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優(yōu)質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4 09:43:06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優(yōu)質16篇)
時間:2023-12-14 09:43:06     小編:FS文字使者

教案有助于教師提前思考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何編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是每個教師都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推薦大家閱讀以下這些教案實例,相信會給大家編寫教案提供一些靈感。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一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激發(fā)學生奉獻愛心,關心個幫助殘疾人。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詩歌。

生字卡、小黑板,錄音帶、投影。

4.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送蟈蟈

領 看到 清波

讓它替我唱歌 盲婆婆

帶 想起 歡樂

課內:抄寫字詞、組詞、擴詞。

課外:讀背詩歌。

三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人們都很關心殘疾人,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小朋友關心一位失明老人是事。

二.提出課題,解題。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會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喜滋滋 鄰居 送給 田野 歡樂 童年 清波 替

(3).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字詞,指名讀。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

(3).指名分段讀課文。

3.分小節(jié),理清脈絡。

(1).這首詩共16行,分成幾個小節(jié)?每個小節(jié)有幾行?

(2).看看下面四個小節(jié)的意思,對照課文,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 )給盲婆婆送蟈蟈。

( )向盲婆婆說明送蟈蟈的目的。

( )相信會使盲婆婆滿意。

(3).指名學生填寫。

(4).小結。

(5).分4組讀課文,每組讀一節(jié)。

5.齊讀課文

一.精讀訓練

1.看圖。

(1).圖上畫了什么人?

(3).盲婆婆神情怎樣?她的手勢、動作說明了什么?

(4).小結圖意。

2.分小節(jié)學習。

第一節(jié)

(1).指名讀。

(3).小結。

(4).齊讀第一節(jié)。

第二節(jié)

(1).指名讀。

(4).小結,齊讀。

第三節(jié)

(1).指名讀。

(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圖上的盲婆婆拿著什么?她神情怎么樣?她為什么這么開心?

b.在盲婆婆的周圍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指名自由說說圖意。

(5).指名二人分讀本節(jié)兩個字詞對稱的句子,聯系圖意,體會一下。

(6).小結。齊讀。

第四節(jié)

(1). 指名讀。

過渡:蟈蟈到底能不能給盲婆婆帶來歡樂呢?請看第二句。

(3).第二句說了什么?紅領巾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4).指名有感情地讀第四節(jié)。

(5).小結。

三.總結

這首兒童詩說的是紅領巾送蟈蟈給盲婆婆,讓盲婆婆得到歡樂,表現了少年兒童對殘疾人的愛心。

你們讀了,有什么體會?你們也關心殘疾人么,可以說說。

一.朗讀指導

1.教師范讀。

2.學生練讀。

3.指名讀,師生評議。

二.背誦

1.放錄音欣賞。

2.指著板書引背。

3.各人輕聲背誦。

4.分組交換背。

5.全班齊背。

三.寫字指導

四.作業(yè)練習

1.抄寫生字詞。

2.比一比,再組詞。

忘( ) 你( ) 鄰( ) 古( )

盲( ) 您( ) 您( ) 郊( )

3.擴詞訓練。

野( )( )( ) 喜( )( )( )

居( )( )( ) 忘( )( )( )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二

1、認識生字。

2、初讀課文。

1、學會本課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理解詞語。

投影片、生字卡片。

一、導入新課。

二、提出課題,解題。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2)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喜滋滋鄰居送給田野。

歡樂童年往日替。

2、檢查自學效果。

3、齊讀生字詞。

4、各自試讀課文。

5、指名讀課文。

6、分小節(jié),理清脈落。

練習。

看下面四個小節(jié)的意思,對照課文,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會使盲婆婆滿意。

7、齊讀課文。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三

理解課文。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課文。

2、激發(fā)學生奉獻愛心、關心和幫助殘疾人。

理解重點詞、句。

投影片。

一、精讀訓練。

1、看圖。

出示投影片。

(1)圖上畫了那兩個人?

(2)戴紅領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樣?

2、分小節(jié)學習。

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

(3)小結。

第二小節(jié)。

(!)指名讀(板書:讓它替我唱歌)。

(2)這一小節(jié)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蟈蟈真的'會唱歌嗎?

(3)小結。

第三小節(jié)。

(1)指名讀,(板書:領看到清波想起歡樂)。

(2)這一小節(jié)有幾句話?這句當中的歌聲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圖上盲婆婆手里拿著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樣?

第四小節(jié)。

(1)這一小結有幾句話?為什么讓蟈蟈來替他做事呢?

