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精選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2 09:26:13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精選19篇)
時間:2023-12-12 09:26:13     小編:書香墨

教案需要圍繞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設(shè)計。在編寫教案時,教師要注意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和銜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以下是一些教師們分享的教案范本,希望可以給大家的教學工作帶來一些啟示和思考。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一

1學會10個生字,學習用硬筆規(guī)范、端正、整潔地書寫生字。

2理解“坐落”“濃密”“晨曦”“掩蔽”“絮語”“茁壯”“拔地而起”等詞語,欣賞并積累文中生動形象的詞句。

3閉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山里學校環(huán)境的美和山里孩子成長的快樂,進一步產(chǎn)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和理解詞語的方法,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感受山里孩子成長的快樂。

1鄙字卡片、朗讀帶、教學掛圖或課件。

2貝領(lǐng)學生參觀自己的學校,了解學校各類人員的工作情況。

3開展“手拉手”活動,通過見面交流或書信,了解山里學校的一些情況。

1~2課時。

2崩矗聽聽山里的伙伴是怎樣向我們介紹自己的學校的。(放課文錄音)邊聽邊想,他們向我們介紹了學校的哪些情況?然后自由發(fā)言。

過渡:山里的孩子為了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分享快樂和幸福,特別寫了這篇文章,叫《我們的學校》。來,我們一起學一學。

1、讀出自豪感。

2、鄙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3、學習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討論詞義,老師巡視。

4、幫助學生理解部分詞語。

1、同學們,讀了課文,這個學校的環(huán)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根據(jù)插圖和課文的描述,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用彩色筆畫出學校的草圖。

2、校園里,山里的孩子們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你是怎么體會到的?根據(jù)學生對重點句的欣賞,老師相機指導朗讀并歸納:

(1)快樂游戲。

(2)與大自然交朋友。

(3)認真學習。

3、這么難得的學習條件,山里的孩子們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1)自讀第5~9段,展示自己讀得好的句子。

(2)說說自己朗讀時的感受,想想從哪些地方看出山里的孩子成長是幸福的。理解最后兩段話的意思。

過渡:在這么美的校園里學習,山里的孩子們是多么快樂、幸福、自信和自豪,讓我們也投入大山的懷抱,和山里的孩子一起,也來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學?!薄?/p>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二

1、學習兒歌,理解課題的含義,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2、學寫生字。

一、音樂談話,導入新課

1、播放音樂,你聽出這是什么歌了嗎?(生回答《春天在那里》)

2、請你想一想,除了歌中唱到的,你還知道春天在哪里?(生自由回答)

3、同學們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在郊外、校園、上學路上我們都找到了春天,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小作者在哪找到了春天。(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兒歌,有感情的朗讀

1、自由讀課文,找出易讀錯的字,仔細讀一讀。(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兒歌。

3、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字,組詞)

4、默讀課文,找一找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學生讀。在書上做出標記)

5、誰來說一說有疑問的地方,我們一起來解決?

(學生交流:詞語、不明白的句子。生提出“田野里有什么秘密”引導學生說出“嫩草吐綠,春天的腳步進了”理解“夢已經(jīng)被染綠”的含義)

6、你想像一下,田野里還會藏著有關(guān)春天的什么秘密?(學生根據(jù)經(jīng)驗說一說,蛇冬眠結(jié)束了,樹發(fā)芽了……)

7、小作者發(fā)現(xiàn)這些秘密時,心里會怎樣想?(指名讀1――4節(jié),讀出喜悅的感情)

8、他會以怎樣的心情把這個秘密告訴媽媽、老師呢?(指名讀5、6小節(jié))

9、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變?yōu)美的樂曲,請你伴著音樂,把這首兒歌讀給你的好朋友聽一聽?(可以讀給同位、好朋友聽)

三、學寫生字

1、出示“殘、融、囑、散”,討論在寫的時候應(yīng)該注意什么?(學生說,老師用紅筆標注)

2、(學生組詞

3、生書寫,教師巡視。

四、課外延伸

回家收集資料,尋找描寫春天的詞語、詩歌、短文。

五、作業(yè)

1、背誦兒歌。

2、收集描寫春天的詞語、詩歌、短文.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三

教學要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五月槐鄉(xiāng)的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板書:(槐花)。

開得怎樣?

二、學習第一段。

1、看圖。

師:現(xiàn)在我們來欣賞下這美麗的槐花。點擊課件。

2、自由讀。

師:讀了課文,看了圖你喜歡讀哪幾句話?為什么?

點擊課件。

(相機出示句子:槐鄉(xiāng)的山山哇哇,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p。)。

3、指名讀。讀了這句你能說說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導朗讀。

你們喜歡槐花嗎?誰來讀讀。

從這句花里讀懂了什么?

板書:花多色白。

花形可愛。

點擊課件(相機出示)。

(孩子們跑來了,………………滿足。)。

6、師:誰喜歡讀這句話。指名讀。

你體會到了什么?(白生生、喜盈盈、體會到了孩子們的喜悅之情,滿足之感。孩子們勤勞可愛。)。

板書:勤勞可愛。

點擊課件。

出示句子。

(桌上…………濃香……浸在香海中。)。

8、師:誰喜歡讀這句話。

這里有個省略號,它表示什么?從這句話里你體會到了什么?

板書:花香。

9、填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有的槐花(),近看()。

10、誰喜歡讀這一小節(jié)。

我們來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三、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2、你讀懂了什么?(槐花香氣醉人)。

那些詞中體會到的?(傻乎乎、臥在、不想回家)。

3、課文那些句子寫了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

板書:熱情好客。

4、指名讀。

師:誰知道槐花飯是怎樣做的?(指們名回答。)。

5、在槐花芬芳的季節(jié)里,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我們是魚米之鄉(xiāng),旅游勝地,假如有外地的小朋友來到我們這里,你會怎樣招待他們。

6、四人小組討論。

7、交流。

四、學習第三小節(jié)。

1、看圖點擊課件。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內(nèi)容。

2、自由讀第三小節(jié)。

3、槐鄉(xiāng)的孩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書:味甜。

純樸可愛。

4、指導朗讀。

你能讀出他們純樸可愛嗎?

五、學習第四小節(jié)。

師:槐鄉(xiāng)的五月是怎么樣呢?我們來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為什么說五月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因為,五月的槐花盛開了,形態(tài)可愛,香味誘人,這時候孩子們非常高興,他們采花做飯,享受花香,用槐花飯來招待客人,裝扮自己,所以,五月是孩子們的季節(jié)。)。

課文的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什么?

五、總結(jié)課文。

槐鄉(xiāng)是潔白無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裝孩子并讓孩子大飽口福的花,槐鄉(xiāng)的孩子是勤勞能干的孩子,是熱情好客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與槐鄉(xiāng)孩子融為一體,寫花又寫人,自然地抒發(fā)出作者對槐鄉(xiāng)的喜愛之情。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四

能夠感受到母愛是無私的、無價的,懂得要孝敬父母。

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夠感受到母愛是無私的、無價的。

聯(lián)系上下文及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

投影片、紅色心形卡片。

一、直入新課。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第17課,齊讀課題《賬單》。

二、整體感知:

1、出示詞語:索取、報酬、如愿以償、羞愧萬分、塞進。

3、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份賬單?找到這兩份賬單讀一讀,想一想它們有什么不同?

