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教案(優(yōu)秀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7 08:09:17
全家福教案(優(yōu)秀18篇)
時間:2023-12-07 08:09:17     小編:JQ文豪

教案是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學科特點,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進行設計的產物。教案的編寫應該注意教學過程的流程性和邏輯性,使學習內容有機銜接。下面是一份精選的教案范文,供教師們參考和借鑒。

全家福教案篇一

1、欣賞“全家?!闭掌芎唵蚊枋稣掌械娜宋锩娌刻卣?。

2、通過回憶、講述,初步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幸福和甜蜜。

全家福照片

(一)引出主題,引起幼兒興趣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照片,看看有誰呢?

一家人都在一起,這樣的照片就叫全家福。

(二)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

2、引導幼兒觀察人物的外表特征。

提問:

1)爺爺奶奶長得什么樣?穿得什么衣服?什么顏色?

2)爸爸媽媽什么樣子?媽媽的卷頭發(fā)像什么?

3、引導幼兒觀察每個人的位置。提問:照片上爺爺奶奶坐在什么位置?

4、看了這張照片,心里感覺怎樣?

一家人在一起,什么時候最開心

本次開展的美術活動,不僅讓幼兒觀察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個人在家庭中的稱呼,還讓幼兒感受家庭的親情,初步培養(yǎng)他們愛家庭、愛父母,尊敬老人的情感。

全家福教案篇二

本次開展的美術活動,不僅讓幼兒觀察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個人在家庭中的稱呼,還讓幼兒感受家庭的親情,初步培養(yǎng)他們愛家庭、愛父母,尊敬老人的情感。

小百科:全家福,是一個家庭團聚的紀念,是一個組織團結筑夢的表現(xiàn),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發(fā)自內心對家團結和諧的凝聚力。一張全家福,定格了家的團聚時刻,凝聚親情、凝聚夢想,是人們追尋幸福的影像記錄。一張全家福,像族譜一樣記載家庭、企業(yè)、組織的成員變化和重要時刻,傳遞出不同家的情感和夢想。

全家福教案篇三

在小班上學期,幼兒已經進行過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大部分幼兒都已掌握這一方法。本次活動“全家?!?,結合主題,運用幼兒熟悉的家人為媒介,引導幼兒進一步鞏固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并能用相應的點數(shù)表示總數(shù)。活動采取闖關游戲《數(shù)數(shù)我家有幾口》的方式,使幼兒在玩中學,獲得學習的樂趣。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并能說出總數(shù)。

2、學念《數(shù)數(shù)歌》,學習用相應的點數(shù)表示總數(shù)。

1、全家福ppt

2、幼兒用書第一頁

3、小兔、小貓、小老鼠、小鴨圖片。蘋果卡片若干。

一、小兔分蘋果,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

1、創(chuàng)設情景《小兔分蘋果》,引出主題。

2、請個別幼兒上來幫小兔分蘋果,大家?guī)退麛?shù)數(shù)看分的對不對。

二、闖關游戲《數(shù)數(shù)我家有幾口》,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并與相應的點數(shù)相對應。

1、個別幼兒回答,請全體幼兒一起手口一致點數(shù)驗證。

2、家里有幾個人,就可以用幾個點來表示。初步了解數(shù)量與點數(shù)的對應關系。

3、教師總結,鼓勵幼兒在幼兒用書中運用手口一致點數(shù)的方法完成練習。

4、對于程度較差的幼兒教師鼓勵運用《數(shù)數(shù)歌》手口一致點數(shù)。

三、幼兒操作,鞏固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

1、 翻到幼兒用書《數(shù)學》第一頁,教師和幼兒共同完成第一題。引導幼兒了解該練習的操作方法。

2、教師點評,運用《數(shù)數(shù)歌》進行校對,進一步加深對數(shù)量與點數(shù)對應關系的認識。

創(chuàng)設小兔分蘋果的情景,引導幼兒在情境中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

闖關游戲頗具趣味性,增加數(shù)學學次的樂趣。

《數(shù)數(shù)歌》幫助幼兒進一步加深對數(shù)量與點數(shù)對應關系的認識。

執(zhí)教者修改或反思

1、手口一致點數(shù)的基本知識講解的`不夠清楚:伸出右手食指,從左往右。

2、在幼兒操作環(huán)節(jié),教師首先請幼兒回到座位上,然后教師分發(fā)書本,請幼兒翻到書本第一頁。教師講解示范題。在這一過程中,幼兒一拿到書就不聽教師指揮了,自顧自看的,翻來翻去和人交流的,非常的混亂。在與劉老師交流后,劉老師建議可以先將幼兒用書放在桌子上,然后將幼兒操作的圖片做到ppt中,教師在ppt上示范第一題,這樣幼兒手中沒有書,就會比較安靜的聽教師的示范了。示范完后,請幼兒回到座位上翻開書本第一頁。

