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通過實踐經驗得出的精華,可以與他人分享和交流。寫心得體會時,要客觀真實地評價自己的表現(xiàn),不夸大也不貶低。10.這里收集了一些經典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和幫助。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篇一
除了你再也沒有一個我可以愛的人了。但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呢,你從來也沒有認出過我,你從我身邊走過,就像從一條河邊走過,你踩在我的身上,就像踩在了一塊石頭上面,你總是走啊,走啊,不停地向前走著,卻叫我在等待中逝去了一生。
在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比得上一個孩子暗中懷有的不為人所覺察的愛情,因為這種愛情不抱希望,低聲下氣,曲意逢迎,委身屈從,熱情奔放,這和一個成年婦女的那種欲火熾烈、不知不覺中貪求無饜的愛情完全不同。
只有孤獨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熱情集聚起來,其他的人在社交活動中早已濫用了自己的感情,和人親切交往中早已把感情消磨殆盡。他們經常聽人談論愛情,在小說里常常讀到愛情,他們知道,愛情乃是人們共同的命運。他們玩弄愛情,就像擺弄一個玩具,他們夸耀自己戀愛的經歷,就象男孩抽了第一支香煙而洋洋得意。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篇二
斯茨威格,奧地利小說家。
這是我第二次讀他的短篇小說合集,第一本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作品,《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她生命的最后時刻,飽含深情的將一生的癡情,寫下了一封凄婉又動人的書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的愛慕之情,她所經歷的痛苦,以及她愛的無私,深沉,給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再讀就是他的《失寵貴妃》主人公,普德里夫人。
普德里夫人被奪去權利之后,放逐莊園,遠離宮殿,初到莊園,脫離與王室貴婦的生活,好奇心的驅使,讓她初次感覺到莊園像酒甘那樣清純,她并沒因失去權利,而立馬陷入悲傷中,在莊園幫助女工撿麥穗,與小伙子一起跳舞,無比歡脫。
以我過去的經驗,我原本以為這貴婦自此以后,適應莊園的生活,安然度過,然而作者并沒有如此,對已失去的,人最初總是過分盲目自信,當她逐漸到回味過程,痛苦才會慢慢地席卷而來,普德夫人生活于熱鬧的交際中,又怎會安于莊園,她渴望回歸宮殿,卻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消息通知她回去。
在等待信使的過程中,作者用外部環(huán)境描寫,細致的刻畫了普德里夫人的內心活動,“她躺著,直愣愣地凝視著前方,只是一個勁地等著,最后座架上的鐘開始敲響,但是時針冥頑不化,你咒罵、請求和金錢都無法催它快跑,它瞌睡懵懂地繞著圓圈?!?/p>
她一動不動地躺在地上,活像一只被人驅趕的野獸?!耙蛞雇砬那牡貋砼R,它不像正午,放肆地透過窗戶往里瞧,它像昏黑的涓涓細流從四壁涌出,把天花板舉向虛無之中,把所有的東西都不聲不響地沖到它那悄然無息的洪流之中。一片沉寂。只有在什么地方有只小鐘滴答滴答作響,無休無止?!?/p>
普德夫人,工于心計,戲弄他人為樂,還勾引一位農家青年,這段情節(jié)不斷地與她內心活動推進,而普德里夫人最終得知,自己終身逐放,不再入宮,她痛苦萬分,并決定把攝政期間,榨取來的金錢揮霍,舉行盛會,滿足她內心的虛榮,妄圖成為眾人的焦點。
她開始大肆傳播,預言自己會在十月七日這天,離開人世。那天她盛裝出席,喝下毒藥,保持著微笑,等待死神的到來,她曾預想自己的死亡會轟動整個巴黎,卻沒想到大家對她所做的,只是顯得有些好奇,死神不容許欺騙,她竭盡全力表演的,卻是白費力氣,人們只看到的一幅猙獰的怪相,圍觀人的興趣并沒有持續(xù)多久,便就散去。
引用:“其實現(xiàn)實中,也有些許人,別人追求她時,她就覺得自己美麗,和才智的人在一起,她會認為自己才華橫溢,有人鐘情于她,她就立刻墜入愛河,然而一旦沒有這些,她就變得丑惡,愚蠢,無助。甚至不幸,然后在自己的不幸中,孤獨、墜落、垮下去?!?/p>
活著,會渴求他人同情,但活著的時候,你不能嘩眾取寵,親自拔起你的根須,將之曝曬于光照之下,讓眾人同情于你的悲苦,你的遭遇。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篇三
我只有你,你從來也沒有認識過我,而我卻始終愛著你。
我等著,等著,等著你,就象等待我的命運。
朋友算什么,自尊算什么,下一次我還會這樣。你的聲音有一種神秘的力量,讓我無法抗拒,經過十幾年的變遷,依然沒變。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墳墓里,也會涌出一股力量,站起來,跟著你走。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篇四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過一段年少時的青澀時光,都會想起曾暗戀的某個人;想起某個人時,曾在夜里無法入睡;想起每次放學后,悄悄打量著那個人,而又不敢靠近的心情……年少時的愛戀簡單、青澀、純潔,沒有成年的情欲、利益、物質所累。然而小說中的女子,卻暗戀了r作家,她用盡了整個生命,忽視了自己的所有。
是啊,一個女人用一生愛一個人,她沒有人可以述說,甚至也不能說,更不知道該怎么說,她只有默默忍耐。她為愛的人生下孩子,為了這個孩子過上上等的生活,她甘愿做別人的情婦??闪钊藳]有想到的是,孩子死了,她生活中的最后一絲希望沒有了。而這一切,她心中唯一有牽連的人——r作家——卻怎么也記不得她,這該是多么痛苦啊?!可是,他們見面后,他卻塞錢給她,用來支付他們一晚的歡愉。雖然她一次次暗示,但他卻沒有絲毫的記憶。無奈中,她帶著絕望的心離開了,出門時卻碰到了管家,管家卻認出了她,這該有多諷刺啊?!連他家里的管家都知道她是誰了,都似乎明白了她正在承受著什么,可他呢?永遠都記不起她!
