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腳教案設計教案(精選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4 11:45:08
爬山虎的腳教案設計教案(精選10篇)
時間:2023-12-14 11:45:08     小編:薇兒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爬山虎的腳教案設計教案篇一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步驟:

1.爬山虎的葉子是什么樣兒的?

2.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山虎的腳的?指名讀。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討論:

(1)用鉛筆畫出課文中描寫爬山虎腳的詞句。

(2)這一段講了爬山虎腳的幾個特點?每個特點是什么?

(3)從哪一句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是注意觀察的?

1.指名讀。思考: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它能夠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看到了爬山虎的腳,想到了什么?

3.小結(jié):

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葉子、腳會爬的特點,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作者細致入微的描寫,在我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那滿墻的爬山虎。

1.齊讀第五自然段。

2.思考:這一自然段講了幾層意思,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確:(1)觸著墻的爬山虎才能生存;(2)爬山虎的腳能牢固地巴在墻上。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讀后思考:爬山虎的葉子為什么能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

1.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并逐段背誦。

2.指名背誦。

這篇課文采用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向我們描繪了爬山虎會爬的秘密。

1.用舒服、均勻造句。

2.課后3、4題。

25

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教案設計教案篇二

1、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增加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3、學習折紙:猴子爬山。

1、猴子爬山的折紙范例一份。

2、手工材料人手一份,剪刀一把。

1、教師邊念兒歌,邊操作折紙范例,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小猴子,真可愛,花果山下來爬山,爬爬爬,爬上山后笑哈哈。

2、引導幼兒分析制作方法。

3、教師講解示范折紙步驟:

(1)正方形紙,對邊折。

(2)一角向下折,一角向面折。

(3)將手插進中間層撐開成錐形,兩腰向內(nèi)壓,成正方形。

(4)剪下上面一角,畫上猴頭。兩面下角沿虛線折,露出中間層。

(5)將畫有猴頭的小三角形夾在中層上。

(6)用雙手各拉住中層下角,上下兩角貼緊輕輕拉動,猴子即可爬山了

4、發(fā)下材料,讓幼兒自由動手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5、作業(yè)完后,互相欣賞作業(yè)。

爬山虎的腳教案設計教案篇三

1、引導幼兒學習看圖示折雙三角的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1、正方形紙、剪刀。

2、幼兒用書畫面“猴子爬山”。

下面我們看看它是怎么做的。請小朋友先看圖示學折雙三角。

圖1正方形紙,對角折。圖2將兩端角中的一角向上折,另一角向反面折。圖3手插進中間層向兩邊拉開就成了雙三角。圖4剪下上面一個角,在剪下的角上簡單畫上猴臉,夾在雙三角中間,兩只手在中間層的兩邊抽動,猴子就向上爬到山頂上了。

老師巡回指導邊提醒幼兒:要先看畫面上的圖示,看第一步、第二步是怎么做的,第三步又是怎么做的,把每一步都看清楚再折。折好后要輕輕地拉成雙三角。

1、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制作過程。

2、集體玩“猴子爬山”的游戲,體驗制作成功的快樂。

爬山虎的腳教案設計教案篇四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莫名其妙等詞語。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guān)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3、感受葉老的認真、質(zhì)樸,懂得學作文應先學作人。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yǎng)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guān)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課前準備

1、搜集葉圣陶和肖復興的資料。

2、推薦閱讀《爬山虎的腳》生字生詞卡片。生字課件。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

1、師生交流搜集的有關(guān)葉圣陶和肖復興的資料。

2、兩位作家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通過讀課文來了解。

3、板書課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4、看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試讀課文,自學生宇新詞

1、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

教師相機出示卡片,正音鞏固生字、新詞,引導學生結(jié)合積累,運用多種方法記住字形。

推薦眼簾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

黃昏客廳余暉蘊含搖曳莫名其妙

3、匯報交流自學情況。讀詞語和生字卡片。

4、重點指導書寫:篇、翻、糊,幾部分要寫緊湊(課件演示)。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2、組織朗讀比賽,要讀得正確、流利。

爬山虎的腳教案設計教案篇五

1、同學們,我們都學過《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還記得爬山虎的樣子嗎?

2、記得是誰寫的嗎?

你讀真美啊

你讀多綠呀

一齊來.

