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不僅是對作品內容的理解和解讀,更是一個展示我們思考能力和文學修養(yǎng)的機會。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需要注意幾個關鍵點。首先,要抓住書的核心主題或思想,結合自己的理解和體驗進行闡述。其次,要注意個人情感和感受的真實性和深度,用真實的情感來打動讀者。同時,還要注重結構的完整性和邏輯性,通過合理安排段落和句子,使讀后感的內容更加有條理,易于閱讀和理解。以下是一些讀者對于作品的感受和評價的讀后感,每篇都有不同的觀點和體會。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一
在茫茫人海中,有兩個平凡的小男孩,給我們帶來了不普通的故事......
兩個小男孩,其中一個叫沒頭腦,他的缺點是丟三落四;還有一個叫不高興,他愛跟別人對著干,他們兩個是一對好朋友。
小學生作文大全。
他們變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興高采烈地走了。
沒頭腦建筑了一幢300多層的摩天大樓,一個。
錯誤,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沒頭腦沒想到,演員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不高興。不高興演個不停,最后還是沒頭腦把不高興拉去讓神仙把他們變回原樣。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壞習慣不要在小時候留下,到長大了就很難改了。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二
《中國不高興》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我并不留意,只是因為曾經看過宋強作為文字編輯的《西藏之水救中國》,而這本書的主要作者之一也是宋強,所以買來看。在當當網上發(fā)行量排名很靠前,閱讀過程中一次朋友聚會,一位要好的朋友對這本書很反感,并借給一本《新民周刊》2019年第13期。當時,我沒有讀完《中國不高興》不敢妄加評論,也不想在讀這本書前先讀評論,只是在讀完全書后讀了雜志,無論是書還是刊物都很有收益。但對書中的很多觀點不敢茍同。
《中國不高興》——大時代、大目標及我們的內憂外患,讓我有這樣一些感覺:很多文章中流露中的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其中,兩點不敢贊同,一種對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不滿情緒;另一種是中國要稱霸世界的自滿情緒。如:王曉東在《時代病相:精英們怎樣營造“活地獄”》一文中所闡述的“我們時代的病相很多,最突出的有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精英腐朽對于我們國家凝聚力的巨大損害;另一個問題是思想界、文化界、新聞界知識分子精英的逆向種族主義傾向有時候達到了一種非常可怕的地步。一些大學教師、新聞工作者、文藝工作者等等,像發(fā)瘋一樣仇視我們自己的國家”。是這樣嗎?我想現實社會中并不是這樣,我們很多知識分子、新聞工作者能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了國家的民主進步、經濟發(fā)展、社會繁榮竭盡全力。他們有著深深的憂患意識,正因為這種憂患意識增強了他們的對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有的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這樣的知識分子不勝枚舉.而不是這本書中黃紀蘇所說的“你看那些經濟精英,除了名車就是豪宅,有點錢就泡腳泡妞泡賭場;政治精英在升官圖上馬走日象飛田,成天測量上級領導黑白眼珠的比例;知識精英左手抱官右手樓錢,嘴里喋喋不休,你都不知道他在說些什么”。
什么是大目標,按照書中的說法,其實就是一種霸權主義,正如書中王小東在“持劍經商:崛起大國的制勝之道”一文中寫道的“中國應該有什么大目標?我認為第一是要在這個世界上除暴安良,第二是要比現在中國所具有的更多更大的資源,給世界人民帶來福祉”,“我們要管理比現在大得多的資源,經濟上進行管理,政治上進行指導,我們要領導這個世界”。中國的發(fā)展為了什么?是為了這樣的大目標嗎?那么我們不就成了現在的美國,成為世界警察嗎?我想管理好自己的國家,按照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好與世界各國的關系多好啊。將來的世界應該是一個親如一家的關系,是一個充滿友愛和平的社會,這應該是我們的目標吧。當然發(fā)展國家軍事、持劍經商這樣的觀點我不反對,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中的屈辱,只有自強才能自立,但是強國不是為了稱霸。
在這本書中經常使用到“精英”、“奴青”、“洋奴”、“洗腦”、“腦子廢掉了”這樣的詞語,很是不好,在這里“精英”成了反面詞語,成了所謂的“精英”,而對西方社會好的制度、好的管理的喜愛,學習卻變成了“奴青”“洋奴”。這樣的提法是否過激,我們從唐山地震的封閉救援到汶川地震依靠世界的力量,說明我們的國家正是以一種博大的胸襟在與世界融合。國家的發(fā)展正是需要多種文化的存在,文化的沖撞才能激活前進的細胞,不能一贊美西方就成了洋奴,一穿布拉吉就成了通蘇聯的間諜,一到華爾街抄底就變成依靠金融主導發(fā)展。這樣的話我們不就回到了文化大革命的那個年代嗎?在言論中,大家難免會有傾向,會有自己的喜好,難道贊同一種觀點,這樣就成為被“洗腦”嗎?當代的人們很多都有著自己獨立的見解,有著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只是因為每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看到的世界不一樣,不全面會產生一些偏差,但世界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長期的學習觀察生活而產生的,豈能同意某一觀點就成為被“洗腦”或“腦子壞掉了”。
前一段時間,有鳳凰衛(wèi)視著名評論員宋曉軍,國內左派學者王小東,《中國可以說不》作者宋強以及其他一些作者合作的雜文集《中國不高興》在民眾中引起強烈反響,銷量直線上升,我也拿來閱讀這本書,因此不得不有些想法。
使“中國不高興”的可以概括為下面三個方面:
1.逆向民族主義的復辟。
2.中國精英階層的精神下跪。
3.我國持劍經商,成為具有大目標的國家的戰(zhàn)略國策。
說到底,大時代大目標,我們的內憂外患總是有的,我們的不高興是為了將來能夠有資本足夠高興,也不必為我們的不高興而憤怒和不知所措,這是一種態(tài)度而不是情緒。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于民族,國家來說也是一樣,因此記住大目標,記住自己流淌著的還是華夏五千年中華民族的熱血,發(fā)揮你自己的價值才是使我們富強的根本之道。
中國不高興是一本被譽為揭示“大時代丶大目標及我們的內憂外患”的開山之作.拜讀之后,我認為該書存在三大敗筆:
其一,因為作者對國內外的真實情況沒有準確認識,所以對本國的國力估計過高,對美國和俄羅斯等世界強國估計過低.由此而提出的“亮劍”等等主張,難免被大家譏笑為“不自量力”.
