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讀物內(nèi)容的感觸和思考,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讀內(nèi)容。寫讀后感時,如何掌握恰當(dāng)?shù)恼Z言和表達方式?最后,希望大家可以通過閱讀這些讀后感范文,提升自己的文學(xué)素養(yǎng)和寫作水平。%20
紅樓讀后感篇一
秦可卿,是紅樓夢里最美的名字,其他的不是玉就是釵,不是云就叫春,都比較俗氣,單單這個可字,就讓人想起可人,可愛,可親等等,透露一種討人喜歡的意思。卿字也不錯,香港有本電影叫卿本佳人,這四個字出自二十四史里唐代李延壽的北史:“卿本佳人,奈何作賊?”知識淵博的曹雪芹自然不會不知道,說明能用這個卿字的人,必須是美人才對。當(dāng)然曹雪芹是不是對人物的結(jié)局另外有深意那就不可知了。許多諧音紅學(xué)家對這個名字做了很多聯(lián)想,如情可輕,情可傾,情可禽,秦克清等等,叫人浮想聯(lián)翩,但動機值得懷疑。
秦可卿不但名字取的好,人也長的好。對秦可卿的外貌作者都是通過側(cè)面來介紹,集中在第五回。首先是紅樓夢十二支曲子中,秦可卿的曲子是“好事終”,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fēng)情,秉月貌。。。可見秦是長的很美的,而且是擅弄風(fēng)情,屬于那種比較性感迷人的哪一類。其次是第五回借賈母之口說素知那秦氏是極妥當(dāng)?shù)娜耍蛩醚U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乃重甥中第一個得意之人。通過第三方,而且是德高望重的賈母的官方發(fā)布,給人強烈的印象。第三是介紹秦可卿父親時說他有個抱養(yǎng)的女兒生得形容裊娜,性格風(fēng)流。至于怎么個風(fēng)流,書中就一直不再提起,再出場時,秦可卿已經(jīng)病了,而且病入膏肓。最后通過對秦可卿房間的擺設(shè),通過她生活中的側(cè)面來反映她的情趣。第五回秦可卿接待安排寶玉到她房間里睡覺,通過寶玉的角度可以看出秦可卿的性感,嫵媚。剛到房間便聞到一股細(xì)細(xì)的香甜,寶玉便眼餳骨軟,入房就看到墻上掛著海棠春睡圖,然后看到的是武則天的寶鏡,趙飛燕的金盤,西施浣過的紗衾,紅娘抱過的鴛枕,先不說,叔叔到侄媳婦房間里睡覺是不是合乎倫理,但通過這些可以看出一個長相一般,或生活邋遢的婦人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房間擺設(shè)的。
秦可卿的人際關(guān)系好。一是她自己說,王熙鳳去看望病重的秦可卿,她強笑道:……他敬我,我敬他,從來沒有紅過臉,就是一家子的長輩同輩之中,除了嬸子不用說,別人也從無不疼我的,也從無不和我好的。二是通過別人說,賈母認(rèn)為秦可卿行事溫柔和平,乃重甥中第一個得意之人。秦可卿死后,作者寫道:。。。那長一輩的想他素日孝順,平輩的想他素日的和睦親密,下一輩的想他素日慈愛,以及家中仆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惜賤,愛老慈幼之恩,莫不悲號痛哭。。。秦可卿以一個營繕?biāo)颈юB(yǎng)女的身份嫁入賈家,能迅速融入這個大家庭中,可見她是個情商很高的人,能正確認(rèn)識自己,隱忍負(fù)重,取得大家的信任,同時她又能正確的認(rèn)識別人,察言觀色,盡可能的照顧大家的情緒,上上下下都很喜歡她。
雖然秦可卿在紅樓夢中出場的機會非常少,但憑著這三好,足以看出曹雪芹是很喜歡這個角色的,有點象錢鐘書眼中的唐曉芙,秦可卿也足以在讀者心目中樹立一個美好的形象了。
當(dāng)然,秦可卿還有許多讓人感興趣的地方。
首先,秦可卿是怎么死的。可以肯定的是“淫喪天香樓”而不是現(xiàn)在市面上紅樓夢中的“死封龍禁尉”。看過八七版電視紅樓夢或?qū)t樓夢稍有研究的人都會認(rèn)同秦可卿是吊死在天香樓上。第五回中秦可卿判詞前面的那幅畫是,一座高樓,有一個美人懸梁自盡。而在描述秦可卿的曲子的第一句是:畫梁春盡落香塵。第五回中的判詞,唱曲,畫冊是曹雪芹對紅樓夢所有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概括的總綱,高度概括了每個人物最后的命運和性格長相特點,是總領(lǐng)全局的,后面的所有回目都是對第這些總綱的展開。其他所有人物的歸宿都沒有跳出這個總綱,所以秦可卿的死也不例外,另外,賈母的丫頭鴛鴦吊死的時候迷幻之中遇到秦可卿傳授她上吊的方法也可以印證。而病死則是作者后期受他人的影響而做的修改,但修改的不徹底,留下了許多痕跡。不管是吊死還是病死,都是因為她和公公的事情敗露,羞愧而死。因為寧國府的焦大一次在酒后就大聲囔囔,養(yǎng)小叔子養(yǎng)小叔子,扒灰的扒灰,而在賈府私塾中金榮也曾對秦可卿的弟弟秦鐘說了許多不干不凈話。由此可以看出,秦可卿和賈珍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老到小都已經(jīng)知道了。
其次,秦可卿到底是不是荒淫。秦可卿的判詞“情天情?;们樯?,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p>
封建倫理認(rèn)為,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書中我們看不出秦可卿有多么風(fēng)流淫蕩,而一個淫蕩的人也不可能在賈府立足,更不可能被以賈母,王熙鳳為代表的老封建所接收,所以秦可卿的淫更多是被逼無奈的被淫,“造釁開端實在寧”秦可卿得到這樣的評價實際上是因為寧國府的賈珍所迫。賈珍在寧國府是說一不二無惡不作的實際掌權(quán)者,他可以讓下人當(dāng)著大家的面,朝他兒子臉上吐吐沫,可見賈蓉的地位很低,而霸占漂亮兒媳婦也就順理成章了。由此我們也可以解釋很多現(xiàn)象,比如秦可卿死后為什么那么榮光,就是因為秦可卿在賈珍心目的地位決定的。而秦可卿的兩個丫頭,瑞珠觸柱而死,寶珠愿作義女從此出家再不愿意回賈府,都是因為,她們深知秦可卿和賈珍的丑事,而害怕報復(fù)的無奈選擇。
第三秦可卿到底是什么出生,作家劉心武考證秦可卿的原型是康熙皇帝廢太子胤礽之女,是為了躲避政治迫害而隱藏在賈府的一個政治間諜,最后被賈元春在皇帝面前告密而揭露,大作家講的有理有據(jù)。但凡沾上政治的邊都很乏味,所以我更愿意相信秦可卿只是普通的營繕?biāo)厩貥I(yè)的養(yǎng)女。秦業(yè)就是情孽,所以兒子叫秦鐘(情種),兒女也多情,自古多情空余恨,冰雪聰明的秦可卿身上其實是紅樓中所有人物的一個化身,她身上的情是圍繞這部小說的又一線索,她的結(jié)局是賈府的一個縮影,不然秦可卿預(yù)言賈府最后的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盛筵必散的結(jié)局怎么都一一得到了印證呢!
