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一些突如其來的事情需要我們總結(jié)和概括。注意總結(jié)的篇幅,不要過長或過短,一般應根據(jù)所總結(jié)的內(nèi)容和要求來合理控制字數(shù)。通過閱讀這些總結(jié)范文,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總結(jié)的作用和意義,從而寫出更優(yōu)秀的總結(jié)。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一
白馬寺位于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創(chuàng)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F(xiàn)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nèi)保存了大量元代夾?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__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首批aaaa級景區(qū)。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jīng)、佛法。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經(jīng)”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jīng)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jīng)、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jīng)、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jīng),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于“鴻臚寺”之“寺”字,后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jīng)》,為現(xiàn)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
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jīng),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時間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jīng)在這里譯出,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譯經(jīng)道場。
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高僧曇柯迦羅來到白馬寺。此時佛教也從深宮走進了市井民間。隨后,曇柯迦羅在白馬寺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同一時期,安息國僧人曇諦,也在白馬寺譯出了規(guī)范僧團組織生活的《曇無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團組織章程都已齊備,一條中土有緣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鋪就,為中土戒律之始。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一場受戒儀式在白馬寺舉行,這是一個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國佛教史上的事件。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壇,長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國漢地第一位正式受過比丘戒的出家人。自此,儒家“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古老傳統(tǒng)被打破了。
佛教在中國扎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這里是中國第一次西天求法的產(chǎn)物,是最早來中國傳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這里誕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經(jīng)和中文戒律,產(chǎn)生了第一個中國漢地僧人……總之,白馬寺是與中國佛教的許許多多個“第一”緊緊聯(lián)在一起的,這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二
各位游客朋友:
寺山國家森林公園是1992年9月經(jīng)原國家林業(yè)部批準建立的。她位于河南省西峽縣城西南郊,與縣城僅一鸛河相隔,且緊臨311、312國道和滬陜高速,寧西鐵路從山腳下穿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yōu)越,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是伏牛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的核心組成部分。
整個公園以森林景觀為主體,集佛教文化、人文文化、生態(tài)文化等多種文化為內(nèi)涵,以自然山水為基調(diào)。南水北調(diào)中線源頭之一鸛河自北向南從山腳下流過。園內(nèi)峰巒疊嶂,鳥語花香、林木蔥郁,溪流纏綿。整個公園由立石溝、寺溝、太陽溝、張連溝等四部分組成,方圓8.5公里,總面積75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8.6%。
1993年,全國作家文學筆會在此舉行,詩人楊子敏感慨地揮筆寫下了“西峽美,催人醉,不思歸去”的豪情詩。
篇
目前的寺山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集森林旅游、休閑科普、野戰(zhàn)拓展、國防教育、娛樂競技、修身養(yǎng)性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和棲息地。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三
歡迎朋友們來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河南十佳景區(qū)雞冠洞觀光游覽。雞冠洞洞長4600米,現(xiàn)已開發(fā)1800米,觀賞面積23000余平方米。整個游覽過程需60多分鐘,雞冠洞坐落于雞冠山半山腰,因而得名--雞冠洞。
雞冠洞為石灰?guī)r溶洞,地質(zhì)學上稱它為"喀斯特巖溶地貌"。該地形常發(fā)育在碳酸巖山體當中,在溶洞內(nèi)常伴有地下暗河,由于碳酸巖長時間的被雨水所侵蝕而形成了諸如石筍、石柱、石花等千姿百態(tài)的洞穴景觀。
雞冠洞發(fā)現(xiàn)于清朝乾隆年間,1992年9月開發(fā),1993年月10日對外開放。目前全洞已開發(fā)8個景區(qū),依次為"玉柱潭"、"溢彩殿"、"疊幃宮"、"洞天河"、"聚仙閣"、"瑤池宮"、"藏秀閣"、"石林坊"八大景區(qū)連綴而成,全洞大小景點188個;尤其以"眾仙迎客"、"金龜渡仙翁"、"玉兔望月"、"海豚戲珠"、"疊幃宮"、"鯉魚戲水"、"八仙拜壽"、"西天取經(jīng)"、"小人王國"等80余個景點,景觀姿態(tài)奇異,形象逼真而備受廣大游人青睞。
北國第一洞--雞冠洞,它為什么稱為北國第一洞,因它是長江以北形成的一個最大的溶巖洞穴。洞內(nèi)二廳是國內(nèi)洞穴生成最早的一個大廳,時間達6億年之久,三廳一組石筍生長奇特,被世人稱為中華龍宮,雞冠洞為此根石筍投保5000萬。六廳石盾遍布,目前世界各地大大小小2000多個溶洞,共發(fā)現(xiàn)石盾10面,雞冠洞內(nèi)就有6面,大的石盾直徑達3米,而小的石盾直徑不到10厘米,其形狀各具特色。另外一大特色是六廳的九龍玉柱,又稱中華第一柱,由九條石龍攀附其柱身,直徑達20余米,支撐著6000余平方米的游覽大廳。雞冠洞中的四大特色將給朋友們今天的游覽帶來驚和實實在在的收獲。
玉柱潭主要行特點是:它是由高低粗細不等的石筍組成。
我們所處的位置是第一景區(qū)景觀最為集中的地方,前面突出的景觀叫"金龜渡仙翁"。這個景觀由三塊平放的石塊組成,上面的石筍形象仙翁。你們看它伸著長長的脖子,仿佛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不畏艱險,乘風破浪。因金龜前進的方向,也是我們進洞的方向,所以這個景觀也叫"金龜指路"。
我手燈指引的方向,是一個自然通風孔;直徑不大高達38米直通山頂。我國有大大小小溶洞兩千多個,惟有雞冠洞有一個自然通風口。所以洞內(nèi)空氣清新。紅光照亮的地方,景觀取名叫"玉兔望月"。
請看綠燈打亮的石龕里,站著一位小仙人,你看他頭戴一頂尖尖的帽子,神情悠悠自得,在他們旁邊掛著剛洗過的一件短袖衫,衣衫隨風飄蕩,景觀取名"仙人晾衣"。
在仙人晾衣的右邊,還有一種什么動物?請大家猜一下,對,它是一只雪白的山羊,兩只羊角高高聳起,你們細看,就連眼睛里的黑眼珠也顯得特別有神,這個景觀名叫"雪羊奮蹄",展示著它們不畏艱辛,不屈不撓的精神。
隨手電照射的方向,大家看到這片三角形的壁流石,它像不像一座陡峭的山峰?整座山峰上有五個仙人分布不同位置,故名"五佛畫山"。你們看最上面的一尊是觀世音菩薩,正雙手合攏,向今天到來的各位朋友祝福,祝各位朋友新世紀新千年里事事如意,財源連年。中間是如來佛,下面是阿彌陀佛,左邊還有兩尊佛。
第二景區(qū)是雞冠洞中形成最早的一個洞穴,距今已有6億年之久。洞頂懸掛的鐘乳石,地上的石筍,星羅棋布,在現(xiàn)代燈光照射下盡顯流光溢彩,故稱為溢彩殿。請大家往洞頂上看,一只河馬的馬頭懸在洞頂,它大張嘴巴,瞪著黑溜溜的眼睛,活脫脫一幅河馬窺世圖!往低谷看,谷底一組石筍組成一個十分形象的景觀,你看它張嘴翹尾像一條爬上水面的鱷魚。這個景觀取名--鱷魚拜壽。