3、由于時間緊迫,ppt設計比較簡陋,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將ppt的形式與幼兒操作上的形式更加一致,可以讓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的銜接更流暢,幼兒的思維方式更加一致。我采用的是一般意義上的點數(shù),而幼兒操作上所采用的是一行五個圓圈,有幾口人涂幾個圓圈。在課后,我與部分出現(xiàn)錯誤的幼兒交流,發(fā)現(xiàn)他們能數(shù)出圖上有幾個人,但不知道對應的要涂幾個圓圈。這應該就是游戲環(huán)節(jié)與幼兒操作銜接的不夠一致性所產生的后果。

4、幼兒操作時,涂圓圈的順序沒有強調,出現(xiàn)部分幼兒圓圈從右邊開始涂起。

全家福教案篇四

1、讓幼兒們感知5以內的數(shù)量,并說出總數(shù)。

2、知道不同的家庭成員的數(shù)量會有差異。

3、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活動一開始是誰的“全家?!庇捎诨顒有枰∨笥褞б患胰腋5恼掌?,目的是感知5以內的數(shù)量并能收口一致的進行數(shù)數(shù)。但是考慮到地處鄉(xiāng)村幼兒園需要帶一家全家的照片有點困難,那怎么辦?既要完成活動又要不影響活動的目的,于是我進行了適當?shù)恼{整,進行了直觀簡單的圖片教學,把它設計成了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的一家,3只猴子,4只小貓、5只小雞,簡簡單單、輕輕松松的完成了手口一致的數(shù)數(shù),并能很好的感知了數(shù)量,孩子們求知欲非常的強烈,在歡樂的氣氛中非常自然地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

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時我把從小動物的家庭延伸到了自己的家庭,我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幾個人啊,他們分別是誰?。磕隳軘?shù)的清楚嗎?”孩子們的回答都很好,很令我滿意,有的幼兒說:“我家有5個人,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有的說:“我家有7個,有老爺爺、老奶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焙⒆觽冋f到家里人都非常的興奮,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這時我發(fā)現(xiàn)平時不太愛舉手的李欣嵐小朋友也高高的舉起了小手,為了鼓勵她的積極性,我連忙請她來回答,只聽見她說:“我不知道有幾個?”“沒關系,你數(shù)來我們聽一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我接著問:“還有誰呢”“沒有了”“怎么會沒有了呢”因為我知道她家里媽媽剛生了個小妹妹呢?可是沒想到她卻說:“就這么多,沒有了”“那妹妹呢?”“我沒有妹妹:”怎么會沒有呢?“就是沒有嗎,不見了,被人家報走了,我就是沒有妹妹,我就是不認識、爸爸在黃姑,媽媽也在黃姑”邊說邊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怎么回事呢?我知道她爸爸媽媽是兩邊做家庭的,剛生了一個妹妹,那欣嵐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就問:“是不是妹妹在外婆家啊”“是的,妹妹不是我們家的”說著眼淚一下子就流下來了,我也被她弄的心里怪難受的,小孩子的想法非常的簡單,不在自己家里的就不是自己的親人,真的很可憐啊,自己的親妹妹也不認識,我想這樣的想法對于她來說是不好的,于是我蹲來對她說:“欣嵐。媽媽生的就是你的妹妹,也是你的家人,我們是親親的一家人啊,只不過她暫時在外婆在住,以后會回來的啊,記住我們是家人知道嗎?”“恩,知道了”活動還是在繼續(xù)進行著,可是氣氛卻冷場了好多,最后,在孩子們的無語中結束了本次教學活動??墒牵@種壓抑的氣氛一直延續(xù)打上午吃飯的時候,只見她也沒有好好吃飯,看來今天的事情對她來說,還是有影響的啊。

一堂課卻引發(fā)了一個故事讓人深思。我在想現(xiàn)在這樣的家庭是越來越多了,明明是兩姐妹卻要分開,成了陌路人,親情淡漠了,感情疏遠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受到了不良影響,這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需要我們大家共同關注,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和諧的環(huán)境,使這些嫩芽們在愛的滋潤下,健康快樂!

全家福教案篇五

1、嘗試表現(xiàn)家人的五官特征。

2、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全家福實物照一張,幼兒人手全家福底板一張、水彩筆一支,背景音樂

一、導入

1、照片導入,說說什么是全家福?

看看這是什么?(引出全家福)

一家人拍的照片才叫全家福

2、和爸爸媽媽一起拍張全家福

你們都和爸爸媽媽拍過全家福嗎?

