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寫好導游詞的要求篇一
很榮幸成為你們這次旅游的導游,我姓潘,潘長江的潘,你們可以叫我潘導,如果親熱點可以叫我小潘。今天我們一起瀏覽一下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中國四川省山市境內(nèi),景區(qū)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以“旅游勝地”和“佛教勝地”享譽海內(nèi)外。月12月6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名錄》,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中國國家級山岳型風景名勝區(qū)。
峨眉山平疇突起,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巍峨、秀麗、古老、神奇。巍峨的峨眉山高出五岳,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敝钫Z,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已進入峨眉山地內(nèi),看,峨眉山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如果你登上金頂極目遠眺,視野寬闊,景色十分壯麗。觀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曠神怡?,F(xiàn)在,游客們來到這里觀光正是時候,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樹木郁郁蔥蔥,滿山蒼翠欲滴。不過夏天來也不錯,那時百花爭艷,姹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絢麗多彩;冬天更是景色迷人,對南方游客更有吸引力,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的峨眉山別有一番景致。
喜歡動物的朋友如果你運氣好就會看到珍稀的大熊貓、黑鸛、小熊貓、短尾猴、白鷴雞,峨眉山有2300多種野生動物,特別是見人不怕,與人同樂的峨眉山猴群,已成為峨眉山中獨具一格的“活景觀”而聞名中外。
朋友們下面我們下車瀏覽第一個景點“九老仙府”,請朋友們注意安全,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等一會小潘繼續(xù)給你們講解。
導游詞300字2
大家好!我是彭思涵,今天由我為大家做導游。歡迎各位到九寨溝觀光游覽!
九寨溝以原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和雪山、森林、湖泊組合成了一幅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風光,顯現(xiàn)“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譽為“童話世界”、“人間仙境”。九寨溝的高峰、彩林、翠海、疊瀑和藏族風情被稱為“五絕”。九寨溝既是自然保護區(qū),又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同時,還被列入世界人類自然遺產(chǎn)名錄。
九寨溝之美在水。這里湖泊很多,當?shù)厝私泻W?。?jù)說大大小小的海子共有108個,最小的面積不到半畝,最長的長海長7公里,長海的景色最為動人。近處綠水,清澈見底;遠方蔚藍,平靜無波;兩岸山樹,映入海中,以綠為主調(diào)的色彩和周圍寧靜的環(huán)境,使人恍如踏入仙境。這里的湖,水的透明度有的達30米,在別處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因為這里森林多,地層是石灰?guī)r,含大量碳酸,對水起到了凈化的作用。透過清亮的水,湖底的澡類、沉積物和山峰樹影一起映入眼簾,顯得五光十色,稱為五花海。
九寨溝的瀑布也叫人神往。這里河道縱橫,水流順著呈臺階形的河谷奔流而下,構(gòu)成數(shù)不清的瀑布。有的細水涓涓,有的急流直下,有的如玉帶飄舞,有的似銀河奔瀉。寬度或長度超過貴州黃果樹瀑布的就有6條之多,其中諾日朗瀑布,寬100米以上,高20多米,水流凌空而下,銀花四濺,水聲隆隆。樹正瀑布不寬,但高30余米,湖水分兩路猛瀉谷底,震耳欲聾。有的瀑布呈多級下跌,崖壁上長滿繁茂青翠的樹,瀑水從林間穿流下瀉,形成罕見的“森林瀑布”。
導游詞300字3
這個村子美嗎?不用急著回答我,參觀完牛場再告訴我吧!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邵賽嫦,很榮幸當你們的導游。
今天,我們?nèi)ッ利惖男〈迩f——河濱村。你們看天上的太陽就像有一個大火球,慢慢的升起來。發(fā)出淡淡的光,一點也不刺眼。你們可以好好地欣賞一下日出,在你們生活的城市是很難看到這么美的日出滴。你們看,太陽探出了腦袋,接著是身子……太陽身后的天空完全就是為了襯托太陽而出現(xiàn)的。
欣賞完日出。跟我去前面的牛場,里面有數(shù)千頭牛哦!“喔~~~”牛輕快的叫著,好像在對大家說,【你們看,我多么的快活啊!每天還有那么人來欣賞我的呢?西西,好開心啊!】各位游客,這個奶牛哦!奶牛是乳用品種牛,經(jīng)過高度選育繁殖的優(yōu)良品種,產(chǎn)奶量很高,牛奶是營養(yǎng)全面,是適合飲用和現(xiàn)代乳品工業(yè)的重要原料。這種奶牛,頸薄有皺褶。皮薄,毛細短,皮下脂肪少,全身結(jié)構(gòu)勻稱,細致緊湊,棱角清晰。后軀較前軀發(fā)達,乳房龐大,重可達11~28千克,乳靜脈明顯。耐熱性較差,對飼養(yǎng)管理要求較高。世界上奶牛品種近百個,其中最著名的有黑白花牛、娟姍牛、更賽牛、愛爾夏牛等。18世紀末19世紀初中國開始引入西方專門化奶牛品種。經(jīng)用黑白花牛與中國黃牛雜交,并對其后代進行長期選育,已培育出中國黑白花奶牛品種。
好了,現(xiàn)在你們可以跟牛牛們拍照。還可以,喂草草給他們吃哦!如果,渴了。那里有專門為你們提供的牛奶哦!希望你們玩的開心。
go,go,go!(走,走,走)
各位旅客,今天就玩到這了。你們累了,就回旅館休息。明天,我們?nèi)鸦郑抢镉袛?shù)不盡的櫻花樹哦!
不用回答我了,你們一定都會說這個村子美!希望大家下次再來哦!