(2)紅領巾說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3)指名朗讀,小結。

二、總結。

這首兒童詩說的是紅領巾送蟈蟈給盲婆婆,讓盲婆婆得到歡樂,表現了少先隊員對殘疾人的愛心。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學生奉獻愛心、主動關心他人、尊老助殘的美好意愿。

學會本課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關心、幫助他人。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板書:目)目就是眼睛。是啊,我們小朋友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眼睛讓我們看到紅的花,綠的樹,眼睛讓我們看到清澈的小溪,湛藍的天空,茂密的山林,空曠的原野。(配圖)。

2、可是,有這樣一位婆婆,她眼睛看不見了,出示:盲婆婆,多可憐哪!讀詞語盲婆婆。

3、不過有人給她送東西來了!出示:送給、的。什么呀?出示:蟈蟈。(出示蟈蟈圖)蟈蟈是一種身體綠色,能發(fā)出清脆聲音的昆蟲。

真了不起,兩個輕聲一下子都讀準了,我還想再聽一遍。

二、初讀課文。

1、過渡:這蟈蟈是誰送的?為什么要送呢?我們聽聽課文是怎么說的??磩赢嬄犈錁防首x課文。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圈出生字,畫出生字詞。

3、檢查生字詞(課件出示)。

綠色鄰居替樂呵呵您清波田野。

童年難忘領喜滋滋流淌往日唱歌。

指名當小老師領讀,齊讀。

二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5、檢查長句子。

歌聲會領您/走進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歌聲會把您/帶回童年,想起往日/難忘的歡樂。

指名讀,范讀,比較。再指名讀,齊讀。

找別的長句子,畫一畫,讀一讀。

6、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注意長句子的停頓。

7、指名分小節(jié)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婆綠。

1、出示生字,認讀。

2、提問:你什么好辦法記住它?你覺得綠字哪兒最容易寫錯?

3、師范寫,生書空。

4、完成《習字冊》。

5、評價學生的字。

第二課時。

一、讀題導入。

2、真了不起,兩個輕聲一下子都讀準了,我還想再聽一遍。

二、精讀課文。

(一)第一小節(jié)。

1、我們已經好幾遍課文了,(指課題)現在你知道這只蟈蟈是誰送的嗎?

看圖:鄰居家的小男孩送蟈蟈時臉上什么樣的表情?書上用了什么詞?讀好喜滋滋樂呵呵。

評:從你的笑臉,我能看出你是喜滋滋的。我聽出樂呵呵的心情了。你讀得真是喜滋滋的。

4、讓我們一起喜滋滋地讀好第一小節(jié)。

(二)第二小節(jié)。

1、(指課題)鄰居家的小男孩為什么要送給盲婆婆蟈蟈呢?自讀第二小節(jié),用課文中的一句話回答。

2、婆婆,我上學時,沒人陪您?,F在好了,這只蟈蟈可以替我給您唱歌,這樣您就不會冷清了。指名讀:在我上學的時候,就讓它替我給您唱歌。

3、在我上學的時候,就讓它替我給您唱歌。那不上學的時候,文中的小朋友會怎樣去陪伴盲婆婆呢?(他會自己唱歌給盲婆婆聽。他會講故事,為盲婆婆解悶。把盲婆婆帶到田野里去散步。他會為盲婆婆捶背,把學校里有趣的事情講給婆婆聽。他會為盲婆婆干活,燒飯給她吃。)。

3、總結:多么善良的`孩子呀!平時為婆婆唱歌、解悶;自己去上學了,仍然放心不下婆婆。特意捉了一只蟈蟈送給盲婆婆。

4、明明想到婆婆可以和蟈蟈做伴,可高興了。誰來試著讀讀(評價引導:a你是笑著說的b您字讀得真好,讀出了對奶奶的尊敬和喜愛c想到蟈蟈可以和婆婆做伴,你很開心)。

5、老師來當婆婆,誰來告訴我這個好消息。先自己練練,(情景模擬a謝謝你,孩子,你想得真周到。b是呀,你可真是我的開心果,你不在我可真不習慣,現在好了,蟈蟈和我做伴了。c孩子,自己留著吧,你也一定很喜歡這只蟈蟈的。)。

6謝謝孩子們,老師剛才閉著眼睛的時候,眼前除了黑暗還是黑暗。心里很害怕??墒锹牭侥銈兲煺?,爛漫的聲音我就覺得特別輕松,快樂。

瞧,婆婆聽了你們的話也很開心,她正瞇著眼笑呢!來,帶著這分高興的心情一起告訴婆婆這個好消息。

(三)第三小節(jié)。

1、(出示插圖二:盲婆婆手捧蟈蟈,大背景是廣闊的田野)小朋友,你看,盲婆婆雙手捧著蟈蟈,臉上露出微笑,聚精會神地聽著,聽著(播放蟈蟈叫聲)她仿佛會聽到什么,看到什么呢?蟈蟈的歌聲多么美妙動聽,快捧起書,輕聲讀第三小節(jié)。思考:婆婆聽了蟈蟈的歌聲仿佛來到了什么地方,回到了什么時候?出示第三小節(jié)。

