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匯總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7 08:52:06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匯總19篇)
時間:2023-12-07 08:52:06     小編:HT書生

教案是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夠幫助教師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教案的編寫要注意形式多樣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教案的設計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一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寫的一首古詩。無論是從詩句內容還是學詩體驗上,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要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圖文對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編寫特點,以讀代講,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鼓勵學生誦讀,以加深對詩句內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在這首詩的教學中,我認為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讀懂詩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在學習古詩中,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方法、步驟。課堂上,我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去學這首古詩。由于學生學習的目的明確,孩子們從學詩題、理解詩意到感悟詩情都很積極,教學過程進行得也較為順利。

我的教學流程是這樣的:第一,導入、了解詩人及其背景;第二,初讀,整體感知;第三,品析詞句,感悟詩情;第四,比賽背誦;第五,回顧總結。

反思自己教學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我有幾點想法,也就是教學中的得與失吧:得就是通過教學,我覺得在語文教學中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是必要的。語文教學不光要傳授孩子們語文知識,更要讓孩子們掌握如何去獲取這些知識。

如在教學“初讀,整體感知”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因為在上課之前,我已經安排學生提前預習過,所以在這里我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用他們自己提出的辦法來互相學一學這首古詩,看看能讀懂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然后,就解決了的問題,我問他們是怎么解決的,學生告訴我,他們是通過看注釋,查字典,查資料,看插圖,結合自己的想象等途徑來弄懂的。我想:孩子們能夠通過自己獲取的知識來展開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很難得。在抽讀時,學生也在不斷地互相糾正著對方生字的讀音。反思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認為課堂的生成不錯,既幫助了學生在自己的記憶結構里喚醒以前的認識,鞏固了認知能力,同時抽到的學生在讀古詩的時候發(fā)生的錯誤和課文的生字有關,然后讓大家發(fā)現(xiàn)并在糾正的時候很好的強化了拼音的再次鞏固及書寫。

當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還有很多的不足:

一、在引導學生釋題時,讓學生想一想“夜書所見”中的“書”指什么?不少學生意見不同,有的說“書”是指那個人在看書,有的同學說那個人在看東西把這些東西當成書,這時我讓學生反復讀課題,又讀了兩遍課題后一位同學站起來說,他認為“書”是“寫”的意思,那個人把看到的寫了下來。由于自己課前準備不夠,所以在這花了不少時間。

二、在教學詩句“知有兒童挑促織”這句詩時,盡管在教學中,沒有強加給學生”挑”字在詩句中的正確讀音,而是采取了查字典的方法來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答案,但在課堂上我沒有清楚的處理“挑”字的教學,感覺當時有一點繞口,挑促織——讓學生聽老師描述想象理解,效果也不是太明顯。雖然學生知道作者描述的是晚上,兩個孩子打著燈籠在捉蛐蛐,但學生不知道那個時候,蛐蛐應該是在石縫里或者草叢中比較隱蔽的地方,這樣捉蛐蛐就還得有一個過程,而不是直接用手去捉,因為學生對捉蛐蛐的操作過程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不知道這是用一根麥桿或者很細很細的樹枝在洞口撥弄,把蛐蛐撥出來,所以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很好的找到正確的讀音??梢姡處煹膫湔n還應更細致些,才能在教學中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總之,在教學前,教師必須對教材充分鉆研。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二

1、引導學生們體會詩人所描繪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愛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2、理解詞句意思了解古詩敘述的內容。

理解詞句,想像詩歌內容。

1、出示圖畫,指導觀察。

2、解題。

3、師配樂范讀古詩,學生們思考。這首古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1、你們有什么學習方法嗎?

2、學生們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1、看第一句詩句,你們讀懂了什么?

2、學生們質疑。

3、指導朗讀。

4、過渡:此時詩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這一句中你讀懂了什么?

6、學生們質疑。

你最喜歡詩中哪一句或哪個詞。

1、齊讀,同桌互相說說你腦海中出現(xiàn)了哪些畫面。

2、自愿上臺描述。

3、背誦古詩。

教學反思:。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三

1、通過小組合作讀、賽讀、表演讀等方法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會背誦古詩。(重點)。

2、能借助注釋、課后練習、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出詩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鄉(xiāng)的旅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鄉(xiāng)之情。(難點)。

1、結合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說一說每一句詩的意思。

2、采用學生自學、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的學法會說詩意。

葉紹翁:南宋詩人,字嗣宗,號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本姓李,后嗣于龍泉(今屬浙江)葉氏。生卒年不詳。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葉紹翁是江湖派詩人,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佳,如《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其他如《嘉興界》寫江南水鄉(xiāng)景色,頗饒風味;《田家三詠》寫田家的生活片斷,平易含蓄,詞淡意遠。

一、自主學習。

1、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

2、再讀全詩,結合注釋說一說每句詩的大意,把不懂的字、句在課文中標出來。

3、想一想自己讀懂什么,并提出自讀中產生的疑惑。

二、合作探究。

1、讀準字音,并借助課后注釋或工具書理解“蕭蕭”“挑”“促織”“籬落”等詞義。

2、《夜書所見》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可以從詩中的哪些地方看出來?

3、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夜書所見》描繪一幅怎樣的情景,和同學交流一下。

三、積累運用。

多么優(yōu)美的古詩,多么優(yōu)美的詞句,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并把它背下來吧!

四、拓展延伸。

1、老師給大家推薦幾首描寫秋景的詩,請大家讀一讀。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雜詩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五、學習小結:

通過學習葉紹翁的《夜書所見》這首詩,從中懂得詩人的思想感情。

六、當堂檢測。

1、填空。

(1)《夜書所見》是代詩人寫的,表達詩人。

感情。

(2),夜深籬落一燈明。

2、說出下列詩句的含義。

(1)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2)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四

生自由讀古詩。

師:誰能為大家來讀讀這首詩呢?

生1讀詩。

師:讀得真好。

生2:我要提醒大家,第三句中的挑讀第三聲,請大家跟我讀。

師:很好,讓我們一起把這首詩再來讀一讀。

生齊讀古詩。

師:讀得很好,接下來老師想請大家再細細地讀讀這首詩,體會體會這首詩的意思,

生3:我想提醒大家,這首古詩下面的注解,我想這些注解是幫助我們讀懂詩句的吧。

師:通過自己的研究,你讀懂了詩中的哪個詩句呢?