例如他們說:
“我們現在巨大的貿易順差已經說明市場認可我們的管理效率高于世界其他國家.”
“從軍事上看,俄羅斯就是老黃瓜沒刷綠漆,美國人是老黃瓜刷了綠漆,其實在本質上都是老黃瓜,半斤八兩.”
“現在我們倒顯得軟得過了頭,缺少了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魄.”
另外,作者始終把劍鋒直指美國,好像一切不利于中國的事都是美國一個國家干的.其實也并非完全如此.還是以南沙為例,自從我們把永興島的機場建起來之后,我國的空中優(yōu)勢可以發(fā)揮了.但我們的對手除了菲律賓丶越南等國外,還有許多石油財團和它們的國家(其中少不了有美國)與我們也有利害沖突.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在八十年代初,正當我國允許外國石油集團帶資來勘探開采我國北部灣海上油田的時候,越南等國也同樣采用這種辦法,招募了諸多西方的石油集團到被他們占據的南沙諸島和水域開采石油和天然氣,開出來的油氣也是五五平分......由此可見,如果要“亮劍”的話,我們的對手絕對不會僅僅是菲律賓和越南這樣的小國家,而是有大約十個以上的大國家.
其二,愛國和愛本民族的心態(tài)當然是好的.但凡事都有個“度”,過了這個“度”,就會走向反面.作者違反了這一事物發(fā)展的根本法則,狂熱鼓吹“大時代”,“大抱負”,“大目標”......結果“八”字還沒有一撇,就不得不乖乖地被他人戴上了“民族主義”的帽子.
什么是民族主義呢?
根據詞海的解釋,民族主義是資產階級對于民族問題的看法及處理民族問題的綱領和原則.民族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國家起著不同的作用:
民族主義的初級階段:即在現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和民族獨立國家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中,民族主義是有一定的進步作用的.
民族主義的中級階段:即在資產階級鞏固政權以后,就會加緊壓迫和奴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或者侵略其他國家,這時的民族主義就變成了“擴張主義”.
民族主義的高級階段:即當資本主義發(fā)展到帝國主義以后,壟斷資產階級會更加利用民族主義來實行對內的壓迫和對外的侵略.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在民族問題上,我們遵循的是國際主義.由此可見,中國不高興的這些言論,除了給國家抹黑外,沒有任何積極意義.
其三,解決“不高興”的方法不對.造成中國人民“不高興”的事很多,其原因也千差萬別.但歸納起來無非是兩個大的方面,一是外在的問題,一是內在的問題.從歷史和辯證的觀點來看,內在的問題始終是最致命的.毛主席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其大意是)“.....我們打了敗仗,不怪天,不怪地,也不要怪敵人太強大,只怪自已沒有把仗打好......”我之所以對該書有看法,是因為中國不高興的作者明明知道中國的內政問題是嚴重的,也知道解決“內政憤懣”比解決對外的“不高興”更為重要,但是他們卻反其道而行之,說什么“內政的憤懣并不可怕......每件事中有盈有虧,有實也有虛.如果我們從盈中看虧丶實中探虛,找到一條避虛防虧的路子......歸攏人心就有希望.”
他們講的這條“避虛防虧的路子”,就是要“撕掉西方的面紗,打通‘不高興’之脈”,這條所謂的“脈”是什么呢?說白了,就是要把“內政憤懣”變?yōu)閷γ绹臀鞣絿业摹安桓吲d”.他們認為只要把“內部的憤懣”往外引,“歸攏人心就有希望”了......