2、婆婆走進田野,佛看到了什么美好的事物呢?她又會想起童年哪些快樂的往事呢?請小朋友們再讀第三小節(jié),然后想一想。

3、交流:美麗的田野充滿生機,婆婆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預設:小朋友,你們真會發(fā)現美,你發(fā)現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溪?(歡快的流淌,溪水可真清啊,清的一眼看到底?。讀詞:流淌的清波(評價:老師看到小魚在游動了。真清啊!)。

你們想看一下美麗的田野嗎?(出示:野外圖。青的草,紅的花,藍的天,白的云,飛舞的蝴蝶,歡唱的小鳥,這就是婆婆兒時的樂園。)。

4、小朋友們,看,小時候的婆婆多可愛,她常帶著草帽,赤著小腳丫,在田野里盡情玩耍。她會玩些什么呢?說話:婆婆會在田里!

6、你能讀出蟈蟈給婆婆帶來的快樂嗎?(引導:你來到田野很興奮,但聲音大了,會把婆婆吵醒的。這句話是想象,讀的輕柔,緩慢。給你個小建議,閉上眼睛,想象畫面讀一讀。田野是寬廣的,有蟈蟈的歌聲婆婆不再孤單,她特別快樂)。

7、蟈蟈的歌聲給婆婆帶來了無窮的快樂。婆婆開心嗎?小朋友開心嗎?你們開心嗎?葛老師也特別開心,真是打心眼里喜歡這只蟈蟈。來喜滋滋地讀好這段話,讀出婆婆內心的歡樂。

(四)第四小節(jié)。

1、送完蟈蟈,小朋友該走了,他會怎么和婆婆告別呢?

2、恩,小朋友一邊揮手和婆婆說再見一邊還高聲說。

指名讀:婆婆,婆婆,這是一只會唱歌的蟈蟈,您聽,它唱得多好,咯咯,咯咯,咯咯。

3、讓我們都來做一只可愛的蟈蟈,帶給盲婆婆更多的快樂,好不好?讓我們一起來唱歌吧。讀好:咯咯,咯咯,咯咯(提示:我們的歌聲不美,婆婆聽了不會喜歡的。我們先來訓練一下吧。老師來當指揮,小朋友們看清楚老師的手,手在下面,你們就輕輕唱,這樣就高聲唱。我們要唱得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我們來試試,準備一下,準備好了嗎?)。

齊唱,指名唱。

現在老師不指揮了,你們愛怎么唱,就怎么唱。能行嗎?

(評價引導:a你們的歌聲高低起伏,有滋有味。b歌聲不斷,快樂不斷c你們的歌聲清脆悅耳d你們真是一群會唱歌的蟈蟈)。

4、我們現在來讀讀第四小節(jié),特別讀好蟈蟈的歌聲。

三、總結全文。

1、蟈蟈的歌聲使婆婆仿佛置身于美麗的大自然中,享受著陽光雨露,感受著鳥語花香。她聽著想著,心里充滿了歡樂。讓我們一起感謝大自然的歌唱家蟈蟈。感謝它給婆婆帶來的歡樂。配樂全文。

2、小朋友們讀得真好。課文學完了,你們喜歡這只蟈蟈嗎?你喜歡這個小朋友嗎?

3、你覺得這個小朋友給盲婆婆送去了什么?

4、是啊,學了這首詩歌,我們感受到了這個小朋友對婆婆無微不至的關愛,他給婆婆送了只會唱歌的蟈蟈,他把蟈蟈的歌聲送給了婆婆,把歡樂送給了婆婆,更把自己真誠的愛心送給了婆婆。給婆婆送去了光明。婆婆開心了,他自己更開心。小朋友們請把你們的愛心撒向每一個人。因為你給別人帶來歡樂的同時,也會享受到更大的快樂。

