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長恨歌讀書筆記長恨歌讀書筆記篇一
縱觀王安憶筆下美麗智慧的王佩瑤,讓人不禁想起一句詩‘身世浮沉雨打萍’。
全書人物命運隨上海時代變遷而變化著,女主角王佩瑤是一個普通弄堂里的姑娘貌美且頗有智慧,在繁華社會浮沉的故事。
王佩瑤美麗卻不妖媚,是一種給人以難以忘懷的美。這也是為何她會吸引那個熱愛攝影程先生的親睞,也是她會成為上海選美大賽‘三小姐’的原因。正是因為美麗,所以給她帶來一種不甘平庸、安于現(xiàn)狀的的追求。
王佩瑤是虛榮的姑娘,正是美麗驅(qū)使她在繁華大上海造就了自己虛榮的一面。面對李主任這樣有權(quán)勢的人物,甘愿奉獻自己。甚至以此為榮,所謂對李主任的愛,不過是因為因為背后的利益與權(quán)勢。
李主任的死,結(jié)束了王佩瑤這段安逸無憂的‘金絲鳥’生活。于是,自己過起了自己的新生活。開小診所,認(rèn)識了隔壁的嚴(yán)家?guī)熌?。曾?jīng)混跡于上流社會的王佩瑤,表面平淡的生活,可心里早已波濤洶涌??释屯A級接觸,處處和嚴(yán)家?guī)熌篙^量、比美,相斗同時有彼此和諧相處。
王佩瑤時刻注意自己的美,對美處處考究。注定自己的不平凡,迅速吸引嚴(yán)家?guī)熌傅谋淼芸得鬟d這個富家公子。而后懷孕,卻被揭開曾經(jīng)當(dāng)選為‘上海三小姐’這一輝煌的歷史’。
這段感情看似轟轟烈烈,然而還是因為階級的不同被迫告終。王佩瑤——還是淪為了他人的‘玩物’。為此,不惜把懷孕的事情嫁禍給薩沙。
也把自己的深情付諸于一段畸形戀情——老克臘。結(jié)果,又是一段被辜負(fù)的戀情。不過,是各自需要安慰時的一段荒謬的取暖過程。
女兒的朋友永紅更是當(dāng)年翻版的她,只不過是另一個時代的她的縮影。美麗而智慧,善于在各色人等中周旋。美麗讓很多人為之傾倒,對待愛情也是挑揀所謂最好的、最匹配的。
永紅的悲劇在于,最后最滿意的不過是一個招搖撞騙的騙子,甚至淪落為最后覬覦王佩瑤財產(chǎn)不惜謀財害命的殺人犯。
王佩瑤一生中在經(jīng)歷的男人各色人等,高管、知識分子、富家公子、外國人。一生被很多人愛,被辜負(fù)也辜負(fù)別人。
她的一生以被謀害而告終,這樣的結(jié)局讓人難以接受。在這個燈紅酒綠的繁華大城市,做過高官的情人,倍受過矚目。隨著時間推移并未被生活沖淡心里的對繁華的向往,從未丟掉過自己對‘美’的追求。怎至于落得如此結(jié)局,哪怕不完美至少也應(yīng)該體面!
愛的最深沉和無私的是程先生,文藝青年。自古才子配佳人的標(biāo)配,卻在這里沒有得到驗證。在李主任和程先生的選擇中,甚至于后來的幾個男人選擇中,王佩瑤自始至終都在辜負(fù)程先生。
程先生不管在何時何刻都在深愛著王佩瑤,對她施以援手——從始至終??上У氖?,程先生死在了另一個時代的變革中——文革。
社會和人物的命運密不可分,王佩瑤在時代中有很多的選擇,所以并非完全是時代造就了她這樣的悲劇。而程先生,才是真正時代的悲劇。
王佩瑤是被一世繁華遮住雙眼的小女子。處處生活的精致,對自己衣食住行的考究,只不過為了讓自己向上流社會靠攏。追求所謂人生的價值,只不過是人生的一世浮華。
最終,她也要接受時光的流逝、容顏老去,被年輕的新一代取而代之,被時代變革所淘汰。一切繁華,轉(zhuǎn)眼過眼云煙。
時代推動人向前走,并未能改變一個人的選擇。在上海那樣的大城市,想不迷失很難。
常會想:如果王佩瑤一開始就堅定的選擇了,真心愛她的程先生就好了。中產(chǎn)階級不算好也不算太差,一心愛慕欣賞她,人是個有才華文藝青年又靠譜。
可王佩瑤不是一個追求平凡的人,寧為高官情人,不作平凡人妻。她并非為物質(zhì),因為家里的生活衣食無憂,只是個對地位有欲望的女人。更是對自己的‘美’,自命不凡的女人!