師:是在哪個季節(jié)的夜里。

這首詩的大致意思就是秋風吹動著梧桐樹的樹葉,在江面上吹來陣陣秋風,讓人動情。

生1:我想問問這個客字是不是客人的意思。

師:在這里,客是指離開家鄉(xiāng),生在他鄉(xiāng)的人,詩中指的就是詩人自己。

生2:江面上吹來陣陣秋風,讓詩人很有感觸。

師:說得很好,那么請大家想象一下,江面上吹來陣陣秋風,讓詩人想到了什么呢?

生1:秋天到了,樹葉都落下來了,詩人一定覺得一個人在他鄉(xiāng)特別孤單。

師:是啊。

生2:我想詩人一定在想,家鄉(xiāng)的親人到底怎么樣了。

生3:也話詩人在心里對家里人說:天氣冷了,要多穿點衣服。

生齊讀古詩。

生齊讀課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師:請大家先自由地讀讀這首詩,要把古詩讀正確,

生自讀古詩。

師:同學們,這首詩中有很多要認的生字,請大家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生字:憶,異,逢,佳,倍,插。

師:這首古詩你們會讀了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古詩。

生自由讀古詩。

師:剛才大家細細地讀了這首古詩,你能告訴大家你讀懂了些什么嗎?

師:這是一個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讀第一句。

生:有中秋節(jié),元宵節(jié),春節(jié),

師:那不是佳節(jié)的時候,詩人思念自己的親人嗎?

生1:這個倍是尤其,特別的意思。

生讀第一句。

生再讀第一句。

生讀第二句。

師:讓我們把這首詩連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古詩。

師:這么美的詩句你們想把它背下來嗎?

生自己試著背這首古詩。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背背這兩首古詩吧。

師:接下來,我們還要一起來寫生字,請你仔細觀察一些,哪些字是需要特別提醒的。

師范寫“插”字。

再在就讓我們寫生字吧每個生字在田字格里寫兩遍。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五

教師:炎熱的夏天過去了,同學們換上了長衣服,天氣一天天涼爽起來,秋天來了。讓咱們一起和作者們到課文里去欣賞一下秋天的美麗景色吧!

2、讀第三組課文的導學。

教師:一起來讀讀第三組課文的導學,看看講了什么。

學生讀完后教師適當引導。

3、引入古詩學習。

教師:秋天是一個美麗而容易引起人們愁思的季節(jié),古代的詩人也發(fā)出了感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關于秋天的古詩。

二、讀準古詩。

1、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齊讀古詩。

2、教師引導學生讀準字音。

李天竣讀——請學生來發(fā)現(xiàn)他的讀——學生提出的讀里的字音——老師順勢引導學生讀準:聲、情、促、深、燈、明——學生自由練習——再讀。

(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課堂的生成非常好,正好抽到的學生在讀古詩的時候發(fā)生的錯誤和課文的生字有關,然后讓孩子字發(fā)現(xiàn)并在糾正的時候很好的強化了拼音的書寫。很好!)。

三、學習古詩,體會學習古詩的方法。

(一)了解學習古詩的方法。

1、教師:那大家讀得很好了,那么怎么來學習古詩呢?(黑板出示)。

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1、解詩題。

2。、知作者。

3、明詩義(1)解詞(2)明句。

4、悟詩情。

生:好!

(二)解詩題。

1、(1)你認為解詩題是什么意思?

(2)來一起讀讀古詩的題目,看看它是什么意思?

胡正:我覺得“夜書”的意思晚上。所見的意思是;所看見的。

肖路:書應該是看書。

……。

師:看來我們解詩題還不太成功,沒關系,也許等咱們學習完了這首古詩就能解釋了!以后咱們在學習古詩的時候都要注意,如果一開始不能解決的問題,等慢慢學習中再解決。

(三)知作者。

1、什么是知作者呢?

2、那怎么去了解作者?昨天我們在預習的時候擴展學習里你查找了作者的資料了嗎?在交流的時候先說在什么地方找的資料。

楊紫鑫:我在《語文課外擴展閱讀》上找到了作者的資料。

萬鑫淼:我在《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里找到了。

馬濤:我上網查找了資料。

……。

老師:非常好,來我們看看馬濤的資料(老師念)……原來作者是宋朝的……。

楊紫鑫:(槍著說)南宋。

學生:查找書!

老師:像馬濤這樣是……。

學生:上網!(教師把這些方法補充板書在小黑板上)。

(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處理得比較好,能很好的幫助學生了解怎么查找作者資料)。

(四)明詩義。

教師:明古詩的意義必須要弄明白詞語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

1、解詞。

(1)老師引導學生在古詩里找到不明白的詞語。

(2)回憶和學習新的解釋詞語的方法。

老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習過的解釋詞語的方法,注意,可以想想以前我們學習《揠苗助長》的時候用過的方法。(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回憶出了:畫畫、換詞、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上下文、動作、看圖、)。

(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很好,幫助學生在自己的記憶結構里喚醒以前的認識,鞏固了認知能力)。

老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樣新的本領。用看注釋來解釋詞語。(板書)請大家看語文書35頁,看到注釋,跟著我讀——注釋——,請大家看,你們找到的這些詞語在注釋里是什么意思,自己讀讀,讀好了舉手。(學生練習)。

蕭蕭——學生說是風聲音,我讓他說明白,讓聽的人懂他的語言。

挑、促織——讓學生看圖理解,并看著圖用詩里的話說說孩子在做什么。

籬落——結合以前學習過的古詩來理解)。

3、明句義。

(1)老師:現(xiàn)在我們把這些詞語的意思放到古詩里,一邊讀一邊想,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2)老師:現(xiàn)在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試著說說他們的意思。(學生練習,老師巡視)。

老師:我看到大家很多選擇了最后兩行詩,來誰來給大家說說。

生:知道有兩個兒童在捉蛐蛐,夜晚的時候籬笆旁邊有一盞燈還在亮著。

生:因為有燈光!