作者:蔡國忠。
公眾號:南湖文學(xu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紅樓讀后感篇二
《紅樓夢》乃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花了大半輩子寫了這本名著,里面?zhèn)€個人物都描寫得十分細(xì)致,栩栩如生,潑辣張狂的王熙鳳、大氣溫柔的薛寶釵、愚頑癡情的賈寶玉等等人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清麗脫俗的玉。
就在《紅樓夢》的第三回中,有這一段描寫林黛玉的話: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fēng)。心較比干多一竅,病比西子勝三分。一看這話,就體現(xiàn)出林黛玉雖久病纏身,但也長得十分動人秀麗。
林黛玉雖然長得楚楚可人,但她的性格里有著些許叛逆,和一些孤傲,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卓爾不群、特立獨行的樣子。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現(xiàn)象,都體現(xiàn)出林黛玉就像一朵悠然怒放的荷花,始終執(zhí)著自己的那份清純。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去看她,最欣賞的還是林黛玉的詩情畫意。林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
雖然,林黛玉的才藝讓我們沒話說,但是,只要你仔細(xì)品讀,你總感覺林黛玉的話語中,總是會聽出酸酸的語氣,這個,就對應(yīng)了她孤傲的性格。就因為她的孤傲、叛逆的性格,也使她和賈寶玉兩個有情人并未終成眷屬。
相對而來,薛寶釵的大氣溫柔,給賈母留了個好印象,認(rèn)準(zhǔn)了她是自己的孫媳婦,也正因為如此,就在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禮的時候,林黛玉發(fā)病,賈母對她身邊來報的丫鬟只是敷衍了事。
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最后的結(jié)局盡是這樣的凄涼,原本,他們倆的愛情是美好的,純潔的,可是,就是林黛玉的性格害了她和賈寶玉,賈母也漸漸和她疏遠了,最后,王熙鳳的偷梁換柱之計,使兩人都痛失所愛,林黛玉含恨而終,從此,她和賈寶玉,就陰陽相隔了。
我曾感嘆結(jié)局的悲慘,心生疑惑:難道,人世間只有傷心和憂愁的淚雨嗎?原本,林黛玉的身世和她的性格,她注定要孤獨終老一生,可是,誰知道,就進入賈府之后,林黛玉竟對瘋瘋傻傻的賈寶玉產(chǎn)生了感情,就是她的這段感情,才使林黛玉含恨而終。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想抄一類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最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fēng)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悲慘結(jié)局。
紅樓讀后感篇三
關(guān)于寫紅樓夢的作文:紅樓一夢。
金陵十二釵的絕世奇才,終敵不過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命定前生。驚世的頑石也只不過是一塊無法補天的石頭,紅樓轟然倒下,夢碎而醒,青燈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隨經(jīng)文訴出曹雪芹的滿腔幽怨。紅樓一夢,凄美感人,金陵十二釵各自不同的悲劇,譜寫出了一曲跌宕起伏的浩歌,只聽那歌中唱到:“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fēng)月情濃。
林黛玉的執(zhí)著,薛寶釵的開朗,史湘云的率真曾是那樣的美好,而殊不知,紅樓一夢,終是破碎,只因木石結(jié)盟那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她沒有錯,她愛得執(zhí)著,愛得勇敢,愛得單純。你看她,舉手投足間縈繞著一種孤傲,一種風(fēng)流,你聽她“愿奴肋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她的淚,源于愛,始于情,每一滴單純都沒有一絲雜質(zhì),寄人籬下的凄苦,幸福的可望而不可及,在她的心中留下了千萬道舊傷新疤,淚盡人亡。她奮力一掙,揮起雙翼回歸天盡頭的香丘。她香消玉殞了,卻擁有了一份至死不渝的愛情。相比之下活著的煎熬孤寂倒不如這一死來得瀟灑。生與死,隔斷了婚姻,卻斬不斷情緣。
別人拼盡全力也只能做到金陵十二釵之一,而她生來就叫做寶釵,釵中之寶,而可惜的是她等來了婚姻,卻沒有等來愛情。都道是金玉良緣,怎奈何寶玉只念著木石前盟。楊妃撲蝶的爛漫隱于人后,冷艷的清香壓低了她清遠的'傲骨。于是她款款的輕移蓮步,做著大家閨秀的典范。終于有一天她做了他明媒正娶舉案齊眉的妻,以活著的姿態(tài)敬告天地親友,她才是寶玉命中注定的那個人。然而紅燭、紅衣、紅帳,帳底卻是鴛鴦不成雙。她到死都是孤獨的,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守著冷帳孤衾,紅顏成槁。這就是最殘酷的結(jié)局。
好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紅樓讀后感篇四
讀《紅樓夢》是在我姐姐的影響下開始的。我不能完全理解半白話半文言的文字,但我仍然陶醉于書中漢字之間表達的真情。我剛接觸到一本《紅樓夢》,當(dāng)時寫的是一本書,是那些慧志蘭馨和米德的人寫的。優(yōu)雅的那個純潔的年輕女孩被迷住了。于是我開始有了一個夢想,一個從華麗到美麗的夢想。夢想越深,感覺就越強烈。越難自拔,夢越深,夢中的紅樓越美。但是當(dāng)你醒來時,你的心都碎了。我看著一朵美麗的四月花凋謝。
孟楚。
賈家是一個外表冠冕堂皇、骯臟丑陋的封建大家庭。有一個美麗的女兒國,賈寶玉是《紅樓夢》女兒國唯一的男性。在這小小紅樓女兒國的短短歲月里,充滿了青春的歡笑與淚水,愛與怨,詩與酒。賈寶玉在那里享有非常有限和罕見的自由。
噩夢。
紅樓讀后感篇五
紅樓夢斷,何處是香丘?天雨天晴皆不是,唯馳遠方舟。一個寶玉帶光彩,一個黛玉美如畫。你說這紅樓有多悲?唱到英雄皆流淚。你看那紅樓滿園有情人,人間凡塵皆似水,癡男怨女悲情美??!