長恨歌讀書筆記長恨歌讀書筆記篇二
無意在書攤借到一本王安憶的《長恨歌》,為著一份好奇心,我花了兩天時間一目十行的讀完了。從開初的漫不經(jīng)心讀起,讀著,讀著,竟然迷了進去,再讀下去,開始夜不睡覺。為了看看故事的結(jié)尾,從書的中部起我就成了很為忠實的讀者。
原來小說也可以寫成這樣。散文一樣的筆法,處處帶著作者的成見,一篇篇的相對獨立的主題,連綴到一起,成了一部小說。時間跨度是一個人的一生,三重的時代,半個多世紀(jì)的回望。人物也是相對獨立的成篇,隨著女主人公王王琦遙的人生經(jīng)歷,漸漸的展現(xiàn)出來。立足地是上海,仿佛一個上海的繁華的舊夢。
處處看到了張愛玲的影子。流言、傳奇還有舊式的繁華而落寂的生活。每一處的景色都寫的帶著上海的特色,每一處的繁華都是一場最終要收尾的夢。
無論為何這樣叫法,我還是時時看到驚異的語句,一絲小小的針刺,觸動神經(jīng)最深的角落,有所思卻不知為何而嘆。
整站讀完,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不完滿的人生?;蛟S,因為書中所有的人都沒有一個完滿的人生,所以應(yīng)該長恨罷。不論是這個當(dāng)年的選美的上海小姐,做了芯子的人生,只是一個有權(quán)有勢的李主任的情人,付出一生的等候的女主人公王小姐,還是那個與她曾經(jīng)相識相遇并愛她一生而不得的程生生;還是那個處處都是有著面子的卻獨獨沒有情愛的嚴(yán)家?guī)熌?;還有她的青春的女友的安排。全部都是不完滿的人生。
面子的人生與芯子的人生,你要哪一樣?恩與義,情與愛,你要哪一樣?結(jié)發(fā)夫妻多是恩與義,卻最少情與愛,可以舉案齊眉、百頭到老,卻也會是路是路,橋是橋。妻子當(dāng)然還是放在家中的,是為了面子的考慮。情愛也還是要的,假如不是因為中國社會的解放,一九四九年的成立,小老婆肯定也會是合法的。
命運總是不由著自己主張的。弱小者,如王小姐之流,以一生的等候來成全人生。對于一切的命運,只是堅忍的自衛(wèi),別無它法。曾經(jīng)繁華一夢,以為終身有靠,原來最后可以安身立命的只是李主任死前留給她的幾塊金條。她守著那幾塊金條,守到了老,沒想到最后卻為它送了命。強者,如李主任之流,有權(quán)有勢,呼風(fēng)喚雨,名利場中刀山火海,欺瞞壓詐,睡不踏實,人生匆忙。是大千世界主張著別人的命運的人,也主張了王小姐的命運,結(jié)果還是更大的看不到的命運之手,主張著他的命運。書中安排飛機出事,他入土為安了。他的命運原來也不是他自己的主張。留下的王小姐在風(fēng)雨人生中漫度著時光。
命運也許根本就是命運,是誰也不能主張的。繁華后面原來是更大的落寂,人事之間的安排也不總是恰到好處的,總是錯著位,從開始就錯起,一直就只得這樣錯下去,錯到后面成了長恨了。
我不知道我讀懂這本書沒有,只是驚異其中的一些句子,還有整站書讀完的悵然。寫的是上海,也現(xiàn)的是上海,所以還是有著生活的氣息,雖然作者寫得很繁華,但是其實讀到后面我只在為著書中的人物著急了。這件事,這樣安排應(yīng)該多么好啊,那件事,為何這樣發(fā)展。
漸漸地明白了長恨歌的意思。因為人生本就是這樣,并不是我想象,也不是你想象,它不是你安排,也不是我安排,所以,只會是錯著走,難道不是長恨嗎?好象除了嘆氣,就只得長恨了。
出色彩句子摘要(太多,非凡是景物描寫類,只摘一些人生類的句子):