(生自由說。)。

師:我們再這樣說一說:知道……是因為……(生自由練習)。

師:好,老師說前半句你們說后面的:因為看到了籬笆旁邊那盞閃爍的等,所以……(生說)看到了籬笆旁邊的燈在閃爍是因為……好的,和你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反思;在課堂上我沒有這么清楚的處理,感覺當時有一點羅嗦,不過總體是這樣的思路)。

在學生練習的時候,有個孩子舉手了。他說他知道了詩的題目的意思。我讓他說,他當著全班同學說了:夜晚寫下了自己看到的景物。(反思:這個時候的課堂生成非常好,但是應該再輕輕引導學生在體會一下)。

師:那么作者還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請看第一、二行詩。

……。

(五)悟詩情。

師:這首詩作者是帶著什么感情來寫的呢?我們來看圖畫……。

(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不是很好,因為到底有些什么方法幫助學生體會詩歌的感情呢?我自己都沒想好,以前看過有勞市是用音樂、錄象、畫面來幫助理解體會。)。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六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xiāng),珍惜親情。

1、課文插圖。

2、學生們課前查閱這兩首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3、學生們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讀讀背背。

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學生們交流課前所查閱的資料。

3、看圖說話:(出示課文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們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

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們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5、感情朗讀: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們讀好這首詩。

圖文結合,熟讀成誦。

根據(jù)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

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讓學生們觀察范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學生們練習書寫生字。

你還讀過哪些詩人所作的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七

本來古詩對我來說,無論是從分析,理解、體會詩人的傷感情懷,豪情壯志、都不是我所上手的。但通過學習本課的兩首古詩感覺不差,因為課前我認真看了些資料,通過我的教學,完全能達到教學目標。背誦,默寫、用自己的話闡述古詩內容。學了《夜書所見》學生有興趣。為此,我反思了:

一、借助課文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逐步地“引”。課前為吸引學生的新感覺,新興趣。自描了《夜書所見》的四幅草圖,每句詩一幅圖,在草圖的遠處貼了詩人圖片。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接著讓學生動筆將圖景寫下來。(這個環(huán)節(jié)不錯,大部分學生都進入了寫作的狀態(tài)。)之前為了銜接新課,給圖擬了題目“思念家鄉(xiāng)”,同時也作了一定的定式引導。比如:一位詩人在看什么,由什么觸景生情,想到了什么?)有位女孩兒寫到:一輪明月高高掛起,滔滔江水被月光打散了,高大的梧桐樹葉被晚風吹得嘩啦啦直響,飄落的`梧桐葉落在詩人的腳下,詩人撿起梧桐葉,眺望著遠方的家鄉(xiāng),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家院門前,有兩個孩子正在捉蛐蛐,那孩子手上提著燈籠把家門前的籬笆照得通明,詩人望著遠方長長地嘆了口氣)。(當我讀完孩子的習作接著說:“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南宋詩人葉紹翁的詩。)板書課題《夜書所見》。

這下孩子們是高興地去讀古詩,還有孩子大聲地說,哪句詩就是自己所寫的話,也就是孩子們已經通過看圖寫話對詩的內容有所了解了。有了這步基礎,學生理解詩意真不難了,我鼓勵學生借助注釋,工具書,自讀自悟。

二、結合生活實際感悟“閱讀與寫法”。本課兩首詩都是借景抒情,怎樣借景抒情是本人在本課的閱讀與寫作中的重點指導環(huán)節(jié)。本課兩首詩又都是借秋天的景物來抒發(fā)自己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感。比如、《夜書所見》中描寫蕭蕭秋風吹動梧桐葉,送來陣陣寒意,由念家鄉(xiāng)之情。怎樣理解詩歌所體現(xiàn)的思鄉(xiāng)之情?這兩首詩都表達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肚镆顾姟分校髡咄ㄟ^感受了“瑟瑟的秋風”給人帶來的寒意,聯(lián)想到自己的家鄉(xiāng),觸景生情,思鄉(xiāng)之感油然而生。

三、詩歌教學適當點撥“巧用字”。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到學詩,讀詩、寫詩的快樂。如,出示“蕭蕭梧葉送寒聲,江山秋風動客情?!边@兩句詩中“送”和“動”字用得特別傳神,古人特別講究煉字。在寫作時也應該注意煉字,出示小黑板:“試著填寫“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____”(現(xiàn)、鬧)。

總之,語文教學,無論是詩也好,散文也好,因材施教,適合自己學生的口味就是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用故事引入課題,相對來講,學生有興趣。學生感到有興趣的課堂才會充滿生機,充滿創(chuàng)意。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八

《夜書所見》是人教版第五冊語文第九課中的一首古詩,這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篇。詩人先是寫客游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郁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xiāng)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種郁悶之情又被一種親切之感所代替。

1、學習本詩中兩個生字,理解詩句,了解古詩的內容。

在反復誦讀中,感受詩人熱愛秋天、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并背誦古詩。

2、在“詩言”——“詩意”——“詩韻”間走一個來回,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有效策略。

反復誦讀,感悟詩境,積累背誦。

1、復習古詩《回鄉(xiāng)偶書》,說說詩中的思鄉(xiāng)之情。

2、引入古詩學習:

1、學生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

2、指名學生讀古詩,糾正字音,學習古詩中的生字。

(一)了解學習古詩的方法。

1、教師:大家讀得很好了,那么怎么來學習古詩呢?(黑板出示)。

1、解詩題。

2、知作者。

3、明詩義。

(1)理解詞語。

(2)明白句意。

4、悟詩情。

(二)解詩題。

1、學生讀詩題,看看它是什么意思?

2、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三)知作者。

因學生沒有其它的途徑了解作者,這一部分就由教師向學生簡單介紹詩人。讓學生了解詩人寫這首詩的背景。

(四)明詩義。

1、理解詞義。

(1)學生讀詩句,看看自己能理解哪些詞語。

(2)學生說說自己對詩句中詞語的理解。

(3)引導學生通過看注釋理解詞語。

3、明白句義。

(1)現(xiàn)在我們把這些詞語的意思放到古詩里,一邊讀一邊想,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2)學生選擇最喜歡的句子,試著說說他們的意思。

(3)為什么詩人知道有孩子在捉蛐蛐呢?

引導學生調換詩句的順序,用因為……所以……來說說三、四行詩句的意思。

(3)作者還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請看第一、二行詩。

(4)引導學生學習一、二行詩句,說說詩句意思。

(五)悟詩情。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回想詩人寫詩的背景,體會詩人的情感。

南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思鄉(xiāng)之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回憶童年。

夜深籬落一燈明。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九

南宋詩人葉紹翁的《夜書所見》先是寫客游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郁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xiāng)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種有意之情又被一種親切之感所代替。在這首詩的教學中,我認為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讀懂詩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我希望在學習古詩中,讓學生知道學習研討的方法、步驟。課堂上,我先出示學習古詩的步驟,再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去學這首古詩。由于學生學習的目的明確,孩子們從學詩題、理解詩意到感悟詩情都很積極,教學進行得也較為順利。一節(jié)課下來后,我覺得這樣的做法是有效的,但是,在體會詩意和感悟詩情上我還是感到有一些不足。

通過這節(jié)課,我有幾點想法:一是在語文教學中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是必要的。語文教學不光要傳授孩子們語文知識,更要讓孩子們掌握如何去獲取這些知識。二是在教學前,教師必須對教材充分鉆研,正確把握教材內容,準確地設計教學中的提問,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十

1、查找有關資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創(chuàng)作背景。

2、展開豐富想象,用自己語言說說詩句意思。

3、品重點字詞,美讀詩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4、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能力。

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小黑板錄音機。

1、學生交流。

2、誰會背王維的詩。

師:同學們懂得真多,今天我們再王維的一首詩。板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解題:從詩歌的題目中你了解到什么?