——題記。
“若是真情留不住,淵淵愁苦誰傾訴。”一個人在池畔,漫步著,思索著,人間的愁緒似乎都在這兒了。我頓頓步,指著池里,該如何面對一切呢?人間似乎只有惡,沒有善了。
我從書包里拿出一本書,名為《紅樓》,封面有些殘損了,卻難以掩蓋它的藝術(shù)價值。我慢慢地打開了它。
那穿著大紅箭袖的男子抽噎著,也不知為何。我上前看了看,額頭戴著的二龍搶珠金抹額顯現(xiàn)出他的年輕、別有雅致。我明白了。我對他言:“你本男兒,為何薄情多?”他道:“詩中有畫自細(xì)賞;書中有言,怡情慢品嘗?!蔽覇】跓o言。
人間降善,他是善的。溫柔,自信,向往自由,好與女人玩鬧,喜歡欣賞女性之美。
他的善,有些叛逆,有些不注名利,活得很灑脫。
其實賈府的公子爺也和我一樣,和我們現(xiàn)代人一樣,煩惱多得來不及清理。時常被父親打罵的他,還是這般的頑皮,像沒有長大的孩子。賈母最愛他了,因為他善良,與眾不同。像新一代的小孩,永遠也不服輸。包括賈府的沒落讓他無路可走,更是對未經(jīng)世面的公子哥極大的挑戰(zhàn)。
這紅樓,真的是個夢。就只是個夢,卻難成真。“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闭l能知真假?甄寶玉即使再像,都不是賈寶玉,誰有賈寶玉一樣的經(jīng)歷?誰有過他這般的癡情?誰有過他這樣的不懂事卻又恨這世間?唯有林黛玉有此經(jīng)歷?!罢纭币欢ㄊ钦鎲??“賈”又一定是假嗎?若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只從片面的想法去決定結(jié)果,而不去探尋更深的道理,便永遠難知真假。
“共賞夕霞無限美,晴空千鶴已南飛。只聞閨中萬般笑,又論寒雪踏霜梅?!痹谀莻€混亂的年代背景里,有一個安靜祥和的地方,大家嬉鬧著,有傷心也有開心。金陵十二釵,身上貼著的詩風(fēng)雅韻,無憂無慮地、盡情地吟詩作對,飲茶書畫,沒有煙火戰(zhàn)壕,只有煙花三月。桃李天下,多少真情都融在此書中,任風(fēng)雨洗禮,時光變遷,終不換那似水的人與地方。
他站在河岸旁,臨走前他對我說:“你我素未相識,遍地花紅酒香,怎敵陌人之良?望君珍重?!?/p>
我對他說:“這一生,一定要讓某些人難忘你,以及你的故事。”
他只留了一句:“我的一切,豈是你們這些人能懂。若我不寂寞,天能奈我何?!?/p>
我晃了晃神,從池旁離開,想著那些話。
晚上我大夢了一場,夢到我也出家了,還與他成為了同門師兄弟,從此共拂塵灰。今夜的夢,并非偶然,因為我很愛那些場景,太愛。此夢,是善的。它告訴了我什么是真情真意,什么是樂哉人生,也讓我努力去尋找何為永生難忘之友,怎么遠離何為虛偽小人。
并非只有女子如水,善良之人也似水,細(xì)膩,溫和,我們只不過被別人的小缺點蒙蔽了,找不見如水的人,交不到似水般的心。而我,在《紅樓》中找到了。
紅樓讀后感篇六
王熙鳳是個八面玲瓏的角色。大觀園的盛衰多是王熙鳳制造的。雖然,她有些陰險毒辣,謀財害命的.事也干過。但這卻是人的本性。況且是在那樣的年代。在我看來,她不是可惡而是可憐。若是榮國府少了她這么個角色,還不知亂成了什么樣呢!若是在現(xiàn)代,以她的辦事能力,為人處事的能力,她也必是一個女強人。
紅樓讀后感篇七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苯陙怼凹t學(xué)熱”風(fēng)頭漸盛,對于《紅樓》評說,百家爭鳴,眾說紛紜,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讀《紅樓夢》,心中亦是感慨良多。
《紅樓夢》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背景展開,表面上看去是講榮寧二府一大家子的鶯鶯燕燕,吟詩作對、筵席應(yīng)酬,觥籌交錯的奢靡日常,深入挖掘便可見此乃一個家族的衰敗史。一切的一切,皆是在封建制度這個背景板下逐漸被荼毒侵蝕掉的。其中亦有風(fēng)流,以賈寶玉,林黛玉二人愛情為中心的愛情悲劇為中心貫穿始終,這既是二人的悲劇,也是家族的悲劇,亦是整個社會的悲劇。我于紅樓概況,止言于此。
爭什么,樂什么,哭什么,痛什么,掙扎什么,又放不下什么。眼觀盡世間滄桑,心味人世凄涼?!都t樓夢》中哪個人物的命運不是如此?這其中我最欣賞黛玉。一為其美,二為其才。甫一出場,便是如眾星捧月般的存在?!皟蓮澦契痉酋净\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她不張揚,不明艷,雖嬌弱,卻自有三分韻味。然,再貌美也抵不過寄人籬下的可憐身份。這讓她骨子里的愁更進一步有了安放之處。便如那一首《葬花吟》,作者哽咽,聽者動容?!盎ㄖx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說不盡的愁緒,抹不干的淚痕。“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霜刀劍嚴(yán)相逼”,她寄人籬下又何嘗不是如此?!耙怀罕M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字字泣血,句句剜心,人們在驚嘆其才的同時,想到其身世,也不由得平添幾分傷感。也難怪寶玉聽后“一時癡了,悲不自勝”。
讀過《紅樓夢》的讀者,對王熙鳳的看法大都是兩面三刀,心狠手辣的角色。但我卻不這么認(rèn)為。她為人潑辣這的確不假,但她的干脆利落、處事干練,即便是男兒也不遑多讓。秦可卿去世后的一干事情都是王熙鳳一手操辦,絲毫沒有女兒家的扭扭捏捏。再如后來賈璉后來納了尤二姐,她卻沒有直接上門,軟刀子殺人,最后逼得尤二姐吞金自盡。雖然她不是什么大善之人,卻也不是十惡不赦的罪人。倘若不是有她這個“女強人”撐著,榮寧二府恐怕是衰敗的要更早。說實話,我更欣賞她身上的男兒氣概,大有巾幗不讓須眉的勢頭,最后落得個病死的下場,既讓人出了一口氣,又不無可悲。想那恍若神妃仙子的人兒,卻病的只剩一具枯骨,這大概,便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
席慕蓉曾寫道:“我們都是戲子,在別人的故事里流著自己的眼淚?!笨础都t樓夢》的故事,感同身受,喜他人之喜,悲他人之悲?!罢f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笨蓢@,可悲!