今天我們要用一個新的方法來和爸爸媽媽拍全家福,想不想試一試?

二、教師示范

1、邊念兒歌邊示范,畫出寶寶

先來看看老師是怎么拍全家福的。

寶寶先去找鏡頭,要記得給爸爸媽媽留位子哦,所以要坐在中間一點,臉蛋可別湊得太近,會擋住爸爸媽媽哦!不大不小正合適。

小臉蛋擺擺正,睜大眼睛看鏡頭,小嘴巴笑一笑,理理頭發(fā)拍照啦!

寶寶找好鏡頭了,請上爸爸媽媽吧!

2、請上事先準備好的爸爸媽媽

咦?爸爸媽媽呢?原來他們還在整理衣服呢!我們快把他們請過來。

一邊坐爸爸,一邊做媽媽。瞧,爸爸剛理的板寸真帥氣,xxx卷發(fā)真漂亮!

恩,坐坐好,笑一笑,準備拍照啦!茄子——

看,這張全家福真甜蜜真溫馨。

三、幼兒操作(音樂)

陸老師的全家福拍好了,你們想不想有一張屬于自己的全家福?

那趕緊動手吧。記得把一家人都拍得美美的哦!

指導重點

1、照片的布局。

2、每個人的特色。(如爸爸的眼鏡、xxx卷發(fā)等)

四、交流分享:說說講講我的全家福。

1、展示幼兒的作品

拍好全家福的朋友趕緊把照片送到老師這里來,我們要開攝影展咯!

2、邀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全家福

兒歌:“我愛我的家,一起拍照笑哈哈”進行點芝麻的游戲

3、可以請孩子們將全家福帶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分享

每個孩子們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在平時與小伙伴和老師的相處中也會經常提到自己家里的家庭成員,例如:我媽媽昨天給我買了一個新玩具,今天我爸爸送我上幼兒園,我的姥姥生病了我去看他等等。雖然家被每個孩子所熟知,但并非每個幼兒都能表現(xiàn)得愛家庭,愛家人,有些甚至于因為家人的溺愛而變得大小不分,諸如此類小孩確實出現(xiàn)了很多,所以活動中不僅讓幼兒觀察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個人在家庭中的稱呼,還讓幼兒感受家庭的親情,初步培養(yǎng)孩子愛家庭、愛父母,尊敬老人的情感。

全家福教案篇六

1、樂于為全家福制作相框,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幸福與甜蜜。

2、欣賞全家福能簡單描述照片中的人物面部特征。

3、學習用粘貼的方法制作相框。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幼兒收集全家福的照片、剪好的圓形、三角形紙片若干,相框人手一個、漿糊、棉簽、抹布

一、欣賞歌曲《我愛我的家》,激發(fā)幼兒對家的情感。

二、欣賞幾幅全家福。

1、觀察照片中人物的五官特征,學一學照片人物的表情、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甜蜜。

三、互相欣賞、介紹自己帶來的全家福。

四、為全家福制作相框。

指導語:我們全家福如果能有個相框就更美了?

1、認識材料、了解制作相框的方法。

今天我們一起為照片做一個漂亮的相框,用什么來打扮相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把漂亮的圓形和三角形紙片粘貼在相框上,這樣我們的相框才更漂亮。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請你們想一想使用漿糊是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五、教師總結,評價幼兒作品。

1、活動延伸:可以將幼兒的全家福作品布置成“我愛我的家”話題墻,引導幼兒欣賞。

2、關注學習品質:全家福的畫面總是洋溢著愛的氣氛,散發(fā)著幸福和溫馨。教師在引導幼兒欣賞全家福時,應注意激發(fā)幼兒主動為全家福制作相框的愿望,并認真完成制作。

全家福教案篇七

周四得知劉老師周五要來隨堂聽課,心里頓時忐忑了。周五安排的是科學(數(shù)學)《全家?!罚茖W課可以說是非常棘手的,特別是上學期上過一節(jié)失敗的科學課后對科學課一直很畏懼。本來準備參照建構式活動設計來進行本次活動。但考慮到原本的設計不是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后,同時也受一條新聞的影響“最近孩子都很愛玩ipad,在游戲中達到鍛煉的目的”。于是重新設計教案,連夜趕ppt,設計了一個闖關游戲《數(shù)數(shù)我家有幾口》。在活動,這份ppt起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時也反映出對幼兒掌控方面的弱點。

實驗幼兒園小班教學活動設計活動內容:科學(數(shù)學)——全家福設計理念(或教材分析):

