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高中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篇一
1、知識目標
(1)理解動能的概念,會用動能的定義式進行計算。
(2)理解動能定理及其推導過程。
(3)知道動能定理的適用條件,會用動能定理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
(1)靈活運用動能定理。
(2)培養(yǎng)學生演繹推理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問題進行理論探究的興趣。
(2)激發(fā)學生用不同方法處理同一問題的興趣,會選擇用最優(yōu)的方法處理問。
(3)培養(yǎng)學生領會自然規(guī)律的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4)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科學思維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動能定理實際上是一個質點的功能關系,它處于《高中物理新課標必修2》第七章第七節(jié),它貫穿于這一章,是這一章的重點,也是整個高中物理的重點。新課標在講授動能和動能定理時,沒有把二者分開講述,而是一功能關系為線索,同時引入了動能的定義式和動能定理。這樣講述,思路簡明,能充分體現(xiàn)功能關系這一線索??紤]到初中已經講過動能的概念,這樣講述,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老師講的輕松,學生學的明白。
1、動能概念的理解。
2、動能定的推導。
3、動能定理及其應用。
1、用動能定理解決力學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2、對動能定理的理解。
考慮到所講授的學生已達到高二,在高一一年的學習鍛煉中已基本掌握了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也有較好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推斷能力。講授這節(jié)課應該比較容易。學生在前面分別學過做功和動能的概念,動能定理常用于解決運動學的問題,學習好動能定理非常重要,并為后一節(jié)的《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學習打下基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知道實驗探究和理論推導相結合的科學探究方法,在這里采用這種方法,是學生進一步掌握,也更加容易理解。
高中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篇二
以講授法為主多媒體手段等為輔,配合學生的自學、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法和學法。
以一道例題引入新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例:一水平放置的圓盤可繞豎直轉軸轉動,質量為m的物塊放在圓盤上
離轉軸的距離為r,物塊隨轉盤由靜止開始轉動,當轉速增加到一定值時,
物塊即將在轉臺上運動。已知物塊與轉盤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u,求在這一
過程中摩擦力對物塊所做的功?
提出這個問題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道題目是典型的功能關系轉換,考慮到學生的知識結構,這道題以他們現(xiàn)有的知識難以解決。這樣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1、什么叫動能。
2、動能與什么因素有關?
在初中學生已經接觸過動能,提出這兩個問題便于學生回憶,有助于新課的講解。
主要以板書配合多媒體講授,概念以多媒體形式展示,動能定理的推導以板書形式為主。這樣設計主要是便于學生門理解記憶,因為物理公式以及定理定律都不能死記硬背,應該理解記憶。要不然就會出現(xiàn)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是為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解:分析:運動整個過程中重力、支持力、
向心力都不做功,做功的只有摩檫力,而且摩檫力
是變力,因此設想用動能定理。
小物塊的初動能為: ①
小物塊的末動能為: ②
此題轉換為求小物塊的末速度v,小物塊做圓周運動時的向心力由摩檫力提供,并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檫力。于是有:③
所以:
有動能定理可得:④此題得解
解開學生的疑惑!
主要講解課本上的例題和練習題。
讓學生自己動手做課后習題,有不明白的進行講解。
口述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在本節(jié)課中,重點在講授中已經突出,需學生理解記憶。難點主要在例題中突破,在講授過程中強調功能轉換。)
1、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動能定理: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動能的改變量。
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演繹推導動能定理,體現(xiàn)了運用數(shù)學解決物理問題的思想。
3、動能定理中所說的外力可以是任意的力,功是指所有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的合力的功。要使學生分清過程量與狀態(tài)量之間的關系。
4、優(yōu)越性:動能定理只涉及物體運動過程中的受力情況和初末狀態(tài);而不考慮運動過程中的細節(jié),選擇適當?shù)倪\動過程更是能簡化求解過程。因此應用動能定理解題比較方便。尤其是物體在變力做功的情況下。
教材“問題與練習”第1、2、3題.
高中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篇三
提問:在初中我們學過動能的初步知識,那么什么是物體的動能?
(1)、定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
提問:動能的大小由什么決定?它是標量還是矢量?
(2)、大?。?/p>
(3)、說明:
①動能是標量,且總為正值,由物體的速率和質量決定,與運動方向無關;
提問:動能的單位?
②動能的單位:焦(j)
1j=1n·m=1kg·m2/s2
提問:二戰(zhàn)時一位飛行員用手抓住了一顆飛行的子彈,這說明了什么?