從這里可以看出,原來他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歸攏人心”!其實稍有一點頭腦的人都知道他們是在自欺欺人.中國的內政問題是客觀存在的,是我國在現代化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是不能回避的,實際上我國政府已經在想辦法逐個解決.他們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只能落得一個里外不討好的下場:即對外的“不高興”只能是空喊。
口號。
發(fā)發(fā)牢騷而已內政的問題又提不出解決的好辦法.因此所謂“開山之作”純屬吹牛.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三
中國從來沒有動輒向世界展示不高興,即便是受到外強凌侵,也會先禮后兵,也會首先爭取以智慧取勝,也會首先以人民的生命安危為重。中國人的不高興是在忍無可忍憤怒至極的情況下才有的表現,而且一旦表現,將是世界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的。但是,在當今世界文明趨于融合的時代,中國不會出現不冷靜、不理智、不智慧的行為。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滲透力不允許中國出現狹隘和過激的行為,中國十幾億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生命安危不允許任何人軟弱,也不允許任何人逞強。
幾千年的文化,凝練了中國的性格:和諧包容自強不息。只有和諧包容,世界才會變得寬廣;只要自強不息,強權能奈我何?無需刻意向誰送笑臉,也不必向誰不高興。我們能容納一個巨大的世界,我們也不會對不屬于我們世界的人顯示我們的強大與傲慢。世界文化的融合是必然趨勢,一切優(yōu)良的文明最終會化育全人類共有的文明。在這個化育過程中,堅定不移地保持和諧包容自強不息的國家性格,中國的文化才有可能成為人類共有文明的核心,人類共同崇尚的文化。
近年來,一本《中國不高興》異軍突起,引起了眾多的關注。新近的這本暢銷書的基調卻是一種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無論是從書的作者群還是書的暢銷來看,人們都有理由重視這本書以及從中反映出的社會情緒。
百多年來,我們民族的情緒起起伏伏,時而激昂、時而悲憤。百多年來,生存競爭壓倒一切,中華民族的情緒及其表達也必須符合生存競爭的需要。大家是平等的,那我們就不必時時處處看著別人的眼色行事,就不必時時處處把自己的情感埋藏于內心深處。這個世界上有不公平,這個世界上有人還想欺負我們,我們就可以不高興,就可以把不高興說出來,而且不必為把不高興說出來而感到害怕。
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我們激烈的熱愛自己的國家,但愈是洶涌澎湃的愛國情緒,愈更加需要沉靜下來,做理性的思考。
書中所寫的隨著現今中國日漸崛起而潛在的種種內憂外患,知識精英群體難道不該捫心自問,不該反思,不該回應得理性寬容或高格大氣一點嗎。
歷史上大國的崛起,勢必經歷這樣兩個階段,即先是物質的崛起期,包括經濟與軍事力量的迅速發(fā)展;其后便為知識分子的精神焦慮期。由于知識精英群體的急迫和焦慮,自卑與自信,膨脹和內斂的矛盾復雜及難以保持平衡的心理狀態(tài),而產生各種思潮與派系泥沙俱下,學術思想極其混亂的時期。我們如今則正在經歷這樣的時期,所以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在泥沙中洗滌甄別,去糟粕取精華,更穩(wěn)健,更成熟的走向英雄國家的輝煌之路。
正因為中國處在這樣的時期,所以就書中所講的中國要以英雄大國之姿態(tài)為世界制定新格局等一些缺乏實踐性邏輯支持的設想,我認為還為時尚早,因為我們的綜合國力還沒有達到稱霸世界及與西方世界徹底決裂的程度,面對此時的世界金融危機,我們不該被激進的愛國主義情緒淹沒,而應當做理性的思考。
《中國不高興》為中國崛起期民族精神的反省與成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使愛國主義的激情在理智寬容的環(huán)境里,走向成熟,成為英雄之國崛起的左膀右臂。
其次,“大目標”是《中國不高興》的作者們最為關注,談論最多,也最為“新穎”的話題。王小東說:“中國應該有什么樣的大目標?我認為第一是要在這個世界上除暴安良,第二要管理比現在中國所具有的更大更多的資源,給世界人民帶來福祉?!蔽矣X得大目標是應該要有的,在當前經濟危機下,要先正確認識自己,解決好自己的內部問題,別讓國際金融炒家一點點剝奪我們國家的利益,而很多國人卻不清醒,甚至許多企業(yè)家沒有長遠的眼光,被別人賣了,還沾沾自喜。什么時候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什么時候從產業(yè)鏈的最低端到6+1的產業(yè)整合,什么時候從中國可以說不,到中國不高興,到中國真高興,才是我高興的,也是我所期盼的。
這本書評價說什么的都有,民族主義、左翼、極端思想,或者只有憤青們才會去看的書等等。每個年齡段的人看法都不一樣,對于我這樣一個80出生的人,雖然還沒法到達“專家學者”們的社會觀、人生觀,但是作為國家后幾十年的“社會棟梁”,我們自然有我們的想法。
我不知道那些“學者”們是否有買這本書,并且是否去看了這本書,首先要說的是如果您沒有看過這本書,僅僅是在網絡或者別人嘴里聽了幾句的話,那么還是請您先閉上您的嘴,等看完了再評價也不遲。
有的時候不是我們不理解“老人們”的心里,就像我們面對自己的父母一樣,現在你跟你父母講一些新時期的事情,他們可能不理解,甚至不接受,因為他們那個年代沒有這樣亂七八糟的事情。但是結果怎么樣?社會不還是發(fā)展,“老的”終究要“老去”。那些已經接近“老去”的“學者”們,你們是否還跟的上這個時期的變化?你們腦子里的“286”處理器是否還能處理當今社會的大量信息?要不您先“升級”一下,這樣我們才能站在一起。
最后我覺得這本書是值得一看的,縱然書中的論點富有激情和民族主義傾向,但是他的出現與熱銷有他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四
今天,我看了《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我知道,沒頭腦很想當一名工程師,但他設計的九百九十九層的電影院卻忘了設計電梯,害的大家都得走樓梯。他的心里有說不出的慚愧。不高興很想當一名演員,但他總是說不高興、不高興。演電影的時候,讓他當老虎,他說不高興。演的時候,該把他打死了,他還說不高興。最后沒頭腦和不高興相遇了,他們說,以后再也不做沒頭腦和不高興了。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五
我們確實很難說這個世界是公平和完美的,大國欺負小國的事情時有發(fā)生,恐怖主義經常挑戰(zhàn)和平秩序,能源壓力,糧食危機……凡此種種,都會令許多人頭疼和痛心,不高興油然而生。有了不高興,人就想著法子高興起來。最近,有人寫了一本名叫《中國不高興》的書,討論的就是中國高興的目標以及怎樣達到高興的目標。我看了大約三分之一,就再也看不下去了。拿著書請一個同學替我看看,讓他看完后再告訴我這本書講了什么。我同學死活不看,撂下一句話:“這么垃圾的書!你還叫我看,這不是浪費我的時間嗎?”我想這本書還不至于到“垃圾”的程度,但是其結構松散不堪,論證不嚴謹,很多論點定義又不明確,只會高喊著看似雄偉的口號,卻毫無現實指導意義,發(fā)著嚇人的憤怒,卻閃爍著可笑的幼稚。稍微看一眼便知此書繼承的是國內極左分子和狹隘民族主義者的風格,也難怪我同學連書都沒看就完全拒絕了。用王小東(《中國不高興》五個作者之一)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就是認為他是一個臭雞蛋,因為他的臭味我聞到了。而且他的臭味把我熏得吃不下去!”
