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優(yōu)秀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0 06:47:17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優(yōu)秀14篇)
時間:2023-12-10 06:47:17     小編:雅蕊

教案是教師為了實施教學活動而制定的一種指導性文件,它具有明確的目標和步驟。教案的具體內容應體現(xiàn)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和遞進性。教案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體差異,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通過創(chuàng)作背太陽的事物,提高幼兒的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

2在自己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3粗略接觸漸變的繪畫技巧。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繪畫紙每人一份,蠟筆每人一份,黑色水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師:誰知道這個月是幾月份啊?

師:對,那12月是不是一年的最后一個月?

幼:是的。

師:恩,到了12月就表示一年快要過完了,那在這一年里,小朋友覺得誰最忙?

幼:爸爸媽媽!老師!……。

幼:累!忙!

幼:小魚!鳥!車子!

幼:不是,有黃顏色,還有桔黃色。

幼:好。

幼:沒有。

師:所以,我們請來的背太陽的好朋友能不能很少?

幼:不能。

師:能不能有空的地方,讓太陽掉下來?

幼:不能。

師:好,現(xiàn)在我們就開始畫吧!

活動反思:

激發(fā)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學習美術的興趣,在美術活動中感受色彩美,為下文的繪畫作鋪墊。整節(jié)活動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放手讓幼兒去畫。從而幫助幼兒感受到藝術活動的夸張性,體驗藝術活動中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的快樂、有趣,萌發(fā)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興趣。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篇二

師:今天是沈老師請你們吃自助餐,你們一會告訴我,你們吃了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聽到音樂結束后要回到小椅子上來哦。

(給幼兒一個輕松、愉快的開始,有利于幼兒開拓思維、創(chuàng)新想法,也有利于孩子大膽表現(xiàn)自己,為后面的一系列活動做好鋪墊,并讓幼兒聽到音樂能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有一定的規(guī)則意識)。

2、誰吃的是和他不一樣的味道呢?來介紹一下。

師:也請你能用一個表情把你吃到的味道表演給大家看嗎?

(這里相互的討論,孩子們能在幼幼互動中自然的明白,各種食物都是有不一樣的味道的,我們在吃各種不同味道的食物時,我們還有各種不同的表情,區(qū)別于以往老師總結給孩子,在這樣嘗一嘗、說一說、演一演的環(huán)境中,孩子們自己就能總結出原因,提高了孩子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1、欣賞簡單的表情。

師:沈老師這里也有一些表情,你都認識嗎?

(通過欣賞網(wǎng)絡表情,讓幼兒說一說、演一演,豐富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

師:我們臉上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變一變,就能變出各種豐富的表情,真有趣。

2、欣賞夸張的表情。

師:這里還有很多更有趣的表情呢?你來說說,你覺得哪個表情最有趣?哪里有趣?

(通過欣賞夸張的表情,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對接下來的創(chuàng)作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

師小結:有些表情寶寶的眼睛和眉毛連在了一起,有些表情寶寶的最大變成了一個大大的圓。

師:那你來猜猜,他們可能吃了哪種味道的食物,才會有這個表情?

(通過表情才猜測食物,增加了美術活動的趣味性,也讓孩子知道,表情雖然要夸張、有趣,但是也要符合吃的食物的味道,為接下來的創(chuàng)作活動提出一定的規(guī)則意識)。

1、幼兒自選喜歡的食物圖片,教師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

1、畫畫時,臉要畫的大一點,這樣表情才能畫清楚。

2、想一種你覺得最合適的表情,給寶寶畫上。

(鼓勵幼兒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給寶寶“吃”,并給寶寶配上相信的表情,提醒幼兒五官都要有,不能少,可以進行夸張的繪畫表現(xiàn))。

2、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對部分能力較弱的幼兒進行再次指導,使幼兒能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作品)。

師:請你先來看看這些表情寶寶,再來猜一猜,她們吃了什么?