在小班上學期,幼兒已經進行過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大部分幼兒都已掌握這一方法。本次活動“全家?!保Y合主題,運用幼兒熟悉的家人為媒介,引導幼兒進一步鞏固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并能用相應的點數(shù)表示總數(shù)。活動采取闖關游戲《數(shù)數(shù)我家有幾口》的方式,使幼兒在玩中學,獲得學習的樂趣。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并能說出總數(shù)。

2、學念《數(shù)數(shù)歌》,學習用相應的點數(shù)表示總數(shù)。

3、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1、全家福ppt2、幼兒用書第一頁3、小兔、小貓、小老鼠、小鴨圖片。蘋果卡片若干。

一、小兔分蘋果,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

1、創(chuàng)設情景《小兔分蘋果》,引出主題。

2、請個別幼兒上來幫小兔分蘋果,大家?guī)退麛?shù)數(shù)看分的對不對。

二、闖關游戲《數(shù)數(shù)我家有幾口》,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并與相應的點數(shù)相對應。

1、 1、個別幼兒回答,請全體幼兒一起手口一致點數(shù)驗證。

2、 2、家里有幾個人,就可以用幾個點來表示。初步了解數(shù)量與點數(shù)的對應關系。

3、 3、教師總結,鼓勵幼兒在幼兒用書中運用手口一致點數(shù)的方法完成練習。

4、 4、對于程度較差的幼兒教師鼓勵運用《數(shù)數(shù)歌》手口一致點數(shù)。

三、幼兒操作,鞏固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

1、翻到幼兒用書《數(shù)學》第一頁,教師和幼兒共同完成第一題。引導幼兒了解該練習的操作方法。

2、教師點評,運用《數(shù)數(shù)歌》進行校對,進一步加深對數(shù)量與點數(shù)對應關系的認識。

創(chuàng)設小兔分蘋果的情景,引導幼兒在情境中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

數(shù)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全家福教案篇八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環(huán)境中缺少同伴間的交往機會,而且有的家庭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家長的過分溺愛導致幼兒容易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使得他們交往能力差,且不愿意與其他幼兒交往、合作。親子活動是幼兒入園前的主要社交活動,它在幼兒的發(fā)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促進幼兒的身體生長,還可促進幼兒的智力發(fā)展,激發(fā)幼兒良好的情緒與情感。親子活動為幼兒和幼兒之間、幼兒和家長之間搭建了交往平臺,使幼兒在家長的支持、引導下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有助于幼兒社會性關系的發(fā)展,有助于幼兒個性的發(fā)展和完善。

1.幼兒能用簡單的語言,大膽地表達出對爸爸媽媽的愛。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到活動中,加深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2.父母配合孩子,共同制作“全家?!钡南嗫?。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繪畫習慣。

材料準備:

1.家長準備一張5寸大小的全家福照片,將照片貼在彩色卡紙上,用布遮蓋。

2.略大于5寸照片的長方形彩色卡紙若干張,雙面膠,油畫棒,彩筆等。

3.花生、瓜子等,皺紋紙,閃光紙,吸管,羽毛,剪刀。

4.音樂《吉祥三寶》,在場地一邊用彩色紙帶布置一棵“幸福樹”。

1.欣賞照片。

(1)拿開遮蓋物,出示“全家福”照片,組織幼兒欣賞照片。

(2)邀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說說照片上有誰,在干什么,自己有什么感覺。分析:拿開遮蓋物,出示照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在說說講講中,幼兒能自然、主動地描述,說出自己心里的感覺。

2.教師出示做好相框的幾張“全家?!保層變盒蕾p,引導幼兒認識、制作裝飾。分析:幾張照片的相框都裝飾得不一樣,通過欣賞范例,孩子們感受到照片經裝飾后的美,又發(fā)現(xiàn)裝飾材料來自身邊,隨即萌發(fā)出自己動手制作的興趣,為后面的環(huán)節(jié)作鋪墊。

3.教師示范制作相框,講解制作要點。請家長配合孩子共同制作“全家?!钡南嗫颍瑫r對幼兒進行親情教育。分析:教師讓家長配合孩子的想象裝飾相框,還在材料的提供上暗示了多種組合裝飾方法。適時的親情教育讓孩子體會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愛。

4.幼兒到前面取回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用簡單的語言,大膽地表達出對爸爸媽媽的愛。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表現(xiàn)得很興奮,家長們也很高興。孩子們能用簡單的話言,說出對爸爸媽媽的愛。