三、重點理解。

1、是誰先給誰寫賬單呢?

彼得為什么會給媽媽寫賬單呢?你能從文中找到答案嗎?你覺得小彼得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課件出示句子:由于他聰明過人……小商人了。)指導讀出自豪的語氣。

2、小彼得覺得自己是個小商人了,他要把自己掌握的填寫賬單的方法用到生活中,于是,他給媽媽寫了這樣一份賬單。(課件出示賬單)。

自己讀一讀,小彼得幫媽媽做了什么事?索要多少錢?

最后他還對自己進行了一個總結(jié),說:

(出示句子:我一直是個聽話的孩子)。

(1)讀讀。

(2)“一直”什么意思?你能換個詞嗎?

(3)出示:我是個聽話的孩子。

我一直是一個聽話的孩子。

讀讀,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體會?

(4)你能用“一直”說一句話嗎?

3、師:小彼得所做的事情你有沒有做過?你做過什么?

你有沒有想過給媽媽寫一份賬單索取報酬?如果你這樣做了,媽媽可能怎樣做?

4、小彼得的媽媽是怎樣做的呢?你能從文中找一找嗎?

媽媽心里可能在想什么?接下來媽媽做了什么?你從哪知道的?

5、小彼得向媽媽索取60芬尼,媽媽給他了,小彼得得到了這60芬尼,他……(學生說:如愿以償)。

什么叫“如愿以償”?你有如愿以償?shù)臅r候嗎?

6、正當小彼得如愿以償,要將60芬尼放入口袋時,他發(fā)現(xiàn)了媽媽的賬單(課件出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生前師后)。

(學生自由發(fā)言)。

10年的吃和穿,生病時的醫(yī)藥費、護理費需要多少錢?

10年來媽媽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你,這些需要多少錢?

10年來幸福的生活著,這些又需要多少錢?

(2)如果真的付給媽媽報酬,要付多少呢?

有一位專家?guī)臀覀冇嬎懔艘幌?,想聽嗎?(聽資料)。

聽了這些,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說一說。

可是,彼得的媽媽是怎樣寫的?(出示:再次師生對讀,師前生后)。

7、小彼得讀著媽媽的賬單,此時此刻他感到……。

什么叫“羞愧萬分“?

出示:于是………媽媽的口袋!你從哪看出他羞愧萬分?

(指名讀一讀)。

師:現(xiàn)在,你對小彼得有什么評價?

四、討論題意,升華內(nèi)涵。

小彼得的呢?

2、師:彼得把小臉蛋藏進了媽媽的懷里,他一定會把這件事永遠珍藏在心里。我們也一樣,要時刻用這個故事來告訴自己:

父母對我們(),我們應(yīng)該()。

五、課后小結(jié)。

1、我們應(yīng)該感謝小彼得的媽媽,她的這份愛的賬單讓我們感受到母愛的無私,親情的無價,它不僅教育了小彼得,更深深感動了我們。此時此刻,你想到自己的媽媽了嗎?你想說些什么?拿起筆,寫在心形卡片上!

六、布置作業(yè)。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五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紙的發(fā)明過程。能用學懂課文的基礎(chǔ)上,寫一段贊嘆中國人了不起的話。

一、質(zhì)疑揭題。

1、同學們,你知道書上的紙是怎么來的嗎?誰能說一說?今天我們來學習紙的故事。(出示課題)。

2、讀一讀,說一說,你想知道些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0分)。

1、聽課文錄音(課件:課文朗讀),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課件練習3)填空:紙是發(fā)明的,他利用造紙。

3、根據(jù)課后習題1的圖表,講一講紙的發(fā)明過程。

4、自由讀課文,提出你不懂的問題?交流并梳理。

三、學習課文1—3自然段(10分)。

1、用手勢表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自由讀課文,哪幾節(jié)寫了紙發(fā)明以前?(1-3)。

3、輕聲讀一讀這幾節(jié),思考在紙發(fā)明以前,書是用什么做的?那樣的書有什么缺點?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紙發(fā)明以前,書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們就把字寫在絲綢上面。

課件出示:竹片、帛做的`書。

同桌討論各自的缺點:笨重,貴。

板書:竹片————帛。

笨重貴。

5、同桌相互說,

6、齊讀1-3自然段。

7、師生對讀1-3自然段。

四、學習第4自然段(15分)。

1、自由朗讀。

2、匯報:你學懂了什么?

(1)重點了解紙的發(fā)明過程。(看課件理解)。

(2)(課件練習3)。把下面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填入方框里。

(3)重點理解:蔡倫發(fā)明的紙是什么樣的紙?點擊課件(它以樹皮和破布為原料,又輕又薄,價錢便宜。)。

課件:認識蔡倫、歐洲;。

教師提示歸納:用“發(fā)明時間、發(fā)明者、造紙原料、紙張?zhí)攸c”這幾點來回答。

3、指導朗讀。

(1)自由讀,想想:你覺得該怎樣讀?為什么?

(2)理解“自豪”,思考:為什么是自豪的?

(3)抓關(guān)鍵句體會。

紙是咱們中國發(fā)明的。

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我國就已經(jīng)有紙了。

過了一千多年,中國的造紙方法傳到歐洲,外國人才懂得造紙呢!

4、討論:你認為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體現(xiàn)在哪里?(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就發(fā)明了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而且外國造紙的方法是從中國傳出去的;不斷改進造紙技術(shù)和方法。)。

五、拓展說話。

1、學生說說四大發(fā)明,進一步體會中國人民的偉大。

課外閱讀:

“火藥的發(fā)明”“畢升發(fā)明印刷術(shù)”“指南針”“蔡倫造紙術(shù)”

3、寫話練習,把自己最感動,最想說的或很感興趣的話寫下來。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朗讀課文,能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情感目標:通過文中重點詞句的品讀,體會小姑娘純真、一絲不茍的美好形象。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概括主要內(nèi)容,感受小姑娘認真負責的美好形象。

教學難點:為什么說千千萬萬的小讀者是編輯叔叔的良師益友。

教學過程:

一、切入。

1.出示“小讀者”“編輯”這兩個詞語,讀一讀,說說什么是讀者和編輯。

2.揭示課題。

3.圍繞課題質(zhì)疑。

二、初讀感知內(nèi)容并識字。

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新詞檢測。重點注意:“您”和“你”的區(qū)別;“及”和“級”的區(qū)別。

3.再次默讀全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4.學生交流,教師注意指導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隨機板書以下內(nèi)容:小姑娘、編輯、兩個錯別字。

5.課文中的小姑娘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三、品讀體會小姑娘的可愛。

1.外貌的可愛。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寫小姑娘外貌的詞句。

學生交流朗讀以下詞句,體會小姑娘的可愛:扎著蝴蝶結(jié),年紀不過_歲,撲閃著一雙明亮的眼睛,臉蛋紅撲撲的。

2.找出寫小姑娘神情和語言的詞句。

3.放聲朗讀這些詞句,指名讀,隨機點撥說話人在話語中表達的感情。

4.學生默讀這些詞句,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

5.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隨機點撥。重點注意以下語句;。

(1)“你是編輯叔叔嗎?”“我是來提意見的?!毙」媚飶臅锾统鑫覀冏罱霭娴囊黄陔s志,一本正經(jīng)地說,“這里有兩個字錯了?!?/p>

(2)“是的,我查過字典啦!”小姑娘抬頭看了我一眼,像背書似的說,“11頁??誰叫‘包么’呀”小姑娘大概是看到我尷尬的臉色,她不再說下去了。從這段話中知道些什么呢?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為了這兩個錯別字下了工夫,不但查字典還要把錯誤的地方記熟,小姑娘活潑又善解人意等)想象當時的情景讀好這一段話。