請回過身來順著我手電指的方向向上看,這一景觀名叫"山澗層樓"。你看兩山對峙,山澗流水,峽谷水中有一頭海獅穩(wěn)坐,它瞪著機警的眼睛,生怕有什么不祥之物驚擾他們的安寧生活。背后遠處兩山之間層層高樓高聳云端,雄偉壯觀。大家看它像不像現(xiàn)代化小康村的建設風格。讓我們回過頭,看下屹立在路邊的這根石筍。據(jù)洞穴專家考察,這根石筍是溢彩殿中形成最早的一根石筍,大約生長時間在5.4萬年?,F(xiàn)在經(jīng)過頂端修飾,便妙趣橫生。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四
歡迎大家來到玄奘故里,參觀玄類故居紀念館。
大家知道,玄奘是唐朝舉世聞名的佛學家、旅行家和翻譯家,是中外文化交流杰出使者。他一生的思想和經(jīng)歷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玄類文化。他的精神和成就,是中國人民的驕傲。1400年前,也就是公元600年,隋文帝開皇二十年,玄奘法師出生在偃師市級氏鎮(zhèn)陳河村,也就是諸位腳下這塊景色秀美的土地。這座玄奘故居紀念館,坐落在陳河村中部,北依白云嶺,南望伏牛山,占地25畝,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依照故居遺址原有的地勢層層北上??鬃诱f:"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能幸會各位與此,共同探討玄奘大師的人生歷程與思想真話,實在令人高興。
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玄奘大師故居的門前。讓我們先來欣賞這一用漢白玉作材料而建成的精美石刻建筑吧--它有一個非常古老的名字,叫做"烏頭門",和富麗堂皇的高大門閭交相輝映,成為這一儒學世家不同凡響的標志。"烏頭門"的由來相當久遠,據(jù)說,它是由遠古母系社會群居的"衡門"演變而來。先民在自己家族的土寨子門口,豎起兩根圓木立柱,上端加固橫梁,形成一個大門,立柱超出橫梁的柱頭部分被涂上黑色,"烏頭門"就成為很形象的命名。到了唐代,這種建筑形式被達官貴人接受,建筑材料被石質(zhì)所替代,位置依然建在大家族聚居的出口,以顯示門第的高貴。唐代以后,這種建筑形式逐漸消失。
請大家回過頭來共同欣賞一下大師故居的門樓。這是典型的隋唐建筑風格。大家在廣場上已觀賞過石碑上趙樸初先生題寫的"玄奘故里"的精美書法,這里門匾上的"玄奘故居"四字,出自北京大學著名大師季羨林教授的手筆。這里還有啟功、程思遠、王任重、劉炳森等名人在玄奘故里的題詞和匾額,大家不妨仔細地欣賞這些精美的書法和豐富的內(nèi)涵。
各位朋友,大家對面前這一別致的迎壁墻一定產(chǎn)生了興趣。迎壁上"六塵六識"四個大字,是臺灣同胞靳天鎖先生題寫的。它是一個佛學用語,意思是指佛學造詣達到的最高境界--"六根清靜"的意思。因為靳先生的小名叫和尚,所以后面畫了一個和尚的坐像圖,而且是一筆劃成,代替他的署名。請往迎壁東邊走,繞過叢叢翠竹,有一座雅致的展廳,展示著玄奘家族的"世代書香"。
在玄奘故居紀念館內(nèi),這個展室相當重要。今天我著重給大家介紹的是玄奘大師的籍貫變遷和諸多"先輩"。據(jù)《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玄奘法師"俗姓陳,陳留人也"。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是玄奘祖籍。
《慈恩傳》上說玄類的祖父陳康,"食邑周南,子孫因家,又為緱氏人也。""周南"屬河南府,即今洛陽地區(qū)。就是說,玄奘一家從祖父陳康起,遷居河南洛陽緱氏縣。玄奘的父母、兄弟就住在陳河村這座大宅院里。如今,陳河村的陳姓居民都是玄類大哥的后裔。
這幅圖中的中年男子,就是玄奘的父親,名叫陳慧,文獻上說他是個美男子,而且很有學問,富有正氣。圖中抱著小孩的婦女,是玄奘的母親宋氏。宋氏是是隋朝洛州長史宋欽的女兒。兩家結(jié)親是標淮的門當戶對。公元600年,玄奘出生時,前面已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
玄奘原名陳袆,十三歲出家和稱法名玄奘。玄:深奧,奘:宏大。是一個很有氣魄的法名。玄奘的先祖都精通儒家經(jīng)典,到他的父母,又都喜愛佛學,這個家庭研讀佛經(jīng)的氛圍對玄奘走向佛門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口水井,被稱為陳家古井。據(jù)傳,此井為北齊年間遷居于此的玄奘的祖父陳康所開。井深25米,水質(zhì)清澈碧透,甘甜宜人,有人說此水可使人聰明,玄奘就是飲用此水而成世界名人,故而號稱"慧泉"。祖籍孟津的臺灣同胞靳天鎖先生面對這口古井,深悟其妙,捐資4000美金,修建了這座古色古香的井亭。
再來看井邊這棵奇樹,這是一棵具有千載樹齡的皂角樹,需兩個大漢方能合抱,俗稱"望子樹",又叫"慈悲樹"。
現(xiàn)在我們置身玄奘故居紀念館西展廳,主要了解大師玄奘怎樣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皈依三寶,步人佛門。
公元604年,隋文帝仁壽四年,年方五歲的玄類經(jīng)受了童年歲月第一次重大打擊,就是母親宋氏病故。第二年,玄類的父親一來不滿場帝的無道,二來中年喪妻,家有幼子,就辭去官職,回到緱氏故里隱居,他"早通經(jīng)術",辭官之后,很注重對少于的培養(yǎng)教育。因此,少年時期,玄奘就對以漢語為載體的儒家文化有很好的修養(yǎng),為日后準確的翻譯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玄奘的父母信佛,對玄類的吸依三寶有很大影響,可以說從童年就播下了種子。
公元609年,隋場帝大業(yè)五年,玄奘童年歲月經(jīng)受了第二次重大打擊,正直的父親去世了。這年玄類十歲,在儒學和佛學的學習中,已明顯地熱衷佛學。加上二哥陳素早已出家洛陽凈土寺,法名長捷,在佛門有一定地位。玄奘也就跟隨二哥前往東都洛陽凈土寺,成了一個少年行者(也稱"童行"),開始學習佛教經(jīng)典。公元612年,隋煬帝大業(yè)八年,十三年的玄奘正式剃度出家。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五
各位游客朋友:
中國。
中東部,因大部地區(qū)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歷史上曾長期為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活動中心,對華夏民族的發(fā)展和文明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全省現(xiàn)轄3個地區(qū)、15個省轄市。土地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人口9243萬人,耕地1.1億畝。
中國。
的母親河——黃河橫穿全省,流長700多公里。
重要的省份之一。從發(fā)展的觀點看,河南擁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Γ情_發(fā)國際經(jīng)濟技術合作很有前途的地方。
河南省東近上海,南臨武漢,北靠京、津,西接陜、甘,位于全國心臟部位,交通運輸條件優(yōu)越。京廣、隴海、焦枝、京九等鐵路干線縱橫交錯,新開通的亞歐大陸橋橫穿全省。地方鐵路通車里程1400公里。省會鄭州位于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干線的交匯處,是連云港至荷蘭鹿特丹亞歐大陸橋最大的客貨轉(zhuǎn)運站。鄭州北站是亞洲最大的貨運編組站,中轉(zhuǎn)吞吐能力和作業(yè)手段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通過鐵路出口的商品可以在鄭州直接聯(lián)檢封關。公路交通四通八達,洛陽一鄭州一開封、新鄉(xiāng)—安陽、鄭州—許昌高速公路已建成,許昌一漯河,許昌一平頂山,三門峽——洛陽,開封一商丘也已列入建設計劃。有四條國際集裝箱運輸線路通過鄭州。鄭州和洛陽機場每周有100個航班飛往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城市,有8個航班往返香港。鄭州—莫斯科貨運包機已開始試航。便利的交通使河南在經(jīng)濟上起著連南貫北、承東啟西的重要作用。
隨時可與世界各地聯(lián)系。
河南省地勢西高東低、北坦南凹,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四大山脈環(huán)繞,間有陷落盆地,中部和東部為遼闊的黃淮海沖積大平原。山區(qū)丘嶺面積占44.3%,平原面積占55.7%。境內(nèi)有黃河、淮河、衛(wèi)河、漢水四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積占53%。地上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特別是沿太行山東麓蘊藏著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有大型"地下水庫"之稱。
河南南部屬北亞熱帶,全省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3至15度,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全年無霜期200至236天。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六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我是xxx,今天由我為大家做導游。歡迎各位到焦作影視城觀光游覽。
焦作影視城是1995年由焦作市人民政府投資2。3億美元興建而成,以影視拍攝服務為主,兼具觀光旅游、文化娛樂、休閑度假等功能,占地面積2。5平方公里,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居全國影視城之首。
接下來,我們就來到了焦作影視城腳下。抬頭仰望四周,一座座古老的建筑高高得立在地面上。
進入城門,撲入眼簾的是根根拔地而起的柱子,每根柱子都雕刻著龍,姿態(tài)萬千,栩栩如生。