5.孩子和家長自由選擇材料共同制作相框,教師巡回輔導,并播放音樂。

(1)請幼兒選好自己要制作的相框。

(2)引導幼兒大膽運用廢舊材料,裝飾相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指導要點是:家長要鼓勵、配合孩子,讓孩子大膽地創(chuàng)作;觀察孩子的選材情況,及時給予引導、啟發(fā);引導幼兒與小伙伴友好運用廢舊材料,不爭搶,不浪費,將紙屑放入垃圾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繪畫習慣。分析:在動聽的音樂聲中,家長、幼兒、教師都融入活動。家長配合幼兒,幼兒大膽制作,教師適時輔導,這一切看起來是那么得溫馨、幸福。

6.孩子和家長一起將制作好相框的“全家?!闭掌椭痢靶腋洹鄙蠏炱饋?。大家在音樂中欣賞“全家?!?,欣賞“幸福樹”。活動結束。分析:家長們抱起幼兒布置“幸福樹”,大家互相欣賞觀看,歡笑聲不斷。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把過去的“評析作品”改為“欣賞作品”,讓幼兒與家長一起帶著賞識的情緒,觀賞自己的作品、同伴的作品,從中獲得更多的體驗。

全家福教案篇九

:水果是幼兒最熟悉和喜歡的。當我們關注它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蘋果很感興趣,它不但是點數(shù)和建構的材料,而且是幼兒扮演“蘋果一家”遷移情感的媒介。因而在以蘋果全家福為情景脈絡的活動編排中,我們不是讓幼兒去學習關于蘋果的標準答案,而是讓幼兒在觀察、摘蘋果的過程中,學習分類;在動手操作中,感知一家成員是多少。從而促使幼兒獲得與真實情景密切相關的知識和經驗。

1、能區(qū)分顏色和大小,有初步的大小概念。

2、知道家有幾口,感受家的快樂。

活動準備:大蘋果胸飾一個(正面紅色,背面綠色);小蘋果胸飾一個;人手一份蘋果臉譜;蘋果樹(掛著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的大小,紅、綠蘋果。);蘋果全家福一張;眼鏡、頭發(fā)、小圓片等若干。鼓、錄音機、像機。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起興趣

1、觀看教師大蘋果胸飾,區(qū)分顏色。分別觀看兩教師胸飾,學習區(qū)分大小。

2、摘蘋果活動:比一比、講一講,初步分清大小、顏色。

二、觀察蘋果,感知顏色與大小,發(fā)散幼兒思維

1、你喜歡什么顏色的蘋果?還能找到哪些紅色的東西和綠色的東西嗎?(先說紅的,再說綠的。)

2、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東西是大的和小的嗎?(先說大的,再說小的。)

三、聽指令:找朋友

1、放《抱一抱》的音樂,幼兒邊唱邊自由走動尋找自己同色的朋友,音樂停后,朋友互相抱一抱。

2、采用同樣的方法,請幼兒找同色大小朋友或不分顏色找大小朋友。

四、活動:蘋果全家福

1、出示蘋果寶寶一家的圖片,讓幼兒知道一家有3口。

2、聽鼓聲模仿爸爸、媽媽或寶寶走路。

3、幼兒三人一組,自選眼鏡、頭發(fā)或小圓片(眼鏡為爸爸,頭發(fā)為媽媽,小圓片為寶寶眼睛)貼在蘋果臉譜上,帶上臉譜組成一家。

4、教師鼓勵幼兒做出不同姿勢展示自我,并給一家3口拍照。

全家福教案篇十

1、出示一張紙引導學生欣賞分析,談自己的感受,在紙上畫圖案再引導生分析給自己帶來的感受,并把紙撕掉,請學生說出自己生活中相類似的事情。

2、請學生把自己的感受用線條、圖形或一個動物、人物來表達出來。

3、出示剪紙作品,引導生分析畫面的組成,并給畫起題目,引導生分析制作方法。

4、出示由字母組成的全家福的題目,通過欣賞題目的組成,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2、板書:

(二)講授新課。

1、“書中出示了許多全家福的照片,想想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作品呢?”同桌討論,教師行間巡視。

2、欣賞書本中的范畫,選擇喜歡的一幅。(可以用故事引入這個環(huán)節(jié))。

3、讓學生表演書本中的范作,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同時在黑板上準備一張鉛畫紙,適時把自己的感受畫到黑板上。

4、老師選小老師來上課,讓學生自己扮演角色,通過問、說、講、演等過程使學生能很快掌握畫全家福時的注意點,如:大小關系,物體的穿插、顏色的搭配等。

4、學生構圖,思考自己要表現(xiàn)的內容及表現(xiàn)的方法。

5、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構思,同時組織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構思。

