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能夠讓我們有計劃地行動,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果和滿意度。制定計劃時要充分估計所需時間和資源,確保計劃的可行性和實施性。計劃的實施需要一定的團隊合作和協(xié)調,以下是一些團隊合作中的有效溝通和決策方法。
聲樂課教學計劃篇一
1、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2、突出藝術學科特點,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樂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養(yǎng)。
3、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愛好與愛好,把握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欣賞方法,開闊視野,啟迪聰明,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
二教學要求。
音樂欣賞教學應以聆聽音樂為主,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比較與評價,使他們在欣賞音樂的實踐活動中熟悉、理解、鑒賞音樂。
1、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參與音樂審美活動。
2、利用各種現(xiàn)代化的、直觀性的音樂教具與學具,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的聽覺審美感受。
3、課堂欣賞教學與課外欣賞活動(音樂會、音樂欣賞講座、教師推薦的音樂作品錄音等)有機地結合,充分發(fā)揮欣賞教學對課外欣賞活動的指導作用。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1、強化治理,突出重點,抓住高考生命線。
2、樹立堅定的事業(yè)心,虛心好學,努力提高專業(yè)水平。
3、加強教研教改,注重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4、加強合作,優(yōu)勢互補,共同提高。
1、欣賞民歌、藝術歌曲、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歌劇、舞劇音樂、器樂曲、室內樂、交響音樂等音樂作品。介紹有關音樂常識。
2、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了解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和聲、音色、調式、織體、曲式等及其表現(xiàn)作用。
3、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初步了解中外不同歷史時期音樂的風格流派、藝術成就及其發(fā)展變化。
4、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了解音樂的功能及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的關系。教學內容要求。
5、欣賞內容是中外優(yōu)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體現(xiàn)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經典性原則。
6、欣賞曲目的選擇重視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以弘揚祖國的優(yōu)秀音樂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7、注重學習世界各國、各地區(qū)民族、民間音樂作品,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五教學反思:
本方案的設計,著眼于學生的主動發(fā)展,致力于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研究,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yǎng)。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作品結構的深入分析,會出現(xiàn)一定的難度而略感乏味,但作為一節(jié)音樂鑒賞課,教師有責任和義務進行必要的講解,如此,才能不斷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和鑒賞能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聲樂課教學計劃篇二
