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可以提供一個框架和指導,使我們更容易達到目標。制定計劃時,可以采用時間管理工具和技巧,如番茄鐘法、四象限法等。制定計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計劃經驗分享。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一
通過一年級的學校生活,學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能做到關心集體,熱愛學校。但是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控能力差,堅持性短,所以我們老師要多指導、多教育、多開展活動,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對自然現(xiàn)象或生活中的問題有探討的興趣。讓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
第一單元“我在集體中成長”是在經過一年的班集體生活基礎上,引導在豐富多彩的集體生活中,感受、體驗、感謝老師、同學對自己的幫助,在完成集體的共同任務中,能以小主人翁的身份發(fā)表意見,提出建議,對大家決定的事情努力去做,培養(yǎng)愛集體的感情和“主人翁”責任感。
第二單元“金色的秋天”二年級第一學期正值秋季,教材利用這一大好時機,把兒童帶進金色秋天的大自然中觀光,觀察動、植物的變化,欣賞秋天多彩的葉、美麗的樹、豐碩的果實,享受大自然帶給人們的快樂,豐收帶給人們的喜悅,使兒童由衷的熱愛大自然,愛幸福生活,懂得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第三單元“我們真棒”二年級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很快,他們的心理發(fā)展是開發(fā)的。由于他們的經歷很有限,內心時間不太復雜,做事、想問題都顯得純真、直率。這時候,引導他們初步懂得善待自己,善待老師、同學和伙伴,是極為重要的。教材選取富有童心的故事和事例,啟發(fā)兒童在現(xiàn)實生活中,正確地對待同學,多發(fā)現(xiàn)同學的優(yōu)點,學會贊美別人;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抓住機會發(fā)揚自己的長處;生活中遇到問題會自己解決。促使兒童心理活動和社會性的健康發(fā)展。
本冊三個單元共12個主題,落實了課標四個方面內容要求:
1、健康、安全地生活:
(1)秋天天氣涼了,要添加衣服;
(2)秋游出發(fā)前準備什么,出行安全,怎樣防止丟失和掉隊;
(3)學做小雛鷹,要勇敢,不嬌氣;
2、積極、愉快地生活:
(1)快樂的暑假生活,我的心愿;
(2)團團圓圓過中秋;
(3)做個“快樂鳥”變煩惱為快樂;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
(1)當好值日生、我是個小小保結員、讓我們的教室清潔又美麗;
(2)“好書大家看”同學間的親情;
(3)“團團圓圓過中秋”家人間的親情;
4、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秘的月亮”發(fā)揮觀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游戲”發(fā)揮想象力;
(3)制作“感謝卡”、“我的成長包”、“樹葉標本”等發(fā)揮動手動鬧的能力。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幾教材重難點。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討論、資料收集、現(xiàn)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等。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二
經過一年的學習,二年級兒童已經懂得了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學生已經學會了一些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并養(yǎng)成了一些好的行為習慣。初步掌握了兒童與自我、與社會、與自然的基礎知識和某些技能。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及時的整理反思。潛能生滯后的原因主要是沒有充分體驗生活,領悟生活。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活動型的綜合課程,教學要體現(xiàn)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
本冊教學內容分5個單元主題:自己拿主意、獻出我們的愛、我們去發(fā)現(xiàn)、你好,祖國媽媽、愉快的收獲。每個單元下設若干二級活動主題,有的二級主題下又分設了三級活動主題,各活動主題既相對獨立,又互相聯(lián)系,整體地為單元主題服務。每個單元內容結構呈樹狀分布。
各個單元的目標主要體現(xiàn)如下:
能初步分辯是非,能為解決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議,選擇生活和學習用品時有自己的判斷,不盲從。體驗幫助他人、給他人提供方便的快樂,有同情心,愿意幫助他人。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和其他科學常識。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能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動成果。
教學重點:
1、能分辨是非,能為解決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議。
2、樂于幫助他人。
3、學習用觀察、比較、小實驗等方法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
4、能用多種方法收集資料,并簡單的整理和應用。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優(yōu)秀的品格:
1、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2、自信、誠實、求上進。
1、認真學習《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把握課程的實質。
2、樹立開放的、綜合的課程觀。
3、樹立科學的學生觀,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
4、確立新的教學觀,教學方式服務于學習方式。
5、尊重學生的差異,進行開放性的、發(fā)展性的、鼓勵性的評價。
6、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科書,開拓性地尋找和使用教學資源。
周次內容。
第1周、我們的科學小組。
第2周、可愛的祖國。
第3周、國旗國旗真美麗。
第4周、敬禮、人民英雄
第5周、我在長大。
第6周、努力才會有收獲。
第7周、豐收會。
第8周、期末復習。
第9周、期末測評。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三
本班共有xx個學生,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全體學生都活潑可愛,品德優(yōu)良,有上進心,對學校生活充滿激情,對各科文化課學習非常投入。但由于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知識面窄,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身邊的人和事,開展積極有益的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
本冊教材分為四個單元,有如下幾個特點:
1、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置主題。
2、突出養(yǎng)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動性”和“做中學”
4、突出圖畫、圖片在呈現(xiàn)教材內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體現(xiàn)一定的開放性。
總目標:
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方面。
1、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xiāng)、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然、誠實、求上進。
(二)、行為與習慣方面。
1、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養(yǎng)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
3、樂于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4、保護環(huán)境,愛惜資源。
(三)、知識與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識。
3、了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
(四)、過程與方法方面。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1、充分體現(xiàn)教學的生活性,遵循兒童生活邏輯,以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lián)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和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體現(xiàn)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理念。
2、遵循教材開發(fā)性的特點,重視本課程面向兒童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教材擴展到家庭、社區(qū)及其他生活空間的方法,使其教學寓于生活。
3、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對兒童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實際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價值觀打下基礎。
4、積極鼓勵兒童直接參與主題活動,游戲和其它實踐活動,使兒童通過活動、動手動腦,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
5、珍視兒童的生活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與學生和平相處,以誠相待,使學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校生活。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四
以《品德與生活》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在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新的教學理念,實現(xiàn)了教材功能的轉變?;钣媒滩?,憑借教材中的范例、話題,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引領學生快樂地生活,快樂地學習知識。
本班共51人,男生23人,女生28人。通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能對勞動行為有所了解,能比較有興趣地參與到老師預設的實踐活動中來,但個別學生需要加強鍛煉和培養(yǎng)。
1、使教材成為與兒童進行對話、需要進行創(chuàng)造的文本。在本冊教材的扉頁上寫了“給小朋友的話”,一開始就與小朋友建立起一種“我——你”之間的對話關系。教材中留有許多空白利于對話中的兒童表達思想和感情以及創(chuàng)造活動。