(3)“嗯,”小姑娘十分認真地說,“你們編的雜志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老師說,朋友有了錯誤,要及時幫助她改正?!?/p>

從這一段話體會到些什么?(愛讀書、真誠地幫助朋友)啟發(fā)學生思考從哪里看出小姑娘是在及時幫助朋友改正錯誤?——為了兩個錯別字特意跑一趟,來回要走幾千米的路。從這里體會到了什么?(真誠,一絲不茍)隨機板書“來回幾千米”。

6.讀課文,再說說小姑娘給自己留下怎樣的印象。

四、品讀體會編輯的心情。

1.默讀課文,找出寫編輯叔叔的心情、神情變化的詞語。

2.交流后出示以下詞語:甜絲絲的、愣住了、詫異、將信將疑、尷尬、火辣辣、笑著問、久久難以平靜。

3.讀課文,抓住這些詞語進行體會。

4.討論:編輯叔叔為什么心里甜絲絲的?引導學生讀好第1段。

后來編輯叔叔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他在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我想,作為少年讀物的編輯,要時時刻刻想到千千萬萬的小讀者,他們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啊!”從時時刻刻和千千萬萬體會到什么?“怎樣的人才被稱為良師益友呢?”為什么說千千萬萬的小讀者是編輯的良師益友?(啟發(fā)學生從兩個方面來談:小讀者提出意見和建議,讓編輯們辦的雜志更完美;小讀者的夸獎和感謝,讓編輯的工作更快樂讓編輯充滿信心)。

五、完成作業(yè)。

1.分角色根據(jù)提示語朗讀課文。

2.識記本課生字新詞。

區(qū)別形近字:蜜、密;稿、搞;極、級;淘、掏。

3.書寫生字。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語。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七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小姑娘把雜志當作朋友,對朋友的錯誤“及時幫助他改正”的真誠態(tài)度。

2、學習課文的生字新詞。

3、根據(jù)段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摘錄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句子。

2教時。

一、審題。

1、板書課題。

2、小讀者是誰?課文寫了這位小讀者的意見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

1、運用已學的方法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在這兩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2、什么是“良師益友”?這段話中“他們”是指誰?“我們”又指誰?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

1、從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師益友?

2、小姑娘為什么敢于向編輯提意見?

3、感情朗讀第二段。

4、歸納第二段段意。

五、歸納主要內(nèi)容。

1、回憶歸納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課題擴展法;抓重點段的方法;段意歸并法。

2、確定歸納方法,并說明理由。

3、歸納主要內(nèi)容。

六、摘錄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句子。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八

1、在閱讀過程中認識9個生字“灌、輯、刊、詫、版、典、幺、辣、嗯”。積累9個詞語“編輯、詫異、出版、雜志、一本正經(jīng)、字典、火辣辣、錯誤、良師益友”。用合適的方法理解“詫異、尷尬、將信將疑、一本正經(jīng)”的意思。

2、學習課文,用合適的方法理解課文中“作為少年讀物的編輯,要時時刻刻想到千千萬萬的小讀者,他們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啊!”這句話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閱讀過程中學習文章主人公對事情的認真態(tài)度和負責精神。

一、談話導入,理解詞語。

1、出示課件:同學們,這些雜志、畫報你們喜歡看嗎?可你們知道這些雜志、書籍在大家拿到手之前都要經(jīng)過哪些步驟嗎?(需要雜志社的編輯叔叔阿姨對大家的作品進行整理、加工、校對,最后印刷后才能出版。)。

2、對這些刊物中的作品進行整理、加工的人我們稱之為編輯。(出示媒體)學習生字:刊輯版(刊——強調(diào)第一筆是橫版——換部首輯——讀音)。

3、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講述發(fā)生在小讀者和編輯之間的故事。

出示板書:小讀者。

二、整體感知,概況主要內(nèi)容。

1、這位小讀者和編輯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讓我們帶著問題讀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出示自學要求。

3、交流讀音:幺嗯小讀者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的少年讀物中有兩個錯別字,向編輯提出來。

師:這位小讀者為了向編輯提出這個問題,容易嗎?她是怎樣做的呢?

小讀者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的少年讀物中有兩個錯別字,便不辭辛勞地跑了很多路,向編輯提出來。(提示:不辭辛勞)。

三、抓關(guān)鍵詞句,深入學習。

1、師:老師這里有兩個詞語誰能來正確地讀一讀?出示詞語:詫異、火辣辣(拼一拼讀一讀)。

2、理解詫異。師:詫字的寫法要強調(diào)(右邊是個宅字強調(diào)撇)詫異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什么方法來理解這個詞語?(近義詞、拆字法)火辣辣(辣的左邊部首)結(jié)合課文什么火辣辣?作者感到難為情了,因此臉上火辣辣的。

(1)處境困難,不好處理。

讓我們一起走進李真真隨機出示;。

(2)“是的,我查過《新華字典》,”小姑娘抬頭看了我一眼,像背書似的說,“十一頁第九行,‘藍天’的‘藍’應(yīng)該是‘藍色’的‘藍’字,這里印成‘蘭花’的`‘蘭’字,還有,七十頁第三行,把‘包公’印成‘包幺’,嘻嘻,誰叫‘包幺’哇??”小姑娘大概是看到我尷尬..的臉色,她不說下去了,悄悄地從書包里掏出一本《新華字典》。_文中“我”為什么而尷尬?讀讀句子,小姑娘像背書似的說出了正確的兩個字,說明什么?(已經(jīng)記得很熟了,她對于這件事情非常的認真已經(jīng)看了不止一遍了。)讀讀這句話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想象說話:當李真真看到我尷尬的臉色,心想:哎呀,我這樣說叔叔是不是生氣啦,,于是,不再說下去,悄悄地從書包里掏出一本《新華字典》。

通過想象說話,和不再說下去、悄悄地這些詞語理解李真真的純真、善解人意。不說這個詞語寫出了李真真體諒我可能覺得難為情。_指導感情朗讀。

(3)我仔細核對了一下原文,果然是我們錯了,頓時臉上火辣辣的。果然一詞證明了小姑娘真的仔細閱讀,提出了正確的意見。此時的我臉上火辣辣的,心想:真沒想到一個十歲的小女孩竟然那么仔細,我們這些編輯感到真羞愧呀。

(4)“唔,”小姑娘十分認真..地說,“你們編的雜志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老師說,朋友有了錯誤,要及時幫助他改正?!闭J真說明小姑娘吧雜志當做了自己的朋友,熱心幫助自己的朋友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啟發(fā)學生思考從哪里看出小姑娘是在及時幫助朋友改正錯誤?——為了兩個錯別字特意跑一趟,來回要走好多路。從這里體會到了什么?(真誠,一絲不茍)隨機板書“來回要走好多路”。

