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類名著讀書筆記字(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4 07:59:36
教育類名著讀書筆記字(8篇)
時間:2023-03-24 07:59:36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育類名著讀書筆記字篇一

其中的一篇案例記敘了一個可愛的8歲小男孩,不愛寫作業(yè)不愛靜心讀書,一到下課就愛跟在老師后面:“胡老師,昨天我被狗咬了”;“胡老師,李強上課踢我”?!昂蠋?,我不想和趙小路坐一位了”。看著他說個不停,他的老師總會不耐煩地對他說:“知道了,知道了。老師很忙,今天就這樣吧?!倍⒉簧鷼猓軐捜?,慢慢地扭頭走了。一天,當他的老師布置完作業(yè)準備去開會,他又站了起來,沒等他開口,他的老師先說話了:“又有什么事?快點,我忙。”“我沒有本子,還有……”“好了,自己想辦法吧!”說完老師就去開會了。等開完會來到辦公室,這位老師便看到自己位上放著一個色彩鮮艷的小蛋糕,旁邊還放著一張小紙條:“胡老師,你很忙,也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看我的紙條。今天是我的生日,原先我想當面告訴你,讓你和我分享快樂。可你太忙了,那就請你品嘗小蛋糕,好嗎?”這位老師很慚愧,撥通了孩子家的電話號碼,給他送去祝福,并告訴他其實老師并沒有那么忙。

讀后,我和那位教師一樣的慚愧:曾經(jīng)我也覺得自己很忙。感覺與學生交流是浪費我寶貴的時間,有了這些時間我能改多少本作業(yè)、有了這些時間我能備多少節(jié)課。殊不知,在自己打著“我很忙”的旗號拒絕傾聽學生的心聲時,喪失的是為人師的耐心、愛心、丟失的是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和親密。

盤圭禪師是一位誨人不倦的禪宗良師。他的一名弟子卻染上偷竊的惡習,當其他弟子請求盤圭禪師趕走這名偷竊的弟子時,盤圭禪師卻把眾弟子召來對他們說:“你們都是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不對,只要你們愿意,到什么地方去學都可以。但是這位兄弟甚至連是非都還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誰來教他?”這番飽含深情的話語溫暖了偷竊者的心靈,也滌凈了他的心靈。從此偷竊的沖動如煙消散。

讀了這則故事,我們不禁被盤圭禪師大慈悲的胸懷所感動。教育從本質(zhì)上來說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情懷,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關(guān)懷。在現(xiàn)實中,不管教育表現(xiàn)形式多么紛繁復雜,但“愛”應(yīng)該是它的核心。教育不能沒有愛,可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由于種種原因,卻逐漸偏離了這一核心。教育需要呼喚愛的回歸,需要一個充滿愛的心靈去震撼另一個心靈。盤圭禪師的故事不僅向我們告知了這樣一個真理,同時也用它完美的結(jié)局證實了———愛,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設(shè)計迪斯尼游樂園的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格羅佩斯,在設(shè)計游樂園的路徑時受啟發(fā)于一位葡萄園主老婦人,這位老婦人因缺少勞動力而讓買葡萄的人到園里自己摘葡萄。于是,他讓工人在游樂園所有的空地上都撒上了草種,不幾天小草發(fā)芽了。格羅佩斯讓游樂園提前三個月對外開放。一開始,因沒有路,游人不敢走,格羅佩斯告訴游人,在游樂園里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沒有任何限制。于是,幾天過后,草地上清晰地呈現(xiàn)出被人踩出的優(yōu)雅自然的小道。這些小道,走的人多的地方就寬些,走的人少的地方就窄些。格羅佩斯就讓人沿著人們自然踩出的痕跡修了路。因為游樂園的路徑設(shè)計既和諧自然,又滿足了游人的需要,尊重了游人的自主選擇,因此被評為世界最佳設(shè)計。

這個故事讓我聯(lián)想到了我們的教育教學,并且感觸很深。在過去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有誰能夠像格羅佩斯那樣,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大多數(shù)教師唯恐學生走了歪路,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始終牽著學生不肯撒手,到后來活潑可愛充滿創(chuàng)造精神的兒童都被我們“培養(yǎng)”成了統(tǒng)一標準的“老實”“聽話”的學生。實際上,過多的束縛,違背了教育規(guī)律,違背了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只能壓抑學生的天性,只能阻礙學生健康的成長,而“順其自然”,因勢利導,才能令其茁壯成長,趨向完美。教育必須是而且只能是適應(yīng)人的教育,而不是使人適應(yīng)教育的教育。我們要學習格羅佩斯“以人為本,順其自然”的思想,讓教育適應(yīng)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促進學生有個性的發(fā)展。