紅樓讀后感篇八
拋卻紅樓多年,每每想再讀一遍時,卻又怯于紅樓中我最喜愛的林黛玉的悲慘結(jié)局,往往不敢細(xì)細(xì)研讀,如今過了許多年,看多了人事變遷,聽多了人心不古,忽然間,就覺得沒有那么無法接受了。畢竟,黛玉在賈府大廈傾塌之前死去,并不必被賈母高嫁來獲取賈府的喘息之機,不必經(jīng)受賈府被抄家之后的屈辱。月圓則虧,水滿則溢?;蛟S賈府之中,便只有秦可卿一人看清了這局勢,但她到底是生前看清,還是回歸警幻仙境后又托夢提醒,我并不知道。只這句話,是身處局中而閱歷尚淺的黛玉所體悟不到的。
雖然我不忍心高鄂續(xù)的黛玉的死亡結(jié)局,但我也不得不承認(rèn),對黛玉來說,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對于黛玉這樣一個籠罩在時代陰影下的無力反抗的少女來說,死,正是一種凈化。慶幸的同時又不免對高鄂有些埋怨,黛玉最后指天憤恨、氣極而亡的結(jié)局顯然并不符合黛玉淚盡證前緣的使命,而像個情場失意、毫無形象可言的深閨怨婦。那一瞬間,什么多愁善感,什么清麗脫俗,什么才華過人,仿佛消失無蹤。黛玉的形象,被拉低了許多。
寫這篇讀后感之前,我信誓旦旦地告訴自己,一定要認(rèn)認(rèn)真真地研讀一遍紅樓,然后再邊翻看邊寫讀后感。研讀,顧名思義,就是鉆研閱讀。在我看來,讀書讀得用心了,自然就會有體會,讀得多了,體會自然就會深一些,就像古人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但是或許是近鄉(xiāng)情怯,我竟是又不敢從頭看過,所以這篇文章擱臵了近半個月,現(xiàn)在才開始動筆,寫時思緒或許會有些混亂。
拋去那些或許會有些沉重的時代背景的話,或許令我唏噓感嘆極深的便只有金陵十二釵的正冊了——多愁善感淚盡而亡的林黛玉(總花神),溫厚練達抱恨終身的薛寶釵,幽閉深宮暴病而亡的賈元春,精明能干遠嫁他鄉(xiāng)的賈迎春,開朗豪爽守寡終身的史湘云,有才愛潔被劫殺害的妙玉,懦弱怕事被虐致死的賈迎春,孤僻冷漠遁入空門的賈惜春,機關(guān)算盡反受其害的王熙鳳,出身豪門嫁與富農(nóng)的賈巧姐,恪守禮節(jié)早早守寡的李紈,溫柔風(fēng)流年輕早夭的秦可卿……或許我的用詞不是多么準(zhǔn)確,但不論是這十二人中的哪一個,都逃不了命運的輪盤,逃不了時代的陰影,逃不了后人的?可悲?二字,頗讓人為其感嘆。在封建禮教的束縛和摧殘下,最終逃不了?紅顏未老身先死?的下場,或許也只有探春的結(jié)局,可以讓讀者們稍加想象一二,聊以自慰了。
再度想起,我去百度上搜索了一下,金陵十二釵入選的標(biāo)準(zhǔn)有三:一曰?彼家?,她們都是寶玉家里的清凈女兒;二曰?擇其善者?,即聰俊靈秀,正邪兩賦而來的上、中、下三等才女;三曰?薄命?,大抵就是年輕早亡了。正冊、副冊、又副冊的分配標(biāo)準(zhǔn)是:正冊為姑娘、小姐、奶奶;又副冊為丫頭;副冊介于二者之間,妾或類似妾的社會階層。而且雖作者沒有全部寫出金陵十二釵的明確人名,卻也有后人借以推出了總?cè)?釵?正冊、副冊、又副冊中的?釵?分別捉對兒,她們在品行心性、稟賦氣質(zhì)、命運軌跡上具有很大相似性。
曹老先生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面的造詣頗深,也許是我偏愛林黛玉的緣故,總覺得在黛玉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網(wǎng)上有些人說林黛玉給人的感覺是愛妒和嬌癡的,說總喜歡用眼淚在麻痹自己,用多疑的心眼來猜疑別人,喜歡盯著自己的?傷口?看,而不是尋求解決的辦法。最后他來了一句,他覺得黛玉這種性格不是很好。我當(dāng)即就笑了,是的他總結(jié)得很對,面對不愉快的事情應(yīng)先了解清楚再下結(jié)論,而不是憑借自己的單面猜想而過分地苛求別人,或許前面的觀點也只是個人臆斷,算是有一點依據(jù)吧,但是作者感慨人生的意外時又提到了林黛玉,說黛玉是一個逆來順受的人。我無法認(rèn)同。黛玉幼年喪母,父親將她送到外祖家寄養(yǎng),原文中提及黛玉赴賈府時,方下船至岸上便只有幾個三等仆婦,連一個正經(jīng)主子都未來迎接,黛玉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多說一句話,不多行一步路,恐被人恥笑了去。
我想,彼時的黛玉心下自有一份計量,賈府應(yīng)也是不太重視她的。她自知在賈府地位不高,竟是小心至此。一直以來我頗為在意的卻是進榮國府時不走正門。曹老先生寫此處時,也用了個?卻?字,想也是想表達賈府諸人對黛玉的頗不重視的態(tài)度吧!待得拜見賈母,賈母竟就坐在屋內(nèi)好整以暇地等著,連房門都未踏出。不知賈母是自恃身份覺得黛玉無關(guān)緊要呢,還是自恃年紀(jì)覺得不必親自迎接一個小輩?我卻是無從得知了。初讀時尚不覺得,如今想來,事后種種結(jié)果,竟從黛玉下船上岸時便開始鋪墊了,心內(nèi)愴然的同時,也不免為曹老先生構(gòu)思的精妙所嘆。
還不止這些。黛玉拜見賈母,賈母使人喚姑娘們時,用的是?今兒遠客來了?,?遠客?、?遠客?,這遠的究竟是?地?還是?心?呢?恐怕黛玉如此晶瑩剔透的人兒,不會漏了這兩個字,那黛玉心里,該有多么凄楚與彷徨?本就只是個孩子,年少不知事,又是初至異地,正心內(nèi)茫然無所依,又受如此憋屈,如何不小心翼翼?就連安排床榻,也只是暫時安臵在碧紗櫥里,連王夫人的姐姐薛姨媽上京時住在賈府都有梨香院,我真是,不知是該可憐黛玉還是該痛恨賈母了。我就不信,賈母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收拾一個單獨的院子,就算是為了顯示祖孫情深,總也得尊重黛玉自己的意見,如此獨斷專行,我是否該夸一句賈母實是有大家風(fēng)范?只是,黛玉彼時還是巡鹽御史林如海的嫡女,萬不該有如此待遇才是,賈母的態(tài)度為何如此疏遠?曹老先生寫此事是有什么目的?我實在是想不通。