記得張愛玲曾這樣描述愛情的美好:“于千萬人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剛巧遇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钡耐竦男≌f《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大概是這句話的最大反面例證。陌生女子硬生生地將自己生命中最寶貴的愛情,發(fā)展成了一個人的暗戀,最終以自殺作為結局。悲劇,就是她命中注定的結果。
生活中,我們大多數(shù)人談論愛情,其本質上也許都是為了滿足一種需要,大多數(shù)情況下想到的是利益……而茨威格筆下的這個陌生女人對于作家r的感情,卻始終不帶一點利益之心。她心心翼翼地都是如何做會讓作家r更高興一點,從來不奢望得到什么,即使再艱難都沒有向作家渴求過什么。她從來不卑不亢,獨自堅守著那份孤獨。這樣做,陌生女人是不是低到了塵埃里呢?誠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沒有高低之分。但我總覺得愛情中的雙方,應該是平等的!
時下,人世間大多數(shù)煩惱也源于此。其實有時候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自己的生活也不會發(fā)生多大的改變,正如陌生女人奉獻了自己的一切,依舊沒有讓作家r記住她??涩F(xiàn)實呢?人的欲望是無窮的。
所以,開始著眼于眼下的生活吧,那樣你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也沒那么糟糕。面對自己無法得到的東西,學會放棄和釋然,瀟灑轉身。尤其是在愛情中,也許和平地離開會很痛很痛,但把時間拉長來看,一切都不算什么了,所有的傷痛都會成為口中的故事,學著像個“江湖俠客”一般勇敢地離開,也許是留給對方最后的溫柔。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篇五
停電中,顫顫燭光下,翻著《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的心象被什么堵住了,連呼吸都變得有點困難,眼睛有些模糊。
有人說,書中反映了一種新的感情觀,我愛你但與你無關,但是我卻不這樣覺得。書中的她深深地愛著他,卻因為深知他最愛的是自由(其實是他是一個不負職責的男人),也許他會因為憐憫或者是孩子而留住她,但是她明白他卻不會覺得幸福。他穿梭在各種女人之間,從不停留,因為他要的僅僅是新鮮的快樂和短暫的刺激。留住他,困住他,成全了她從小到大的夢想卻違背了他的意愿,所以她選取用他想要的方式來愛他--出現(xiàn),消失,出現(xiàn),消失。這讓我想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似乎就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另一個版本。當兩人生活在一齊后,也只能是杯具。
少女時期那種傻氣的暗戀,這種感覺對每一個女孩來說都不會陌生,我們都曾那么好笑地喜歡過某個人,也許是你的同桌,也許是你的同班,也許是你隔壁班上每一天經過你窗前的那個他,也許和書中的她一樣,是你的鄰居。我們心底藏著這么一個人,以為這是天大的秘密,或者不對任何人言,只是一個人獨享這個秘密。與他的每次不期而遇都會成為你思維的中心,與他有關的任何事總是會讓你默默關注,他周圍的人會讓你覺得親切,他住的地方會讓你覺得熟悉,他在你面前的每個眼神,每個動作,都會讓你久久揣測;或者你與姐妹互換心中的那個秘密,互相幫忙收集那個他的任何消息,互相給對方意見,互相安慰,互相鼓勵,卻又互相隱瞞。
只是當我們離開那段歲月時,我們會慢慢淡忘那個他,也許還記得那份心動,但是人卻早已遺忘。但是她,卻憑著一份暗戀,渡過自己的一生。
雖然她墮入風塵,但是我卻覺得她無比純潔。
這封臨死前的信,我以為這個女人會恥笑自己的傻氣,會痛恨這樣的男人誤了她一輩子,但是字里行間,我讀到的還是愛,是對過去完美的回憶,是對某人給了自己這段經歷的感激,是對愛人將來的囑托。值到臨死前,她還是沒有告訴他她是誰,她不想打擾他的生活,最后,他也沒能記起她是他生活中無數(shù)女人中的哪一個。她到底為什么寫這封信呢她說只是為了宣泄失去孩子的痛苦。我覺得,是為了告訴他,這個世界上以前有人如此地愛著你,你是那么地值得得到一份深重的愛。
一個習慣于游戲人間的男人,偏偏遇見一個癡情女子,在他生活中的某一天,突然才發(fā)現(xiàn)這份感情,但是他卻不明白她是誰,她寫了這封信便徹徹底底地消失了,他收到這封信,也許猶如重磅炸彈,從此他的心缺了一角,也許這也只是一段風花雪月而已。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篇六