師小結:王維少年時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他善于描寫自然景色。有人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p>

1、放錄音配樂朗讀。

2、學生自讀。

通過查字典讀準字音??纯茨阕x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指讀全詩。思考。詩中寫了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出來。

1、這首詩中你認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1:我認為“獨”字用得好,“獨”字表現(xiàn)詩人一個人離開家鄉(xiāng)、親人的孤獨心情。

生2:我認為“異”字用得好,說出詩人在外地想念家鄉(xiāng)、親人的感情。

……。

2、你認為這首詩寫得最好是哪一句?你體會到什么?

生: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師:為什么每遇到節(jié)日就加倍地思念親?

3、展開想象,用自己語言說說詩意。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說一說,詩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配樂朗讀。

1、這是一首思鄉(xiāng)的詩,假如你是詩人你會怎樣說?用什么方法向親人述說思鄉(xiāng)的感情?

2、既然同學們想到用電話,就請你們當詩人,老師當詩人的親人,述說思念之情。

附:板書設計。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倍思親。

獨兄弟。

少一人。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十一

【本學期總第課時】。

【本單元第課時】。

【課題】:積累運用四(2)。

【課型】:綜合課。

【主備人】:

【教學目標】:

2、閱讀短文,明白其解釋的道理。

3、交流健康小常識,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或想象,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重難點關鍵】:

【教具準備】:學生收集健康小常識,為口語交際做準備。

【教學內容】:

(口語交際)。

一、設情景。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在學生充分發(fā)言的基礎上引出課題:看來,掌握一些健康小常識還挺關用。下面我們就來交流、介紹你所了解的一些健康小常識。

二、分組交流。

1、為了讓每一位同學都有發(fā)言的機會,我們現(xiàn)在小組內進行介紹。注意要把話說清楚,說明白。別人在說話時要注意聽,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問,認為有一樓的可以補充,有不同意見的還可以討論。

2、組長帶領組員把剛才大家介紹的健康小常識進行匯總,推選一名同學做代表想全班做介紹。

三、交流。

1、各族代表進行介紹,教師引導全體學生注意傾聽,鼓勵學生進行補充、提問及討論。

2、提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關健康方面的問題,向別人請教。

1.教師總結。

1、對學生廳、說兩方面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總結,提出希望。

2、結束語: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是無價之寶。健康的金鑰匙就在我們自己手中。愿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更多的健康常識,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教學反思】:根據(jù)課程實施決定。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十二

2.師小結:是啊,秋天,我們可以看見它五彩繽紛的色彩,聽見它美妙的聲音,分享它帶給我們的歡樂,但是黃葉飄飛的深秋又給詩人帶來了怎樣的情緒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葉紹翁的古詩。

3.師生共同理解題目意思。

二、匯報自學(小組合作交流,匯報自學情況)。

1.對子之間檢查生字認讀情況,理解新詞。

2.對子交流讀懂了什么,說說自己的疑難,組內嘗試互相釋疑。

3.小組長歸納不能解決的疑難。(小組交流,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三、自主學習(學案引導,讀書圈點,發(fā)現(xiàn)問題)。

1.交流生字新詞。

2.感悟體會,理解詩意。

1)一小組讀古詩。要求學生邊聽邊仔細看圖、思考:畫面中的景象表現(xiàn)了哪幾句詩的意思。

2)學生討論,對上面的問題發(fā)表見解。

3)質疑:還有什么問題或哪些詞語不理解?

老師重點點撥理解“動客情”的意思。(一是動思鄉(xiāng)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四、探究交流(檢測學情,合作探究,更正討論,生成問題)。

(一)初讀詩文,感知詩情。

1.理解“書”、“所見”的意思,近而解題。

2.根據(jù)拼音、注釋同桌互讀詩文,要求讀通、讀順。

3.老師范讀,劃出朗讀節(jié)奏,男女生分組讀。

4.問:你從詩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猜一猜詩人在想什么?

(二)精讀詩文,感悟詩意。

1.詩人在這樣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默讀詩文,在你認為的重點詞語下面劃線,說說感受。

2.在這樣凄涼的秋夜,詩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覺?他想到什么呢?)。

3.請同學帶著自己的感受齊讀寫景部分。

4.圖文結合,自由讀文,聯(lián)系上下文討論“知”的意思。

5.在圖中標出從詩文中摘到的詞,給圖畫配上“注釋”。

6.作者看到孩子們玩得那么投入,就會想到什么?

7.你覺得應該怎樣讀才能讀出這首詩的感覺?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十三

1、認識“促”生字,會寫“促、深”兩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xiāng),珍惜親情。

1、ppt課件。

2、學生課前查閱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3、學生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讀讀背背。

一、導入。

1、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絢麗瑰寶,是詩人思想心境的凝華。一二年級我們已經學過一些古詩。那位同學來背一背李白的《靜夜思》?(齊背)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呢,表現(xiàn)了詩人的什么感情?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首關于思鄉(xiāng)的古詩。他便是我國宋代詩人葉紹翁寫的《夜書所見》。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見是什么意思?書是什么意思?

(見:看見書:寫、記錄)。

3、那作者在夜晚見到了什么呢?讓我們邊看圖片,邊讀一讀,想一想,不懂的詞語查查注釋。

(出示課文中的插圖。)。

二、學習古詩。

1.出示生字詞。

(蕭蕭、梧葉、促織)。

2.指名學生讀、齊讀。

3.認識了生字,我想我們能更好的讀這首詩了,現(xiàn)在請大家把詩和圖畫結合起來,并讀給你的同桌聽。

4、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5、在這樣一個秋天的晚上,通過畫面,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6、你們說的這些在詩中都能找到,想不想讀讀這首詩呢?

7、指名朗讀,感悟。

我們先來讀讀前面兩句。

(生自由讀)。

現(xiàn)在誰來給我們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

(指名多人朗讀)。

老師發(fā)現(xiàn)你在蕭蕭梧葉后面停頓了一下,我也覺得該這樣讀,我們學著他的樣子來讀讀。

8、詩句理解:

蕭蕭是什么意思?

