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3 17:47:07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模板17篇)
時間:2023-12-13 17:47:07     小編:筆塵

一個好的教案應(yīng)該具備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科學系統(tǒng)的教學內(nèi)容,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何編寫一份完整和系統(tǒng)的教案是每位教師都需要掌握的技能。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教案的分享,供教師們參考交流。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一

1、初步學習按物體的顏色進行分類,能夠區(qū)分紅色和綠色。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及對分類活動的愛好。

1、大小兩支棒棒糖,娃娃兩個,小床兩個。

2、紅積木和綠積木,紅綠糖若干。

一、出示兩支棒棒糖:讓幼兒辨認紅色和綠色,并引導幼兒說出:“大的棒棒糖是紅色,小的棒棒糖是綠色。”

二、出示兩個娃娃和兩張小床,引導幼兒觀察。

1、幼兒說出:一個娃娃穿紅色的衣褲,一個娃娃穿綠色的衣褲。一張小床上有紅色的被子,一張小床上有綠色的被子。

2、指導幼兒安排娃娃睡覺:給穿紅色衣褲的娃娃睡有紅色被子的小床,給穿綠色衣褲的娃娃睡有綠色被子的小床。

3、教師觀察幼兒操作中的顏色分辨及對應(yīng),并給予必要提示。

紅糖送給穿紅色衣褲的娃娃吃,綠糖送給穿綠色衣褲的娃娃吃。

把紅綠色積木放在地上,引導幼兒邊走邊念兒歌:“紅積木,綠積木,拾到積木放筐里,紅積木放在紅筐里,綠積木放在綠筐里。”(游戲反復幾次)。

1、在教室里、自己身上找紅綠顏色的實物。

2、發(fā)紅綠糖給幼兒吃,并要求幼兒說出糖的顏色。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二

9月孩子剛剛?cè)雸@,日常生活自我料理能力非常差,不會用勺,吃飯過程內(nèi)撒飯粒情況嚴重;洗手時有些孩子不挽衣袖、不曉得搓手;穿脫衣衫、收拾衣衫均要等其它人協(xié)助。在欣賞樂曲《我有雙小小手》時,小孩們講:“我的小手會著裝?!薄拔业男∈謺疵?。”……小孩們有這樣的熱情與心愿,可是還做的不是非常好。在爸爸媽媽們的調(diào)研問卷統(tǒng)計中可發(fā)現(xiàn):小孩的很多事均是爸爸媽媽們包辦替代的。我們進行“我有雙小小手”的主題教學,使孩子明白自個兒的小手本事非常大,能做很多的事,并在生活中懂得使用小手做量力而行的事情,提升孩子的日常生活自我料理能力,叫他們對自個兒的手充滿自信,而且充滿熱情地使用自個兒的巧巧手。與此同時,還融合安全領(lǐng)域,啟發(fā)小孩保衛(wèi)自個兒的手。

這一次教學設(shè)計來源是孩子常常在日常生活中一不留神將自個兒的手碰傷,接著痛苦的或恐懼的告知大人自個兒的手破啦,幼兒教師從孩子日常生活中找尋教學內(nèi)容,勉勵小孩愛惜、保護自個兒的小手,保衛(wèi)自個兒的小手。

1、明白愛惜、保護小手,不玩尖利的物品。

2、明白手劃傷后簡易的處理與保衛(wèi)方式。

手受了傷害的小狗熊玩具。

明白哪一些物品尖利不可以玩。

娃娃家。

小隊教學。

1、展示小狗熊玩具,通過小故事導入:“今日小狗熊在玩時可一不留神啦,弄傷了自個兒的手,它自個兒非常疼,都快哭鼻子啦!”

探討:

(1)這一個小狗熊的手怎樣了?(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會出血哩?(被物品劃傷了)。

(3)啥物品會把手劃傷?為何?(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由于這一些物品非常尖,非常銳利。)。

(4)引導孩子記憶:自個兒的手有沒被劃傷過,手劃傷了有哪一些不便。

2、探討怎么樣方可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日里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物品。)。

總結(jié):我們四周有許多物品,有些是非常尖的,有些是非常銳利的,例如果我們?nèi)ネ孢@一些物品,便會把手劃傷,給自個兒帶來危險與很多不便。因此孩子們別去玩這一些物品,避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教學與日常生活。

3、探討怎么樣保衛(wèi)、處理小狗熊(或者自個兒)受了傷的手。

(1)例如果手一不留神被劃傷啦,可不可以用沒洗過的手去捂?zhèn)??為何?(不可以,由于沒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如何是好?(倘若擦傷了皮,要先清理洗滌傷口,接著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大夫處理。)。

(3)手包扎后還需留意哪一些事宜?(不可以把傷手浸在水中,不可以任意揭掉包布,要按照約定時間找教師、大夫換藥等。)。

總結(jié):例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然受了傷,就更加要好好保衛(wèi),這樣方可使它快快復原健康,為我們服務(wù)。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三

引導語:玩具,泛指可用來玩的物品,通常與兒童或?qū)櫸镉嘘P(guān)。以下是百分網(wǎng)小編推薦給大家的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玩具大家玩,歡迎閱讀!

