fā)學生探討的欲望,激勵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進行交流,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1、搶答并說出怎樣算的(口算卡片)。

32+6=68–2=。

32+60=68–20=。

2、完成練習四第6題。

時間3分鐘,直接把得數寫在書上,然后檢查正確情況。

1、你能猜出得數是幾十多嗎?你是怎樣猜的?

2、跟你的同桌猜一猜,共同完成第7題。

再用豎式算一算第7題。

2、小組討論“貴22元”和“至少要帶幾十元”的含義,再估計。

3、全班交流:

46+22=68(元)。

老師至少要帶70元。

1、(教學光盤第9題)小朋友比賽拍皮球,小芳拍了20下,小軍拍的比小芳少,小強拍的比小芳多。

2、小組討論。

(1)小軍最多拍多少下?

小強最少拍多少下?

3、全班交流:

(1)小軍最多拍19下。

小強最少拍21下。教學后記。

解決問題。

比一比。

猜一猜。

我該怎么辦。

請你當裁判。

練習的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通過加減口算,使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口算方法.

進一步鞏固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指導學生正確選用條件計算所求問題.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先估計一下下面每題的得數各是幾十多,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口算出結果并與估計的結果進行比較,集體訂正。

練習的教案篇十七

一.教學目標:

1.練習用鋼筆正確、端正地描紅寫出一段話。

2.照樣子寫疊詞。

3.照樣子擴寫句子。

4.讀句子并說說句中的省略號的用法。

5.熟記12條成語。

6.讀背兩句名人名言。

7.口語交際:設計一條公益用語。

8.學寫毛筆字。

二.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練習用鋼筆正確、端正地描紅寫出一段話。

2.照樣子寫疊詞。

3.照樣子擴寫句子。

二.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這一段話。

(2)要求學生觀察字的行間距和標點的位置。

(3)這些字在書寫時你認為有哪些地方應引起注意的?

(4)教師應重點指導書寫“滴“、“微“兩個字。

練習的教案篇十八

1、認真讀短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補充短文中所缺的內容,理解文中蘊含的道理,并讀背有關名言警句,加深理解。

2、熟背八個詞語。

3、照樣子,練習寫好帶“廣”的字。

4、口語交際:介紹現代兵器。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學習“處處留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故事嗎?讀過哪些故事?

二、初讀故事,了解大意。

1、自由讀,讀得正確、流利。

2、指名讀,評價。

3、練習用簡潔的話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再讀故事,完成練習。

1、默讀故事,思考書后三個練習。

2、小組交流。

3、代表發(fā)言,組織評價。

四、拓展讀背,加強積累。

1、讀讀這些名言警句。

2、交流讀后感受。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學習“讀讀背背”和“寫好鋼筆字”

教學過程。

一、學習“讀讀背背”

1、導入激趣。

2、自由練讀,讀準字音。

3、指名讀。

4、齊讀,邊讀邊思:讀懂了哪個詞語的意思?

5、交流。

肝膽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見。

開誠相見: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

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

同舟共濟: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zhàn)勝困難。

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

唇亡齒寒: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見相合。

6、多種形式練讀,思考:我有什么新發(fā)現?

7、熟讀成誦。

8、拓展補充:你還知道相關的詞語嗎?

二、學習“寫好鋼筆字”

1、審題。

2、指導。

(1)出示“龐”“磨”“府”三字,認讀。

(2)指導觀察:這個三個字有什么特點?

(3)交流。

(4)指導廣字頭的寫法:提醒學生注意廣字的一橫要寫得短一些,豎撇則要寫得長一點。

(5)教師示范書寫。

4、反饋作業(yè)情況,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學習“做做說說”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同學們,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兩軍交戰(zhàn)已不再是昔日的短兵相接,而是變成了軍事武器的交戰(zhàn)。(板書:現代兵器)。

二、指導復述。

1、教師簡要介紹核潛艇的有關知識,要求學生仔細聽,并能抓住要點。

2、學生回顧要點,練習復述。

3、指名學生練說,引導評價。

4、師相機總結復述三要點:

(1)能抓住講話要點進行復述。

(2)復述要有條理。

(3)復述時神態(tài)自然,表情大方。

5、小組內進行復述。

6、再指名復述,評價是否有進步。

三、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其他現代兵器嗎?結合自己課前的學習進行交流。

3、交流、小結。

四、布置課后作業(yè)。

繼續(xù)搜集相關文字或圖片資料,準備舉辦一次“現代兵器圖文展”。

練習的教案篇十九

1、用鋼筆描紅。

2、讀一讀,比較各組詞中加點字的聲調。

3、讀一讀對韻歌。

4、給下面的文字加上標點符號。

5、熟記12個成語。

6、讀背小詩《問到底》。

7、口語交際:給家鄉(xiāng)環(huán)保提建議8、學寫毛筆字。

口語交際:給家鄉(xiāng)環(huán)保提建議。

[課內]。

習題二~四題。

[課外]練習冊。

教學目標:

1、練習用鋼筆描紅。

2、練習輕聲的讀法,正確區(qū)重音和輕聲。

3、讀一讀對子,培養(yǎng)語感,理解對子的大體意思,并練習對對子。

4、加標點,學習頓號的用法。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讀貼,注意這句話中每個字的筆畫各布局。

對重點字進行指導。

反饋、評點、強化訓練。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分小組讀讀議議,比較各組詞中加點字的聲調有什么異同。

(2)討論完后,請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說說討論的結果。

(3)請同學讀一讀,注意把輕聲讀好。

(4)再讓全班同學讀一讀。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自由讀一讀,標己讀得可能不夠準確的字詞。

(2)讓學生提出這些問題,或請教別人解決,也可以查字典解決。

(3)理解后再請同學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清麗雅致的校園生活情味。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自己讀一讀這兩個句子,做到讀正確,讀通順。

(2)用鉛筆給這兩個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3)分小組討論正確答案。

(4)指導,歸納。

(5)讀一讀。

今天媽媽從超市里買了蘋果梨子香蕉等水果。

要開學了我來到商場的文具部買了尺子鉛筆橡皮盒等嶄新的文具。

4、反饋。

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語。

2、讀一讀《問與底》這首小詩,理解詩意。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請學生讀成語,注意聽讀音是否正確。

(2)糾正讀得不正確的成語,尤其注意“白璧微瑕”和“差強人意”這兩個成語。

(3)再請學生正確朗讀。

(4)讓學生說說這些成語中自己已經大體理解的成語的意思,也可提出不理解的成。

語請教別人。

(5)讓學生自己再讀讀,找找這些成語有哪些共同之處。

(6)齊讀成語,讀出成語歌的韻味。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讀小詩。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討論這首小詩的意思。

(3)理解詩意,再請學生讀,聽聽他是否讀得好。

(4)全班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4、反饋。

教學目標:口語交際:給家鄉(xiāng)的環(huán)保提建議。

教學口語交際。

一、課前準備。

到生活環(huán)境中進行污染源調查,有條件的可延伸到農村和野外。

二、審題。

(1)揭示口語交際話題:給家鄉(xiāng)環(huán)保提建議。

(2)學生自讀課題要求。

3、指導。

(1)引導學生閱讀書上的要求。

(2)指導學生說說書上的要求。

(3)指名說說調查到的情況。

(1)根據學生調查的內容,組成討論小組。

(2)請小主持人來主持討論交流。

(3)小組進行討論交流。

(4)各小組推選一名同學說說調查到的環(huán)保情況。隨機指導。

(5)學生交流發(fā)言。

5、強化。

(1)要求學生將調查的結果和建議加以,再當眾說一說。

(2)寫一份建議書。

練習的教案篇二十

1、能根據提供的音節(jié)寫出相應的詞語,結構復雜的字能正確書寫,能區(qū)別形近字并組詞,理解詞義。

2、能按要求把句子寫具體,會用“稱贊、能手”各寫一句話。

3、能看連續(xù)圖說幾句正確、通順、連貫的話。

4、能幫助生活上有困難的人。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根據提供的音節(jié)寫出相應的詞語,結構復雜的字能正確書寫,能區(qū)別形近字并組詞,理解詞義。

2、能按要求把句子寫具體,會用“稱贊、能手”各寫一句話。

一、教學第一題。

1、讓學生自由輕聲讀拼音。

2、指名讀共同評議糾正。

3、獨立看拼音寫詞語。

二、教學第二題。

1、讓學生對七個不同結構的字逐個書空說筆順。

2、把七個字分別寫到田字格中,要求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三、教學第三題。

1、對四組形近字近形口頭組詞。

2、說說各組上下兩個字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3、書面組詞。

四、教學第四題。

1、先讓學生輕聲讀一、二兩個句子,明確括號中提示的要求。

2、按提示的要求,分別給句子加上表示事件和地點的詞語。

3、反饋、訂正。

4、指名說說加與不加表示時間和地點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五、教學第五題。

1、指名讀例句,說說句子的意思。

2、看清句式。

誰稱贊誰是什么。什么是干什么的能手。獨立造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看連續(xù)圖說幾句正確、通順、連貫的話。

2、幫助生活上有困難的人。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六題

1、按順序看連續(xù)圖,說說圖上有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一幅一幅地練說:

(1)說說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玲玲為什么搶座位?老爺爺是怎么想的?

