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合同糾紛案例(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5:16:32
建筑合同糾紛案例(5篇)
時間:2023-06-06 15:16:32     小編:zdfb

在人民愈發(fā)重視法律的社會中,越來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實現(xiàn)專業(yè)化合作的紐帶。那么合同書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合同范本,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建筑合同糾紛案例篇一

;

旅游合同糾紛案例

因病出行泡湯旅游費協(xié)商退還

xx工商調解一起旅游合同糾紛

12月6日,x縣工商局成功調解了一起因病取消行程的旅游合同糾紛案,按照合同約定旅行社退還了當事人340元的費用。

今年11月29日x局里闖進來一位怒氣沖沖的投訴者,原來這位x先生的爸媽向來身體健康,愛好旅游,本來兩老已經在x縣某旅行社報名參加11月28日組團出發(fā)的“港澳七日游”,共交納費用3360元。可誰知臨行前三天,x父突然腎結石發(fā)作,痛得下不了床,在醫(yī)院掛了三天針也不見好,無奈,臨行當天上午,x先生電話通知旅行社要求取消這次的行程,當時電話里導游小姐只說取消行程要承擔相應的損失,x先生認為只是承擔已經發(fā)生的費用就表示同意,可今天一早去旅行社退錢卻被告知分文不退。劉先生難以接受于是前來12315投訴。

12315工作人員在仔細了解了事情經過后,立即聯(lián)系了旅行社負責人。得知x的父母已于11月20日和旅行社簽訂了一份《中國公民出境旅游合同》,合同中針對游客退團和相關賠償有明確規(guī)定?!坝慰统霭l(fā)當日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按旅游費用總額的90%進行賠付。如上述支付比例不足以賠償組團社的實際損失,旅游者應當按實際損失對組團社予以賠

償,但最高額不得超過旅游費用總額?!惫ど倘藛T向雙方表示旅游合同一經簽署,在法律上就已生效,旅客單方提出解除合同屬于違約行為,因合同違約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予以賠償。但消費者于旅行前身患疾病因而無法繼續(xù)履行合同,該情形非其所能預料及避免,故不屬于惡意違約,應只承擔已發(fā)生的費用。經過調解雙方達成協(xié)議,按照合同約定,旅行社退還消費者340元。

這起案例中,在雙方無法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合同成為解決矛盾的重要砝碼。合同和法律一樣,都是殘酷的,x老先生最終還是要為自己的無心違約承擔責任。工商人員提示消費者,在簽訂旅游合同之前,要仔細閱讀每一項條款,并將有可能發(fā)生的意外提前與旅行社進行協(xié)商,形成附加條件寫進合同,并在意外情況發(fā)生的第一時間內通知旅行社,才能將損失降至最低。

相關熱詞搜索:;

建筑合同糾紛案例篇二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xié)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xié)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

今天本站小編將與大家分享勞動合同糾紛案例分析,具體內容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勞動合同糾紛是最常見的糾紛之一。如何快速高效地處理勞動合同糾紛,不僅有助于單位專注于生產經營,也有助于勞動者盡快投入到工作當中,減少社會經濟成本的支出,促進社會整體效率的提高。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xié)議。根據(jù)這個協(xié)議,勞動者加入企業(yè)、個體經濟組織、事業(yè)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guī)則和其他規(guī)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shù)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jù)勞動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一、發(fā)生勞動合同糾紛解決步驟

發(fā)生勞動爭議: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

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用人單位協(xié)商→達成和解協(xié)議。

2、當事人→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當事人不愿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

3、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

4、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另有規(guī)定仲裁為終局裁決的情形外)。

上述步驟并非每個步驟都要經過,我國法律法規(guī)只規(guī)定了提起勞動仲裁是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前置條件,其他步驟可選擇適用。

二、解決勞動合同糾紛應當注意的問題

(一)注意勞動爭議范圍

有些因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糾紛并不屬于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勞動爭議的范圍,不能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而應通過提起行政訴訟或申請行政復議等方式維權。

1、屬于勞動爭議的事項: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fā)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2、不屬于勞動爭議的事項:

(1)勞動者請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fā)放社會保險金的糾紛;

(2)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住房制度改革產生的公有住房轉讓糾紛;

(4)家庭或者個人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的糾紛;

(5)個體工匠與幫工、學徒之間的糾紛;