教育類名著讀書筆記字篇二

從教二十余年,已經(jīng)漸漸習慣了老師的各種工作,上課、備課、改作業(yè),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漸漸的,看書的時間也少了。最近總在想,現(xiàn)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老師,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但是怎么樣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們,走進它們,讓他們在學校里學到更多的知識。我想我該看看書,在書中尋找一下答案了?,F(xiàn)在有幸拜讀了《給生命涂上愛的底色》,真是獲益匪淺。

本書的作者是北京實驗二小校長李烈女士。書中,她以“用生命書寫愛的信念、”“讓愛灑滿兒童的心田”、“‘以愛育愛’成就辦學理念”、“在愛的分享中體現(xiàn)生命價值”“讓愛在校園文化建設(shè)中得到拓展”、“成長詮釋愛的真諦”為題,記述了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原汁原味的事例和感悟。在整本書中,李烈校長詮釋著這樣的一種信念:“愛是教育的核心,用生命書寫愛的教育。”她娓娓道來的愛如同一股暖流充盈滿身,成了一條溫暖的河,流向我內(nèi)心深處。

欣賞她的“快樂生命學說”——容言,容人,容事。不管你是一位成功人士還是默默無聞的平凡人,都要做到快樂的工作,快樂的生活。這就是李校長的“快樂生命學說”。在一起工作,生活,就要能容言,容人,容事。不要被別人的“滿腹牢騷”所煩惱,積極的面對,思考解決的辦法,生活就會一定很快樂。想必,這就是一位成功女性比他人更快樂的原因吧!

生活中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控制生命的厚度。李烈校長因為擁有了愛,而使她的生命顯得如此厚重;因為付出了愛,而使她的生命顯得如此絢麗。

在她諸多的教育理念中,印象最深的是“愛心育人,首先要注重細節(jié),因為細節(jié)可以決定成敗。”也就是說,她所倡導的愛的教育其實就是細節(jié)教育。愛在很多時候并不是轟轟烈烈的壯舉,而是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有時候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一個不經(jīng)意的動作,都是愛的語言、愛的表達。對學生她提出了“蹲下來跟孩子說話”、“注視孩子的眼睛,撫摸孩子的腦子”、“給孩子一個擁抱”、“給孩子出錯的權(quán)力”等一系列細節(jié)教育。為了讓老師每天都快樂起來,她先后提出了“快樂加減法”、“角色復位”、“適合學說”、“揚長意識”和“生命價值與職業(yè)價值統(tǒng)一學說”等。她倡導老師要學會調(diào)整思考問題的方式、調(diào)節(jié)心態(tài)、調(diào)節(jié)期望值,讓生命在天空中自由快樂的飛翔。

“愛”——人世間最美好的字眼,人世間最動人的字眼,人世間最偉大的字眼,它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的生機和希望。我愿當一名充滿愛心的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攜愛而行,詮釋愛的意義,用生命書寫愛的教育,在孩子心中播灑愛的陽光。

教育類名著讀書筆記字篇三

假期,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

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讀著他的《給老師的建議》一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憂解難,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guī)椭屛页錆M信心……

書中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我覺得找到學生和老師發(fā)生的現(xiàn)象的根源,有益于我們開闊眼界。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點,第一點是第二條“老師的時間從那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币豢催@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jīng)常這樣談?wù)?“老師也是人,老師的壓力也是相當大的,應(yīng)付學校各種各樣的檢查,做課題,搞教研、進修、培訓、評職稱、提高教學質(zhì)量、白天要上課,晚上有時還要加班……忙了一天,只想坐下來看看電視、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讀書?教師的時間到底從哪里來呢?帶著這樣的問題和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jié)。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天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扣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睂Π?!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zhì)上領(lǐng)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yīng)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yīng)該在自己所教學的數(shù)學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chǔ)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應(yīng)該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那位老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边@段答話給我啟開了一個窗口,使我窺見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奧秘。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guān)的。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做出嚴格的反省,既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jié)自己或同行的成功經(jīng)驗,從中提煉出可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基礎(chǔ)。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并有潺潺不斷的水流,這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才能在教學時游刃有余,才能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第二點是書中第二十二條講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么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zhì)才會得到發(fā)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圖書、報紙的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fā)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是啊,作為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才可能學好!