按照中等幼師學校培養(yǎng)目標制定實用聲樂教學的教學計劃和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通過課程設置,主要教學活動,完成本門課程教學的基本任務和要求,并確定教學基本內容、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及教學實踐。
二、教學目標設置。
1、一年級學生:。
具備一定發(fā)聲練習基礎技能,掌握相關的其它基礎課要領及運用方法。一學期將要完成7—10首演唱作品,包括正確發(fā)聲、科學用嗓、氣息控制、情感投入、舞臺演唱訓練等,達到一定可欣賞性。
2、二年級學生:
掌握較高難度的歌唱技巧,有相當層次的分析能力、駕馭作品的能力和表演水平,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質及文化修養(yǎng),增強舞臺演唱綜合技能的培養(yǎng)和社會演唱實踐。
三、教學重點。
1、一年級學生。
重點是掌握氣息、共鳴支點、咬字位置、歌唱狀態(tài)有機地融一體,通過科學的練習方法完成作品,提高演唱能力。
2、二年級學生。
重在掌握歌唱的高難度技巧。突出風格和藝術性,增強實踐性。
四、教學難點。
1、一年級學生:流行演唱技巧中真假聲轉換。
2、二年級學生:專業(yè)演唱基本功和藝術修養(yǎng)。
鋼琴、擴音設備。
六、教材。
幼師唱歌教材與一定的補充歌曲。
1、示范法:將科學有效的,形象真實的發(fā)生過程示范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準確掌握發(fā)聲原理及方法。
2、講授法:將相關的理論知識要點貫穿于聲樂教學中,使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更高層次的演唱水平。
3、演示法:將最完美的歌唱狀態(tài)、技巧及表演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全面感受和領會歌唱的魅力,并從中得到藝術享受。
八、教學過程。
1、教學要求。
教師:
(1)良好的飽滿的激情,示范或指導到位、明確、有效;
(2)傳授與交流要具有親和力、感染力;
(3)檢查學生回課情況,布置下次回課作業(yè)。
學生:
(1)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聽從指導,配合教學;
(2)掌握記憶知識要點,體會歌唱技巧;
(3)主動交流提高和參與教學意識,帶聽課筆記。
聲樂課教學計劃篇三
第一學期:
一、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具有正確的歌唱姿勢,積極的歌唱心理狀態(tài)。
2.初步體會氣息對聲音的支持作用,逐步訓練對氣息的控制能力。
3.初步體會喉嚨的打開對歌唱的作用,喉嚨能基本穩(wěn)定地進行歌唱。
4.以自然聲區(qū)為基礎,著重中聲區(qū)的訓練,要求聲音干凈柔和自然通暢,沒有明顯的毛病。
5.歌唱音域。
在c1--d2左右。
6.注重基礎的訓練,不應急于擴大音域,應該追求音質的悅耳動聽。
7.加強學生歌唱的聽覺訓練,逐步樹立正確的聲樂概念,使學生能較科學地進行演唱。
8.曲目數(shù)量。
中國作品:4首。外國作品:4首。
9.考試曲目數(shù)量:。
中外歌曲各一首,鋼琴正譜伴奏/鋼琴即興伴奏。10.意大利文正音教學:
意大利語發(fā)音規(guī)則、意大利文的五個原音、意大利文的輔音、簡單的單詞拼讀、歌詞拼讀。
二、教學及考試曲目:
中國作品:
—1—男:1.問2.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3.二月里來4.故鄉(xiāng)的小路。
女:1.花非花2.大海?。」枢l(xiāng)3.紅豆詞4.漁光曲。
外國作品:
男:1.雖然你冷酷無情2.我親愛的3.讓我痛哭吧4.在我的心里。
女:1.我親愛的2.搖籃曲3.讓我痛哭吧4.在我的心里三:考核辦法:
1.聲樂:由老師抽取中國歌曲一首演唱并進行打分。
2.意大利文語音:原音讀法5個、輔音讀法5個、單音節(jié)詞5個、簡單的詞組5個、意大利歌曲歌詞朗讀。
—2—第二學期:
一、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樹立良好的歌唱習慣,具有正確的歌唱姿勢,積極的歌唱心理狀態(tài)。
2.體會氣息對聲音的支持作用,逐步訓練對氣息的控制能力。
3.體會喉嚨的打開對歌唱的作用,喉嚨能基本穩(wěn)定地進行歌唱。
4.繼續(xù)以自然聲區(qū)為基礎,著重中聲區(qū)的訓練,要求聲音干凈柔和自然通暢,沒有明顯的毛病。
5.歌唱音域。
在c1--e2、f2左右。
6.不急于擴大音域,注重基礎的訓練,音質的悅耳動聽。
7.培養(yǎng)學生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較好地演唱本年級的作品。
8.樹立正確的聲樂概念,加強學生歌唱的聽覺訓練,使學生能較科學地進行演唱。
9.曲目數(shù)量。
中國作品:4首。外國作品4首。