但話說回來,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說一些話,為什么呢?別人的荒謬和錯誤對你自己無疑是個好的警醒,通過批評別人的錯誤和荒謬有助于自己建立起完善的、實事求是的理論和觀念體系,這叫前車之鑒;另外,通過百家爭鳴的辯論將有助于多數人擺脫謬論的干擾,這叫以正視聽。
《中國不高興》這本書中最為強調的就是中國的“大目標”。這也是本書的主要觀點之一。何為他們所說的“大目標”呢?“作者認為第一是要在這個世界上除暴安良,第二是要管理比現在中國所具有的更大更多的資源,給世界人民帶來福祉?!?/p>
“但我認為,如果中國只是要給世界提供一個新的榜樣,那這個目標太小了,中國應該提供的是真正的管理和領導。”
“如果把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比作一個拳壇的話,我們近期中期目標就是打倒拳王,終極目標是打碎拳壇?!?/p>
“我們中國需要一群英雄,一個真正的英雄集團?!?/p>
對這些觀點進行總結,我們可以知道“不高興”們所說的“大目標”分成兩個方向:一、對內的“大目標”,即形成一個英雄集團;二、對外的“大目標”,即獲得領導世界的權力,占有更大更多的資源,除暴安良,給世界人民造福。
這幾個目標,一般人粗看之下可能不會覺得有什么不好的,但如果細細考究起來,卻大有可討論的余地。比如說“英雄”有很多種,有些人說屠殺了幾百萬猶太人的戰(zhàn)爭販子希特勒也是英雄,這個說法估計大多數人不敢茍同?!安桓吲d”們沒有直接具體的定義他們的“英雄”和“英雄國家”,如此一來,此目標的現實指導意義就很低了,說了等于沒說,這就好比有人提出要做個優(yōu)秀的學生,卻不給“優(yōu)秀學生”提出相應的標準一樣。不過從“不高興”對如何實現英雄國家的論述中,我們還是能夠找到一些他們間接對“英雄國家”的定義:“我們需要這樣一個英雄集團帶領我們這個民族,完成在這個世界上管理、利用好更多的資源,并且除暴安良的任務。我們要有制度建設,也要有文化建設。文化建設,就是尚武精神?!?/p>
目的往往決定手段,如何做是受要做什么指導的,“不高興”說我們需要文化建設,又說文化建設是尚武精神,似乎暗示“英雄”必須具有尚武精神,“英雄的國家”必須起碼是一個尚武的國家。倘若這真是他們的目的,那就有提倡軍國主義的嫌疑。因為只有軍國主義國家才會用“尚武”精神教育人民,希特勒就說:“戰(zhàn)爭其實是一個極自然的東西,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必要的東西.....戰(zhàn)爭就是生活”。而一個國家的人民一旦備用尚武精神統(tǒng)一了心智,那么向其他國家發(fā)動戰(zhàn)爭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按照“不高興”的說法,英雄國家的建設為的是領導世界,除暴安良,占有更多的資源以及給世界人民帶來福祉。第一個目標現在看來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要獲得世界的領導權,起碼要在實力上把美國比下去。根據美國08年發(fā)布的《第十次全球綜合國力排名》,美國排名世界第一,中國排名第四。盡管相比三十年前,中國的綜合國力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是我們在許多領域和美國的差距還十分巨大,中國的軍事實力僅相當于美國的36%,經濟實力相當于美國的25%,經濟總量相當于美國的25%,人均gdp位列全球第100位,僅相當于美國的5.5%,科技實力相當于美國的20%,教育實力相當于美國的12%。另一方面,“不高興”在沾沾自喜于中國巨大的經濟總量的時候(世界排名第三),卻往往忘記了這樣巨大的經濟總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口的規(guī)模優(yōu)勢,并非是因為先進的生產方式和優(yōu)質的制度結構。而恰恰是低級的生產模式和不健康的制度結構構成了中國由發(fā)展中國家向較為發(fā)達國家前進的主要瓶頸:1、資源分配不公平,中國的基尼系數在06年就已經達到0.47,這意味著中國的貧富差距超過了國際上0.4的警戒線,超過了世界所有發(fā)達國家的水平,也超過了絕大多數的發(fā)行站中國家;城鎮(zhèn)居民中20%最高收入組(25410.8元)是20%最低收入組(4567.1元)的5.6倍,農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組(8474.8元)是20%最低收入組(1182.5元)的7.2倍;2、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中國近年來平均每年的環(huán)境污染大約在2830億左右;我國萬元gdp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要高10倍。中國還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還具有如此眾多的問題,靠豪言壯語決定不了國家的命運,否則只能是現代的拔苗助長。
尤其是美國——“至少不會像美國那樣:好吃懶做、不負責任、墮落到搶、騙的地步,而是整個世界陷入到經濟衰退當中?!?/p>