③動能具有相對性。
1、表述: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
2、公式:
3、推導:如圖所示,某物體的質量為m,在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發(fā)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求做功和速度變化的關系?
選擇學生的答案,投影學生的解答過程,歸納,總結。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①
根據(jù)運動學公式:……②
外力f做功:……③
由①②③得:
1、因為動能定理是在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其適用范圍在牛頓第二定律適用的前提下。
2、任何宏觀的物體不論它是做直線運動還是做曲線運動,不論物體所受的力是恒力還是變力,也不論研究的對象是單個物體還是一個系統(tǒng),動能定理都適用。
1、確定研究對象,明確它的運動過程,并建立好模型。
2、分析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受力情況,明確各個力是否做功,是正功還是負功。
3、明確初狀態(tài)和末狀態(tài)的動能(可將過程分段)。
4、用列方程求解(必要時注意分析題目潛在的條件,補充方程進行求解)。
高中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篇四
1.教學內容分析
動能定理是一條適用范圍很廣的物理定理,也是力學中最重要的規(guī)律之一,它的應用貫穿于以后的許多章節(jié),但該節(jié)內容又是學生第一次定量的研究能量,所以教材在推導這一定理時,由一個恒力做功使物體的動能變化,得出力在一個過程中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要求學生通過做功轉化成其它能量的數(shù)學描述,了解動能的概念。
2.教學對象分析
初中時學生已學過了動能的初步知識,這為本節(jié)教學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了解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定量關系,為實驗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定量關系做好鋪墊。
3.教學環(huán)境分析
本課是與紅旗中學的同課異構活動,教學活動選擇多媒體教室的教學環(huán)境?;顒又袑W生通過對教師精心設計制作的多媒體課件的理解明確學習任務,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進行體驗學習活動。
①理解動能的概念。
②熟練計算物體的動能。
③會用動能定理解決力學問題,掌握用動能定理解題的一般步驟。
三、教學過程:
1.激發(fā)情感導入:授課時教師首先運用多媒體播放錄像,錄像內容日本海嘯,涌動的海水具有巨大的能量,吞噬無數(shù)條生命,摧毀無數(shù)房屋……學生觀看錄像后,教師提問,海水為什么具有這么大的破壞力。同學們自然會回答運動的海水具有能量,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物理學上稱為動能,前面我們學習過,某個力對物體做功一定對應著某種能量形式的變化,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彈力做功與彈性勢能的關系,本節(jié)就來尋找動能的表達式。
2.理論推導,定量描述,讓每一位同學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每一位同學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
(1)學生分析情境。
(2)教師用多媒體出示關鍵句,通過提示引發(fā)學生思考,并通過步步思考、推理,引導學生一步步接近目標。
(3)讓學生根據(jù)推導結果,并結合前面學習過的內容對得到的結果進行分析。式子右側對應初末狀態(tài)的某個物理量的變化,而左側正好等于力對物體做的功功,某個力對物體做功一定對應著某種能量形式的變化,所以1/2mv2對映的也是一種能量,這個物理量既與物體的質量有關,也與物體的速度有關,所以這就是我們探尋的動能的表達式。
動能的大?。篹k=1/2mv2
物體的動能跟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m越大ek越大:v越大ek越大。
然后請同學們對動能進行理解,物體的動能變化,速度一定會變化嗎?物體的速度變化,動能一定會發(fā)生變化嗎?
