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實施不能只看表面,還要注重整體效果和長遠發(fā)展。方案的制定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考慮風險和應急預案。這些范文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一個優(yōu)秀方案的結構和內容。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一
教育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力爭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注學生需求,通過實際生活中的情境問題和有趣的數學知識,培養(yǎng)同學們的數學實踐應用能力,開拓同學們的視野,提高同學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幫助同學們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升對數學價值的認識,增進同學們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努力使我?!皵祵W頻道”社團成為數學的后花園,花草叢生,曼妙多姿。來到這里,讓他們發(fā)現數學不再枯燥、神秘,能感受到生活經驗數學化和數學經驗生活化,體驗用數學思想與方法去觀察、認識現實生活的真諦與價值之樂趣。
(1).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力求題材內容生活化,形式多樣化,教學活動實踐化。增加趣味性和全面性,擴大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每次數學活動都有主題,要求與正規(guī)的課堂教學有明顯區(qū)別,決不能成為變相的加課時,也不能成為“補課”活動,但應盡量與當前學生的數學課內的教學內容有一定聯(lián)系。如:可將教材中的“課題學習”融入活動中。
(3).數學活動要講求實效,要有知識性、趣味性,活動內容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1.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拓寬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
2.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3.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實踐活動、敢于質疑、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5.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1.為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保證學生社團的健康發(fā)展,豐富和活躍學生的課外文化及生活,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制定本條例。
2.尉氏電大附中數學頻道社團是尉氏電大附中學生以共同愛好為基礎,自愿加入的經團委批準成立的群眾性團體。
3.尉氏電大附中數學頻道社團社員要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凡是有三次以上不參加社團活動的,社團負責人有權將其勸退。
4.尉氏電大附中數學頻道社團設置社長和副社長一職,社長全面負責社團活動的安排和計劃,副社長負責協(xié)助社長完成社團活動。
2.數學趣味知識競賽。
4.中外數學史介紹或著名數學家的故事;
5.數學之美—生活中的數學;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二
本學期我們六年級教研組將以學校和教導處的工作計劃為指導,繼續(xù)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語文課程標準》、《溫州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努力創(chuàng)設和諧美好的課堂環(huán)境,讓每位孩子生動活潑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
1、通過有針對性的學習,提高組內教師的教學水平。
2、進一步規(guī)范和落實教學常規(guī)管理,確保課堂40分鐘的有效性,在課堂中“精選、精講、精煉”給學生更多自主發(fā)展的空間。
3、扎實有效地開展寫字教學。
5、狠抓作文教學,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6、注重學生的課外積累與運用,開展讀書系列活動。
7、開展好語文經典誦讀活動。
8、開展有關教學經驗的`交流(案例交流,教研組上課、評課,教學經驗交流等)。
1、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思想。
組織學習專業(yè)理論文章《語文新課程標準》、《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等提高本年級組老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2、充分利用每兩周一次的集體教研活動時間組織教師熟悉教材、研究教法、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
3、每位教師在上課前要對教案進行修改,課后還要寫出教學反思。每位教師在教研組內上一節(jié)研討課,課后集體研討、反思。并寫出聽課心得、踏踏實實地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4、規(guī)范作業(yè)的設計與批改,要求教師認真對待,、不僅次數要達標,對于作業(yè)的設計、批改情況、學生的書寫等方面也要力求達到要求。
1、利用午練時間持之以恒練好漢字書寫。寫字作業(yè)做到邊練邊指導批閱。開展一次鋼筆字書寫比賽。
2、學科各項作業(yè)要統(tǒng)一用筆,嚴格要求,禁止使用消字靈。
3、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積極發(fā)動學生嘗試不同題材的寫作,利用好幾個重大節(jié)日,結合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捕捉習作素材,培養(yǎng)習作興趣。如“教師節(jié)”“感恩節(jié)”“中秋節(jié)”等節(jié)日都是開展習作比賽的最佳契機。并且開展“征文比賽”。并引導學生做相關小報,進行小報展示。
4、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重點課文誦讀比賽。關注教材文本,對課后要求背誦的內容必須做到全員一字不錯通過。經典美文重點段落做到大部分能通過背誦。一類精讀課文做到熟讀成誦,重點段落能結合提示完成按原文填空。
(2)主題延伸性閱讀通過綜合知識競賽的形式進行考查。結合各年級課標推薦書目,主要考查對必讀書目的了解,如文章的作者、主要內容、主人公等。
(3)繼續(xù)進行古詩文考級活動。利用好晨讀、興趣課等時間,加大古詩文誦讀力度。年級組內組織古詩文誦讀競賽。扎實搞好古詩文誦讀,落實班級考評。
時間。
內容。
(第1、2周)。
1、檢查寒假作業(yè),評選年級優(yōu)秀作業(yè)并展示。
2、制訂教學工作計劃,規(guī)范備課,作業(yè)格式、書寫、批改的規(guī)范;
3、慶祝“教師節(jié)”,組織黑板報評比。
(第3、4周)。
1、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
2、組織年級寫字比賽。
3、師生美文誦讀大賽。
4、做一份秋之韻手抄報。
(第5、6周)。
1、組內教學常規(guī)月檢查。
2、教研組研討課。
3、“感恩節(jié)”系列活動(征文比賽、手抄報比賽等)。
4、組內教師教學經驗介紹。
5、第一次集體備課活動。主備人:徐麗曼。
(第7、8周)。
1、每人一節(jié)優(yōu)質課活動。
2、學生書寫比賽。
3、做“感悟親情”手抄報。
4、教研組優(yōu)質課研討、組內說課。
(第9、10周)。
1、重點課文誦讀比賽。
2、組內教學常規(guī)檢查。
3、開展“與美同行”活動。
5、經典詩文誦讀比賽。
6、與美同行演講比賽初評。
7、第二次集體備課活動。主備人:徐雅雅。
(第11、12周)。
1、期中考試復習。
2、期中教學常規(guī)檢查。
3、教師同看一本書。
(第13、14周)。
1、觀看語文優(yōu)秀作業(yè)展覽(基礎訓練、閱讀積累卡、寫字、手抄報)。
2、學生寫“優(yōu)秀作業(yè)”觀后感。
3、安全主題黑板報評比。
4、教師基本功(書寫)比賽。
(第15、16周)。
1、組內進行課外閱讀知識競賽。
2、第三次集體備課活動。主備人:季康武。
(第17、18周)。
1、復習方法指導交流。
2、進入期末復習。
(第19、20周)。
1、組內常規(guī)檢查。
2、進入期末復習。
3、每位教師擬定一套期末試題,交電子稿。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三
1、能根據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2、學會關心別人,不吵別人。
3、感受運動身體的快樂。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音樂磁帶。
能根據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1、欣賞歌曲。
播放錄音,引導幼兒自由地聽一聽,動一動。
你聽了這首歌曲想干什么?為什么?
