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專業(yè)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3 09:00:09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專業(yè)19篇)
時間:2023-12-13 09:00:09     小編:GZ才子

教案需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進行靈活調整和改進。教案的編寫要考慮學生的先前知識和學習水平,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這些教案范文中,教師運用了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一

科學家從魚兒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現象中得到啟示,發(fā)明了潛水艇??梢哉f,魚類是人類的“老師”。

其實,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何止魚類一種。

人類自古就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茖W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于在1903年發(fā)明了飛機。30年以后,由于飛機速度的不斷提高,經常發(fā)生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象,造成機毀人亡的慘禍。過了好久好久,人類才從蜻蜓那里找到了防止這類事故的方法。原來,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的關鍵所在。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現在,飛機設計師吸取了這一教訓,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的飛行特點,造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yōu)良性能的新式飛機。

從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輪船,雖然頭是尖尖的,但總是開不快。而有圓圓的大頭的鯨,卻常常輕而易舉地超過海輪。這是什么原因呢?科學家們仔細研究了鯨,發(fā)現它的外形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流線體”,而“流線體”放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來,工程師模仿鯨的形體,改進了船體的設計,大大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

一個人握住一個雞蛋使勁地捏,無論怎樣用力也不能把它捏碎。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建筑師根據這種“薄殼結構”特點,設計出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以及其他很多建筑,屋頂都采用了這種“薄殼結構”。

此外,人們模仿袋鼠造出了會跳躍的越野汽車,模仿某些貝殼制成了外殼堅固的坦克……。

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p>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二

教學重點: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掌握邊讀邊思考的方法,概括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設計思路:

1、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探索自然的欲望。

2、扎實訓練,培養(yǎng)親近自然的情感。

3、重點引悟,研討探索自然的秘訣。

4、課外延伸,激發(fā)探索科學的奧妙。

5、奇思妙想,激勵探索創(chuàng)造的志向。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探索自然的欲望。

2、讓學生意識到本課所說的老師并不是平常的老師,而是自然界的種種生物。它們?yōu)槭裁词侨祟惖睦蠋熌?那就請大家?guī)е闷嫘娜プx一讀課文吧。

(二)、扎實訓練,培養(yǎng)親近自然的情感。

1、請同學們放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分小組朗讀課文并在小組內評議、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讀幾遍。

3、展示朗讀。(指名分節(jié)朗讀)。

4,課文讀到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類的老師是誰了吧?誰愿意來告訴大家?(指名回答)自然界種種生物(板書)。

5、你是從文中的哪句話了解的?

6、齊讀最后一句。

(三)重點引悟,研討探索自然的秘訣。

為什么說自然界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細細地體會,可以把關鍵的詞句圈圈劃劃,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還可以做上記號,最后概括每小節(jié)的主要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體會理解。

2.學生交流討論。

讀懂并講述清楚人類在飛行設計,輪船設計,建筑設計三個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學習的?

(1)科學家從魚兒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現象得到啟示,發(fā)明了潛水艇。

(2)科學家研究鳥兒飛行的原理,發(fā)明了飛機。

(3)工程師模仿鯨的形體,改進了船體的設計,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

(4)建筑師根據“薄殼結構”的特點,設計出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們模仿袋鼠造出了會跳躍的越野汽車。

(6)人們模仿貝殼制成了外殼堅固的坦克。

3、解決學生疑難問題。

慘禍:慘重的災禍。

流線體:流線是前圓后尖,表面光滑,略象水滴的形狀。具有這種形狀的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車、火車、飛機機身、潛水艇等外形常做成流線型。

……(薄殼結構暫時不講)。

4、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

(1)人類為什么要想發(fā)明飛機?人類是怎樣發(fā)明飛機的?

(2)出示:人類自古就想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茖W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于在1903年發(fā)明了飛機。

(3)指讀句子。

(4)是啊,人類有了夢想,就積極地向自然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最后終于發(fā)明了飛機。為科技進步作出的貢獻??梢婙B兒就是人類的——(讀題)。

(5)30年以后,人類在飛機上遇到了什么難題,又是怎么向動物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的呢?(學生回答,指名讀句)。

(6)投影蜻蜓的圖片:教師解釋,原來,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的關鍵所在。所以,人類從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機毀人亡的慘禍,可見蜻蜓是(指課題)——人類的“老師”。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說: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7)投影句子: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8)指導朗讀,讀出惋惜、感嘆的語氣。

(9)現在,飛機設計師吸取了這一教訓,又注意研究了蒼蠅、蚊子、蜜蜂等的飛行特點,又為科技進步作出了哪些貢獻呢?(學生回答,指名讀句)所以說蒼蠅、蚊子等昆蟲是人類的——‘老師’。

(10)小結:課文第三段從人類遇到了難題,到向鳥兒、蜻蜓等昆蟲學習,最后找到解決的方法,寫得非常具體生動。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板書:具體介紹)。

(11)現在,讓我們來仔細體會這樣描寫的好處吧!一起讀。

5、研讀第五自然段。

(1)做一個實驗:請學生代表上臺捏雞蛋。(三個人)。

(2)為什么小小的雞蛋這么難捏碎呢?投影出示句子: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

(3)這是一句因果倒裝句,你們能用“因為…所以…”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原來這就是雞蛋殼所擁有的薄殼結構的特點啊。(出示詞語:薄殼結構讀好!)。

(4)從這種“薄殼結構”特點中,建筑師受到了什么啟發(fā)?(指名讀)。

(5)投影圖片:看,這就是人民大會堂,正因為采用了這種“薄殼結構”,這些建筑風格是既堅固又美觀,還大大節(jié)約了建筑材料。其它采用“薄殼結構”的建筑還有許多:白宮、克里姆林宮:、圣路易斯拱門:、太空針塔,就連我們學校的接替教室也是采用這種“薄殼結構”建造的,其實這樣的建筑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課后不妨去調查一下。

(6)下面我們拿好書一起把第五自然段來讀一讀,記住人類從蛋殼中獲得的啟發(fā),進行建筑設計的例子。(板書:建筑設計)。

(四)課外延伸,激發(fā)探索科學的奧妙。

1、按要求(人來從中得到啟示,發(fā)明了。)交流搜集到的有關仿生學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2、大家搜集到的資料很豐富,看來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事例還真不少。正是由于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了啟發(fā),所以才有了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他們成為人類的“老師”真是名不虛傳啊!讓我們來贊美一下他們!