3.對推導結果進一步分析,得到物理中另一重要的定理——動能定理
再來回顧我們剛剛得到的結果,等式右側是動能的變化量,等式左側是外力所做的功,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這就是動能定理。
w=1/2mv22-1/2mv12
這是動能量理的表達式(強調,寫動能定理表達式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動能的增量,即末動能減去初動能,然后舉幾個例子請同學們寫出動能定理的表達式,鞏固提高)
例:質量為 m=3 kg的物體,在水平恒力f=9 n 作用下從靜止開始運動,當物體位移 x1=8 m 時撤去推力。物體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 ,g取10m/s2。
寫出有恒力 f 作用過程中的動能定理表達式:
寫出撤去恒力 f 后減速到 0 過程中的動能定理表達式:
體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有機統(tǒng)一。目標明確,具體,恰當,具有可操作性,落實到位。教學設計無知識性、科學性和思想性錯誤,把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相結合,知識知識容量合理、知識銜接自然有序,注重聯(lián)系學生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能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緊扣教學目標,恰當?shù)卮_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試圖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1、教學過程安排有序,符合認知規(guī)律,符合學生實際,教學步驟嚴謹,過渡自然,時間安排合理。
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基礎,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習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3、課堂教學內容容量適度,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突破難點。課堂提問有針對性,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4、根據(jù)學科特點、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選擇體現(xiàn)啟發(fā)式教學原則的、合適的教學方法,并恰當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增強教學的靈活性和直觀性。
5、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體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在探究中解決問題,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時間分配合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參與度大,主動性強。
緊扣教學內容,突出重點難點,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針對訓練,鞏固所學知識,手把手教習。
不足之處:從整個教案來看,雖然明了易懂,但教學內容對于學生過于簡單,有些動能定理的應用如適用于變速、曲線運動沒有及時補充到位,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動能及動能定理,而動能定理的應用又在高中物理占有一席之位,如果要加延伸,可能會模糊本節(jié)課的重點,對學生而言也是極大的負擔,所以本節(jié)課可以加入一些其應用,但不應貪多,否則不利于教學。
高中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篇五
1.理解動能的概念。
2.熟練計算物體的動能。
3.會用動能定理解決力學問題,掌握用動能定理解題的一般步驟。
1.運用演繹推導方式推導動能定理的表達式,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習運用動能定理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
1.通過演繹推理的過程,培養(yǎng)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2.通過對動能和動能定動能和動能定理理的演繹推理,使學生從中領略到物理等自然學科中所蘊含的嚴謹?shù)倪壿嬯P系,反映了自然界的真實美。
理解動能的概念,會用動能的定義式進行計算。
1.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知道動能定理的適用范圍。
2.會推導動能定理的表達式。
傳說早在古希臘時期(公元前200多年)阿基米德曾經利用杠桿原理設計了投石機,它能將石塊不斷拋向空中,利用石塊墜落時的動能,打得敵軍頭破血流。
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了提高這種裝置的殺傷力,應該從哪方面考慮來進一步改進?學習了本節(jié)動能和動能定理,就能夠理解這種裝置的應用原理。
教師活動:大屏幕投影問題,可設計如下理想化的過程模型:
設某物體的質量為m,在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發(fā)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圖所示。
提出問題:
1.力f對物體所做的功是多大?
2.物體的加速度是多大?
3.物體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之間有什么關系?
4.結合上述三式你能綜合推導得到什么樣的式子?
推導:這個過程中,力f所做的功為w=fl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f=ma
而=2al,即=
把f、l的表達式代入w=fl,可得f做的功w=
也就是w=
根據(jù)推導過程教師重點提示:
1.動能的表達式:ek=mv2。
2.動能對應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狀態(tài)量。
3.動能的標矢性:標量。
4.動能的單位:焦(j)。
練習:關于對動能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c)。
a.動能是機械能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凡是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
b.動能總為正值
c.一定質量的物體,動能變化時,速度一定變化;但速度變化時,動能不一定變化
d.動能不變的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
教師有了動能的表達式后,前面我們推出的w=,就可以寫成w=ek2—ek1=,其中ek2表示一個過程的末動能,ek1表示一個過程的初動能。上式表明什么問題呢?請同學們用文字敘述一下。
學生: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
教師:這個結論叫做動能定理。
1. 動能定理的內容: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
2. 動能定理的表達式:w=。
教師: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動能定理中的w表示什么意義?
學生: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動能定理中的w表示的意義是合力做的功。
教師:那么,動能定理更為一般的敘述方法是什么呢?
學生:合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
3. 對動能定理的理解:
①公式中的w指合外力做的功,也就是總功。
②動能變化量為標量,即末狀態(tài)的動能減去初狀態(tài)的動能。
③總功的計算方法,既可以先求合力,再求合力的功;也可以先求出各個力的功,再求功的代數(shù)和。
教師:投影展示例題,學生分析問題,討論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架噴氣式飛機質量為5.0×l03kg,起飛過程中從靜止開始滑跑。當位移達到l=5.3×102m時,速度達到起飛速度v=60m/s。在此過程中飛機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飛機重力的0.02倍。求飛機受到的牽引力。
教師: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要逐步掌握用能量的觀點分析問題。就這個問題而言,我們已知的條件是什么?
學生:已知初末速度,初速度為零,而末速度為v=60m/s,還知道物體的位移為5.3×102m以及受到的阻力是重力的0.02倍。
教師:我們要分析這類問題,應該從什么地方入手呢?
生:還是應該從受力分析入手。這個飛機受力比較簡單,豎直方向的重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合力為零,水平方向上受到飛機牽引力和阻力。
教師:分析受力的目的在我們以前解決問題時往往是為了求物體的加速度,而現(xiàn)在進行受力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呢?