(風聲)。

這是秋風吹動梧桐葉發(fā)出的聲音,一起讀:蕭蕭。

蕭蕭梧葉送寒聲,還送來了什么?“寒”給他組個詞(寒冷)。

蕭蕭梧葉使詩人感到寒冷。

(讀詩句)。

這個秋風,不僅吹動了落葉,還動了什么?讀第二句。

對于動客情有什么疑問?

(誰是客,為什么是客?)。

詩人一個人在別的地方,心里難免會感到孤獨,在這個月圓的夜晚,又會勾起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試著體會詩人孤獨的情緒,讀,指名讀。

讀得真好,老師越來越明顯地體會到了詩人當時的`那種身處異鄉(xiāng)的孤獨,于是詩人便產生了思鄉(xiāng)之情。

9、帶著思鄉(xiāng)之情,誰來讀讀后面兩句?

10、作者看到了什么又勾起他的思想情緒了呢?

(挑促織)。

此時詩人看到這些情景,又會想到什么呢?

(自己童年時的伙伴。)。

11、夜深籬落一燈明,什么是一燈明?

(只有一盞燈,多么孤單啊!)。

離開家鄉(xiāng),又這么孤單,你們想想,詩人除了想念自己的伙伴外,最想念誰?

(父母、親人)。

(齊讀)。

14、看來你們已經能很好地理解這首詩了,帶著你們的理解,讀——(全詩)。

(一是動思鄉(xiāng)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這種孤獨、凄涼、思鄉(xiāng)的感覺,一起來。

學生自由背誦。

老師要來檢查一下你們背的怎么樣了,我說每句詩的前面兩個字,你們說出后面的字。

我來說前面一句,你們對后面的一句。

背給你的同桌聽。

指名背。

我們一起來背,站起來,配上音樂。

三、拓展。

1、對對子游戲?!吧街写河昃d綿——江上秋風蕭蕭”

2、你還讀過那些詩人所作的描寫秋景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3、讀一讀,連一連。

四、板書。

葉紹翁。

梧葉。

秋風。

挑促織動客情。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十四

1、學會“莫、臘、渾、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體會詩人的心境。

2、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jié)奏和音韻美。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jié)奏和音韻美。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題西林壁》)。

【教學過程】。

一、復習《望廬山瀑布》,理解詩題。

1、導語:一年級時,我們已經學了《望廬山瀑布》,大家一起來背誦。今天,我們學習另一首寫廬山的古詩,詩人蘇軾所寫的《題西林壁》。板書課題,讀詩題。

2、理解詩題。

自讀課文中1、2兩條注解,讀讀詩題的意思(蘇軾游廬山時在西林寺墻壁上寫的一首詩)。

二、吟讀詩句,理解詩意。

1、教師范讀,讓學生聽清吟詩的節(jié)奏,初步感知詩人的心情。

2、自由吟詩,讀準字音,把握吟詩的節(jié)奏。

3、學生試說自己已經讀懂的詩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兩句。

找出詩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詞(“橫”、“側”、“遠”、“近”、“高”、“低”)。再出示“嶺”和“峰”。給它們組成不同的詞語:山嶺、峻嶺、高峰、奇峰、山峰……讀讀前兩句詩,告訴我們什么?試看說一說。

讀后兩句詩,告訴我們什么?試著說一說。

師歸納:上學期,我們學過《畫楊桃》這篇課文,你還記得其中老師說的話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就不同。有時候看起來真像五角星)廬山是那么雄奇壯觀,千姿百態(tài),詩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卻不一樣;橫著看,連綿不斷的峻嶺;從側面看,奇峰陡峭;從遠處看、近處看,從高處看、低處看……看到山的形狀、姿態(tài)卻不一樣。

有感情地齊讀前兩句。

5、理解后兩句。

讀一讀,比一比,前兩句與后兩句內容上有什么不同?

(前兩句寫看到的景象,后兩句寫自己的感受)。

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嗎?

教師小結:廬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幽秀?詩人覺得沒有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為身在廬山中。只看到廬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鳥瞰,就能認識廬山的全貌了。

三、熟讀背誦。

請你把自己當作詩人,有感情地讀一讀。

練習背誦,同桌之間互背。

四、默寫全詩。

第二課時。

(學習《游山西村》)。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讀讀詩題,參看注解,說說詩題的大概意思。教師補充小結。

2、自由吟讀。

3、指名試讀。教師點評并范讀,體會詩句的節(jié)奏。

二、試講詩意。

1、邊讀邊參閱課文中的注解,試著串講。教師巡回傾聽,發(fā)現(xiàn)難點。

2、指名試講。(要求把每句詩的大致意思說清楚)。

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三、深入體會。

1、讀前兩句,想象意境。詩人會在什么地方?他當時有什么感受?(想象詩人在農家做客,受到農家熱情款待)。

2、讀后兩句,體會意境。

這時詩人是在哪里?他當時遇到了什么景象?

詩人可能正走在山間小道上,眼見前面被大山擋住了,懷疑無路可走;行至山前,忽見柳蔭深深,鮮花簇簇,驚喜地發(fā)現(xiàn)又是一個村莊。

四、品味對偶的表現(xiàn)手法。

1、有節(jié)奏地朗讀后兩個詩句。

2、引導發(fā)現(xiàn)兩行詩句中相對應的詞,說說它們有什么特點。

3、美讀,讀出節(jié)奏、音律美。

五、體會名句的引用。

提供下列句子,供學生閱讀。

1、我們走到山前,頓覺山路已盡。忽然間,山路一轉,前面又出現(xiàn)了一個鮮花盛開的村莊。這時,我們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钡脑娋洹?/p>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實驗,遇到了一個很大的難題,實驗進行不下去了。因此失去了信心。后來在一位教授的幫助下,他豁然開朗,很快攻克了難關,實驗獲得了成功。這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

3、老師在指導我們作文時,常常用宋朝詩人蘇軾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詩句,教我們寫作時不要說人家常說的話,寫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要寫出自己的個性。

讀后教育學生在以后的習作中能恰當?shù)匾眠@些語句,使自己的作文變得更精彩。

六、布置作業(yè)。

1、抄第5課生字組三詞。

2、背誦第5課。

【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

山西村廬山。

…………。

山重水復疑無路,不識廬山真面目,

柳暗花明又一村。只緣身在此山中。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十五

這首詩,寫秋夜所見之景,抒發(fā)羈旅思鄉(xiāng)之情。一句寫梧葉,“送寒聲”,微妙地寫出了夏去秋來之時,旅人的敏銳感覺。

草木凋零,百卉衰殘,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詩詞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葉”,置放在風雨之夜的典型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秋的蕭索。韋應物《秋夜南宮寄灃上弟及諸生》詩:“況茲風雨夜,蕭條梧葉秋?!本筒捎昧诉@一藝術手法。