四、學習生字:鄰居替您領童難。

1、出示生字,認讀。

2、提問:你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3、師范寫,生書空。

4、完成《習字冊》。

5、評價學生的字。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五

指導朗讀,背誦,寫字。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指導背誦。

錄音機。

一、朗讀指導。

1、把握朗讀感情的基調。

2、教師范讀。

3、學生練讀。

4、指名讀。

二、背誦。

1、放錄音欣賞。

2、指著板書引導背誦。

3、各人輕聲試背。

4、指名背誦,評議指導。

5、同座二人交替換背,聽給一次。

6、全班齊背。

三、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生字。

2、其它要描紅的生字。

四、作業(yè)練習。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六

課文是一首兒童詩,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故事,贊揚了少年兒童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全詩緊扣送字,抓住人物的特征,寫送的用意和蟈蟈的歡叫,洋溢著童心和意趣,充分展現了兒童美好的心靈世界。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個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詩歌內容,教育學生要奉獻愛心,主動關心、幫助殘疾人。

1、詞句的訓練,指導朗讀和背誦。

2、第三小節(jié)的理解。

課文錄音、投影片、詞卡。

3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釋題:蟈蟈是一種身體綠色,能發(fā)出清脆聲音的昆蟲,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婦女。

二、初讀課文。

1、朗讀課文,找出生字。

2、教學生字。

生字讀音部首筆畫組詞筆順。

3、理解詞語。

喜滋滋:歡喜的樣子。

鄰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田野:有農田的野外地區(qū)。

歡樂:歡喜和快樂。

童年:兒童時代。

清波:碧清的水。

4、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

野:里的最后一筆改為提。

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

替:左上的第四筆是點,第八筆是捺,日稍扁些。

難:又的最后一筆改為點。

四、當堂鞏固。

完成《習字冊》上的`描紅練習。

一、復習回顧。

書空下列字的筆順,并組詞。

盲喜鄰替野童難忘。

二、分析理解。

(一)。

1、齊讀。

2、我提回蟈蟈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二)。

1、指名讀。

2、這是一只怎樣的蟈蟈?(美麗,會唱歌)。

蟈蟈真的會唱歌嗎?我為什么會這樣說?(因為蟈蟈的叫聲很動聽)。

從第二句你知道平時我是怎樣為盲婆婆解悶的嗎?哪一個字能體現我對盲婆婆的尊敬?(您)。

(三)。

1、指定小組齊讀。

2、歌聲指誰的?歌聲會領你走進田野是什么意思?(蟈蟈長在田野里,它的叫聲會讓你聯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嗎?(不會,但她可以想像,從而看出她心里很高興。)。

3、出示投影片。

(1)圖上描寫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隨著蟈蟈的叫聲,仿佛來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歡樂的童年。)。

(2)從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蟈蟈為盲婆婆帶來了不少歡樂)。

(3)盲婆婆還會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

1、比較2、4小節(jié),(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節(jié)中表示的意思更深。)。

2、夸蟈蟈唱得好聽有什么用意?(蟈蟈會為婆婆帶來更多的歡樂。)。

3、鞏固認識省略句。

三、總結全文。

這首詩通過描寫我送蟈蟈給盲婆婆,為盲婆婆送去了許多歡樂的故事,表現了少先隊員對殘疾人的關心,幫助,這種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四:當堂鞏固。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指名讀,引導背。

3、自由練背。

4、同桌互背,教師抽背。

三、當堂鞏固。

1、指名背誦課文。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地提回了一只()的蟈蟈,()滋滋地送給了(0家的()婆婆。

(2)、歌聲會領您走進(),()小溪流淌的()。歌聲會把您帶回(),相起往日()的()。

(3)、婆婆,婆婆,這是一只會()的蟈蟈,在我()的時候,就讓它(0我給您()。

四、作業(yè)。

1、組詞。

你()鄰()里()居()。

您()領()野()尾()。

2、把詞語組成句子寫下來。

婆婆一只我綠色送給蟈蟈的。

想起讓歡樂婆婆了歌聲童年的。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七

個人復備欄。

1、學會本課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理解詞語。課前準備:投影片、生字卡片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提出課題,解題。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2)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喜滋滋鄰居送給田野。

歡樂童年往日替。

2、檢查自學效果。

3、齊讀生字詞。

4、各自試讀課文。

5、指名讀課文。

6、分小節(jié),理清脈落。

看下面四個小節(jié)的意思,對照課文,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會使盲婆婆滿意。

7、齊讀課文。

板書設計:練習設計: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二年級語文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本課初備。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課文。

2、激發(fā)學生奉獻愛心、關心和幫助殘疾人。

重點難點:理解重點詞、句。課前準備:投影片教學過程:

一、精讀訓練。

1、看圖。

出示投影片。

(1)圖上畫了那兩個人?

(2)戴紅領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樣?

2、分小節(jié)學習。

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

(3)小結。

第二小節(jié)。

(?。┲该x(板書:讓它替我唱歌)。

(2)這一小節(jié)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蟈蟈真的會唱歌嗎?