(6)農村承包經營戶與受雇人之間的糾紛。

(二)注意時效的經過

(1)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

(2)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

申請仲裁期間中斷的,從對方當事人明確拒絕履行義務,或者有關部門作出處理決定或明確表示不予處理時起,申請仲裁期間重新計算。

(三)注意證據(jù)的收集

雖說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了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fā)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想要證明自己的觀點需有充分的證據(jù),如證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如果沒有勞動合同,可以出示打卡記錄、工資條、為公司代發(fā)快遞的快遞單等等作為證據(jù)。

勞動爭議案例關鍵詞:解除勞動合同糾紛 經濟賠償金糾紛

——王某與北京某地產公司勞動爭議案評析

申訴人:王某

被申訴人:北京某地產公司

一、勞動爭議案例基本案情

王某系北京某地產公司(以下簡稱“地產公司”)員工,王某自 2005年2月28日起與地產公司建立勞動關系,任銷售部管理人員,雙方簽訂了期限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勞動合同,月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和傭金。2008年8月1日,王某被確診為肺結核(無傳染性),醫(yī)師開具的治療期為9個月。2008年12月31日,合同到期,但雙方均未提出終止合同,王某繼續(xù)在公司上班,雙方形成事實勞動關系。2009年1月31日,公司以雙方合同已在2008年12月31日終止為由,不讓王某繼續(xù)到公司上班,并在2月17日向王某發(fā)出《關于終止勞動合同的通知》,提出其定于2008年12月31日(即原勞動合同到期日)不再續(xù)簽勞動合同,終止與王某的勞動關系。地產公司僅支付王某2008年12月31日前的工資,及一個月工資標準的經濟補償金。王某則認為公司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數(shù)額過低,經與公司協(xié)商不成,王某向北京某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了仲裁申請。

二、審理結果

建筑合同糾紛案例篇三

申訴人:張先生

被訴人:某知名公司

承辦律師:郭行飛律師楊欣律師

爭議焦點:公司《職位聘用書》上薪酬承諾是否屬于“書面工作失誤”

案情簡介:2007年,申訴人原就職的公司被某知名跨國公司(即被訴人)收購,被訴人向申訴人寄發(fā)《職位聘用書》要約,申訴人接受要約,并與被訴人簽署了書面勞動合同。但是,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被訴人認為《職位聘用書》中月薪1萬多元屬于工作失誤,要求按照申訴人在原單位的'薪金報酬每月6千多元支付工資。為此申訴人委托我所郭行飛律師、楊欣律師向浦東新區(qū)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雙方主要觀點:

申訴人:雙方簽署的勞動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被訴人《職位聘用書》中

關于

薪金報酬的要約是勞動合同的重要內容,被訴人對該薪酬承諾屬于“書面工作失誤”的解釋是根本站不住腳的。申訴人要求被訴人按照《職位聘用書》上薪酬承諾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

被訴人:《職位聘用書》中關于崗位、月薪和年薪、相關福利與申訴人原就職公司的薪資待遇及福利有巨大差距,屬于失誤,非被訴人真實意愿的表達,且顯示公平,被訴人有權對此做出調整。

1.

有關勞動合同糾紛案例

2.

買賣合同糾紛案例

3.

勞動法合同糾紛

4.

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例

5.

設備買賣合同糾紛案例解析

6.

勞動合同案例

7.

買賣合同糾紛案司法案例

8.

交通運輸合同糾紛案例解說

建筑合同糾紛案例篇四

運輸合同的客體是指承運人將一定的貨物或旅客到約定的地點的運輸行為;運輸合同大多是格式條款合同。

今天本站小編將與大家分享:運輸合同糾紛案例解析?;具體內容如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管轄上,有管轄權的地方可能有四個:被告所在地、運輸始發(fā)地、運輸目的地。因為根據(jù)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三條:兩個以上承運人以同一運輸方式聯(lián)運的,與托運人訂立合同的承運人應當對全程運輸承擔責任。損失發(fā)生在某一運輸區(qū)段的,與托運人訂立合同的承運人和該區(qū)段的承運人承擔連帶責任。在單式聯(lián)運的情況下,可能突破合同的相對性發(fā)生連帶責任,于是可有兩個被告,亦即可能有兩個被告所在地。另外,法律并未規(guī)定貨物必須實際運輸了才可適用始發(fā)地與目的地管轄。

如上所述,單式聯(lián)運下產生連帶責任。實際上這種情況還是相當普遍的,多數(shù)運輸公司都是將貨物又交由他人運輸。很多運輸公司就是一種代理公司或負責配貨的信息部。所以,這時,可根據(jù)管轄或執(zhí)行的方便而選擇被告,只起訴第一承運人的情況也很常見。