(通過猜一猜的活動,既欣賞到了同伴的作品,也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孩子們能高高興興的'參加活動,快快樂樂的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都非常的輕松、愉快,孩子們都都非常的開心。通過看一看、演一演,孩子們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表情的趣味。他們愿意與老師同伴分享有趣的表情,這為后面的創(chuàng)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本活動的最大特點是:通過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

教師通過層層引導,把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充分的挖掘出來。說一說、看一看、演一演,大膽鼓勵幼兒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意表情。孩子們整個活動過程都體現(xiàn)出了主動創(chuàng)作的愿望。在實際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孩子們也都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表情,畫面千奇百樣,絕無雷同。這是孩子們需要的美術活動,符合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愿望。整個活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動靜結合,使孩子們充分體驗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感受到了美術活動真真的意義。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國慶節(jié)的氣氛、萌發(fā)其熱愛祖國的情感。

2、幼兒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3、在討論的過程中能體會到快樂的情感。

4、簡單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氛圍。

活動準備:

1、在教室內與幼兒一同布置慶國慶的喜慶場面。

2、各種圖片,如:公園、景點等等。

3、小兔一家頭飾:兔媽媽、兔爸爸、兔哥哥、兔弟弟、小兔jason。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國慶節(jié)到了,小兔一家今年決定要去旅游。兔爸爸想去天安門,兔媽媽想去長城,兔哥哥想去三亞,兔弟弟想去臺灣,小兔jason想去桂林。一家人爭的是不可開交,最后小兔一家都氣的誰也不理誰。最后小兔jason想了一個主意:就是他們一家先去北京,然后去海南,再去桂林,小兔jason的計劃得到大家的同意,他們一家高高興興的去旅游了。

(二)教師提問:

師:小朋友們,小兔一家在國慶節(jié)都去旅游了,你們打算在國慶節(jié)的時候干什么呢?

幼兒:我也要去旅游;。

我要去姥姥家;。

我要去天安門;。

我可能呆在家里;。

幼兒:有北京、上海、香港......

師:原來小朋友們知道這么多好玩的地方啊!教師出示各景點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一下祖國的旅游景點。

師:那你們想帶著誰一塊去呀?

幼兒:媽媽、爸爸、爺爺、姥姥、奶奶......

活動延伸:

教師讓幼兒回家以后也采訪一下自己的父母,問一問他們在國慶節(jié)的時候,打算去干什么?到明天來幼兒園的時候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能用普通話較清楚、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并發(fā)準“穿、說、桌、少”等翹舌音。

2.學習通過圖標記憶詩歌內容,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大膽講述。

3.知道自己長大了不僅表現(xiàn)在身高、體重的變化,還應變得更能干更懂事,會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1.詩歌ppt一幅。

2.常見的勞動工具:掃帚、拖把、抹布、黑板擦等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我會做的事。

(我會穿衣服,會自己穿鞋子,會擦桌子、椅子,會澆花,會拖地等)。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師:誰來說一說呢?

(讓幼兒學會交流,通過交流知道自己很了不起,會做很多事情,在別人講述的時候,要求幼兒能安靜地傾聽。)。

二、學習兒歌:別說我小。

1.引出《別說我小》。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叫《別說我小》。

2.老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3.幼兒講述聽到兒歌內容。根據(jù)幼兒所說內容出示ppt圖片。

師:你聽到兒歌里是怎么說的?(鼓勵孩子用兒歌里的句式講述。)。

4.跟老師朗誦兒歌2遍(引導幼兒能讀準“穿、說、桌、少”等翹舌音)。

師:那我們一起來說說我們會干的事情吧。

三、幼兒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出示勞動工具,讓幼兒認一認。(掃帚、拖把、抹布、水桶、鋼絲球)。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東西,你知道這是什么嗎?你會使用這些勞動工具嗎?

2.請部分幼兒使用這些工具,根據(jù)幼兒操作的情況,老師給予正確的評價,鼓勵幼兒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師:誰想來試一試這是怎么使用的。

3.鼓勵孩子養(yǎng)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師:真棒,現(xiàn)在我們都會使用這些勞動工具了,那以后我們要經(jīng)常幫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做事,養(yǎng)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四、仿編兒歌。

1.幼兒自己朗誦兒歌。

師:我們把這首好聽的兒歌說給自己的好朋友聽。

2.鼓勵孩子把自己會做的事情編成新的兒歌。

師:你想把自己會做的事情編進兒歌里嗎?請你和好朋友商量下。

3.讓幼兒把在小組里編的兒歌到集體面前講述。

師:誰來把你編好兒歌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4.根據(jù)幼兒仿編的情況,給予鼓勵。

