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原文及翻譯古詩文網(wǎng)(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5 06:41:12
馬說原文及翻譯古詩文網(wǎng)(四篇)
時間:2023-03-25 06:41:12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馬說原文及翻譯古詩文網(wǎng)篇一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祗辱一作:只)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伯樂:孫陽。春秋時人,擅長相(xiàng)馬(現(xiàn)指能夠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

2、千里馬:原指善跑的駿馬,可以日行千里?,F(xiàn)在常用來比喻人才;特指有才華的人。

3、而:表轉(zhuǎn)折??墒牵?。

4、故雖有名馬: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故:因此。雖:即使。名:名貴的。

5、祗辱于奴隸人之手:也只能在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沒)。祗(zhǐ):只是。奴隸人:古代也指仆役,這里指喂馬的人。

辱:這里指受屈辱而埋沒才能。

6、駢(pián)死于槽(cáo)櫪(lì)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駢,兩馬并駕。駢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櫪: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為馬廄。

7、不以千里稱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馬的千里之能被埋沒。以:用。稱:出名。

8、馬之千里者:之,定語后置的標志。

9、一食:吃一頓。食,吃。

10、或:有時。

11、盡(1):全,這里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

12、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糧食。

13、石(仍讀“shí”),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一石約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14、食馬者:食,通“飼”,喂。

15、其:指千里馬,代詞。

16、是:這樣,指示代詞。

17、雖:雖然(與前面的雖不一樣,這里指雖然)

18、能:本領。

19、足:足夠。

20、才:才能。

21、美:美好的素質(zhì)。

22、外見(xiàn):表現(xiàn)在外面。見:通“現(xiàn)”,表現(xiàn);顯現(xiàn)。

23、且:猶,尚且。

24、欲:想要。

25、等:等同,一樣。

26、不可得:不能夠得到。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27、安:怎么,哪里,疑問代詞。

28、求:要求。

29、策之:驅(qū)使它。策:馬鞭,引申為鞭打,這里指鞭策,駕馭。之:代詞,指千里馬。

30、以其道: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確的方法。

31、食之:食,通“飼”,喂。

32、盡其材:竭盡它的才能。這里指喂飽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材:通“才”,才能。盡(2):竭盡,發(fā)揮出。

33、鳴:馬嘶。

34、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

35、執(zhí):拿。

36、策:馬鞭。

37、臨:面對。

38、嗚呼:表示驚嘆,相當于“唉”。

39、其(1):難道,表反問語氣。

40、其(2):大概,表推測語氣。

41、邪:通“耶”,表示疑問的語氣詞,意為“嗎”

42、知:懂得,了解,認識。

世上(先)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經(jīng)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喂養(yǎng)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現(xiàn)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喂養(yǎng)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韓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時也是對宋代作家極有影響的詩人。人們對他的“以文為詩”(把詩歌寫得散文化)談得比較多,卻很少注意他那更為突出的“以詩為文”的特點。

所謂“以詩為文”,是指用具有詩的情調(diào)、韻味等特色來寫散文,即是說把散文給詩化了(但這并不等于從西方引進的新文體“散文詩”)。我們說把散文詩化,或者說把散文寫得很帶詩意,并不限于寫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qū)θ宋镞M行典型塑造和對事態(tài)進行藝術描繪;而是也可以用詩的情調(diào)、韻味來寫說理文或評論文。韓愈的散文特點之一就在這里。

據(jù)說伯樂姓孫名陽,是春秋時代秦國人,會給馬看相,善于識別什么是千里馬。這原是《戰(zhàn)國策·楚策》中一個名叫汗明的人對春申君黃歇講的一個故事里的人物。這故事可能是古代傳說,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藝術虛構手法創(chuàng)造出來的寓言。伯樂的典故曾幾次被韓愈引用(見他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由于韓愈本人命運的坎坷,對伯樂能識別千里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論,還是他的這篇《馬說》寫得最好,讀者也最愛讀,因為這篇文章寫得太像一首詩了。