導游詞300字4
大家好,我叫崔鑫,今天讓我來給大家做導游。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步入利津的中心建筑——鳳凰廣場。傳說,這里曾有一只鳳凰居住,這里有一個大廣場,名叫鳳凰廣場。
一走進南大門,就看到了一只火鳳凰,高聳入云。我告訴你,這一只火鳳凰有一百二十六米多高呢。
我們繼續(xù)往前走,到了廣場噴泉。那里有一個噴泉池,十米見方,有一百四十五根水柱,有的在明,有的在暗。
它的四周有八根柱子,盤龍浮鳳,雄偉壯觀。
音樂響了,旁邊的彩燈一照,柱子立馬五光十色了,顯得十分耀眼。
往右邊走,有巨大的人工湖,大家到那里可以劃游船。
最后祝大家身心健康、游覽愉快!
導游詞300字5
大家好!我是流星旅行社的導游,我有幸可以陪大家一起去參觀,我感到特別高興,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度過這一段美好時光。
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臨潼出土,今天我要帶你們?nèi)⒂^這一大奇跡。
我們現(xiàn)處的是1號坑,也是3個俑坑中最大的一個??觾?nèi)大約有8000個俑。它東西長230米,北南寬62米,總面積為14260平方米。你看,那一排排一列列的兵馬俑多整齊呀!看這氣勢,真像秦始皇當年統(tǒng)領(lǐng)大軍,南北征戰(zhàn)呀!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頂戰(zhàn)冠,身披鎧甲。那威風凜凜的樣子,一看就知道剛打完一場勝仗。
武士俑一般高1.8米,體格強健,手握兵刀,全副武裝。
那么騎兵呢?別急,騎士俑更威風,因為它騎了匹馬呢!
好了,今天的瀏覽到此結(jié)束,祝你們今天好,明天好,現(xiàn)在好,年年好,來點掌聲好不好!
寫好導游詞的要求篇二
怎么才能正確的寫出一篇導游詞?寫導游詞要注意什么呢?以下是導游詞寫作技巧和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
二、 【導游詞的特點】 其主要特點是口語化,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jié)性等特點。
三、 【導游詞的結(jié)構(gòu)】 一篇完整的導游詞,其結(jié)構(gòu)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
1.習慣用語 習慣用語又分為兩個部分——見面時的開頭語和離別時的告別語。
開頭語包括問候語、歡迎語、介紹語、游覽注意事項和對游客的希望五個方面,放在導游詞的最前面。
如: 來自×地的朋友們: 大家好!大家辛苦了!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旅行社歡迎各位朋友來我市觀光旅游。
我姓桂,是××旅行社的一名導游,大家叫我“桂導”好了。
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
在我市旅游期間就由×師傅和我為大家提供服務,我們十分榮幸!大家在此旅游,可以把兩顆心交給我們:一顆是“放心”,交給×師傅,因為他的車技嫻熟,有12年的駕齡,從未出過任何事故;另一顆是“開心”,就交給桂導我好了。
旅游期間,請大家認清導游旗的標志,以免跟錯隊伍。
請大家記清集中和游覽時間,以免因一人遲到而影響大家的活動。
大家有什么問題和要求請盡量提出來,我將盡力解決。
最后祝大家這次旅游玩得開心、吃得滿意、住得舒適。
謝謝! 告別語包括感謝語、惜別語、征求意見語、致歉語和祝愿語五個方面,放在導游詞的最后面。
如: 各位朋友: 眼看火車站就要到了,桂導我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
常言道“相見時難別亦難”,“送君千里終有別”。
在此,桂導我非常感謝各位朋友對我工作的支持。
短短幾天時間,大家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謝謝大家的`合作!在幾天的游覽過程中,若有不盡人意之處,還請各位批評指正,您的意見將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您的建議將是我們改進的目標。
在返程途中,如果有什么不足之處,還請多諒解。
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再來我市,欣賞我們的春季湖水、夏日荷香、秋天紅葉和冬季的雪光。
一年四季的美景等著您,到時桂導我再來給各位當導游。
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合家歡樂!身體健康!
2.概括介紹 概括介紹是用概述法介紹旅游景點的位置、范圍、地位、意義、歷史、現(xiàn)狀和發(fā)展前景等,目的是幫助旅游者對景點先有個總體了解,引起游覽興趣,猶如“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概括介紹應根據(jù)時間和游客情況,可長可短,可詳可略。
3.重點講解 重點講解是對旅游線路上的重點景觀從景點成因、歷史傳說、文化背景、審美功能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使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有一個全面、正確的了解。
這是導游詞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位于廣安門外豐臺區(qū),距離市中心約20公里的盧溝橋,建于1892年(金代),橋長266.5米,橋欄桿上有501只石獅子(也有人說502只),橋下11孔。
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
盧溝橋因跨越盧溝河(今永定河)而得名。
盧溝橋位列中國三大古代名橋之首,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另外兩座是河北的趙州橋和泉州的洛陽橋。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盧溝橋是由11拱的大石橋,全長266.5米,橋面寬度為9.3米,橋身用巨大的白石砌成。
橋墩砌筑為船型,在這之前也是"斬龍劍"的分水尖,當時是用于抵御急流。
盧溝橋的建筑裝飾亦別具特色。
橋欄為高達近一米半的的281根望柱與欄板連接而成,每根望柱頂端都刻有一個大獅,它的身上攀附有形象各異、或藏或露的小獅子,于是民間便有"盧溝橋的石獅數(shù)不清"的歇后語。
根據(jù)考古工作隊的勘察,已知共有大小石獅485只。
盧溝曉月--也是燕京八景之一,始于金代的燕京八景之說,盧溝曉月便是其中一景。
你們所看的那邊是橋的東端有碑亭,石碑為清代乾隆皇帝所書,正面為"盧溝曉月",背面為盧溝橋詩。
我們都知道“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當時盤踞于永定河西岸的日本侵略軍以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強行要過盧溝橋到宛平城搜查,遭到了國民政府二十九路軍的拒絕。
于是日本侵略軍就大舉武裝進攻橋東,中國守軍二十九軍官兵,在日軍蠻橫無理的挑釁和攻擊下,忍無可忍,奮起抗擊,打響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
逐漸演變后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
現(xiàn)在的盧溝橋位于北京西南15公里處,是目前咱北京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造聯(lián)拱橋。
剛前面介紹過了盧溝橋始建于1189年,在1444年重修。
由于該橋毀于洪水而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
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下分11個涵孔。
橋身左右兩側(cè)石雕護欄各有望柱140根,柱頭上均雕臥伏的大小石獅約500個左右,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
橋東的碑亭內(nèi)立有清乾隆題“盧溝曉月”漢白玉碑,為燕京八景之一。
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在游記中記述此橋并贊嘆不已。
咱現(xiàn)在走的這段橋身盧溝橋的望柱以及宛平城城墻上,當年日軍的彈痕仿佛還能斑斑可見。
現(xiàn)在屬于國家保護文物所以盧溝古橋只準許行人步行通過。
現(xiàn)在,我們所參觀的盧溝橋、宛平城、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雕塑園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都早已成為目前全國最大的紀念抗日戰(zhàn)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謝謝大家的支持!希望我的講解能帶給你們更多的幫助和了解!