(3)小結。

第三小節(jié)。

(1)指名讀,(板書:領看到清波想起歡樂)。

(2)這一小節(jié)有幾句話?這句當中的歌聲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圖上盲婆婆手里拿著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樣?

第四小節(jié)。

(1)這一小結有幾句話?為什么讓蟈蟈來替他做事呢?

(2)紅領巾說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3)指名朗讀,小結。

二、總結。

這首兒童詩說的是紅領巾送蟈蟈給盲婆婆,讓盲婆婆得到歡樂,表現了少先隊員對殘疾人的愛心。

板書設計:練習設計: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二年級語文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本課初備。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指導背誦。課前準備:錄音機。教學過程:

一、朗讀指導。

1、把握朗讀感情的基調。

2、教師范讀。

3、學生練讀。

4、指名讀。

二、背誦。

1、放錄音欣賞。

2、指著板書引導背誦。

3、各人輕聲試背。

4、指名背誦,評議指導。

5、同座二人交替換背,聽給一次。

6、全班齊背。

三、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生字。

2、其它要描紅的生字。

四、作業(yè)練習。

教后記。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八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激發(fā)學生奉獻愛心,關心個幫助殘疾人。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詩歌。

生字卡、小黑板,錄音帶、投影。

送蟈蟈。

領看到清波。

讓它替我唱歌盲婆婆。

帶想起歡樂。

課內:抄寫字詞、組詞、擴詞。

課外:讀背詩歌。

三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人們都很關心殘疾人,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小朋友關心一位失明老人是事。

二.提出課題,解題。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會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喜滋滋鄰居送給田野歡樂童年清波替。

(3).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字詞,指名讀。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

(3).指名分段讀課文。

3.分小節(jié),理清脈絡。

(1).這首詩共16行,分成幾個小節(jié)?每個小節(jié)有幾行?

(2).看看下面四個小節(jié)的意思,對照課文,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會使盲婆婆滿意。

(3).指名學生填寫。

(4).小結。

(5).分4組讀課文,每組讀一節(jié)。

5.齊讀課文。

一.精讀訓練。

1.看圖。

(1).圖上畫了什么人?

(3).盲婆婆神情怎樣?她的手勢、動作說明了什么?

(4).小結圖意。

2.分小節(jié)學習。

第一節(jié)。

(1).指名讀。

(3).小結。

(4).齊讀第一節(jié)。

第二節(jié)。

(1).指名讀。

(4).小結,齊讀。

第三節(jié)。

(1).指名讀。

(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圖上的盲婆婆拿著什么?她神情怎么樣?她為什么這么開心?

b.在盲婆婆的周圍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指名自由說說圖意。

(5).指名二人分讀本節(jié)兩個字詞對稱的句子,聯系圖意,體會一下。

(6).小結。齊讀。

第四節(jié)。

(1).指名讀。

過渡:蟈蟈到底能不能給盲婆婆帶來歡樂呢?請看第二句。

(3).第二句說了什么?紅領巾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4).指名有感情地讀第四節(jié)。

(5).小結。

三.總結。

這首兒童詩說的是紅領巾送蟈蟈給盲婆婆,讓盲婆婆得到歡樂,表現了少年兒童對殘疾人的愛心。

你們讀了,有什么體會?你們也關心殘疾人么,可以說說。

一.朗讀指導。

1.教師范讀。

2.學生練讀。

3.指名讀,師生評議。

二.背誦。

1.放錄音欣賞。

2.指著板書引背。

3.各人輕聲背誦。

4.分組交換背。

5.全班齊背。

三.寫字指導。

四.作業(yè)練習。

1.抄寫生字詞。

2.比一比,再組詞。

忘()你()鄰()古()。

盲()您()您()郊()。

3.擴詞訓練。

野()()()喜()()()。

居()()()忘()()()。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九

教學內容:

1、認識生字。

2、初讀課文。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詞語。

教學準備:

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提出課題,解題。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2)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喜滋滋鄰居送給田野。

歡樂童年往日替。

2、檢查自學效果。

3、齊讀生字詞。

4、各自試讀課文。

5、指名讀課文。

6、分小節(jié),理清脈落。

練習。

看下面四個小節(jié)的意思,對照課文,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會使盲婆婆滿意。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十

生:這是一只會唱歌的蟈蟈。

師:是啊,它唱得真好。

生:這是一只綠色的蟈蟈。

生:這是一只美麗的蟈蟈,這是一只可愛的蟈蟈。

生:我從“樂呵呵”“喜滋滋”可以看出來。

師:就請你“樂呵呵”地讀這句話。

師:小朋友,如果你有一只這樣可愛的蟈蟈,你舍得送給別人嗎?