1、其實說起來,外婆要比王琦瑤更懂做人的快活。王琦瑤的快活是實一半,虛一半,做人一半,華服美食堆砌另一半。外婆則是個全部。外婆喜歡女人的美,那是什么樣的花都比不上,有時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心里不由想:她投胎真是投得好,投得個女人身。外婆還喜歡女人的清幽,不必像男人,鬧轟轟地闖世界,闖得個刀槍相向,你死我活。男人肩上的擔(dān)子太沉,又是家又是業(yè),弄得不好,便是家破業(yè)敗,真是鋼絲繩上走路,又艱又險。女人是無事一身輕,隨著有福同享、有難同當(dāng)便成了。外婆又喜歡女人的生兒育女,那苦和痛都是一時,身上掉下的血肉,卻是心連心的親,做男人的哪里會懂得?外婆望著王琦瑤,想這孩子還沒享到女人的真正好處呢!這些真好處看上去平常,卻從里及外,自始至終,有名有實,是真快活。也是要用平常心去領(lǐng)會的,可這孩子的平常心已經(jīng)沒了,是走了樣的心,只能領(lǐng)會走了樣的快活。
3、王琦瑤緩緩地勸慰說:其實再怎么樣,也還是結(jié)發(fā)夫妻最恩深義長。嚴(yán)家?guī)熌感α?,點著頭道:是啊,有恩有義是不錯,可你知道恩和義是什么嗎?恩和義就是受苦受罪,情和愛才是快活;恩和義是共患難的,情和愛是同享福的,你說你要哪樣?王琦瑤不得不承認(rèn)她的話有幾分道理,并且驚奇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嚴(yán)家?guī)熌妇挂灿兄皇K痛的人生經(jīng)驗。
4、給時間做個漏真是對得沒法再對,時間真是不漏也漏,轉(zhuǎn)眼間不走也要走。
5、這世界的整塊磚和整塊石頭,全是叫這些細(xì)碎的填充物給砌牢的。可別小看這些細(xì)碎的小東西,它們哪怕是這世界上的灰塵,太陽一出來,也是有歌有舞的。
6、康明遜知道,王琦瑤再漂亮,再迎合他的舊情,再拾回他遺落的心,到頭來,終究是個泡影。他有多少沉醉,就有多少清醒。有些事是絕對不行的,不行就是不行,可他又舍不得放下,是想在這“行”里走到頭,然后收場。難度在于要在“行”里拓開疆場,多走幾步,他能做些什么呢?王琦瑤是比他二媽聰敏一百倍,也堅定一百倍,使他處處碰到難題??赏蹒幍穆斆艉蛨远▍s更激起他的憐惜,他深知聰敏和堅定全來自孤立無援的處境,是自我的保護和爭取,其實是更絕望的??得鬟d自己不會承認(rèn),他同弱者有一種息息相通,這最表現(xiàn)在他的善解上。那一種委曲求全,迂回戰(zhàn)術(shù),是他不懂都懂的。他和王琦瑤其實都是擠在犄角里求人生的人,都是有著周轉(zhuǎn)不過來的苦處,本是可以攜起手來,無奈利益是相背的,想幫忙也幫不上。
7、從此,他們不再去想將來的事,將來本就是渺茫了,再怎么架得住眼前這一點一滴的侵蝕,使那實的更實,空的更空。因是沒有將來,他們反而更珍惜眼前,一分鐘掰開八瓣過的,短晝當(dāng)作長夜過,星轉(zhuǎn)斗移就是一輪回。這真是長有長的好處,短有短的好處。長雖然盡情盡興,倒難免揮霍浪費;短是局促了,卻可去蕪存精,以少勝多。他們也不再想夫妻名分的事,夫妻名分說到底是為了別人,他們卻都是為自己。他們愛的是自己,怨的是自己,別人是插不進嘴去的。是真正的兩個人的世界,小雖小了些,孤單是孤單了些,可卻是自由。愛是自由,怨是自由,別人主宰不了。這也是大有大的好處,小有小的好處。大固然周轉(zhuǎn)得開,但卻難免摻進旁務(wù)和雜念,會產(chǎn)生假象,不如小來得純和真。