(出示: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生讀。

3、他們身上的特點給人以啟迪,給人類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提供了依據,我們必須真誠地感謝他們!

4、親愛的同學們,大自然多么奇妙啊!經過對許多生物的研究,人類獲得了不少啟發(fā),但這還遠遠不夠,更多的奧妙還有待于我們去發(fā)現。

(五)奇思妙想,激勵探索創(chuàng)造的志向。

2、看來,大家一定有許多奇思妙想,能說出來和大家分享嗎?

3、親愛的同學們,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以自然界的生物為師,在走進自然的同時,一定會獲得更多的啟示,產生更多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弄懂三個主要的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fā),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3、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激發(fā)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是啊,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揭示事物之間聯(lián)系的科學小品文,題目就是——《人類的老師》板書課題,男女生對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檢查字詞。

過渡:這是一個特別能激發(fā)閱讀興趣的題目,看了他,你會產生什么疑問?

(1)聽朗讀錄音,解決問題。

生:人類的老師指自然界中的生物。

師:你能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嗎?

生:生物真的是人類的好老師啊!板書:生物。

介紹這是文章的中心句。

(2)回顧文章,說事物。

(3)回想一下,課文中都提到了哪些生物,記住哪個就說哪個!

學生匯報,教師依次張貼事物圖片(鳥類、蜻蜓、蒼蠅、蚊子、蜜蜂、鯨)。

過渡:瞧!為什么我們把這些生物都稱為人類的老師?接下來,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走進課文。

(4)檢查字詞,讀通句子。

男女pk賽男女生抽卡片,其他同學跟讀。

三、學會表達,感知內容。

(一)出示游戲攻略。

(1)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文中存在聯(lián)系的事物,畫出相關語句,理清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

(2)和同桌交流,輪流發(fā)言,每次選出一種事物,注意說明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

注:交流時,老師要隨時點撥、指導。

(二)學生匯報,文字連連看的成果。

重點詞語、句子的理解:

機翼:文中帶這個詞的句子很長,誰能給大家讀準確?讀長句子的時候,要注意句子中的停頓,怎樣找準停頓呢,就是要理解句子的意思,你再讀一讀,找學生讀,齊讀!

流線型:像鯨這樣前圓后尖,非常光滑的外形就叫“流線型”

小結:看來,自然界中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有一門學科就是專門研究生物與人類之間聯(lián)系的,它就叫仿生學。

(三)介紹仿生學。

仿生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人們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構造和功能,從中得到啟示并進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儀器、機械,這門科學就叫仿生學。

四、拓展延伸。

像這樣,人類模仿的生物還有很多很多,文中的作者不可能一一介紹,你還知道哪些仿生學的例子,說說看!

老師也收集了一些仿生學的例子,展示資料。

五、總結全文。

看來自然界真是太奇妙了,它給予了我們那么多的啟發(fā),我們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這么多的新事物。我想,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積極探索,一定會發(fā)現更多的奧秘!

六、作業(yè)。

1、以“——的自述”為題目,介紹一種文中的生物。

2、收集更多的有關人來以生物為老師的資料,同學之間交流。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四

1.指導學生朗誦課文,了解一些關于仿生學的知識,從中受到啟發(fā),樹立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志向。

2.引導學生認識6個生字,理解雷達、原理、關鍵等詞語。

了解一些關于仿生學的知識,從中受到啟發(fā),樹立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志向。

一課時。

一、揭題激趣:人類的老師是誰?它們?yōu)槭裁茨茏鋈祟惖睦蠋煟?/p>

二、理解課文:

1.放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抽查識字效果。

讀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從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寫在空花籃上。

2.讀完課文,大家一定知道人類的老師是誰了吧?自然界種種生物(板書)。

齊讀最后一句(你是從文中的哪句話了解的?)。

3.學習鏈接:p111仿生學。

4.為什么說自然界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細細地體會,填寫表格。

5.匯報交流。

老師特點啟發(fā)。

蝙蝠超聲波雷達。

鳥兒、蜻蜓防顫飛機。

鯨流線型輪船。

雞蛋薄殼結構屋頂。

大袋鼠跳躍越野汽車。

貝殼堅固坦克。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自瀆課文,弄懂三個主要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fā),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yǎng)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弄懂三個主要的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fā),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yǎng)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一課時。

說話:大家一定知道許多有關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立遠大志向的`格言,誰愿意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揭題激趣。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讀題。

2、激趣。

讀了課題,你想了解什么?

(人類的老師是誰?它們?yōu)槭裁词侨祟惖睦蠋??)?/p>

過渡:那就請大家?guī)е闷嫘娜プx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放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分小組朗讀課文在小組內評議,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讀幾遍。

3,同學們剛才讀得真熱鬧,誰愿意來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讀(指名分節(jié)朗讀)。

4,課文讀到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類的老師是誰了吧?誰愿意來告訴大家?(指名回答)。

自然界種種生物(板書)。

齊讀最后一句(你是從文中的哪句話了解的?)。

三、精讀課文。

師:為什么說自然界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細細地體會,可以把關鍵的詞句圈圈劃劃,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還可做上記號。

1.學生自讀課文,體會理解。

好,暢所欲言吧!