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烏及屋,從而喜歡了你教的這門學科。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在我們的教學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下課后,學生快樂的圍繞著老師身邊,和老師交談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討論著有關(guān)課堂上的問題。當然,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的學生,以至于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會把這門學科當成自己將來從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學生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無衷的精神狀態(tài)。

那么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教師一方面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是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的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樂園。

另外,我還明白閱讀不但對老師有益,而且對學生也有益。讓每一個孩子能夠自由支配時間而且要利用得合理,最好莫過于喜歡閱讀。閱讀應(yīng)當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fā)源地,應(yīng)當教會每一個學生怎樣在書籍的世界里旅游。閱讀是為了能讓孩子們擴大視野,汲取更多的精神營養(yǎng)。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作者的建議、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來說,如同一條條歡快清澈的小溪,匯集在一起就是浩瀚博大的海洋,常讀常新。她讓我明白面對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面對新時代的學生,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自己讀書,還有引導學生讀書。學習學習再學習,讀書讀書再讀書是師生永恒的主題。

教育類名著讀書筆記字篇四

《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小說,小說的主人公是小學四年級的安利柯,作者以安利柯記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主人公小學四年級一學年的學習生活。

雖然《愛的教育》是一本兒童讀物,作者的意圖主要是以此來教育兒童,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這部作品也表現(xiàn)了亞米契斯的教育主張,他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內(nèi)容以及教育目的三個方面都有較深刻的思考,為我們今天的教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首先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們的常識中,理所當然的,教育這就是教師,而受教育者就是學生。但是在亞米契斯看來,教育者并不僅僅是學校教師,還包括家長,同學,甚至還有陌生人。

安利柯的父親就是通過給他寫信,同他交談,邀請他的朋友等方法來教育安利柯,教他學會與人相處,要求他熱愛祖國,積極上進,孝順父母等;他的母親通過寫信,交談等告訴他人要有愛心,有同情心,與人為善。而安利柯的同班同學卡隆讓他學會了勇敢、善良;可萊蒂教會他勤勞,孝順,樂觀;代洛西也成為了他學習的榜樣,還有小石匠,潑來可西等同學也常常通過一些小事感動著安利柯,教育著安利柯,讓他不斷的學習,完善自己。此外,路上幫助苦命小男孩湊錢的小女孩們,以德報怨的被打傷眼睛的老人,這些陌生人們也觸動著小安利柯的心靈,影響著他。甚至是可恨的弗蘭諦,他的行為,他的下場也給孩子們起了警示作用,使安利柯能明辨是非。這么看來,可以說人人都是教育者?!墩撜Z·述而》中有句家喻戶曉的名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逼鋵逃叩睦斫鈶?yīng)該與亞米契斯是一致的。

至于受教育者,亞米契斯對其的界定也不僅限于學生,還包括其他在知識方面或在道德等方面等需要受教育的人。小說里的那些上夜校的工人,小石匠的父親,潑來可西的鐵匠父親其實也是接受教育的人,上夜校的工人和一些同學的家長為了充實自己,白天上班,晚上學習,學習認字寫字,學寫文章,他們也是受教育者;包括那位鐵匠,通過兒子的努力,兒子的獲獎,也通過老師,頒獎?wù)叩母谢?,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掉酗酒的壞習慣,全心投入工作,所以,在小說中,他也是受教育者。因此,在亞米契斯看來,人人都可以成為受教育者。

其次是教育內(nèi)容,在這部小說中,教育內(nèi)容并不局限于書本知識,更多的是教育同學謙遜,友愛,具有同情心,進取心,并且教育同學們要愛國,有自我犧牲精神。 以前我們常常問,教育是什么?《辭?!穼Α敖逃币辉~的解釋是:

①培養(yǎng)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主要是指學校對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