學生:目的是為了求合力做的功,根據(jù)物體合力做的功,我們就可以求解物體受到的牽引力。
教師:請同學們把具體的解答過程寫出來。
投影展示學生的解答過程,幫助能力較差的學生完成解題過程。
解題過程參考
解:飛機的初動能ek1=0,末動能ek2=
合力f做的功w=fl
根據(jù)動能定理,有fl=
合力f為牽引力f牽和阻力f阻之差,而阻力和重力的關系為f阻=kmg(其中k=0.02)所以:
f=f牽–kmg
代入上式后解出
f牽=
把數(shù)值代入后得到
f牽=1.8×104n
飛機受到的牽引力是1.8×104n。
教師:用動能定理和我們以前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相比較,動能定理的優(yōu)點在哪里?
學生1:動能定理不涉及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和時間,用它來處理問題要比牛頓定律方便。
學生2:動能定理能夠解決變力做功和曲線運動問題,而牛頓運動定律解決這樣一類問題非常困難。
教師:下面大家總結一下用動能定理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投影展示學生的解決問題的步驟,指出不足,完善問題。)
用動能定理解題的一般步驟:
1.明確研究對象、研究過程,找出初末狀態(tài)的速度情況。
2.要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明確各個力的做功大小及正負情況。
3.明確初末狀態(tài)的動能。
4.由動能定理列方程求解,并對結果進行討論。
教師:請同學們參考用動能定理解題的一般步驟分析計算教材p73—74例題2。
提問并點評,展示規(guī)范的解答過程。
1.關于運動物體所受的合力、合力的功、運動物體動能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物體所受的合力不為零,合力必做功,則物體的動能一定要變化
b.運動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物體的動能一定不變
c.運動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則該物體所受合力一定為零
d.運動物體所受合力不為零,則該物體一定做變速運動
答案:bd
2.質量不同而具有相同動能的兩個物體,在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的水平面上滑行到停止,則()。
a.質量大的滑行的距離大
b.質量大的滑行的時間短
c.它們滑行的時間一樣大
d.它們克服阻力做的功一樣大
答案:bd
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
1.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動能可用ek來表示,物體的動能等于物體的質量與物體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積的一半。
2.動能是標量,也是狀態(tài)量。
3.動能定理是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出來的。
4.動能定理中所說的外力,既可以是重力、彈力、摩擦力,也可以是任何其他的力,動能定理中的w是指所有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的合力的功。
5.動能定理的表達式是在物體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線運動的情況下得出的,但對于外力是變力,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情況同樣適用。
1.在下列幾種情況中,甲乙兩物體的動能相等的是( )。
a.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的質量是乙的
b.甲的質量是乙的2倍,甲的速度是乙的
c.甲的質量是乙的4倍,甲的速度是乙的
d.質量相同,速度大小也相同,但甲向東運動,乙向西運動
答案:cd
2.一個小球從高處自由落下,則球在下落過程中的動能( )。
a.與它下落的距離成正比
b.與它下落距離的平方成正比
c.與它運動的時間成正比
d.與它運動的時間平方成正比
答案:ad
3.一顆質量為10g的子彈,射入土墻后停留在0.5m深處,若子彈在土墻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6400n。子彈射入土墻前的動能是______j,它的速度是______m/s。
答案:3200800
4.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為,它們分別在相同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當兩個物體通過的路程相等時,則甲、乙兩物體動能之比為______。
答案:1:1
5.一顆質量m=10g的子彈,以速度v=600m/s從槍口飛出,子彈飛出槍口時的動能為多大?若測得槍膛長s=0.6m,則火藥引爆后產生的高溫高壓氣體在槍膛內對子彈的平均推力多大?
答案:子彈的動能為:=1800j
平均推力做的功:,所以,f=3000n
教材p74問題與練習第3、4、5題。
高中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篇六
動能定理是本重點,也是整個力學的重點。動能定理是一條適用范圍很廣的物理定理,但教材在推導這一定理時,由一個恒力做功使物體的動能變化,得出力在一個過程中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然后逐步擴大幾個力做功和變力做功及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情況。這個梯度是很大的,為了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動能定理,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具體的問題,讓學生尋找物體動能的變化與那些力做功相對應。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動能的符號和表達式和符號,理解動能的概念,利用動能定義式進行計算。
2、理解動能定理表述的物理意義,并能進行相關分析與計算
3、深化性理解動能定理的物理含義,區(qū)別共點力作用與多物理過程下動能定理的表述
(二)過程與方法:
1、掌握利用牛頓運動定律和動學公式推導動能定理
2、理解恒力作用下牛頓運動定律與動能定理處理問題的異同點,體會變力作用下動能定理解決問題的優(yōu)越性。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物理學中定性分析與定量表述的關系,學會用數(shù)學語言推理的簡潔美。
2、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動能的概念,會用動能的定義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會推導動能定理的表達式,理解動能定理的含義與適用范圍,會利用動能定理解決有關問題。
(一)提出問題、導入新
通過上節(jié)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功與速度變化的平方成正比。
問:動能具體的數(shù)學表達式是什么?
