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級千米的認識教案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課堂實錄篇一
賈祿山
教學目標
能力: 能正確運用千米表示長度。能估計多遠是1千米
創(chuàng)新: 測量、聯想,建立空間觀念
一、復習
1、提問: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2、口答:1米等于幾分米,1分米等于幾厘米,1厘米等于幾毫米,1米等 于幾厘米。
3、做一做: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的長度單位。
(1)、單人書桌的長度是60( )。
(2)、深圳國貿大廈的高度是160( )。
(3)、有一項田徑比賽是200( )跑。
(4)、2米=( )分米
(5)、60厘米=( )分米
二、新授
1、導入新課
量比較精密的零件常用毫米作單位;量課本的長、寬一般用厘米作單位; 量教室的長、寬可用米作單位;那么測量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用什么單位合適 呢?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
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2、聯系實際,初步認識“千米”。
(1)知道了1米的長度,你能想象出1000米有多長嗎?
(2)出示運動場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想象:運動場的跑道,一
(3)圈通常是400米,跑2圈半大約是1000米。即1千米=1000米。
(4)出示“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情境圖,推出“千米”概念。
a、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就是1千米。
c、要表示一個距離的長短,能一不能只看數字:還要看什么?
四、練習
1、根據實際情況正確選用單位。
珠海到廣州距離151()
數學課本寬17();
學校操場長250();
成人3小時行15()。
2、填空。
3千米=()米
7千米=()米
9000米=( )千米
8000米=()千米
四、總結(略)
五、作業(yè)
第72頁練習十八第1、2題。
板書設計:千米的認識
1千米=1000千米
級千米的認識教案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課堂實錄篇二
1.進一步理解長度單位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驗1千米的長度,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掌握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及換算方法。
路程的估算。
一、復習
1.1米=( )分米、 2厘米=()毫米
50厘米=( )分米、3分米=( )厘米
80分米=( )米、1米=(、 )厘米
2.1米-7分米=( )分米
25厘米+15厘米=( )分米
1分米-4厘米=( )厘米
23毫米+27毫米=( )厘米
二、探究新知
1.教學教材第27頁例5。
(1)這兩道題你能自己完成嗎?獨立完成教材上的填空。
(2)同桌相互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你能出一道題考考大家嗎?試一試。
(4)老師這也有幾道題想考考大家,看看誰能全部都做對。(板書)
4千米=( )米、 、7000米=( )千米
9000米=()千米、12千米=( )米
8千米=()米、10000米=( )千米
2.教材第27頁例5的做一做。
(1)引導學生弄懂題意,學生獨立完成。
(2)說一說通過填圖,你有什么體會?
3.教學教材第27頁例6。
分析過程:
(1)小明是利用步子的多少來估算的。100米要走200步,從家到學校走600步,相當于3個200步,所以大約就是300米。
(2)小東是利用公共汽車的距離來估算的。從家到學校要經過3站公共汽車站,每站大約是500米,所以3站大約是1500米。
(3)小紅是利用時間來估算的。走100米大約需要2分鐘,從家到學校大約要走10分鐘,相當于5個2分鐘,相當于5個100米,所以就是500米。
三、新授過程
1.教學例6。
(1)課件出示例6圖片,讓學生自由地讀一讀3個小朋友說的話。
(2)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匯報:你能出一道題考考大家嗎?看看誰能全部都做對!
2.完成第27頁“做一做”。
(1)弄懂題意,全班交流方法。
(2)集體訂正后,說說你有什么體會?
四、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六第9、10、13、14、15題。
第9題,認真讀題,獨立判斷,再集體訂正,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第13題,王老師每分鐘走100米,從家到學校要步行20分鐘,從家到學校就有20個100米即20xx米,也可以說成2千米。
第14題,根據要到的地方距離的遠近選擇合適的出行方式,再了解一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
第15題,12時-8時=4時,汽車需每小時行80千米,4時一共能行80×4=320千米,320千米>308千米,所以中午12時能到達。
五、課堂小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你想去哪兒?準備怎樣去?