本想看看書籍緩解一下心境,誰知選中這本,“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p>
結果反而總會引起我心神不定,神經緊張,說難受,心塞各種情緒都有。不是說寫的不好,是不能緩解心境,反而增加心理負擔。
作者經過書信的方式敘述出來。刻畫出的人物性格,描述出的男人女人的內心世界,著實很細膩。
“我們素昧平生,可我對你的愛卻從來沒有變過”......“我的一生從認識你開始。”
一個女孩,在情竇初開的年紀里,進入了感情旋渦。從13歲開始,默默的愛了一個男人,之后還是在被男人以為她是妓女的情景下生下男人的孩子。
最終還用絕筆的形式告知這個男人所有的一切,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她這一生,窮其一生,只為愛他,等一扇不開啟的門。
只是想不通,一個女人對男人的情感到如此卑微和無視。這個女人的影子時刻都在我頭腦里出現(xiàn),對作者突然有喜歡又有憎惡之情。
我時不時的會問著自我,原先這個世界上還真有人為了感情,而不顧一切,至死方休。即使是在小說里,電影里,我都感覺很真實的存在。而我突然又很矛盾,又期望看到這樣的真實的感情,又十分覺得不可理喻。
總之,也突然明白,生長環(huán)境,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感情觀;眼界也決定了你會愛上什么樣的人。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記了自我,不求結果,不求同行,不求以往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
世間這樣的感情是真實存在的。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篇七
我真正在劇場看的第一部劇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個獨角戲。那是一個小劇場,在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夠看的很清楚。不過令我介意的是,周圍要么是女觀眾要么成雙入對的情侶,像我這種獨來獨往的男同志倒是少的可憐,在候場時讓我有些尷尬。最初買票時我也沒想太多,不過感覺這么名字很吸引人。和之前在學校看的話劇不同,這個小劇場最大的不同除了是要花錢之外,就是舞臺布置好像山峰一般,而非平地。
這個故事是一個女人臨死之前的回憶,講述了她對花花公子瘋狂而不顧一切的癡情。情節(jié)方面就不過多了贅述了,真正令我激動的是獨角戲這種形式。真的看完了全程還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一個人獨撐兩小時,從十六歲演到孕育演到生命最后一刻,黃湘麗小姐姐(主演)從頭至尾用滿含深情的表演徹底打動了我。十六歲的俏皮,初嘗禁果時的不顧一切,分娩前被迫進入貧民區(qū)的對自尊的拋棄,再相遇時的希望,得知真相的絕望和決定與世界永別的決絕……種種的感情、種種的人生狀態(tài),就在沒有鏡頭處理、沒有長時間換裝的情況下赤裸裸展現(xiàn)在我們幾百個人的幾百雙眼睛下。幾百個人看著她,她也看著我們幾百個人。這是一種交流,她為我們講述著撕心裂肺的故事,我們向她回饋著聽者的悲哀和對與她的同情。這種真實的感官在當時沖擊著我,這種奇妙的感覺讓我感受到了劇場的魅力、獨角戲的魅力。
半年多過去,這部劇的開場我還記憶猶新。在主持人介紹完之后,劇場的燈全部關閉,劇場似乎從上一秒的紛紛擾擾瞬間切換成了靜音模式,燈光漸漸打開,只能聽到周圍人的呼吸聲。一個女子從舞臺后方緩緩走出,一聲不吭地向我投射出冷冷的目光,在舞臺前方從這頭到那頭,從那頭走到這頭。從頭到尾,窒息般的沉默和那冷冷的目光不斷地提示我,好像我才是那個信中的渣男w先生。好像劇名一般,我才是那個收到來信的人。
最令人撕心裂肺的片段,是主人公生下孩子,迫于生計選擇混跡風塵的那段演繹。她站立在舞臺中央,向下脫去一層層黑色的內褲(特別說明:并無任何ghs之意)。每脫一層,就好像在生活面前低頭了一次頭,就放棄了一次自尊。配合著現(xiàn)場壓抑的音樂,我整個人不由得冒起了雞皮疙瘩。正??磥?,這一幕色情的要命,但是在當認真地看清楚來龍去脈之后,每個人都會覺得這一幕既神圣又蒼白,既合理又荒誕。最后當她脫去最后一層黑色的內褲只剩下白色內褲時,一個電話鈴聲打斷了一切。在我眼里,那白色內褲好像象征著她內心的最后一絲貞潔,她對于w先生最后一絲的希望,她活下來的意義。這種大尺度而又撕心裂肺的演出,只有在小劇場中才能夠看到,夸張而又恰到好處。