3、小姑娘的言行讓我深受感動,望著她遠走的背影,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出示句子:“我想,作為少年讀物的編輯,要時時刻刻想到千千萬萬的小讀者,他們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啊!”從時時刻刻和千千萬萬體會到什么?(體會到編輯的責任重大,不能有絲毫差錯)理解詞語:“良師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好朋友。寫一寫近義詞(深情厚誼、千言萬語、狂風暴雨、山清水秀、情真意切、風輕云淡)。

“怎樣的人才被稱為良師益友呢?”為什么說千千萬萬的小讀者是編輯的良師益友?(小讀者是編輯的良師益友,是因為小讀者也會發(fā)現(xiàn)編輯的錯誤,幫助編輯改正,使他受到教育和啟發(fā),讓編輯們辦的雜志更完美。同時讀者也是編輯的知心朋友,小讀者的夸獎和感謝,讓編輯的工作更快樂更有信心。)。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九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相關(guān)詞語。重點指導書寫、識記“胃、剛”兩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正確把握“答”、“應(yīng)”、“骨”、“幾”多音字的讀音。

3.通過口語練習,讓學生了解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過程的同時,獲得語言概括能力的訓練。

4.通過讀課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構(gòu)造及功能。

5.培養(yǎng)學生遇事冷靜,相互幫助的處事哲理。

教學重點:結(jié)合文本理解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過程。

教學難點:通過口語練習,鍛煉學生的口語概括能力。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外出旅行嗎?哪位同學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去過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說)。

師:同學們?nèi)ミ^的地方可真多,可謂是見多識廣。今天吳老師也帶著同學們?nèi)ヒ粋€神秘的地方旅行,請同學們打開課文第10課。

二、揭題。

1.齊讀課題。

2.引導學生理解、區(qū)分“旅游”和“旅行”。(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處行走。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觀光、游玩。)。

3.引導學生在讀課題后質(zhì)疑:讀完課題后,你想提出什么問題?(指名說。預設(shè)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誰在牛肚子里旅行?為什么會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樣在牛肚子里旅行?)。

4.指名說說是誰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結(jié)合圖片指名讓學生寫寫“蟋蟀”,并說說識記方法。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共同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另外兩個問題。

三、學習課文。

(一)整體感知,快速把握。

1.請同學們快速地把課文看一遍,然后說說哪些小節(jié)講到了這兩個問題。

2.指名說說自己找到的信息。(1-7小節(jié)講紅頭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節(jié)講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過程。)。

過渡語:同學們讀書很認真,下面我們先來探討紅頭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探究原因。

1.請三名學生表演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發(fā)現(xiàn)問題。(指名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

2.學習多音字“答”。

課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導學生朗讀。

3.探究原因。

同桌進行口語練習(用課件出示“因為,所以”的句式,讓學生說說紅頭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過渡語:對于紅頭來說,這次旅行純屬意外。紅頭是怎樣進行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們一起合作朗讀課文的8-20小節(jié)。

(三)再讀課文,了解旅行過程。

1.提出合作讀書的要求:

(1)女同學讀紅頭說的話,男同學讀青頭說的話,老師讀旁白。

(2)邊讀邊思考:青頭是怎樣幫助紅頭的?

2.全班交流學習收獲。

(1)課件出示多音字,學習多音字,相機指導書寫“應(yīng)”,指導理解相關(guān)詞語。

(2)指名說說青頭是怎樣幫助紅頭的?

a.指名說。

b.結(jié)合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關(guān)內(nèi)容,引導學生品讀感悟。

(3)口語練習:由于得到青頭的幫助,紅頭順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紅頭的旅行路線是怎樣的?請與同桌合作完成下列練習。

紅頭從________走到________,又從________來到了________。最后,在牛________的時候,隨著________。

(過渡語:牛到底有幾個胃?我們一起來看看畫面。)。

(4)指名結(jié)合畫面內(nèi)容完成以下口語練習。

牛共有________胃,前________,只有________。

四、歸納小結(jié)。

1.初步了解科普童話小品的文學體裁。

師:課文用童話的形式,通過紅頭在牛肚子旅行的經(jīng)歷,向我們介紹了牛胃的特殊構(gòu)造及功能,這樣的體裁就是科普童話小品。

2.概括分析,明曉事理。

紅頭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說是一次意外,如果沒有得到青頭的幫助,它也不可能順利地從牛肚子里出來。從他們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預設(shè)學生的回答:相互幫助,團結(jié)友愛,遇事冷靜不慌張)。

是啊。不論我們遇到什么樣的事,都不能緊張,一定要發(fā)揮聰明才智,冷靜處理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學會互相幫忙,共同解決困難。請記住:團結(jié)就是力量。

板書設(shè)計:

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游線路:第一個胃——第二個胃——牛嘴里——出來。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十

一、教學目標:

1、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健壯”、“漫山遍野”等詞義。

2、懂課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具體寫出山里孩子的特點的。

3、感情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對山里孩子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找出總起句,了解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行文脈絡(luò)。

三、教學準備:課文朗讀錄音。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你們到山村里去過嗎?了解山里的孩子們嗎?說說你們了解的山村,了解的山里的孩子。

(二)課文錄音。

(三)學課文,

1、自讀要求:

(1)把課文讀通順。

(2)說山里孩子是怎么樣的?

2、反饋。

3、生字新詞的學習。

(1)正音:甸盈歇躍充。

(2)形:形近字組詞。

鍵()蹬()歇()盈()。

健()登()渴()盆()。

(四)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自由讀:你發(fā)現(xiàn)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寫的?

2、回顧怎樣讀懂總分段式。

3、按步驟自學總理解中心詞“健壯”

4、細讀這一段:山里的孩子怎么會長得這么結(jié)實、健壯呢?

讀中體會,讀中交流。

5、理解“滿山遍野”:讀課文,從課文中句子來理解。

想象說話:他們在山岡(),他們在竹林()……。

他們到過這么多地方,趕過這么多事情,怪不得長得這么結(jié)實、健壯。用歡快的語調(diào)讀好第4句。

6、感情朗讀、

7、試背誦。

(五)作業(yè)。

1、擴詞。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量詞和表示怎么樣的詞。

一()野花()一()涼茶()。

一()鳥叫()一()客人()。

一()動物園()一()翠竹林()。

五、教后記。

今天這堂課,我覺得上得很有味道。特別是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是,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體會“滿山遍野”,在讀中來悟“結(jié)實、健壯”,覺得特別好,很大氣。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讀懂課文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點寫具體的。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熱愛山鄉(xiāng)、熱愛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3、鞏固復習字詞,理解“向?qū)?、熱情好課、充滿”等詞的詞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1.復習引入:

(1)趣味引背:

(2)回顧學習方法。

2.學習課文第2段。

(1)用這樣的方法,自學課文第二段。

課文第二段是按()寫的??偲鹁涫?),中心詞是(),分述部分是第()句,從()、()、()三方面具體來寫。

(2)讀后反饋校正。

(3)讀中感悟,句子比較,體會山里孩子的熱情。

他們迎接進山的客人。

他們笑瞇瞇地歡迎進山地每一位客人,為客人當向?qū)А?/p>

渴了,他們遞上一碗茶。

渴了,他們遞上一碗清涼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心窩里。

比一比,哪句話更能體現(xiàn)山里孩子的熱情。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第3段。

(1)出示填空先自學,然后小組討論理解“幻想”

(2)哪些地方讓你體會到他們充滿幻想。找到有關(guān)句子進行充分朗讀。

小組內(nèi)先讀在推薦同學讀。

重點評價朗讀:表現(xiàn)山里孩子滿懷希望、蠻有信心的樣子。

(3)連起來讀分述部分。

(4)山里孩子幻想真多呀!課文哪個詞說明這一點?