2.學生交流討論。

師:剛才同學們交流討論的十分熱烈,十分投入。那么,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為什么。

是人類的好老師呢?請聯(lián)系課文把你讀懂的體會到的說出來,讓大家聽聽。

3.集體交流。

讀懂并講述清楚人類在飛行設計,輪船設計,建筑設計三個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學習的?

(1)科學家從魚兒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現象得到啟示,發(fā)明了潛水艇。

(2)科學家研究鳥兒飛行的原理,發(fā)明了飛機。

從蜻蜓那找到防止機毀人亡事故的方法。

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動物的飛行特點,造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yōu)良性能的新式飛機。

(3)工程師模仿鯨的形體,改進了船體的設計,大大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

(4)建筑師根據薄殼結構的特點,設計出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們模仿袋鼠造出了會跳躍的越野汽車。

(6)人們模仿貝殼制成了外殼堅固的坦克。

4,拓展延伸。

(2)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你還知道有哪些?

5理解最后一句話。

(1)齊讀最后一句(文中舉了哪些例子來說明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的確是人類的好老師。)。

(2)學到這,你對這句話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話說嗎?

(3)齊聲朗讀,再來贊一贊這人類的老師。

6小結。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涍^對許多動物的研究,人類獲得了不少啟發(fā),但這還遠遠不夠,更多的奧妙還有待我們去發(fā)現。

四、奇思妙想。

2看來,大家一定有許多奇思妙想,能說出來和大家分享嗎?

五、課外遷移。

作業(yè)超市。

1課外自己尋找并閱讀介紹人類向生物學習的兒童科普讀物。

2觀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寫觀察日記,有興趣的可做實驗。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說說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4、能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1、能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

2、學習概括段落的主要內容。

3、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詞語。

2、同學們,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類的“老師”是誰呢?(各種生物)。

二、精讀課文。

1、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我們從這句話中還可以獲得什么信息?

指名回答。

(2)(第二自然段)出示:為什么呢?(何止……一種)鼓勵。那你能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類的“老師”很多嗎?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2、為什么魚類是人類的“老師”呢?哪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第一自然段)請大家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用筆在書上劃出原因。

(1)學生自由讀、劃。

(2)指名交流。(用“因為……所以”的句式)。

(3)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七

1、拮據:缺少錢,家庭條件貧困。

2、夢寐以求:寐,睡覺。睡夢中都想著尋找,形容迫切地希望著。

3、悶悶不樂:形容不高興的樣子。

4、迷惑不解:辨別不清,摸不著頭腦,不明白其中的緣故。

5、疲憊不堪:堪,忍受。疲勞得不能忍受了。

6、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7、骨瘦如柴:形容瘦到了極點。

8、將心比心: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別人的心。指遇事設身處地地替別人著想。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八

四年級下冊第七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說說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4、能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弄懂三個主要的'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fā),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yǎng)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

2、學習概括段落的主要內容。

3、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重點段,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詞語。

2、同學們,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類的“老師”是誰呢?(各種生物)。

二、精讀課文。

1、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我們從這句話中還可以獲得什么信息?

指名回答。

(2)(第二自然段)出示:為什么呢?(何止……一種)鼓勵。那你能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類的“老師”很多嗎?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從這句話中你還知道了什么?(魚類是人類的“老師”)鼓勵。

2、為什么魚類是人類的“老師”呢?哪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第一自然段)請大家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用筆在書上劃出原因。

(1)學生自由讀、劃。

(2)指名交流。(用“因為……所以”的句式)。

(3)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九

1、抓住人物言行體會人物的心理。

2、聯(lián)系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3、會認讀7個生字,會寫11個字,掌握“操縱、拋了出去、輝映、濺起、劇烈、上鉤、距離、爭辯、乞求、誘惑、抵制”等詞語。

理解課。

文內容,體會人物情感的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聯(lián)系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多媒體課件。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獨立學習生字。

2、自由讀課文,根據文章記敘的線索,體會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注意抓住心理活動的細節(jié)描寫和表達深刻的語句。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師,他為我國廣大讀者所了解,不是因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

(板書課題)。

二。初步了解課文。

1、學習生字詞。

(1)生字讀音。

這篇課文的生字多達20字,而且有的很難讀。所以啊,我們就從檢查生字的讀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會讀了,大家有信心嗎?老師把課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詞串,請自己讀一讀。

課件顯示:

放好魚餌拋出釣線湖面漣漪耐心等待。

魚竿劇抖大魚掙扎小心翼翼操縱釣線。

魚躍不已筋疲力盡拉魚上岸父子得意。

乞求無果不容爭辯放魚回湖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獲得啟示遇到誘惑思父告誡。

道德抉擇簡單問題道德實踐勇氣力量。

師依次指“劇”“躍”“抉”“掙”“獲”等字,指導學生學習。

(2)部分詞語的意思。

詞串中的詞語,有什么不明白的,請?zhí)岢鰜怼#ㄖ攸c指導“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課文內容。

生字詞掌握得這么好,課文內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誰來告訴大家: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別急,再看看課文再回答)。

(板書:釣魚放魚啟示)。

三。練習朗讀課文。

1、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2、輕聲朗讀,想想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

3、同組互讀,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4、指名讀。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收集有關誠實的格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出示一則有關誠實的格言,讓學生體會。導語:今天我們繼續(xù)深入學習這個有關誠實的故事。

二。深入學習課文。

1、讀全文,找找這件事對于文中的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默讀課文思考: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變化的,找出描寫“我”情感變化的語句,讀一讀。

3、指導與交流。

(1)出示語句。

師:課文哪些語句是寫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感變化?學生說完,課件顯示有關語句)。

(2)釣到大魚時的心情。如果是你釣到了這樣大的一條魚,心情怎樣?