2、學習歌曲。
再次播放,引導幼兒仔細聽一聽歌里唱的是什么。
按歌曲的節(jié)奏朗誦歌詞,熟悉歌詞。
3、進行歌表演。
4、啟發(fā)幼兒根據歌詞的內容創(chuàng)編動作。
5、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磁帶,快樂地邊唱邊做創(chuàng)編的動作。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四
1.語文學科:鑒賞古詩,感受古詩詞的韻味與意境。能用恰當的聲音朗誦古詩。
2.音樂學科:運用柯爾文手勢語學習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體驗兩聲部合唱的樂趣。
3.美術學科: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查找符合自己心中春天的景色,并畫出來。
xx級藝術專業(yè)學生。
1.鑒賞古詩:《春曉》是一首家喻戶曉的中國古詩詞,出自我國唐代詩人孟浩然之手。這首詩是詩人隱居時所作,意境十分優(yōu)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lián)想,生動的.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
導入歌詞: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某某知多少。插入圖片和音頻為學生創(chuàng)設春天的真實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用傳統(tǒng)語文課的古詩朗誦的形式,朗誦古詩,初步感受古詩的情緒情感。
制作圖譜:請學生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查找符合自己心中春天的畫面,將討論的結果以畫圖的方式展示出來。
節(jié)奏處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某某/知/多少。
嗓音處理:前兩句用輕柔、舒緩的語調朗誦,表現見到春天的喜人景象;后兩句可重讀“落”字,表達對落花的惋惜之情。
表情朗誦:結合自制圖譜,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2.感知旋律:學生雙手打開,按四拍子韻律左右搖擺,兩個八拍后,播放歌曲《春曉》主旋律為其伴奏。
3.哼唱旋律:教師采用逐句彈唱的方法,引導學生逐句哼唱,體態(tài)保持前面的狀態(tài)。
4.輔以手勢:使用柯爾文音高手勢語,逐句哼唱。
5.學唱歌曲:學習用適中的力度、速度,連貫、柔和的氣息流動方式唱前兩句,用適中的力度,較快的速度,有彈性、更短促的聲音演唱后兩句。注意裝飾音和休止符的唱法。
6、拓展練習:在老師的指揮下,進行兩個聲部卡農式輪唱。
手機、電腦,鴻合白板。
利用互聯(lián)網查找,通過制作圖譜等方式進行展示交流。
本活動是一個“本土化”的奧爾夫音樂教學實踐,旨在感受中國古詩詞與現代音樂、美術的結合,并能用恰當的嗓音朗誦古詩、演唱歌曲。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積極參加,充分發(fā)揮團隊協(xié)作能力,有條理的分享探究成果,到達了預定學習目標。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五
通過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特長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進一步了解美術的基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觀。
每星期四的課外活動,小組成員必須準時到達美術教室。
美術興趣小組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與課堂教學相比更加具有靈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學生非常喜歡參加。但是它比較容易受到考試或者其他活動的限制和沖擊,教師和學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終,保質保量地堅持到底。要辦好美術興趣小組,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將美術興趣小組辦的有聲有色。所以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著手。
(一)、組織健全美術興趣小組。
美術興趣小組的成員不應該太多,大約10人左右,所以參加這次興趣小組的人員除了自愿以外還是美術方面比較有特長的學生?;顒右潭ǎ恐軆纱?,教師要做到精心計劃,精心備課,精心上課,這樣才能保證興趣小組的深度、廣度和力度。
(二)、具體計劃小組活動內容。
1、教育學生要熱愛集體,保護好公物。不亂涂亂畫,保持教室的清潔,干凈衛(wèi)生。遵守課堂紀律。有事要舉手,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適當結合一些手工來提高他們動手制作能力。
3、做好點評工作。對每位學生每周作的畫進行點評,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缺點。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從中使學生對美妙的繪畫產生濃厚的興趣,初步感知美術與生活的聯(lián)系--美術對生活的描繪、對生活的美化。
4、學生作品畫到一定的時候。舉行小組賽。作品進行現摩。
5、鼓勵學生配合班主任或宣傳委員。出好班級板報。美化校園環(huán)境等。使學習興趣與應用相結合起來。
(三)、定期舉辦學生作品展覽。
舉辦美術展覽,交流、回顧、總結學習成果,可以為學生提供表現自己實力,增強自信心。作為教師則要精心指導,嚴格把關。學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內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對于一些才華出眾、個性鮮明的同學,提供條件為他們舉辦聯(lián)展和個展,努力培養(yǎng)出色的藝術人才。
(四)、舉行美術繪畫比賽。
美術比賽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到一定的時期,可以讓學生舉行國畫、速寫、簡筆畫、素描等比賽,通過訓練比賽,能夠促進學生快速、準確、熟練的技能。另外,我覺得可以適當地舉行中外名畫知識搶答比賽,這樣,更能使學生產生極大的熱情,對美術更加熱愛,從而積極認真的去學習。開展美術興趣小組活動,真正使學生學有所得,老師應該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膽實踐,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美術興趣小組開展得豐富多彩、富有特色。
創(chuàng)意興趣小組活動計劃(20xx—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
單位:楊村第十中學。
組別:創(chuàng)意美術興趣小組。
指導教師:趙娜。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六
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對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技能和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更深層次的要求,許多教師的知識能力已經不能滿足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教學現實需求。另外,新課程“綜合性”“開放性”“整合性”的理念傾向也使得部分教師感到不是很適應。所以,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教研活動相繼出現。這些教研活動有助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但它們多是在同一學科內進行的,缺少學科間的相互融合。這種單科性的教研活動對于教師成長的作用逐漸趨于弱化。鑒于此,跨學科的教研活動在影響教師成長這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所謂跨學科教研活動,即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教師組成大小不一的靈活的教學研究組,形成新的伙伴關系,圍繞某一特定的教學主題進行集體備課、聽課和課后反思研究。在跨學科教研活動中,各學科教師不再是涇渭分明,而是相互融合,在對話和交流中提高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始終按常規(guī)開展教學活動的學校來說,開展跨學科教研活動,有多方面的價值。
(一)建設多元化的教研組。
跨學科教研意味著突破學科局限,建立更加靈活、更加開放的動態(tài)教研機制。首先,它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分科教研組之間建立關聯(lián),為不同學科的教師創(chuàng)造溝通的機會。其次,它可以建立跨學科的綜合教研組,實現各學科平等、均衡、同步發(fā)展。這樣,各學科能夠相互協(xié)調,保持同步,共同達到某一研究高度。
(二)開發(fā)多視角的教學設計。
跨學科集體備課可以將集體備課的優(yōu)越性發(fā)揮得更好,由于眾多“門外漢”的參與,其視野與思維空間遠比同學科的集體備課開闊。讓其他學科的教師帶著新異的目光,從截然不同的視角去觀照和審視所備學科,多個視角的碰撞與交匯會生成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使得集體備課由“取眾人之長”上升到“取眾科之長”。
(三)實現多渠道的教學資源共享。
聽課、評課是常規(guī)教研活動中最主要的形式。在跨學科聽課中,資源的獲取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學科渠道,而可以具有廣泛選擇性,擁有更多的學科渠道。這樣,資源的豐富性、多樣性遠非同學科聽課可比。教師通過長期的跨學科聽課,能更好地為自己的學科教學積累豐富而全面的資源儲備。
(四)實現多內涵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當前,僅僅追求在某一學科領域成為名師的教師已經不再是優(yōu)秀的教師,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內涵正在發(fā)生重要的轉變——由單一趨向綜合。我們應該在更高、更新的層面上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的多內涵發(fā)展,這樣才能使廣大教師的個人素質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跨學科教研活動的思想精髓就是“跳出學科看學科”。不論是語文、數學、英語、品生品社、信息技術還是體、音、美,都有相互的聯(lián)系和可以借鑒的事物,即便孩子上了高中,分文科和理科,那么高考文綜的歷史、政治和地理三門學科有天然融合優(yōu)勢,理綜的物理、化學與生物也都有共同的知識要素。鑒于此,學校大膽嘗試開展跨學科教研活動。