而黛玉和寶玉,因為共同的理想寄托,志趣相投而真心互相喜歡,是的,只是喜歡罷了。我始終不認(rèn)同黛玉為寶玉情場失意的說法。黛玉敢于反抗封建禮教束縛的精神值得肯定,正是由于在這方面的契合,寶玉才引黛玉為知己,可是除了這個,寶黛之間的愛情又剩下什么了呢?離開寶玉,才是黛玉人生真正的起點。
誰沒有年少慕艾的時候。黛玉自小被灌輸將來要嫁給寶玉的思想,心里難免會有一些觸動,寶玉又是一個憐愛女孩的性子,且還說過?女兒是水做的?這般的話。他們在幼年時期相遇,真正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從小同吃同睡,一起玩耍,更別提還有一樣的理想寄托,這一樁樁、一件件,都使得黛玉對寶玉的感情與對他人不同??上У氖?,寶玉在憐惜?他的林妹妹?的同時,對其他女孩子也差不多好,甚至有時會更好。他自身大大咧咧的性格也使得他忽視了黛玉的許多黯然神傷。黛玉也只能使小性子。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女子生來地位低下,由于自己寄人籬下,黛玉又不可能去指責(zé)寶玉,也不好直接宣揚自己的不安與不滿。?妒?對于古代女子,是一項很嚴(yán)重的約束。嫉妒,便是犯了七出。于是他們兩個冤家之間,也只是僵著,擰著;黛玉的心上,也就添了越來越多的傷痕。我卻是不知,寶玉的心上,有沒有過越來越多的不耐煩。
紅樓整篇幾乎都在悲劇中度過,以樂景襯衷情,以悲寫悲,以樂寫悲,似乎是還從淚之說起,就再逃不開?悲?這個字眼。其實我也明白,這樣說太過絕對,并且沒什么根據(jù),但不知怎的,就是這么個念頭突然冒出來,怎么也消不下去?;蛟S是看不下去黛玉的悲慘處境,或許是曹老先生筆下的紅樓太過真實,一直以來,即使我知道這只是一本小說,曹老先生虛構(gòu)的一場夢,我還是不可自抑地沉浸其中,把里面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處景色,都看做真實,并且把自己代入紅樓的女性主角林黛玉的身上,一起入住瀟湘館,一起于園內(nèi)畸角葬花,吟唱《葬花詞》,與寶玉互訴肺腑之言,一起于詩社奪魁,一起于行令時諷劉姥姥,一起在釵黛之爭中喪失信心,被寶釵、寶玉?聯(lián)合?致使招人嫉恨咒罵,一起中秋聯(lián)詩,一起心死如燈滅……不同的是,黛玉于紅樓之中,是真正地在寶玉大婚時淚盡而逝,而我卻只是為此事掉了幾滴淚;黛玉的心死了便是真的絕望,而我卻只是心被悲傷堵得嚴(yán)實,幾乎無法呼吸;黛玉心悅寶玉,我卻極不喜歡寶玉。如今一一想來,彼時的我可不正如那賈寶玉,為?林妹妹?之死傷心落淚,卻也只是淚灑相思地,僅此而已。黛玉心死魂消,寶玉卻只是掉了幾滴淚,只是我不知寶玉到最后有沒有痛恨他自己的無能,保護不了他心中的?林妹妹?。
我開始回想。記得年少時喜歡上黛玉之后,不免也想知道其他人對黛玉的看法。網(wǎng)上的評論,有褒有貶??匆姲x的評價不免欣喜,看見貶義的評價不免氣憤,有時甚至還惡意詛咒。自從看到魯迅的評價,我不免深思反省己身,是否是真正地喜歡黛玉這個?人??又是否真正地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顯然未有。我一向不喜歡他人的想法強加在我身上,可我卻惡意中傷那些不喜歡黛玉的人,把我的想法強加于他人身上,不免有失偏頗。后來又讀了張新之的《紅樓夢讀法》,當(dāng)時對其中一句,頗不喜歡,可細(xì)想之下,也有道理:?寫黛玉處處口舌傷人,是極不擅處事、極不自愛之一人,致蹈殺機竟不覺;寫寶釵處處以財帛籠絡(luò)人,是極有城府、極圓熟之一人,究竟亦是枉了。這兩種人,都做不得?。又寫:?或問:‘是書姻緣,何必內(nèi)木石而外金玉?’答曰:‘玉石演人心也。’心宜向善,不宜向惡。故《易》道貴陽而賤陰,圣人抑陰而扶陽。木行東方主春生,金行西方主秋殺。林生于海,海處東南,陽也;金生于薛,薛由云雪,錮冷積寒,陰也。此為林為薛,為木為金之所由取義也。?后又見姚燮的評價:?還淚之說甚奇。然天下之情,至不可解處,即還淚亦不足以纏綿固結(jié)之情也。書中林黛玉,自是可人。淚一日不還,黛玉尚在;淚即枯,黛玉亦物化矣?!駤k與絳珠,一草一石,所謂木石緣也。人皆重金玉而賤木石,其天意亦與為轉(zhuǎn)移耶?……黛玉自云近日少淚,不知無淚之比有淚,其心為更傷,其病為更深?!┣巯壬挥詴崦林略馓ら|房,故于黛玉臨終時標(biāo)出?身子干凈?四字,使人默喻其意。黛玉氣斷之時,即寶釵婚成之候。新房熱鬧,滿堂合奏笙簫;舊院凄涼,半空亦有音樂。夫笙簫者,生所同也。音樂者,死所獨也。黛玉亦何慊乎釵!?把這些摘抄上其實歸根結(jié)底只是為了那一句?不知無淚之比有淚,其心為更傷,其病未更深?罷了,只這一句,便勝似萬語千言。姚燮的《增評補圖石頭記》中,便只我摘抄的這些,足已觸動我心扉了。
有人說黛玉這一形象的文化來源,是曹老先生先以舜妃娥皇女英的神話傳說作為構(gòu)思林黛玉的精神風(fēng)貌和生活環(huán)境的素材,以靈芝先草和巫山瑤姬作為絳珠仙草和絳珠仙子的神話淵源,為黛玉開掘并準(zhǔn)備了豐富的美之源泉。我覺得這個說法也許是有些根據(jù)的,黛玉的魅力,似乎并不符合世間之人,有些夸大其辭了。