再往里走,就來到了周王宮。紅漆的柱子,朱紅的宮墻,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光,一座宮殿挨著另一座宮殿,真是氣勢雄偉,充滿典雅!
往前走,再轉(zhuǎn)個彎兒,就到了楚王宮。黃色的宮墻金光閃耀,加上翠綠的柳枝在微風上跳起了舞,湊成了一個秀美、富麗堂皇的楚王宮。
經(jīng)過了翻上越嶺,終于來到了樸素的民間。村子周圍碧水環(huán)繞,山清水秀,嫩綠的小草上,點綴著幾朵小花,體現(xiàn)了自然風光的靜態(tài)美。村子里。地上的磚塊凸凹不平,石子零零碎碎,村民們一座座茅草屋、用土堆的房子。雖然村民們的條件很落后,但村莊里時刻洋溢著歡笑聲。體現(xiàn)了當時老百姓的良好品質(zhì)。
影視城不但濃縮了祖國的大好風光,還體現(xiàn)了古代人民的歷史文化。我們今天的游覽到此結(jié)束,祝大家旅途愉快。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七
河南,位于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qū)位于黃河以南,故稱河南。
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與河南簡稱豫的由來。
《尚書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稱。
河南有世界文化遺產(chǎn)3處:龍門石窟、殷墟、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
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8項11處:少林寺、龍門石窟、云臺山-青天河-神農(nóng)山、清明上河園、殷墟、白云山、堯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雞冠洞。
世界地質(zhì)公園4處:中岳嵩山、云臺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5處:嵩山、洛陽龍門、雞公山、王屋山、云臺山、堯山、林慮山、青天河、神農(nóng)山、桐柏山-淮源、鄭州黃河風景區(qū)。
河南屬暖溫帶-亞熱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
一般特點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風沙多,夏季炎熱雨豐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最佳旅游時間是秋季.
河南省轄18個省轄市,其中地級市17個、省直管市1個,50個市轄區(qū)、20個縣級市、88個縣。
河南,古稱中原,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fā)源地。
是元代以前中國歷史的核心區(qū)域。
洛陽(十五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鄭州(五朝古都)、安陽(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
夏代先后在夏邑(今商丘)、偃師二里頭(今洛陽)、陽城(今鄭州)等附近建都。
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后來遷到殷(今安陽),自夏而金的4000年間,有10多個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于河南,長達3200余年。
每當中國內(nèi)亂時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爭之地,中國的名稱就來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帶的國家。
河南位于我國中部偏東、黃河中下游,處在東經(jīng)11021~11639,北緯3123~3622之間,與冀、晉、陜、鄂、皖、魯6省毗鄰,東西長約580公里,南北跨確約550公里。
全省土地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在全國各省市區(qū)中居第17位。
截止2001年底,全省轄17個省轄市,1個省直管市,21個縣級市,48個市轄區(qū),89個縣,2123個鄉(xiāng)鎮(zhèn),4.80萬個行政村。
省轄市為: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xiāng)、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省轄地區(qū)為:周口、駐馬店、信陽,省直管市為濟源市。
2001年底河南省總?cè)丝谶_9555萬人,居全國第1位,人口密度為572人/平方公里。
截至到2001年,全省漢族人口占總?cè)丝跀?shù)的98.78%,除漢族外,有回族、蒙古族、滿族、土家族、壯族、維吾爾族、苗族等50個少數(shù)民族,占全省總?cè)丝诘?.22%。
河南為中華民族主要發(fā)祥地之一。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英才輩出。
遠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原人民就創(chuàng)造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
這里曾孕育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李耳、莊子,政治家商鞅、李斯,科學家張衡,醫(yī)圣張仲景,文學家韓愈,哲學家程顥、程頤,民族英雄岳飛以及吉鴻昌、楊靖宇、彭雪楓、鄧穎超等歷史名人1000多人。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河南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上始終占據(jù)重要地位。
先后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河南,中國七大古都河南就占有三個(洛陽、開封、安陽)。
在河南這片土地上,曾上演過一幕幕歷史話劇,諸如武王伐紂、周公營洛、春秋諸侯爭霸、戰(zhàn)國群雄逐鹿、劉邦項羽對峙、光武劉秀興漢、曹魏中原稱雄、隋末瓦崗暴動、趙匡胤陳橋兵變、岳飛抗金鏖兵、李自成中原血戰(zhàn)、京漢二七風暴、劉鄧大軍挺進中原等。
歷史的風云變幻,無不在中原大地留下深深的痕跡。
在中州大地上,有舉世聞名的名勝古跡,氣勢磅礴的名山大河,氣候宜人的避暑勝地,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雄偉壯觀的古代建筑,珍貴罕見的歷史文物,奇異多樣的花卉禽獸,豐富多彩的中原文化,絢麗多彩的風土人情等豐富的旅游資源。
從中國七大古都來看,河南就占有洛陽、開封、安陽三個。
古(古文化)、河(黃河)、拳(少林武術、太極拳)、根(尋根覓祖)、花(洛陽牡丹)為特色的旅游資源,是河南旅游業(yè)發(fā)展的一大優(yōu)勢。
河南可供觀賞、旅游的景區(qū)、景點有100多處。
省內(nèi)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共25處,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分布區(qū)5處:登封的嵩山、洛陽的龍門、信陽的雞公山、濟源的王屋山和焦作的云臺山,省級的有石人山、環(huán)翠峪、黃河游覽區(qū)等20處。
自然保護區(qū)23處。
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國第二位。
館藏文物逾百萬件,約占全國的`1/8。
全省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30處,省級保護文物253處,市、縣級保護文物2600多處。
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為河南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特別是2000年11月30日,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推開了一扇河南走向世界的大門,擴大了河南在國際上的影響。
河南洛陽將會作為國際旅游業(yè)的一個黃金點、黃金線來吸引外國游客。
河南,位于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qū)位于黃河以南,故稱河南。
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與河南簡稱豫的由來。
《尚書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稱。
河南有世界文化遺產(chǎn)3處:龍門石窟、殷墟、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
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8項11處:少林寺、龍門石窟、云臺山-青天河-神農(nóng)山、清明上河園、殷墟、白云山、堯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雞冠洞。
世界地質(zhì)公園4處:中岳嵩山、云臺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5處:嵩山、洛陽龍門、雞公山、王屋山、云臺山、堯山、林慮山、青天河、神農(nóng)山、桐柏山-淮源、鄭州黃河風景區(qū)。
河南屬暖溫帶-亞熱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
一般特點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風沙多,夏季炎熱雨豐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最佳旅游時間是秋季.