大家好,歡迎來到浙江烏鎮(zhèn) !我叫xx,大家叫我“x導”就可以了。
我今天負責向大家烏鎮(zhèn)的具體情況。
在開始之前我先宣布幾項注意事項:一是不要在車上抽煙;二是愛護環(huán)境;三是時間較緊,一定聽從x導的安排;四是大家有啥要求一定要向我提出。
預祝今天游玩愉快。
烏鎮(zhèn)地處浙江省桐鄉(xiāng)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蘇州市吳江區(qū),為二省三市交界之處,從杭州出發(fā)走高速公路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乘坐高鐵則只要22分鐘,相當便捷。
烏鎮(zhèn)歷史悠久,六千多年前,烏鎮(zhèn)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這里。
烏鎮(zhèn)的名人大家數(shù)不勝數(shù),自古名人薈萃學子輩出,而這其中近代最著名的恐怕當屬文學巨匠茅盾(原名沈雁冰),他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任文化部長,其小說如《子夜》、《春蠶》、《林家鋪子》等是“五四”以來優(yōu)秀文學的典范。
烏鎮(zhèn)具典型江南水鄉(xiāng)特征,完整地保存著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風貌和格局。
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筑屋,水鎮(zhèn)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筑因素,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民居“以和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xiàn)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空間魅力。
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是春天與秋天。
一天中最美的時候是清晨與傍晚。
清晨,河道上會漫起薄薄的霧氣,仿佛夢境。
傍晚,夕陽西照,游人散盡,一個生活著的烏鎮(zhèn)出現(xiàn)于眼前。
烏鎮(zhèn)景美人更美,希望通過一天的瀏覽給大家留下美好印象,也希望下次再來。
寫好導游詞的要求篇三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qū)是以革命人文景觀為主體與秀麗的自然風光相融合獨特類型的風景名勝區(qū)。茨坪是風景區(qū)的中心景區(qū),是一塊四面青山環(huán)繞的山中盆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以下稱“陵園”)是中心景區(qū)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觀。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巖峰上。
北巖峰,山體猶如一座羅漢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壇。陵園按“佛”型山體因山就勢興建,占地面積400畝。陵園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開放參觀游覽。10月,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彩。陵園整體建筑包括陵園門庭、紀念堂、碑林、雕像園、紀念碑五大部分。
陵園門庭:這是陵園的主大門!人們來到這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橫式牌坊園標“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燙金大字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宋任窮同志題寫。進門后,經(jīng)過花壇園庭,順山而上的寬闊平臺臺階分為兩組,第一組49級,象征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60級,寓意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陵園后山東側(cè)筑有小型公路,以備年老體弱者和殘疾人登山觀瞻之用。陵園的綠化配制主要是采用柏樹、桂花、杜鵑、翠竹為主配以山體自生的松、杉、山櫻花等。主大門前栽種的大樹是日本冷杉,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臺階兩側(cè)林廊和雕塑園配制的是香柏、黃楊。全園四季綠樹常青,素花點綴,顯得莊重而肅穆。
紀念堂:登上寬闊的臺階即進入紀念堂。紀念堂大門上方燙金橫幅“井岡山根據(jù)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員長1987年視察井岡山時為陵園題寫的。紀念堂設(shè)有瞻仰大廳、陳列室、吊唁大廳、忠魂堂。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墻面的“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大字是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的。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岡山革命烈士的名冊。大廳內(nèi)放置的花圈、花籃,有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來井岡山時向烈士們敬獻的,有社會團體及旅游觀光團敬獻而留下來作為紀念的。
瞻仰大廳左側(cè)陳列室展覽的人物是建國后去世的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領(lǐng)導人的掛像。目前有51位。他們當中有開創(chuàng)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主要領(lǐng)導人毛澤東、朱德、彭德環(huán)、陳毅;有軍隊中的一大批將帥;如元帥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大將譚政、粟裕、黃克城。上將陳伯鈞、賴傳珠、楊得志、朱良材。中將楊梅生、畢占云、張國華、譚家述。少將龍開富等;有建國后調(diào)離軍隊,到黨政部門擔任領(lǐng)導的。目前有13位,他們是何長工、賀敏學、賀子珍、陳正人、彭儒、曾志等。
右側(cè)陳列室陳列的是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在井岡山斗爭時的老紅軍、老干部。這組烈士掛像目前有54位。其中有的烈士的照片是本人的歷史照片,有的是根據(jù)他們的親屬和戰(zhàn)友的回憶畫下來的。還有的烈士無法征集到照片,這里就用黨旗和青松代替。
瞻仰大廳后為吊唁大廳。吊唁大廳四周墻面嵌刻的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壯烈犧牲的烈士英名錄。這是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包括七個縣市范圍的烈士名錄,共有15744位。對在井岡山斗爭中還有許多為革命而犧牲沒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陳列時就在這里為他們立了一塊無名碑,以示對無名先烈的深切懷念。
從吊唁大廳后側(cè)上樓為忠魂堂。忠魂堂是為安放老紅軍靈柩而設(shè)的。目前己安放五位老紅軍的骨灰,他們是張令彬、何長工、溫玉成、賀敏學、陳云中。每年的清明節(jié),他們的親屬、好友就會到這里來吊唁他們。
碑林:首先我們看到的“井岡山碑林”五個燙金大字,是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原名譽主席、原山東省委書記舒同題寫的。他是江西東鄉(xiāng)人,也是一位老紅軍。去世。他的字體作為一種漢字字形己輸入電腦,全球通用。
井岡山碑林(下稱“碑林”)為江西省建筑設(shè)計院設(shè)計,采用江南園林建筑風格,分為碑廊、碑亭、碑墻三種碑刻陳列形式,因山就勢,高低錯落,配以亭、臺、樓、閣相結(jié)合的整體建筑造型。
碑林分兩期工程建成。第一期1989年建成。第二期1992年建成。兩期碑林都是由黃河碑林、石家莊、蘇州碑刻研究室?guī)准冶虇挝恢г?,并代聘名家高手前來雕刻的,碑林的碑石全部用的是江西玉山縣的羅紋石。此種碑石材質(zhì)細膩、光滑、耐磨,屬碑石中的上等石料。