(生自由回答)。

生:他很善良,很有愛心。……?……。

師:多好的小男孩,我們把第一小節(jié)再認真讀讀,讀出小男孩那樣樂呵呵、喜滋滋的感情來。

(指導朗讀)。

生:小男孩喜滋滋地給婆婆送蟈蟈時,會對婆婆說些什么呢?

(交流略,指導朗讀略)。

評議:《語文課程標準》中,小學第一學段的語文閱讀要求中明確指出這樣幾點:1、要讓孩子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2、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3、誦讀詩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是一首活潑明快的兒童詩,語言簡練優(yōu)美,讀來朗朗上口,對于剛從一年級升入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內容并不難理解,但要讀好這首詩,讀出感情,并讀出詩歌的韻味,卻也并不容易。以第一小節(jié)的教學為例,說說我的看法。第一小節(jié)共兩句話,“樂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綠色的蟈蟈,喜滋滋地送給了鄰居家的盲婆婆。”王老師從“這是一只怎樣的蟈蟈”這一個問題入手,引領學生讀這小節(jié),再通過多媒體出示蟈蟈的圖片和聲音,讓蟈蟈在學生留下“綠色、愛唱歌、美麗、可愛”的美好印象,讓孩子對這篇文章,對第一小節(jié)產生閱讀的期待和興趣,接著抓住“樂呵呵”、“喜滋滋”兩個詞語讓學生體會小男孩的高興心情,并由此引導學生讀書,讀出“樂呵呵”的感情,在這里,她還注意到指導學生讀詩時要讀出停頓、讀出節(jié)奏,才能讀出詩的韻味。通過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等不同的方式指導學生讀好書。在這堂課上,讀書是讀得很充分的,包括后面幾個小節(jié)的處理也是這樣,保證了讀書的時間。另外“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男孩?”和“小男孩會對盲婆婆說些什么”這兩個問題的討論也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并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如果我來上這篇課文,講第一小節(jié),我有這樣幾個不同的想法:1、我將以“小男孩是怎樣把蟈蟈送給盲婆婆的?”這個問題作為引導學生深入讀第一小節(jié)的話題,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讀書,體會“樂呵呵”、“喜滋滋”的意思,把環(huán)節(jié)整合,可以顯得清晰一些。2、這是一個怎樣的小男孩放在這里問,學生雖然可以說一些,但感受不會很深,應該放到第二小節(jié)學完之后再讓學生交流,可能更適合。3、“樂呵呵”、“喜滋滋”是典型的“abb”型詞語,可以提醒學生注意積累運用,并進行遷移練習,扎實基礎知識的訓練和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十一

課文是一首兒童詩,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故事,贊揚了少年兒童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全詩緊扣“送”字,抓住人物的特征,寫“送”的用意和蟈蟈的歡叫,洋溢著童心和意趣,充分展現了兒童美好的心靈世界。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十二

1、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朗讀、想象、感悟、表演來體會關心老人,關愛殘疾人后得到的快樂。

3、學會本課的生字。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想象、感悟、表演來體會關心老人,關愛殘疾人后得到的快樂。

教學難點:體會詩歌內容,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2、師:再讀課題,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這里的“盲”是什么意思?(指名答)。

3、說說你眼睛看不見的感覺??墒?,有一位老婆婆,她眼睛長期看不到光明。她會遇到什么困難呢?出示練習:鄰居家的盲婆婆,孤零零地住在小屋里,看不到--_______________,看不到_______________,也看不到_______________,她感到_______________。(指名試說)。

4、她覺得自己一個人非常孤獨。孤單。她一個人住在……她看不到紅紅的太陽,她看不到花草樹木,她感到難過??墒墙裉?,盲婆婆怎么樣?(出示圖片)(很開心)你又從哪里看出來的?注意觀察人物的表情、神態(tài)。

5、今天,盲婆婆的確是非常開心,你知道盲婆婆為什么這么高興嗎?請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再告訴老師。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讀,指名答。

2、難怪她今天這么開心。(貼圖片)小朋友是怎么樣送蟈蟈給盲婆婆的?再讀第一自然段。

3、出示句子:捉了一只蟈蟈送給盲婆婆。和書上的句子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6、師:今天是高興地送蟈蟈的,你的臉上要笑容可掬。我怎么看不到同學們的笑容呢?是舍不得吧?再來一遍。生齊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3、師:平時,小朋友不上學時,他都會為盲婆婆做些什么?在上學的時候,他也時刻掂記盲婆婆。我們一起來讀一下。生齊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蟈蟈唱著歌,盲婆婆聽著聽著,她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教師配樂讀。指名說。

2、師:如果你就是蟈蟈,你最想把盲婆婆帶到哪里去?