這類糾紛有一個現(xiàn)象很有意思:即按合同法,托運人才是合同當事人。收貨人不是,類似于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因此收貨人收不到貨的情況下,仍只能由托運人起訴。但是我們注意到:在收貨人與托運人是買賣關系時(這種情況占多數(shù)),如為代辦托運(亦很常見),則一旦貨交承運人,交付即完成,風險即轉移。之后無論發(fā)生什么情況,無損托運人利益。所以,在出現(xiàn)貨物丟失等情況時,受損的是收貨人,可是卻只有托運人能起訴。當然,這在理論上仍有爭議,但通說如此。

另外,如前所述,有不少運輸公司并不實際組織運輸,而是轉手由他人運輸。所以可能會主張其只是代理人,與托運人之間是委托關系,而委托關系是過錯責任。這需要根據(jù)托運單來確定,一般情況下這樣的運輸公司出具的仍然是標準的托運單,因而主張按委托代理處理沒有事實依據(jù)。我們可以通過比較委托關系與運輸關系來區(qū)分這一點。還有一點,就算該公司只有貨運代理的經營范圍亦不影響,因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合同法的解釋,公司超越經營范圍簽訂的合同一般情況下仍然有效。

在貨物丟失或受損的情況下,有兩種案由可供選擇。托運人作為合同當事人按貨物運輸合同糾紛起訴,或由貨物所有人(經常是收貨人,如上所分析)按侵權糾紛起訴。但在后一種情況下,只能選擇貨物在其手中受損的承運人起訴。(當然,如果是被第三人損壞,也可起訴該第三人)作侵權糾紛起訴時,除管轄、原被告均有不同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歸責責任不同。侵權糾紛是過錯責任。而違約責任是無過錯責任。所以如果不能證明確屬被告過錯(比如貨物被冒領,被偷),或原告亦有過錯時,按貨物運輸合同糾紛起訴較為有利。

根據(jù)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因此,在此三種免責事由之外的任何情形,承運人均需賠償,包括貨物被盜、車禍、被冒領、不知原因的丟失等情形。

一是是否能證明貨物價值。一般而言,證據(jù)主要有收貨人與托運人之間的

買賣合同

等書證,收貨人向托運人給付貨款的收據(jù)或發(fā)票,再與托運單上的內容相對照,如果吻合,則證據(jù)基本足夠。如果沒有貨款收據(jù)或發(fā)票,在起訴前不妨叫當事人開具一張(當然,不是造假)。

二是托運單上的免責條款問題。幾乎目前所有的托運單上均有免責條款,寫明自己買保險,如出事,賠款不超過運費的三倍云云。但也可以說幾乎所有司法實踐均否定了這種格式條款。其違法之處有這些:1、根據(jù)合同法第五十三條,免除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在承運人有重大過錯時,顯然無效。2、違反關于格式條款的規(guī)定。合同法第40條規(guī)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上述免責條款顯然屬于免除己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同時合同法第39條規(guī)定了公平原則及提供方需以合理方式提請對方注意,這也有可能被違反。

至于要求托運人買保險顯然無理。略作幾點辯駁:1、托運人在很多情況下,對貨物沒有可保利益(如上述代辦托運的情況下)2、買不買保險是托運人跟保險公司之間的事,不影響托運人與承運人之間的責任,就算買了保險,別忘了保險公司還有追償權;3,不妨舉個例子。假如甲對乙說:我打壞你的東西可以不賠。這顯然無理。但假如甲對乙說:你應該給你的財產上保險。這樣我打壞你的東西你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但我不賠。這是不是同樣荒謬呢?而前述免責條款何其相似。

由此可見,如果承運人要規(guī)避風險,靠上述免責條款是不行的,必須選擇其他途徑:1、最簡單的當然是購買責任保險;2,在托運單上要求托運人詳細列明貨物及價格,這會對其要求索賠構成約束;3,在2的基礎上,保價運輸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段。因保價運輸對托運人與承運人是公平的,貨物價值越大,承運人的風險越大,因此托運人需支付更多運費,這體現(xiàn)了權利與義務一致的原則,所以在司法實踐中一般被認可。當然,保價條款同樣是格式條款,應當遵循格式條款的規(guī)定,以合理的方式提請托運人注意,應該讓托運人在該條款處簽字。