碑林一共陳列有138塊精湛的書法碑刻,主要有三部分內(nèi)容:一為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上井岡山視察時的題詞;二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的題詞;三為全國著名書法家、畫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熱心贊頌井岡山的題詞。他們以不同的形式,從各個方面熱情謳歌了井岡山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和英雄業(yè)績與壯麗河山相互輝映的獨特的風景名勝。全廊寓革命傳統(tǒng)教育于書法藝術(shù)之中,是集建筑藝術(shù)、書法藝術(shù)和雕刻藝術(shù)于一體的現(xiàn)代人文景觀。她給人們啟迪思想,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奮發(fā)向上。
雕塑園:井岡山雕塑園(下稱雕塑園)座落于陵園東側(cè)山頭,于1987年10月興建。她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歷史人物群像為題材的雕塑園。雕塑園園標為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肖克上將題寫。園內(nèi)塑造了十九尊井岡山斗爭時期中共井岡山前委、紅四軍軍委,湘贛邊界特委的主要領(lǐng)導和著名人士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譚震林、陳正人、張子清、王爾琢、宛希先、李燦、何挺穎、王佐、袁文才、蔡協(xié)民、伍若蘭、何長工、羅榮桓、滕代遠、賀子珍等人的光輝形象。這19尊雕像分別由全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葉毓山、程允賢、潘鶴、曹春生等以青銅、漢白玉、花崗巖為材料創(chuàng)作塑造,集南北雕塑藝術(shù)之精華,再現(xiàn)了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一代先驅(qū)的英雄氣概和戰(zhàn)將風采,具有歷史觀瞻和雕塑藝術(shù)的雙重價值,是難得觀瞻到的雕塑珍品。
紀念碑: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以下稱紀念碑)位于“佛”型山體臉部,陵園的最上方。于1993年籌建,19建成并對外開放。紀念碑造型為全國著名雕塑家程允賢、王中設(shè)計。
紀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一樓的休息室、會客室和二樓的展廳組成基座部分,全部采用本市長坪鄉(xiāng)生產(chǎn)的花崗巖砌成。
主碑是用鍍鈦的不銹鋼制作的。它高達27米,意含1927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創(chuàng)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主碑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狀。它有著兒層含義:遠看像一團火焰,寓意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視如林立的鋼槍,寓意“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
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將軍紅”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年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七十周年建成。碑座的碑名“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是鄧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親筆為紀念井岡山革命烈士題寫的。碑座上三組反映井岡山斗爭的漢白玉浮雕,為中央美術(shù)學院曹春生教授設(shè)計。
正面組浮雕的主題為“薈萃井岡”,展示井岡山紅軍于1928年4月名揚天下的“朱毛會師”和同年12月的紅四軍與紅五軍會師的情形以及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等領(lǐng)導人的英姿氣概。
東面組浮雕主題為“紅色割據(jù)”。展示毛澤東在井岡山斗爭開創(chuàng)的“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的內(nèi)容,即開展土地革命、軍隊建設(shè)、黨的建設(shè),政權(quán)建設(shè)的生動場面。
西面組浮雕主題為“浴血羅霄”。這組浮雕通過反映井岡山斗爭著名的龍源口大捷等戰(zhàn)斗和以茨評為中心的井岡山軍事根據(jù)地及其五大哨口以及九隴山軍事根據(jù)地,展示紅軍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奮戰(zhàn),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多次軍事“進剿”和“會剿”以及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生活。
紀念碑前還設(shè)計建造了一尊“母親”雕像,寓意井岡山是中國革命搖籃,是對后人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大課堂。
江西景德鎮(zhèn)介紹導游詞
景德鎮(zhèn)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zhèn)”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zhèn)并稱全國四大名鎮(zhèn),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準景德鎮(zhèn)市為江西省轄市,現(xiàn)轄一市一縣兩區(qū),即樂平市、浮梁縣、珠山區(qū)、昌江區(qū),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qū)人口40多萬。
景德鎮(zhèn)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jīng)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nèi)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山峰層疊,河流密布,山環(huán)水繞,景色秀麗。市區(qū)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8小時。
景德鎮(zhèn)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于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chǎn)陶瓷。宋景德元年(10),宮廷詔令此地燒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zhèn)因此而得名。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zhèn)監(jiān)制宮廷用瓷,設(shè)瓷局、置御窯,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于世?!懊珴蓶|用瓷”、上?!癮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shù)陶瓷倍受世人贊賞。景德鎮(zhèn)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yè)高峰是此都”的詩句盛贊景德鎮(zhèn)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zhèn)與世界緊密相連。