(1)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為主,兼顧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來試試看、我不膽小、我不任性、我的好習慣等都是基于兒童日常聲的普通事件加工編排的。而課文生日快樂、快樂的國慶節(jié)、紅領巾的節(jié)日等則是根據非日常生活事件編排的,然而這些節(jié)日在時間上和生活中的紀念日接近,意在將這些非日常生活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事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注意學生生活圈的逐漸擴展。在品德與生活教材的編排上由一年級的兒童與自我、兒童與家庭擴展到二年級的兒童與集體、兒童與國家(快樂的國慶節(jié))另外在教材中兒童能感受到四季的變化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讓孩子的生活與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綜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強。
(3)注重和突出基礎性文明行為習慣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冊教材的第三單元“成長樂園”我來試試看、我不膽小、我不任性、我的好習慣就是為了注重和突出基礎性文明行為習慣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為培養(yǎng)兒童成為講文明、懂禮貌、有教養(yǎng)、會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礎。
(4)教材營造的文化是兒童文化,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活動性。
第一單元“生日快樂”,4個主題活動以“生日”為線索,引導兒童通過分享同伴生日的快樂、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的喜悅、回憶新中國誕生的艱辛、慶祝少先隊的誕生日,激發(fā)兒童珍愛生命、孝敬父母、熱愛祖國、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強做一名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使命感。
第二單元“走進秋天”,4個主題活動帶著兒童一起走進金秋,去感受景色之美,分享收獲之樂。孩子們在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嘗一嘗中,與秋天“零距離”地去認識自然、探究自然和科學的奧秘,讓兒童在活動和游戲中激發(fā)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人民、愛生活之情,是美麗的秋天留在兒童的手指間和心窩里。
第三單元“成長樂園”,4個主題活動以兒童的日常生活為主線,針對低年級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膽小、缺乏敢于嘗試的勇氣、任性、習慣不佳等方面問題,將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有機整和,通過一系列活動,提升兒童對問題的認識,形成初步的價值判斷能力,引導兒童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為習慣,幫助兒童享受到成長的快樂。
第四單元“金點子行動”,4個主題活動帶著學生走進聰明屋,打開思維的天窗,展開豐富的想象,在指導學生親歷一些初步的探究活動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去嘗試創(chuàng)造、美化生活。本單元旨在發(fā)展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欲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幫助兒童享受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的生活帶來的歡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xiàn)課程目標。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tài)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要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價值觀。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xiàn)的。為此,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chuàng)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fā)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教科書是一種“活性因子”,它應激活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lián)系,要把靜態(tài)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教學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fā)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qū)實際有機聯(lián)系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fā)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xiàn)實性和親近感。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空間不局限于學校和課堂,應創(chuàng)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為此,鼓勵教師積極地開發(fā)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品德課進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改進和加強品德教育,要增強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課標也以“培養(yǎng)品德良好的兒童”和“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目標?!镀返屡c生活》課的品德教育不是有關道德的知識或道德方面的觀念,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行為,引導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強化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訓練;加強情感教學,充分利用情感的推動作用,促進學生認知的內化和良好行為的形成;注重教材的螺旋重復,使學生在不斷深化、重復的教學過程中認知得到強化,良好行為習慣得到養(yǎng)成。
《品德與生活》課標明確提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評價”。評價應是人與人互動交流的過程,可以成為教師、學生甚至家長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評價本身也應具有教育意義,發(fā)揮教育功能,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評價的一部分,利用評價對學生的成就進行鼓勵,對不足提出改進的建議,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
1、加強活動目的性。每一項活動,從確定活動主題、選擇活動內容、采取的活動方法,乃至整個活動過程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而不是為活動而活動。準確地把握教材,從認知和行為兩方面,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2、加強師生信息互動。教學過程是師生間、學生間信息交流和相互溝通的過程。
3、加強學習活動與實踐活動的互動。結合班隊活動進行教學。低年級重在養(yǎng)成教育,任何一個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都不能離開反復的實踐,要注意對學生實踐活動的指導。要通過實踐強化和鞏固所學的內容。
4、充分利用教學掛圖、幻燈片、錄音機等教學手段達到最佳效果。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五
一年級的小學生,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shù)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shù)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于表面化,為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系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本冊教科書共5個單元,根據小學一年級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從適應小學生活的邏輯出發(fā),選擇與兒童生活關系密切、切實需要得內容,按照主題進行整合。重視生活情感的陶冶。讓兒童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情感。本教科書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chuàng)造。呈現(xiàn)形式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
第一單元“我愛我家”意在緊密聯(lián)系兒童的生活實際,調動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步步深入地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和個人衛(wèi)生習慣,有意識的把健康常識和飲食習慣有機的結合起來。
第二單元“美麗的春天”意在讓學生通過學習,重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雙手和大腦。在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感受愉悅,熱愛生活,做一個快樂成長的孩子。
第三單元“做文明小學生”本單元安排了“誰的朋友多”、“你真行”、“我們一起成長”三個主題活動,旨在進一步引導小朋友在集體生活中正確地與同學、朋友交往,學會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寬厚待人、關心幫助伙伴、熱愛班級體,從而感受積極愉快的快樂。
第四單元“我愛班集體”好奇是孩子的天性,面對大千世界,充滿新鮮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賞識他們的探索精神、訓練他們的積累知識方法等,是本單元的主要目標。第五單元“愉快的夏天”本單元通過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動植物生命的美麗、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偉大。讓他們在享受生命的快樂中,學會保護地球家園,珍愛有著美麗生命的動植物,學會對生命充滿感激,知道只有心中有愛,生命才會更美麗。
1、讓學生介紹父母在家做的飯菜,感受父母的辛勤哺育和無私關愛,感受家庭生活的和睦和溫馨。
2、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人有兩件寶:大腦和雙手,培養(yǎng)兒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
3、引導學生認識到朋友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養(yǎng)學生關心他人學習的好習慣和主動關心、幫助同學的態(tài)度。
4、通過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要動腦筋,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5、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和其他科學嘗試。