河南省轄18個省轄市,其中地級市17個、省直管市1個,50個市轄區(qū)、20個縣級市、88個縣。
河南,古稱中原,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fā)源地。
是元代以前中國歷史的核心區(qū)域。
洛陽(十五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鄭州(五朝古都)、安陽(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
夏代先后在夏邑(今商丘)、偃師二里頭(今洛陽)、陽城(今鄭州)等附近建都。
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后來遷到殷(今安陽),自夏而金的4000年間,有10多個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于河南,長達3200余年。
每當中國內(nèi)亂時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爭之地,中國的名稱就來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帶的國家。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八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鄭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3500年前,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鄭州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孕育了中華民族及其光輝燦爛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鄭、韓5朝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為州。轄區(qū)內(nèi)發(fā)現(xiàn)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據(jù)史籍記載,中華民族始族黃帝的出生地軒轅之丘,位于鄭州市境內(nèi)的新鄭。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陽城(今鄭州市登封),商王仲丁遷都于?(今鄭州市區(qū)),周武王封叔鮮于管(今鄭州市區(qū)),表明鄭州地區(qū)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曾是國家的政治中心。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鄭、韓先后在新鄭建都,長達500多年。秦漢時期,鄭州地區(qū)始置滎陽、鞏、京、新鄭等縣,滎陽一度成為“富冠海內(nèi)”的天下名都。之后,歷代先后在鄭州地區(qū)設置滎陽郡、北豫州、滎州等。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將滎州改為鄭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管城作為鄭州、管州州治,成為鄭州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中心。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和通濟渠后,鄭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絕“,成為全國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北宋建都汴京后,鄭州屬京畿路,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建為西輔,成為宋代四輔郡之一。明初,鄭州劃歸開封府。清代,鄭州為兩次升為直隸州。
本世紀初,由于平漢和隴海鐵路在鄭州交匯,鄭州的民族工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得到較快發(fā)展。1923年,鄭州爆發(fā)了震驚中外的”二七“大罷工,在中國工運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1929年至于1931年鄭州曾一度廢縣設市。1948年月10月22日,正式建立了鄭州市,1954年成為河南省省會。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九
河南省位于中國中東部,因大部地區(qū)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歷史上曾長期為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活動中心,對華夏民族的發(fā)展和文明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全省現(xiàn)轄3個地區(qū)、15個省轄市。土地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人口9243萬人,耕地1.1億畝。中國的母親河——黃河橫穿全省,流長700多公里。
河南以其特殊的戰(zhàn)略地位、豐富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資源、品種繁多的礦藏物產(chǎn)、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成為中國重要的省份之一。從發(fā)展的觀點看,河南擁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是開發(fā)國際經(jīng)濟技術合作很有前途的地方。
河南省東近上海,南臨武漢,北靠京、津,西接陜、甘,位于全國心臟部位,交通運輸條件優(yōu)越。京廣、隴海、焦枝、京九等鐵路干線縱橫交錯,新開通的亞歐大陸橋橫穿全省。地方鐵路通車里程1400公里。省會鄭州位于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干線的交匯處,是連云港至荷蘭鹿特丹亞歐大陸橋最大的客貨轉(zhuǎn)運站。鄭州北站是亞洲最大的貨運編組站,中轉(zhuǎn)吞吐能力和作業(yè)手段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通過鐵路出口的商品可以在鄭州直接聯(lián)檢封關。公路交通四通八達,洛陽一鄭州一開封、新鄉(xiāng)—安陽、鄭州—許昌高速公路已建成,許昌一漯河,許昌一平頂山,三門峽——洛陽,開封一商丘也已列入建設計劃。有四條國際集裝箱運輸線路通過鄭州。鄭州和洛陽機場每周有100個航班飛往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城市,有8個航班往返香港。鄭州—莫斯科貨運包機已開始試航。便利的交通使河南在經(jīng)濟上起著連南貫北、承東啟西的重要作用。
河南的郵電通訊條件也在不斷改善。目前全省18個地市已開通程控電話,共有長話電路近5oooo路。許多部門、企業(yè)已進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隨時可與世界各地聯(lián)系。