詩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訴諸形象思維,它的創(chuàng)作手法也常以比興為主。當然,一首好詩總要比散文寫得更加含蓄曲折,余味無窮。而從常識論,一篇說理散文,基本上總是以邏輯思維為主的,韓愈的《馬說》肯定是一篇說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并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更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全篇幾乎始終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只擺出活生生的事實卻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這已經(jīng)可以說是詩的寫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不可缺少的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xiàn)出抒情詩應有的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盡管我們讀起來是一篇散文,但仔細品評,卻儼然是一首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的抒情詩。這種“以詩為文”的本領,始自西漢的司馬遷(誰也不曾承認過司馬遷是詩人),到了韓愈、柳宗元,乃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至宋代的歐陽修、蘇軾(尤其是歐陽修)而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是我們研究中國文學史和學習古典散文應該注意的新課題。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笨蛇@個命題本身就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jīng)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后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過去有人就認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我們并不否認,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他這句話是錯誤的。但把它作為詩的語言,它卻是發(fā)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萬千的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實在太少了。于是作者緊接著在下文從正面點明主旨,一瀉無余地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于“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一般水平的牧馬人,而是“祇辱于奴隸人之手”,受盡了無知小人的腌氣。更令人悲憤的是這些寶馬竟然成雙作對地一群群死于槽櫪之間,其遭遇之不幸、結局之慘痛真非筆墨所能形容。當然,結果更是死不瞑目,誰也不把這些有價值的神駿稱為千里馬,它們的死也自然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這句話,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它們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已相當透徹;而實際上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還沒有盡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內(nèi)涵則甚為豐富,其實倒是含蓄不盡的(說他寫得婉約,或許讀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確實沒有把話說盡)。這真是抒情詩的寫法了。

作者著力刻畫“食(飼)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郁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chuàng)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英雄無用武之地;或雖欲一展所長而有力無處使,甚至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這樣,它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又怎么能實現(xiàn)它日行千里的特異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不僅如此像這樣連“常馬”都比不上的千里馬,由于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極度的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無辜地痛打一頓(“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當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骨子里卻蘊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tǒng)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里,作者似乎還覺得不夠解渴,于是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這不僅使文章更生動深刻,也表現(xiàn)出作者的感情更為憤激了。作者并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有眼無珠,反而讓他面對著這匹千里馬不懂裝懂,發(fā)出了仿佛悲天憫人般的慨嘆:“天下無馬!”意思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自以為不錯的,他并非不想選拔人才,并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既無處可尋覓,也無地可安插:“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毛病,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踐得不成樣子的千里馬,卻對它發(fā)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駑駘之輩。這不僅是絕妙的諷刺,而且也是極其嚴峻猛厲的誅心之論。文章寫至此已經(jīng)水到渠成,作者這才站出來點題,用“嗚呼”以下三句作結,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對矛盾(“無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馬”則是后天人為的犯罪)尖銳地擺出來形成一個高潮,極盡沉郁頓挫之致。

典故: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于鑒別馬匹優(yōu)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于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干脆稱他為伯樂,延續(xù)到現(xiàn)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托,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連素以盛產(chǎn)名馬的燕趙一帶,都仔細尋訪,辛苦倍至,還是沒發(fā)現(xiàn)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么。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鼻Ю锺R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鐘石磐,直上云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么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zhàn)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喂養(yǎng)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喂養(yǎng),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p>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

伯樂是古代有名的相馬(鑒別馬的好壞)專家。當他年老的時候,他的兒子很想將這項專門技能繼承下來,以免失傳。于是他把伯樂寫的《相馬經(jīng)》讀得爛熟?!断囫R經(jīng)》上描寫千里馬的外形是“額頭隆起,雙眼突出,蹄子好像壘起的酒藥餅。”他就依照這一條,拿著經(jīng)文出去“相馬”了。

伯樂的兒子把所見到事物的外形和《相馬經(jīng)》上描繪的圖形一一對照,結果找到了一只很大的蛤蟆。他興沖沖地跑回家報告父親,說:“總算找到好馬了,額頭和雙眼同書上說的差不多,就是蹄子的形狀和書上寫的有區(qū)別。”

伯樂聽了,只好哭笑不得地對這個好心而不聰明的獨生子說;“你倒是找到了一匹好馬,只是它太喜歡跳,你可駕馭不了??!”