現實告訴我們,世界政治和國內政治一個很大的區(qū)別在于世界處于無政府的狀態(tài),在一個國家內,一個人如果對另一個人犯罪,該國政府會以法律對他進行相應懲罰,但在國家舞臺上,如果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犯罪卻沒有一個超越于所有國家的權力去執(zhí)行正義。聯合國就顯然不是這樣的機構,它的許多決議還得依靠大國的推動方能生效。事實是,大國特別是超級大國在世界秩序的維持和制定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然世界秩序是由某一個強大國家提供的,那么這個秩序提供者就難免不憑著它自身獨一無二的實力欺壓弱小的國家,破壞秩序,為自己謀私利。這說白了就是霸權主義。而要消除大國的霸權主義行為,要么是霸權國勤于律己,要么霸權國之外的力量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制約,要么就是結束霸權國的霸權地位。“不高興”暗示“除暴安良”的邏輯關鍵在于中國替代西方(特別是美國)成為世界的新領導者,這就涉及到霸權的轉移問題。歷史告訴我們,世界霸權的轉移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和平的,一種是戰(zhàn)爭的,前者的例子就是美國,一方面,在二戰(zhàn)以前,美國的`綜合國力已經大大地超越了西方各國,西方各國的實力又在二戰(zhàn)中大為減弱,客觀上沒人能夠和美國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另一反面,美國在二戰(zhàn)后客觀上為世界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滿足了些許國家的利益,贏得了這些國家的支持,比如它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長期有效地保持了世界經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它向西歐國家實行的馬歇爾計劃有助于西歐國家的戰(zhàn)后重建;希望通過戰(zhàn)爭的形式獲得世界霸權的例子在現代最為典型的就是德國和日本,為了獲得霸權,他們發(fā)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果顯而易見:兩者都戰(zhàn)敗,德國先是被盟國一份為四,后來又被美國和蘇聯一分為二,日本則被美國長期占領。對于這樣的結果,米爾斯海默的解釋頗有道理:“大國不但尋求獲取多于對手的權力,而且其目標是阻止對手以損害它們?yōu)榇鷥r獲得權力?!彪S著某大國的實力增長,其它大國對其的猜忌和擔心必定會有所增加的,特別當實力增長的大國希望通過武力獲取世界霸權的時候,“受威脅的國家可從兩種戰(zhàn)略中做出選擇:建立均勢或是推卸責任?!?/p>
“通過建立均勢,一個大國直接承擔阻止侵略者顛覆均勢的責任。其初次目標是阻止侵略,但如果目標失敗,建立均勢得到國家就將投入隨后的戰(zhàn)爭?!?/p>
當大國形成聯盟之后,通過發(fā)起戰(zhàn)爭的國家就容易失去明顯的實力優(yōu)勢,從而難以贏得戰(zhàn)爭。對于兩種獲得世界領導權的途徑,中國首先面臨的門檻在于中國的實力還遠不及美國,選擇戰(zhàn)爭途徑又是極其冒險的,尤其是在諸大國擁有核武器的今天,大國之間的常規(guī)戰(zhàn)爭很可能會升級為核戰(zhàn)爭,最終導致所有人的毀滅?!安桓吲d”在這個目標上的模糊論述實在是留下了過大而且危險的選擇空間。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六
前一段時間,有鳳凰衛(wèi)視著名評論員宋曉軍,國內左派學者王小東,《中國可以說不》作者宋強以及其他一些作者合作的雜文集《中國不高興》在民眾中引起強烈反響,銷量直線上升,我也拿來閱讀這本書,因此不得不有些想法,讀后感《中國不高興》讀后感1500字》。
使“中國不高興”的可以概括為下面三個方面:
1.逆向民族主義的復辟。
2.中國精英階層的精神下跪。
3.我國持劍經商,成為具有大目標的國家的戰(zhàn)略國策。
說到底,大時代大目標,我們的內憂外患總是有的,我們的不高興是為了將來能夠有資本足夠高興,也不必為我們的不高興而憤怒和不知所措,這是一種態(tài)度而不是情緒。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于民族,國家來說也是一樣,因此記住大目標,記住自己流淌著的還是華夏五千年中華民族的熱血,發(fā)揮你自己的價值才是使我們富強的根本之道。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七
聽我來介紹一下這故事的兩個主人公吧,一個是“沒頭腦”,他不是不聰明,而是做事馬虎,經常丟三落四而已;另一個是“不高興”,但他也不是不會笑,而是固執(zhí)任性,總不愿與他人協調配合。
下面就來聽一下其中的故事吧!有一次“沒頭腦”上鄰居家玩,玩了一會就高興的回家了,鄰居剛把門關上,外面就有個冒失鬼在敲門了,原來是“沒頭腦”的書包忘記拿了,鄰居把書包遞給了“沒頭腦”,但過不久,又有人敲門了,原來是“沒頭腦”忘記拿帽子了。又有一次“沒頭腦”正要做作業(yè),卻不知道練習本放在哪里了,對弟弟妹妹說:“我的練習本八成是被你們拿走了?!辈⑸鷼獾囊黄ü勺诹艘巫由?,屁股下有這些什么似的,“沒頭腦”拿出來一看,原來是自己的練習本啊,做了一會作業(yè)“不高興”,很多作業(yè)都找不到了,最后只好躺在床上。不知怎么的聽見了“不高興”在叫他,這時“不高興”正在生媽媽的氣,所以二話不說就和“不高興”跑了?!安桓吲d”告訴“沒頭腦”他遇到仙人了!他可以把我們變成大人。于是他們就展開一系列的冒險。