1、課文中有好幾處提到了這片綠綠的爬山虎。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好好讀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并找到相關(guān)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大聲讀一讀。

2、是這幾處嗎?請你再讀一讀,想想,這是一墻怎樣的爬山虎

3、孩子們,你們見過爬山虎嗎?在哪見過?這樣一種極其普通,隨處可見的爬山虎,為什么唯獨葉老家的在16歲的肖復興眼中是那樣的綠蔥蔥,那樣的沉郁呢?就讓我們到課文中找找這個特殊的原因。/但我想,要想了解這個原因,首先得了解這墻爬山虎的主人,你們說呢?請同學們默讀1-6小節(jié),看看爬山虎的主人葉老是個怎樣的人。請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做上記號。

在作者眼中,葉老是個怎樣的人?

(多么認真細致啊,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

春風拂面什么感覺

還從哪里感覺到他是個認真細致的人?

翻到曲線

1、是的,這就是密密麻麻。作者的征文都密密麻麻成什么樣子了?誰能找出來讀一讀。

3、只是一篇這么改嗎?只是二十篇嗎?是的,遠遠不止,他還是大編輯,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作品等著他修改,等著出版。如此忙碌的葉老卻為我這么認真細致地修改作文,我怎能不一下子愣住了!/sjbwz/透過這滿紙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跡,你看到的,還僅僅只是修改符號嗎?你仿佛還看到了什么?(你還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可能點了一夜的燈呢!正是炎熱的夏日呀!都沒休息一會兒呢!)

這是一位對工作多么認真負責的長者呀!

你還從哪里感受到葉老是個怎樣的人?

評語

這是一位對工作多么認真負責的長者呀!看似簡單的幾個字,看似簡短的一則評語,卻達到了精而又精,純而又純的學術(shù)造詣,怎能不令人敬仰呢!

你還從哪里感受到葉老是個怎樣的人?

意外

是的,葉老是一位鼎鼎有名的大作家,而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初中生,卻可以到他家做客,將是多么激動人心的時刻啊!孩子們,讓我們和作者一樣,帶著這一份激動一起來感受吧!

這片爬山虎是那樣的綠蔥蔥!綠得那么鮮明,那么生動。(板書)

見到葉老后,作者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聽老師讀。

這時,葉老給我留下的印象又是怎樣的?

平易近人親切和藹

從哪里看出來?

葉老見了我縮短不少!

1、什么是距離?葉老和我之間縮短了的是什么距離?

還從哪里感受到了?

我們的交談很融洽

1、說說

2、再讀一讀,你還感受到了什么?

是的,心與心的交融,渾然不覺時光的流逝。

()

4、葉老們,你們的話語如此親切,但句句都在耐心地教導我,真是親切之中

你們的話語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句句樸實的言語卻一直鼓勵著我,真是質(zhì)樸之中

正是葉老親切之中把我小小的

6、正是葉老真誠質(zhì)樸、平易近人把我緊張的心悄悄地融化了。

此時,我們更見證了一位文壇伯樂,他慧眼識真才,毫不厭倦地鼓勵、培養(yǎng)那么多的人才,著名的大作家茅盾、/article/巴金、丁玲就是這樣一舉成名了。抬起頭,再見窗外那一墻的爬山虎,綠得那么沉郁,如同濃濃的湖水,不停地搖曳著,是那么的虎虎而有生氣。來,孩子們,讓我們深情地共同感受這一刻吧!

你來讀

你來

這不僅是一位對待工作極其認真負責,學術(shù)造詣極其深厚的葉老,更是一位真誠質(zhì)樸、謙和慈藹的文壇伯樂,抬頭再見窗外。

此時的爬山虎,綠得那么沉郁,那么寬厚,那么虎虎而有生氣。(板書)

爬山虎的腳教案設計教案篇六

1、引導幼兒學習看圖示折雙三角的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1、正方形紙、剪刀。

2、幼兒用書畫面“猴子爬山”。

下面我們看看它是怎么做的。請小朋友先看圖示學折雙三角。

圖1正方形紙,對角折。圖2將兩端角中的一角向上折,另一角向反面折。圖3手插進中間層向兩邊拉開就成了雙三角。圖4剪下上面一個角,在剪下的角上簡單畫上猴臉,夾在雙三角中間,兩只手在中間層的兩邊抽動,猴子就向上爬到山頂上了。