(三)布置作業(yè)。

學生完成作業(yè),教師行間巡視。

(四)評講作業(yè)(根據(jù)課上情況進行評講)。

1、學生自己推薦作業(yè),到講臺前講述自己的作。

畫過程及自己的構思。

2、把選出的優(yōu)秀作業(yè)進行全班性的傳閱。

3、請一些學生分析。在被評講的作業(yè)上畫自。

己喜歡的圖畫。

4、用說、講、演、唱等方式評講好朋友的作業(yè)。

(五)小結。

(六)板書。

全家福教案篇十一

活動《全家福》選自小班建構式主題《親親一家人》。小班下學期的幼兒應該能正確地點數(shù)5以內數(shù)量,說出總數(shù)?;顒又形乙浴叭腋!睘槊浇?,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不同家庭中成員的數(shù)量會有差異,有3個,4果然,5個的都有,也通過在集體活動引入數(shù)的概念,引導幼兒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5以內的數(shù)量)說出總數(shù),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為了能讓幼兒更快的掌握5以內的數(shù)量,依次出示家庭成員為3個、4個、5個的全家福照片,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全家福,在共同比較的過程中感知5以內數(shù)量的多少和一樣多,同時也知道不同的家庭中成員的數(shù)量會有差異,活動中的難點也迎刃而解了。最后也給予幼兒充分地操作時間“誰家的人口多”,在相互比較的中鞏固了對5以內數(shù)量的多少,使學到知識得以內化,這樣不僅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也達到了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5以內的數(shù)量,并能說出總數(shù)。

2.知道不同的家庭中成員的數(shù)量會有差異。

1.物質準備:幼兒每人帶一張全家福;數(shù)量分別是3.4.5的圓點卡片各一張。

2.經驗準備:初步了解家庭成員的總人數(shù)。

1.依次出示家庭成員為3個、4個、5個的全家福照片,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全家福。

2.呈現(xiàn)幼兒的頭像,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分別說出每張全家福中家庭成員的總數(shù)。

(二)我家有幾口。

1.幼兒分組到主題墻上拿取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指著照片上的家庭成員數(shù)一數(shù)共有多少人。

2.在黑板上出示數(shù)量分別為3、4、5的圓點卡片,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家庭成員的數(shù)量,將全家福放到相應數(shù)量的圓點卡片下面。

3.將按人數(shù)多少重新排列的全家福照片布置在主題墻上。

(三)誰家的人口多。

1.全家福上都有誰?

2.幼兒觀看重新排列的全家福,比一比誰家的人多,誰家的人少,哪些是一樣多的。

全家福教案篇十二

1、引導幼兒觀察課件中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個人在家庭中的稱呼。

2、讓幼兒感受家庭的親情,初步培養(yǎng)孩子愛家庭、愛父母,尊敬老人的情感。

3、讓幼兒感受新春佳節(jié)中相互拜年的熱鬧氣氛,學說簡單的賀年用語。

全家福的課件、錄音機和錄有《新年好》歌曲的磁帶。

(一)引出主題,引起幼兒興趣。

(二)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

1、請幼兒看看他們每個人臉上是怎樣的表情。幼兒回答時,還可模仿一下。

2、引導幼兒觀察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人物的身份。后提問:

1)爺爺長得什么樣?(白胡子、白頭發(fā)、臉上有皺紋)。

2)奶奶長得什么樣?

3)這個叔叔是誰?是爺爺奶奶的什么人?

4)爸爸旁邊的短發(fā)阿姨是誰?

5)這個長發(fā)阿姨是誰?

6)站在姑姑邊上的是誰?

7)這個最小的是誰?

3、引導幼兒觀察每個人的位置。提問:

1)照片上爺爺奶奶坐在什么位置?

2)爸爸、媽媽、姑姑站在哪里?

3)姐姐和寶寶在哪里?

4、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小結。

(三)游戲“拜年”

1、說簡單的賀歲語句。

2、讓幼兒互相拜年,說賀歲語句。

3、大家一起唱歌曲《新年好》,結束活動。

全家福教案篇十三

1、樂于為全家福制作相框,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幸福與甜蜜。

2、欣賞全家福能簡單描述照片中的人物面部特征。

幼兒收集全家福的照片、剪好的圓形、三角形紙片若干,相框人手一個、漿糊、棉簽、抹布。

一、欣賞歌曲《我愛我的家》,激發(fā)幼兒對家的情感。

1、觀察照片中人物的五官特征,學一學照片人物的表情、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甜蜜。

三、互相欣賞、介紹自己帶來的全家福。

指導語:

我們全家福如果能有個相框就更美了?