此詩以疊字象聲詞置于句首,一開始就喚起讀者聽覺形象的聯(lián)想,造成秋氣蕭森的意象,并且用聲音反襯出秋夜的寂靜。接著用一“送”字,靜中顯動,引出“寒聲”。在梧葉搖落的蕭蕭聲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氣;以聽覺引起觸覺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環(huán)境的凄清幽冷。

二句接以“江上秋風”四字,既點明秋風的起處,又進一步烘托出了寒涼的氣氛。秋風已至,而人客居他鄉(xiāng)未歸,因此觸動了思鄉(xiāng)之念。一個“送”字和一個“動”字,都用得十分傳神,前者寫“驚”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陣陣秋風,觸發(fā)了羈旅行客的孤寂情懷。晉人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因思故鄉(xiāng)的莼菜羹和鱸魚膾,就辭官回家了。此詩作者耳聞秋風之聲,牽動了旅中情思,也悵然欲歸。這兩句用“梧葉”、“寒聲”和“江上秋風”寫出了秋意的清冷,實際上是用以襯托客居心境的凄涼。再以“動”字揭出“客情”,情景湊泊,自然貼切,彌見羈愁之深。

三、四句寫兒童挑促織,表面上看似乎與“客情”無關,實際上是用兒童的快樂——無憂無慮,來反襯自己旅居的孤獨和愁思。

這兩句,從庭內移到戶外,來了個大跨度的跳躍。這兩句是倒裝句,按意思順序,應該前后互移。詩人意緒紛繁,難以入睡,轉身步出戶外,以排遣縈繞心頭的羈思離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給他以新的感受。

“秋夜促織鳴,南鄰搗衣急”(謝朓《秋夜》)。那茫茫的夜色中,閃現(xiàn)在籬落間的燈火,不正是“兒童挑促織”嗎?這種無憂無慮、活潑天真的舉動,與詩人的凄然情傷、低回不已,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首詩也有這個意思。暗夜中的一盞燈光,在詩人心靈的屏幕上映現(xiàn)出童年生活的片斷:“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隨音”(張镃《滿庭芳·促織兒》)。眼前之景與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詩人陷入了對故鄉(xiāng)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籬落一燈”隱寓自己的“孤棲天涯”,借景物傳達一片鄉(xiāng)心,與“江上”句相關聯(lián),收束全篇,尤覺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十六

三月專題: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單元目標:

1.閱讀本單元課文做一次愉快旅行。

2.體會作者對山水的熱愛之情。

3.掌握字詞、感情朗讀。

本課目標:1.會寫“亭”。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3.掌握學古詩的方法。

4.培養(yǎng)說旅游見聞的興趣。

精彩提示過程體驗課堂回放學習延伸。

李白被稱為詩仙。一千多年前,大詩人李白秋天游安徽省的敬亭山,看到敬亭山的景色,李白感懷身世,自己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tài)炎涼,飽嘗人間的心酸,仰望天空只見幾只鳥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凝視著山,覺得山也在看者自己,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總是看不夠,此時此刻,他覺得自己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因此寫下本詩。

a.初讀古詩感悟大意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古詩的興趣和魅力,復習鞏固解詞解詩句的方法。

(1)看插圖曉大意(2)看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3)查字、詞典選解釋。我認為可以讓學生初讀圖通過看圖畫,初步感悟。

用自己的畫說說從插圖看到了什么?強調“厭”的古今不同意。大致說出詞意后,再讀古詩,讀流利讀準確。

b.再讀古詩.情感體驗提出思考題:李白看到了什么?李白想到了什么?解決思考題,李白看到了: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想到了: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隨機讓學生讀出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的幽靜,讓學生體會出李白的孤獨并朗讀出來,找出與孤相同意義的詞,從詩題中找出再一次強調孤獨。

a.熟讀(回讀)古詩,創(chuàng)設意境學生齊讀古詩,并想象,如你是大詩人李白,在敬亭山,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學生可以先用自己的話說,然后有感情地用詩句說,培養(yǎng)學生換位思考、體驗他人,感悟古詩的節(jié)奏韻味的能力。

b.搭建與美術溝通的橋梁,培養(yǎng)審美能力用自己手中的筆在白紙畫出“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的畫面。學生只要認真畫出構圖布局合理就可以了,不做太高要求。

a.讀古詩想古詩回憶你知道的古詩,哪首與這首相似,學生不難想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詩來。

b.讀古詩譯古詩出示另外一首李白的詩。學生試著翻譯山中問答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口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十七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詞。

3、能解釋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4、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1、能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學會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本課生字卡片,朗讀課文錄音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

1.認生字。課題上有4個字,讀一讀:

尋隱者遇。

2.釋題。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

尋:尋找,尋訪。隱者:獨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見,遇上。

這首詩說的是詩人去訪問隱者卻沒有遇見。

二、自學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

2.畫出本課要求學會和認識的生字,讀一讀。

3.看插圖想想:圖上畫的是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三、讀詩句,認生字。

1.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注意讀準平、翹舌音的字:松、采;師、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讀zhi。

2.提問:(1)圖上畫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順地回答問題,相機識字:松、童。)。

(2)圖上誰是詩人,誰是童子?詩人要找的隱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識字:師。

(3)詩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沒遇上他師父呢?

相機識字:言采藥深。

(4)朗讀課文。

四、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椵想自己是詩人在松下遇上童子,體會向童子詢問時的心情,把這種心情讀出來。教師先放錄音,同學再練習朗讀。

松下/問/童子,(滿懷期望)。

言師/采藥/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處。(無可奈何)。

五、識字、寫字指導。

松:用學過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記字形。組詞:松樹、放松。

童:上下結構。上面是“立”,下面是“里”。這個字橫畫多,但長短不一。首橫最短,次橫最長,最后一橫又比它上面一橫長些。組詞訓練:童話、兒童、童年。

言:發(fā)言、說話的意思。首橫最長,中間兩短橫。

師:左邊是一短豎和一撇右邊是橫下一個“巾”。組詞:師父、老師。

采:上面是爪字頭,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樹,手伸到樹上表示采摘的動作。第一筆為平撇,下面的三筆間隔要勻。

深:左右結構。右邊上面不要寫成穴寶蓋兒。組詞鞏固:深山、深海、深淺。

六、抄寫生字(完成課后練習2)。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1.開火車讀卡片(包括認識的字并用要求會的字口頭組詞。