正是,世有伯樂才得千里馬。如果千里馬沒能遇見“伯樂”,終究會被埋沒。

馬說原文及翻譯古詩文網(wǎng)篇二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祗同:衹)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馬者通:飼馬者)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世上先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經(jīng)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雖然有名貴的馬,也只能辱沒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喂養(yǎng)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現(xiàn)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喂養(yǎng)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伯樂:孫陽。春秋時人,擅長相(xiàng)馬(現(xiàn)指能夠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

千里馬:原指善跑的駿馬,可以日行千里?,F(xiàn)在常用來比喻人才;特指有才華的人。

而:表轉(zhuǎn)折??墒牵?。

故雖有名馬:所以雖然有名貴的馬。故:因此。雖:雖然。名:名貴的。

祗辱于奴隸人之手:也只能在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沒)。祗(zhǐ):同“衹”,只,僅。

奴隸人:古代也指仆役,這里指喂馬的人。

辱:這里指受屈辱而埋沒才能。

駢(pián)死于槽(cáo)櫪(lì)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駢,兩馬并駕。

駢死:并列而死。于:在。

槽櫪: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為馬廄。

不以千里稱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馬的千里之能被埋沒。以:用。稱:出名。

馬之千里者:之,定語后置的標志。

一食:吃一頓。食,吃。

或:有時。

盡全,這里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糧食。

石(dàn),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一石約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食馬者:食,通“飼”,喂。

其:指千里馬,代詞。

是:這樣,指示代詞。

雖:雖然。

能:本領。

足:足夠。

才:才能。

美:美好的素質(zhì)。

外見(xiàn):表現(xiàn)在外面。見:通“現(xiàn)”,表現(xiàn);顯現(xiàn)。

且:猶,尚且。

欲:想要。

等:等同,一樣。

不可得:不能夠得到。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安:怎么,哪里,疑問代詞。

求:要求。

策之:驅(qū)使它。策:馬鞭,引申為鞭打,這里指鞭策,駕馭。之:代詞,指千里馬。

以其道: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確的方法。

食之:食,通“飼”,喂。

盡其材:竭盡它的才能。這里指喂飽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材:通“才”,才能。盡(2):竭盡,發(fā)揮出。

鳴:馬嘶。

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

執(zhí):拿。

策:馬鞭。

臨:面對。

嗚呼:表示驚嘆,相當于“唉”。

其(1):難道,表反問語氣。

其(2):大概,表推測語氣。

邪:通“耶”,表示疑問的語氣詞,意為“嗎”

知:懂得,了解,認識。

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樂比喻為知人善任的賢君,把千里馬比喻為未被發(fā)現(xiàn)的真正人才,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對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和摧殘人才的社會現(xiàn)象進行了抨擊。作者希望統(tǒng)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fā)揮才能。

思想感情(中心主旨)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之情和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訴。

1 本文的中心論點(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系)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領起全文作用)

2千里馬的悲慘遭遇是: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3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5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xiàn)(對千里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對“食馬者”的無知發(fā)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現(xiàn)“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嘆息(統(tǒng)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8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運用設問句表達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9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由此我們可想到《馬說》的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p>

10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征(千里馬有異于常馬的特征)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1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的句子(懷才不遇的人發(fā)的感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2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系的語句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13文章最能表現(xiàn)統(tǒng)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句子是: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4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5結合全文,談談成為“千里馬”的必要條件是什么:一、要具有良好的資質(zhì)或才能;二、后天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精神;三、要能遇到善于識別人才的伯樂。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祖籍昌黎郡”,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秘書郎韓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遷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為“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并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并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后人具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馬說原文及翻譯古詩文網(wǎng)篇三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于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盡粟(sù)一石(dàn)。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馬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說文體,原為韓愈所作《韓愈文選》中《雜說》的第四篇,“馬說”這個標題為后人所加。此文作于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公元795—800)。“說”是“談談”的意思,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裁。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表達了作者對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視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世上有了伯樂,然后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jīng)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jīng)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馬并列死在馬廄里,不能以千里馬著稱。

一匹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一石食。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jù)它的食量多加飼料來喂養(yǎng)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質(zhì)也就不能表現(xiàn)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卻不按照正確的方法,喂養(yǎng)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走到它跟前時,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吧!