1、認識材料、了解制作相框的方法。

今天我們一起為照片做一個漂亮的相框,用什么來打扮相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把漂亮的圓形和三角形紙片粘貼在相框上,這樣我們的相框才更漂亮。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請你們想一想使用漿糊是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五、教師總結,評價幼兒作品。

1、活動延伸:可以將幼兒的全家福作品布置成“我愛我的家”話題墻,引導幼兒欣賞。

2、關注學習品質:全家福的畫面總是洋溢著愛的氣氛,散發(fā)著幸福和溫馨。教師在引導幼兒欣賞全家福時,應注意激發(fā)幼兒主動為全家福制作相框的愿望,并認真完成制作。

本次開展的美術活動,不僅讓幼兒觀察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個人在家庭中的稱呼,還讓幼兒感受家庭的親情,初步培養(yǎng)他們愛家庭、愛父母,尊敬老人的情感。

全家福教案篇十四

1、理解故事并感知故事的特殊幽默感。

2、感受人物性格與動物形象之間的象征關系。

3、嘗試想象并畫出自己家庭成員的臉部特征。

故事:《我家是個動物園》。

故事中人物各種圖及添畫用的畫紙,畫紙上有動物頭像的輪廓線。

1、教師出示故事中“祥太”的頭像圖片。

2、t:今天我們中一班來了一個小客人,瞧!就是他,他叫祥太,他今天給我們帶來了他的很奇怪的一家人,我們來一起聽一聽他所介紹的這么奇怪的一家人吧!

1、教師出示祥太的圖片開始講故事。

(1)、t:“我叫祥太,是個小男孩,其實呢……我是一只小猴子,……”教師出示猴臉的輪廓,在猴臉的輪廓中畫出祥太的特征:短發(fā),戴帽子等。

(2)、出示爸爸的圖片。t:這是我的爸爸,其實呢……他是只大獅子?!苯處煶鍪惊{子的輪廓,在獅子的輪廓中畫出爸爸的特征:頭發(fā)亂蓬蓬等。

(3)、出示媽媽的圖片。t:這是我的媽媽,其實呢……她是一只大浣熊?!敖處煶鍪句叫艿妮喞阡叫艿妮喞挟嫵鰦寢尩奶卣鳎洪L發(fā),戴首飾等。

(4)、接著按照故事的內容,分別出示爺爺奶奶妹妹金魚和曾祖母的圖片,邊講故事邊在準備好的動物的輪廓中添畫出人物的特征。

2、感受人物與動物形象之間的象征關系。

(1)、t:為什么祥太說自己是猴子呢?為什么爸爸是獅子?

(2)、t:為什么媽媽的浣熊?為什么爺爺是長頸鹿?

(3)、t:為什么奶奶是狐貍?為什么妹妹是兔子?為什么曾祖母是貓頭鷹?

(4)、幼兒集體討論。

(5)、教師總結:“因為猴子喜歡吃香蕉喜歡爬樹,祥太也喜歡吃香蕉喜歡爬樹,所以祥太說自己是猴子,爸爸喜歡吃肉,早上脾氣不好頭發(fā)總是亂蓬蓬的,獅子也喜歡吃肉,頭發(fā)也總是亂蓬蓬的,所以爸爸是獅子,媽媽……?!?/p>

3、請幼兒來說一說自己及自己的家人像什么。

(2)、幼兒集體回答。

(2)、幼兒畫一畫然后和其他幼兒說一說。

全家福教案篇十五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并能說出總數(shù)。

2、學念《數(shù)數(shù)歌》,學習用相應的點數(shù)表示總數(shù)。

3、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全家福ppt2、幼兒用書第一頁3、小兔、小貓、小老鼠、小鴨圖片。蘋果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設計意圖一、小兔分蘋果,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

1、創(chuàng)設情景《小兔分蘋果》,引出主題。

2、請個別幼兒上來幫小兔分蘋果,大家?guī)退麛?shù)數(shù)看分的對不對。

二、闖關游戲《數(shù)數(shù)我家有幾口》,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并與相應的點數(shù)相對應。

1、1、個別幼兒回答,請全體幼兒一起手口一致點數(shù)驗證。

2、2、家里有幾個人,就可以用幾個點來表示。初步了解數(shù)量與點數(shù)的對應關系。

3、3、教師總結,鼓勵幼兒在幼兒用書中運用手口一致點數(shù)的方法完成練習。

4、4、對于程度較差的幼兒教師鼓勵運用《數(shù)數(shù)歌》手口一致點數(shù)。

三、幼兒操作,鞏固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

1、翻到幼兒用書《數(shù)學》第一頁,教師和幼兒共同完成第一題。引導幼兒了解該練習的操作方法。

2、教師點評,運用《數(shù)數(shù)歌》進行校對,進一步加深對數(shù)量與點數(shù)對應關系的認識。

創(chuàng)設小兔分蘋果的情景,引導幼兒在情境中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全家福教案篇十六