(一)成立跨學科教研共同體。
在學校層面開展跨學科教研活動,從以下兩個平臺提供跨學科教研機會:學科領導、名師工作室。各學科領導是跨學科的教科研的引領者、組織者、領導者。將他們聚集在一起,時常針對本學科一定的教學疑難問題從學校發(fā)展、推進、成長的層面上定期進行跨學科研討,發(fā)揮骨干、生力軍的作用,通過思想的碰撞、互相學習,共促發(fā)展。
名師工作室的教研對象是我校已被評上的市級、沙區(qū)級“三類人”。他們每學期進行教研活動,分享其豐富的教學經驗,幫助年輕教師更好地成長。
這里的跨學科教研組已經完全打破了原來的單科的行政性范疇。我們開展的教研組跨學科教研活動存在以下兩種形式:以年級為單位的教研組和以班級為單位的教研組。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七
副組長:略。
成員:略。
領導小組負責全校遠程教育學科教學應用工作的統(tǒng)籌與規(guī)則、制度建設、考核與評估。
領導小組下設四個學科教學應用小組:
1、語文組組長:成員:各班語文任課教師。
2、數學組組長:成員:各班數學任課教師。
3、自然組組長:成員:各班自然任課教師。
4、品德社會組組長:成員:各班該學科任課教師。
各學科教學應用小組的工作職責是:以本校所有學科教材為主,以遠程教育接收ip資源,基礎、中央電教館資源庫為核心,通過研討形成每節(jié)課的的教學設計和課件,整理加工成各學科教學應用資源庫,并及時將本學科教學應用工作上報縣電教中心。
1、利用兩周時間完成四個學科(語文、數學、自然、品德與社會)教學應用小組組建工作。應用小組的工作核心是形成四個學科本學期的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和多媒體課件,以及相關的擴展資料。
2、開展教師遠程教育學科教學應用全員培訓工作。利用遠程教育ip資源,形成每位教師研討資源、應用資源,分層次開展教師、管理人員培訓工作,達到資源應用進計劃、進課堂、進管理、進德育、進為農服務。
3、應用工作達到設備應用每周不少于20課時,每周開展一次德育活動,每月開展兩次為農服務和黨員教育活動;建立統(tǒng)一規(guī)范的一表三冊(專用課表、教育資源登記冊、教學應用登記冊和為農服務登記冊);切實做到一機三用(上課學生用、課余教師用、節(jié)假日農民用)。
4、通過活動,使我校的遠程教育應用、管理、培訓等工作有典型經驗、有特色。
第一階段:
成立學科教學應用領導機構,成立學科教學應用指導小組,開展全員培訓。
第二階段:
學科教學應用小組開展工作,利用遠程教育ip資源,基礎、基礎、中央電教館資源庫、國家基礎教育網等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完善學校年度第二學期各學科教學資源庫。
第三階段:
總結評估。開展學科教學應用互動,以學科教學應用基本要求與考核細則進行全面總結,形成學科教學應用指導經驗。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八
教育如何適應現代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培養(yǎng)能應對各種變化的高素質人才,是當今教育所面對的新課題,也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新的世紀,人類面臨這一個迅速變化的、開放的社會。而開放的社會呼喚開放的課堂教學,開放的課堂教學是為了滿足開放的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它要求充分利用開放社會中的課程資源,以開放的教學策略來培養(yǎng)一代社會所需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必須依托素質化的教育,而素質化的教育應該是尊重人性的教育;是開發(fā)人潛能的教育;是情感釋放的教育;是激活人主觀能動性的教育;是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人創(chuàng)造心和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是既關注教育的顯性效果,更關注人的隱性效能的教育?,F行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課堂教學是封閉的,教育活動形式單一,方法呆板,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嚴重脫離,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yǎng)。因此,改變現行教學的內容和呈現形式,倡導開放的課堂教學勢在必行,開展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正是體現了新形勢下的教學改革的要求。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庇纱?,《標準》在充分調整數學教育內容及內容呈現方式的同時,確立了“實踐與綜合應用”教育,并通過教材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每學期安排了數學實踐活動(第一學段)和綜合應用(第二學段)。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實踐與綜合應用”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教師如何組織“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數學學習的內容,以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比绾问箤W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lián)系和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經歷觀察、操作、實驗、調查、推理等實踐活動,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經驗和方法,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決與生活經驗密切聯(lián)系的、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和綜合性的問題,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體驗,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體會數學的作用?如何在所開展的“實踐活動和綜合應用”數學教學中,把培養(yǎng)學生將數學與現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學習的能力,推進“課堂教學素質化”,讓學生在實踐活動和綜合應用中有效地學數學、用數學,在現實問題中研究數學、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此課題實驗正是對這些領域進行研究和探索,尋找有效的教學策略,它對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此前,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方面作過一定研究與探索。特別是在“數學開放式教學”方面,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結果”教育,變?yōu)椤斑^程”教育;由“形式化”變?yōu)椤坝袃r值”;由“知識”的傳授變?yōu)椤盎顒印钡慕M織;由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印皡⑴c”;由“掌握知識”變成“培養(yǎng)能力”;由“解決問題”變成“問題解決”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和理性思考,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與綜合應用”的教學呈現形式和策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可能性。
2、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如何從農村小學實際出發(fā),在探索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同時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2)如何通過研究促進教師教學觀念轉變,改革教學策略,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早在上個世紀初就有個別學者提出了。據資料顯示,在1909年,杜威在美國的科學進步聯(lián)合會的發(fā)言中第一次提出探究學習方法,認為科學教育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學習大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20世紀50年代,探究作為一種教學方法的合理性變得越來越明確了,主張教育就是兒童經驗的改選,提倡“從做中學”。20世紀初的中國,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課程論,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但是,建國以來,我國學校課程幾乎一直是學科課程統(tǒng)一天下,實踐活動課程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直到20世紀末,全球跨世紀小學數學課程改革蓬勃發(fā)展,西方以美國為代表得出了諸多新教育觀和課程觀,我國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在教育領域與國際進行了廣泛合作交流,參與了跨世紀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研究。20xx年新《課程標準》將數學實踐與應用作為四個學習的領域之一。