伯樂:春秋時期秦穆公時人,本名孫陽,擅長相馬。現(xiàn)指能夠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

祇:只是。辱:這里指受屈辱而埋沒的才能。

奴隸人:古代也指仆役,這里指喂馬的人。

駢死:并列而死。駢:兩馬并駕。

槽櫪:喂牲口用的食器。櫪:馬棚、馬廄。

不以千里稱也:不以千里馬被稱道。以,按照,介詞。稱,稱頌,稱道。

馬之千里者:馬(當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詞。此句“馬”和“千里者”是部分復指關系。

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或:有時。

盡粟一石:吃盡一石粟。盡,這里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石,十斗為一石,一石約為120斤。

食(sì):通“飼”,喂養(yǎng)。

其:指千里馬,代詞。能千里:能走千里。

是:這,指示代詞。

能:才能。

才美不外見:才能和長處不能表現(xiàn)在外。見,同“現(xiàn)”,表露。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且:猶,尚且。欲:想要,要。等:相當。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安:怎么,哪里,疑問代詞。

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之,指千里馬,代詞。以其道:用(對待)它的辦法。

盡其材:發(fā)揮它的全部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鳴之:(馬)嘶鳴。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執(zhí)策:拿著馬鞭。策,趕馬的鞭子,名詞。臨之:臨視著馬。臨,從高處往下看。

嗚呼:表示驚嘆,相當于“唉”。

其:難道,表示推測。

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

其:其實。

知:懂得。

《馬說》是一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并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xiàn)出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韓愈命運的坎坷。

《馬說》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這個命題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jīng)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后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有人認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這句話是錯誤的。韓愈把它作為語言,卻是發(fā)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太少。于是作者在下文正面點明主旨,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于“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好的牧馬人,而是“祇辱于奴隸人之手”,受無知小人的腌氣。這些寶馬死于槽櫪之間,其遭遇不幸、結局悲慘。沒有把這些馬當做千里馬,千里馬的死也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千里馬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透徹,卻有很多辛酸痛楚還沒有吐露,看似奔放,實則內(nèi)涵豐富。

作者刻畫“食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郁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chuàng)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有時欲一展所長卻有力無處使,最后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實現(xiàn)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由于食馬者的原因,千里馬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痛打一頓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卻蘊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tǒng)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里,作者還覺得不夠,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使文章生動深刻,也表現(xiàn)出作者的憤激。作者并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反而讓他面對著千里馬不懂裝懂,還說“天下無馬”。意思是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不錯的,他并非不想選拔人才,并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問題,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馬,食馬者卻對著千里馬發(fā)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結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矛盾形成一個高潮。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果。

馬說原文及翻譯古詩文網(wǎng)篇四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祇辱一作:只辱)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馬者通:)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世上(先)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經(jīng)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喂養(yǎng)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現(xiàn)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喂養(yǎng)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1、伯樂:孫陽。春秋時人,擅長相(xiàng)馬(現(xiàn)指能夠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

2、千里馬:原指善跑的駿馬,可以日行千里?,F(xiàn)在常用來比喻人才;特指有才華的人。

3、而:表轉(zhuǎn)折??墒牵?。

4、故雖有名馬: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故:因此。雖:即使。名:名貴的。

5、祗辱于奴隸人之手:也只能在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沒)。祗(zhǐ):只是。奴隸人:古代也指仆役,這里指喂馬的人。

辱:這里指受屈辱而埋沒才能。

6、駢(pián)死于槽(cáo)櫪(lì)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駢,兩馬并駕。駢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櫪: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為馬廄。