(語句:??!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3)把魚放回湖里時的心情(分角色讀)。

4、父親的情感。

(1)自讀。

(2)交流與指導。

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父親的態(tài)度和“我”有什么不同?在課文的哪些地方?(課件隨機顯示有關語句)。

(3)討論。

父親要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態(tài)度為什么那么堅決?父親做得對不對?為什么?先在小組里討論,然后在班上交流。

5、揭示中心。

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么啟示?誰讀讀課文中的句子?(學生回答完,課件出示:“轉眼間34年過去了,……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逼渲?,“但是,……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畫上橫線。)。

6、“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魚”指的是什么?(“魚”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誘惑,指的是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

三。課堂小結。

填空:作者從34年前那個夜晚釣魚的經歷中得到的啟示。

是。

四。拓展。

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彩,是完成作業(yè)還是看電視?你……。

在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你……。

選舉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學找人幫忙,你……。

五。布置作業(yè)。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十

1、認識“拽、茸、副”等6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準確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語言、內心活動,并在反復的朗讀當中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3、學習續(xù)編故事。

理解課文內容,準確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語言、內心活動。

1課時

1、按課文前“連接語”中的要求預習課文。

2、了解一點木偶的知識。

3、準備與課文相協(xié)調的音樂及道具。

1、播放《笑比哭好》的歌曲。

3、教師小結:是啊!生活需要笑,笑使我們拋開一切煩惱,笑使我們信心百倍,笑使我們增進友誼——笑多重要呀!可是我們看完了小木偶的故事,也許你會對笑有新的理解。

1、朗讀課文,讀后互評:生字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得通順。

2、交流:讀了課文后,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小結:因為只擁有笑,小木偶受盡了委屈,漂亮的背包被可恨的小紅狐搶走了,熊警察卻不信;頭疼得厲害,老婆婆卻說是撒謊。哎!好可憐的小木偶呀!同學們,你們想親身感受下小木偶的遭遇嗎?老師有個主意,咱們分角色來演演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1、大家回想一下,前面我們已經演過了好幾篇童話了,積累了哪些好方法,交流一下。

2、在總結方法基礎上,學生合作試演。

3、學生展示——觀眾評議、教師指導——學生再演——配樂、帶上頭飾表演。

4、同學們,在親身經歷小木偶的遭遇中,你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話要說,能告訴大家嗎?

5、齊讀最后一句話:“笑是很重要、很美好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然后引導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

6、小結: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裒樂都需要我們去經歷,去面對,這樣才是完整的生活。

在小木偶身上,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來接著編下去。

1、自由準備。

2、學生續(xù)編故事。

1、本單元的童話故事,到此已全部結束了,能談談你的收獲嗎?

2、總結;童話讓我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話的世界里,我們可以自由翱翔,想我們所想,思我們所思,憧憬美好的未來,思索生活的真諦。希望小作家們也提起筆寫下你心中最美好的童話故事。

1、續(xù)寫《小木偶的故事》

【板書設計】

12* 小木偶的故事

笑—— 感受生活的快樂

只會笑遠遠不夠

1、我的發(fā)現: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童話的興趣。

2、日積月累:積累詩中優(yōu)美語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欲望,為學生創(chuàng)作童話提供參考。

3、展示臺:交流閱讀本單元課文和開展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提升對童話的認識。

1、課件(童話片段)、音樂。

2、課前有關童話的資料。

1、放映《神筆馬良》、《哈利波特》、《指環(huán)王》的片段

2、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都是些什么電影嗎?

3、師:是的,這些精彩的電影都是根據童話故事改編拍成的。其實,童話故事一直陪伴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童話天地,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絢麗多姿吧。

1、師: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很多關于童話的資料,現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嗎?

2、全班交流

3、師:老師也從網上下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中外童話名著、中外童話名家)

1、師:這么多美妙的童話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的色彩。其實呀,童話故事的編寫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小林和小東就發(fā)現了一些,我們來看看。

男女生分讀書上的“我的發(fā)現”

2、說說小林和小東經過本組童話故事的學習后,發(fā)現了什么?

3、回顧讀過的童話書,看看你們發(fā)現了什么呢?

4、小組交流,師巡視指導。

5、全班交流。

教師可隨機播放cai,對童話編寫三要素:幻想、夸張、擬人等特點作簡要介紹。

1、配樂朗誦《雨中的樹林》

2、喜歡這首詩嗎?

3、用心、用情地練讀。(自由練讀)

4、指名朗誦一點評一再讀

5、教師小結:童話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樹林》所說,童話是小精靈,童話是滾動的雨珠,是串串項鏈,是青蛙擊鼓跳舞,是又軟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漿果,是會變魔術的雨點兒。讓我們再一次用情地朗誦這首小詩,讓多彩、新奇的童話永駐心間。

6、感情朗讀。(自由朗讀、表演讀、師生合作讀、配樂讀)

7、教師總結:同學們,希望你們以后能以想象為船,夸張為槳,擬人為帆,讓你們的“童話號”駛向幸福的彼岸。

1、過渡:這單元的學習即將結束,先請同學們看一看教材中幾位同學的學習成果展示。相信同學們的收獲比他們更多,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組展示學習成果。

3、組織參觀學習成果展。

4、評價,然后把評價情況裝入“成長記錄袋”。

《童話天地》即將組稿,希望同學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寫童話、演童話、講童話、辦童話墻報、讀童話、合作編寫童話——精心準備,走進下節(jié)課的“大看臺”。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十一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地球母親呵護著人類。我們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300多萬年,地球給了我們人類一個安心的家,給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希望。而人類回報地球的卻是無盡的`痛苦。