(5)啟發(fā)想象:他們還會有哪些幻想?

(6)要是山里孩子這些幻想都能實現(xiàn)的話,山村肯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4、分組齊讀課文這三個小結(jié)。

5、討論:山里的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性格呢?

教師充滿激情小結(jié):是大山養(yǎng)育了他們,他們呼吸大山里新鮮空氣,喝大山里的水長大,是大山培養(yǎng)了他們那樣的胸懷,那樣的氣魄。

齊讀最后一句話。

6、總結(jié)。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什么收獲?

7.作業(yè)。

1.完成作業(yè)冊。

教后記:

第三課時。

目標:

1、鞏固生字新詞。

2、進一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3、能仿照第三段,圍繞總起句寫一段話。

一、聽寫詞語。

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通過朗讀比賽的形式進行:

(1)先四人小組合作進行然后組內(nèi)推薦一名。

(2)各組推薦比賽。

(3)評出優(yōu)勝。

2、背誦課文。

三、讀寫遷移。

教師啟發(fā):山里的孩子結(jié)實健壯、熱情好客、充滿幻想。他們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從小就有把自己的家鄉(xiāng)裝扮地更美的打算。我們城里的孩子也充滿幻想,也希望把自己的家鄉(xiāng)建設(shè)地更加美麗。圍繞“城里的孩子,心里充滿著幻想”這一總起句說話、寫話。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十一

1、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讀懂每個自然段,從而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密切的關(guā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本課生字詞。初步體會數(shù)字說明和比較說明的作用和方法。學會使用“如果……就……”造句。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閱讀方法,讀懂課文,了解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去了解太陽。

1、讀準本課生字讀音,特別注意翹舌音:氏、獸、殖、蔬;。

平舌音:存的發(fā)音。

2、正字:

(1)“抵”字的右半部分下面有一點,“氏”的下面沒有一點,要強調(diào)記憶。

(2)“繁”字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要引導學生分析記憶,注意下面部分不是一個“系”。

(3)“殖”字的右半部“直”中間不要少一橫。

(4)“蔬”字下面的筆畫要讓學生注意,不要少一點。

三、按自然段輕聲讀課文,出示以下句子:

1、太陽離我們一億五千萬公里遠。

2、太陽大的很,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才能抵的上一個太陽。

3、太陽會發(fā)光,會發(fā)熱,是個大火球。

4、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

5、有了太陽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陽才有風。

7、太陽光有殺菌能力。

8、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

四、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以上句子與段落之間的關(guān)系,這是每個段的中心句。

五、指名自由讀報課文,要求讀報得正確,自然段之間和結(jié)構(gòu)段之間要掌握適當?shù)耐nD。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不可信,這是神話傳說。)。

(可以)。

既然可以,課文用后羿射日的傳說做開頭,你覺得有什么作用?

5、接著課文寫了太陽離我們很遠,用什么寫法說明太陽很遠呢?(用數(shù)字)。

(用數(shù)字說明問題,給讀者的印象是具體的、確切的,有較強的說服力。)。

(二)學習第2、3自然段。

1、指名讀第2、3自然段。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這一段是寫太陽和人類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的,從哪些事實說明這種密切的關(guān)系呢?自然段中有一句話歸納了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來。

這一小段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

第二句用了哪個詞?(如果……就……)。

2、你能用”如果……就……”造句嗎?

3、課堂造句練習:教師提出假設(shè)的事實,學生補充可能的結(jié)果。

如果明天下雪,

星期六如果爸爸媽媽都休息,

村前這條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橋梁,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根據(jù)前面概括,這一段告訴我們:因為有了太陽,才有云、雨和雪,為什么?根據(jù)下面的問題,畫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么生成的?(云)。

云是什么生成的?(無數(shù)小水滴)。

水蒸氣是哪里來的?(從地面上的水)。

地面上的水怎么變成水蒸氣?(吸收了太陽的熱變成的)。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6自然段。提問:這一小段是寫有了太陽才產(chǎn)生了風,誰能用一句話歸納:風是什么?(風是流動的空氣)空氣為什么會流動?(空氣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熱的緣故)空氣為什么會有冷,有的熱?(有些地區(qū)吸收太陽的熱量多空氣就熱,有些地區(qū)吸收太陽熱量少,空氣就冷)。

教師可以適當補充:空氣也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受熱脹變輕就會上升、移動,隨著冷空氣就會補充,這就形成了流動,也就是形成了風。

(六)讀第7、8自然段,簡要地說說太陽有殺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實例(師生共舉例)。

(七)通讀課文,結(jié)合板書總結(jié)。

學習了《太陽》這篇課文,我們獲得了有關(guān)太陽的特征的知識,明確了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正因為太陽很大,很熱,距離我們又很遠,才能給我們送來光明和溫暖,也才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十二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新字、理解詞語意思。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泉水和瀑布的優(yōu)點,教育、鼓勵學生形成勇敢和合作的品質(zhì)。

學會與他人合作,體驗合作的快樂。

從具體的語句中體會泉水和瀑布的特點。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14課《快活的小河》。

板書課題齊讀。

3、你能說一個“快活”意思相近的詞語嗎?

帶著快樂的心情,用你們甜美的聲音,讀出小河的快活。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過渡: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他都遇到了哪幾個朋友,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一起去了解和體會小河的故事吧。

1、同桌合作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如果同桌讀得好就請你鼓勵一下他,如果他讀錯了請你幫他糾正,同時標出自然段序號。

2、課件出示字詞,學生多種形式認讀,(說出一個“勇敢”的近義詞,強調(diào)多音字“奔”,發(fā)現(xiàn)“摔‘蹦、撞”都是動詞)。

3、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思考: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遇到了那幾個好朋友?

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大山、泉水、瀑布。

4、課文主要通過小河與大山、泉水、瀑布這三個朋友的對話來向我們講述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

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文中分別找到小河與大山、泉水、瀑布的三次對話,并用括號做上標記,用以區(qū)分。(強調(diào):默讀要求——眼動、心動、口不動)。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共同學習大山與小河的對話。

匯報:

小河為什么抱怨?

(1)理解“抱怨”指導朗讀。師舉例:媽媽不問緣由而冤枉你時,你會抱怨她對自己的不公平。還有什么情況下你會抱怨呢?當你心中不滿而去責怪別人這就是抱怨。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小河的話。

(2)說明“嗚”是擬聲詞在這里用來模仿的是小河的哭聲,可以帶著哭腔來讀。

(3)快活的小河剛遇到點困難就抱怨哭泣,你覺得此時他是一條怎樣的小河?