(二)動能表達式的推導
1、動能與什么因素有關?
動能是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所以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2、例;有一質量為的物體以初速度v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受到的拉力為f,經過位移為x后速度變?yōu)関2.。根據(jù)以上,可以列出的表達式:
3、動能
1.定義:由于物體運動而具有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
⑴狀態(tài)物理量→能量狀態(tài); →機械運動狀態(tài);
⑵標量性:大小,無負值;
(三)動能定理
1、表達式:
2、內容: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該變量。
3、理解:
1)若合外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時,合外力對物體做正功,w?0 ,則物體動能增加。2)若合外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時,合外力對物體做負功,w?0 ,則物體動能減小。
例1 質量為8g 子彈以400m/s 的速度水平射入厚為5cm的木板,射出后的速度為100 m/s,求子彈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以及子彈受到的平均阻力。
解:子彈射入木板的過程中,在豎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互相抵消,在水平方向受到阻力為ff ,如圖所示。根據(jù)動能定理得
動能定理的應用步驟:
(1)明確研究對象及所研究的物理過程。
(2)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并確定各力所做的功,求出這些力的功的代數(shù)和。
(3)確定始、末態(tài)的動能。(未知量用符號表示),根據(jù)動能定理列出方程
(4)求解方程、分析結果。
高中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篇七
一次公開課就是一次成長的歷程,在這個歷程中可以獲得寶貴的經驗。應該來說動能定理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定理之一,本節(jié)課是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的第一課時,是整個動能定理教學中基礎環(huán)節(jié),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節(jié)課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動能的表達式,掌握動能定理的內容,學會簡單應用動能定理解決物理問題,體會到應用動能定理研究問題的優(yōu)越性。動能定理主要從功和動能的變化的兩個方面來入手。里面包含了:功、能、質量、速度、力、位移等物理量,綜合性很高。并且動能定理幾乎貫穿了高中物理的所有章節(jié)、是物理課程的重頭戲。反思我在這次公開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現(xiàn)將此次公開課的得失總結如下:
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已經讓學生放假回家預習這節(jié)課,但是還有個別學生課前沒有讓認真的預習<<動能和動能定理>>和之前幾節(jié)課學過的內容,所以部分學生知識遺忘比較嚴重,在課堂上不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還只是被動的接受老師和其他發(fā)言同學的觀點和知識點。
推導演繹動能表達式時,由于電腦臨時出現(xiàn)問題,使得處理這個環(huán)節(jié)還是有些粗,并且學生自己推導動能表達式是參與度還是不夠理想,探究動能變化與什么力做功有關時,參與程度不夠,所以,在今后教學中應注重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參與,多交流,多提問,不能滿足于自己一言到底。
對于新課程的課堂的教學,應該是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的思考和研究問題,這樣對于知識的有效學習有大的幫助,但是如何的引導學生學習是一個突出問題,在教學中問題的創(chuàng)設上還是要多用心,多研究。要不會出現(xiàn)研究問題的盲目性,和無法正確的研究問題。
在這次公開課中我感受到,探究是全方面的,不一定僅僅體現(xiàn)在實驗探究,學生的積極性要在合適的環(huán)境中、用合適的方式、合適的語言調動,以后我如果再上這節(jié)課,我會多從生活入手,將理論滲透到實際的事例中,這樣會更通俗易懂。
以上幾點是此次賽教中的反思和體會。將這些不足的地方加以總結和改進,能夠對我以后的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把這些經驗融入到我的教學過程當中,才會讓我不斷的進步,知不足而奮進,才是最大的收獲。
最后,衷心感謝學校領導和教研室的老師給我這次難得的鍛煉機會以及對我無私的幫助,真心希望得到各位老師的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高中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篇八
該節(jié)課上過之后,通過其他教師的點評和自己對課堂過程的深刻思考,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學生做題時間把握、控制不好,每個題目幾乎都比原定時間超出很多??紤]到主要原因還是對學生這部分知識情況了解不夠具體,所選練習難度有點難度,學生思考量較大,用去時間較多,以后一定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選題。
二、提問問題設計語言不巧妙,意圖不明確,會使學生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者是提問問題太難,學生不會回答。這與自己備課時沒有認真思考提問語言,想著直來直去的提問或者直接提問學生最明白,而實際上是恰恰相反,提問一個問題之前最好能做一個簡單的問題引入,或給學生以適當?shù)奶崾荆@樣應該會好點。