河南省地勢西高東低、北坦南凹,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四大山脈環(huán)繞,間有陷落盆地,中部和東部為遼闊的黃淮海沖積大平原。山區(qū)丘嶺面積占44.3%,平原面積占55.7%。境內(nèi)有黃河、淮河、衛(wèi)河、漢水四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積占53%。地上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特別是沿太行山東麓蘊藏著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有大型"地下水庫"之稱。
河南南部屬北亞熱帶,全省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3至15度,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全年無霜期200至236天。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十
各位游客朋友:
燈臺架景區(qū)位于舞鋼市南部,燈臺架景區(qū)主峰因酷似古代燈臺而得名,距市區(qū)20公里,景區(qū)面積3333公頃,屬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主景區(qū)之一。主峰燈臺架海拔808米,是舞鋼市第二高峰。燈臺架景區(qū)內(nèi)山岳鐘秀,古樹參天,溝壑相連,群峰疊翠,飛瀑流泉,萬木崢嶸,森林覆蓋面積達96%以上,且植物種類繁多珍奇,素有森林氧吧,植物王國美譽。
景區(qū)內(nèi)有天然峽谷官平院溝、九天潭、老虎爬溝;有一峰獨秀的官平院迎門塔;有以優(yōu)勢珍異樹種命名的森林氧吧、天然空調(diào)青檀谷;有似為天而降的天池瀑布、天井瀑布、三疊瀑布、八萬坡瀑布;有古樹參天、古藤纏繞的官平院遺址、猴府洞天、青桐溝、望天河谷等;有形態(tài)各異的情侶洞、蝙蝠洞、仙人洞、馬王爺洞,還有能預測天氣的怪洞,有地質(zhì)奇觀原始海底,有隨季節(jié)開放,爭奇斗艷的迎春連翹、山桃、杏、梨、河南杜鵑,更在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秋日紅葉,冬季銀裝素裹、萬條垂下的冰掛。在景區(qū)內(nèi),可觀111個自然景觀,35處古跡,還可以認識多種珍稀瀕危植物,如青檀、樸樹、山拐棗、河南山胡椒、天日僵子、杜仲、舞貝母等,并且還可以享受森林氧吧、自然空調(diào)的沐浴,是都市人避暑休閑、放松身心、尋幽攬勝、強身健體、同歸自然的理想去處。
燈臺架景區(qū)不僅自然景觀豐富,而且風物傳說絢麗多彩,古跡遺址眾多,可令游人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濃重的民間文化氣息,景區(qū)現(xiàn)有三條旅游環(huán)線,旅游時間可根據(jù)團隊要求從三小時到一整天不等。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十一
嵖岈山風景區(qū)位于河南省遂平縣境內(nèi),1982年開始開發(fā),是河南省第一批公布地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總面積52天方夜譚公里,現(xiàn)在我們這里所處地位置是整個景區(qū)地精華部分,面前這座山占地面積不足4平方公里,海拔512米,無論從高度和范圍來講,景區(qū)都很小,但是它地特點是小巧玲瓏,秀在其中,被譽為“中原盆景”。
整個景區(qū)又分作蜜臘山、南山、北山、六峰山4部分。景點地精華主要集中在南山部分,也是我們這里今天要游覽地部分。等一會兒我們這里將在山地左側(cè)進入景區(qū),到前方不遠處左轉(zhuǎn)彎,在山谷里面鉆洞過峽,攀崖,盤旋而上,到達山頂從左側(cè)回到山門,整個游程約7公里,需要3-4個小時。
好了,我們這里大家注意朝前看,我們這里首先看到山頂最高地那塊石頭,那是“猴子望月”地景觀;從猴石沿山坡向左斜下來,中間突出地那塊石頭,是“睡唐僧”;從“猴石”沿45度角向右斜下來,在山腳又是“醉八戒”景觀,在這幾處景觀中,尤其是“醉八戒”我們這里不妨仔細觀察,他那肥頭大耳,張嘴垂舌,還挺著大肚子,醉倒山坡上那憨態(tài)可掬地情景,真是惟妙惟肖。
(引導游客到密臘山)。
游客朋友,大家請注意看湖對面地這座獨立山峰,拔地而起,高約百丈,雄偉挺拔,大家刺破青天之拋。它地名字叫“蜜臘峰”,為什么取這樣一個名字呢?相傳過去這里滿山遍野都是野花,花兒招來了很多野蜂在此采花釀蜜。釀地蜜多,又沒有人收取,都凝固在山上地石縫里,每到夏季,經(jīng)太陽光地強烈照射,蜂蜜被曬化后都流了出來,整個山地外表就好像涂了一層厚厚地蜜臘,所以人們把這座山取名為“蜜臘山”附近地老百姓到山上去打柴、采藥、放羊時,渴了就接山上地蜂蜜喝。傳說當時山下有一老財主,他想吃山上地蜂蜜,自己又懶和往山上爬,于是就吩咐家中地一名長工上山上去接蜜,長工端個大瓦盆到山上跑了三天,接了滿滿一盆蜜,誰知下山地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瓦盆破了,一盆蜜都流了下來?,F(xiàn)在我們這里看到地北坡從上到下那道白色條狀痕跡據(jù)說就是當年那盆蜂蜜沖后留下來地。
山下地湖中“秀蜜湖”里面地湖水由于過去受蜜臘山常年沖刷下來地峰蜜地影響,湖水到現(xiàn)在還是甜地,不信我們這里大家可以去品嘗一下。
上完這段石板鋪就地山坡路,我們這里就到了“好漢坡”。
我們這里先抬頭向上看蜜臘山地峭壁。大家知道,我國最有名地險山當數(shù)華山了,不過華山地山峰再高再陡,山頭上都有很多地斷層,都可以利用斷層攀到頂端去。但是嵖岈山地山就不一樣了,像眼前這面石壁,山體成90度直角,不但陡峻,而且整個山頭由一塊石頭構成,中間沒有斷層。這樣地山恐怕國際攀登冠軍來了也難以攀登。再看下面這個小山坡,為什么會有“好漢坡”三個字呢?1990年奏,一位臺胞游嵖岈山,也是像我們這里一樣,上完這段坡路感到累了,就坐在附近這塊石頭上休息,無意中回頭看到蜜臘山這面石壁地壯觀情況,他大發(fā)感慨說:“哎呀,不要說前面這個大坡了,就是近處這個小坡誰能爬上去,誰就是好漢!我賞給他8000臺幣!”山下一位下在割草地山民聽到后,鞋子一脫,光著兩只腳,一會兒工夫就從坡底爬到了頂端。這位臺胞一看,把身上帶地8000臺幣送給了這個山民,后來他又讓人找來筆墨,寫下了“好漢坡”三個字,請當?shù)厥嘲堰@三個字給刻了上去,大家注意看在這三個字地左下方還刻有他地名字---劉修德,名字上面是他地登山時間---1990年春。不知道我們這里團友中是否也有人能爬上去,當一次好漢?嵖岈山和別地山相比有他地獨特之處,就是山地上部層巒疊嶂,到處都有是奇峰怪石;而山地下部則千孔百竅,棚洞無數(shù),萬人洞就是嵖岈山九大名洞地代表。由于萬人洞是天然形成地地下巖洞。所以里面洞套洞、洞連洞,曲折迂回。狹窄地地方僅能容一人穿行,甚至爬行,但寬大地地方卻也有幾間房子那么大,這些空間合起來能容納上萬人,所以取名“萬人洞”。
(出萬人洞,引領游客到桃花洞)。
相傳在西漢末年,嵖岈山附近有一個叫桃花地姑娘在洞內(nèi)修行,當時,王莽追擊劉秀來到嵖岈山,善良地桃花姑娘把劉秀藏在這個地形復雜地地方,使劉秀躲過了王莽地追趕。后業(yè)劉秀登基做了皇帝,為報答桃花姑娘這段恩情,就封她為“桃花仙女”,并讓人們按照她地模樣塑起了神像,讓后人世代供奉。
(引導游客進入景區(qū)二道門)。
進入景區(qū)二道門,我們這里不妨停下來抬頭向左上方看一下,在這個陡峭地石壁上橫懸著一棵大樹。此情此景,不由人想起李白在《蜀道難》中“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地詩句。這是一棵“野榔榆”。它和我們這里河南農(nóng)村很多地方食用栓錢兒地那種榆樹同一個科目,但品種不一樣,這種樹地葉子很厚,耐旱性旨。據(jù)省林業(yè)局專家鑒定,它在那里已經(jīng)生長了600多年。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十二
各位游客朋友:
您眼前這座橫跨于汴河之上、形似彩虹的橋就是被稱為“中國十大古橋”之一的虹橋,也就是《清明上河圖》中的主體畫面。
白鶴。白鶴的羽毛有5兩重和8兩重之分,只要風一吹就能隨著圓盤轉(zhuǎn)動,人們可以根據(jù)柱子上的十字型交儀木來辨別方向。這就是古代的“風向標”。
當您站在虹橋上,3800米汴河的風光盡收眼底。北宋時汴河橫穿整個城市,給開封帶來了空前繁榮,被稱為“大宋建國之本”。因為水上運輸?shù)姆奖憧旖?,商人多在河邊買賣交易,尤其橋的兩端更是商鋪林立,當時的人稱之為“河市”,人們到河邊進行貿(mào)易也稱為“上河”。
北宋東京,諸河匯集,交通便利,古有美譽:“天下之樞”。時城內(nèi)城外,橋梁林立,磚、石、木、平、拱、吊,形式多樣,建筑技巧。水中行舟,橋上車馬,人來人往,如詩如畫。現(xiàn)取北宋畫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圖》亭橋之意,仿南宋墨客夏圭《溪山清遠圖》橋亭之形。想今日游人往來之便,筑建此橋。中流設吊橋一座,供大小船只通行上下,左右蓋瓦亭兩間,為南北客人遮陽避雨,故曰“雙亭橋”。橋體平直沒有高低起伏,走過時不費力,也方便了行動不便的殘疾游客朋友。
前面我們介紹過,汴河被稱為古開封的生命河,城內(nèi)有著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網(wǎng),有河必有橋,因此修建了各式各樣的橋梁,宋代成為我國古代橋梁發(fā)展的全盛時期,據(jù)統(tǒng)計當時開封就有橋30余座。磚石結(jié)構的、木制結(jié)構的、平橋、拱橋、吊橋,建筑技巧令人目不暇接,就像您己經(jīng)走過的虹橋和現(xiàn)在所看到的鴛鴦橋。
鴛鴦橋中間部分特別高,是為了方便船只通過。而在橋的兩邊都建有臺階和通向臨近河面的平臺,您可以走下平臺,體會一下“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詩意感受。因為橋的左右兩邊不對稱,所以這座橋又叫“鴛鴦戲水橋”。
鴛鴦是一種水禽,相傳雌雄成雙,一生一世都不分離。早在《詩經(jīng)小雅》中就有描寫鴛鴦雙飛的詩篇,后來便用它們來比喻夫妻,唐代詩人盧照陵就有“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的美妙詩句,千古傳頌。當您走上鴛鴦橋,是否有相同的感受呢?在這里,我們祝愿天下有情人能終成眷屬。
走下鴛鴦橋,您的右前方是秀野園。這是我們?yōu)闈M足游客朋友休閑娛樂的要求而特意開發(fā)的。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十三
各位游客朋友:
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藝術寶庫之一,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聞名于世的龍門石窟就坐落在伊河兩岸的山崖上,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營造時長達400余年,在這里您不僅可以看到北魏的清風秀骨、還可以看到唐朝的豐腴之美,龍門石窟不僅是中國佛教藝術的體現(xiàn),同時也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風尚,堪稱是一座巨大的石刻藝術博物館。
龍門石窟現(xiàn)有佛龕2300多個,佛塔70余座,佛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多塊,其中著名的龍門二十品和唐朝諸遂良的“伊闕佛龕之碑”都是書法藝術的珍品。我國著名的作家余秋雨曾這樣描繪過石窟藝術:它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以前年的藝術,一千年始終活著,脈絡相通,呼吸均勻,這是一種何種狀闊的生活。
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龍門石窟中其實為磅礴,藝術為精美的洞窟——奉先寺,現(xiàn)在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這尊大佛呢就是盧舍那大佛,盧舍那梵文音譯,意為光明普照之意,她通告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您有可能會問,為什么不零不整剛好是17.14米呢?這是因為7是佛的數(shù)字,天的數(shù)字,佛語有曰:“救人一命,生造七級佛徒”那么再讓我們我們來看看17.14,它有一個十,意為十全十美;14含有2個七在加上個七,就是3個七,擁有3個7的盧舍那大佛是無限大,無限寬大,功德圓滿的。
有人說盧舍那大佛是“東方的蒙娜麗莎”是集善良與美貌于一身的,的確如此,不信您看,她嘴角微微上翹,目光下垂,略做俯視態(tài),兩道彎眉如鉤如月,每次看到盧舍那大佛的微笑就有如沐春風之感,無論您從哪個角度看她,她的目光都會和你有所交流,像智者的詢問,長者的關切,母親的慈愛,這種由天上到人家,由出世到入世,從虛幻到現(xiàn)實的轉(zhuǎn)變不正是中國儒家思想在佛教藝術上的折射嗎?這是藝術的覺醒,人性的覺醒,中國佛教藝術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歲月,在唐代終于完成了漢化的過程,因此中國的佛教藝術在洛陽的龍門石窟也達到了一個光輝的頂點,所以李澤厚先生才會說:“盧舍那大佛是中國佛教藝術的典范?!?/p>
另外大家請看盧舍那兩側(cè)的是二弟子,左為迦葉飽經(jīng)風霜,莊重嚴謹,有為阿難聰敏溫順,擅長記憶,他們兩側(cè)站的是菩薩、天王、力士及供養(yǎng)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奉先寺以其流利的線條,高超的技藝,玄密的宗教幻化出了一首壯麗無比的交響樂動人心魄。
朋友們參觀完這麼雄偉的雕塑,您難道不為之震撼嗎?那么就請您拿出手中的相機把他拍攝下來,留住這份心情,本次的景區(qū)講解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下面給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我們11點在這里集合,由于剛下過雪,地面比較滑,大家在自由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十四
各位游客,今天我們一起來游覽龍隱景區(qū)。
景區(qū)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陽之南,生態(tài)伏牛山東大門,距二廣高速55公里,交通便利、區(qū)位優(yōu)越。
龍隱,取意于“潛龍在淵,飛龍在天”。龍隱象征著修養(yǎng)和閑隱之意,也正合當前親近自然、調(diào)養(yǎng)身心、休閑度假的旅游發(fā)展趨勢。
龍隱景區(qū)處于海拔800米以上的山間盆地之中,周圍山勢呈群龍聚首之相,龍與龍之間,三條河流,縱橫流淌,最后在盆地正中央?yún)R集成一條清澈的大河,滾滾而去。龍水相生相伴,祥瑞生動。
汝陽也是“中國恐龍之鄉(xiāng)”,這里曾經(jīng)是恐龍的家園,迄今為止在汝陽境內(nèi)已發(fā)現(xiàn)了30多條恐龍化石,其中被命名為“汝陽黃河巨龍”的恐龍是亞洲體腔最大的恐龍,長22米,也是世界第二大恐龍,僅次于阿根廷龍。
龍隱景區(qū)由浪漫花溪、神奇靈龍峽、高山湖泊飛來湖、童話桃花源、原始林區(qū)杜鵑嶺、“華夏之頂”中央峰和“中原第一云梯”通天云梯(也叫通天峽)七大游覽區(qū)組成,是一個特別適合周末、閑暇來戲水、游峽、賞石、登山、透透氣兒的新景區(qū)。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十五
各位游客朋友:
游的開心玩的愉快!