②用道理說服人使照著(規(guī)則、指示或要求等)做。

從辭海的解釋可以看出,教育教給學生的應(yīng)該是他們社會生活的方法,他們所應(yīng)遵守的準則等。所以,教育不應(yīng)該只是簡單的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所以,我們會發(fā)現(xiàn),亞米契斯并沒有將過多的筆墨浪費在描寫小安利柯的科學知識學習過程,而是更多的記錄了教育者們教育安利柯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于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美好精神的過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作者想主張的教育思想是愛的教育。在小說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安利柯的嚴父還是慈母,無論是他的老師或是姐姐,都打心里的愛著安利柯,他們?yōu)樗麅A注心血,用愛感化他,用愛教育他,同樣的,也將愛植入他的心底。在父親的信里面,雖然句句透露著威嚴,偶爾還帶有譴責之意,可是字里行間卻是藏不住對孩子的愛。他為了安利柯不用心讀書而煩惱,為了安利柯不孝順母親而傷心,為了安利柯與同學交往的方式不當而擔心,可以看出,他真心愛著安利柯,為他操心。而且父親關(guān)心的不僅僅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他教育安利柯要熱愛祖國,熱愛勞動人民,要求他為了祖國應(yīng)該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告訴他對待勞動人民應(yīng)該友善,尊重他們,從這可以看出,安利柯的父親有多大的胸懷,有多大的愛心,同時也如此要求著他。安利柯的母親是一位樂善好施的善良女人,她帶著安利柯去救濟困難的朋友,她寫信告訴安利柯,希望他能夠有一顆仁愛的心,教育他不能對路邊行乞的人視而不見,應(yīng)該給予可憐的人兒更多的關(guān)愛。這位母親就是這樣,身體力行的告訴著安利柯什么是愛,教他愛別人。安利柯的幾位老師,包括校長都十分偉大,他們嘔心瀝血,不計較個人得失,全身心的愛著學生們,為他們操心,不遺余力的教育他們,不求回報,只求學生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此外,安利柯身邊的同學,如卡隆,潑來可西,代洛西等,他們?nèi)绱擞褠?,有著一顆寬容他人的心,處處體現(xiàn)了愛,這也給了安利柯很大的感觸,讓他更加切身體會到什么是愛。處于這樣一個愛的教育的環(huán)境下,我想,安利柯一定能成長為一名善良的,具有愛心的人,而對祖國,對家庭,同學等的愛,最終會使他更加努力,更加上進,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

教育類名著讀書筆記字篇五

這次學校給每個老師的一個學習的平臺,讓我在課余時間有機會學習到陶行知的名篇。是的,我對于陶行知是知其人,而未知其說。這段時間,了解了陶先生作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現(xiàn)實的基礎(chǔ)上,提出的教育學說,既強調(diào)了教育的現(xiàn)實功能,又關(guān)注了教育的終極目的。陶先生所研究和實驗的教育問題,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鮮仍有進行試驗的價值。讀了陶先生的文章,我有兩點體會: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他對自身成長提出了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lǐng)也無甚用處?!苯ㄖ烁耖L城的基礎(chǔ),就是道德。一個集體的成員,若人人以集體利益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為集體著想,則這個集體會越來越壯大,這個集體定是有希望的集體。否則,多數(shù)人只顧個人私利,不顧集體利益,則集體的根本必然動搖。如此,每個一線教師弘揚“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敬業(yè)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問”為人們提供了進德修業(yè)的參考,當作一面鏡子,時刻對照自己,“必然可以見出每一個人身體健康上有著大的進步,學問上有著大的進步,工作效能上有著大的進步,道德品格上有著大的進步,顯出水到渠成的進步”。

陶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把現(xiàn)成的解決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得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jīng)過類似的經(jīng)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jīng)驗來找其它的方法,解決其它的問題。有了這種經(jīng)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如果教師只會用“舊瓶裝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教師應(yīng)不斷學習、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后才能誨人不倦。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教育是從生活中來的,“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壞生活就是壞教育;是認真的生活就是認真的教育,是馬虎的生活就是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這些話聽起來很簡單,可就是這些簡單的話語卻揭示了教育的真諦。我們平時總認為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班會課上的說教,課后的個別談話那才是真教育。也知道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做到言傳身教,道理好象懂得挺多的,做得好象也不錯??煽戳颂障壬奈恼潞笤倏次覀兘裉斓慕逃胖肋h遠背離了先生的期望。

我們的教學越來越遠離生活。學生就是為了學習而生活,而不是為了生活而學習,更不是在生活中學習。孩子們有的成天埋于書堆,成了純粹的“書呆子”“蛀書蟲”;而有的學生成天無所事事課堂上老師的授課內(nèi)容對于他們來說無異于聽天書,于是他們就成了課堂上的呆子、傻瓜、瞌睡蟲;更有一些學生,對上課的內(nèi)容不感興趣,而他們又精力過剩,于是這些學生就成了不安分分子,成了老師成天“掛念”的學生。陶行知說:“要想讓學生不犯錯誤,就不能讓學生有犯錯誤的機會,得讓他們有事做?!比绻粋€學生不愛學習,那他不犯點錯誤才真是一個實足的呆子呢。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必須走向?qū)W生的生活,讓他們感興趣,讓他們感到生活就是學習,學習就是生活,生活與學習是一體的。