現在的學生缺乏運用數學知識和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和解決日常生活中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理論與實際相脫節(jié)。所以在教授數學知識時,可以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些活動情境,肯定會使學生感受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成功和喜悅。我們應該把研究的目光轉移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數學課堂成為生活化的課堂,讓數學課堂充滿重合的活力,讓數學課堂與生活相融。
級千米的認識教案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課堂實錄篇三
1經過各種不一樣的途徑體驗1km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2認識長度單位千米(km)。
3明白1km=1000m,明白1公里=1千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多媒體課件,測量工具,調查在日常生活中見過的里程標志,并作記錄;課前測一段距離,觀察長度,并記錄是多少米。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訓練場景的錄像)
教師:這星期我們學校就要舉行第16屆運動會了,瞧,這些同學正在加緊訓練,我們來看看他們在訓練什么項目。
(多媒體顯示100m賽跑錄像)
學生1:1000米。
學生2:1千米。
多媒體課件顯示重慶340千米成都的公路圖,指導學生想象重慶到成都的公路有多長。
提問:計量重慶到成都的公路長為什么用千米作單位比較恰當?
學生:如果用米作長度單位來計量重慶到成都的公路長就是340000米,這個數字比較大,我們讀和寫都很不方便,所以計量比較長的距離通常用千米作單位。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想象1千米有多長,理解1000米=1千米
學生:10個這樣的跑道連起來是1000米。教師:對,1000米=1千米,1km=1000m。
(2)回憶自我課前測的一段距離是多少米。
小組內交流:幾個這樣的長度是1000米?學生匯報:
學生1:我們測量學校小操場長40米,25個小操場那么長是1000米。
學生2:學校的環(huán)形跑道長250米,4圈的長度是1000米。
學生3:我們測得跑道長50米,20個跑道的長是1000米。
(3)教師小結:1000米也就是1千米,1千米也叫1公里。
2活動感知,體驗想象1千米的長度
(1)活動1:組織全班學生到學校的操場上(或教室里),任選8位同學排成一橫排。
教師指出:8個小朋友站成一排,手拉起來大約有10米長。
80個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約有多少米長?
800個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約有多少米長?
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1000米有多長,使學生感受到1千米好長??!在此基礎上引出計量比較長的距離通常用千米作單位,1千米(公里)=1000米。
(2)活動2:學生親自體驗1千米有多長。教師先將學生分組,每組確定一組長做記錄,分工合作,提出活動要求,學生分組體驗1千米的長度。
估計走1千米用分;我跑米,跑了步,用了分,估計跑1千米用分。
方案2:50米的跑道,走路要用分,跑要用分,估計走1千米要分,跑1千米要分。
方案3:100米的跑道,跑用分,估計跑1千米要分。
方案4:200米的跑道,走5圈,跑1圈用分,跑5圈用分。
(3)學生匯報。先組內交流,再抽代表匯報。
學生1:我走40米,走了96步,用了52秒。
學生2:我走50米,走了106步,用了近1分,估計走1千米要20分左右。
學生3:我走100米,走了220步,用了近2分,估計走1千米大約用20分左右。
學生4:我跑100米用了48秒,估計跑了1千米大約用8分。
學生5:我繞操場跑了5圈,跑了9分5秒,好累呀!
學生6:我繞操場走了5圈,走了21分,1千米好長呀!
3教師小結
剛才同學們親自體驗了1千米的長度,感受到了1千米很長,所以我們計量比較長的距離通常用千米作單位,1千米=1000米。
三、反思總結
教師: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級千米的認識教案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課堂實錄篇四
1.使學生在已經認識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礎上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掌握測量1千米的方法。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測能力。
3.滲透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讓學生親自體會生活中測量1千米的方法。
2.小組交流,整理資料(課初,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課外測量的情況)
各小組匯報課外測量情況:
(1)測量一下路邊兩根路燈間的距離為多少米?多遠為1000米?
(2)測量一下學校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幾圈是1000米?
1.出示圖片“認識千米”。
師問:請同學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師小結:通過畫面我們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標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樣,同時板書“千米”。
3.設疑:計算比較長的路程,為什么通常用“千米”作單位?