10.考試曲目數(shù)量:。
中外歌曲各一首,鋼琴正譜伴奏/鋼琴即興伴奏。11.意大利文正音教學:
意大利文的一些特殊輔音、單詞拼讀、歌詞拼讀、在歌曲演唱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二、教學及考試曲目:
中國作品:
男:1.月之故鄉(xiāng)2.戰(zhàn)士第二故鄉(xiāng)3.伊犁河的月夜4.可愛的一朵玫瑰花。
—3—女:1.長城謠2.映山紅3.紅梅贊4.金風吹來的時候外國作品:
男:1.尼娜2.圍繞著我崇拜的人兒3.我懷著滿腔熱情4.阿瑪麗莉女:1.尼娜2.假如你愛我3.請告訴我4.我懷著滿腔熱情三:考核辦法:
1.聲樂:由老師抽取中國歌曲一首演唱并進行打分。
2.意大利文語音:單音節(jié)詞5個、詞組5個、短文朗讀(50字以內)、意大利歌曲歌詞朗讀。
第三學期:
一、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
1.繼續(xù)要求學生樹立良好的歌唱習慣,具有正確的歌唱姿勢,積極的歌唱心理狀態(tài)。
2.學生能基本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用于歌唱。
中國作品:5首。外國作品:2首。
8.考試曲目數(shù)量:中外歌曲各一首,鋼琴正譜伴奏/鋼琴即興伴奏。
二、教學及考試曲目:
中國作品:
女:1.荷花夢2.拉駱駝的黑小伙3.我和我的祖國4.曲蔓地5.梅花引。
外國作品:男:.綠樹成蔭女:假如你愛我三:考核辦法:
學生自備中外歌曲一首演唱,由老師抽取中外歌曲一首演唱,綜合兩首歌曲演唱。
—5—情況進行打分。
第四學期:
一、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
1.繼續(xù)要求學生樹立良好的歌唱習慣,具有正確的歌唱姿勢,積極的歌唱心理狀—6—態(tài)。
2.學生能基本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用于歌唱。
中國作品:4首。外國作品:4首。8.考試曲目數(shù)量:中外歌曲各一首,鋼琴正譜伴奏/鋼琴即興伴奏。
二、教學及考試曲目:
中國作品:
男:1.松花江上2.三峽情3.塔里木河4.在銀色月光下。
女:1.我愛你中國2.我和我的祖國3.清粼粼的誰藍瑩瑩的天4.二月里見罷到如今外國作品:
男:1.綠樹成蔭2.游移的月亮3.??!我的太陽4.我不再愛你女:1.你們可知道2.諾言3.勝利??!勝利4.諾言三:考核辦法:
學生自備中外歌曲一首演唱,由老師抽取中外歌曲一首演唱,綜合兩首歌曲演唱。
—7—情況進行打分。(其中學生自選曲目采取無伴奏清唱模式)。
第五學期:
一、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對氣息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較自如地運用在歌唱之中。
—8—2.進行頭聲區(qū)的訓練,擴展音域。使三個聲區(qū)基本統(tǒng)一,較自如地轉換聲區(qū)。3.學會運用混合共鳴進行良好的歌唱。
中國作品:4首。外國作品4首。7.考試曲目。
中外歌曲各一首,鋼琴正譜伴奏/鋼琴即興伴奏、無伴奏清唱。
二、教學及考試曲目:
中國作品:
男:1.楊白勞2.大江東去3.兩地曲4.那就是我。
女:1.軍營飛來一只百靈2.斷橋遺夢3.一杯美酒4.沁園春雪。
外國作品:
男:1請你別忘了我2.被禁止的音樂3.理想佳人4.悲嘆小夜曲。
女:1.鞭打我吧2.我親愛的爸爸3.烈火熊熊4.為藝術為愛情三:考核辦法:
學生自備中外歌曲一首演唱,由老師抽取中外歌曲一首演唱,綜合兩首歌曲演唱情況進行打分。(兩首歌曲均采取無伴奏清唱模式)。
聲樂課教學計劃篇四
組員:中班、大班教師。
二:指導思想:
教師基本功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職業(yè)技能,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本月的培訓本著“層層落實,人人參與,連有所得,煉有之用,持之以恒”的基本方針,意在提高全體教師的業(yè)務素養(yǎng),為提高包教質量打好基礎。
三、基本功訓練原則:
1、在訓練內容上,堅持注重實際,講求實效。
2、在訓練形式上,堅持崗位練兵為主、自學為主,業(yè)務訓練為主,集體教研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學習培訓與實踐鍛煉相結合。
3、在工作組織上,堅持自練、教研、比賽三位一體的原則。
4、在評價驗收上,堅持評比檢查和教師量化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四、音樂基本培訓內容有以下方面:
1、聲樂培訓:掌握基本的歌唱技能,正確富有感情的教唱幼兒歌曲,每位教師從教材中自選一首幼兒歌曲,要求:有普通話演唱,歌唱姿勢、音準、節(jié)奏正確,吐字清楚,有較好的藝術表現(xiàn)力。
2、視唱培訓:具有一定的視唱能力,能熟練視唱教材中的歌曲,每位教師演唱一段曲譜(從教材中自選)。