最終女主選擇了自殺,結束了這段令人絕望的浪漫,演出結束,觀眾散場??赐陝『?,心情有些起伏,但不久之后就隨著著急趕車消散了,之后每次想起有感動、有惋惜,但沒有過多的悲傷。對于我來說,話劇的魅力就在于此吧,找兩小時完整的時間面對面地與演員交流,專注、認真,隨著演員的音容笑貌而情感起伏。我不認為兩小時能對我人生有多么大的啟發(fā),而是讓我更多地放空自己,有些不一樣的思考罷了。喜愛卻不癡迷,這是我作為平凡劇迷的基本定位。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篇八
再也沒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卻又孤獨生活更可怕的了。
我的兒子昨天死了,我們的孩子?,F(xiàn)在我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別的人可以愛,只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啊?你從來也沒有認出我是誰。你從我身邊走過,你總是走啊走啊,不斷向前走。曾經有一度,我以為可以把你抓住了,在孩子身上抓住了你。他一天天長大,他的眉宇之間,他安靜時的神態(tài)象極了你??梢灰怪g,他就殘忍的撇下我走了,一去永不復回。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篇九
還在中戲的徐靜蕾看奧地利作家斯蒂芬寫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時哭了。當她把這部小說改成電影時不明白又讓多少女孩子哭了。
這電影放我電腦里好久了,我一向想看,可總是看了一會兒就睡著了,這天倒是提起精神把電影看完了。
哎,拍得好矯情啊,寫了這么個傻娘兒們,寫了這么個風流鬼,個人覺得有點夸張了,誠然好多細節(jié)都做得很到位,可很多演員真的是沒入戲,略顯粗糙。
以前老覺得關于感情,女人的心就像鉆石一樣,閃著動人心魄的光,漂亮,奪目,讓人追捧,男人們總想把這顆心占為己有,但是時間長了才明白,那無非是塊石頭,冰冷的,而且用那閃著光芒的棱角傷人來是能夠致命的。
此刻覺得自己的心也像塊石頭了,粗粗的,沙沙的,好像用刀捅也不會疼的。只是看到一些話還是讓我想到了一些人、一些事,關于我的。于是有了觸動:
【看著小小的她在快樂地奔跑,這個時候在她心里什么都沒有,滿腦子只有一個人,就是那個壓根沒記過她的那個驕傲的他,這種對愛的承諾誰還會去質疑呢?因為這愛里只有白色的沒受人染指的光,沒有一絲欲望?!繌哪且幻腌娖穑揖蛺凵狭四?,我明白女人們經常向你這個驕縱壞了的人說這句話,但是請你相信我,沒有一個女人像我這樣死心塌地的愛過你,過去是這樣,那么多年過去了,仍然是這樣。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能夠比得上一個孩子,不被人察覺的感情。
【愛里摻雜了太多的崇拜,那個平凡的人就變得無比偉岸與可敬,像神一般不可觸犯,每一次見面都像是一次隆重的朝圣。】我聞到了你的味道,煙的味道。感到一陣使人昏沉的幸福……有一個生命依戀著你,并且為你而憔悴。
【孩子,你好傻啊,明明生命還有很長,為什么在這一刻,當你明白你務必要離開那里離開他甚至不明白這輩子還能否再見他時如此絕望,又為什么要在那個離別的夜里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尋找他,當看到他與別人交歡時淚似泉涌,卻又不敢哭出聲。】那個夜里,我突然感到,不在你身邊,我生命的時鐘就要停止。
【鳴鳳曾對覺慧說過,我不愿意給您添一絲麻煩。是啊,她寧愿這樣遠遠地看著他,不愿意自己心愛的三少爺為自己背一點煩惱。愛一個人愛癡了就真的什么都不顧了,只要那個人得到了幸福,自己就算死了嘴角都會掛著笑的。片中的她懷了他的孩子后,決定離開北平,孤獨地承受這一切?!课乙阋惠呑酉氲轿业臅r候,心里沒有憂愁,我寧可獨自承擔一切后果,也不愿意變成你的一個累贅,我期望你能想起我來總是懷著感情,懷著感念……但是當然,你從來也沒有想過我,你已經把我忘得一干二凈。
【很多人都說,中國人的三是吉祥數(shù),因為3是穩(wěn)定的,當一個家庭的人數(shù)從2變到了3那才真的穩(wěn)定下來。其實我覺得,很早以前全世界的聰明人都明白,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當她的孩子生下來后,她覺得生命又變了,因為感情的緣故生下來的孩子不僅僅僅只是一個孩子,因為他的身上還流著自己熱烈愛著的那個人一半的血。】我不能把你留住,但是此刻我能夠把你永遠交給我了,我能夠在你的血管里感覺到你在成長,你的生命在生長,我們的生命連到一齊了,正因為如此,我感到無比幸福,你再也不能從我身邊溜走了。