 

1、通過實踐和討論,使幼兒初步學習和同伴友好地共同玩和輪流玩的方法。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幼兒感受愉快的'活動情緒。

小汽車,各種新奇的玩具、圖書分成五組

 

一、 出現(xiàn)小汽車,設(shè)問:

1、這是什么?你們想玩嗎?(請兩名要玩的幼兒上來)

2、有兩個小朋友要玩小騎車,可現(xiàn)在只有一輛車,怎么辦呢?

幼兒討論,教師可適時地引導,大家得出:一個先玩,一個后玩,一個一個地玩,就是輪流玩,學習詞:輪流。

3、請兩名幼兒輪流玩小騎車。

知道互相謙讓,讓對方先玩。

4、還有誰想玩

請三名幼兒來玩,問:他們應(yīng)該怎么玩呢?引導幼兒說出:一個一個地輪流玩,鞏固幼兒對“輪流”的理解。

二、小結(jié):

翹翹板、搖船,要兩人友好地共同玩才能玩得好。爬網(wǎng)、大金魚也可以幾個人一起玩。玩時要注意不影響不妨礙別人。

三、分組活動:

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有的可以大家一起來玩,有的是一個一個人玩的,看看小朋友會不會想辦法,和別人商量,一起友好地玩。介紹各組內(nèi)容:

第一組:立體新圖書(三本)

第二組:玩具小汽車(三輛)

第三組:望遠鏡、萬花筒(各一)

第四組:電動釣魚(六人玩)

第五組:小鋼琴、小揚琴(各一人)

2、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nèi)容,老師觀察和引導幼兒學習與同伴商量玩的方法。

3、活動結(jié)束后談?wù)勛约旱幕顒忧闆r。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四

1、知道在玩完玩具后能將玩具分類放回到柜子里。

2、初步學習檢查遺漏,養(yǎng)成做事縝密細致的好習慣。

3、養(yǎng)成不將玩具塞進嘴巴、耳朵或鼻孔里的自我保護意識。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1、各類玩具。

2、幼兒用書。

3、課件。

1、故事引題:

2、教師講完故事的上半段,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了解玩過的玩具要將其放回原處。

3、教師繼續(xù)講故事的下半段,讓幼兒感受股市的美好結(jié)局。

4、聯(lián)系將玩具送回自己的家,并學會將玩具歸類。

5、讓幼兒養(yǎng)成收拾玩具時檢查的好習慣。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五

1、交流介紹:

幼兒介紹自帶的玩具,邊介紹邊示范玩。

幼兒嘗試經(jīng)不同的玩具歸類,如電動玩具、長毛絨玩具等。

2、交換玩耍:

幼兒自由玩耍,交流玩耍的情況:“你們在玩玩具時有什么問題嗎?”

教師隨機讓幼兒討論:“想玩別人的玩具,應(yīng)該怎么辦?”

交流一些借玩具的禮貌用語。

師生小結(jié):要玩別人的玩具,先要有禮貌,征得對方的同意后才能拿,并要有禮貌地說謝謝。

表揚能主動交換玩具及一起玩的孩子。

教案設(shè)計頻道小編推薦:

托班教案|托班教學計劃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六

“哥哥姐姐在干什么?”

“他們是怎么玩玩具的?”

“他們玩得高興嗎?”

“為什么會這么高興?”

再一次欣賞表演。

2、欣賞并學唱歌曲:

幼兒一邊欣賞表演一邊欣賞教師演唱歌曲:

“我把哥哥姐姐玩玩具的事情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你們聽聽歌里唱了些什么?”

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幼兒跟哥哥唱,一組跟姐姐唱,然后輪換。

幼兒兩兩結(jié)對,邊唱邊自由表演。

3、嘗試續(xù)編歌詞:

“你們有哪些玩具也可以和小朋友交換玩呢?”