你們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千米”。
1.各小組匯報課外實際測量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及時給予評價,并把有關數量板書。
2.教師說明:路邊兩根路燈桿間的距離是50米,二十一根路燈桿的距離長1000米;運動場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結合本校實際)跑兩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師問:你們知道1千米和1米之間的關系嗎?(板書;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師問:1米有多長?50米有多長?100米有多長?兩個里程碑間1千米的長度?(讓學生閉眼想象)
(2)師問: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約是1千米?(小組討論)
記憶進率。
問:還記得手指游戲嗎?現在請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間有什么秘密?
1.看下圖,從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遠,把路線畫出來。
學生匯報時,說一說想的過程。
2.把每小時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接起來。
(學生訂正時,適時加入交通法規(guī)教育。)
師問: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覺?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長時間大約是1千米?(組織學生到操場分小組進行探究活動“走一走”)
匯報:你們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覺?
1.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己感受“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的概念,走我們學校的環(huán)形跑道(200米一圈),和同學說說你走了幾圈。
級千米的認識教案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課堂實錄篇五
1、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進行簡單的化聚,千米的認識。
2、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發(fā)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多媒體課件
1、說說我們已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并用手勢表示長度。
2、填空:2米 =( )分米 60厘米 =( )分米
300厘米 =( )米
3、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①單人書桌的長度是60( )。
②深圳國貿大廈的高度是160( )。
③有一項田徑比賽是200( )跑。
4、[課件出示中國地圖]:
計量較遠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單位(板書:千米)所以北京到杭州的鐵路長為1651千米。
②讓我們再去欣賞北國冰城的景象吧![課件同時出現哈爾濱冰雕圖片]從北京到哈爾濱的鐵路長1388千米(這個單位由學生說)。
③你還想到美麗的春城去參觀世博會嗎?[課件出現世博會圖片]從北京到昆明的鐵路長3179千米(這個單位也由學生說)。
5、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具體認識“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揭示課題)。
你們最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
提出學習目標:
(1)、了解千米的實際長度;
(2)、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千米的應用。
1、聯系生活,建立“千米”觀念:
我們現在知道“千米 ”這個長度單位大嗎?(大!)
剛才我們從地圖上認識了“千米”,那現實生活中,1千米到有多長呢?
上課前老師帶領你們在操場上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個100米?(10個)
10個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們可以寫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齊讀一次 。根據這道公式,
a、出示畫面討論一下問題:
①用等號相連,說明他們的長度怎么樣?
②等號兩邊的數字和單位相同嗎?
③要表示一個距離的長短能不能只看數字?還要看什么?
④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思考:1千米到底有多長?
提出問題:誰能用身邊的例子說說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如果在100米長的路上來回走一次就是200米,那么來回走幾次就是1000米?(5次)
找一找,從學校出發(fā)到哪個地方大約是1千米的路呢?(從學校到……)你還知道哪段路程也是1千米左右?(學校操場200米一圈,跑5圈是1千米左右……)
現在你腦子里有1千米長度的概念了嗎?閉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長度。
b、出示幾組常規(guī)畫面,強化“千米”概念。
①成人每小時可行5千米。
②自行車1小時可行15千米。
④火車1小時可行駛80千米。
⑤飛機1小時可飛行700千米。
2、學會米與千米的換算:
(1)、例1教學:2千米 =( )米 2千米500米 =( )米
①想:你會推算上面兩題嗎?嘗試做一做,再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2千米500米 =2500米,因為2千米是20xx米,加上500米,就是2500米。
③練習:3千米 =( )米 8千米=( )米
6千米720米 =( )米
3千米25米 =( )米
做后,把方法說給同桌聽。
①你再來試著做一做,再與同桌交流思考方法。
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③練習:6000米 =( )千米
2400米 =( )千米( )米 全體同學自由說推算過程。
7005米 =( )千米( )米
現在,老師要帶你們到智慧宮去闖一闖,只有動腦筋,開了金銀鎖,你
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準備好了嗎?