【老是有人問我,什么“我又去找她了”,“我們又和好了”,“我是不是很賤?”云云,誠然,是不怎樣貴。但是感情的力量能夠使男人屈膝,使女人解衣。沒有什么賤不賤的。大家都干但是命運,更躲但是那個注定了會折磨你一生,一向殘留在你記憶里最珍貴的地方的那個最特殊人。所以當她再一次投入他這個風流鬼的懷抱的時候,還會那么陶醉而且坦然?!颗笥阉闶裁??自尊算什么?下一次我還會這樣!你的聲音有一種神秘的力量,讓我無法抗拒。經過十幾年的變遷,依然沒變。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墳墓里也會涌現(xiàn)出一種力量。站起來,跟著你走。
最后的蒙太奇用得好漂亮,我覺得是那個剪輯師張一凡和攝影師李屏賓做的最漂亮的一個鏡頭了。當她看到那個老傭人傻傻地盯著她時,她也怔住了。傭人沒有忘記她,但是主人怎樣就是記不住呢?他顫抖著喊了聲:早啊,小姐。她倔強地走到他面前把他偷偷地藏在她衣服里的錢塞給了傭人。跟他睡覺哪里是稀罕那個男人的臭錢啊。
原先,他們都沒有變。那個連發(fā)型都沒變過的老傭人還有那個他和她。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篇十
女人,永遠是一種感性動物。為了愛情,總是可以奮不顧身到失去自己,卻偏執(zhí)的認為愛上心中的那個他是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
我開始讀《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的時候,還在想是不是只是敘述一個失去心愛的兒子的女人向一個陌生人傾訴其對兒子的愛與不舍的故事,可故事的發(fā)展與我想象的完全不同,這個女人,卻是向那位收信的作家吐露了自己對他窮盡一生的愛戀。
從十三歲開始,那個女人便無可救藥的愛上這位在她看來是風度翩翩、儒雅、富有的男人,對了,他還是個作家,一個比她身邊那些臟兮兮或是沒素質的男人要牛逼的多的上流社會人士。他不像之前的鄰居會欺凌她,會拿雪球把她的頭砸的頭破血流,他會發(fā)出迷人的、溫暖的微笑,他會看很多的書,盡管他也經常帶各色各樣的女人回到住所。從十三開始,他就是她的世界,她會親吻他摸過的門把手,嗅他吸過的煙頭,她愛他愛得無可救藥,即使是在隨媽媽改嫁到斯魯巴克,即使繼父待她如親生女兒,生活無憂,她卻認為離開他生活便失去了陽光,整日郁郁寡歡,甚至十七八歲的時候孤身一人跑到原來的住所旁邊工作,無數(shù)次站在路口只想讓他想起他,想不起也罷,注意到也便是莫大的欣慰。
為了愛他,她把自己的姿態(tài)放得那么低,低到了塵埃里,終于,作家注意到這個美麗的女孩,帶回了住所,一夜春宵,女孩只帶走了四朵白玫瑰。肉體的欲望終究是人類致命的弱點,他們又有了兩次,女孩把她當做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在她的心里,作家是最高尚的,甚至后來她說,在生下孩子之前和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她發(fā)誓沒讓別的男人碰過她的身體,她覺得,他碰過的身體多么圣潔啊,怎能讓別人猥褻。自此,我不知道我抱得是一種什么心態(tài),對于一個隨意將各種各樣的男人,這個女人還將他視為神祗,是該贊美的堅定的少女情懷還是愛的盲目?我真的不懂。為了作家的兒子能夠像他所謂的上流社會的爸爸一樣吃的舒心,穿的體面,女人去賣身。因為作家,女人拒絕過很多男人的求婚,甚至是在多年后再次碰到作家時,她都要撇下一個對他的極好的工廠主,卻急于向作家獻身,只想要作家想起她來,想起那個十三歲的小女孩,那個十七歲的少女,可惜,一夜春宵后作家卻給了她錢,多么可笑的結果。
女人最終還是和她的孩子一同死去了。作家看完信后亦只是震驚,卻想不起那個為他耗盡一生的女人是誰,亦才發(fā)現(xiàn),今年的生日沒有了女人默默送的白玫瑰。看完后,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看懂,我不知道對于這個女人的這一生是否該用值不值去評價,自始至終她都沒有責怪過作家,自始至終都在為作家著想,可是誰又能鄙夷她?誰又能說她不值得呢?她有信仰,她愛他,她的喜怒哀樂都是因為他,她做的所有只是為了讓他注意她和想起她,即使沒有成功過。因此,我們不能簡單的用理性或感性的思維去評判她,畢竟,愛,不忍心責怪。畢竟,我們自己,亦做不到她那般的奮不顧身。
作為小說來說,用“擊節(jié)之作”來形容它毫不過分,我很訝異于一個男性作家能將一個女人的心思描述的這么細膩,絕望、欣喜,少女的繾綣情懷,早年徐靜蕾將他翻拍成電影,不知曉效果如何。其實在開始的時候不免覺得與巖井俊二的《情書》有一點點相似之處,因為無法抑制住對已逝戀人的思念,渡邊博子在其中學同學錄里發(fā)現(xiàn)“藤井樹”在小樽市讀書時的地址時,并寄了封信過去,而收到情書的女生并不認識渡邊。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篇十一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帶來了一種不知名的憂傷。即使是讀過茨威格的原著,我也始終不知道影片將會怎樣進行下去。