要求:用自然的聲音演唱,音準、節(jié)奏準確。
3、樂理:掌握基礎樂理知識,熟練把握幼兒教材音樂知識。
4、鍵盤培訓:會用一種以上鍵盤樂器(鋼琴、手風琴、電子琴)正確、熟練地演奏幼兒歌曲,并能自彈自唱。
演奏一手兒童歌曲,要求:彈奏準確,流暢,琴法無明顯錯誤,自彈自唱。
5、舞蹈培訓:有一定的舞蹈基本功和簡單的兒童舞蹈、編排能力,自選一首樂曲(包括律動、幼兒體操、幼兒歌舞)進行舞蹈編排,其中不少于兩個基本功。
聲樂課教學計劃篇五
1、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加深對歌唱的喜愛。
2、培養(yǎng)學員隊音樂的感受能力和鑒賞能力。
3、引導學員能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演唱歌曲。
4、培養(yǎng)學員獨立識譜和處理歌曲情感的能力。
1、每一個季度學校會下一份課表,使學生和家長很明了的知道每節(jié)課要講的內容。
2、分別在寒,暑假進行聲樂的期末考試,并在暑假期間進行統(tǒng)一的聲樂考級,來檢驗孩子的學習成果。
3、每年學校會有一次專業(yè)匯課,并在藝術節(jié)期間舉行一次大型的專場演出,給學生帶來更多的鍛煉,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
4、打造明星計劃,實現(xiàn)個人夢想。對于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學校會提供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為學生承辦個人演唱會。給孩子錄制個人mv專輯,個人海報,把他們打造成小明星。使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增強自信心,豐富舞臺經驗。
5、學校每年承辦教師音樂會,學生個人演唱會。
6、為了使學生更快的得到進步,學校開設錄音課。學生定期在錄音棚上課。
[教學內容]。
1、練聲:
訓練學員正確的歌唱方法(包括:姿勢、呼吸以及各個腔體產生共振的能力)、音量、強弱的控制及協(xié)調各聲部音量的能力。
2、基礎知識。
耳:能唱出六小節(jié)以上的簡單旋律,并能了解常用的節(jié)奏型,能連續(xù)打出以8分音符、4分音符、2分音符組成的4小節(jié)以上的節(jié)奏。
音樂表情記號:能掌握歌曲中出現(xiàn)的簡音樂記號。
3、錄音課。
學校每一季度會安排一次錄音課,來檢驗孩子們一段時期學習的成果。
4、欣賞課。
每一個季度學校會有一次音樂欣賞課,使學生可以了解更多關于音樂方面的知識,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
[教學進程]。
學校會根據(jù)學生年齡分為預備班,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和專業(yè)班。
預備班:年齡為4—6歲的孩子,小課為50分鐘,采用一對一授課方式;大課為2小時,采用群體授課方式。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員歌唱的姿勢、呼吸、發(fā)生、吐字歸韻、音準協(xié)調聲音的能力及歌曲情感的處理。
難點:掌握頭聲和各個腔體共鳴的運用。
[拓展]。
結合近期學習情況和學生自身的情況指導、排練一些節(jié)目參加演出、比賽等,給學員鍛煉成長的機會。
聲樂課教學計劃篇六
少年兒童是歌唱訓練的最佳時期,通過歌唱既能陶冶情操、激發(fā)智商,培養(yǎng)其積極、健康、活潑向上的審美情趣,又能培養(yǎng)少兒的獨唱、合唱、舞臺表演能力。
一、教學目標:
主要是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唱歌,通過嚴格的氣息、發(fā)聲等方面的科學訓練,建立完善的歌唱狀態(tài),最終使學生達到歌唱收放自如、聲情并茂,上臺盡情演唱的水平。
二、教學內容:
第一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教學法通過培養(yǎng)孩子興趣為主的.基礎上,配合少兒聲樂考級教材練習氣息、面部表情、口型等讓孩子能夠正確發(fā)聲,在音準和節(jié)奏上有所提高并能夠流暢熟練自然的演唱歌曲。
第二期:主要學習歌唱的各種演唱技巧,包括歌唱咬字、歌曲換氣等,讓孩子對歌曲有一定的理解。教師還會教孩子一些基本動作,使孩子能夠在歌曲中靈活運用。
第三期:主要學習歌唱中歌曲的藝術表現(xiàn)、感情在歌曲中的運用。歌唱表演以及舞臺風度等,讓孩子能夠在舞臺上盡情表演。
學習曲目:《造月亮》《春天的孩子》《小白船》《小螺號》《童年是什么》等。
三、教學對象:
四、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歌唱的喜愛。
2、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鑒賞能力。能做到有感情的歌唱。