景德鎮(zhèn)市旅游資源內(nèi)涵豐富、獨具優(yōu)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yōu)勢。全市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chǎn)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為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景德鎮(zhèn)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眾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村、徽派建筑群、古戲臺;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縣衙;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筑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zhàn)時藏身的紅塔和瑤里的仰賢臺、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zhèn)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地區(qū),著名的新四軍瑤里改編就在浮梁縣瑤里鎮(zhèn),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眾埠鎮(zhèn)。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游局等單位推介為97’中國旅游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景德鎮(zhèn)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zhèn)”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zhèn)并稱全國四大名鎮(zhèn),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準景德鎮(zhèn)市為江西省轄市,現(xiàn)轄一市一縣兩區(qū),即樂平市、浮梁縣、珠山區(qū)、昌江區(qū),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qū)人口40多萬。
景德鎮(zhèn)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jīng)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nèi)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山峰層疊,河流密布,山環(huán)水繞,景色秀麗。市區(qū)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2009.8小時。
景德鎮(zhèn)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于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chǎn)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宮廷詔令此地燒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zhèn)因此而得名。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zhèn)監(jiān)制宮廷用瓷,設(shè)瓷局、置御窯,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于世?!懊珴蓶|用瓷”、上?!癮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shù)陶瓷倍受世人贊賞。景德鎮(zhèn)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yè)高峰是此都”的詩句盛贊景德鎮(zhèn)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zhèn)與世界緊密相連。
景德鎮(zhèn)市旅游資源內(nèi)涵豐富、獨具優(yōu)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yōu)勢。全市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chǎn)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為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景德鎮(zhèn)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眾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村、徽派建筑群、古戲臺;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縣衙;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筑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zhàn)時藏身的紅塔和瑤里的仰賢臺、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zhèn)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地區(qū),著名的新四軍瑤里改編就在浮梁縣瑤里鎮(zhèn),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眾埠鎮(zhèn)。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游局等單位推介為97’中國旅游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寫好導游詞的要求篇四
導游詞由引言、主體和結(jié)語三部分構(gòu)成。
(一)引言
引言就是開場白。好的開場白,好比一出大戲的序幕,一篇樂章的序曲,一部作品的序言。游客都講究"第一印象"。而引言是給游客留下"第一印象學習"的極佳機會。引言包括歡迎詞和景點概述兩部分。
1、歡迎詞
歡迎詞是導游員表示歡迎的簡短用語,包括表示歡迎。介紹自己,預告節(jié)目,預祝成功幾個要素。
2、景點概述
景點概述中,導游員向游客介紹景觀的基本情況,是對整個路線景點的預告,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
(二)主體
主體部分是導游詞的核心,其內(nèi)容是把景點的具體內(nèi)容向游客進行詳細的介紹。這一部分大都是以游蹤為線索,按景點順序用分述的方式一一進行解說。如七星巖的導游詞在主體部分中分別對"第一洞天"、"姜太公釣魚"、"北斗七星"、"露滴石筍"、"滴水觀音"、"倒掛蝙蝠'、"三姐歌臺"、"祝壽蟠桃"等景觀進行了詳介。在《黃果樹瀑布》(例文1)中,主體部分對"犀牛潭"、"水簾洞"、"黃果樹瀑布夜景"進行了詳細而生動的描繪真正起到了宣傳景點、吸引游客、指導消費的作用。
在對景點進行介紹時,要注意景點之間的過渡與連接,不要叫游客感到突兀。如保定"華北明珠白洋淀"的導游詞中用了"朋友們請看,眼前的這一大片荷花,就是我們白洋淀有名的一景—十里荷香。""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生態(tài)游樂景區(qū),大家請隨我下船登岸"。"大家快看!前面就是我們白洋淀的禽鳥自然保護區(qū)了。"等過渡語。有了這些承上啟下的過渡用語,游客心中更明白更踏實了。
(三)結(jié)語
結(jié)語是簡單的送別詞。如果說歡迎詞給游客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好的歡送詞則給游客留下的最后印象是深刻的、持久的,甚至是永生難忘的。
結(jié)語包含表示惜別、感謝合作、小結(jié)旅游、征求意見、期盼重逢等意思。如七星巖導游詞的結(jié)語是"七星巖就要游覽完了,讓我們借這一景物向貴賓表示良好的祝愿,祝大家身體健康,旅途愉快。歡迎大家有機會再來參觀。"幾句話雖然簡短,但很暖人心。如果虎頭蛇尾。草草收場,結(jié)果是前功盡棄。大煞風景。
結(jié)束語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方式。
1、告別式
2、總結(jié)式
請看河南仰韶文化遺址導游詞的結(jié)語:
各位游客朋友,在我們離開函谷關(guān)之際,三門峽的全部游程也接近尾聲了。在三天的行程中如果有照顧不到的地方。敬請各位原驚,也衷心地希望您把寶貴的意見留下來,以便改善我們的工作。預祝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一路順風!