6、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升獲得的經驗和信息。
1、認真?zhèn)湔n,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jié)課。
2、爭取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努力創(chuàng)設適宜的活動環(huán)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地培養(yǎng)兒童的品德兒童的好奇心,引導兒童探索的欲望。
3、正確估計學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注意因材施教。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
4、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聯(lián)系本地區(qū)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xiàn)象等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突破性。
1、認真?zhèn)湔n,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jié)課。
2、按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采取跟蹤調查,聯(lián)系家長等措施,促進學生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5、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fā)實現(xiàn)學科內容的整合。
教材著眼于兒童現(xiàn)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fā),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6、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
教材突出生活指導意識,發(fā)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一方面通過現(xiàn)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chuàng)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fā)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yǎng)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7、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征的過程導向設計。
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fā)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里呈未分化狀態(tài)的整體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xiàn)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tài)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tǒng)整。
1、我為家庭添歡樂----------第一周。
2、主動做家務活----------第二周。
3、愛惜生活用品-------第三周。
4、媽媽的節(jié)日—————第四周。
5、春游—————第五周。
6、春天的活動—————第七六。
7、植樹節(jié)—————第七周。
8、國際勞動節(jié)—————第八周。
9、禮貌用語好奇妙—————第九周。
10、熱情待客文明做客--------第十周。
11、講文明守秩序—————第十一周。
12我是集體的一員—————第十二周。
13、團結友愛歡樂多—————第十三周。
14、快樂的兒童節(jié)—————第十四周。
15、夏天的生活—————第十五周。
16、夏天的動植物----------第十六周。
17、過一個愉快的暑假-------第十七周。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六
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后的進步和變化,并對三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級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平時嬌生慣養(yǎng),集體主義思想淡薄合作意識很差,法制觀念不強。另外,三年級的小學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還不穩(wěn)定,意志品質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相對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時,三年級的小學生一種責任感和自尊心逐漸產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應比過去做得更好,更認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課,抓住這個極好的時機,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不多,但模仿性較強,因此利用教材讓學生樹立榜樣意識。
1、能充分感受到經過一、二年級的學習生活后的進步和變化,并對三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充滿信心。
2、能感受和體驗到生活的溫暖,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際交往中誠實、不說謊,珍惜勞動成果,尊敬為社會服務的勞動者。
3、體驗自主活動、探索、發(fā)現(xiàn)的愉快,能有意識地用各種方法去獲得知識和經驗,發(fā)展動手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
1、準確地把握教材,從認知和行為兩方面,結合班隊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2、教學中,充分利用參考資料和書上的習題開拓創(chuàng)新。
3、充分利用電視教學手段達到最佳效果。
4、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踐,在實踐中學會為集體服務,以樹立集體榮譽感。
5、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6、加強道德行為的教育。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七
按照課程標準編寫的《品德與生活》教材(人教版),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xiàn)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范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本,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梁,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拐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
本冊教科書共有四個單元,根據小學二年級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從兒童經過一年級的過度,逐漸開始在更大的生活空間里嘗試獨立生活的需要出發(fā),設計主題單元。在單元的編排和組織上,教科書不強求體系的結構性和完備性,而是遵循兒童生活自身的邏輯,從兒童生活出發(fā),以時間推進過程中兒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邏輯”為線索,選擇知道的重心,設計主題單元。同時,本冊教科書還試圖以社會技能、探究過程和方法的指導作為編寫的暗線。
開展了解祖國的探究活動,加深學生對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增強學生對我們偉大祖國的熱愛,并激發(fā)熱愛生活之情。第三單元“金色的秋天”是繼一年級下冊“春天的歌”之后又一個反映季節(jié)變化的主題,引導學生感受、欣賞秋天的獨特魅力,初步領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第四單元“你·我·他”的教學肢體是群體生活中人際關系和個人與集體關系的指導,單元圍繞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這兩條軸線組織素材,指導學生正確地看待自我、寬容地對待他人,了解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性以及集體生活的基本原則。
這四個單元從兒童生活的學校、家庭、社區(qū)等主要空間出發(fā)并向祖國、世界延伸,在教學主題上分別側重重新課標所確立的生活的四個維度:健康安全(“難忘的假期”);愉快積極、負責人有愛心(“我是中國人”“你·我·他”);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金色的秋天”),并同時進行其他射干貨主題教育。
1、態(tài)度與情感。
體會快樂可以由自己創(chuàng)造,并愿意創(chuàng)造快樂。學會從不同的事件中認識每一天、每一件事的意義。能積極地預防、應對外出時可能出現(xiàn)的麻煩。珍愛生命,名隊災害膽大心細。能從成果的展示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收獲。能夠感受到過節(jié)的快樂和激動,增進親人間的感情。能積極加入到節(jié)日的活動中去,體會節(jié)日的色彩與樂趣。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了解自己的祖國,增進愛祖國的情感。感受并喜愛秋天的獨特魅力,愿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珍惜人們的勞動成果??陀^地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并悅納自己,樂意向別人展現(xiàn)自我。能真誠地與人相處,尊重他人的獨特價值。
2、行為和習慣。
會初步評價自己的生活。能發(fā)現(xiàn)并能自己設想外出活動是的麻煩,能處理常見的困難,并對處理方法進行評價。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防止災害的良好習慣。積極參加小組合作活動。養(yǎng)成從各種渠道收集資料的學習習慣,自覺遵守升國旗時的基本禮儀。積極參與實驗、觀賞等活動,學會簡單的技能。關心身邊的人和事,主動為別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選擇生活和學習物品時有自己的判斷,不盲從,能細心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并虛心向別人學習。
3、過程和方法。
在回顧自己的暑假生活中,學習自我評點,學習發(fā)現(xiàn)生活的意義。在模擬外出、面對災害的過程中,學會應對麻煩的方法,學會一定的防災方法。學習小組中與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類探究活動中學習提問題、探索問題及從多種途徑收集資料的方法,在與他人交流合作中學習表達自我的方法,在人際交往活動中學習贊賞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知識與技能。