(1) 銀鎖題:
1、練一練2,填數軸。
2、填合適的長度單位:
珠海到廣州距離151( ) 數學課本厚( )
學校操場長250( ) 成人3小時行15( )。
3、在 里填上“”、“”或“=”。
20xx米ο3千米 5千米20米ο5020米
4100米ο4千米 8千米ο8006米
(2)、金鎖題
1、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①汽車每小時行60米。 ( )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 )
③跑道長400千米。 ( )
④50千米和5000米同樣長。 ( )
2、把下面的速度與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t3
3、改錯題:
小明的日記
20xx年4月19日 星期六
今天早晨7點鐘,我叢2厘米的床上起來。用了10小時很快刷了牙、洗了臉,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長約20分米的油條。然后和爸爸媽媽走了200千米來到公共汽車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鐘。路上碰到體重50克的小胖子叮叮,叮叮問:“小明,上那里去?”我說:“去江心嶼放風箏?!?叮叮說:“石坦巷離江心嶼很近,才3米呀!
實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級千米的認識教案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課堂實錄篇六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提問:我們都學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具體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千米。
教師出示例3的情境圖。(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播放提前錄制好的視頻錄像,錄像中出現路牌標志)
提出下面的問題:類似圖中的情境你見過嗎?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解釋路標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師指出:在計量比較長的路程的時候,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2、出示老師收集到的學校附近的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當地某個標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義。
3、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教師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較大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就是千米。
板書:1千米(公里)=1000米
(2)實際感受1千米。
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并讓學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實際走一走,所需時間大約是1分十幾秒。(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也可以放到課前進行)。然后告訴學生10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分左右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并讓學生想象一下10個100米有多遠。
4、完成教科書第8頁上的“做一做”。
到校門口,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說一說(估)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動,感受1千米的距離。(注:如果條件不允許,此題可以作為課外作業(yè))
5、教師出示教科書第22頁的例5。
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教師放手讓學生先獨立填寫,然后讓學生在組內互相說說是怎樣想的。
通過學生回答,使學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個1000米,就是3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個1000米,就是5千米。
6、練一練。
60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 )米=7千米 9000米=( )千米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1、2題。
第1題,是關于物體運動速度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對常見物體運行速度有一定的認識??梢韵茸寣W生獨立完成,然后再進行反饋。
第2題,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
2、練習二第3題。
學生在教科書上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3、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 )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 )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 )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 )千米。(課后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級千米的認識教案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課堂實錄篇七
1.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和熟悉的事物,經歷認識千米,體會1千米長度的過程。
2.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會用千米作單位表示較長的距離。
3.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感受長度單位“千米”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會從圖里收集數據信息。
二、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和熟悉的事物,經歷認識千米,體會1千米長度的過程。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想一想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你們掌握的怎么樣呢?老師要考考你們。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長度單位。
1.雙人書桌的長度是120( )。
2.旗桿的高度是300( )。
3.有一項田徑比賽是200( )跑。
二、填空。
2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300厘米=( )米
同學們掌握的都不錯,接下來我們要學習一個更大的長度單位千米。板書:千米的認識。
講授新課
1、估算一下:你家到學校有多遠?
師提示: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1分鐘走的路程和從學校到家用的時間進行估算。
學生展示:
充分交流學生估算的方法和結果。教師選擇典型數據
65×20=1300(米)
67×15=1005(米)
≈1000(米)
介紹1000米可以寫成1千米,千米用字母km表示。并板書:
1000米=1千米或者1000m=1km
2、說一說,算一算。
你家到學校不到1千米,還是超過了1千米?
學生交流:我家到學校860米不到1千米等等。
教師介紹:標準操場1圈是400米。算一算幾圈是1千米?
師生共同計算出結果2圈半是1千米。
3、師:千米(也叫公里)是一個比米大的長度單位,表示比較遠的路程時,用千米作單位。
馬拉松賽跑全長約是42千米。萬里長城全長約是6300千米。
長城只有6300千米,為什么叫做萬里長城呢?
教師介紹“里”是我國以前用過的長度單位。1千米=2里
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師總結: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作單位。
重難點精講
100米的跑道
想一想:沿著跑道跑幾次是1千米?