說了這許許多多的黛玉,其實我最終還是得承認(rèn),多少年了自少時讀紅樓夢起,不斷看過、聽過多少黛玉的貶義評價,我內(nèi)心深處,仍只是喜歡黛玉,而對寶玉、寶釵之流,生不起一絲一豪的喜愛。這偏見,是一早就種下的,不論告訴自己多少遍寶玉、寶釵都不是壞人,但心里就是無法接受。不想寫寶玉,便想用以前查過的世人對黛玉的評價來填充,但寫了這么多的評價,褒貶不一,在摘抄的過程中,我一直都在想,黛玉的文學(xué)素養(yǎng)自是極高的,作為書香門第出身的她,童年又受到了林海和賈敏兩個品行才學(xué)極高之人的教導(dǎo),可以說是才華過人。但我猜想,他們應(yīng)該還未來得及教導(dǎo)黛玉為人處世之道,如若不然,黛玉不會在賈府?受人欺凌?才是。賈府下人的嫉恨咒罵,會對黛玉造成怎樣的傷害,黛玉到賈府時帶的那位王嬤嬤,又為何出場不多?等等其他的疑問,我都無從知曉答案。
網(wǎng)上有很多人都在猜測,黛玉的原型到底是誰,有人說是曹雪芹的表妹李香玉,也有人說是順治帝的董鄂皇貴妃,原身為董小宛?;蛟S還會有許多猜測,但我不在意那些,就現(xiàn)在,我忽然就發(fā)現(xiàn),我并不是因為黛玉才華過人、身世凄慘什么的而喜歡上她,喜歡她的原因,只是林黛玉就是林黛玉,僅此而已。不在乎她的性格如何,不在乎她的身世如何,無關(guān)乎同情,無關(guān)乎憐憫,就只是因為,她是林黛玉。
紅樓讀后感篇九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聽說了我國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因為小時候經(jīng)常看《西游記》動畫片的原因,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是《西游記》。至于《紅樓夢》呢,兩本厚厚的大書,現(xiàn)在也望而生畏,更別說小時候了,所以在我小時候都沒摸過《紅樓夢》,更別說看了。
直到幾個月前,對《紅樓夢》毫無興趣的我,居然愛上了它。這是因為媽媽給我“聽”《紅樓夢》,聽聽別人怎么講《紅樓夢》。開始怎么也不習(xí)慣,可是聽著聽著,也就愛上了它。
原來《紅樓夢》原名《石頭記》,也就是一塊石頭的故事。《紅樓夢》的第一回就講到了女媧補天時,那些補天的石頭共有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其中三萬六千五百塊石頭都被女媧拿去補天了,而偏偏那一塊石頭被扔在大荒山中。那塊石頭每天吸收日月精華,修煉成了一個小男孩,這就是賈寶玉的上一世。他每天在天上玩耍。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了一株快要枯死的草——絳珠草,于是就每天用靈河的水澆灌,絳珠草也吸收了靈河水的精華,修煉成一個小姑娘,也就是林黛玉的前生。
賈寶玉的前生覺得天上太寂寞了,便投胎下凡,享受人生的榮華富貴,而絳珠草也耐不住寂寞,也準(zhǔn)備投胎下凡,決定用一生的眼淚來還賈寶玉給她澆灌的靈河的水,這也就是林黛玉為何總是哭,而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時一口咬定地說:“這個妹妹我見過”的原因。而《紅樓夢》最奇怪的地方還在于前幾回的時候,賈寶玉在秦可卿的房間睡覺時夢見自己到了一個叫做“太虛幻境”的地方,那里有很多柜子,一個和秦可卿長得一模一樣的警幻仙子告訴他,柜子里裝著《紅樓夢》中每一個女子的命運,打開一看,原來每個里面都有一幅畫和一個判詞。賈寶玉醒來之后覺得很好笑,可是想不到這些人的命運真的按照判詞中所寫的一樣,給人一種命中注定的感覺。
《紅樓夢》以賈寶玉與林黛玉青梅竹馬的愛情演繹出四大家族的興衰史,從而折射出整個王朝、整個大時代的變遷,凸顯出處世的經(jīng)驗和人生的哲學(xué)。其中賈家的祖先曾經(jīng)是開國元勛,和皇帝一起打下了江山,被皇帝授予公爵位,令賈家子弟盡享了榮華富貴,沒想到賈家的子弟只圖享受放逸,不懂得珍惜,所以最后落到抄家的結(jié)局。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簡難。讀完《紅樓夢》我感觸很深,我們應(yīng)該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增強自身的抵御能力。一定要好好學(xué)習(xí),不要像賈家子弟那樣不學(xué)無術(shù)。一定要爭當(dāng)新時代的好隊員。
紅樓讀后感篇十
《紅樓夢》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學(xué)史壇上占據(jù)著不可磨滅的地位,它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知識面涉及極廣。飽度詩書的曹雪芹,在家族沒落后,用他的心靈所著的一本書,亦是他的真實照影。
哪怕早就知道這個貴族家庭最后會走向沒落,可是心中還是為他惋惜,書中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語,仿佛真實存在,任誰也不舍它就此結(jié)束。 曹雪芹塑造的這個詩意的紅樓夢,的確如夢一般,富麗堂皇,夢最后要清醒,而這個大觀園最后也走向了沒落。
人們常說,在不同的年齡,用不同的心境讀紅樓,每次都是不一樣的感覺,但是每次必定都是一種享受。
為黛玉感傷而感傷?;ㄖx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其實,只有她才是在用心感受這個世界的。會為花瓣凋零而落淚,若非用心,怎會如此惟妙惟肖。我仿佛看到她孤獨的身影,在河頭看著花自飄零水自流的無奈。這個世界還會有人像她一樣,用心靈的觸覺去感受每一絲情緒?在我看來,黛玉從始至終都是一個孤獨者,在這個華而不實的園子里,沒有人懂她的心。誰都以為她柔弱,可是骨子里她是倔強的,比誰都倔強,不為浮夸而丟失本性。哪怕最后在她死去的時候她也是孤獨的,她最愛的寶玉哥哥卻和別的女人在洞房花燭。替黛玉不值,替黛玉惋惜。黛玉是詩意的,是可以描繪卻沒有誰可以模仿的。