地球與人類有著非比尋常的關系。具體來說,人類生活在地球表層,人類產生于地球表層,在地球表層環(huán)境中發(fā)展、演化。可以說,在長期的發(fā)展、演化過程中,人類與地球表層環(huán)境之間,已經建立了一種密不可分的關系。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人類不再是被動地適應環(huán)境,而是在不斷地改變著地球表層環(huán)境。人類與地球表層環(huán)境的關系,由人類誕生早期的環(huán)境對人類的單向影響為主,變?yōu)楝F在的人類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格局。

但是人類不顧后果的破壞地球,讓地球母親不斷的“生病”。隨著工業(yè)化和能源消費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們進入空氣中,經過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有人認為酸雨是一場無聲無息的危機,而且是有史以來沖擊最嚴重的環(huán)境威脅,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除了酸雨,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由于城市和工業(yè)的過度需要,淡水不斷被抽出作為生活和工業(yè)用水,然后作為地表污水重新排放,因而還會導致潛水面的進一步下降。人類以為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盡,其實就目前人類的使用情況來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資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們使用。淡水是一種可以再生的資源,其再生性取決于地球的水循環(huán)。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體被污染;為抽取河水,許多國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壩,改變了水流情況,使水的循環(huán)、自凈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人類一切貪婪的行為,讓地球“嚶嚶”哭泣。人類呀,請認真想一想是誰給予我們生存的希望!

人類如果沒有地球,目前也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其他星球,人類只有滅亡。地球如果沒有人類,地球又是怎樣的一副畫面?我猜想,地球也許會更好,城市的空氣會得到凈化,花草樹木不會遭到人類的摘采與砍伐,地球上沒有被完全破壞的資源會慢慢的增長,再也不會被人類浪費,毀滅。某些動物也不會在瀕臨滅絕的情況下被人類殺害。沒有人類的地球將會越來越美好。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生物能說話,能動手,而且都擁有投票權,那么,我們人類將會是第一個被趕出地球的。所以,人類呀,請認真想一想是誰給予我們生存的希望!地球沒了人類將會更幸福,人類沒有地球只會消失。

所以,人類和地球密切相關。保護地球就是為了人類的未來做保障。

人類呀,請認真想一想是誰給予我們生存的希望!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十二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2、感受娃麗關愛他人的美好心靈。

了解課文大意,體會娃麗有責任心、能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

三疑三探

1課時

一、設疑自探

談話導入,審題質疑

同學們,你們知道信箱是用來干什么的嗎?(學生自由說)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第25課(學生齊讀課題)——《信箱》,看看這個信箱又給我們引出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地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同桌合作讀詞語,檢查讀書情況。

錘子鑰匙摔跤郵票門牌潘諾夫滑稽地址

3、默讀課文,概括出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人物,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提示引路,自主探究

1、學生再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進行歸納。

(1)哥哥、娃麗各是怎樣對待這封送錯的信?

(2)娃麗為什么能管信箱了?

(3)對于哥什提亞、娃麗的做法,你認為誰更值得學習?

2、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用筆畫出相關句子,并把自己的體會批注在旁邊的空白處。

3、教師巡視,點撥。

二、解疑合探

哥哥、娃麗各是怎樣對待這封信的?

1、指名回答哥哥:將這封信放在臺階上等著郵遞員拿走。娃麗:不顧大風雪在黑暗里找門牌號,將信準確的送到主人家里。

3、指名回答

5、討論

a、此時此刻,你想用什么樣的話來贊美娃麗?

b、你身邊有像娃麗這樣的人嗎?他們都做了哪些好事?你將怎樣向娃麗學習呢?

6、學生代表展示。

7、小結。

娃麗為什么能管信箱了?

生:因為娃麗的做法讓爸爸相信她可以管好這個信箱,所以就讓她管信箱了。

生:娃麗的做法贏得了爸爸的信任,所以讓她和哥哥一起管理信箱。

三、質疑再探

1、想一想,課前提出的兩個問題弄明白了嗎?

2、快速閱讀課文,看還有沒有其它的疑問?預設:爸爸才讓娃麗和哥哥輪流管信箱,爸爸的用意何在?(學生自由發(fā)言:鼓勵娃麗繼續(xù)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暗示哥哥要像娃麗一樣做個有責任感的人等。)

四、拓展學習

1、根據本節(jié)課所學為同桌設計一道測試題。

2、展示。

3、教師補充題:你喜歡娃麗嗎,為什么?

4、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天真可愛的娃麗,她有責任心,能為別人著想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5、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十三

語言和感情永遠是語文教學的兩根支柱,離開了感情的語言缺乏感染力,離開了語言的感情是空洞乏味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品味、咀嚼課文中關鍵詞、句來領悟人間真情,用個性化的朗讀來表達這份情,從而實現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和滋養(yǎng)人文精神的雙重目標。

1、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窘住”“不辭辛苦”和“沉吟”等關鍵詞的意思。

2、在洞察人物內心世界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小女孩對媽媽真摯的愛和大胡子老板美好、善良的品質。

幻燈片、音樂

一、聽寫詞語,復述故事——溫故知新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圣誕老人的禮物》這篇課文,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強調“誕”字的書寫。

2、組織同學們聽寫詞語:櫥窗、假發(fā);項鏈、懇求;不辭辛苦、遺憾;包裹、純潔。

3、課文中介紹了幾個人?他們之間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請你根據上面詞語的提示,試著用三、五句話講一講這個生動的故事。

(解說:聽寫的8個詞語中包含了所有要求會寫的生字,并提示了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問題和詞語成為學生復述課文的階梯。引導學生整體回味的同時為近一步理解課文鋪墊蓄勢。)

二、整體感悟,學做批注——由淺入深

1、指名按照自然段朗讀課文。

預設:這是一名非常孝順的小女孩。

這是一名很堅強的小女孩。

2、默讀課文,邊讀邊做批注,把最能體現小女孩孝順、堅強的語句畫出來。精彩的語句就像茶一樣,要反復地品味、玩賞,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希望同學們找到這些語句后,像品茶一樣反復品玩,把你品出的滋味變成文字,流淌在書上。