3、祝福式
請看廣東佛山三水荷花世界導游詞中的結(jié)語:
好了,我的介紹就到這里,下面的時間留給大家在園內(nèi)盡情觀賞和拍照。大家看那個灸麗的紅睛蜓正停在新生的荷葉尖上,這不正足那句名詩"小荷才落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嘛!相信大家拍出來的每一幅照片都會像詩句一樣美麗!
5、贊嘆式
請欣賞張家口崇禮滑雪導游詞結(jié)語:"崇禮確實是一個滑雪的理想場所,可以說三大雪場已經(jīng)打造出崇禮滑雪的知名品牌。它們各具特色,各領(lǐng)風騷,各有千秋。不要奢望去什么阿爾卑斯山,也不要耗神費力地去什么亞布力,到崇禮來,勤勞、淳樸、熱情的崇禮人以及漫山遍野的皚皚白雪、錚錚鐵骨的青松、亭亭玉立的白樺正敞開胸懷,歡迎您的到來。"
7、啟迪式
下面是廣東虎門導游詞的結(jié)束語:
現(xiàn)在,我們看到在當年鵝片戰(zhàn)爭的古戰(zhàn)場上方,巍峨聳立的這一座我國自己設(shè)計、自己建設(shè)的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橋,能不心潮澎湃嗎?古時我們的人民堅強不層,再重的壓迫也不能讓我們低頭,今天的我們更加揚眉吐氣,挺立在世界的東方,這座大橋的喻義非同小可,它連接肴過去與未來。
8、反問式
請看恒山懸空寺導游詞結(jié)束語:"好,懸空寺的參觀告一段落。最后請大家思考幾個問題:通過懸空寺的參觀,大家感覺如何?古老的懸空寺留給了我們什么呢?是超凡的建筑?精美的塑像?還是人類偉大的創(chuàng)造精神?如果我說,懸空寺不愧于'東方瑰寶'的美稱,大家是否同意?請看河南仰韶文化遺址導游詞的結(jié)語:
各位游客朋友,在我們離開函谷關(guān)之際,三門峽的全部游程也接近尾聲了。在三天的行程中如果有照顧不到的地方。敬請各位原驚,也衷心地希望您把寶貴的意見留下來,以便改善我們的工作。預祝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一路順風!
寫好導游詞的要求篇五
首先我們要弄清什么是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在游覽時的講解詞,是為口頭表達二寫的,因此要求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當然,許多導游詞在風景區(qū)是可以看到的,而景點名稱的由來,風景背后的神話、傳說、故事等等,卻鮮為人知。因此,在導游詞中加入這些內(nèi)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導游詞一般由三部分組成:
一、習慣用語。即游覽前的“歡迎詞”、游覽結(jié)束時的“歡送詞”等。
二、整體介紹。用概述法介紹旅游目的地,幫助游客宏觀了解,引發(fā)游客興趣。
三、重點講解。即對主要游覽內(nèi)容的詳細講述,因而是導游詞最重要最精彩的組成部分。
導游詞的寫作要求是:
一、強調(diào)知識性
一篇優(yōu)秀的導游調(diào)必須有豐富的內(nèi)容,溶入各類知識并旁征博引、融會貫通、引人人勝。
導游詞的內(nèi)容必須準確無誤,令人信服。
導游詞不能只滿足于一般性介紹,還要注重深層次的內(nèi)容,如:同類事物的鑒賞、有關(guān)詩詞的點綴、名家的評論等。這樣,會提高導游詞的檔次水準。
二、講究口語化
導游語言是一種具有豐富表達力、生動形象的口頭語言,這就是說,在導游創(chuàng)作中要注意多用日語詞匯和淺顯易懂的書面語詞匯。要避免難懂的書面語詞匯和音節(jié)拗口的詞匯。多用短句,以便講起來順口,聽起來輕松。
強調(diào)導游口語化,不意味著忽視語言的規(guī)范化,
編寫導游詞必須注意語言的品味。
三、突出趣味性
為了突出導游調(diào)的趣味性,必須注意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
(1)編織故事情節(jié)。講解一個景點,要不失時機的穿插趣味盎然訪傳說和民間故事,以激起游客的興趣和好奇心理。但是,選用的傳說故事必須是健康的,并與景觀密切相連。
(2)語言生動形象,用詞豐富多變。主動形象的語言能將游客導入意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3)恰當?shù)剡\用修辭方法。導游詞中,恰當?shù)剡\用比喻、比擬、夸張、象征等手法,可使靜止的景觀深化為生動鮮活的畫面,揭示出事物的內(nèi)在美,使游客沉浸陶醉。
(4)幽默風趣的蘊味。幽默風趣是導游詞藝術(shù)性的重要體現(xiàn),可使其錦上添花,氣氛輕松。
(5)情感親切。導游詞語言應是文明、友好和富有人情味的語言,應言之有情,讓游客賞心悅耳、倍感親切溫暖。(6)隨機應變,臨場發(fā)揮。導游詞創(chuàng)作成功與否,不僅表現(xiàn)其知識淵博,也反映出導游技能技巧。
四、重點突出
每個景點都有代表性的景觀,每個景觀又都從不同角度反映出它的.特色內(nèi)容。導游詞必須在照顧全面的情況下突出重點。面面俱到,沒有重點的導游詞是不成功的。