陶行知在《學生的精神》是以學生的資格對諸君談話的說,現(xiàn)在的中國許多學生及一般教員,都有一個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滿”不論研究何種學科,只有相當?shù)牧私?,即洋洋自得,心滿意足。尤其是在過教員生活的,覺得自己處在教師地位,不必再去用功研究了。中國的“四書”上有兩句話:“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真是千古不滅的格言,并且是兩句不能分開的話。因為要“學而不厭”,才能夠做到“誨人不倦”。是啊,想想自己教了20年的書,也算是個老教師了,并且一直是堅守在低年級里教學,那些教材早就熟透覺得在沒學習的必要了??戳诉@篇文章,才知道自己“如是的粉筆生涯,不能不厭煩了。倘若當教師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隨時輸之于學生,如此則學生受益較多,即當教師著也覺得有無窮的樂趣。所以學生求學,固然要”學而不厭“,就是當了教師,還是要繼續(xù)的”學而不厭“?!敝畡t不知之,不知則不知“,倘若不知的而認以為知,那么,不知道的終究沒有知道的日子了。這可說是自己斬斷自己求學的機能。所以我現(xiàn)在是學習,還是學習并要加于運用。

我們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更應(yīng)該多學習陶行知老先生的理念,并努力把這種思想意識貫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用它去指導自己,從而去不斷的進步和發(fā)展。

教育類名著讀書筆記字篇六

在整理班級圖書的時候,偶然發(fā)現(xiàn)新課標必讀書目里有《愛的教育》這本書,早就聽說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曾感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100多年來此書一直暢銷不衰,曾多次被改編為動畫片、電影、連環(huán)畫,讀者遍布全世界。但是我卻一直沒有靜下心來閱讀。

拿起這本書,腦海中涌現(xiàn)了好多的疑問,在這美麗的世間“愛”究竟是什么?在這本書里愛又是怎樣去體現(xiàn)的呢?它又帶給了我們什么教育的結(jié)晶呢?帶著這些未知的疑問我走進了《愛的教育》去探求我想要的答案。

這是一本以日記形式撰寫的小說,書里的每一個故事雖然比較短小,但是每一個個小故事都講述著那父母與孩子間美好的愛、那老師與學生的情感、那朋友之間的純真友誼……這一切的一切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字——愛。

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學生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他們的愛里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稅鄣慕逃吩谠V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內(nèi)中包含了父母的愛、同學的愛、老師的愛,以及社會的愛,這些在安利柯的心里種下了光明的種子,教育了他怎樣去愛,又怎樣接受愛。字里行間折射出的全是一顆純真透明的愛人之心。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tài)度行為可能不同。

看了這本書,也想到了現(xiàn)在的自己,身在教師崗位,滿腔熱誠的愛,希望能夠全心全力扮演“為人師表”角色,然而在專業(yè)經(jīng)驗不足、缺乏教學經(jīng)驗、也沒有很好的方法的現(xiàn)實之下,有時候也以教師的權(quán)威管教學生,以致傷了學生的心。在師生情感上劃出了一道情感交流的鴻溝,而《愛的教育》給了我很多的啟迪。教師要教育不要訓斥,教育要潛移默化;要了解學生,認識學生,要適時的贊美和接納,鼓勵與協(xié)助;要培養(yǎng)學生挫折和容忍的價值判斷能力,讓學生快樂成長;要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適時的提供教給家長養(yǎng)子女的咨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如在《我們的老師》、《父親的老師》、《我弟弟的女老師》這幾篇日記中描繪的師生之間的愛是那樣的親切、自然。在《我們的老師》一文里,作者用一種非常口語化的語言描寫了老師在回應(yīng)學生的問候時的神態(tài)、關(guān)心孩子時手的動作、批評孩子時的語調(diào)等,給我們勾勒出一個慈祥的、感性的、親切中不失威嚴的好老師形象?!兜艿艿呐蠋煛芬晃乃鑼懙哪切┣榫胺路鹁褪俏以?jīng)經(jīng)歷和正在經(jīng)歷的。女老師怎樣教換牙的孩子學拼音,怎樣處理孩子們帶到教室來的東西,怎樣應(yīng)付上課時突發(fā)的事件,怎樣克制自己情緒,怎樣在發(fā)火后后悔等等。