了解外出、面對災害時可能面對的麻煩。能發(fā)現(xiàn)并理解不安全的情景。有一定的日程防災知識與能力。熟悉校園及居住環(huán)境中的消防通道。能以多種形式匯報自己的假期生活。了解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從不同途徑了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能描述秋天的特征、了解種子與果實的關系和種子成長的里程。懂得秋季的一些基本保健知識。具有初步的辨別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關技能。知道做人當自尊、自強、自愛、自立,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能初步意識到他人的情感,能設身處地地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知道集體生活的一些基本原怎,學會友好地和他人交往,初步掌握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嘗試運用這些方法妥善處理人際交往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
1、珍愛生命,名隊災害膽大心細。能從成果的展示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收獲。樂意向別人展現(xiàn)自我。
2、極參與實驗、觀賞等活動,學會簡單的技能。關心身邊的人和事,主動為別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學習小組中與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類探究活動中學習提問題、探索問題及從多種途徑收集資料的方法,在與他人交流合作中學習表達自我的方法,在人際交往活動中學習贊賞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1、極參與實驗、觀賞等活動,學會簡單的技能。關心身邊的人和事,主動為別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具有初步的辨別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關技能。
年級的小學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還不穩(wěn)定,意志品質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相對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時,二年級的小學生一種責任感和自尊心逐漸產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應比過去做得更好,更認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課,抓住這個極好的時機,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不多,但模仿性較強,因此利用教材讓學生樹立榜樣意識。
1、提高四個意識。
(1)目標意識:即活動的目的性。每一項活動,從確定活動主題、選擇活動內容、采取的活動方法,乃至整個活動過程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而不是為活動而活動。作為綜合性課程,每項活動的目標也是多重的,有的是顯性目標、有的是隱性目標。教師在完成顯性目標的同時,特別要注意蘊含在活動中的隱性目標。
(2)主體意識:兒童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以達到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改變學生圍著老師轉的局面。
(3)情感意識:以教師的真情實感調動學生的情感,注意通過學習活動挖掘兒童對生活的感受,豐富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形成對人、對事的正確態(tài)度。
(4)診斷意識:即注意對兒童課上生成性問題的指導,以及學生對學習的反饋。
2、做到四個尊重。
(1)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兒童對生活有自己的體驗,與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認識兒童本身的體驗、感受在他們認識生活,學習做人、做事過程中的重要意義。給學生體驗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對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成人的體驗代替兒童自己的體驗。
寬容的課堂學習氣氛,在選擇中提高認識。
教學活動中有意無意地傷害了兒童的自尊心。這點請老師們注意。
(4)尊重學生的個性。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要轉變觀念,由統(tǒng)一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關注每一個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
3、實現(xiàn)四個轉變。
(1)由過去的灌輸向積極地引導轉變。過去我們考慮比較多的是教什么?給學生什么?重在講道理。教師在備課和教學過程中考慮最多的是怎樣把要教的東西給學生講清楚?,F(xiàn)在應從重在講變?yōu)橹卦谝?,教師要研究學生的需求,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給予積極的引導。
(2)由問題的主考官向積極啟發(fā)轉變。過去教師在引導學生研討問題時,更多地是充當主考官的角色,即“我問你答”。現(xiàn)在我們更強調啟發(fā)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3)由課堂上的主宰者向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合作伙伴、朋友轉變。教師作為學習的參與者,要能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對于自己的過失和錯誤不加掩飾,與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各種問題。
(4)由道德行為的評判者向輔導者轉變。對一個事物、一種道德行為不是由教師來評對與錯,而是輔導學生通過比較、研討學著自己判斷。教師要樹立服務意識,為學生提供學習服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道德行為習慣。
4、體現(xiàn)四個互動。
(1)師生信息互動。教學過程是師生間、學生間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過程。這種交流不是單向的,即僅僅是教師對學生的傳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讓大家各抒己見,共同研討,相互啟發(fā)。當然,在這里,教師的引導作用十分重要,教師要善于通過生動而準確的語言表達,通過自己的眼神、手勢和表情向學生傳遞信息。同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兒童在研討中的閃光點和生成的問題,并給予積極的引導。
(2)教材內容與兒童的生活現(xiàn)實的互動。教材是范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啟發(fā)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來進行研討,不能完全撇開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開發(fā)教材外的、來自家長、學生、社會方方面面的資源。只有開發(fā)教育資源,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現(xiàn)實感,更貼近學生生活。
(3)學習活動與實踐活動的互動。低年級重在養(yǎng)成教育,任何一個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都不能離開反復的實踐,要注意對學生實踐活動的指導。要通過實踐強化和鞏固所學的內容。
(4)兒童個體的獨立學習與兒童間合作的互動。要發(fā)揮每個兒童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獨立完成一項任務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都有成就感;同時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在學習中發(fā)揮群體的智慧。對于低年級學生,到底能在多大范圍進行合作,怎樣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師們很好研究。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安排。
1預備周。
2《暑假中的一天》2課時。
3《暑假的一次外出》2課時。
4《假期安全真重要》2課時。
5《夸夸我的假期生活》2課時。
6國慶節(jié)放假。
7《中秋節(jié)》2課時。
8《國慶節(jié)》2課時。
9繼《國慶節(jié)》1課時。
機動1課時。
10《我愛您,祖國》2課時。
11《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2課時。
12《炎黃子孫》2課時。
13《我愛秋天》2課時。
14《我愛秋天》1課時。
機動1課時。
15《秋天的保健》1課時。
《送別秋天》1課時。
16我就是我》2課時。
17《你真棒》2課時。
18《如果我是他》2課時。
19《我們都是集體的一員》2課時。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八
一學期很快就要結束,回顧一學期所做的工作,現(xiàn)總結如下:
1、本學期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發(fā)展需要投放活動材料,根據主題進展需要設計了一些與主題有關的區(qū)域活動材料,做到有計劃有目的地投放,并及時增減活動材料。引導幼兒積極認真參與區(qū)域活動,滿足幼兒發(fā)展的需要。針對幼兒個別差異,興趣、能力投放了不同難度的活動材料。
2、在主題研習活動中,根據幼兒的興趣特點,我設計了我是中國人》和《我是故事大王》兩大主題,從孩子們積極參與程度可以看出,這是非常受孩子歡迎、適合孩子發(fā)展水平的主題活動?!段沂侵袊恕分黝}活動通過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引發(fā)出中國的名勝古跡,中國的鄰國,中國的發(fā)展歷史,中國的傳統(tǒng);中國的民族特色;中國之最等等。結合國慶節(jié)舉辦了“幼兒詩歌朗誦表演會”,主題結束開展了“我是中國人”知識競賽活動,活動讓孩子們變得更加大膽自信。家長也驚奇孩子們的巨大進步。在《我是故事大王》主題活動中孩子們每人都自己不同知識點的故事內容。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我們開展了學剪窗花、學京劇、畫國畫、了解書法、研究樂器等活動。通過學校開放日,孩子們的展示,獲得大家一致好評。在這兩個主題活動中,我們注重了根據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去探究研習,調動了孩子各種感官參與,強調孩子在現(xiàn)實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互動過程,從中滿足了孩子好奇心,孩子們在愉快的探索活動中快樂地收獲,經驗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運用。我們還充分利用了社會資源為主題順利進行提供了更多的幫助。
3、本學期加強了幼兒閱讀、寫字、講故事、算算式等各方面的培養(yǎng),提前做好進入一年級的銜接工作。為幼兒準備了:田字格本、數(shù)學練習本,組織幼兒早期閱讀、識字游戲、練習寫數(shù)字、做算術題等活動。開展了“故事大王”評比活動,每期評出一位獲勝者,并把獎狀張貼在“家園專欄”,幼兒的語言表達更加生動富有感情;講故事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本學期更加注重了和家長的溝通,及時全面地了解每位幼兒的思想變化,并給予及時的建議和意見,更多地組織了豐富多樣的家長聯(lián)誼活動,讓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如:“我是中國人”的詩歌表演;和“我是中國人”知識競賽活動;家長開放日;“幼兒才能的展示”;表演等。家長對班級工作支持度高,能積極參與班級的各項活動,主動要求多派任務,樂意為班級孩子多做貢獻。本學期還發(fā)放了班級電話聯(lián)系表,成立了班級家長委員會5名,家長委員會切實發(fā)揮了橋梁作用。有了家長的參與,我們本學期的教育教學活動真正做到了家校共育。