五、要有針對性
導游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以發(fā),因人、因時而異,要有的放矢,即根據(jù)不同的游客以及當時的情緒和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導游講解之用。切忌不顧游客千差萬別,導游詞僅一篇的現(xiàn)象。編寫導游詞一般應有假設(shè)對象,這樣才能有針對性。
六、重視品位
創(chuàng)作導游詞必須注意提高品位,一要強調(diào)思想品位,因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導游員義不容辭的職責;二要講究文學品位,導游詞的語言應該是規(guī)范的,文字是準確的,結(jié)構(gòu)是嚴謹?shù)?,?nèi)容層次是符合邏輯的,這是對一片導游詞的基本要求。如果再在關(guān)鍵之外適當?shù)囊?jīng)據(jù)典,得體地運用寫詩詞名句和名人警句,就會是導游詞的文學品位更為提高。
寫好導游詞的要求篇六
(一)引言
引言就是開場白,好的開場白,好比一出大戲的序幕,一篇樂章的序曲,一部作品的序言,游客都講究“第一印象”。而引言是給游客留下“第一印象”的極佳機會,引言包括歡迎詞和景點概述兩部分。
1、歡迎詞
歡迎詞是導游員表示歡迎的簡短用語,包括表示歡迎。介紹自己,預告節(jié)目,預祝成功幾個要素。
2、景點概述
景點概述中,導游員向游客介紹景觀的基本情況,是對整個路線景點的預告,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
(二)主體
主體部分是導游詞的核心,其內(nèi)容是把景點的具體內(nèi)容向游客進行詳細的介紹。這一部分大都是以游蹤為線索,按景點順序用分述的方式一一進行解說。如七星巖的導游詞在主體部分中分別對“第一洞天”、“姜太公釣魚”、“北斗七星”、“露滴石筍”、“滴水觀音”、“倒掛蝙蝠’、“三姐歌臺”、“祝壽蟠桃”等景觀進行了詳介。在《黃果樹瀑布》(例文1)中,主體部分對“犀牛潭”、“水簾洞”、“黃果樹瀑布夜景”進行了詳細而生動的描繪真正起到了宣傳景點、吸引游客、指導消費的作用。
在對景點進行介紹時,要注意景點之間的過渡與連接,不要叫游客感到突兀。如保定“華北明珠白洋淀”導游詞中用了“朋友們請看,眼前的這一大片荷花,就是我們白洋淀有名的一景—十里荷香。”“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生態(tài)游樂景區(qū),大家請隨我下船登岸”。“大家快看!前面就是我們白洋淀的禽鳥自然保護區(qū)了?!钡冗^渡語。有了這些承上啟下的過渡用語,游客心中更明白更踏實了。
(三)結(jié)語
結(jié)語是簡單的送別詞。如果說歡迎詞給游客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好的歡送詞則給游客留下的最后印象是深刻的、持久的,甚至是永生難忘的。
結(jié)語包含表示惜別、感謝合作、小結(jié)旅游、征求意見、期盼重逢等意思。如七星巖導游詞的結(jié)語是“七星巖就要游覽完了,讓我們借這一景物向貴賓表示良好的祝愿,祝大家身體健康,旅途愉快。歡迎大家有機會再來參觀?!睅拙湓掚m然簡短,但很暖人心。如果虎頭蛇尾。草草收場,結(jié)果是前功盡棄。大煞風景。
結(jié)束語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方式。
1、告別式
如,“尊敬的各位嘉賓:我們已經(jīng)結(jié)束了雍和宮的參觀,現(xiàn)在就準備去首都機場了,請大家仔細看一下自己的隨身物品,是否齊全了。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千里送君,終有一別’這也好,分別就是再見的開始。下一站你們將飛往鄭州,中州大地的歷史更加久遠,故事、人物更加神采生輝。就讓我們一起唱起《龍的傳人》為本次北京之行畫上圓滿的句號吧。”
2、總結(jié)式
請看河南仰韶文化遺址導游詞的結(jié)語:
各位游客朋友,在我們離開函谷關(guān)之際,三門峽的全部游程也接近尾聲了。在三天的行程中如果有照顧不到的地方。敬請各位原驚,也衷心地希望您把寶貴的意見留下來,以便改善我們的工作。預祝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一路順風!
3、祝福式
請看山東嘮山風景區(qū)導游詞的結(jié)語:“各位游客,不知游覽完華嚴寺和那羅延窟您是否感受到佛家的淡泊清靜,您心中的俗慮是不是已經(jīng)得到解脫?祝愿各位從此萬事如意,福壽綿長?!?/p>
4、抒情式
好了,我的介紹就到這里,下面的時間留給大家在園內(nèi)盡情觀賞和拍照。大家看那個灸麗的紅蜻蜓正停在新生的荷葉尖上,這不正足那句名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相信大家拍出來的每一幅照片都會像詩句一樣美麗!