在21世紀,我國進行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全國上下掀起了課程改革的熱潮,“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扎根于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深處。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景中學習和理解數學”。為之,廣大教育工作者為“讓學生去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強調學生學習活動對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認為學生的實踐、探索與思考是學生理解數學的重要條件。農村小學數學學科課程教與學的有機的整合,豐富了學科課程的內涵,使學生在探索中不斷發(fā)現,在交流中不斷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納。學生不僅能體驗到進步的快樂、成功的喜悅,有時也會受到一定的挫折教育?!稊祵W課程標準》的育理念“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钡玫搅顺浞值捏w現,實現了智育與能力的共同發(fā)展。
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
1、農村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與學的研究,包括實踐與綜合應用在三個學段中的研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的差異,在三個學段中呈現不同的形態(tài)。第一學段以實踐活動為主,第二學段以綜合應用為主,第三學段以課題學習為主。操作與制作、觀察與測量、調查實踐、小課題研究等實踐活動。
2、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數學學科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必修課程。它與數學學科課程課程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是有機的一個整體。
3、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形式及安排,以《數學課程標準》為準繩,以馬云鵬著《小學數學教學論》為理論指導,結合學校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地域優(yōu)勢、師資優(yōu)勢,在活動中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以形成獨具特色的農村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與學的模式。
4、“做中學”理論。美國的杜威和中國的陶行知都是提出教育就是兒童經驗的改造,提出在“做中學”,“學中做”。
1、課題是在充分了解現狀的基礎上提出的,本課題符合當前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的方向,具有現實針對性,理論依據充分、科學。
2、本課題研究理論假設合理,目標內容清晰,實施的可操作性較強,階段實施過程與目標都很明確,完成課題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參與本課題實驗的教師事業(yè)性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有改革創(chuàng)新的銳氣,樂于和善于進行理論總結,他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和農村小學生有可親性,對課題研究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相信他們定能達到預期效果。我校有小學數學高級教師10人,其中有區(qū)級學科帶頭、骨干教師2人,鄉(xiāng)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4人,有8名年輕的數學教師,他們都是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的主力軍。學校定期組織數學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撰寫階段性課題研究小結,交流心得體會,不斷完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方式、方法和途徑。所撰寫論文或經驗總結納入學校年度考核內容,并與“評優(yōu)、評先”掛鉤,績效工資掛鉤,從學校擠出經費,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一)課題界定。
1、農村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與學的研究,包括實踐與綜合應用在三個學段中的研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的差異,在三個學段中呈現不同的形態(tài)。第一學段以實踐活動為主,第二學段以綜合應用為主,第三學段以課題學習為主。操作與制作、觀察與測量、調查實踐、小課題研究等實踐活動。
2、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數學學科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必修課程。它與數學學科課程課程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是有機的一個整體。
3、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形式及安排,以《數學課程標準》為準繩,以馬云鵬著《小學數學教學論》為理論指導,結合學校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地域優(yōu)勢、師資優(yōu)勢,在活動中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以形成獨具特色的農村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與學的模式。
4、“做中學”理論。美國的杜威和中國的陶行知都是提出教育就是兒童經驗的改造,提出在“做中學”,“學中做”。
(二)支撐性理論。
1、建構主義理論: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新型的師生關系強調人格的平等,學生應該得到足夠的表現自己、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機會。這一闡述為本課題研究的組織、實施課堂有效教學的評價策略提供了實質性理論支撐。
2、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認為,人在各個方面都具有。
一定的潛力,只要給以適當的外部條件,就能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使?jié)撃芎蛡€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認為人在各個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發(fā)展,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這一理論揭示了只要給予學生良好的評價,學生就一定能發(fā)揮他們的潛力。
1、理論假設。
(1)本體目標:
形成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評價策略,使之在以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具有可操作性。
(2)發(fā)展目標:
(a)通過正確的評價,促進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興趣,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學習方式上,從“被動接受型”向“自主探索型”轉型,提高學生數學素養(yǎng)。
(b)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實現教師自我數學教學的意識形態(tài),從“專制型”向“民主型”轉型;在教學內容和時空上,從“封閉型”、“單一型”向“開放型”和“多元型”轉型。
(一)、操作與制作實踐活動;
(二)、游戲競賽實踐活動;
(三)、實際測量實踐活動;
(四)、觀察、調查實踐活動;
(五)、小課題研究實踐活動。
本課題主要采取以下具體研究措施:
1、該課題研究基本采用教育革新行動研究法。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改變一定的教學方法模式,其目的是把實踐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素質教育落實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上。
2、觀察法:通過觀察了解學生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教學,對學習產生的變化作出客觀的評價。
3、談話法:通過談話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興趣等。
4、經驗總結法:在教學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課題研究重點,隨時積累素材,探索有效的措施,總結得失,即時調控。
5、對比法:設定實驗班級,進行過程性與終結性的對比。
游戲競賽實踐活動: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比較喜歡有一定主題和角色社會化游戲。數學有較強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戲和競賽活動巧妙地結合起來,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人民幣的認識”一課后,開展“小小商店”課內游戲,讓學生分別扮演顧客和售貨員,體驗購物的步驟,掌握簡單的人民幣加減計算;設計為希望工程獻愛心捐款活動,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為了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設計玩“撲克牌”游戲,一年級進行加減口算練習,二、三年級利用四則運算練習算“24游戲”。讓同學在游戲過程中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確率。
1、學習制度保障:定期學習教育理論專著,上網查找資料及外出觀摩示范課以及觀看示范教學的視頻等。
2、研究支持保障:由學校數學骨干教師及領導的支持,我們積極參與校內外課題研討活動,提高研究水平和素質。