2.讀拼音填空(先獨立完成再當堂訂正)略。

二、朗讀、背誦課文。

1.個別、集體等多形式朗讀。

2.練習背誦。指導:詩從問了童子后,童子先后告訴他師父采藥,接著告訴詩人,師父就在這座山里,不過山高云深,我不知他在何處。

3.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三、鞏固練習。

1.口頭選詞填空。

師父童子詩人。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2.完成課后練習3。

3.填空,再讀一讀。網易娛樂新聞。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教學前,我使用多媒體制作出以前所學過的一些古詩的畫面,讓學生觀圖吟頌其詩句,誰背得多,誰最棒。精美的圖畫一下子就把學生深深地吸引住了,我適時啟發(fā)學生“你是怎樣學會這些古詩的?”讓學生回憶,總結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學進入下一階段。

二、讀寫結合,擴展思維。

讀寫結合是本課重點環(huán)節(jié),我做了如下安排:

讀:范讀、初讀、細讀、賞讀、誦讀。

寫:寫字詞意、畫簡筆畫、默寫古詩。

(一)范讀:我出示古詩插圖,配著優(yōu)揚的輕音樂范讀古詩。

(二)初讀: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畫出難點字,要求讀準字音,再由我簡介詩人及所處的時代背景,然后把難點字詞寫一寫。

(三)細讀:學生讀通每行詩句,并借助字典理解字詞在詩句中的真正含義,配合畫面展開想象,串說句意。

(四)賞讀:學生讀通整首古詩,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串說詩意。

(五)誦讀:在優(yōu)揚的輕音樂聲中,學生閉上眼睛背誦整首古詩,接著想象其詩景,結合詩意,把自己所想到的情景用簡筆畫板書在黑板上,最后再次伴著輕音樂默寫古詩。

三、劇本表演,感悟詩意。

到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已完成了本課的學習內容,但是教師要注意提高學生繼續(xù)學習,主動發(fā)展的能力,在學生吟頌、板畫、默寫的基礎上,又以四人小組的形式,將整首詩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上臺表演,這樣發(fā)揮他們相互合作、協(xié)作的精神。在討論、表演的過程中,使學生對詩意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在各小組匯報表演后注意從學生的評價中引導全班學生進一步理解詩人當時起伏的心情。

通過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單一的知識注入無法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聯(lián)想與想象,分析與綜合思維等活動的積極性,根據(jù)教學目的要求,設計好教學活動,使學生學得愉快,記得牢固,得到全面發(fā)展。

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6個字。

2、在反復誦讀中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養(yǎng)想象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

4、培養(yǎng)學生閱讀故事的興趣和能力,激發(fā)對祖國古典文學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誦詩愛詩。

1、挖掘積累:小朋友,周老師每次走過你們的教室的時候,總發(fā)現(xiàn)你們的黑板上寫著一首古詩,是不是一直在進行著古詩的背誦活動,那我們肯定會背許多適攏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背給大家聽?(指名背誦?br評價:背的不錯,誰愿意比他的聲音更響亮。

你背的是哪一首?對,咱們背詩還要記住詩的名字。

瞧,搖頭晃腦背得真投入。

2、對話導入:剛才我們一起背了許多古詩,從朗朗的背詩聲中老師感受到了大家對古詩的熱愛。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座寶庫。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走進這座寶庫,去學習一首新的古詩。。

二、整體感受:勾勒牧童輪廓。

1、老師板書課題:所見。誰愿意把詩的題目讀給大家聽聽。

這個生字的音讀得真準,是平舌音,請你帶大家讀讀。有誰能為所找個朋友?

釋題:“見”什么意思?“所見”就是所看見的。

2、告訴學生:這首詩是清代大詩人袁枚寫的,詩里寫的內容都是詩人袁枚親眼所看見的。(出示袁枚及詩)。

3、自由讀讀詩,看看袁枚都看見了什么?圈出沒學過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爭取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學生自由讀)。

誰會讀?(請兩個)正音。--請你讀給同桌聽一聽,讀錯的字幫忙糾正一下,讀的好的,請你送上你的掌聲鼓勵一下。--都會讀了,那我們一齊讀。

(隨機進行正音和生字的認讀。蟬、振、聲、意、欲這幾個字稍難讀,注意這些字的發(fā)音。蟬:是什么?什么季節(jié)會叫個不停?閉:誰能為他找個朋友?立:說反義詞,做動作。)。

4、離開了古詩,生字寶寶你還認識嗎?(出示生字認讀--做小老師讀)。

有誰愿意為其中的一個生字寶寶找個朋友呀?(生字組詞)。

怎么樣的孩子叫牧童?(放牛的)。

5、看生字寶寶又回到了古詩中,可是拼音娃娃不見了,誰還會讀?(指名讀--齊讀)。

6、大家讀的真好。學習古詩呀,朗讀是一個好辦法,那我們就進行一次朗讀比賽好不好?請四個小組每組推薦一個小朋友,我們來比一比,誰讀得好。其他同學請豎起你的神耳朵,評評誰最棒?。ɡ首x評價)。

7、現(xiàn)在我們再換一種方式,男女生比著讀。(老師來評價,豎大拇指)。

8、看到你們讀的這么好,我也加入好不好?你們幫助我一起讀。(齊讀)。

三、情景悟意:感受捕蟬意趣。

1、情景導入:一天,詩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著走著,他停下了腳步,他看到了什么呢?(課件演示:牧童騎黃牛的情景。)。

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說具體說生動。(評價:你的話說的真完整。你說的真美,也像一位小詩人。你可真會觀察。)。

2、是呀,小牧童騎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他看到藍藍的天、綠綠的樹、青青的草,紅紅的花,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就唱起歌來了。(播放音樂,學生跟著做律動操)他的歌聲怎么樣?(你的聲音也很響亮)。

3、袁枚看到這么活潑可愛的牧童,聽到這么嘹亮動聽的歌聲,脫口就吟出兩行詩。

出示: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誰來讀讀這兩行詩?(2個)。

4、我們不僅要會讀詩,還要知道他的意思。,想想這兩行詩是什么意思呀?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5、誰明白了,來說一說。(學生交流,補充)。

6、誰能快樂地讀讀這兩句詩?(指名--齊讀)。

7、我們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再讀讀,這兩句中還有不懂的地方嗎?看誰最能會問題。提出來,請大家?guī)兔Α?/p>