云臺山位于焦作市修武縣境內(nèi),距離焦作市區(qū)35公里,因山勢險峻,峰壑之間常年云鎖霧繞而得名,是目前河南省內(nèi)唯一一家擁有世界地質(zhì)公園,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等七個國際級稱號的風景名勝區(qū),他包含紅石峽,泉瀑峽,潭瀑峽,萬善寺,百家?guī)r,茱萸峰,獼猴谷,疊彩洞,青龍峽,峰林峽等11個大景點。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我們的導游圖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萬善寺,紅石峽,子房湖,獼猴谷,潭瀑峽,泉瀑峽,疊彩洞,然后明天我們一起攀登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
下面我們?nèi)⒂^華夏第一奇?zhèn)b——紅石峽,紅石峽又名溫盤峪,長約兩千米深68米,最寬處30多米最窄處僅有幾米,由于峽谷幽深并且狹窄所有行程了一種冬暖夏涼的小氣候,人稱:“長春谷”,我們站在橋上往下看紅色的峽谷在綠色的植被映襯下猶如萬綠叢中一線紅,可謂小中見大,素來享有“溫盤峪”的美譽。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一處規(guī)模并不十分奇特的鐘乳石,其他地方的鐘乳石都生長在石灰?guī)r上,由水侵蝕,碳酸鈣沉淀而形成的,石英砂巖上并不具備生長鐘乳石的條件,偏偏長了一種鐘乳石,這在地質(zhì)上是比較奇特的,仔細觀看原來山壁上有條天然裂縫,地表水巖石上層的石灰?guī)r在地層下流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經(jīng)分解的物質(zhì),滲漏吸附在石英砂巖上而形成了這種罕見景觀。
此處抬頭可望到一處千年懸石,這塊巨石夾在兩座峭壁間就像快要掉下來的樣子,站在下邊會感覺心驚肉跳的,這塊巨石又叫試心石,他身上還有濃重的地方民俗色彩,具有考驗真善美,懲惡揚善的重任,當?shù)赜幸环N民俗就是講未婚男子在想心愛的女子求婚時,女子為了考驗小伙子的真心和膽量,就讓他站在試心石下,對天發(fā)誓,與愛心永結(jié)同心,若食言愿葬身石下以示懲罰。
我們們再來看雄山秀水的子房湖,為什么叫子房湖呢?古人云“山之名人一著”張良字“子房”,是秦末漢初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兩千多年來一直被儒家所推崇,為道教和民間所神話,傳說張良在博浪沙刺殺秦王未遂,到云臺山來避難,因為在河邊踩住了伊尹的腳印而得神,于是人們將這里的湖叫子房湖,將湖對面的山峰叫“張良峰”。
接下來我們將欣賞到的是華夏第一秀水——潭瀑峽,潭瀑峽又叫小寨溝,這里風光秀麗景色怡人,因此人們給他起了個雅號叫“潭瀑川”,潭瀑峽有個景點叫龍蛇潭,關于龍蛇潭有個傳說,傳說女媧娘娘為民除害斬殺了一條大黑蛇,他的子孫后代四處逃散,其中有條小黑蛇逃到了處荒山,也就是小寨溝這一帶,每天早晚來此戲水,吸收了此潭的靈氣,久之成龍,所以此潭也叫“渡仙潭”。
第一,亞洲第二,他很窄又有“天下第一瘦瀑”的美譽,他上吻藍天下踏石坪,猶如擎天玉柱,唐代大詩人李白有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用在這里真是恰到好處!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十六
各位朋友:
中原第一漂——鸛河漂流,國家4a級景區(qū),位于西峽境內(nèi)老鸛河上游,距西峽縣城42公里、311國道、豫48省道從中通過。與龍?zhí)稖掀俨既?、耍孩關峽谷、老界嶺風景區(qū)等重要景點形成黃金旅游環(huán)線。
老鸛河是丹江的重要支流,也是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上游重要水源涵養(yǎng)區(qū)。主要干流長254千米,流域面積4219平方公里,落差1340米,漂流段落差480多米,漂流距離12公里,是中原地帶最早開發(fā)漂流,漂流距離最長、最刺激、規(guī)模最大的項目,被人們稱為“中原第一漂”,現(xiàn)已在國家工商局注冊。
漂流過程中沿途佳景頗多,有“鸛河第一灘”?!熬琵垶薄⑿蜗蟊普娴摹芭P龍”、“龍椅”、驚心動魄的“跳舞灘”等大小十八灘。在感受浪遏飛舟的同時,戲水也是鸛河漂流的一大樂趣。這里天天是潑水節(jié),處處是水丈區(qū),無論認識與否,見面禮就是相互潑水。遇到水緩處,跳到清澈見底的河中一游,游人會感到“忘記時間”、“忘記身份”、“忘記年齡”、“忘記煩惱”。
漂流過程中,有一批訓練有素的護漂員為游客保駕護航,提供全套漂具及導游、保險等系列服務,讓人有驚無險,游得舒心,玩得開心,并讓游客感受大自然的洗禮,體味回歸自然、挑戰(zhàn)自然的樂趣。風景哪里最好,盡在中原第一漂。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十七
各位游客朋友:
歡迎大家來到玄奘故里,參觀玄類故居紀念館。
大家知道,玄奘是唐朝舉世聞名的佛學家、旅行家和翻譯家,是中外文化交流杰出使者。他一生的思想和經(jīng)歷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玄類文化。他的精神和成就,是中國人民的驕傲。1400年前,也就是公元600年,隋文帝開皇二十年,玄奘法師出生在偃師市級氏鎮(zhèn)陳河村,也就是諸位腳下這塊景色秀美的土地。這座玄奘故居紀念館,坐落在陳河村中部,北依白云嶺,南望伏牛山,占地25畝,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依照故居遺址原有的地勢層層北上??鬃诱f:"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能幸會各位與此,共同探討玄奘大師的人生歷程與思想真話,實在令人高興。
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玄奘大師故居的門前。讓我們先來欣賞這一用漢白玉作材料而建成的精美石刻建筑吧--它有一個非常古老的名字,叫做"烏頭門",和富麗堂皇的高大門閭交相輝映,成為這一儒學世家不同凡響的標志。"烏頭門"的由來相當久遠,據(jù)說,它是由遠古母系社會群居的"衡門"演變而來。先民在自己家族的土寨子門口,豎起兩根圓木立柱,上端加固橫梁,形成一個大門,立柱超出橫梁的柱頭部分被涂上黑色,"烏頭門"就成為很形象的命名。到了唐代,這種建筑形式被達官貴人接受,建筑材料被石質(zhì)所替代,位置依然建在大家族聚居的出口,以顯示門第的高貴。唐代以后,這種建筑形式逐漸消失。
請大家回過頭來共同欣賞一下大師故居的門樓。這是典型的隋唐建筑風格。大家在廣場上已觀賞過石碑上趙樸初先生題寫的"玄奘故里"的精美書法,這里門匾上的"玄奘故居"四字,出自北京大學著名大師季羨林教授的手筆。這里還有啟功、程思遠、王任重、劉炳森等名人在玄奘故里的題詞和匾額,大家不妨仔細地欣賞這些精美的書法和豐富的內(nèi)涵。
各位朋友,大家對面前這一別致的迎壁墻一定產(chǎn)生了興趣。迎壁上"六塵六識"四個大字,是臺灣同胞靳天鎖先生題寫的。它是一個佛學用語,意思是指佛學造詣達到的最高境界--"六根清靜"的意思。因為靳先生的小名叫和尚,所以后面畫了一個和尚的坐像圖,而且是一筆劃成,代替他的署名。請往迎壁東邊走,繞過叢叢翠竹,有一座雅致的展廳,展示著玄奘家族的"世代書香"。
在玄奘故居紀念館內(nèi),這個展室相當重要。今天我著重給大家介紹的是玄奘大師的籍貫變遷和諸多"先輩"。據(jù)《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玄奘法師"俗姓陳,陳留人也"。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是玄奘祖籍。