8、上海屋檐下的日子,都有著仔細(xì)和專心的面目。倘若不是這樣專心致志,將注重力集中在這些最具體最瑣碎的細(xì)節(jié)上,也許就很難將日子過到底。這些日子其實都是不能從全局推敲的。所以,在這仔細(xì)的表面之下,是有著一股堅韌。這堅韌不是穿越急風(fēng)驟雨的那一種,而是用來對付江南獨有的梅雨季節(jié)。
9、當(dāng)隱私被揭露,沉滓泛起地在空中飛揚,也是謠言蜂起的時刻。我們所聽見的那些私情,一半是真,一半是假。我們雖是信疑參半,可也并不停止繼續(xù)傳播。烏煙瘴氣籠罩了城市的街道里巷。這是由最碎的舌頭嚼出來的傳言,它們使隱私被揭露的同時失去了真面目,變了顏色,自己都認(rèn)不出自己。所以你千萬不要全信,可也不要不信,在那聳人聽聞的危言之下,只有著那么一點實情。那一點實情其實很簡單,也是人之常情的一種,就看你怎么去聽。千奇百怪的人和事,一夜之間誕生于世,昨天還是平淡如水,今天則駭世驚俗。你只要去看路邊的大字報,白紙黑字的寫的都是;還有高樓頂上撒下的傳單,五色紙黑油墨寫的也是。你看這些,能把你看糊涂。這城市的心啊,已經(jīng)歪曲得不成樣了,眉眼也斜了,看什么,不像什么。
長恨歌讀書筆記長恨歌讀書筆記篇三
雨天里讀書。讀得自是一個寧靜。窗外是瀟瀟雨聲。一顆心全聽得見。我想起雷蒙德。卡佛。我不知道為什么一提筆會想起他,可我就是想起了他。就像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那么自然。他說:一切都在月光下躺著,我能看見最細(xì)小的東西。卡佛真是棒。他的語言天賦棒到無法說。我愛死他。他簡直要把我迷死。就這樣漸漸沉入文字,就這樣一頭扎進王安憶的故事。對文字,一顆心越發(fā)深有感觸。原來文字是真的可以療饑的。有一個成語是煮字療饑。此刻的我,卻是讀字療饑。該都是一樣的。都是含了萬分情深的。
王安憶的筆觸情緒,細(xì)細(xì)品,一支筆里都是舊上海的印記。抬腳是情,眉頭心上是情。起筆是情,落筆收筆都是情。卻是處處風(fēng)景句句撩人。比舊上海的月色還要撩人幾分。一字一句都進了心的。說四月的天是繁華的,王安憶的筆更是繁華的。她不單單是繁華的,也是錦繡的。是會說話的筆。是細(xì)細(xì)低語的筆。是戀人撫過你肌膚的吻,溫存里都是體貼。她的字適合放在你的枕頭邊,在月華鋪滿屋的夜,你洗一個熱水澡,穿上絲綢睡衣,松松躺下來,被窩是溫?zé)岬?。這時候你順手拿起她,臺燈下便都是她了。很是妥貼。是寂寞。是寂寞套寂寞。是寂寞中最深沉的撫慰。枝枝蔓蔓糾糾纏纏。又綿綿不絕密密匝匝絲絲入扣。細(xì)細(xì)嘗。卻還有著糯米的糯,苔蘚般的滑。新鮮又復(fù)雜。絲絲涼意里,又有著言不得的溫度。剛剛好。你拿起她,便不想再放下了。時間在王安憶的筆里是慢的。是慵懶的。是不經(jīng)意的。蜻蜓點水的。句句很輕。句句沁你心入你肺。待你讀過一段,再回頭,卻分明又是一路煙霞。你一回頭,那一回頭的動靜,倒像是驚起一灘的鷗鷺。桃花旗袍都不見。唯有寂寞。寂寞像一條很長很長的蠶絲線。這根線帶著你從頭抽到尾。好長啊。這是你心底的嘆息。有幾分痛楚。卻被那一路的煙霞都吸引了去。痛楚便是忘了。
我猶記得。
那個王琦瑤和阿二在鄔橋外婆家,那個他們一起談詩的月亮夜。
那夜的月華真美啊。靜啊。卻一步一步都是畫,是詩。
有時,天不那么冷,他們就在街上走走。
街邊就是水道,停了船,船艙里漏出點光,兩邊人家的板壁縫里也漏出點光,絲絲縷縷地落在水面上,能照見水的流動來。兩個人的心里都很安寧,也很明凈。
阿二說:阿姐,上海的月亮也是這一個嗎?