老師巡回指導邊提醒幼兒:要先看畫面上的圖示,看第一步、第二步是怎么做的,第三步又是怎么做的,把每一步都看清楚再折。折好后要輕輕地拉成雙三角。

1、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制作過程。

2、集體玩“猴子爬山”的游戲,體驗制作成功的快樂。

爬山虎的腳教案設計教案篇七

1.初步理解畫面內(nèi)容,嘗試猜測故事中的有趣情節(jié)。

2.樂意和同伴一起傾聽故事。

幼兒人手一本繪本,兔子手偶。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兒興趣。

t:看,誰來了?我們跟小兔子來打打招呼吧。

今天,小兔子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名字叫《兔子兔子爬山嘍》,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集體閱讀。

1、出示ppt2

我們一起看看兔子在干什么?爬的是什么樣的山?(逐頁閱讀)

引導幼兒觀察封面中出現(xiàn)的綠色部分,讓幼兒大膽猜測:小兔子是在小朋友的身上爬山呢!

我們也和小兔子一起來爬山吧。(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

2、出示ppt4

兔子大口大口吃草嘍!咦,草為什么是黑色的呀?

引導幼兒觀察寶寶頭發(fā)的顏色,讓幼兒大膽猜測說出:小兔子吃的.不是草,是小朋友的頭發(fā)。(同樣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

3、出示ppt6—7

兔子兔子下山嘍,跳跳跳,真軟!小兔子為什么覺得這座山很軟呀?(幼兒摸摸自己的肚皮,體驗軟軟的感覺。)

4、出示ppt8—9

兔子兔子回家嘍,怎么有塊大石頭?大石頭會是什么呢?(哈哈,原來是寶寶的小腳丫呀!鼓勵幼兒互動)

5、出示ppt10

三、完整欣賞。

小朋友,看!來了許多小兔子(出示指環(huán)兔),讓我們帶著指環(huán)兔,一邊玩玩,一邊完整講述故事。

四、游戲活動。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玩“兔子兔子爬山嘍”的游戲吧。

爬山虎的腳教案設計教案篇八

1、理解小烏龜克服疲勞,戰(zhàn)勝困難勇敢爬上山坡的意志行為過程。

2、借助音樂,通過練習烏龜爬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移情體驗。

山坡的背景、小烏龜、音樂磁帶、錄音機

1、小朋友,你們爬過山坡嗎?爬山坡的時候,你們會有什么感覺?

師:對呀,爬山坡的時候會很累,會滿頭大汗,會腰酸背痛,爬山是一件很艱難的運動。

1、有一只小烏龜,它也很想爬山坡,小小烏龜爬呀,爬呀,突然一陣風吹來,小烏龜抖了抖身子,感覺很冷,這下它會怎么做呢?還有沒有其它的感覺。

4、小烏龜爬到山上特別高興,還唱起了歌/(老師清唱一次歌曲)

5、我們也一起來學學爬山坡的過程吧?。ㄓ變汉屠蠋熞黄鸶魳纷鱿鄳膭幼鲀纱巍#?/p>

我們也出去找個山坡來爬好嗎?(幼兒聽音樂,離開位置到戶外)

1=p2/4

3212|345|4320|3210|

小小烏龜上山坡嗨喲喲,嗨喲喲

小小烏龜上山坡嗨喲喲,嗨喲喲

3212|345|4323|1——║

爬呀爬呀用力爬汗水流呀流

爬呀爬呀山坡上心里樂悠悠

爬山虎的腳教案設計教案篇九

幼兒能根據(jù)指令變化手指動作,鍛煉小手的靈活性與快速反應能力。

小猴子圖片

一、激發(fā)興趣

1、誰來了?(出示小猴子圖片)

2、伸出小手和小猴一起做游戲。比一比誰找到的朋友最最多好嗎?

二、游戲玩法

小猴子爬山坡(幼兒伸出小手,用食指與中指扮演小猴子,從自己的小腳背開始往上爬山坡。)

爬到膝蓋等一等(手指在幼兒膝蓋上停頓并輕撓。)

爬到腰上扭一扭(雙手叉腰,并扭動身體。)

爬到肩膀停一停(手指在幼兒膝蓋上停頓并輕撓。)

爬到耳朵聽一聽五個兄弟爬上山(手指在幼兒耳朵上停頓并輕拉耳朵。)

爬到頭頂轉(zhuǎn)一圈(手指在幼兒頭頂上做走路動作。)

嘰里咕嚕滾下來(從幼兒頭頂開始從上往下?lián)?