活動延伸:

1.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

附:別說我小。

媽媽你別說我小,

我會穿衣和洗腳,

爸爸你別說我小,

我會擦桌把地掃,

奶奶你別說我小,

我會給花把水澆,

現(xiàn)在我呀長大了,

會做的事兒真不少。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合拍地表現(xiàn)老鼠左右張望走的動作,較形象夸張地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從中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3、啟發(fā)幼兒做幅度較大的動作時,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響別人。

活動重點:

讓幼兒大膽想象,探索泡泡糖會粘在身體的哪些部位。

活動難點:

用大幅度的動作夸張地表現(xiàn)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樣子。

活動準備:

課前玩過泡泡糖,對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認識。

物資準備:。

《小老鼠和泡泡糖》音樂磁帶老鼠頭飾。

活動過程:

一、玩《小老鼠上燈臺》手指游戲,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教師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整體感受、理解音樂。

1、教師講述小老鼠的故事。

提問:小老鼠是怎樣出來的?帶小朋友練習。

2、音樂也會講這個故事,你們來聽一聽,哪里是小老鼠出來了,那里是小老鼠在拉泡泡糖。

提問:哪里是小老鼠出來了,那里是小老鼠在拉泡泡糖。

三、分段練習,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身體感知。

1、引導幼兒探索表現(xiàn)小老鼠的動作。

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教師邊用手在腿上按節(jié)奏做動作。(3遍)。

“小老鼠什么時候向兩邊看的啊?”(說到西的時候向兩邊看看。)。

(1)根據(jù)琴伴奏的節(jié)奏用手在腿上做動作。(木琴伴奏)。

“我們來試一試是不是這個時候往兩邊看看的呢?”(聽木琴彈奏四遍,教師和幼兒一起按節(jié)奏邊念著兒歌邊用手在大腿上做動作。)。

(2)我們加上小腳腳踏地按音樂節(jié)奏做動作。

“剛才我們是用小手來玩游戲的,我們加上小腳來試試看,好不好?”

(3)加快速度做動作。

2、配音樂磁帶做出“小老鼠”的動作。

3、聽“泡泡糖”出現(xiàn)部分的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音樂后半段)。

“這次啊這只調皮的小老鼠要出來玩了,撿到一個大泡泡糖,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每個小朋友手上都有一個泡泡糖,一起來學學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時候的樣子?”“小老鼠,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好不好?”

4、幼兒再次玩游戲,要求做出“小老鼠”被“泡泡糖”粘到不同部位的動作。

“泡泡糖會粘在小老鼠的手上,還會粘在小老鼠哪里呢?”

5、隨第二段音樂,玩拉泡泡糖的游戲。

6、隨音樂完整的表演(老師來做鼠媽媽,小朋友們來做我的鼠寶寶好嗎)2遍。

四、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

“假如你是這只調皮的小老鼠,你會把這塊不容易拿下來的泡泡糖放到哪兒去呢?”引導幼兒注意環(huán)保。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知道國慶節(ji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愛中國?;仡檱鴳c節(jié)的歡樂.

2、理解詞:國慶節(jié)、彩旗飄揚、莊嚴等。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1、觀看國慶節(jié)照片。

提問:小朋友照片上的你們在干什么??你們?yōu)槭裁催@么高興?

2、回顧國慶節(jié)。

提問:

(1)前幾天就是國慶長假,國慶節(jié)是誰過節(jié)呀?(幼兒鞏固國慶節(ji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大家都很高興地為自己的國家慶祝生日)。

(2)你們知道哪一天是我們的國慶節(jié)?

(學說:“十月一日是國慶節(ji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我們國家的生日?!保?/p>

(3)大家是怎么來慶祝我們國家生日的呢?(啟發(fā)鼓勵幼兒講述部分照片內容和環(huán)境)。

3、談話小結?!笆乱蝗帐菄鴳c節(jié),是我們國家的生日,大家很高興,用彩燈、彩旗、彩球鮮花把我們的周圍裝扮得非常美麗。大家還開各種慶祝會,祝賀祖國的生日?!贝蠹覟槭裁催@樣呢?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愛中國?!?/p>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篇七