7、不以千里稱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馬的千里之能被埋沒。以:用。稱:出名。

8、馬之千里者:之,定語后置的標志。

9、一食:吃一頓。食,吃。

10、或:有時。

11、盡全,這里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

12、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糧食。

13、石(dàn),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一石約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14、食馬者:食,通“飼”,喂。

15、其:指千里馬,代詞。

16、是:這樣,指示代詞。

17、雖:雖然(與前面的雖不一樣,這里指雖然)

18、能:本領。

19、足:足夠。

20、才:才能。

21、美:美好的素質(zhì)。

22、外見(xiàn):表現(xiàn)在外面。見:通“現(xiàn)”,表現(xiàn);顯現(xiàn)。

23、且:猶,尚且。

24、欲:想要。

25、等:等同,一樣。

26、不可得:不能夠得到。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27、安:怎么,哪里,疑問代詞。

28、求:要求。

29、策之:驅(qū)使它。策:馬鞭,引申為鞭打,這里指鞭策,駕馭。之:代詞,指千里馬。

30、以其道: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確的方法。

31、食之:食,通“飼”,喂。

32、盡其材:竭盡它的才能。這里指喂飽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材:通“才”,才能。盡(2):竭盡,發(fā)揮出。

33、鳴:馬嘶。

34、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

35、執(zhí):拿。

36、策:馬鞭。

37、臨:面對。

38、嗚呼:表示驚嘆,相當于“唉”。

39、其(1):難道,表反問語氣。

40、其(2):大概,表推測語氣。

41、邪:通“耶”,表示疑問的語氣詞,意為“嗎”

42、知:懂得,了解,認識。

(1)才美不外見: “見”通“現(xiàn)”,顯現(xiàn)、表現(xiàn)。

(2)食之不能盡其材:“食”通“飼”飼養(yǎng);“材”通“才”,才能。

(3)其真無馬邪: “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

(4)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喂養(yǎng)。

例: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是:

古義:這樣的。

今義:判斷詞。

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古義:怎么。

今義:安全;安定;安裝。

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等:

古義:同樣。

今義:等候;用在人稱代詞名詞后表示復數(shù)或列舉。

例: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

古義:有時,有的人,也許。

今義:或者。

例: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然后:

古義:副詞,表示一種情況出現(xiàn)以后,出現(xiàn)另一種情況,著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條件。

今義:連詞,表示接著某個動作或情況之后。

例:食(sì)之不能盡其材。

食(sì):通“飼”喂養(yǎng)。

食(shí):吃。

例:策之不以其道。

策:

古義:馬鞭,鞭策。

今義:策劃,策略。

例:雖有千里之能。

雖: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1.之

雖有千里之能:的。

祇辱于奴隸人之手:的,結構助詞。

馬之千里者:結構助詞,定語后置標志。無義。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詞。

食之不能盡其才:代詞,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馬。

2.能

雖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夠。

3.策

策之不以其道:名詞活用動詞,用鞭子打。

執(zhí)策而臨之:馬鞭。

(策勛十二轉(zhuǎn):動詞,記載——自《木蘭詩》)。

4.而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

執(zhí)策而臨之:連詞,表修飾。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連詞,表承接。

5.食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一頓

食之不能盡其材:通“飼”喂養(yǎng),動詞。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吃,動詞。

6.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詞,代“千里馬”。

食之不能盡其材:代詞,代千里馬的。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詞,它的。

其真無馬邪:難道,表反問,加強語氣。

其真不知馬也:表推測,“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詞,代鞭策千里馬的方法。

7.以

不以千里稱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8.盡: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盡。

食之不能盡其材:使……盡,竭盡。

9.雖:

雖有千里之能:雖然

故雖有名馬:即是

【策】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名詞動用)

執(zhí)策而臨之(名詞,鞭子)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它)

其真無馬邪(難道,表反問語氣)

其真不知馬也(介詞,難道,表推測語氣)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它的,代詞)

【之】

祇辱于奴隸人之手(的,助詞)