(解說:讓學生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交流自己初步的感受,對小女孩又一個朦朧的認識,為下文品詞析句打下基礎。同時側重指導學生做批注,讓學生能透過文字領悟到更深層次的思想感情。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從文中來在到文中去的學習過程。)

三、品析詞句,洞察心理——一葉知秋

匯報讀書心得,交流讀書的感受。

1、體會小女孩看到假發(fā)時的欣喜和激動。

從哪些語句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順?(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話)

小女孩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此時小女孩什么心情?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高興、激動、欣喜、喜出望外)

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讀中,讀一讀這段心理活動的描寫。

(解說:透過語言文字,讀懂人物內心的情感,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融入朗讀中。以讀抒情,以情促讀。)

2、體會小女孩錢不夠時的無奈和窘迫。

還從哪些語句中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順?(第三自然段)

查字典理解“窘”在文中的意思。(窘:為難)

小女孩因為什么為難呢?(體會項鏈的價格與假發(fā)的價格相去甚遠。)

是呀,項鏈可能是媽媽曾經送給她的生日禮物,是她全部的家當,是她最寶貴的東西,可還抵不過假發(fā)價格的七分之一,如果你是小女孩,此時你心里會怎么想?(無奈、悲傷、失望、羞澀)

把理解融入朗讀中,試著讀一讀。

(解說:關注重點語句中的中心詞,通過查字典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查閱工具書的習慣。)

3、體會小女孩為換回假發(fā)付出的辛苦。

讀到哪句話時,你的心弦為之一顫,讓你為之感動?(第四自然段第四句)

小女孩手臂上的傷口就是無聲的語言,看著這一道道傷口,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什么畫面?

預設:小女孩抓著藤條、攀越著巖石上山的畫面。

她被一群也蜜蜂追趕、叮咬的畫面。

她不小心從山上滾落的畫面。

是呀,這傷口的背后是默默地付出,這傷口的背后是無法形容的疼痛,面對這些小女孩沒有退縮,支持她一路走來的是什么?是她對媽媽深深的愛,是她對媽媽恢復往日的漂亮的強烈渴求,是她那令人感動的一片孝心。

播放音樂,教師范讀第4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

指名讀課文。

(解說:根據文字想象畫面,充分利用教材的空缺,讓學生展開想象來補白。在學生有了一定感情積淀的時候,播放音樂,烘托氣氛,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朗讀。)

4、體會小女孩聽了老板的話表現出的堅強和失望。

讀到哪句話時,你的心弦再次被觸動,讓你感到很傷心?(第四自然段第五句)

小女孩因什么而“憤怒”?又因什么而“憂傷”?

是呀,當悲傷和失望累計到一定程度時,她變得愈發(fā)地堅強,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這句話。

四、聯(lián)系前文,再次品味——撥云見日

1、讀了五、六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圣誕老人就是大胡子叔叔。)

2、聯(lián)系前文,說說從哪里得知圣誕老人就是大胡子叔叔?

預設:只有大胡子叔叔知道小女孩的媽媽急需這頂假發(fā)。

大胡子叔叔沉吟了一會兒,遺憾地說……

預設:他被小女孩的一片孝心深深感動了。

對小女孩媽媽的身體和母女貧困的生活非常同情。

已經打定主意,編織一個美麗的謊言。

帶著對小女孩境遇的同情,帶著對大胡子老板的敬意,我們再來讀一讀第四自然段。

播放音樂,再次品味文字。

(解說:通過對圣誕老人是誰的揭示,再次品味文章的重點段落,充分理解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使學生與文中人物在情感上達成共鳴。)

五、布置作業(yè),展開想象——余音繚繞

作業(yè)超市,自足選擇。

1、給故事續(xù)編一個合理的結局。

2、從小女孩、媽媽、大胡子三個人物中選擇一個或兩個,把想對她們要說的話寫下來。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十四

1、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句子。

3、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fā)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句子。

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fā)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多媒體課件。

同學們,我們已經是四年級的小學生了,在我們成長的歷程中是誰傳授給我們知識,是誰教育我們做人的道理(是老師)同學們發(fā)自內心地對教過我們的老師道一聲“老師,您好!”在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我們對天下所有的老師再道一聲“老師,您好!”板書課題老師,您好!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標出整首詩共有幾個小節(jié)。

(一)學習第一小節(jié)。

1、同學們,讀了這篇課文,你感受到什么?

(老師工作很辛苦……)。

2、你從哪里知道的?

(從“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項創(chuàng)造不蘊含著都是的辛勞!”看出來的。)。

3、我們一起來讀這兩句,看看這兩句中哪些詞更能說明老師的辛苦?

4、學生齊讀。

(心血、辛勞)。

5、為什么呢?

(因為無論哪個人的成長都有老師的心血、辛勞,因為……)。

6、說得好,那我們再來讀讀。

7、生齊讀。

9、生再讀。

(是“哪個人”、“哪一項”。)。

10、不錯?!澳膫€人”指誰?

(每個人。)。

11、“哪一項”呢?

(每一項。)。

12、噢,那我們試著把這句話改一改,用上“每個人”、“每一項”。

13、生齊讀。每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

(學生全笑)。

(應該把“不”改成“都”)。

14、說得好,那我們再來試試。

15、學生再讀。

16、你們覺得這樣一改,有什么不同?

17、我們把兩種句子對比讀一讀,好不好?女生讀改了的句子,男生讀原文。

學生對比讀。

(我發(fā)現了,課文中的原句感情強烈些……更能突出教師的……辛勞。)。

18、是啊,原文更能讓我們感受到教師的事業(yè)是多么……。

(崇高、偉大、神圣)。

19、好,我們再讀這兩句,好好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感情。

20、指名讀。小組賽讀。

21、同學們讀得真好,看看第一節(jié),你還能從哪里感受到教師事業(yè)的崇高?為什么呢?