1、欣賞花瓶,了解花瓶的基本結構。

2、在欣賞的基礎上,大膽設計各種造型的花瓶。

3、設計出獨特的作品,感受其中的樂趣。

1、幼兒觀察、了解過各種造型、材質的花瓶。

2、各種花瓶圖片或實物。

3、勾線筆,油畫棒,作業(yè)紙。

4、輕柔舒緩的背景音樂。

一、導入。

出示花瓶圖片或實物,引導幼兒觀察花瓶的基本結構。

教師:看一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花瓶)你們知道花瓶有哪些部分嗎?(瓶口、瓶頸、瓶腹、瓶底)。

二、欣賞不同造型的花瓶。

(1)教師:請你們來說說,你看到的花瓶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先從整體上來講)。

(2)教師:每個花瓶的造型還可以變一變,我們一起來變一變吧!

(3)教師:我們可以把瓶口變小在變小,我們也可以把瓶頸變長再變長,還可以把瓶腹是變成方形等等。

欣賞各式各樣的花瓶,豐富幼兒對各種花瓶造型的感知經(jīng)驗,為幼兒的`下一步創(chuàng)作打下基礎。

三、師幼共同討論設計花瓶造型和圖案。

(2)教師:這些花瓶可以變成什么呢?我可以把它變成吸塵器!還可以把它變成一頂有趣的帽子。

四、幼兒大膽作畫,教師進行指導。

要點提示:

(1)可以用油畫棒畫,也可以用黑白裝飾畫的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用黑白裝飾的手法更能突顯作品中的花瓶)。

(2)提醒幼兒把花瓶畫大,這樣花瓶上的花紋才能看得清楚。

(3)圖案的輪廓要清晰,線條流暢;花紋可在瓶身處裝飾,也可在瓶口、瓶底處進行裝飾;涂色要均勻,注意顏色的搭配。

五、展示作品,師幼互評。

教師:你覺得哪個花瓶的樣子很獨特?獨特在哪里?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篇八

1.岳龍扇,扇出健康扇出尊貴。

2.清涼一扇,健康無邊。

3.岳龍扇,??到?。

4.健康“香”伴,岳龍好扇。

5.輕搖岳龍扇,逍遙賽神仙。

6.瀟灑飄逸,健康給力!

7.岳龍藥扇,搖動健康風!

8.岳龍好扇,一見清心——岳龍扇(借指一見傾心)。

9.岳龍扇——健康奧妙,扇扇知道。

10.天天用岳龍,健康更輕松。

11.扇走生活不如意!

12.手搖岳龍扇,氣定神自閑。

13.做龍的傳人,為扇涼喝彩。

14.好扇選岳龍,健康萬家行。

15.岳龍清風伴你來,健康回歸伴你行。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篇九

1.能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不同交通工具的根本構造和主要形狀特征。

2.大膽發(fā)揮想象,能創(chuàng)意作畫。

3.能正確整理繪畫工具。

1.閱歷預備:幼兒實現(xiàn)已熟悉不同種類的交通工具。

2.物質預備:勾線筆、水彩筆、圖畫紙、音樂《夢幻曲》。

表現(xiàn)不同交通工具的`根本構造和主要形狀特征。

爭論活動,講解法,操作法等。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

觀看班級布置的“交通工具展覽會”導入。

2.假如讓你設計一輛將來的交通工具,你會怎么設計?

幼兒觀看圖片,說一說有哪些交通工具和他們的用途。

幼兒說一說自己向設計的交通工具。

通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對交通工具有進一步的了解。

讓他們自己說一說想要設計的交通工具,為接下來的繪畫活動作預備。

二、分小組爭論。

1.請你們和你們的好朋友一起爭論,開動腦筋想一想,你想要設計什么樣的交通工具。

2.請個別幼兒上來說一說自己想要設計怎樣的交通工具。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篇十

1、欣賞京劇表演,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2、嘗試用簡單的動作表演京劇。

3、學唱京味歌曲,感受京劇韻味。

京劇片段、《說唱臉譜》音樂。

一、激發(fā)興趣。

——播放京劇選段,請幼兒欣賞并討論:這是什么表演?你最喜歡哪部分?為什么?(音樂、臉譜、服裝、唱法等)。

二、學習京劇表演。

1、再次觀看京劇選段,提醒幼兒注意主人公出場亮相動作,感受京劇唱腔。

2、教師帶領小朋友們一起學學京劇亮相動作。

1、教師帶領幼兒學唱一句京劇,感受京劇唱腔。

三、欣賞京味歌曲《說唱臉譜》。

1、教師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京劇韻味。

2、請幼兒跟隨歌曲和教師進行學唱。

四、結束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京劇亮相動作,用京劇唱腔一起說“下課”,結束課堂。