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此書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币粋€人在成長過程中,總有許多挫折、跌倒和失敗,但是一個良師必須適時適切地,來激發(fā)學生們自信心。讓他們勇敢面對所遇到的困難,并在困境中堅強的站起來,堅持的走下去。

從《愛的教育》中,從安利柯的身上,我終于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源自父母和長輩的精神力量,父母、老師只有教會他如何關(guān)心別人,如何與人團結(jié)合作,如何熱愛勞動并創(chuàng)造生活,他才能在成年后不至于孤單、自私,而始終以樂觀、善良之心快樂一生。

我們要熱愛身邊的人。

教育類名著讀書筆記字篇七

近期,再一次拜讀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靈魂又一次被徹底地洗染,這種輕快兼并沉重的嶄新感覺是如今流行的碎片化閱讀無可比擬的!

“生命教育”的方向與方法,詮釋當前教育中的困惑,用智慧幽默的語言闡述生活中的一個個哲理:讓課堂充滿關(guān)注的氣息,讓生命活力充分地涌流,讓智慧之花盡情地綻放——這是對課堂教學的追求;貼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領(lǐng)成長的方向,探尋生命的意義,成全生命的價值——這是課程目標的追求;尊崇生命的在場,點化生命、潤澤生命,你臉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心中的陽光就有多少——這才是教育,生命的教育!

老子曾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能勝,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彼焐愘|(zhì),柔弱多情,可以成江河起波濤,可以沖土決堤,涓滴石穿。肖川教授的文字正如這水,每一個社會中人的感動正如這水——甘美而清澈!沒有這水澆灌的土地,注定會寸草不生;沒有感動滋潤的人,心靈注定會干涸枯竭。感動如水,普通而又偉大,平凡而又崇高。相信我們自己也可以把這份感動賦之于行動。

《教育的理想與信念》字字句句皆經(jīng)典,時時處處有感動,折射著一種靈性。他說的高考制度是“全面的豐收,導致全面的平庸?!薄按罂夹】嫉呐抨牱值龋箤W校成為造就敗者的場所,進而導致厭學和恐學,導致內(nèi)心的畸變和人格的扭曲。”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教育到底給了人什么?我們到底該如何教育呢?我曾看到自己小學時威風凜凜,才華出眾的班長,經(jīng)過無數(shù)次教育的“洗禮”,高中過后,簡直判若兩人,人不但變得傻呆呆,連基本的人際交往也不會,面對昔日的老同學居然一句話也不會說。難道這就是教育的影響嗎?難道這不足以讓我們?nèi)ブ匦聦徱暯逃繕藛??難道這還不能引起教育者的深刻反省嗎?

多年的教育生涯讓我知道了:負擔過重會使得一個人忙忙碌碌,疲于應(yīng)付,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深化、細化所獲得的知識,去發(fā)現(xiàn)知識的個人意義,去建構(gòu)屬于自己心靈財富的知識。久而久之,學生變得內(nèi)心麻木,機械呆板,未老先衰,暮氣沉沉。教育是什么?是“把所學的東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是“養(yǎng)成博雅君子、獨立精神和健全人格的一種文化過程,向人類傳送生命氣息、心靈轉(zhuǎn)向的神圣生活?!钡F(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現(xiàn)象:教師一方面用重復訓練、機械記憶束縛著學生,另一方面還抱怨學生只會死記硬背,遇到開放性的題不知該從何下手。突然頓悟這樣的學生竟然是我們辛辛苦苦培養(yǎng)出來的!遺憾之時,亦為之汗顏矣!

痛定思痛,解決的方法有嗎?應(yīng)該,還是有的!領(lǐng)導頂層設(shè)計多元化評價,評價老師的方案不唯成績,更加看重課堂上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開發(fā),一旦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了,成績的提高是自然而然的。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是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如果只會做題,怎能接力中國興盛中華復興的重任?

曾記得,一位北大畢業(yè)生洋洋灑灑寫了幾萬字控訴父母只關(guān)心自己的成績,包辦一切,結(jié)果自己只會學習,其它的什么也不會,進入工作崗位后,任何事情處理起來都很吃力,多次萌生輕生的念頭……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這難道還不能引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深思嗎?