第一階段:3月——12月。
分年級段進行研究。
低年級段:
以操作與制作實踐活動和游戲游戲競賽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負責人:潘蓉蓉。
中年級段:以實際測量實踐活動和觀察、調查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負責人:戴彥春。
高年級段:以觀察、調查實踐活動和小課題研究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
負責人:蔣夕洲。
第二階段:20xx年1月——20xx年4月撰寫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
各年級段負責人。
第三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撰寫結題報告。負責人:蔣夕洲。
(1)撰寫結題報告。
(2)發(fā)表隨筆、論文,并匯集成冊。
1、課題結題報告。
2、對于小學課堂有效教學評價的相關論文集。
3、優(yōu)秀教案集。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九
本學期我校將積極開展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探索有效課堂教學模式,以“同課異構”為主要活動形式,研究課堂,打造課堂,以相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構思進行教學研討,探索符合我校實際的有效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業(yè)務能力和教學質量。為了把活動開展好,為探索教學教研一體化,推動教師有效教學的開展,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研水平,有效促進學生數學學習,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莊科小學數學教研組與孫村小學數學教研組開展一次“同課異構”校際教研交流活動。制定活動方案如下: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內容。
以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打造富有特色的教學模式為目標,立足學校實際,聚焦課堂,加強對課堂教學策略、方法、評價和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等方面的研究,與雅居園小學進行“同課異構”研討活動,督促教師勤學習、重研究、多交流。通過研究課堂,打造課堂,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業(yè)務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質量。
時間:20xx年11月中旬。
第一階段:上課。
莊科小學楊振寧老師。
2.2學生《數學廣角》孫村小學盧英春老師。
2.1學生《數學廣角》。
第二階段:評課。
先由兩位上課老師說教學設計意圖教研組全體老師各抒已見,交流。
第三階段:總結。
每位參與活動的老師寫出聽評課觀課議課心得體會,自己對這次“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得認識。針對在“同課異構”教研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或現象,及時總結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得失,不斷總結經驗,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找出科學的解決方案,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在活動舉行過程中,邀請教研室領導、教研員觀摩指導。根據活動開展情況,根據反饋情況積極整改。
1.兩位授課教師須認真準備,研討教材,設計各具風格的教法。課前制作精美的課件或教具。
2.兩位教師打印教案一式六份,于課前提供給領導傳閱。
3.授課地點:莊科小學多媒體教室。
4.每一位教師必須按時聽評課,不得遲到、早退、曠課。
5.聽課要求:每位教師對上觀摩課教師的課均要評議,并于本學期末上交一篇高質量的“聽課心得”。
6.聽課實行考勤,由教務處負責。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十
為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全民科學素養(yǎng),根據縣教育局文件精神,決定在我校廣泛深入開展第二十一屆“科技之春”科普月科普進校園活動,特制定方案如下:
組長:張加榮。
副組長:張永成、陳波。
成員:田學洋任波馬杰鄒素霞。
楊興立肖航。
1、活動主題:弘揚科學文化,科普惠民強縣。
2、活動時間:2013年3月10日至4月10日,為期一個月。
1、服務“三農”,開展科普知識進農村活動。充分利用勞技課、綜合課對學生進行科技教育,利用多媒體展示平臺,舉辦科技講座,引導周邊農民朋友學習新知識,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
2、開展少年兒童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學習將舉辦科普報告會、科技創(chuàng)新作品展示等活動,進行科普宣傳。在全校學生中形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氣,整體提升素質教育水平。
3、教職工要加強自身對先進文化的學習,積極引導少年兒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從小培養(yǎng)青少年的民族精神。
4、組織開展“科學上網、遠離網游”活動,增強少年兒童自制能力,引導少年兒童利用先進網絡科技學習知識,抵御落后文化的能力。
1、在校園內辦科普展板、專欄,掛橫幅、標語、彩旗,營造“科技之春”宣傳月的濃厚氣氛。
2、利用學校的多媒體展示平臺,請學生家長來校參加“農業(yè)科技”知識講座,播放科技影片。
3、各班組織召開“科技之春”主題班會和家長會,開展一次科普知識競賽活動,提高學生和家長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選拔優(yōu)秀學生參加全??破罩R競賽,激發(fā)學生的科技創(chuàng)新意識。
4、組織開展“科學上網、遠離網游”千人大簽名活動,引導青少年利用先進網絡科技學習知識,提高自制力,努力提高學習成績。
5、各年級組長、班主任、包班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和科技活動指導能力,進一步提高科技活動和各種知識競賽的質量和水平。
總之,各班要明確認識到此項活動的重要性,積極地、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此項活動,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好活動。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十一
在素質教育方針指導下,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對科學奧秘的探究意識,進一步推進學??茖W教育工作,傳播科學知識,培養(yǎng)科學精神,激勵科學創(chuàng)新,提升學校綜合實力。
學得開心,玩得開心。在學習中培養(yǎng)興趣,在游戲中學習科學。2.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進取的科學素養(yǎng)。3.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時間:課外活動時間2.地點:科學實驗室。
選取較簡單的實驗,準備好實驗材料,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動手做實驗,讓學生參與其中,親歷實驗過程,真正經歷科學學習過程。
1.根據不同的實驗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實驗活動。老師可減少不必要活動前準備,多讓學生自己進行準備,選取最適合的實驗材料進行活動,提高活動效益。
2.活動時老師要作適當講解,進行必要規(guī)范的演示,學生分組要團結合作。
3.實驗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巡視指導,以保證學生實驗成功率達到100%。
4、注意注重安全教育,對較危險的實驗應多強調注意事項,要求學生嚴格規(guī)范操作。
5、鼓勵學生動手的同時多動腦,大膽地創(chuàng)新。引領學生實驗膽大心細,在活動中滿足孩子童真的天性和激發(fā)孩子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1.自愿參加,注重興趣的培養(yǎng)和能力的提高。
2.積極參與各項學習活動,有秩序,有熱情。
3.自覺維護科學實驗室的整潔環(huán)境。
1、火山噴發(fā)。
2、吸塵器工作原理。
3、雞蛋吸針。
4、吹不起來的氣球。
5、蠟燭噴泉。
6.神秘的信件。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十二
心理學(探索過大的聲音會讓人產生焦慮、抑郁的情緒,在制造聲音的過程中要注意適度)。
(一)通過讓塑料袋發(fā)出聲音,初步認識聲音的產生與物體運動有關。
2.全班活動:試著玩一玩,看誰的發(fā)現最多。
溫馨提示:在制造聲音時,注意聲音的大小。分貝是聲壓級單位,記為db。用于表示聲音的大小。1分貝大約是人剛剛能感覺到的聲音。適宜的生活環(huán)境不應超過45分貝,不應低于15分貝。按普通人的聽覺:
0-20分貝很靜、幾乎感覺不到。
20-40分貝安靜、猶如輕聲語。
40-60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
60-70分貝吵鬧、有損神經。
70-90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
90-100分貝吵鬧加劇、聽力受損。
100-120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鐘即暫時致聾。)。
根據國家《城市區(qū)域環(huán)境噪音標準》規(guī)定,在居民區(qū)內,戶外允許噪音級晝間為55分貝,夜間為45分貝,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qū)域,只要晝間超過55分貝,夜間超過45分貝就可投訴了。
3.師喊:開始——停。
5.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動詞”。(抖吹拍打甩摩擦等)。
6.一個普通的塑料袋被你玩出了不同的花樣,你真了不起!