(在昨天與今天之間鋪設大道,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架起金橋。因為教師的事業(yè)連接了過去和未來)。

22、老師要為你們鼓掌,說得太好了,是啊,這里的“大道”、“金橋”都指教師的事業(yè)。每當看到時代在飛速地前進,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濤,(師指課題)。

23、你們讀得太好了,老師被深深地感動了。知道為什么嗎?

(生沉默。)。

24、我們齊讀這一段,好好體會,想想老師為什么會感動?

25、生齊讀第一段。

(我體會到了,這里面充滿了對老師的感激、尊敬、熱愛……)。

26、說得好,謝謝同學們,你能試著用每當……就說句話嗎。

27、讓我們一起來歌唱我們的老師吧!

28、生齊讀課文第一節(jié)。

(二)合作學習第二小節(jié)。

2、默讀第二小節(jié),小組合作探究。

3、匯報交流。

(出示: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讓春暉和朝霞在心靈閃耀。)。

(2)指導朗讀。

(理解:“衷心”:發(fā)自內心。)。

5、指導朗讀第2小節(jié)。

1、同學們讀得真好,老師要獎勵你們,給能背誦的同學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給動畫片配音,這動畫片中還配有《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動聽的音樂呢!

2、指名背、齊背。

1、師出示有關贊美教師的詩文,學生閱讀。同時播放歌曲《老師,你好》。

是誰——。

把無知的我們領進寬敞的教室,

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

是您,老師!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剛破土的幼苗!

是誰——。

把調皮的我們,

教育成能幫助別人的人?

是您,老師!

您的關懷好似和煦的春風,

溫暖了我們的心靈!

是誰——。

把幼小的我們,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師!

您的呵護讓我們健康成長,

在金秋時節(jié)結出累累碩果!

您辛苦了,無畏艱難辛勤工作的老師!

您辛苦了,無私奉獻著青春的老師!

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是藍天,

我就是白云,

在您寬闊的胸懷暢游。

您是安全的港灣。

我就是一直揚帆的小船,

在您平靜的碧波里蕩漾。

您是一首動人的樂曲,

我就是樂譜上跳動的音符,

在您充滿愛的旋律中跳躍。

您是火紅的太陽,

我就是土坡剛萌芽的小苗,

在您溫暖的懷抱中成長。

老師!

您多么偉大,多么慈祥,

您用自己的一生,

培育了多少國家棟梁!

2、你們一定也有好多話想對教師說,你是不是也仿照課文寫一首詩,長短不限,我們來個新的節(jié)目——詩歌聯(lián)誦。

3、各自起筆。

4、主動朗讀,師生點評,以鼓勵為主,提出改進性意見。

是啊,不是白銀勝似白銀,不是黃金勝似黃金的就是老師那顆高貴的心,既如慈母又似嚴父的老師永遠是每一位學生最愛戴的人,讓我們再一次衷心問候天下所有的老師們老師,您好!老師您辛苦了!(課件出示)(師生齊聲祝愿)。

崇高、教師的事業(yè)。

美好、工作的辛苦。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十五

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4、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5、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7、說“信”

確實地相信叫確信;。

非常地相信叫深信;。

堅決地相信叫堅信;。

忠實地信仰叫篤信;。

對自己懷有信心叫自信;。

履行自己的諾言叫守信;。

取得別人的信任叫取信;。

講究誠實和信用叫誠信。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十六

1.指導學生朗誦課文,了解一些關于仿生學的.知識,從中受到啟發(fā),樹立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志向。

2.引導學生認識6個生字,理解“雷達、原理、關鍵”等詞語。

[教學重點]了解一些關于仿生學的知識,從中受到啟發(fā),樹立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志向。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激趣:人類的老師是誰?它們?yōu)槭裁茨茏鋈祟惖睦蠋?

二、理解課文:

1.放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抽查識字效果。

讀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從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寫在空花籃上。

2.讀完課文,大家一定知道人類的老師是誰了吧?——自然界種種生物(板書)。

齊讀最后一句(你是從文中的哪句話了解的?)。

3.學習鏈接:p111“仿生學”

4.為什么說自然界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細細地體會,填寫表格。

5.匯報交流。

老師特點啟發(fā)。

蝙蝠超聲波雷達。

鳥兒、蜻蜓防顫飛機。

鯨流線型輪船。

雞蛋薄殼結構屋頂。

大袋鼠跳躍越野汽車。

貝殼堅固坦克。

……。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說說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4、能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弄懂三個主要的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fā),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yǎng)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

2、學習概括段落的主要內容。

3、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重點段,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詞語。

2、同學們,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類的“老師”是誰呢?(各種生物)。

二、精讀課文。

1、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我們從這句話中還可以獲得什么信息?

指名回答。

(2)(第二自然段)出示:為什么呢?(何止……一種)鼓勵。那你能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類的“老師”很多嗎?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從這句話中你還知道了什么?(魚類是人類的“老師”)鼓勵。

2、為什么魚類是人類的“老師”呢?哪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第一自然段)請大家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用筆在書上劃出原因。

(1)學生自由讀、劃。

(2)指名交流。(用“因為……所以”的句式)。

(3)齊讀第一自然段。

3、課文還介紹了哪些人類的“老師”?請同學們快速讀讀第三――五自然段,找一找并用筆劃出來。

(1)學生快速讀、劃。

(2)指名交流。(鳥兒、蜻蜓、蒼蠅、蚊子、蜜蜂、鯨、雞蛋、袋鼠、貝殼)。

(3)再讀三――五自然段,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jié)細讀,并想想這些“老師”教了人類什么?向“老師”學習的收獲是什么?(出示要求)同桌交流。