(3)玲玲把椅子擦干凈后又是怎么做的?

3、把三幅圖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二、教學第七題。

1、指名讀題,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幫助生活上有困難的人的一件事。

2、自由練說,要求說清楚:你幫助了誰?是一件什么事?你是怎樣幫助的?

3、指名說師生共同評議、補充。

4、小結:表揚和肯定孩子們的言行。要求孩子們能自覺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

練習的教案篇二十一

知識目標:

1.認識戲劇中常見的幾種臉譜,了解它們所表示的意義,運用各種手段,收集有關人物的故事。

2.讀八個成語和一篇賢文,通過查詞典等方法去了解它們的意義。

3.練習寫好捺變點的字,并知道捺變點的原因。

4.試著介紹某些物品,介紹時抓住該物品的特點,要介紹得使他人喜歡。

能力目標:

在指導學生完成目標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教師隨時點撥并適當教給一些方法、要點,讓學生逐漸學會學習。

情感目標:

1.了解祖國戲劇文化及書法知識,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感情。

2.了解戰(zhàn)斗英雄的故事及古人刻苦學習的事跡,激勵學生向他們學習,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品質。

3.向別人介紹物品時態(tài)度大方,語言親切、簡潔。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讀讀背背。

難點。

口語交際。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

戲劇臉譜圖象及有關知識。

學生準備。

1.查閱資料或請教別人,收集有關戲劇臉譜的知識及代表人物的故事。

2.帶幾種圖書、玩具,并標出價格,準備參加展銷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教學過程:

一、認識臉譜。

2.展示教材128頁的四個臉譜,指導學生觀察說話。

3.出示人物:關羽、包公、孫悟空、秦檜。

4.指名講有關的故事,適當補充。

5.指導學生認識紅臉、黑臉、白臉及所代表的意義。

6.請學生填空,然后交流。

7.分組講自己喜歡的人物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讀八個成語和一篇賢文,通過查詞典等方法去了解它們的意義。

2.練習寫好捺變點的字,并知道捺變點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讀讀背背。

1.導入:成語我們積累了不少,今天我們又要學習8個新成語,看看它們都表示什么?展示劉伯承在馬背上的畫面。

3.講述“刮骨療毒”的故事,引出“傳為美談”這一成語。

4.談話:我們剛剛領略了將士們英勇善戰(zhàn)的風采,現在再來體驗古人勤奮好學的品質。

5.展示畫面,體會“囊螢映雪”的意思。

6.引導自讀:我們再來學習這篇。

7.組織全班交流,適時點撥。

8.讓學生交流體會,討論。

9.讓學生熟讀背誦。

二、寫好鋼筆字。

1.出示字卡:述、談、趣。

2.小結提問:這幾個字中原來的捺都改成了點,想想主這是為什么?

3.范寫。說說這三個字書寫時需要注意的筆畫。觀察比較,形成共識。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試著介紹某些物品,介紹時抓住該物品的特點,要介紹得使他人喜歡。?。

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

1.組織討論:大家一定看過廣告或去商店買過東西,回憶一睛,哪則廣告或者哪次買東西給你的印象最深。

2.說說廣告是怎樣介紹產品的?營業(yè)員給你介紹了什么?

3.提出任務:平時我們經常接受營業(yè)員的服務。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小小營業(yè)員,推銷你的物品。根據板書內容,想想應該怎么介紹。

4.指名“推銷”,聽了他的介紹,想買這種物品了嗎?