7.交流:看來,我們通過敲、打、彈、搓、拍、吹、摩擦等動作方式,對塑料袋用力時,它就可以動起來,并且發(fā)出聲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用力地過程中要適度)那么物體在發(fā)聲時,它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呢?聲音到底是怎么產生的呢?下面我們通過其他的材料繼續(xù)進行探究。
“讓塑料袋發(fā)出聲音”這個活動圍繞“用了哪些動作方式使塑料袋發(fā)出聲音”,組織學生通過實踐去制造聲音,使學生能夠在參與中去主動發(fā)現,并形成探究問題。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利于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分析和學習,認識到聲音的產生離不開力。讓學生初步將“發(fā)聲”與“動”聯(lián)系起來。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十三
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對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技能和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更深層次的要求,許多教師的知識能力已經不能滿足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教學現實需求。另外,新課程“綜合性”“開放性”“整合性”的理念傾向也使得部分教師感到不是很適應。所以,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教研活動相繼出現。這些教研活動有助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但它們多是在同一學科內進行的,缺少學科間的相互融合。這種單科性的教研活動對于教師成長的作用逐漸趨于弱化。鑒于此,跨學科的教研活動在影響教師成長這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所謂跨學科教研活動,即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教師組成大小不一的靈活的教學研究組,形成新的.伙伴關系,圍繞某一特定的教學主題進行集體備課、聽課和課后反思研究。在跨學科教研活動中,各學科教師不再是涇渭分明,而是相互融合,在對話和交流中提高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始終按常規(guī)開展教學活動的學校來說,開展跨學科教研活動,有多方面的價值。
(一)建設多元化的教研組。
跨學科教研意味著突破學科局限,建立更加靈活、更加開放的動態(tài)教研機制。首先,它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分科教研組之間建立關聯(lián),為不同學科的教師創(chuàng)造溝通的機會。其次,它可以建立跨學科的綜合教研組,實現各學科平等、均衡、同步發(fā)展。這樣,各學科能夠相互協(xié)調,保持同步,共同達到某一研究高度。
(二)開發(fā)多視角的教學設計。
跨學科集體備課可以將集體備課的優(yōu)越性發(fā)揮得更好,由于眾多“門外漢”的參與,其視野與思維空間遠比同學科的集體備課開闊。讓其他學科的教師帶著新異的目光,從截然不同的視角去觀照和審視所備學科,多個視角的碰撞與交匯會生成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使得集體備課由“取眾人之長”上升到“取眾科之長”。
(三)實現多渠道的教學資源共享。
聽課、評課是常規(guī)教研活動中最主要的形式。在跨學科聽課中,資源的獲取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學科渠道,而可以具有廣泛選擇性,擁有更多的學科渠道。這樣,資源的豐富性、多樣性遠非同學科聽課可比。教師通過長期的跨學科聽課,能更好地為自己的學科教學積累豐富而全面的資源儲備。
(四)實現多內涵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當前,僅僅追求在某一學科領域成為名師的教師已經不再是優(yōu)秀的教師,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內涵正在發(fā)生重要的轉變——由單一趨向綜合。我們應該在更高、更新的層面上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的多內涵發(fā)展,這樣才能使廣大教師的個人素質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跨學科教研活動的思想精髓就是“跳出學科看學科”。不論是語文、數學、英語、品生品社、信息技術還是體、音、美,都有相互的聯(lián)系和可以借鑒的事物,即便孩子上了高中,分文科和理科,那么高考文綜的歷史、政治和地理三門學科有天然融合優(yōu)勢,理綜的物理、化學與生物也都有共同的知識要素。鑒于此,學校大膽嘗試開展跨學科教研活動。
(一)成立跨學科教研共同體。
1.跨學科學術團體。
在學校層面開展跨學科教研活動,從以下兩個平臺提供跨學科教研機會:學科領導、名師工作室。各學科領導是跨學科的教科研的引領者、組織者、領導者。將他們聚集在一起,時常針對本學科一定的教學疑難問題從學校發(fā)展、推進、成長的層面上定期進行跨學科研討,發(fā)揮骨干、生力軍的作用,通過思想的碰撞、互相學習,共促發(fā)展。
名師工作室的教研對象是我校已被評上的市級、沙區(qū)級“三類人”。他們每學期進行教研活動,分享其豐富的教學經驗,幫助年輕教師更好地成長。
2、跨學科年級教研組。
這里的跨學科教研組已經完全打破了原來的單科的行政性范疇。我們開展的教研組跨學科教研活動存在以下兩種形式:以年級為單位的教研組和以班級為單位的教研組。
按照年級來劃分,就是每個年級形成一個大的綜合性跨學科年段教研組。每個年段教研組以年級組長為組織者,各個年級的各門學科。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十四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大概”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感受說明時語言運用的準確,并能積累好詞佳句。
3、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美術教學目標】。
1、會依據課文語句描述,準確畫出主人公的活動路線。
2、繪制科學調查《蜜蜂認得回家路》手抄報。
【科學教學目標】。
查找出蜜蜂真正能夠認得回家路線的原因。
體會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課前交流:
1、我們同學都特別喜歡小動物?你知道小動物其他本領嗎?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
【語文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將走進昆蟲的世界,探究一下蜜蜂的奧秘。
1、板書課題。
剛才我們課前交流時,所說的關于蜜蜂的情況,大都通過閱讀得到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爾,親手做的,親身經歷的一次真實的試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生字表,糾正錯誤。
3、教學生字詞。
第一組:悶了好久、幾乎、盡管(多音字,重點點撥“盡”的讀音)。
第二組:推測、準確無誤、確確實實(讀出詞語的溫度)。
第三組:大概、減少、阻力(由詞到句)——。
(1)對比讀,理解“大概”
“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這樣可以減少阻力。(課件隱去“大概”)。
(2)學法滲透:瞧,看似不起眼的一個詞語,在句子中卻能向我們傳達那么多的信息,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多么神奇呀!
(3)教寫“概”
(4)生練寫。
4、輪讀課文,理清脈絡。
下面我找?guī)孜煌瑢W來輪讀課文,誰愿意站起來讀書?
第1段——。
(1)這一段是在告訴我們什么?生接:原因,也就是說試驗的目的(cai:目的)。
(2)誰來說說,作者做試驗的目的是什么?
點撥“聽說”,(cai:“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管聽誰說過,也不管“聽說”過多少次,法布爾一定親自來證明,多認真啊!
第2、3、4、5段:個別讀(隨機正音,評價語過渡)。
第6段:齊讀。
(1)剛才我們齊讀的這一段又是在說什么的?(cai:結論)。
(2)目的有了,結論出來了,那剛才中間的幾位同學讀的部分就是整個試驗的——過程(cai:過程)。
三、朗讀感悟,明確試驗過程。
1、教學第二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試驗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筆畫一畫他所做的事。
(2)抽生匯報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著……然后……最后……”來說一說嗎?再給你的同桌說一說吧!(cai:捉蜜蜂做記號叫女兒等走兩里多路放飛蜜蜂)。
(3)隱去cai內容,試著積累。
(4)再次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個步驟行嗎?(體會法布爾嚴謹的科學作風)。
2、教學第三段。
放飛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我想,它們飛得這么低,怎么能看到遙遠的家呢?”)。
是啊,(引讀:“在回家的路上”)——生接讀第一句“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p>
評價:我聽出來了,你有些擔心小蜜蜂,誰能讀得更擔心一些?
聽得出,你真是一個又同情心的孩子,我們一起來讀。
(3)生齊讀。
(4)教寫“推測”
在這個句子中有一個詞“推測”跟老師一起來寫一寫。
(5)“推測、猜測”換詞比較。
(推測: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像不知道的事情,是有依據的想象。猜測:完全憑自己的想像估計。)。
b、用哪個更好一些?