最后補充一點,根據(jù)證據(jù)規(guī)則。證明已履行合同義務由債務人一方負責,因此如果承運人無法舉出證據(jù)證明收貨人已收到貨,則視為未收到貨。所以承運人一方應有基本的收貨手續(xù),一般而言,應由收貨人提供身份證復印件,并簽名。當然,如果有貨物回單是最好的,但這比較麻煩。生活實際中,有一些小貨運部甚至毫無收貨手續(xù),只是打個電話叫收貨人來領貨即可,這是有極大的風險的。一旦收貨人不承認,僅憑電話記錄證明力是極其有限的。

建筑合同糾紛案例篇五

借貸合同是指出借人把一定數(shù)量的貨幣或實物交付借用人所有,借用人在約定期限內負責歸還同等數(shù)量的貨幣或同種類、品質、數(shù)量的實物的合同。傳統(tǒng)上稱為消費借貸合同,即與使用借貸合同相對,指不是償還借用物品原物(見借用合同),而系歸還等值貨幣或實物的合同。以下是本站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金融借貸合同糾紛相關案例。具體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湖南省雙峰縣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 20xx)雙民二初字第某號

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雙峰縣支行,住所地:雙峰縣永豐鎮(zhèn)城某大道。法定代表人金某,該行行長。委托代理人賀某,湖南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曾某,男,196 3年1月22日生,漢族,居民,住雙峰縣蛇形山鎮(zhèn)高塘村某村民組,身份證號碼:。

被告胡某(系被告曾某之妻),女,196 5年5月1 3日生,漢族,居民,住址同上。身份證號碼:。

被告謝某,男,1 96 8年8月2 3日生,漢族,居民,住雙峰縣蛇形山鎮(zhèn)龍?zhí)督逄熘翊迕窠M,身份證號碼:。

被告尹某,男,1970年2月5日生,漢族,居民,住雙峰縣印塘鄉(xiāng)宋江村某村民組,身份證號碼:。

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雙峰縣支行(以下簡稱雙峰縣郵政銀行)與被告曾某、胡某、謝某、尹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栗,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吳春前擔任審判長,與人民陪審員康某、鄧某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雙峰縣郵政銀行的委托代理人賀某、被告曾某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胡某、謝某、尹某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進行了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被告曾某、謝某、尹某于2 01 0年9月2 8日自愿成立了聯(lián)保小組共同與原告簽訂了小額貸款聯(lián)保

協(xié)議書

》及補充協(xié)議,約定任一被告自愿為原告向聯(lián)保小組其他成員發(fā)放的貸款本金、利息、罰息及原告為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承擔連帶責任保證。同日被告曾某、胡某以“進購貨物”為由向原告借款1 0萬元。并簽訂了《小額聯(lián)保借款合同》約定:“年利率為14. 4%,期限為1 2個月;還款方式為“階段性等額本息還款法”,違約責任等。原告按約向被告曾某、胡某發(fā)放了貸款本金1 0萬元。事后,被告曾祖風、胡某未按約履行還款義務,至2 020xx年8月28日止,尚欠原告貸款本金78696.18,利息(含罰息)6928. 87元,經原告多次派員催收未果,給原告造成催收損失600元。起訴要求被告曾某、胡某償還原告本息合計8562 5. 05元及后段利息、罰息,支付催收費用600元,由被告謝某、尹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6、逾期金額表,用以證明被告曾某、胡某逾期貸款本息情況的事實。

被告曾某辯稱:借款是實,但目前經濟困難,無力償還。

被告胡某、謝某、尹某未作答辯。

被告曾祖風、胡某、謝某、尹某在舉證期限內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

經庭審質證,本院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作如下確認;

原告所提交的證據(jù)1、2、3、4、5、6經本院與原件核對無異,被告曾祖風不持異議,符合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確認。

經審理查明:被告曾某、胡某系夫妻,在其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被告曾某、謝某、尹某與原告雙峰縣郵政銀行于2 01 0年9月2 8日簽訂了《小額貸款聯(lián)保協(xié)議書》及補充協(xié)議,雙方約定:乙方成員(曾某、謝某、尹某)自愿成立聯(lián)保小組,從2 01 0年9月28日起至2 01 2年9月2 8日止,甲方(雙峰縣郵政銀行)可以根據(jù)乙方任一小組成員的申請,簽訂多次借款合同,在單一借款人最高貸款不超過人民幣10萬元且聯(lián)合小組合計貸款余額人民幣30萬元內發(fā)放貸款,乙方任一成員國自愿為甲方向聯(lián)保小組其他成員發(fā)放的貸款提供連帶擔保責任,甲方與乙方任一成員簽訂借款合同時,不需要逐筆辦理保證手續(xù),乙方其他成員均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保證期間從借款之日起至借款到期后二年,借款人申請展期或延期的,聯(lián)保小組成員繼續(xù)承擔保證責任,保證期間順延至展期或延期貸款到期后二年,保證范圍包括借款的本金、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因借款人違約致使貸款人采取訴訟方式所支付的律師費、差旅費及貸款人為實現(xiàn)債權的其他費用。