3、引導學生能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演唱歌曲。并能很好的保護嗓子;。
4、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譜和處理歌曲情感的能力。自己能很好的演繹歌曲。
五、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少兒歌唱的姿勢、呼吸、發(fā)聲、吐字歸韻、音準協(xié)調聲音的能力及歌曲情感的處理。
六、教學難點:
聲音的放松,能自如的把握氣息,掌握頭聲和各個腔體共鳴的運用。
聲樂課教學計劃篇七
組員:中班、大班教師。
二:指導思想:教師基本功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職業(yè)技能,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本月的培訓本著“層層落實,人人參與,連有所得,煉有之用,持之以恒”的基本方針,意在提高全體教師的業(yè)務素養(yǎng),為提高包教質量打好基礎。
三、基本功訓練原則:
1、在訓練內容上,堅持注重實際,講求實效。
2、在訓練形式上,堅持崗位練兵為主、自學為主,業(yè)務訓練為主,集體教研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學習培訓與實踐鍛煉相結合。
3、在工作組織上,堅持自練、教研、比賽三位一體的原則。
4、在評價驗收上,堅持評比檢查和教師量化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四、音樂基本培訓內容有以下方面:
1、聲樂培訓:掌握基本的歌唱技能,正確富有感情的教唱幼兒歌曲。
每位教師從教材中自選一首幼兒歌曲,要求:有普通話演唱,歌唱姿勢、音準、節(jié)奏正確,吐字清楚,有較好的藝術表現(xiàn)力。
2、視唱培訓:具有一定的視唱能力,能熟練視唱教材中的歌曲,每位教師演唱一段曲譜(從教材中自選)。
要求:用自然的聲音演唱,音準、節(jié)奏準確。
3、樂理:掌握基礎樂理知識,熟練把握幼兒教材音樂知識。
4、鍵盤培訓:。會用一種以上鍵盤樂器(鋼琴、手風琴、電子琴)正確、熟練地演奏幼兒歌曲,并能自彈自唱。
演奏一手兒童歌曲,要求:彈奏準確,流暢,琴法無明顯錯誤,自彈自唱。
5、舞蹈培訓:有一定的舞蹈基本功和簡單的兒童舞蹈、編排能力,自選一首樂曲(包括律動、幼兒體操、幼兒歌舞)進行舞蹈編排,其中不少于兩個基本。
第一周:視唱培訓:具有一定的視唱能力,能熟練視唱教材中的歌曲,每位教師演唱一段曲譜(從教材中自選)。
要求:用自然的聲音演唱,音準、節(jié)奏準確。
第二周:舞蹈培訓:培訓內容一)理論培訓內容:
1、舞蹈的基本理論知識。
2、舞蹈的主要特征。
3、按風格劃分: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現(xiàn)代舞、群舞、組舞。
4、舞蹈基本技能培訓。
4、幼兒律動創(chuàng)編。
5、幼兒集體舞蹈創(chuàng)編。
(二)技能培訓主要內容為:
1、成品民族舞。
2、教師陽光體操。
3、幼兒集體舞蹈、律動的指導與創(chuàng)編。
分階段培訓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理論培訓,集中學習。
第二階段學習12個成品舞。
第三階段選取省編教材中的部分精品舞蹈和律動進行學習并進行創(chuàng)編。
第四階段以小組的形式教師編排舞蹈隊形和自己創(chuàng)編一段幼兒舞蹈,通過過程中三次作業(yè)形式進行考核(附考核表),并進行一次舞蹈培訓的舞蹈展演活動。
聲樂課教學計劃篇八
按照中等幼師學校培養(yǎng)目標制定實用聲樂教學的教學計劃和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通過課程設置,主要教學活動,完成本門課程教學的基本任務和要求,并確定教學基本內容、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及教學實踐。
1.一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發(fā)聲練習基礎技能,掌握相關的其它基礎課要領及運用方法。一學期將要完成7—10首演唱作品,包括正確發(fā)聲、科學用嗓、氣息控制、情感投入、舞臺演唱訓練等,達到一定可欣賞性。
良好的心理素質及文化修養(yǎng),增強舞臺演唱綜合技能的培養(yǎng)和社會演唱實踐。
完成作品,提高演唱能力。
2.二年級學生重在掌握歌唱的高難度技巧。突出風格和藝術性,增強實踐性。
1.一年級學生:流行演唱技巧中真假聲轉換。
2.二年級學生:專業(yè)演唱基本功和藝術修養(yǎng)。
鋼琴、擴音設備。
幼師唱歌教材與一定的補充歌曲。
1.示范法:將科學有效的,形象真實的發(fā)生過程示范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準確掌握發(fā)聲原理及方法。
2.講授法:將相關的理論知識要點貫穿于聲樂教學中,使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更高層次的演唱水平。