瞧,法布爾做事嚴謹,用詞也十分準確。
c、請聯(lián)系上文,找一找作者推測的依據。
d、法布爾的推測跟結果一樣嗎?請聯(lián)系下文看一看。
——同學們,“推測”這個詞就要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才能真正讀懂它。
(6)假如你是作者,聽到蜜蜂回來了你的心情會怎樣?
(7)作者的小女兒呢?我找人來讀一讀后面的部分。(個別讀—范讀—齊讀)。
四、回扣第一段,體會試驗的意義。
2、創(chuàng)設情境讀。
那么,法布爾可以肯定地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此時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動,他興奮地對人們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法布爾從試驗中還得出了什么結論?咱們下節(jié)課接著學習。
五、積累好詞佳句。
課后習題第三題,把你喜歡的好詞佳句寫到自己的本子上。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從天到地,從地到天,自然界還有許多奧秘,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善于思考,你們就會有很多的新發(fā)現。因此,老師建議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做一個留心觀察的人。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十五
今年9月20日是第xx個全民國防教育日。按照《來賓市國防教育工作要點》的要求,為深入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加強和普及全民國防教育,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國防意識,努力使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wèi)國防成為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營造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濃厚社會氛圍,經研究,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以“關心國家安全,維護海洋權益”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為主線,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加強新形勢下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中央《意見》)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防教育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自治區(qū)《實施辦法》)。著眼于培育廣大人民群眾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防教育活動,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和民族觀。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增強依法履行國防義務的責任感,自覺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
(一)開展國防知識“四進”活動。
縣委宣傳部、人武部抽調有關人員組成宣講團,通過進機關、進社區(qū)、進村(屯)、進學校宣講,各中小學校開展國防教育主題班會,對廣大干部群眾和青年學生進行國防歷史、邊境形勢和國防法規(guī)教育,幫助廣大干部群眾認識了解有關國防法律法規(guī)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明確自身的法律義務和權利,自覺維護法律法規(guī)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增強依法履行國防義務的責任感;引導廣大干部群眾不忘中華民族災難深重、國土淪喪的屈辱歷史,增強愛國熱情;幫助廣大干群眾認清邊境、海洋形勢,進一步強化廣大干部群眾的國防觀念特別是海洋國土觀。
(二)開展“國防教育宣傳報道周”活動。
在9月20日前后,各單位在縣城區(qū)懸掛國防教育宣傳橫幅或利用led屏播放國防教育宣傳標語,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各基層武裝部負責在本鄉(xiāng)鎮(zhèn)主要街道和本單位醒目位置懸掛橫幅、張貼宣傳標語、辦好宣傳欄,積極配合教育活動,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同時,利用一周時間,在來賓日報、武宣電視臺上開辟國防教育專欄,對國防法規(guī)、國防歷史和國防知識等有關內容以及全縣在關心國防和雙擁共建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進行集中宣傳報道。
(三)開展“三法”進萬家活動。
由縣人武部統(tǒng)一印制《兵役法》、《國防法》和《國防教育法》等宣傳資料,從9月20日至23日,由縣教育局將宣傳資料分發(fā)給中小學生帶回家宣傳,擴大宣傳覆蓋面。
9月19日或9月22日舉行(因20日、21日是雙休日)。
(一)高度重視,提高認識。開展好國防教育日活動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也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全民文明素質的重要載體。各單位要把組織開展國防教育日活動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提上重要日程,抓好落實。
(二)加強協(xié)調,形成合力。各鄉(xiāng)鎮(zhèn)武裝部要發(fā)揮職能作用,協(xié)助和支持本鄉(xiāng)鎮(zhèn)抓好全民國防教育日宣傳教育活動。教育局要充分認識學校國防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國防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列入學校工作計劃,組織開展好國防知識競賽和征文等活動。文體廣電局、民政局等部門要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加強宣傳指導,做好輿論導向。武宣電視臺、新聞中心要開設專欄、??笤炻晞?,廣泛宣傳,使活動有聲有色,扎扎實實,富有成效。
(三)抓好督查。各單位將活動開展總結及圖片在9月28日前報縣委宣傳部,郵箱:05212264@163。com。聯(lián)系人:寧媛。聯(lián)系電話:5221132。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十六
為全面推進“4+2”特色教育工程,培養(yǎng)我校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我校學生在科學方面的綜合素質,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以提高學生的科技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能力為目的,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技節(jié)的各項活動,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把我校科技教育推向更高的水平。
體驗、創(chuàng)新、成長。
組長:黃勇。
副組長:侯德斌、侯茂德、何軍、吳學勤、張金煥、李華萬、田學英以及各班班主任和全體教師。
20xx年3月。
1、科幻繪畫作品征集、評比。
2、科技小制作、小發(fā)明作品征集、評比。
3、科幻繪畫、科技小制作、小發(fā)明作品展。
學校各處室、各教研組、各班班主任要結合學校實際,以“科技節(jié)”活動為契機,充分認識科技對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具有的促進作用,努力配合各項活動、比賽,組織好本班的科技節(jié)活動。
1、活動要有氛圍,以主題班會、演講等形式和載體營造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圍;
2、活動要有內容,以專題講座、學生比賽等形式積極開展扎實有效的科技教育活動;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十七
(1)理解積累“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了解作者紀伯倫。
(2)學習借物抒懷的手法,訓練朗誦和品讀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反復誦讀,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意境美,領會物體形象。
(2)品味詩中意味深長的語句,理解蘊涵之中的哲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悟詩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甘于奉獻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懷。
1.重點:在誦讀、品析中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
2.難點:深透理解作者筆下海浪和雨的形象內涵。
一課時。
1.結合資料了解紀伯倫的有關情況。
2.將“讀一讀;寫一寫”的詞語,生僻字注音,把詞抄寫在預習本上,注意字形并理解、記住。
一、導入。
(運用閱讀導言)詩人有一顆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筆下,浪和雨有生命,有靈氣,有個性,它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構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時,它們又閃爍著理性的光輝,給人以啟迪。今天我就感受一下下詩人紀伯倫筆下的浪和雨的形象。
二、正課。