還有一回,“沒頭腦”造了一座高一千層的房子,頂樓有個演戲臺,幾個小孩子要上去看戲??墒恰皼]頭腦”忘把電梯裝上了,那些小孩子只能帶著糧食、被子上去看戲了,因為要走一個月才能走上去。過了一個月他們終于到樓頂了,戲開始了,戲的名字叫《武松打虎》?!皼]頭腦”演武松,“不高興”演老虎,武松喝了酒就上山去了,他碰見了一只大老虎。武松一掌打死了“不高興”扮演的老虎,“不高興”非常不服氣,竟然又活了回來,于是又開始戰(zhàn)斗了,就這樣連續(xù)了十天,不是老虎死了,而是武松累得躺在了地上。
“沒頭腦”真是什么事都丟三落四!"不高興”也是個不認輸的人哪!他們各有各的優(yōu)點,也各有各的缺點,我們一定要做個會取長補短的小孩子呀!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八
讀完《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之后,我知道了這本書講的是:”沒頭腦“和”不高興“是兩位主人公的外號,”沒頭腦“不是不聰明,只是做事馬虎,常常丟三落四的;”不高興“不是不會笑,而是固執(zhí)任性,總不愿意與他人協調配合?!睕]頭腦“當上工程師以后,設計了一座三百層的摩天大廈作為少年宮,卻忘了設計電梯,到了二百二十五層樓上去看場戲,得背上干糧、被褥,上下一次要一個月?!辈桓吲d“卻跟他人搭檔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卻總是不高興按照劇情的要求被武松打死,結果急了臺下看戲的小朋友,最后,還是”沒頭腦“把他拖了下去,仙人把他們變回來后,”沒頭腦“變得”有頭腦“了,”不高興“也變得性格開朗了。
讀完這本書之后,我發(fā)現這本書很幽默,讓我快笑掉牙了,這本書的意義就是,讓我們在童年里多一些快樂,讓這本書陪伴我們度過一個快樂美好的童年。但我一個很深的感悟:我們不要學不高興,天天都不快樂,也不要學沒頭腦,總是整天丟三落四的,我們要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改掉缺點。
經歷過一些事情后,沒頭腦知道了不要做事粗心大意,而不高興也知道以后要開心起來。最后沒頭腦變成了有頭腦,不高興變成了很高興,他們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沒頭腦?不高興?一看這本書的題目我就覺得這本書定很有趣。果然,這本書很搞笑哦!
沒頭腦是個沒頭沒腦的東西嗎?不是的,只是他做事沒頭沒腦的。有一次,沒頭腦去好朋友家里玩要走了,剛關上門,”嘭嘭嘭“,一看,還是沒頭腦,我問他干什么?他說忘記拿書包。我剛關上門,一看”呀!“這不還有他的手套嗎?再仔細一看,還有他拉下的圍巾。
讀了《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覺的很有趣很好笑。書中有兩個主人公,一個是“沒頭腦”一個是“不高興”?!皼]頭腦”不是不聰明,只是做事馬虎,常常丟三落四;“不高興”不是不會笑,而是固執(zhí)任性,總不愿意與他人協調配合。“沒頭腦當上工程師以后,設計了一座三百層的的摩天大廈作少年宮,忘了設計電梯,到兩百二十五層樓上去看場戲,得背上干糧、被褥,上下一次要一個月?!辈桓吲d“呢,他跟人搭擋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卻總不高興按照劇情的要求被武松打死,結果急煞了臺下看戲的小朋友。
看完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馬虎,要認真仔細,要懂得聽取別人的意見,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事情,要從小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過中秋節(jié)前,老師給我們發(fā)了一本書叫《沒頭腦和不高興》,看到書名我就想:沒頭腦怎么就沒頭腦,不高興怎么就不高興了呢?我就帶著問題去讀。
我讀完以后才知道,因為沒頭腦總是忘事兒,所以別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沒頭腦”。不高興是因為他干什么都說不高興,所以別人叫他“不高興”?!稕]頭腦和不高興》書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當心你自己身上的小妖精”,多多以前很乖,可是從多多生過病以后就不乖了。爺爺告訴多多他身體里有脾氣精的時候,多多很勇敢把脾氣精給趕走了。我讀了這本書懂得了不要忘事,每天一定要開心才行。