3.演示法:將最完美的歌唱狀態(tài)、技巧及表演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全面感受和領會歌唱的魅力,并從中得到藝術享受。
1.教學要求。
教師:良好的飽滿的激情,示范或指導到位、明確、有效;(2)傳授與交流要具有親和力、感染力;(3)檢查學生回課情況,布置下次回課作業(yè)。
學生: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聽從指導,配合教學;(2)掌握記憶知識要點,體會歌唱技巧;(3)主動交流提高和參與教學意識,帶聽課筆記。
2、歌唱的氣息。
3、打開喉嚨“打開喉嚨”是聲樂學習中常提到的名詞,有的老師主張不要用“打開喉嚨”,應該用“松開喉嚨”。其含義就是:歌唱時喉頭應該處于吸氣時的位置。喉頭不能往上跑,喉頭附近的肌肉不能緊張,不能擠卡,或者說,不要捏著嗓子唱,喉嚨里的感覺應該是打開的狀態(tài)、松開的狀態(tài)。
4、哼鳴輕聲“哼鳴”是尋找頭聲的好辦法,一般用m或n來做練習,我也用ng做練習。多用“輕聲”
進行練習,是尋找正確歌唱狀態(tài)的好方法。
5、初級共鳴腔體的打開利用練聲時的合理母音做練習,打開共鳴腔體并用到共鳴腔體。
6、演唱教材歌曲在表現(xiàn)歌曲的思想感情方面,用簡明易懂,生動形象的語言。能使學生比較容易的抓住歌曲的藝術形象,表達其歌曲的思想感情。
二年級:更多歌曲的磨合與發(fā)聲技巧的運用。與歌曲結合學習聲韻結合教學法中的輒韻。以及更多的發(fā)生技巧的介紹與運用,按照學生個性特點個別提出聯(lián)系方案,完善歌唱的技巧。
1.掌握較高難度的歌唱技巧,有相當層次的分析能力、駕馭作品的能力和表演水平,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質及文化修養(yǎng),增強舞臺演唱綜合技能的培養(yǎng)和社會演唱實踐。
2、加強共鳴聯(lián)系,用到鼻咽腔共鳴,并能夠與歌曲相結合。
3、學習教材歌曲并能與所學技巧相結合。在延長歌曲時能做到以情帶聲,情聲結合。咬字吐字清晰,依據(jù)個人嗓音特點提出合理性的要求。
4、能夠更好的把握氣息的狀態(tài)。
聲樂課教學計劃篇九
聲樂————一,課程教學主要目的要求:
1學生能基本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用于歌唱。
2在鞏固中聲區(qū)的基礎上,進行過渡聲區(qū)的訓練,適當擴展音域。3訓練聲區(qū)的的連接轉換,使聲區(qū)基本統(tǒng)一。
4聲音要求連貫流暢圓潤自如。
5歌唱音域:女高音在c1____#f2、g2左右,女中音在a____d2、降e2左右,二,教學重點、難點:
1喉頭穩(wěn)定,氣聲結合。
2解決換聲點.。
3對作品風格的把握。
4正確把握聲音的出處。
5把握藝術歌曲的風格。
第一周---第五周調整聲音的狀態(tài),聲音貫通,順暢.給一些較基礎的作品。第六周----第九周鞏固這種聲音的狀態(tài),并給一些程度中等的曲目。第十周----第十三周加強中聲區(qū)與高聲區(qū)的音色統(tǒng)一的練習。第十四周----第十七周加強作品技術難點的訓練。
第十八周---第十九周嘗試著對聲音的控制技術的訓練.并給一些適當?shù)淖髌穪盱柟獭?/p>
聲樂課教學計劃篇十
聲樂教學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通過反復不斷地摸索探究,找到適合學生群體現(xiàn)狀的方式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學前教育專業(yè)現(xiàn)狀是,班內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女生多男生少,這給演唱時聲音的統(tǒng)一性、和諧性帶來很大困難。結合五年聲樂教學及班級學生構成現(xiàn)狀,現(xiàn)就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進行探討。
一、注重講授科學的發(fā)聲方法。
前蘇聯(lián)聲樂專家捷米采娃曾說:“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聲音的來源?!毖莩?,首先要保持全身心自然放松、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雙肩與胳膊自然松垂,呼吸不能抬肩,面部肌肉不緊張,表情興奮且舒展。開口演唱時,口型要自然,不能撅;下巴不要往前伸,松弛的向后下回收一點。
1.氣息是歌唱的基礎,掌握、領悟正確的呼吸方法,是歌唱者最重要的基本功,呼吸方法掌握得好壞,直接影響歌唱發(fā)聲的聲音質量。在歌唱教學中,我常常讓學生發(fā)“嗨”字,讓他們體會吸息,也就是讓快速小腹鼓起來。其次做“吹灰”練習,從桌子的左邊均勻地向右邊吹,體會“氣息逐漸膨脹”的感覺,也就是歌唱發(fā)聲最關鍵的氣息保持與支持。再者做“狗喘氣”練習,尋找快速換氣的感覺。