活動應變。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在第二個活動中進行。

1、有條件的情況下,帶領幼兒一起觀看現(xiàn)場京劇。

2、用京劇唱腔,簡單地編排一部舞臺劇。

區(qū)角活動。

表演區(qū):投放京劇音樂片段或《說唱臉譜》音樂、不同的臉譜,鼓勵幼兒戴上臉譜,進行表演,注意突出對應的人物性格。

美工區(qū):為幼兒提供臉譜形狀紙張,請幼兒進行臉譜創(chuàng)作。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將京劇劇照、京劇服裝、臉譜、樂器圖片貼在主題墻上。

家園同步。

1、家長跟幼兒一起觀看京劇等其他中國戲曲形式,介紹各種戲曲形式的特色給幼兒。

2、請幼兒利用幼兒用書向家人進行簡單的`京劇表演。

隨機教育。

京劇是我們的國粹,時刻給幼兒傳授傳統(tǒng)文化知識,讓幼兒喜歡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1、跟幼兒一起欣賞其他中外藝術形式,感受各個藝術獨特的表現(xiàn)力,提高幼兒的藝術表現(xiàn)力。

2、欣賞李玉剛歌曲《新貴妃醉酒》,感受傳統(tǒng)藝術形式與現(xiàn)代藝術形式結合的魅力。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經(jīng)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360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xiàn)其各自的個性。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各民族地區(qū)戲曲劇種約有360多種,傳統(tǒng)劇目數(shù)以萬計。其他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昆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河南墜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篇十一

目標:

1.通過運用手掌、指尖做搓、團、壓等動作,提高手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xié)調能力。

2.學習使用請謝謝不用謝等禮貌用語。

3.體驗親子活動的樂趣。

準備:

音樂《伸出雙手來》《圓圈舞》《唐老鴨》,彩色膠泥若干,布娃娃3個,碗若干,彩虹傘一把,盤子13只。

過程:

對家長的指導語:手的精細動作能力有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例如,6個月以內寶寶的主要精細動作是抓握,6~12個月寶寶的主要精細動作是捏,而2~2.5歲寶寶的精細動作又有了跨越式發(fā)展。本次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制作湯圓鍛煉寶寶手掌、手指的精細動作能力以及手眼協(xié)調能力,同時也讓寶寶和家長體驗到親子活動的快樂。

1.問候時光。

教師出示一個布娃娃,并以布娃娃的口吻一一向寶寶問好,被問候的寶寶要點頭向大家示意。

2.歡樂模仿操。

家長和寶寶一起在教師的帶領下跟著音樂復習模仿操伸出雙手來,在此基礎上學習新操圓圈舞。重點讓家長引導寶寶學習跟著節(jié)奏做操。

3.手指游戲。

4.親子活動:做湯圓。

(1)教師示范用彩色膠泥做湯圓,用手掌做搓長、團圓的動作,用三指做拿、捻等精細動作。(搓長:將泥放在手心,兩手前后搓動,將泥搓成圓柱體。團圓:將泥放在兩手中間,兩手均勻加力轉動,將泥團成圓球。)。

(2)教師示范把做好的湯圓喂給小動物吃,并說我請小狗吃湯圓了等。

(3)寶寶和家長一起給小動物們做湯圓,教師引導家長指導寶寶嘗試做搓長、團圓等動作。

(4)寶寶和家長一起請小動物吃湯圓。教師引導家長鼓勵寶寶學習用禮貌用語請謝謝等。

5.歡樂彩虹傘。

(1)紅豆豆、綠豆豆、黃豆豆。

讓家長和寶寶各抓住一種顏色的傘邊,表示扮演相應顏色的豆豆?;顒娱_始,教師念兒歌紅豆豆甜,黃豆豆圓,綠豆豆香。當教師說我們要抓黃豆豆時,抓著黃顏色傘邊的家長和寶寶趕快跑開。游戲反復進行。