被告曾祖風于2 01 0年9月2 8日與原告訂立了《小額聯(lián)保借款合同》,雙方約定:由原告雙峰縣郵政銀行向被告曾祖風發(fā)放貸款1 0萬元,年利率14.4%,借款期限從2 01 0年9月28日至2 020xx年9月28日,還款方式為階段性等額本息還款法,即貸款前三個月按月償還當月利息,此后按等額本息還款法償還,若借款人不按期歸還本息的,從逾期之日起加收50%的罰息,原告有權提前收回尚未到期的貸款,并要求借款人承擔賠償責任。被告胡某書面承諾對被告曾某借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原告發(fā)放貸款后,被告曾某僅償還部份貸款本息,至2 020xx年8月28日止,被告曾祖風尚欠原告貸款本金78696.18元,利息6928. 87元,原告為催收逾期貸款本息,支出費用600元。

一、被告曾某、胡某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雙峰縣支行貸款本金78696.18元,至20xx年8月28日的利息6928. 87元,支付催討費用600元,從2 020xx年8月29日起的利息、罰息按原、被告約定的利率另行計算至本判決所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時止。

二、被告謝某、尹某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被告謝某、尹某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被告曾某、胡某追償。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 000元,由被告曾某、胡某、謝某、尹某負擔。

如不服從本判決,可在本判決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通過本院或直接向婁底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婁底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吳春前 ? ? ? ?

人民陪審員 康某 ? ? ?

人民陪審員 鄧某 ? ??

20xx年九月八日 ??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一、借款及擔保合同真實、合法、有效

1.被上訴人與晉小梅(化名)簽訂的《小額聯(lián)保借款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和禁止性規(guī)定,應屬合法、有效。被上訴人已經依約發(fā)放貸款,晉小梅也已經收到貸款,因此,被上訴人的債權依法應受法律保護。

2.被上訴人與蔣中正(化名)簽訂的《商戶聯(lián)保補充協(xié)議書》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蔣中正自愿為晉小梅的債務提供連帶保證擔?!,F(xiàn)在,被擔保人晉小梅拒不償還到期債務,保證人蔣中正依法、依約均應當承擔連帶保證擔保責任。

二、本案不適用《合同法》第52條第(一)項

上訴人主張:借款人欺詐被上訴人,損害國家利益,因此,根據(jù)《合同法》第52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借款合同無效,擔保合同也無效。

1.“國有企業(yè)利益”不能等同于“國家利益”

國有企業(yè)是市場經濟活動的參與主體之一,與一般商事主體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在市場競爭中,國有企業(yè)與一般商事主體面臨同樣的風險與機遇,受到同樣的法律保護。因此,不能簡單地將“國有企業(yè)利益”,等同于“國家利益”。

退一萬步講,即使本案“陳春”(化名)與晉小梅合謀欺詐被上訴人,也不能適用《合同法》第52條規(guī)定的因“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從而導致合同無效之規(guī)定。

2.上訴人是以“保護國家利益”之名,行“損害國家利益”之實

上訴人的基本邏輯是:陳春與晉小梅欺詐被上訴人——損害國家利益——借款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上訴人無需承擔擔保責任。

這一推理的最終結果就是:被上訴人的貸款無法收回。

如果郵政銀行的利益可以等同于國家利益,那么,上訴人其所主張的結果才是真正損失“國家利益”。上訴人是以“保護國家利益”之名,行“損害國家利益”之實。這是“打著紅旗,反紅旗”。

3.借款合同被確認無效的嚴重后果

貸款過程中,借款人提供的部分資料存在一定瑕疵的情況普遍存在。如果就此認定借款人損害國家利益,并確認合同無效,那么,將有大批借款合同可能被確認無效,從而導致巨額的金融資產無法收回。這必將引發(fā)嚴重的社會后果,乃至國家金融穩(wěn)定。