今天我讀了一個故事《沒頭腦和不高興》,講了“沒頭腦”總是丟三落四,他有一個好朋友“不高興”,“不高興”是一個動不動就發(fā)脾氣的人,從來不理會別人的想法。“不高興”碰到了一位仙人,就請求仙人把他和“沒頭腦”變成大人,看看倆人長大后的世界什么樣。長大后“沒頭腦”當了工程師,建了一座三百層的少年宮,可是卻忘了安電梯;“不高興”當了演員,表演《武松打虎》,他演老虎卻不高興被打死,鬧了很多笑話,他們倆給人們制造了很多麻煩,也終于懂得,小時不經意的壞習慣會阻礙自己往更好的方向發(fā)展。最后他們又找到仙人把他們變回了原樣,決心從小改變壞習慣。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九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非常好玩的書,名字叫《沒頭腦和不高興》。從這個故事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就是小時候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長大了才能把事情做好。我們要熱情地幫助別人,對人溫和,不能亂發(fā)脾氣,還要好好學習,不能驕傲,要當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生活中經常會有“沒頭腦”和“不高興”的人存在,悄悄地告訴你們,我們家里就有一位,我媽媽就是標準的“沒頭腦”。為什么這么說呢?聽我細細道來。
有一次,我讓媽媽幫我剪指甲,媽媽說等一會兒,正在忙。我一等就等了好幾天,指甲長得都差點把我的襪子頂破了。還有一次,我去上英語課,媽媽說會幫我?guī)克?,等我到了教室才發(fā)現,水杯不在書包里,還乖乖地站在家里的桌子上……還有好多事情呢。我說媽媽也成了“沒頭腦”了,總是忘記這個忘記那個,媽媽說她年紀大了,記性不如我了。等我長大了,我一定會好好照顧媽媽,來報答她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十
你們認識沒頭腦和不高興嗎?他們是一本《天空飛過的一群魚》這本書里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故事的名稱就是兩個主人公的名字就《沒頭腦和不高興》這個故事是任溶溶老爺爺寫的.。
你們一定會覺得奇怪,為什么這兩個人好好的名字不取,卻要叫沒頭腦、不高興呢?因為沒頭腦做事粗心,沒有記性,總是丟三落四的,所以他叫沒頭腦。不高興則是別人高興時,他不高興。別人不高興時他卻高興。別人讓他做什么,他總是不高興做,所以就得名不高興。
這兩個人雖然缺點不一樣,可是卻都想快點長大。有一天,他們得到了一位仙人的幫助,一下子就長成大人。沒頭腦成了一名工程師。造了一座300多層的少年宮。少年宮里富麗堂皇,可是就是沒造電梯,害得想看演出的人要爬兩百多層樓梯。而爬上兩百多層樓要一個多月,于是壯觀的一幕出現了。一個個要看演出的人背著一袋行李,艱難地上著樓梯,一個個滿頭大汗,氣喘吁吁。而沒頭腦呢,問了才知道原來是自己沒有設計電梯,造成這個麻煩,你們說他是不是太沒頭腦了,連這種大設計都忘想了!
不高興長大后當了一個演員,演武松打虎里的老虎。結果只演了一天的戲演了十幾天。就是因為不高興不高興死。結果急死了臺下的人。
后來,他們又找了仙人把他們了兩個人又變成了小學生。
讀完這個故事,我就忍不住大笑起來,這么滑稽的,兩個人,真是世上少見!可是在忍俊不禁的時候,我又有點汗顏了,其實我也是個小小的沒頭腦和不高興?。?/p>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十一
讀了《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最喜歡《一個天才雜技演員》這個故事。故事講的是表演雜技的是一位叫泰焦傲的叔叔,這位叔叔表演的雜技能在鋼絲上翻一個又一個跟頭,又能在鋼絲上蹦起來很高穩(wěn)穩(wěn)的又落回到鋼絲上,可精彩了。
一個扮演小丑的小演員叫甄用工的小孩要跟泰焦傲學本領,泰焦傲說自己是個天才,根本就不想教甄用工本領。泰焦傲去休養(yǎng)了,天天吃很多東西也不運動,吃完就睡。甄用工天天練功,找他也去練功,他說他是個天才不用練功,結果吃的很胖,連屋子都出不去了,好不容易到了雜技戲院,由于他的身體太重沒有表演好,幸虧甄用工幫忙,表演成功了。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做人不能驕傲自大,要謙虛認真的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十二
你聽說過“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故事嗎?如果沒聽說過,不要緊,你可以問問爸爸媽媽;如果爸爸媽媽也沒聽說過,那也不要緊,你可以問問爺爺奶奶,他們一定知道這對寶貝的故事。
當媽媽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說:“這本書真的太經典了!”然后就買來送給我了。
《沒頭腦和不高興》作者是任溶溶,“沒頭腦”和“不高興”是兩個主人公的名字?!皼]頭腦”不是不聰明,只是做事馬虎,常常丟三落四;“不高興”不是不會笑,而是固執(zhí)任性,總不愿意與他人協調配合。別人勸這兩個孩子改掉壞脾氣,他們都不以為然,為幫他們改正缺點,暫時把他倆變成了大人。“沒頭腦”當上工程師以后,設計了一座三百層的摩天大廈作少年宮,忘了設計電梯,到兩百二十五層樓上去看場戲,得背上干糧、被褥,上下一次要一個月。“不高興”呢,他跟人搭檔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卻總不高興按照劇情的要求被武松打死,結果急煞了臺下看戲的小朋友。
故事很幽默,但是我們了嘲笑別人的缺點,卻不知道這些缺陷也在我們內心嘲笑著我們自己,想想自己又有哪些缺點呢?“馬虎”和“不自信”是我們的公敵,要從“沒頭腦”和“不高興”的身上吸取教訓,改掉自己的壞習慣。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十三
看了這部搞笑的故事之后,我不禁笑了起來,想在想起來,還忍不住想笑呢!