2.打開喉嚨,穩(wěn)定喉結,是歌唱基本訓練的關鍵。未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學生,常常在歌唱時發(fā)出白聲、尖聲,高音上不去,低音憋著唱不出。打開喉嚨、喉結不穩(wěn)定是最顯著的特征。在歌唱教學實踐中,我常常教學生做“打哈欠”練習,目的是“打開喉嚨”。首先讓學生張開大嘴,不發(fā)聲地緩慢吸氣,在吸氣時體會喉結隨深呼吸下沉、下降的活動感覺。在演唱過程中,隨著旋律音高的上行,學生想象喉結隨著吸氣一起往下沉。要讓學生明白,只有下沉喉結的動作沒有下沉喉結的外在力量,喉結的下沉是在松弛的狀態(tài)中完成的。
3.適當?shù)剡\用共鳴,使其音色純凈、聲音悅耳、和諧。沈湘教授曾說:“共鳴狀態(tài)和呼吸狀態(tài)特別密切,好的共鳴狀態(tài)就是深呼吸狀態(tài)?!睂τ诔鯇W者來說,共鳴訓練是比較難掌握的技巧。共鳴訓練與基音訓練是分不開的,訓練方法可以用“落、貼、張”三歌字概括?;艄缠Q的基礎在胸腔,最簡明找到胸腔共鳴的方法是“讓聲音落下來”,落在喉底的胸口上,也就是第二個紐扣處。“貼著咽壁吸著唱”,初學者在后頸的位置找咽壁,想象在這里好像有一張“嘴”,從后頭“張嘴”,想著“貼著咽壁吸著唱”?!皵U張鼻咽腔,共鳴音色向鼻咽腔里集中”,只要一張嘴,就在鼻咽腔里找擴張吸氣的感覺。初學者可以想象,鼻咽腔像一個“倒懸的小圓瓶”,口朝下,這個圓的空腔把聲音“攏住”。
二、朗誦歌詞的重要性。
我國傳統(tǒng)歌唱理論中主要以口語朗誦為基礎,如明代魏良輔的《曲律》說:“曲有三絕,字清為一絕?!边@表明古代歌唱家對字、聲的重視。同樣,在西方聲樂理論中,意大利的歌唱家卡魯索在《卡魯索的發(fā)聲方法》一書中提出:“歌唱者讀字比起歌唱者的聲音更為重要,在歌唱中扎實的讀字是正確發(fā)音的重要基礎?!?/p>
朗誦歌詞要隨著歌曲的旋律有線條的起伏。字與字之間,句與句之間都要有強弱對比、快慢變化,這樣才能清晰、有頓挫地發(fā)音,更好地演繹歌曲,提高聲樂演唱技巧。例如,歌曲《小杜鵑》,如下圖:
歌詞中有模仿小杜鵑聲音的擬聲詞語,學生首先模仿小杜鵑的發(fā)音,發(fā)出“咕咕”聲,然后根據(jù)表情記號演唱,第一個“咕”為頓音,在演唱時時值較短,快速換氣,也就是發(fā)聲與換氣同時進行。第二個“咕”,有加重號,唱得飽滿有力。最后一句的擬聲詞,學生先完整地朗讀出來,然后根據(jù)歌曲的速度要求,帶著活潑、可愛的表情朗誦歌詞。這樣訓練之后,在演唱中就很容易地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與速度,能夠完美地演繹歌詞。
三、運用多樣性的方法進行聲樂教學。
學前教育音樂課的根本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同時進行審美教育。所以可以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如欣賞法、練習法、示范法、聽唱法和視唱法。
1.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記憶力和注意力,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我們運用欣賞形式讓他們接觸大量優(yōu)美的音樂。
2.感受音樂、欣賞音樂、表現(xiàn)音樂都必須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練習法就是為欣賞音樂、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而進行一系列技術和知識的傳授和簡單訓練。所以練習法理所當然應該成為音樂教學中廣泛使用的基本方法,也是重要的方法。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它的歌詞作者運用了兩個具象化的比喻:其一是“我和我的祖國”是子女和母親之間的關系,其二是“我的祖國和我”是大海與浪花之間的關系。在演唱過程中,前者是情因,抒發(fā)的是母親與孩子眷眷與拳拳之情,后者是情據(jù),感受的是大海與浪花的依托與憂樂之據(jù)。
3.學生學音樂是從模仿開始的,特別是在唱歌和律動教學中,教師的示范是相當重要的。所以,示范法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此外,教師范唱時可靈活采用圖畫、教具和手勢提示輔導孩子。如《望月》,這一首思念親人的歌曲,由我國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在演唱中,我采用圖畫法教學生深情地演唱,學生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
只要投入極大的內心和熱情,不斷研究教學對象的特點,找到正確的教學方法,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聲樂教學才會錦上添花,綻放其魅力。
聲樂課教學計劃篇十一
少年兒童是歌唱訓練的最佳時期,通過歌唱既能陶冶情操、激發(fā)智商,培養(yǎng)其積極、健康、活潑向上的審美情趣,又能培養(yǎng)少兒的獨唱、合唱、舞臺表演能力。