(一)文識了解。
結合注釋,及學生預習,了解作者紀伯論。
參考:紀·哈·紀伯論(1883~1931),黎巴嫩詩人,畫家。著有散文詩集《淚與笑》《先知》《沙與沫》。本文選自《淚與笑》?!督M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詩,這里選的是其中的兩首。
(二)初讀感知。
1.范讀(放錄音,或師配樂朗誦)。
學生在聽讀中感受散文詩優(yōu)美的語言,感知詩中描繪的形象。
2.練讀(學生參照范讀,自由練習朗讀)。
提示:(1)注意字音,節(jié)奏。(2)注意語調和情感。
3.試讀(學生試著朗誦,師生評價指導)。
4.理解形象。
(1)學生結合初讀,感知海浪和雨的形象(同桌討論)。
明確:海浪是一個博愛者的形象,雨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
(2)從詩中找出體現這兩種形象的語句并簡析。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評價點撥。
(三)品讀賞析。
1.品讀。
(1)請兩位同學(自覺)根據自己對待的領悟,有感情朗讀。(師生聽讀評價)。
明確:有感情的讀詩,一要把握常規(guī)朗讀技巧。如:重音,節(jié)奏,語速等,二要結合詩的內容,把握住詩的感情基調,以確立語調。
(2)配樂朗讀,女聲《浪之歌》音樂輕柔、舒緩。男聲《雨之歌》,音樂可陽剛一點。
2.賞析。
讓學生結合品讀,談一談這兩首散文詩美在哪里。
提示:可從詩的形象,語言,修辭方式的運用等角度(生交流互談,然后展示)。
明確:
形象美:詩中海浪被詩人賦予了一個浪漫博愛者的形象,其既溫柔多情,又執(zhí)拗潑辣?!坝辍北蛔髡哔x予了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正滋潤萬物,同時也把距離遙遠的事物聯(lián)結起來。
語言美:這兩首詩的語言都清新流暢如《浪之歌》中,寫浪與海岸的相愛,描寫的十分形象入情.如:“我在情人的耳邊發(fā)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緊摟抱在懷中;傍晚,我把戀愛的禱詞歌吟,于是他將我親吻?!?/p>
表達美:這兩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想象;作者想象中的海浪和雨水與自然物理相和諧,同時文中靈活地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使文章生動,形象可感。
(四)讀寫鏈接。
在人的眼中自然萬物都是有靈性的,花草樹木,風雨雷電,無不展現著自己的情感,結合此文的學習,請選擇一種事物,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賦予其情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以之歌”為題,寫一篇短小的散文詩(準備下課時語文實踐活動交流)。
三、小結。
紀伯倫的《組歌》與一般哲理詩一樣,也采用擬人化手法,但又與一般哲理詩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種哲理為目標,而是最終形成一個有豐富感性內容的,難以被抽象為簡單道理的形象。在詩中可隨時看到詩人自己的影子。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篇十八
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為重點,豐富小學生的暑假生活,重在過程,貴在參與。激發(fā)小學生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展示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張揚個性,促進中小學科技教育的發(fā)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探索與創(chuàng)新。
3、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和競賽活動。
4、開展讀書(名著、科普書籍等)活動。
(一)宣傳發(fā)動階段。
各校要高度重視小學生科技節(jié)活動,通過各種形成進行宣傳發(fā)動。努力營造小學科技教育的濃厚氛圍,掀起小學科技教育活動的高潮,確?;顒勇涞綄嵦?。圍繞“探索、創(chuàng)新”的主題,發(fā)動廣大師生主動參與,扎實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
(二)組織實施階段。
在前期廣泛宣傳發(fā)動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好暑假時間,做好活動部署安排,積極組織和引導廣大小學生扎實開展科技節(jié)系列活動。
1、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和競賽活動。
要通過辦黑板報、科技畫廊、科普知識講座和向學生推薦科普書籍等形式宣傳科普知識,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人類社會科學發(fā)展史和古今中外科學家的有關知識,了解科學技術對于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巨大作用,了解科技進步與教育發(fā)展的關系,激發(fā)學生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要在廣泛開展科普知識宣傳教育的基礎上,組織各種形式的科普知識競賽活動。競賽內容包括:科學發(fā)展史(古代、近代、現代科技)、古今中外科學家的知識和各年級教科書中的知識。中心校屆時將組織“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
主要包括四類:
(1)發(fā)明創(chuàng)造類:指小學生運用有關的科學理論知識做出的新穎獨特、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即通常人們所說的“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小制作”。
(2)創(chuàng)意設計類:指小學生因原材料、工藝等限制未能做出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實物,但根據科學原理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方法完成的創(chuàng)新設計。
(3)科學幻想畫類:指小學生著眼于新世紀人類生產、生活因科技的發(fā)展可能呈現的巨大變化,通過科學幻想,繪出未來科技、生活的美麗畫卷。作品要求:作品可用油畫、國畫、水彩畫、水粉畫、鉛筆畫、蠟筆畫、版畫、粘貼畫等繪畫技巧、風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現(不包括非畫類的其它美術品與工藝品);作品規(guī)格一律為400mm×600mm,橫豎均可;要求裝鏡框或裝裱,便于現場展示。
(4)科學論文類:指小學生源于科技活動撰寫的科學成果論文。如:實驗報告、考察報告、觀察(觀測)報告、調查報告、研究報告等。
主要包括五類:
(1)電腦繪畫:運用各種繪畫軟件或圖形、圖象處理軟件制作完成的繪畫作品,包括主題性單幅畫或表達統(tǒng)一主題的組畫、連環(huán)畫,或者是針對一定目的和用途制作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美術作品。單純的攝影畫面不屬于此項作品范圍。
(2)電腦動畫:運用各類動畫軟件,通過角色(鼓勵原創(chuàng)角色)繪制、音效處理與動畫制作,完成的二維或三維的電腦動畫作品。作品可以是表現一定故事情節(jié)的動畫小品,也可以是一個具有完整意義的動畫節(jié)目。作品容量應不大于20mb(非壓縮文件)。基于數碼錄像方式制作的寫實畫面不屬于此項作品范圍。
(3)電子報刊:運用各類文字、動畫、圖形、圖象處理軟件,創(chuàng)作的電子報或電子刊物。電子報應該有(真實或虛擬的)報名、刊號、出版單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數(最少在4個版面以上)、導讀欄等報紙類刊物所包含的要素。在導讀欄中應設置超級連接。電子刊物應有刊物封面、封底、目錄頁、(真實或虛擬的)刊名、刊號、主辦單位、主編和編委、出版日期等刊物所包含的要素。除封面和封底外應有4頁以上正文頁,在目錄頁應設置超級鏈接。
(4)網頁:使用語言或網頁制作工具編制的闡述某個主題或傳遞某類信息的作品。作品容量應不大于50mb(非壓縮文件)。
以上各類作品制作,要求小學生獨立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并自己動手實現創(chuàng)作,指導老師可以給予指導,但不能直接參加制作。
4、開展讀書活動。
要充分利用暑假期間組織引導學生開展以“讀名著、頌名詩、看名片、學名人”為主要內容的校園讀書活動,以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科學態(tài)度,開發(fā)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能力,完善學生的思維方式,同時在學習中開闊視野,掌握科學知識。各校自行組織,并將組織情況書面報告中心校。
1、堅持普及,注重實效,扎實開展好學校各項科技活動。各中小學要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與實施課程改革及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面向所有中小學生,廣泛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萍脊?jié)活動方案的設計也要突出創(chuàng)新。學校對新穎獨特,具有實用價值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優(yōu)秀的創(chuàng)意設計和科技論文,要及時發(fā)現、重點引導,提高科技活動的質量。要以科技節(jié)活動為契機,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科技節(jié),促進科普知識的長期推廣,形成濃厚的學科技、用科技的氛圍。科技節(jié)期間可以組織發(fā)動學生自選科技內容、制作科技展板,在層層選拔的基礎上舉辦一次由學生設計、制作的科技展覽。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8408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