三、教態(tài)不自然,和學生的親和力不夠,表情不豐富,課堂氣氛顯得有些生硬、呆板。
這主要應該是課前準備時對授課過程環(huán)節(jié)把握不夠,總怕講不完預定任務,只顧著趕時間,顯得像背臺詞一樣,不能隨機應變,不靈活。
四、語言不優(yōu)美,問題之間的轉折、連接過渡不自然,使學生覺跳躍性太大、太突然,語言組織不太合理。備課時對細節(jié)沒注意反復醞釀,想著這些題訓練的是同一個知識點,因此不需要什么過渡語言,直截了當就行,自己覺得沒什么,而到學生那兒聽起來覺得太突然了,沒過渡過程。
五、對學生回答問題時評價不太注意方式,沒能給出鼓勵性的語言,或者說評價太隨意,評價語言沒沒什么價值,過于簡單。有時候備課設計問題時沒有提前想到學生可能回答的各種可能答案,總認為學生站起來直接回答的就是教師事先想要的標準答案,一旦當學生突然回答的是自己意料之外的答案時,便會一時不知該如何來評價學生這個答案,給出什么煙的評價才合適,并且有時候會覺得學生回答的答案沒什么價值,置之不理或者沒給出人和評價,打消了學生學習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六、課堂容量有點小,分析問題不透徹,知識點訓練力度不夠、強度不夠,應反復訓練,加大訓練容量。還是在備課選題時難度把握把好,或者是怕時間控制不好而沒敢加大練習數(shù)量,如果說能夠合理選題,講題時做到詳略得當,完全可以增大課堂容量,并且能夠輕松按預定教學計劃完成任務。
以上是我個人對自己這節(jié)課的幾點個人認識,我想如果再上此類的課題我會吸取這些反思來提醒自己的,作出改進。
高中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篇九
基于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基礎和先驗經驗,緊扣課時目標 精心設計。它的有效性是指能否調動學生發(fā)展的內驅力,基于教材的理解進行有效地學習,實現(xiàn)自主性學習的目的。只有程序性問題切入學生的發(fā)展基礎,才能做到有效的任務驅動。為此對學生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主要問題都必須是在課前精心設計好的,問題要緊扣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發(fā)展能力、學會學習,要有代表性,能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像推導動能定理的時候,必須設計程序化的問題:如何表征外力 ?采取什么方法表征位移 如何計算恒力功。
復習舊課,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提出問題,設疑激趣,導入新課;表演實驗,列舉實例,提出問題,指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思考;課后結尾,總結深化,提出問題,承上啟下,使學生回味無窮,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所提出的問題不一定都要學生回答,可以是問而不答,也可以是自問自答,要根據(jù)提問的目的靈活處理。若信口開河、隨意提問,就很難達到預期目的。
教師必須根據(jù)大多數(sh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使學生“跳一跳能將果子摘到”,提問的過程要由淺入深、溫故知新、循序漸進、逐步深化,提問的重點在于弄清“為什么”,學會怎樣去學習。
高中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篇十
在高一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的教學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問題。下面是我對此的一點反思。
在第七章學習了探究功與速度的變化關系后,教材研究了動能和動能定理。動能定理主要從功和動能的變化的兩個方面來入手。里面包含了:功、能、質量、速度、力、位移等物理量,綜合性很高。并且動能定理幾乎貫穿了高中物理的所有章節(jié)、是物理課程的重頭戲。
1、落實不到位。本來應該當時落實沒能及時落實。
2、探究程度不夠,平時讓學生參與的機會較少,總是滿足于自己一言到底。
3、不給學生機會出錯,而學生從自己的錯誤中得到的認識會更加深刻。
1、探究是全方面的,不一定僅僅體現(xiàn)在實驗探究。
2、學生的積極性要在合適的環(huán)境中、用合適的方式、合適的語言調動的。
以后我如果再上這節(jié)課,我會多從生活入手,將理論滲透到實際的事例中,這樣會更通俗易懂。
高中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篇十一
通過前幾節(jié)內容的學習,學生已認識到某個力對物體做了功就一定對應著某種能量的變化。在《追尋守恒量》中,學生已知道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那么,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呢?引起動能變化的原因是什么?這就是本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本節(jié)內容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拓展了求功的思路,也是為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學習打下了基礎。這節(jié)課首先是幫助學生了解動能的表達式,掌握動能定理的內容,學會簡單應用動能定理解決物理問題,體會到應用動能定理研究問題的優(yōu)越性。動能定理主要從功和動能的變化的兩個方面來入手。里面包含了:功、能、質量、速度、力、位移等物理量,綜合性很高。并且動能定理幾乎貫穿了高中物理的所有章節(jié),因此,學好本節(jié)內容至關重要。教學時我按照以下的思路進行:導入新課─探究動能的相關因素(定性)─探究功與動能的關系(推理、演繹)─問題引領、總結知識─知識應用─方法總結─鞏固訓練,課堂效果較好。不過通過反思,我認為在這節(jié)課教學中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