10個100米是多少米?(1000米)
1千米=1000米
所以跑10次是1千米。
歸納小結
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或要求測量的比較精確時,用毫米作單位;表示比較遠的路程用千米作單位。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五)隨堂檢測
1、填空
2千米=()米
2千米500米=()米
2、口答:
8千米=()米
6千米=( )米
4千米=()米
5千米=()米
3千米=()米
3、選擇
(1)冰箱的高度是140()。
a厘米 b米 c千米
200( )。
a厘米b米c千米
4.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出行方式用線連接起來。
800千米 60千米 4千米 15千米
板書設計
認識千米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七、作業(yè)布置
1、完成同步練習上的習題。
2、預習課本40、41頁。
八、教學反思
資源文件列表:
級千米的認識教案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課堂實錄篇八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理解它的意義,掌握平方千米與公頃、平方米之間的換算關系。
2、能用平方千米計量較大面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平方千米,了解它的作用。
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應用數學的能力。
3、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1、通過合作討論和小組交流認識并運用平方千米。
2、通過具體情景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感受到平方千米在生活中的運用。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平方千米,了解它的作用。
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應用數學的能力。
3、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平方千米、公項與平方米之間的換算關系,并能準確地運算。
教學方法:
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觀察想象、驗證歸納等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以前我們學習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這些面積單位。下面請同學們完成這些填空題。
1、(1)4公頃=()平方米(2)73000平方米=()公頃
2、填一填
(1)邊長為()的正方形面積為1平方厘米。
(2)邊長為()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3)邊長為()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4)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平方米,相當于()
出示課件1.指名答
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課前先收集資料的方式對土地面積有所了解,課上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而真實,真實而有意義的情景。讓學生聯系圖片初步感知平方千米是一個很大的面積單位,也為學習新知設置一個知識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認識平方千米(板書)
二丶新授: 1.看到平方千米,你想到了哪個長度單位?(齊說)誰能說邊長多大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呢?(指名答并說理由,評價)
出示課件2,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生讀)
2.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進率。
我們都知道1千米=1000米,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小組討論,并說明理由,看看哪個小組表現最棒。) 指名答:你們同意嗎?表揚說得好的同學 板書2 1000×1000=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齊讀2遍出示課件3,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1000000平方米。
3.算平方米與公頃的進率,剛才我們推算出來平方千米與平方米的進率,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1公頃=10000平方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公頃與平方千米的關系吧! 出示課件4.引導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及時評價。
板書3 1平方千米=100公頃。
小結:
三、鞏固練習
學了這么多,我們來運用一下,先思考,再舉手答,看哪些人答得又對又快。
四、看課件
1、請同學們看一組圖片,想想表示什么面積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2、小結:平方千米是比較大的面積單位,通常用來表示縣、省、城市的面積。
五、拓展練習
六、全課小結
談談收獲!這節(jié)課同學們表現很好,希望大家再接再厲。
七、板書設計
認識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級千米的認識教案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課堂實錄篇九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千米慨念的建立。
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一、復習導入
1.前幾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進行了測量。
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我們已經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厘米)
(2)測量硬幣的厚度。(毫米)
(3)測量課桌的高。(分米)
(4)測量教室的長。(米)
師:用米測量太麻煩了。常熟到蘇州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提出學習目標:
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千米的應用。
二、認識1千米的實際長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1.師:老師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長,用這把米尺連續(xù)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作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沿操場(一圈200米)走()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圓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方培街你們一定很熟悉吧,請看屏幕:從萬豐商廈到丹鳳銀樓、方塔商場、新華書店、華聯、商業(yè)大樓再過十字路口到娛樂中心,約1千米。
小結:1千米=1000米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qū)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qū)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l(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板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三、千米的應用
現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
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全課小結:
生: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師:還可以這樣證實:(結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五、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汽車每小時行40米。
電線桿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長3分米。
一支鉛筆長2千米。
2.72頁3、4。
3.綜合練習。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長度單位。
17個官兵方陣和25個車輛方陣共長2______。(千米)
1萬多名官兵過檢閱區(qū)時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你知道閱兵式上的官兵為什么走得這么整齊嗎?在閱兵村,他們平均每天要走3億___(千米)整個訓練過程,他們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師: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訓練換來了祖國的榮譽。|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計一條路線,要求:1。從學校出發(fā)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10千米;2。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計得最好。(圖略)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40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