相機出示段落,教師適時引導:

a精讀第三自然段。

研究鳥類飛行的原理,發(fā)明了飛機;。

研究蜻蜓的翅膀,解決了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象;。

出示句子: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指導朗讀,讀出惋惜、感嘆的語氣。

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的飛行特點,造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yōu)良性能的新式飛機。

小結:飛機從發(fā)明、改進、創(chuàng)優(yōu),幾乎都是從自然界中相關生物的相應特點得到啟示的。看來這些小小飛行家確實都是人類的“老師”。

b精讀第四自然段。

人們?yōu)槭裁磿パ芯况L的呢?(發(fā)現頭是尖尖的輪船速度比不過頭是圓圓的大頭鯨)發(fā)現了問題并善于思考研究,這樣才能有收獲。

鯨的外形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流線體”,放在水中阻力是最小的,工程師模仿鯨的形體,改進了船體的設計,大大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

c精讀第五自然段。

發(fā)現雞蛋捏不碎,研究后發(fā)現是因為它那薄薄的外殼能把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建筑師就根據這種“薄殼結構”設計出輕便省料而又堅固的建筑物。

你還知道哪些建筑物采用了“薄殼結構”?指名說。

4、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例子就只是這三個嗎?你們還知道哪些?(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1)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例子太多了,我們書本上還列舉了兩個,誰來讀一讀。,

(2)你們有沒有發(fā)現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第六自然段介紹了什么?指名讀。

(說明人類的“老師”很多,從“……”也可以看出來)。

5、學了課文,大家知道為什么把自然界中的生物稱為人類的“老師”了嗎?

(指名回答并板書:受到啟發(fā)發(fā)明創(chuàng)造)。

是啊!自然界的生物讓我們受到了啟發(fā),并有了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真不愧是人類的好“老師”!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第七自然段。

三、總結。

學習了課文,大家有什么感想呢?指名交流。

師總結:我想,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以自然界的生物為師,相信在走近自然的同時,一定會得到更多的啟示,產生更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

四、作業(yè)。

(一)、連一連。

魚兒飛機蝙蝠坦克。

鳥兒輪船雞蛋殼雷達。

袋鼠潛水艇貝殼人工冷光。

鯨越野車螢火蟲某些建筑物的屋頂。

(二)、按課文填空。

1.人類的“老師”指的是()。

2.建筑師根據雞蛋的特點,設計出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筑物。()和()的屋頂都采用了這種結構。

【板書設計】。

種種生物發(fā)明創(chuàng)造。

受到啟發(fā)。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十八

主備人李xx審核人時間月日。

教案示例。

【內容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寫人們從動物的身上得到啟示,發(fā)明了許多有益于人類的東西,從而說明廣大生物是人類的“老師”,激發(fā)學生從小熱愛科學,立志探索科學奧秘。

【設計理念】。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通過學生自主實踐獲得的。本課設計旨在讓學生自讀自悟,讀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一些仿生學知識,從中受到啟發(fā),樹立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志向。

2.會認“蝙、蝠、禍”等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詞典理解課文中疑難詞語的意思。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主備案個性案。

一、看圖,導入新課。

1.觀看蜻蜓與飛機的圖片,說說你的發(fā)現。

2.讀題目,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要提出來?

二、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借助注音讀準生字的音。

2.認讀生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生字,再組詞造句。

4.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5.自由讀,把課文讀通順,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6.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7.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邊聽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讀,最后一句讀出感嘆的語氣。

8.學習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2)四人小組合作交流。

(3)匯報,教師相機板書。

(4)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自然段好好讀讀,看看你理解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做個小記號。

(5)同桌互相交流,把你的理解向對方介紹介紹,不明白的地方向對方請教。

(6)你讀的是哪一段?讀了這段你理解了什么?指導讀好各段寫人類從生物的哪些特點中得到啟發(fā)的句子,在句子下面畫上“___”。

(7)自由讀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想一想:這四個自然段是什么關系?

9.學習第六自然段。

(1)齊讀第六自然段,想想這段寫了什么。

(2)這一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句,有總結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再好好讀讀,讀出感嘆的語氣。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學習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從課文中你學到了哪種寫作方法?

3.你還知道哪些生物是人類的“老師”?

課后反思:

四年級語文人類的老師教案篇十九

1)、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救壶B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寂寥長空中最后的一片白云也悠然飄走?!縿又杏徐o,既寫眼前景,又抒發(fā)作者孤獨之情。

2)、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具h遠望去洞庭湖的山山水水一片翠綠,好似白銀盤里托著一枚青青的田螺?!窟\用比喻的修辭方法突出洞庭山水和諧之美。

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炯t日東升,陽光燦爛,江邊的鮮花在朝陽的映照下比火還要紅?!繉懗隽私仙拭鼷惖娘L光。

4)、能不憶江南?【反問】流露出作者對江南美景強烈的贊嘆和眷戀之情。

5)、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排比】寫出了漓江水的三個特點:靜、清、綠。

f)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九疟?、比喻】寫出桂林的山奇、秀、險的三個特點。

6)、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排比、擬人】作者巧妙的運用寬-窄、緩-急這兩對反義詞再現溪流的形和聲,烘托作者游興正濃。

7)、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九疟龋扔鳌棵枥L野花的艷和多的特點。

8)、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太陽下,雪峰間的云影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颈扔鳌堪蜒┓灞扔鞒砂拙?,把云影比喻成銀灰色的花。以藍天和云影襯托雪峰之高大、純潔、靜美。

10)、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11)、幾行紅葉樹,無數夕陽山。(王士禛)。

12)、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

13)、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辛棄疾)。

14)、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

15)、無論花朵還是葉子,都比盆載的杜鵑顯得有精神。

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觀賞。

你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滿懷心愛的鮮花。

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13430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