(2)洗衣服。

請寶寶坐在傘中間,家長按照教師的口令把傘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注意速度不能太快。最后教師說:衣服洗干凈了,甩一甩就干了。引導家長和寶寶一起做抖衣服的動作。

延伸活動:

在家中,家長可為寶寶準備膠泥、面泥、陶泥等材料。在寶寶基本掌握團圓、搓長等動作后,家長可引導寶寶練習壓、拉等動作,除了做湯圓外,還可以做餃子、包子等,以鍛煉寶寶的創(chuàng)造力。

建議:

1.活動時,家長要陪伴在寶寶身邊,避免寶寶將彩色泥團當作糖果誤食。

2.在活動中,寶寶可能會表現(xiàn)出很大的差異性,如有的寶寶能夠用手指做團圓、搓長等動作,但有的寶寶只能用手掌團和搓。家長要正確認識寶寶的能力發(fā)展水平,不能操之過急。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jié)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嘗試通過多種途徑進一步了解元宵節(jié)的來歷和風俗習慣。

2、感知元宵節(jié)是全家團圓的日子,感受節(jié)日快樂的氛圍和對節(jié)日的喜愛之情。

二、活動準備。

1、“元宵節(jié)的來歷”視頻;。

2、準備幾個簡單的有關的謎語;。

3、彩泥每個幼兒一份;。

4、《賣湯圓》兒歌。

三、活動過程——趣味游戲。

1、撈元宵。

游戲目標:練習小手的靈活運用能力,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材料準備:臉盆里放半盆清水和20個乒乓球;湯匙3個,空桶3個,不同的獎品若干。

游戲規(guī)則:

(1)將幼兒分成小組進行比賽。

(2)比賽開始,一組上的幼兒一起從盆里撈元宵(乒乓球),每次只能撈1個。

(3)將球撈完為止,根據(jù)每組撈的快慢分別得到不同的獎品。

2、觀花燈、猜燈謎。

游戲規(guī)則:

(1)現(xiàn)場掛出燈謎若干,供群眾競猜,一次僅能取一張燈謎,猜中獲得獎小禮物一個。

(2)把燈謎放在氣球(燈籠)中,預備20個氣球,每人選擇一個氣球弄破它就是選擇一個謎語,答對即可獲得獎券一張。也可以視實際情況,將氣球改為燈籠。

道具:燈籠、氣球、紙條。

3、雙人背靠背夾氣球。

游戲規(guī)則:每組2人,背靠背夾氣球,到達指定地點即可獲小禮品一個(要求:游戲過程中,氣球不可掉地,不可用手托扶,不可將球夾破)。

道具:氣球。

4、大湯圓、小湯圓。

游戲規(guī)則:同組人排成一列,從第一人開始,喊“大湯圓”的同時用手比劃小湯圓,第二人喊“小湯圓”的同時比劃大湯圓,如此接下去,錯的人多扣的分也多,最后得分多者勝出。

5、開火車。

游戲規(guī)則:(兩人以上,多多益善)。

(1)在開始之前,每個人說出一個地名,代表自己。但是地點不能重復。

(2)游戲開始后,假設你來自北京,而另一個人來自上海,你就要說:“開呀開呀開火車,北京的火車就要開?!贝蠹乙黄饐枺骸巴拈_?”你說:“上海開”。那代表上海的那個人就要馬上反應接著說:“上海的火車就要開?!比缓蟠蠹乙黄饐枺骸巴拈_?”再由這個人選擇另外的游戲對象,說:“往某某地方開?!?/p>

6、常規(guī)猜燈謎。

(1)“白白胖胖,圓圓溜溜.甜甜五臟,裝中間.吃在嘴里,又軟又黏”提醒幼兒元宵節(jié)有的,讓幼兒開動腦筋說出謎底(湯圓)。教師提示,元宵節(jié)吃湯圓象征著團團圓圓。