游戲重復進行。

三、觀察指導重點。

1、幼兒能否根據(jù)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2、幼兒能否積極得參與集體游戲,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爬山虎的腳教案設計教案篇十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3、激發(fā)學生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堅持不懈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2、說說我跟父親爬山時學到了什么。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生字,初讀課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朗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正確、流利,不讀破詞破句。

2、師生共同評價朗讀情況。

3、出示本課生字。

1)指名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

2)出示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指定小組進行開火車讀生字、新詞比賽。

4)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

2、個小組內(nèi)先互相討論交流,進行改進。并推薦出代表發(fā)言。

3、個小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小組內(nèi)互相朗讀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喜歡的語句。

5、劃分結(jié)構(gòu)段。

第一自然段(1):父親在一個夏日的清晨帶我去爬山。

第二段(2-7):在上山途中父親告訴我其實能不能爬上山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盡了力。

第三段(8-9):在下山去中,父親告訴我大自然的沒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耳朵去聽,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體會,左后用腦子去思考。

第四段(10)我從青山那里學到沉靜,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智慧。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第一段。

2、你讀懂了什么?(主要介紹了時間、人物。)

3.你從課文的第一句體會到了什么?

(體會到了父親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也是一個十分疼愛我的好父親。)

4、你知道父親為什么要帶我去爬山呢?

五、小結(jié)

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第一課時,我們知道了作者的父親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也是一個疼愛我的好父親。

六、作業(yè)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課文2-10自然段;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背誦最后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二段。

2、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3、學生自主學習本段。

4、反饋學習情況:你讀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質(zhì)疑?

5、在爬山過程中,父親對我說了什么?找出父親的話。

6、聽懂父親的話嗎?找出說明的詞語來。(似懂非懂)

7、一起朗讀父親說的話后思考: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8、當?shù)巧仙巾敃r,父親又對我說了什么?我理解父親說的話了嗎?從哪句可以看出?

9、為什么我的臉就像煮熟的鴨子一樣紅?(因為在這次數(shù)學考試中我沒有盡力,只考了61分,可我卻說已經(jīng)盡力了,被爸爸識破了。)

10、全班一起朗讀我和父親的對話。

三、學習第三段(8、9)

2、反饋思考情況。

3、父親告訴我應該怎樣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4、讀了父親說的這句話,你知道他的意思嗎?

四、學習課文第四段

1、齊讀本段內(nèi)容,自主學習本段。

2、學生質(zhì)疑。

(1)你認為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話要說?

3、反饋學習情況。

4、父親是怎樣帶著我走那個黑暗而又寧靜的山林的?

5、你是怎樣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

五、總結(jié)全文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體會?

2、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不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盡力去做,并且告訴我們大自然的美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心靈去體驗,用腦去思考。)

六、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板書設計:

21、爬山

上山-----盡力

爬山

下山-----留心

自然----用眼、用心、用腦

22、語言的魅力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語言運用得恰當會產(chǎn)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會認魅、紳、辰等3個生字,會寫魅、丐、牌、紳、衷、辰等6個字。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紳士、無動于衷、良辰美景等詞語。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語言運用得恰當會產(chǎn)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2課《語言的魅力》。

二、檢查預習情況:

1、音、形、義

(音)魅、漆、紳

(形)魅、牌、衷、添、陶、醉、漆、辰、丐、紳

(義)繁華形容興旺熱鬧的城鎮(zhèn)或街市。

襤褸形容衣服破破爛爛。

陶醉著了迷,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

良辰美景天氣好風景美。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的力量。

無動于衷不理睬,毫不關(guān)心,不動一點感情。

2、自讀課文,做到正確。

三、讀熟課文。

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

2、再讀課文,爭取正確流利。

3、同桌互讀互查。

4、指名讀。

5、自讀自查。

四、默讀課文,質(zhì)疑。

五、小組討論,歸納疑問。

六、全班討論,歸納疑問。

(為什么添上幾個字會產(chǎn)生這么大的作用?)

七、作業(yè):

抄寫生字詞,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板書課題

2、讀課題,說說你對魅力的理解。

3、說說生活中你覺得有什么很有魅力?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感受語言的魅力。以課題為突破口,理解體會魅力的意思,激發(fā)學習課文興趣。為什么詩人讓彼浩勒添上的那幾個字會產(chǎn)生這么大的作用?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弄清這個問題。

二、新課:

1、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邊聽邊回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說說具體在這篇課文中有魅力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教師板書)

2、再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想一想:詩人讓彼潔勒加上那幾個字前后,情況有什么不同?