部分學生沒有認真預習《導學案》中《動能和動能定理》以及之前幾節(jié)學過的內容,所以這部分學生知識遺忘比較嚴重,在課堂上不能主動積極參與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中來,不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被動的在學。因此,我要加強課前的督促和檢查。
在探究動能的相關因素(定性)時,本節(jié)課只是讓學生進行了充分的思考及想象,但沒有通過實驗實際操作,如果事先準備好實驗器材,讓學生當堂實驗,效果會更好。
課堂語言較流利,但語言的嚴謹性和準確性還有待繼續(xù)提高。部分內容講解過于詳細,無疑浪費課堂上的寶貴時間,不利于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以后要做到詳略得當,把握好尺度。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加強對教材和教法的研究,并且充分研究學情,讓“導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打造高效的課堂。
高中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篇十二
《動能和動能定理》是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七節(jié)的內容,我從:教材分析、目標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和教學反思六個緯度作如下匯報:
1.內容分析
《動能和動能定理》主要學習一個物理概念:動能;一個物理規(guī)律:動能定理。 從知識與技能上要掌握動能表達式及其相關決定因素,動能定理的物理意義和實際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上,利用牛頓運動定律和恒力功知識推導動能定理,理解“定理”的意義,并深化理解第五節(jié)探究性實驗中形成的結論;
通過例題1的分析,理解恒力作用下利用動能定理解決問題優(yōu)越于牛頓運動定律,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優(yōu)化和整合上,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切實進行兩種方法的相關計算,在例題1后,要補充合力功和曲線運動中變力功的相關計算;
通過例題2的探究,理解正負功的物理意義,初步從能量守恒與轉化的角度認識功。 在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上,在嘗試解決程序性問題的過程中,體驗物理學科既是基于實驗探究的一門實驗性學科,同時也是嚴密數(shù)學語言邏輯的學科,只有兩種方法體系并重,才能有效地認識自然,揭示客觀世界存在的物理規(guī)律。
2.內容地位
通過初中的學習,對功和動能概念已經有了相關的認識,通過第六節(jié)的實驗探究,認識到做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將本節(jié)課設計成一堂理論探究課有著積極的意義。因為通過“動能定理”的學習,深入理解“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并在解釋功能關系上有著深遠的意義。為此設計如下目標:
1、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動能的概念,并能進行相關計算;
2.理解動能定理的物理意義,能進行相關分析與計算;
3.深入理解w合的物理含義;
4.知道動能定理的解題步驟;
(二)、過程與方法
1.掌握恒力作用下動能定理的推導;
2.體會變力作用下動能定理解決問題的優(yōu)越性;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狀態(tài)的變化量量度復雜過程量”這一物理思想;感受數(shù)學語言對物理過程描述的
簡潔美;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對動能公式和動能定理的理解與應用。
難點:通過對動能定理的理解,加深對功、能關系的認識。
教學關鍵點:動能定理的推導
依據(jù)《物理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要通過問題探究的方式,強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基于問題探究的過程性體驗,為此,采取“任務驅動式教學”設計程序化的問題,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和有效的探究性學習。為此,在教學設計中重點突出三個環(huán)節(jié):“問題驅動下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問題解決中對物理規(guī)律的深化理解”、“引申提高中對物理規(guī)律的深化應用”。所以任務驅動式教學成為本節(jié)課重要的教學方式,同時采取精講釋疑教學法;
學生的學法采?。喝蝿镇寗雍秃献魈骄?;
選取多媒體展示、嘗試練習題和“任務驅動問題” 本節(jié)課為一課時。
設計成6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導入新課;任務驅動,感知教材;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精講點撥,釋疑解惑;典例引領,內化反思;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
高中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篇十三
尊敬的的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必修2第七章第七節(jié)《動能和動能定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說課,教材分析,學生學情,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