本學學期我班更加注重幼兒的身體健康,嚴格按照我校的衛(wèi)生制度作好常規(guī)工作,衛(wèi)生程序規(guī)范化;加強幼兒體能活動,增強幼兒的體質,對于有心理咨詢障礙的幼兒,有針對性進行輔導,幼兒在擁有健康體質的同時擁有健康的心理咨詢。幼兒能主動作好值日生工作;幼兒的出勤率一直較高。本學期還加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及安全衛(wèi)生教育,避免了幼兒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培養(yǎng)了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
不足之處:對幼兒的細致觀察不夠,今后我們將再接再厲,努力做得更好。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九
按照課程標準編寫的《品德與生活》教材(人教版),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xiàn)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范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本,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梁,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拐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后的進步和變化,并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級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平時嬌生慣養(yǎng),集體主義思想淡薄合作意識很差,法制觀念不強。另外,二年級的小學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還不穩(wěn)定,意志品質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相對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時,二年級的小學生一種責任感和自尊心逐漸產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應比過去做得更好,更認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課,抓住這個極好的時機,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不多,但模仿性較強,因此利用教材讓學生樹立榜樣意識。
三.全冊教學目標。
1、能充分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后的進步和變化,并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充滿信心。
2、能感受和體驗到生活的溫暖,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際交往中誠實、不說謊,珍惜勞動成果,尊敬為社會服務的勞動者。
3、體驗自主活動、探索、發(fā)現(xiàn)的愉快,能有意識地用各種方法去獲得知識和經驗,發(fā)展動手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
四、教學措施:
1.準確地把握教材,從認知和行為兩方面,結合班隊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2.教學中,充分利用參考資料和書上的習題開拓創(chuàng)新。3.充分利用電視教學手段達到最佳效果。
4.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踐,在實踐中學會為集體服務,以樹立集體榮譽感。
5、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6、充實教學內容,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fā)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qū)實際有機聯(lián)系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fā)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xiàn)實性和親近感。
6、加強道德行為的教育。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十
1、體驗自主籌劃、自主活動的愉快,能感受到自身的進步和變化,并初步開始計劃自身的生活和行動。
2、在班集體中能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意見,與同學合作,一起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并能通過動手做而獲得有關知識和經驗。
4、學會與季節(jié)變化想適應的簡單保健和平安常識,并在生活中運用。
1、健康、平安地生活——了解并運用簡單的健康、平安的生活常識,能區(qū)分好的和不好的生活習慣,并開始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要求自身。
2、愉快、積極地生活——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主籌劃、自主活動的樂趣;為自身的生長和進步感到自豪,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充溢信心和向往之情。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保護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關愛他人,了解常見的職業(yè),并對為自身生活服務的人充溢感激之情;了解作為二年級小同學的責任,并樂于去承當。
4、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對周圍的動植物、自然現(xiàn)象有好奇心,并能通過一些簡單的假設和驗證進行探索;能有創(chuàng)意地利用廢舊資料來豐富自身的生活和活動。
本冊教材內容以《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整》為依據,依照兒童生活的時間線索,七個單元都有各自的圖標、主題,有表示主題活動的畫面,還有貫穿全書的“東北虎”,提示活動要點。本冊教材由五個單元活動組成,每個單元包括若干主題活動:
單元一《學校就是我的家》。
主題一《嗨,你好》。
主題二《請跟我來》。
主題三《學校生活真愉快》。
單元二《早起》。
主題一《我的小秘密》。
主題二《早起一次》。
主題三《你早》。
單元三《開心游戲》。
主題一《開心十分鐘》。
主題二《玩的學問》。
主題三《好玩游戲自身編》。
單元四《搜集種子過冬天》。
主題一《神奇的種子》。
主題二《搜集種子》。
主題三《種子朋友》。
單元五《學會交流》。
主題一《猜謎競賽》。
主題二《無聲的扮演》。
主題三《挑戰(zhàn)一筆畫》。
主題四《感受他人的困難》。
單元六《下雪啦》。
主題一《玩雪》。
主題二《雪花雪花我問你》。
主題三《雪中生活》。
主題四《可愛的小雪花》。
單元七《迎新年》。
主題一《話說新年》。
主題二《新年的禮物》。
主題三《新年聯(lián)歡會》。
絕大多數(shù)同學活潑好動,好表示自身,愛聽老師褒揚。一學期的行為規(guī)范訓練,同學已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習慣。課間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衛(wèi)生,不亂扔紙屑,按時完成作業(yè),上課時不守紀律、做小動作的人少了,知道要為集體爭光,集體榮譽感非常強。由于是獨生子女,許多小朋友在家里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有的雖然獨立意識強,個性也很強,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會交往雖積極主動,但卻不善于共處,缺少團結協(xié)作精神。今后,行為規(guī)范訓練還需加強,反復抓,抓反復,使同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1、以密切聯(lián)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
2、課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qū)和其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lián)結中彈性地延展;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chuàng)意與表示。
3、讓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略
經過一年半的學習,同學能感受到經過二年級上學期的學習生活后的進步和變化,并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隨著對《品德與生活》這門課程了解的加深,同學的學習熱情不時高漲,他們已開始運用討論、觀察、調查、實驗等多種方式去學習而且我班同學41人,男生比女生多15人,好動的同學較多,教材以圖畫的形式出現(xiàn)更可以開展的活動、游戲和其活動的過程,同學活動的興趣被引發(fā)出來,同學通過自身的活動而非教師給予的現(xiàn)成結論去獲得知識。但是,可能由于地區(qū)的差別,本地同學的生活與教材反映的不盡相同,以和教材中的活動性較強,由于同學學習環(huán)境和條件的限制,個別同學對課文內容理解不夠透切,這有待今后教學中揚長避短,讓每個同學都得到全面發(fā)展。
1、我愛我的班集體——本單元設計了“集體生活真愉快”“班集體真溫暖”“人人有優(yōu)點,合作力量大”“我為集體添光彩”四個主題活動,目的是引導同學在一年多集體生活的基礎上,通過體驗老師、同學間的互相關心、互相協(xié)助,能夠進一步意識和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力量,體驗到一起生活的愉快;同時通過開展為集體做好事、為班級做貢獻的活動,培養(yǎng)同學的集體主義精神、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
2、我們的動物朋友——本單元設計了“我最喜歡的動物”“可愛的小動物”和“我們的好朋友”三個主題活動。以引導同學注意通過實際的調查、訪問、飼養(yǎng)等活動發(fā)展保護動物的情感和對生命的珍愛,并由此樹立動物是人類好朋友的觀念,初步形成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愛心和責任心。
3、紙和環(huán)?!締卧獓@紙的問題設計了“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紙從哪里來”“維護森林,節(jié)約用紙”三個主題活動,以協(xié)助同學初步了解紙的來源,了解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單元從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影子的探索開始,引導同學獲得有關影子的知識,探索和認識光的一般特性,激發(fā)同學對光的濃厚好奇心和探索興趣。
5、我們都有一個家——本單元設計了“好大的一個家”“好壯麗的一個家”和“我們的家在哪里”三個主題活動,目的是引導同學了解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祖國主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績,了解有關長江、黃河的基本知識,并為此而感到自豪。
1、能夠認識自身的優(yōu)點和短處,并能了解班上同學的特點,對自身充溢信心,與同學團結友愛。
2、初步形成集體意識,在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力量的同時,認識到自身作為集體一員的責任,從而主動地用實際行動為集體增光。
3、了解關于中國的基本知識,知道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并為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4、能注意到身邊發(fā)生的自然現(xiàn)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愿意用各種方法去學習和探索,在獲得有益的知識和經驗的同時,提高活動技能和能力。
第一周集體生活真愉快。
1、體驗集體生活的愉快。