3、蟈蟈的歌聲會令盲婆婆也想起了許多美好的事情。她小時候都會有哪些歡樂呢?

冬天會干什么?夏天呢?多么歡樂的童年??!誰來讀?

4、老師這里有個題目,你會說得更好嗎?(出示:歌聲會_________,__________。)。

5、師:聽著蟈蟈的歌聲,這時候她感到(貼出小卡片開心)心中不再寂寞,孤獨。因為蟈蟈的歌帶她進了五彩繽紛的世界。讓我們讀一讀。生齊讀。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我們多么希望盲婆婆享受歡樂的生活??墒撬难劬κ强床坏焦饷鞯模屛覀円瞾碜鲆恢幌X蟈,給她帶去歡樂。讀最后一段。

2、師:這里有六個點,老師不明白,誰知道?為什么這里要用省略號呢?

3、師:那這個咯呼就表示它還在叫。這是蟈蟈的聲音,它還像什么聲音?像誰在笑?(蟈蟈、盲婆婆、小朋友)他們?yōu)槭裁丛谛Α?/p>

4、齊讀這一小節(jié)。

三、總結、拓展。

1、齊讀課文。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3、說說你平時生活中的有關關心殘疾人的見聞。

四、學習書寫生字。

五、布置作業(yè)。

今天的作業(yè)就是讓我們用實際行動,為身邊的人獻出愛心。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十三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一個新偏旁,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激發(fā)學生奉 獻愛心,關心和幫助盲人。

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關心、幫助他人。

投影片、詞卡、小黑板。

兩課時

小朋友,在今天的社會,人們都非常關心殘疾人,幫助他們解決難處。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小朋友關心一位失明老人的事。

1、學生字“ 盲 ”,學生書空。

2、齊讀課題。

3、解釋“盲婆婆”,“蟈蟈”的意思。

1、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讀一讀。

2、出示小黑板:讀生字詞。(指明讀、齊讀、開火車讀)

3、自讀課文,分小節(jié)。

4、指名讀、分組比賽讀、齊讀。

5、看下面四小節(jié)意思,對照課文,在括號里填上序號。(出示小黑板)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 )相信會使盲婆婆滿意。

( )給盲婆婆送蟈蟈 。

( )向盲婆婆說明送蟈蟈的目的。

6、指名到黑板上填寫。

7、小結。

1、分析字形。

“野 ” 里字旁。

“替”上下結構。教師范寫。

“喜 ”教師邊示范邊講述。

2、同樣方法學習其它的.字。

1、指導看圖。

出示投影片:

(1)圖上畫了哪些人?

(2)系紅領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樣?他拿什么?

(3)小結圖意。

2、分小節(jié)學習。

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板書:送蟈蟈)

(2)這一節(jié)說了什么?他為什么這樣高興?他為什么要關心盲婆婆?

(3)小結。

(4)齊讀第一小節(jié)。

第二小節(jié):

(1)指名讀。(板書:讓它、替我、唱歌)

(2)這一節(jié)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學生答)

(3)第二句說了什么?對盲婆婆稱“您”而不是“你”表達了什么意思?

“紅領巾”愛“蟈蟈”,但他更愛誰?

(4)小結。

(5)齊讀第二小節(jié)。

第三小節(jié):

(1)指名讀。(板書:領、看到、想起、歡樂)

(2)這一節(jié)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這句中的“歌聲”指什么?

(3)第二句說了什么?句中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時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4)出示投影片:《盲婆婆在田野里》。

盲婆婆艘手里拿著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樣?她為什么這樣開心?

她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5)小結。

(6)齊讀第三小節(jié)。

第四小節(jié):

(1)指名讀。

(2)按以上學習方法學習這小節(jié)。

(3)學生自學。

(4)檢查自學效果。指名說這節(jié)寫了什么?

(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節(jié)。

(6)小結。

1、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忘 ( ) 你( ) 鄰 ( ) 古( )

盲 ( ) 您( ) 郊 ( ) 居( )

2、擴 詞。

野――( )( )( )( )

喜――( ) ( )( )( )

童――( )( )( )( )

居――( )( )( )( )

忘――( )( ) ( ) ( )

4、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送蟈蟈

領 看到 清波

讓它替我唱歌 盲婆婆

帶 想起 歡樂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十四

教學內容:

1、認識生字。

2、初讀課文。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詞語。

教學準備:

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提出課題,解題。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2)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喜滋滋鄰居送給田野。

歡樂童年往日替。

2、檢查自學效果。

3、齊讀生字詞。

4、各自試讀課文。

5、指名讀課文。

6、分小節(jié),理清脈落。

練習。

看下面四個小節(jié)的意思,對照課文,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會使盲婆婆滿意。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十五

師:“好的。”

生:“是怎樣送的?”