本節(jié)內容主要主要學習一個物理概念:動能;一個物理規(guī)律:動能定理,通過前幾節(jié)的學習,學生已認識到某個力對物體做工就一定對應著某種能量的變化。在本章第一節(jié)追尋守恒量中,學生也知道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那么物體的動能跟那些因素有關,引起動能變化的原因是什么?這都是本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既深化了對功的理解,對功是能量變化的量度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拓展了求功的思路,也為下一節(jié)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并為用功能關系處理問題打開了思維通道,因此本屆內容在本章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是關建的一節(jié),是重點的一節(jié)。
深入了解學生是上好課的關鍵,我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如下:
(1)學生已經知道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
(2)學生已經認識到做功必然引起對應能量發(fā)生變化。
(3)學生已經知道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可以把力學量與運動聯(lián)系到一起。
(4)通過三年多物理知識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驗能力、分析問題能力、歸納總結能力。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動能的概念、單位以及符號
2、理解動能定理及其物理意義
3、理解做功的過程是能量轉化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能定理的推導,體會演繹推理方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動能定理演繹推理過程,培養(yǎng)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2、通過動能定理應用的學習,領會用動能定理解題的優(yōu)越性
重點:對動能公式和動能定理的理解與應用。
難點:通過對動能定理的理解和應用,加深對功、能關系的認識。
關鍵點:動能定理的推導
教法(主要采用探究發(fā)現(xiàn)法):
1、直觀演示法、問題探究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興趣)
2、活動探究法(理論推理)
3、集體討論法(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分析歸納總結)
學法:觀察思考、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總結反思法
1、復習提問,引出課題
2、實驗演示,分析影響動能的因素
3、理論推導,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4、拓展延伸,引出動能定理
5、典例引領,內化反思
6、反思總結,加深記憶
(一)本章第一節(jié)“追尋守恒量”告訴我們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上一節(jié)我們探
2那么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具體的表達式如何究了功和速度的關系得出了呢?
出示課題:動能和動能定理
(二)實驗演示,分析影響動能的因素
演示觀察實驗思考:
(1)從高度相同質量不同的小球滾到底端誰的速度大?誰做的功多?誰得動能大?
(2)從高度不同質量相同的小球到低端誰的速度大?誰做的功多?哪個的動能大呢?
(3)總結一些動能與那些因素有關?
(以達到引發(fā)學生興趣為目的)
結論:質量大,速度決定動能大小。
3、理論推導,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情境展示:
例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移動l,速度由v1增大到v2。
提出問題:學生推導
1、力f對物體所做的功是多大?
2、物體的加速度多大?
3、物體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之間有什么關系?
4、綜合上述三式,你能推導得出什么樣的式子?
5、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1) 它包含了影響動能的兩個因素:m和v
(2) 這個過程末狀態(tài)與初狀態(tài)的差,正好等于力對物體做的功
(3) 它涵蓋了我們前面探究得到的結論w∝v
2.于是我們說質量為m的物體,以速度v運動時的動能為ek
(1)概念:
(2)動能的標矢性:
(3)動能的單位:
(4)動能式狀態(tài)量還是過程量
4、拓展延伸,引出動能定理,組織學生一起進一步分析例1的推導結果:提出問題:
(1)等式左邊w的意義
(2)等式右邊意義是什么?
(3)此式的又表達了什么意思?
(4)結論.上面關系表明:
概念:合外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在這個過程中的動能變化。這個結論叫做動能定理。
(1)w為合力所做的功,公式右邊代表著變化量
(2)當物體在變力作用下或者是做曲線運動時,動能定理也同樣適用。
5、典例引領,內化反思
例2一架噴氣式飛機質量為m=5000kg,起飛過程中從靜止開始滑跑。當位移達到l=530m時,速度達到起飛速度v=60m/s。在此過程中飛機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飛機重量的0.02倍。求飛機受到的牽引力
6、反思總結,加深記憶
1、為什么動能定理能解決變力問題?
2、建立動能和動能定理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3、建立動能定理經歷了那些過程?
4、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課堂小結)?
目的(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對認知過程、結果進行自我檢查)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91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