《慈恩傳》上說玄類的祖父陳康,"食邑周南,子孫因家,又為緱氏人也。""周南"屬河南府,即今洛陽地區(qū)。就是說,玄奘一家從祖父陳康起,遷居河南洛陽緱氏縣。玄奘的父母、兄弟就住在陳河村這座大宅院里。如今,陳河村的陳姓居民都是玄類大哥的后裔。
這幅圖中的中年男子,就是玄奘的父親,名叫陳慧,文獻上說他是個美男子,而且很有學問,富有正氣。圖中抱著小孩的婦女,是玄奘的母親宋氏。宋氏是是隋朝洛州長史宋欽的女兒。兩家結(jié)親是標淮的門當戶對。公元600年,玄奘出生時,前面已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
玄奘原名陳袆,十三歲出家和稱法名玄奘。玄:深奧,奘:宏大。是一個很有氣魄的法名。玄奘的先祖都精通儒家經(jīng)典,到他的父母,又都喜愛佛學,這個家庭研讀佛經(jīng)的氛圍對玄奘走向佛門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口水井,被稱為陳家古井。據(jù)傳,此井為北齊年間遷居于此的玄奘的祖父陳康所開。井深25米,水質(zhì)清澈碧透,甘甜宜人,有人說此水可使人聰明,玄奘就是飲用此水而成世界名人,故而號稱"慧泉"。祖籍孟津的臺灣同胞靳天鎖先生面對這口古井,深悟其妙,捐資4000美金,修建了這座古色古香的井亭。
再來看井邊這棵奇樹,這是一棵具有千載樹齡的皂角樹,需兩個大漢方能合抱,俗稱"望子樹",又叫"慈悲樹"。
現(xiàn)在我們置身玄奘故居紀念館西展廳,主要了解大師玄奘怎樣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皈依三寶,步人佛門。
公元604年,隋文帝仁壽四年,年方五歲的玄類經(jīng)受了童年歲月第一次重大打擊,就是母親宋氏病故。第二年,玄類的父親一來不滿場帝的無道,二來中年喪妻,家有幼子,就辭去官職,回到緱氏故里隱居,他"早通經(jīng)術",辭官之后,很注重對少于的培養(yǎng)教育。因此,少年時期,玄奘就對以漢語為載體的儒家文化有很好的修養(yǎng),為日后準確的翻譯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玄奘的父母信佛,對玄類的吸依三寶有很大影響,可以說從童年就播下了種子。
公元609年,隋場帝大業(yè)五年,玄奘童年歲月經(jīng)受了第二次重大打擊,正直的父親去世了。這年玄類十歲,在儒學和佛學的學習中,已明顯地熱衷佛學。加上二哥陳素早已出家洛陽凈土寺,法名長捷,在佛門有一定地位。玄奘也就跟隨二哥前往東都洛陽凈土寺,成了一個少年行者(也稱"童行"),開始學習佛教經(jīng)典。公元612年,隋煬帝大業(yè)八年,十三年的玄奘正式剃度出家。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十八
面臨蘇聯(lián)核戰(zhàn)爭威脅情況下,響應毛主席“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號召建設的地下“反修防修”指揮工程,秘洞是“三線”建設時期的見證,反映了一個時期的輝煌,是智慧和汗水的結(jié)晶。秘洞是我國軍事防御理念的集中體現(xiàn),代表當時軍事科技的最高水平,是地下防空軍事工程的典范之作?,F(xiàn)存的地上建筑17棟167間3936.63平方米,分布在河道兩側(cè),依山而建。油機房、鍋爐房、車庫、伙房、營房,都是用不規(guī)則的石塊砌成,做工非常精細,下部都有出水孔,有防潮的作用,頂非常堅固,雖歷經(jīng)40多年風雨,仍舊不漏雨。
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
精神。
大公無私和先人后己。
精神。
壓倒一切艱難險阻,壓倒一切困難的。
精神。
堅持革命樂觀主義,排除萬難爭取勝利的。
精神。
也是永遠值得發(fā)揚的寶貴。
精神。
財富。這個軍事舊址正在成為冷戰(zhàn)文化重構的新標本。那遺留下來的軍事遺址,那壯觀的工程,在今天,依然讓我們肅穆!秘洞作為冷戰(zhàn)時期的一個縮影,同全國的各種地下掩體一起在防御外患中起到一定的歷史作用,成功威懾了兩個超級大國,它是軍事智慧的經(jīng)典之作,它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象征,折射出中華民族防御戰(zhàn)略和軍事博弈的發(fā)展脈絡,也因此成為我們今天戰(zhàn)略思維的軍事文化遺產(chǎn)。
河南省導游詞英語篇十九
各位游客朋友:
河南不僅擁有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還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黃河流經(jīng)河南700多公里,其間從中游到下游,既有三門峽水庫的碧波蕩漾,又有鄭州黃河游覽區(qū)的波瀾壯闊,更有開封高出地面14米的"懸河"奇觀。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已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水面,寬3公里,長132公里,出現(xiàn)高峽平湖的壯麗景觀。近年來開辟的"大黃河游"和"黃河漂流",被游客譽為"充滿野趣和史詩般的輝煌。"鄭州嵩山、洛陽龍門、信陽雞公山、焦作云臺山、濟源王屋山、魯山石人山、林州林慮山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加之近幾年陸續(xù)開辟、推出的新鄉(xiāng)八里溝、嵩縣白云山、焦作青龍峽等名山秀水,更吸引著大批國內(nèi)外游客。
優(yōu)秀旅游城市,有少林寺、關林、白馬寺、龍門石窟、清明上河園、包公祠等26個國家aaaa級景區(qū)。全省有星級酒店和旅游涉外飯店338家。
把省會鄭州與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四朝古都安陽、曹魏古都許昌緊密相連,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架構,鄭州至以上各城市之間的行車時間大都在50~100分鐘之間。以鄭州、洛陽、商丘為樞紐的鐵路交通。
網(wǎng)
連接京廣、隴海、焦柳、京九四大鐵路干線,鄭州火車站每天有218趟旅客列車通向全國各地。
近幾年,河南省政府對發(fā)展旅游業(yè)十分重視,已把旅游業(yè)作為全省國民經(jīng)濟新的增長點和支柱產(chǎn)業(yè)優(yōu)先發(fā)展。鄭州、開封、洛陽、三門峽沿黃旅游線位于我國東西部旅游發(fā)展的結(jié)合部,交通便利,旅游資源豐富,產(chǎn)業(yè)體系協(xié)調(diào)配套,作為旅游重點發(fā)展區(qū)域的優(yōu)勢十分明顯。河南省政府決定將其建成國際知名國內(nèi)著名的、輻射帶動全省旅游業(yè)發(fā)展的黃金旅游線,以"三點一線"豐富的古文化資源為依托,突出古都、名寺、祖根、功夫特色,重點開發(fā)文化觀光、尋根朝敬、休閑度假和生態(tài)旅游項目。同時,要以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別山為重點和主體,大力發(fā)展休閑度假、生態(tài)觀光以及特種旅游項目,加速全省旅游產(chǎn)品結(jié)構的調(diào)整。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8403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