為寶釵的守舊而感傷。她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為全面而正統(tǒng)的教育。賈母總是夸她"沉靜寬厚"。她為人和善,從上至下廣受愛戴。她也愛寶玉,只是她從來都沒有明顯的表露出來而已。但是她確實個十足的古典女子,認(rèn)為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認(rèn)為母女間有的不是血濃于水的親情而是服從的孝道.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著.。她從不表露自己的不滿,把自己當(dāng)成了傀儡娃娃,隱藏著所有的情緒。她是有智有才,卻卻被教育著認(rèn)為女子讀書也是無用。最后就算身懷六甲,還是沒能留住寶玉的心。
其實紅樓中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悲劇,然而在那樣的社會時代,無法反抗,只能選擇順其自然,榮寧二府的衰敗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如夢如幻的故事,給人遐想,詩意的紅樓,讓人嘆惋,卻給人巨大的精神的力量。
紅樓讀后感篇十一
“弱柳扶風(fēng)”的黛玉,“金陵十二釵”之首的黛玉,她的孤獨與叛逆,真是令人琢磨不透啊!被戲為“楊貴妃”的寶釵,善解人意,從不與人斤斤計較,即使是被看不起的趙姨娘,她也從未流露出冷漠的眼神,因此,她贏得了賈府上上下下的喜愛,大多數(shù)的丫鬟和姑娘,都愛跟她玩。在“混世魔王”寶玉的眼里,他覺得“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他見了女人便清爽,見了男人便渾濁”他最厭惡高考狀元的書,但卻卻對《西廂記》情有獨鐘,癡情的他,愛上了黛玉,但最后這段美好的愛情,被賈母等人殘忍的殺害了。
“花榭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 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放,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花落來復(fù)去……”一首《葬花詞》感動了多少人啊!
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云,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一個個才華橫溢,各有風(fēng)格的女孩,都脫不了注定的宿命。
紅樓一夢,夢過后是凄涼和悲傷,夢醒后依然是粗茶淡飯,紅樓一夢的結(jié)局是“現(xiàn)實”!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紅樓讀后感篇十二
第一次讀《紅樓夢》時,我還是個小孩子。故事里的林黛玉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是因為喜歡她,相反的,我從內(nèi)心十分討厭這位整天哭哭啼啼,做事刻薄,說話尖銳的小心眼。我覺得這樣的人不值得賈寶玉對她癡戀一生。
等我長大點了,我又重新拿起《紅樓夢》。這時,我才慢慢明白黛玉的詩,黛玉的夢,黛玉的淚。重新讀描寫她與寶玉的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時,心里生出好些感觸:初見時黛玉在心里說的一名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脫口而出的這個妹妹我曾見過。這一問一答注定了這癡情的千古絕唱。
再讀,再品。黛玉多愁的淚也有了源頭。從小寄人籬下的她,小心翼翼,害怕別人對她的嘲笑。她沒有勇氣如史湘云,醉臥芍藥叢中的青石凳上,卻總是嚴(yán)嚴(yán)實實裹著一床紅綾子被;她沒有心氣如薛寶釵,寫出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云。她只愿嫁與東風(fēng)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黛玉的離去,讓我一直難以釋懷。黛玉深愛著寶玉,他們有著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結(jié)連理枝的愿望,希望白頭偕老。卻又無奈上天讓黛玉在心上人與另一個女人的良辰吉時,一面是洞房花燭,一面是生死離別。黛玉是苦的,有那么多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在愛的人的注視下離去。她卻只能焚稿斷情魂歸離恨天。黛玉輸了,敗了,而勝者是那與她心上人結(jié)下金玉良緣的薛寶釵。可是,黛玉又在哪里輸了呢,她的才情誰能比擬?她的一顰一笑何人能及?只能怪她生存的社會太黑,黑得如墨。黛玉的淚也只能反射它的黑。
黛玉也是幸運的。世界與封建的黑暗沒有玷污這位珠仙子,她一直高傲純凈,她可以繼續(xù)做自己,繼續(xù)純潔清高,就如她的詩質(zhì)來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濁陷渠溝!