請兩名幼兒交換玩玩具,大家一起編唱不同玩具名稱的歌詞。

教案設(shè)計頻道小編推薦:

托班教案|托班教學計劃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七

2、嘗試分類擺放玩具。

讓幼兒學習根據(jù)照片標記,將一樣的玩具放進貼好照片的玩具筐內(nèi)。

引導幼兒將玩具放進貼好照片的玩具筐內(nèi),體驗給玩具分類樂趣。

1、在相應(yīng)的玩具柜上貼上照片標記,并在玩具筐上貼相應(yīng)的照片標記。

2、將玩具散亂地擺在桌上。

1、認識籃子上的照片標記,并能找出相匹配的玩具。

今天幾個小玩具筐子都很不開心,因為玩具筐里的玩具寶寶都不見了。你們愿不愿意幫助玩具筐子們找到他們的玩具寶寶啊。

2、玩具寶寶們找媽媽。

3、送玩具筐媽媽和玩具寶寶回家。

請一幼兒送其中的一個玩具筐回家,成功后請幼兒說一說,是怎么找到玩具筐媽媽的家的。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八

1、認識汽車、自行車、火車、知道它們是交通工具。

2、能夠模仿交通工具所發(fā)出的聲音。

3、通過模仿交通工具的聲音體驗游戲的快樂。

1、動畫片:火車。

2、聲音-汽車自行車火車,歌曲《開火車》。

聲音。

1、教師:小朋友,每天早上我們來幼兒園是怎樣來的呀?(自行車)。

那么,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公園玩,是怎樣去的呀?(開著小汽車)。

那么要去很遠的地方旅游該座什么車呀?你們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火車聲音)。

2、火車是什么樣子的?

請幼兒觀看動畫片:火車。

教師:是好多節(jié)車廂連在一起的。

引導幼兒模仿火車所發(fā)出的聲音。

3、圖片:汽車。

請幼兒講一講汽車的外型,特征。

教師:汽車又能發(fā)出怎樣的聲音呢?(幼兒想象)。

播放聲音--汽車。

幼兒感受汽車所發(fā)出的聲音、并且模仿。

4、教師:我們要去公園了。

小朋友就自己開著小汽車去吧?。ㄓ變鹤杂砂l(fā)揮)。

火車要過山洞了,我們要鉆山洞了,幼兒伴隨歌曲《開火車》自由發(fā)揮。

5、結(jié)束部分。

火車到車站了,我們小司機也累了,那我們讓車停在停車場吧。(自己的小凳子)。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九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幾種常見動物的叫聲。

2、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1、教學課件。

2、小鳥、小狗、小貓、老鼠的頭飾若干。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布置小鳥、小狗、小貓、老鼠的家。

1、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

a.聽一聽:

b.說一說:師逐個演示課件,分別讓小鳥、小狗、小貓、老鼠與幼兒玩游戲。

c.做一做:老師引導幼兒游戲,老師說名稱,幼兒學發(fā)聲音,可以配上動作來表現(xiàn)動物的形象。

2、游戲:小動物找家。

a.引導幼兒觀看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環(huán)境:你們看,這么漂亮的小房子是誰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

b.介紹游戲的玩法及要求。

c.小動物們在音樂中自由找家,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d.師驗證幼兒是否找對家:咚咚咚,這是誰的家,你們是什么寶寶,是怎么叫的。

3、游戲自由結(jié)束。

此活動的能從幼兒較興趣的地方選材,小動物的叫聲,這和幼兒的生活較接近。

游戲性較強,較適全托班孩子的情況,并且老師在組織的過程中能注意用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shè)來影響幼兒。但是老師在組織的過程中,特別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游戲,對于那幾個沒人去敲門的小動物的家,要讓他們在那兒做什么呢?再次游戲時是否不應(yīng)該再犯同樣的錯誤,這體現(xiàn)了老師的反思調(diào)整能力。師應(yīng)加強這方面能力的修養(yǎng)。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十

1、敢于大膽與人交談,能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

2、能夠使用禮貌用語“你好”“請”“謝謝”“再見”與人交往。

物質(zhì)準備:各種玩具、毛絨猴子。

經(jīng)驗準備:日常注意禮貌用語的學習、運用;同園內(nèi)其他班小朋友交往;與資料室管理員、醫(yī)務(wù)室保健老師交往。

一、使用禮貌用語打招呼。

1、你們看誰來了?(小猴子!)你們想和它說什么呢?

2、請你們用眼睛看看,還應(yīng)該向誰問好?(聽課老師)。

3、想一想還有什么時候需要相互問好?

二、小猴的故事。

1、回憶小猴買桃:

(1)你們還記得這只小猴子的故事嗎?小猴買桃為什么沒買到?(回憶原因:不排隊、眼睛不看著別人、講話沒禮貌。)。

(2)是誰幫小猴買到桃子的?你們是怎么幫助它的?