(4)看到這條抱怨而哭泣的小河,大山又是怎么說的呢?

2、(課件出示大山的話)指名讀大山說的話?

(1)邊聽邊數(shù)大山共說了幾句話?

(2)看看一、二句后各是什么標點?分別要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指導讀疑問句結(jié)尾處是語調(diào)上揚,讀感嘆句結(jié)尾處是語調(diào)下降。指名練讀、男女生讀,齊讀。

(3)師讀第三句話:從這句話中你有認識了誰?

(4)找出描寫泉水動作的詞(跳、摔),能看出什么?

(5)泉水遇到的困難多嗎?從哪個詞中知道的?你認為“多少”究竟是幾個?

(6)面對這無數(shù)的困難,泉水又是怎樣對的呢?用文中的句話來說一說。

泉水面對困難,不叫苦,這是一種什么精神呢?板書:堅強。

(7)你們想不想看一看這堅強勇敢的泉水?

(8)大山想借泉水告訴小河什么呢?

大山想借對泉水的贊美來鼓勵小河要向泉水那樣堅強、勇敢。

板書:鼓勵。

指導朗讀:讀出大山對小河的鼓勵和大山對泉水的贊美。

3、分角色讀大山與小河的對話。

(二)自主學習小河與泉水的對話。

1、請三名同學來讀小河與泉水的對話,邊聽邊思考。

2、學生匯報交流。

(1)引導學生說完整話回答問題。指名讀一讀能體現(xiàn)瀑布優(yōu)點的句子。(課件相機出示泉水的話)。

(2)哪些詞語能看出瀑布更勇敢,更堅強?指導重讀變色的字,突出瀑布的勇敢。

(3)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勇敢的瀑布呢?看圖:這瀑布從高達百米的巖壁上飛流直下,發(fā)出震耳欲聾的響聲,激起的水花如雨霧般飄飛,這樣的景觀真是太壯觀了!難怪詩人李白也不由得發(fā)出了這樣的贊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瀑布就這樣忍受著撞擊巖石的痛苦為我們呈現(xiàn)了這樣壯美的景象!

(4)此時,你最想對瀑布說些什么?(讓我們一起豎起大拇指大聲的對瀑布說聲:瀑布,你真勇敢)。

(5)指導朗讀:讀出對瀑布的贊美。

小河也被瀑布這勇敢的精神鼓舞,所感動,他還高興的叫起來了,他想和勇敢的瀑布也成為朋友,一塊兒向前流。

(6)那女生分角色讀小河與瀑布的對話。

(7)師生配合讀對話(請同學們把我當成勇敢的瀑布,把小河說的話高興的對我叫出來吧。)。

小結(jié):我真為小河能結(jié)識這么堅強勇敢的朋友而感到驕傲,更為小河的逐漸成熟而感到欣喜!

(三)體會合作的快樂。

四、拓展升華。

1、此時三個好朋友已經(jīng)擁有了同一個理想,那就是?

2、大家看文章的結(jié)尾處是什么標點符號?(``````)它代表什么意思呢?

4、小結(jié):

我們相信不管發(fā)生什么,小河都會用他學到的勇敢和堅強去面對一切,三個小伙伴一定會團結(jié)合作,互相鼓勵,共同流進大海,實現(xiàn)他們共同的理想的!

五、全課總結(jié)。

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還小,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老師希望你們今后在困難面前能像小河和他的朋友們那樣,互相鼓勵,團結(jié)合作,做勇敢、樂觀的好孩子。也真誠的祝愿你們能早日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理想!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十三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體會惡劣氣候和環(huán)境給燕子帶來的麻煩。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為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2.教學難點為體會惡劣氣候、環(huán)境給燕子帶來的麻煩。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問題。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結(jié)識了“翠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問候下老朋友,板書:燕子。

2.課件出示燕子圖片,說說你對燕子的了解。

預設(shè):生可能會從以下幾方面說自己對燕子的了解,燕子是候鳥;燕子的生活習性;燕子的外形特點等。

【設(shè)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閱讀提出這樣的要求: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根據(jù)課題提問,一方面緊扣了課題的特點,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夠教給學生抓住課題質(zhì)疑的學習方法。

(二)初讀課文,教學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文中的新字。

(2)努力把課文讀正確,圈出不理解的字詞。

2.檢查預習,認讀詞語。

舒適啟程疲勞料峭覆蓋救護車廂瀕臨死亡。

歐洲瑞士特殊長途跋涉氣溫驟降。

【設(shè)計意圖】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這里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檢查,有利于促進學生預習課文的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3.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洲、瑞、殊、驟、涉”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并且左窄右寬。

(2)重點指導書寫“驟”和“涉”。

驟:讓學生明白筆畫較多的字各部分要寫得緊湊些。同時,如果一個字有兩個捺,書寫時其中一個一般要變成點。然后復習學過的字“送、這、遲、歡、食”等進一步鞏固。

涉: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這個字書寫時不要多加一點。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設(shè)計意圖】生字書寫的指導并不是一味的給予,而是通過巧妙分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書寫的方法。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對學生的寫字姿勢進行指導,有利于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分散指導書寫,能夠有效降低難度。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再讀課文,思考剛剛提出的問題:燕子會飛,為什么還要用列車送?

2.在學生自主讀書、思考的基礎(chǔ)上同桌討論。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簡潔解疑。

4.將學生尋找出來的原因濃縮成兩個字:麻煩。

交流:天氣惡劣;非常疲勞;昆蟲被凍死。

出示句子:當?shù)貧鉁伢E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的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jīng)過長途跋涉,已經(jīng)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1)學生比較體會,比較“驟降”“下降”“降低”三個詞在表達效果、表達作用上的區(qū)別;想象“風雪不止、所有、幾乎”等詞描述的惡劣情景,體會這樣惡劣的天氣給燕子飛行造成的困難。

(2))體會“長途跋涉”。

課件出示圖片文字:每年的九月份,成千上萬的燕子就要開始出發(fā)到南方去過冬了。一路上,它們要飛越非洲大陸、阿爾卑斯山脈、撒哈拉沙漠,行程有五千多公里,每天基本上要飛一百多公里。

(3)體會“饑寒交迫”。

燕子飛了這么遠的路,昆蟲又被凍死了,小燕子們會怎么樣?此時此刻,你是什么心情?

隨即出示句子“燕子經(jīng)過長途跋涉,已經(jīng)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將自己的心情融入句子中,進行朗讀體會。(個別讀,齊讀。)。

4.瑞士政府知道了這個情況,決定用火車把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這是一列什么樣的火車?再讀課文,體會瑞士政府對燕子的關(guān)愛。板書:關(guān)愛。

5.再讀句子,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政府?課件出示有關(guān)瑞士政府課外資料。

【設(shè)計意圖】這樣設(shè)計有機地將前后文的學習聯(lián)系了起來,通過對重點詞語的理解,能夠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到瑞士政府對燕子的關(guān)愛。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十四

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學習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照樣子寫疊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

課時劃分:2課時。

第一課時。

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照樣子重疊詞語。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初讀課文掃請生字。

1.大聲讀課文,把生字讀準確。

2.小黑板檢查生字、詞。

3.分段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段。

1.看圖師:現(xiàn)在我們來欣賞下這美麗的槐花。

3.指名讀。讀了這句你能說說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導朗讀。你們喜歡槐花嗎?誰來讀讀。從這句花里讀懂了什么?