王琦瑤說:看起來就像是兩個,其實還是一個。
阿二說:其實就是兩個。一個是月亮,一個是月亮的影。
王琦瑤就笑了。
就是從這里開始。他們一起談起詩。他們談詩的樣子,語態(tài),情景,那個有月亮的夜,那橋下流水的波光,那兩顆一起晃蕩的心,我是怎么也忘不掉的,都入了我的心?;蛘吒纱嗾f,都招了我的魂魄去。那個阿二是讀了些書的。圍巾,黑發(fā),眼神里,都透著幾分書卷氣。淳樸如稚子。他說,詩其實就是一幅圖畫,比如,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比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再比如,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再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些都是畫。殊不知,在他心里,是把個王琦瑤當(dāng)成一首詩一幅畫來看的。對他來說,她王琦瑤就是那畫里的人,只看得,卻摸不得;她王琦瑤就是那水中的月亮,碰不得,也夠不得。他吟詩是王琦瑤,他散步是王琦瑤,他看哪哪都是王琦瑤。
這是怎樣的美?
真真是萬分萬分萬萬分迷死人的。
然而,那個秦地月卻是李白寫王昭君的。昭君出塞,離家千里。都是故鄉(xiāng)的月,照的卻是異鄉(xiāng)的人。而那個琵琶,卻是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寫淪落天涯琵琶女的。奈何良辰美景,也有著一去不復(fù)回的傷悲意味。而那帶淚的枝頭梨花,卻是《長恨歌》中把魂魄葬在仙山的楊貴妃。這樣一來,美著美著,讀著讀著,不免又是和那個談詩的阿二一樣,心底漸漸也有了悲戚。就連《詩經(jīng)》上的那“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也在這悲戚里不由地暗淡了。
我要怎么才好呢?
又要我怎么才好呢?
我是想讀下去,又怕讀下去。想放下又放不下的。這樣一來,竟也和王安憶一樣的糾結(jié)起來。心頭真真是萬般滋味。為那個小說里的王琦瑤。為那一點半明半暗的光亮。我不禁想起了她的外婆。那個用船接她回家的外婆。那個早年和她一樣明媚如花的外婆。那個曾經(jīng)被熱熱鬧鬧用大花轎抬著大紅蓋頭蓋著一襲艷紅袍迎娶回家的外婆。當(dāng)時的蘇州,那一日的熱鬧勁兒,唉!一幅畫一樣的。
臨河的窗都推開著,伸了頭望;箱籠先上船,然后是花轎;梔子花全開了,雪白雪白的,唯有她是一身紅;樹上的葉子全綠了,水也是碧碧藍,唯有她是一身紅;房上的瓦是黑,水里的橋墩是黑,還是唯有她一身紅。
這就是當(dāng)年出嫁時的王琦瑤的外婆。是和王琦瑤一樣美麗過的做新娘的'外婆。她那一身紅,她那一身紅就從外婆手爐的煙,外婆抽在嘴里的煙,和吼著昆山調(diào)子的船老大的歌聲里,影子一樣鉆進了我的心。我的心便都是那一身紅了。波光瀲滟的。一路晃蕩的。和那船上岸上走著飄著的新娘一樣。大花轎一樣,一路顫顫悠悠的過了對岸。是恒古的。是循回不已的。似乎就是專為那恒古添磚加瓦來著色的。
王琦瑤是比不得她外婆的。我知道。
王琦瑤的快活是實一半,虛一半,做人一半,華服美食堆砌另一半。而她外婆,卻是個全部。她比不得。
可我還是喜歡的。喜歡那個和王琦瑤一樣美麗過的外婆。也喜歡那個從一開頭就走錯了的王琦瑤。那個近乎于一個時代縮影的美麗的芬芳過又凋落了的王琦瑤。我和那個外婆一樣,喜歡女人的那份幽靜。也許是因為,我也是女人吧。女人看女人,相對就更要清晰些。更要深透些。正是因為這清晰,這深透,便對這王琦瑤的長恨歌,更多了層情。這情也像了王安憶的筆。落哪哪是。又像了這窗外的雨,下哪哪濕。