馬之千里者(結構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千里馬,代詞)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不譯,補充音節(jié))

雖有千里之能(的,助詞)

【以】

不以千里稱也(憑借)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憑,靠)

能以徑寸之木(用)

【盡】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盡)

食之不能盡其材(竭盡)

【食】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吃)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飼”,喂)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一頓)

【或】

或以為死(有的人)

一食或盡粟一石(有時)

【易】

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改變)

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交換)

【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助動詞,能夠)

雖有千里之能(名詞,能力)

【而】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連詞,表示轉(zhuǎn)折)

執(zhí)策而臨之(連詞,連接狀語和謂語)

千里馬——日行千里的馬,喻指像千里馬一樣的人才

伯樂——擅長相馬之人,喻指能夠識別、賞識人才的人

辱——受屈辱

駢—兩馬并駕

稱——以...著稱

一食——吃一頓

食馬者——“食”.通“飼”,.本文指淺薄愚妄、埋沒人才的統(tǒng)治者

才美——才能,美貌

見——“見”通“現(xiàn)”,顯現(xiàn)

等——等同,一樣

?!胀ǖ?/p>

是——這樣的

策之——驅(qū)使它。策,馬鞭,引申為鞭打,這里意為鞭策,駕馭

(執(zhí))策——打馬的鞭子

道——方法

盡——竭盡

材——“材”通“才”,才能

鳴——鳴叫

通——通曉

執(zhí)——握

臨——面對

知——識別,了解

而(而伯樂不常有)——表轉(zhuǎn)折,但是(語氣較重);卻(語氣較輕)

故——因此

于——在

之——結構助詞,的

以——憑借

雖——即使(故雖有名馬);雖然(雖有千里之能)

或——有時(馬每頓餐吃的糧食不一定為固定量)

其——代“千里馬”

安——怎么

(策)之——作代詞,代千里馬

以——按照

(鳴)之——助詞,補充音節(jié),無意義

而(執(zhí)策而臨之)——表修飾

1、形容詞用作動詞:

辱:受屈辱。例句:祇辱于奴隸人之手。

盡:吃盡。例句:一食或盡粟一石。

2、名詞用作動詞:

策:原意指馬鞭,這里用作動詞,引申為用鞭子打,這里是驅(qū)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數(shù)量詞用作動詞:

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盡:使……盡,竭盡。例句:食之不能盡其材。

1.反問句:其真無馬邪?

2.定語后置:馬之千里者。

3.介詞結構后置:祇辱于奴隸人之手。

4.省略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

1.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被埋沒的直接原因:論點;點明中心)

2.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被埋沒的直接原因)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不知馬也可不寫)(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4.其真不知馬也。(再次點明文章中心句子)

5.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千里馬的遭遇)

6.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對千里馬的惋惜、同情,對食馬者的諷刺)

7.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食馬者的無知、淺?。?/p>

鑒賞

《馬說》是一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并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xiàn)出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韓愈命運的坎坷。

《馬說》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這個命題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jīng)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后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有人認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這句話是錯誤的。韓愈把它作為語言,卻是發(fā)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太少。于是作者在下文正面點明主旨,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于“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好的牧馬人,而是“祇辱于奴隸人之手”,受無知小人的腌氣。這些寶馬死于槽櫪之間,其遭遇不幸、結局悲慘。沒有把這些馬當做千里馬,千里馬的死也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千里馬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透徹,卻有很多辛酸痛楚還沒有吐露,看似奔放,實則內(nèi)涵豐富。

作者刻畫“食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郁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chuàng)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有時欲一展所長卻有力無處使,最后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實現(xiàn)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由于食馬者的原因,千里馬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痛打一頓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卻蘊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tǒng)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里,作者還覺得不夠,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使文章生動深刻,也表現(xiàn)出作者的憤激。作者并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反而讓他面對著千里馬不懂裝懂,還說“天下無馬”。意思是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不錯的,他并非不想選拔人才,并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問題,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馬,食馬者卻對著千里馬發(fā)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結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矛盾形成一個高潮。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果。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80603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