(板書:花多色白花形可愛)。

第二課時。

知識和能力: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槐鄉(xiāng)五月的美麗景色,以及槐鄉(xiāng)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突破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課文。

1.春光明媚的五月是鮮花盛開的季節(jié),你能背誦描寫春景或物的古詩嗎?(宿新市徐公店,村居等)。

2.春天是令孩子們最興奮的季節(jié)。讀了《美麗的槐鄉(xiāng)》,你已經(jīng)有了哪些收獲?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槐鄉(xiāng)之美和槐鄉(xiāng)孩子的美麗可愛。

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二、自由讀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讀文章的哪個地方?你最喜歡什么呢?自由板塊式學習課文(根據(jù)學生的選擇,學習課文)我們來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2.你讀懂了什么?(槐花香氣撲鼻)那些詞中體會到的?(熏醉、美滋滋、臥在、)。

3.課文那些句子寫了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

板書:熱情好客。

4.指名讀。

師:誰知道槐花飯是怎樣做的?(指名回答。)。

5.在槐花芬芳的季節(jié)里,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槐鄉(xiāng)旅游勝地,假如有外地的小朋友來到我們這里,你會怎樣招待他們。

6.四人小組討論。

7.交流。

三、學習第三小節(jié)。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內(nèi)容。

2.自由讀第三小節(jié)。

3.槐鄉(xiāng)的孩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書:味甜純樸可愛。

4.指導朗讀。

你能讀出他們純樸可愛嗎?

四、學習第四小節(jié)。

師:槐鄉(xiāng)的五月是怎么樣呢?我們來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為什么說五月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因為,五月的槐花盛開了,形態(tài)可愛,香味誘人,這時候孩子們非常高興,他們采花做飯,享受花香,用槐花飯來招待客人,裝扮自己,所以,五月是孩子們的季節(jié)。)。

課文的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什么?

五、總結(jié)課文。

槐鄉(xiāng)是潔白無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裝孩子并讓孩子大飽口福的花,槐鄉(xiāng)的孩子是勤勞能干的孩子,是熱情好客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與槐鄉(xiāng)孩子融為一體,寫花又寫人,自然地抒發(fā)出作者對槐鄉(xiāng)的喜愛之情。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十五

1、課文中涉及的吊鐘和帶發(fā)條的手表,現(xiàn)在的孩子很少見到實物,只能在一些電視劇中見到,生活中,電子吊鐘見得更多。

2、現(xiàn)在的孩子幾乎每家都有鬧鐘,但不是上發(fā)條的那種,鬧鈴聲音也豐富多彩,不像以前那么單一。

3、電子手表是孩子們很熟悉的事物。針對以上問題,我決定把吊鐘、手表、鬧種的圖片及其發(fā)出的聲音制成課件,結(jié)合課文進度展示給學生,讓他們在加深對這些東西的了解。

同時根據(jù)課文語言形象、對話生動有趣的特點,以課件出示對話內(nèi)容,指名學生模仿朗讀對話內(nèi)容,以讀代講,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自然地揭示出課文的中心。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做到規(guī)范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新老式鐘表的對比中,懂得去發(fā)現(xiàn)和欣賞新事物的優(yōu)點。

重點難點。

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教具準備。

生字敦請卡片,機械和電子鐘表實物。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破題導入。

1、同學們到過鐘表店嗎?你看到些什么?

2、讀課題,有何疑問?

二、識讀字詞,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標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

2、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邊讀邊思考讀課題時的疑問。

3、解答疑問,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nèi)容。

三、直扣重點,深入學習。

1、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在文中找出來。(課文最后一句話)。朗讀后引導變成陳述句,再次質(zhì)疑。

2、再讀課文,討論解疑:

(1)舊事物即第一段和第八段中所指,鐘表要有聲音,有鐘擺,有指針,上發(fā)條,走時不太準確等。

(2)新事物即最新式的電子表,優(yōu)點如3~6段所寫。

3、主觀判斷,情感朗讀。

(1)你對新式表和老式表有什么看法?

(2)文中老式表對新式表是什么態(tài)度呢?勾畫出相關(guān)語句。

(3)分角色練習情感朗讀。

四、回扣主題,拓展延伸。

1、回扣課文最后一句話,指導讀出反問的語氣。

2、你還發(fā)現(xiàn)了哪些新事物?說說它們的優(yōu)點。

五、作業(yè)設(shè)計。

說說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十六

教材分析:。

春風輕柔地吹拂,使冰雪漸漸消融;春風親切地呼喚,使小草張開蒙朧的眼,柳樹吐出嫩嫩的綠,桃花露出羞紅的臉;春風友善的笑靨,引來蜜蜂花間舞,喚回燕子啄春泥。春風就是春天的使者,她托起五顏六色的風箏,把串串歡笑送給每一位可愛的孩子。

我們就讓孩子們在這生機勃勃的春天里,輕松快樂地學習祖國形象的漢字和優(yōu)美的語言吧??匆豢疵利惖拇壕皥D,讀一讀和它對應(yīng)的詞語,想一想春天繽紛的景致,相信孩子們在愉快的朗讀中、馳騁的想象里,能夠輕松掌握本課的生字,憧憬春天的美麗。

目的要求: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本課要求寫的字。

2.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注意間架結(jié)構(gòu),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正確、整潔。

4.積累詞語:讀讀記記本課的8個詞語和課后的6個詞語。

教學重點:

是學習生字詞,知道春天的一些景物,了解春天的特點,喜愛春天,喜愛大自然。

教學難點:

認寫本課生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法學法:

“三疑三探”教學教法。

教具學具:

詞語卡片,朗讀詞帶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shè)疑自探。(5分鐘)。

教師出示掛圖(燈節(jié)、課件),并動情描述;春風吹醒了整個大地,春天悄悄地來了。好美的一幅春景圖!小朋友,請你仔細地看一看,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設(shè)疑,老師梳理問題:春天有什么特征?小燕子為什么飛回來了?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二、解疑合探。(22分鐘)。

1、看圖,誰來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小草吐綠,柳樹發(fā)芽,蜜蜂飛舞,小朋友們放起了風箏……)。

2、你們觀察的真仔細呀!來,孩子們,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吧!

3、教師采取多種方式認讀學習生字、生詞,并結(jié)合生活實際給生字組詞。(開火車認讀、指名讀、齊讀等。)。

5、做“組字”游戲。讓學生準備好部件,教師請幾名學生上講臺用部件拼字,其余學生在下面拼字,當堂反饋。

6、指導書寫生字:應(yīng)重點強調(diào)每個字的重點筆順.