2、能夠與老師、同學一起學習、勞動、游戲,相處和睦;積極參與集體活動。
3、懂得集體生活的規(guī)則和交往的相關知識。
4、掌握同學之間解決矛盾抵觸的方法,介紹自身和好朋友的方法與能力。
第二周班集體真溫暖。
1、感受同學之間互相協(xié)助、互相關心的真情。
2、養(yǎng)成與同學團結友愛,互相協(xié)助的好習慣。
3、認識到集體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他人的協(xié)助,也要協(xié)助他人。
4、掌握交流集體生活感受的技能;協(xié)助同學的相關技能。
第三周人人有優(yōu)點,合作力量大。
1、感受團結、合作的愉快;體驗到合作的力量大。
2、能與同學團結合作,一起做事。
3、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短處,各人有特點,能力各不同。
4、掌握要他人了解自身的方法;合作的技能和方法。
第四周我為集體添光彩。
1、體會每個人的言行都會對集體榮譽發(fā)生影響;形成對集體的責任感。
2、認識到集體中每個人的表示都會影響到整個集體;能用實際行動為集體爭光彩。
3、認識到集體的進步需要大家一起爭取。
第五周我最喜歡的動物。
1、喜歡動物、關愛動物的情感。
2、珍愛生命,維護動物。
3、了解一些動物的基本常識。
4、知道動物能維持生態(tài)平衡,發(fā)展初步的生態(tài)意識。
第六周可愛的小動物。
1、有愛心并精心飼養(yǎng)小動物,關愛小生命。
2、初步學會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3、了解動物的特性,能正確喂養(yǎng)小動物,防止受到動物的傷害。
4、培養(yǎng)觀察能力,學寫飼養(yǎng)日記,掌握飼養(yǎng)某種小動物的技巧。
第七周我們的好朋友。
1、不傷害動物,自覺維護動物。
2、珍愛生命,拒絕吃國家維護的動物,并學習努力勸阻他人的不良行為。
3、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yōu)槿祟愖鞒鲐暙I。
4、能做一些力所能和的維護動物的事情。
第八周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
1、感受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初步培養(yǎng)同學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紙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第九周紙從哪里來。
1、體驗維護環(huán)境的重要意義,形成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2、初步養(yǎng)成節(jié)約用紙的良好習慣。
3、理解保護樹木對維護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作用。
4、掌握調查、收集資料、數(shù)據統(tǒng)計等方法和技能。
第十周維護森林,節(jié)約用紙。
1、體驗參與節(jié)約用紙、維護環(huán)境實踐活動的樂趣,培養(yǎng)維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的意識。
2、熱愛自然,維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提高環(huán)保的自覺意識。
3、了解學校和社區(qū)維護環(huán)境的具體措施。
4、了解再生紙的制作過程。
第十一周影子的探索。
1、對光有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
2、會自身布置時間,堅持、主動地完成活動。
3、能在生活中正確利用影子。
4、探索影子的特點和光與影子的密切關系。
第十二周我們來造彩虹。
1、對光的色彩有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興趣。
2、堅持不懈、不怕失敗進行探索的科學精神。
3、認識太陽的七種顏色。
4、學習一些制造彩虹的方法。
第十三周太陽光的利用。
1、積極嘗試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太陽光。
2、學習防止光的傷害,學會維護自身。
3、知道可以利用光豐富自身的生活,為人類的生活服務。
4、了解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十四周好大的一個家。
1、感受到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感受我國民族文化我豐富多彩。
2、初步形成尊重和團結少數(shù)民族的意識和行為,學會尊重不同的文化。
3、知道我國共有56個民族;初步了解少數(shù)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
4、了解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我國最南端與最北端城市的氣溫變化,東西兩端城市相距較遠等相關地理知識。
第十五周好壯麗的一個家。
1、感受我國山河的壯美秀麗,體驗家鄉(xiāng)生活的愉快與幸福。
2、愛自身生活的地方,愛祖國的山河。
3、初步了解黃河和長江流域的一些名勝古跡,了解自身生活的地方。
4、了解長江和黃河的發(fā)源地和入口;知道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跡并對其有一定的了解。
第十六周我們的家在哪里。
1、初步理解世界是我們更大的家,地球是人類一起的大家園。
2、與少數(shù)民族小朋友和外國小朋友和睦相處。
3、學習與外國小朋友交往的禮儀。
4、了解中國的地理位置、相鄰國家等簡單地理知識。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希望能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充沛發(fā)揮同學的主體精神。使他們能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和對待各種社會現(xiàn)象;用學過的理論指導自身的行為,能夠明辨是非,使同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風氣,對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問題有積極探索的興趣,喜歡動手動腦,想方法解決問題。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十一
教材分析:《品德與生活》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yǎng)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本課程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三個基本特征。課程呈現(xiàn)的形態(tài)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xiàn)?;顒邮墙毯蛯W共同的中介。二年級上冊編排四個單元,共16課主題活動,每周上兩課時,共計28課時,其余課時留給學校安排本課程或其他有關的教學活動。
學生分析:二年級學生絕大部分有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活潑開朗,積極學習,與同學、老師友好交往,愉快地玩、高興地學,做事有了一定的責任心,認真、有耐心,與同伴相處,學會關心和幫助,對自然、學習生活有一定的興趣,樂于探究,所有這些都是好的表現(xiàn)和開端,本學期將圍繞教學目標,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努力達到目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讓學生健康安全地生活。適應并喜歡學校生活,有自我保護意識,有料理自己的能力,按時作息,做事用心,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勞動習慣。
2、讓學生愉快積極地生活,培養(yǎng)學生開朗的性格,使他們喜歡和同學、老師交往,高興地學、愉快地玩,使學生有應付挑戰(zhàn)的勇氣,能在成人的幫助下控制和調整自已的情緒,能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親近大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
3、教育學生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讓他們做自己能做的事,培養(yǎng)他們做事認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使學生能與同伴友好相處,關心他人,有愛心,維護集體榮譽,認識規(guī)則和紀律的重要,能遵守社會規(guī)范。
4、培養(yǎng)學生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對自然現(xiàn)象或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的興趣,養(yǎng)成探究的習慣、學習探究的方法,學會動腦、動手、動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知識、積累經驗。
讓他們做自己能做的事,培養(yǎng)他們做事認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使學生能與同伴友好相處,關心他人,有愛心,維護集體榮譽,認識規(guī)則和紀律的重要。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十二
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著重對學生進行最基礎的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為習慣要求與于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有:第一單元(第1~4課)學做文明人;第二單元(第5~8課)春姐姐的腳步;第三單元(第9~12課)我的興趣愛好;第四單元(第13~16課)我長大了。
1、愛護家庭和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
2、能在成人的幫助下控制下和控制調整自己的情緒。
3、愿意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4、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愿意想辦法解決。
5、能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主動做家務,樂于幫助他人。
6、懂禮貌,守秩序,行為文明。
7、初步認識規(guī)律的作用,遵守學校紀律。
8、對自然現(xiàn)象或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的興趣。
重點、難點:懂禮貌,守秩序,行為文明。
1、了解天氣、季節(jié)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學會照顧自己。
2、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
3、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愿意想辦法解決。
4、愛護花草樹木。
5、知道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和資源,關心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
6、為保護周圍的環(huán)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態(tài)意識。
7、會正確使用簡單的工具。
8、學習用觀察、比較、小實驗等方法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
9、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重點、難點: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1、按時作息,做事用心。
2、熱愛勞動,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
4、能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優(yōu)點與長處。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并為此而高興。