1、能抓住家庭成員的主要特征,學習畫出人物正面的形象。

2、熱愛自己的父母與家人。

1、請幼兒在家中觀察家庭成員的長相,發(fā)型,服裝等主要的外形特征。

2、已玩過角色游戲:“照相館”。

1、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家里人的樣子,講講他們相貌的特點,常有的表情和動作以及喜歡穿什么衣服,從事什么工作。

2、幫助幼兒掌握家庭成員(包括自己)最主要的外形特征。

3、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畫出家庭成員的主要特征,可以是半身,也可以是全身的人物形象。

(2)給個別能力弱的孩子提供父母的照片,幫助他看著照片畫父母的頭部特征。

4、展示幼兒的作品,并予以簡單、正確的評價。

動作快的幼兒可設計作品外框,做成照片形式并張貼于室內,讓幼兒互相欣賞,學習。

全家福教案篇十七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通過觀察、討論體會畫面中人物的特征、喜好以及與動物的對應關系。

2、學說句式“我是……其實呢……”并嘗試仿編。

3、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體驗閱讀的快樂。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通過觀察、討論體會畫面中人物的特征、喜好以及與動物的對應關系。

學說句式“我是……其實呢……”并嘗試仿編。

課件、音樂活動過程:

一、介紹圖書引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ppt)這是封面,上面有書的名字,我們一起把它讀出來。

2.咦,這個小男孩怎么會說自己的家是動物園呢?(擴散思維)

3.(出示ppt家)這就是祥太的家,你們看到了什么?

他們家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動物,難道他們家真的是個動物園嗎?我們一起往下看。

二、閱讀繪本(ppt),并嘗試創(chuàng)編。

1.觀察祥太

(1)師:我叫祥太,是個小男孩,其實呢……我是只小猴子。

(2)祥太為什么說他是一只小猴子呢?

(3)教師小結:因為他爬樹很拿手,喜歡吃香蕉,這些特征跟猴子的特征很像,所以他說自己是一只小猴子。

2.觀察爸爸

(1)師:這是我爸爸,其實呢……他是只大獅子

(2)祥太為什么說爸爸是獅子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看到的)

(3)小結:原來他是說自己的爸爸的樣子和喜歡吃的食物和獅子很像,他就把自己的爸爸比喻成獅子了。

3.觀察媽 媽

(2)你怎么想到是媽 媽呢?

(3)你們知道浣熊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嗎?

(4)小結:媽 媽和浣熊的相似之處。

4.觀察爺爺、奶奶、妹妹

(1)這是祥太的爺爺、奶奶、妹妹,你覺得他們是什么動物呢?

(2)幼兒依次觀察并大膽猜測(嘗試使用這是……其實呢……的句式)

5.觀察曾祖母

(1)師:最后,介紹我的曾祖母,阿花老太太。

(2)你覺得祥太的曾祖母是什么動物呢?為什么?

6、 完整欣賞繪本。

原來祥太的家不是真的是個動物園,而是他的家人都有跟動物有相似的地方,所以他才說我家是動物園。

7、幼兒嘗試用“我是……其實呢……”的句式描述自己的特征或喜好與動物之間的相同之處。

(2)幼兒互相交流后請個別孩子發(fā)言

(3)參加動物狂歡舞會

三、動物狂歡舞會

全家福教案篇十八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并能說出總數(shù)。

2、學念《數(shù)數(shù)歌》,學習用相應的點數(shù)表示總數(shù)。

活動準備:

2、幼兒用書第一頁。

3、小兔、小貓、小老鼠、小鴨圖片。蘋果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一、小兔分蘋果,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

1、創(chuàng)設情景《小兔分蘋果》,引出主題。

2、請個別幼兒上來幫小兔分蘋果,大家?guī)退麛?shù)數(shù)看分的.對不對。

二、闖關游戲《數(shù)數(shù)我家有幾口》,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并與相應的點數(shù)相對應。

1、個別幼兒回答,請全體幼兒一起手口一致點數(shù)驗證。

2、家里有幾個人,就可以用幾個點來表示。初步了解數(shù)量與點數(shù)的對應關系。

3、教師總結,鼓勵幼兒在幼兒用書中運用手口一致點數(shù)的方法完成練習。

4、對于程度較差的幼兒教師鼓勵運用《數(shù)數(shù)歌》手口一致點數(shù)。

三、幼兒操作,鞏固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的數(shù)量。

1、翻到幼兒用書《數(shù)學》第一頁,教師和幼兒共同完成第一題。引導幼兒了解該練習的操作方法。

2、教師點評,運用《數(shù)數(shù)歌》進行校對,進一步加深對數(shù)量與點數(shù)對應關系的認識。

創(chuàng)設小兔分蘋果的情景,引導幼兒在情境中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81298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