合上書,閉上眼,一個消瘦蒼白的女子慢慢在黑暗中消逝,癡癡地唱著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紅樓讀后感篇十三
讀《紅樓夢》,我很喜歡里面的人物。這些人物各有特色。
讀了《紅樓夢》后,我才知道,原來賈寶玉和林黛玉不是凡間的,賈寶玉生前是女媧補天落下的一顆靈石,林黛玉則是一株絳珠草,靈石用自己的露珠去灌溉絳珠草,讓絳珠草也成為了不凡之物。靈石投胎,絳珠草也要跟著投胎,去人間報答灌溉他的恩人。靈石一出生,嘴中就喊了一塊寶玉,于是起名為“賈寶玉”,絳珠草成了林黛玉,他們冥冥之中有緣分,最后因為命運的脅迫,林黛玉終究沒能嫁給賈寶玉。
寫這本書的作者是曹雪芹,其實寫的是他自己的故事:賈家最后敗落,而曹雪芹家也一樣。本來他是富家子弟,后來由于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斗爭,曹家遭受多次打擊,最后家產(chǎn)被抄,曹家從此日漸衰弱?!都t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花了十年功夫?qū)懙模瑒e人替他寫了后四十回。
《紅樓夢》反映了當(dāng)時的丑惡:賈雨村接到了案子后,因殺人者有錢有地位,賈雨村懼怕他的地位,就給銀子將被害者的家人打發(fā)走了,并說謊殺人者已死。他還怕門子(也就是下人)將事情說出來,就挑門子的錯,讓門子充軍了了事。
《紅樓夢》沒有結(jié)局,但它不僅是四大名著之一,更是一門文化,值得我們?nèi)ラ喿x、去鉆研。
紅樓讀后感篇十四
古典名著之中的《紅樓夢》,一直深深的吸引著我,書中的內(nèi)容使我難忘。
初讀此書,感覺全府上下整天只是吃吃喝喝、玩玩樂樂,沒有一個亮點。對于主人公賈寶玉的優(yōu)柔寡斷,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覺得厭煩,都沒有想讀下去的心情。但是想到偉人對《紅樓夢》的高度評價,我又打消了這個念頭,又繼續(xù)讀了下去。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越往后讀,就越有意思,我就被書中的情節(jié)所吸引。后來才發(fā)現(xiàn)書中其實有很多亮點,如果你不仔細(xì)地讀,就不可能發(fā)現(xiàn)它們。書中的賈寶玉真可謂是多情公子,雖然女聲女氣的,但是我也在他的身上發(fā)現(xiàn)了許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而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此外,晴雯的堅強,鳳姐的爭奪名利,賈母的慈愛親和,以及薛寶釵的寬厚大度,每個人物的形象,情節(jié),我都深深地記在了腦海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在她們身上發(fā)生的事也給我們不同的感受。
但是隨著劇情的發(fā)展,一個個悲劇也隨之而來:林黛玉的悲傷而死,惜春的出家,鴛鴦的上吊……我的心也變得沉重起來,仿佛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
在看到結(jié)尾那么悲慘時,我還流淚了。賈府的繁榮到衰落,其實反映了一個社會的興衰,反映了封建社會女性的悲慘命運。
《紅樓夢》真不愧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初讀《紅樓夢》,就使我受益匪淺?,F(xiàn)在回想起來,依然使我感動。
紅樓讀后感篇十五
近來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紅樓夢》,讀完以后,讓我對它又有了重新的認(rèn)識。
在書中,人物的性格塑造一大特色是正邪交賦,善惡相兼。正中我們常說的'人無完人一樣。它一般來說不表現(xiàn)純粹的“善”人與純粹的“惡”人。它的“正面人物”并非一切皆“善”,它的“反而”人物關(guān)非一切皆“惡”。
書中的主人翁賈寶玉與林黛玉,無疑是寄寓了作者的初步民主主義理想的人物,是作者塑造的正面人物,肯定人物,但是,作者又表現(xiàn)了他們性格中非理想的、非下面的方面,非肯定的方面??陀^地、全面的寫出了人物性格的正反側(cè)面的多樣化。
作者筆下的賈寶玉,他擯棄功名利祿,既不“留意于孔孟之間”,也不“委身于經(jīng)濟之道”,不但不“留意”不“委身”于此,而且對此予以激烈的抨擊,每遇人勸他讀孔孟之書,“談些仕途經(jīng)濟的學(xué)問”,他就“只筆批駁誚謗”,說熱衷于“讀書上進”的都是“入了國賊祿死之流”。他背叛他的階級,他的父祖為他選定的人生道路,寧受死打也不回頭,然而他只希望“每日只和姊妹丫頭們一處,或讀書,或?qū)懽?,或彈琴下琪,作來吟詩……”?/p>
林黛玉也是一個性格多樣化的人物,她孤立無依傍的少女,向敵對的社會環(huán)境挑戰(zhàn)追求和捍衛(wèi)自己的愛情,表現(xiàn)得那樣勇敢剛強,可又那樣膽怯脆弱。
在書中,我感受到了人性格的復(fù)雜化,多樣化,它真是文學(xué)史上的里程碑。
紅樓讀后感篇十六
我一直以為紅樓夢的結(jié)局是家道中落,就沒有起來了,才明白,那句歷史名言的意義—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個大家族的情況正是如此,只要香火不滅,便是春風(fēng)吹又生,東山再起就只是后人的努力了。
花未來的錢,享受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經(jīng)濟學(xué)說這事美國傳過來的,看了紅樓夢,才明白,古人開始知道這樣做了,賈家之所以會破敗,所以家?guī)焯澘?,王熙鳳在乎面子,東拼西湊,甚至動用未來的錢,就像那誰說的,各大王爺可能也有這種情況,這種情況卻不能遇到一點點意外。否則,對一個家庭就是大大的打擊。
不知道為什么,很喜歡林黛玉,不喜歡薛寶釵,可能是因為我自己和林黛玉很像,都是憂慮者,單這位主卻比我更加敏感,所以我也能感受到那種心情,雖然很多道理那么講,但有時候。確實是想得太多了,哪怕是喜歡她的賈寶玉,后來在她面前小心翼翼,怕不經(jīng)意間傷害了她,襲人也是如此,對林黛玉的這種敏感嫉妒心很害怕,明知道賈寶玉喜歡林黛玉,也不希望林黛玉做他的主子,而結(jié)局林黛玉也沒有成為他的主子,她也離開了賈府,嫁給了另外一個人,不得不承認(rèn)的是,林黛玉確實很有才,但這種有才確實太過于悲觀主義那種,從她寫的那些詩中就可以看出。如果把世上憂愁的人排個順序的話,林黛玉稱第二。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一個大家族不外乎如此,為了錢,家族中的人,家族中的下人,都會想方設(shè)法的去從庫里要錢,某些時候,也得去幫助下親戚或者祖上的朋友什么的。出多入少,家族也就會漸漸地敗落下來,賈府的情況亦是如此,不管賈政如何的廉潔,但他不打理家務(wù),就不能杜絕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就算他打理家務(wù),也不能杜絕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家族中,敗類或多或少是有的,一個家族如此,何況一個國家呢,每當(dāng)聽到什么xx之類的,以前是相當(dāng)痛恨,現(xiàn)在也漸漸地看淡了,我無法阻止那樣的情況出現(xiàn),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不去做那樣的事情。
賈寶玉之所以會神志不清,和尚說是:避禍,了塵緣,所以黛玉死了,寶玉痛不欲生,然后夢一場。最后大徹大悟,遁入龍空門。如果寶玉失竊,寶玉完好,黛玉可能不會那么早死,或許結(jié)局會不一樣,就我來講,事情長得想的想得很清楚,非常容易,但做到很難,如果還有一點點希望的華,沒希望,肯定是連想都不敢想。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80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