6、有勇氣嘗試富于挑戰(zhàn)性的活動,不怕苦,不怕難,不膽怯。
7、有好奇心,喜歡提問。
8、能用多種方法收集資料,并進行簡單地整理和運用。
9、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重點、難點: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并為此而高興。
1、熱愛勞動,具有料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2、在學校里情緒安定,心情愉快。
3、能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優(yōu)點與長處。
4、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并為此而高興。
5、心中有榜樣,并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6、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愿意想辦法解決。
7、能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主動做家務勞動。樂于幫助別人,特別是老人和殘疾人。
8、能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動成果。
重點、難點:心中有榜樣,并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周次
課 題
課外結合的主要德育活動
1、 結合各門學科滲透思想教育
2、 結合班隊活動開展系列德育活動,明辨是非。
3、 結合晨會、夕會貫徹落實《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
4、 結合家庭、社會教育,讓學生在生活中擺正行為。
1家里來了客
2我隨爸爸去做客
3我跟媽媽看演出
4我會打電話 看電視
5春天在哪里
6春天的種植
7我和春天一起玩
8我心中的春天
9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10游戲快樂多
11我與小動物
12我最愛讀的書
13做事不拖拉
14我會安排一天的生活
15成長記錄袋
16更上一層樓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十三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實施課程改革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重點,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使他們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
1、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置主題。教材從學生的生活邏輯出發(fā),選擇與學生生活關系緊密、切實需要的內容,按照一定的時空順序整合起來,引導他們綜合地學習和思考。在立足于學生現(xiàn)實生活經驗的同時,出適當關注他們對未來生活的需求。
2、突出養(yǎng)成教育的要求。通過持為指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重視生態(tài)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為促使他們成長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的公民打下基礎。
3、突出“活動性”和“做中學”的特點。通過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編寫范例,設計思考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為廣闊的自主學習和實踐的空間。
4、突出圖畫、圖片在呈現(xiàn)教材內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強調圖文并茂,以圖為主,采用兒童的語言和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讀性、啟發(fā)性和指導性。
1、情感與態(tài)度:
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xiāng)、家祖國。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自信、誠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
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養(yǎng)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樂于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保護環(huán)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呼勞動技能。初步了解自然、社會常識。了解有并祖國的初步知識。
4、過程與方法:
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guī)定制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中學習。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fā)展、經驗的積。
累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xù)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lián)系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fā)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yǎng)。
5、以直接學習為主,并逐漸向間接學習過渡的多種學習方法相結合,引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6、重視學生良好品德行為的形成,對于點點滴滴進步時時給予關注。教給學生各種學習的方法,如課堂內各種形式的討論,使學生有機會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在成人指導下,進行多種渠道的資料調查。在授課過程中,讓學生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講故事,用故事情節(jié)或主人翁的形象感染、教育他人。
周次內容。
第一、二周《我背上了新書包》。
第三周《我們的校園》。
第四周《新朋友新伙伴》。
第五周《校園鈴聲》。
第六、七周《平安回家》。
第八周《我們的國慶節(jié)》。
第九周《祖國媽媽在我心中》。
第十一周《和鐘姐姐交朋友》。
第十二周《我很整潔》。
第十三周《我會好好地吃》。
第十四、五周《我自己會整理》。
第十六周《看我多精神》。
第十七周《新年好》。
第十八周《歡歡喜喜過春節(jié)》。
第十九周《我家大團圓》。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十四
向學生傳授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訓練學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
按照課程標準編寫的《品德與生活》教材,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xiàn)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范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本,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梁,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拐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
(一)目標的多維性。
本課程為綜合課程,教材中每一課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標,要改變過去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忽略能力、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培養(yǎng)的傾向,全面、整體地實現(xiàn)課程目標,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顯性目標,還要關注貫穿于整個課程之中的隱性目標。
(二)活動的有效性。
3、教材的每一項活動都直接指向教學目標,是為學生實現(xiàn)教學目標去經歷、體驗而設計的,不是為活動而活動,為了體現(xiàn)活動的有效性,在教學中要明確每個活動的目的,要讓全體學生真正走進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學生的主體性。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要改變過去“我講你聽”,“我問你答”,學生圍著老師轉的局面。教學中要真正尊重學生、依靠學生,依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考慮其興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調動他們內在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以達到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
(四)教師的指導性。
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發(fā)展是本課程堅持的方向,也是任課教師的職責,兒童作為發(fā)展中的人,他們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導的需要。只有在教師引導下,兒童才能不斷發(fā)展和提高,教學中該導的不導,放任自流,不是課改的方向,教學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師應注意對兒童課上生存的問題進行篩選,對學習的反饋進行指導,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
(五)評價的發(fā)展性。
“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的評價理念。本課程的評價不帶有甄別和選拔的性質,它的根本目的是“激勵每個兒童的發(fā)展,促進課程的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提高專業(yè)能力”,本冊第一單元設計了“成長包”體現(xiàn)了新的評價觀,新的評價方式,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成長包”的作用,運用“成長包”的形式開展評價,使評價從僅僅關注結果轉變到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讓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自身價值;使學生由評價的對象轉變?yōu)榧仁窃u價的對象又是評價的主體,給每個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通過評價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促使每個兒童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