三、被上訴人善意且無過錯,其權利應受法律保護

1.戶籍信息的查詢應以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的查詢?yōu)闇?/p>

龍泉公安局的查詢結果不能直接作為定案依據(jù)。況且:龍泉公安局的查詢結果也只是說身份證號與姓名“不匹配”,但并沒有直接認定陳春的身份“虛假”。實踐中,某人更改了姓名,而其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沒有及時更新,也會出現(xiàn)外地公安查詢時出現(xiàn)“不匹配”的結果。

2.“陳春”此人非并虛假

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tǒng)中,陳春的姓名與身份證號碼能相互匹配,且能查詢到相關征信記錄(詳見:陳春《征信報告》)?!瓣惔骸贝巳嗽?20xx年10月17日還在其它銀行申請過60000元的擔保貸款,并獲得審批通過。因此,陳春此人并非虛構,而是真實存在的人。

3.被上訴人只對客戶身份信息進行“形式審查”

《支付結算辦法》【銀發(fā)[1997]393號】第17條規(guī)定:“銀行以善意且符合規(guī)定和正常操作程序審查,對偽造、變造的票據(jù)和結算憑證上簽章以及需要效驗的個人有效身份證件,未發(fā)現(xiàn)異常而支付金額的,對出票人或付款人不再承擔委托付款的責任”。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辦理存單掛失手續(xù)有關問題的復函》【銀函[1997]520號】第3條規(guī)定:“在辦理掛失手續(xù)時,儲蓄機構對身份證件只進行形式審查,不負有鑒別身份證件真?zhèn)蔚呢熑巍薄?/p>

銀行不是戶籍管理機關,更不是鑒別身份信息的專業(yè)機構,從其職責和能力要求而言,不可能對身份信息進行實質性審查。為此,人民銀行在各項規(guī)章和管理制度中,反復明確銀行對身份信息只負責“形式審查”,不負有鑒別身份證件真?zhèn)蔚呢熑?實質審查)。

本案中,被上訴人專門查詢了“陳春”的征信報告,其在人民銀行的系統(tǒng)中存在征信記錄,且在查詢當時信用記錄良好。因此,本案中被上訴人已經盡到了合理的審查義務。

4.借款人只有晉小梅一人,不包括“陳春”

雖然,《小額聯(lián)保借款合同》簽名處的借款人為“晉小梅”、“陳春”兩人,但是,《個人貸款放款單》證明被上訴人只向晉小梅一人帳戶(賬號:6065120)發(fā)放了貸款10萬元。

被上訴人并沒有向“陳春”發(fā)放任何貸款,與陳春之間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因此,在一審時未將“陳春”列為被告。這完全符合法律規(guī)定。

《聯(lián)保合同》和《借款

申請書

》也能印證“陳春”并非借款人,只是作為借款人晉小梅的“配偶”身份簽字的。

四、關于經濟犯罪

1. 晉小梅與陳春之間是否存在共同欺詐,尚十分不清楚,更不能認定兩人已經涉嫌經濟犯罪。公安機關更沒有將本案作為刑事案件予以“立案偵查”,因此,上訴人主張涉嫌“經濟犯罪”,應當中止審理完全缺乏事實依據(jù)。

2.即使涉嫌經濟犯罪,本案仍然應當繼續(xù)審理?!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發(fā)現(xiàn)與本案有牽連,但與本案不是同一法律關系的經濟犯罪嫌疑線索、材料,應將犯罪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經濟糾紛案件繼續(xù)審理?!?退一萬步講,即使陳春涉嫌經濟犯罪,本案也仍然應當繼續(xù)審理。

3.上訴人所引用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及時移送經濟犯罪線索的通知”》在“北大法寶檢索系統(tǒng)”以及“百度搜索”中都未查到該文件。因此,對該文件是否存在?是否仍然有效?尚不清楚。

4.本案上訴人主張涉嫌經濟犯罪的真實目的,無非是想無期限地拖延案件審理,以達到其無期限地拖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目的。

綜上所述:

1.借款合同及聯(lián)保補充協(xié)議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

2.借款人應當承擔還款責任,擔保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3.本案不適用《合同法》第52條第(一項)之規(guī)定;

4.被上訴人善意且無過錯,權利應受法律保護;

5.本案不應當中止審理。

此致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

四川法銀律師事務所 ? ? ? ? ?

代理人:杜正武 付賢禹 ? ? ? ?

20xx年5月20日 ? ? ? ? ?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5278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