我被這些柔軟絲絲縷縷觸動著。我甚至忘了我在讀書。我為那個攝影先生程先生不值得。他愛了王琦瑤一場。一愛就是一輩子。到頭來卻像窗外一枚飄零而落的葉。他的自殺就像在我心底猛地戳了一刀,直戳到心臟。有熱熱地血汩汩流出來。好痛。無言。我也同情那個愛寫詩讀詩的蔣麗莉??伤秊楹尉筒欢糜幸环N路是調(diào)和呢。王琦瑤啊,我恨她也愛她。那么復(fù)雜的一種感情對她。如果,如果當(dāng)初她。可這個世界有如果嗎?沒有的。如果有如果。這部長恨歌就不會有了。如果當(dāng)初有如果,她王琦瑤就不是王琦瑤了。那個李主任也就不是李主任了。這是那個年代的影子。一個漸行漸遠的背影。一個時代的繽紛記憶。一部萬語千言千言萬語的歌。咿咿呀呀咿咿呀呀。墻上鐘表的指針在滴滴答答滴滴答答走。讓你走也不是,停也不是。外頭的天外頭的地,卻不等你。王安憶在寫這個故事時,我閉著眼都能想到,她是一張方桌一盞臺燈一只冷筆,輕輕推開了她住的房子的木格子窗,她是看著舊上海天空的灰鴿子,撲棱棱飛起又落下,看著萬家萬戶的燈火亮了滅滅了亮,滿懷了傷痛和深情,一筆一筆來緩緩抒寫的。她是冷漠的。又是飽含了情的。是梨花里帶了淚的。是寂寞里的寂寞。寂寞層層疊疊。她有著和這個城市一樣的地久天長的遺民心態(tài)。她的長恨歌,是上海這座城市最隱秘的內(nèi)心。那里面,有著卡佛眼里那一地的月光,有著月光下躺著的,那些最細(xì)小最細(xì)小的東西。你若用心去看,用心去聽。你都看得見。都聽得見。
長恨歌讀書筆記長恨歌讀書筆記篇四
偶然間讀到一部小說,是王安憶的《長恨歌》。一打開書,20世紀(jì)40年代那個繁華錦簇十里洋場的舊上海就鋪展開來,不知不覺有了情味。
夾竹桃生出的花朵,老虎窗外,氤氳著女人脂粉氣的天空,留聲機里回轉(zhuǎn)往復(fù)的“四季調(diào)”,有軌電車不休的“當(dāng)當(dāng)”,一切恍如隔世,卻真實可觸似的,從字里行間浮上來,一點一點地清晰。
后來,她的預(yù)感應(yīng)驗,她沒有真正地做過新娘。她如花似玉的年華被命運的流變無情地碾過,她在男人的世界里一敗涂地,無限風(fēng)光的“三小姐”,用驕傲和那害人害己的聰慧與美貌,斷送著一切幸福的可能。
她知道,像她這樣的女子是不能夠結(jié)婚的了。
那鏡中的美人,風(fēng)韻不減,心卻冷如灰燼。最后的日子里,她的所依靠慰藉的,竟是那一盒金條。她明白男人是靠不住的,卻還是取了那裝金條的木盒子,想把最后的籌碼押在男人身上。而一切,終成虛空。
大概誰也不會記得那間閣樓上曾經(jīng)住著一個怎么樣的女子?;蛟S,有人偶然想起,也會自然而然地把她歸為“那個女人”的行列。
舊上海,沉浮著多少如王琦瑤的女子!她們住在如愛麗絲公寓那樣令人無限遐想的房子里,她們總是那種正經(jīng)女人的不屑,總是街頭巷尾流言的主角。
而又有多少女孩,終是經(jīng)不起那花花世界的誘惑,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了呢?百樂門的歌舞不休,這不夜的城市,充滿了紙醉金迷的氣息,由不得人清醒。甚至那些正經(jīng)人,話里話外也在羨慕著王琦瑤,不屑的口氣里竟含著嫉妒。
住進愛麗絲公寓的,總是抱著女人中的佼佼者的姿態(tài)。她們大都有著一張光鮮可人的面皮,有足夠多的光陰和年輕。而這些,或許已經(jīng)完全能滿足一個女人的虛榮。
她們仿佛是被特別愛著,眷顧著的。又分明是被幽禁與棄置在了華麗的囚籠里,一半是這空蕩的公寓,一半是那浮華過后的虛無幻滅。她們要永遠地保持著佼佼者的姿態(tài),哪怕生活已滿目瘡痍。
我隱約讀到了女子的悲哀!幾千年都是一個模樣。就因為那句紅顏薄命嗎?