5.總結學生的“推銷”及“建議”,幫助學生形成共識。

6.巡視指導,發(fā)現“優(yōu)秀推銷員”。

板書設計。

練習7。

小小展銷會。

名稱。

展銷產品 外觀。

用途。

隨堂練習設計。

田字格中書寫“淡、述、趣”。背誦8個成語及一段賢文。

1.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戲劇人物,講講有關的故事。

2.為“推銷”一種物品寫一段“推銷詞”。

練習的教案篇二十二

1、認識大寫的數字,并學習填寫匯款單。

2、熟記四條成語并朗讀、背誦兩句名人名言。

3、觀察一幅“買文具”的圖畫,練習說話。?。

教學重點、難點。

1、填寫匯款單。

2、看圖說話,訓練學生觀察、表達、想象能力。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學習字詞句。

1、辨認大寫字母。

2、描紅。

(1)根據教材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學習填寫匯款單。

(2)用大寫字母填寫匯款單。

4、反饋。

二、學寫鉛筆字。

1、審題。

(1)讓學生清楚本題要求。

(2)復習寫字要求。

2、指導。

(1)指名認讀“熱盤想”3個字。

(2)引導學生說說字的結構方式及寫字式要注意什么?

(3)指導寫出“熱”。

出示“想”字,學生觀察,注意觀察走的起筆和收筆。

(4)指導學生寫“想盤”。

讓學生按要求認真練習描紅,教師個別輔導,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4、反饋。

第二課時。

一、讀讀背背。

1、審題。

2、指導。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

(3)理解四條成語的意思。

4、反饋。

二、讀名人名言。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名人名言。

(2)指名試讀。

(3)教師幫助學生理解名人名言。

(4)教師再次范讀。

練習背誦,指名試讀。

4、反饋。

第三課時口語交際4《買文具》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通過親歷和課堂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使學生在購物中領會交際要說話清楚,注意禮貌。

3、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市場經濟意識。

課前準備。

學生:自由結伴幫一位需要文具的同學到超市或文具店購。

買文具,親歷購物過程。

教師:制作課件;為營造文具店的氛圍,準備部分文具、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交流欲望,感受購物的交際要求。

引導學生在談話中初步感受購物時的交際要點:

(1)把要購的物品式樣、用途等介紹清楚。

(2)禮貌地與售貨員打招呼,請他(她)做參謀。(你好、請問、麻煩、對不起、謝謝、再見)。

二、情境再現,匯報、評議中落實交際要點。

1、小朋友們,你們昨天結伴到了超市或文具店,你們怎樣和售貨員對話的?準備一下,再匯報給大家看。

2、學生準備。

3、匯報表演:有哪一組愿意把昨天購物的經過表演給大家看。其他的同學準備表揚他們或為他們提個小建議。

4、師生評議(圍繞交際要求進行)進一步落實購物的交際要求。

三、再創(chuàng)情境,現場感受,提高購物的交際能力。

1、同學們,數學老師準備表獎幾位口算能力最強的同學,他準備出10元錢,去買10本能適合我們二年級同學用的日記本,可是他晚上還要備課,哪組同學愿意幫老師這個忙。

2、都愿意去買,看來咱們班的同學真熱心??墒枪庥袩嵝倪€不行,日記本的種類繁多,我聽說有的店還可以打折,怎么才能用這有限的錢去辦讓老師和受獎同學都滿意的事呢?你們分組準備,咱們現場評選,哪一組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就讓哪一組去購買。

3、小組分頭準備。

4、競選開始。

(1)把講桌布置成文具柜臺。

(2)其他的小朋友你們要做一位文明小顧客,小觀眾,先說說你們打算怎樣做?

(3)表演開始:

教師可參與,親自或輔助扮演售貨員,隨機“刁難”顧客,(尺度以學生能接受能應對為宜)提高交際質量。

四、推薦最佳小組。

現在你來推薦一下由哪一組去購買,說說你的推薦理由。

推薦的過程就是購物交際能力提高的過程。

練習的教案篇二十三

教學內容:混合練習--教材第57頁練習十二9-13題。

教學目的:通過混合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口算。

做第9題。

這是接近整百數的口算,口算時著重讓學生思考多加了的要減去,多減了的要加上。

二、求未知數。

1.做第10題。

學生做完后,要讓他們說一說各根據加、減法中哪個關系式來計算的,以加深學生對這些關系的理解。

2.做第11題。

這道題既可以直接根據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解答,也可以把要求的數用未知數x表示,列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來解答。

三、簡便算法。

做第12題。

在計算前,注意提醒學生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四、解答應用題。

做第13題。

指名讀題,并說出題目說的是一件什么事,告訴了哪幾個條件,問題是什么。要求學生用兩種方法解答。訂正時,提問:

這兩種方法的結果怎樣?[相等。]。

哪種方法簡便?[用265-(35+100+85)比較簡便。]。

在計算(35+100+85)時應用了什么知識?[應用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80147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