(2)“什么花天上開?天上開了花,人人笑哈哈?!?大家來猜猜-煙花)。

(3)“一個南瓜,兩頭兒空,肚里開花放光明,。有瓜沒葉兒,高高掛,照得面前一片紅。”(打一物--燈籠)。

(4)“元宵佳節(jié)就有它,謎語往它身上藏?!?打一物--花燈)。

(5)“正月十五,全家聚,圓桌坐來,圓著吃?!?打一名詞團圓飯)教師可以提示幼兒全家一起開開心心地在吃元宵飯,叫什么飯?引導幼兒說出團圓飯,教師解釋團圓的意思,讓幼兒知道元宵節(jié)可以一起開開心心吃團圓飯。

四、結束。

教師讓幼兒收拾好桌上的東西,放會原處,活動結束。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篇十二

1、開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其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3、教育幼兒懂得有責任、有擔當,做錯事情要勇于承認,并量力想辦法彌補。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電視圖片、圖書《打不破的花瓶》字條“打不破的花瓶”

1、導入。

2、放圖片。

邊放邊讓幼兒觀察,邊思考,并表達出圖中的意思。

3、引導幼兒講故事。

4、活動延伸。

畫一幅自己做錯事的`圖畫,并向媽媽道歉。如果自己能彌補錯誤就要自己去彌補。

這節(jié)課,導入自然,思考的切入點較好,問題提的貼切,達到了以大帶小的目的。注重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圖片不是很清晰,中班幼兒觀察不清晰圖片效果不好。當幼兒表達圖片意思的時候,再給幼兒多一點的時間,讓幼兒再多說說。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篇十三

1、嘗試用各種硬物在泥地上作畫,并通過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現(xiàn)溫泉南苑山莊各幢別墅群的基本外形與獨特布局。

2、感受泥地作畫所帶來的樂趣,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作品。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1、事先清理好一塊泥地(南苑山莊的健身場地)。

2、幼兒事先已經(jīng)參觀了南苑山莊別墅群。

(一)、組織幼兒到南苑山莊最里面的健身場地,找一塊草坪坐下,交流參觀山莊別墅后的感受。

(二)、討論、交流。

1、這么美的地方,我們把它畫下來怎么樣?

討論:現(xiàn)在沒有作畫工具怎么辦?(引出,可以在泥地上作畫。)。

2、幼兒就地尋找適合畫畫的泥地,并在周圍尋找適合作畫的工具。(嘗試各種材料,總結出比較硬的物體才能夠在泥地上留下痕跡。)。

(三)、幼兒自由結伴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兩人或多人合作。

2、引導幼兒從不同方向表現(xiàn)建筑物。

3、鼓勵幼兒用周圍的樹葉、小石頭、小樹枝等裝飾作品。

(四)、幼兒再次交流,并講評。

1、請幼兒講講泥地畫畫和平常在家里、幼兒園畫畫有什么不同?

2、幼兒互相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小組的作品。

3、討論,怎樣才能將自己的作品保留下來,讓其他的人也來欣賞?(最后得出一個比較合適的方法,存到數(shù)碼照相機里)。

要讓孩子們的體驗到:美術活動并不難,我們可以輕輕松松、快快樂樂的去完成。培養(yǎng)孩子繪畫的自信心,就要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樂趣。而關鍵是引導他們在觀察的基礎上學會認真思考,使孩子對事物的認識能夠逐漸的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為順利進行繪畫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創(chuàng)意飛行器中班教案篇十四

在認識了解家庭成員的基礎上,使幼兒明白自己有一個快樂的家,激發(fā)幼兒愛家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全家福照片、多媒體電教器材、電腦課件動畫錄音機及音樂midi。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透過觀看電腦動畫課件,集中幼兒注意力,調動幼兒認識的情緒,為主題的出現(xiàn)做好準備。

2、請幼兒聽歌曲《我家有幾口》,透過動畫中亮亮與幼兒的簡短的談話交流,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幼兒介紹自己家的成員。(解決重點)。根據(jù)每個幼兒介紹的特點,圍繞愛家的主題,進行隨機教育。

3、此刻老師想請小朋友看一段電視錄像,大家看看電視里演的什么。

(解決難點)請幼兒觀看本班小朋友家庭生活片段,師生邊看邊說,激發(fā)幼兒愛家的情感,體驗家的快樂。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朋友都唱《我家有幾口》這首歌曲,讓我們大家一齊高高興興地表演給客人看好不好?!?/p>

幼兒群眾表演《我家有幾口》,使幼兒在簡單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本次活動。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835689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