美貌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擁有的人又往往因它圍困了一生?!皦呐恕倍际瞧恋模澳欠N女人”少有不是獨具風(fēng)情的。有人說,紅顏的不幸是男權(quán)社會的罪孽。蕭紅說,她一生的不幸,都是因為她是一個女人。
王琦瑤只是那茫茫背景下,一個隨波逐流、無所依靠的浮影罷了!
燈紅酒綠的人間,何處才是得以喘息的港灣呢?王琦瑤的心里沒有答案,只是緊守那一日日削減的風(fēng)韻,徒然地經(jīng)過,又消失在搖晃的燈影里。
人們讀王安憶的上海,就會想起張愛玲的筆下也有一個上海,花園洋房,紳士淑女……張愛玲的上海,透著細(xì)小微妙的精致,有小姐呼吸里吐露的香水氣。她講的愛情,總是那么勉強與無奈,又帶著狐步似的優(yōu)雅和輕佻。
而《長恨歌》里的上海,總覺得小家碧玉一般的真切。那些姑娘家的細(xì)碎的心事,彌漫在弄堂里的姨娘們的不滿與閑話,一個衣冠楚楚的少年,一句無心的話卻引起傷心的調(diào)侃,那么自然平常,又處處隱著悲劇的伏筆。
王安憶講的故事是人與人無端的相聚與失散,是愛與虛榮的悲愴和無情。她沒有一針見血,卻一點點撕開傷著的皮膚,露了血肉給你看。
長恨歌讀書筆記長恨歌讀書筆記篇五
作者從開篇冗長的景物描寫中就帶著淡淡的憂郁感,到后面跳出來的一個個悲情人物,王琦瑤、蔣麗莉、程先生、阿二、薩沙、康明遜等等,每個人身上都帶著濃濃的悲情故事,讀起來讓人久久不能釋懷。
其實我無法理解作者筆下的人物為何活的如此之累,剛開始我覺得這些人物的悲劇是那個時代的產(chǎn)物,是那個時代下不得不接受的命運,可后來我就又有點質(zhì)疑了,比如放在我們這個年代也有活的悲劇的人也有活的幸福知足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重點還是在人心上。
蔣麗莉,一個十足矛盾的人,到死也沒放得下程先生,不知道是因為真愛還是那不甘。其實她完全可以和山東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幸福生活,可是偏偏要自己糟踐自己,說白了也是因為人心。
……
長恨歌讀書筆記長恨歌讀書筆記篇六
那是一條黃昏夢殘的古道,那是一渺春江花月的清波,那是一驛積淀了江楚流香的亭閣。著一條漫卷的青絲帶,映著斜陽走過碧坪,你輕曼的溫柔,異于北國的風(fēng)雪,你的妖嬈更有著明晰的江南芳韻。江南的水無私的把你妝望,綠林熏陶成你的素雅,天生麗質(zhì)一朝秀選,卻都化作淡淡的歷史傷云。
夜,靜的出奇。
你踏著唐朝宮殿的紅地毯,吟著那江南的曲賦信步而來。久睡的長安,投下一片卓麗的云彩,那是江南的水給她織的嫁衣嗎?“一枝紅艷露凝香”“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這艷容勝過冬日里貞傲的梅和寺里的明肌香雪。舞曲也多情了,直要披上霓裳般的羽衣去回應(yīng)這春來的歌唱。帝王手中的御筆顫動了。
那夜的馬嵬驛,在祭奠絕代的紅顏。
那夜的馬嵬驛,著裳的紅樹謝了。
那夜的馬嵬驛,好美,好涼。
明皇落淚了,哭的凄慘,哀惋。窗,開著,缺月無聲,門扉里透著沉沉的鼻息,青松漏著幾段光隙。昨日的記憶,是車如流水馬如龍;今日卻是伊人歸去,從此陰陽。
宮闕里,依舊有以往舞動的羽衣,而那身影,在一場浮華之后,悄然離去。夜,真的很寂寞,晚初的村店,僅有一聲斷斷續(xù)續(xù)的幽咽,僅有黑森森的天空下,一襲霓裳濾出的滴滴清淚。
有人說:“她愛明皇,不愛天下?!?/p>
有人說:“她的擁有使千萬民眾一無所有?!?/p>
有人說:“她是紅顏禍水?!?/p>
日月成為流年,她最終化為愛的殉鵲,天空一片澈藍。長生殿里,也許僅有一對仙侶,在暗淡中撫琴,歌唱。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52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