(2)結(jié)合重點詞句全班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木牌內(nèi)容變化前后行人的態(tài)度、失明老人的感受所發(fā)生的變化,來體會加上這幾個字的巨大作用。體會有魅力的語言所產(chǎn)生的巨大作用,激發(fā)探求魅力所在之處的好奇心。)

3、細讀課文,重點研究第六自然段:

(1)自學思考:詩人讓彼潔勒加上的那幾個字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么大的作用?

組成學習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自學、小組學習的能力

(2)全班交流。

(3)有感情地朗讀第6自然段。讓學生在讀中進一步體會語言的魅力。

三、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3、寓言兩則

教學目的:

1、讀懂課文,理解寓意,懂得沒有真才實學,靠欺騙假冒過日子,是長不了的。的道理。

2、能讀、寫、默本則寓言中的生字。理解濫竽充數(shù)、邯鄲學步等詞語意思。

3、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加上適當?shù)南胂髲褪鲈⒀?,培養(yǎng)學生想象,復述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讀懂課文,理解寓意。

2、想象、復述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濫竽充數(shù)》

教學過程:

、引入課文,出示課題:

1、(出示竽)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樂器嗎?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1課《寓言三則》中的第一則寓言《濫竽充數(shù)》。

板書課題:《濫竽充數(shù)》讀課題

3、快速閱讀,在文中劃出一句解釋濫竽充數(shù)這個詞的句子。

4、交流。

5、全班齊讀這句話。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

要求:

(1)讀準生字的音,理解詞義。

(2)思考:《濫竽充數(shù)》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檢查預習情況:

(1)請4個同學分別讀四小節(jié)。

(2)交流故事。

三、學習課文,提出問題:

1、讀了課文以后,你還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2、學生質(zhì)疑。

3、師歸納出示:

(1)南郭先生不會吹竽,為什么要參加吹竽隊充數(shù)?

(2)南郭先生怎樣在吹竽隊里充數(shù)的?

(3)南郭先生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了?

4、小組討論問題。

四、交流思考題:

問題1:

1、指名用書上的句子回答:

板書:300人一齊吹

2、指導朗讀。問題2:

1、指名交流:

2、出示:

比較:

(1)每逢吹竽,他也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伍里充數(shù)。

(2)每逢吹竽,他也裝腔作勢,混在隊伍里充數(shù)。

a:讀這兩句話,這兩句話區(qū)別在哪里?

b:那么,哪一個詞概括了南郭先生是怎樣混在隊伍里充數(shù)的?

c:他這樣裝的目的是什么呢?

e)指導朗讀:個別讀、全班讀。

3、過渡:南郭先生混過了一次又一次,沒有出過毛病,后來為什么要逃走呢?

問題3:

1、指名回答。

2、看圖:你們看,他逃走時是偷偷地

3、仔細觀察一下圖,看看南郭先生逃走時的樣子,揣摩一下他當時的心情,用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為開頭,說一段話。

4、交流。

5、師歸納。

五、寓意:

1、學了寓言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學生交流。

3、出示寓意:沒有真才實學,靠蒙混、欺騙過日子,是長不了的。

六、復述課文:

誰能看著板書,加上剛才我們的想象說話,把課文復述一下。

七、總結(jié)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邯鄲學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昨天,我們學習了寓言《濫竽充數(shù)》,誰來說說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2、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寓言《邯鄲學步》

3、板書課題,齊讀。

二、讀課文,初步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課文讀一讀,想想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互講故事。

三、深入領(lǐng)會課文內(nèi)容。

1、讀了這則寓言,你有什么疑問?

(1)這人為什么要學走路?

(2)這樣學走路有必要嗎?

2、解釋詞語:優(yōu)雅、一扭一擺。

3、對這一扭一擺的走路動作,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4、你說他做得對嗎?

5、他學了幾天后,有什么結(jié)果?他又做了哪些決定?

7、現(xiàn)在,你認為他對嗎?為什么?

8、從這個故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9、同桌交流。

四、總結(jié)。

1、同學們,你們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什么樣的啟示呢?