重點理解“振”、“林樾”。

林樾:看看這是什么地方?周圍的樹怎么樣?(林樾就是茂密的樹林)。

振:聽,牧童的聲音怎么樣?這么響亮的聲音傳遍了樹林,林子里的鳥都聽得到他的聲音。(回蕩)。

8、多么快樂、活潑的小牧童呀!我們再來讀一讀。

9、他正唱得高興呢,忽然聽到了--(放蟬鳴聲)于是,他就……(想象他會怎么想?怎么做)。

學生猜測牧童“下牛、閉口、捕蟬”的情景。

(教師可引導學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貫注地盯著知了。想象牧童的動作,他踮起腳尖,身子向前傾,雙手輕輕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準備。想象牧童的內心活動,他不住盤算怎樣抓知了。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產生“屏住呼吸,別驚動了知了,趕快捉住它”的感覺。)。

如果你是可愛的牧童你會怎么做呢?請一個小朋友來表演(老師配音:小牧童正唱著歌,忽然聽到知了的叫聲,他馬上閉上嘴巴,跳下牛背,站在樹下,屏住呼吸,踮起腳尖,輕一點,撲上去,抓住了嗎?)。

10、袁枚看到這個情景,馬上又吟出了后兩行詩--出示: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指名讀,正音,齊讀。

11、同桌讀讀這兩行詩,說說這兩句詩是什么意思呀?

12、匯報交流。隨機朗讀指導。

13、還有不懂的嗎?,大膽地問。重點理解“意欲”。“閉口立”用動作演示。

閉口立:誰愿意幫助他?能不能用動作來表演一下?

12、牧童很想捕到蟬,他的動作、心情會是怎么樣的呢?該怎么讀好這兩句詩?

自由讀--指名讀--評價--加動作讀--齊讀。

13、袁枚看到此情此景,回到家里,馬上拿出紙和筆,寫下了這首所見。--齊讀。

四、表演朗讀,探尋誦背樂趣。

1、小朋友,我的這首詩寫得好不好?喜歡這首詩嗎?你最喜歡什么?(牧童、知了……是呀,袁枚真是個有心人,把自己看見的寫下來就是一首好詩。我們也日記也要像他一樣,把自己看見的,聽見的寫下來就行了)。

2、你們真能干,又會學習,又會提問。想不想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詩配音朗讀)。

3、聽著我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4、那就請你也做一回大詩人,用你的方式,可以是讀,也可以是背,也可以是表演讀來把你的所見表達出來吧。

5、學生展示--齊背。

(指名讀--交流所見--齊讀)。

五、復習生字,寫字指導。

1、你們學得真好,雖然只上了一節(jié)課,但老師已經喜歡上你們了。我要把好吃、的水果送給你們,看誰能接住。出示帶蘋果的生字,學生認讀。

2、別著急,我這兒還有許多,只要你能把兩個生字寶寶寫漂亮,看他們停在田字格里,誰認識他們?要想把這兩個字寫漂亮,要注意些什么?仔細觀察,誰愿意給大家提醒一下。

3、老師范寫。學生寫字?;ピu。

六、課后作業(yè)。

1、背誦《所見》。

把《所見》編成一個故事演給家長看,爭取得一個小演員的稱號。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十八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1、掌握本詩的生字、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3、學會借助注釋理解詩意,在此基礎上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過程方法:1、反復朗讀詩歌,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學習的興趣。2、讓學生展開想象理解詩句并體會詩人的思想情感。3、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1、反復朗讀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2、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1、詞語積累。2、感情朗讀,理解詩意,背誦古詩。3、通過誦讀悟詩情。

教學難點:1讓學生借助注解、理解詩意。2、通過誦讀體會詩人在詩中所流露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ppt。

過程設計。

1、解詩題。

書:寫所見:(詩人)所看見的`。

詩人把夜晚所看見的景物寫下來。

2、解作者。

你了解作者嗎?讓他穿越時空來給我們做一下自我介紹吧!

(一)一讀解字詞。

1、初讀古詩,用筆圈出詩中的生字、詞語,并畫出詩歌的節(jié)奏。

2、教師檢查學生完成情況。

生字:蕭、梧、促。

詞語:書、見、蕭蕭、寒聲、動客情、知、挑促織、籬落。

節(jié)奏劃分:2/2/3。

(二)二讀繪意境。

1、孩子們,詩歌的文字高度凝練,一字、一詞、一句話就會呈現(xiàn)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畫面。請孩子們再讀詩歌,邊讀邊想,把自己讀到的畫面描述出來。試用“讀了這首詩,我仿佛看到了------------,聽到了----------,我是從詩中---------讀出來的”句式說話。讀完同桌之間交流。

2、抽學生班上交流,師生作評價。

(三)三讀悟情感。

好詩我們要反復朗讀,理解詩意,才能更好地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1齊讀詩歌,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2、抽生講述詩意。

3、男女生互讀,思考:這首詩寫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1、讀一首好詩如聆聽一首美妙的樂曲,讀一首好詩如欣賞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讀一首好詩如與詩人促膝交談。好詩就讓我們把它背下來,珍藏在記憶深處。孩子們,快快背下來吧,看看誰是最強大腦!

2、教師巡視并檢查學生背誦情況。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教案篇十九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3、懂得熱愛家鄉(xiāng),珍惜友情。

教材簡說:

這兩首詩都是唐詩中的極品。它們流傳之廣、應用之多、影響之深,都難以估量。

也許,孩子們會對“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覺得難以捉摸,卻對“笑問客從何處來”產生出會心的微笑;也許,孩子們會對“桃花潭水深千尺”充滿神往,卻對“不及汪倫送我情”感到難以置信。

《回鄉(xiāng)偶書》里那個老人家,面對故鄉(xiāng)的小頑童,在感嘆時移世易之余,涌現(xiàn)在心頭的或許是那鞍馬困頓的人生旅途,是那故鄉(xiāng)的清風明月,是那童年時聽到的兒歌、吹起的牧笛,是“少小離家老大回”時急切的足音……賀知章一生仕途順利,年逾八十告老還鄉(xiāng)時,玄宗皇帝親自作詩送別,還將鏡湖賜給他,太子和百官為他餞別,可以說是“衣錦榮歸”。但詩人沒有描寫那些為世俗所羨的情態(tài),只是刻劃一個久客回鄉(xiāng)的普通人的真情實感。這一點與史籍記載賀知章一生臨達豪邁、不慕榮利是一致的。

《贈汪倫》里的李白和汪倫,桃花潭水和踏歌聲,“將欲行”和“送我情”,構成了一幅有聲有色有形有情的寫意畫;桃花盛開,潭水輕漾;輕舟欲行,踏歌聲起。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銘心的畫面!這是多么真摯而動人的送別!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82500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