我始終在跟著電影的情節(jié)走,沒有華麗的鏡頭或是尖銳的矛盾沖突,電影依然能把我們帶入,細節(jié)的刻畫完整的還原這一出悲情。不知是紫的浮躁還是什么原因,我感到影片中一些進行深度描寫的長鏡頭帶慢了影片的速度,使得本來節(jié)奏就有些慢的情節(jié)變得冗長乏味,令人感覺渾噩。還有一些值得欣賞的鏡頭,有時鏡頭停留在陌生女人那張清純的臉上,我們不知道他在注視什么,那么入神,那么美麗。就一個鏡頭,足足承載了很多的信息。就像是《阿甘正傳》中阿甘奔跑的鏡頭,我們不知道他要奔向哪里去。
影片很好的詮釋了一個女人對于愛情的奉獻和無私。無論是“我整個的一生都是屬于你的,而你對于我的一生,一無所知。”還是“愛你,與你無關?!倍甲屛覀兏惺艿揭环N強大的力量,是一個女人對于愛情的忠貞。徐靜蕾的演繹很好的詮釋了那種女人的細膩,加上旁白一字一句、平淡樸素的敘述,這種愛就更顯偉大了。陌生女人在兒時、在少時還是成年后,雖然對于男人的愛有形式上的變化,也許是默默注視,走進屋內輕撫他是藏書,或是與她同床共枕,卻始終沒有發(fā)生質的變化――她所給予那個男人的愛就是不拖累他。
影片另一個精巧之處就是在訴說陌生女人對于那個那人的愛時,無論是那個男人在做些什么,我們都不會把那男人的行為看做是一種厭煩,會有埋怨,會有對陌生女人的可憐,認為陌生女人太過傻氣。但是,當我們看到陌生女人自己都能夠原諒自己心中喜歡的男人,放任甚至理解男人所作所為,我們又有什么好厭煩的呢?這就是陌生女人對于自己的愛的表達,是她自己的方式。姜文演繹出了一個在那時代忘情忘意卻又多情多義的人。
萬元的投資,讓我們看到了民國時的北平。老胡同,四合院,何處都可留情,何處都可多情。濃濃的鏡頭,一種滄桑的唯美。旗袍,毽子,新式摩托車,圓眼鏡,留洋頭大量洋文書籍。抑或是貂皮大衣,煙嘴,洋車,保齡球,黃包車。。凡此種種,我們已然站在歷史的角落,觀一場默片。
誰失落誰傷感,一切都是過往云煙,一陣小風就能把它打的支離破碎。故事的結局是怎樣呢?影片沒有交代,其實我們早已知道了結果,答案藏在影片的敘述中。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篇十二
二十年前讀茨威格的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很是羨慕男作家的艷遇;二十年后在電影院里看中國版的同名電影,心態(tài)大變。艷遇還是那個艷遇,羨慕卻不再是一樣的羨慕了。此刻羨慕的,是女主人公獨立的、充滿自尊的人格。
那樣長久地、癡迷地愛著一個男人,甚至能夠說是把自己的一生都搭進去了。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人格上不獨立的表現(xiàn)。但實際上這個女孩卻有著真正獨立的人格。她就那樣任由自己愛著,她的愛不受男人的花心的影響,不受其他女人的影響,也不受另外一個她不愛的男人的影響,更加不受世俗的條條框框的影響。
我們能夠比較著想想另外一種類型的女人的愛可能是什么樣貌:男人的花心可能會使她憤怒,因為她會認為這是對她的忽略與貶低;其他的女人會被她看成競爭對手;另外一個男人的關注會使她脆弱的自尊得到暫時的安慰;她還會時時顧及到自己的言行會使別人怎樣看自己;等等。所有這些,都是人格上不獨立的表現(xiàn),因為這樣的女人總生活在他人和環(huán)境的影響和牽制之中。
在舞會上,男記者三言兩語就讓“陌生女人”跟自己回家了。女人的話外音說,“我不管什么自尊不自尊了”。但她這樣做這卻是最大的自尊。自尊意味著對自己的愿望的尊重。還有什么愿望比愛和被愛的愿望更重要、更強烈呢?她愛那個男人,在那個男人召喚時她如果不去,那就完全不是自尊了,說好聽一點那是“尊重他人的意愿”,說不好聽一點是“向他人或者世俗規(guī)則行賄”。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jié)。一夜歡愉之后,男記者偷偷地將一些錢放到了“陌生女人”的手包里。這個行為無意間將愛他的女人變成了妓女,同時將自己變成了嫖客。陌生女人沒有像很多人可能預期的那樣,當著男記者的面憤怒地撕碎那些錢,以證明自己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愛才那樣做的。她拿著裝著足以讓她蒙羞的錢離開了那個不太自尊的男人,在路上遇到了男人的男仆,就把錢給了他而沒有讓那個男人看到。這是何等的自尊?。何易约好靼鬃约翰皇羌伺湍軌蛄?,你知不明白與我有什么關系呢?跟那些總是想向別人證明自己的清白的人相比,這個女人簡直有著女王般的高貴和尊嚴。