師:“不錯?!?/p>

生:“為什么要送?”

師:“是呀?!?/p>

也許是受了老師的鼓勵,學生們越發(fā)起勁,并挖空心思起來。

生:“盲婆婆收到蟈蟈后,有什么表情?”

師:“你真會動腦筋!”

生:“盲婆婆是否愛動物,愛蟈蟈?”

師:“對呀!”

生:“蟈蟈是怎樣唱歌的?”

師:“你預習得真不錯!”

生:“盲婆婆有了蟈蟈,心情如何?”

……。

師:“同學們想了解的還真不少,好,下面就帶著這些問題聽老師讀課文?!?/p>

為什么“樂呵呵地提回了,喜滋滋地送給了”?

“在我上學的時候,它就替你唱歌”,蟈蟈真的會唱歌嗎?

為什么她會看到小溪、清波?

把盲婆婆帶回童年,她是不是變小了?

……。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為什么會不理想呢?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名師教案篇十六

課文是一首兒童詩,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故事,贊揚了少年兒童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全詩緊扣送字,抓住人物的特征,寫送的用意和蟈蟈的歡叫,洋溢著童心和意趣,充分展現了兒童美好的心靈世界。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個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詩歌內容,教育學生要奉獻愛心,主動關心、幫助殘疾人。

1、詞句的訓練,指導朗讀和背誦。

2、第三小節(jié)的理解。

課文錄音、投影片、詞卡

3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釋題:蟈蟈是一種身體綠色,能發(fā)出清脆聲音的昆蟲,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婦女。

二、初讀課文。

1、朗讀課文,找出生字。

2、教學生字。

生字 讀音 部首 筆畫 組詞 筆順

3、理解詞語。

喜滋滋:歡喜的樣子

鄰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田野:有農田的野外地區(qū)

歡樂:歡喜和快樂

童年:兒童時代

清波:碧清的水

4、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

野:里的最后一筆改為提。

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

替:左上的第四筆是點,第八筆是捺,日稍扁些。

難:又的最后一筆改為點。

四、當堂鞏固。

完成《習字冊》上的描紅練習。

一、復習回顧。

書空下列字的筆順,并組詞。

盲喜鄰替野童難忘

二、分析理解。

(一)

1、齊讀。

2、我提回蟈蟈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3、我送蟈蟈給盲婆婆時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

(二)

1、指名讀。

2、這是一只怎樣的蟈蟈?(美麗,會唱歌)

蟈蟈真的.會唱歌嗎?我為什么會這樣說?(因為蟈蟈的叫聲很動聽)

從第二句你知道平時我是怎樣為盲婆婆解悶的嗎?哪一個字能體現我對盲婆婆的尊敬?(您)

(三)

1、指定小組齊讀。

2、歌聲指誰的?歌聲會領你走進田野是什么意思?(蟈蟈長在田野里,它的叫聲會讓你聯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嗎?(不會,但她可以想像,從而看出她心里很高興。)

3、出示投影片。

(1)圖上描寫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隨著蟈蟈的叫聲,仿佛來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歡樂的童年。)

(2)從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蟈蟈為盲婆婆帶來了不少歡樂)

(3)盲婆婆還會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

1、比較2、4小節(jié),(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節(jié)中表示的意思更深。)

2、夸蟈蟈唱得好聽有什么用意?(蟈蟈會為婆婆帶來更多的歡樂。)

3、鞏固認識省略句。

三、總結全文。

這首詩通過描寫我送蟈蟈給盲婆婆,為盲婆婆送去了許多歡樂的故事,表現了少先隊員對殘疾人的關心,幫助,這種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四:當堂鞏固。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指名讀,引導背。

3、自由練背。

4、同桌互背,教師抽背。

三、當堂鞏固。

1、指名背誦課文。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地提回了一只()的蟈蟈,()滋滋地送給了(0家的()婆婆。

(2)、歌聲會領您走進(),()小溪流淌的()。歌聲會把您帶回(),相起往日()的()。

(3)、婆婆,婆婆,這是一只會()的蟈蟈,在我()的時候,就讓它(0我給您()。

四、作業(yè)。

1、組詞。

你( )鄰( )里( )居( )

您( )領( )野( )尾( )

2、把詞語組成句子寫下來。

婆婆一只我綠色送給蟈蟈的

想起讓歡樂婆婆了歌聲童年的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41895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