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后的進步和變化,并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級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平時嬌生慣養(yǎng),集體主義思想淡薄合作意識很差,法制觀念不強。另外,二年級的小學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還不穩(wěn)定,意志品質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相對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時,二年級的小學生一種責任感和自尊心逐漸產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應比過去做得更好,更認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課,抓住這個極好的時機,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不多,但模仿性較強,因此利用教材讓學生樹立榜樣意識。
1、能充分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后的進步和變化,并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充滿信心。
2、能感受和體驗到生活的溫暖,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際交往中誠實、不說謊,珍惜勞動成果,尊敬為社會服務的勞動者。
3、體驗自主活動、探索、發(fā)現(xiàn)的愉快,能有意識地用各種方法去獲得知識和經驗,發(fā)展動手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
針對低年級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膽小、缺乏敢于嘗試的勇氣、任性、習慣不佳等方面問題,將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有機整和,通過一系列活動,提升兒童對問題的認識,形成初步的價值判斷能力,引導兒童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為習慣,幫助兒童享受到成長的快樂。了解天氣、季節(jié)變化對生活的影響,知道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危險知道最基本的緊急求助和自救辦法。通過學習,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能描述家鄉(xiāng)的大致方位,關心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親身感受身邊環(huán)境對自己生活的影響,節(jié)約水、電、紙張等資源,為保護周圍環(huán)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態(tài)意識。
1、準確地把握教材,從認知和行為兩方面,結合班隊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2、教學中,充分利用參考資料和書上的習題開拓創(chuàng)新。
3、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踐,在實踐中學會為集體服務,以樹立集體榮譽感。
4、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5、充實教學內容,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fā)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實際有機聯(lián)系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fā)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xiàn)實性和親近感。
6、加強道德行為的教育。
第一單元開開心心每一天8課時。
第二單元讓我的身體更棒8課時。
第三單元我會照顧自己8課時。
第四單元我生活的地方8課時。
第五單元我愛綠樹,我愛藍天8課時。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十五
本班共有39名學生,活潑可愛,自尊心很強。關心集體。團結同學,個個都積極上進。大多數(shù)學生講文明,懂禮貌;學習上認真,能及時完成各項作業(yè);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懂得勤儉節(jié)約。
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著重對學生進行最基礎的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為習慣要求與于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有:第一單元(第1~4課)我在集體中成長;第二單元(第5~8課)金色的秋天;第三單元(第9~12課)我們真棒。
1、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于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2、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說邊想,幫助學生理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
4、結合紅星兒童團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課堂教學中。
1、結合各門學科滲透思想教育
2、結合班隊活動開展系列德育活動,明辨是非。
3、結合晨會、夕會貫徹落實《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
4、結合家庭、社會教育,讓學生在生活中擺正行為。
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十六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yǎng)品德良好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本課程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lián)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fā)展中生活。
2、開放性。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課程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其課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qū)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其時間可以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lián)結中彈性地延展;其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chuàng)意與表現(xiàn)。
3、活動性。本課程的呈現(xiàn)形態(tài)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xiàn)?;顒邮墙膛c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構建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品德與生活》課程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用三條戰(zhàn)線和四個方面組成課程的基本框架,并據此確定課程的目標、內容標準和評價指標。本冊編排了四個單元,共16課主題活動,約28課時,每周上兩課時。其余課時各校自己安排。
本班共有57人,通過一學年的學校生活,學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能做到關心集體,熱愛學校。但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控能力差,堅持性短,所以我們老師要多指導、多教育、多開展活動,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對自然現(xiàn)象或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的興趣。讓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
1、以“生日”為線索,引導學生通過分享同伴生日的快樂、歡慶祖國生日的喜悅,回憶新中國誕生的艱辛,激發(fā)小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祖國;孝敬自己父母,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強做一個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使命感。
2、知道秋天是金色的季節(jié),豐收的季節(jié),帶著兒童一起《走進秋天》,去感受山川之美,分享收獲之樂。讓兒童在生活和游戲中激發(fā)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人民之情,探索自然和科學的奧秘,使美麗的起留在兒童的手指間和心窩里。
3、以兒童生活為主線,把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為規(guī)范教育有機整合,使學生在與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的交互作用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自己的經驗,逐步加深對自己,對他人的認識,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發(fā)展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和動手能力,讓兒童能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探究或解決問題,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過程中充分地展現(xiàn)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創(chuàng)造帶來的歡樂。
1、教師要認真學習新的課程理論,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文件,學習《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
2、 教師要樹立新的教育教學觀念:
(1)兒童觀。教師要珍視兒童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兒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發(fā)展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教師應當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
(2)教師觀。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閮和顒拥闹笇д?、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chuàng)造適宜的活動環(huán)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地培養(yǎng)兒童的品德和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fā)兒童探索的欲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成長。
(3)教材觀。本課程的教科書主要不是作為知識的載體來供教師講授的,它是教師引發(fā)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聯(lián)系本地區(qū)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xiàn)象等吸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945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