還有一個細節(jié)。背景是鄉(xiāng)下的湖和湖邊的草叢,女人的畫外音說:我懷上了你的孩子,我不想用孩子來要挾你,我要讓你覺得我和你的其他女人都不一樣。這也是自尊,自尊得不屑于跟凡夫俗子為伍。
男記者的艷遇,的確有讓人羨慕的地方;被一個甚至多個女人那樣地愛著,肯定是十分幸福的事。但往深處想,至少對“陌生女人”來說,男記者在某種好處上但是是一個道具而已。當然,陌生女人并不是有意這樣做。而且,在多大程度上是道具,完全取決于男記者本人。他越是認真地回應女人的愛,他就越不會是道具,他的愛會使他自己變成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物;但如果他只是抱著“玩一玩”的態(tài)度,那自己成為玩物的命運就不可改變了。別人像一個真正的人那樣愛著,你卻在那里像木偶一樣游戲,誰比誰更高明、誰比誰更有尊嚴呢?在電影院觀眾的無數(shù)雙慧眼里,誰真正像一個人一樣活著或者死去,誰活著就像死了、死了就好像從來就沒有活過,是一件再清楚但是的事情。也許不諳世事的少年會羨慕那個男記者,但稍有閱歷的人看他,會覺得他除了可憐還是可憐。
每個男人都會夢想自己能夠遇到這樣一個把愛看得高于一切的奇女子。但在進入她愛的疆域之前,你可要想好了:你務必具有與她對等的愛的潛力;如果你沒有,那就別進去,因為那里面的魔鏡能夠照出你人格的全部平庸、鄙俗和骯臟。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篇十三
她再一次的告別這個男人,在清晨的庭院里,與男人的管家相遇。
管家顫栗了,他清楚的記得每一次的相逢,他稍稍平靜下來,便一如當年見到十二三歲的她時一樣,喊著一聲“早啊,小姐。”
此時,萬種心酸如蟻蟲爬過心頭,輕輕噬咬,她最后忍不住眼眶中蓄滿淚滴,這管家他在她的人生每個階段里見過她,是她多年來的心跡和際遇的見證人。
“全世界的人都明白我愛你,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明了?!彼荒苋螒{心潮澎湃,任憑自己強忍辛酸和內心的痛苦,走過去,經過管家,把那男人給她的錢塞在管家手里,然后義無返顧沖出門外——就像她義無返顧如飛蛾撲火撲向這段感情一樣的姿勢。
男人收到信,看完信,在他四十一歲的生日這一天。
花瓶將永遠沒有來自一個陌生女人的白玫瑰,而這個男人此刻心中才多少有了一些女人依稀的倩影。
他順著窗子往外看去,鏡頭推推推,一向推向遙遠的過去,他似乎沿著黑暗,邁進了時光隧道,他看見一雙執(zhí)著坦白的眼睛,屬于一個少女,閃爍在迎向他的燈光處的窗戶里。
少年時代,她睜著一雙坦白而無辜的眼睛,靜靜怯怯躲在角落里,看著和她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一個成熟男人的身影。那時的她是一張白紙,母親寡居,生活如一潭死水。那男人搬近她家,無論朝氣、神彩還是許多許多書堆積起來的儒雅,音樂、歌聲、笑語包括年少的.她未必能夠理解的風流神態(tài),先是將她吸引,而后徹底收服年少的心。他是第一個她接觸的真正好處上的男人,她清楚的意識到那是男人——如同《大明宮詞》里小小的太平公主,看到面具下明媚的一張臉開始,她的心被打動,于是這張臉,這個人便成為青澀少女心靈所可容納的全部夢想。
他和她的距離太遙遠,是她刻意在拉近。
少女時代,她趴在窗口執(zhí)扭的望著對面的燈光;借故幫這個男人的管家收被子,闖進男人的家里;到之后離開北平六年后,再考大學回到這個男人的身邊,繼續(xù)看他和一個又一個女人調笑著,飄過她,沒有任何熟悉的感覺——她是幽怨的,但她又很倔強。一旦有機會,在一個傍晚意外和他相遇,她便拋棄了少女應有的矜持,投入向往已久的懷抱里。
當她赤裸的躺在這個男人身邊的第一夜時,她獨白道,她仿佛親近了年少的夢想。這一點,從她觸摸年少時在這個男人房間里看見的外國女人的雕像時溫存的指法開始,我就明白了。
長時間的等待,自少女起萌生的愛,使她心中常懷絕望,而這種絕望,把這個男人變成她的理想。是理想,她便有足夠的勇氣去爭取,也肯理解失敗。因此只要獲取一點點,接近一點點,她就滿足,她的內心里還是那個趴在窗臺向往對面的一線光的年少的自己。
他說,他會快回來,回來就會找她;就這樣輕易而拙劣的離開她。
咬了一半的蘋果,與他以前贈她的那朵白玫瑰一樣,無論以前多么新鮮,最終都會腐爛,在男人心里不留半點痕跡。她卻懷了他的孩子,遠走他鄉(xiāng),在戰(zhàn)亂里奔波,她每年在男人生日這一天送上一束白玫瑰,作為曾停留在他生命里的一點紀念,她其實在心里期望男人會因為那束白玫瑰想到以前有過那么一個女孩出現(xiàn)。
然而他卻什么都忘了。
日后,她成了高級妓女,出沒歡場,為生活。
幾經周折,她依舊落入這個男人的懷抱里,他卻又一次沒有認出她,沒有認出她作為十二三歲的少女住在隔壁,也沒有認出她作為清麗的女學生曾出此刻他的生命里。
當她最后用女人的方式和這個男人糾纏在一齊時,她卻從未改變過自童年時代起固執(zhí)青澀的感情——一個屬于女孩子的,不肯移動的愛,一如當年她離開北平時母親眼睛里的不可解釋不明事理的執(zhí)拗——她未肯長大。