2、聽故事《小猴上幼兒園》(附后)。

(1)小猴子們怎樣才能玩到這些玩具呢?

(2)小猴子們在玩時應(yīng)注意什么?

(3)小猴子們在還玩具時應(yīng)該和客人說些什么呢?

三、借玩具,與聽課老師交流。

2、借玩具,與聽課老師交流。

3、玩玩具,鼓勵小朋友間交流。

4、還玩具,再次與客人交流。

四、經(jīng)驗遷移。

說一說,在家、在幼兒園、在出去時,什么時候應(yīng)該說“謝謝”“你好”“請”“再見”。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十一

活動目標:

1、知道老師們都很關(guān)心、愛護小朋友,并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lǐng)。

2、教育幼兒遇到困難時,可以找老師,要求幼兒安靜傾聽同伴談話。

3、初步激發(fā)幼兒對老師的喜愛和尊敬之情。

玩具電話一臺。

一、啟發(fā)幼兒談?wù)勛约喊嗌系睦蠋煛?/p>

1、使幼兒知道老師很關(guān)心、愛護他們。

睡午覺了,是誰幫你脫衣服的?

起床了,又是誰幫你穿衣服的呢?

2、使幼兒知道,老師會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lǐng)。

3、教師小結(jié)。

師:喂,小朋友好,我是x老師。

幼:x老師好。

師:你喜歡上幼兒園嗎?喜歡老師嗎?

兩位老師分別給幼兒提出希望和要求,并請幼兒在電話里給每位打電話的老師念一首兒歌或唱一首歌。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十二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含義,懂得不能玩大剪刀的原因。?。

2、初步學習沿物體的邊線剪紙。

活動準備:

1、圖片。

2、故事。

3、兒童剪刀人手一把,畫有裙子或汗衫的作業(yè)紙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

2、讓幼兒說說畫面上的物體和講的事情。?。

3、幼兒討論:為什么小孩子不能玩大剪刀?

4、幼兒操作:學媽媽裁衣服。要求幼兒沿著衣服的線條剪,不用剪刀頭對著別人,注意用剪刀時的安全。

附:不玩大剪刀。

媽媽用大剪刀剪花布,給點點做條背帶褲。

點點用安全小剪刀剪彩色紙,剪了一朵漂亮的窗花。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十三

活動目標:

嘗試向下擲球并在球的回彈時將球抱住。

活動準備:

大皮球人手一個、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皮球,請寶寶自由的玩玩,引起寶寶的游戲興趣。

1、教師:寶寶們有沒有玩過大皮球,誰來說說大皮球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大皮球想和我們玩游戲,它想和我們抱一抱。

二、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抱皮球的方法。

1、教師:大皮球、圓又圓,我來抱它玩游戲,向下拋、彈回來,接住皮球笑嘻嘻。

2、教師示范:向下擲球,當球回彈時立即將球抱住。

多次示范后引導寶寶徒手練習基本動作。

三、邊念兒歌邊引導寶寶做抱球的練習。

1、請寶寶散開,不要擠到同伴。

2、如寶寶的皮球回彈的太遠抱不到,提醒寶寶向下擲的時候不要太遠。

休息時請寶寶觀看老師表演球的多種玩法,如自拋自接、踢球、拍球等。

四、請寶寶將皮球送回家。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十四

1、使幼兒知道幼兒園里也有清潔工,并知道清潔工的工作。

2、知道清潔工很辛苦,教育幼兒要尊敬他們。

1、課前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清潔工的工作。

2、間筆畫:清潔工在鋪床、洗毛巾、拖地板、倒都漿、洗玩具等。

3、錄音機、磁帶、蛋糕、小盤子、蠟燭。

1、出示蛋糕,引出課題《夸夸我們的好婆婆》。

3、點蠟燭、吃蛋糕,祝婆婆生日快樂。

教師用語參考:“請每組小朋友講一句祝賀婆婆的話。”(放錄音《祝你生日快樂》)。

經(jīng)常組織幼兒洗毛巾、洗茶杯、洗玩具,培養(yǎng)幼兒愛清潔、講衛(wèi)生、愛勞動的好習慣。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十五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幼兒感受愉快的活動情緒。

活動準備:

小汽車,各種新奇的玩具、圖書分成五組。

活動過程:

一、出現(xiàn)小汽車,設(shè)問:

1、這是什么?你們想玩嗎?(請兩名要玩的幼兒上來)。

2、有兩個小朋友要玩小騎車,可現(xiàn)在只有一輛車,怎么辦呢?