5、贊嘆式
唐山青山關(guān)導游詞結(jié)語用贊嘆式:“好了,朋友們,青山關(guān)的游覽到此就結(jié)束了,通過這次游覽,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長城的魅力。長城,中華民族的驕傲,中華民族的脊梁。”
6、祈盼式
“崇禮確實是一個滑雪的理想場所,可以說三大雪場已經(jīng)打造出崇禮滑雪的知名品牌。它們各具特色,各領(lǐng)風騷,各有千秋。不要奢望去什么阿爾卑斯山,也不要耗神費力地去什么亞布力,到崇禮來,勤勞、淳樸、熱情的崇禮人以及漫山遍野的皚皚白雪、錚錚鐵骨的青松、亭亭玉立的白樺正敞開胸懷,歡迎您的到來?!?/p>
7、啟迪式
現(xiàn)在,我們看到在當年鵝片戰(zhàn)爭的古戰(zhàn)場上方,巍峨聳立的這一座我國自己設(shè)計、自己建設(shè)的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橋,能不心潮澎湃嗎?古時我們的人民堅強不層,再重的壓迫也不能讓我們低頭,今天的我們更加揚眉吐氣,挺立在世界的東方,這座大橋的喻義非同小可,它連接肴過去與未來。
8、反問式
寫好導游詞的要求篇七
為國家5a級風景旅游區(qū)、國家自然遺產(chǎn)、國家地質(zhì)公園、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
三清山以“絕”驚世。峰巒“秀中藏秀、奇中出奇”,是“云霧的家鄉(xiāng),松石的畫廊”。奇峰怪石、古建石雕、虬松麗鵑、日出晚霞、響云蕩霧、神光蜃景、珠冰銀雪異美無比。“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觀音賞曲”惟妙惟肖。旅行家贊曰:“攬勝遍五岳,絕景在三清!三清山聚“仙”顯名。玉京、玉虛、玉華摩天柱地,峻拔巍峨;蓬萊、方丈、瀛洲翠疊丹崖,蔥郁流麗;瑤臺、玉臺、登真臺松奇巖怪,空靈清虛;龍?zhí)丁⒂窈?、冰玉洞飛瀑流長,灑脫飄逸;猴王獻寶、老子看經(jīng)、媽祖導航氤氳飄緲,渾然天成。當代詩人陳運和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一個景點寫一首詩的形式,用112首短詩全面歌頌三清山,正式出版了個人專著、詩集《三清旅游詩》一冊,發(fā)行全國。
三清山得“道”彌彰。東晉葛洪“結(jié)廬練丹”于山,自古享有“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高凌云漢江南第一仙峰”的盛譽。宋尤其是明以來三清宮等道教建筑依山水走向,順八卦方位,將自然景觀與道家理念合一,方圓數(shù)十里,道風濃郁,道境昭然,玄謎隱奧,有天下第一露天道教博物館之稱,今有人考為明代失蹤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終隱藏身之所。三清山居“位”獨優(yōu)。地當浙贛之交,東達滬杭,南通閩粵,西迎荊楚,北望蘇皖,接黃山而攜龍虎,近武夷而處其中。浙贛鐵路、滬瑞高速、景婺黃常高速、320國道和205國道,與景區(qū)旅游專線、環(huán)山公路緊密相連。
寫好導游詞的要求篇八
好太王碑是高句麗第19位王好太王的功績碑,位于集安市城東4公里處。好太王姓高名安,于東晉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18歲時繼承王位,卒于東晉義熙八年(公元4),在位22年。
好太王碑以其生動的描述,記載了高句麗的形成與發(fā)展,是研究高句麗歷史最珍貴的碑刻資料。好太王時期,高句麗繁榮強大。為紀念他的功績,其子長壽王于東晉義熙十年(公元4)安葬好太王時,在太王陵北360米處立起這座大碑,至今已矗立了1590多年。
碑文內(nèi)容大體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敘述了關(guān)于高句麗起源和建國的神話傳說。碑文記載:“惟昔始祖,雛牟王之創(chuàng)基也,出自北夫余,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世,省而有圣德。據(jù)此,多數(shù)學者認為高句麗始祖雛牟王出自北夫余,南下至渾江流域的'卒本川,創(chuàng)立高句麗政權(quán)。
第二部分記錄了好太王一生東征西戰(zhàn)廣開土境的戰(zhàn)事活動。碑文主要記述了對百濟和倭寇的征戰(zhàn)和新羅的救援。公元3,好太王親率大軍打敗倭寇,征服百濟,奪百濟64城,1400多個村子。
第三部分銘刻了好太王的守墓煙戶,即看墓人家。其中“國煙”30家,“看煙”300家。“國煙”和“看煙”的區(qū)別是,“國煙”來自于“城民”,“看煙”來自“谷民”?!皣鵁煛钡纳矸荼取翱礋煛钡纳矸莞?,一戶“國煙”可以領(lǐng)十戶“看煙”。
好太王碑由一整塊天然角礫(li)凝灰?guī)r稍加修琢面成。呈方柱形。石料多見于集安一帶的鴨綠江邊。這種取自天然且保持原石模樣的石碑,在我國碑刻歷史上少見。碑文為漢字隸書,每字大小為9~10厘米,筆畫工整,字體端正,方正雋(juan)永,布局嚴謹。碑高6.39米,幅寬1.34~2.00米不等,四面環(huán)刻碑文,共44行,每行41字,除去行文及碑石缺損空刻,共1775字。因裂隙剝落損失,目前尚存1590字左右,可基本識讀。
好太王碑建成后,即北國始光四年(公元427年),高句麗遷都平壤。高句麗王朝滅亡后,好太王碑也漸漸被淹沒在荒煙蔓草中。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時任懷仁知縣章樾的書啟的一個名叫關(guān)月山的人發(fā)現(xiàn)了此碑,并手拓數(shù)字贈與文友。1878~1879年間,為除掉碑上的青苔以便識讀,當?shù)厝顺跆旄环羁h官之命,涂馬糞火焚,略使碑之局部出現(xiàn)裂痕。
好太王碑被發(fā)現(xiàn)之后,總體上一直得到有效保護。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輯安縣工商界人士自籌資金,修建碑亭。1961年,好太王碑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國家撥款修建新碑亭,著名考古學家夏鼐(nai)為其題額。,為加強對此碑的保護,又在碑亭四面安裝了玻璃護墻。
好太王碑是研究高句麗形成和發(fā)展歷史的重要文物,也是我國碑刻藝術(shù)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高句麗王城王陵集貴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以后,有“海東第一古碑”美譽的好太王碑正以其蓬勃雄姿迎接海內(nèi)外旅游者。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695017.html】