五、作業(yè)。

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有機可乘:齊宣王300個一起吹

濫竽充數(shù)裝腔作勢:沒出什么事

真相暴露:齊泯王喜歡聽獨奏

嫌姿勢不好看

學邯鄲人走路

邯鄲學步忘原來的走機械(要不得)

仿抬胯擺扭

爬走法全忘掉

24

米芾學書

教學目的:

1.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弄清米芾是怎樣學好書法的。學習米芾勤奮好學的精神。

2.讓學生了解學好書法的竅門。

3.會認琢、枉等2個生字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米芾是怎樣學好書法的。學習米芾勤奮好學的精神。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二、引導學生從題目質(zhì)疑激發(fā)閱讀興趣

看到題目后,你都想了解哪些內(nèi)容呀?(米芾是怎樣學書法的;他有什么好的方法;他是怎樣練習書法的)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初讀課文。

自學提示:

(1)把課文讀通、讀順,讀完后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把不懂的問題做上記號。一會在小組中解決。

2指名讀課文。目的:檢查自學情況,糾正生字讀音。

3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那你們覺得米芾小的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呀?(刻苦、認真)

四、默讀課文,深入理解

從哪些地方能看出米芾是個刻苦練字的孩子?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描寫米芾刻苦練字的語句,并讀一讀??梢栽谂赃厡懞喴?。

1學生自己按要求默讀思考。

2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

3大聲朗讀畫出的語句。

五、談收獲,總結(jié)全文。

2指名再讀秀才說的練字的竅門的一段話。

3談談對秀才說的話的看法和理解。

六、拓展延伸

作業(yè):

1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學完課問候的體會,可以寫一寫讀后感。

2運用秀才說的竅門練習寫一寫今天學的這兩個生字。

板書:

米芾學書

刻苦

不只動筆,還要動心;

不但觀形,而且悟神。

語文百花園六

教學目的:

1、通過形近字的學習和積累,熟練掌握漢字知識。

2、通過讀讀背背,養(yǎng)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3、讓學生了解說話、語言的的藝術(shù)。

4、培養(yǎng)學生口頭語言能力和想象、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難點:

能說會道應該怎么辦。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語海暢游和讀讀背背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語海暢游.

1、出示文字。

2、認真讀生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4、學生反饋學習情況。

5、出示板有多義字的句子。

6、學生完成教材中的練習。

(1)相互校對,反饋學習情況。

(2)出示課外聯(lián)系題目。

這次的旅游,我們家花了很多錢。

奶奶的頭發(fā)花白了。

這朵花真好看。

(3)學習做練習,教師檢查反饋。

二、積少成多讀讀背背友誼格言。

1、出示句子。

2、全班齊讀,同桌相互抽查,熟讀成誦。

3、展示我的采集本中自己收集的有關(guān)友誼的格言。

4、全班評價,看誰收集的資料最好。

三、總結(jié)

1、這節(jié)課,你學了什么?

2、讀讀你喜歡的關(guān)于友誼的格言。

四、布置作業(yè)。

背誦格言。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閱讀平臺和能說會道。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背誦并默寫友誼格言。

二、閱讀平臺《我向奶奶學語言》

1、指名分段朗讀短文。

2、你讀懂了什么?

3、作者在這篇文章里告訴我們什么?

4、自讀短文,每個自然段都在講些什么?

第一段:寫我學了不少樸實而又生動的語言。

第二段:介紹了我自認為文化水平比奶奶高,語言一定比奶奶好。

第三段:寫奶奶說的楊柳爆青讓我覺得奶奶的詞用得準,用得好。

第四段:寫了奶奶說的句子,讓我覺得奶奶的語言用得生動。

第五段:我有新發(fā)現(xiàn)。

5、你喜歡奶奶的語言嗎?

6、說說你喜歡的原因是什么?

7、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話對大家說的嗎?

三、能說會道應該怎么辦。

1、教師讀題目要求。

2、本次練習對我們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學生收集到的資料,在小組內(nèi)進行歸類,分組,推選出發(fā)言代表。

4、各個小組派出代表進行發(fā)言,各個小組進行評比是否講清晰了,是否語句通順,是否達到本次練習的要求。

具體要求:

(1)說說你使別人受到委屈的一件事,請同學幫你想想辦法。

(2)大家交流一下,當自己受到委屈或者別人受到委屈時,應該怎么辦?

(3)大家評一評,那些同學的想法有趣又講得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452736.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