3、請兩名幼兒輪流玩小騎車。

知道互相謙讓,讓對方先玩。

4、還有誰想玩。

請三名幼兒來玩,問:他們應(yīng)該怎么玩呢?引導幼兒說出:一個一個地輪流玩,鞏固幼兒對“輪流”的理解。

二、小結(jié):

翹翹板、搖船,要兩人友好地共同玩才能玩得好。爬網(wǎng)、大金魚也可以幾個人一起玩。玩時要注意不影響不妨礙別人。

三、分組活動:

第一組:立體新圖書(三本)。

第二組:玩具小汽車(三輛)。

第三組:望遠鏡、萬花筒(各一)。

第四組:電動釣魚(六人玩)。

第五組:小鋼琴、小揚琴(各一人)。

2、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nèi)容,老師觀察和引導幼兒學習與同伴商量玩的方法。

3、活動結(jié)束后談?wù)勛约旱幕顒忧闆r。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十六

1.嘗試感受冷、暖。

2.了解一些取暖的方法。

1.在戶外活動后進行。

2.各種取暖物品數(shù)件,如手套、圍巾、大衣、熱水袋等。

1.談話引入(評析:對室內(nèi)和室外進行對比,讓寶寶感受冷暖。)。

從戶外回來,外面暖還是里面暖和?

用冰冷的手與寶寶們握一握、摸一摸。小手凍冷了,小臉蛋也凍冷了。

2.嘗試做動作取暖(評析:體驗通過運動可以使身體變得暖和。)。

引導寶寶嘗試各種方法,搓搓手、跺跺腳、跳一跳、對著手哈哈氣等。

配上音樂,把動作做一遍。

師小結(jié):冬天,寶寶們可以多做運動把自己變暖和。

3.感受物品取暖(評析:了解各種取暖物品的特性,說說自己的感受。)。

媽媽是怎么讓寶寶變暖和的?出示圍巾、帽子,手套、請寶寶帶帶。

感知其它取暖工具,摸摸熱水袋、暖手寶。

集體感受空調(diào)的熱風。

4.請寶寶用暖和的小手與旁邊的小朋友、老師握一握。(評析:感受暖和的心情,增進師幼情感,分享開心。)。

師:冬天雖然很冷,但是寶寶們不怕冷,因為我們可以讓自己變暖。與爸爸媽媽一起多鍛煉身體,天天上幼兒園。

今天的活動內(nèi)容非常貼近幼兒現(xiàn)時段的生活經(jīng)驗,活動內(nèi)容比較有意義?;顒訙蕚錇槟繕朔?wù),準備1是課前帶幼兒到戶外,使幼兒感受冷,服務(wù)目標1;準備2是課堂中的取暖材料提供充足,使幼兒多方面感知取暖方式。

課中以幼兒感受為主,不足的是教師語言過多,感覺我一直在講。課后,我也回憶了自己講過的話,覺得一個原因有受領(lǐng)域的影響。本節(jié)課是社會領(lǐng)域,認知為主。另一個原因,還是課前老師的語言還不夠仔細斟酌,面對托班孩子散發(fā)性的話語處理的不夠圓滑。這也讓我想到這一問題:面對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托班幼兒,老師如何更好的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根據(jù)自己本節(jié)課,在此可以做的更好點:在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中,可以適當加入小情境,烘托輕松的活動氛圍。再者,教師提問語可以生活化些,使幼兒直接表達他們的感受。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交換玩具玩篇十七

2、愿意與同伴一起分享玩具,感知與同伴一起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小洋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一、通過語言,引出主題。

1、教師:小朋友,你會噘嘴巴嗎?

2、讓小朋友自己做做噘嘴巴的動作,再讓大家相互看看噘嘴巴的樣子。

3、教師:你喜歡噘小嘴巴嗎?噘小嘴巴好看嗎?下面我們寶寶們講一個故事“小噘嘴巴”。

(2)玩具象、小蜜蜂和玩具熊喜歡嘟嘟的噘嘴巴嗎?

(3)后來,嘟嘟怎么樣了?

三、引導幼兒討論:

1、小朋友要大人抱好不好?不讓別人碰自己的玩具好不好?常常噘嘴巴好不好?

2、使幼兒知道:小朋友長大了,不能再讓大人抱了,噘嘴巴的孩子別人不喜歡。

四、音樂活動“小娃娃”。

1、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洋娃娃,大家一起唱歌,這位小朋友表演好后將洋娃娃送給另一個小朋友,大家再唱歌……讓幼兒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故事:

嘟嘟笑了。小朋友和玩具動物都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239643.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