她其實已經變成了另一個人,她走出房門,那一瞬間,我懷疑幼年的她躲在房屋的一角窺測著她自己成熟的身影——如今的她便是幼年時期看到的愛人領回家的一個個隨隨便便的女孩子中普通的一個,但除了這種方式,她也無法接近她的唯一愛人。
他沒有認出她,可他擺脫她的方式,卻是一模一樣的。她說,我該走了;站起來,麻木的穿衣服,戴首飾,麻木的看著男人往她的包里塞嫖資,她走到門前,卻看到自己送的白玫瑰,她要求男人送她一朵,男人一點不遲疑,但不遲疑,不清楚這白玫瑰來自誰,分明這么多年來她的心意,他毫不知情;而以前的她的出現(xiàn),他根本沒有記憶。
這是一部拍給女人看的電影。那種細膩的心理體驗,只有女人才能理解。
談奉獻嗎?不。
討論的是這種愛的方式嗎?也不。
不要跟我說,這種感情是不對的,這個人未必值得你愛,也不要和我說,女人要自強自立,要懂得取舍。這部電影討論的不是這個問題,不是每部電影都是《地道戰(zhàn)》《焦裕祿》,讓你總結教育好處。
你若不穿上那個人的新鞋走一公里,你沒資格討論她這天的情緒。
真正愛一個人,是說不出口的。
我那么愛你,你叫我怎樣忍心告訴你我那么愛你,讓如此不完美的自己玷污你的生活。
我不能確定,我能給你完美的感情;但是,我能確定我自己。
所以,就讓一切在沉默中完美的謝幕吧。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篇十四
前幾天,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被這個故事吸引住了。昨晚一鼓作氣把翻拍的兩部電影一起看了,感觸頗多,今天一上班就打開時光網看關于這兩部電影的評分,卻確確實實氣憤了一下。
“你,從來也沒有認識過我的你啊!”這樣的開頭,這樣的稱呼,一下子就把我擊斃了,你可以從這句話中,體會多少女主角的柔情和哀怨?48版不讓我上心的第一個理由就是它把這句話給刪了,沒有稱呼,直接就開始了信件的正文。而在我認為,不論小說還是電影,都是從這句話開始奠定溫存凄婉的氣氛。
有人說04版的電影完全是照抄小說,連臺詞都只是把原著讀了一遍而覺得這種翻拍沒意思。當然我應該尊重別人的觀點,想想其實導演編劇也挺為難的吧,你翻拍小說,改得多人家嫌你自以為是隨意篡改名著,多是無法拍出小說的精髓。你尊重原著,盡力貼合小說的時候,人家又嫌你沒新意。這翻拍真是個挺挑戰(zhàn)的活兒。
48版把男主的身份換成了音樂家,這并不受影響,只是從這部電影里我甚少體會到女主那種不惜一切為愛做出犧牲的勇氣。甚至它刻意減少了女主為愛所受的痛苦,莉莎結婚了,看著還蠻幸福,只是又遇見了男主以致再次淪陷一樣。
小說里,男作家直到最后,也沒有記起女主的模樣,更不知道關于他倆那個兒子的任何消息。這些讓我們更嘆惜這個女人的愛情。如小說所言,那是一種不抱希望,低聲下氣,曲意逢迎,委身屈從,熱情奔放的愛情??上氡?8版的導演編劇也替女主感到不公,音樂家最后想起了莉莎的模樣,回憶起他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了,甚至莉莎還把她兒子的照片也寄給他看,最后原本頹廢的音樂家因此而振作了。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愛情故事,我感觸不多。
我愛04版的電影,是因為它貼近原著,雖然故事的背景從奧地利的維也納搬來中國的北平,但卻一點也不影響故事的可看性,反而因為當時中國的那種環(huán)境而更同情和佩服女主角了。還有姜文版的作家形象,一改姜大叔以往的野蠻氣魄,變得溫文爾雅風流倜儻極了。
當然這些都是作者極其個人的觀點,各花入各眼,也沒必要爭論誰更甚一籌,畢竟年代相隔這么久,也不能用同樣的眼光來看待電影的畫面音樂這些。唯一有些氣憤的是,04版拍的如此之好,時光上居然也只有7分之多?!還真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歐美那些平淡無奇的所謂家庭劇愛情片隨便在時光上也不止這個分,而那些注重視覺效果的商業(yè)電影更動不動就是9分甚至滿分了,想想我們對國產電影是不是太有失偏頗了?其實最近看了挺多國產影片,很多還是印象深刻的,畢竟背景在這里,理解起來更容易,不提《活著》、《霸王別姬》這些普受好評的電影了,比如《那山那人那狗》、《我們倆》《立春》以及這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等這些,在我看來可比那些所謂奧斯卡提名電影好看不知多少。不否認,國產電影里有不少沙子,但我還是包容它,我還是期待拍出好電影的。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81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