主要是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唱歌,通過嚴格的氣息、發(fā)聲等方面的科學訓練,建立完善的歌唱狀態(tài),最終使學生達到歌唱收放自如、聲情并茂,上臺盡情演唱的水平。
第一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教學法通過培養(yǎng)孩子興趣為主的基礎上,配合少兒聲樂考級教材練習氣息、面部表情、口型等讓孩子能夠正確發(fā)聲,在音準和節(jié)奏上有所提高并能夠流暢熟練自然的演唱歌曲。
學習曲目:《劃船歌》、《小紅帽》、《數(shù)鴨子》、《粉刷匠》、《小星星》、《祖國祖國我們愛你》、《小雨點》等。
第二期:主要學習歌唱的各種演唱技巧,包括歌唱咬字、歌曲換氣等,讓孩子對歌曲有一定的理解。教師還會教孩子一些基本動作,使孩子能夠在歌曲中靈活運用。
學習曲目:《賣報歌》、《大樹樁你有幾歲》、《金孔雀》、《祖國祖國多美麗》、《幸福的花朵》等。
第三期:主要學習歌唱中歌曲的藝術表現(xiàn)、感情在歌曲中的運用。歌唱表演以及舞臺風度等,讓孩子能夠在舞臺上盡情表演。
學習曲目:《造月亮》、《春天的孩子》、《小白船》、《小螺號》、《童年是什么》等。
聲樂課教學計劃篇十二
二、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歌唱的喜愛。
2、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鑒賞能力。能做到有感情的歌唱。
3、引導學生能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演唱歌曲。并能很好的保護嗓子;
4、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譜和處理歌曲情感的能力。自己能很好的演繹歌曲。
三、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少兒歌唱的姿勢、呼吸、發(fā)聲、吐字歸韻、音準協(xié)調聲音的能力及歌曲情感的處理。
四、教學難點。
聲音的放松,能自如的把握氣息,掌握頭聲和各個腔體共鳴的運用。
四、教學內容。
發(fā)聲訓練:
3、母音練習1234|5432|1—||mi___—ma____mi___不同的音的走向要求呼吸的感覺也不盡相同,這一條要求平穩(wěn)呼吸。5342|1—||aoa此練聲曲要求演唱時要有線條感,氣息連貫,字要清晰,聲音要明亮,共鳴要豐滿,歌聲要通暢。
4、連頓音練習:1335|5115|5331|1—||mimamimamimam此條練習曲要求氣息連貫,演唱所有的音都應該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才能感獲得更多的共鳴,要求往后腔體吸著唱,吐字要清晰,共鳴豐滿。
訓練學生正確的歌唱方法(包括:姿勢、呼吸以及各個腔體產生共振的能力)、音量、強弱的`控制及協(xié)調各聲部音量的能力。
教學曲目安排:
(1)第1、2課時《祖國,祖國我們愛你》。
(2)第3、4課時《雪絨花》。
(3)第5、6課時《盧溝謠》。
(4)第7、8課時《快樂的節(jié)日》。
(5)第9、10課時《七子之歌》。
(6)第11、12課時《童心是小鳥》。
(7)第一13、14課時復習所學歌曲興趣訓練根據(jù)孩子們的表現(xiàn)不同定期給予參加演出比賽機會,通過演出很好的鍛煉孩子們歌唱的心里素質,并能掌握歌唱的技巧,獨立的演繹一首歌曲。
拓展:結合近期學習情況和孩子自身的情況指導、排練一些節(jié)目參加演出、比賽等,給孩子們鍛煉成長的機會。
聲樂課教學計劃篇十三
少年兒童是歌唱訓練的最佳時期,通過歌唱既能陶冶情操、激發(fā)智商,培養(yǎng)其積極、健康、活潑向上的審美情趣,又能培養(yǎng)少兒的獨唱、合唱、舞臺表演能力。
????主要是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唱歌,通過嚴格的氣息、發(fā)聲等方面的科學訓練,建立完善的歌唱狀態(tài),最終使學生達到歌唱收放自如、聲情并茂,上臺盡情演唱的水平。
第一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教學法通過培養(yǎng)孩子興趣為主的基礎上,配合少兒聲樂考級教材練習氣息、面部表情、口型等讓孩子能夠正確發(fā)聲,在音準和節(jié)奏上有所提高并能夠流暢熟練自然的演唱歌曲。
主要學習歌唱的各種演唱技巧,包括歌唱咬字、歌曲換氣等,讓孩子對歌曲有一定的理解。教師還會教孩子一些基本動作,使孩子能夠在歌曲中靈活運用。
主要學習歌唱中歌曲的藝術表現(xiàn)、感情在歌曲中的運用。歌唱表演以及舞臺風度等,讓孩子能夠在舞臺上盡情表演。
《造月亮》《春天的孩子》《小白船》《小螺號》《童年是什么》等。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897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