是啊,“不要把教育變成一把雕刻刀,按照某種意志把人塑造成為‘標準件’和‘工藝品’”,學習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既然當下的生活也是生活,有什么理由為了明天的生活而犧牲現(xiàn)在,使現(xiàn)在的生活變得索然無味,苦不堪言呢?

但愿肖川教授的警世之言能喚醒每一位沉睡和裝睡的教育者,減輕心理和精神負擔,去掉沉重的枷鎖,步入正能量的軌道,用真愛和誠意循序漸進地喚醒、激勵、影響、引領(lǐng),讓學習成為每個人的本能和興趣追求,成為終身發(fā)展的內(nèi)在動力。

教育類名著讀書筆記字篇八

此書用怎樣一種藝術(shù)性的表述,傳遞給讀者關(guān)于孤獨的悲哀。

村上也許就是這樣一個人,用他的心感受生命本不該感受到的孤獨,幻化為文字和語言的表述,傳達給讀者關(guān)于他感受到的東西的,情緒。

村上的筆法是高明的,他不是在寫故事,不是在講故事,而是在傳遞故事。所謂寫故事,是只有文字的記載,各種情緒掩埋于心;所謂講故事,是把借助語言把一個故事描述給別人;所謂傳遞,是用心的各種悲歡,把一個故事帶著自己的情緒,帶著自己的感觸交給別人。被他傳遞了故事的人,不是看到白紙黑字,而是看到血脈流動,靈魂游動的形形色色的人的生命與生活,把它們從頭看到尾,就是村上給你的故事,是這本《挪威的森林》。

在傳遞故事的時候,村上是如此與眾不同。他寫愛情,通過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的大段落來鋪墊,為觸覺鋪墊,也許他筆下的愛情就是這樣一種要用身體和生命去觸摸去感受的情緒。他用比喻,不再捕捉事物與事物的相關(guān)性,沒有美得像花這樣的句子,有的是像全世界的森林都倒下,像全世界倒下的森林都融化成黃油的愛情。這種在五感上并無相關(guān)性的比喻,為什么不讓人覺得不協(xié)調(diào)?

答案很簡單,他是在某個時間某個地方說出了這樣的話,那是一種基于五感超越五感的第六感的交流。他用象征,是奧妙和傳神的,當渡邊還在為綠子和直子糾結(jié)時,村上用象征寫出了渡邊心中也許是無意識的選擇。渡邊一直記得直子給他的觸感,卻在和玲子紀念直子的死亡時,因為撫摸到玲子的被這種觸覺感受而沉醉,在前文,綠子告訴渡邊,她對背部的撫摸最敏感。男主人公的心情在開篇和結(jié)尾各有一個象征,開篇寫悲哀,“因為直子從來不曾愛過我”,結(jié)尾寫茫然,“我不知道自己站在哪里”。

當你閱讀《挪威的森林》的時候,你不僅在接受著村上給你的故事,也在接受著他給你的情緒、思想。因為你被傳遞了。這個故事講了孤獨,書中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孤獨的,卻沒有一種孤獨的形態(tài)是一樣的。書中形形色色的人,都在嘗試遠離孤獨,但方式卻一樣,通過愛,盡管愛的形態(tài)不一樣,珍愛、情愛、戀愛、憐愛。各種形態(tài)的愛卻都只是讓他們走了一段旅程,和一個自己所愛的人同行的旅程,然而,他們發(fā)現(xiàn)終究逃不過別離,這段旅程終究會結(jié)束。然后,他們才明白不可能逃離孤獨,因為孤獨停留在他們每一個人身上。也許他們學會品味孤獨,賞玩孤獨,那又能怎樣呢?

徒勞罷了,對于孤獨,人類除了承受之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因為建立在孤獨之上的一切都是悲哀的。在悲哀中找到的快樂,又該是怎樣一種悲哀? 以前看一部動漫,上邊有一句話這樣說,一個人一生只能背負一個人的死,如果他背負了別人的死,到他死的時候,他甚至不能好好背負自己的死了。當時不很懂,看挪威的森林后我感覺,直子背負了木月的死,渡邊背負了直子的死。

孤獨是本質(zhì),愛只是形式。通過愛與被愛,我們走了一條有人同行的路,然后在告別的時候知道,孤獨從未遠離我們。孤獨是愛的起點和歸宿!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8130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