(1)注意讓學生仔細觀察要求書寫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在觀察的基礎(chǔ)的上,指出寫好這些字的應(yīng)注意的地方。如“風”要注意排列勻稱?!氨薄疤摇笔亲笳覍挼淖??!把弊⒁馍舷碌谋壤?。

(3)注意書寫時提醒學生要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

7、教師出示掛圖,請學生將“春風吹”、“放風箏”、“桃花開”、“小草綠”、“冰雪融化”、“燕子歸來”、“柳樹發(fā)芽”、“蜜蜂飛舞”這8個詞語貼在圖上相應(yīng)的位置,并根據(jù)圖意討論理解每個詞的意思。

三、質(zhì)疑再探。(6分鐘)。

學了這一課,你有那些不明白或者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預設(shè):你還知道春天還有哪些其它的特征?還知道那些描寫春天的詞語,說出來讓大家聽聽記記。

先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班內(nèi)再進行補充,教師點撥。

四、拓展延伸。(7分鐘)。

1、課間休息隨著《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唱歌、跳舞。

2、課后第二題有6個描寫春天的詞語,我們來讀一讀,記一記。

3、完成課后第三題、第一題寫一寫。描描寫寫后,完成“比一比,組詞語”。

4、繼續(xù)完成課后第四題把你想寫的字或詞語寫一寫。

板書設(shè)計:

春天來了。

春風-風箏桃花-小草-柳樹。

燕子-蜜蜂冰雪。

教后反思:

教師的教:

學生的學:

改進措施:

[《春天來了》三疑三探教案(西師版一年級下冊)]。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十七

1、認識本課“茵、砰、芽、吟”4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從而使孩子們懂得生活中不能沒有愛,愛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詩歌,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本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要有愛心。

通過學習,感受安徒生童話世界中的真、善、美,激發(fā)學生人人都要獻出一份愛心,生活會更幸福,世界會更美麗。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學生們暢所欲言)。

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請同學們打開書122頁,讀一讀吧!

1、學生自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豆莢”、“青苔”、“綠茵茵”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笑吟吟”、“懶洋洋”、“骨碌”、“滴溜溜”、“”等詞語可以讓學生用身體的語言表演出來,或結(jié)合文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圍繞著什么寫得?你有什么樣的印象或看法。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

1、小房子沒打開前讀懂了什么?(教師引導,它們都有怎樣的愿望和理想?你最贊同誰的觀點?為什么?)抓住第五顆小豌豆的觀點,讓學生著重體會5自然段。特別是最后一句,讓學生充分理解小豌豆的品質(zhì)。(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朗讀指導,抓住“神氣”“懶洋洋的說”“想了想說”等語氣助詞,讓學生邊體會邊充滿感情的朗讀)。

(1)引導學生體會文本中那些地方反映了小姑娘對小豌豆的愛?

(通過關(guān)鍵的詞句如:啊!是一顆小豌豆,長出小葉來了。笑吟吟的說,樂得叫起來等啟發(fā)學生想象當時小姑娘的心情,如:“驚喜”“自己有了生活的希望”“自己的病會好起來了”“快樂”等。朗讀時出“啊”“呀”的驚喜,笑吟吟的喜悅,引導學生,從內(nèi)心讀出對小豌豆的深愛之情。

(2)引導學生體會文本中那些地方反映了小豌豆對小姑娘的愛?

(抓關(guān)鍵的詞如:長出小葉—長出豆藤——-猛進的長————-開出粉紅的花兒)。

(3)你怎樣理解她扶著出臺,慢慢地,慢慢地,竟站了起來……這一段?此時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樣的?(小組內(nèi)交流)(讓學生體會到:小豌豆的長大滿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勵起了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朗讀指導學生讀出驚喜的感情)。

(4)整體回顧全文,美讀中品位始終所蘊涵的情感。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形,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十八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分自然段指讀全文,思考: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背誦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思考:課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來表現(xiàn)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guān)詞語。

2.討論交流。

(1)“蒙蒙的”是什么感覺?(體會春雨的特點)。

(2)讀中體會:“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引導學生讀出舒緩、輕柔,體現(xiàn)柳絲的柔美多姿)。

(3)理解“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先引導學生理解“趕集”的意思,再討論春天的花草與“趕集”有什么聯(lián)系?最后說說“趕集”在文中的意思?要讓學生想象花兒爭相開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

3.出示課件,展示“微風、細雨、柔柳、青草、綠芽、鮮花”這些景物,與“飛。

來一只只機靈的小燕子”的畫面比較一下,你有什么感覺?可以用哪些成語來描述?

4.你能美美地把這段文字讀出來嗎?配樂指名朗讀。

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4、你從中看出了什么?讀讀這個詞所在的句子,體會體會。

5、我們從“唧”這個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還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飛得“輕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讀一遍,看誰讀得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tài)優(yōu)美。(學生練讀)。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抓重點字詞理解句子意思,通過對“斜、掠過、唧唧”的理解盡情的體驗燕子飛行的輕快、靈巧和快樂。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最喜歡的詞、句子。

2.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

(1)辨析“幾痕”和“幾根”。

(“幾痕”寫出了電線很高很遠,看上去淡淡的,隱隱約約的。)。

(2)板畫體會“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

(3)理解“春天的贊歌”,課文最后一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贊美春天充滿。

生機,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設(shè)計意圖:通過對“幾痕”和“幾根”的辨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利用板畫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

五、總結(jié)全文。

1.學了本課,你有何感受?

2.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體會春天的美麗和燕子的可愛。

六、作業(yè)超市(自選兩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把你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

3.選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模仿燕子外形的寫法,抓住這種小動物的外形特點,寫一段話。

三年級西師版語文名師教案篇十九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讀中欣賞、積累語言,感悟珍珠泉的美,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按一定順序敘述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預設(shè)】。

一、資料導入,揭示課題。

1。用“資料袋”導入新課:請閱讀“資料袋”中的材料,看看我國有些什么神奇的泉。(1分鐘)2。在我國的崇山峻嶺中,分布著許許多多的溫泉,這是我國的一大旅游資源。比如:昆明市安寧的溫泉富含礦物質(zhì),有調(diào)理身心,治療疾病的神奇功效,被譽為“天下第一湯”;坐落在寧??h城西北20公里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境內(nèi)的寧海溫泉,被天臺山和四明山環(huán)抱,風景絕佳,如同“世外桃源”。在騰沖縣的火山群中,有許多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熱氣升騰的泉水,其中最大的泉水被稱為“熱?!薄2簧俚胤竭€有一些被譽為“珍珠泉”的泉水。比如,昆明市黑龍?zhí)兜摹罢渲槿保矊幨胁芟碌摹罢渲槿薄?出示圖片,學生欣賞)(1分鐘)。

3。在課文中,“我”的家鄉(xiāng)的山林中也有一眼“珍珠泉”。想知道這是一眼什么樣的泉嗎?讓我們跟隨作者去欣賞它的美麗身影吧!(板書課題:珍珠泉)。

【設(shè)計旨意】:通過閱讀資料,回憶自己所見過的泉,增加感性認識,拉近與課文的距離,為學習課文做準備。

二、一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對照拼音讀準“鑲嵌、青苔、蕨草、青褐色、緣故、一嘟嚕、綻放、撲哧、干涸”等詞語,并借助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5分鐘)2。四人小組成員輪讀課文,通過各組員的聲情并茂的朗讀,相互正音,相互學習,同時進一步熟悉課文內(nèi)容,初步感悟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4分鐘)。

3。四人小組交流:

(1)說說讀了課文后,家鄉(xiāng)的珍珠泉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你喜歡課文中的那一段,把這段讀給大家聽聽,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4分鐘)。

【設(shè)計旨意】通過讀、聽、議,既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大意,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8926773.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