總之,少年宮里面應有盡有,可忘了設計電梯,要到二百二十五層去看場戲,得背上干糧,被子,上下一次要有一個月,而”不高興“為什么叫”不高興“他叫‘”不高興“并不是他不會笑,不開心,而是固執(zhí)任性,不喜歡和他人配合,有一次,他和別人搭配演”武松打虎“不高興扮演的是老虎,但是他總部按照劇情的要求被武松打死,結果急壞了臺下看戲的小朋友,清楚的'說意思是別人讓他向西,他卻向東,不高興的名子由此得來。
我讀完這本書后,我有很多感悟要和大家分享,其實這兩個人都給了我們一個啟發(fā),沒頭腦是讓我們做事認真,不高興是我們一定要與大家和睦相處。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十四
你聽說過“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故事嗎?如果沒有聽說過,不要緊,你可以問問爸爸媽媽;如果爸爸媽媽也沒有聽說過,那也不要緊,你可以問問爺爺奶奶,他們一定知道這對寶貝的故事。
這本書的名字叫《沒頭腦和不高興》,是任溶溶爺爺寫得,雙休日在家我一口氣讀完了它。
“沒頭腦”和“不高興”是兩位主人公的外號?!皼]頭腦”不是不聰明,只是做事丟三落四;“不高興”不是不會笑,而是固執(zhí)任性,總是不愿意與他人協調配合。
“沒頭腦”被神仙變大后,帶著自己的缺點做的第一件事是給小朋友們設計了一座三百層的摩天大樓作少年宮,可是就是忘了設計電梯了。小朋友看戲得背上干糧、被褥到兩百二十五層樓上去看戲,上下一次要一個月。“不高興”呢,他跟人搭檔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卻總不高興按照劇情的要求被老虎打死,結果急煞了臺下看戲的小朋友。后來,他們在神仙爺爺的幫助下,改正了缺點。
怎么樣,我沒有說錯吧?是不是很有趣?看得我捧腹大笑!
任溶溶爺爺在這本書里還增加了其他許多有趣的故事----比如《一個天才雜技演員啦》,《當心你自己身上的小妖精》啦,《大大的和小小小歷險記》啦,《小妖精的咒語》啦??這本書我是愛不釋手,看了還想看。
當然,任溶溶爺爺寫得《沒頭腦和不高興》不僅僅只是好笑有趣,故事里還有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怎樣克服缺點;比如,怎樣尊敬長輩;比如,怎樣刻苦學習;比如,怎樣自我創(chuàng)造;比如,怎樣勇敢堅強??小故事中蘊含著大道理,淺顯易懂。
在看看我身邊,也有許多“沒頭腦和不高興”,粗心大意和固執(zhí)任性。自以為是無關緊要的小毛病往往給他人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我們不要做“沒頭腦”和“不高興”,不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能馬馬虎虎,隨心所欲,而是要腳踏實地地學習、做人,做事。
朋友們,如果你也對這本書感興趣,不妨也去讀一讀,這些道理可就得您自己慢慢去體會了。
中國不高興的讀后感篇十五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里有六個故事,是一個叫任溶溶的爺爺寫的??赐旰?,我笑得半死,這本書太有趣了。
讀完這本書后,我發(fā)現有幾個故事特別有趣,例如《一個天才雜技員》、《當心你自己身上的小妖精》、《小妖精的咒語》、《小妖精闖禍》,其中《沒頭腦和不高興》是一個特別好看的故事。
“沒頭腦”和“不高興”是故事《沒頭腦和不高興》中兩位主人公的稱呼?!皼]頭腦”不是不聰明,而是做事馬虎,常常忘這忘那的?!安桓吲d”不是不笑,而是固執(zhí)任性,總是不愿與他人合作。
有一次,他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位神仙,這位神仙把他們變成了成年人?!皼]頭腦”成為了一名工程師,設計了一座300層的摩天大樓做少年宮,忘了設計電梯。到225層去看戲,不得不帶很多干糧,上下一次一個月。
“不高興”和人搭檔演“武松打虎”,他演的是老虎,但他沒有按照劇情的要求被武松殺死,結果臺下的孩子們焦急萬分。從那時起,他們意識到自己錯了,從小應該養(yǎng)成好習慣。
我想我也有“沒頭腦”和“不高興”一樣的壞習慣。例如,我喜歡把事情拋在腦后,漫不經心地做事。如果我現在不改正這些壞習慣,長大后我就會變成“沒頭腦”和“不高興”一樣的人。
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很多關于生活的知識,例如,如何克服缺點,如何尊敬老人,如何獨立思考,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努力學習。
我認為這本書真的很好,大家有機會都看看吧。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232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